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意识

2024-11-06

激发意识(共12篇)

激发意识 篇1

我们的学生, 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和建设者, 各级学校应认真抓好体育工作, 积极发展学校体育, 关怀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加强他们的健身教育, 提高他们对健康的认识和对其意义的了解, 教育他们积极自主地参加体育运动, 培养他们经常锻炼的良好习惯, 这在教育领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 教育者应勤动脑, 从实际出发, 大胆开拓创新, 勇敢探索进取, 科学、艺术地管理和教育, 才能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

一、体育教学方式以灵活机智的方法处理纷繁复杂的现象, 用爱心期望引导学生进步成长

教育者必须具有一双慧眼, 挖掘学生的优点, 对待表现好的学生, 教师要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 激励他们向新目标前进, 同时, 使其在同学中起模范感召的作用;对待运动能力强、而纪律散漫、自制力差、训练不刻苦的学生, 教师要适当做到“投其所好”, 在交往中利用最佳时机, 指出优点, 中肯地提出合理化建议, 使他们对自己的运动表现充满信心, 同时改正自己的缺点。对待运动能力差, 且又懒惰不思进取的学生, 教师始终以信任的眼光和微笑的表情去面对他们, 同时又努力搜寻其身上的闪光点, 训练时降低难度, 话语亲切, 态度和蔼, 对于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都及时表扬。在教学中既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又和风细雨用爱心滋润, 使学生对璀璨的未来充满信心, 在现实中能勤奋进取, 同时又拥有灿烂欢乐的运动天地和潇洒开怀的成功时刻。

二、体育教研目标从实际出发, 大胆追求快乐、实用、创新与发展的道路

教师科学安排教学内容, 注重新颖性和趣味性, 灵活地采取训练方法, 自如地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等, 让学生在学习和训练时不仅感到没有压力, 而且还可以体验到一种宽松和快乐的情感氛围。

三、体育教学组织以理先导, 以情感召, 以优帮差, 以新激活

1. 合理安排运动量与运动强度, 完成或达到动作质量。

教师依据学生的运动水平, 划分不同层次的小群体来训练。水平高的学生完成的质量高, 强度大, 其量适当少些, 以保证有足够的体力来完成高质量的动作;水平差的学生完成的质量低些, 强度小, 但其量要适当多些, 通过多运动, 逐渐提高其运动能力。这样使强者不满足于现状, 锲而不舍地追求明日的辉煌;使弱者能循序渐进, 快乐进取。

2. 针对学生的个性与兴趣差异, 教学时, 教师巧妙地“投其所好”, 训练形式不拘一格。

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新颖的不同训练方式, 只要能达到教学目标就行。形式多样, 既充满兴趣, 又提高了训练的质量。

3. 形成相互评价、共同训练与探讨的合作学风。

在教学时, 合理地分成多个练习小组, 各组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进行训练, 在训练中, 要善于观察他人的练习, 中肯地提出自己的建议, 形成一股乐于助人, 自己又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

4. 加强体育骨干培养。

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利用可以利用的优势。优生是老师的得力助手, 教师要很好地发挥优生的力量和作用, 让他们帮助老师共同组织和管理其他同学的训练, 使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

5. 因地制宜, 从本校实情出

发, 逐步扩建运动场所, 改善和增置运动健身设施。有良好的运动环境时, 大家都会身不由己地产生锻炼的欲望, 通过日锤月炼, 人人都会不断进步。

四、体育教学艺术以仁爱达严明, 以豁达示细腻, 以幽默现生机

体育教学时, 教师要勤于开启自己的智慧, 科学地运用教育艺术。体育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谁掌握得好, 他获得的成果就大。

1. 注意批评的艺术。

批评的目的在于“治病救人”, 故批评不应伤学生的身体及心灵, 应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导之以行, 使受批评者心悦诚服, 自觉去改正, 暗地里去努力进取, 这对于培养差生的健身意识, 培养其运动兴趣是很有必要的。

2. 注意表扬的艺术。

表扬的目的在于希望被表扬者“再接再厉, 更上一层楼”。要预防骄傲自满、不思进取的思想的产生, 对他们要提出更高的要求。

3. 善于“隐激制怒”。

许多成功人士都因能制怒、有大业者的气魄而获得成功。能忍着, 能更好地了解事实真相, 从而更准确地处理好矛盾, 因而能顺利人生, 成就事业!这对于融洽师生关系、构建民主的教学气氛, 是有益的。

总之, 教育者在体育教学时始终要以微笑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 要以智慧的头脑去教育他们, 培养他们对体育健身的热爱之情, 激发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参与欲望, 给他们提供快乐的运动环境与氛围, 并使他们都具有终生健身的意识, 让他们在未来的岁月能以豪迈的情怀、旺盛的精力去描绘绚丽多彩的明天。

激发意识 篇2

――初二美术课《平面构成》教学有感

常熟市中学 谢艳月

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平面构成,主要是对艺术思维的训练,它不仅能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正确审视美,创造美的能力,还能让学生初步了解艺术创造中一般的艺术思维规律、形式表现规律和艺术的基本表现语言。如果教学得法,更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起到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高效的记忆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培养和提高其创造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积极的思维和良好的效率往建立在浓厚的兴趣之上。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与高昂的情绪,在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利用直观有趣图形,激发学习兴趣

平面构成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设计基础课,它是将点、线、面等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和构成形式构造成具有装饰美的画面。根据中学生年龄特征,直观的图形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在平面构成--基本要素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掌握什么是基本形,首先我充分利用了直观、有趣的图形来激起他们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本形--是指一组重复或彼此有关连的图形中的基本单位。点、线、面作为造型要素可以构成各种形态的基本形,方形和圆形这两种最原始的形,它们可以变化出矩形、梯形、椭圆形、月牙形等甚至更复杂的图形。

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能让学生顺利进入本课学习,我准备了一些硬纸片剪成的`方形和圆形这两种基本图形,然后在投影仪上演示,当方形和圆形出现在投影屏幕上时,学生并未意识到其它图形的存在,但当我把方形、圆形或折叠、或相加的图形出现在投影屏幕上,经过两三个图形后,学生潜意识中已有的基本图形开始联想起来,有的说可以这么加,成什么形,有的说可以那么减,成什么形,还有的说可以先加后减,成什么形等等。大部分学生认为,这些基本形都是他们知道的,只不过没想到这些形都是由方形和圆形演变出来的。他们觉得基本形的构成有点类似于孩童时代的拼图游戏,童心未灭的中学生只要觉得有趣的事便是他们想做的事。

