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小调练习曲》

2024-09-18

《c小调练习曲》(精选8篇)

《c小调练习曲》 篇1

浪漫派大师舒曼曾这样形容:“肖邦的作品是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不仅是在诉说波兰的美和忧伤, 而且诉说的是一种炽热的爱国之情。肖邦练习曲的独创性在于艺术性和技术性的高度结合。此曲是在肖邦听到华沙起义失败的消息极为震惊之时, 充满激情的悲愤慷慨之作。因此, 被后人命名为“革命”练习曲。

一、关于“练习曲”的溯源

“练习曲”原是作曲家们为学生练习某种演奏技巧而创作的曲子。它是依据单一的音乐动机写成的。这类曲子很多, 仅19世纪欧洲作曲家就写有上千首。肖邦的这些练习曲除了具有针对性、较难的技巧练习之外, 也是为旋律、和声、节奏以及情绪表现的练习曲, 这也是肖邦练习曲的特性。也就是说, 这些乐曲不只是指法的练习, 同时也是优秀的音乐艺术作品。因此, 肖邦的练习曲被誉为钢琴曲中的“艺术珍品”, 被人们誉为钢琴音乐史上的一种“革命”。

二、《C小调练习曲》的创作背景

1830年11月, 正当肖邦离开祖国不到一个月的时候, 爆发了震动波兰的华沙革命。肖邦心情非常激动, 他恨不得马上启程回国。1831年7月, 肖邦决定离开维也纳返回波兰。但是, 当他途经斯图加特的时候, 突然得到起义失败、华沙沦陷的惨痛消息。这个不幸的消息如千斤重锤敲碎了肖邦的心。

《C小调练习曲》就是在这种心境下创作出来的。这首乐曲悲愤、激昂, 曲调忽而上升, 忽而急剧下降, 像一匹烈马在感情的波涛里搏斗、奔腾, 充满了刚毅、坚强的英雄气概, 所以人们通常又把这首钢琴曲称作《革命练习曲》。在这首乐曲里, 肖邦把自己的悲愤和祖国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表现出波兰民族在华沙起义失败后顽强不屈的意志。这是肖邦的一部著名的代表作, 影响较大。

三、《C小调练习曲》的曲式结构及艺术特点

《C小调练习曲》使我们感受到肖邦悲愤的情感、严正的抗议、有力的号召和波兰人民前仆后继的奋勇精神, 以及他对起义终将成功的必胜信念。

本曲为有魄力的快板, C小调, 4/4拍, 复三部曲式。引子从右手强奏的不协和的属九和弦开始, 引出左手一连串急剧下行的十六分音符。音乐出现得十分突然, 它好像是肖邦内心感情的总爆发。接着, 左右手同时并进, 两道音流奔腾不羁, 犹如千军万马、浩浩荡荡。突然间高声部弹出一个刚毅、激昂、带有英雄性格的主题, 犹如波兰人民不屈不挠的战斗呼声。这段音乐除了表现肖邦内心的愤慨和焦虑之外, 还包含着坚定不移的信念。它仿佛是愤怒中的抗争, 痛苦中的挣扎。音乐进入展开性的中段, 呐喊式的主题进行得越来越紧张、越来越高昂, 将乐曲推向高潮。附点节奏级上行的音调在急骤起伏的伴奏声中一再重现, 乐曲情绪越加激昂, 高潮处是一个胜利凯旋的形象。随后, 再现部再现了前面英雄性的音调, 并加上变奏和装饰音, 使音乐更富有冲击力。这冲击力一直冲向乐曲的尾声。尾声的音乐由强到弱, 出现了一个悲伤的音调。最后, 乐曲情绪重新振奋, 音乐在很强的力度下, 由高音向低音冲击并在强奏的和弦上结束, 象征着肖邦对胜利的坚定信念。

全曲激昂悲愤, 自始至终贯穿在愤怒激越和悲痛欲绝的情绪之中。整个音乐形象是通过左手奔腾的音流和右手刚毅的曲调相结合而体现出来的, 深刻地反映了肖邦在华沙陷落、起义失败后的心情。那催人奋起的旋律, 表现了波兰人民的呐喊与抗争, 所以它被称为《革命练习曲》。

四、《C小调练习曲》在钢琴演奏中的技巧和音乐上的表达

《C小调练习曲》在左手持续不断的音流衬托下, 右手奏出了号声般的旋律。它的训练课题是手指触键的灵敏、快速和准确及和弦的连贯歌唱性。因此, 在钢琴演奏中我们需要注意:

1. 在力度方面。这首作品的整体力度是以强 (f) 力度为主, 情绪最激烈时是ff力度 (如第41至49小节, 65小节, 81至84小节) 。这里有一个听觉现象需要提出, 就是当一个作品的音量整体较强时, 作品中那些偶尔出现的弱奏乐句就会显得非常宝贵且非常有音乐效果。因此, 在弹奏这个练习曲时, 我们需要重视作曲家写有p记号 (弱记号) 的地方。例如:第一个段落两次主题的出现, 作曲家就有不同的安排, 第一次 (第10小节) 是强力度 (f) , 第二次 (第20小节) 是弱起 (p) 。其实, 第二次用弱奏的效果是很重要的, 它更能表达出作品所需要的压抑而悲愤的情绪。当然, 一定要注意不能弹得又虚又弱, 应该是“轻而浓”的感觉, 触键要深。另外, 即便是一个长乐句内部, 作曲家也是有明确的力度要求的, 如:第10小节至18小节是一个大乐句, 当中第一小句和第二小句的力度就有强烈的对比 (乐谱上的记号是第一句f, 第二句p) , 如果说第一句 (第10小节) 是音乐在放声呐喊, 紧接其后的第二句 (第11小节) 则是压抑而沉闷的回答, 这些细节需要我们在演奏中加以关注。

2. 在气息方面。这首作品气势宏大, 速度快, 力度强, 音乐奔流不息。我们在弹奏时, 最好尽量用大乐句、长气息的感觉来组织句子, 比如:第10至18小节应该是一个大乐句, 中间气息不要断, 当到休止符时, 内心不要松劲儿, 将句子拉住。气息如果太短, 就会使分句太小、太碎以至于动作过多等, 这样会增加双手的技术负担, 特别是右手的八度会感觉很累。反之, 如果内心的乐句组织得很好, 不但心理上较为松弛, 技术上也会相应放松的。

五、肖邦练习曲的艺术价值

肖邦创作的练习曲不仅具有传统意义上的练习曲的训练专项技巧的功能, 其本身的艺术价值也十分突出。首先, 它们具有高度的独创性, 把艺术性和技术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避免了19世纪初以来钢琴练习曲常流于单纯技术性的机械、平庸和枯燥。从技术的角度看, 肖邦的练习曲是技术题材中最为集中、训练价值最为有效的, 而且可以说它们开拓了近现代钢琴的新天地;从音乐的角度看, 肖邦的练习曲已不再是单纯的练习曲, 而是真正的艺术珍品, 是很好的音乐会表演曲目。肖邦的练习曲为后世的“艺术性练习曲”“音乐会练习曲”开辟了道路。对于肖邦练习曲的内容及价值, 肖邦的权威研究家尼克斯曾说:“不论是从审美的观点或是技巧的观点来看, 肖邦的练习曲比起任何作曲家的同类作品绝无逊色。”

肖邦的音乐优美动人, 极富浪漫气息, 他的和声新颖大胆, 富于表现;他的钢琴织体结构简洁, 继承传统又突破传统;他的音乐语言成为他独特的个性体现, 是与任何人都不相同的浪漫主义诗意的歌唱。肖邦一生中创作了不少不同体裁的作品, 无论哪一种体裁的作品都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肖邦的练习曲把艺术性和技术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成为练习曲中的登峰造极之作, 其中渗透着作者诗人的气质和革命者的胸怀, 表达了一个游子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之情。

《c小调练习曲》 篇2

摘要:《C小调第五交响曲》共有四个乐章,这部典型的贝多芬风格的古典交响曲以表现英雄和命运的斗争的主题,向人们展示了战胜命运、反抗封建压迫的壮丽凯歌。

关键词:创作背景 作品主题 风格特点 艺术价值

前言:《C小调第五交响曲》又名《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重要的佳作,是一部英雄性的、史诗性的作品。这部作品思想鲜明突出、哲理性强、情绪激昂、气势宏伟、动人心弦,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贝多芬的创作思想、艺术风格和革新精神,在这部交响曲中都得到集中的体现。本文将就其创作的背景,作品的主题,风格特点及艺术价值进行赏析。

一.创作背景。

早在1804年第三交响曲即将脱稿之际,贝多芬就已开始构思并动手写作《第五交响曲》,但后来却先完成了第四交响曲。若以1808年12月22日在贝多芬亲自指挥下维也纳皇家歌剧院首演作为终结,那么这部作品共写了四年之久。写作这部作品时正值贝多芬的创作黄金时期,但贝多芬在生活上却屡遭挫折和不幸。恋爱的失败,耳疾加剧以及经济上的贫困,使他陷入无限痛苦的深渊。

