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敷治疗

2024-09-18

贴敷治疗(精选10篇)

贴敷治疗 篇1

丹毒是由于鞘膜内网状淋巴管或皮肤内网状淋巴管被溶血性链球菌侵入而造成的急性感染。患者发病时通常会出现皮肤发红的症状, 色如丹涂脂染, 多发于下肢、躯干及头面部, 尤其易发于下肢[1]。下肢丹毒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患肢皮肤稍微隆起, 存在着疼痛、灼热、肿胀、发红等现象, 一旦发病, 病变范围会快速扩展, 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恶寒、水疤等全身症状。如下肢丹毒患者不能彻底治疗, 病情易复发[2]。本文采用中药贴敷治疗下肢丹毒患者60例, 疗效较佳, 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下肢丹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70例, 女50例, 患者年龄为20~80岁, 平均年龄 (48.35±5.53) 岁, 病程为2天至2个月;单侧患病者100例, 双侧患病者2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的文化程度、职业、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血中性粒细胞、白细胞总数增高, 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相关标准。

排除标准:丹毒患处不宜敷药、皮肤黏膜破损患者;肿瘤晚期患者;糖尿病患者;病情反复发作, 且已形成慢性皮损者[3]。

1.3 方法

两组患者就诊即保持绝对的卧床休息, 患肢抬高30~40°, 以便促进血液回流及血液循环。

1.3.1 对照组

给予患者青霉素 (国药准字H13020655, 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静脉滴注, 每日2次, 每次480 000U;对于青霉素皮试阳性者, 改为左氧氟沙星 (国药准字H20044291, 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脉滴注治疗, 每日1次, 每次0.4g;合并有足癣者外搽达克宁霜 (国药准字H61020001, 西安扬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

1.3.2 实验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贴敷治疗, 中药组成为:黄柏15g、丹皮15g、马齿苋30g、紫花地丁30g、金银花30g、紫草30g、连翘30g、大青叶30g、蒲公英30g;患肢冷而色暗者, 加红花15g、当归15g、附子15g、桂枝9g;水疱较多者加土茯苓30g、藿香30g。上述药物加用食用白醋调成糊状, 外敷于患处, 面积稍大于病灶, 厚度约0.6cm。

1.4 疗效标准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患者用药时间、局部症状及全身症状的消退程度而定。显效:治疗后1周内局部红肿、热痛及发热等全身症状全部消退;有效:治疗后1周内, 患肢红肿热痛现象逐渐好转, 且体温已恢复正常, 治疗后2周内, 症状全部消退, 皮肤弹力有所恢复;无效:治疗后2周内, 患者局部症状、全身症状均未消退[4]。

1.5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治疗, 实验组显效42例 (70.0%) , 有效16例 (26.7%) , 无效2例 (3.3%) , 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显效30例 (50.0%) , 有效14例 (23.33%) , 无效16例 (26.7%) , 总有效率为73.3%。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n (%) ]

2.2 两组患者复发情况比较

用药后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较为严重的毒副反应, 出院后观察2个月, 实验组患者无复发病例出现, 对照组有6例患者复发。

3 讨论

西医理论认为丹毒是一种急性炎症感染疾病, 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侵袭所致, 常继发于黏膜或者某种皮肤病损, 如足癣、皮肤损伤等。淋巴管扩张、血管扩张、真皮高度水肿为该疾病典型病理变化, 真皮中还会出现皮下组织的脓性白细胞[5]。中医理论认为“丹毒”因毒邪乘隙、皮肤损伤, 或由外感风湿毒热、郁于肌肤所致, 多出现在下肢, 称为流火。根据下肢丹毒的发病机制和致病菌, 青霉素、左氧氟沙星为西医治疗的首选药物, 但不少患者用药后疗效不佳, 甚至会在患肢皮肤上出现“僵化”现象 (红肿褪之不尽) , 这样会导致病情反复发作、治疗时间较长, 主要原因为急性炎症可能会迁延成为慢性炎症或亚急性炎症, 加之有耐药菌株产生或青霉素过敏史。

本文基于单纯西医治疗缺陷, 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贴敷治疗。中药贴敷具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的功效, 组分中大青叶、紫花地丁、银花、蒲公英、连翘等药材可清毒解热, 佐以地榆、丹皮、紫草活血凉血, 从而达到消肿止痛、活血通络、清热凉血的目的[6]。同时观察组加用食用白醋调成糊状, 药材外敷于患处, 由于醋吸收快、穿透皮肤能力强, 因此可有助于促进药物吸收充分, 具有软坚、散瘀的作用, 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经治疗,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 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 ;用药后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较为严重的毒副反应, 出院后观察2个月, 实验组患者无复发病例出现, 对照组有6例患者复发。

综上所述, 采用中药贴敷治疗下肢丹毒患者临床疗效确切, 可降低复发率, 用药安全, 无较为严重的毒副作用发生,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苗恕成, 苗强, 刘天骥.中药贴敷灌肠并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200例[J].浙江中医杂志, 2005, 24 (11) :130-133.

[2]李宏宇.黄连解毒汤配合青敷膏治疗下肢丹毒3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 2012, 31 (12) :140-142.

[3]王江, 王子明.金黄散合冰枯散纱布外敷治疗下肢丹毒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 27 (5) :178-183.

[4]黄遵宇, 刘学敏.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66例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 29 (13) :150-155.

[5]胡小辉, 蒋晓萍.金黄散外敷配合青霉素治疗下肢急性丹毒4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 2009, 31 (8) :167-171.

[6]李永双, 张志云, 曾凡杞, 等.苄星青霉素治疗急性下肢丹毒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3, 31 (11) :166-169.

