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下网络营销

2024-11-11

新媒体下网络营销(通用12篇)

新媒体下网络营销 篇1

一、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互联网迅速普及, 网络新闻这种新的传播媒介方式也迅速崛起。由于网络新闻内容丰富多样, 迎合了许多受众的喜好, 使得网络新闻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庞大, 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也逐渐加深, 从而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网络新闻的发展。

二、新媒体与网络新闻的关系

(一) 新媒体是网络新闻传播的载体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 在传播方式上由单一走向多样化, 即由以前简单的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方式传播信息, 发展到现在通过云计算等数字化手段进行信息传播。这就使得新媒体的时效性更强, 信息更新时间缩短。而网络新闻的传播需要一个表现形式多样化的传播载体, 新媒体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不论媒体怎样更新变化, 媒体所承担的责任是不变的, 即要更广泛有效地传播大量的信息。而网络新闻的信息量是相当丰富的, 因而网络新闻会为新媒体传播提供充足的内容。

(二) 新媒体为网络新闻的发展拓宽了道路

新媒体运用数字手段弥补了传统媒体信息冗杂枯燥的缺点, 通过数字化的手段使得信息整合效率变高, 信息整合质量与效率成正比。而互联网技术作为新媒体传播信息的手段之一, 所存储的信息可以使受众不必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随时享受到世界各地所传输的有效信息。而新闻本身就蕴含大量的信息, 运用网络传播方式让新闻传播的周期更短, 信息更新的速度加快, 因此新媒体为网络新闻的发展拓宽了道路。

三、新媒体下网络新闻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一) 优势

1.信息更新周期缩短。新闻所追求的就是要及时有效地对发生的新闻素材进行报道, 这样才能让新闻的发展具有蓬勃的生命力。但是, 传统媒体下的新闻传播大多受到客观条件的影响, 在新闻的传播过程中有很大的滞后性。与之不同的是, 网络新闻在传播过程中, 省去了许多环节, 节约了传播时间, 缩短了新闻信息的更新周期。

2.新闻表现形式多样。传统媒体下的新闻传播形式, 主要是通过符号和视觉这两种形式, 局限性大。但是新媒体下的网络新闻传播方式, 不仅覆盖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 还增加了听觉和触觉的表现形式, 并且还让这些新闻表达形式互相融合, 相互取长补短, 突破了客观物质条件的限制。

3.网络新闻的受众广泛, 关注度高。互联网已经逐渐普及到各家各户, 并且现在仍然有大量的人选择投入到网络中来。这就使得网络会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网络的受众群体也会越来越大。同时, 与互联网相关的一些设施也在逐步完善, 如网监的发展、反馈制度的应用等。这些措施让网络环境更加安全, 越来越多的人也愿意点击网络新闻, 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二) 不足

1.虚假新闻层出不穷。网络新闻作为一种虚拟的信息传播途径, 由于现有的一些制度还不够完善, 使得虚拟新闻现象层出不穷。这主要是受到了现在这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记者在采访时为了节约时间, 大多采用电子邮件、QQ、微信等方式进行采访, 并没有亲自去勘察实际情况, 这就会给记者造成一种假象, 而这种假象就会被表现到新闻中, 造成了“被离婚”“被死亡”等现象。

2.网络新闻价值度低, 报道内容深度不够。网络新闻的更新速度快, 更新周期短, 这就使得新闻本身的挖掘度不够, 造成报道内容深度不够, 可利用价值低。真实的采访, 可以让记者从现场的状况分析揣摩出一定的实际情况, 在进行稿件写作的时候, 作者经过反复推敲所写出的新闻报道更具有鉴赏价值。这些都是网络新闻收集素材和创作报道所欠缺的。

