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创新系统

2024-11-23

城市创新系统(共12篇)

城市创新系统 篇1

近年来,智能城市的理念在城市发展策略研究领域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未来互联网络技术作为智能城市各项服务的技术基础,对于城市智能化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与此同时,智能城市建设正成为在管理,环境和商业等领域创新的驱动力量[1]。因此对于城市如何缩短研究创新和新技术应用的周期以及如何使得城市进一步发展成为具有可持续开放性和使用者驱动的创新生态系统已经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为此,本文将探讨智能城市建设与城市创新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分析改进三螺旋模型和未来互联网络的内涵,着重讨论智能城市的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发展问题,以期为我国城市向智能型生态城市迈进提供决策参考。

1 智能城市

1.1 智能城市的概念特征

智能城市的概念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的发展。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世界各国智能城市的发展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

日本和韩国的智能城市发展主要基于u-city的概念,其特征是以创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电子装置可以随时获得信息和服务的环境系统为发展目标。u-City是指在一个具有智能功能的城市中,信息可以基于泛在网络,在人、物体和环境中,方便地进行交换。u-City是通过建立以市民为中心,通过发挥市民的力量来推动城市发展,以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2]。

欧洲的智能城市(多称为smart city)则更关注城市的生态环境和智能经济的形成。主要包括以下特征[3,4]:①通过现代通讯技术互联的基础设施,改善经济和政治效率,使社会事业、文化事业和城市得到持续发展。②面向商务的城市发展。主要思想是建立商业友好型城市来吸引新的企业。③强调公共服务中对于各类居民的社会包容。

1.2 智能城市发展与城市创新

在现阶段,智能城市的发展需要与生态系统,绿色系统,和谐共处等概念相关联。要实现这种关联必须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在智能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未来互联网络的研究已成为智能城市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建设的主要内容[5]。同时,以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为目的而进行的ICT应用研究也成为了重点研究的内容。在此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是关于如何协调城市人力资本,产业资本,以及城市环境等要素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城市创新,是在特定的区域经济环境下,考虑城市自身经济、资源、文化等特点,以当今世界前沿的发展趋势为导向,对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发展机制和管理体制进行创新性变革,改变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寻求城市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未来可能的发展轨迹,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 智能城市创新生态系统

城市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社会第二、三产业的载体,而城市创新能力是促进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城市作为创新生态系统的作用正在逐步凸显。目前欧盟的FP7-ICT计划和CIP ICT-PSP计划将创新实验纳入到了智能城市概念的范围之内,智能城市也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开放性创新环境。

2.1 城市创新生态系统

城市创新生态系统是指在某个城市内部,城市创新群落与创新环境之间以及城市创新群落内部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6]。创新群落包括该城市中各类企业和各种服务机构。欧洲创新研究小组(GREMI)将创新环境定义为:在一定的区域内主要的行为主体通过相互之间的协同作用与集体学习而建立的非正式的复杂的社会关系[7]。城市创新环境的基本构成分为城市创新政策、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文化环境建设三个方面。

1)城市创新政策。政策法律环境对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创新活动产生直接的影响。政府部门制定的创新相关政策涉及国家、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多方利益;相关法律则是维护科技创新者合法权益,建立公平的市场秩序的保证。同时,政府凝聚人才、激励创业的科技人才政策直接影响城市对创新人才的吸引力与城市的创新氛围。

2)创新基础环境。创新基础环境是一个城市中各种创新活动的载体,包括各类交通通讯基础设施、知识信息性基础设施如数据库、科技情报检索系统等,以及各类从事研究开发的基础机构与本地产业的融合程度以及创新基础平台的建设。

3)创新文化环境。城市的人文环境是对创新活动影响最深远的因素。城市创新活动的参与者不仅仅是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它也需要城市市民和各类城市组织的支持与协助。各种创新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直接影响创新组织的融资来源,这些对创新活动的顺利实施起到关键作用。

2.2 针对智能城市发展的改进的三螺旋模型

三螺旋(Triple Helix)理论研究了大学—产业—政府之间的关系网络,是由Etzkowitz和Leydesdorff提出的研究产业创新方法的国家创新体系[8]。

为了进一步探究智能城市的功能,一个针对智能城市发展的改进的三螺旋模型被提出了[9,10]。该模型进一步关注了由大学和政府共同作用所产生的知识和由产业和大学给予专利的作为智力资本指标的创新成果。该模型假设原始的三螺旋在一个复杂的城市环境(公民社会)中运行。在该环境中,市场需求,城市系统的管理方式,市民的参与和市民的特征,和城市文化以及社会资本一起,塑造了原始三螺旋模型中大学,产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该研究结果显示了智能城市在创新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双重角色:首先,智能城市是智力资本的生成者,财富的创造者和城市政策的调整者;同时,智能城市支持满足该城市创新系统要求的社会学习能力和知识扩散能力。

改进的三螺旋模型描述了城市创新系统和智能城市发展之间的联系,由大学和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知识的储备促成了两者建立起合作关系,而且作为未来学习活动的基础;大学和政府之间共同作用来建立有效的公共教育方案,公共机构通过教育主体模式来学习知识,进而提高它们的功能,这种相互作用关系产生了社会层面的学习机制;最后,一个有效的市场,需要明确的市场规则和功能机构来实现,市场机构和参与者的数量和效率是与产业与政府交换信息的效率、产生创新产品和创新过程的效率紧密相关的。因此政府和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复杂的。知识和创新的积累过程是通过本地市场的潜能来实现的,同时反过来又能促使城市创造、知识传播和更新。

2.3 未来互联网络的发展

关于未来网络对智能城市的发展的支持,目前主要关注3个基于互联网络的技术[11]:①云计算;②真实世界中使用者与传感器的交互界面,标签和RFID技术;③语义网和关联数据。

2.3.1 云计算

云计算是一种传递计算资源的新的方法,而不是一个新的技术。它为互联网提供了可以传递的计算服务和一系列新的外包商业模式。文献[12]讨论了云计算对于智能城市的发展的影响。从短期角度来说,云计算主要应用于大型商业云,政府云对于较大规模的城市来说是个比较好的应用模式。建立城市云可以有效的降低IT的成本,为小规模的商业应用和电子服务提供平台。

2.3.2 交互界面、标签和RFID技术

物联网(IoT)包括传感器网络和RFID技术,是另外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技术可以解决市场分散和智能城市应用中的信息孤岛问题,并对整个城市提供统一的信息支持。在物理世界中进行传感器和设备网络的实施,产生一种新的类型的空间智能,进一步提高Web2.0的应用以及社会媒介和众包所发挥的能力。物联网的使用可以较好的实现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的数据交换,它可以创造较大的经济利益。

2.3.3 语义网,关联数据

在OVUM关于智能城市的报告中[12],认为云计算和物联网作为开放公开数据和作为快速决策的高级分析层面的基础支持层。来自各种数据源,政府,传感器,市民和商业机构的开放数据,为提高城市应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因此,语义网和关联数据的技术可以使用户更加有效率的获得和访问各种开放数据从而充分的利用这些信息。

3 基于改进三螺旋和未来互联网络的智能城市创新生态系统

3.1 智能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创新主体

3.1.1 智能城市创新主体间的创新合作

根据改进的三螺旋理论,政府、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是智能城市创新的实际执行机构和创新产品的生产者,如表1所示。他们是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主体要素,他们从事创新相关的活动的数量、频率和水平是影响城市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政府需要在提升和发展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关系上加大工作力度。大学主要从事基础研究,研究机构从事关键和共享技术的发展,企业的重点是将合作研发的成果商业化,政府应在三者之间进行沟通和协调,以此作为解决创新压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政府与大学之间的联系,引导了城市社会层面学习机制的建立,是社会学习的主要推动力量。

3.1.2 智能城市创新主体间的技术扩散

在我国目前的创新体系中,技术扩散一般是从研究机构和大学向企业扩散,企业之间的技术转移是很少的。我国的技术扩散主要包括技术转让合同、技术市场和企业孵化三种方式。

政府可以组织定期的技术交流使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分享技术信息,进行技术咨询和指导等,也可以促进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间进行委托研究以及合作研究。政府通过促进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间的互动合作,达到技术扩散的目的,从而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

3.2 智能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环境

3.2.1 智能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ICT基础设施建设

智能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参与者通过建立合作关系来实现共享研究成果和创新资源。一般来说,被分享的研究资源和创新资源,以及这些资源的合作模型(方式)将会构成未来智能城市创新环境的主体架构。智能城市能有效的解决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城市安全、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能源短缺等问题,进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ICT基础设施是创建智能城市的基础,也是建设的重点。

智能城市ICT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建立一个宽带网络环境来支持数字技术应用,实现对城市创新系统长期的支持。包括:①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城市中的居民和组织提供高效的信息处理功能。②城市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如嵌入式系统,智能设备,传感器等,提供实时的数据管理,预警和信息处理过程。③创新性应用,可以实现数据收集和处理,基于Web的协作以及市民集体智慧的合作。其次,与城市发展战略相结合,需要做的工作包括开始大范围的可供分享的用于应用创造的创新过程,该过程可以运行和改进活动个体,城市群和基础设施的每个部门。最后,建立满足市民需要的开放和用户驱动的创新生态环境,由政府和产业来建立相关的商业模式来实现持续长期的智能城市的发展。

3.2.2 智能城市创新产业发展政策

创新产业政策是政府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基础上,为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和不足,而采取经济、法律和财税相结合的政策手段,以调整资源的配置,促进创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产业创新的激励机制。政府应挑选出技术上领先的,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企业或者具有出口导向的创新型企业作为资助的目标群体。政府在制定科技发展规划时,应充分考虑这些目标群体的需求,在科技投入、研究计划等方面向这些企业倾斜。政府创新政策的重点是激励这些企业在新产品和工艺的特定发展上,以及它们产品的商业化过程。政府的激励型政策主要包括金融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分配政策,信息政策,专利政策和其他政策。

2)创新人力资源发展政策。创新人才竞争政策包括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流动、人才吸引政策等,是许多国家多年来一直重视的政策工具。近年来的主要趋势是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吸引。随着发达国家不断加强人才竞争政策,国内许多城市相继提出人才战略。因此,在城市创新环境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政府对提升自身创新能力的关键领域应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

3.2.3 智能城市创新文化环境建设

城市创新环境建设过程中不仅需要人才和资金的投入,也需要市民和社会机构的参与来营造良好的城市氛围。政府可以通过建立智能社区[13]的方式,来实现创新文化环境的建设。创新文化环境的建设对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很强的促进或约束作用。政府在创新文化环境的建设中应重点考虑以下方面:突破不利于自主创新的传统文化的束缚,弘扬传统文化中有利于创新的精华;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创新文化,着眼于世界创新文化发展的前沿;加强创新教育等。

4 结语

作为城市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的模式,智能城市的发展与城市的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在本质上有着内在统一性。构筑智能城市的创新生态系统,政府首先需要正确处理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其次,积极进行未来互联网络的建设和支持城市创新的政策,建立良好的公民社会,充分调动市民的参与,以实现良好的城市创新环境的形成,为我国智能城市的研究和实践拓宽了新视野和新思路。

摘要:探讨了智能城市与城市创新之间的关系,在给出改进三螺旋模型和未来互联网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总括出智能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的实现机制,构建了以政府、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为主体要素的智能城市创新生态系统,提出了城市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途径和政策保障,为深化我国城市向着国际生态智慧型城市发展提供了新视角。

关键词:智能城市,改进三螺旋模型,未来互联网络,城市创新生态系统

城市创新系统 篇2

创新城市管理 建设和谐城市

城市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城市管理水平是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综合实力、整体品位的重要标志和直接体现。高效能的城市管理,能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扩大城市功能空间,降低城市运营成本,提升城市对资源要素的聚合力和功能的辐射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城市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竞争力,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作为城市管理部门,只有进一步转变转变思想观念,创新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才能适应新的形势任务需要,推动城市管理工作上水平。

一、树立“精品意识”,打造精品城市

把城市管理的“关口前移”,在规划、建设、管理等各环节中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即“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打造城市细节,规划建设管理到社区,由“以城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充分体现“城市建设管理无小事,人民利益大于天”的城市建设管理理念和“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

