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叙事

2024-09-26

报道叙事(精选7篇)

报道叙事 篇1

对于调查性报道的定义, 学界存在众多说法, 央视《新闻调查》栏目制片人张洁认为调查性报道应该具备的要素是:记者独立展开调查、有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这种行为是被掩盖的行为, 揭露被掩盖的真相 (1) , 这才是严格意义上的调查性报道, 也有学者认为, 除了揭丑和批评之外, 系统地调查研究政府机构、政府企业以及整个社会体制中存在的痼疾和缺陷, 也应该是当前我国调查性报道的一个分支 (2) 。

叙事学视野下的叙事结构

新闻报道的写作过程是一种典型的叙事行为, 叙事学理论认为, 一个作家动笔写他的叙事作品的时候, 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作品写成之后的“模样”, 然后才动手写作, 这种沟通写作行为和目标之间的“模样”, 就是“结构” (3) 。在写作过程中, 结构既是第一行为, 也是最终行为。

所谓“叙事结构”, 主要是指文本内部叙事方式的安排和综合, 即文章结构, 在叙事学中, 结构又可分为“外结构”与“内结构”, “外结构是指从情节和场面之中叙事形式本身可以看到的东西, 而那些要通过语句而推理得到的这样的一些被叙述的内容, 并且由被叙述的内容以命题为中心为线索来安排外结构的这种方式, 我们称为内结构。” (4) 基于此, 在本文中, 笔者将用“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来分别指代“外结构”和“内结构”, 也就是说表层结构是指文章材料的组合方式, 比如说消息常用的倒金字塔结构;深层结构则是作者针对不同主题采用何种叙事逻辑来组织安排, 从而凸显报道目的和意义。

调查性报道叙事结构之表层结构

调查性报道是“新闻背后的新闻”, 但它首先是一种新闻报道方式, 同样包含新闻的5W, 同时又注重how和why, 笔者认为调查性报道的表层结构如下呈现:

摘要, 包括标题和导语。任何新闻报道都有标题, 标题凸显了本篇报道的主题, 起到吸引读者眼球的作用, 标题和导语一起概括了调查性新闻的文本内容, 调查性报道的导语有以下几种:

(1) 呈现整个调查事件, 相当于消息的导语, 对调查内容进行概括并提出问题, 以吸引读者阅读。

(2) 以描写现场或引语等方式制造悬念, 引出调查对象, 吸引读者的目光。如《南方周末》2008年3月20日《山东:中华文化标志城真相》的开头:

3月18日, 山东济宁。九龙山下的武家村, 大戏已经唱到第五天。戏台前人头攒动, 吕剧《辕门斩子》的唱腔, 回荡在武家村和九龙山之间的麦田上。

故事。由于定义的不确定性, 当前我国的调查性报道呈现“事件调查主题化, 主题调查事件化”现象, 对记者来说, 经过复杂艰辛的调查, 在文本写作上, 实际上是如何将“事件”变成“故事”的问题, 目前很多作品均采用小标题式写法, 将内容段落化, 主要包括事件的情节、背景和结果, 以《中国青年报》2002年6月29日《惨剧真相扑朔迷离———聚焦山西繁峙金矿爆炸案》为例分析:小标题“爆炸:一个非常时刻”重现爆炸发生前后的细节;“遇难者:神秘‘消失’”点出事件的核心:有人隐瞒真相;“家人追问:亲人在哪?”同样也是记者的追问。

评论, 即记者分析。调查性报道重点在于揭示事件真相, 但并不是说记者应该仅报道事实, 而是要用事实“说话”, 有的调查性报道可以借助专家的话表明观点, 有的直接运用事实对比来揭示真相, 这部分相当于新闻报道的结尾。如在《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中, 记者这样写道:

“记者在翻阅有关管理条例并征询专业人员以后, 才发现, 孙志刚似乎并不属于应该被收容的对象。”

调查性报道叙事结构之深层结构

作为舆论监督的利器, 调查性报道不能仅仅停留在“报道事实”的阶段, 而是需要记者在写稿时寻找一种合适的逻辑来安排叙事结构, 一般有以下几种结构:

顺序式。

记者按照事件发生顺序或者调查行程进行叙述, 但这种方法略显呆板, 并且为保持阅读的连续性, 顺序性叙述结构很难加入记者的分析和评论, 但这种方法可以凸显事件的戏剧性, 如2001年4月26日《南方周末》记者采写的《体育彩票武汉惊爆丑闻》, 记者是按照这样的顺序展开的:

当期特等奖已累积到2980万元———开奖时第三个球被卡住了———彩民要求验球, 发现球有问题———彩民与体彩中心关系僵持———现场剖开奖球, 发现摇奖用的乒乓球内藏有螺帽———警察立案。

解证式。

有人将之称为“层层剥笋”, 即打乱事件发生顺序, 既不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来写, 也不按照记者调查的行程来写, 而是按照逐步深入回答各种疑问的方式来层层递进地展开事件真相。如《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中包括引言和结语在内一共6个部分, 中间主体部分在展开时分别用的标题是“孙志刚死了”、“孙志刚是被打死的”、“孙志刚是被谁打死的”、“孙志刚该被收容吗”, 先是交代事件, 然后复原孙志刚死的过程, 然后展示记者对各相关单位的走访情况, 借此展示涉案各单位的态度, 最后发出质疑, 结构清晰明了, 又引人入胜。

对比式。

在调查性报道中, 记者一般不能公开发表评论, 运用对比的方法, 可以将事件中的矛盾生动地表现出来, 不仅可以凸显故事的冲突, 还可以将事件涉及的诸方面一一展示出来, 增强报道的客观、平衡, 如《新京报》2004年7月7日《海宁吕海翔死亡事件调查》一文中, 关于“公安民警在执法过程中是不是有滥用警械、刑讯逼供等违法行为”的时候, 记者分别引用了三个现场目击者的话来还原事件, 然后引用民警的话“没碰他一根汗毛”, 随后是法医对死者的检验结论, 再引用当地政法委书记的话“不要被有些人迷惑”, 这种分别引用多方观点来还原事件的逻辑, 经常出现在调查性报道的叙事结构之中, 通过不同方面观点的对比, 记者不言自明, 既能使叙事充满冲突和戏剧感, 又能让读者调动自己的思想进行判断。

注释

1 张洁、吴征:《调查〈新闻调查〉》,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年版, 第31页。

2 周海燕:《调查性报道采访与写作》, 新华出版社, 2003年版, 第11页。

3 杨义:《杨义文存第一卷·中国叙事学》, 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 第34页。

4 董小英:《叙述学》,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年版, 第291页。

电视新闻报道形式与叙事初探 篇2

电视新闻报道中叙事的相关内容

1.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叙事是什么

叙事,就是讲故事。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叙事,是通过当代电子技术手段进行传播,利用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元素符号,为群众讲述最近发生的故事或者正在发生的故事。叙事主要有人物、事件、环境这三种基本要素。

