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智力训练

2024-05-24

数学教学中的智力训练(精选6篇)

数学教学中的智力训练 篇1

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是数学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之一,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数学是科学性、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科学,学习数学对发展学生的智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有人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习题是思维的磨刀石”是很有道理的。因此,教师对发展学生的智力是肩负重任的。智力包括范围很广泛,如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等,最可贵的是创造能力。

数学教学中的智力训练是提高学生智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就像人的体力是锻炼出来的一样,人的智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是锻炼出来的。智力训练可以使学生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各种智力题会给学生一种妙趣横生的感觉。有些智力训练题,初看似乎很难,百思不得其解,如果放开思路,打破框框,从各种不同角度考虑,就会有所突破。如题:1.七个锐角三角形:要把一个直角三角形,分成七个三角形,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要把一个直角三角形分成七个锐角三角形就不那么容易了。你若不信就分分看。这类题涉及学生的数学几何知识,很容易引起学生的研究兴趣。智力训练题难易适度很适合中学生们的学习需要,对他们的学习也是很有帮助的: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更有助于他们的智力开发。在学习新知识时,旧知识总是要参与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也消除了课堂上的无效空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比如,在讲解新的数学概念时,教师应尽可能地从实际中引出问题,使学生了解这些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实际,从而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如题:2.巧分花坛。某公园新建了两个正六边形的花坛,为了把各种花播种出规则的图形来,计划把一个分为八块,另一个分成十二块。要求每个花坛内分出的各小块,大小相等,形状相同。你能帮助设计一下吗?此题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对学生的知识运用是一个很好的测试,学生通过自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可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认识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

学生的智力表现有早有迟,因为先天的素质和后天的教养不尽相同。很多学生由于基础知识不足,妨碍智力的提高,也有些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在低年级成绩还不错,到了高年级就掉队了,对这些学生急需要改变学习方法。中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大,只要我们及时采取措施,学生的潜力就会发掘,智力就会提高。我们每年都会遇到这样一些学生,在小学成绩一般,到初中后甚至在毕业的前半年,成绩上升很快,赶上了优秀生。事实说明这些学生本来可以更早地提高智力,只是我们在工作上的方法还有待于改变,有待于提高。教师在教学中要使学生通过数学智力知识的学习,能够在许多方面有所收获,可以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笔者认为,数学教学中要多加入如下有关数学知识的智力训练,对学生会很有帮助。如题:3.巧分桔子和苹果。三角形的桌面上放着桔子和苹果各三个,请你把这桌面分成形状相同的三等份,并且使每份中都有一个桔子和一个苹果。该怎么分?这种实际生活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不仅学生喜欢,而且教师也喜欢研究考虑。

思考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在这方面智力训练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并体验思考的基本方法,如归纳、类比、猜想与论证等;让学生根据已有事实进行数学推测和论断,养成“有根有据”的习惯。让学生理解他人的思考方式和推理过程,并能与他人进行沟通;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通过解决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强化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在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中,没有潜能的学生是不存在的。数学学习是一个不断地探索和思考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是单纯地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还是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探索和思考,以便发挥其潜在能力,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实施“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的大问题。一般地说,数学教科书中的例题是学习的范例,学生要通过例题的学习,了解例题所代表的一类知识的规律和理解方法。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切实打好基础,学好基础知识,教师可适当提出一些相关智力训练题,让学生学会应用,积极思维,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继续学习所必须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体验成功的历程,增强创新意识。如题:4.AB是半圆的直径,C、D、E三点把AB分成四等份。你知道这个图形中所有弧长之和是多少吗?让学生亲手画图,并认真解答。如有学生做不出,教师可在出示答案(弧长之和是以AB为直径的圆的周长)后再让学生参考答案逆向推理,最后教师讲解。这样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而且解答了学生的问题,激发了兴趣。

数学教学中的计算能力包括计算的准确性、敏捷性,计算方法的合理性、灵活性。而计算方法的合理、灵活又是计算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计算时,要认真审题,多思善想。根据题中运算顺序和数字特点应用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进行简算。从不同的角度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可开拓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如题:5.这里有什么奥秘。甲:我这儿有1000支铅笔,分放在10个盒子里,你只要告诉我拿多少,我可以不打开盒子,不用数,马上按你说的数拿出来。乙:我不信。甲:那咱们就试试吧。乙:好,给我拿181支。甲马上给乙拿了5盒铅笔,一数正是181支。你知道这里的奥秘在什么地方吗?奥秘在于:把1000支铅笔按1、2、4、8、16、32、64、128、256、489的数量装入10个盒子内(其前9盒每盒装2的n次方支,n=0、1、2、3、4、5、6、7、8),这样不用打开盒子便可以构成1—1000之间的任意只铅笔数。181=128+32+16+4+1,所以甲拿出装有128、32、16、4、1支的5盒铅笔便可。诸如此类的数学智力题将抽象的定理、公式、方法隐含于通俗、生动、有趣的题目中,深入浅出、严谨清晰易懂,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数学水平、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的理想教育方式方法。

智力训练形式多样,认真研究,会使我们感到趣味无穷。但有些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似乎模糊不清,很难看得出唯一的答案,往往使我们对题目产生怀疑,是条件不足,还是有几个解?这就需要我们对题目中的每一句话都加以认真研究,以找出正确的答案。