在初步了解了什么是基本形之后,就要进一步了解基本形的形态与空间变化的关系。形与空间的关系实际就是图与底的关系,一般情况下,黑色为图,白色为底,但有时也会产生正负形。

直观的图形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那么有趣的图形则更能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并把注意力引向和集中于教学内容。在基本形的形态与空间变化--正负形的教学过程中,我利用了有趣的图?quot;鲁宾之杯“。正负形,实际为图底反转形,当我将图底反转的典型之作”鲁宾之杯"投影在屏幕上,问看到了什么时,同学们有的说看到了杯子,有的说看到了两个人头,正当他们各执己见时,教师提示学生分别看图和底,当两个图象都看到时,学生们大有茅塞顿开之感,激情高涨的同时也了解了什么是正负形。初尝成功的喜悦使他们提高了自信心,学习的兴趣也激发出来了……

在激发起兴趣的同时,为了提高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在讲解相切形和联合形时,我没有直接出示图形,而是让学生运用相切形与联合形的概念,来回忆刚才他们见到的和想到的基本形中,那些是相切构成的,那些是联合构成的。知识的掌握需要复习,而回忆则是一种巩固知识的有效手段。因为是刚刚见过的,所以学生们轻而易举的就说出了哪些是相切形,哪些是联合形,并且,由于他们丰富的想象与联想,还发现了有的形既不是相切形也不是联合形,而是它们的综合形。只要学生们说出来,我就在投影仪上展现出来,并且给予归类。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出了答案,而且在探索答案的时候情绪一直处于兴奋状态,这样记忆的效力也就提高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创新意识作了良好的铺垫。

二、利用群体创造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的优越性就在于它能够面向全体学生,利用学生的智慧相互启发,由此及彼,互相促进。在平面构成基本形的分解与组合教学中,我就充分利用了群体的力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本形的分解中,同形分解

激发参与意识 优化数学课堂 篇3

关键词:激发;参与;优化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311-01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活动,这充分表明学生应该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想学”;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运用等活动,让学生“能学”;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问题,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猜想验证等活动,让学生“会学”;引导学生利用抽象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乐学”,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一、引导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亲近数学

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数学教学要从所熟悉的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能够积极地亲近数学,参与数学活动。因此,教师要精心创设学习数学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自觉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亲近数学。在教学“众数和中位数 ”时,我讲一个汽车销售经理准备去批发一批汽车销售,又不知哪些种类的车容易销售,他打算在马路边作一次调查。请你看看马路边过往车辆的情况,为他出谋划策。然后播放一条主要街道上车辆来来往往的场面,引导学生想方法统计,为经理出谋划策。学生带着现实生活中富有挑战性的具体情境学习,不经意间激发了学生的认知思维,学习就会主动,自觉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现实生活,拉近了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距离,促使学生“想学”。

二、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数学

有专家说过“学生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的确,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思维和想象最为活跃,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无论是知识上、能力上,还是情感态度上,均得到发展,特别的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与轻松,使学生“能学”。我在教学《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时,教师打破以往教师在台上演示、学生在台下观看推想出结论的做法,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各种柱体和锥体,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明白了柱体和锥体的特征,教师再用立体图形教学模型展示和教学课件演示各种柱体和锥体,既形象又直观,把抽象的立体图形具体化,把难理解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这样把抽象的知识学习设计成动手操作的具体活动,既有趣又容易理解,学生获得的数学体验更是十分深刻,比枯燥的讲解效果好多了。

三、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创造数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中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学生更是这样。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产生疑问时,自主探索的欲望就十分强烈,我们经常看到小孩子对自己的玩具车感兴趣,为了弄明白它们为什么会自动行走不惜破坏自己心爱的玩具。那不是破坏,那是研究与探索,那是求知的欲望与胆略。学习数学也是这样,教师要创造研究的气氛,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观察、实验、猜想、推理、研讨等活动,自主地去发现数学,去创造数学。

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 篇4

一、学会倾听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平等思考的机会, 把发言的时间先留给学生。传统的教学, 一上课就是朗读分析总结三步走, 老师讲学生听, 这样的教学学生是永远不会自己找“路”, 总是在别人的思想套路里, 能力就更无从说起了。我们必须改变这种教学模式, 学生是主体, 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或者是教参里的思想早早地讲给学生, 使他们失去了思维的空间。老师要鼓励学生走进文本, 教他们捕捉自己思想的小火花, 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

二、善于交流

交流是展示意义和把握意义的过程。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宽松、惬意、活跃的气氛, 让学生能自由和老师讨论。在倾听的基础上, 教师把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快速整理后, 给出自己的看法, 然后师生讨论, 这时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在师生、生生的交流中更深刻地研读文本, 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师生应该在平等的交流过程中, 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写作意图一步步走进文本, 对文本做出更全面的理解, 真正达到“识得庐山真面目”的目的。

三、有思而问

“有思而问”是学生提问的基本方法。在教学中, 学生能针对文本提出问题是好事, 这说明他们已经对这篇文章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知, 对他们的简单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探究的方式自己解决。对于其中有代表性的问题,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整合成为教学资源。学生提出的知识性问题比较好解答, 但如果涉及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就一定要注意灵活对待, 因为这类问题是学生思想的闪光点, 必须正确引导, 必要时可以放弃原来的教学计划,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这样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良好的教学效果, 也是对学生思维的最好的鼓励。

四、揣摩品味

初中的语文教学应该只要求学生就文本的某一方面进行品味, 也可以要求学生只品味一句话、一个词的妙处, 也可以品味语感。语文教材里的文章可以说都是佳作名篇, 篇篇含蓄隽永, 我们可以品赏文本的语言淡雅优美, 布局谋篇的精巧, 内涵意蕴的深刻独到, 进一步引导学生整理思路, 整体感知, 领会意旨, 并引导学生思考人生, 以触动学生的心灵。

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创新意识 篇5

石鼓小学

黄荣乾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积极的思维和良好的效率建立在浓厚的兴趣之上。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与高昂的情绪,我们要把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摆在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激发兴趣,培养儿童的创新欲望

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儿童要进行绘画创作,首先要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创作灵感和欲望。而这种兴趣则需要师长的鼓励,增强其信心,从而才能促使儿童创作出充满童真童趣的创造性作品,使其创造个性得以展现。因此对待儿童的创作,应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责,多给予肯定和适当的指导,使孩子多一分自信,多一分自豪,少一分失望和灰心。有的家长和教师不了解儿童的特征,一味强调孩子每画一张画,都必须很像,只要有一点不像就会受到指责,这儿不对,那儿不对,总是不满意,儿童的兴趣没有了,热情减少了,艺术生命在于创新,这样怎样能创新呢?