现在并不是所有新闻都是讲述故事的,有一种新闻,是对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或者在不同空间内发生的一些问题、经验等的反映,是反映阶段性的新闻,是非事件性新闻。虽然表面并不是围绕某个事件来进行报道,但在报道的过程中,也离不开具体事件,可以说,这类新闻在表述中也有很浓的叙事因素。下面就这两种新闻即事件性新闻和含有叙事因素的非事件的新闻进行探讨。

2.电视新闻报道中叙事的特点

(1)绝对真实性

在电视新闻中所报道的事件,不能是虚构的,也不能是不同事件相互拼凑的,必须尊重客观事实,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故事。叙事目的是为了给人们提供相关信息,给人们提供知识和服务,让人们了解生活的变化、周围环境的变化,使人们能够更好的适应生活。叙事的手段是根据某件事来进行新闻报道,前提是有当事人、有事件,然后记者参与,在整个过程中,记者只能交待事件,发表评论,却不能改写事件的过程或人物的命运。叙事功能是为了给人们提供可靠的知识,教育人们,使人们对事件关注了解。

(2)文本的无法预知性

在很多电视新闻的文本中,故事情节的结构都是开放的,并不会走向叙述闭合,没有明确的答案或者结局,比如,披露部分问题时,不会给出具体的解决办法,有种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意味,现在有很多这样开放性的新闻文本。

(3)符号的复杂性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有着丰富、复杂的叙事符号。符号有两部分组成,即能值和所指。影像、物体、声音本身就是能指,具有特定的物质形象,而这些物质所代表的的概念、内涵等就是所指。

3.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叙事内容

叙事内容很复杂,叙述性是叙事内容的核心要义。在电视新闻叙事文本的建立中,形成了一种主体性话语机制,主体性话语机制要求,在新闻报道中,要有一个叙述者和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叙事接受者。

新闻报道叙事中叙事者的相关内容

叙事者就是在叙事文中,故事的讲述者。新闻中的叙事者是一种不太好把握的力量,并不是一个能最先把事件讲述出来的人,而是一个集体,即集体叙事者,包括记者、主持人、摄像机、编辑以及节目的工作人员等。一般节目主要通过主持人用语言来和我们诉说某个事件,再给出事件的具体影像等。

1.叙事者的叙事模式

现在电视新闻报道主要有主持人来进行叙述某个事件,改变了以往只利用图片、声音来播新闻的样式,这种电视新闻提供了人脸画面和人的声音,减少了观众对新闻的陌生感,主持人的叙述使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叙事形成了一个特有的嵌入模式。主持人讲述一会,插播一些新闻的图片、影像等,再进行主持人讲述。一般主持人以设置悬念的方式来引出下面的新闻内容,在主持人和嵌入体之间,存在着因果和映衬的关系。

2.叙事者的功能

(1)交流功能

主持人有着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使观众减少对新闻的陌生感,能够对新闻有更多的关注。通过主持人能够更好的和观众进行沟通交流。

(2)组织功能

主持人有对新闻承上启下的作用,能把不同新闻、不同信息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串联词把几条不相干的新闻整合到一个节目中播出,具有连贯性。

(3)评论功能

这是主持人作为叙述者所表现出的一种主体意识。主持人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对整个新闻事件进行评论,能更加让观众信服和接受。

新闻报道叙事中叙事接受者的相关内容

1.特有的叙事接受者——观众

在节目中开场,主持人会说一些这样的话:“各位观众”“各位朋友”等,是主持人通过摄像机和观众进行交流,此时,观众就是叙事接受者。主持人一般想象正在和观众进行面对面的沟通。

2.演播室的观众

现在很多节目中,除了主持人和嘉宾在演播室内,也会把一些观众请进演播厅的现场。演播室的观众扮演者理想的观众角色,在主持人进行讲述事件时,现场的观众会鼓掌,或者有感情的回应,也会发表自己的观点。

新闻报道叙事中的故事化结构

1.叙事的故事化倾向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叙事呈现了越来越浓的故事化的倾向。电视新闻要充分发挥其画面的优势,利用立体的视觉效果给人们呈现事件,不要有过多的概念、理论的东西。新闻事件要充分调动观众的情感。

2.善于设置悬念

电视新闻报道叙事形态的转化 篇3

电视媒体作为传统家庭式媒体的代表, 具有日常生活性, 其叙事形态也具有生活化的特点, 并且电视媒体在与其他媒体的竞争中提前占领了生活化的叙事形态特征, 进而有效引导观众认识现实社会, 逐渐减少了电视影像与现实社会的距离, 越来越促进影像与生活融合为一体。电视新闻报道叙事形态的生活化特征引起很多观众的注意, 然而21世纪互联网络及移动网络等的快速发展, 不断冲击着电视媒体的发展, 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新媒体, 加强贯彻现场直播的电视媒体基本理念, 并加强与新兴媒体的合作互动, 不断探索电视新闻报道叙事形态的变化, 不断满足观众对电视新闻报道的要求。

一、电视新闻报道的发展现状

21世纪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 不断冲击着电视媒体的发展, 使电视媒体新闻报道面临很多现实危机, 如电视观众快速分流、新闻时效性弱、缺乏互动交流等, 电视新闻媒体只有正确认识现实情况, 加强与新兴媒体的合作互动, 不断探索电视新闻报道叙事形态的变化, 才能保证电视媒体不被时代所淘汰, 才能促进电视媒体的不断发展。电视媒体的发展现状具体如下:

1.电视观众快速分流

互联网络及移动网络等的发展, 造成电视观众快速分流的现象。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快速发展的QQ、微信、微博、论坛、贴吧等新兴媒体的兴起与发展, 改变了传统的电视媒体社会, 将社会推动到了网络媒体时代, 它们以其独有的双向互动、个性化服务、不受时空限制、高时效性等特点吸引了更多的观众, 给我国的媒体传播带来重大变革。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 使得电视媒体受到重大冲击, 电视观众快速分流, 电视媒体市场被占领, 还威胁到了电视媒体的公信力, 因此在社会快速转型及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 电视新闻报道的叙事形态受到很大的影响。

2.新闻时效性弱

互联网络及移动网络等网络技术的兴起, 具有高时效性、双向互动、个性化服务、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 网络的兴起使新闻报道进入一个及时更新、自由播报的阶段。具体来说, 网络的兴起使网民能够自由播报新闻。举例来说, 2010年上海静安大火时, 有很多网民在微博上发照片、视频及一些现场的情况说明, 新闻与所发生事件同时更新, 每个网民都成为记者, 新闻在微博等一些网络平台中抢先出现和及时更新新闻动态, 使人们及时了解现场情况, 因此叙事形态对电视新闻报道是十分重要的。就电视新闻报道而言, 事件新闻越新观众就越感兴趣, 同样新闻报道不及时, 观众的兴趣就会降低, 这就给电视新闻报道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 电视新闻报道应该加强现场直播的基本理念, 及时更新新闻信息, 准确把握新闻的时效性。