贴敷治疗 篇2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对脾胃虚寒性胃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虚寒性胃痛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中药穴位贴敷,每3d贴1次,7次为1个疗程。结果:30例患者中,治愈23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100%。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对脾胃虚寒型胃痛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胃痛;脾胃虚寒型;穴位贴敷

【中图分类号】R245.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1-0100-01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的病症,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吞腐等上消化道症状,其中脾胃虚寒型胃痛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从2014年9月以来,笔者在导师的指导下运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取得了较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0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30~70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0年。此次观察所有胃痛患者均有明显的受凉史或嗜食生冷史。

1.2 诊断标准 中医脾胃虚寒型胃痛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可见胃脘部隐隐作痛,绵绵不休,喜暖喜按,饥饿疼痛明显,得食缓解,劳累或着凉后发作加重,可伴有呃逆泛酸,心烦等症状,四肢乏力倦怠,畏寒怕冷,四肢不温,面色苍白,身形消瘦,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或虚弱[1]。西医诊断标准: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诊断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8版《内科学》的相关诊断标准[2]。

1.3 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将白芥子、细辛和肉桂按1∶[KG-*3/5]1∶[KG-*3/5]1的比例研成粉末备用。取穴:脾俞(双)、胃俞(双)、中脘、足三里。

操作方法:用生姜汁将药物粉末调成糊状,置于医用穴位贴上,贴于穴位即可。为防止发泡,贴2~3h即可,也可根据发热程度,提前揭掉。每3d贴一次,7次为一疗程。贴敷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油腻、辛辣刺激之食物,以免影响疗效。

1.4 疗效评定 参考有关文献[3]拟定。显效:临床症状消失,经胃镜检查无炎性病变及溃疡;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经胃镜检查溃疡、炎性有所好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且溃疡、炎性面积无缩小。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

2 结果

治愈23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100%。

3 典型病例

患者吕某,男,45岁,2014年10月初诊,患者于2年前开始出现胃脘部隐痛,反复发作,曾于当地医院口服西药治疗,虽有好转,但未愈,近10多天来疼痛加重,空腹痛甚,食后缓解,近心窝处喜暖喜按,神疲乏力,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虚弱。胃镜显示胃窦部出现弥漫性胃黏膜粘液增多,且伴有灰白色渗出物。中医诊断:胃痛(脾胃虚寒);西医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依照上述方法取患者双脾俞、双胃俞、中脘、足三里穴进行穴位贴敷治疗,治疗2次后胃部隐痛有所缓解,食欲增加,4次后,胃部隐痛明显减轻,7次后,胃脘部无不适,精神可,食纳可,二便调。为巩固疗效,嘱其再贴2次,每周1次,随访至今未复发。

4 讨论

脾胃为仓廪之官,主受纳和运化水谷,若素体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气机不畅,或中阳不足,中焦虚寒,失于温养则易发生疼痛。

穴位贴敷属于中医学中行之有效的一种外治疗法,它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将药物贴敷于患处(阿是穴)或者某些腧穴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本方中白芥子温里化痰,其性走散,能宣肺气,透达经络,善消皮里膜外之痰;细辛内可上行横走,通全身之气,外可温散风寒,通经络之滞;肉桂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经通脉。这三种中药皆为辛温大热之品,外用可补虚散寒,提升阳气,驱邪外出。脾俞、胃俞分别为脾脏和胃腑的背俞穴;“腑会中脘”,中脘不仅为八会穴之一,而且为胃的募穴;足三里穴为胃的下合穴,也是重要的强壮保健穴。这些特定穴本身对脾胃具有直接的治疗作用,再配合中药贴敷,药物对腧穴具有刺激作用,经络腧穴对药物效能又具有放大作用,穴位对药物为特殊的亲和力,可以增强药物的局部吸收[4]。药物和腧穴的作用彼此互助,从而达到健脾温胃,理气止痛,调整脏腑阴阳之目的。

参考文献

[1] 聂斌,罗仁翰,陈秀玲,等.雷火灸治疗虚寒型胃痛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1):21-22.

[2] 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66,372.

[3] 吴慧君.艾灸配合中药浴足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3,14(6):144-145.

[4]马玉侠,韩兴军.中医天灸疗法大全[M].济南:济南出版社,2011:16.

贴敷治疗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120例泄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68例,女性患儿52例,患儿年龄0.6~4.5岁,平均年龄(1.14±0.25)岁;病程3~12天,平均病程(4.22±0.65)天。随机将12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和治疗,纠正患儿的电解质平衡和水平衡,预防其发生脱水现象。轻微脱水者给予一定的钠盐补充,更严重者给予补液。根据患儿的大便次数和便样给予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和蒙脱石散调整肠胃和止泻,具体服用剂量和次数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来定。治疗以3天为1个疗程。临床上对患儿加强病情的观察,尤其是大便的气味、数量、性质和次数,并以此来判断治疗的情况。

给予观察组患儿予穴位贴敷治疗,具体方法:将木香10g、白胡椒40g、吴茱萸50g、肉桂10g一起研磨,再添加凡士林和蜂蜜混合粉末形成糊状,并搓成直径为3cm的药丸,备用。将药丸放置于患儿的天枢、中脘、神阙三个穴位上再用3L的胶布封上。每天贴敷1次,每次4~6h,以3天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判定疗效,痊愈:经过3天治疗后,患儿的症状完全消失,大便次数和质量均正常,各项理化检验指标正常;显效:经过3天治疗后,患儿的症状明显好转,大便次数和质量均好转,各项理化检验指标改善;有效:经过3天治疗后,患儿的症状有所好转,大便次数和质量好转为之前50%以上,各项理化检验指标略有改善;无效:经过3天治疗后,患儿的症状无好转,甚至有恶化的迹象。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5.00%,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儿止泻时间和大便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观察组止泻时间和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n)

(±s,天)