数学教学中的智力训练能够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和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从中提出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从而体会到数学与人类社会,以及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懂得数学的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摘要:新课程下如何抓住学生的“心”, 让学生喜欢数学这一科目, 是教师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也是一项技能。本文作者的做法:在上新课时不是急于上新课, 而是在前几节课出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益智题或数学趣题, 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并从思想上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必要性。

关键词:智力训练,思考,计算能力

浅议对智力落后儿童的训练 篇2

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 因为对于他们来说, 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定的学习障碍。所谓学习障碍, 是指在获得听、说、读、写、推论、计算能力和在使用方面表现为显著困难的一种多方面障碍的归纳用语。教育者只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措施,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才能不断克服智力落后儿童的学习障碍。

智力落后儿童的学习障碍一般都是内在的中枢神经系统机能不全所致,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 情况不稳定, 注意力不集中, 任性多动, 喜怒异常, 控制能力较差, 行为不合常规; (2) 神经系统异常, 思维迟缓, 记忆力差, 遗忘快; (3) 对理性知识和抽象概念理解能力较弱, 接受效果很差; (4) 动作比例不协调, 反应不灵敏, 性格随意散漫, 感知活动质量较差。通过教学实践, 笔者采用以下几种措施对智力落后儿童进行训练:

一、从兴趣入手, 适时引导, 发挥智力落后儿童的长处

儿童学习的最佳动力是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 制定教学活动, 并要善于发掘儿童的优点和长处。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发现智力落后儿童英子虽然在智力上存在问题, 但这并没有埋没她绘画的天赋。由于从小生活在福利机构, 没有感受过家庭的温暖和亲情, 英子的心理问题也比较多。在校期间, 不能适应学校生活, 有一段时间经常情绪失控, 无故发脾气、乱扔东西、哭闹、不愿意去学校。在学习过程中, 笔者发现英子爱画画, 因此经常引导她观察周围的环境, 鼓励她多练多画, 打好基础。教师多用赏识教育的方法, 儿童有进步就及时表扬和鼓励, 经过练习, 英子的绘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所画作品入选全国残疾儿童画展。现在英子的情绪良好, 性格开朗, 与周围的小朋友能够愉快交往。

二、用游戏的方法, 激发智力落后儿童的学习热情

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 它是以模仿和想象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有益于儿童身心健康的活动。教师在指导儿童做游戏时, 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 都从发展儿童的各方面能力去编排一些能提高智力、增进身体发育的游戏。游戏通常为智力、音乐及体育游戏三大类。教师在做游戏前, 先向儿童说明或示范游戏规则及动作顺序, 如:教师教儿童做“奇妙的口袋”这一游戏时, 让儿童通过摸、猜, 说出口袋里的东西, 这样可以通过做游戏, 培养儿童的触觉及语言表达能力。在编排游戏时, 教师要注意游戏的趣味性。另外, 教师还可以让智力落后儿童做一些有表演性质的游戏, 内容要简单, 符合儿童的实际, 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总之, 在指导智力落后儿童做游戏时, 教师都要针对儿童的年龄、智力水平、环境条件等去安排游戏活动, 在游戏中不随意指责儿童, 让儿童以愉快的心情参与游戏, 并在游戏中有所收获。

三、发展智力落后儿童生活技能及劳动能力

福利机构的智力落后儿童缺乏生活技能及生活常识方面的学习, 针对此情况, 教师不仅应在课程上设置这些内容, 还要经常组织儿童去参观幼儿园、学校及社区环境;带他们去菜市场认识水果、蔬菜;去公园游玩、看动物;去超市买东西、认识物品等。通过这些活动, 增强儿童的生活常识及生活技能方面的能力。

简单劳动是智力落后儿童发展动作协调能力、强壮身体的最好方法。但智力落后儿童往往不理解劳动的意义, 劳动的独立性也较差。这就需要教师在劳动的过程中给予指导和督促。如果不及时指导和督促, 这些儿童很可能会长期只重复一些简单劳动而慢慢失去对劳动的兴趣, 甚至不愿参加劳动。因此, 教师在指导儿童参加劳动时, 要让儿童接触新的事物和劳动工具, 讲解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并从实际操作中指导儿童学习劳动知识和简单的操作方法。如:教儿童扫地时, 先告诉他们怎么样使用扫帚, 要求他们认真地按照教师的示范去做, 并让儿童仔细地观察劳动前后事物所起的变化。在劳动中, 儿童的注意力、观察力、语言能力、动作协调能力均获得了发展。另外, 在安排劳动时要注意儿童的年龄、智力特点及个体差异。一般来说, 智力落后儿童的劳动安排要从生活自理开始, 如教儿童学会穿衣裤、进食进饮、如厕清洁, 然后再进一步学习整理用具和床铺, 收拾玩具、洗袜子、打扫卫生等。教师一般都要求动作简单、按劳动程序一步步进行。

智力游戏中的数学模型研究 篇3

随着人们对教育的逐步重视, 探索新型的教育模式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为了能够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探究式学习中去, 教育者就必须考虑在原有的教育模式上进行创新, 必须明白智力游戏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因此, 应用游戏中的数学模型来启发学生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数学建模是数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它是沟通数学知识与实践的重要桥梁。通过对游戏中的数学模型教学研究, 可以推进学生对数学建模知识的学习, 促进探究能力的提高。游戏中的数学模型研究, 能更好的将数学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提高学生应用数学, 学习数学的兴趣, 诣在为学校教育建设提供宝贵的意见。