在思想上要着手解决普遍存在的“轻规划、重建设、轻管理”现象,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充分体现尊重人、关怀人、方便人的理念,发挥城市规划的综合协调作用,兼顾社会群体的广泛利益,在规划上就要关注城市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重大市政建设方案要广泛征求市民意见,在城市建设中要坚持标准、精心组织、确保质量,城市管理要主动接受市民参与和监督,市政公用设施设计上要为民,效果上要便民,要把人文关怀充分体现在每项重大市政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

通过精品城市的建设,可以提升城市的内外环境,赢得市民的认同,激发社会参与热情,持续不断地推进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为“精细化”的城市管理打下良好的硬件基础和人文氛围。

二、树立“服务意识”,打造和谐城市

坚持把“精细管理城市,温情服务市民”的科学理念贯穿于创新城市管理的全过程,实施“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效能、深化执法服务”的“三步走”发展思路,把“管理是服务、执法还是服务”作为干部队伍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行为准则,着力在加深理解、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转变作风上狠下功夫,实现城市管理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手段从执法型向监督型转变、对象从违章行为人向权属和责任主体转变、方式由粗放型、突击型向集约型、长效型转变,进一步夯实了创新城市管理的思想基础。

和谐管理是主旋律。我们现在的城市管理,刚性的、强力的、简单化的较多,缺乏深入的调查、交流、疏导、协调,缺乏人文关怀和宽容体谅,易酿成冲突。因此,要突出强调“亲情化服务、人性化管理、市民化待遇”的和谐管理理念,高度重视和维护市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减少几分刚性,增添更多柔性管理的内容,通过春风化雨的教育、耐心细致的劝导,在以不牺牲市容秩序为代价的大前提下,从一定程度上解决部分人群的就业问题,解决部分业主的经营问题,解决部分企业的生产问题。

文明执法是强音符。加强和创新城市管理,必须始终高奏文明执法这一强音符。文明执法就是要讲究行为规范,遵守执法程序,做到礼貌待人、文明待人、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做好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和法制宣传工作,以理服人,以法治人。文明执法必须形成制度,并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提高。一是要建立执法人员行为规范。做到着装整齐,仪表大方,二人成行,三人成列,四人成方,执行公务时要做到“四先”,即敬礼在先、亮证在先、恰当称呼在先、指出违法事实在先。用“法”说话,杜绝说情、走后门现象。二是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在处理违法案件时,形成“一次教育、二次整改、三次轻罚、四次重罚”的执法方式,纠正“违法就要处罚,处罚就要从重”的错误思想。三是充分尊重违法者的正当权利。主动听取其陈述、申辩,重新审核后,再决定是否处罚,并作出充分解释。

全民参与是基音色。城市管理工作的首要目标是广大市民,城市管理实际上就是做群众工作。城市管理者失去了广大市民的支持协助,就会是无本之术,无源之水,整个管理工作就将陷入一种“单边管理”的状态中,导致城市管理的路越走越窄。因此,创造优良的市容秩序离不开全体市民;保持优良的市容秩序,同样也离不开全体市民。只有依靠群众,宣传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才能把城市管理这一难事做好。一些权威的意见说得好:市民(包括城市摊贩)是城市管理秩序的共同建设者和维护者,而城管部门仅仅承担辅助性职能和协调性职能,他们的作用仅仅是为这种秩序的形成提供最基本的规则,以及对可能的违规者进行惩罚。因此,全民参与是加强和创新城市管理的重要组织形式,是探索多样化和复杂性的治理策略,是避免管理矛盾激化的重要手段。

三、树立“创新意识”,打造现代城市

创新城市管理,应坚持把尽职尽责整顿市容环境秩序、尽心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放在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以亲民、爱民的工作措施,进一步促进城管执法工作有层次、有步骤地稳步推进。在规范执法上,严格按照《行政处罚法》要求,规范执法文书和执法程序,建立健全城管执法各项规章制度,实行监察管理执法责任追究,强化依法管理,规范化执法。在执法实践上,身体力行,深入一线,对群众反映强烈、严重影响市民生产生活的“热点”、“重点”、“难点”敢抓敢管,丝毫不懈怠。乱吊乱挂的广告招牌、多拉快跑的渣土车辆、深夜扰民的建设施工、震耳欲聋的烟花爆竹、乱扔乱丢的车窗垃圾……要象“啃骨头”,一个一个地去啃,不言放弃。要从“妖魔化”城管的舆论下突围,全力打造“学习型、工作型、创新型、竞争型、模范型”团队,狠抓政务、党务公开,注重社会监督评价,加大督察考核力度阳光操作,全面接受监督。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完善人、财、物、事管理,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规范权力运行,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把干劲凝聚到事业上,把功夫体现在工作中,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努力争当城市文明使者。

智慧城市 抱团创新 篇3

相关统计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提出规划的城市总数达到154个,投资规模预计超过1。1万亿元。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国建设“智慧城市”的城市数有望突破400个。

智慧城市是未来城市创新的重要杠杆,明确智慧城市的内涵和外延,形成智慧城市的技术体系、标准与规范是当前的迫切需求。在这个时候,中国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成立,以及《智慧城市技术白皮书》(2012年)的发布意义重大。

从跟随到引领

佛山是我国传统的制造业城市,去年制造业产值近1。7万亿元。“未来如何产业立市、转型升级是摆在我们佛山市委市政府面前最突出的问题。”佛山市经信局副局长罗帜光表示。为此,佛山市在2010年提出了四化融合智慧佛山战略,让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相互融合。在佛山市的智慧城市规划中,包括物联网、通信基础设施、电子政务、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我们通过一些试点示范工程重点推进,打通各部门、各企业的资源。”罗帜光表示。

作为我国信息化纵深发展的下一个目标,智慧城市建设可以提升城市乃至国家的综合竞争力。从各城市的相关规划纲要中可以看出,智慧城市建设涉及到各行各业,只有联合各方力量建立开放的联盟,才能更好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中国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由神州数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航天科技控股集团、中国电信、方正国际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44家成员单位中包括产、学、研、用等多方力量。联盟将以自主创新和引领发展为宗旨,通过对智慧城市共性核心基础技术的研究与自主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标准、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带动重大应用示范,促进智慧产业的发展。

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神州数码董事局主席郭为认为,有效整合智慧城市产业链上下游的丰富资源,通过相关产业之间资源互补来进行创新和建设,是智慧城市产业联盟成立的关键。同时,联盟的成立将有利于整合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所涉及的各项主体,形成日趋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最终打造智慧城市产业链与生态圈。

“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中国企业将如何迎接新的挑战?面对不断涌现的新名词,城市领导者如何开展工作?”作为联盟发起方代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怀进鹏表示,联盟的成立,特别是技术白皮书的发布,为未来智慧城市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关键技术,实现从“跟随”到“引领”的转变。

决心与技术 不可或缺

“无论技术怎么发展,应用都对信息技术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大量应用最集中的场景就是城市。”杨咸武表示,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还有很多核心技术问题亟待突破,科技部的工作就是通过推进关键技术突破,形成智慧城市发展的架构、体系、关键技术,和业界一起推动城市信息化的深化和发展。

“如果没有智慧算法,智慧城市只能是简单的传感而已。”北京市经信委副主任童腾飞表示。

在《智慧城市技术白皮书》(2012年)中提到,尽管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已具备一定基础,但仍然存在缺乏统一规划、技术标准、产业基础、法律规范和人才支持等诸多问题。为此,加强核心技术研究,尽快建立智慧城市核心标准体系,推动若干城市开展试点工作势在必行。

“数据是智慧城市建设中无形的生产资料和战略资源,要建好智慧城市,就离不开数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熊璋介绍了白皮书中的智慧城市模型。从技术角度,形成了智慧城市“六横两纵”的技术架构。

“我们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把不同数据搜集起来,这些数据分属不同的政府部门,所以智慧城市会让政府的工作模式有所改变。”熊璋认为,建设智慧城市的关键是党政一把手的决心、实实在在的需求和一定的资金支持。

城市创新系统 篇4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创新资源系统,成长机制

查阅国内外已有研究文献可以发现, 目前有关创新型城市的理论研究在创新型城市的内涵、发展模式与实现路径以及评价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然而理论界对创新型城市系统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作用机理仍缺乏清晰的认识, 对创新型城市成长机制的研究尚未有系统研究成果。基于此, 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基本理论与方法探讨创新型城市的成长机制。

一、创新型城市成长机制的动力学基本模型

创新型城市是指城市创新资源集聚和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并达到一定高度, 使得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驱动力的城市。城市创新资源包括创新人力、财力、物力和知识资源。城市创新人力资源指从事创新活动的科研人员, 是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 在创新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城市创新财力资源是指城市开展创新活动所需的经费, 其来源主要有政府财政拨款、企业自筹资金、银行贷款及其他, 是创新活动的重要保证;城市创新物力资源是指为城市创新活动提供支撑的实验平台、设备、仪器等物质资源的总和;城市创新知识资源指城市创新活动所需的各种科技文献、专利、数据库等资源, 是创新活动的知识基础。

城市创新资源系统是创新人力资源、创新财力资源、创新物力资源、创新知识资源的有机组合。城市创新资源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是构建城市创新资源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基础, 是对城市创新资源配置过程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详尽描述和刻画。因此, 为了深入研究创新型城市的成长机理, 有必要运用系统论的观点, 将创新型城市视为一个复杂、动态、开放的系统, 运用系统的思想和研究方法, 对其进行全面分析。本文遵循城市创新演化规律, 结合创新资源在各个行为主体之间的配置过程, 运用城市创新资源系统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构建创新型城市动力学基本模型 (如图1所示) 。

二、创新型城市的内在成长机制

利用上述绘制的城市创新资源系统因果关系图, 采用系统动力学描述流图的各种专业符号, 进一步绘制城市资源创新系统流图。通过对创新型城市系统流图的分析, 依托流图所蕴含的系统反馈回路, 深入探讨城市创新资源系统各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 理清系统的反馈回路, 明晰创新型城市成长的非线性、动态、复杂的过程, 进而探明在创新资源不断积聚过程中创新型城市的内在成长机制。

城市创新系统是由创新人力资源、创新财力资源、创新物力资源和创新知识资源有机结合而组成的, 以上四种创新资源对创新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为了理清创新型城市的内在成长机制, 有必要从创新人力、财力、物力、知识资源系统内在的因果反馈机制入手, 探明各种创新资源在推动创新型城市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采用系统流图进行深入分析, 从而明确创新型城市的内在成长机制 (如图2所示) 。

(一) 创新人力资源系统成长机制

创新人力资源系统成长机制是指依托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等创新主体, 通过加大具备知识、技术和创新精神的人员投入力度, 提高城市创新绩效, 推动创新型城市成长的基本模式。从创新人力资源系统流图可知, 专利年均增加量作为反映城市创新成果的重要体现, 其增长速度主要依靠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科技人员的投入。企业科技人员、科研机构和高校科技人员共同组成了城市科技人员, 城市科技人员的变化程度主要取决于科技人员年均增加量。科技人员年均增加量必然离不开城市教育的发展, 城市教育水平的高低具有决定性作用。教育水平的提高必然要通过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城市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 政府财政能力不断提高,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提高教育质量逐步实现。因此, 创新人力资源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城市经济实力的增强、科教投入的加大和城市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 城市通过自身经济实力的增强, 不断加大科教投入力度, 强化人才储备, 增强创新成果产出和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最终提高城市创新能力, 进而形成创新人力资源系统成长机制。

(二) 创新财力资源系统成长机制

创新财力资源系统成长机制是指在良好的创新环境中, 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等创新主体通过多种渠道筹集研发经费, 不断加大创新经费投入力度, 增强城市创新能力的过程。从创新财力资源系统流图可知, 企业研发经费、科研机构和高校科研经费是创新财力资源的主要来源。企业研发经费的筹集包括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两方面, 企业内部主要通过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增加R&D经费投入比重, 企业外部包括积极利用国家政策, 争取国家对企业创新活动的补助和奖励, 此外, 还要努力争取银行贷款和风险投资。科研机构和高校科研经费的来源主要包括专利在技术市场的收入、政府财政拨款、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收入来实现。企业研发经费、科研机构和高校研发经费对城市创新投入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研发经费投入的多少对创新成果有直接相关, 对城市创新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此外, 良好的创新环境不仅有利于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研发经费的筹集, 更有利于提高科技成果转率, 提高创新产出水平。