3 讨论

泄泻即西医所说的腹泻,细菌感染、饮食不良或受凉等因素均是导致腹泻的主要病因。中医穴位贴敷属于中医临床的常用外治方法,将药物贴敷于穴位上,能够经穴位渗透至十二经脉内,直达病灶,从而发挥表里调和、调和阴阳的治疗效果。应用中医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泄泻的具体作用机制为:脐中即神阙穴,是人体精气汇聚之地,也与十二经脉及五脏六腑相连;且相比其他部位,脐部的皮下脂肪层较薄,脐内存在有包括腹部动静脉在内的毛细血管网,渗透性极高、且对于外界刺激的敏感度高。对脐部进行中医穴位贴敷,能发挥穴位刺激利于局部吸收的治疗功效。本研究所用方药中,木香温中降逆,白胡椒温中散寒、止痛,吴茱萸降逆止呕、止痛和胃,肉桂温补脾肾,多药联用可发挥温中和胃、散寒止泻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止泻时间和大便正常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小儿泄泻患儿予以中医穴位贴敷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实际应用中需注意选择合适穴位,对症治疗,以便更好地缩短治疗周期、促进康复。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泄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泄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中医辨证穴位贴敷和护理措施方案,比较两组患儿的止泻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5.00%,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泻时间和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泄泻患儿予以中医穴位贴敷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实际应用中需注意选择合适穴位,对症治疗,以便更好地缩短治疗周期、促进康复。

关键词:小儿泄泻,中医,穴位贴敷,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赵霞.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5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4):336-337.

[2]戴娟,王良君,刘书林.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52例疗效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6):206-208.

[3]任乃杰,赵春红,孙小迪.藿香贴敷液治疗小儿风寒泻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9):2059-2059.

[4]徐蕴杰,徐文江,马玉红,等.香萸止泻散敷脐治疗小儿泄泻82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2,34(2):209-209.

[5]林丰兰.中药敷贴神阙穴施护小儿腹泻74例[J].福建中医药,2011,42(6):59-60.

贴敷治疗 篇4

【摘要】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由多种因素导致机体NO及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异常、神经肽NT含量增高、血浆胃动素(MTL)含量降低、血浆胃泌素(GAS)水平明显增高等相关脑肠肽的异常,而致使胃肠动力紊乱,排空延迟或亢进而导致相关临床病症。中药穴位贴敷经辨证通过中药对特定穴位的敏感性刺激作用及中药的药理作用,通过经络(神经-体液调节)对调节胃肠神经系统达到“通经络,健脾胃,理气血”的功效,双向调和胃肠气机,恢复机体正常胃肠运化功能,因此临床使用穴位贴敷治疗FD常获佳效。

【关键词】穴位贴敷,脾虚气滞证,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125-01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疾病之一,其发病率有逐年递增的趋势。因其发病病因复杂,多项研究指标显示脑肠神经系统在调节FD中起关键性作用,对脑肠神经系统研究在防治FD病变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FD在中医学多见于“胃脘痛”、“痞满”等范畴。其病位在脾、胃,常涉及肝、胆。脾胃升清降浊失司,再兼肝郁乘脾,疏泄失常,气机紊乱是其基本病机。临床常见FD多属脾虚气滞、脘腹胀痛型,与穴位贴敷疗法的“通经络,健脾胃,理气血”治疗特点不谋而合。

1.浅探FD西医发病机理

FD是一种常见功能性胃肠病症候群,它包括上腹部痛或不适、上腹饱胀或胀感、上腹部烧灼感、餐后饱胀、早饱、嗳气、恶心等症状,并经检查排除引起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目前研究发现其发病机制复杂,脑肠肽机制与FD的演变及治疗关系密切[1],胃肠微环境与脑肠神经及细胞生态学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FD防治的热点。

目前认为FD多因负面精神情志因素、胃—幽门—十二指肠运动失调、胆汁分泌异常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等因素。其中负面精神情志因素与FD的发病密切相关,为其发病的早期报警因素[2],亦有认为可能是FD患者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调致因子,并可能影响最终临床预后[3]。另外正常人胃远端胃窦的收缩有度、幽门规律关闭、十二指肠球部的收缩正常以及胆道规律排泄胆汁,依次有序发生是胃肠正常运化的重要环节。若其运动失调失序,导致饮食停滞及胃肠胀气,引起上腹痛等症状。

研究发现FD患者一者因消化间期移行性运动复合波(Migrating motor complex, MMC)明显异常,胃窦MMCIII 期收缩波幅、频率及持续时间均有所缩减,即胃肠运动动力不足;二者消化间期的胃窦、幽门及十二指肠 MMCII 期的正向蠕动百分比降低,逆向蠕动发生率增高,而消化期十二指肠收缩及孤立性幽门收缩波百分率明显增高;此外,亦有研究[4]发现胆囊收缩功能与脾虚呈正相关,脾虚证之胆囊具有横径小、张力差、细长形及胆囊收缩率低的特点,因而其胆汁分泌功能差,影响机体正常消化功能,导致饮食停滞胃肠。另外Hp持续感染诱发局部炎症反应、增加胃泌素释放和胃酸分泌等从而影响胃肠协调运动,董伟等[5]研究显示:大部分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和1年后的随访中,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但Hp根除组症状减轻明显优于对照组。另一项研究显示,大部分Hp根治FD患者随访1年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而Hp持续感染者的FD患者的症状无显著缓解,反证Hp感染在FD发病过程中的重要性。诸多致病因素常单独或相兼导致胃肠排空延迟,出现餐后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导致胃肠内环境失稳,从而使脑肠轴调节的失衡引起相关脑肠肽5-羟色胺(5-HT)、P物质(SP)、一氧化氮(NO)、神经肽(NT)、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等的分泌失调而发病。