四、新媒体下网络新闻的发展走向

(一) 从内容上看, 网络新闻逐渐走向细化和个性化

随着网络的普及, 新闻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发展壮大。而网络新闻内容的发展走向来看, 内容的细化和个性化是一大重要趋势。这主要是受到网络新闻的受众类型越来越多的影响, 不同类型的受众对新闻的需求也是不同的。例如, 青少年大多关注娱乐新闻, 大多数的成年人则更多地关注经济和政治。正是这些需求的多样性带动了网络新闻的细化和个性化。当然, 网络新闻逐渐走向细化和个性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综合性的网络新闻门户的分类板块越来越细化, 如腾讯新闻以原来简单的政治、经济、文化、国际等十几个板块为主发展到现在以旅游、时尚、娱乐、股票、教育等三十多个板块为主, 其细化程度可见一斑;另一方面, 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新闻主要由与其对应的门户网站承载。这些门户网站的新闻虽然没有综合性门户网站新闻种类多, 但是专业的门户网站的新闻更具有分析价值。该门户所承载的新闻报道对涉及的新闻事件剖析得更为深刻, 对新闻事件发展的起因、经过、结果了解得更为详细, 真实性更强, 因而该类网络新闻的受众数量也是相当庞大的。随着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更趋向于个性的发展, 习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阅读感兴趣的内容。因此, 了解大多数受众的需求, 将其利用在网络新闻的发展中, 会为其向前发展提供巨大的助力。

(二) 从传播方式上看:网络新闻趋向微网站方向的传播

微网站主要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将一些大型网站 (新浪、腾讯等) 没有搜集到的新闻碎片, 整理、收集、发表在新闻网站中。例如, 点击率相当高的糗事百科就是这类网站的代表之一。这种类型的网站通过简单的链接、精炼的标题以及短小的视频等方式, 将门户网站的新闻信息传播给广大的受众。在这些信息中, 也有许多价值较高的信息, 因此这类网络新闻也有相当大的用户群体。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主要是与管理者的意愿相关的, 具体来说, 以往新闻发布的时间先后顺序是由管理者决定的, 而编辑的主要工作是决定新闻更新的顺序, 这种方式相对来说更加刻板。但是, 未来的网络新闻在传播上更倾向于人性化发展, 将“以人为本”贯彻在传播方式上。即在新闻发布的时间上更倾向于编辑的意愿, 而通过对读者订阅数量的收集分析决定新闻更新的顺序。

(三) 从传播效果上看, 网络新闻传播的负面效应与正面效应相互交叉

当然, 从现在网络新闻发展的内容来看, 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是相互伴随发生的。一方面, 网络新闻在产生巨大积极效应的时候也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效应。从网络新闻发展的现状来看, 网络新闻在传播内容上有许多与现在社会正能量相违背的东西, 违反了社会道德和法律法规。通过深层次分析可以发现, 这主要是由两个原因引起的。第一, 各种商业广告被插播在网络新闻平台上, 这就让越来越多的受众分不清广告和新闻的界限;第二, 由于新闻更新速度加快, 越来越多的新闻工作者为了增加新闻的点击量, 将新闻报道的审核程序简化, 这就导致新闻报道内容不严谨, 甚至会出现一些虚假新闻信息。传播的这些消极的新闻信息给社会带来了不利影响, 在社会中兴起一股低俗、恶趣味、谄媚之风。这就要求在法律制度上对网络新闻进行严格监督。由于受到网络本身特点的制约, 解决这些问题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另一方面, 网络新闻以其本身的优势, 也产生了相当大的积极影响。例如, 网络新闻的便捷性使得更多有益的信息得以传递出去, 如公益事业的发展, 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以及对社会热点时事的关注等。这些积极效应逐渐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 在悄无声息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五、结语

经过研究分析发现, 新媒体下的网络新闻不但具备传统媒体新闻的优点, 其自身还拥有特别的优势。网络新闻借助网络这一平台发展壮大, 不但保持着新闻的特点, 还拥有便捷、快速的特点。新媒体环境下, 网络新闻虽然还存在不少的缺陷和不足, 但不可否认其仍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 我们要正确认识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新闻的发展走向, 改善网络新闻存在的不足, 促进网络新闻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詹新惠.网络新闻写作与编辑实务[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1:49-52.

[2]张海鹰, 滕谦.网络传播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39-43.

[3]郑歌.网络新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新闻爱好者, 2007 (3) :32-35.

[4]崔宏平.网络新闻的发展走向[J].记者摇篮, 2007 (6) :102-103.

