右脑开发理论

2024-10-19

右脑开发理论(共12篇)

右脑开发理论 篇1

摘要:右脑开发理论是当今比较流行的一个话题, 其被广泛应用于教与学中。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游戏采用各种各样方法激活人体的右脑, 最大限度地发挥右脑的潜能。小学生正处于大脑快速发展的阶段, 尤其适合通过激发右脑, 提高学习效率。本文将右脑开发理论运用于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 设计了动作游戏教学、直观形象教学等不同的教学活动, 开发小学生的右脑, 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右脑开发理论,启示

一、引言

右脑教育起源于亚洲的日本, 追溯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日本七田真博士提出了右脑开发理论, 出版了一系列关于右脑开发的著作。其他研究者诸如美国的托马斯·R.布莱克斯利 (Thomas.R.Blakeslee) 的《右脑与创造》, 美国的奈德·赫曼 (Ned Hermann) 的《全脑革命》等。右脑开发理论认为:右脑是人类的祖先脑, 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右脑是无意识脑, 是顿悟灵感等的源泉;右脑是节能脑, 能够消耗少量的能量, 高效率地工作;右脑是行动脑, 控制人类大部分的情绪行为;右脑是创造脑, 具有先天的创新性。因此, 许多教育机构包括公立学校, 甚至是一些社会上的培训学校都将右脑开发理论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 包括小学语文教学。但是在右脑开发理论指导下, 小学语文教师采用哪些教学活动促进小学生右脑的开发, 从而强化教学效果, 对此问题的探讨并不多, 本文将在这方面做一些有益的尝试。

二、右脑开发关照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

1. 动作游戏教学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学生正处于一生的黄金阶段,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游戏, 促进小学生左边肢体的运动, 从而进一步锻炼小学生的右脑。比如: (1) 角色模仿或扮演。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故事性和戏剧性很强, 非常适合小学生进行角色模仿或扮演。小学生大都喜欢表演, 但是要想把各种场景演得尽量生动传神, 首先要对所要表演的课文有一定的深入的理解, 甚至是一些想象, 这有助于小学生对所要表演的课文的把握和理解。因此, 进行故事性和戏剧性很强的记叙文或者小说教学、戏剧教学时,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角色模仿或者表演的方法, 让小学生更好地把握所学内容。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晏子使楚》这篇课文就可以进行角色扮演。 (2) 编写课本剧并表演。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故事性很强、一些人物形象特别鲜明的课文,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要求小学生根据课文的一些情节进行改编, 排练成生动活泼的课本剧进行表演。小学生自己寻找合作伙伴, 一起讨论, 然后将要表演的课文语言修改成剧本语言, 设计场景, 准备道具;然后分配角色, 进行排练;最后表演, 组织评比。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参照奥斯卡等著名电影奖项设计一些诸如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编剧奖、最佳舞台奖等奖项, 并辅以一定的物质奖励, 从而提高小学生的积极性。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晏子使楚》这篇课文就可以在角色扮演的基础上发展为课本剧表演。在这些角色扮演和课本剧表演活动中, 小学语文老师尽量督促小学生有意识地左手和右手多重复几个动作, 从而刺激右脑, 抑制大脑左半球的活动, 促进诸如灵感等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 直观形象教学

思维分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小学生主要是形象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小学语文教师要把具有抽象思维性质的文字转变成具有形象思维性质的鲜明具体的形象,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达到上述目的: (1) 插图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小学语文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插图有助于小学生理解词义, 比如《秦始皇兵马俑》一文中, 小学语文教师从网上找一些秦始皇兵马俑图片给学生看, 让学生认真地观察这些插图, 准确理解兵马俑这个词语的意思, 深刻地印到右脑中。 (2) 绘画法。可让小学生大胆地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绘画。比如《秦始皇兵马俑》一文中,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让小学生模仿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自己画插画。 (3) 形象记忆法。比如教“男”字时, 可以说“男人就是有力气在田里干活的人”。 (4) 多媒体法。多媒体是形象化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多媒体可以化抽象为形象, 还可以模拟或再现一些生活场景, 使得左右脑都得到合理的、充分的利用, 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男”字时,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播放一段男人在田里劳作的视频, 再配以音乐等, 开发孩子的右脑潜能, 强化教学效果。

三、结语

右脑开发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教与学中, 小学生正处于大脑快速发展的阶段, 尤其适合通过激发右脑, 提高学习效率, 所以在小学教学中适宜使用各种各样的活动、游戏或者方法激活人体的右脑, 最大限度地发挥右脑的潜能。通过动作游戏教学、直观形象教学等不同的教学活动, 激发小学生的右脑,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本文虽然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但是由于笔者水平有限, 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比如理论性探讨还不够深入, 囿于篇幅一些具体实践无法附上等, 有待今后研究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托马斯.R.布莱克斯利.傅世侠等译.右脑与创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2.

[2]奈德.赫曼.全脑革命[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8, 3-49.

右脑开发理论 篇2

高职教育专业开发的理论与模式

高职教育专业开发是高职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职院校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介绍了有关高职教育专业开发的理论基础,然后提出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开发的基本模式.

作 者:徐德华 XU De-hua 作者单位: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325003刊 名: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BEI ENERGY INSTITUTE OF VOCATION AND TECHNOLOGY年,卷(期):5(4)分类号:G0-034关键词:高职教育 专业开发 理论 模式

右脑开发理论 篇3

关键词:体育教学;课程资源;创造性研究

随着我国在奥运会中取得越来越驕人的成绩,我国已经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体育大国。体育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随着我国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我国体育教育赢得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我国体育教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一些问题也开始出现。在众多的问题中,新课程标准和与之相匹配的教材、师资、物质条件不足的矛盾已经凸显出来,如何有效地化解这一矛盾,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实践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就使得教学资源不平衡,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并符合自身需要的课程资源。

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课程资源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包括所有的可以用于教学的社会及自然资源。

我们今天意义上的课程这一名词,是个舶来品。课程一词源于拉丁语,指“跑道的意思”,引用到教育学当中,课程是指学习学科的内容的进程。由此可见,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我国历来重视体育教学,我国体育教育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体育课程的资源开发中却存在一定不足。在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绝大多数体育教师过分的依靠体育教材,而没有形成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

一、课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理论体系不成熟,没有能够形成健全的、自己的体系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由于我国的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起步晚,没有具体的经验可以借鉴。

2.在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中,缺少创造性研究

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一方面是理论不够成熟,一方面是学术研究不够规范,在研究中经常出现相互借鉴乃至重复研究的现象。

3.就是实证研究的不足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和实际的教育相结合,单纯的理论研究很难开发出符合实际需要的课程资源。但是对于从事体育教育的一线教师而言,虽然了解具体的体育教育情况又有具体的实践经验,但是缺乏理论基础,也难以开发出科学的、合理的体育课程资源。

二、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对策

1.要加强理论学习

理论是进行理论课程资源开发的指导。我国的课程资源开发理论研究起步晚,发展滞后。国外在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中起步早,所以在研究中走在了我们的前面。因此,在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研究中,要充分借鉴外国的先进理论。但是,借鉴的同时也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

2.要强调创造性研究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中,尤其是在理论研究中,要坚决避免重复的研究。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进行研究,这样就可以保证研究的独特性。

3.要将理论研究和实践相结合

在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中:一方面,就是从事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要深入到教学实践当中,将自己的理论融入实践当中;另一方面,要加强一线体育教师的理论学习,将自己的实践经验诉诸文字,形成自己的理论。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对于体育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体育课程开发,我国的体育课改会取得更好的发展,我国的体育教育也会取得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王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辽宁教育研究,2002.

教育游戏理论与开发 篇4

1 教育游戏的内涵

教育游戏是指将学习因素和电脑游戏因素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交互式活动系统,通过电脑游戏的知识性和娱乐性来培养参与者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

教育游戏融知识性和娱乐性于一体,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教育性,强调学生的“学”,具体体现在它的内容上,大多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关,包括德、智、美等方面的教育,通过营造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真正寓教于乐。其次教育游戏也具有娱乐性的特点,相对于传统教学手段,游戏中强烈的视觉冲击、任务情景设置和激励模式等,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的能力。另外教育游戏具有不确定性,这将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空间,打破惯性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

2 教育游戏的理论基础

2.1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主,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所描述的学习者学习的行为同游戏中的游戏行为有着相通之处,也就是教育游戏则符合建构主义四要素,即“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

首先,建构主义主张学习要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使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或经验去学习新知识。教育游戏则可以按照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去设置一个真实的任务情境,以游戏的方式使学习者全身心的投入到“情境”中来。其次,教育游戏可以方便的提供多人协作学习模式,为了完成任务,互相协助,共同分析。再次,教育游戏可以设置很多会话过程,在共同完成任务的同时,学习者可以求助游戏中的其他人,也可以给他人提供信息,在会话的过程中获得社会交往的经验。最后,在教育游戏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因为具有不同的知识背景,为了完成任务会主动建构自我的认知,从而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即意义建构。

2.2 沉浸理论

沉浸理论是用以描述人们在活动中被完全吸引和参与的体验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人们完全专注于目标,其它的知觉都被忽略掉,进入一种沉浸状态。沉浸理论发展至今,已经被用于各种人机互动游戏中,比如当前火爆的“种菜”游戏等,以及在心理咨询方面也常有应用。游戏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因为它为参与者提供了沉浸的体验。在教育游戏中,这些沉浸体验将有助于参与者集中注意力,专注于学习知识,从而获得更多的信息感知。当学习者沉浸于学习时,就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学习的深度。

2.3 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该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具备语言、音乐、逻辑、视觉、动觉、自知、交往和自然观察等方面的智能,这些智能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就形成了个体之间的差异,包括具备不同的潜能。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传统的教学主要开发了学生的语言和逻辑智能,而忽略了其它智能开发,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全面发展不利。相对来说,教育游戏则可以设置不同的文化情境,让参与者在游戏中通过探索、沟通、交流和合作来实现自我建构,进而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

3 教育游戏开发遵循的原则

一款优秀的教育游戏,应包括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同时要有合理的评价模式和激励模式,在达到教育目的的同时保持游戏的趣味性。如何开发出一款好的教育游戏,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3.1 具有针对性,贴近使用者的学习和生活

教育游戏开发首先要有明确的针对性,要考虑到所开发的游戏所适用的对象,不同年龄或教育环境下的学生所具备的认知等方面的能力是不同的,对于不同主题的游戏的喜爱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年龄较小的学生可能更喜欢华丽的场景、动听的音乐和相对简单的情节,而青少年阶段的学生的个性更突出,独立意识更强,他们可能更喜欢角色扮演类的复杂游戏体验,从而获得更多的社会经验和自我的实现。同时教育游戏不能脱离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在情境设置时要尽可能贴近使用者的学习和生活,要让参与者在玩游戏的同时,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巩固和加深原有知识结构,提高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注重多元智能的开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的要求,教育游戏不仅能够满足语言和逻辑智能学习需求,也要充分重视其它六个方面的培养和锻炼。教育游戏除了能帮助参与者学习知识以外,也要帮助参与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各方面能力。在游戏世界中,每个人扮演不同的角色,他们将自身的情感投入到虚拟故事中,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到种种情感,包括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人们在游戏中的行为又很大程度上映射出自身的价值取向、生活态度等,而导致成功或失败的行为则会让参与者反省自己,不断地调整自我,不断积累经验。因此教育游戏的开发者必须深刻理解这种导向作用,开发出来的作品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3 注重反馈、评价等激励制度的建立

游戏之所以能够吸引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能够给参与者及时的反馈和评价,从而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让参与者对游戏乐此不疲,真正实现寓教于乐。反馈和评价可以使参与者知道自己的操作是否正确,所做的判断是否有利于任务的完成,以及任务完成的进度如何。只有具有这样的信息,才能更好的指导参与者进行下一步的操作,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想法和判断,从而更好更快的完成最终任务。举个简单的例子,时下风靡的“种菜”游戏中,就建立了种植等级和每日登录奖励制度,从而激励玩家持续不断的玩下去。

3.4 加强游戏的交互性和适应性

建构主义理论要求教育游戏具备“协作”和“会话”的功能,也就是它的交互性。教育游戏不仅是传播知识的载体,也扮演了一个教师的角色,那就是指导参与者学什么、怎么学的功能。交互活动应该具备一定的适应性,要把握好出现的时机,过多或过少的交互都会影响游戏的可玩性。对于具备网络连接的游戏,也要考虑到游戏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交互功能,让不同的人互相帮助,共同参与完成任务。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认知能力和知识背景,使学生可以自主的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内容。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选择较复杂的游戏模式;能力稍差的学生,可以选择简单的模式。同时又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偏好,在游戏中增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给学生更多选择的空间。

4 结束语

关于教育游戏的研究在我国才刚刚兴起,如何实现教育的知识性和游戏的娱乐性完美结合,开发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育游戏,无论对于游戏界还是教育界,都将是一个有益的尝试。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教育游戏一定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摘要:教育游戏是指将学习因素和电脑游戏因素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交互式活动系统,它融知识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真正实现寓教于乐。教育游戏建立在建构主义、沉浸理论和多元智能等理论基础之上,文章对教育游戏开发应当遵循的原则也进行了详细探讨。

关键词:教育游戏,教育游戏理论,游戏开发

参考文献

[1]吕丹.教育游戏开发原则与技术[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5(2):399-400.