1、激发学生认识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认识兴趣?我觉得:教师必须酷爱自己所教的学科,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在备课和讲课时,不但要熟练地掌握教材,安排教学程序,激发兴趣,使学生的被动情绪转化为愉快、积极、自觉的学习,而且要把学生当成认识的主人,充分发挥在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以兴趣作向导。比如:在教四年级的《雕萝卜》时,为了创设情境,我首先拿出几个雕好的萝卜,让同学们观察,“呀!多么有趣的雕刻啊!”同学们都很惊奇,于是我让他们猜一猜是用什么做的?原来是普通的萝卜,红皮白肉,青皮红心,雕出来是那么妙趣横生,色彩鲜明。这时学生的兴趣浓厚,急于尝试,我便启发孩子们,如果你来雕刻,你准备雕什么?同学们互相讨论,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有了想法,再进行制作。这样,提高了他们的认识兴趣。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

创造主要是在内在动机的激发下产生的,由于内在动机是个体评价与自己的兴趣相匹配的,所以在创造过程中,内在动机与兴趣直接相联系。例如指导孩子尝试使用新的绘画材料,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好奇是兴趣的先导,没有好奇心理就不会产生兴趣。在课堂上先让学生用蜡笔,后来再让学生用油画棒,再后来又用水彩、水粉,每一种尝试都会带来不同的画法和效果,学生的绘画越来越活,创造性也随着不断地发挥。再如我在教小朋友画《美丽的鱼》时,我是这样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的,拿出一幅神奇美妙的《海底世界》,其中有各种各样、多姿多彩的鱼。“同学们想不想真正的看一下小鱼在水中无拘无束的游泳?”随之,我便端出一鱼缸放在讲台上,里面放着五颜六色的鱼,孩子们瞪大眼睛观察,这时我便说出要求:同学们大胆进行简化夸张,让你们笔下的小鱼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同学们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得到了认真观察,对鱼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发生了兴趣。于是,想象力丰富,又新颖,奇特又美丽的鱼便出现了。

3、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

我们要针对儿童的心理特征,引导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在科学界里,大家知道有个大发明家叫爱迪生,他小时候看到母鸡在孵蛋,自已也跟母鸡一样趴在一个鸡蛋上,他这种对事物的兴趣和好奇,使他一步步成为举世闻名的大发明家。艺术和科学发明一样,需要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如有效地运用智力玩具、七巧板拼图、彩色木块拼图等以此来启发儿童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孩子们易产生“画画好玩”心理,有利于孩子想像力的培养。同样,不断的变化教学形式,则更会令小朋友大开眼界、热情倍增,比如,室外写生教学,采用做游戏、讲故事、听音乐等形式辅助教学。通过实践,孩子们的作品更具灵性,绘画语言也丰富多样、极具个性。

4、激发学生的绘画热情。为启发孩子们的绘画灵感,使他们的绘画热情在一堂课中自始至终得以保持,对儿童适时进行一些物质激励。在教学中,制作孩子们喜爱的卡通画(如孙悟空、美少女战士、宇宙英雄奥特曼等),盖上学校印章,写上硕大的奖字,要求孩子们给涂上色彩。这样,孩子既受到表扬,又多了一次涂色练习,一举两得,孩子们亦兴奋不已,绘画热情高涨。

二、提供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的情景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学生的技能靠过多的临摹,尤其是简笔画教学,造成了儿童绘画的公式化,影响了儿童天性的发展,使儿童的稚趣、童真被死板与茫然替代,想像逐渐枯萎。而画画则需要一次次的求新求异,让思维不息地跳跃,持能不断地灵变,才能有充满个性色彩的作品产生。因此,教师的责任就是如何去正确在启发引导,使儿童在绘画创作中让个性得到最好的发挥与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做到怎样去发现儿童的自我意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大胆去创新,爱护他们“自我意识”的流露,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随意发挥,自由创作。不管他们想得多离奇,让他们画自己所知、所感、所想,切勿用成人的框框套着他们,束缚他们异想天开的天性,羁绊他们丰富的想像,抑制其灵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学生想象,进行创造性的构思。作为教育者应多给学生提供想象的机会,并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将激励他们不断的去探索,从而走向成功之路。

1、在写生课中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实践性强是美术学科教学的重要特点,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创作的源泉,新奇的想法来源于实践,多感才能多知。孩子生活的空间太小,小孩子自由支配时间太少,这是传统教育所造成弊端。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我们应当多让学生与大自然接触,面对真花,真草进行写生,这样便于儿童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常带学生去公园、去码头写生,让他们与社会接触,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这样他们通过各种方式面对大自然,面对社会,在接触中,既丰富了他们的广博知识,对他们进一步创造绘画 也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教《房屋》一课时,让学生去写生,在写生过程中注意把繁杂的事物概括成简练的画面,如果完全照搬画面,肯定不好看。因此,在写生中,注意观察自然中的结构、形状,要求学生用减法的方式,减去不能入画的部分,去粗取精,创造出比现实景物更有个性,更为鲜明的形象。

2、在动手动脑中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在我们的现在生活中有很多物体通过我们灵巧的双手,一件件艺术品便会展现在我们眼前,在教五年级《我设计的鞋》时,我便让学生用废纸盒、易拉罐、纸条、粘土等材料来制作,大胆地想象,设计出具有自己的独特想法的鞋。最后,我在班上开了一个鞋子展览,让同学们把自己的作品“推销”出去。这一课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同学们不仅动手,还要动脑构思,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三、尊重儿童的独特感受