1797年贝多芬耳疾的病情逐渐恶化,以至于耳聋。他不得不放弃钢琴演奏,隐居维也纳乡村,创作交响音乐作品,凭借着坚强的毅力,贝多芬逐步进入创作的新发展阶段——成熟时期。

这一时期,贝多芬在创作上力求创造自己的艺术风格,自然地摆脱了海顿、莫扎特的创作思维影响。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逐步在作品中融入了个人感情,开创了古典音乐流派迈向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第五交响曲》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反映了贝多芬全部创作的基本面貌和他那伟大而纯真的思想。“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始终贯穿在那些不朽的名作之中。

作品最开始的八个音符,刚劲沉重有力,仿佛命运之神在敲门,因此这部作品又称《命运交响曲》。贝多芬所谓的“命运”主要是指当时德国社会令人窒息的封建势力。《命运交响曲》深刻而鲜明的体现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人民的崇高理想、大无畏的精神、革命英雄气概、通过斗争取得胜利的信念,热情的歌颂了人民的胜利。

二.作品的主题

《C小调第五交响曲》共有四个乐章。

(一)第一乐章是挑战斗争式,快板,象征着人民群众的力量以排山倒海之势向黑暗势力发起猛攻,气势汹汹,咄咄逼人。

乐曲一开始就用四个“三短一长”节奏的音响,震撼着整个空间,以弦乐和单簧管的齐奏宣告“命运在敲门”。这是命运的挑战,这个“命运”动机立在C小调上,贯穿了整个乐曲。

在这个动机之后,由弦乐奏出第一主题。它是重复的,不同于水平的音列,具有变化的音程。但严酷的“命运”音响,仿佛在田野里回响,令人感到恐怖不安。就是这个几乎是颤抖的真诚赤心产生了运动的动力,寻求着一种潜在的信念。这是在风暴和动荡的后面产生的节奏。奔放和壮丽被控制住了,这里,贝多芬达到了音乐中的一个新的强烈感情。

之后是抒情的充满着纯良品格和丰富情感的第二主题。当小提琴、单簧管和长笛演奏这个优美的旋律时,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不时地奏着“三短一长”节奏的“命运”音型,斗争继续展开着,英雄的性格在发展,音乐很快转为明朗、刚毅和乐观。

发展部是戏剧性的、断然的和紧凑的。“命运”音型又强有力的出现,似乎处于优势地位,形成一片恐怖气氛,直到这一乐章的结尾。在尾声中,尽管我们也能感到英雄的搏斗,但是,“命运”占着统治地位。

(二)第二乐章是沉思、总结,蕴含着一种由内而外爆发的热情和力量,体现了豪情万丈的英雄主义。主题变奏式、降A大调、行板。这个乐章充满了明朗、热情和力量。

第一主题是中提琴和大提琴奏出的广阔、优美、安详的旋律,然后跟随一个赞美诗般的向上推进的具有英雄特性的主旋律。英雄经过激烈的斗争后,转入沉思,但仍回响着“三短一长”的基本节奏。这一主题表现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旋律柔和而又恳切。

第二主题由单簧管和大管奏出,优美柔和,加深了第一主题抒情和沉思的情绪。当转入C大调的再现时,全乐队强奏第二主题,由于加入了小号和圆号,主题的旋律性加强了。最后,以一个动机通过大管在弦乐中的切分和弦上引出第一主题,然后以一个动机的增强圆满地结束本乐章,表现出英雄的乐观情绪和沉思中获得进一步斗争的信心和力量。

(三)第三乐章是再斗争,表现出一种勇往直前、不可阻挡的气魄。忧郁的C小调是作品的本调,表现出动荡不安,像是艰苦的斗争仍在继续。主题是从低音深处产生的,由两个具有对比的乐句构成:一个乐句是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快速奏出的,它有着前进的力量,但有些迟疑;另一个乐句是在这个基础上,由小提琴奏出的一个应句,大管和单簧管轻轻地附和着,似乎有些不安。这个主题本身具有双重性格,但前进的动力是基本的。本章的最后,第一小提琴演奏的第一主题,自由地向上伸展,乐队的音域不断地扩大,音响也在增强,音乐进入C大调光辉灿烂的胜利凯旋的终曲。

(四)第四乐章是战胜命运,胜利的欢呼,充满狂欢气氛。快板。贝多芬克服了似乎是难以战胜的困难,形成了一个继续以前已经进行的具有同样强度的结尾,以宏大的思想构成,有节奏的能量释放和管弦乐的响亮声响,把作品带入了一个不可战胜的辉煌结局。C大调的两个主题与一个G大调主题相应对。尾声的最后是以主和弦——所有活动的源泉和目标,由全乐队一次又一次地向前猛推,音响宏大壮观,将英雄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形象地体现出光明必将战胜黑暗,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永恒真理。

三.风格特点

(一)贝多芬在音乐进行中使用变奏的手段来表达英雄复杂细微的内心变化,如在第二乐章中用旋律上和声、节奏、速度、强弱、音调等的变化来支撑他的主题。第一主题的沉思形象和第二主题的英雄形象交替出现,表现出英雄在沉思时的内心世界活动。同时,强有力的增强旋律和强弱之间的突然对比使得作品气势恢宏,具有震撼力,比如第一乐章中,整个乐队响亮地宣告转调回到本调达到顶峰。

(二)通过斗争战胜命运,是贝多芬的一贯创作思想,这在《第五交响曲》中就有很好的体现。贝多芬在创作这一作品不久后给他的朋友写信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把我完全压倒!”

(三)这部作品的基调是“力”,对苦难,对命运,用力去反抗和征服。耳聋,对平常人是部分世界的死灰,对音乐家则是整个世界的死灰。整个世界死了而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还重造那已经死灰的世界,重造音响的王国,不但为自己,而且为着人类,这是一种超生和创造的力,只有自然界里那种无名的、原始的力可以相比。

(四)崇高的器乐风格。如果人们把音乐的崇高理解为恢弘和细致之间、震撼和深思熟虑之间的平衡,那么贝多芬与崇高的亲和力是明显和不可否认的。《命运交响曲》笼罩你的决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一种勇往向前的勇气。

四.艺术价值

在西方启蒙运动古典悲剧中,命运、斗争是个典型主题,人和命运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但在残酷强大的命运面前,人的斗争却显得软弱无力,只有企盼着外界的奇迹突然发生,人才能获得胜利。然而,贝多芬为这一传统的命题注入了新的含义。在《C小调第五交响曲》中,人的胜利是通过与命运进行殊死斗争而获得的。这部作品在所有交响曲演出中次数频率最高,至今仍是各音乐会交响曲演出的首选曲目。

贝多芬在这部作品中号召人们起来和当时德国社会的封建势力抗争,通过艰苦斗争,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苦难和斗争中赢得欢乐和胜利。同时,这部作品也是贝多芬同命运搏斗,不屈服于命运和环境的压力、战胜自我、掌握自我和确信自我的一部杰作。它揭示了人在生活中会有失败和胜利、痛苦与欢乐,说明生活的道路是艰难曲折和满布荆棘的,对社会负有崇高责任感的人,会奋不顾身地去拼搏,从黑暗到光明,通过斗争走向胜利,这就是《第五交响曲》的戏剧性冲突的整个发展历程。

这部作品实际上是一部斗争和胜利的交响曲,它鼓舞人们在困境中站起来去拼搏,直到取得胜利。反映了作者反抗黑暗势力,与专制暴政顽强斗争的战斗情绪以及如火如荼的斗争热情,用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和顽强意志鼓舞着人们去迎接人生更大的挑战。

著名音乐家舒曼曾经这样评价这部作品说:“无论你听过多少遍,都会像自然现象一样产生新的敬仰和惊叹。只要世界上还有音乐存在,它就会世世代代地传下去。”恩格斯也曾说:“假如你一生中未曾听过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那你就是什么音乐也未曾听过。”

贝多芬的这部作品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恢弘和无穷的世界,启动了敬畏、恐惧、惊讶和痛苦的闸门,炽热的光芒通过这个世界照亮黑夜,唤起了无穷的渴望。

在聆听这部作品时,会使人想起正和残酷命运做斗争、继而战胜命运的贝多芬的形象。这部作品还表现了人间所有的喜怒哀乐之情,令人对贝多芬的那种永不后退、勇往直前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赞叹不息,肃然起敬。

贝多芬的一生是经历深重苦难的一生,但贝多芬却经受住了命运严峻的考验,成为“音乐的圣人”。像他那样勇敢地同悲惨的命运斗争,追求自由,勇于革命,并取得辉煌成就的音乐家是绝无仅有的。

以上就是作者对贝多芬的《C小调第五交响曲》所作的简要赏析。在21 世纪,现代音乐充斥着整个社会,各种各样的潮流像衣服一样不停更换,特别是对年轻人来说,娱乐性的音乐最受欢迎。但是,最终能够沉淀下来的只有经典。经典是不会被遗忘的,正如贝多芬的时代。