3.缺乏互动交流

新兴媒体的发展具有双向互动的特点, 网络新闻的报道能够实现与网民的互动交流及快速传播, 只要上网, 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实现新闻媒体的双向互动交流, 这也是电视媒体所缺少的特征。虽然电视媒体也有互动交流的部分, 如电话热线等, 但电视新闻的叙事主要为独白模式, 在某种程度上疏远了与观众的关系, 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时期, 当电视媒体满足不了观众的要求时, 观众会转向其他新兴媒体, 尤其是现在迅速发展的网络, 新闻更新快, 网民可以在微博、论坛等网络平台发表自己的见解, 能够快速地融入到新闻商讨中。

二、电视新闻报道叙事形态的变化

菲德勒说, 新媒体形态不是自发形成的, 是从传统媒体中产生的, 新媒体的出现并不代表传统媒体的灭亡, 而是指传统媒体不断演进及发展, 进而慢慢适应新媒体, 尤其是现在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相互合作发展, 使其叙事手法变化多样, 凸显了电视直播的独特魅力。电视新闻报道叙事形态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超文本链接

新媒体出现后, 电视媒体与网络、电信等新媒体进一步互动合作, 突破了电视新闻报道的文本单一性, 成为近似于网络媒体的超文本链接方式, 有效提高了电视新闻报道的播报频率, 拓宽了电视新闻消息收集及播报新闻的平台。从形式上看, 电视媒体中的新闻报道是新闻消息发布的唯一方式, 属单一文本, 而随着与新媒体的深度合作, 电视新闻报道变成了一个新闻中转站, 慢慢成为超文本链接, 人们能够遵从自己的兴趣连接到自己喜欢的新媒体中, 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动态。

2.实时播报

电视媒体中的新闻报道必须贯彻现场直播的基本理念, 把日常生活及新闻情节更好地结合起来。在现场直播中, 日常生活与新闻情节的关系会体现出来, 如日常生活是多变的、多种可能的、不能被定型的;新闻情节是节目组设定好的、是被定型的, 这样的电视新闻直播就体现了真实生活与艺术情节的结合, 可以让观众看到生活的真实性, 感受到新闻的情节, 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 同时清楚地发布了新闻真相, 这种独特的实时直播正是电视新闻报道的独特魅力。电视新闻报道有着电视媒体的独特优势, 具有实时直播及高公信力的特征, 在一些重大新闻事件中, 电视媒体可通过现场直播的方式, 准确无误地还原新闻真相, 具有公信力, 能有效防止谣言的产生, 正确引导社会的舆论导向。

3.动态结构

在以前, 新闻节目的接受者称之为观众, 而现在则称之为用户, 这个称呼上的转变, 说明观众在新闻节目中主体意识的恢复, 而网络媒体的出现, 为人们发表自己的见解提供了便利平台, 人民能够参与到新闻的讨论建构中, 人民的这种需求也越来越强, 主要原因, 一是如今社会面临转型期, 缺乏主流媒体及主流价值观, 出现对新闻报道的不信任现象, 使观众越来越强调主观意识的表达, 越来越希望寻找到一种新方式来获取新闻及表达见解, 二是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及我国媒体语态中民主性的逐渐提高, 使电视新闻媒体越来越成为人们表达自己见解的平台, 受这两大原因的影响, 观众希望自己能够参与到新闻的创作中, 希望营造一个民主、自由的话语表达平台。随着人民话语表达权的提高, 人民对新闻报道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他们可以在较短时间内通过不同的网络平台分享新闻, 利用关注、转发、点赞等方式快速扩大新闻传播, 导致传统新闻传播者的地位受到冲击, 使得新闻接受者和传播者的身份发生变化。

结语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不断冲击着电视媒体叙事形态的变化, 促进了电视新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电视新闻报道叙事形态转化的主要方向有超文本链接、实时播报、动态结构三方面, 我们需要重视社会各界对电视新闻报道的各种需求, 另外要加强贯彻现场直播的电视基本理念, 并加强与新兴媒体的合作互动, 利用电视媒体的传统优势不断发展更多的观众, 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环境下探索电视新闻报道叙事形态的变化。

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新兴媒体日益增多环境的冲击下, 电视新闻报道叙事形态发生了一些变化, 一个越来越开放的话语空间正在慢慢形成, 这需要我们加强贯彻现场直播的电视基本理念, 并加强与新兴媒体的合作互动, 利用电视媒体的传统优势, 不断发展更多的观众, 不断探索电视新闻报道叙事形态的变化, 就此本文展开了对电视新闻报道叙事形态转化的研究。

关键词:电视新闻报道,叙事形态,转化,研究

参考文献

[1]孙兴维.《时效就是新闻的生命——从两次网络直播看新媒体给记者采访带来的挑战》[J].《军事记者》, 2014年第3期.

[2]马骏.《数据、互动与体验——媒介融合时代电视媒体的受众策略转型》[J].《当代电视》, 2014年第12期.

[3]凌小萍、邓伯军.《新媒体与传统媒介的比较与融合》[J].《理论月刊》, 2015年第4期.

[4]葛艳奇.《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生产及流程的转变与坚守》[J].《传媒》, 2015年第20期.

电视“解释性报道”的叙事特征 篇4

一、故事: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讲什么”

新闻的本源是新近发生的事实, 而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只是用镜头去表现这些已经发生的新闻事件, 包括事件的细节、发生的过程等, 而这种表现过程其实就是用镜头向观众讲故事, 因为“故事就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 遵循一定的逻辑关系, 以某种特定的方式表现出来的, 由当事人所引发或亲身经历的事件过程”。[2]这说明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所讲的“故事”, 至少包含“事件”、“行为者”和“顺序”这三个要素。

(一) “事件”是故事的构成元素

故事必须由一系列事件构成, 但什么是事件呢?“用理论化的语言说, 事件就是故事从某一状态向另一状态的转化。换言之, 故事包含的一系列事件必须导向某种结局, 正是由于读者渴望了解结局才使故事中各个事件具有了可续性。”[3]也就是说事件是客观发生的原始新闻事实, 它在一定时空下从一种状况向另一种状况演变, 从而构成新闻故事。比如央视《新闻周刊》2005年7月23日的一期节目: (1) 人民币升值; (2) 全球外汇市场波动。句 (1) 描述了一种状况, 句 (2) 则描述的是一种变化, 而这两个事件引发的一系列事件的组合就构成解释性报道的故事经过。众所周知, 在一个新闻报道中, 并非所有事件的发生都是同等重要的, 根据叙事学家罗兰·巴特对于此类问题的见解, 可以从所有的事件当中确定一层主次关系, 即在整个报道中, 对新闻故事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核心事件”, 而另一些琐碎或无关紧要的事件则称之为“卫星事件”, 在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中, 记者一定要善于对不同新闻事件进行甄别, 确定新闻事件的主次关系。