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还应注意保护儿童的独特的个性,尊重儿童的独特感受,并给予其发挥个性的自由空间,鼓励儿童对他人的艺术作品发表自已与众不同的见解。近日看到一幅漫画,画的是在一堂美术课上,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片叶子,全班的学生照着老师的画依葫芦画瓢,其中有一学生画了一只虫子把叶子吃了一大半,正被老师叫到一边训斥着。在这幅漫画上,可以看出传统的美术教育模式:黑板-学生的眼睛-经由学生的手把黑板上的样板“画”下来,是一个简单的由眼睛到手的过程。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反复接受这种模式的训练,久而久之就会习惯性地以“像不像”为标准来要求自已。用统一标准培训出的学生,缺乏创造力、自信心。我们的教育模式就是一种重复他人、扼杀创造的教育,一种与科学创新精神背道而驰的教育。作为美术教育者,我们应该做到:注意每位儿童独特的感受和表现,保护他们的与众不同之处,因为创造性正是由此产生的,如果小时候本来能够很敏锐地表达自已的观察结果,却总是被别人指正,那他就不再相信自已所看到、想到或感觉到的事物,而是想方设法说出别人想要听的话。孩子们的求知欲、想像力、好奇心也全被磨灭殆尽了,那么,下一代的爱因斯坦和牛顿哪里去找呢?

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儿童笔下的世界,总蕴含着大胆的想像,他们敢想成人之不敢想,敢画成人之不敢画,正是想像才使孩子获得了绘画中灵感。在儿童的头脑中,太阳被想像成和蔼的老爷爷,小鸟是蓝色,海洋是玫瑰色等,把许多形象都拟人化,赋予它们生命,他们通过想像来描绘客观事物,不仅提高了造型与配色能力,更重要的是丰富和发展了他们的审美观察力、感受力、想像力和表现力。因此,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我们要打破以往的老框框,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多问几个为什么?大胆探索,多几个设想,鼓励学生摆脱习惯性认识程序的束缚,以新奇的思维去探索问题。为此,教师要做到每一次活动都给学生留出一块个性发挥的余地。如教“曲线运用”,我画了一条蛇,大部分同学都模仿范画来画,突然有位同学告状:“老师,他的蛇画的不好,画了一个带翅膀,有轮子的蛇。”同学们都笑起来,这时,我并没有指责那位同学,而是让他把他的想法说出来,他说:“我想蛇只能在地上走,我画了翅膀,它就能上天,像飞机一样,带轮子是在地上像小汽车,我的蛇既能在天上飞,又能在地上跑。”他的创作打破了蛇本身的形体,大胆探索、大胆设想,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潜能便得到了充分发挥。为不束缚孩子们思维的随意张扬,鼓励他们去展开想像的翅膀,我们应及时把那些迸发智慧火花的佳作展示给其他小朋友借鉴,就其中的闪光点(或独特想法、创意,或是技法上的东西)作深入浅出的点评。孩子们需要鼓励,需要相互影响、相互启迪。教师若作出“期待佳作出现”的意向,孩子们会更加乐意去想像、丰富画面。如在画《太阳》时,学生们充分想象,有的把它画成一位仁慈、博爱的妈妈,有的孩子画了四季的太阳,春天他们联想到绿叶、鲜花、微风等,夏天他们联想到针、刺,秋天,有的同学画了丰收的场面,用收获来表现太阳,冬天,用寒风刺骨、结冰、雪花来表现。这都是孩子们创造能力的表现。在艺术的天地中,他们自由地发挥,自由创造。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让我们解放眼睛扔掉有色眼镜,要看事实,看未来;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巾,要想得通,想得远;解放嘴巴,享受言论自由,谈天,谈地,谈出真理来;解放双手,甩去无形的手套,大胆操作,向前开辟;解放空间,把学生从文化的鸟笼里解放出来,飞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去捕捉。”陶先生的话告诫我们:在教学中要勇于发掘孩子们思维的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和谐的发展,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尽自己之力。

激发主体意识 促进内化作用 篇6

主体意识 促进内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A-

0061-01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从这句话,我们不难领悟到:养成教育,内化是关键。在实施养成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始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这样才能促进内化作用,提高教育效果。

一、打好“自我教育”基础

自我教育就是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我们向学生提出的一切要求都是外在的,只有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将要求加以内化,才能成为学生内在的东西。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自我教育,贵在学习,重在体验。教师可指导学生逐条学习领会《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诵读常规童谣和行为规范歌,召开“学规范、找差距”主题班队会,举办日常行为规范知识竞赛,组织常态化评先评优,开展绘画、书法、手抄报比赛等教育活动,让学生切身体验,唤醒自我。一旦学生有了正确的自我意识与良好的适应能力,就能够自主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成为能力发展的主体。

二、强化“自我训练”环节

英国小说家萨克雷有一句名言:“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必须依靠反复训练。首先,训练要循序渐进。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要针对他们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行为习惯易获得但不易保持的特点,设计一些简单易行而又有意义的活动,严格要求他们反复训练,直到巩固为止。对于中、高年级学生,可以每周提出切实可行的行为要求,每月根据学生实际确定新的目标,鼓励学生对照目标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其次,训练要抓小抓细。“教育无小事,件件需认真。”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更是没有小事可言。譬如,要求学生把饭碗里的每一粒饭、每一口菜都吃干净,使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要求学生在上课迟到或课间需外出教室时向老师说一声“报告”,使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三、建立“自我约束”机制

让学生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促进学生内化,这是养成教育的最高目标和最高境界。要让学生形成这一能力,可以作如下尝试:一是让学生认识自我,自定目标。教师要根据班级的情况,创设情境,让学生知道自己有哪些好习惯,还要养成哪些好习惯,怎样有计划地培养自己的好习惯等等,促进每名学生的发展。二是创造机会,让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营造“人人有权,人人有责”的班级管理氛围,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三是开展活动,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在活动中塑造自我。四是开展“自我评价”活动,促进学生内化。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年龄特点,开展学生自我评价活动,一要从最基础的评判入手,避免“成人化”倾向;二要有老师的指导,避免矛盾激化;三要全员参与,做到面向全体;四要全面评价,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五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避免教师包办代替和意识强加现象;六要实时评价,使学生时时处于教育中,及时反省自身,调节和改进自身言行;七要富于激励性,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意志力,做到知行统一。

