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细胞分析(精选12篇)
单细胞分析 篇1
细胞作为生命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元, 要了解生命体中一些生命活动规律, 就必须要以细胞为研究基础。在对于细胞内组分的分析研究中, 由于对单细胞分析的难度比较大, 所以往往采取对细胞群体的分析手段来获得细胞中的化学信息, 但是这样就会带来很多的局限性和弊端。在生物体内的组织具有不均匀性, 对于单个细胞间更是具有较大的差异。在对细胞群体的统计分析结果中, 掩盖了单细胞间的差异, 造成了医学、生物学及其它学科在深一步研究中受到限制。对于单个细胞的研究, 能够掌握更准确更全面的细胞信息, 可以深入探讨以往群体分析中平均结果对个别信息掩盖的局限性, 单细胞分析的引入对与疾病的早期预防和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1 单细胞分析技术
单细胞的分析能够准确的提供出细胞内物质及细胞内生化反应的准确信息, 能够反应出细胞的功能与化学组分间的特定关系, 以及某些细胞在生命体内的特殊作用。在对单细胞分析研究中, 主要涉及单细胞进样、溶膜、衍生及检测技术。
1.1 单细胞进样
单细胞分析中如何取样是该方法研究的关键之一。单个全细胞进样可以用电迁移或流体动力学进样。由于以上方法需要对毛细管的进样端口进样腐蚀, 并且需要一些精密微操纵系统, 所以操作比较复杂。Walt等[1]通过芯片技术, 设计了一种单细胞定位芯片, 高密度芯片上有阵列微室, 可以使细胞随机分散到各个微室中, 从而实现了多个细胞的快速同步检测。Schmidt等[2]基于微阵列芯片设计的单细胞进样及定位分析检测系统, 可同时测定多个细胞及单细胞的动态过程, 使单细胞的分析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1.2 细胞溶膜
细胞在进入毛细管通道后, 一般需要对细胞进行溶膜以便进行细胞内物质的分析分离检测。通常使用表面活性剂或者用低渗溶液达到细胞膜破裂的目的。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并且效率较高, 细胞溶膜过程一般为几秒钟。在对于细胞内一些反应速度很快 (秒级或更短的时间) 的生化反应, 例如细胞内的酶活性, 若能准确分析检测这些物质, 就需要实验中细胞能在亚秒 (subsecond) 时间内溶膜, 终止其生化反应。基于电穿孔原理他们又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快速电溶膜方法[3], 利用脉冲电压超过一定值将细胞膜击破。该方法溶膜时间与激光溶膜法相当, 并且不需要脉冲激光器, 操作也十分简便, 在应用中将十分广泛。
1.3 细胞衍生
单细胞内很多物质没有天然的荧光特性或电化学活性, 因此要对这些物质进行检测分析就需要经过衍生化。单细胞衍生有柱前、柱后、柱上与细胞内衍生。
柱前衍生是指先将单细胞溶膜, 使组分经过衍生后再注入毛细管进行电泳分离的分析方法。柱前衍生具有较大的自由性。柱上衍生的方法就是先把衍生试剂溶入到流动相中, 再注入样品, 使分析物和衍生试剂在流动相中完成反应。柱前和柱后衍生主要面对分析物的多重标记, 导致电泳峰的分析及定量难以分辨。虽然柱后衍生能够克服这一弊端, 但是需要衍生的反应速度必须很快, 要在几秒内完成。细胞内衍生是将细胞移到含有衍生试剂的培养液中, 使衍生试剂透过细胞膜进入到细胞内, 把待分析物进行衍生。衍生产物不能渗出细胞外并且保持细胞完整。董谦等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细胞内衍生方法, 他们用电穿孔的方法把衍生试剂导入到血红细胞内, 使衍生剂与氨基酸在细胞内完成反应。细胞在受到电穿孔作用引入衍生剂后, 体积略增大, 胞内分析物稀释小于二倍。将衍生后血红细胞电迁移进样, 在毛细管中溶膜后柱端安培法完成单个血红细胞内的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1.4 单细胞检测技术
检测分析是单细胞研究在毛细管电泳中的核心问题。由于细胞体积很小, 胞内组分含量一般都在fmol-zmol范围内, 所以在单细胞分析中应用的检测器应至少能检测到fmol级。所以目前应用比较多的有紫外可见检测, 电化学检测、荧光检测、质谱检测和免疫分析法等。
电化学分析可以不因毛细管内径极细而造成灵敏度的损失, 并且进样量极小, 所以很适合单细胞分析检测。其中毛细管电泳安培法在生物分析领域已成为很有前景的新技术。荧光检测器以其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的特点, 在生物医学分析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可完成单分子和单原子的检测, 在微柱分离组分检测与DNA快速序列分析等方面有重要用途。目前商品仪器多数采用紫外可见检测器, 由于毛细管内径小, 进样量低 (nL) , 使光度检测的灵敏度降低。Cruz等对单个神经细胞内的NO2-和NO3-采用毛细管电泳紫外吸收法检测, 检测限均低于200fmol。质谱法可以对未知物在无内标物的情况下进行定性分析, 该法在研究生物分子方面具有很大意义。Theodore等对细胞和亚细胞内代谢物质使用毛细管电泳耦合电喷雾质谱检测, 对细胞内乙酰胆碱、组胺、多巴胺及血清素等具有信号响应的物质检测限<50nM, 该法能够快速简便的确定单细胞内代谢产物。免疫法是采用抗原与抗体能够专一性结合进行检测分析的方法, 具备高灵敏度与高特异性的特点。
2 展望
随着单细胞分析的不断发展, 现实中快速、简捷、高效的分析成为当前的一个要求, 从每次进样都是单个细胞慢慢发展到要对单个细胞连续进样, 对于多个连续进样的单细胞进行连续测定。对于单细胞分析中的操纵、进样、溶膜及检测涉及许多交叉相关的学科, 结合相关各学科的发展优势, 在物理、微加工及电子学等先进技术的帮助下, 从而达到简单快速的完成对单细胞的分析研究。当前需要改善单细胞进样自动化, 提高溶膜的有效化及合理化, 增强检测的自动化, 使单细胞分析的整个过程更加自动化、智能化, 为当前的医学、生物学、病理学以及临床学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能提供更多帮助。
摘要:介绍了近几年来单细胞分析应用发展, 总结了单细胞分析技术的进样、溶膜、衍生及检测。并对以后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单细胞分析,细胞溶膜,检测技术
参考文献
[1]Biran I., Walt D.R., Optical imagingfiber-based single live cell arrays:ahigh-density cell assay platform[J].Anal.Chem., 2002, 74:3046~3054.
[2]Voldman J., Gray M.L., Toner M., et.al, A microfabrication-based dynamicarray cytometer[J].Anal.Chem., 2002, 74:3984~3990.
[3]Han F.T., Wang Y., Sims C.E., et.al, Fast electrical lysis of cells for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J].Anal.Chem., 2003, 75:3688~3696.
[4]董谦, 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生物物质及单细胞分析[D].山东:山东大学, 2001, 92~108.
[5]Andrew W.Lantz, Bao Y., et.al, Single-cell detection:test of microbialcontamination using capillaryelectrophoresis[J].Anal.Chem., 2007, 79, 1720~1724.
[6]Hietpas P.B., Ewing A.G., On-col-umn and post-column derivatizationfor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with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for the analysisof single cells[J].Journal of LiquidChromatography, 1995, 18:3557~3576.