(二) “行为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故事中的新闻事件必须由特定的“行为者”来完成, 而“行为者”又包含了“施动者”和“受动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2005年央视第五期《新闻周刊》“一周新闻回顾”节目为例: (1) 中国纺织品预警级别提升; (2) 美国可能对中国窗帘设限; (3) 欧盟对中国某些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美国和欧盟采取的行动是中国纺织品预警级别提升的原因, 前者是“施动者”, 后者是“受动者”, 而二者之间发生的冲突以及冲突背后的故事, 使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增加了可看性, 达到了更好的传播效果。除此以外, 在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中还可以设置处身事件之外的解说者, 他们可以在节目中发表自己的观点, 对事件的推进起到补充作用。

(三) “顺序”是故事的叙述方式

虽然新闻事件的发生依其自然时序是固定不变的, 但已然发生的新闻事件如何呈现在受众面前, 这需要借助一定的叙述策略才能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 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尤其如此。面对纷繁复杂的新闻事件, 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除了最常用的顺叙外, 还可以采用倒叙、预叙等叙述方式, 并且把握合理的叙事节奏和频率, 通过叙述顺序的调整和叙述节奏的把握, 无论是回溯往事抑或展预示未来, 都能按照更加合理的叙述顺序来讲述故事。

当然, 新闻故事的发生还需要特定的时空背景。在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中, 无论是静态、动态的场景, 还是具象或抽象的画面, 都需要记者细心捕捉, 精心刻画。

二、话语: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怎么讲”

话语是叙述新闻事件的口头或书面言语, 对某一新闻事件的叙述, 处于不同立场的叙述者就会使用不同的话语。“新闻话语并非是一种单一化、直白的话语, 而是通过画面再现或语义建构的话语, 因此, 新闻话语中的所呈现的事实, 对现象的描述, 都是由特定创作理念、观点立场来完成建构”[4], 电视解释性报道“怎么讲”也必须遵循一定的叙述原则。

(一) 基于功用的叙事话语

新闻话语代表着传递信息, 与普通文学语言为读者提供消遣和娱乐不同, 这种基于功用的叙事话语是新闻话语的显著特征:它一般简短而富于表现力、非正式和口语化、大量使用动词、合理穿插数字等, 使观众易于接受。除了遣词造句讲究实用外, 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还注重句式的选择和新颖的表达。在《东方之子·长江人》系列电视节目中, 白岩松的开场白是这样说的:“我们将在中国最炎热的季节走过长江, 走过这条也许在世界经济生活中最炎热的一条河。”[5]在这句开场白中, 白岩松借助比喻和借代的修辞手法, 把非常深刻的内容表达的浅显易懂, 而且带给观众丰富的联想。有人说好的修辞手法不仅可以把事理、人情表达得清晰透彻, 而且还能带来新闻话语的审美愉悦, 新闻话语的前提是基于功用, 但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有必要在传达信息的同时, 给受众以诗意的美感。

(二) 多视角呈现新闻事件

根据叙事学理论, 叙述视角可以从叙述者观察的位置、叙述者掌握新闻事件的多少以及叙述者与所叙之事的关系等进行划分, 选择何种叙述视角因人而异, 但在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中, 因为新闻事件复杂或者要在报道中增强新闻价值内涵, 多种叙事视角的交替使用, 使得同一个新闻事件可以衍伸出多种不同的存在形式。比如央视的《新闻调查》节目, 不仅有记者跟踪拍摄的画面、第一人称见证人的叙述, 而且还有与被采访对象的交流、同期声交待前因后果等。叙述视角的混合使用, 不仅使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的叙事手段多样化, 而且增强了新闻报道的现场感和真实性, 并实现了叙事的立体化。

三、意义: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为什么讲”

新闻要用事实说话, 但事实必须经过记者的取舍后转化为新闻报道, 而这一取舍过程其实隐藏着作者的某种诉求, 也就是说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具有某种“建构性”。虽然电视节目的制作是一个集体创作过程, 其中包括了记者、摄像、编辑、制片人、主持人等多重把关后, 才会出现在电视屏幕上, 但它还是可以通过话语编码、设置节目框架等手段表明立场。在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中, “为什么讲”主要表现为新闻制作者的制作理念、节目框架的编排设置以及所表达出来主流价值观等方面。

(一) 叙述的目的

与一般的新闻报道不同, 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追寻的是一种深度, 因此, 它报道的本质是寻找事实真相, 并在解释新闻发生原因的同时, 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审视历史, 瞻望未来。这一点我们可从央视的《新闻1+1》、《新闻调查》、《新闻周刊》等解释性报道栏目得到很好的印证, 这些栏目的报道并没有停留在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表层上, 而是用审视的眼光, 客观公正的态度, 深度剖析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现实社会环境, 解释产生某种现象的来龙去脉, 针砭时弊。这种理性的观点、唯物辩证的态度和历史发展的眼光正是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的生命力所在, 其叙述的目的不仅要建构知识体系, 形成某种社会规范, 还要通过节目反映社会主流价值, 从而达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这一目的。

(二) 框架的设置

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为什么讲”还可以从节目框架的设置反映出来。有人曾形象地比喻, 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的节目框架设置就像给一幅画装相框, 相框框到什么观众就只能看到什么, 因此, 节目设置不同的框架就会产生不同的意义。以《新闻周刊》栏目几大板块的分量和时长为例:“一周新闻回顾”、“一周人物回顾”、“本周声音”三大板块是对本周发生的时事要闻、新闻人物等的概括性报道, 所以这些板块都是点到为止, 一笔带过;而“本周视点”、“本周人物”、“本周特写”是每一期栏目的重头戏, 每个板块不仅有独立的专题化报道, 而且节目平均时长都要在10分钟以上。这样的节目策划不仅符合公众对新闻重要性的判断, 而且能够通过新闻框架无声地传达新闻意义, “受众认为自己在选择接受方向的时候, 正一步一步沿着我们所设定的方向前进”[6], 使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产生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除此以外, 框架内的节目的编排也并非随心所欲。前述的《新闻周刊》“一周新闻回顾”板块, 一般是以新闻发生的时间顺序来排列, 但为了强化节目的整体感, 节目制作者也经常打破时序“错时”安排。

不同的新闻事件可以有不同的叙述框架, 在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中, 叙述者一定要选取公正的、最接近新闻事实真相的框架。而作为新闻意义表达的主体, 每一位新闻从业人员都应该具备丰富的知识、质疑的精神、公正的立场和正确的价值观, 也只有这样, 无论是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 还是一般的新闻报道, 所报道的新闻事实才有客观、公正可言。

当叙事理论被拿来当做一种解读方法来完成对某一事物研究的时候, 它所涵盖的解读领域就可以极其宽广, 无论是语言文字、具体艺术抑或是影像画面, 都会因为有了叙事学的剖析而呈现出形态各异的艺术特点。同样, 借助了叙事理论的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 其叙事文本也能形成自己的独特性, 并收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当然, 叙事学是作为一门兼容并包的理论, 限于文章篇幅和研究能力, 用叙事理论阐释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还有许多不全面的地方, 值得进一步探讨。

摘要:作为一种探讨叙事作品内部结构规律以及各要素相互关联的叙事类型, 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也可以从叙事学角度进行审视。本文借鉴叙事学故事、话语和意义建构等理论, 对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讲什么”、“怎么讲”和“为什么”进行剖析, 从而梳理出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的叙事特征。

关键词:电视新闻,解释性报道,叙事特征

参考文献

[1]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79.