当你在百般无奈,失去希望之际,不如来听听贝多芬的这部交响曲,它可以疗治心灵的创伤,扶植人在人生中的战斗意志,给人以灵智成长的莫大恩泽,一定会让你产生源源不断的希望和勇气。

参考文献:(1)齐东海编著,《走进交响音乐》,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2)王志雄编,《外国名曲词典(上)》,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5月版(3)傅雷著,《傅雷谈音乐》,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4)沈致隆、齐东海主编,《音乐文化与音乐人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

(5)卡尔·达尔豪斯著、尹耀勤译,《古典和浪漫时期的音乐美学》,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版

(6)贺春华,《西方交响音乐赏析》,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7)吴晶主编,《音乐知识与鉴赏》,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版(8)赵鸿光,《音乐鉴赏》,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4月版(9)黄伟平,《名曲里的故事》,宁波出版社,2001年4月版

(10)陈鹏年,《中外管弦、协奏、交响名曲欣赏》,江苏文艺出版社,2001年9月版

《c小调练习曲》 篇3

演奏技巧的总结从音乐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音乐创作被看作是音乐实践活动过程的基础, 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音乐历史发展的基本情况。因此也被称为“一度创作”, 而音乐表演被称为“二度创作”。钢琴踏板运用作为艺术表演中的重要技术, 它的实际应用应与作品的情感背景相结合, 从而达到比较完整的艺术演绎。关于肖邦作品踏板运用方面的论文集学术专著至今很少。本文从这个角度去分析和讨论肖邦作品其本身具有的特殊踏板运用方法, 希望这个能对当下爱好者在弹奏其作品时起到辅助价值。

1 音乐创作背景

弗雷得里克·肖邦 (Frederic Chopin, 1810-1849) 是19世纪波兰最杰出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在这一百多年来, 肖邦的钢琴作品依旧在音乐的舞台上回响。肖邦一生不离钢琴, 他的作品有很多, 但是除了其中的十七首波兰歌曲和大提琴曲之外, 其他的全都是钢琴曲, 而在这其中的十分之九的乐曲又都是钢琴独奏曲。肖邦是第一个终身献身于一种乐器的作曲家, 被人们称为“钢琴诗人”。舒曼称肖邦的音乐就像是“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肖邦晚年的生活拮、孤独, 他曾说过自己是一位“远离了母亲的波兰孤儿”。在临终的时候嘱附亲人一定要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肖邦一生共作27首练习曲, 他一改前人的作曲习惯使练习曲不仅有针对性的技巧练习, 甚至于拥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使曲子成为了真正的艺术佳作, 并向世人展示了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使学者在学习技巧的过程中更是在欣赏短小的音乐诗。因此, 肖邦的练习曲也被人们说成是钢琴音乐史上的一次”革命”。肖邦是世界上少有的只专注于钢琴作品创作的一位作曲家, 他之所以被誉为“钢琴诗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他对夜曲的谱写。

2 音乐踏板使用

肖邦的作品不同于浪漫主义时期的其他作曲家, 他的作品大致分为二类。一类是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的音乐, 包含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另一类则有较多的时代主流气息的渗入, 带有浪漫主义的感伤情调。练习曲这一音乐体裁虽早已存在, 但是肖邦所创作的练习曲在性质上却是一种全新的, 不同于以往的。对于踏板技术而言, 肖邦可以成为一位杰出的伟人, 他曾经说过:“正确使用踏板的方法才是一个可以值得终身学习的, 钢琴的踏板乃是一部作品呈现好的音色和音响效果的调节器, 灵活运用更是一门学问。俄国著名的钢琴家演奏家安东·鲁宾斯坦曾经就说过“钢琴音乐的灵魂必然是踏板”。这句话向我们表达了, 想要乐曲表演达到一定的水准, 将踏板巧妙地运用是一个不能忽略的前题。美国著名教育家、钢琴表演大师约瑟夫·班诺维茨就在他的《钢琴踏板法指导》中多次强调:“正确的踏板法是衡量一名钢琴家是不是具备艺术才能和高超理解力的标志。”如此可以看出, 合理运用踏板不但是能产生丰富的音响效果, 同时也强调了的乐曲的表现力。这些都是能充分表现一名演奏者的在音乐上的才华, 以及在音乐理解程度的能力。

2.1 踏板的基本构造及使用

所谓钢琴踏板就是指将琴弦上的制音器从弦上移开, 获得延音效果, 并用脚操纵的装置。现代钢琴一般来说都具备三个踏板。立式钢琴和三角钢琴的踏板功能稍有不同, 本文以立式钢琴的踏板为案例来展开我的讨论。一、左踏板:弱音踏板, 左踏板的使用优势在于他不仅可以减弱音量, 也可以适当改变音色, 使琴声变柔。二、中踏板:延留音踏板, 由斯坦威发明, 也叫“斯坦威踏板”。它可以保留一个或几个低音, 而不影响其他音的清晰, 是增加色彩和保留和声功能的宝贵工具。三、右踏板:也被称作延音踏板, 或制音器踏板。起着保留、延续声音及使声音更丰满的作用。在肖邦作品中少有弱音踏板的记号, 更没有保留音踏板的标记。他曾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要学会不用弱音踏板来做减弱, 但在渐弱的后期可以用 (弱音踏板) 。”可以看出, 肖邦不希望演奏者将弱音踏板当做渐弱的拐杖, 他更强调手指的力度控制。

2.2 乐曲中踏板使用

整首乐曲的演奏, 要注意踏板的使用, 踏板是该曲的难点之一。踏板法是钢琴演奏技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踏板的正确运用是弹好一首作品的条件之一。正如音乐大师涅高兹所讲:“钢琴和踏板诸多性能都相同, 这也是他们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最为关键的功能之一。将他们取缔等同于将钢琴拆卸掉。

浪漫主义时期, 作曲家们充分认识到踏板对于钢琴的重要。因此在肖邦、李斯特、舒曼等作曲家作品中, 踏板使用率变得频繁且广泛, 比以前更复杂、更精细了。在这其中, “钢琴诗人”肖邦对踏板的运用尤为细致, 具有独创性。他凭借对色彩和音响方面的悟性, 发现了踏板对于音效变化影响, 又凭借对节奏和和声的解读, 创造了一套富有想象力的踏板效果。伟大的钢琴家肖邦曾经说过:“钢琴踏板是及其细腻和灵敏的, 他需要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一辈子的考究。”由此可以看出弗列得里克·肖邦才是一位真正理解和读懂怎样正确并巧妙地运用踏板的先行者。他将踏板与键盘融为一体, 并把情感通过二者巧妙结合完美的表达出来。

《c小调练习曲》 (op10, No 12) 原著中, 肖邦也作了详细的踏板标记以及情感处理标记, 演奏者在现代钢琴上弹奏时, 应根据钢琴的特性合理且巧妙的运用肖邦做的标记, 准确的领会其中的意义, 理解和把握乐曲的内涵。该曲子一开始由强烈的不和谐属九和弦进入, 伴随着一连串下行的十六分音符, 作者在第二小节的后二小节标记踏板记号。个人认为, 以现代钢琴弹奏如此安排的踏板的话, 那是欠妥当的。可能肖邦当时的钢琴不需要太多的混响, 但是现在的乐器与那个时代完全不同,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钢琴声音的整体特点是清晰, 能将锤子敲击琴弦的时候发出精密控制的音效, 如果制音器回到琴弦之后便没有余音, 即使制音器被右踏板所保持, 声音也是在逐渐减弱, 并且会很快消失。因而在现在的钢琴表演上, 演奏者他需要恰当地做一些调整, 使音乐能在尊重作曲家的安排下又更具有渲染力。这一连串下行的十六分音符, 应加以碎踏板, 既做到了延音的效果又不会使音响听上去浑浊, 使乐曲一开始就给人以气势磅礴的感觉。由此可见, 该乐曲中的踏板记号, 尽管标记的十分详尽, 但是只是一味的按照肖邦所安排的踏板, 现代钢琴无法弹奏出理想的音色及音响效果, 需要演奏者在尊重肖邦意图的情况下, 思考并安排踏板。众所周知, 踏板能够连接不同的和弦, 在音乐进行中演奏者应随着和声的变化而更换踏板。

3 音乐情感处理

《c小调练习曲》这是一首力量需求非常大的乐曲, 一开始就从强有力的, 且并不太和谐的属九和弦进入, 会给人一种突兀和强烈的感受, 后又接以失望与愤怒的下行音阶, 犹如热血在沸腾;右手奏出果断有力的号角性和弦音调, 使乐曲由悲愤转为激昂, 表现了波兰人民的反抗精神和英雄气概。这起伏强烈的情绪经过三次动荡, 好像作者在痛苦的翻转, 无声的呐喊, 整个乐句使人震撼激愤。演奏者在演奏时要注意情感的处理, 右手的和弦要坚定且饱满, 整个手指要似鹰爪将属九和弦紧紧抓牢, 一按到底, 最好能产生一种一直刺入听众内心深处的强有力的能量;左手也得连续并快速地跑动起来, 就像水清倾泻般流畅, 并且要有颗粒性, 抓住拍子的重音, 使乐句给人感觉是在痛苦的挣扎而无法释怀, 接连三次的起伏音响效果为F—FF—SF, 肖邦还在最后一组音阶上注明conforza, sempre legato, 标明最后一组需要十分强的音响效果并且需要16分音符的连贯演奏, 使整个音响效果听上去给人以连绵不绝, 似整架钢琴都在悲鸣。