单细胞分析 篇2
编 号 : 姓 名 : 病 例 号 :
参数
WBC白细胞数目 Lymph#淋巴细胞数目 Mid#中间细胞数目 Gran#中性粒细胞数目 Lymph%淋巴细胞百分比 Mid%中间细胞百分比 Gran%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HGB血红蛋白 RBC红细胞数目 HCT红细胞压积 MCV平均红细胞体积
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LL L L L H
H
L H
模式:预稀释-全参数
床号:
H
6.32.4 0.5 3.4 37.79.153.2 78 4.60 27.4 59.6 16.9 284 25.3 50.6 373 8.1 13.8 0.302
时间:2014-04-16 09:14 性别:男年龄:74岁 科室:住院部 结果 × × × × % % % g/L × % fL Pg g/L % fL × fL%
审核者:
10^9/L
10^12/L 10^9/L 10^9/L 10^9/L 10^9/L
参考范围 4.0—10.0 0.8—4.0 0.1—0.9 2.0—7.0 20.0—40.0 3.0—9.0 50.0—70.0 120—160 4.00—5.50 40.0—50.0 82.0—95.0 27.0—31.0 320—360 11.5—14.5 35.0—56.0 100—300 7.0—11.0 15.0—17.0 0.108—0.282
RDW-CV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SD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 PLT血小板数目 MPV平均血小板体积 PDW血小板分布宽度 PCT血小板压积 送检者:
多模型结合分析比较细胞分裂 篇3
一、减数分裂过程中相关数量变化的模型分析
1.模型构建的程序
首先,认识基本概念是建模的基础,这里面涉及很多概念,如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联会、四分体等,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学习减数分裂的基础;其次,学习和认识减数分裂的过程,尤其是此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和行为变化;第三,再以人体精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为例构建数学模型,这种数学模型可以以表格的形式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等数量变化规律,也可以以曲线图的形式描述其数量变化规律,表格模型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曲线模型可以指导学生尝试构建;第四,构建人体性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等数量变化规律的模型。模型如下:2.模型要点
根据构建模型的顺序和要求得到如上模型(模型分析一)。要点如下:
(1)N和2N的含义;
(2)人体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及DNA的数量变化的表格模型;
(3)染色体、染色单体及DNA变化的曲线模型;
(4)人体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及DNA的数量变化的物理模型。
3.模型分析
掌握染色体的行为和数量变化才能掌握减数分裂的实质。由于染色体是遗传物质DNA的载体,通过模型分析我们就能更好地认识遗传物质在世代中的传递方式。数学模型虽然让我们直观地认识有关量的变化规律,但解决具体问题时仍比较棘手,尤其是涉及人体细胞的减数分裂时。所以以人体细胞减数分裂为例构建物理模型能更加具体地帮助我们认识染色体等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更深刻地认识减数分裂的过程实质。
数学模型有利于我们认识染色体、DNA等的变化趋势和规律;而物理模型更加突出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并有助于理解染色体行为变化和遗传物质DNA数量变化的关系,所以能使学生更好地在染色体的水平上认识DNA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的传递方式。不同模型的结合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减数分裂的过程和实质,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有性生殖的实质,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关数量变化的模型分析
1.模型构建的程序
首先,认识染色体和DNA的关系是建构模型的基础;其次,认识有丝分裂的过程,尤其是熟悉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行为变化;第三,再以人体精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为例构建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模型反映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等数量变化规律,模型可以以表格的形式表示,也可以以曲线图的形式描述;第四,以人体精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为例构建物理模型。模型如下:
2.模型要点
(1)N和2N的含义;
(2)人体体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及DNA的数量变化的表格模型;
(3)染色体、染色单体及DNA变化的曲线模型;
(4)人体体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及DNA的数量变化的物理模型。
3.模型分析
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等行为变化和数量变化规律才能理解有丝分裂的实质,才能理解有丝分裂在个体的生长、发育以及遗传和变异等生命活动过程中的意义。
以人体细胞的分裂为例,通过不同模型的结合从不同的角度直观地再现和分析染色体等相关数量变化规律,借助数学模型可直观地分析各种量的变化趋势,借助物理模型可直观地分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由此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何通过染色体的分离把复制的两个DNA分配到两个子细胞当中去。
在教学中,教师应构建物理模型分析染色体行为的具体变化,指导学生尝试构建曲线模型,培养学生思维转换能力和建模能力。
三、利用模型解决相关试题
【例1】某动物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4个四分体,则次级精母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为()。
A.4、8、8B.2、4、8C.8、16、16D.8、0、8
解析:4个四分体有8条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染色体数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暂时加倍,为8条,DNA也为8个,染色单体降为0。可以根据染色体、DNA的变化曲线直接判断,曲线初始染色体、DNA为8,也可以通过物理模型直接判断。答案为D。
【例2】某真核生物的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为8,那么该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及DNA数分别是()。
A.4、4、8B.8、4、8C.4、8、8D.4、8、4
解析:由有丝分裂过程的曲线模型可以直接判断后期染色体为8,前期染色体就是4,可以直接判断DNA的含量,通过物理模型也可直接判断。答案为C。
单细胞分析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采集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9月-2014年8月住院患者的静脉血血常规标本, 均无溶血、黄疸、脂血等, MCHC值超过360 g/L;筛查出红细胞冷凝集标本40例, 年龄9~76岁, 其中男23例, 女17例;疾病类型:带状疱疹、急性胆管炎、腹水待查、脑梗塞、先心病各2例, 肝癌、乙肝、上呼吸道感染各3例,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4例,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6例, 淋巴瘤4例, 支原体肺炎7例。
1.2 仪器与试剂
日本Sysmex公司提供的Sysmex-1800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原装配套制剂, 深圳迈瑞公司提供的BC-5300型血细胞自动分析仪及原装配套制剂。
1.3 方法
采集2.0 ml肘静脉血, 置入真空采血管内, 轻轻倾斜混匀抗凝, 0.5~4.0 h后应用Sysmex-1800、BC-5300血细胞分析仪, 根据仪器说明书操作过程严格检测。两血细胞分析仪应用前均校准, 每天检测配套质控物, 结果均在靶值允许范围内。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BC-5300仪器37℃水浴前后红细胞冷凝集标本的测定结果比较
BC-5300仪器37℃水浴前红细胞冷凝集标本WBC、PLT、HCT指标均显著低于37℃水浴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而MCV、RBC、MCH、MCHC、RDW指标均显著高于37℃水浴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水浴前后HGB、MP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Sysmex-1800仪器37℃水浴前后红细胞冷凝集标本的测定结果比较
Sysmex-1800仪器37℃水浴前红细胞冷凝集标本WBC、RBC、HCT、MPV指标均显著低于37℃水浴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而MCV、MCH、MCHC、RDW、PLT指标均显著高于37℃水浴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水浴前后HG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 BC-5300仪器与Sysmex-1800仪器37℃水浴后红细胞冷凝集标本的测定结果比较
Sysmex-1800仪器37℃水浴后的红细胞冷凝集标本WBC、HCT、MCHC指标与BC-5300仪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MCV、MCH、HGB、RDW、PLT、RBC、MPV指标与BC-5300仪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3 讨论
红细胞冷凝集综合征为自身免疫性病变, 当与某一特定温度比较, 血液温度较低时, 红细胞抗原会结合自身抗体, 特定温度又叫冷凝集阈值温度, 范围在4℃~35℃, 冷凝集阈值温度常<25℃, 少数可超过30℃, 患者常无特异性临床表现[3,4]。少数婴儿或正常人可出现低滴度冷凝集抗体, 超过30℃未出现凝集变化, 但冷凝集抗体滴度较高时可引发冷凝集综合征。单克隆或多克隆自身抗体均可出现冷凝集抗体, 多克隆冷凝集抗体主要源于感染, 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或支原体肺炎, 而淋巴网状内皮细胞瘤可引发单克隆冷凝集抗体。冷凝集抗体类型主要为Ig M, 人红细胞I类抗原与Ig M特异性较高, 有十个抗原结合位点, 低于30℃抗体可结合红细胞, 出现血凝块, 升高温度后无凝集[5,6]。
本研究结果显示, BC-5300仪器37℃水浴前红细胞冷凝集标本WBC、PLT、HCT指标均显著低于37℃水浴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而MCV、RBC、MCH、MCHC、RDW指标均显著高于37℃水浴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水浴前后HGB、MP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Sysmex-1800仪器37℃水浴前红细胞冷凝集标本WBC、RBC、HCT、MPV指标均显著低于37℃水浴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而MCV、MCH、MCHC、RDW、PLT指标均显著高于37℃水浴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水浴前后HG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37℃水浴后检测结果均恢复正常, 与姜蕾[7]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寒冷红细胞凝集素可在低温下与自体红细胞出现凝集反应, 对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进行干扰, 冷凝集素集聚红细胞, 降低RBC计数, 在经由血细胞分析仪微孔计数时MCV升高[8,9]。电阻抗法计数WBC结果较高, 而在细胞化学染色加光散射法检测则结果较低, 因RBC凝集后在特定仪器时间内无法完全溶解溶血剂, 光散射法通过高角度监测WBC内部结构, 而低角度监测WBC体积, 对未凝集RBC及WBC准确区别[10]。而结果中表3可见, Sysmex-1800仪器37℃水浴后红细胞冷凝集标本WBC、HCT、MCHC指标与BC-5300仪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MCV、MCH、HGB、RDW、PLT、RBC、MPV指标与BC-5300仪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红细胞冷凝集对不同类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影响, 红细胞冷凝集标本需置入37℃水浴将冷凝集消除后再次检测。
摘要:目的:分析红细胞冷凝集对不同类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9月-2014年8月红细胞冷凝集标本40份, 应用Sysmex-1800、BC-5300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 比较分析37℃水浴前后的检测结果。结果:BC-5300仪器37℃水浴前红细胞冷凝集标本WBC、PLT、HCT指标均显著低于37℃水浴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而MCV、RBC、MCH、MCHC、RDW指标均显著高于37℃水浴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水浴前后HGB、MP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Sysmex-1800仪器37℃水浴前红细胞冷凝集标本WBC、RBC、HCT、MPV指标均显著低于37℃水浴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而MCV、MCH、MCHC、RDW、PLT指标均显著高于37℃水浴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水浴前后HG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37℃水浴后检测结果均恢复正常。Sysmex-1800仪器37℃水浴后红细胞冷凝集标本WBC、HCT、MCHC指标与BC-5300仪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MCV、MCH、HGB、RDW、PLT、RBC、MPV指标与BC-5300仪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红细胞冷凝集对不同类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影响, 红细胞冷凝集标本需置入37℃水浴将冷凝集消除后再次检测。
关键词:细胞计数,冷凝集素,血细胞分析仪
参考文献
[1]杜兴, 王龙刚, 孙建文.高效价冷凝集素对交叉配血的影响及消除方法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23) :254-256.