(三) 创新物力资源系统成长机制

创新物力资源系统成长机制是指通过加大与创新活动相关的研发机构、设备等有形的创新资源的投入, 为创新活动提供良好外部环境, 提高城市创新能力的过程。从创新物力资源系统流图可知, 研发平台对专利增长速度具有直接作用, 是提高创新产出水平的基本保障, 主要包括企业研发机构、科研机构和高校研发机构。企业研发机构的数量多寡往往与企业自身实力具有直接关系, 科研机构和高校研发机构数量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拨款。

(四) 创新知识资源系统成长机制

创新知识资源系统成长机制是指创新产出的重要成果———专利在不断增加的情况下, 加快成果转化速度, 提高城市创新水平的过程。专利的增加速度主要受人、财、物三种资源的影响, 具体包括:企业科技人员、科研机构和高校科研人员、企业研发经费、科研机构和高校科研经费、研发平台。科研成果转化率主要依赖于中介机构服务水平及创新环境的不断优化。只有加快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 提高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 在良好的创新环境中才能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率, 提高城市创新能力。

三、基于创新型城市成长机制的创新型城市建设举措

本文通过对创新资源系统视角下的创新型城市成长机制分析, 运用系统流图对创新型城市成长所必需的人力、财力、物力和知识四种驱动因素进行了深入剖析, 探明其在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所发挥的作用。由于创新型城市形成的基本条件创新资源的集聚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 创新资源集聚和创新能力达到一定高度是形成创新型城市的标志。因此, 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 必须在良好的创新环境中, 突破创新资源集聚的瓶颈, 通过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来提高创新效率、增强创新能力。

(一) 加大创新资源投入力度

通过对系统因果关系图和系统流图的深入分析可知, 创新人力、财力、物力和知识资源是创新型城市形成的重要前提条件, 是不断提升城市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 城市创新系统的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校、中介组织等参与主体应该发挥自身比较优势, 加大创新资源投入力度。对企业来说, 企业应该广开渠道, 加大创新财力资源筹集力度, 增加财力投入, 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充足的资金;更新人才使用和引进观念, 多种方式引进或者使用人才, 加大人才储备力度;按照“多渠道、多方式、多模式”的理念, 积极组建技术研发中心, 为提升企业研发能力提供物质保障;加强创新知识资源投入力度, 积极将专利等核心知识资源转化为生产力, 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城市创新资源在不断加大投入的过程中, 还应该注重创新资源的积聚, 通过不断提升创新资源质量, 优化创新资源结构, 强化对创新资源的管理, 发挥协同效应, 提高创新绩效。

(二) 提高创新成果产出水平

城市创新系统良性、高效、稳定运行是确保创新成果产出率的关键所在。城市只有具备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才能不断提高创新收益, 提高城市创新能力, 为城市创新系统提供充足的人才、资金、设备等资源, 为推动创新型城市成长提供不竭动力。为提高城市创新成果产出水平, 首先, 应该要强化中介服务机构建设, 努力填补中介服务机构空白, 扩大中介服务机构影响范围, 提升中介服务机构服务质量和水平, 为创新成果转化搭建良好桥梁。其次, 政府应该积极推动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产学研战略联盟, 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合作, 实现优势互补, 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 提高城市创新绩效。最后, 政府应该根据城市产业发展现状和特色, 积极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通过优势产业创新能力的增强来不断提高城市创新能力, 发挥优势产业的带动效应, 不断提高创新成果转化率, 提高城市创新水平。

(三) 不断优化城市创新环境

城市创新环境的不断优化是提升城市魅力、增强城市对创新要素吸引能力的关键所在。城市创新环境主要包括金融环境、教育环境、人才环境、科研环境、政策环境等。因此, 政府首先应该加大对创新型企业资金扶持力度, 为其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银行贷款、风险投资等金融服务;其次应该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通过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培养大量优秀人才;再次, 应该营造良好的人才引进和使用环境, 将大量科技人才吸引过来, 并通过良好的激励机制为其提供发挥才能的平台;然后, 政府应该积极营造鼓励创新的氛围, 积极促进企业和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 通过联盟、协作等多种渠道加快创新步伐;最后, 政府应该通过积极出台相关的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 为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 激发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创新绩效。

四、结论

创新型城市的形成需要创新人力、财力、物力和知识资源不断集聚, 并发挥其协同效应, 进而使得城市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型城市应该通过创新资源系统内部的微观机理, 利用创新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通过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和中介机构等创新主体共同努力而形成。

参考文献

[1]Landry and F.Bianehini.The Creative City[M].Landon:Comedia, 1995.

[2]Roberr Peter, Skyes Hugh.Urban Regenera-tion:AH and book[M].Landon:SAGE Publications, 2000.

[3]David Doloreux, Saeed Parto.Regiona l in-novation systems:current discourse and unresolved is-sues[J].Technology in Society, 2005, 27.

[4]赵黎明, 李振华.城市创新系统的动力学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 2003, 1.

[5]王灏晨, 夏国平.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广西区域创新系统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8, 6.

[6]杨剑, 杨锋, 王树恩.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区域创新系统运行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 2010, 8.

城市创新系统 篇5

城市管理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高效能的城市管理,能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扩大城市功能空间,降低城市运营成本,提升城市对资源要素的聚合力和功能的辐射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我市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管理,各相关部门、单位认真落实城市管理工作,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以及“全国十佳魅力城市”等多项殊荣。特别是近几年,我市以创省级文明城市、创一流人居环境、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大力改造旧城、开发新区、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城市建设成果斐然,永安市“全国十佳魅力城市”品牌内涵不断提升,为改善我市的投资环境,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奠定了基础。但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环境卫生不洁、违法建筑等“顽症”仍有不同程度的反弹。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好这些问题?通过深入城市管理一线调研,我们感到,作为城市管理部门,只有进一步转变转变思想观念,创新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才能适应新的形势任务需要,推动城市管理工作上水平。

一、城市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市管理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各个部门和单位,关系到千家万户,大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小到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等,具体到个人利益。城市管理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矛盾和问题无时不在,主要表现在:

(一)占道经营、流动摊点屡禁不止。一些违法者根据城管执法工作的规律,采取“你进我退,你退我进”的迂回游击战术,与执法人员打“时差战”。也有一些违法者针对城管执法中的薄弱环节,钻执法空子,采取“打擦边球”的战术,在商店门前摆放的三轮车上卖物品等,城管来了就暂停经营,“老鼠躲猫”的“拉锯战”屡见不鲜。

(二)对违法事实拒不承认。在具体的工作中,城管执法人员往往不是违法者实施违法行为的第一见证人,这给调查取证工作增加了难度。现场的群众由于是熟人或是害怕报复或是同情违法当事人(大都为弱势群体)或是仇视城管等感情色彩原因,往往不愿意作证甚至还为违法者帮腔。执法人员虽然知道违章者在狡辩,但就是拿他没办法。

(三)“虚心接受,坚决不改”者大有人在。这种情况在日常劝导教育管理过程中较为常见。一些小商贩或商店经营业主在违法事实真相面前,摆出一副可怜相,道出要养家糊口等各种充分理由,并虚心接受执法人员的教育,给人唯一的感觉就是认识错误的态度非常好,但换个地点又“重操旧业”。

(四)暴力抗法时有发生。城管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与被管理人员发生摩擦是在所难免的。有些管理相对人的素质相当低,任你“动之与情,晓之与理”,就是我行我素,唆使家人或社会上不明真相的好事者,对城管执法人员撒泼耍赖,故意将违章物品捣坏或躺倒在地上(有的甚至躺在执法车辆下),或者说,一边喊着“城管打人”,一边主动袭击执法管理人员,致使执法工作无法开展,事后还到效能、人大等监督部门“莫须有”投诉城管。据调查,暴力抗法事件发生地多在市区繁华区域的五一桥、五四路、铁路供应站附近等路段,发生时间多在夜间执勤,发生的对象多发生在工作认真的执法人员身上。

(五)交通秩序混乱。我市为缓解停车难问题,将市区道路施划大量占道停车泊位,但部分驾驶人员随意停车现象还大量存在,随意上人行道;非机动车辆和摩托车停放无序,横七竖八停在商店门前或是占用盲人通道;载客摩的蜂拥在斑马线两端;摩托车修理行业占道修理等影响市民出行现象普遍存在。

(六)环境卫生状况差。上世纪九十年代,永安市曾荣获“全国卫生城”,响亮省内外,创建过程中花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环境卫生得到了极大改善,城市形象有了大幅提升。而如今的环境卫生状况大幅下滑,环卫设施破坏严重,市民随地乱扔垃圾、商店随意将增圾堆放到人行道上、违章饲养家禽家畜的现象严重,成了社会评论焦点。

(七)违法建设现象难绝。《城乡规划法》修订实施后,法律赋予了城建监察部门更大执法权,目前沿街的违章搭盖基本得到控制。但一些小区或城乡结合部的居民私自占地或历史遗留问题长期未拆的违法建筑“步步为营”扩大建设规模,在屋顶上违法建设搭盖现象依然严重,影响了建筑物整体景观和空中美景。

(八)监管力度不够。缺乏大城管意识,公安、工商、城管、卫生等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大局意识、协作意识不够,对职能交叉的问题无人“抱养”,相互推诿,削弱了城市管理力度。

二、城市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既得利益驱动。流动商贩占道经营是市场规律的产物,流动商贩占道摆摊设点逃避各种税费,以低成本赢得经营成果。商店经营业主店外经营,以获得经营场地和烘托浓厚的商业气氛,赢得不正当竞争力。部分市民的私利心态重,“只顾小家不顾大家”,在房前屋后擅自违章搭盖饲养家禽家畜或出租收取租金,污染环境卫生和破坏市容环境,周边居民怨声载道。

(二)市民素质良莠不齐。随着我市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人口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农民进城定居,外来农民工、下岗工人及残疾人等城市底层的弱势人群占相当大比例。客观上使这类人群通过违法乱搭乱建,改善居住条件,占道经营摆摊设点,靠马路市场占道经营维持生计。部分市民卫生意识、文明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差,乱扔垃圾、乱倒垃圾和随意乱停放车辆的行为习惯成自然,始终保持着对自己的行为犯不了大法观念,法律意识淡薄。

(三)部门配合不力。由于城市管理工作涉及部门多,又因我国法律体系复杂,职责分工存在交叉和划分不明确,从而制约、弱化了城市管理的职能,由此而使相关部门你推我、我推你,其结果是大家都不管,或是在利益的驱动下,有利益的事,大家都争着管,没有利益的事,大家都不管。

(四)城管执法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城建监察部门是城市管理专业队伍之一,在城市管理方面充当重要角色。目前,我市城管大队人员编制少,执法人员力量不足,仅有52名执法人员,且年龄老化,由于受到编制、经费等因素限制,人员很难流动及培训、教育,因此造成个别队员素质较低、执法水平不高,工作方法单一,不讲究执法技巧,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不强,影响执法效果。随着我市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管理面不断扩大,内容不断增加,行政执法所用的车辆、通讯装备较为落后,原有的管理模式和现有的城管队伍已经滞后于目前快速发展的城市管理的需要,影响了执法工作的正常运行。

(六)城管法律缺位影响执行力。现有城管法规存在行政许可缺失、法规强制力不足、可操作性不强等,进一步增加了城管执法的难度。对一些违法行为如“违规饲养家禽家畜”等处罚力度低,入室没收或强制宰杀没有法律依据,只能劝导教育,因而违法者不怕查处,往往顶风违法,束缚了执法者的手脚。又如,一些成群成帮的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地区人员在市区无证设摊,处理不好容易引起群体暴力冲突,甚至涉及民族矛盾,城管执法很无奈,城管执法机构成了执法队伍中的弱势群体,工作人员时常产生畏难情绪。