[2]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M].伍晓明,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103.

[3]罗钢.叙事学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5:75.

[4]曾庆香.新闻叙事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126.

[5]时间.精神的田园——东方之子访谈录.新闻人物卷[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189.

报道叙事 篇5

1 叙事时间

叙事时间是对故事的自然时间状态的人为处理,是一种重要的叙事话语。叙事时间包括时序和时长等。

1.1 叙事时序:以完整倒叙和预序为主

根据其与故事发生的自然顺序的异同,时序可以被划为倒叙(部分倒叙、完整倒叙)、顺序和预序三种。在NHK的报道中,主要采用了完整倒叙和预序的叙事时序。

1.1.1 完整倒叙

完整倒叙是倒叙的一种,将追述的往事补足到最初叙事的时间起点。比如《四川大地震灾区现状》(下文简称:《现状》)第一集先描述了震源附近的红白镇五坪村村民现在的居住情况,再回到造成这些灾害的“5·12”当天境况。电视新闻叙事由于有更为生动的形象、感染力更强的现场视听叙事元素,采用倒叙的策略将有冲击力的现场画面置于开头,配以相应的解说词,迅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1.1.2 预序

预序是指事先讲述或提及以后事件的一切叙述活动,它是对未来事件的暗示或预期。在NHK《现状》中,预序也是一种经常采用的叙事时序。首先,在设置悬念时,NHK每集都运用预序的手法事先透露一些相关情况,这就用节目精彩内容浓缩和提示的方式激发观众的好奇心理;其次,在复杂新闻事件的叙述中,NHK采用小标题的方式将复杂的叙事化解,这对于化解讲述复杂问题和突出事件的悬念有重要作用。

1.2 叙事时长:以场景和概要为主

叙事时长是指故事实际发生所占据的时间长度与其被叙述时所占据文本长度之间的比较,可以分为概要、场景、省略、停顿等。在NHK这两部纪录片中主要是场景叙事和概要。

1.2.1 场景

场景是指故事时间的跨度与叙述文本时间跨度大体相当,基本上由对话和场面的记录构成。在《现状》中,有众多未经剪辑的新闻现场画面,比如地震后四处的断壁残垣,这些场景叙事,如同戏剧展现一般通过影像对某个场面、景象中发生的情况进行实时记录,通过“镜头内部蒙太奇”(长镜头)的方式,用一个镜头内的景别、构图、光影、场面、人物动作等造型因素的变化,来强调、突出导演为此镜头所规定的思想含义。这样的场景叙事具有较强的时间和空间的真实感。

1.2.2 概要

概要是指把一段特定的故事时间压缩,叙事时间短于故事时间。NHK在纪录片中也多次使用这样的叙事方式,用概括叙述的方式传达尽可能丰富和重要的信息。比如“去年五月发生的四川大地震中,学校的被害情况特别严重,整个四川省死亡的学童和教职员工达9千人”,配合一组支离破碎的学校的画面,即使只是对学校伤亡情况的概述说明,信息量仍然非常充足。

2 叙事视角

叙事视角是指叙述者观察和叙述故事的角度,“事件无论何时被描述,总是要在一定的‘视觉’范围内描述出来。要挑选一个观察点,即看事情的一定方式、一定角度”。NHK的报道中,笔者发现主要是以人物聚焦的限知视角和叙事者聚焦的无知视角为主的。

2.1 人物聚焦的限知视角

人物聚焦的限知视角即所谓“内聚焦”,它以特定人物来感知和呈现对象,在这类叙事中,叙事者只说某个人物所感知到的情况。笔者浏览了NHK对于“5·12”的报道,发现内聚焦是主要采取的叙事视角。在报道中很多时候出现了“我们”(记者)这个身份,通过记者的带领来发现和观察事件。在这种视角中记者充当了叙事者,就像导游一样带领观众去观察事件,强化了感知的客观性,使叙事传递的信息更加真实可靠。

2.2 叙事者聚焦的无知视角

NHK在许多地方还采用了叙事者聚焦的无知视角,这种视角的特点是“冷漠叙事”,只叙述限于他自己的所见所闻。这种视角尤为适合电视新闻去展现事件,因为比起多义的文字叙述,电视画面呈现本来就已经客观一些了。在《观光村风波》中,通篇都没有出现“我们”(记者)这个角色,而只是跟随村长王记录,观察他如何想办法说服村民、村民相互之间如何解决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另外一种在中国媒体的地震报道中常出现的叙事者聚焦的全知视角在NHK的报道中很少出现,这种视角如同一个全知全能、无所不在的上帝一样洞察世间一切。叙事者聚焦的全知视角虽然便于记者自由地调用和支配信息,但是其可靠性和真实性容易受到质疑,常常会出现记者不能对事实做冷静、客观的陈述,造成新闻的失实。由此可见NHK在视角的选择上更倾向于记者退居二线,更容易做到客观叙事的视角,做一个隐蔽的叙述者。

3 叙事结构

叙事结构主要是指文本内部的叙述方式安排,为文章结构;互文性的文本间的文体方式的安排,为文体结构。

3.1 文章结构:核心事件与卫星事件

故事是一系列事件组成的序列,第一种是叙事作品真的铰链,被称为核心事件;而另一些只不过用来“填实”铰链功能之间的叙事空隙,被称为卫星事件。在NHK的报道中,可以很明显地发现“核心+卫星”的使用,在《四川大地震》中,其核心事件就是“5月12日空前的大地震袭击中国,大地震震动了整个中国社会”,为了让观众理解和接受这个事件,NHK采用了多个不同类型的卫星事件加以说明:学校倒塌、帐篷需求、灾民避难、医疗救援等,这些卫星事件共同突出了NHK强调的核心事件。实际上这些卫星事件又可以被看成另一种核心事件,因为NHK并不是只对这些事件以简单的描述,而是对其同样安排了环境、人物、背景等材料,同样对其进行了补充、丰富、具体化。当从整体上思考NHK的三集纪录片《现状》时,可以发现NHK在整个叙事上的安排也一样体现了“核心+卫星”的结构。

3.2 文体结构:不同新闻文体的命题场组合

在新闻叙事中,存在着不同的文体在同一文本中使用的场合,表现为“不同新闻文体的命题场组合”。NHK在很多报道中使用了“不同新闻文体的命题场组合”的结构,比如《四川大地震》中,四川大地震就是一个大的命题场,还增加了新闻背景、深度报道、访谈、现场连线等文体,这就像是零件被组装在这个大命题之下,促使它有效运转。这种组合报道的形式使地震灾害的许多方面得到了展示,对比单一的文体——比如只有消息或访谈,这种类似“组合拳”的方式可以将新闻事实更精确而完整地呈现出来。

摘要:本文主要对NHK“5·12汶川地震”报道的新关叙事话语进行分析,分析的对象包括叙事时间、视角、结构等三方面。

关键词:汶川地震,NHK,新闻叙事,话语

参考文献

[1]何纯.新闻叙事学[M].湖南:岳麓出版社,2006.