随后, 在右手出现明亮有力的音调, 似作者对波兰人民的呼喊, 又似冲锋的号角, 更似愤怒的哀嚎, 这片段的音乐出来表现肖邦内心的愤慨和焦虑之外, 还饱含了坚定不移的信念。它仿佛是愤怒中的抗争, 痛苦中的挣扎。愤懑的八度和弦和附点节奏成为标志性的旋律, 和弦显示了肖邦的英雄气概和刚毅的性格, 附点节奏突显了矛盾的尖锐, 更展现了肖邦对俄军的仇恨之情。

之后, 左手的伴奏应由音阶性伴奏型转成为大幅度的急剧起伏波浪式的琶音, 紧接着应为主旋律犹如澎湃的思潮。乐曲由一小节的下行减弱音阶, 迎来了主旋律的第二次出现, 但是音响效果却处理为P, 仿佛是肖邦在沉思, 在愤怒, 他怒波兰人民的不争, 他怒自己无法抗敌。

后接四个小节旋律以切分的节奏与渐强的和弦, 以及逐渐加强并上行的半音进行, 使乐曲的情绪更为激动、高涨。第一部分弹奏, 要给予演奏者全部的情感, 全身心的投入乐曲中, 要试着体会肖邦当时的心情, 将每个音乐语言都做到极致。

乐曲进入中部。在弹奏第一部分时, 要注意左右手的结合要完没, 要有夸张的强弱对比感, 左手的弹奏应流畅、均匀、清晰, 是人感到不可阻挡。第一部分的把握是弹好整首曲子的关键所在, 主旋律的第二次出现, 要与第一次出现的主旋律形成音响上的对比, 给人以阴暗, 痛苦的感觉。

其中中间段落带有强烈的戏剧渲染, 同时也算是把乐曲推向了最顶峰。刚开始的八小节带有间奏的色彩, 左手一串的音节给人紧张的感觉, 总体音调在紧张中上升, 调性经多种转换, 最终将乐曲的矛盾推向高潮, 展示了感情激烈动荡之后极度悲愤的气氛。接着一小节下行并且渐强处理的音阶后, 乐曲迎来高潮, 高潮处是一个胜利凯旋的形象, 开阔而又明亮的音响效果, 它好像肖邦他对眼前现实一种幻觉, 而不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更是对波兰人民奋起反抗俄国侵略者的强烈希望。乐曲后接引子部分的下行音阶回到c小调。乐曲的第三个方面的内容是他的引子动机的展现, 作者应将主题的变化分为三连音, 让它的节奏显得更加紧凑, 乐曲更具有动感, 好像是那种悲愤的情绪再次升华, 将乐曲带入另一个层次。在接近结尾的时候, 音响由强到弱, 出现了一个悲伤的音调, 它的背景伴奏依然是剧烈起伏的波涛。另外应注意的是, 弹奏此类音符是应须注意左右手的节奏上的配合, 注意它们各自句子间的连接与起伏。此段左手的伴奏音型都为大起大落波浪型的琶音, 强弱变化十分明显。

4 结语

“审美当是人生之艺、人生之情、人生之趣、人生之福”。在柔美、诗意、纯净、梦幻、自由、浪漫的肖邦音乐世界中, 更多地使追求生活美、追求艺术美的人们体会到了其中的快乐与宁静, 幸福与鼓舞。这样美的音乐, 是心灵的舞曲, 它由心而来, 随心而动, 感人心灵, 更唤人心。踏板法相对于其他钢琴技巧而言, 与音乐风格的联系更为紧密, 音乐的情感表现更容易通过踏板法表达出来。本文通过对肖邦作品《c小调练习曲》 (OP10, NO.12) 中踏板的使用和情感处理二方面进行论述, 来探讨肖邦作品中踏板的应用对音乐演奏上的重要性。因为踏板的结合是钢琴表演艺术的重要方式之一, 巧妙地运用踏板是钢琴表演艺术的一个重要环节。正确的应用踏板是演奏者能完整表达作曲家情感的基础与前提。所以, 在现代钢琴教学上, 我们应不断地去专研肖邦的踏板艺术的同时, 更加应关注他的音乐与情感表现方面的细微之处, 让他的创作意图更加清晰明朗地表现在演奏中。

摘要:肖邦的大多数作品都笼罩在一层或淡或浓的忧郁之中。在他短暂的一生中, 创作了许多杰出的作品。在踏板的运用方面, 尤其是在其表现音乐的功能方面, 肖邦也显得十分独到。本文通过对波兰伟大作曲家肖邦的介绍以及对其作品《c小调练习曲》 (OP10, NO.12) 的分析与研究, 对该作品中的情感处理与踏板运用进行论述。目的在于, 使读者对该练习曲有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同时对该作品的弹奏风格和表现手法有更深入的体会。

关键词:肖邦,踏板,情感旋律

参考文献

[1] (苏) .索洛甫磋夫.肖邦的创作[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l.

[2]于润洋.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0.

[3]罗曼.罗兰.论音乐在世界通史中所占的地位[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2.

[4]李贞华著.音乐分析与创作导论[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355.

[5]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6) .

《c小调练习曲》 篇4

关键词:肖邦,升c小调圆舞曲,创作背景,曲式结构,演奏特点

民族运动在九世纪的欧洲已经异常高涨, 产生了各种民族乐派。这些民族乐派大力提倡和发扬本民族音乐, 并与争取民族自由的斗争运动紧密联系, 在音乐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其中波兰的民族乐派最为突出, 主要代表人物就是肖邦。

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伟大的波兰音乐家。1810年生于华沙的近郊热里亚佐瓦·沃利亚。肖邦从小便显露出惊人的钢琴演奏和作曲方面的天赋, 七岁时就发表了第一首作品——《g小调波兰舞曲》, 八岁就已经公开演奏。1830年, 由于波兰政治局势动荡, 肖邦到国外旅行, 这次旅行令他终生都没有再回到祖国的怀抱。1831年9月肖邦开始在巴黎的定居生活。在这里他学到钢琴艺术的全部成就。1849年10月17日肖邦在巴黎辞世, 享年39岁。根据肖邦的遗愿, 他那颗忠于祖国的心脏被送回华沙, 葬在一所教堂里。

一、《升c小调圆舞曲》的创作背景

肖邦的圆舞曲从表达形式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把实际的舞蹈赋予理想色彩, 另一类则是圆舞曲形式的抒情诗。《升c小调圆舞曲》就是第二类的典范。作品64号第二首的《升c小调圆舞曲》作于1846年——1847年间, 是肖邦辞世前两年完成的, 他的晚期作品有着更深刻的忧郁之情和更强烈的民族感。

1836年冬肖邦结识了比自己大6岁的法国女作家乔治·桑, 经过长时间的相处, 敏感的肖邦发现和这个大胆、奔放甚至叛逆的女作家在一起可以尽情倾诉内心深处的情感, 之后便和她在马略卡岛一起生活了长达9年的时间。这九年是肖邦一生中作曲生涯的最高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1846年11月他们还是分开了。重新回到巴黎的肖邦心情十分低落, 肺病的加重, 生活的压力都使他过得步履艰辛。第二年春天他的身体稍微好转起来, 他想到和乔治·桑一起生活过的日子, 感慨万千, 于是在重重思绪下创作出这首《升c小调圆舞曲》。抒情、优美的旋律透出对爱人的想念和对幸福的渴望, 但同时又隐藏着悲伤的忧郁之情。

二、《升c小调圆舞曲》的曲式结构

这首《升c小调圆舞曲》是一首有回旋曲特点的三部曲式结构的乐曲。其结构图应该是这样的:

从上图可以看出, 呈示部B段的材料在展开部和再现部都重复出现了, 符合回旋曲中主部材料隔时再现的特点, 因此是具有回旋曲特点的三部曲式结构。

1、呈示部

呈示部由两个主题构成。A段的第一主题由两个四句式的小乐段构成, a和a¹。乐段a, 犹如对话的宣叙调, 优美的六度音程旋律和左手和声的配合天衣无缝, 旋律从主和旋进入重属和弦再进入属七和弦, 一系列下行级进充满了忧郁、略带伤感的情绪。后面紧接着的一段下行二度经过性伴音阶更加重了这种悲哀的情绪, 暗示作曲家虽然对未来无限向往但又充满迷茫、彷徨的情感。而a¹乐段, 只是对a段的结尾做了微小的改动, 但是忧伤的情绪却加大了。整个A段给人一种既渴望生活又对生活无可奈何的复杂乐思。