(七)执法环境不佳。许多群众甚至部门单位的个别领导同情违法者,对城管执法人员的行为不理解、不支持;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偏向管理相对人等弱势群众;市民群众在自身利益未与城管执法冲突时又对执法工作要求高,评头论足。

三、建立城市长效管理模式的几点思考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市城市管理需要科学、创新、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的需要。

(一)树立大城管理念。因城市管理工作的广泛性、经常性、长期性、动态性、复杂性等特点,城市管理工作不是哪一个部门能够独立完成的,所以城市管理工作必须从现实和科学的角度出发,坚持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前提下,建立有效的联合执法机制,做到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理解、齐心协力、多管齐下。城市管理委员会及城管办,在发挥领导、协调、监督检查职责基础上,要着眼调动各城市管理相关部门的协作能力,推行违法违章行为“抄告”、“责成整改”制,当好“转换器”,将掌握的问题及时下达给有关职责部门处理,建立良好的城管运作网络,形成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局面。

(二)严把行政许可关。严格控制门店审批,从源头上杜绝店外堆放、经营、作业现象,转变过去占道收费管理为占道处罚管理。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执行《关于加强市区城市长效管理的实施办法》的要求,严把行业准入标准和我市市区路段行业设置控制要求,为城市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扫清障碍。在旧城区改造和新城区规划建设的同时,应同步考虑公厕、垃圾中转站、公交车站、集贸市场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使其数量足够且分布合理。有关职能部门要主动参与开工前的规划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对基础设施建设达不到要求的实行“一票否决”制。

(三)实施人性化管理。一方面要根治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乱张贴现象,严管,规范次干道,加强城区主次干道、社区、居住小区小市场建设和管理,另一方面又要照顾残疾人和下岗职工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尽力解决弱势群体的后顾之忧,协调民政、残联、社区居委会帮助他们拓宽就业渠道,制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鼓励支持社会资金投资开办福利厂吸收弱势群体就业,切实解决其生活出路,使其不再从事违法违章经营等。

(四)实施精细化管理。目前我市城市管理仍停滞在粗放型管理模式,紧盯几个蔬菜水果摊,偏重于大的建设项目批后跟踪管理等。应从粗放型管理模式向精细化、数字化管理模式转化,一要根据路段所处地域环境不同划分为示范街(步行街、燕江东路、燕江中路、新西路、新府路)、严管街(燕江南路、五四路、江滨路、中山路、南坑路、国民路、大同路)、监管街(大小街、解放路、东坡路、新安路、巴溪大道),并制定相应的标准化管理规定;二要统筹兼顾,全方面、全时间段监管;三要有数字观念,用数字来衡量管理是否达到标准;四要精细管理手段,采取“盯、守、防”的方式,执法人员做到“四勤”,即眼勤、手勤、脚勤、嘴勤,将违法、违章现象遏制在萌芽状态;五要杜绝城市管理工作时紧时松的现象。

(五)强化集中整治。营造严管重罚声势,形成高压管理态势,震慑违法当事人,遏制违法行为蔓延势头。随着我市建成区的扩大和旧城改造步伐的加快,部分人为在拆迁改造中获取政府的巨额补偿,乱搭乱建,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城郊村,执法人员在强制拆除时易遇到围攻和暴力抗法。为打击违法者的嚣张气焰,应组织国土、房管、建设、公安等部门集中拆除违法建筑和违法搭盖,展示出行政执法队伍的声威。市城管办立足标本兼治的原则,集中执法部门力量,拎成一股绳,重点治理反弹严重的“顽症”,将整治与日常化管理纳入双轨管理机制,达到长效管理的目的。

(六)改革公用事业管理体制。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按照“统一管理、权责一致,条包块管、以块为主,强化城区、立足社区”的原则,建立城市管理目标责任制,把城市管理任务落实到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以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管理为基础,各有关部门的职能管理为支柱,充分发挥街道、居委会和有关部门的积极性,协调作战,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可以探索环卫、市政、园林养护的企业化管理模式,通过招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管理和运行效率,让政府部门从具体管理转为日常监督。

(七)打造特色城市管理品牌。作为服务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广大市民的城市管理,应抓住有利时机,深度挖掘,高度提炼,形成符合城市精神的特色城市管理品牌。我市的商业步行街就是一条典型的特色管理品牌街,用品牌服务吸引市民,用品牌服务吸引商家,用品牌效益促进发展,用品牌形象赢得市民的理解和支持,真正实现“城市管理为人民,人民城市人民管”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管理境界。

(八)强化城管队伍建设。一是强化队伍素质教育,提高执法技巧,规范执法程序,不断提高队员的执法水平;二是实施量化考核,明确路段、明确人员、明确标准、明确责任、明确目标;三是推行未位淘汰待岗制,增强队员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改进执法队伍的工作作风;四是建立奖惩激励机制,管好、用好城管干部,要逐步建立起城管人员优胜劣汰、能进能出、交流轮岗等制度,弘扬队伍正气,树立“有为才有位”的职业精神;五是政策倾斜,充实执法力量,城管人员参照公安民警提高福利待遇和完善执法设备,提高执法科技含量。

城市创新系统 篇6

“创新”是海淀的符号,实施创新型城市建设势在必行。海淀区依靠科技优势,依靠国家赋予先行先试的职能不断开拓进取,由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成为了中国第一个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在实现创新型企业群体快速崛起的同时,又吹响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号角。

如何在当下实现上述的转型与目标?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关村海淀园管委会副主任张秀英,解读海淀以国际视野、跨区域成长的基本路径。

创新基因:敢为天下先

1980年,第一批科技人员“下海”创办民营企业,随之“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兴起;1988年,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成立;1999年中关村科技园区成立。海淀因历史沿革,使其科技资源相对集中,吸引了众多企业汇聚于此。“中国第一家高新区”、“中国第一个示范区”都无不寄予了国家对海淀创新带动、技术辐射的厚望,即通过试验区探索出建立新型产学研模式、社会创新体系及资源整合网络,以促进我国经济结构从过去简单依靠土地、矿产、石油等自然资源的发展模式转变。

“试验区第一任主任胡昭广经常告诫我们,试验区要做的事业是非常艰巨的,也是伟大的,因为它没有可以借鉴的模式,照搬国外方式也不合用。于是,胡主任连同领导班子胡定淮、王思红、赵凤桐等其他几位成员一起,不断调查研究,不断寻找思路,成就了试验区再发展的铺路石。 我作为试验区建设队伍的第一批员工赶上了它起步时期的那一刻。”

要想成为铺路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小事做起,为企业发展解决问题寻找突破口,成为了当时试验区发展史上攻坚克难的第一步。据《铺路石》记载,对于园区的高新企业,要从体制机制上为他们“松绑”,首先要解决企业“办事难”的顽疾。申请注册一个企业需要花很长时间,审批环节过多,企业的积极性就得不到保护,办事效率也很低,企业的意见非常大。经过试验区领导和海淀区委区政府的研究与努力,及时调整了试验区工商所的所长的职务,有效解决了试验区对注册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审批的问题。

外事服务体制也是如此,串、并联多层级外事审批体制机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试验区的集外事审批、政审、护照、签证于一体工作机制,创下了纵向减少一个审批层级、横向实现3个部门串联和外事审批时间由3个月以上到一个月的历史记录,这为试验区的外事资源整合,争取国家相关外事审批政策和审批权下放奠定了扎实基础。

这些仅仅是海淀园的建设实践者们在体制机制创新、增强企业活力提供诸多服务中的冰山一隅,在这段漫漫的征程中,海淀园在诸多的创新实践中,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外事体制机制的创新到加入世界科技园区协会,从传统外事接待到国际交流平台的搭建,海淀园作为一个中国高新区践行国际化发展的先行者,不负众望起到了应起的带头作用。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将中关村核心区建设成为创新型城市,首要是找好自己的位置,这段试验区的发展史、创新佳话、铺路石的思路,会有助于放大其在全球视野中的功能与作用。”张秀英表示。

创新要素:国际化视野

海淀园无疑是中国高新产业园区国际化发展的先行者,25年形成的《中关村全球科技创新互联互通工程》成功模式值得借鉴:“归纳起来,就是运用国际化理念和Web2.0技术相结合,进而实现的创新体制机制、研究国际化创新政策、搭建国际化平台、运用国际化媒介、开展国际化活动的跨界应用,进而实现海淀园更快、更好、更高效的国际化服务体系”。张秀英的归纳与总结,历史资料翔实,实现过程清晰认真,很有启发。

《中关村全球科技创新互联互通工程》是一项工程。它是从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试验区)到第一个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国家创新工程。该项工程起源于1988年,早期串、并联传统外事体制机制、构建新型服务体制机制的工作作风,形成了海淀园国际化发展良好的创新习惯;起步于2004年,以成为科技部火炬中心“科技型企业走出去‘一站式’服务试点任务”为契机,开始了搭建海淀园以Web2.0为理念的新型服务平台(iBridge)的建设,形成了开放、整合、合作发展的新起点;网络平台开通于2007年,升级于2012年。

《中关村全球科技创新互联互通工程》是一个案例。是中国高新区乃至世界科技园区协会中第一个开展以Web2.0为资源整合,进而实现大数据、云平台为理论基础,深度探索下一代高效、精简创新园区服务新模式的成功案例。实现了仅用支持企业国际化发展资金500万元/年、三年时间、200多家企业参与的试点政策,吸引了来自世界近40个国家或地区从事战略新兴产业企业的合作与交流,产生了使本地企业与全球科技创新资源的充分流动和创新主体思想的不断迸发的效果;对破解全球科技创新政策的研究与制定摸索了第一手经验,积累了信息与案例。早在2008年海淀园国际化发展模式就被哈佛大学教授John Della Volpe评价为“是亚洲范围内极少数将基于Web2.0进行社交网络应用的先行代表之作,并将其选择应用在全球科技创新发展领域,未来大有作为”。

海淀园的国际化发展之路,在中关村论坛海淀专场上也留下了深深的足迹:海淀园国际化是一边跟踪世界创新脚步、一边实现自我蜕变的奋斗历程。2012年中关村论坛海淀专场国内外专家带来了 “未来创新全球视野、标准行”,“知识产权保护,助力合作发展”,“从企业集群、产业集群看创新集群的发展”等启示与观点;2013年的演讲嘉宾为我们带来更加聚焦创新的方式与手段,突出了创新已不仅是思考,更应该是行动的观点,因为它直接影响我们人类共有的明天。

张秀英表示,通过策划和设计中关村论坛海淀专场活动,使我们深深感受到明天将呈现给大家的是最不墨守成规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由梦想家,驱动程序和实干家编织成创新的纽带,使那些丰富而生动、闪闪发光而非凡的创意故事,把人们引入一个令人鼓舞的新航程。明天注定要重塑你、我、他的未来。为了明天,虽不仅在于我们是谁,但更在于我们将以什么方式去创新。

城市创新系统 篇7

创新型城市指标监测评价是指导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有效手段,也是评价创新型城市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创新型城市指标监测评价为城市创新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咨询意见。

创新型城市指标监测评价系统,是创新型城市指标监测评价的一种有效实施方式。对于评价创新型城市的逐年纵向发展状况,以及各个创新型城市的横向发展对比状况,科学量化的评价创新型城市建设成果意义重大。

笔者以太原国家创新型城市指标监测评价系统为例,对创新型城市指标监测评价系统构建进行研究。

创新型城市指标监测评价系统目标

根据太原的区位特点,以及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指标情况、分布状况。太原国家创新型城市指标监测评价系统主要实现3个目标:太原国家创新型城市指标监测评价分析;国家创新型城市指标监测评价分析;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创新型城市指标监测评价分析。

对于太原国家创新型城市指标监测评价分析,主要实现对太原市历年指标的监测评价分析功能,对太原市历年由基础数据生成的二级指标以及进一步生成的一级指数、创新指数进行纵向分析与比较。

国家创新型城市指标监测评价分析,实现对38个国家创新型城市历年的二级指标和一级指数、创新指数进行纵向分析与比较,对38个国家创新型城市某一年的二级指标和一级指数、创新指数进行横向对比以及对38个国家创新型城市二级指标和一级指数、创新指数排名变化情况比较。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创新型城市指标监测评价分析,根据太原市的区位特点实现对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历年的二级指标和一级指数、创新指数进行纵向分析与比较,对中部六省省会城市某一年的二级指标和一级指数、创新指数进行横向对比,以及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二级指标和一级指数、创新指数排名变化情况比较。

创新型城市指标监测评价系统指标以及指数

创新型城市指标监测评价系统构建的关键是创新型城市监测指标的选取,以及各级评价指数的确定。

太原国家创新型城市指标体系,是在参考国家以及兄弟城市创新型城市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考虑科技投入产出以及环境等软条件,结合太原市的实际情况进行总体设计的。具体包括创新投入、企业创新、成果转化、高新产业、科技惠民[1,2]5个类别20个二级指标和33项基础数据指标,见表1、表2。该指标体系能够比较好地反映太原市创新性城市建设的状况。

对20个二级指标按照创新投入、企业创新、成果转化、高新产业、科技惠民5个类别,分别除各自对应的标准值(标准值选取38个国家创新型城市2009年各个二级指标值的最大值),乘以各自权重累加进行指数计算,得出创新投入指数、企业创新指数、成果转化指数、高新产业指数、科技惠民指数5项一级指数,进而对一级指数按权重累加得到了创新型城市创新指数。

一级指数计算公式为

创新指数计算公式为

X=Σxi·qi.