[2]周雪莲.微柱凝胶试验在冷凝集素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 2012, 14 (3) :447, 470-471.
[3]方春富, 何智.Ig M抗-M在37℃出现溶血反应合并自身冷抗体1例[J].中国输血杂志, 2013, 26 (11) :1145-1146.
[4]渠效飞, 张璐琪, 王君.红细胞冷凝集素对血细胞分析计数的干扰一例[J].中国美容医学, 2012, 21 (12) :314-315.
[5]任本春, 池泉.献血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必要性的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 2010, 23 (2) :126-127.
[6]宋国良, 薛晶, 李月霞.血液细胞形态学误诊与漏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 2011, 19 (3) :25-27.
[7]姜蕾.强冷凝集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及处理方法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 (中旬刊) , 2013, 23 (9) :3-4.
[8]于长英, 杨婧.红细胞冷凝集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结果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 (上旬刊) , 2014, 24 (3) :1233-1234.
[9]孙燕敏.红细胞冷凝集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结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34) :158-159.
干细胞植入感染医治分析论文 篇5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患者感染的临床表现常不同于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往往起病急剧、发展迅速、病死率高,是移植后死亡的主要原因[1]。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感染一般分为造血重建前期(移植前至3周内)、造血重建后近期(3周至100d)和造血重建后远期(100d后)3个阶段,不同阶段的感染特点不同[2],抗感染治疗应有针对性。本文主要分析造血重建后近期和远期阶段感染的经验性治疗和转归。我们以抗感染药物更换调整为节点,进而对每个节段的抗感染治疗特点及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选择11月至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感染患者。纳入标准:(1)allo-HSCT植活后;2)确证髓系植入;(3)患者具有发热等系统感染症状;(4)正规抗感染治疗≥3d。具有下列任意1项者,即剔除:(1)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者;(2)植入失败者;(3)仅为皮肤、软组织、口腔等局部感染者;(4)抗感染<3d;(5)治疗开始时病原学诊断已明确者。共105例入选。其中男33例,女72例。年龄11~62岁,中位年龄30岁。感染发生在移植后1~47个月,中位时间9个月。
105例患者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38例(M1型3例,M2型19例,M3型1例,M4型5例,M5型6例,M6型3例,M7型2例)。急性杂合性白血病1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7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亲属间HLA单倍型相合移植54例,同胞全合移植48例,非血缘移植3例。感染发生时,合并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者6例,均为Ⅰ~Ⅱ度;合并慢性GVHD者53例(局限型21例,广泛型32例);无GVHD者46例。感染发生时未使用任何免疫抑制剂(包括他克莫司、环孢素A、皮质醇激素、吗替麦考酚酯、硫唑嘌呤等)者39例,使用1种免疫抑制剂者39例,2种者22例,3种或以上者5例。上呼吸道感染17例,下呼吸道感染68例,肠道感染7例,肠道和呼吸道双部位感染者5例,感染部位不明者8例。
1.2方法
抗感染药物包括各种抗生素、抗真菌药、抗病毒药,不包括抗结核药、抗寄生虫药(不考虑剂量、用法等参数)。以抗感染药物更换调整为节点,将整个抗感染治疗过程分为若干个节段(episode)。使用2种或以上抗感染药物者,首先以广谱抗生素更换作为节点,若使用2种以上广谱抗生素,则以使用时间较长者界定;若未使用广谱抗生素,则以使用时间较长的抗感染药物界定。确定界定用抗感染药物(或称主要抗感染药物)后,其他使用3d以上的抗感染药物均作为相应节段的合并用药。合并用药覆盖多个节段时,作为每个节段的合并用药。疗效标准参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研究终点为患者治疗有效、死亡、自动出院或转院。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率的比较采用2检验,均数之间比较采用非成组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节段病例分布及抗感染药物使用时间
至少使用1个节段抗感染治疗者105例,至少使用2个节段者75例,至少3个节段者35例,抗感染节段数最多者为8个节段。
第一节段抗感染治疗中位时间为5d(3~20d),第二节段为7d(3~19d),第三及以后节段为7d(3~18d)。
2.2不同节段的有效率及用药特点
第一节段抗感染治疗的有效率为25.71%(27/105),第二节段为42.67%(32/75),第三及以后节段为37.14%(13/35),各节段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895,P>0.05)。从累积有效率角度分析,第二节段抗感染治疗后累积有效率达56.19%,较第一节段有效率增加近3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0.165,P<0.01),但第三及以后节段治疗后累积有效率与第二节段比较,增加不明显(2=3.429,P>0.05)。
有效病例的81.94%(59/72)均在前2个抗感染节段中获得。
第一节段中使用率前三位的抗感染药物是复方磺胺甲恶唑(21.90%)、左氧氟沙星(19.05%)和头孢吡肟(16.19%),第一节段中使用1种、2种和3种及以上抗感染药物组的有效率分别为20.41%、25.71%和38.09%,使用不同种数药物组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407,P>0.05)。第二节段使用率前三位的抗感染药物为斯皮仁诺(34.67%)、亚胺培南(24.00%)和复方磺胺甲恶唑(21.33%)。第三及以后节段使用率前三位的抗感染药物仍为亚胺培南(34.29%)、斯皮仁诺(31.43%)和复方磺胺甲恶唑(31.43%)。第二节段中使用1种、2种和3种及以上抗感染药物组的有效率分别为45.83%、63.64%和24.14%,第三节段中使用1种、2种和3种及以上抗感染药物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5.56%、40.00%和6.25%。经统计分析,在第二节段、第三及以后节段中,使用1种和2种药物的治疗组之间有效率均无统计学意义(2=1.139~1.312,P>0.05),但均高于使用3种及以上药物组(2=7.757~8.123,P<0.05)。
2.3几种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
使用抗真菌药物62例(59.05%),其中61.29%的患者使用2个以上节段。按照文献[3],62例患者确诊1例,临床诊断5例,拟诊56例。
另外,有38例(36.19%)使用复方磺胺甲恶唑防治卡氏肺孢子菌感染,29例(27.62%)使用窄谱抗革兰阳性菌药物,15例(14.29%)使用抗病毒药物。上述3种药物多数只用1个节段。
2.4抗感染治疗有效率的影响因素
(1)抗感染治疗的累积有效率与GVHD。急性GVHD、慢性GVHD和无GVHD三组患者累积有效率分别为66.67%、69.81%和69.57%,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25,P>0.05),即抗感染治疗的累积有效率与有无GVHD、是否为急慢性GVHD均无相关性。进一步分析慢性GVHD中局限型与广泛型病例的抗感染治疗累积有效率,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2=1.215,P>0.05)。(2)抗感染治疗有效率与免疫抑制剂。未使用任何免疫抑制剂、使用1种、2种和3种及以上免疫抑制剂组患者的累积有效率分别为74.36%、69.23%、63.64%和60.00%,四组之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2=1.006,P>0.05),即抗感染治疗的累积有效率与免疫抑制剂使用与否,及使用的品种数之间均无相关性。未使用任何免疫抑制剂组治疗有效所需时间为(10.41±8.89)d,使用免疫抑制剂组为(11±7.32)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P>0.05)。此结果表明,抗感染治疗达到有效所需时间与是否使用免疫抑制剂无关。(3)抗感染有效率与移植类型。同胞全合移植、单倍型移植和非血缘全合移植三组患者抗感染治疗的.累积有效率分别为72.92%、66.67%和66.67%,三组累积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48,P>0.05)。说明抗感染治疗的累积有效率与移植类型无相关性。