1.1脑肠轴在F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目前研究认为,脑肠轴是将认知和情感中枢与神经内分泌、肠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相联系的双向交通通路,对胃肠运动的调控主要是:内外环境应激因素刺激→胃肠神经系统(ENS)局部调控→兴奋性脑肠肽分泌↑,胃肠收縮排空功能↑→椎前神经节接受和调控→脑和脊髓中枢神经系统接收信息并整合→植物神经系统和神经-内分泌系统调控抑制性脑肠肽↑→胃肠神经或效应细胞接收信息,胃肠舒张排空能力↓→胃肠功能恢复正常[6]。当兴奋与抑制胃肠功能的脑肠肽分泌失调,机体通过脑肠轴之间的神经内分泌网络的双向环路对胃肠道靶器官调节,经多层级联调控使胃肠道运动、感觉、分泌和免疫功能发生变化,引起胃肠异常的动力活动,导致FD病变的发生[7]。

脑肠互动的关键是以相关脑肠肽作为递质对机体胃肠功能进行调节,兴奋作用的脑肠肽主要在消化系统分布最多的部位是胃和十二指肠,及脑中枢神经系统、脊髓背根和肠道神经系统,通过相关神经通路刺激胃肠平滑肌收缩和相关消化酶的分泌反射,从而促进胃肠蠕动及排空能力;抑制作用的脑肠肽主要分布于脑和胃肠道中,可广泛引起胃肠平滑肌的舒张。只有当脑肠轴功能正常,调节脑肠肽分泌合理,才可维系正常胃肠功能。

1.2相关脑肠肽在F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手法配合贴敷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参照《软组织损伤学》[2]中关于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诊断标准并结合临床表现制定。但需排除胸椎压缩性骨折、肋骨骨折、胸椎结核、胸椎肿瘤、胸椎间盘突出症、胸壁筋肉挫伤、肋间关节和胸肋关节损伤、肋软骨炎、带状疱疹等疾病, 临床表现:背胸部疼痛, 闷胀, 呼吸不畅, 疼痛常沿肋间向前胸放射, 偶有疼痛放射至颈项部和 (或) 腰部, 疼痛范围可广泛, 致使身体固定于某一体位, 活动、咳嗽、深呼吸或打喷嚏尤其是深吸气时疼痛加剧。体征:胸椎后伸和 (或) 旋转功能受限, 病变棘突及其一侧旁开3寸范围内压痛且沿相应肋间放射痛, 触诊时病变棘突后突, 影像学可见病变胸椎体前后缘连线不连续和 (或) 相应椎体增生。

1.2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40例, 其中男23例, 女17例;年龄最大63岁, 最小15岁;病程最长2年余, 最短1 d。

1.3 治疗方法

1.3.1 手法治疗

1.3.1. 1 放松手法:

患者俯卧, 医生先放松其背部软组织, 然后重点点按、弹拨各肌群附着点压痛敏感处, 解除背肌的痉挛疼痛, 放松背部肌群, 以利于手法复位。

1.3.1. 2 复位手法:

患者俯卧位, 胸前垫一薄枕, 双手放于身体两侧, 术者站于患者一侧, 用手感觉患者偏歪的胸椎棘突, 然后双手交叉用一手的小鱼际和另一手的大鱼际放于偏歪的棘突旁, 嘱患者全身放松, 深吸气, 在呼气时采取旋转力和向下压力的合力按压胸廓, 可听到关节复位的“咔嚓”声。注意要在患者全身放松的情况下进行, 以避免新的拉伤和错位。本手法隔天1次, 每周3次, 1周为1个疗程。

1.3.2 贴敷疗法予本院自制消肿膏贴于患处, 隔日1贴。

1.4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背部疼痛消失, 功能恢复正常。有效:疼痛有所改善, 功能基本恢复。无效:症状未缓解。

2 结果

经治疗1周后, 本组患者痊愈21例, 占52.5%, 有效16例, 占40.0%, 无效3例, 占7.5%。总有效率达92.5%。

3 讨论

胸椎的连接较稳定, 肋骨胸骨共同构成胸廓, 对胸腔内脏器起支持、保护作用。其活动度小, 一般不易损伤, 受暴力后容易引发该病。故该病多发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 当遇到搬扛重物体位不当或身体扭转不协调时, 很容易使胸椎关节发生解剖学上的改变, 导致关节错缝, 韧带受损及滑膜嵌顿, 继则压迫神经韧带, 引起局部疼痛、肿胀以及肋间神经痛等症状。常为急性起病, 次日加重。查胸椎X线有时可见胸椎侧弯或患处胸椎上下椎体边缘不连续, 但由于错缝很小, 可经常显示为阴性。行手法治疗后可使其结构恢复正常, 再配合消肿膏以治疗损伤的软组织, 对疼痛的消除及组织水肿的恢复有较好疗效。通过复位手法, 使紊乱的关节恢复至正常的结构关系, 使嵌顿的滑膜解除压迫, 予以贴敷疗法促进关节损伤炎症的吸收, 解除各种病理因素对神经组织的机械压迫及炎症刺激, 舒筋活络止痛, 很快的解除症状。有学者[3]认为本病若在治疗的同时及时进行功能锻炼, 加强腰背和胸背肌力的平衡, 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工作习惯, 改变不良的姿势, 则胸椎小关节紊乱引发的一系列病症, 是可以消除和治愈的, 故复位后及时配合胸背、腰背肌的功能锻炼, 恢复其肌力平衡, 可防止病情的复发。

通过对40例患者疗效的观察, 发现手法复位配合贴敷疗法对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疗效显著, 且方法简便易行, 也比较安全。但是由于缺乏与对照组的比较缺乏客观的指标, 说服力还不够, 需要进一步研究。

摘要:目的:手法配合贴敷疗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40例胸椎小关节紊乱的患者经过手法复位与贴敷治疗的疗效。结果:痊愈21例, 占52.5%, 有效16例, 占40.0%, 无效3例, 占7.5%。总有效率达92.5%。结论:手法复位配合贴敷疗法对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疗效显著, 简便易行。

关键词:胸椎小关节紊乱,手法复位,贴敷疗法

参考文献

[1]潘之清.实用脊柱病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815-817.