新媒体下网络营销 篇2

摘 要: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移动互联网4G、5G、VR等技术也在飞速得到普及和发展,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也在不断进步和壮大。传媒产业作为我国一项以信息服务为主体的产业,在全球化、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更应走在时代前列、科技前沿。如今“直播”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新闻信息传播当中。多年来,随着传媒产业的迅猛发展新闻直播样态也在不断发生改变,现仅以央视新闻微博直播为例,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新闻直播,以供研究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直播;央视新闻;微博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5-0021-03

刚刚过去的2016年被称为“网络直播元年”也是新媒体产业蓬勃发展的一年。在这一年当中,映客、花椒、易直播等网络视频直播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APP也是层出不穷,但视频直播的历史最早要追溯到2005年。2005年,9158以陌生人视频社交的形式最早进入市场,占据了绝大部分的移动直播领域。随后,从2008年至今,中央电视台的新闻频道也正式实施了新闻直播策略,且颇具成效,以新鲜、及时、真切的传播特点赢得了广泛的受众。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闻直播已不再仅限于初期的电视新闻直播,在新媒体时代到来的大背景下,新闻直播已经扩展到了互联网平台,发展为网络新闻直播,以更加便捷、自主的形式走进人们的生活。

一、传统媒体时代常态化新闻直播

电视新闻直播是指利用微波及卫星信号传输系统,将设置在现场的多个拍摄角度不同的拍摄机位摄录到的画面、音响、综合背景资料,通过现场记者与演播室主持人的采访、串联与评述,现场切换、剪辑,实时播出争取在第一时间传达给观众,是一种新闻报道形式[1]。我国的电视界早在80年代就已经开始尝试现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90年代趋于成熟,1997年被称为我国的“电视直播年”。从1997年至今,历经二十年的时间,电视直播也已经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活跃期。

“新闻”具有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等特点,所以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时间就是新闻的生命。传统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直播最能体现新闻传播的优势,这一形式也被多次应用于对重、特大以及突发新闻事件的报道当中,发挥着巨大的信息传播作用。例如:2008年的汶川地震现场直播报道、2013年“神舟十号”和“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特别报道、2015年的“十一”国庆阅兵、2017年的直播两会等都体现出了电视直播的突出地位,逐渐使电视直播也丰富了新闻报道的信息传播形式。

但一直以来在我国电视传媒界,由于受到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等因素的制约,直播的内容和质量都受到了一定得影响[1]。且常态化的新闻直播模式依然仅限于演播室模式,简单的线性传播、单向传播,互动性差、缺乏用户体验,只能达到从传者到受者简单的信息输出而缺乏受者的及时反馈,无法实现双向交流,所以这也成为了传统媒体新闻直播发展的又一瓶颈。

二、新媒体时代网络新闻直播

近年来,大数据、VR(虚拟现实)等技术逐渐成熟,并且开始进入新闻传播领域,网络新闻直播便成为了新媒体时代技术进步的产物。各大新闻媒体也纷纷借助新媒体平台传递新闻信息,扩大自身影响力。早在2012年11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官方微博“央视新闻”在新浪网正式上线,利用自身强大的新闻采集力和影响力报道热点新闻事件、发表深度时事评论,并借助投票调查、网络征集、视频直播等活动增强互动,拉近与网民的距离[6]。

网络新闻直播作为一种新的新闻传播形式已经日渐深入人心,央视新闻新媒体新闻部主任杨继红就提出“得媒体者得天下”将传统媒体比作“鹰”,将新兴媒体比作“鸽”,“鹰”的时代或许已经一去不复返,一家媒体、传统媒体雄踞一片高地的绝对优势正在丧失,而如今是“鸽”的时代,新媒体的出现、活跃和发展完善了传媒生态。2017年是视频、微视频广泛发布的时代,媒体通过互联网平台向受众传递碎片化简单的图文,受众借助留言向媒体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对社会、新闻事件的观察以此建立起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

1.从TV端、PC端到移动终端

2016年1月22日,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网民的上网工具不断向手机终端靠拢。截至2015年12月,据统计我国的手机网民规模达到6.2亿,也就意味着我国90.1%的网民用手机上网。由此也产生了中央电视台由传统媒体的电视新闻直播向网络新闻直播转型的情况。同时,网络移动终端可以不受空间的的局限随处观看新闻,更符合当前接收的接受信息需求,也使央视新闻赢得了更多的受众群体。