3讨论
allo-HSCT患者有以下特点:免疫功能尚未完全恢复[4];使用免疫抑制剂;存在急、慢性GVHD;部分患者血象长期偏低;容易发生器官功能损伤。因为上述特点,抗感染治疗的有效性受到很大限制。本研究结果表明,经验性治疗的总体有效率在70%以下,这是allo-HSCT后患者长期生存的最大挑战。
由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感染发生率高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实验室诊断率低,病原学的诊断非常困难,而病情凶险、进展迅速的特点又要求尽早开始治疗以降低病死率,这些都使得经验性治疗成为必然的选择[5]。本研究首次采用分节段研究方法对allo-HSCT后感染的经验性治疗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治疗有效患者均在前2个节段获得,也就是说,前2个节段的抗感染治疗最为关键。另一方面,第二及以后节段的抗感染治疗中,使用的抗感染药物种类并非越多越好,换言之,如果第一节段抗感染中“广覆盖”还有意义的话,那么,第二节段及以后节段的抗感染治疗中,“广覆盖”不但不提高疗效,反而这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差。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我们认为(1)通过诊断与鉴别诊断,许多患者的抗感染治疗已进入降阶梯或针对性治疗阶段,不需再“广覆盖”了,而仍然采用“广覆盖”治疗的患者,其诊断必定没有明确,导致治疗方向多头并进;(2)部分患者因病情危重,诊断手段受到限制,导致诊断不能明确,这组患者即使“广覆盖”治疗,效果仍差。因此,第二及以后节段仍“广覆盖”治疗预示疗效不佳。本研究表明,allo-HSCT后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中,要把握住前期抗感染阶段,即初期要“广覆盖”(“首群覆盖”),后期要突出重点,明确方向。
本研究抗生素的选择基本贯彻了降阶梯治疗原则。第一节段抗生素较多选用左氧氟沙星类的主要原因是该药不用皮试,使用方便。但也有部分患者从基层医疗单位转诊过来,抗感染治疗的降阶梯原则未能很好执行。本组病例分析表明,在allo-HSCT后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中,我们十分重视抗真菌和抗卡氏肺孢子菌的治疗。已有研究表明,allo-HSCT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为14%~25%,病死率高达70%~90%[6]。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与疾病状态、HLA相合程度、GVHD、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和各种插管的应用明显相关[6-8]。目前真菌的鉴定主要依赖真菌培养,但等待培养结果时间较长,一般需要10d左右,还存在培养结果阴性或假阳性,不能为临床提供早期诊断的依据,故不能完全依赖真菌培养,进行经验性治疗十分必要[8]。血液科医师应充分认识抗真菌(包括卡氏肺孢子菌)治疗的地位,做到早期应用并持续足够长时间。
本研究结果表明,allo-HSCT后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的总体疗效与是否应用免疫抑制剂、是否存在GVHD及移植类型无关,感染治疗的起效时间也与是否应用免疫抑制剂无关。由此推测,移植后感染患者的治疗转归更多地与移植后患者机体本身的免疫状态相关。因此,抗感染时免疫抑制剂似无必要减量。虽然allo-HSCT感染后治疗的转归与上述因素关联性不大,但已有研究表明,感染的发生率与急性GVHD相关[10-11]。
单细胞分析 篇6
【关键词】流式细胞;荧光素
近十年来流式细胞仪已经成为临床医生、免疫学家和细胞生物学家必不可少的工具,这项技术在不断进步。流式细胞仪的多参数细胞分析这一独特的功能让大多数细胞分析成为了可能。Coon首先提出了荧光抗体标记细胞内的目的蛋白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细胞亚群仅仅通过检测单一的细胞表面标志物来确定,使用的单抗和荧光素很受限制。基因表达技术的诞生和新的单抗以及荧光素的获得使更复杂的多参数分析成为可能。
荧光素受到一定波长的激光激发后,释放出能量并发射出一定波长的荧光.因此,我们在选择荧光素时应注意各种荧光素的激发波长,以选择正确的激光器.例如FITC和PE、PI等的激发波长为488nm,APC等激发波长为630nm。FITC、PE、PE-Cy5为目前流式细胞仪的常用荧光素,基本能满足日常临床和科研的需要。随着多色流式细胞仪的出现,新荧光素和标记抗体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然而为实验中所需抗体选择最佳的荧光素组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何选择多色流式细胞仪检测试剂组合,避免重复试验和错误,增加你实验成功的机会。试剂的选择首选是根据您仪器配置开始的。仪器中所装配的激光器和探测器的型号和数量决定了你的仪器的光学系统能否激发某个荧光素,并能否正确地检测某个荧光素组合。本文总结了一些常用流式细胞荧光素和多色流式细胞中荧光素选择的原则。
1常用荧光素的种类及特性[1]
1.1FITC(Fluorescein)又称异硫氰酸荧光素,其标记的抗体适用于所有配备488nm氩离子激光器的流式细胞仪;FITC的最大发射波长为525nm,在流式细胞仪的FL1通道检测。
1.2PE(R-Phycoerythrin)又称藻红蛋白,有R-PE和RD1的别称,其标记的抗体适用于所有配备488nm氩离子激光器的流式细胞仪;PE的最大发射波长为575nm,在流式细胞仪的FL2通道检测。
1.3PE-TR(PE-TexasRed)/ECDPE-TR又名ECD,是由PE和TexasRed(TR)组合而成的Tandem荧光素;其标记的抗体适用于所有配备488nm氩离子激光器的流式细胞仪;PE-TR的最大发射波长为615nm,在流式细胞仪的FL3通道检测;PE-TR标记的抗体可用于毫瓦级激光器的小流式细胞仪,也适用于配备有全功率激光器的大流式分选仪。
1.4PI(PropidiumIodide)又称碘化丙啶,其标记的抗体适用于所有配备488nm氩离子激光器的流式细胞仪;PI的最大发射波长为617nm。在流式细胞仪的FL3通道检测。
1.5PE-Cy5(TRI-COLOR,TC)又称TRI-COLOR或TC,是由PE和Cy5组合而成的Tandem荧光素;其标记的抗体适用于所有配备488nm氩离子激光器的流式细胞仪;PE-Cy5的最大发射波长为670nm,在流式细胞仪上用FL4通道检测;PE-Cy5标记的抗体可用于毫瓦级激光器的小流式细胞仪,也适用于配备有全功率激光器的大流式分选仪。
1.6PerCP(Peridinin-Chlorophyll-ProteinComplex)多甲藻黄素-叶绿素-蛋白质复合物,其标记的抗体适用于所有配备488nm氩离子激光器的流式细胞仪;PerCP的最大发射波长为677nm。在流式细胞仪的FL4通道检测。
1.7APC(Allophycocyanin)又称别藻蓝蛋白,其标记的抗体适用于配备氦氖激光器发射波长为633nm的多色流式细胞仪;APC最大发射波长为660nm,在流式细胞仪中只有配有双激光器的FL4才能检测。
1.8APC-Cy7是由APC和Cy7组合而成的Tandem荧光素;其标记的抗体适用于配备氦氖激光器发射波长为633nm的多色流式细胞仪,APC-Cy7主要用于四色以上的流式细胞术。
2荧光素选用方法及原则
2.1尽量选择荧光度强的荧光素FITC、PE、PE-cy5和APC为目前流式细胞仪的常用荧光素,基本能满足日常临床和科研的需要。荧光素的荧光强度是有区别的,FITC为荧光强度比较弱的素,而APC、PE和PE-cy5为荧光比较强的素。尽量选择荧光强的荧光素。细胞表面或内部的各种抗原表达量也不同,如CD4和CD8在细胞表面的表达分子数很多,而CD25等分子在细胞上的表达量则不多。在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这些分子时应根据表达量来选择荧光素,对于表达较多的分子,可用FITC等弱荧光素,而对于表達较少的分子,则须要用荧光较强的素,包括PE、PE-Cy5和PE-Cy5.5等,针对您特定的仪器配置,选择最亮的荧光素。
2.2多荧光素组合,尽量选择同一激光激发当多荧光素组合时候,尽量选择同一激光激发,如果不同激发器激发,在实际检测中会因为两激光调节不同,影响荧光素的灵敏度。
2.3搭配荧光素之间发射光谱重叠尽量小每个荧光通道选一种荧光,荧光素可随意搭配,但是应该考虑荧光素之间发射光谱重叠问题,选择试剂组合时要将光谱叠加可能性减到最低。这可以能与选择最亮的荧光素的规则是冲突的。如在进行四色分析,经常会将PE-Cy5标记的抗体与APC标记的抗体搭配使用,此搭配需较大幅度地调节两者的颜色补偿。可选用PE-Cy5.5来替代PE-Cy5,颜色补偿只需1%左右。因为Cy5的激发波长与APC的激发波长相近,所以PE-Cy5荧光素中的Cy5,也会被激发APC的第二个激光器(氦氖激光器)所激发,导致PE-Cy5与APC的颜色补偿很难调。相反,PE-Cy5.5中的Cy5.5激发波长为675nm,不能被激发APC的第二个激光器所激发,也就不存在Cy5.5对APC的干扰,颜色补偿也就很小。因此,可能需要牺牲个别的荧光的亮度来避免荧光渗漏以及敏感度丧失。