[2]丹尼斯·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曹书乐,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欧阳照.电视新闻的叙事学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4]赵伯平.重视长镜头中的信息价值——试论纪录片的长镜头与信息量之关系[J].中国电视,2006,(7).

[5]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M].谭君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6]罗兰·巴特.叙述学研究[M].张寅德,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7]董小英.叙述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论叙事学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 篇6

关键词:叙事学,新闻报道,运用体会

叙事学在新闻领域作用显著

叙事学 (Narratology) 源于法文中的“叙述学” (narratology) , 是由拉丁文词根narrato (叙述) 加上希腊文词尾logie (科学) 构成的。新版《罗伯特法语词典》对该词所下的定义则是:“关于叙事作品、叙述、叙述结构以及叙述性的理论”。《现代汉语词典》中把“叙述”定义为:把事情的前后经过记载下来或说出来。

尽管对叙事学的定义不完全相同, 但大致原则是相同的, 即:叙事学是关于叙述文本的理论, 它着重对叙述文本作技术分析。

笔者非常赞同新闻界老前辈穆青先生提倡的“用散文的笔法来写新闻”。笔者认为, 这句话并非指一定要用散文的笔法来写新闻, 而是指新闻写法无定式, 可以综合运用多种叙事手法, 把新闻报道完成得更出色。

如今, 新闻界对于新闻报道可以适当使用叙事方法的认识基本上趋于一致。随着新闻竞争的加剧, 记者为了使新闻作品吸引读者, 竞相在写作手法创新上下工夫, 在各种媒体上到处可见小说化的新闻、散文化的新闻。

近年来笔者在新闻实践中, 不断尝试新闻写作的创新, 注重研究叙事策略, 坚持把新闻当成故事讲, 而且运用各种技巧把故事讲得生动、讲得吸引人, 从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新闻报道中要掌握的几种叙事技巧

挖掘叙事细节, 使新闻细腻生动。新闻报道要吸引人,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就必须突出细节。在叙述情节时, 对于细节的处理非常关键。细节对于刻画人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故事中人物的心理斗争, 人物间的矛盾冲突, 事件的跌宕起伏都是靠细节来完成的。

在荣获全国邮电新闻一等奖的通讯《情系企业铸忠魂》里, 笔者写道:

接受了CT检查后, 邢玉芬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医生的诊断结果。医生十分惋惜地告诉她:“由于你错过了治疗时机, 右膝盖滑膜已经完全损坏, 不能再修复。今后你要长期经受右膝疼痛的折磨, 目前只能靠药物维持来减轻疼痛, 到了忍受不了的时候, 要动手术, 你的右腿可能要落下残疾。”大夫的话犹如晴天霹雳, 使邢玉芬霎时眼前一片漆黑, 差一点儿昏了过去。她镇静片刻, 拿着医生的处方, 在别人的搀扶下, 眼里噙着泪水, 带着惆怅, 无奈地一步一瘸离开了。获知此讯, 邢玉芬的父母和公婆潸然泪下。她的丈夫祁洪波长叹一声:“劝她就是不听, 她的右腿膝关节硬是被工作累坏了。”

这一段具有文学色彩的叙事细节深深地打动了读者, 很多人读到这里眼泪夺眶而出。通过对人物得到诊断结果时的情绪描写和行为描写, 一名负重前行的女领导干部形象跃然纸上, 读者也体会到了一名成功者内心承受的巨大煎熬。可以设想, 假如没有这些细节的描写, 仅仅用几句概括性的、结论性的句子, 是无法把人物写活的。这篇人物报道的成功再次表明, 新闻的魅力来自细节。

描述叙事场景, 使新闻身临其境。场景描写是新闻报道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采用场景、画面组合的结构方式展现事件, 会使事件的叙述曲折而生动。笔者常常从摄影技术中受到启发, 在对事件的叙述中, 将一个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画面剪接、串联、组合起来, 这样可以有效地帮助读者构建场景, 更直观地感受新闻冲击力, 避免因传统新闻报道中常用的依据时间、空间或事件发生过程的先后顺序来安排造成的结构的呆板, 使叙述跌宕起伏, 富有吸引力。

例如:《河南通信报》2007年8月9日《会战洪水奏凯歌》一文中有这么一段:“雨还在不停地下着, 浑浊的河水汹涌而下。李献富和另一名员工将作业时用的滑板挂在尚未断裂的钢编绞线上, 两人的腰上分别系上光缆、电缆, 在滔滔的洪水中一寸一寸地向对岸滑去。在河中间, 他们的身子几乎全部浸在水中, 只有死死地抓住钢编绞线, 才不至于被狂啸而来的洪水卷走。经过艰难的攀援, 他们终于跨过涧河, 来到对岸。”笔者通过采用完全写实的手法, 把抢险动作和视觉感受表达了出来, 把抢修通信线路的异常艰苦也呈现了出来, 读者读后犹如置身滔滔洪水之中, 体验到了抢险队员的艰辛。

设置叙事悬念, 使新闻引人入胜。“自打电视连续剧《八路军》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 一位83岁的老人便成了它的忠实观众。他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屏幕, 随着剧情的起伏, 时悲时喜, 仿佛又置身于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尤其当看到刘伯承、邓小平出场时, 他就兴奋地抬起手, 告诉家人:‘看, 这是我们的刘师长、邓政委!’”