[2]曹静,李世红,廖小群.基于计算机教育游戏的认知学习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5(1):105-108.

第四章 旅游资源开发理论大全 篇5

第四章 旅游资源开发理论 【本章导读】

旅游资源开发是一个多学科知识交互运用的创新过程,涉及面非常广泛,主要基础理论有区位论、区域分异规律、经济学与市场学、旅游者行为、景观生态学、系统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通过对这些理论的应用,将各种现实和潜在的旅游资源有序、科学合理地组合利用和有效保护,使其能被持久永续地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旅游资源开发要以现有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考虑产品的供需关系,分析产品开发的投入与产出比等,突出地域特色及开发的多样性、综合性、永续性与文化性。不同旅游资源类型可以有不同的开发理念与模式。【关键词】

旅游资源开发内容 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 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理论 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 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步骤

【本章导读】

旅游资源开发是一个多学科知识交互运用的创新过程,涉及面非常广泛,主要基础理论有区位论、区域分异规律、经济学与市场学、旅游者行为、景观生态学、系统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通过对这些理论的应用,将各种现实和潜在的旅游资源有序、科学合理地组合利用和有效保护,使其能被持久永续地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旅游资源开发要以现有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考虑产品的供需关系,分析产品开发的投入与产出比等,突出地域特色及开发的多样性、综合性、永续性与文化性。不同旅游资源类型可以有不同的开发理念与模式。【关键词】

旅游资源开发内容 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 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理论 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 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步骤 第一节 旅游资源开发概论

一、旅游资源开发概述

(一)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

旅游资源开发是一种综合性开发,是经济技术行为。它要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和智力资源,将存在于开发区的各种现实和潜在的旅游资源先后有序、科学合理地组合利用和有效保护,使其能被持久永续地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旅游资源开发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尚未被旅游业所利用的潜在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使之产生效益;

二是对现实的、正在被利用的旅游资源进行再生性开发,延长其生命周期,提高综合效益; 三是凭借经济实力和技术条件,人为地创造旅游资源和创新旅游项目。狭义的旅游资源开发概念是指单纯的旅游资源利用。广义的旅游资源开发概念包括以下含义。1.旅游资源开发要以资源调查和评价为基础 2.旅游资源开发的目的就是发展旅游业 3.旅游资源开发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4.旅游资源开发是一项综合性工程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

1.旅游资源开发对满足旅游者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1)开发新的旅游吸引物和提高已成熟景点的综合接待能力,可缓解由于旅游者数量不断增多而产生的旅游接待地超负荷的矛盾。

(2)对旅游资源进行纵向开发,挖掘老景点的文化内涵,创建具有新型吸引因素的新景点,可满足现代旅游者的新需求。

2.旅游资源的开发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对历史文物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一)保护性原则

(1)制定旅游开发规则时,把资源保护作为重要的内容。(2)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一旦出现资源和环境受到破坏的情况,及时调整和修改开发计划。

(3)全民绿化,普及园林开发。(二)特色性原则 1.原始性 2.民族性 3.创意性

(三)经济性原则

(四)市场导向性原则

(五)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原则 1.经济效益 2.社会效益

(六)综合开发的原则

第二节 旅游资源开发的理念与模式

一、旅游资源开发的理念

旅游资源开发与其他类型的产品开发有许多共同之处:就是要以现有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考虑产品的供需关系,分析产品开发的投入与产出比等,但不同类型的产品开发又有其各自的特点,旅游资源开发要突出5个方面的特色。(一)地域性(二)多样性(三)综合性(四)永续性

(五)文化性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一)按资源类型划分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1.自然类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2.文物古迹类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3.社会风情类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4.宗教文化类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5.现代人工吸引物类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二)按投资主体划分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1.政府主导型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2.企业主导型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3.民间投资型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4.外商投资型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三)按地域划分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1.东部地区的精品开发模式 2.中部地区的特品开发模式

3.西部地区的极品开发模式

(四)按资源、区位和经济条件综合划分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1.价值高,区位优,经济条件好:全方位开发模式 2.价值高,区位一般,经济条件差:重点开发模式 3.价值高,区位、经济条件差:特色开发模式

4.价值低,区位好,经济条件好:参与性游乐开发模式 5.价值、区位、经济条件都一般:稀有性开发模式

第三节 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理论

一、区位论

区位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组织优化的理论,创建于19世纪,如今它的研究和应用范围遍及农业(农业区位论)、工业(工业区位论)、商业(市场区位论)、贸易、城市(中心地理论)、交通(运输区位论)等领域。旅游区位的研究却比较晚,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克里斯泰勒首先对旅游区进行了研究,之后众多学者也对其进行了研究和补充,使其逐渐成熟起来。

首先,依据旅游区位因素,确定旅游资源开发的序位,包括开发时间先后时序、开发建设规模和功能体系。保继刚等根据旅游资源价值、区位条件、区域经济背景,划分出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四种模式,见表4-1。表4-1 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其次,区位理论要求在开发旅游资源和进行旅游业布局时发挥集聚效应。由于提供相同和不同服务的各个旅游企业共同组成了一个地区的整体旅游形象,增加了地区的整体旅游吸引力,并且地区内各个旅游企业共同使用基础设施和共享同一市场,带来旅游经济的集聚效益。最后,根据区位理论进行旅游服务设施的选址工作。对于旅游设施场所的选择,一方面是为了方便游客,为旅游者服务;另一方面是为了保护旅游资源,提高旅游目的地土地的利用效率。

实际上,每一种旅游设施的服务性质不同,其场所选择的目标和方法也不同,所考虑的因素也大不相同。

旅游项目选址主要考虑的区位因素有三个方面:客源区位、交通区位和资源区位。

二、区域分异和劳动地域分工

(一)地域分异规律

1.因太阳辐射能按纬度分布不均匀引起的纬度地带性

2.海陆相互作用引起的从海岸到大陆中心发生变化的干湿地带性(经度地带性)3.随山地高度而产生的垂直地带性 4.由地面地形引起的地方性分异 5.地表构造和地形引起的地域分异

(二)劳动地域分工

各地的旅游发展要同经济情况相适应,综合考虑经济、资源、市场、交通、投资、政策、劳动力等条件,寻找具有相对优势的旅游产品。

(三)区域分异和劳动地域分工在旅游规划中的指导意义 1.突出特色,寻求优势 2.旅游区划 3.功能分区

4.制定发展战略

5.确定旅游规划的内容

三、旅游者行为理论

(一)旅游者的决策行为

从旅游决策的角度,我们可以将旅游活动分为两类:一类是旅游者实际不参与决策或对旅游目的地选择余地很小的旅游,如会议旅游、商务旅游、团体福利旅游等;另一类旅游则相反,其决策由旅游者本人完成,或在家庭成员、旅伴之间协商作出。本节讨论的是后者的决策行为。

1.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1)感知环境。环境差异并不能直接影响人们的旅游决策,直接影响旅游决策行为的因素是感知环境的差异。

(2)最大效益原则。最大效益原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最小的旅游时间比。最大的信息收集量。(3)旅游偏好。2.旅游决策过程

(二)旅游者的空间行为

1.大尺度旅游空间行为

(1)力图到级别较高的旅游点旅游。(2)尽可能游玩更多的高级别旅游点。(3)力图采用环状路线旅游。2.中、小尺度的旅游空间行为(1)采用节点状路线旅游。(2)旅游路线影响旅游效果。3.旅游者行为研究对旅游开发的意义

四、经济学与市场学理论

(一)旅游资源开发的产品定位

旅游经学理论认为,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的生产、消费、运行的特点,除有经济活动运行的共同规律外,还具有其本身独特的运行、消费特点与规律。旅游市场学中,旅游市场定位,旅游产品的功能定位,市场形象设计、旅游促销手段等理论,对于旅游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1.根据未来旅游市场需求确定 2.根据旅游资源自身特色定位

3.根据周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定位 4.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定位(二)旅游资源开发的市场定位 1.影响旅游资源开发市场定位的因素(1)所开发产品的功能特点。(2)资源地的地理区位特点。(3)潮流产品。

(4)客源群体的旅游偏好。2.旅游资源开发市场定位的方法(1)市场调查法。(2)类比分析法。(3)地理区位法。(4)市场分析法。

(5)特尔菲法。

五、景观生态学理论

(一)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

1.景观结构与功能理论

景观生态学将景观空间结构分为基质、斑块、廊道、缘4种基本单元。(1)基质(matrix)(2)斑块(patch)(3)廊道(corridor)(4)缘(edge)景观的功能是指景观元素间能量、物种及营养成分等的流。景观功能的发挥主要涉 及到廊道、基质和斑块的功能特征。可以把旅游活动进一步解释为通过特定地点和特定路径的生态流,这种流集中体现于通过游客所带来的客流、物流、货币流、信息流和价值流。如我国多数生态旅游目的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使得生态旅游景观的功能也表现出一定的人文性。2.生态整体性与空间异质性理论

由景观要素有机联系组成的景观,含有等级结构,具有独立的功能特性和明显的视觉特征。景观系统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是生态整体性原理基本思想的直观表述。

景观异质(heterogeneity)是指在景观中,对各类景观单元的变化起决定性作用的各种性状的变异程度,一般指空间异质性。异质性同抗干扰能力、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异质性是景观功能的基础,它决定空间格局的多样性。一方面,生态整体性和空间异质性在外部形态结构上,塑造和控制着生态旅游景观的美学特征;另一方面,也在内部功能意义上对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持续发展起着决定作用,从而为我们深入理解这种功能作用并采取改善与强化措施提供了理论切入点。生态旅游目的地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其地域内的生态整体性的动态维持与空间异质性的不断构建。3.景观多样性与稳定性理论

景观多样性主要研究组成景观的斑块在数量、大小、形状和景观的类型、分布及其斑块间的连接性、连通性等结构和功能上的多样性。可分为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三种类型。一般认为景观的多样性可构成景观的稳定性。旅游生态系统是一种非独立性的景观生态系统。多种旅游生态系统共同构成异质性的景观格局,形成具有不同旅游功能的旅游景观,使旅游景观的稳定性达到一定水平,从而保障景观旅游功能的实现。生态旅游景观的稳定性,不仅反映着自然和人为干扰的程度,而且也成为生态旅游目的地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检验指标之一。4.景观变化理论

景观变化是指景观系统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景观变化是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相互作用的结果,人为干扰在景观变化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这两种干扰又受制于景观格局。在生态旅游目的地,主要表现为人为干扰的影响。例如,旅游开发者铺设道路,构建建筑物,造成景观破碎化程度的增加,动植物的生态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旅游者的践踏、采集、旅游垃圾堆放等的干扰和胁迫作用,会造成植被稀少,植物多样性减少。大量旅游者会对土壤产生影响,如土壤裸露面积和板结程度增加,水土流失加剧等。当地居民的开垦种植等活动也会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一旦这些干扰的强度超过了旅游景观的承载能力,就会引起生态失调或失衡,甚至造成景观的不可逆变化,将严重地损害旅游业的发展。(二)景观生态学在生态旅游规划管理中的应用

1.在综合层次和旅游者方面 2.在旅游开发规划方面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祁黄雄(1999)认为旅游规划的目的是保护景观的特色和质量,适度调整景观的格局与功能,保证旅游网络的畅通。因此,提出了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旅游规划原则,即为:

(1)整体优化原则。将景观作为系统来思考和管理,实现整体最优化的利用。(2)多样性原则。多样性既是旅游规划设计的原则,又是景观管理的结果。(3)综合效益原则。

(4)个性与特殊的保护原则。

融入景观生态学的旅游规划其基本步骤有三个。首先是调查阶段。

其次是分析阶段。分析阶段包括旅游资源的评价、景观评价和空间格局分析。最后是规划阶段。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旅游区开发的景观适宜度,景观适宜度的分析包括旅游资源和生态保护。

除了应用景观生态学进行旅游区的宏观规划外,也可以进一步与具体的生态因素相结合来进行微观层次上的设计。

案例介绍:上海佘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规划评价与景观调整

六、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旅游开发 1.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2.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3.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二)生态旅游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1.生态旅游的兴起

2.生态旅游的内涵 从深层次讲,生态旅游不仅仅是一种旅游形式,应该看到此种形式的背后实际上是要促进环境保护和发展经济,这是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之间的最大区别。3.生态旅游的基本框架(1)生态旅游项目(产品)认证。

生态旅游的实施,有赖于生态旅游的项目与产品。由于不同研究者和开发者背景的差异,对生态旅游的理解也有所不同。为了避免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的歧异,有必要建立生态旅游项目认证制度。

(2)生态旅游规划。生态旅游规划与一般旅游规划的差异性表现在需要更多地考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当地文化传统的保护和地方经济利益的保障。

生态旅游规划是一个区域发展生态旅游的根本性大纲,对于合理开发当地的生态旅游资源,协调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发展当地的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3)生态旅游工程。循环经济和生态旅游工程是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途径,要发挥 科技在旅游业中的引领作用,形成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保障。

同时,通过科技手段的运用和生态工程的方法,对废弃物进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七、旅游容量(承载力)理论

(一)旅游容量的概念

旅游容量(tourism carrying capacity)又称为旅游承载力。承载力概念最早出现于生态学的研究,是指“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后来这一术语被应用于环境科学中,便形成了 “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它被定义为:一个生态系统在维持生命机体的再生能力、适应能力和更新能力的前提下,承受有机体数量的限度。

在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规划通则》中,将旅游容量定义为:旅游容量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旅游区在某一时间段内,其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所能承受的旅游及其相关活动在规模和强度上极限值的最小值。

旅游容量通常由旅游资源承载量、旅游感知承载量、旅游生态承载量、旅游经济发展承载量、旅游地域社会承载量等五个基本承载量组成。(二)国内外旅游容量研究现状(三)旅游容量研究的发展趋势

八、系统理论

系统论不仅为旅游规划提供了认识论的基础,即旅游规划的区域(国家的或区域的)是一个系统,应从整体上考虑;同时又为区域旅游规划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即用系统的观点看待区域旅游发展,用系统的方法进行旅游业的开发、经营、管理。具体而言,系统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指导作用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合理配置旅游产业要素,产生最大综合效益 2.全面考虑,综合开发旅游区

3.加强旅游业的跨区域协作联合,保证区域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4.旅游业发展要注重信息反馈,加强宏观调控,不断推陈出新

第四节 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容与程序

一、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容(一)旅游景区、景点的规划设计(二)建设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1.住宿设施 2.餐饮设施

3.娱乐与体育设施 4.辅助设施

(三)规划旅游交通(四)开发人力资源 1.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2.人力资源的聘用计划 3.人才培训计划(五)旅游市场开发

1.市场预测与定位

2.市场营销和推广旅游目标客源市场是旅游市场营销和推广的主要对象。市场营销推广的目的,是促使目标市场的潜在客源购买已开发出的旅游产品并在旅游目的地进行消费。(1)旅游目的地促销机构(DMO)(2)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首先是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推广。① 宣传口号。

② 形象定位、象征物及特殊事件。③ 节庆活动。第二是营业推广。

(3)旅游市场促销方法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程序

(一)旅游资源开发可行性论证 1.资源评价

2.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资源评价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丰度、特色、价值(如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价值等)和结构进行评价。

客源市场分析主要是分析市场需求方向和需求量。资源优势转化为开发优势取决于市场需求前景,所以现代旅游开发均侧重以市场为导向。3.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分析(1)经济基础条件分析。(2)设施条件分析。(3)环境容量分析。

(4)其他分析。

(二)旅游资源开发导向模式的确定 1.基础形象导向 2.总体功能导向 3.市场功能导向 4.景区主题导向

(三)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制定与评价 1.旅游分区规划

2.确定旅游资源的开发政策 3.确定环境与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

(四)旅游资源开发的实施与监控 图4-2 旅游资源开发流程图

图4-2 旅游资源开发流程图

复习自测题

1.如何理解旅游资源开发这一概念? 2.旅游资源开发应遵循哪些原则?

右脑开发理论 篇6

关键词:网络课程 ASP JavaScript Access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TP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07-0068-03

电路理论基础网络课程的设计,是基于先进的流媒体、Internet和多媒体等技术,从教与学两方面实际需求出发,努力设计出一个面向电路课程适用的助教助学型网络课程,实现该课程的现代化网络教学,通过开放式的教育网络,使学生在电路课程的课堂教学、自学复习、质疑、自测、自检,以及与老师的交流等教学环节中达到对该课程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从而体现出电路网络课程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

电路理论基础网络课程树立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创建有利于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多样化的网络教学模式。

一、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的目标

贯彻现代教育理念,发挥网络教学优势,关键环节是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因此,电路理论基础网络课程的设计目标为:

(1)要充分体现出电路理论基础网络课程的特点。

(2)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优势,特别是资源开放和共享的优势,较好地表现教学内容,并加大知识信息量。

(3)努力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规律,在教学设计上运用建构主义理论作指导。

(4)采用基于知识点的超媒体教学导航设计、教学结构设计和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使网络课程更加趋于合理。

二、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1.主页面的设计与开发

优秀的主页是一个好网站必须具备的第一要素。首先确定网站的主题和风格,充分体现出主页面的丰富内容及画面的简洁性。主页如图1所示。

图1电路网络课程主页

(1)新闻系统的发布

新闻发布系统的作用是通知学习本课程的人了解本网络课程的最近动态,以及老师向同学们发布最新通知。在制作中首先设计了一个通知模板,其视图如图2所示。

图2电路网络课程最新消息

在做好模板后,利用后台管理,将其连接起来,发布消息的网页会自动生成。这样方便了老师消息的发布,有利于学生在网络课程中的学习。

(2)站内的搜索

站内搜索在设计的过程中,先制作出了搜索需要的界面,然后将网络课程的所有内容放在指定的文件夹中,并将搜索的源代码加入到主页面里。

(3)留言簿和BBS论坛最新信息的展示

在主页面提取留言簿和BBS论坛的最新信息,能够方便老师和学生了解网络课程的最新问题,其在主页面的显示如图3所示。

图3留言簿与BBS论坛最新

两者的显示方式,原理是一样的,以最新留言为例,首先制作一个网页用来读取指定文件夹中的数据库,然后在主页面里调用这个页面。

2.子页面的设计与制作

建立一个网站好比写一篇文章,首先要拟好提纲,文章才能主题明确,层次清晰。如果网站结构不清晰,目录庞杂,内容东一块西一块,结果不但浏览者看得糊涂,自己扩充和维护网站也相当困难。本课程规划子页面的树状结构如图4所示。

图4电路网络课程结构

各子页面设计在风格上和主页面保持一致是十分重要的。各个子页面的设计原理基本上是相似的,下面以课程介绍栏目为例,讲一下子页面的设计过程。

首先用Photoshop制作了一个子页面的模板,然后有针对性地处理一下模板部分地方的图片,其中右面表格是调用子页面,页面见图5所示。

图5子页面的模板

(1)在线测试

在线测试可以有利于学习网络课程的同学们定期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更好的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在设计在线测试时,我主要从两个方面去考虑:

1)学生使用

学生使用时无需注册,只需自己设定登录姓名和密码,系统会自动将其输入资料记录在数据库。在登录成功后,系统会告知其进入考试,然后选择考试试卷。学生在答题时,只需点击选中的答案,做完后,提交试卷,系统会自动给出本次测试的正确答案以及学生的测试答案和考试成绩。

2)老师使用

制作管理试题输入的后台是为了方便老师即时更新和添加试题,如图6所示。

图6在线测试试题录入界面

(2)BBS论坛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的首页登录或者点击首页的BBS论坛,在进入论坛后登录。在这里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可以一起交流关于电路世界的各种现象以及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等。

本论坛的一个特色就在于它能根据不同的心情以及节日很方便地改变电路论坛的整个风格,并且风格的种类多达19种。其主页面如图7所示。

图7BBS 论坛

三、总结

本网络课程的制作采用HTML语言和ASP语言编写,FrontPage等工具作为辅助,从而较好地完成了整个设计。整个设计的主要思路如图8所示,其设计特色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图8网络设计流程图

(1)整个网站的结构性、交互性比较好:在各个子页面里有横向的导航条,也有竖向的导航条,这有利于各个子页面之间以及子页面内部进行互相的交换;(2)新闻发布:老师可以只输入要发布的信息,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页面,避免了再单独制作一个页面的问题;(3)站内搜索:只需输入和信息有关的文字,系统会自动找到与之相关的网页,并提取到一个页面里;(4)天气预报: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课程的主页面查看我国相关大城市的今明两天的天气情况;(5)在线测试:可以方便同学对自己进行测试,另外试题管理的设计可以方便老师对试题进行及时更新;(6)留言簿:整个页面简洁,学生在这里可以留下自己的问题,同时老师可以对同学的留言进行管理。

参考文献:

[1]龙马.ASP+Access组建动态网站实例精讲[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2]天创工作室编著.ASP网页制作实战步步通[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3]沈文涉.HTML+JavaScript 30日完全掌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4] (美) Christian Crumlish.FrontPage 2003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右脑开发理论 篇7

一、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几个理论预设

任何一种理论都含有抽象意义层面的论断, 其成立不以具体事件或具体状态为依据, 而是以“一般性”为基础, 区别只在于作为理论基础的“一般性”来源于单纯的思维推理还是对现实总结与提升的思考。

1. 校本课程开发将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 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 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 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这是“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辅助形式, 使学校和教师获得了一定的课程自主权”这一判断的政策性支撑, 对这一判断大多数教育行政部门深信不疑, 或至少在相关文件中是毫不质疑的。

校本课程开发将人们对教育改革的注意力重点从校外转到了校内, 它将学校看成一个更为人性化的机构, 强调课程与学校环境的符合, 强调课程与师生兴趣、爱好和发展相促进, 力求使课程体系在达到国家课程所要求的基础性、统一性外, 满足不同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性、独特性和差异性需求。

2. 校本课程开发能赋予教师更多的权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 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在中央控权的同时, 承认一定程度的地方决策为补充。

也就是说, 校本课程从产生之初便带着一个根本性的命题: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一同构成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带来了“课程权力下放”的格局。课程权力主体构成包括校长、教师、专家、行政人员、学生、家长、社区代表等人员, 其中尤其赋予了教师更多的权力与自由。教师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 他们的职责不再是单一的传授知识, 而是获得了更具有发展意义的引导者、合作者、研究者、开发者的角色。“课程权力下放”, 强调给予教师相应的课程责任, 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主权, 避免把教师视为课程的“被动消费者”和课程计划的被动执行者, 促使他们参与到解决教育问题的行动研究中, 从被动消费者行列转入参与决策队伍行列。

3. 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理论上, 校本课程开发赋予了教师更多的权力与自由, 由此也为更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打造了新的条件、提供了更多的保障。很多论述将“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视为基本命题, 综合起来大致主要可归为以下几方面。

(1)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 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会提升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提高工作责任感和积极性, 释放创造力。

(2) 恢复了教师对于课程开发的专业自主权。

(3) 改变了教师的传统角色, 使教师向“研究者”、“开发者”角色转变。提高了教师课程意识、课程编制、课程评价和课程资源筛选与组织的能力。

(4) 将更有助于教师拉近和学生的距离, 增进理解并更加富有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人们在审视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问题时, 也指出:在目前的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 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制约。认为教师普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课程开发意识薄弱、课程观念陈旧;课程开发理论缺失、知识技能缺乏;开发动力欠缺、积极性不足;盲目单干、团队合作开发意识淡薄等。因而, 为能更好地推行校本课程开发, 就需要教师培训工作和教师日常学习中不断地提升课程意识、提高开发和研究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这也会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可见, “校本课程开发与评价的主体是教师”、“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此类观念已逐步成为共识。