综上所述,本文总结了一些多色流式细胞术荧光素选择的规则,这些规则需要达到一个平衡状态,才能得到最佳的实验结果,针对特定的流式细胞仪器配置,选择最亮的荧光素,同时选则荧光素要尽量降低光谱叠加的可能,保留最亮的荧光素给弱表达的抗体。
参考文献
单细胞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和材料
比重 (1.077±0.001) 的聚蔗糖-泛影葡胺 (商品名为淋巴细胞分离液) (Pharmacia公司) 。Live/Dead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kit (Invitrogen公司) 。10%小牛血清RP-MI1640 (Gibco公司) , Hank's液 (无Ca2+、Mg2+) , 青霉素100IU/mL, 链霉素100IU/mL, 苔盼兰均系国产, 5mL肝素抗凝管、离心管及5mL带刻度毛细滴管、培养瓶等 (BD公司) 。
1.2 主要实验仪器
研究用生物显微镜, 恒温培养箱, 生物安全柜, 低温离心机及水平式离心机, 流式细胞仪 (gallios, Beckman Coulter, USA) 。
1.3 靶细胞培养
该试验以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作为靶细胞, 培养液由90%不完全1640培养液, 青霉素、链霉素 (各10 000U) 1mL, 和10%新生牛血清组成, 用于培养靶细胞K562。
1.4 样本采集
收集川崎病患儿入院时血液2mL, 在室温静置2~4h后备用, 同时收集正常儿童外周血作为正常对照。
1.5 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在离心管中加入适量的淋巴细胞分离液, 取收集的川崎病患儿肝素抗凝静脉血2mL与等量Hank's液充分混匀, 然后用滴管将稀释好的外周血沿离心管管壁缓慢加于淋巴细胞分离液上, 水平离心, 300g, 20min。离心后管内分为3层, 上层为血浆和Hank's液, 下层主要为红细胞和粒细胞, 中层为淋巴细胞分离液, 在上、中层界面处有一以单个核细胞为主的白色云雾层狭窄带, 单个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用毛细血管将悬浮于上、中层界面白色单个核细胞层吸出, 置入另一离心管中, 加入5倍以上体积的Hank's液, 300g×10min, 洗涤细胞2次。末次离心后, 弃上清液, 加入含有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 重悬细胞。
1.6 细胞毒实验 (DIOC18 (3) /碘化丙锭 (PI) 荧光标记法)
首先用DIOC18 (3) (3, 3, -dioctadecyloxacarbocyanine perchlorate) 标记靶细胞膜, 将收集的靶细胞K562计数后加入适量DIOC18 (3) , 混匀后, 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孵育20min, 然后将K562用PBS洗两遍, 离心400g, 10min, 并再次计数细胞, 同时将分离的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 计数, 并按效靶比将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靶细胞K562混在一起, 总量为1×106, 然后用红色荧光核染料PI (propidium iodide) 标记效应细胞和死亡靶细胞, 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孵育4h, 孵育后用PBS洗涤, 400g, 10min, 3次。最后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 可清楚区分2类细胞 (即PBMC和K562) 。
1.7 统计学方法
靶细胞死亡百分比结果以均值±SEM表示, 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样本采集
收集7例川崎病患儿外周血, 5例正常小孩外周血。川崎病患儿诊断标准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
2.2 川崎病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细胞毒效应与效靶比呈正相关
我们将收集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靶细胞按照不同的效靶比25∶50∶100混合, 结果表明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 作效应细胞时可观察到靶细胞死亡百分数与不同E∶T比之间存在良好相关。效靶比25组与50组靶细胞死亡率均值分别为18.5%、29.6% (P<0.006) , 效靶比50组和100组靶细胞死亡率均值分别为29.6%、36.4% (P<0.05) , 效靶比25组和100组统计学差异更加显著 (P<0.0001) 。
川崎病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细胞毒效应与效靶比呈正相关, 此图为流式细胞仪检测的细胞毒效应的结果图, 其中横坐标为PI, 纵坐标为DIOC18 (3) , 其中Q2细胞群 (DI-OC18 (3) +PI+) 为死亡的靶细胞K562, 其数字为其死亡细胞百分率。这三幅图从左至右分别为:E/T=25, E/T=50和E/T=100。
2.3 川崎病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细胞毒效应
为进一步验证和分析上述川崎病患儿淋巴细胞细胞毒效应, 我们同时收集了6例正常幼儿的外周血。以效靶比为100为例, 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并分析了淋巴细胞细胞毒效应, 结果表明, 相较于正常幼儿, 川崎病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细胞毒效应明显升高, 其均值分别为25.0%和36.5% (P<0.05) , 具有统计学差异。
2.4 川崎病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细胞毒效应与性别的相关性
川崎病好发于男性, 为分析川崎病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细胞毒效应是否与性别相关, 我们将病例按照性别进行分类比较, 发现川崎病患儿血液中单个核细胞细胞毒效应与性别有一定相关性, 在不同的效靶比都可以得出相似结果。在效靶比为25组, 男女患儿血液中单个核细胞细胞毒效应均值分别为20.8%、17.4%, 在效靶比为50组, 其细胞毒效应均值分别为32.3%、24.5%, 在效靶比为100组, 男性细胞毒效应为36.6%, 而女性为33.15%, 见图1。
3 讨论
川崎病 (Kawasaki diseaes) , 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muco-cuta-meous lymph node syndrome MCLS) , 是儿童最常见的全身性血管炎综合征之一。川崎病有自愈性, 但若不及时治疗, 冠脉会受累。现今, 川崎病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且川崎病已取代风湿热成为我国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该病发病率以亚洲较为显著, 特别是日本, 1967年由日本川崎富作医生首次报道。虽然目前对川崎病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但其发病原因和机理至今仍不清楚。目前, 多数研究认为川崎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管炎, 是一种免疫异常导致的疾病。我们收集了入院的川崎病患儿外周血以做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川崎病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参与了细胞毒效应, 以应对外来抗原的入侵, 并且效靶比越高, 其细胞毒效应越强。
由于川崎病好发于幼儿, 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1.5∶1) , 因此我们根据患儿的临床信息和实验结果, 进一步分析了患儿外周血细胞毒效应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表明患儿外周血细胞毒效应和年龄、性别有一定相关性, 但无显著差异。究其原因, 可能与我们收集分析的案例过少有关, 需加大样本量的分析。因此, 我们可以推测出川崎病与免疫相关, 加大样本量的分析, 更有助于得出可靠数据, 指导临床。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沈文婷, 蒋利萍, 李淑娟, 等.川崎病急性期患者Th17细胞检测及意义[J].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0, 26 (5) :3 215-3 218.