这是笔者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前夕报道一位八路军老战士时, 在稿件开头写下的文字。相信, 很多读者在看了这个开头后, 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何一位老人对这部电视剧这么感兴趣?为什么对刘伯承、邓小平这么有感情?”接下来, 笔者写道:“这位老人, 便是原八路军129师司令部电话班战士, 现省网通公司离休干部杜同仁。”至此, 疑问被解开, 人物的传奇经历打动了读者。叙事悬念起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 情节就这样扣人心弦、充满悬念地展开, 读起来像一部情节生动、故事曲折的微型小说, 人物栩栩如生, 人物报道因此显得与众不同, 富有质感。

控制叙事节奏, 使新闻跌宕起伏。节奏表示一种连续而又有间歇的运动。由于受众对于平淡无奇的内容容易疲倦, 因此要在叙事中通过速率和强弱的变化来形成起伏变幻的节奏。以人物为主的叙事中, 正反情况的对比、人与人的对比, 本身就是一种节奏, 应该让它们清晰地显示出来, 让受众的情绪紧跟着人物的对比而起伏;以事件为主的叙事, 事件发展进程本身也是有节奏的, 有时候风平浪静, 有时候却狂风暴雨, 这种形势缓急的强弱和快慢形成的速率也是一种节奏。

笔者在《奉献之树长青》中是这样描述英雄飞行员李剑英生活清贫的:“李剑英的妻子是部队职工, 俩人的月收入加起来有八千多块钱。按说, 俩人的收入加起来足够日常开销和孩子上学了。但是, 李剑英的妻子偏偏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 每月都要化验尿和血常规, 吃激素和中药。前年她到北京治病, 一下子就花去五万多块钱。此外, 他们还要从收入中抽出一部分, 接济李剑英患脑血栓的父亲、李月平瘫痪在床的父亲。所以, 俩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这里, 笔者先把英雄飞行员的家庭收入总和写出来, 告诉大家他本可以过上富足的生活。然后, 笔者的笔锋一转, 转而写出他家里有两个需要常年治疗的病人。随着人物境遇的急转而下, 读者的心情也随之起伏。如果笔者没有精心设计这些节奏, 便不会有报道跌宕起伏的变化, 平铺直叙、平淡无奇的文字肯定吸引不了读者的注意力。

把握叙事方式, 使新闻情理交融。叙事的目的是为了传递信息, 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客观。如果能把叙述与议论相结合, 把客观报道与理性分析相结合, 把作者的思想、观点、风格和气息融入报道中, 就会使报道起到很好的传播效果。

笔者在《人心思进向未来》中有这么一段话:“在濮阳联通采访, 记者常常看到泪水。它不是难过的泪、委曲的泪、伤心的泪, 而是感激的泪、信任的泪、自豪的泪, 眼泪流过, 是一番豪情和勇气的涌动。”这就是把客观报道与理性分析相结合的典型例子。笔者在采访时, 多次看到员工在不同情况下流泪, 笔者于是把各种流泪进行了总结, 提炼出员工心中的感激、信任、自豪等思想情绪, 说出了员工的心声, 从而把报道推向了一个高潮。

结论

报道叙事 篇7

一、经典叙事学的叙事视角理论

叙事视角 (narrative perspective) 即建构叙事文本的角度, 是叙事人与故事之间的关系, 是事件如何来聚焦的问题, 在新闻报道中来说也就是一个新闻报道文本如何去看待新闻事件的方式和角度。

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件往往是立体的、共时的、复杂的、相互联系的, 而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新闻报道的属性等因素共同决定了新闻是一种较为单纯的叙事文本, 读者接收到的不是新闻事件本身, 而是经过叙述的新闻报道。如何将复杂的新闻事件转化为统一的新闻叙事文本, 叙事视角的运用显得极为重要。所以托多洛夫认为“视角具有第一位的意义。”

新闻报道的叙事视角决定了什么被看和什么不被看, 决定了读者所能看到的范围。叙事视角实质上就是叙事者观察和叙述事件的角度, 即叙事人站在什么方位去感知故事。经典叙事学理论中将叙事视角分成三类, 即全知视角、内视角和外视角。

(一) 全知视角

全知视角又称零度聚集叙事, 热奈特称之为“非聚焦”。叙述者的视角不固定、随时随地随意切换, 全知视角中的叙述者像是一个全知全能、洞悉一切的上帝, 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他可以随时以任何方式介入叙事过程, 或是介绍事件背景、人物经历, 或是解释人物的行为动机、内心隐秘。罗朗·巴特曾对全知叙事视角作过如下描述:叙述者既在人物内部 (既然人物内心发生什么他都知道) , 又在人物外部 (既然他从来不与任何人物相混同) 。[2]全知视角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多针对一些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事件, 方便于全方位、多角度、跨时空地进行报道。

(二) 内视角

也称限知视角, 热奈特称之为“内聚焦”。内视角叙事中, 严格按照一个或几个人物的感知与意识来呈现, 只转述这一个或几个人物从外部接收到的信息和可能产生的内心活动。新闻报道中, 叙述者运用内视角叙事时, 往往是借用新闻事件内的一个或几个当事人的视角来观察和讲述, 内视角叙述者的观察位置就在新闻事件之内, 对所有发生的事件、出场的人物, 都是用同一尺度去看待和衡量;可以选择性加以报道, 不用拘泥于未知和不确定要素, 不用面面俱到。如此一来, 使得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更强、更贴近实际生活, 有较强的感染力。且由于视角是单一的, 也使得新闻报道更为连贯、有条理。

(三) 外视角

外视角又称纯客观叙事视角, 热奈特称之为“外焦点”, 其显著特征是叙述者严格从故事外部呈现和叙述, 像一台冷静的摄像机, 只提供人物的行动、外表、客观环境等明显可见的事件要素, 而不参与动机、情感和思维的揣测。外视角最大限度地剔除了隐含作者的主观性, 极少出现“记者看到”、“记者听到”之类的字眼, 保持了叙事的逼真性和客观性, 其负面结果是新闻报道叙事容易流于冷漠晦涩。

在具体的新闻报道中, 叙述者往往会对全知视角、内视角和外视角混合使用, 随时根据报道内容和对象特征加以转换, 充分发挥和融合各视角的优势, 增强报道的深度和力度。黎明洁在其著作《新闻写作与新闻叙述:视角·主体·结构》中总结的几种新闻视角的关系, [3]术语与本文话语体系统一之后其关系可以直观表示如下:

二、内视角的典型:“群众视角”

群众视角新闻叙事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内视角叙事方式。传播学语境下的“群众”一般指“人民大众”或“居民的大多数”, 是一个具有大众性质、平民性质的名词, 与“少数”、“官方”相对。媒体以群众视角进行新闻报道, 即在新闻报道中以“群众”这一类人群的感知与意识来呈现, 以“群众”的眼睛去观察新闻事件, 以“群众”的心理去感知和判断, 以“群众”的立场去叙事和呈现。

以“十八大”以来国内新闻媒体的群众视角对习近平新闻报道为例。习近平上任以来, 一系列爱民亲民的举动得到了媒体关注, 2014年1月6日, 新华社以《习近平魅力亲民引热议:主席套餐火了、全民“围观”办公室》为题, 对习近平亲民行为进行了一个总结性的小报道, 这篇报道在舆论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得到了各大新闻网站的转载。这篇报道最大的亮点是两幅新闻照片, 可以说这种恰到好处的图片化报道的叙事方式创新, 直接为报道增色。