除此之外,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接收方式也由传统媒体时代的“媒体说受众听”变为如今受众按需获取新闻资讯,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选择,更具自主性。根据受众自身的兴趣、需求选择时政、军事、体育、人文等新闻直播视频,注重用户体验。如今“微博+直播”的产品组合正在成为媒体报道的新趋势。从直播两会到里约奥运会,从英国脱欧到美国大选,再到G20杭州峰会,可以说网络视频直播不断与媒体报道深度融合,直播范围遍及全球。有数据显示,G20杭州峰会期间央视新闻微博48小时不间断视频直播,观看人数达到2139万人次,同时八家央媒和浙江本地媒体共计直播45场,网络新闻直播的影响力和受众普及范围可见一斑。

2.持续性、即时性

直播新闻往往是重、特大或突发性的新闻事件,需要为受众提供实时、准确、完整的新闻直播,但是传统媒体也许只能保证新闻直播的一般时效性。由于受到播出时间、电视栏目安排的限制,无法做完整的实时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现场报道的新闻传播效果,也仅能使受众在较短时间内简单了解新闻现场的部分情况,而不能做全面、深入报道,所以这也就成为传统媒体新闻直播的缺陷之一。但在新媒体时代,网络新闻直播,正因为有播出时长不受限的特点[3],利用自身优势弥补了传统媒体新闻直播的不足,增强了新闻传播的完整性和感染力。

以2017年两会直播为例,传统媒体的电视新闻直播将栏目的有限时间全部投入于对“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的新闻直播中,而央视新闻的移动视频直播客户端则对两会的台前和幕后做了全方位的直播、采访和解读,甚至对近几年央视直播工具的更新向受众做了展示,笔者认为从整体的直播内容上来看更有新鲜感,更接地气,远比传统的新闻直播更具吸引力,观看人数也一度飙升至千万。

3.互动性和参与感

电视的单向传播模式决定了观众的参与度弱互动性差,受众只能被动的接受信息,无法真正参与到新闻讨论,新闻直播活动的过程中[2]。50年代美国的传播学者施拉姆就曾提出了著名的施拉姆模式,强调传播是一个由讯息和讯息反馈组成的双向循环的过程。而网络新闻直播正是符合了施拉姆的传播学理论,使受众在观看新闻的同时发表自己的评论、个人观点实时互动,有着极强的参与性,打破了传统电视新闻直播较为被动、封闭的状态。

这种直播方式可以满足传者与受者之间双向的信息交流反馈,网络直播的弹幕和留言功能也更加人性化,更加真实的体现着受众对于新闻信息的态度,从而增强互动性和参与感,有效避免了单向传播的舆论失衡。

三、网络新闻直播的发展策略及方向

“直播”是一种时效性、互动性强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以视频的形式将受众与信息内容交互在一起,也可以说它是以视频信息内容为媒介将传者与受者联系在一起。最初的直播是以社交和娱乐吸引受众的眼球,大致可分为传统秀场直播、游戏直播和泛娱乐直播三大类[3],但随着直播主体的多样化、直播影响的扩大化,它也渐渐被新闻媒体所接受,并成为新闻信息公开和速递的新平台,正改变着传统新闻的传播样态,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当下,未来网络新闻直播必定方兴未艾。

1.规范市场、规范主播

网络新闻直播在吸取互联网快速、便捷优势的同时,也显出了网络传播的一些弊端。部分新闻媒体为了博受众眼球谋得最大利益,在内容上放松监管放宽限制将一些鱼龙混杂的内容植入新闻中,甚至曝出一些不真不实的假新闻破坏了整个网络新闻的传播环境,严重影响新闻信息传播的严肃性[4],引起不必要的社会恐慌。为此,2016年9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重申广电总局的有关规定,即直播平台必须持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以此规范网络直播平台的准入门槛。