[2]李瑞燕, 李晓辉, 吴泰相, 等.川崎病与病原微生物关系的meta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 2013, 31 (1) :172-174.
[3]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235.
[4]桂永浩, 川崎病临床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中华儿科杂志, 2006, 5 (44) :881-882.
[5]申绍夫.川崎病36例临床特点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 2010, 23 (1) :1 384-1 386.
[6]姚倩东, 杨春, 郑敏文, 等.双源CT诊断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1, 27 (1) :117-119.
单细胞分析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
收集我院门诊、病房共计200例尿液阳性标本:男69例, 女131例。门诊91例、病房109例。30 min内完成检测并记录结果。
1.2 尿液分析器
高尔宝GEB-600型尿液分析仪, 试纸条为仪器配套尿十一联试纸。操作按仪器说明书进行。具体方法为:将试纸条充分浸入尿液中2 s取出, 在滤纸上吸去多余尿液, 置尿液分析仪上检测。标本测试前、后都需做由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提供的尿液质控品监测, 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1.3 显微镜
双目显微镜 (日本Olympus)
1.4 尿沉渣操作
将离心尿标本倒入带有10 ml刻度的离心管中, 以1500 r/min速度离心5 min, 弃去上清液, 留取管底0.2 ml沉渣, 取20 μl滴在玻片上, 以18 mm×18 mm盖玻片覆盖镜检, 以细胞5~15/HP作为“+”、16~25为“++”、26~35为“+++”、36以上为“++++”报告。
2 检验结果
200例尿液阳性标本尿液分析仪测定结果与显微镜检查结果比较, 经统计:尿液中白细胞两者符合率67.6%、尿液中红细胞两者符合率43.1%、男性结果符合率62.3%、女性结果符合率52.7%、门诊结果符合率48.4%、病房结果符合率64.2%。
3 分析
从以上结果中不难发现:
3.1 对于尿液中白细胞的检测, 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查两者结果符合率高于红细胞的符合率。
3.2 男性患者尿液结果符合率高于女性患者尿液结果符合率。
3.3 病房尿液结果符合率高于门诊尿液结果符合率。
4 讨论
4.1 尿液中白细胞和红细胞检测, 对于尿路感染、各种急慢性肾炎、泌尿系结石、结核及肿瘤等泌尿系统疾患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尿液分析仪是利用化学法检测尿中的WBC、RBC, 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 可作为尿液WBC和RBC检查的过筛试验, 但此法在检测尿液过程中, 易受到仪器状态和试纸条质量、光线、食物、温度、酸碱度、药物、理化等因素干扰, 易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 有一定的局限性。尿液显微镜检查虽操作复杂, 但标准化的显微镜检查仍是尿液沉渣分析的金标准, 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4.2 病房患者尿液标本是由护士采集, 标本质量比普通门诊患者自己采集要好, 而且相当多的患者是在做完其他检查 (如B超, X线造影) 之后再留取的尿标本, 带有一定得影响。
4.3 女性患者尿液标本宜受到白带分泌物或经血的污染从而造成一定的干扰。
4.4 尿液中红细胞的破碎对尿液分析仪的检测无影响, 而显微镜镜检查时则观察不到完整的细胞。是因为分析仪检测尿中的红细胞, 是利用RBC内血红蛋白 (Hb) 中的亚铁血红素有类似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因此, 既可检测完整的RBC, 也能测定游离Hb, 而显微镜则是通过离心尿液, 取其沉渣, 直接在显微镜下计数, 观其形态。另外, 尿路感染而出现的分泌物和某些氧化物的污染也可引起尿液分析仪出现假阳性。一些疾患如肾病引起尿中RBC破碎、溶血性疾病导致Hb尿等都能产生假阳性。尿液pH值低、比重低、放置时间过长, 此时尿中RBC易开始溶解, 也会导致假阳性产生。据报道, 尿中存在大量维生素C及少量新鲜RBC可造成RBC化学法阴性, 而显微镜检查为阳性[2]。
4.5 另外笔者还发现一个现象, 在尿液分析仪报告白细胞为阴性的标本中, 镜检发现白细胞 (+) ~ (++) 甚至更多的白细胞。是由于尿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的原理是白细胞中存在酯酶, 它能作用于试纸条中的吲哚酚酯, 使吲哚酚酯释放吲哚酚, 然后吲哚酚与试纸条中的重氮盐发生反应而产生紫色, 依其显色的深浅来换算为白细胞数。当患者尿中的白细胞以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时就会产生此种现象[3]。
4.5 通过上述分析, 笔者认为只有将尿液分析仪法和显微镜检查法结合起来, 才能提高尿液检测准确性、可靠性, 为临床诊断提供可参考的实验数据;切不可为了追求省事、减少工作量而忽略了显微镜检查。
参考文献
[1]杨晓春, 郝维敏, 刘杰.尿沉渣分析系统与干化学法检测尿红细胞、白细胞的临床应用评价.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9, 8 (2) :82-83.
[2]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1-433.
单细胞分析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4年7月~2011年5月收治的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骨LCH患者13例, 其中男10例, 女3例, 年龄9个月~13 (平均5.4) 岁, 病程1周~4个月 (平均1.33个月) 。主要临床表现:病变局部疼痛、压痛8例, 局部软组织肿胀或肿块6例, 脊柱疼痛伴运动功能障碍2例, 低热1例。实验室诊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10例, 红细胞沉降率增高5例。13例患者术前诊断为骨肿瘤者11例, 误诊为炎症或其它良性病变1例, 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13例中有12例进行了手术治疗, 另外1例仅做穿刺活检。术后随访2~24 (平均13.7) 个月, 未出现临床复发, 无死亡病例。
1.2 方法
1.2.1 仪器
13例患者均使用美国Philips全数字高频X线摄片机拍摄正侧位片 (美国原装艾赛克iCR1000计算机放射成像, 艾赛克IP板Konca minolta drypro793激光打印机打印) , 对X线片进行分析。
1.2.2 分析方法
所有X线片图像采用双盲法, 由两位放射科医师共同阅读做出结果评定。X线片异常表现根据Beltran等[2]的标准分为3期: (1) 早期:过渡带较宽, 可见条状或层状骨膜反应, 没有硬化边; (2) 中期:过渡带狭窄, 可见轻微骨膜反应, 出现较薄硬化边; (3) 后期:骨膜反应融合, 硬化边厚。
2 结果
2.1 X线片显示13例患者的病变类型及部位情况
见附表。
2.2 X线片显示的13例患者骨病变情况
(1) 颅骨病变:9例, 表现为边界清楚, 呈虫蚀样至巨大缺损的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类圆形或椭圆形。病灶呈溶骨性破坏, 早期患者 (6例) 病灶边缘模糊, 为锯齿状, 无硬化带, 2例伴有骨缝裂开及交通性积水;中晚期患者 (3例) 边缘清晰, 出现硬化带, 骨质密度不均, 骨缺损变小或修复, 无痕迹。 (2) 肋骨病变:3例, 均为单侧, 病灶位于肋骨中后段, 表现为类圆形膨胀性生长, 骨质稀疏或囊状改变, 病灶长轴与肋骨长轴平行, 病灶呈溶骨性破坏, 边界不清, 1例伴有软组织肿块。 (3) 髂骨病变:1例, 呈边缘模糊的溶骨性破坏灶, 周围可见硬化带。 (4) 股骨病变:1例, 位于股骨骨干, 病灶呈溶骨性破坏, 局部髓腔膨大皮质变薄, 内缘见弧形压迹, 破坏区长轴与骨干平行, 骨干增粗, 可见层状骨膜反应, 伴有软组织肿块, 无死骨。
2.3 X线片的诊断准确率
13例患者中诊断准确11例, 误诊2例, 准确率84.6%。
3 讨论
骨LCH又称骨嗜酸性肉芽肿, 临床及X线表现多样化, 可呈现单发性病变至多系统性病变, 常为单系统受累, 以骨骼受累最常见, 发病率低, 多见于儿童和成年人。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 目前多认为是一种由免疫调控异常引起的反应性改变, 疾病的严重程度与免疫系统的未成熟有关, 但随年龄增长这种免疫缺陷可减轻[3]。实验室检查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红细胞沉降率下降。
LCH所致骨骼破坏骨多见于扁平骨, 颅骨、骨盆、肋骨受侵率超过50%, 导致的长骨损害占30%, 脊椎损害约占15%[3]。本组患者单纯扁平骨受累11例, 单纯长骨受累1例, 扁平骨合并长骨受累1例, 扁平骨受累最多 (84.6%) , 与文献报道相似。但未见脊椎受累患者, 可能与病例数较少有关。LCH所致骨骼破坏影像学改变依据病变部位和病变所处时期表现多样, 但不同部位有其特异性。颅骨病变:病灶大小不等, 形状不规则, 呈溶骨性破坏, 早期病灶边缘模糊, 为锯齿状, 无硬化带, 随病变进展, 边缘清晰, 出现硬化带, 呈“纽扣征”[4], 为修复征象。肋骨及骨盆病变:多单发溶骨性破坏, 可有边缘硬化带、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长骨病变:病灶呈溶骨性破坏, 局部髓腔膨大皮质变薄, 内缘见弧形压迹, 可有骨膜反应。脊柱病变:椎体呈囊性或多囊性, “钱币”样变形, 溶骨性破坏, 常累及一侧附件, 可伴椎旁软组织肿胀。
综上所述, X线片空间分辨率高, 图像直观且宏观性强, 获取方便, 可明确显示大多数病例, 是临床诊断LCH的首选和基本方法。但X线片在显示钙化、小死骨及软组织肿块改变方面有缺陷, 故临床检查中应在X线片基础上, 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辅助诊断指标正确诊断骨LCH。