呈示部的第二主题出现在哀思之后。B乐段中连续的八分音符快速流动, 旋律清澈、流畅, 像闪烁着点点波光的溪流, 有种奔流的喜悦。但仔细聆听, 八分音符是下行摸进的, 这里面又透出作曲家对生活孤寂无助的无奈和惆怅情思。

2、展开部

展开部出现新的主题。新出现的C段音乐形象宽广, 是一段抒情的慢板乐段, 调性也由阴暗的升c小调转成明朗的降D大调。这两个同音大小调的转换体现了作曲家内心的矛盾。在相继出现的四、五度音上的旋律音以八度大跳的形式出现, 使情绪越来越热烈。好像肖邦在追忆和乔治·桑一起生活的日子, 甜蜜幸福中夹杂着遗憾和痛苦。乐段的结束, 具有离调性质的和弦配置增加了音乐的张力, 转而又回到那个呈示部中活跃的B段上。

展开部B段是呈示部B段的第一次回旋。这种伤感的情绪在短暂的美好回忆之后很快侵袭回来。仍是悲哀的乐思表达忧伤之情。

3、再现部

再现部是整个呈示部的完全再现。作曲家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缅怀, 对祖国家乡的想念和眷恋, 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彷徨, 再一次真实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让人们感受到作曲家无比矛盾的内心情怀。

三、《升c小调圆舞曲》演奏特点

这首《升c小调圆舞曲》具有浓厚的波兰民族风格, 旋律极富个性, 钢琴织体细腻而富于色彩, 是一首“肖邦风格”极强的作品。

1、旋律的连贯性

《升c小调圆舞曲》的旋律优美、抒情, 是一首完美的音诗。曲中出现了各种形态的旋律, 有半音阶级进进行的旋律, 有连续、密集的八分音符下行进行的旋律, 还有以低声部宽广的和弦映衬出的长音慢板旋律, 都让人为之陶醉, 浮想联翩。弹奏这些优美的旋律时, 一定要注意手指的控制, 恰到好处的触键, 半音阶和八分音符要弹奏轻盈, 手指贴键同时又积极地快起快落, 做到不粘连, 干净且连贯。而长音旋律手指则要充分做好准备后慢下键, 每个音都表现得悠长深远, 让人沉浸在无限的回忆中。

2、节拍的舞曲性

在这首《升c小调圆舞曲》中, 可以感受到玛祖卡舞曲般的节奏, 流露出浓厚的斯拉夫民族情调。最开始主题旋律就以这种节奏型出现。右手典型的玛祖卡舞曲的节奏型, 重音在第三拍上, 中间用十六分休止符代替了符点音符。这样的节奏在演奏的时候心里要数好拍子, 十六分休止符一定要精确, 而带倚音的八分音符则要突出主音, 倚音要弹得细小清晰, 把玛祖卡舞曲的别样风格展现出来。

3、速度的多变性

《升c小调圆舞曲》每个乐段的速度都是不同的。主题出现的时候用的Tempo giusto的速度, 意思就是正确、准确的速度。这首曲子的风格属于中等速度的玛祖卡舞曲风格, 主题的演奏速度保持在每分钟100左右。B段用了Piu mosso的速度, 译为更快些。这里稍快些可以更好地表达作曲家对生活短暂的希望。而歌唱性的C段作曲家又用了Piu lento更慢的速度, 为了加深音乐形象的意味深长, 表现出对往事的深深怀念之情。

四、结语

肖邦的圆舞曲是优美、高雅、华丽的化身, 在抒情音诗《升c小调圆舞曲》中, 集中体现了肖邦作品的个性及波兰的民族性。在看似欢快的节奏和速度里面隐含了肖邦对生命的认识和对生活的感慨, 表现出了他抑郁、孤独、痛苦的悲情心理。因此, 要深入了解作曲家内心的情感渊源, 才能完整地表达乐思, 更好演绎这首深受大家喜爱的《升c小调圆舞曲》。

参考文献

[1]、[苏联]A.索洛甫磋夫 (著) , 中央音乐学院编译室 (译) .肖邦的创作[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1年6月

[2]、冯智全.《肖邦大型作品研究》[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7年8月

《c小调练习曲》 篇5

一、贝多芬与《C小调钢琴奏鸣曲》

贝多芬可以称得上是由古典乐派迈向浪漫乐派的奠基人, 作为一名处于世纪之交的作曲家, 他早期的音乐作品展现出了无限崇高的理想, 激昂的情绪, 以及无比庄严的音调。《C小调钢琴奏鸣曲》因其优美的旋律及鲜明的戏剧性为世人所喜爱, 并广泛流传。这里展现出了贝多芬对钢琴奏鸣曲新形式的发展, 无论在内容上还是结构上都透露出日耳曼民族特有的理性。

《C小调钢琴奏鸣曲》作于1799年, 是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中较为杰出的一首。当时正处于法国大革命的年代, 贝多芬也只有27岁, 然而他的听力却逐渐退化, 这是他自身经历的第一场疾病的折磨, 而后耳聋的痛苦便伴随他一生。《C小调钢琴奏鸣曲》诉说了贝多芬对自身时代的愤慨以及对自由平等的追求, 并将他与坚持命运抗争、不向厄运低头的顽强心态展现的淋漓尽致。可以说是贝多芬最为真实的自我写照。曲子命名为“悲怆”, 是Pathetique的译文, 指的是是悲剧性的, 或是叙述悲痛命运的, 同时它还有一种解释为“激动的”。在这首乐曲中, 贝多芬打破了传统奏鸣曲的形式, 首先创造了一幕悲壮的序曲, 而后进入快板乐章, 这是的音乐表情转换为激动的, 他把两种情绪巧妙的融合在乐曲的开始, 这种大胆的创新赋予乐曲新的生命力, 并更真切的传达出他与命运顽强抗争的心理状态。

二、《C小调钢琴奏鸣曲》的演奏特点

《C小调钢琴奏鸣曲》以旋律的优美为人们所深深喜爱, 成为了许多钢琴演奏者爱不释手的曲目, 而分析曲子的演奏特点对于诠释作品起着重要的作用。

全曲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为极慢的慢板序奏转辉煌的快板。引子部分的和弦运用了调式模进的手法, 需要给人以阴暗和庄严的感觉, 以象征黑暗势力的威胁与压迫。此时的演奏要在沉重中透露出一丝紧迫, 声音要非常集中, 不可以“炸开”。整个引子部分充斥着阴暗势力与反抗力量的对比, 经历了重重镇压, 在即将看到一丝光亮时又被狠狠的打入黑暗中, 继而仍旧苦苦抗争, 在绝望中寻求希望, 暗示着光明的到来。此时的音乐情绪逐渐紧张, 演奏交替出现的动机时需要做强烈的对比, 但整体仍是庄严的、深刻的。可以说“引子”时悲怆主题的最佳展现, 鲁宾斯坦在《音乐和他的代表人物》一书中写道:“《悲怆奏鸣曲》的名称大概只是针对引子和第一乐章中它的重复片段而言。”

除了引子是缓慢而沉重的演奏外, 后面的节奏则是轻快的、辉煌的。整体来说需要非常有力, 但不同地方的f需要以不同的演奏方式来处理。如12小节开始右手的主题要由弱至强, 需要弹奏的连贯;28小节的sf是在p中的sf, 只需要左手以持续的感觉弹出即可;46小节的4个sf要逐渐弱下去, 结束到然后到50小节的p。在第一乐章里, 作曲家心中的愤怒和不甘等思想感情得以充分的体现。

第二乐章是如歌似的慢板。带有民歌的风格, 这是全曲的抒情部分, 主题朴素, 充斥着祈祷的气氛, 情感表达尤为丰富。整个乐章的触键都是舒缓柔和的, 要求音色的统一性。在力度上都是弱的, 弹奏时要注意区分p和pp。此乐章中出现了大量的左右手相互交替的三连音伴奏音型, 在第42小节时体现出紧张感, 但51小节后又重复演奏第一段并进入第三段, 而后渐渐恢复平静。

第三乐章是快板的回旋曲。由于旋律的动听被后人广泛熟识并改变成各个版本进行演奏。主题带有田园风味, 情绪偏向于乐观, 既有愤慨的一面, 又对未来怀着满心希望。因此速度相对来说要快些。乐章的回旋主题是开头悲怆主题动机的发展, 因此触键方式与第一乐章相似, 需要轻快且集中。演奏时需要注意乐曲开头的三个跳音, 此时需要保持手腕平稳, 用指尖集中触键, 以轻快的跳跃引入主题。力度上由于回到 (下接第49页) 了快板也从第二乐章的弱变强, 并且需要充分的表现出各个部分不同程度的f, 尤其是ff。如171小节后最后的主题, 从这里开始需要向末尾推进, 这时需要强烈的表现方式。其间不断出现usbiotp, 而演奏者必须要充分的表现出这样的紧张感。

起初拿到第三乐章时, 一定要做慢速练习, 清晰准确的演奏好每一个音。达到一定程度后可以采用指尖的瞬间触键, 在速度上会有明显的提高。乐章开头左手伴奏音型以连续八分音符组成的三连音为主, 需要弹奏的均匀整齐, 轻快连贯又赋有颗粒感。在练习中, 三连音的弹奏要进行手指低触键的练习, 指腹向内扣, 用手腕带动手指进行快速而连贯的弹奏。