在媒体内部,新闻直播也并非那么容易,并不是简单的纸媒记者撑起自拍杆就摇身一变成为网络新闻直播记者[5],以2017年3月12日央视新闻客户端微博直播韩国前总统朴槿惠搬出青瓦台为例,在直播的3~5分钟里直播记者重复同一个信息点数次,除此之外并未传递给受众更多的有效信息,播报不成体系也使得留言弹幕区的网民们唏嘘一片,所以对于网络新闻直播人员的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规范了直播市场环境,规范了主播才能不断提高新闻直播的质量和水平。

2.鼓励舆论、引导舆论

传统媒体受众的主体意识、个人意识在不断的提升,对新闻信息的交流度、分享度要求越来越高[5]。网络新闻直播的优势就在于其的双向传播性,每条新闻准确、即时现场直播,借助互联网平台实时倾听民声、感受民意,和网友互动交流成为网民们发表舆论的公共平台,给予受众更多的言论自由和舆论分享自由。媒体在给予受众舆论自由鼓励舆论的同时,更要适时树立媒体权威引导舆论,要保持一贯的公信力和正确的导向性,不能任由错误的舆论导向篡改和颠覆原有的新闻价值。以2015年的安庆枪击事件为例,新闻一出立刻引发了广大网友的质疑和猜测,甚至怀疑媒体的权威。为此,央视新闻针对网友们的谣言和猜测立即展开新闻调查,从各个细节进行考察报道,还原事件真相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

3.媒介融合、创新发展

对于传统媒体,我们不能简单的将其归为“落后、淘汰”的代名词,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在传统媒体时代对于新闻信息传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有著不可磨灭的贡献。新媒体作为科技和时代发展的产物有其优势也有其弊端,所以对于新旧媒体而言,它们并非水火不相容的非此即彼的关系,媒介融合也是全媒体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传统媒体由于出现时间早、存在时间长,它有着极其广泛而忠实的受众和属于自己的品牌力量,而这也恰恰是新媒体的不足和缺陷。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受众可信度远不及传统媒体,若要取得发展第一要务就是要提高自身媒体公信力,若可以借助传统媒体平台作为新媒体的宣传和引导受众转型渠道,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信息传播定能够扬长避短促进新闻信息的传播和发展。

总书记在2013年“8.19”讲话中提出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新思路――“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这也是对新闻发布工作的“十年再出发”,开展制度、实践层面的创新作出的一个重要指示。随着世界全球化大格局的逐渐形成,传媒行业新闻行业更要立足“全球、全媒、全民”的发展总基调不断创新,利用新兴的网络新闻直播平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中国媒体的对外信息传播力和国际影响力,全力打造新媒体时代的国际一流媒体。

四、结语

2014年2月27日,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网络强国”战略,同年年底,李克强总理在首届互联网大会上提出了“互联网+”的新思路新理念;2016年成为“网络直播元年”;2017年2月19日,央视新闻移动网正式上线,为广大记者打造了移动直播系统――“正直播”。这些都标志着大数据时代、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媒体行业将面临新一轮的挑战和转型,这将是传媒史上一次对新闻直播技术的革新,也将成为新闻直播样态的一次革命性创举。

参考文献:

[1] 马为公,罗青.新媒体传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2] 王子龙.直播APP下的全民网络主编初探[J].新闻研究导刊,2016(4).[3] 马紫涵.从网络直播看新媒体发展趋势[J].参花(下半月),2015(4).[4] 黄艺.泛娱乐化时代网络直播平台热潮下的冷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6(2).[5] 中央电视台研究处课题组.现场直播:显示电视新闻魅力[N].中华新闻报,2003(4).[6] 百度百科“央视新闻”词条[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

新媒体背景下网络德育研究综述 篇3

关键词: 网络德育 新媒体 德育

一、网络德育的理念

檀江林(2007:194-194)提出网络德育要持有三个结合的理念,即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相结合、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相结合和传统方式与现代方法相结合。刘红梅、刘秀伦(2010:189-191)根据网络的特点和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要求,从人性化角度出发,提出网络德育应当树立开放、民主和仁爱的主导性理念。

二、网络德育产生的问题

关于网络媒体在学校德育工作产生的问题,国内诸多研究成果主要从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教师的教学、高校管理这三个角度分析。