四、开放“自我发展”空间

我们要给学生足够的自我发展空间,让学生展开翅膀,自由飞翔。首先,让学生处理自己的事情。当学生遇到挫折,碰到难题,甚至走上歧途的时候,老师要让学生把问题提出来,让他们自己分析、解决问题,教师在旁边引导。其次,让学生做集体的小主人,久而久之,就能内化成“主人翁”精神。

我曾接教过一名由于平时缺乏家庭约束,形成了“野孩子”性格的四年级学生。食堂开饭时,他总是爱“插队”;课外活动时间,他跑来跑去,随意撞乱同学的活动阵营;暑假期间,他整天背着姥爷整天不归地跑到周边到处游荡,俨然一名活跃的“小社会活动家”……这孩子尽管个性可爱,却难以讨得大家的欢心,甚至还会埋下人身安全隐患。为了使该学生实现行为良性转化,我特别为其订制了一套“以动制动”自我训练方案。如在学校让他担任学校电子系统监控室管理员,专门负责从监控录像显示屏上发现各种不良行为并做好记录;在校外让他当“路队队长”,给他学生校外安全信息本,让他行使片区学生假期校外安全监督管理权等。通过强化训练,该生原来的不良行为得到了“自动化”转变,活泼的性格得到健康发展,自律守纪良好行为习惯得以养成,以己律人的能力明显增强。

小学阶段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性阶段。我们要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采取一定的措施,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训练”“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将良好行为习惯内化为自觉行为。

强化主体意识激发创新活力 篇7

一、强化主体意识

现代教学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之一是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强调主体意识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班上每一位学生, 要使全体学生都有学习、交流的机会, 提高学生情感沟通的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1. 营造宽松的质疑环境。

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质疑开始的。质疑为潜能的开发提供方向, 是潜能开发的“航标灯”。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学生质疑的环节, 善于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 这既是教师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的表现, 也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良好做法。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可按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交流, 小组学习不要流于形式, 让他们充分地讨论思考, 能在小组解决的尽量在小组解决, 实在解决不了的可请教老师或其他同学。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学生, 应给予热情鼓励, 对提出的简单的、不着边际的问题要给予及时引导, 并对一些问题适当补充, 适时延伸。这样有助于启发学生的主动思维,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分析力、理解力, 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如教《“黑板”跑了》这篇课文时, 先让学生说一说印象中的黑板是什么样的?学生说道:就是大家上课用的黑板, 它不会动。在此基础上教师提问:你看到课题有什么问题产生?这使学生产生了探究的愿望, 他们纷纷展开了讨论: (1) 为什么要对黑板加双引号?难道这个我们平时熟悉的词语还隐藏着特殊的含义? (2) 黑板怎么会跑?这些问题点燃了学生求知欲的火花, 引发了他们强烈的探究兴趣。学生细细品味之后, 豁然开朗, “啊, 文中的黑板是指一辆马车车厢的后壁, 所以加了双引号;因为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 把马车车厢的后壁当成了黑板, 随着马车的移动, ‘黑板’就跑起来了”。一篇对于二年级学生略显难懂的课文, 就这样在有价值的问题中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融会贯通了。

2. 采用民主开放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教师不管采用哪种方式, 都应体现教学民主、师生平等。在课堂上, 学习氛围轻松、热烈、活跃, 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 在这种情况下获得的知识才是令人难忘的, 这样的课堂需要教师积极地组织引导, 并创造性地驾驭课堂。

如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 首先用“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句话引题, 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其次小组阅读交流, 一边读一边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 感悟文章中海底动物、海底植物那种独特的美。然后选择各自喜欢的段落, 随着悠扬舒缓的音乐品读, 激发起学生心中对大海的向往, 把学生带入作者描绘的美景之中。最后运用美景美文展示自己的才华。在此环节中, 喜爱绘画的同学给海底作了画, 能言善辩的同学争着当小导游介绍海底, 班上还响起了《大海啊, 故乡》的歌声, 真可谓百花齐放。

二、调动主体活力

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 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调动学生主体活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作用。

1. 预习的习惯。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因此, 我们一定要加强预习指导。首先要教给学生预习方法, 提示预习重点。在讲新课之前, 教师依据本课的训练重点, 结合课后思考题设计好预习题, 或让学生带着课后问题去预习。其次, 引导学生写预习收获。内容可写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内容的理解及课后问题的解答情况等。最后, 让学生集体交流预习体会, 学生互相点评, 对于预习好的学生给予鼓励, 使学生逐渐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

2. 课外阅读的习惯。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现行课标规定:低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中年级的阅读量不少于40万字, 高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 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 夯实基础知识, 拓宽知识领域。为此, 教师可根据年级不同定出每天要阅读的时间, 可定期举办“故事会”, 评出“故事大王”;可结合课文教学, 引导学生阅读原著;可在班里办图书角, 拓展学生阅读空间;还可每日出一版学生搜集的名人名言, 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激发主体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教育的功能、作用及地位都将随着发生新的变化。这种变化要求教育必须培养有创新精神、有个性的人。因此, 激发主体创新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灵魂, 是时代飞速发展的渴望。

1. 在逆向思维中创新。

所谓逆向思维指的是针对既定的结论进行反向推理, 提出相反判断的思维类型。这样容易获得与众不同的答案, 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思维的创造力得到培养训练。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不被“成规”束缚, 不人云亦云, 就要注重讨论的作用, 善于从逆向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提出独到的见解。

如在教学《狼和鹿》一课时, 首先说明狼不一定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凶狠、残暴, 它也有好的时候, 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请先按要求读课文, 然后组织学生交流从文中悟出的道理, 通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看过的“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电视节目, 谈谈自己的理解。通过各抒己见, 阐明了“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 并不符合客观规律”这一道理, 体会到自然界中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 懂得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告诫人们必须尊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这时学生们认识到只有全面地看问题, 才不致作出轻率的判断。