结合新闻报道中相关背景交代, 第一幅新闻照片表现的是2013年2月4日, 习近平在甘肃兰州某养老院养老餐厅, 盛满一餐盘饭菜, 走到一位老人的面前, 画外之意是请老人用餐。第二幅新闻照片展示的是2013年5月, 在四川芦山地震灾区慰问考察工作中的习近平, 将一个失去了家园的小孩的脸捧在双手上亲吻。两幅直观的、具有代表性的新闻照片之后, 是评论性的总结, 报道中这样写道:

“事实上, 自就任以来, 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展示了其亲民风格。此前, 在河北保定, 习近平在太行山深处一贫困村与村民炕头话家常;在甘肃兰州, 他为养老餐厅里一位七旬老人亲自端饭;在四川芦山, 他在地震安置点帐篷内, 亲吻一个一岁半的小男孩;在海南, 他高兴地戴上黎族群众递上的斗笠;在湖南湘西, 他询问一位老人的年龄后说‘你是大姐’;无论到哪里考察, 他都坚持不封路, 尽量不扰民。”

评论性的总结与两幅代表性的新闻图片互为表里, 图片不仅更直观地表达了传播意图, 且增强了主管评论的说服力度。报道方式的策略创新加上主观评论叙事策略的恰当运用, 有效传递了叙事主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

在这一篇新闻报道中, 媒体的报道立场引人注意, 媒体是站在群众的立场进行报道, 即以群众的视角去审视和感知, 以群众的身份去观察和理解。报道中所讲述的故事是群众所看到的实事, 报道中使用的新闻图片也是群众所有目共睹的画面。事实上, 在灾后重建工作中, 群众希望, 也需要看到一位爱民、亲民的总书记形象。这篇新闻报道既在事实上符合了新闻真实的逻辑, 也在情感导向上顺应了群众的情感诉求——以群众的情感倾向去报道, 总书记亲抚失去家园的小孩这一典型新闻画面正好也切合了群众的新闻接受期待。如此一来, 新闻报道的叙事与群众的期待视野吻合, 极大地满足了群众即新闻受众的心理需求, 同时也体现了媒体报道“以民为本、服务群众”的宣传宗旨。

又如, 2013年国际儿童节, 习近平出席了一系列的相关活动, 人民网以《习近平在同全国各族少年儿童代表共庆“六一”国际儿童节时强调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为题对习近平的系列活动进行了新闻报道。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如下简洁清新、视角新颖的新闻叙事:

“植物园农作物区, 一畦畦番茄、芥蓝、芹菜等长势喜人, 少年儿童正在从事整地、播种、移栽、松土、蔬菜采收等活动……习近平对孩子们说, 生活靠劳动创造, 人生也靠劳动创造。”

一定程度上以儿童的视角对习近平的出行和所到之处、所见所闻进行了报道, 以直白又不失深意的语言对习近平的观点性讲话进行了转引。这种儿童视角是群众视角中新鲜活泼的一种, 儿童视角也体现了媒体报道视角的创新和进一步贴近群众。

三、叙事话语中的“群众性因素”:“习大大”昵称的传播

新闻叙事中的群众性因素可以看作是内视角“群众视角”的延伸, 群众性因素即新闻叙事中群众所发生的作用或者媒体以群众的姿态发生的作用。群众性传播相对于官方性传播而言, 其具有灵活、快速、交互性强等优势特征, 然而其缺点也很明显, 即信息量大、真假难辨、有效性较差。然而群众性传播又是与官方性传播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群众性报道为官方性报道提供鲜活的素材, 也为官方性报道作了很好的补充。

2013年8月20日, 上海交通大学的“舆情研究实验室”联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联合主办“2014年《舆情蓝皮书》发布会”, 通过大数据梳理出2013年网络热词, 早已红遍互联网的“习大大”一词榜上有名。

“大大”这一称谓, 本来是元朝统治时期, 北方汉人对蒙古人的尊称, 后来随着历史与民俗的演变, 这一词汇的内涵又有了更为丰富的意义指向。但总的来说, 一般是用在方言中指称长辈, 含有亲昵的情感色彩, 在西北、北方方言中常见, 各地所指代的长辈关系略有不同, 大致相当于普通话体系中的“父亲”、“伯父”。同时, “大大”这一称谓在互联网上也会被使用, 一般用作向某一领域的高手、达人等表达亲昵的崇敬与膜拜之情。

2012年12月13日晚, 新浪微博网友“@学习粉丝团”发布了一条简单的图文微博, 文字内容为“【帅】习大大, 你这是要干嘛呀?”, 图片本身所包含的信息不是太明朗。这是“习大大”这一称谓首次在互联网上出现, 之后这条微博信息得到迅速地传播和扩散, 至2014年9月30日, 这条微博得到了网友的13次点赞、87次转发和24次评论。此后新浪微博账号“@学习粉丝团”几乎所有推送的微博消息中, 都以“习大大”指称习近平, 这一称呼快速得到网友的认可, 并在2013年成为极为普遍的网络热词。

“@学习粉丝团”于2012年11月21日开通微博, 注册身份未经认证, 注册地点为习近平家乡陕西, 个人资料显示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性别为女性。面对舆论界对微博管理者身份的各种揣测和质疑, “@学习粉丝团”解释称自己只是一名普通上班族, 与习近平宣传团队没有任何联系。不论其信息发布者身份, 然而无法否认的是这个微博账号传播信息的功能与价值, 可以说其对“习大大”这一称谓进行传播的成功, 在于其代表了新闻受众的接受期待和一种必然的趋势, 那就是渴望多角度认知一位亲切、平民化的国家领导人的诉求。

以“习大大”指称习近平这种称呼方式, 其实是国内网友昵称我国领导人的一个传承与接力, 如网友对上一任总书记胡锦涛的称呼有诸如“胡哥”、“涛哥”等善意的、调侃式的称谓, 但仅限于小范围称谓, 未形成舆论的主流。这种被引导的善意戏谑性的昵称及其流行, 运用了传播叙事的群众视角和平等立场的主体策略, 在新闻受众来说, 以更喜闻乐见的方式了解了领导人, 参与了国家大事, 得到了满足。同时, 对新闻媒体来说, 也体现了其站在群众的立场说话和传播, “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工作理念。

摘要:新闻报道的叙事视角是媒体如何去看待新闻事件的方式和角度, 决定了新闻受众看到什么和看不到什么, 也体现了媒体的主观选择。经典叙事学理论将叙事视角分成三类, 即全知视角、内视角和外视角, 而内视角的“群众视角”近年来成为了新闻媒体视角选择的热点。分析国内媒体“群众视角”报道的案例, 呈现了国内新闻媒体报道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立场和态度这一基本事实。

关键词:叙事视角,群众视角,人民立场

参考文献

[1]华莱士·马丁 (美) .当代叙事学[M].伍晓明,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l.

[2]罗兰·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叙述学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29.

上一篇:选择进出口商品下一篇:农村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