二、校本课程开发理论预设在实践中的偏差

校本课程开发理论预设在实现过程中, 呈现的一系列的现实状况, 使得校本课程开发遭遇到了非思维逻辑推理所能解决的种种现实偏差。

1. 行政力量管制下校本课程开发如何自保

行政推动是本次课程改革的行进动力, 作为课程改革的必然产物校本课程开发也表现出了一定的行政依附及行政受制, 学校的既得及可得利益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上级部门的批示。

在某全国第一批课改实验区, 市教育局欲意将一薄弱学校通过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式洗心革面、提升生源质量和教育质量, 由此校领导班子自行决定开发一门校本课程。此后两年内, 从设计、开发到实施, 教师们积极努力,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渐渐促进了学校风气的好转, 该校也成为依托校本课程开发重新起飞的典型学校。但一省级领导视察后一句“这个做法很好, 要快出成果、多出成果, 尽快在全省推广”打破了这所学校自身的适当速度, 为了达到“多”和“快”, 该校申请了市级课题, 分成若干子课题, 由不同老师牵头完成。校长明知不可为但迫于市里对省领导指示的传达而勉强为之, 由于急于求成没有仔细考虑中小学科研自身的特点及本校的优势, 直接采用了高校科研课题的形式和做法, 拖垮了教师们的积极性, 学校为完成科研任务不断向教师施压, 最后草草交差收兵, 大家对此校本课程开发的兴趣和积极性已明显减弱。

类似的行政干涉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表现形式多样、程度不一。当然, 理论上说, 校本课程设计开发属于自下而上的建设过程, 而不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和行政计划, 应走群众路线, 但上级行政部门的命令和意志倾向似乎也没有谁敢去违背。个别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总结与汇报也加入到了教育浮夸风、功利风、造假风行列;有时也成了欺上愚下、娱上治下, 向上级和公众展示本地区教育业绩服务的工具了。

校本课程开发的起点不在于遵循行政的指示或是诠释教育政策的倡导, 而在于立足学校实际、通过校本化的课程建设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适应各校状况能力的不足, 有益于本校师生发展、打造学校特色。成功的校本课程开发大都是脱离了行政功利喜好、源于教师并适合于学生、能左右自身而不受制行政部门命令的建设过程。如不能摆脱过度的行政干涉、养成把校本课程开发看成“例行公事”的不良习惯, 不用说“有益补充”, 就连课程开发中最核心的“民主意识的体现”都会难见踪影。

2. 权力下放后, 教师的权力与权利如何保障

实践中, 作为课程权力主体之一的学校因缺乏有效制约和监督机制, 领导群体与教师群体没有构成平等的课程权力群体而是形成了新的课程权力层级。很清楚, 我们叙述的情况涉及教师角色的重要变化, 而如果教师有时间和能力来考虑这个问题的话, 这一情况还涉及学校的组织结构和人员调整方面的重要变化。相关政策及其解释只保证了学校权力的获得, 而学校的权力主体应如何构成、如何表现、以何种方式分配, 均无明确。美国政治学家阿道夫·贝尔认为, 任何形式的权力至少包含两种关系。一种是运用权力的个人或集团 (或是以机关的形式) 对其他一些可以有效地服从权力的个人或集团所具有的关系。第二种关系是社会的, 指一定的权力组织对并存的社会政治结构的关系。所谓的教师课程权力, 其指向对象为谁、教师与权力对象及其他权力主体之间构成何种权力关系等问题均是实践中必须明确但又一直含糊不清的问题。与国家及地方课程不同, 校本课程开发内在地、必然地规定了学校及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 舍此别无他路。身为开发主体的教师多数处于过度服从状态、相对弱势地位, 当参与者感到自己有权力, 感到自己是行动的发起人而不是被人利用的小卒, 感到自己能够影响结果, 而不是他们自己被影响, 这时赋权就发生了。这种情形下的赋权意味着真正能够进行选择的能力, 这种情形下的选择是发现和实现目标的过程。教师权力结构不明、界限不清, 被侵犯后难以救济, 致使难以兑现校本课程开发的真正价值。

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 各方权力分配如何达到合理与有效, 特别是遏制相关行政部门及学校领导权力滥用、以过度权力赢得个人政绩和经济利益现象?教师又如何获得并实施相应的课程权力、如何防止职业权利和个人权利的被挤压、被侵夺, 又如何救济被侵犯的职业权利和个人权利?这将是校本课程开发有效进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但权力下放后, 需要关注的不仅是教师获得了一定的课程权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者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 三者在课程开发中的权利和责任需要更进一步明确。

3. 教师的现实基础能否有效承载“专业发展”

不可否认, 在校本课程运动的推动与启发下, 有一些教师尝试对自己及学生感兴趣并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内容进行了超越以往框架的思考, 开始了包括内容设计、材料收集、设计呈现、充实更新等完整的“课程”的设计, 并获得了学生、同事及相关部门的认可, 促进了自身的成长。但校本课程开发能否真正有效改善目前我国教师队伍的现实基础, 快速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我国的校本课程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 对课程本身的设计、组织、评价等标准与要求尚未有可操作性的引导和建议。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同处于摸索时期, 教师如何更好地寻求其他教师的配合、处理与考试课程的权重关系, 处理与现行学校评价制度关系等问题都增加了教师的困惑和茫然, 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危机感和倦怠感。

另一大背景是, 新一轮课改的推进, 使多数教师必须花比以往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适应和准备其主要教学科目, 负担过重、压力过大是进入改革后教师的普遍状态。研究者们常认识不到对于每一个阶级和派别来说, 其成员一般都具有一种特定的文化和“习惯”, 它们通常表现为认识、选择、癖好和行为方式, 而这些都与一定层次和结构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符号资本相联系。因而, 也难认识到新课改对教师原有思维和习惯的冲击带来的行为、精神压力。教师组织校本课程开发及教学, 挤占了原本就不富裕的时间;再加上校本课程不进入考试行列, 因而不是所有教师都愿花时间和精力去参与。即使参与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 也面临着一些急需解决的条件、配合、评价等问题。

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研究者、实施者, 作为一项专业性很强、对开发者专业水平及科研能力要求较高的活动, 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上给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机遇, 实践中却给整体能力水平不高的教师队伍带来了负担。享有“开发主体”名誉的教师, 需要慢慢打破惯性思维及习惯, 需要背负改革带来的较多的精神和体力负担, 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及职业生存状态与校本课程开发的需要间还存在一定差距, 而要达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则更需要包括教师在内的多方人士及条件的配合与支持, 乐观地将“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作为一个各学校普遍适用的命题, 并以行政命令式的运动化模式推行未免尚显过早。

三、“预设”与“偏差”背后的再思

首先, 校本课程开发的推行方式值得思考。在我国, 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上还需结合历史传统与现实制度进行有效建设。实践推行中, 应考虑到实际实施背景、教育思维惯性, 采取经过可行性的论证方案, 给教师们提供一定的适应时间和适应引导。运动式的、行政命令为主导的推行方式只会催生大跃进式的改革, 催生更多具有简单学科课程延伸、过多依赖传统文化、适应学生需要不足等缺陷的校本课程。

其次, 校本课程开发中, 权力关系应纳入到规制范围。教师权力不足、权利无保障的同时, 还伴随着教育行政人员权力的扩张和无制衡。权力下放与不同层次的权力自由裁量权都应有其相应的边界, 并符合一定的规则。权力下放不等于毫无保留地分割权力, 适应各地及学校的特点不等于高度的异质化, 教育系统内部是否能制定有效规则规范权力分流及行使, 从外部引导、规制权力分配与调整, 能否生长出一种制约权力的内在机制, 即自律的文化, 对观念进行制约和调整, 这是课程权力下放后的关键。

第三, 校本课程开发中, 有待提升合作成效。实践中, 不断寻找校本课程“实施主体”教师的不足时, 也应触碰到教师的心理及上述种种现实困境, 打着校本课程开发的牌子获取行政利润和经济利益应是特别警惕的, 学校与外部力量合作应基于教师的现实而不是理论的预想, 合作的可行性及有效度仍值得进一步考评与完善。

第四, 校本课程开发要实现理论的预设, 不能期望某一政策或决定会全面解决层出不穷的问题。随着教育的发展, 新事物、新变动、困惑、误区和盲点会不断出现, 我们有必要以校本课程开发为思考基点之一把这一问题继续深化思考, 即推进教育法治化进程。通过立法, 保障权力分流合理化、权力资源配制的切实到位、各级权力一定边界的限制等。

无论我们参考多么先进的国外理论和技术, 校本课程开发最终是要在我们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分化程度较深、教育资源与质量程度不一、教师素质差别较大的土地上完成。本文在此提出校本课程开发的几对理论预设与实践偏差关系, 目的不在于否认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 而在于说明理论预设到实践的实现需要更多的理性思考和实际努力的超越。

参考文献

[1]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2.

[2]马彦平.新课程四大困惑的探索.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3]谢瑞智.教育法学.台北:文笙书局, 1981.

[4]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教育发展研究, 2002 (11) .

[5]夏勇.权利哲学的基本问题.法学研究, 2004 (3) .

[6][英]A.V.Kelly.课程理论与实践 (第五版) .吕敏霞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

[7]周永坤.规范权力——权力的法理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

[8]吴永军.再论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及核心理念.教育发展研究, 2004 (3) .

[9]Dan E.inbar等.教育政策基础.史明洁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10]张永祥.新课改以来我国校本课程研究的反思与前瞻.教学与管理, 2008 (8) .

从理论角度研究开发区的发展 篇8

关键词:开发区,理论研究,发展

对于开发区这一特殊经济现象的研究, 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及其相关经济理论在近年来的最新进展, 如新经济增长理论、新兴古典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等。对开发区所形成的企业空间聚集形象, 其演进过程的经济学分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从纯经济地理学的角度看, 本地的企业集群本身带来了外部经济, 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不同企业分享公共基础设施和专业技术劳动资源, 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 促进了企业之间的分工和生产灵活性;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看, 本地的企业相互靠近, 便于在长期的交往中, 逐渐建立和形成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并不断稳固和完善保障这种信任关系的社会制度安排, 从而积累社会资本, 降低交易费用, 而且地方特色产业本身能形成区域在这一产业方面的独有声誉, 并吸引新的客户和生产者前来;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看, 本地的相关企业集聚可以促进专业知识, 尤其是诀窍知识 (Know How) 的传播和创新的扩散, 并能激发新思想、新方法的应用。

一、开发区发展概述

1. 国内开发区发展概况

开发区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是有其历史大背景的。最近二十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城市化的加速和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 中国经济社会正在进入产业转型期和城市功能重构期,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双重迫切要求使得各种各样的开发区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各地风起云涌。开发区从一开始技术、管理、知识和对外政策“四个窗口”导向的明确, 到以工业项目为主、吸收外资为主、出口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三为主、一致力”方针的确立, 开发区发挥了多方面的功能。一是促进了中国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二是突破了传统思想观念和体制的束缚, 率先在投资体制、用工体制、企业制度、市场体系建设和政府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发挥了示范和推动作用。三是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为中国吸引外资打造了一个逐渐符合国际惯例的平台。四是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管理和技术专业人才, 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出口竞争力, 为中国成为外向型经济大国打下了良好基础。五是有力地加快了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代表的各类开发区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地区技术创新能力及推动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 开发区研究概述

最近十年来, 国内学术界对于开发区这一新生事物的研究, 或借鉴国际、或求证地方、针对形成机制、构建空间、发展规律等开展了多方位的探讨, 涌现了一批学术成果。然而, 系统的阐述和梳理一直缺乏。开发区研究作为一门交叉学科, 不可能有一种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的流派能够提供足够的“范式”去容纳开发区的演绎空间。

从国际范围内看, 开发区现象的出现和实践也是近几十年的事情, 其概念本身尚存在诸多争议之处, 理论体系也亟待进一步的完善。因此, 对于开发区的研究就像其本身的发展一样, 尚处于“萌芽”阶段。可以看出, 对于开发区的研究以及相关领域, 国内外许多学者都给予了关注与研究, 有的研究了新的产业空间形成的原因与动力机制, 有的研究了某种具体的新产业空间的产生与发展, 而有的则从具体的区域进行研究, 试图归纳出其新产业空间的发展轨迹。这些研究为深入认识开发区这一现象、探究其运作与发展机理等提供了依据或借鉴。但是目前的研究对于开发区发展机制、产业集群规律的研究较多, 而从产业集群与开发区之间的内在联系、技术创新从中扮演了何种角色以及开发区的空间布局与结构规律的研究略显欠缺, 而且往往忽视了制度创新在开发区发展中所扮演的特殊角色。