2 探究过程

2.1 前期阶段

2.1.1 查看并整理有关不同种类的智力游戏的网络资料及书籍, 统计出所有智力游戏中应用数学建模方法的模型实例。

2.1.2 对不同的智力游戏进行整合, 分析其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

2.1.3 分析典型实例, 建立对应的数学模型, 并注意与中学数学研究性课题衔接,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模式, 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数学模型研究性学习中。

2.2 数学模型构建与求解阶段:

问题:把一张壹佰元的纸币兑换成伍拾元、拾元、伍元、贰元和壹元的纸币, 所有的兑换种数有多少[3]?

分析:解此题需要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 这个问题的数学模型为:

其中u, v分别代表伍拾元和拾元的纸币张数, x, y, z代表伍元, 贰元和壹元的纸币张数, 显然, u只能取0, 1, 2三种可能。

(Ⅰ) 当u=2, 只有一种兑换方法﹛2, 0, 0, 0, 0﹜;

(Ⅱ) 当u=1, (1.1) 归为:

v有六种取值可能:5, 4, 3, 2, 1, 0.

当v=5, 只有唯一解﹛1, 5, 0, 0, 0﹜;

当v=4, 归为10=5x+2y+z (1.2.1)

显然, 在 (1.2.1) 中, x只可能取值为0, 1, 2

当x=2时, 必有y=z=0, 所以 (1.2.1) 有一个解为﹛2, 0, 0﹜;

当x=1时, (1.2.1) 成为:

令y分别为0, 1, 2可得 (1.2.2) 有3个不同的解, 记为 (1.2.2) —3.

当x=1时, (1.2.1) 成为:

令y分别为0, 1, …, 5可得 (1.2.3) 有6个不同的解, 记为 (1.2.3) —6.

所以, 方程 (1.2.1) 有10个不同解, 记为 (1.2.1) —10.

利用如上解法, 可得 (1.2.4) 有29个解, 记为 (1.2.4) —29;

当v=2, 归为30=5x+2y+z, 根据表1-1及求解规则得1+3+6+8+11+13+16=58个解;

当v=1, 归为40=5x+2y+z, 可得97个解;

当v=0, 归为50=5x+2y+z, 可得146个解;

所以, (1.2) 有341个解, 记为 (1.2) —341.

显然, v可取值为10, 9, …, 0, 当v值取定后, 问题归到 (1.2.1) 型:

经过简单的运算, 可得到 (1.3) 解的个数。我们略去计算过程, 列出一个简单的表1:

把表1最后一行上的11个数字相加, 就得到 (1.3) 有2156个解。

最后, (Ⅰ) 、 (Ⅱ) 、 (Ⅲ) 三类合起来, 得 (1.1) 有2498个解, 也即壹佰元的兑换方法有2498种。

参考文献

[1]乔建中.教学模式新探[M].安徽人民出版社, 2010.

[2]姜启源.数学模型[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数学教学中的智力训练 篇4

在中国,目前大约有5 100万残疾人口,智力残疾(智力落后、弱智)者近五分之一,其中有539万是14岁以下的儿童,由于社会发展、经济条件、公共卫生保障等多方面制约,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康复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

智力障碍(MR)又称智力缺陷,一般指的是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害或是由于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认识活动的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临床表现有:感知速度减慢、注意力严重分散、记忆力差、言语能力差、思维能力低、基本无数字概念、情绪不稳、自控力差、意志薄弱以及交往能力差等。这些症状可概括表现为注意力低下和感觉统合能力失调[1]两个方面。儿童的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外部的感觉刺激信号无法在儿童的大脑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的组合,而使机体不能和谐的运作,久而久之形成各种障碍最终影响身心健康。相关实验表明,儿童学习困难与注意力缺陷、感觉统合失调有着更为显著的关系[2]。

智力障碍儿童的治疗方式包括教育疗法、医学疗法、体育疗法、音乐疗法、游戏疗法以及综合康复疗法[3],其中体育疗法和游戏疗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发展最为丰富的智力障碍干预手段[4,5],例如基于kinect体感游戏的训练系统,经实验表明对智障儿童行为改善是显著的[6]。此外,现阶段的治疗集中于医疗机构和特殊教育学校,资源较为集中,不利用常规化、家庭化智力障碍干预治疗的发展和普及,因此本文提出一种游戏化的、简单可行的脑手眼协调训练方法和设备终端。

1 研究内容

根据以上概述,本文所提出的智力障碍儿童脑手眼协调训练平台,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

(1)针对智力障碍儿童注意力的提高和感觉统合失调程度的改善,提出一种科学的、便于操作的脑手眼训练方法,该方法以动态图标作为视觉信息源,以位置的不同在大脑中产生感应思考,并通过手部的触控运动对大脑中的位置判断进行响应,最终反馈到屏幕中相应图标的变化,从而实现脑手眼协调训练机制;

(2)基于柔性阵列式传感器开发出适合手指运动的压力触控平台,并进行手指压力标定和软件数据解析,实现手指触控坐标的识别;