式中,xi为一级指数;yij为二级指标;zij为二级指标标准值;qij为二级指标权重;X为创新指数;qi为一级指数权重。

创新型城市指标监测评价系统模块

太原国家创新型城市指标监测评价系统,在系统构架上主要包括五大模块,见图1。

用户权限管理模块。该模块实现的功能是对系统中进行各城市指数录入的用户进行管理。设置系统管理员用户,该用户的权限是进行系统中各项指数的设定,进行增加和删除城市,同时有权利分配系统维护员账号密码,指定用户的操作权限。系统维护员用户,该用户由系统管理员分配,包括对全部城市信息进行录入和修改操作的一级系统维护员和可以对指定的城市的信息进行录入和修改操作二级系统维护员。

数据录入模块。该模块实现对太原国家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中监测的各项基础数据,按照时间段进行录入修改操作,其中一级系统维护员可以对38个国家创新型城市和中部六省会城市涉及的基础数据进行录入和修改,二级系统维护员可以对指定的一个或者多个城市的基础数据进行录入合修改,以及实现对新闻信息、科技动态的录入删除。

数据计算统计模块。对录入的历年基础数据进行处理生成二级指标,对二级指标按照指数公式计算得出各级指数。对指定时间段或者时间点的二级指标和生成的各级指数进行38个国家创新型城市之间的排序以及历年的排名变化情况计算和中部六省会城市之间的排序以及历年的排名变化情况计算。

数据显示模块。对处理的各项数据结果,根据一个选定城市所选择的时间段的二级指标和各级指数的纵向变化情况,以及所选择城市在选择的时间点所处的38个国家创新型城市或者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的排序情况,该城市在所选择的时间段的排序变化情况,采用图表、柱状图、饼状图及曲线图等方式表现出来。

数据输出模块。对各项数据的处理结果,以及生成的图表,进行电子文档的导出与纸质文件的打印。

综上所述,太原国家创新型城市指标监测评价系统的构建,对于太原市创新型城市历年指标长期的系统的监测评价分析,掌握太原市历年来创新型城市建设成效,以及了解太原市同38个国家创新型城市以及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成效的对比意义重大。该指标监测评价系统采用一套完善的指标体系,实现对38个国家创新型城市、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历年的二级指标和各级指数进行纵向分析与比较,对38个国家创新型城市、中部六省省会城市某一年的二级指标和各级指数进行横向对比,以及对38个国家创新型城市、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二级指标和各级指数排名变化情况分析。太原国家创新型城市指标监测评价系统的构建,有助于太原国家创新型城市指标监测评价工作形成完整的、合理的、良性的、长效的运作状态。同时对于其他城市的国家创新型城市指标监测评价具有借鉴意义。

摘要:太原国家创新型城市指标监测评价系统,是对20个二级指标,33项基础数据指标计算获得5项一级指数数据进行监测评价分析,实现了国家创新型城市、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二级指标和各级指数的纵向与横向对比,其意义重大,同时对于其他城市的国家创新型城市指标监测评价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监测评价系统,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侯仁勇,杨道云,陈红.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7):141-143.

城市创新系统 篇8

地处珠三角核心区域的广东省珠海市,近年来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升[6],但同样面临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升级等压力。在建设 “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大背景下,从专利、自主品牌维度探讨珠海创新优势领域、分析创新能力及其不足,是十分必要。当然,创新能力是多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为提升珠海创新能力,文中引入生态学理念,借鉴国内外学者、产业界的研究成果,构建了以创新文化为核心、创业栖息地为特色的珠海创新生态系统模型,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角度提出了增强创新能力的建议。

1 专利申请情况分析

根据广东省知识产权局统计信息公报[7]及珠海市专利统计简报( 2015 年第1 期)[8],汇总得到珠海市2006—2014 年度专利申请情况,如表1 所示;珠三角9 城市2014 年度专利申请数据对比情况,如表2 所示。

注: 1发明专利人均申请量= 发明专利申请量 ÷ 年末常驻人口( 万) ,表示每万人申请的发明专利数量; 2各市年末常驻人口( 万) 取自广东省统计年鉴( 2014 年) ; 3佛山市数据不包括顺德地区。

从统计数据来看,珠海市2006 年来专利申请有以下特点:

( 1) 专利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专利年申请量由211 8 件增长到899 8 件,增长4. 5 倍。

( 2) 专利申请增速波动大,2006—2008 年度增长缓慢,而2009—2012 年度增长迅猛( 年均增长率在25% 以上) ,2013—2014 年度增速有所放缓。

( 3) 珠三角9 城市横向对比来看,珠海市申请量排名靠后,专利申请总量排名第8 ( 仅高于肇庆) ,发明专利排名第6,表明珠海创新体量不大。

( 4) 专利申请结构持续优化,发明专利申请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比重上升,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比重逐年下降。2014 年,发明专利比重达到35. 3% ,几乎为外观设计专利的2 倍; 而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比重达到35. 3% ( 位列第2) 。

( 5) 发明专利人均申请量大; 2014 年,珠海市每万人发明专利申请量达17. 2,仅次于深圳,位列第2。

总之,珠海专利申请量增长迅猛,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而横向对比来看,专利申请总量相对较少,但专利结构最为合理,专利密度大,专利价值相对较高。这也进一步表明: 虽然从辖区面积、GDP、人口等指标来看珠海市总体规模小,但创新氛围好、质量高,符合其 “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的定位,走了一条与其他城市不一样的特色发展道路。

2 珠海技术创新重点领域分析

国际专利分类法( 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简称IPC) 是目前通用的专利分类方法,共分八部、一百余大类; 通过地区专利IPC分布分析,可获得地区技术创新优势领域。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系统检索了珠海市2000—2014 年的发明专利数据( 检索时间2015 年2 月14 日) ,共获得发明专利数据888 6 条,其IPC分布及申请人情况如表3、表4所示。

从数量超过200 件的IPC大类来看,珠海市技术优势领域相对集中,前11 大类共申请526 0 件,占总申请量的近60% ; 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 1制冷、热领域( 包括F24、F25、F04 三大类) ,共计144 4 件,占总量的16. 2% ; 2 IT技术领域( 包括G06、A61、、G01 三大类) ,共计177 2 件,占总量的19. 9% ; 3 打印、复印耗材领域( 包括B41、G03 两大类) ,共计708 件; 4电气设备领域( 包括H01、H02 两大类) , 共计764 件; 5 医药领域( H04 类) ,共572 件。

从申请人角度即可看出,珠海市发明专利申请集中于大型企业,前10 名申请人共申请349 9 件,占总量的40% ; 其中格力系企业( 含珠海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等) 更是一枝独秀,申请量达到224 8,占全市总量的25% ; 打印耗材企业(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艾派克微电子有限公司) 发明专利申请量达593 件,占全市总量的6. 7% ; IT类企业( 炬力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珠海市君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珠海金山办公软件有限公司、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东信和平智能卡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发明专利608件,占全市总量的6. 8% 。

以上数据表明: 珠海市在空调制造、打印耗材、信息技术等领域技术雄厚,这也造就了珠海格力电器公司在空调领域的领军地位和珠海作为 “打印耗材”之都的地位; 然而珠海市创新活动主要集中于少数 “领头羊”企业( 如格力电器有限公司、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等) ,而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专利申请量偏少、缺乏创新成果与活力,专利申请容易受到 “领头羊”企业得影响,这也不难解释珠海专利申请量增速出现波动的原因了。

3 商标( 自主品牌) 情况分析

创新能力不等同于技术、研发能力,技术成果最终需要商业化方可体现其价值,而商业化效果可通过商标这一知识产权衡量; 区域商标( 尤其是驰名商标、著名商标) 情况体现了创新知识的扩散、产业化及市场运作情况。为分析珠海市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能力,统计了珠海等9 市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著名商标情况。其中,中国驰名商标是在中国为相关公众广为知晓并享有较高声誉的商标,需经有权机关( 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或人民法院) 依照法律程序认定; 广东省著名商标市广东省内具有较高市场信誉、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注册商标,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组织设立的广东省著名商标认定委员会负责广东省著名商标的认定和管理工作; 两者可作为评判品牌影响力的重要参考。

注: 数据采集自各市市政府或工商局相关通报( 截止2014 年) ; #表示未查询到相关数据。

就商标情况来看,珠海市仅有10 件中国驰名商标、90 件广东省著名商标,排名靠后,与深圳、广州差距明显。反映了珠海市整体品牌能力较弱,辖区企业品牌知名度较低,企业 “小而散”,与发展高新技术所需的规模经济不相适应,创新的市场化能力较弱。

4 构建良好创新生态系统,提升珠海创新能力

区域创新能力是诸多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为提升创新能力,学术界、产业界从创新体系、创新系统、创新网络、开放式创新等诸多领域开展了相关研究; 近年来,创新生态系统( innovation ecosystem) 概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研究创新的新视角。

4. 1 创新生态系统的提出

2003 年美国PCAST ( President's Council of Advisor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 发布了两篇关于美国创新问题的研究报告,正式阐述了 “创新生态系统” ( Innovation Ecosystem)的理念; 报告指出国家技术及创新领导地位取决于富有生命力、动态的创新生态系统,创新生态系统是推动技术和经济发展必须的机构和人员的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并提出了支撑美国创新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举措[7]。此后,关于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涌现。

在创新生态系统概念的界定方面,Adner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是将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密切合作,将各个企业的创新成果整合成一套协调一直、面向客户的解决方案[8]。Luoma - aho等人指出创新生态系统是在一个生态环境中的长期或临时系统,它可以起到互动和交流作用,在这个生态环境中存在各种创新主体,它们在这个生态环境中相互交流,推动创新发展[9]。Sharke、Satish则提出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松散而互联的网络,每家公司围绕创新或创新平台而协同发展,并为生存和整体效益而相互依存[10]。而Russel等人则从系统组成的角度指出,创新生态系统是指由跨组织、政治、经济、环境和技术等个子系统组成,通过各子系统的互动,形成了一个有利于的创新氛围,从而摧毁和促进业务持续增长[11]。李万等人则提出,创新生态系统是指一个区间内各种创新群落之间及与创新环境之间,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连接传导,形成共生竞合、动态演化的开放、复杂系统[12]。杨荣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由创新个体、创新组织和创新环境等要素组成的动态性开放系统[13]。赵放、曾国屏则在紧扣 “主体之间相互依赖”、 “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将不同角度或层次创新生态系统的组织统一到一个 “中心———外围”的结构分析框架中,并指出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层次性[14]。