[2]董亦明, 宋一同.软组织损伤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0:191-192.

贴敷治疗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2月~2015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肺炎患儿9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观察组46例以及对照组46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法治疗。其中对照组男27例,女19例,年龄3个月~5岁,平均年龄(3.1±1.3)岁;观察组男29例,女17例,年龄6个月~9岁,平均年龄(3.4±1.1)岁。研究中所有患儿均符合《儿科学》相关诊断标准,两组患儿基线资料相同,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研究中所有患儿首先给予常规治疗:采用青霉素以及头孢类药物对细菌感染患儿治疗,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对支原体感染患儿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治疗。处方如下:枳实12g,鱼腥草26g,薄荷10g,枇杷叶10g,大青叶20g,藿香10g,黄芩16g,麻黄8g。将所有药材全部碾成细末,配以麻油或凡士林。首先采用火罐拔吸后,用姜水蘸白酒擦洗皮肤,随后采用穴位贴敷治疗。根据患儿自身病情选择膏盲穴、肺俞穴、天突穴以及膻中穴等。在贴敷时取蚕豆大,黏贴于穴位上,治疗时间为8h/次,2次/d。研究中所有患儿均治疗1疗程(1疗程为3d)。

1.3 观察指标:

研究中采用《中医病症诊断疗效评定标准》中相关内容,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患儿肺部啰音全部消失,1w内发热、气喘以及咳嗽等症状消失。有效:1w内患儿的肺部啰音基本消失,气喘以及咳嗽有明显的改善或好转。无效:治疗后患儿的病情未得到改善,甚至病情加重,气喘、咳嗽等均未发生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中,若P<0.05表明两组具备统计学意义,其中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利用χ2进行验证。计量资料均采用()表示,t用作计量资料比较,统计学数据软件版本为SPSS20.0。

2 结果

不同的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43/46);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91%(34/4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见表1。

3 讨论

研究中观察组患儿采用的穴位贴敷疗法是通过对表穴位产生刺激作用,从而激发经络功能,对患儿的血气进行调和,从而有效的改善了血液循环,并调节了患儿的免疫机能,提升人体自身的抗病毒能力,使得患儿自身机体与外界环境相互平衡,对人体的动态平衡也可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起到内病外治的良好效果。研究中观察组患儿除了常规用药之外,加用了中药外敷疗法,均采用疏风解表、宣降肺气以及疏风清热等药物[3]。贴敷药物中的黄芩、鱼腥草可起到清热解毒的效果,而枳实则可以起到泄痰除痞的作用;枇杷能够清肺止咳、大青叶清热凉血,而麻黄则可以起到良好的解表散寒效果。由于患儿年龄较小,皮肤薄嫩,通过穴位贴敷法能够更好的对经络穴位进行刺激。其中天突穴、肺俞穴、膏盲穴以及膻中穴是最为常用的贴敷穴位[4]。

我国传统中医学认为,膻中主一身之气,对患儿的膻中进行刺激能够起到良好的理气止痛效果,此穴位位于胸部,属心包络经气聚集处,同时也是宗气聚会处,能够激发患儿的免疫系统;人体的肺俞穴具有补虚清热同时调补肺气的作用,同时亦能帮助患儿降逆止咳、宽胸理气,此穴位位于第三胸椎棘突旁的1.5寸处,属足太阳经背部腧穴,起到肃降肺气之妙用;膏盲穴能够散热解表,提升了疏风清热以及通经活络的效果[5]。

从本次研究中可以明确的看出,不同的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43/46);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91%(34/4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进一步说明了肺炎患儿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可有效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改善患儿肺炎情况,临床中可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肺炎应用穴位贴敷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肺炎患儿9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观察组46例以及对照组46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不同的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43/46);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91%(34/4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炎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可有效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改善患儿肺炎情况,临床中可推广使用。

关键词:肺炎患儿,中药贴敷,治疗效果,比较分析

参考文献

[1]张艳平.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炎30例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6,26(11):57-58.

[2]武志春,王艳萍.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炎35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21(2):171.

[3]金轶.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炎机制探讨及护理体会[J].河北中医,2012,34(10):1562-1563.

[4]虞蓉,鲁皓琳.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5):80-81.

贴敷治疗 篇7

2方法对照组35例患者于月经第1天口服消炎痛,每日3次,每次1片,连续服用3 ~ 5天并热敷腹部。观察组: 取适量药末用温热黄酒或温开水调成糊状,敷于神阙穴,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于经前5天起用至月经净止,每日1次,连用3个周期。自制中药配方: 肉桂30 g、丁香10 g、吴茱萸30 g、红花20 g、小茴香10 g,研为细末,密封瓶中备用。

3结果对照组患者口服消炎痛后症状虽有改善可以缓解疼痛, 但是不能治愈。观察组穴位贴敷,3个疗程可全部治愈。

4体会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严重影响女性的正常工作与生活。 主要病机为寒湿凝滞下焦,气血运行不畅。治宜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止痛。本文穴位贴敷方药中,肉桂辛甘大热、气厚、纯阳,入肝肾血分,补命门相火,去营卫风寒,止腹中冷痛; 丁香辛温,归脾、胃、 肺、肾4经,温中降逆、温肾助阳、理气,治中焦虚寒、脘腹冷痛; 吴茱萸辛苦入足太阳血分,少阴、厥阴气分,润肝、燥脾、温中、下气、除湿、开郁; 红花辛苦、甘温入肺经,破血、活血; 小茴香辛温、温暖下焦,归肝、肾、脾经,散寒止痛。5药合用共奏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行气导滞、理气止痛之效,对于各种类型的痛经均有效。