2. 在实践中创新。

让学生尝试“创新”, 实践是最好的方式。举世公认的富裕国家瑞士, 让学生尝试“创新”堪称一绝, 给我很大的启发。在教学中, 我总是锻炼学生做一件自己从来没有想到要做的事情, 做一件大多数人不易做到的事,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春笋》《小池塘》《春到梅花山》都是描写有关春天事物变化的一组课文。我在教学之前, 安排学生走进大自然, 认真观察, 寻找春天的足迹。在课上交流汇报时, 有的同学发现了地里麦苗返青了, 有的看到小溪里的水流淌了, 干枯的树枝似乎一夜之间变绿了, 微风吹在脸上有些暖意了, 刚刚破土而出的嫩芽, “头上”还顶着种子壳呢!结合我班“手工粘贴”课, 把春天的景色展示出来。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 学生们对课文理解更深, 感悟更多了。

扬弃传统模式, 激发自主意识 篇8

一、教学要吸引学生的兴趣

传统的体育教学就是教师照搬课本知识教授给学生, 这种教学模式很不利于学生的创新发展, 容易束缚他们的思维, 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摒弃传统教学的弊端, 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可以通过亲身示范, 边做动作边讲解, 让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中领悟体育动作的要领, 但是学生一味地进行模仿也是不科学的, 还需要让学生在模仿中进行创造, 这样才能真正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意识。例如, 在一次体育课上学习“立定跳远”时, 教师让学生模仿蛤蟆, 并且在模仿中告诉学生关于蛤蟆的跳跃动作:蛤蟆蹦蹦跳, 两条手臂往上举起, 大腿向上抬, 两条腿使劲向上跳跃, 然后慢慢地落地。这样的模仿可以让学生深切地感悟到立定跳远动作的基本内容, 还能借助这些形象生动的动物模仿, 让学生对体育课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及自主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再如, 在教学“前滚翻”时, 教师让学生通过猜谜形式来了解动作要领, 学生在猜谜的过程中, 不仅提高了动脑的能力, 也调动了自主学习意识和热情。因此, 成功的体育教学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要内容和游戏相结合

小学生的天性就是好动、好玩、不喜欢被约束, 所以照搬课本这种传统的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但是若将这些枯燥的文字教学变成游戏, 在做游戏的过程中, 让学生掌握知识, 这无疑是很有效果的。例如, 在练习“100米短跑”时, 教师让学生做了“传球”的游戏。以四人为一组, 总共分六组, 进行400米接球比赛, 每个组的第一人站在起跑线上, 听哨音开始跑, 在遇到第二个人时进行传球, 一直传到第四个人回到终点为止, 看哪个组用时较短。这样的游戏教学, 不仅让学生的100米教学得到了实现, 还激发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提高了他们的集体自豪感, 同时这对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是很有好处的。因此, 在小学生的体育教学中, 要多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通过比赛、游戏等形式将教学内容丰富化, 才能真正地做到现代化教学。

三、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纪律

一个好的课堂一定要有好的纪律作为保证。无论是进行室内授课还是室外教学, 亦或是做游戏等, 都要有良好的纪律, 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进度按照教师的备课进行下去。要保证有良好的课堂纪律, 这就要求学生有很好的自觉性, 当然班长、组长等人的管理也很重要。无规矩不成方圆, 这是古人留下来的谚语, 可见无论做什么事情, 纪律都是很关键的因素。因此,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 一定要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 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例如, 在教师教学第八套广播体操时, 就要要求体委整理队形, 这时就要求学生能够听从指挥, 快速找准自己的位置。接下来, 教师从第一套动作开始讲解, 并亲身示范, 学生就要做到认真听讲, 仔细看每一个动作并熟记, 每教完一部分就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 对做错动作的学生进行纠正。在广播操的学习中, 纪律显得非常重要。按照教师的要求, 学生能够高效地听指挥完成动作, 这样不仅能加快教学进度, 而且学生的掌握程度也会较好。所以, 纪律的培养非常重要。

四、教学要做到善始善终

小学体育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开始, 更要注重结尾。一个好的结尾能让一节课变得更有意义, 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 教师在课堂结尾时, 应该对本节课做出点评, 对学生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 对学生的表现提出指导和表扬, 这样才能真正缓解学生身心的压力。教师通过对学生动作的纠正和点评, 提高了学生体育动作的准确性, 并为下次教学的内容奠定基础。课堂结尾的五六分钟, 教师应该多一些表扬, 少一些批评, 多对学生的进步和提高表示鼓励。这样的鼓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发展非常有帮助。此外, 在这短短的几分钟内, 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对个别学生动作的掌握程度以及对知识的领悟情况进行检查来掌握整体的把握程度。例如, 在教学广播体操快结束时, 教师进行总结, 并让课上动作比较优美、协调性好的学生上前进行演示, 让学生通过欣赏别人的动作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以便课后练习和改正。对于示范的学生来说, 这种在集体面前得到别人羡慕的满足感会激发该生的学习热情, 对于动作欠缺的学生也是一种鼓励。所以, 教学要做到善始善终。

改变习惯意识激发歌唱兴趣 篇9

许多教师在唱歌教学中习惯于用学习歌曲前先练声,先学习难点乐句,先学歌谱等方法。在实践的过程中,我认为这些习惯的操作方法过于强调知识技能的学习,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放在第一位,这样加重了学生对知识与技能学习的负担,提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于是,我大胆对此进行了教学改革。

一、改变练声习惯

练声是唱歌教学中涵盖许多关于发声、气息等基本技能技巧的知识点。在以往音乐课中通常练声是教学中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必备的一个教学环节。教师过多地强调一些发声、气息的技巧。过多介绍那些“成人化”“学院派”练声的结果就是教师滔滔不绝,学生却无动于衷,且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喜欢自然的声音,喜欢丰富有趣的练声曲,因此教师可以设计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学生的兴趣特点的形象生动的练声曲,也可以设计相关练声小游戏,让学习在游戏中进行练声。只有让学生在有趣的练声曲中学习,学生才会积极投入,达到练声的目的。另外,我认为课前练不练声,不是关键,不一定要将它单独作为一个环节来练习。我将练声这一环节融入到歌曲的教学中,将练声隐含在学歌过程中。如在学歌过程中发现学生有困难的乐句,我就拿出来作为练声曲来练习,这样既达到了练声作用,也解决了歌曲难点。