由此可见,作为一个新兴研究领域与视角,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边界等问题尚未达成共识; 但多数研究者从生态学角度研究创新活动,把创新活动与生物群落进行类比,看作某种生命体,研究其有周边环境的关系,探索其生长、进化、衰退机理,并强调创新系统的多样性与适应性。因此,创新生态系统可以看作各个创新主体之间、主体与环境之间,传递物质、能量、信息、人力等资源,形成相共生共荣、相互制约具有生态系统特征的系统。

4. 2 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模型

生态学是一种考察、研究生态现象的学科,也是一种看待世界、理解对象、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给出方案的方法论,可以扩充特定学科的研究视野。黄鲁成等人的研究表明: 创新系统具有生态系统的特征,以生态学方法研究创新系统是可行的[15,16]。

传统的创新研究,多以 “工程、机械”的角度研究 “输入”、“输出”问题,关注资源的配置及投入产出,创新要素间为静态、线性的关系。而创新生态系统则借助生态学的眼光去看待创新的历程,强调要素的生命特征、要素之间及要素与环境交互的动态性、开放性,从而探索创新系统良性运行的作用的机制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创新生态系统研究方兴未艾,对于创新生态系统的模型( 系统的结构及组成要素) ,目前亦有不同观点: Estrin认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其构成应该包括两个层面: 核心层面( 由研究、开发、应用三大群落组成) 和影响力层面( 含文化、教育、政策、资金、领导力等因素) ,并提出了三大群落创新生态模型[17]。Bloom、Dees认为创新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参与者和环境两个方面; 其中,擦浴者包括个体与组织,而环境则包括规范、市场和法律三个要素[18]。Smith、Kenneth认为创新生态系统包括流程、文化与能力[19]。Birol、Deniz则指出创新系统由集群、大学与车友的合作和创新文化[20]。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报告指出创新生态系统源于几个出色的组成部分: 发明家、科技人才和创业者; 积极进取的劳动力; 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性大学; 富有成效的研发机构; 充满活力的风险投资以及政府资助基础研究[7]。美国竞争力委员会也在其报告中强调,在未来25 年,必须为了创新而优化整个社会,在企业、政府、教育家和工人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关系,形成一个21 世纪的创新生态系统,并提出了 “人才”、“投资”和 “基础设施”三个方面的目标[21]。

以上观点从均提及了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有其合理性,但提出的创新生态系统模型仍不够完善,缺乏一般指导性。在借鉴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以创新文化为精神支撑、创新与创业交互推进的创新生态系统结构,如图1 所示。创新生态系统中,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政府、中介机构、创业团队为核心种群,根据项目、课题、关键技术攻关等需要,构成了一系列创新共生体、创业共生体。为了清楚起见,图中仅绘出了4 个共生体。

创新生态系统突出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成为系统的精神支撑。正如Wallner、Menrad指出,大多数已有的创新模型都包括了文化因素,但并不被视为变量因素; 而创新生态系统中,创新文化则应作为一个关键组成,开发系统范式的原理和创新文化的价值是一致的; 创新文化有利于创新主体之间的认同、联系与合作[22]。Mercan、Goktas认为文化可以解释创新生态系统中结构和制度因素不能解释的部分。因此,我们认为创新文化不能简单的作为背景因素,而应成为创新生态系统的精髓; 创新文化,除了作为系统生态因子外,应当渗透入每一个创新共生体,成为创新主体间的粘合剂与沟通导体,并融入各创新主体的DNA。

创新生态系统突出创业及创新创业的结合,创业共生体( 创业团队、初创企业) 类似于自然界中的饲养者( breeder) ,在技术和市场环境的迅速变化背景下,他们往往是创新的携带者,是保持创新生态系统活力与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中的创业共生体在一定环境下,可以成长、演化为稳健的创新共生体; 创新共生体在创新过程中,亦可衍生、分化出新的创业共生体。曾国屏等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概念首先从美国受到高度重视有其必然性,并内在的将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美国在倡导创新生态过程中提出了 “创业美国”的理念,号召联邦政府和私人机构在美国大力推进创业的普遍性和成功,并在5 个领域推出了一系列鼓励创业者的政策。正是在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的模式下,硅谷模式得以延续,中小企业迅速成长并造就了苹果、Facebook、Google、You Tube等世界级明星企业。

政府在创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主要为释放创新优势与潜力,创造公平、开发的市场环境,而非单纯的资金投入、税收优惠等 “资金政策”。相对于市场化程度高的经济体,国内构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各种尝试,往往会遇到市场准入制度和行政性垄断的限制。政府不直接参与创新活动,但它是协调创新生态系统内各主体关系的关键物种之一,还可以制定一系列与创新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等,营造有利于开展创新的外部环境,从而刺激各主体创新活动的开展。

高校和科研机构是众多知识、技术的供给者,它们不仅参与创新知识的开发、生产、传播和推广,也是知识创造及技术型劳动者的培育基地,兼具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的功能,是创新的源头。

以各类商会、行业协会、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服务机构、知识产权交易机构、科技孵化器等为代表中介服务机构为创新生态系统各主体提供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是创新研发和创新成果转化的桥梁,在创新主体间关系协调、促进资源整合、加速创新成果转化、降低创新创业风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风险投资、创新基金、银行等金融投资机构是创新知识产生及其市场化所需资金的重要来源,可以有效弥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自身资金有限的缺陷; 此外风险投资等机构在风险把控、项目管理、市场运作等方面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可以帮助企业得主体更好的开展创新活动。

生态系统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阳光、能量、水、空气等生态因子,同样创新生态系统也离不开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创新政策、法律法规、人文环境等创新生态因子,它们构成了本系统中的 “非生物成分”,构成了创新所依赖的外部环境。

4. 3 珠海创新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

结合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与模型,发现珠海市创新生态系统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 1)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够突出,需进一步加强创新主体地位

企业是创新生态系统最为重要的物种,提升其创新能力,对于繁荣创新生态系统尤为重要。通过专利及自主品牌分析可见,珠海市目前创新行为主要集中在格力电器公司、天威飞马公司等领军企业,大量的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相对不足; 以珠海市唯一产业链配套完整、上下游产业齐全的打印耗材业为例,目前珠海市共有打印耗材企业600 余家,除天威、塞纳等公司外,但大多数为简单的来料加工、代工企业,商业模式陈旧,自主创新能力差; 2012年整个珠海耗材行业累计产值仅为两百多亿元,反映了珠海耗材业 “大而不强,企业小而散”的问题。

产业化程度低、企业规模偏小、知名企业不多的现状,导致珠海对创新资源的聚集能力不足,需求力度不高,难以形成技术创新的聚集效应和衍生效应。调研发现数量众多的中小民营企业或研发能力薄弱,或担心创新风险高、得不偿失,创新积极性不高,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低

( 2) 中介机构规模不够大,风险投资力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由于企业总量不足,珠海在科技中介机构数量、服务人员及服务性收入方面,较为落后; 且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存在专业分工不强,服务的产业覆盖不全,不能充分满足企业科技创新的需要。以企业孵化器为例,珠海目前拥有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南方软件园、清华科技园( 珠海) 等5 家市级科技孵化器,然而孵化器的功能尚不完善,部分孵化器停留在出租厂房或办公楼的初级阶段,为在孵企业提供服务方面明显不足。风险投资方面,珠海现有规模也明显不足,创新型企业获得风险投资的难度也较大,政府在风险投资领域的引导作用不够明显。

( 3) 高校、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薄弱,产学研合作氛围不够浓厚

高校及科研机构是众多创新知识的源头,珠海高等教育事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为迅速; 目前,辖区共有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等10 所高等院校,在校生规模超过12 万,广东省内名列第2,仅次于广州。但从专利角度看,珠海高校累计申请发明专利仅59项,与企业联合申请的发明专利更是屈指可数( 2项) ,表明一方面珠海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校企科技创新合作水平低下。究其原因,珠海市辖区两所211 院校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暨南大学珠海校区多为文科类专业,且均为分校区;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等4 所本科院校为民办性质高校,其定位为教学型、应用型高校,且办学时间短,受体制、资金等问题困扰,对科研的重视程度不足、科技创新水平有待提高。

科研机构是科技创新中从事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重要力量。依托具有影响力、较强科研实力的骨干企业,珠海市建有各级工程中心38 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珠海分支机构4家,初具规模; 然而横向比较来看,数量、质量仍然存在差异。

4. 4 创新生态系统下提升珠海市创新能力的建议

( 1) 发挥经济、科技政策的引导作用,使企业成为创新投入的主体; 通过科技保险、财税、金融等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改变珠海科技投入少、占GDP比重偏低的窘境; 推动企业( 特别是重点发展领域大企业) 建立研发机构,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相关力量,组建工程实验室、行业工程中心,构建创新联合体,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

(2)激发高校、科研机构的创新力,做好产学研衔。鉴于珠海高教事业起步晚、层次低的现状,珠海市应适当增加对高校(含民办院校)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入上述院校校本部的优秀科研团队、重点实验室等科技资源;辖区高校也应在开展教学工作的同时,加大校区合作、科研力度,做到扎根地方、服务地方,实现共赢。作为创新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物种,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有必要改变以往“各自为政”的状况,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新局面;企业发挥直接面向市场、用户的优势,通过联合研发、委托研发、共建研究、人才共育等形式,建立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创新的战略伙伴关系,形成具有技术优势或市场优势的创新联合体,推动重大科研成果在珠海实现产业化。(3)加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加速创新资源流动。珠海需强化政策支持和资金引导,壮大科技中介队伍,鼓励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面向企业,为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专业化服务。同时,在重点领域建立政府部门指导的行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促进行业创新联盟的形成,提升行业协会在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的权威性及影响力。现有的孵化器应提高专业服务水平,为企业提供科技金融服务、科技中介服务、科技信息服务。此外,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参与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大学科技园区等孵化机构建设,帮助辖区高校利用丰富的教育科研用地建设孵化器,吸引校本部的科技创新资源、人才汇集珠海。

与一般的生产经营活动相比,创新需消耗更多的资金,带来更多风险; 除银行等传统融资渠道,创新生态系统系统更需要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等新型资金来源,这也是美国硅谷成果的秘诀。珠海市应进一步发挥珠海红杉投资、招商银科等本地风险投资机构的能量,并积极寻求与境外财团合作。对于起步阶段的创新型企业,可由政府建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与创业投资机构的合作,引导、鼓励投资创业共生体。

城市创新系统 篇9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灰色系统理论,模糊综合评价

1 引言

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进程中, 粗放型的快速发展基本已经走到了尽头, 虽然能源与高耗能的产业在我国产业结构中还占有较大的比重。但是资源的浪费、环境的破坏、效率的低下、技术水平长期处于模仿和跟进的阶段等等。这样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没有延续性, 在国家间的竞争中也处于较低的水平。集约化、高效率、环境友好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而城市是各种层面创新重要载体和承接单元。因此, 进行创新性城市的全面研究, 具备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紧迫的现实需求。

自2009 年河南省洛阳市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以来, 在进行创新型城市建设实践过程中, 开展了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创新工作, 包括政府、企业的实践和探索, 也有科研院所进行的分析、总结与研究。相关的管理部门和研究机构认真总结几年来的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影响创新的主要因素, 是下一步更好的进行创新工作安排的前提。

因此, 厘清各种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 并给出构建科学有效的洛阳创新型城市评价方法, 是验证洛阳市创新城市建设成果急需解决的问题, 当然, 对于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根据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产业结构、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城市创新的分类的研究能够使各级政府更加清晰和明确的了解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本质和规律, 对于更好的促进和推动我国产业转型, 建设创新型国家也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2 创新型城市综合评价理论的分析和研究

国外在创新型城市方面的研究工作开展的比较早, 也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成果。查尔斯. 兰德瑞 ( Charles Landry) 提出了有机整体的创新型城市观点, 并给出了进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整体构架体系和基本的运行机制与机理。比特. 霍尔 ( PeterHall) 认为创新型城市是社会和历史不断变迁的进程中, 新社会形态和新事物的融合与发展的结果[1]。詹姆斯. 西米 ( James Simmie) 认为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创新能力培育, 是城市具备绝对竞争力的根本要素等等观点和理论[2]。