贴敷治疗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2010年3月—2014年4月该门诊接收耳聋耳鸣患者600例,按接诊时间平均分成两组(医治组、对照组),医治组患者300例(男性100例,女性200例),年龄处于20~70岁范围内,平均(50.6±0.6)岁;病程处于3个月~10年范围内,平均(4.2±0.2)年;对照组患者300例(男性120例,女性180例),年龄处于25~75岁范围内,平均(55.9±0.9)岁;病程处于4个月~11年范围内,平均(5.3±0.3)年。

1.2 临床诊断

①患者均符合耳聋、耳鸣疾病临床诊断;②患者均自愿参与

1.3 方法

1.3.1 医治组

医治组患者给予针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针灸:选取患者百会、耳门、听会等穴位作为针灸主要穴位,然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配穴,如身体虚弱患者可选内关、神门等穴位;肝火旺盛患者可选外关、太冲等穴位;气血不足患者可选合谷、三阴交等穴位。针灸穴位选择完成后,利用捻转补泻法针刺,选择28号毫针,针灸前期做好消毒工作,每次针刺时间为8 min,轻柔提插捻转毫针,待患者出现剧烈疼痛感后停止捻转工作,并留针30 min;同时,利用补法针刺,选择长度为1.5寸毫针,针灸前期做好消毒工作,刺入后若患者感觉针刺穴位肿胀、麻木,操作人员应以200转/min的速度捻转毫针,待针刺感觉逐渐扩散后,留针30 min,针灸1次/d,共针灸2周;穴位贴敷法:贴敷药由麝香、磁石、木香等药物组成,除少许麝香外,其余药物均为5 g,借助白酒将其调成糊状,贴敷于患者涌泉、神阙穴。贴敷1次/d,30 min/次,每1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且每疗程结束后停止治疗3d,然后再进行下一疗程治疗。若治疗过程中患者临床症状未发生变化,应立即中止穴位贴敷治疗,改为其他治疗。

1.3.2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中药辨证治疗,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分为3种类型,包括:肾虚型、肝火旺盛型、脾胃失调型,对于肾虚型耳聋耳鸣患者来说,应将滋补肝肾作为治疗原则,可使用熟地、丹皮、甘草等药物,煎服服用,1剂/d,早晚各1次;对于肝火旺盛耳聋耳鸣患者来说,应将消炎去火、活血化瘀作为治疗原则,可使用车前子、当归、黄芩等药物,煎服服用,1剂/d,早晚各1次;对于脾胃失调耳聋耳鸣患者来说,应将健脾养胃、活血补气作为治疗原则,可使用当归、柴胡、黄芩、白术等药物,煎服服用,1剂/d,早晚各1次,连续治疗4周。

1.4 观察项目

比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标准[2]: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听力功能恢复至正常状态为治愈;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听力功能逐渐恢复,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为见效;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听力功能开始恢复为好转;患者临床症状、听力功能未发生变化,且病情加重为无效。

1.5 统计方法

借助SPSS18.0软件对该研究相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对结果中相关计数资料进行表示,在该研究中对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若结果显示P<0.05,则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显示,经针对性临床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改善,医治组患者临床治疗好转率和对照组相比(96.7%vs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耳鸣是临床常见病症,是指在不具备外界干扰因素下耳内所产生的刺激性声音,临床认为该疾病多和神经病变有关,或由自身因素导致[3,4,5]。相关报道结果显示,耳聋耳鸣疾病的产生和听力功能受损密切相关。目前,临床西医治疗过程中均将改善耳内循环功能作为主要治疗原则,虽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无法满足患者需求。

中医认为,耳聋耳鸣由气血不足、寒气入侵等各种因素共同导致,因此,临床治疗期间应将活血化瘀、滋阴养肾等作为主要原则。任建兵等[6]研究报告显示,针刺患者耳部穴位,可改善相应细胞凝聚现状,提高细胞性变能力,有效预防缺氧现象的发生,从而加快血液流动,恢复细胞功能[7]。另外,其研究报告还显示,临床针灸期间充分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针灸主要穴位时同时针灸配穴,可改善患者身体现状,提高临床治愈率;穴位贴敷可直接刺激贴敷穴位,提高药物渗透功能,使药物浓度高于其他部位;且该贴敷方法简便易学,费用少,可减轻患者经济费用。王招玲等[8]研究报告显示,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给予针对性护理,以便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包括:①耳聋耳鸣患者需戒掉掏耳朵的习惯,因为一旦掏耳朵时操作不合理,将损伤耳道和鼓膜,甚至感染,降低患者听力;②远离噪音。噪音过大会诱发噪音性耳聋;③避免拍打头部和耳部。拍打头部会损伤自身听力,而拍打耳部则诱发耳鸣破裂,该现象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④掌握正确擤鼻涕方法。擤鼻涕时应一个一个擤,切莫同时捏住擤,以免诱发中耳炎;⑤感冒、呼吸感染患者禁止乘坐飞机,预防耳痛、鼓膜充血等现象[9];同时,全身性疾病、老年患者、新生儿均应按时检测听力,尤其是新生儿,以便提早预防并治疗。

该组研究实验的600例耳聋耳鸣患者,分别给予中药治疗、针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后发现:联合治疗组患者临床好转率和中药单纯性治疗组患者相比(96.7%vs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借助针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耳聋耳鸣患者,安全、可靠,可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费用,好转率高达98.0%,符合张耀光[10]研究报告;从随访结果得知,诸多患者由于情绪激动、过度疲劳等因素的存在,致使听力再次下降,病情发作,提示:临床治疗期间应指导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确保足够睡眠,远离噪音,保持愉悦心情,从而降低疾病复发率。

综上所述,给予耳聋耳鸣患者针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效果明显,可改善临床症状,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颖颖.针灸结合穴位贴敷治疗耳聋耳鸣临床观察[J].求医问药,2012,25(12下半月):626-627.