二、细述国、内外开发区发展理论研究

1. 国外研究进展

(1) 三种学科从不同角度对于开发区的研究。国际上对开发区的研究基本上可以分为经济学、地理学和社会学三个视角, 并且是从社会学向经济学、地理学延伸的。目前大量的文献主要研究新产业空间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但对于其空间机理与产业结构则缺乏进一步的研究。

①社会学角度的分析。社会学家一方面在宏观层面从对社会的转型研究切入对相关新产业空间现象的分析, 如对后工业社会、信息化城市以及信息社会与网络社会的研究等。提出了网络社会的概念, 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工业空间的逻辑。提出新工业空间的特征是其技术与组织能力, 可以将生产过程分散到不同的区位, 同时通过电子通信的联系重新整合为一体, 以及在零组件的制作上具有以微电子为基础的精确性和弹性。另一方面, 则在微观层面寻求对于新产业区发展机制的社会学解释, 例如社会学中的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的概念就被用来揭示开发区的发展 (Bagnasco, 1977, Harrison, 1992) 。社会学中的社会资本是“能够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的信任、规范和网络”。该理论被用于分析新产业区与产业簇群集聚的原因, 并提出了簇群的社会网络模型。

②经济学角度的研究。经济学的研究具有三个维度:制度经济学、新竞争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学。制度经济学关注制度成本的作用, 认为规范的制度体系可以降低协调成本与交易成本, 增加信任和协作, 相应提出了制度资本的概念, 为研究新的产业空间集聚和发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工具 (柯武刚、史漫飞, 2000) 。德国何梦笔教授认为, 在分析辖区政府间竞争中, 最基本的范畴是“外部性”范畴。他认为, 如果一个地方政府采用了某种战略 (比如, 设立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 , 那就存在一些内部化于市场过程的产出结果以及其他仍然留在市场过程外部的产出结果, 而且这因此可能导致受到该战略影响的不同群体之间的冲突。

新竞争经济学强调新产业区中产业集群的重要性, 指出“国家的竞争优势不只存在于产业内部, 而且表现在产业集群上, 集群不仅仅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效率, 而且改进激励方式, 创造出信息、专业化制度、名声等集体财富。更重要的是, 集群能够改善创新的条件, 加速生产率的成长, 也更有利于新企业的形成。”要促进竞争优势, 政府最好在提升产业集群、客户、供应商和相关产业政策上齐头并进, 并认为产业集群的磁场是大学、研究机构、专业性基础设施或优秀熟练的技术工人 (迈克尔.波特, 2002) 。

新经济地理学借鉴地理学的观点并与经济学结合, 强调空间成本的作用, 且试图通过定量的模型来表达对空间集聚原理的分析 (克鲁格曼, 2000) 。可见经济学的研究不仅关注企业的空间成本, 而且关注其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问题, 隐含了企业追求整体最大化的基本假设。

③地理学角度的探索。地理学的研究视野有三个层面:城市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与企业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对新的产业空间的关注是从对产业的郊区化和城市边缘区的研究切入的, 从城市产业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互动角度来分析。一方面, 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 增加了企业进行区位选择的自由度, 加快了城市地区产业重组的力度, 制造业纷纷外迁到郊区, 组成巨大的新型郊区工业园区;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兴起后飞速发展, 它们既要依托城市智力资源的支持, 又要求有良好的环境, 城市郊区成为高新技术公司的必然选择。企业经济学与工业地理学具有密切的关系, 都是从对企业的空间行为以及跨国公司的空间扩散研究着手下的, 通过对产业的基本组织单元—企业的空间行为研究, 从微观层面临新的产业空间的形成提供了依据。虽然在地理学的不同领域内研究的起点不同, 但在本质上三者均具有传统的经济地理学的区位论特征。

(2)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与开发区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论归纳。纵观开发区的发展历史, 开发区内产业的发展越来越表现出区域集聚和集群发展的倾向, 产业集群不仅有利于形成产业发展的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 也有利于形成独特的创新氛围, 促进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发展。目前, 这方面具有直接借鉴意义的相关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新产业区理论。早在一百多年前,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就已关注了具有分工性质的工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现象, 马歇尔将这一“特定地区”叫做“产业区”。产业区内集中了大量种类相似的中小型企业, 他们规模经济较低, 但专业化程度较高, 联系十分密切。马歇尔把地方性工业在产业区的集聚归结为企业追求外部规模经济, 即企业层面的规模报酬不变、社会层面的规模报酬递增。但马歇尔的外部经济并没有阐明这种外部经济的最初来源何在, 他只论述了集中生产的优势, 而没有描述可能导致集中的过程, 他忽略了区位和运输成本因素, 因此也就没有注意到不同的产业和区位, 产业集聚的程度和持续性是不同的。

②工业区位论。微观企业由于相互协作、动力使用、成组分布 (分工序列化, 互相投入—产出联系) 而在选址决策中趋向于集聚。韦伯把区位因子分为地方因子和集聚因子, 地方因子使工业固定于一定地点 (如趋于使运费最小或劳动成本最小的区位) , 集聚因子使工业趋于集中或分散 (如相互分工协作或地价上涨等) 。他认为合理的工业区位应这样确定:在地方因子决定了工业企业的区位后, 相互关联的企业为了节约运费和交易成本而做趋于集聚的区位调整。韦伯将产业集聚归因于企业决策者将集聚所得的利益与因迁移而追加的运输和劳动成本进行大小比较后的结果, 他将社会集聚和意外集聚 (外部经济) 看作是次要因素而在分析计算时没做具体考虑。由于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是以古典经济学为基础、以成本分析为依据来研究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工业地域结构, 所以他没有考虑垄断价格给企业带来的超额利润, 也没有考虑政府的作用、当地社会文化的影响, 他只从资源禀赋的角度考虑资源型产业的集聚, 所以不具有一般性。

③新经济地理学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产业集聚的产生提供了很好的解释。克鲁格曼以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假设前提, 他认为产业集聚是由企业的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生产要素移动通过市场传导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他偏重密切的经济联系导致集聚而非比较优势, 并且认为技术外溢是集聚的次要因素, 因为低技术产业也能形成集聚。为实现足够的规模经济, 每个企业都想使自己的产品独占一国的消费市场;为使运输成本最小化, 他便倾向于将区位选择在市场需求大的地方, 但大的市场需求又取决于所有其他企业的区位选择。克鲁格曼将最初的产业集聚归于一种历史的偶然, 初始的优势因“路径依赖”而被放大, 从而产生“锁定”效应, 所以集聚的产业和集聚的区位都具有“历史依赖”性。

克鲁格曼将贸易理论和区位理论相结合, 用模型化的方法通过严密的数学论证从深层次上揭示了产业集聚发生的机制, 弥补了马歇尔和韦伯观点的不足。但是, 他比较强调大型公司的内部增长和组织间能量化的市场联系, 而忽视了公司活动所产生的难以量化的非物质联系 (如信息、技术联系) 和非正式联系 (如人际关系间基于信任的联系) 。再者, 企业层面上的规模收益递增应该指的是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 它是一个涉及到企业规模大小的有度的概念, 只有在企业节约的交易费用大于其内部组织成本时, 企业规模才会扩大。过度的集聚会造成地价上升、场地拥挤、环境污染等, 虽然企业间的前后向联系所产生的向心力与贸易成本和地租所产生的离心力的强弱抗衡会决定集聚与分散, 但企业迁移的惰性和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倾向于增大集聚规模。

④竞争力理论。美国著名学者迈克尔.波特提出和完善的产业集群理论其核心概念是钻石体系和产业集群。钻石体系的核心是“投资”和“创新”, 产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 它内部的产业必须具有能力和意愿从事改进和创新, 进而创造和保持本身的竞争优势。一个国家的成功并非来自某一项产业的成功, 而是来自纵横交织的产业集群。钻石体系的基本目的就是推动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优势趋向集群式分布, 呈现由客户到供应商的垂直关系, 或由市场、技术到营销网络的水平关联。相互强化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会出现地理集中性, 因为一个国家的钻石体系中的各个关键要素都具有地理集中性。集中可以提升效率和促进专业化, 还可以加强创新和进步的影响力。客户、供应商和关联产业之间绵密流通的需求和技术的信息, 是国家钻石体系和产业集群的运作基础。波特指出国家的竞争优势不只存在于产业内部, 也表现在产业集群上, 要促进竞争优势, 政府最好在提升产业集群、客户、供应商和相关产业政策上齐头并进, 并认为产业集群的磁场是大学、研究机构、专业性基础设施或优秀熟练的技术工人。波特从产业集群的诞生、发展和衰亡来探讨产业集群政策。他认为, 产业集群的源起可以回溯到该地在特定历史情景下, 形成了钻石体系的部分条件。从这种意义上来说, 产业集群是自发形成的, 不过政府政策对产业集群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⑤增长极理论。始于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则侧重于推动性产业—集聚—经济增长的研究。他认为推动性产业能够导致两种类型的增长效应:一是里昂惕夫乘数效应, 他们通过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发生, 一是极化效应, 当推动性产业生产增加导致区域外其他活动产生时, 这种效应就会发生。可见, 当政府将某推动性产业植入一地区后, 将生产围绕推动性产业的集聚, 再通过乘数效应以及极化效应, 就会导致地区经济的增长, 增长极理论强调推动性产业的巨大作用, 也强调政府和企业对推动性产业建立的巨大作用, 因此, 增长极理论中的集聚不能称为自发型的, 这样的产业集聚应该强调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观点, 政府在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⑥能力和创新论。鉴于新、旧增长理论过于抽象、无法反映商业模式和生产能力 (尤其是技术管理能力) 在推动地区增长中所起的作用, 迈克尔.贝斯特在2001年出版了《新竞争优势:再造美国产业》一书, 作者借鉴新增长理论强调知识的作用、熊彼特强调创新和迈克尔.波特集群分析等有益的理论成果, 提出:在资源和生产结果之间, 存在一个转换过程。而决定这个转换效率 (地区生产率) 和收入水平的, 就是商业模式、生产体系和技能形成。由于强调从能力和创新的角度来考察地区增长问题, 贝斯特自称其分析方法为“能力和创新论” (Capability and Innovation Perspective) 。

贝斯特的分析和美国学者安纳利·萨克森宁对硅谷成功经验的总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萨克森宁曾把硅谷的成功归结为打破等级森严的层级制、模糊公司界线的生产网络和包容失败的社会环境。萨克森尼安研究了高技术企业中的根植性、创新氛围与创新行为, 指出企业与产业区的健康发展和大都市区域的健康发展紧密相关, 并认为信任、合作、创新氛围与创新的关系并不明显。并通过对硅谷和波士顿128号公路两种不同类型的高科技园区中高技术公司空间偏好的研究, 认为企业的技术能力、生命周期、规模效益等影响着其空间选择, 指出大都市对技术能力强的小企业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而且硅谷那种合作与竞争的不寻常组合连同其他要素共同构成的制度环境是企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萨克森宁, 1994) 。