摘要:对我院2004年7月~2011年5月收治的13例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LCH) 患者X线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研究其X线片特点及对LCH诊断的价值。结果患者X线片显示骨受累明显, 变现多样, 但不同部位有其特异性。13例患者中12例为单发病灶, 其中颅骨病变8例, 肋骨病变2例, 髂骨病变1例, 股骨病变1例;1例为颅骨合并肋骨多发病灶。X线片可较准确显示LCH病变范围及临近组织病变, 是临床诊断LCH病变及分期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X线片
参考文献
[1]胡亚美, 汪载芳, 诸福堂.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2874-2493.
[2]Beltran J, Aparisi F, Bonmati LM, et al.Eosinophilic granuloma:MRImanifestations[J].Skeletal Radiol, 2008, 22 (3) :157-161.
[3]Vezina JP, Audet N, Fradet G.Cerebrospinal fluid otorrhoea:a rare pres-entation of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of the temporal bone[J].J Lar-yngol Otol, 2010, 124 (5) :545-548.
单细胞分析 篇10
关键词:冰冻红细胞,制备,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
随着成分输血在我国的广泛开展, Rh (D) 血液用量逐年增加急诊量也很多, 红细胞冰冻保存是长期保存红细胞的一种很理想方法, 对满足临床用血起到关键作用, 目前我站制备冰冻红细胞的红细胞悬液保存期在6d内 (4±2) ℃已延长保存期7~9d (4±2) ℃, 我们成分制备和质量检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7%复方甘油 (北京博德桑特) 9%氯化钠 (北京博德桑特) 0.9%氯化钠 (山东威高) 三珠冷冻袋 (北京博德桑特) -80℃冰箱 (三洋) 恒温水浴箱37~42℃ (XMTD数显调节仪余姚市东方电工仪器厂) 震荡器 (HY-4金坛市) 离心机 (贺利氏6000i德国) 无菌接驳机 (SC-203A韩国) 全自动ACP215血细胞处理仪 (2215美国) 。
1.2 取样
采集6d内红细胞悬液20u (200ml1u) 为A组, 7~9d红细胞悬液20U (200ml1u) 为B组, 经2300转、25min离心后, 分出上清液转移至三珠冷冻袋, 通过无菌接驳机与输器连接加入57%复方甘油, 震荡器60次/min, 60滴/min, 25min加入完毕, 排尽血袋内空气, 室温平衡30min, 放入-80℃冰箱保存1个月待用。
1.3 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制备
保存期1个月后, 冰冻红细胞从-80℃冰箱取出立即放入37~42℃恒温水浴箱中溶化时间4~6min/每单位。启动ACP215全自动血细胞处理仪, 应用去甘油化程序洗涤, 用9%氯化钠80mL, 09%生理盐水2000mL, 解冻洗涤过程大约60min。
1.4 质量标准
红细胞回收率≥80%, 解冻红细胞残留白细胞≤1%, 解冻红细胞残留血小板≤1%, 解冻红细胞甘油含量≤10g/L, 解冻红细胞游离血红蛋白含量≤1g/L, 解冻红细胞体外溶血试验≤50%。
1.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1.5forwindows软件, 用χ2检验方法处理, P<0.05或0.01力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3 讨论
Rh (D) 阴性血在采集后置 (4±2) ℃冰箱内贮存备用, 能在临术患者急救时应用, 如果相应延长冰冻前贮存时间, 无疑对临床患者有益, 既缩短医院取血时间, 又保证血液质量、降低制备冰冻解冻红细胞成本, 减轻血站工作人员制备解冻红细胞劳力强度, 可谓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吕鹏.最新输血技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9:1.
48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临床分析 篇11
【关键词】 手术;非小细胞肺癌;TNM分级
肺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常见类型[1],近年来,其发病率明显上升。手术治疗仍是首选的治疗方案,为探讨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本文收集我院2006年5月——2007年3月手术治疗的4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随访和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集我院2006年5月——2007年3月手术治疗的4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男37例,占77.1%,女11例,占22.9%,男女之比为3.6:1,年龄29-81岁,平均67.5岁。根据TNM分期进行划分:ⅠA期20例,占41.7%,ⅠB期18例,占37.5%,IIA期3例,占6.25%,IIB期3例,占6.25%,IIIA2例,占4.2%,IIIB期2例占4.2%。
1.2 方法 依据患者的病理分期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其中全肺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术18例,占37.5%,肺葉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术21例,占43.75%,扩大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术5例,占10.4%,袖式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术4例,占8.3%。
2 结 果
2.1 48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20.2±13.5)min,术中出血(195.3±44.1)ml,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为(2.6±1.2)d,术后镇痛时间为(3.1±1.2)d,住院时间为(12.1±2.1)d,发生并发症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5%。
2.2 随访情况:经过5年的随访,其中1年生存36例,1年生存率为75.0%,3年生存26例,3年生存率为55.7%,5年生存11例,5年生存率为22.9%。
3 讨 论
非小细胞肺癌的Ⅰ期Ⅱ期及Ⅲa期的患者仍然以肿瘤切除术加区域淋巴结清扫术为主,手术方式有部分肺叶切除,双侧肺叶切除全肺切除术和袖珍肺叶切除等,不同的手术方案具有其各自的特点及适应症,手术方式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病理分期来决定肺叶切除对于一般患者来说都能够耐受,是指将肿瘤组织的肺叶及其引流的支气管周围的淋巴结一同切除,双侧肺叶切除主要用于周围型肺癌癌肿跨叶裂侵犯者必需要将双肺叶切除才能将肿瘤组织完全切除,当肺叶切除无法将肿瘤组织切除干净时,可考虑行全肺切除术,但是该术式的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较其他手术明显增加,袖珍式肺叶切除术是指将患侧肺叶与相连的一段主支气管或肺动脉切除,然后再将支气管或血管进行端端吻合,该术式既可以保证将肿瘤组织尽可能的完全切除,又能最大限度的保留肺组织,较全肺切除术的并发症下而在肺癌的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适合于老年心肺功能较差,不能耐受全肺切除的患者[2],但是术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即:尽量将肿瘤组织以及肿瘤所侵犯的部位切除干净以保证切缘阴性,同时应该尽量保留肺部的正常组织,术中操作应轻柔,避免造成肿瘤组织的破坏和医源性肿瘤的播散,从而达到清除病灶,最大限度的减少对肺功能的影响,争取临床缓解,减少肿瘤转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术后根据患者的手术情况组织病理学分期,淋巴结受累情况来决定下一步是否在继续加用化疗或放疗。
本组资料结果显示:48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20.2±13.5)min,术中出血(195.3±44.1)ml,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为(2.6±1.2)d,术后镇痛时间为(3.1±1.2)d,住院时间为(12.1±2.1)d,发生并发症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5%,经过5年的随访,其中1年生存36例,1年生存率为75.0%,3年生存26例,3年生存率为55.7%,5年生存11例,5年生存率为22.9%。
综上所述,外科手术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方案,该技术以日渐成熟,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已逐渐再向以外科为主,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方向发展应该根据患者的各种因素综合分析来决定患者术后的进一步综合治疗,科学合理的手术。
参考文献
[1] Swanson SJ,Herndon JE 2nd,D'Amico TA,et al.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lobectomy:report of CALGB 39802-aprospective,multi-institution feasibility study.J Clin Oncol,2007,25(31):4993-4997.