[2]李阳,闫祝帆,李芳.针药并用治疗神经性耳聋耳鸣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14(9):91-92.

[3]姜岳波,黄彬,郑志新.耳鸣耳聋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13,24(11):65-67.

[4]费秋红,张兴华,崔萍萍.中医疗法护理耳聋耳鸣的应用体会[J].辽宁中医杂志,2014,32(8):1728-1729.

[5]孔秀莲.耳聋耳鸣辨证施护[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26(13):114-115.

[6]任建兵,牛彦红.针灸配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44例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8(15):49-50.

[7]王刚.中西医结合治疗耳聋、耳鸣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3,16(2):110-111.

[8]王招玲,姜兰英,唐淑兰,等.针刺加热敏灸治疗耳聋耳鸣36例[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14(3):49-81.

[9]李丹青,高祥福,路广余.中西医结合治疗耳聋耳鸣55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3,18(7):519.

贴敷治疗 篇9

【摘要】 目的:总结吴茱萸穴位贴敷太冲、涌泉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对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采用吴茱萸穴位贴敷太冲、涌泉穴的治疗和护理。结果 患者接受吴茱萸穴位贴敷太冲、涌泉穴后各时点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比较,收缩压平均下降约1.3 kPa,舒张压平均下降0.78 kPa。结论:茱萸穴位贴敷太冲、涌泉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降压疗效显著,还具有简、廉、便、验、不良反应少的特点。是大多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可取疗法。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吴茱萸;穴位贴敷;太冲、涌泉穴;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4.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294-02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日趋增高。近年来,中医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显示了中医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方面的独特优势,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我科在常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基础上通过中医护理干预治疗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现将我科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对68例高血压病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吴茱萸穴位贴敷太冲、涌泉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我科在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共完成68例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肝阳上亢)。其中男性43例,女性25例,患者年龄31~74岁,平均(59.50±10.61)岁,所有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疲劳、心悸、耳鸣等症状。治疗组:服用降压药只限缬沙坦胶囊80mg每日一次口服,治疗基础上采用吴茱萸穴位贴敷太冲、涌泉穴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服用降压药只限拜新同:缬沙坦胶囊80mg每日一次口服。

2.治疗方法:入选的患者常规服用降压药物(68例患者服一样的药,均来自于同一个厂家)后1~1.5小时(排除药效的因素)即给予以下治疗:吴茱萸穴位贴敷太冲、涌泉穴,每日1次,每次持续6小时,连续贴敷7d,贴敷前、贴敷结束后30 min监测血压并记录。定位:太冲:位于足背侧,第一跖骨间隙后方凹陷处。涌泉穴,位于足底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方法:令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热水清洁双足、擦干。取研成细末吴茱萸18 g一30 g,用醋调匀似糊状敷于双足太冲、涌泉穴,次敷6 h,治疗时间每日上午10时,疗程7d。

3.护理:贴敷前做好解释工作,告知患者施术中的感觉和注意事项,协助患者取合理体位,并注意保暖。在贴敷治疗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瘙痒,红疹等过敏现象,如有立即去除药粉清水擦拭,给予心理安慰。

4.疗效评价及观察方法

4.1治疗前及治疗后每El测血压2次,取平均值作為治疗前的基础血压及治疗后的血压。测压前休息15分钟,测压时间固定。

4.2 疗效评价以治疗前后的血压比较,按照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及人群防治汇报讨论会标准,分显效:舒张压(DBP)下降≥1.3 kPa,到正常≤12.0 kPa或下降≥2.7 kPa;有救:DBP下降<1.3 kPa到正常或下降1.3~2.5 kPa,或收缩压(SBP)下降≥4.0kPa;无效:血压未降到上述范围。

二、结果

1. 临床症状的改善,随血压下降,患者头痛、头晕、眼花、乏力、失眠等症状减轻或消失达91%。

2. 降压疗效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中药穴位贴敷组分别为64.7% 、33.8%、98.5% ,缬沙坦胶囊组分别为72% 、21% 、93%。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O.05。见表l。

某女,65岁,高血压病病史20年,最高血压达210/120mmHg,入院前已每日服用缬沙坦胶囊80mg降压治疗,仍觉头晕、头胀, 血压波动于160~190/90~105mmHg。入院后在未调整其口服降压方案的基础上,配合吴茱萸穴位贴敷双足涌泉、太冲,每日1次,持续6h。3日后血压逐渐下降至130~145/75~85mmHg, 头晕、头胀等症逐渐减轻。随后观测1周,血压波动平稳出院。出院后随访3月,血压一直控制平稳,未诉其他明显不适。