(3)训练软件设计,实现训练基本内容和附加功能,引入游戏化设计元素,提高软件整体的可接受程度。

2 方案设计

本系统以游戏化训练方式为基本设计原则,采用智能化的触控式压力板作为用户的交互设备,通过编写训练软件实现训练内容,训练者通过触控压力板对软件界面图标进行响应,做到眼睛看见-大脑思考-手指运动的脑手眼协调锻炼,并通过游戏化的操作逻辑设计得分、过关等要素,在保障训练科学性、有效性的同时,极大提高用户的训练积极性。训练系统平台包含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硬件主要是压力板的设计,软件包括压力板数据处理(下位机)和上位机软件设计两个方面。下面将对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2.1 硬件设计

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研发的柔性压力阵列传感器[7]是一种用于获取步态特征、体态特征等柔性压力信息的传感平台,采用将低温应变电阻浆料在聚酯基材上通过丝网印刷工艺制备而成,具有非常成熟的制造工艺和完善的系统产品,目前已应用于运动步态分析[7]、步态身份识别[8]等领域。

本系统的触控压力板依据此技术,定制了一块24×15的传感器阵列,通过对手指压力的重新标定,实现较为精准的手指触控位置识别。所涉及的电路控制方面的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基于该阵列式传感器和控制电路板,又进行了机械结构方面的包装,设计了一块可操作的触控压力板,如图2所示。

2.2 软件设计

2.2.1 下位机软件设计

下位机软件部分主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功能:

(1)控制基本外围电路,包括接口、指示信号、数据采集卡等;

(2)定时扫描压力传感器阵列的数据信息;

(3)压力数据处理,生成固定格式的数据帧,并向上位机发送有压力值变化的数据帧;

(4)下位机作为客户端,实现网络通信。

2.2.2 上位机软件设计

上位机软件的设计是本套训练系统的核心,是训练内容执行的平台。软件采用Windows编程技术,编程环境为VS2010,基于MFC进行开发。

该软件开发了两大模块,其一是用户数据管理,其二是训练执行。用户数据管理具体功能包括用户注册/登录、个人信息查询、训练数据记录以及管理员登录等。训练方法执行包括下位机(触摸板)上传数据的处理和训练逻辑设计两个方面,其中下位机数据处理主要实现压力板的触摸位置识别,以响应训练界面中位置随机出现的图标,该部分算法是训练执行的基础。软件整体流程图如图3所示。部分软件界面如图4所示。下面针对软件设计的四个核心部分进行介绍。

(1)数据库模块

软件用户数据管理部分基于Access数据库进行链接开发,采用ODBC方式。数据库表单字段包括用户名、密码、姓名、年龄、性别、上次训练日期、累计训练时长以及三关训练游戏最高分。

首先设计Access数据库文件,建立包含上述字段的记录表,并以.mdb格式进行保存。在系统中建立Access数据源,实现与数据库文件的关联,之后软件对数据库文件的操作都通过该数据源进行间接操作。MFC程序新建派生于基类CRecord Set的子类,通过该子类与系统数据源进行绑定,并通过变量与数据库文件中的字段实现匹配。最后,在需要使用数据库的其他类中,添加该子类型的变量,通过变量的属性和函数并配合SQL语句即可实现对数据库的各种操作,如打开、关闭、新增、删除、过滤等。

(2)网口通信模块

基于大面积柔性压力传感器的触控板,在硬件电路上设计了串口通信和网口通信两种接口,考虑到压力信息数据量大、发送频率高的特点,并为后期开发保证技术余量,因此本上位机软件通信模块采用网口通信技术实现触控板与上位机程序的数据交换。

本网络编程采用Windows Socket方式,该方式是网络程序中一种比较简单的实现方法。套接字Socket是连接应用程序与网络驱动程序的桥梁,其在应用程序中创建,通过绑定操作与驱动程序建立关系。此后,应用程序送给Socket的数据,由Socket交给驱动程序向网络上发送出去。计算机从网络上收到与该Socket绑定的IP地址和端口号相关的数据后,由驱动程序交给Socket,应用程序便可以从该Socket中提取接收到的数据[9]。

传输方式基于TCP协议,上位机作为服务器端,程序流程如下:

(1)在对话框类的On Init Dialog函数中,完成创建套接字(socket)、将套接字绑定到一个本地地址和端口号上(6800)、将套接字设为监听模式(listen)三个操作;

(2)为了防止程序阻塞,在On Init Dialog函数中创建子线程,在子线程中通过accept函数等待客户请求到来,当请求到来后,接受连接请求,并返回一个新的套接字(sock Conn)用于数据接收和发送,之前的套接字一直用于监听服务;

(3)用套接字sock Conn的send函数发送采集指令,开启下位机采集数据功能(见数据分析模块介绍);

(4)在需要使用网络通信接收数据的对话框对应的类中创建子线程,用于接收数据(recv);

(5)套接字关闭,对话框关闭。

(3)数据分析模块

该部分程序目的在于分析下位机上传的数据,得出压力点坐标信息,并归化成1~15区域值,通过该区域值实现与屏幕中的位置图标进行匹配、交互。数据分析流程如图5所示。

网口接收数据之前,需要发送特殊指令给下位机控制器,以控制压力传感器各种工作状态,共有4种特殊写入指令,对应功能如下:

读零命令:0x04 0x00 0x02 0x00;

采集命令:0x04 0x00 0x03 0x00;

停止命令:0x04 0x00 0x04 0x00;

复位命令:0x16 0x00;

下位机通过网口上传的数据以24个字节为一帧,格式见表1。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需要进行数据帧字节顺序的调整,主要是因为下位机控制器发送数据时采用双字节发送,上位机与下位机大小段存储方式的不同,造成相邻字节顺序错误,通过调整使得数据帧与规定的数据帧格式一致,方便程序的进一步处理。

阵列压力传感器为24列15行,通过分析数据帧得出有压力变化的具体行列值,根据游戏逻辑模块图标显示位置的设计确定触控板区域的划分,该区域的划分需保证与屏幕中显示的图标位置相对应。

(4)训练逻辑模块

图形操作是智力障碍儿童的有效训练方式之一[10],图形通常采用生活中常见的数字或图标,如水果、动物、交通工具等,智力障碍儿童通过对图片的交互认知和操作识别,既可以学习大量生活日常知识,又得到反射机制训练,改善思维方式,有效提高注意力和感觉统合能力。

本训练采用15点图标的方式,即软件对屏幕坐标进行规划,设置15个用于图标显示的坐标点(可采用均匀分布的方式),并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编号1~15,与上述触控板划分的区域值一一对应。图标具体设计包含表情笑脸、水果、食物三组。训练游戏设计3关,具体操作方法见图3所示。每一关游戏设定一分钟,难度与同一时间出现的图标个数相关,即第一关同时出现一个位置随机的图标,训练者在触摸板上触压到相对应的位置得分,随即该图标消失并出现下一图标,以此循环;第二关同时出现两个位置随机的图标,训练者依次触压到两个相对应的位置即得分;第三关同时出现三个位置随机的图标,训练者依次触压到三个相对应的位置即得分。整套训练游戏的图标、关卡都可进一步开发,得分和难度也可根据具体操作情况进行调整。

4 结束

本文针对智力障碍儿童,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脑手眼协调训练方法,并给出了训练平台的原理和设计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目前培智教育设备市场的不足,给智力障碍儿童的康复训练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和训练平台。

该实验样机在合肥某所培智教育学校进行了布点实验,实验样本20人,年龄分布8~15岁,训练强度每天半个小时,训练周期为两周。实验结果表明,经过训练,学生的游戏得分能力明显增强,反映出脑手眼协调能力的一定提高,如图6所示。

注:得分200分表明训练游戏第一关通过

此外,通过“数字划消”实验的前后对比,我们也发现大部分学生注意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整套训练系统在实验阶段稳定度高、操作性强,得到了培智教育和健康教育领域工作者的充分肯定,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

当然,系统的设计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需要在后面的工作中进行不断改进,也需要通过更多的实验反馈系统设计的科学性,因此在后期工作中我们制定了以下几个研发改进方向:

(1)加强智障儿童教育训练理论方面的学习和研究,设计更科学、更便捷的训练方式;

(2)改进游戏化的设计,提高训练过程的趣味性,包括界面风格、图标样式、音效以及得分等各个方面;

(3)完善数据库功能,增加与游戏相关各种信息的存储和管理;

(4)学习人机工程学相关知识,设计更符合儿童手型的键盘;

(5)开展大量后期实验,进一步验证该系统的认可程度和训练效果。

通过本文介绍的系统设计方案和后期的不断改进,我们希望能够量产出可投入市场的产品,为培智教育提供智能化、信息化的教育设备。

摘要:为了帮助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的注意力和基本感觉统合能力,该文提出了一种交互式的眼脑手协调训练系统,通过触控板与上位机软件的个性化图标进行交互操作,实现眼睛看见-大脑思考-手指运动的训练机制,从而帮助其提高基本的认知和行为能力。通过实验表明,该训练平台具有很高的操作性和接受程度,为智力障碍儿童提供了便携的训练手段。

关键词:智力障碍儿童,脑手眼协调,触控板,训练系统

参考文献

[1]薛婷.感觉统合训练对智力障碍儿童适应行为促进的实验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

[2]阮为勇,唐洪丽,李海浪,等.学习困难儿童感觉统合与注意力测试[J].铁道医学,2001,29(3):152-153.

[3]唐强,李娟,王艳.中国智障儿童的测评与治疗现状[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9):37-38.

[4]王顺妹.游戏在智障儿童心理康复和行为矫正中的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3,7(27):3740-3741.

[5]Sirin K,Naim N,Haldun S.Effect of a multidimensional exercise intervention on the physical capacity of mentally retarded children[J].Healthmed,2011,5(1):205-209.

[6]Fu Y,Wu JF,Wu SS et al.Game system for rehabilitation based on Kinect is effective for mental retardation[C]//Int Conf Eng Technol appl(ICETA 2015),2015,22,01036.

[7]杨先军.柔性力敏传感及其应用技术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

[8]夏懿.基于足底压力分布的步行行为感知关键技术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

[9]孙鑫.VC++深入详解[M].北京: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523,531-532.