单细胞分析 篇1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6月在本院门诊或住院部就诊的患者168例,其中血液病62例,非血液病10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的真空采血管采集外周血3ml。
1.2仪器与试剂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由日本Sysmex公司提供)、Olympus光学显微镜、瑞氏染液等。
1.3方法
1.3.1血细胞分析仪法使用E-cal(Sysmex America Inc)校准,每日按操作要求进行高、中、低3个水平E-check(Sysmex America Inc)质控。当日采集的血液标本应该在4h内进行测定2次,计数每分类100个白细胞计数的NRBC百分率。
1.3.2显微镜法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完毕后,自动推片做血涂片并进行瑞氏染色后,由有经验的检验科医师使用油镜计数血涂片200个白细胞(WBC)获得NRBC(不分类),每份标本计数2次,取NRBC均值。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定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细胞分析仪法与显微镜法NRBC计数的相关性分析168例患者血细胞分析仪法与显微镜法NRBC计数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具有良好相关性,相关系数(r)=0.946,斜率=0.943,轴截距=0.246,两种方法计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将NRBC范围分为高、低值组,高值组(126份标本)显微镜法NRBC范围为10.50%~240.00%,低值组(42份标本)显微镜NRBC范围为0.25%~10.00%,回归分析显示,两组结果高值组与低值组血细胞分析仪法与显微镜法的r分别为0.852、0.911,两种方法计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血细胞分析仪法与显微镜法计数NRBC的重复性比较分别抽取3例NRBC计数百分率为高值(15%以上)、中值(5%~15%)、低值(5%以下)的血液样本,有专业技术人员在4h内重复进行血细胞分析仪及显微镜检测10次,计算NRBC的绝对计数值(NRBC计数)、NRBC百分率(NRBC%)及变异系数(CV),结果显示,血细胞分析仪法在不同NRBC数量的标本中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其CV均低于15%,其中高值标本的CV最小为4%,血细胞分析仪法的CV均低于显微镜法。见表1。
2.3两种方法检测同份标本NRBC结果差异比较将129份NRBC低值标本按血细胞分析仪NRBC范围0.00%~10.00%分为7组,对比相应显微镜法结果分布。见表2。将126例标本按显微镜法NRBC计数结果0.00%~10.00%(NRBC%≠0)分为10组,除8例血细胞分析仪法未检测到NRBC外,93.7%(118/126)的标本,血细胞分析仪法与显微镜法结果相符,范围为0.50%~16.00%。见表3。
3讨论
NRBC是幼稚的红细胞,具有细胞核,在血液分析时易被当作白细胞而干扰白细胞计数,准确的NRBC计数是保证血液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对于诊断及鉴别诊断某些疾病,如急慢性白血病、溶血性疾病等具有重要意义。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可以快速、简便地进行NRBC计数,Sysmex XE-210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可以通过试剂表面活性剂溶解NRBC细胞膜,而不溶解白细胞,试剂中的荧光染料渗入白细胞膜,可以染色完整的白细胞细胞,在二维散点图中,根据荧光强弱、容积差异以及前向角散射光强度变化等来区分并计数NRBC,并通过计算NRBC和100个白细胞的比值(NRBC/100WBC)来纠正白细胞计数[5,6]。
熊志刚等[7]曾报道,Sysmex XE-210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NRBC在(0~50)×109/L范围内时具有良好的线性。本研究通过对168例患者分别进行血细胞分析仪法与显微镜法NRBC计数,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相关性良好(r=0.9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将NRBC范围分为高、低值组,结果显示,当NRBC范围为10.50%~240.00%时,两种方法具有极好的线性(r=0.911),当NRBC范围为0.25%~10.00%,时r=0.852。表明血细胞分析仪可以准确计数外周血NRBC,这与王也飞[8]的结论一致。
既往陈晓玲等[9]证实,显微镜发计数NRBC在0.00%~10.00%时与血细胞分析仪法检测到的NRBC相关性好。我们此次将126例标本按显微镜法NRBC计数结果0.00%~10.00%(NRBC%≠0)分为10组,除8例血细胞分析仪法未检测到NRBC外,93.7%的标本,血细胞分析仪法与显微镜法结果相符,范围为0.50%~16.00%,这与国内学者尤家伟等[4]的报道一致。
另外,笔者对比了高值(15%以上)、中值(5%~15%)、低值(5%以下)的血液样本的CV,结果显示,相对于显微镜法,血细胞分析仪法具有更好的精密度,重复性好,尤其高值NRBC时更为显著。提示血细胞分析仪法计数NRBC的数量较显微镜法多,可以客观地分析NRBC参数,重复性好。综上所述,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NRBC简便、快速、准确性高、重复性好,可以取代显微镜用于临床NRBC的检测,特别是为急诊患者可以提供快速、可靠的检测结果。不过对于结果异常的标本,最好还是通过显微镜细胞形态学观察进一步确认结果。
摘要:采用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与显微镜方法计数168例患者的NRBC,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血细胞分析仪与显微镜法计数NRBC有良好的相关性(r=0.946),两种方法计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细胞分析仪法高、中、低值NRBC标本计数批内CV8.0%。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与显微镜法计数NRBC相关性较好;血细胞分析仪法重复性明显好于显微镜法。
关键词:有核红细胞,血细胞分析仪,血细胞计数
参考文献
[1]KWON MJ,NAM MH,KIM SH,et al.Evaluation of the nucleated red blood cell count in neonates using the Beckman Coulter Uni Cel Dx H800 analyze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boratory hematology,2011,33(6):620-628.
[2]Desai S,Jones SL,Turner KL,et al.Nucleated red blood cells are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mortality rate in patients with surgical sepsis[J].Surgical infections,2012,13(6):360-365.
[3]Kakel SJ.The evaluation of traditional and automatic Coulter method in estimation of haematological parameters in adult rats[J].Beni-Suef University Journal of Basic and Applied Sciences,2013,2(1):31-35.
[4]尤家伟,祝峰.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对有核红细胞筛查的评价[J].武警医学,2013,24(7):591-592.
[5]朱建锋,张莉,王蓓丽,等.血细胞分析仪对外周血有核红细胞计数性能的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3):1764-1766.
[6]杨明,贾晶媛,李丹丹,等.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性能验证[J].医疗卫生装备,2014,35(3):85-88.
[7]熊志刚,曾谨忱.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类报警的验证[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2):105-106.
[8]王也飞,周怡,丁磊,等.SYSMEX XN-1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计数有核红细胞的准确性评价[J].检验医学,2014(3):262-265.
【单细胞分析】推荐阅读:
单细胞组分分析研究10-17
流式细胞分析11-21
尿液流式细胞分析仪07-21
细胞DNA定量分析07-09
血细胞分析报告10-01
网织红细胞分析模块07-25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分析05-15
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及应用(课件)07-12
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05-16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