三、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属祖国医学中“眩晕”、“头痛”等范畴。中医学认为其发病与肝阳上亢、肾精不足、痰湿中阻、气虚血瘀等有关。而中医有“上病取下,百病治足”之说,吴尚先在《理瀹骈文》中指出“外治之法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以异者,源耳,而法则神奇变幻”。始载于《神农百草经》吴茱萸性辛、苦、热,归肝、脾、胃、肾经。吴茱萸西医记载是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等的传统中药,吴茱萸次碱是其重要的药理活性成分。其机制可能与表达增强的血管肽酶C介导的血管紧张素Ⅱ的灭活和激肽释放酶的激活有关[1]。《黄帝内经》提到“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可引上越之浮阳下归,主治头晕、头痛、癫证、昏厥等证。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刺激涌泉穴能够调节自主神经和内分泌功能,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循环,提高毛细血管携氧量,优化全身组织的营养状况,缓解肌肉和血管痉挛。吴远华等研究表明刺激太冲穴可降低血浆中内皮素的含量,并提高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含量[2]。故将吴茱萸外敷涌泉穴、太冲穴后,可通过经络发挥其平肝、泻火、活血、化湿、温肾、散寒之功。治疗后,肝火下行,痰湿得化,肾阳得温,淤血得化,经络得通,故头晕、头痛症状得以缓解。醋调吴茱萸以其酸收之性,制约吴茱萸的辛散而增强疗效[3]。中药贴敷实际是经络调节与辨证论治的结合,其发挥显著的降压效果基于激发经络,调节失衡的人体阴阳以及有效中药成分。总之,中药外敷涌泉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具有简单易行、疗效确切、经济实惠、安全、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红梅,赵志礼.吴茱萸的本草考证[J].中药材,2011,34(2):307.

[2]吴远华,朱广旗,林兴友,等.针刺曲池、太冲对高血压病患者血中ET和ACE的影响及疗效探讨(J).中国中西

贴敷治疗 篇10

关键词:针灸,穴位贴敷,面瘫,疗效

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 临床治疗中属于多见疾病。由于导致面瘫发生的因素多种多样, 临床医治常面临着各种难度, 影响了医治方案取得的疗效。传统医学治疗方法与现代医学理论存在较大的冲突, 单一治疗面瘫方法已难以取得预期的成效[1]。针灸联合中药穴位敷贴法治疗面瘫, 在临床研究中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方法。现对12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所选120例资料, 为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面瘫病例资料。年龄范围25~55岁, 平均年龄 (36±2.5) 岁;其中, 男65例, 平均年龄 (39±3.0) 岁;女55例, 平均年龄 (35.2±2.8) 岁。12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性分为两组, 即观察组 (n=40) 、对照组 (n=40) ;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性别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P>0.05) , 本次研究所得到的疗效结果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选用针灸疗法与中药穴位贴敷法联合使用, 中药采用华佗面瘫散、不换金丹、正颜摩方等药物。

1.2.2 对照组

对60例患者单一地采用中药治疗, 除了华佗面瘫散、不换金丹、正颜摩方等中药以外, 并未对患者实施针灸治疗措施。

1.2.3 疗效评估

所有观察组、对照组的6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 于3个月进行疗效调查统计。详细的疗效等级:显效、好转、一般、无效等, 对两组的60例疗效数据作出具体的统计学处理, 以此为依据评判相应的治疗水平。

2 结果

按照上述方法,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60例面瘫患者接受了治疗, 经过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估与统计。两组疗效等级情况分别如表1、表2所示。

从上述两组表格数据, 观察组选用针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法进行治疗, 显效11例, 占18.3%;好转37例, 占61.7%。对照组仅采用中药穴位贴敷的方法, 显效7例, 占11.7%;好转13例, 占21.6%。由此可见, 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方面的差异显著 (P<0.01) , 充分说明了联合法治疗的优越性。

3 讨论

面神经麻痹称“面瘫”、“歪嘴巴”、“歪歪嘴”、“吊线风”, 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 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它不受年龄限制。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 面瘫患者的人数持续增多, 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的生活状态。针灸联合中药贴敷共同治疗面瘫, 临床观察中取得了理想的疗效。

3.1 针灸联合穴位敷贴的方法

具体的治疗方法:第1组:麝香2g, 全蝎1.5g, 白胡椒1.5g, 白花蛇1g, 蜈蚣1条。共研细末。第2组:川芎、当归各500g, 黄连600g, 植物油500g, 同置煎枯去渣, 炼至滴水成珠, 加黄丹360g, 搅匀, 收膏, 取膏用文火熔化后, 加入天牛粉286g, 搅匀, 分摊于纸上配, 每帖膏重2g[2]。治疗时, 第1组药物用于第1组穴位, 每次取4穴, 主穴为主, 酌加配穴。皮肤常规消毒后, 医者捏起穴区皮肤, 右手持经严密消毒之手术刀片, 在穴位上轻割皮肤, 成“X”型, 并挤出少量血, 然后将撒有药粉之小块伤湿止痛膏 (或胶布) 贴在穴位上。注意不可割划太深, 每周1次, 穴位轮换。第2组穴采用第2组药物贴敷, 每次取主穴1个, 酌加配穴1个。贴时将膏药加温融化, 5d一换, 穴位轮用。

3.2 针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面瘫的疗效

从临床观察判断, 面瘫患者的面部均出现了异常状况。此次120例患病资料里, 主要体现出来的几种病症则是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异常, 患者不能正常地完成上述动作。为了保持患者处于良好的健康水平, 除了实施常规中药穴位贴敷方法外, 还需添加针灸方式进行辅助治疗。选准穴位是至关重要的, 选择的穴位有主、次之分。具体情况: (1) 主穴:一是阳白、四白、牵正、地仓;二是下关、翳风;三是阿是穴。 (2) 配穴:颊车、太阳、大椎、大迎、瞳子髎。找准穴位之后, 配合中药物进行综合性的治疗[3]。此次, 也可以从无效率分析两组的疗效, 观察组仅3例无效, 占5%;对照组19例无效, 占31.7%;这组数据从侧面反映了联合法治疗的效果显著。

4 结论

总之, 伴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改革发展, 早期单一治疗方式已无法适应面瘫疾病的治疗。针灸联合重要穴位贴敷治疗面瘫, 在疗效方面比单纯采用中药的疗效更加优越。

参考文献

[1]邱志义.90例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扬州大学医学院院报, 2011, 16 (12) :54-56.

[2]蔡晓伟.针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面瘫的效果对比[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0, 30 (7) :9-11.

上一篇:人性化计算下一篇:《c小调练习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