二、改变歌曲难点练习习惯

每一首歌曲都有难点乐句或新的知识点,特别是中高年级的歌曲,它们的音区高了,音域宽了,节奏复杂了,还会出现变化拍号等,这些知识点都有一定难度和深度。因此,教师常会把这些知识点作为难点在学歌曲前单独解决。

其实,使用这一方法导致的结果就是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让他们失去了学习兴趣。在学生出现难点时,我用听觉领先的理念来入手解决。在初步聆听中,学生了解了歌曲风格、情绪,节奏特点、旋律的走向等音乐要素,同时也帮学生把握了歌曲所表现的情感。这样解决了难点,学习新知识点就容易多了。而后,当学生出现问题时,可通过教师把难点乐句单独用钢琴示范、教师正确地范唱、特长生示范等多种形式的聆听来解决。最后,学生将会轻松地解决歌曲难点,也学习到了新的知识点。有些教师在备课时认为的教学难点,在经过了多次反复聆听后已经不再是学生的难点了,因而可以不必重复讲解。

三、改变学习歌谱习惯

传统的学歌习惯是不学歌谱不能唱歌或先学谱后填词的现象。我认为学歌时不一定要先唱谱后填词,甚至不学歌谱也能唱歌。学习歌曲应该由听入手,小学的不少歌曲还是比较简单易学的,使学生不唱谱,听几遍,就可以轻松地哼唱了。我在运用多种形式聆听,学生熟悉了旋律后,让他们先用“LU”哼唱再唱歌词,这样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自信,也感受到了歌曲所赋予的情感。对于一些曲谱复杂的歌曲,通过反复聆听后,直接学唱歌词,再学歌谱,这在无形中降低了难度,并且所花的时间较少。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新意识 篇10

一、设置趣题,激发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对数学、思维的兴趣和爱好,就会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去学习和思考。”这时,如果我们再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就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课堂上若能适当地用一些趣题,或实际问题,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且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不断的锻炼和发展,如讲解到圆锥曲线一节时,教师可出置下列习题。

例1:一个彗星的轨道是以太阳为焦点的圆锥曲线,现在测到在彗星的轨道平面内,彗星在P1位置时,与太阳有最短的距离FP1=2亿千米,当彗星运行到P2位置时,FP2⊥FP1, FP2=3.6亿千米。那么这个彗星还会不会回来?

分析:彗星的轨道是圆锥的曲线,如果是椭圆,它就会再回来,如果是双曲线,它就不会再回来,题目最后转换成判断轨道是什么圆锥曲线,只要看一下离心率e即可,当e<1时是椭圆,当e≥1时,轨道是曲线或抛物线,则不会回来。

解:轨道平面内,以太阳F为极点,彗星的轨道的对称轴FX为极轴。作为极坐标系,彗星轨道是以极点为焦点,以极轴为对称轴的圆曲线,它的极坐标就可写成:

这里e是轨道的离心率,P是焦点到准线的距离。

当彗星在离太阳最短距离的P1点时,θ=180°,ρ=2代入极坐标方程,得:

当彗星在P2位置时,FP2⊥FP1,θ=90°,ρ=3.6代入极坐标方程得:

因为离心率小于1,所以这个彗星还会回来。

这样把圆锥曲线问题用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解决,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最终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二、设置开放题,培养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所谓的开放型题是答案不止一个,而开放训练,就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性地、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或程序,必须通过尝试才能获得解决的问题和课题作业,让学生在对问题的解决中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探索、尝试,而使问题得以解决的各种训练。这种训练不仅结果是指向开放的,而且过程也往往是指向开放的,训练的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得某个知识的结构,获得某个经验的再现,而是使学生能懂得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去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对问题探索与解决的思维水平。

例如:讲到集合的运算的一节时,我出置下列习题。

例2:设A、B为集合,若A∪B={a, b},则A=____,B=_____。

此题的答案不唯一,是一个开放型的题目,在课堂讨论中,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你一个结论,我一个答案,气氛十分热烈,我再提出思考题,适合A∪B={a, b}的集合子对(A, B)有多少对?学生用例证法得出正确结论为9对,这时我不失时机地继续发问,把学生的思维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设置一定程度的难题,激发求知兴趣

前苏联的莫洛夫曾经做了一个实验,对学生给出较难和较易的问题,结果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了难题。这个实验表明,题目有一定难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当然这种题目必须激发学生的联想,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例3:函数f (x)=

分析:如果去根号,转化为有理方程,运算会非常复杂。这时我启发学生去思考,函数表达式的特点与哪个公式相似。学生通过思考得出与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相似。我进行点拨,把(x)写成,这样问题就转化为X轴上一点P (X, 0),求它到两定点A (0, 2)、B (3, 3)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这么一迁移,轻而易举地得出结论。

我通过一定程度的难题,把不同的知识通过联想而架接起来,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目的。

四、设置一定程度的悬念题,激发探索欲望

悬念在心理学上是指学生对所学的对象感到困惑不解而产生急切等待的心理现象,悬念能紧扣学生的心扉,刺激思维,激励他们的探索欲望。

在讲圆锥曲线一章节后我出置了下列习题。

例4:到两定点A (0, 2)、B (0,-2)的距离之和为5的点的轨迹是( )。

A.椭圆 B.抛物线索 C.双曲线 D.线段

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不用计算直接得出结论。这时我引导学生:是不是所有的情况都是这样呢?把5改为4,看一下结论如何?然后我归纳总结,找出错误原因,从改变条件上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激发参与意识打造高效课堂 篇11

一、巧妙设问。促使参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课堂上,我们应特别注意设疑激思,针对每节课的重、难点设置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分析,使他们学习时目的、方向明确,时刻保持积极思维状态。