国内对于创新型城市评价的研究, 虽然起步较晚, 但也在不同的角度对创新型城市开展了全面的研究, 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3]。例如, 学者陈爱萍, 马有才[4] ( 2009) 强调制度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创新型城市的关联性, 提出了两者之间互动式协同发展的模式。学者张序萍, 刘中文, 张峰[5] ( 2010) 将客观熵权与主观权重相结合, 通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发展指数, 对我国的城市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分析。学者刘爱梅, 杨德才[6] ( 2011) 提出政府应从自主创新的环境、投入力度、知识产权保护、产学研合作机制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学者王欣, 傅咏梅[7] ( 2012 年) 提出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和环境支撑是区域创新体制的关键要素。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城市创新环境的综合评价模型对城市创新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学者吴价宝, 张勤虎[8] ( 2013) 进一步考虑动态因素, 运用主成分分析和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方法, 对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水平进行了动态评价等。

从以上国内外对于创新型城市不同角度和层面的研究成果来看, 国外的创新型城市实践与研究沿着两个不同的内涵和主线展开。 “the Creative city” ( 创意) 关注的是城市的人文和文化积淀, 强调的是在新的社会和经济背景下, 城市的复兴和发展。例如, 意大利的米兰是举世公认的创意之都, 也是文化底蕴丰厚的历史名城。从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的角度, 发觉和培育城市的未来发展和演进是创新型城市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视角。 “the Innova-tive city” ( 创新) 关注的是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创新的基础条件要素、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政府的服务水平与运行能力、区域内不同类型、不同部类以及不同规模的企业的创新水平等综合要素演进、提升的水平和对策等问题。

我国在创新型城市的实践过程中, 包括进行的规律探索和理论研究, 基本沿着创新条件要素的归纳总结、创新型城市能力的评价、创新型城市绩效评价以及创新建设过程评价等方面展开。即沿用了“the Innovative city” ( 创新) 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开展研究和实践。

虽然国内许多学者对创新型城市的综合评价进行多方面的探讨, 也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 但是由于我国创新型城市的实践与研究时间比较短, 目前, 对于创新型城市的评价还没有基本统一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同时, 我国国情与国外有一定的区别, 国内由于地域广阔, 城市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 文化和传统也有一定的差异, 城市规模人口数量和素质、经济结构等方面也有较大的区别等原因, 使得对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进展情况进行综合评判标准的把握, 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

如何对我国创新型城市的发展给出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和标准, 是在建设创新型城市进程中, 必须要面对和研究解决的问题。基于国内外进行创新性城市综合评价的研究思路, 按照事物研究的普遍规律, 创新型城市发展水平的影响要素既有国内外研究的普适的因子, 也需要结合各个国家和地域不同城市的特点, 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和具体的评价指标。

首先, 根据以上对于创新型城市建设水平的综合评价的相关理论分析和研究, 我们提出由创新基础环境, 企业创新能力, 政府创新支持与创新产出情况四个纬度构建完整的评价框架体系, 参加见图1。

四个纬度分别从创新型城市进行培育和建设具备的基础条件, 从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相关的创新主体: 企业创新能力和和政府的支持水平, 从创新型城市建设最终的产出结果这三个层面进行构建。

在进行具体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水平的综合评价时, 在四维评价体系的框架下, 考虑结合具体评价城市的发展情况, 进行三级评价指标的选择和细化。下面, 我们结合创新型试点城市洛阳5 年多来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情况, 进行具体的实证研究。

3 实证研究———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和模糊数学的洛阳创新型城市综合评价

在四维综合评价体系下, 进行三级级指标的选择, 既要考虑可以清晰辨别和搜集的定量指标, 也要考虑对创新型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 但无法采用定量描述的因素。因此, 本文拟基于灰色系统和模糊数学理论进行综合评价研究。一方面可以很好处理评价中的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 结合应用AHP确定评价权重可以进一步减少人为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

下面, 我们首先依据创新型城市四维综合评价体系, 结合洛阳市城市发展的实际发展情况, 构建三级评价指标体系。

3. 1 基于创新型城市综合评价四维体系的三级评价指标构建

根据以上创新型城市综合评价四维框架体系模型, 同时考虑科学性、统一性、可比性原则, 结合洛阳城市自身的特点, 即在充分考虑以上指标构建的原则和自主创新政策特点的基础上, 依据四维评价体系, 每个纬度由5 个评价的指标构成, 即三级指标层由20 个指标构成评价体系。具体包括:

创新基础环境: 包括基础设施件、知识和技术环境、创新文化环境、支撑服务情况、市场环境情况这5 个方面, 记为 ( X1, X2, …, X5) ;

企业创新能力: 包括企业自主创新主体水平、企业自主创新投入、企业自主创新产出、企业协同创新水平、企业对政策适应能力情况这5 个方面, 记为 ( X6, X7, …, X10) ;

政府创新支持: 包括政府对自主创新的认知水平、政府自主创新服务的能力、政府的科技投入程度、对自主创新政策的宣传力度、创新政策的有效性情况这5 个方面, 记为 ( X11, X12, …, X15) ;

创新产出情况: 包括高新技术企业占企业数量规模情况、发明专利授权数、科研项目成果和科技论文数量、本市拥有自主创新产品和国家级新产品数量、引进高科技人才和高新企业情况这5 个方面, 记为 (X16, X17, …, X20) 。

依据以上三级评价标准, 本文引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灰色系统理论和模糊数学评价方法, 下面对于具体的分析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3. 2 建立样本量评价矩阵

为保证进行创新型城市综合评价的权威性, 本文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 对于已经建立的综合评价指标进行打分, 邀请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方面的m ( m≥5) 位资深专家对各评判指标进行评判。

设m ( m≥5) 位专家, N = ( 1, 2, …, n) 为n个评价指标, 给出样本矩阵D

3. 3 构建评估灰类和灰色模糊评判矩阵

上面3. 2 节获得了专家对于创新型城市定性指标的评定值。但其评价矩阵因为评价者在认识能力、知识水平和个人偏爱等方面存在人为因素的偏差, 评估信息带有灰色性[9]。因此, 本节利用灰色系统理论来处理专家对创新型城市综合评价指标的样本矩阵。

首先, 根据实际问题评价灰类, 确定评价灰类的等级数、灰类的灰数及白化权函数。

( 1) 依据预得创新型城市评价等级情况, 构建评价灰类序数E = ( 1, 2, …, e) , 其相应的评价等级结合记为S = ( S1, S2, …, Se) , 其中e表示有评估分类的个数。而灰数表示灰类下的一个数集区间, 这里记为。

( 2) 构造白化权函数, 根据分类数、灰色 ( 数集或区间) 建立白化权函数fE ( ·) , 其中E = ( 1, 2, …, e) 。

其次, 构建创新型城市灰色模糊评判矩阵。

设fE ( dij) 表示dij ( dij∈D) 属于第E = ( 1, 2, …, e) 个类评估标准的权值, 则灰色统计法确定灰数的白化权函数为

对于定性指标, 评判矩阵的灰色统计数为

可得到第个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的评价权值

通过归一化处理, 得到综合评价指标的单因素灰色模糊评判矩阵

3. 4 评价指标的权重和综合评价的结果

为了得到客观和科学的创新型城市的综合评价指标权重, 本文采用AHP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的组合权重, 设

其中, wi∈ ( 0, 1) 表示指标i的权重。

通过公式灰色模糊评判矩阵 ( 3 - 5) 和指标权重 ( 3 -6) , 可以得出白化的创新型城市综合模糊评判矩阵

评定风险评价的等级公式

最后根据P值对照评价等级S = { S1, S2, …, Se} 的值, 可确定创新型城市的评价等级。

3. 5 洛阳创新型城市建设情况的评价

依据3. 2 节到3. 4 节的灰色系统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的具体步骤, 对洛阳市创新建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的实证研究。

( 1) 创新型城市指标打分

依据3. 2 节到3. 4 节的灰色系统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 按照3. 1 节给出的20 个综合评价指标, 邀请10 位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方面的专家打分。为了便于专家评定, 规定打分范围为1—10 分, 数值表示建设情况趋好的程度。评价专家根据5 年多来的洛阳市实际创新型城市建设情况, 针对20 个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评价进行打分, 得到专家的创新型城市评价的样本矩阵:

( 2) 设定灰类和白化函数, 计算创新型城市灰色模糊评判矩阵

依据3. 2 为评判洛阳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效果, 规定4 个评价灰类 ( 即e = 4) , 分别是 “优”、“良”、“中”、“差”。并设其相应的评价等级集合为S = { S1, S2, S3, S4} = { 9, 7, 5, 3} , 设

第一类“优”, E = 1, 灰数为∈[9, + ∞ ) , 其白化函数为

第二类“良”, E = 2, 灰数为∈[2, 7, 12], 其白化函数为

第三类“中”, E =3, 灰数为∈[1, 5, 9], 其白化函数为

第四类“差”, E =4, 灰数为∈[0, 3, 6], 其白化函数为

将评价专家评估样本矩阵式 ( 3 - 9) 代入白化函数 ( 3 -10) 至 ( 3 -13) , 根据式 ( 3 -2) 到 ( 3- 4) , 并通过归一化处理, 可计算得到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的灰色模糊评判矩阵如下:

( 3) 计算创新型城市指标权重

下面利用AHP方法指标的权重确定, 结合10位评价专家对20 个创新型城市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判断, 得到创新型城市综合评价权重如下:

( 4) 计算创新型城市综合评价结果

根据式 ( 2 -7) , 得到白化的创新型城市综合模糊评判矩阵:

计算结果创新型城市评价的等级:

由创新型城市评分等级, 可知洛阳市的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等级为优良, 即验证创新型城市建设效果明显的初步结论。

4 结论与建议

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实现我国创新型国家战略重要的步骤, 创新型城市也是我国实现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承载者。因此, 对于进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践, 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总结和研究。本文对新型城市建设的影响要素进行了简要总结和分析, 同时, 也借助灰色系统理论和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 以创新型城市洛阳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实证分析, 说明洛阳市在创新建设的成果是显著的, 同时, 根据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前阶段, 需要政府在创新政策支持力度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并且从外部引导和培育企业内生的创新动力。

根据以上的研究, 我们认为,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本质是如何创新性的了解和把握外部和内部的, 不同情况下的创新影响要素的有机融合和协同, 使各种创新影响要素组合下的创新效果更加显著。因此, 在分析了国内外普遍规律下的创新型城市评价要素的基础上, 我们认为, 每个地域和发展阶段的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指标, 应该在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 同时, 细化的评价指标也应随着外部经济、政治、文化、技术环境的变化, 做出及时地调整和变化。

另外, 我国的创新型城市培育与发展, 目前处于以政府主导推动为主的阶段。国家认定的创新型城市的各级政府, 目前, 对于城市创新、区域创新、产业集群创新等都在大力引导和推动, 也给出许多相应的配套政策, 在城市创新建设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正面效果。但是, 长期的、可持续性的发展, 企业和各个科研院所原创的、内生性的创新, 是下一阶段, 进行城市创新建设的需要培育和发展的重点。这就需要企业和科研院所自身在创新支持的机制体制设计中, 能够充分调动和激发创新人员和主体的积极性和紧迫性。

参考文献

[1]CHARLES L.The creative city:a tool kit for urban innovators[M].London:Earth scan Publications Ltd, 2000

[2]ACS Z J.Innovation and the Growth of Cities[J].Contributions to Economic Analysis, 2004, 266:635-658

[3]朱孔来, 张莹, 花迎霞, 等.国内外对创新型城市评价研究现状综述[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0 (6) :7-12

[4]陈爱萍, 马有才.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创新型城市的关联性分析.科技管理研究[J], 2009 (11) :364-377

[5]张序萍, 刘中文, 张峰.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 2010 (21) :69-74

[6]刘爱梅, 杨德才.城市规模、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J].当代经济科学, 2011, 33 (1) :106-113

[7]王欣, 傅咏梅.组织创新、制度创新与环境支撑——江苏区域创新体系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0, 179 (5) :13-18