中部是一个幽静而柔和的主题, 两个声部的结合巧妙, 演奏时要想象手指在钢琴上跳着忧伤的舞步, 这种忧伤则是通过p来体现。从99小节起情绪转向了激昂, 利用八分音符引进一个音阶结构的断音声部。170-120小节作为连接使音乐情绪达到顶点。121小节进入再现部分, 但情绪上与之前的主题有一定差别, 音乐上稍显急促、激动。182-209小节已是乐曲的尾声, 充满了力量, 在奋力的歌唱中轰轰烈烈的结束了全曲。贝多芬虽悲怆却满怀希望, 痛苦但不失斗志的情感在第三乐章里被完美的诠释。

三、结语

《C小调钢琴奏鸣曲》打破了古典奏鸣曲的章法, 以新颖的独创性逐步向浪漫主义迈进, 它所呈现的庄严曲调、高昂情绪以及独有的热情魅力形成了贝多芬早期独树一帜的音乐风格。创作这首作品的同时, 贝多芬给卡尔 - 冯 - 李斯诺夫斯基亲王写了这样一封信:“我过着一种悲惨的生活, 两年来我一直躲避着任何交际, 因为我不能和别人交谈, 我更不能告诉别人我是聋子, 在剧院我要坐在最前排去忍受最大的痛苦, 当别人大声和我说话的时候, 我的头痛让我痛不欲生, 当身边的人听见远方牧羊人的笛声, 而我却听不见, 对于任何人来说耳聋都是一个不幸, 而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怎么能忍受而不致绝望?”也许正是这无限的痛苦, 使贝多芬把自己的感情更为真实的倾注在这部《C小调钢琴奏鸣曲》中, 它正是贝多芬内心深处的真实写照, 通过分析它, 演奏它, 领悟它, 我们深深的感受到倍受病痛折磨的贝多芬那颗敏感而细腻的心, 体会到他的坚强和乐观、理想和希望。

参考文献

[1]王森林.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三乐章的分析与演奏[M].黄河之声, 2010.

[2]赵屏国.如何演奏悲怆奏鸣曲[M].人民音乐, 199.

[3]张庆阳.悲怆奏鸣曲引子演奏诠释[M].器乐刊授—乐器学堂.

《c小调练习曲》 篇6

关键词:肖邦,《升c小调圆舞曲》,曲式结构,音乐特点,演奏技巧

肖邦是十九世纪欧洲音乐史上最著名的浪漫派作曲家和钢琴家,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音乐启蒙教育,很小就表现出钢琴演奏和创作的不寻常才能,被人们誉为“第二个莫扎特”。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涉及的体裁广、数量多,充满着诗一般的浪漫气息,又被誉为“钢琴抒情诗人”。肖邦的音乐,具有浓郁的波兰民族风格和独特个性。在创作中,他善于发掘钢琴的内在表现力,不受传统的束缚,大胆突破传统并创新,既继承了古典音乐的传统性, 又开辟了浪漫主义音乐的新天地,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肖邦的圆舞曲是其众多钢琴作品中的一种体裁,是诗化了的音乐会圆舞曲, 而《升c小调圆舞曲》更是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之作。

一、创作背景

肖邦作为一位波兰的“爱国主义”音乐家,其思想和创作道路都与当时的时代息息相关。在华沙起义之前,他的早期作品深受民族解放思想和文学中的浪漫主义运动的影响,表现为充满青春活力,纤小细微的抒情性小品,没有矛盾冲突,无所忧虑的欢乐情绪,富于浪漫主义的幻想,如《e小调夜曲》、《莫扎特主题变奏曲》等;起义失败后,精神上受到沉重打击,民族的悲剧在他的心灵中剧烈动荡,更以爱国主义思想为核心,常围绕祖国沦亡,充满悲愤,揭示内心世界的矛盾变化,刻画戏剧性和悲剧性冲突,充满了英雄性和史诗性的激情,如《c小调革命练习曲》、《g小调叙事曲》等;晚期作品又以深切怀念祖国为中心,情感更为复杂化,悲观而又忧郁。《升c小调圆舞曲》就属于肖邦晚期作品,作于肖邦去世的前两年。在1846年11月,肖邦与相恋多年的爱人、法国女作家乔治·桑关系破裂后,心情十分忧郁,创作灵感和健康日益衰退,孤寂和病痛时时缠绕着他。第二年的春天,当他想起和乔治·桑一起生活的这些年,深有感触,便写下了这首既抒情又充满幻想的精美之作。

二、音乐特点

(一)曲式结构

该曲采用带再现和回旋曲式的三段体结构:(A+B)+(C+B)+(A+B)

第一段:由两大主题组成。

A主题(1-32小节),充满忧郁和幻想。前部分由短促凝炼的小乐句组成整个大的乐段,小乐汇中巧妙运用休止符,先抑后扬,似乎将动机做了一个宽广的延伸;每个乐句中变化音层出不穷,倚音的修饰精巧而独特。接下来,半音音阶的出现,又扩展了旋律的自由舒展之后回到开始的动机。波兰音乐评论家J·伊瓦茨凯维奇是这样解释这段音乐的:他似乎在说,悲哀吗?怎么?我可是不在乎的,该怎样就怎样吧……充分说明了肖邦对往昔幸福时光仍充满着眷恋、回忆、无奈和幻想。

B主题(33-64小节),从八度大跳开始,采用下行二度的模进手法,展开一段急速的波浪式的激动旋律,似内心情绪起起落落,激动和快速流畅中不乏有着淡淡的一丝喜悦之情,但不断下行的模进却一改以往的华丽色彩,反而使音乐显得软弱而没有生气,这又增添了肖邦的浓浓悲伤之情。

第二段:乐曲转到降D大调,出现一段抒情的慢板乐段(65-96小节)。旋律静谧柔和,具有浓郁的令人心醉的气息。这一部分节奏稍自由,上声部主旋律单纯清澈,是肖邦内心的独白,宽阔的音域和上行大跳充满了内心的矛盾和感慨,旋律婉转深情又好似充满对以往幸福生活的回忆。这段旋律虽然转入大调,但只在一瞬间让忧郁的情绪明朗了一些,继而很快又回到B段(97-127小节)急速旋转的升c小调,再次出现忧郁的气氛。

第三段:(128-192小节)

再现第一部分。

(二)旋律特点

《升c小调圆舞曲》是肖邦圆舞曲作品中比较特殊的一首,是典型的圆舞曲形式的抒情诗。肖邦在写作中,特别注重钢琴作品的旋律美,富于歌唱性。该曲中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旋律进行:叹息式音调的旋律、带装饰音的旋律、半音音阶式旋律、密集的、连续的八分音符下行级进旋律、开阔的大跳的旋律、滑奏、经过句……,这些旋律在钢琴上轻盈优雅的歌唱,使钢琴作品声乐化,使音乐抒情化,极大的增强了钢琴音乐的表现力。

(三)节奏特点

圆舞曲是源自德国南部和奥地利北部的一些三拍子的民间舞曲,如:兰德勒舞、旋转舞、德国舞等,引入城市后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社交舞会上跳的舞(华尔兹)。浪漫时期的作曲家因受圆舞曲流行风的影响,开始尝试将圆舞曲引入自己的作品中,如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的第二乐章就是用圆舞曲写成,而肖邦和勃拉姆斯创作的钢琴独奏的圆舞曲,则是圆舞曲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肖邦的《升c小调圆舞曲》和维也纳圆舞曲节拍节奏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既严格遵循其节拍节奏的特点,又从波兰前辈作曲家那里吸取了很多音乐元素。浪漫时期的波兰圆舞曲存在着明显的玛祖卡舞曲的因素,富于民族特色。在创作中,肖邦善于将这些民间音乐的素材与音乐相融合,而其内心又始终饱含着浓厚的斯拉夫民族情调。此外,他还将微妙的情绪变化与节奏类型融为一体,使节拍在速度上产生不易察觉的伸缩。该作品节奏变化复杂,如:重音延迟、交错节拍、舞蹈节奏等,不同于社交舞会上的圆舞曲,而是一首作为音乐会欣赏的钢琴作品。

(四)调性及和声特点

该曲的和声法有高超的写作技巧,各主题调性多变、半音、转调十分丰富。第一部分两个主题均建立在升c小调的调性上,音程关系为小六度,色彩柔和暗淡。第二部分则转到了降D大调,旋律音在上行做八度的跳进,使得色彩更加明朗。加之升c小调和降D大调在键盘的位置关系上来说就等同于同主音的大小调,这一明一暗的调式关系相对比,正好体现了肖邦内心深处的矛盾和焦虑,在往日美好时光和现实残酷生活之间痛苦的徘徊。该曲在和声的运用上, 其和声语言是非常丰富的。大量的运用了属七和弦、重属七和弦、大小三和弦、副属和弦,并将这些和弦在旋律进行中进行巧妙的转位之后将这些不稳定的和声因素不断发展,最后完美地解决到主和弦,使得旋律在飘忽流动中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归属感,把一切幻想和游移的暇思带回现实中来。这样的和声进行在全曲中随处可见。