数学教学中的智力训练 篇5

加德纳指出, 每个人不是仅拥有一、两种能力, 而是拥有八种能力。即:语言能力;逻辑—数学能力;视觉—空间能力;音乐能力;肢体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个人自省能力;自然认知智能。而且, 多元智能理论是以多维度的发展眼光来看待学生。加德纳认为,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 所以应注意发现学生的长处, 尊重学生的风格, 发挥学生的智能所长。

在外语教学中, 学生学习外语的最大障碍除语言智力因素外, 还与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自省能力有关。因此, 多维智力教学法不仅仅局限于语言能力的开发, 而是包含了情感、态度、兴趣、意志等其他方面的非智力因素。英语课堂不应该仅仅被看作是传授知识的课堂, 而应该是学生受到全面和系统教育的小场所, 其教学目标应培养语言学习者的兴趣、自信、意志, 使他们充分发挥出各自的潜力, 并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那么,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维智力教学法进行教学呢?对于这个问题, 笔者将以平时教学中运用的一些教学方式为例, 有选择有针对性的分别对多维智能理论中的五种能力进行尝试和分析。

一、逻辑—数学能力

逻辑—数学能力是指有效地计算、测量、推理、归纳、分类, 并进行复杂数学运算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逻辑的方式和关系, 陈述和主张, 功能及其他相关的抽象概念的敏感性。笔者尝试将这类能力的开发运用于复习课中, 采取的是游戏这种有趣的活动形式。

例如, 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人名、水果和文具多个种类的单词, 复习课上老师出示这样的题目, 将不同种类的单词随机放在一起,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这些已经学过的单词进行分类, 并归纳出所属类别, 最先完成的小组会得到奖励。题目如下:Mike, orange, pencil, eraser, apple ruler, banana, Lisa, pear, Sally, book, Pat.

答案: (人名) Mike, Lisa, Sally, Pat.

(水果) orange, apple, banana, pear.

(文具) pencil, eraser, ruler, book.

这种类型的题目在小学英语中也常出现, 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从英语单词的含义、发音、构成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归纳, 找出有相同或相近部分单词的规律。

这个简单的例子说明:抓住复习时机, 通过有趣的形式, 既可以复习单词, 又同时锻炼逻辑分析、归纳、分类的能力。

二、视觉—空间能力

视觉—空间能力是指准确感知视觉空间及周周一切事物, 并且能把所感觉到的形象以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关系很敏感。在小学英语课堂中, 也常有开发这种能力的形式。

小学生极富好奇心, 他们喜欢在书上或纸上涂涂画画, 在他们还不能用文字完全表达什么的情况下, 最适合以图画来表现, 所以, 小学英语的教材中, 出现最多的不是英语, 而是图画, 所以在教学中常设计画画的环节, 形式丰富多样, 有听单词画画、听单词涂色、出示颜色画水果或出示物品找色彩等等。

笔者还针对学生的这一特性, 在教学时多以图画或实物引入教学, 让学生先观察图画、表格、课件, 充分利用和发挥学生的视觉感知, 然后在大脑中形成有效的形象或良性刺激, 最后再以填表、画画或说话的形式表现出来。

如在教学My house这一课时, 出示了一张由各种简单的形状构成的小房子, 有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 引入课题后, 请学生仔细观察, 有哪些图形, 各种图形的数量是多少。

在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细致地观察后, 找出图形, 学习各种图形的英文发音, 接着试画各种图形, 通过看图形说单词的游戏形式巩固发音。

最后填写出各种图形的数量, 通过图表来表达对图形及单词的理解, 并达到运用的目的。

三、音乐感知能力

音乐感知能力是指人能够敏锐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音色的能力。这项智能对节奏、音调、旋律或音色的敏感性强, 与生俱来就拥有音乐的天赋, 具有较高的表演、创作及思考音乐的能力。

教育部制订的《英语课程标准》中对于小学英语的一、二级总体目标中这样描述:“一级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 说简单的英语歌谣。二级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在每本英语教材中也有6~12首英文歌曲和歌谣, 这些英文歌曲和歌谣起着培养学生兴趣、帮助记忆英语、活跃课堂气氛等作用。在课堂教学中, 可以让学生多听多唱英语歌曲, 多听多读英语韵诗, 不仅可以娱悦身心, 还有助于对歌曲思想感情的进一步了解。

有很多英文歌曲如Happy New Year、Happy Birthday、Merry Christmas等, 歌词简单易学、旋律优美、平时听得多、唱的机会也多, 非常适合小学生学唱, 不会唱或不喜欢唱歌的人听到优美的音乐都会合着拍子, 或打节奏或欣赏, 用音乐来练习英语、陶冶情操。

四、肢体运动能力

肢体运动能力是指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灵巧地运用双手制作或操作物体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特殊的身体技巧, 如平衡、协调、敏捷、力量、弹性和速度以及由触觉所引起的能力。

肢体运动能力的强弱因人而异, 但是好动好玩是小孩子的天性, 在小学工作这么多年, 发现几乎所有学生都喜欢上体育课, 喜爱活动, 只有极少数孩子例外, 由此可以看出肢体活动这种形式是很受欢迎的。因此, 笔者在教学中将培养运动能力加入其中, 经常边听音乐边做动作边唱英文歌词, 锻炼手、眼、口协调, 促进大脑活动, 为英语学习加深印象, 此外,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不妨偶尔让学生走一走、跑一跑, 或把英语课搬到操场上。