[8]吴价宝, 张勤虎.创新型城市动态评价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 2013 (4) :113-120

城市创新系统 篇10

首先,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巡视员纪迅致辞并讲话。他阐述了江苏省建筑业大环境、大发展、大趋势,从建筑大省向建筑强省迈进的大举措,传达了一系列最新信息,为江苏建筑业鼓劲,为建筑智能化行业加油。中建协智能建筑分会秘书长李翠萍在致辞中指出,智能分会要大力支持行业创新,创新是企业发展之本,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行业企业创新发展应该增加企业间更深层次的合作,创新实践必须坚持市场导向。行业协会应该大力引导、支持、推动企业创新,为企业创新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江苏省智慧城市建设情况如何?今后总体目标、思路和重点工程是什么?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研设计处邵劲松专门为论坛作了报告。他特别介绍了按照《智慧江苏建设行动方案(2014-2016年)》,计划开展九大重点工程建设: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推广工程;“智慧家居”应用工程;建筑产业现代化综合管理工程;节约型城乡建设智能化工程;智慧监管综合管理工程;BIM技术应用工程;城镇运行集中管控工程;城镇管理网格化工程;城乡规划智能化工程等。南京邮电大学黄筱淑的演讲“城市综合管廊”和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李明荣的演讲“绿色智慧医院的建设”不但带来新的信息,更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院赵济安以江苏国贸酝领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绿色智能建筑云运维管理平台”为例,就互联网时空下的新认知和新推进发表了演讲。华为公司的创新ICT解决方案、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楼宇智能化、深圳市东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酒店AV应用新趋势等,包括软件和硬件最新产品的介绍,为建筑智能化行业的发展助力。河姆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介绍的“互联网+智能建筑一—河姆渡网”,受到与会者的高度关注。

济宁:科技引领城市创新 篇11

高瞻远瞩,好戏连台

近年来,济宁市科技工作围绕经济战略转型,打造区域经济发展新高地的目标,以举办专博会为契机,以鲁南工研院建设为依托,以实施自主创新行动计划和开展创新型企业创建活动为抓手,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推动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是坚持高标准精细化,全力办好专博会。专博会已举办了九届,汇集技术、资金、人才要素,突出创新、合作、发展主题,济宁举全市之力办成品牌化、有特色、有较强影响力的展会。坚持做到舆论宣传形成强势,招展招商务求实效,布展工作精益求精。按照全国性会展标准,科学制定规划方案,精心制作创意展区,展示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增强展会的观赏性,做到项目对接积极主动,充分利用专博会举办院士行、科银企对接、资本市场论坛等活动的有利时机,围绕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培植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推动“政产学研金”合作交流。通过专博会这一平台,使更多的高技术项目落地。

二是坚持高点定位高效运作,加快建设鲁南工程技术研究院。即将建设的鲁南工研院,体现科技研发、总部经济、中试基地、配套服务等各项功能,是集新兴产业及产品研发、技术集成创新与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创业、人才引进与培养、国际项目合作为一体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通过工研院的建设将重点启动“四个一百”工程,即依托100家高校科研院所,依靠100家科技型企业,举办100场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实施100项重点科技项目,使其尽快打造成为对接大院大所的高端平台、高新项目的孵化基地、区域创新的重要“推手”。

三是坚持求真务实,突出抓好重点工作,围绕转型抓项目。出台《济宁市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力度实施市级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产学研合作、中小企业创新、民生科技等专项计划。

高屋建瓴,全面发力

首先是立足创新抓平台。在加强工研院建设的基础上,支持引导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采取多种形式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行业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努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构建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启动产学研合作专项,建设济宁市技术市场,推进其功能完整和市场化运作,服务区域特色经济。重点扶持一批科技中介机构发展,新建3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院士工作站,发展100个产学研合作创新基地。高标准建设济宁数控技术研发中心,实施好“国产数控技术改造机床装备“政府示范工程项目。科技园区争取全部启动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引导重点园区扩充专业孵化器面积,配套建设中试基地,全市孵化器面积总数达到50万平方米,在孵项目达到700个以上。此外,发展全市科技中介机构达到450家。

二是培育主体抓企业。出台《济宁市创新型企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围绕企业构建技术创新联盟、建立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注重培养创新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团队、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积极研制开发新产品等方面制定创建标准。支持做大做强20家大中型科技创新企业,扶强做大80家中小型科技创新示范企业。为鼓励培育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出台了扶持创新型企业优惠政策,制定了创新型企业的管理办法,今年力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30%以上、占比提高两个百分点,确保“十一五”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35%的目标。

三是突出农业抓民生。实施现代农业“五化”战略,有效推进农业现代化。以信息化为突破口,加快农村信息化共享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建设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开展“十、百、千”农业科技示范和富民强县科技行动,以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为主攻方向,设立节能减排科技支撑专项,推广100项成熟节能新技术,培育30家节能减排、循环经济重点企业和3个示范园区。强化民生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支持开展绿色乡村建设、全民健康生活、中药现代化、防灾减灾、公共安全等民生科技促进行动,提升民生科技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

四是注重引进抓人才。实施“511”计划,重点引进3~5名领军科研型、领头创业型、领办项目型海外留学人才;结合科技平台建设和大院大所分支机构的落地,集中抓好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及其团队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建设创业创新型人才队伍,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功臣。

高调出招,凝聚人心

建设高素质科技管理队伍是济宁科技工作重心之一。

一是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驾驭科技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最根本的强化是强化素质,最根本的提升是提升水平。学习先进,寻找差距,克服不足,迎头赶上。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积极探索科技管理和服务机制的改革创新,务求各项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政策措施更加切实可行,解决问题更加富有成效。

二是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打造创新型部门形象。坚持在解放思想中转变作风,在解放思想中推动发展,大力倡导改革创新和争先创优精神。突出重点、求真务实、注重协调的工作理念,以创新的思想推进工作,努力开创一流业绩、建设一流队伍、树立一流形象、营造一流环境、提升一流水平。

三是统筹协调,步调一致,强化全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对科技工作的统筹协调,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及广大企业对科技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形成科技工作“大合唱”的局面。

城市创新系统 篇12

1.1 市场经济是城市经营模式产生的前提条件

经营是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 城市经营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在计划经济下, 对于城市的治理方式只有城市管理, 并不存在城市经营。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 城市不再仅仅是经济活动的舞台, 而成为一个能够主动实现自身价值的独立经济体。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城市经营创造了前提条件。

1.2 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城市之间的竞争不断升级加剧, 越来越多的城市政府开始像经营企业那样经营城市。在计划经济时代, 在城市间不存在竞争的情况下, 只讲生产, 不谈经济, 城市之间并不存在这种商业上的竞争, 也就不存在城市经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 城市的发展都面临着竞争的威胁。为了在竞争中求发展, 进行企业化的经营运作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1.3 城市化的加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从1990年至2003年我国城市化水平由18.96%上升到37%。人口和产业向城市的迅速集中使得城市基础设施成为了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面对城市建设的历史欠帐和对城市基础设施的高昂需求, 在财政资金短缺的情况下, 如何解决城建资金短缺成为每个城市政府必须面对的棘手问题。为了拓展城市建设的资金来源, 一些城市政府尝试运用市场经济手段, 以经营城市的理念对城市的资产进行重组、营运, 以挖掘这些资源潜力形成的收益来支持城市建设的滚动发展。

1.4 生产要素的稀缺性和流动性

城市要发展, 各种生产要素是不可或缺的, 在当今的社会中, 地区 (城市) 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高级生产要素, 如资金、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和技术和研发, 但这些高级的生产要素是有限的, 而且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因而, 城市要发展, 就必须获取竞争中的有限资源。生产要素的稀缺性、流动性使得城市经营成为必要, 这是导致城市经营的经济原因。随着中国加人WTO, 会有更多的国际资本流入, 同时, 国内资本的流动性也进一步加强, 城市之间为了争取到更多的高级生产要素, 竞争会愈加激烈, 因而对城市的经营愈显重要。

2 现阶段城市经营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以资金导向的城市经营模式

从根本上说, 资金导向的经营城市方式没有处理好城市短期建设扩容与长期规划发展的关系。重视城市建设资金筹措的短期利益, 而忽视了城市在土地、空间、文化等城市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忽视了服务于城市功能的城市环境对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综合性要求, 忽视了城市资源经营对于城市功能优化与提升的作用。资金导向的经营城市思路使城市规划、发展和管理以及经营本身面临着诸多的矛盾, 并已构成了“当前经营城市的基本矛盾”, 而在根本上, 这些问题恰恰是资金导向的城市经营观在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实践中运用的必然结果。

2.2 城市经营就是要城市化

城市经营的内容就是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和城市功能的建设与强化。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不仅需要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而提供剩余人口, 还需要非农产业提供就业岗位, 也需要城市的发展提供空间和设施, 而这不应该是城市经营的主要内容。现代经济中的城市功能是指城市作为市场中心、信息中心、服务中心和管理中心等要素市场的中心功能。鉴于城市设施建设资金严重不足, 这就要求通过城市经营提供资金和各种能量的支持。但是, 如果将城市经营的内涵仅仅定义在城市建设资金的筹集和投入的市场化运作上, 则可能产生误导。

2.3 经营城市就是经营土地

土地是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的载体, 土地供应状况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空间、发展潜力和发展方向。因而某些地方城市经营首先强调的是搞好城市国有土地资本运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围绕城市经营战略, 政府以土地所有者代表的身份, 用经营手段运作土地资本, 以实现整个城市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土地资本效益的最大化。地方政府以土地作为经营的主要客体来获得经营建设资金, 获得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这就难免以牺牲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 忽略了城市经营更为重要的内容。按照这种理论以不可再生资源的经营与炒作换来的是房地产的投机和城市经济的泡沫, 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后果。

3 推行城市经营需要在城市管理方面进行一系列的制度创新

3.1 加快建立与健全适应城市经营的政府管理组织架构

政府部门组织架构必须适应城市政府职能的实现。通过合理界定城市经营的范围, 建立起完善的政府退出机制。在功能导向条件下, 政府在经营城市中的职能是政府从市场和企业能够经营的领域逐步退出, 重新调整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建立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 把原来由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经济活动的政企关系, 调整为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间接调控关系。妥善解决城市政府在城市经营中的“越位”现象。同时, 通过重新架构政府管理组织, 理顺各职能部门的关系, 改变城市政府在城市经营中的“错位”与“缺位”的现实, 从制度上保证与提升城市政府经营城市的能力。

3.2 加大城市财政体制改革的力度, 为城市经营提供资金保障。

在构建合理的城市政府管理组织, 明确各职能部门的事权后, 就得对城市的财政资金进行合理的划分, 实现各职能部门事权财权的统一。但是, 由于城市的财政资金有限, 很难满足各职能部门的需要。因此, 笔者认为城市财政体制改革的重点应该放在作为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融资工具的市政债券上, 积极推行市政债券的发行。市政债券作为地方政府包括城市政府发行的用于地方基础设施融资的主要工具, 在西方国家已有100多年历史, 并已成为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我国市政债券的发行是不允许的, 我国《预算法》明确规定地方财政不许有赤字, 也不许举债。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旺盛需求和城市政府的一定财权与事权的获得对市政债券的发行提出了要求。另外, 巨额的居民储蓄所蕴藏的巨大的投资需求也给市政债券的发行提供了资金支持, 这表明发行市政债券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因此, 应该及时修改相关法规, 准许城市发行市政债券以进一步拓展城市建设的筹资渠道。鉴于我国的具体情况, 可先在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城市进行试点, 待时机成熟后再逐渐推广。

3.3

大力发展非政府组织、非赢利部门和社会团体, 加强城市居民委员会和城市郊区的村民管理委员会管理的区建设, 给予公众参与城市经营的机会, 提高公众在城市经营中的参与程度。

参考文献

[1]王茜茹.城市政府运营理念分析与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4, (20) .

[2]洪银兴, 周诚君.城市经营和城市政府的改革[J].管理世界, 2003, (8) .

上一篇:读报类节目论文下一篇:特色团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