2. 国内研究状况

国内对于开发区的研究总体来看比较系统和突出的有:顾朝林对高新技术园区的研究;王缉慈对新产业区理论的引介, 以及研究;皮黔生、王恺对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状况的分析;梁琦对产业集聚的数量化分析、周维颖对新产业区演进的经济分析和王兴平对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发展机制与空间组织的研究等。目前对于各种开发区的再发展以及其与城市空间的整合研究、产业结构的提升正在成为一个新的热点。国内的研究基本停留在经验归纳与总结的层次上, 主要针对开发区的区位类型、产业结构、功能定位、管理体制等问题进行探讨;另一方面, 则是引介和应用国外的理论与规律评价国内的新产业空间现象。研究的视角主要是经济学、产业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 而具有中国特色的、对中国开发区的形成、发展与演变具有较强解释力的系统化与理论化研究还有待于展开。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新工业地理学、新产业区理论被引入, 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形成了研究新的产业空间的理论化路径。如李建军从技术创新体制构建的角度来研究和思考硅谷现象和硅谷模式, 认为硅谷高技术产业创新是一系列体制安排的结果, 硅谷产学创新集群持续加速地促动高技术产业领域内的创新活动, 意味着某种有效的机制、结构或者体制已经形成, 硅谷产学创新集群的成长呈现出某种系统涨落和自组织效应。周文探讨了新产业区理论, 并运用该理论对中关村的发展道路进行了批判性分析。李佳从高技术的基本特性分析入手, 归纳出高技术具有经济技术复合性和高技术群落化性质, 进而归纳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七条规律, 即顺序集成律、调适耦合律、集群自组织协同律、循规集成律、耦合增效律、综合集成律、高度化发展律。在此基础上作者分析了智密区的发展规律, 认为成功的智密区大都在集聚的基础上采用分散的群体模式。皮黔生系统回顾和总结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以来所经历的三个阶段, 以及每个阶段发展战略、发展业绩的变化, 分析了开发区体制创新的发展历程, 提出和分析了开发区的孤岛效应以及成因, 认为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经济、功能、地理、制度和心理五个方面的孤岛效应, 并对开发区“四窗口”和“三为主”的发展战略进行了反思。

三、综述

综上, 若将一个经济的生产看作是一个系统的话, 那么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 该系统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国际或区域的分工、产业的集聚具有自组织性。因此, 规模收益递增、可流动的生产要素、较低的运输成本是产业集聚发生的三大命脉, 缺少任一方面, 产业集聚就不会自我发生、自我增强而持续下去。

右脑开发理论 篇9

关键词: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规律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基本规律, 应是该活动中具有整体意义和本质意义的规律。所谓整体意义, 指它反映的应该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整体联系, 而不是某一部分的联系, 这样的规律才具有整体的普遍适用性。所谓本质意义, 指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本质规定出发去概括其内在的关系, 这样的规律才具有深刻性。

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本质

从哲学的角度看, “本质”是指事物的内在联系, 它由事物的内在矛盾所决定, 是事物比较深刻的、一贯的和稳定的方面。就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而言, 其本质深藏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这一事物的内部, 具有隐蔽性、深刻性、抽象性及层次性。如何从纷繁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现象中抽绎出本质, 存在一个具体的方法问题。认识本质的途径“既可从事物的目的性上分析, 又可从事物的根本特征上分析, 还可以从事物的基本构成要素及要素间的关系来分析”[1]21。

1.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活动的目的性分析。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活动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利用者的档案信息需求。利用者对档案信息的需求是多方面的, 且这种需求是动态发展的。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活动的起源看, 正是由于大量积淀的档案资源蕴藏了丰富的价值, 人们才开始重视对档案的整理;也正是因为认识到档案的有用性, 才迫切需要一项工作专门提供利用服务。从哲学的角度看, 这种需要与满足的关系要求客体必须满足主体的某种需要, 目的性很明确。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档案资源的客观状况同社会利用需求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为了解决这些矛盾,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需要加快发展步伐, 采取多种新形式、新途径的利用方式, 充分发挥开发者的主观能动性, 及时提供优质高效、全面系统的档案信息。综上, 利用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2.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活动的根本特征分析。

分析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活动的根本特征, 要从开发活动的具体运作来考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有其特定的运作程序, 简单地说, 就是信息收集→信息鉴定→信息有序化整理→信息资源整合→信息传播→实现利用。其中, 鉴定、整合和传播是最核心的内容。在整个运作过程中,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受到开发主体、客体、利用主体、内在动力、牵引力等因素的影响, 它们围绕档案信息利用需求展开的一系列活动是有序的整体。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根本特征, 从宏观上来看, 是联系档案文化与社会的中介性活动;从微观上来看, 是档案开发者根据档案信息需求对档案信息进行处理和开发的过程。

3.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活动的构成要素分析。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活动是伴随着种种社会关系展开的社会文化活动, 包含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而其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是档案开发者、档案利用者与档案信息资源三者的关系, 这三者即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档案信息资源是开发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前提。没有大量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做支撑, 开发活动无从谈起。档案利用者的信息需求是推动开发活动发展的动力, 有需求就有存在的价值。没有利用者, 开发活动失去了目的和归宿。此外,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是一项研究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开发过程中凝结着档案开发者的辛勤劳动。只有通过档案开发者对档案信息有序化、系统化的整理, 才能充分实现档案价值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活动的各种社会关系, 总是要通过档案开发者、档案利用者和档案信息资源发生作用。

综上所述,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本质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选择、加工、有序化整理直至提供成品给社会利用的一系列活动。“它是人类档案产生积累到一定程度, 由于社会对档案利用需求量不断增大, 为满足社会需求而出现的一种档案提供利用的高级形式, 这是区别于其他档案管理活动的特殊本质属性。”[2]

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基本规律的内涵

基于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本质的分析, 我们得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最根本的关系是档案信息资源、档案开发者和档案利用者三者的关系。把握了这三者的内涵和关系, 就把握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基本规律的内涵所在。

1. 档案信息资源。

档案信息资源是开发的客体, 是联系档案开发者和档案利用者的根本要素。“档案信息构成信息资源的必要条件是信息管理, 只有经过加工整理的档案信息才能融入信息资源的范畴, 档案信息构成信息资源的充分条件是档案信息的有用性与可开发性。”[3]我国国家档案信息资源浩如烟海, 总体上可分为档案实体布局与档案信息布局。档案实体布局指对档案原件存储和分布的协调与控制, 即档案馆 (室) 网建设。档案实体布局是通过空间来配置资源的, 在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上存在缺陷。档案信息包括档案原件内容及其开发成果 (如档案编研资料、档案信息数据库) 。档案信息布局是对档案信息的调整和规划, 以档案信息网建设解决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问题, 是对实体利用及档案信息资源整体功能的补充。目前, 档案信息布局主要有成立档案目录中心、信息中心, 政府档案上网, 建立档案信息数据库、档案网站等方式。

2. 档案开发者。

档案开发者是开发的主体, 是在开发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要素。档案开发者一方面要熟悉馆藏, 善于档案信息资源的加工处理, 另一方面要主动、敏锐地捕捉利用者的信息需求, 提供全面快捷的档案信息服务。档案开发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在空间配备上与各级各类档案馆 (室) 相对应, 各自拥有相对固定的档案认知和利用人群。从根本上来说, 档案开发者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除具备档案学的业务知识和基本工作技能外, 还应培养多方面的素质, 如广博的知识结构, 外语应用能力, 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只有这样, 才能实施和胜任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

3. 档案利用者。

档案利用者是指在人类社会各项活动中, 为某种目的而利用档案的群体和个人, 是档案信息服务的对象。信息时代档案利用者的需求大体分为六种类型:一是党政机关为研究某个领域的工作动态、工作成就、经验教训, 或解决某一问题查阅利用档案;二是各级机关为修史编志查阅利用档案;三是科研单位或个人为学术研究查阅利用档案;四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因工作考证需要查阅利用档案;五是社会公民为劳保福利、荣誉津贴、工龄学历、房产证明等需求查阅利用档案;六是社会各界围绕新时期党的各项活动, 如宣传纪念活动、著名人物传记、企业改制、机构改革等查找档案信息。

4. 三者间的相互关系。

档案信息资源、档案开发者和档案利用者三者间是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关系, 三者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缺一不可。档案信息资源是联系档案开发者与档案利用者的基础条件, 档案开发者是档案信息资源的提供者, 档案利用者是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者, 这就形成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中最基本的供需矛盾关系。这个供需矛盾运动是通过开发者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局限性、分散性和利用者需求的广泛性、专题性的矛盾关系的协调来推动的。档案信息资源、档案开发者和档案利用者三者间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供需矛盾关系就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基本规律的内涵所在。

三、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基本规律及表现形式

理论的抽象和飞跃依赖于实践的丰富和创造, 但实践的可持续发展更需要理论来指导。正确认识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基本规律, 能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活动的深入、可持续发展。

1. 基本规律。

基于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本质认识以及对基本规律内涵的思考, 揭示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基本规律是:档案信息资源、档案开发者与档案利用者三者间供需矛盾关系的动态协调与发展决定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成败和效益。该活动发展的关键在于档案信息资源、档案开发者与档案利用者三者的供需矛盾关系能否得到良好的协调。只要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本质不变, 这一条基本规律就不会改变。人们只有遵循了这种必然, 才能促进开发活动健康发展;如若违背了这种必然, 一定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2. 基本规律的表现形式。

根据供需矛盾关系作用的范围, 基本规律的表现形式分为内部规律和外部规律。内部规律, 简而言之, 是体现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内部各要素之间普遍的、必然的、稳定的关系的规律。如果把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当做一个系统来看, 它是一个采集、加工馆藏档案信息, 以成果形式向社会提供利用服务的工作系统。它包括五方面要素, 即档案开发者、开发过程、开发成果、档案信息资源和档案利用者。只要这些要素之间存在普遍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内部规律就一定存在。内部规律表现为资源对应规律、社会需求导向规律和价值增值规律。外部规律对应于内部规律, 是体现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社会之间普遍的、必然的、稳定的关系的规律。社会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活动起基础性作用,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制约和影响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发展;反之,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对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是一项传播档案文化的活动, 也是一项为社会服务的工作, 与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3. 基本规律与内、外部规律的关系。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基本规律与内、外部规律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所谓内容, 是指构成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内在诸要素的总和。所谓形式, 是指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内容诸要素的组织、结构和表现形态。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内容决定形式, 形式为内容服务。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互为存在条件。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内部规律与外部规律是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 内因是指一个确定的事物或系统内部的各要素间的对立统一, 外因是指一个确定的事物或系统同其他与之有必然联系的事物或系统之间的对立统一。内部规律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内因, 内因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活动发展的源泉和基础, 是根本动力和第一位的原因。外部规律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外因, 它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活动发展变化必不可少的条件, 是第二位的原因。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内部规律和外部规律两者客观存在, 并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怎样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社会协调发展, 是新时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活动面临的重要问题。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基本规律的理论研究, 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档案信息资源供需矛盾的平衡。充分认识和合理使用规律, 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活动和档案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深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积玉.编辑学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2]潘玉民.论档案编纂的社会性与社会价值[J].山东档案, 1994 (2) .

右脑开发理论 篇10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课程开发,信息技术,问题,图式

1 多元智能理论与网络课程开发

1983年,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霍华德·加德纳 (HOWARD GARDNER) 在其新著《智力的结构》 (Frames of Mind) 一书中首次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他从心理学角度出发, 结合生物学、人类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 对智能的含义以一种新的形式进行了延伸:在一种或多种文化背景下, 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或创造出该文化所珍视的产品的能力。他首次给智能 (intelligence) 一词加上复数, 并在书中详细描述了7项 (后来他将其扩展到9项) 智能的表现特点和判断标准。它们分别是:语言——言语智能, 数理——逻辑智能, 音乐——韵律智能, 视觉——空间智能, 身体——运动智能, 人际——交往智能, 自知——自省智能, 自然——观察智能, 生命——存在智能。加德纳认为这些智能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和发展, 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却又组合发挥作用。多元智能理论在心理学界引发了种种质疑, 但在教育领域却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 并渐渐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本文主要探讨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的网络课程开发。本文中的课程开发是指“为完成一项课程计划的整个过程, 它包括确定课程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实施课程和评价课程等阶段。”

2 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的网络课程开发

2.1 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的课程目标——为了理解而教

加德纳认为, 教育的目的简言之就是——为了理解而教, 即教育是为了加深学生对世界 (包括物质世界、生物世界、人类社会、人造物世界、自我内心世界) 的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读写能力、事实性知识、技能性知识、思维方式等都是为了更深刻地理解世界中的重要问题, 进而学会与人和睦相处、提升个人修养, 完善自身, 适应工作岗位需求, 并最终享受到成功和幸福。

美国课程理论学家艾斯纳 (E.W.Eisner) 受艺术教育的启发 (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 也是得益于他本人早期钢琴等艺术学习经验) , 提出表现性目标 (Expressive objectives) , 他主张在设计和评价课程时, 除了行为目标 (泰勒, R.W.Tyler, 1949) 外, 还应准备解决问题的目标和表现性目标。与行为目标中事先设定目标不同, 解决问题的目标和表现性目标关注学习过程中经过师生间的双向互动, 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 由学生自己决定什么是“对自己有价值”的知识。因此解决问题的目标和表现性目标不是注重特定的行为, 而是注重认知灵活性、高阶思维训练和元认知训练过程。