三、演奏技巧

《升c小调圆舞曲》各个主题情绪变化多端、带有一定的对比性,饱含了肖邦丰富的情感生活经历,演奏者要多角度体会作曲家的创作风格、时代背景、作品的音乐特点,才能更好的表现作品。

A主题:首先是弱起开始的音调:手指贴键,单音向六度双音过渡处应高抬指慢触键,利用掌关节支撑、腕关节微调把手指力量平稳自然地转移,在连线末尾做一个落滚,收住,表达一种无奈的叹息。接下来带有休止的两个小节:力度处理上,注意重音要落在第三拍,这是肖邦圆舞曲中的玛祖卡舞曲风格的特点。它不同于传统圆舞曲强弱弱的节奏特点,而是像玛祖卡舞曲一样,将重音延迟奏出,这点必须在演奏中着重强调;双音的连续进行处,虽要注意休止的准确性,但手指仍然要平稳贴键弹奏,保证双音的整齐,并用手腕力量往前送,声断气不断的感觉。半音音阶处:用指尖的小动作,准确固定好指法,由慢渐快再渐慢地稍自由处理,表现肖邦内心激动不安的复杂心情。

B主题:这是一段急速的无穷动,由八分音符组成的下行二度模进,音乐似波浪起伏,连绵不断,旋转飞舞。演奏时,手指水平方向触键,要注重用手腕带动手指到位作旋转运动,四指的支撑点必须落实,用一个力量弹奏多个音的感觉,力求做到清晰圆润,颗粒感强,手指不粘连。音色要柔美,力度表现细腻,情绪越来越激动。半音音阶上行处由快到慢力度由强到弱,似肖邦忧郁内心情感不断延续永无止境,左手的和弦伴奏要控制音量。

C主题:转入降D大调,显得更为抒情。弹出柔和的色彩和明亮的声音是对这一段歌唱性旋律的最好诠释。触键时应强调指尖坚实牢靠的贴键,甚至有种推的感觉。上方宽阔的旋律音和下方伴奏声部的和弦音在节奏上均采用了延长至下一小节的特点,内心跟着歌唱很关键,但要将这些主音音乐织体中的旋律美体现出来,还不能忽略了低声部的和弦音,弹奏时要仔细倾听其中的和声结构,里面的多声部,以及具有旋律特征的低音声部线条,强调音乐的多层次来丰富声音的总体形象。速度要放慢一点,左右手均要严格遵循连线奏法,乐句要有起伏感,84小节的八连音处,可做两头松中间紧的稍自由速度处理,左手的节拍则必须保持规整。

当然,在练习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合理的指法:在练习之初确立正确的指法是确保以后有规律、有条不紊地弹奏的前提。该曲在指法编排上有很多特殊的地方,从一开始的双音连线(如1-9小节)就有5指到4指以及1、3指到2、4指到2、3指到1、5指的转换;半音音阶进行处(如9-16小节) 在同音上也有3指到2指的转换;上行半音音阶进行处(如45-47小节)有很多1指在他指下穿过的特殊指法;65小节后的C主题,更是出现了同音上的换指或相邻音用同一指法,二度音之间的缩指等等特殊指法。这些都必须逐一单独提出来,通过分手细致慢练去解决。

2.确定乐句的走向、连线、呼吸:肖邦圆舞曲的旋律美赋予了作品的音乐化,表现连绵起伏的线条美是练习的标准之一。在分手慢练中,要一边内心歌唱,一边分析乐句的起、止,乐句的起伏、表情等,再用耳朵倾听弹出来的声音,控制好力度、触键,表现好清晰流畅的旋律。

3.体会不同声部的和声效果和声部层次:如C主题,通过单练右手感受主部主题的旋律性,单练左手确定好和弦的各种手位,感受其中蕴含的和声效果和声部层次。

4.解决小细节处的技巧:如3、4小节,有休止、前倚音、双音的进行,休止做到精确,双音要整齐、音色统一,前倚音要轻巧、且与旋律融为一体,都要通过分手慢练解决;再比如B主题,快速流动的旋律应在分手慢练时充分调动4、5指在扩张中的独立性,确保声音的均匀清晰。

5.复合节奏练习:该曲出现的复合节奏处是在84小节,是一个三对八的节奏,练习时要保证左手保持节拍和速度的规整,右手做两头松中间紧的处理,双手的弹奏互不干扰。

6.踏板的练习:肖邦是使用踏板方面的一个先驱者,他能非常巧妙的运用踏板,似乎与生俱来一种天赋和直觉。因此,合理的运用踏板对他的音乐是很重要的。《升C小调圆舞曲》在第一部分每小节开始处几乎都标记了一个踏板记号,目的很显而易见,就是要凸显这个重要的低音,要通过单独练习踏板来体会低音的句法;在第二部分则开始改变踏板法,并采用对比性的踏板法。在连续的和弦进行处,以切分踏板为主,没有标记踏板的地方,通过不用踏板的变换来进行和弦之间的移位;半音音阶跑句的地方踏板只在开始和结束处踩下……练习时可采用左手单独弹奏的同时与踏板相配合的方式,更好地检验踏板的控制和弹出的声音效果。

四、结语

《c小调练习曲》 篇7

一、《升c小调波洛乃兹舞曲》的创作背景

波洛乃兹舞曲, 又可称为波兰舞曲, 是将肖邦的民族意识体现得最为强烈的体裁, 它源自历史上波兰的贵族沙龙中的伴舞音乐。19世纪以来,波兰爆发了民族解放运动, 这种体裁也被赋予了新的思想内涵。波洛乃兹舞曲的特点是:三拍子、进行曲节奏、稳健有力的节拍、乐段结束处常伴有固定节奏型、和声织体丰厚繁复、多密集的和弦、力度对比的空间很大、结构严谨,这些极为波兰化的风格也决定了波洛乃兹舞曲宏伟、华丽的气质。波洛乃兹舞曲在肖邦的创作中有着重要又特殊的位置,他创作的第一部钢琴作品便是《g小调波洛乃兹舞曲》, 波洛乃兹舞曲可谓贯穿了肖邦的各个重要创作时期,是他精神世界的真实流露,也充分体现了他的艺术才华。1830年, 肖邦离开了波兰去法国寻求艺术上的发展。1831年逗留维也纳期间, 他得知华沙反沙俄的武装起义失败,极度痛苦、愤怒,思想迅速地成熟,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从前的作品,这首《升c小调波洛乃兹舞曲》便是创作于这一时期。

众所周知, 肖邦的钢琴作品几乎是每一个学习古典钢琴演奏的学生都会学习或者渴望去学习演奏的, 在这首《升c小调波洛乃兹舞曲》中, 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肖邦抒情细腻的一面, 而且还体会到了他内心刚毅、豪迈、热情的一面, 他用既悲壮激昂、又热情洋溢的音乐语言把激进的爱国情怀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等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 很好地诠释了他当时内心的百感交集。[1]

二、《升c小调波洛乃兹舞曲》的音乐特征

当今许多优秀的钢琴教师在教学上都有很多相似点, 他们不仅教会学生演奏, 而且还教他们提高理解音乐的能力。 笔者认为, 我们要灵活地运用已掌握的演奏技巧去诠释音乐作品的内涵。练习一首作品之前, 我们首先应该初听全曲, 在头脑中有一个整体的旋律轮廓;其次, 应该简单分析一下乐谱, 大体研读一下作品,熟悉一下作品的结构布局、旋律特征、力度范围和变化等等;最后,再开始练习作品。

(一)旋律分析。热情、明朗、柔和又悠长,这是斯拉夫民间音乐的特点, 也是肖邦的音乐独有的特点, 肖邦在自己的教学中就要求学生在弹奏中按照自然分句歌唱, 他还要求学生要同时学习声乐和钢琴。笔者认为这和当时德奥艺术歌曲在欧洲高度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艺术歌曲的繁荣促使了19世纪对于富有表情的、如歌的旋律的崇尚, 这种审美特点也向作曲家提出了新的挑战。

这首乐曲的开头是富有热情的快板发展成有力度的律动、以纯朴明朗的抒情性特点为主, 音乐织体丰厚繁复又晶莹剔透。中间的部分非常梦幻,精致却又不矫饰,抒情却又不滥情。这里的情感不同于以往的充满悲剧性的氛围, 而是由深沉和激昂、阴郁和动力感相结合, 悲哀中透露着高贵, 既理智又抒情。主题由八度齐奏的、固定的和弦节奏型进入; 第二主题极具动力感,类似于进行曲的节奏, 唤起了勇毅与高贵的情感,中间部分是交谈、倾诉、是宣泄,婉转低回, 一唱三叹,随后是第一部分的重复, 结尾处是悲壮的宣叙调, 即使泪水盈眶也绝不落下,这也非常符合我们先人“哀而不伤”的审美。[2]演奏这首曲子的时候, 我们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为一位少女, 在夜色中独自一人翩翩起舞, 顾清影而自怜。