一次做了个手影游戏, 在阳光下带着学生们来到操场上, 用手做出各种动物, 阳光照在地上的影子很形象, 要求学生边做手影边说出英语单词或句子, 大家玩得很开心, 更意外的是, 有几个能力强的学生还说出小对话和小故事, 练习效果也非常好。

再如学习身体各部分名称时, 和学生一起做游戏, 笔者说出身体名称, 学生快速指到身体上相应的部位, 从而加深对单词的印象, 也锻炼了控制形体的能力。

如果给学生一些想象空间, 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如在《牛津英语》3B教材The Farm一课中, 在让学生模仿动物叫声的同时, 还鼓励学生用动作来表现动物的神态、动作, 比一比谁做得最好、最像。通过以上活动, 学生很兴奋, 纷纷发挥想象力, 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 充分地活动了肢体。

五、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是指能很好地理解别人和与人交往的能力。这项智能善于察觉他人的情绪、情感, 体会他人的感觉感受, 辨别不同人际关系的暗示以及对这些暗示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

这项能力和英语教学有着重要而密切的联系。“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 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就是能运用语言与人交流, 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交往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正是人际交往能力。

语言是交往的辅助工具, 但是如果缺乏活动和交往, 也会对学生的语言学习造成障碍。基于这些原因, 在英语课堂上就必须尽量多创设出情境, 给学生以交往的空间与机会。教授英语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 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交流, 那么英语教学更重要的是注重生活中的实际。平时在教学中学习新句型, 要尽量创设出实际生活中的情境, 留出时间让学生进行双人对话, 让一名基础较好的学生带一名基础较差的学生, 就新学的句型对话, 在练习巩固的过程中, 逐步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在《牛津英语》3B教材中, 第八单元要求学生做一些纸偶, 并用纸偶来表演对话, 笔者借此机会放宽了范围, 让学生在整本课本中任选最喜欢的内容进行表演, 因为各个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不同, 一来可以任意选择自己熟悉的课文来表演, 不用担心会说错, 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二来表演的主角是纸偶, 不是本人露面, 心理上压力要少很多, 增加了胆量, 所以学生们都敢于上台一试, 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也在一定种度上锻炼了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

智力法为教师组合课程与创新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 教学设计不再以单项的目标为准, 做固定的流程设计, 而是要变换各种教学方法, 提供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 让学生在理解中学习, 将知识、技能和概念运用于生活之中。经过教学中的尝试, 笔者认为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运用多维智力教学法形式多样, 适合小学生多种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英语学习与多维智力的开发、培养相得益彰。

同时, 我们也应该认识到, “十个手指有长短”, 由于每个孩子的智力发展程度不尽相同, 发展的速度也是快慢不等, 相同的教学活动不可能完完全全适合于对每一个学生的教学。所以, 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 以及学生的智力倾向提供不同的学习机会, 因“能”施教。平时教学前针对每个班学生的不同情况, 对教学流程、方式方法进行合理设计, 适合学生、贴近生活、方便运用的才是最有利于学生的, 既为将来投入到社会中更好的生活, 也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

摘要:多维智力教学法是基于加德纳的多维智力理论所创立的, 认为每个人不仅拥有一、两种能力, 而是八种能力。这种理论是以多维度的发展眼光来看待学生, 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突出的能力, 要针对不同的学生, 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文章通过对多维智力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渗透与运用实践进行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多维智力理论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可借鉴作用, 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英语知识的学习, 都有一定的帮助, 也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生活、终身学习提供基础。

关键词:多维智力理论,小学英语,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廖晓青.创新教学法介绍 (六) ——多维智力教学法.[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2, (12) .

[2]Gardner, H.Frames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M].New York:Basic Books, 1983.

数学教学中的智力训练 篇6

千百年来, 如何提高记忆力从来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 往往只有告诉您应该记住什么, 却很少有人告诉您应该怎样去记。直到现在, 甚至还有不少人认为:记忆力的好坏是“天生的”殊不知, 事实上每个普通人都拥有强大记忆能力, 只要拨去世俗的雾障, 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 人的记忆力都会放出奇异的光彩。

现代化的教育必须重视智力的开发。发展智力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需要, 重视智力的开发是现代化教育发展趋势。人的大脑的巨大潜能有待进一步的开发。我们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时代, 信息的互通与传递正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 而语言的互通作为信息交流的必要手段已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共识。为了更快、更准确地了解本专业的国际发展动向, 借鉴外国的先进科技思想, 外语的阅读能力已经成为每个高等院校学生所必备的素质之一。外语教学中的智力开发指的是教学中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等组成的一个整体结构。它们的构成要素都是密切联系、彼此制约、相互影响的。每个构成要素的优劣都影响其他因素的水平, 甚至影响到整个智力水平。大学生的智力开发处于高峰期阶段, 所以在外语的教学中智力开发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进行智力开发呢?具体研究如下:

一、记忆力的开发

良好的记忆力是学好外语的前提。记忆力太差往往难于学好外语, 历代杰出学者都是博闻强记的人。要学好外语, 必须重视记忆力的锻炼、提高。

首先, 加强诵读理解。外语阅读的困难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专业及语言。专业学得好坏主要在于个人的能力和兴趣。在专业知识学得可以的情况下, 语言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大学生已逐步从机械记忆为主过渡到理解记忆为主。外语的学习必须同时强调理解和诵读。大学生的记忆力处于旺盛时期, 要把握这个大好时机, 加强记忆力锻炼。以朗诵为主的诵读法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值得广为提倡。在理解的基础上, 自觉地运用诵读方法, 既可以锻炼和提高记忆力, 又可以积累语言材料, 开阔知识视野。

其次, 抓紧复习。记忆的对手是遗忘。根据艾宾浩斯遗忘的基本规律是先快后慢, 即记忆之后最初遗忘的比较快, 以后逐渐缓慢。为了强化对外语知识的记忆, 必须加强及时的练习和复习。每天的学习内容都要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练习:一部分内容学完, 要立即进行复习;学习新内容之前, 要主动温习旧内容。加强练习则熟能生巧, 加强复习则温故知新, 复习和练习既可以巩固知识, 加深记忆, 又可以训练技能。

最后.掌握记忆方法。外语的学习必须提倡活学巧记, 反对死记呆背。这就要求讲究记忆的科学方法, 所谓记忆的科学方法:指的是遵循并利用记忆的规律达到即定记忆目的的有效方法。外语的学习记忆方法不胜枚举, 稍加罗列就有循序记忆法, 时晚记忆法、限时记忆法、比较记忆法、选择记忆法、形象记忆法、综合记忆法等。

二、思维能力的开发

思维是智力活动的核心。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认识过程, 它包括具体思维和抽象思维。-作为智力核心成分的思维能力, 一般指的是抽象思维能力。大学生的思维已从经验型走向理论型, 既要进一步发展形象思维, 又要着重培养、训练逻辑思维。在学习中, 听说读写都离不开思维, 思维能力同样是语言能力的核心, 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训练的途径和手段也是多方面的。如:

1. 加强语言训练

语言是思维的武器、理解的工具。语言学习与思维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词理解正确, 反映概念准确;语言得体, 说明判断准确;文章语言流畅, 体现推理合乎逻辑。因此, 要在加强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2. 多种思维能力综合训练

思维能力的训练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应当多角度、多侧面地开展。外语的学习, 要在外语的基础上, 根据外语这门语言的特点, 强化训练, 并且特别注意, 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必须相结合应用, 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应协调发展, 努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三、联想能力的培养

联想是智力活动的纽带, 是记忆的关键。俄国生理学家巴浦洛夫认为:联想是由于两个或几个刺激物同时或连续地发生作用而产生的暂时性神经联系。他提出:记忆要依靠联想, 而联想则是新旧知识建立联系的产物。旧知识积累的越多, 新知识联系的越广, 就越容易产生联想, 越容易理解和记忆新知识, 在学习中, 把联想作为创造性思维来看待。发明创造需要联想, 文艺创作需要联想, 外语学习同样需要联想, 联想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大学生要努力发展丰富的联想能力。

1. 掌握联想的规律

其实,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应用过联想这一原理, 只是大多数是在无意中进行的, 所以显得零乱而漫无边际。如:看到一只毛笔, 忽然想起早年的一位同学;翻出一张照片, 也要牵动一次旅游的回忆;吃下一粒药丸, 偶然想到该发一个电子邮件;端起一杯水可能浮想起一次难忘的约会。联想就是这样, 它具有世界上第一流的速度, 跨越一切时间和空间, 上下五千年, 只有方寸之间;纵横数万里, 不需眨眼之时。

无意中的联想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 如果能把联想用于有意义的记忆, 显而易见, 他会成为一双强有力的翅膀, 使我们的记忆振翼飞翔。

那么, 有意识的、积极的联想应该怎样进行呢?尽管人们的联想往往相当灵活, 但也不是疯牛野马, 难以驾驭, 而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按照事物的不同关系, 联想的规律可分为四类:1.接近律:用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接近关系, 由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2.相似律:利用事物在现象或本质方面的类似关系, 由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3.对比律:利用事物的内在对立统一关系, 从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4.因果律:利用事物因果关系, 从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

2. 加强联想训练

联想能力的发展需要进行经常性的多方面的训练。教学中要注意运用联想规律去分析体会文章的立意、布局和手法, 在外语教学中, 要训练有意识地按照一定的目的展开联想, 要从专业本身内容出发, 看到一个问题, 会找出多种答案或说法, 由此及彼, 使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扩大。

四、注意力的培养

拥有注意力是学习的关键。注意力集中, 才能对所阅读的内容搞得清楚, 一目了然。研究问题时不掌握关键之所在, 只是泛泛地阅读文章, 那将一无所得。注意力培养首先要对所研究、所阅读的内容产生兴趣, 使自己不知不觉走人到书的境界中去, 这就要求教师用“自己的爱心换学生们的真心”, 使他们喜欢我们, 喜欢我们所上的课;其次, 要学会抓住问题的关键, 要成为善于发现者;最后, 抓住自身, 使自己无论做什么事都能全神贯注, 绝无杂念, 这也是读书的最高境界。

综上所述, 智力开发在高校外语的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亦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自觉肩负起开发大学生智力资源的神圣使命, 积极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为我国进入全面小康奠定良好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向阳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作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 (56)

上一篇:广场文化的特点下一篇:老龄化与货币政策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