因此, 提高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和“创造产品”的能力必须体现在教学目标中。为此, 教育目标首先必须激发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积极调用自己的多项智能;其次, 教育目标是生成性的, 注重学习过程, 而不是强调既定的、单一的教学目标。

2.2 多元智能视野下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丰富化、个性化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 我国基本上是以苏联凯洛夫的“课程即教学内容”为课程内容取向的。我国传统的教学内容以语言——言语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的训练为主, 甚至对这两种能力过分、近乎扭曲地挖掘, 如某大作家自己也做不对中学试卷上针对自己的作品设置的题目, 如一些地区对偏怪难的数理题目过分热衷。而在学校教育中, 对于加德纳提出的其它七项智能, 只作为业余爱好来培养, 没有提升到智能的高度来对待和培养。因此, 我们要对传统课程中某些复杂而无用的内容加以摒除, 而将音乐——韵律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知——自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生命——存在智能等融入课程内容, 以满足各种智能结构的学生学习和发展需要。

加德纳在1999年出版的《智力的重构——21世纪的多元智力》一书中重申, 多元智能理论是关于人类认知丰富性的一个报告;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智力组合。承认人类认知方式的丰富性和智能组合的独特性, 意味着在课程组织上要允许、支持和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路径, 要针对性地开发学生的智能强项, 要相信并支持每个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优势智能获得成功。

2.3 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的课程实施——问题化、图式化、信息化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课程实施模式主要有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个性化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模式、探究型学习模式、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基于案例的学习模式、基于电子学档的学习模式、基于认知工具的学习模式。纵观多种学习模式, 不难发现, 这些模式都是以问题化 (或主题化、项目化) 、图式化和信息化为特点, 即以问题解决为中心, 以图式建构为学习机制, 以信息化平台为技术支撑。

2.3.1 以问题解决为中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只有介入真实生活, 才算是面对问题。只有使学生处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中, 才能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才会使其积极调动自身各项智能来共同解决问题, 用自己的优势智能来表现问题解决的成果, 并在合作、交流、反思中促进其人际——交往智能、自知——自省智能等智能的发展。加德纳将8种智能按照智能本身的性质分为3类, 分别是:与对象有关的 (包括数理——逻辑智能, 视觉——空间智能, 身体——运动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 ;没有对象的 (包括语言——言语智能和音乐——韵律智能) ;与人有关的 (包括人际——交往智能和自知——自省智能) 。笔者认为, 与对象有关的智能直接作用于解决问题的过程, 没有对象的智能提供思维外化表征工具和成果展示符号系统, 与人有关的智能则为整个问题解决过程提供动力激发和反馈调节 (如图1) 。

2.3.2 以图式建构为学习机制

图式是人的思维建构过程的外显, 是心理模型。信息环境下, 学习者通过合理运用一些脑图软件或图表软件, 不仅可以形成问题的表征, 而且能减轻认知负荷、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概念图是图式图中的典型代表, 国内有知名学者黎加厚甚至认为:人类用来表达自己思想的一切图式方法都是“概念图”。概念图运用节点、命题、连接和层次四要素来表现概念之间的联系, 从而实现知识的可视化表达。

2.3.3 以信息化平台为技术支撑

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 为多元智能理论的实现和操作化提供了实施的中介和促进条件。如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多重感觉刺激的学习材料, 使不同智能结构的学生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材料。为学习者的多种形式的学习提供支撑环境和支持工具, 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被充分挖掘出来。网络技术能为多元智能学习提供活动平台, 同步交流和异步交流方式使学习活动形式丰富、灵活。虚拟现实技术能创造各种仿真环境, 为学习的“问题情境”创设提供了技术保障。代理 (Agent) 技术等人工智能技术为学习者提供智能决策系统, 帮助学习者调控学习进程, 成为电子导师或学习伙伴。

2.4 课程评价——全方位、立体、真实性评价

从评价内容来看, 多元智能理论摒弃传统的只将学生的学业能力作为唯一评价对象的作法, 而将九项智能全部纳入评价范围, 允许学生以各种智能方式表达学习成果。从评价的取向上来看, 多元智能视野下的课程评价更倾向于人文主义、内部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而不是科学主义、结果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加德纳的同事原哈佛大学校长埃利奥特 (C.W.Eliot) 认为:“真正的教育是使个体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固定的标准, 是人的身、心和精神充分发展的天敌。”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没有笨学生, 只有智能组合各不相同的学习者, 因此, 多元智能的评价目的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智能结构, 发展自己的智能强项, 同时弥补智能弱项, 从而实现个体个性化的全面发展。多元智能的教学评价是贯穿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始终的, 因此属于内部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3 结语

综上所述, 多元智能理论丰富的教育内涵和可操作性对于课程开发的理论和实践有明确的指引作用。认真探索多元智能理论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对课程开发有深刻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 1996.

[2]霍华德.加德纳.智力的重构———21世纪的多元智力[M].霍力岩, 房阳洋, 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

[3]祝智庭, 钟志贤.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多元智能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4]王天蓉, 徐谊.有效学习设计———问题化、图式化、信息化[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 2010.

[5]桑新民.学习的科学与技术———信息时代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6]陈宏伟, 袁国斌.基于多智能代理的分布式决策系统实现[J].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2 (8) .

右脑开发理论 篇11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具有八种智力,而且具有不同的智力发展潜能,该理论为我国园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有益借鉴。本文从课程设计的角度,探讨其对园本课程开发的启示。课程目标:关注幼儿全面发展;课程内容:注重多元文化整合;课程实施:践行个别化教学;课程评价:评价维度多元化。

关键词

多元智力理论园本课程幼儿

一、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涵义

在对待“智力”内涵的问题上,传统的智商(IQ)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坚持“智力”是这样一种能力: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以整合方式存在。但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上述两种理论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西方许多心理学家的强烈批评。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当代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在多年的、大量的科学实验研究基础上,在《智力的结构》(Frames of Mind)(1983年出版)一书中对传统智力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进行了批评和反驳,并在批判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智力的定义,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1]他认为,一方面,智力的组合方式是多元的,既可以是某一种独特的能力,也可以是多种能力的组合,因而,每个个体的智力结构都是独特的,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智力强项和弱项;另一方面,各种智力之间是相互独立的,而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的。他详细具体地阐述了智力的种类和基本性质,首次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关于智力结构的新理论,即多元智力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该智力理论包括言语——语言智力(verbal-linguistic intelligence)、逻辑—数理智力(Logical-mathematical)、视觉—空间智力(Visual-spatial intelligence)、音乐——节奏智力(Musical-rhythmic intelligence)、身体——动觉智力(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交往——交流智力(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自知——自省智力(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等七种智力。加德纳教授在1999年出版的《智力的重构》(Intelligence Reframed)一书中,又对原有的智力结构进行了补充,增加了自然观察智力(naturalist intelligence),从而将多元智力扩展为八种,使多元智力理论更加趋于全面和完善。

二、多元智力理论在园本课程开发中的理论适宜性分析

所谓“园本课程”,是指以幼儿园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过程,即园长、教师、课程专家、幼儿、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等活动的过程。[2]幼儿园课程开发是一项复杂的、连续的、反复的文化整合和课程体系建构的探索过程,是将正确的教育理念和幼儿园教学实际相结合,最终转化为幼儿园教育实践的主要途径之一。

加德纳教授在多元智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智力观和课程观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基本精神。

加德纳教授提出的智力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智力的本质观,即智力在本质上其实是一种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智力的结构观,认为个体智力是以多元化的方式存在的,个体所具有的至少八种智力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但由于各种智力分布的相异性和发展程度的不均衡性,因而每个个体的智力都拥有不同的发展特点,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强项和智力弱项;智力的发展观,认为智力是一种心理潜能,个体的先天潜能通过后天文化环境的充分刺激而得到持续发展。对如何使多元智力理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更好的效果这一问题,加德纳教授曾经提出了诸多具有建设性的观点,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的课程观:“课程目标上,追求正真理解并学以致用;课程内容上,遵循‘少就是多’、‘教核心概念’的原则;课程实施上,提出‘个别化教育’的思想,倡导‘通过多元智力理论来教’,提倡在教学中使用‘课程学徒制’和幼儿博物馆;课程评价上,提出‘与课程一体化的评估’、‘智力展示式评估’等思想”。[3]这些思想与《纲要》所倡导的“关注个别差异,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的精神是一致的。园本课程开发要以《纲要》为指导思想、借鉴多元智力理论、结合中国本土文化和园所实际情况,全方位建构一套适合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

三、多元智力理指导下的园本课程

多元智力理论提出的全新的课程观和智力观,这些新的、符合人类最新认识进展的观点为园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大量的启示,对园本课程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持。

(一)课程目标:关注幼儿全面发展

加德纳教授认为,每个个体都至少具有与生俱来的八种智力,人的智力领域是多方面的,不同的智力在智力结构中的发展水平存在着差异性;智力“是一种心理潜能,这种潜能可能被后天环境激活、强化,最终成为一种具有稳定特征的智力”。[4]激烈竞争的社会现实要求每个社会个体必须具有多种能力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加德纳教授指出,学校教育就是要激发每一名学生的多元智力潜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由此,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力理论为我们保证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支点:幼儿园教育向幼儿展示的智力领域应该是多元的而不是某几个智力领域,是能够在真正意义上保证幼儿全面发展的。

《纲要》也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是全面的”,并把教育内容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因此,幼儿园课程开发要坚持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幼儿园课程目标设置要以幼儿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开发幼儿的各种智力潜能,使幼儿真正成为“自我实现的人”,最终形成“丰满人性”。

(二)课程内容:注重多元文化整合

加德纳教授认为,人的智力领域是多方面的,每一个智力领域都有其独特性;不同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不同,其智力发展水平和发展境况也各不相同。因此,在园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要立足于幼儿的生活世界,注重整合多元文化,营造一个宽松、公平、多元的文化环境,为每个幼儿的发展提供一个自由的空间,让来自各种环境中的幼儿都能够找到自己认同的文化和适合自己发展的条件,使每个幼儿及幼儿的各种智力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根据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力理论的要求,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应从孩子的生活入手,从幼儿园的实际条件出发,结合本土文化环境,尽可能多地搜集幼儿园、家庭、社区等领域的教育资源,并对所搜集到的资源进行有目的地筛选、加工处理,最后根据幼儿教育规律和《纲要》精神加以整合,使这些教育资源的特质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满足幼儿多种智力发展的需要。整合后的幼儿园课程要涵盖:身体—动觉智力、言语—语言智力、交往—交流智力、自知—自省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自然观察智力、音乐—节奏智力等八种或更多种智力领域,形成较为完整的幼儿园课程内容体系。

(三)课程实施:践行个别化教学

加德纳教授认为,每个正常的个体身上都不同程度地拥有八种各自独立的智力,由于这八种智力在每个个体身上的发展水平不同,组合结构也存有差异性,所以,每个个体所体现的智力风格也不同于他人,这就决定了每个个体都拥有不同于他人的智力优势和智力弱势。正是基于这一点,多元智力理论认为,幼儿教育应该认真对待幼儿个体间的差异,实施个别化教学,促使其智力不同层次的发展。反思在传统的幼儿教育观指导下实施“一刀切式”的教育,忽视了幼儿间的个别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他幼儿的智力发展。

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就要求幼儿教师在全面了解幼儿的智力特征的基础上实施个别化教育方式,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的智力潜能都得到开发。在个别化教学中,幼儿不仅可以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帮助获得个别化的学习内容,而且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活动方式获得个别化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

(四)课程评价:评价维度多元化

《纲要》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经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多元智力理论的智力多元化思想给我们评价课程中的幼儿提供了一种新的多元化评价视角。

1.评价标准多元化。

传统的评价标准“不仅难以反映加德纳所说的幼儿的多方面智力,而且难以对幼儿的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作出客观评价,难以真实、准确地反映幼儿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和创造出各种初步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能力”。[5]多元智能理论对传统的标准化智力测验和幼儿成绩考查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加德纳教授指出仅从单一维度进行测试所得出的分数不足以成为制定教育政策的基础,更理想的做法是同时关注一些分别测量各种能力的评估结果。[6]因此,在幼儿教育评价中,要坚持评价标准多元化理念,避免整齐划一的评价标准。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评价幼儿,发现幼儿的优势。

2.评价内容多元化。

《纲要》在教育评价中提出了要“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是避免只重视知识和技能,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

传统的智力测验过分强调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能力,过分强调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和学习经验的强化,忽视了对幼儿的身体——动力智力、交往——交流智力、自知——自省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自然观察智力等智力领域的客观考核。基于多元智力理论来重新审视幼儿园的课程评价,幼儿教师就应该坚信幼儿智力表现是多方面的,注重幼儿智力的多元性,不但要考察幼儿的语言智力和数理逻辑智力,还要考察幼儿的实际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观察力、自我认知能力等内容,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的评价,最终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5][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力[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90,184.