(二)整体的节奏、节拍分析。波洛乃兹舞曲是波兰民族的仪式性舞蹈,它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它独特的节奏型上, 虽然肖邦将波洛乃兹舞曲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但他仍然保留了这种舞曲基本的节奏特点,所以研究波罗乃兹舞曲的节奏型非常重要。波洛乃兹舞曲是四三拍子的进行曲节奏, 这也决定了它特别的速度,肖邦准确地意识到了这种速度, 并在他自己的“波洛乃兹”中展现了这种速度。我们在弹奏时, 可以想像自己是一个威风凛凛、步伐矫健的波兰贵族男子, 演奏时应该自信、从容。

( 三) 结构分析。《 升c小调波洛乃兹舞曲》 Op.26No.1遵循着舞曲的形态, 在形式束缚的范围里充分发挥了演奏技巧, 作品为升c小调,结构是A-B-A式复三部曲式,完全再现。我们就把三个乐部分开来分析:

1. 第一个部分A

升c小调,单三部曲式: 引子-a- 引子-a- 连接-b-a; 乐曲开始是热情洋溢的快板,用惊人的强度开始前4小节, 情绪明朗又奔放, 从第5小节开始, 热情的快板发展成级进的、有力度的律动。

随后的第9小节就是进入到了主题部分,力度随着音型的上行和下行渐强和渐弱,句尾好似对问句坦然的回答。

连接部从升G音低沉地奏出, 像闪电般的光芒缓慢地照射进来。在演奏这段时要从pp轻声进入,然后出现一长串的琶音,这样的组合共出现了4次,这4次的组合中,琶音的音型一次比一次密集、紧凑、有力,直到最后力度达到ff。接下来的第20小节是一组节奏感和力度都很强的和弦, 随后高声部的单音反复并作渐弱逐渐进入一段优美抒情的旋律。[3]

b段是一个8小节的乐段,旋律优美富于歌唱性, 它是a段材料中发展而来的。

最后又回到开始处的问答。

2. 第二个部分B

转为了降D大调,单三结构,速度变慢, 但是仍然要演奏得有精神,其旋律线条更为悠长,极具肖邦风格。这个部分由高音部独奏开始,主要的旋律声部在高音声部,中音声部和低音部很弱,虽然是起着丰富和声效果的作用,但也不能演奏得太过机械,要随着旋律的起伏而变化。最后再现c部分。

3. 第三个部分A

全曲的第三个部分完全再现了第一部分,全曲结束在升c小调的主和弦上。

三、结语

笔者认为,钢琴不仅仅是声音的艺术, 而是活生生的艺术表现, 我们的演奏并不只是机械地将音符演奏出来, 而是要通过音乐来表达内心情感, 使单纯的旋律和音响变得生动、有感染力。

仅从谱面上来看,也许很多人会认为这首波洛乃兹舞曲的演奏不如奏鸣曲等体裁有难度,表面上看难点都在第一个部分,因为第一个部分密集的和弦织体需要演奏者具备很好的爆发力和敏捷的触键,极强极弱的力度对比会营造一种紧张的音乐氛围,给听众造成一种听觉上的震撼。[4]但是笔者认为,并不是只有快速跑动、具有力度震撼的曲子才能体现演奏者的演奏水平,这种既有热情如火的乐段、又有细腻的乐段的曲子,既要在宏观上给人一种整体的感觉,又要有细致的情感转变,因此更能体现演奏者的音乐技能和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高琳.浅谈肖邦升c小调波洛乃兹舞曲的结构及演奏[J].黄河之声,2007(16).

[2]于巧琳.肖邦波兰舞曲的创作特征和演奏技法[J].乐器,Musical Instrument,2014(12).

[3]康勇哲.肖邦的钢琴教学[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5(06).

《c小调练习曲》 篇8

一、肖邦简介

肖邦 (1810—1849) , 波兰作曲家、钢琴家, 幼时便展现出天赋异禀的音乐才华, 也是欧洲音乐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音乐家之一。20岁时参加俄波战争, 被迫离开祖国波兰, 移居巴黎, 39岁因肺结核在巴黎逝世, 至死都没有回到自己深爱的祖国。他短暂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 夜曲更是其代表体裁, 人们提到夜曲便知道是肖邦的作品, 人们说到肖邦, 就不自觉的想到他的夜曲。

二、音乐结构

这首《c小调夜曲 (Op.48No.1) 》的整体结构是规整的三部曲式 (A--B--C-- 尾声) , 即呈示部、展开部 (中部) 、和再现部。它的次结构每个乐段规模都均匀对称, 为8小节, 因此从整体结构上看, 它是统一、稳定、对称的。结构是骨架, 至于它的血肉——和声配置则为了情感表达的需要, 变得更为灵活、自由、多变。

A、B、C三部均可看做是独立的单三部曲式结构。

在A部, 有三个8小节乐段组成, 材料为a、b、c, 调性依次为c、b E、g、b D、c, 左手的伴奏型是节奏规范的柱式和弦, 右手旋律 (主题材料) 是具有一定声乐性质的, 而这也是波兰民间音乐的重要特征, 声乐旋律器乐化也经常出现在肖邦的夜曲之中。通过三个乐段的呈示、展开、变化再现, 完整的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思绪变化, c材料开始, 旋律部分的音符开始密集起来, 这里情绪就已经出现变化, 并为B部分作铺垫。当然, 这还远远不够。在24小节已经终止在主和弦上的情况下, 中低音区的三个“奇怪”的和弦轻轻的把乐曲引入到B部, “奇怪”却又非常平顺, 自然。主音DO也持续到B部分。

再来看B部分, 依然是三个8小节乐段组成, 调性则转在C大调, 并游离在C和G之间。这一部分在39小节突然出现了16分音符连续的三连音柱式和弦节奏, 而且是插入经过音和弦的半音级进, 节奏加速, 力度加强, 旋律不再是单音柔美的, 而是与左手一样的柱式和弦以增强情绪的夸张, 这样的情绪在44小节得到控制, 并开始下行半音级进, 48小节后两拍右手休止, 和弦重音消失, 左手和弦上行小跳进, 音乐低沉结束在C大调V—I级上。

C部是再现部, 结构、调性与A部一致。材料上, 将主部主题加上和弦并以三连音形式变化再现, 偶尔出现的重音也并无规律, 第一、第二甚至第四拍都有重音出现;在织体上, 总体来说这一部分变化很自由, 左手和弦多大跳, 和弦转位更加复杂, 节奏也较为多变, 69小节后两拍开始, 右手的16分音符和弦开始取代三连音和弦, 左手保持不变, 又形成了强烈反差, 在63小节第四排甚至出现了7连音节奏型。

三、音乐内涵

这种小型体裁的创作并不带有商业性, 并不是为了某位王公贵爵而创作, 并不是为了某个交响乐、歌剧而创作的序曲, 它们可能是肖邦在某个烦闷的午后或者悲凉的深夜为自己、为自己内心的呐喊而创作的小品, 可能是肖邦坐在琴凳上, 双手托腮趴在琴键上, 心灵偶然一跳, 情感便一发不可收拾而随即迸出的旋律, 可能它们并没有经过反复的加工, 并不是逐个和弦的编写, 但它行云流水的情绪流淌、泉涌般的灵感却完美的阐释了肖邦内心的丰富感情, 此项并没有其他体裁可以取代, 不可相提并论。

这首作品与肖邦的其他夜曲风格大体一致, 清新脱俗、情感丰富反差大, 旋律柔美动听。但是每首夜曲又有它独特的含义韵味。这首夜曲的三部分的材料发展有序合理, 对比鲜明, 非常有个性, 情感的过渡也非常的平顺, 并不突兀, 无论是B部由安静转强烈、C部转向安静的结束, 都是有条理的渐变, 在节奏型的变化、重音的使用上就能体现出肖邦内心微妙的变化, 让人听起来有强烈的共鸣和赞同感。

肖邦的音乐留给后人的不只是华丽、绚烂的乐谱, 更是情感与音符的交织, 是将一生对爱情、爱国情的热爱与渴望融入到毕生热爱的音乐事业当中去, 音乐的伟大与人格的伟大完美的体现在这些冰冷的乐谱里。

摘要:夜曲这一体裁并非肖邦所创, 但却在他手下发扬光大, 为世人熟知。肖邦是著名的“爱国钢琴家”、“钢琴诗人”, 他的音乐作品里往往倾注着浓厚的爱国深情, 或熊昂、或悲凉, 我们在分析它的结构的同时, 同样要注重它的音乐所表达的内涵。

关键词:肖邦,夜曲,曲式结构,音乐内涵

参考文献

[1]余志超.肖邦夜曲研究[J].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8.

[2]路易斯.肯特纳, 郑雪梅.肖邦与他的音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2.

[3]孙月.悲情肖邦”何以悲情?——对肖邦音乐之悲情内涵的听辨分析与读解[J].音乐艺术, 2010.

上一篇:贴敷治疗下一篇:扶贫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