如七年级历史《秦王扫六合》一课,在讲完秦灭六国后,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一位原战国时期的楚国商人,现在统一了,你要去原燕国的蓟(今北京)经商,那么你在沿途会遇到什么麻烦呢?”同学们经过思考很快得出答案:各地语言文字、货币、度量衡不同。这些麻烦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然后教师可进一步设问:“如果你作为统一后的秦朝统治者一秦始皇。你会采取哪些措施来促进经济发展?”答案显而易见: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这样既讲清了教学中的重难点,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讲述故事,吸引参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初中学生喜欢听故事,我们在教学中应深钻教材。多挖掘一些感人至深、富南哲理的历史小故事,可以由教师讲,也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讲,以吸引他们积极参与教学。

如学“中国近代史”时,可用开展故事会的形式讲英雄人物的事迹,如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年近七旬而血染吴淞口的陈化成,誓死抗日却肚里全是棉絮草根的杨靖宇等。还可以让学生结合当地的风景名胜讲述历史上的故事,如通过引导学生讲述郑州二七纪念塔、碧沙岗公园的来历,让同学们知道“二七”大罢工的历史、冯玉祥爱国爱民的事迹等。通过让学生自己讲述这些感人的故事,特别是他们自己身边的历史故事,既能激发他们对历史课的兴趣,还能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组织竞赛。激发参与,增强学生的应对能力

中学生具有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对那些内容多、难度大的课,可以采用竞赛的形式,将该节课的重难点及作业中易混易错知识点编成竞赛题。在新课讲完之后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抢答,争夺冠军。

如在学八年级历史“洋务运动”这一节时,可以首先给学生展示这节课要完成的教学任务(知识、能力、思想教育目标,重难点)。然后,把学生分成四组,用15分钟时间围绕本课教学目标自学课本内容,进行三轮知识竞答:必答题(基础知识)、抢答题(重难点知识)、质疑题(由学生挖掘、创设问题,在相互质问过程中解决困惑)。最后由教师用2至3分钟的时间进行总结,或者是请一名学生上台进行小结,让他们在回味中形成知识体系,从而完成整堂课的教学任务。需要指出的是,竞赛的调控者是教师,教师需要把握好竞赛时间、场面气氛以及学生的参与面,最好让全体学生参与到竞赛中来。

四、换位教学,鼓励参与。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为避免出现“教而不学”的现象,在教学中,教师应常走下讲台,缩短学生与教师在空间和心灵上的距离,还可以鼓励学生当教师,走上讲台,向全班同学讲述有关的内容和资料。

我们可以提前两三周让学生搜集与教学相关的历史资料,如歇曲、影视资料、历史图片、古钱币、票证等,上课的时候由学生自己在课堂上展示。找出该资料与课本知识的结合点并加以讲述或演唱,让全班同学欣赏、点评。例如在学八年级历史“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有一个同学从网上下载电影《甲午风云》的一个片段——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全体将士向日本的旗舰吉野舰冲去。这个同学以模拟电视直播的形式进行精彩的现场解说,时间仿佛凝聚在1894年那场悲壮的战争之中,师生一同感受着亲仇爱恨,一同发出“爱我中华、振兴中华”的呐喊。这位同学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改变学习方式 激发学习意识 篇12

一、培养兴趣, 为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打好基础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老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 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就会带来疲倦.”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先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 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 才会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 教师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 以爱心去教化他们.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 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这一点很重要, 这些学生因为中学生正是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少年, 思想活动较为活跃.特别应该重视那些“留守学生”, 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 急需人去关心、呵护.所以教师应从生活细节上多关心他们, 加强师生间的情感沟通, 进而达到提高其学习兴趣的目的.第二, 要通过内容、教法、语言及情境等方面使数学变得不再枯燥乏味.也可以在教学中恰当穿插一些数学故事, 或者列举一些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再或者利用投影仪出示一些有趣的数学内容, 都能很好地吸引学生.例如, 在学习“勾股定理”时, 穿插一段古希腊学者在敌兵到来时还在专心研究的故事.这样不仅丰富了课堂, 也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第三, 中学生都有好奇的心理特征, 教师可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 大胆创设能让学生好奇的情境, 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乘法的时候, 可让学生讨论“一张足够大的纸, 对折50次后有多高?”学生讨论后, 教师再告诉他们结果.这时学生会感到特别好奇, 因为他们想不到会有教师所说的那么高.这样学生对学习乘方就会产生很浓厚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 此时再想方设法改变其学习方式就事半功倍了.

二、重视教材, 改变“题海熬战”的学习方式

数学教材是数学基础知识的载体, 重视教材的学习, 不仅可以正确理解书中的基础知识, 同时可以灵活掌握书中所涉及的各个知识点.这样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如在讲解概念时, 应让学生翻开教材, 仔细阅读, 反复琢磨, 认真思考, 熟练找出书中所述的概念的关键词句, 这样就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概念, 提高学习效率.在中学数学教学中, 例题教学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如果数学教师能把教材中的例题剖析得透一些、讲解得精一些,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使学生真正领悟, 则必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使学生摆脱题海的困境.

三、 灵活应用实验条件改变单一的学习方式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的最终获取, 还有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探索过程.学生只有通过主动探究、实践、参与才能发展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但探究式学习的实施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 特别是在农村中学, 实验材料这个条件相对城里来说就有很大差别, 灵活应用农村特有的一些条件, 像土豆、萝卜、纸张、火柴棒等这些材料都是学生身边就有的, 通过一些简单的操作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有效地放飞学生的思维.如用火柴棒搭建三角形或者正方形来探索规律, 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探究, 去追寻与众不同, 但又合情合理的答案, 这样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探索精神, 而且培养了创新能力.

四、将数学融入生活, 改变脱离生活实际的学习方式

新的教育理论提出:“学有用的数学, 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所学, 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灵感, 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 学习有活力的, 活生生的数学.”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大生活, 认识数学的实质, 主动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世界, 体验生活, 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 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在生活中主动运用数学, 实现数学的生活化.例如, 在农村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像装修房子所需材料, 家里一年的总收入及支出分配, 计算储蓄利息, 出售商品等.还有我们做衣服, 外出乘车的选择等都离不开数学, 像这样, 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提高了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还能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总之, 农村中学有许多特殊的特点, 我们数学教师应结合实际, 灵活改变农村学生的学习方式, 努力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创新精神, 使学生爱上数学, 学好数学.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 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上一篇:证明思想下一篇:超声误诊异位妊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