[2]陈时见,严仲连.论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开发[J].学前教育研究,2001,(2):27.

[3][4]霍力岩,孙冬梅等著.幼儿园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比较研究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77,76.

右脑开发理论 篇12

(一)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1980年加拿大地理学家Butler在《加拿大地理学家》中首次提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即DLC理论(Destination Life Cycle)。该理论认为旅游地开发是随着时间变化不断演变的,把旅游地的发展过程分为探索(exploration)、起步(involvement)、发展(development)、稳固(consolidation)、停滞(stagnation)、衰落(decline)或复兴(rejuvenation)六个阶段。”Butler还引入了一条“S”型曲线来表述旅游地生命周期的6个阶段(见图1)。以旅游者数量作为衡量标准,旅游容量作为分界线,提供了一种定量研究旅游地发展规律及各阶段特征的方法。

近几年来,在国内各种类型的旅游地开发与规划研究中,DLC理论被广泛的应用,并与各旅游地具体案例相结合。通过分析旅游地周期内不同阶段的特征,预测其发展方向和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人为的调节与控制,促进旅游地生命周期延长,以获得最大限度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通过研究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动力因子,延长各种类型的旅游地生命周期已成为国内DLC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

(二)旅游地与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是指由实物和服务综合构成,向旅游者销售的旅游项目。旅游地是旅游产品的空间载体,是一种综合的旅游产品。不同生命周期的旅游产品综合变化作用构成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变化。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变化是旅游产品生命周期变化的具体体现,是其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能仅仅以个别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代替旅游地生命周期,任何一个单项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都可能影响到整个旅游地生命周期。在国内外研究中通常用旅游者人数作为旅游地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衡量标准,而旅游者数量主要受旅游产品吸引力的影响。通常旅游地拥有几个甚至多个旅游产品,精心设计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组合是延长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关键。旅游产品结构调整贯穿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是旅游地演化的基本力量。

二、工业旅游生命周期分析

(一)工业旅游概况

1930年,法国雪铁龙汽车制造公司组织客人参观其流水线,引起众多厂商效仿,有些厂商采取对游客收取少许费用,逐渐演化为工业旅游。进入20世纪80年代,英法等国又纷纷开发工业遗产旅游,甚至把它作为振兴老工业城市的一种手段。目前,国外几乎所有大企业都对外开放,如美国国家造币厂,休斯敦宇航中心。美国波音公司专门开设了参观通道,门票价格为5美元,开拓了面向消费者和准消费者以及潜在消费者的宣传渠道和促销渠道。

国内工业旅游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以前没有严格意义的工业旅游,仅是官方和业界人士参观工厂企业。1994年,长春第一汽车集团组建了一汽实业旅行社,对外开放了卡车生产线、红旗轿车生产线、捷达轿车生产线及汽车研究所样车陈列室。工业旅游在国内正式出现的标志是2001年12月25日国家旅游局公布了首批100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至此工业旅游开始走上正规化发展的道路,到2006年全国共有180家工业旅游示范景点。

我国工业旅游的开发主要是以企业自发形成为主,发展阶段依靠国家政策、法规扶持,但在整个过程中缺少专业旅游组织的介入,旅游产品开发单一。目前国内对于工业旅游开发和规划的研究更多的是从效益,发展模式上进行探讨。结合具体旅游开发理论,分析预测工业旅游产品开发和产品结构演变的研究较少。基于DLC理论,分析工业旅游生命周期各阶段特征,探讨工业旅游产品的发展方向。

(二)工业旅游生命周期分析

我国对工业旅游的定义是指以工业生产过程、工厂风貌、工人工作生活场景为主要旅游吸引物的旅游。介于工业旅游在我国开展时间较短,分布范围较为广泛,旅游者数量难于统计。通过对旅游地生命周期各阶段特征进行归纳整理(见表1),比较分析工业旅游生命周期及其各阶段特征。

资料来源:据Butler的资料整理

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的工业旅游处于探索阶段,工厂企业中没有专门的旅游设施,观光人群仅为视察、检查工作的各级领导,和同行单位的参观学习,观光者有限。企业参与的是接待工作,无偿服务,但在这个阶段为工业旅游的发展积累了经验。1994年长春一汽组建了一汽实业旅行社,开放生产线。1999年海尔集团推出“海尔工业游”,标志着我国工业旅游进入起步阶段。企业开始有意识的建设工业旅游设施,如参观通道,接待室,展览厅。进行广告宣传,有规模,有计划的组织游客参观,确定的客源市场开始出现。2001年中国工业旅游发展出现一个转折点,国家旅游局公布了全国首批43个工业旅游示范景点名单,工业旅游开始走上正规化发展道路。政府凭借政策、法规等手段引导扶持工业企业工业旅游的发展。大批旅游基础设施建于厂区内,很多工厂里出现了人造景观,企业文化园。工业旅游示范景点和游客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参观群体由专业人士转向大众,学生和普通百姓成为工业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但在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却隐含着一个制约其发展的瓶颈,甚至会致使其发展直接进入停滞和衰落阶段。这个瓶颈正是工业旅游产品的单一性,吸引力的匮乏。

工业旅游区别于其他形态的旅游就在于大多数企业不以旅游盈利为目的。企业开发工业旅游的经济效益主要是体现在宣传企业形象和产品,达到一种软广告,口碑传播的作用。企业对于工业旅游的开发则侧重于如何宣传其形象和生产产品,扩大销量,忽略了对旅游产品本身的开发,对企业内涵和文化的挖掘更是不足。多数企业仅靠一种主要旅游产品即参观生产线作为吸引物,产品结构单一,可替代性强,重游率低,吸引力急剧下降,旅游地生命周期缩短。而具有多个及特色旅游产品综合构成的工业旅游项目吸引力下降缓慢,甚至形成反复循环型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式(图2)。

三、工业旅游产品的开发

(一)工业旅游产品开发原则

1. 因地制宜原则。

开展工业旅游的企业遍布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所属行业类型如制造业,加工业,运输业,矿产业,航空业等种类繁多。对于工业旅游产品开发没有固定模式,不同地区不同企业要结合自身发展历史特点和优势,优化工业旅游产品结构,挖掘企业内涵和文化,创造具有吸引力的特色产品。如丰满水电站开发工业旅游产品依托风景区建设,沈航工业旅游产品以展示为核心,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工业旅游产品挖掘酒文化。而有些缺乏优势旅游资源,为减少对城镇生活环境影响而建在区位条件较差的工厂企业,就不适合开发工业旅游。

2. 多层次原则。

工业旅游产品单一是工业旅游发展的瓶颈,仅以参观生产线为主要旅游产品的工业旅游功能单一,不能满足游客多方面的需求。工业旅游产品的开发要避免单一性,应朝多层次方向发展(表2)。主导产品、替代产品、辅助产品相辅相成。因地制宜的开发有特色的主导产品,同时注重对替代产品的培育。主导的工业旅游产品进入停滞阶段后,大力推出替代产品,使工业旅游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周期。辅助产品的开发可以满足游客多方面的需求,在工业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对提升整体吸引力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综合效益原则。

工业旅游产品的经济效益不是从旅游收入中体现,要明确企业形象宣传和产品推广才是企业开发工业旅游的主要动因。在产品开发中要最大限度的融入企业文化,标识,产品,以达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环境决定旅游地的吸引力,是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重要因素,在旅游产品开发中要始终重视环境效益。优美的花园式厂区具有独特的吸引力,既可增加旅游者游览过程中的愉悦心情,又可开发作为旅游替代产品,如首钢依托厂区内的湖水改建的花园式厂区。企业在环境改建和污染源的治理过程中,也体现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并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消费者对企业的认同。在工业旅游开发中社会效益不容忽视。

4. 针对性原则。

与一般大众游相比工业旅游的目标群体相对集中,主要以学生,企业事业单位,社区组织为主。目的性也较为明确。开发工业旅游产品要依据这一特点细分目标客源市场,开发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进行有针对性地宣传和推广。

(二)工业旅游产品开发建议

1. 开发特色工业旅游产品,挖掘产品深度。

工业旅游地生命周期受主导工业旅游产品的影响。主导产品是依据工厂生产特点,企业文化内涵等选取具有较强吸引力和一定代表性,区别于其它工业旅游企业的旅游产品。在前两批180个全国工业旅游示范景点中,有50家企业经营饮料,食品制造业。生产产品趋同,生产线和制作工艺差异小,替代性强。此类厂商开发工业旅游产品时,尤其要注重挖掘产品内涵,融入企业历史文化,或融合独特的景区景观,凭借个性化的工业旅游产品保持旅游地吸引力,在众多的同类工业旅游企业中脱颖而出。

2. 丰富工业旅游产品。

单一的工业旅游产品,随着游客对其参观内容的不断重复和熟悉,产品功能不再适应游客需求,旅游地生命周期将快速进入衰退期。开发工业旅游在保持维护好其独具特色的主导产品的同时,要兼顾替代旅游产品的开发。依据因地制宜原则,深挖企业内涵,如开展科普活动,建博物馆,展览馆,企业文化园,观光园等丰富工业旅游产品。多种不同类别的工业旅游产品合理组合,既能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又能加深游客对企业文化、形象和产品的认知。主导产品进入停滞期时,深度开发具有潜力的替代旅游产品,使旅游地生命周期进入新一轮的成长期和成熟期。

3. 完善工业旅游产品要素结构,满足游客多层次需求。

旅游活动有六大要素食、住、行、游、购、娱,多数工业旅游产品只完成了“游”这一要素,即参观厂容、厂区、生产线、博物馆、展览馆等。部分企业开设展厅,出售产品,但基本与市面销售产品相同,无特色可言,仅有价位较低的优势,但吸引力仍旧较弱。在工业旅游的发展阶段,可提高“娱”、“购”比例,生产与旅游活动相结合的特色纪念性产品,重点开发娱乐性、互动性项目,游客参与到工业旅游其中,缓解单调的参观模式,增进游人游览兴趣。在工业旅游的稳固阶段可考虑与周围旅游景区联合,开发其“食”、“住”优势,满足旅游者多层次需求。

4. 工业旅游产品形象与企业形象、企业产品形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我国开展工业旅游的企业多是名牌企业。工业旅游产品的宣传要借助企业形象优势,借助消费者对名优产品的信赖,对其生产工艺的探奇,对其企业文化的了解需求,对上市公司企业管理和实际发展水平的考察。有针对性的进行宣传,吸引具有不同游览需求的旅游者。在工业游览过程中,借助工业旅游产品,娱乐活动,特色宣传物,有企业标识的纪念品,宣传企业形象、产品,加深游客对企业的认知度。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摘要:我国工业旅游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以企业自发形成为主。在后来的发展阶段,主要依靠国家政策、法规的扶持。通过运用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对我国工业旅游及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研究发现,我国工业旅游及旅游产品开发,应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多层次原则、综合效益原则,注重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挖掘产品深度,完善工业旅游产品要素结构,满足游客多层次需求;努力做到工业旅游产品形象与企业形象、企业产品形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关键词: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工业旅游产品,旅游产品开发

参考文献

[1]Butler,R.W.The concept of at our is tareacycle of evolution: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of resources[J].Canadian Ge-ographer,1980,vol.24:5-12.

[2]杨效忠,陆林.旅游地生命周期与旅游产品结构演变关系初步研究——以普陀山为例[J].地理科学,2004,(4).

[3]王海燕,李晓东.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与旅游产品开发出探——以新疆咯纳斯湖为例[J].资源与产业,2006,(8).

[4]罗自力,向明飞.中国工业旅游开发探析[J].宜宾学院报,2005,(1).

[5]丁枢.我国工业旅游发展历程、特点及开发模式[J].财贸经济,2005,(5).

[6]吴相利.中国工业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6).

上一篇:汽车企业客户关系下一篇:舞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