(一)对学生产生的问题。宋元林、陈春萍(2006:25-28)认为网络强势文化的“新霸权主义”导致大学生理想信念出现偏差;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影响大学生正确世界观的树立;网络的互动性和直接性容易衍生出无政府主义及大学生接受信息的自主性直接影响传统价值取向,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政治观产生不利的影响。王虹、刘智(2012:32)从更大范围新媒体入手指出网络媒体等其他新媒体给予人感官上的刺激享受留于表面,长此以往使大学生的思维变得直观单一,缺乏理性思考。

(二)对高校管理产生的问题。徐建军(2010:250)指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许多违法行为的滋生提供条件。郭真、郑芳(2013:226)认为网络的隐蔽性、匿名性等特点,使虚拟社会中失去他律机制,道德规范的缺失导致网络失德行为频发,并且网络侵权行为时有发生。

(三)对教师教学产生的问题。王学俭、刘强(2012:55-57)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在思想认识、工作体制、条件保障、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除了以上教育手段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产生的问题同样棘手,网络媒体上的垃圾、不良信息的泛滥一方面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成了教育者进行德育工作的拦路虎。王虹、刘智(2012:55-59)认为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对德育模式和工作者的权威性产生了危机。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使得德育环境、方法趋于复杂,对德育模式提出挑战;在此过程中工作者的权威主导地位受到动摇。

三、网络德育的对策

在诸多研究中,关于管理者如何处理网络德育产生的问题,不同学者从不同方面进行相关研究。从队伍建设和评价机制出发,赵敏(2012:159-165,192-199)认为要从德育队伍建设创新指导理念和创新德育队伍建设新途径两方面进行队伍建设;而评价机制方面,不仅要建立新媒体环境下政府、社会、学校、家长联动的道德教育评价体系,还要完善政府对新媒体道德教育的奖惩机制。从教育环境出发,赵敏(2012:167-180)提出要优化德育社会环境、新媒体环境和校内道德教育环境。檀江林(2007:137-139)则提出目标环境设定法(根据工作目标创设网络环境)、环境净化法和隐性教育法这三种方法优化网络德育的环境。从舆情管理出发,张瑜(2014:193-239)提出引导工作要兼顾大学生网络舆论、网络恶搞、大学生网络群体,通过法律法规、媒介教育等针对性教育做好引导工作。针对舆情引导,曾昭皓、李卫东、陈静、谢恩(2013:135)说明预测、监控、分析、应急这四个步骤对舆情引导方面进行补充。

四、对已有研究的简评

已有关于网络德育的研究呈现以下三方面特点:(1)从研究方法上看,目前研究成果主要采用的是经验归纳、思辨研究的方法,而运用调查和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的研究成果较少。(2)从研究视角看,一方面新媒体是一个新闻传播学的概念,笔者认为此类研究进行跨学科研究的成果较少,新闻学就是一个有意义的研究角度,另一方面现有研究主要关注的是网络媒体产生的负面影响,网络媒体的产生一定有其合理性,研究视角应该利弊兼具。(3)从研究对象的层次和比例看,目前关于网络德育的研究层次和比例严重失调,大多数研究都集中于高等教育上,对于网络教育在初等、中等教育阶段出现的问题或带来的优势探究较少。

参考文献:

[1]刘红梅,刘秀伦.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理念的重塑.湖北社会科学,2010(2).

[2]檀江林.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3]王虹,刘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4]王学俭,刘强.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宋元林,陈春萍.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6]徐建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7]曾昭皓,李卫东,陈静,谢恩.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理论与实务.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8]张瑜.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新媒体环境下的电影网络营销特点 篇4

1 新媒体环境下电影营销的方法

媒介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一种活动,对整个世界、社会和人的思维活动产生影响的一种方式。目前,互联网的兴起和广泛使用,结合当前时代发展速度让信息接收更加快捷,论坛、贴吧、微博等基于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平台开始出现,并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开始拉近,让用户与明星之间的距离在这些媒介的作用下也开始产生更直接的交流互动,电影也因为网络媒体兴起,开始获得巨大收益和发展。

1.1 微信微博社交媒体营销

电影宣传期,借助微信、微博中的大号发布一些与电影相关的评论已是电影宣传的常规方式。社交媒体中每个参与者也都是信息接受者与传递者,只要稍加引导,就很容易进行病毒式传播。社交网络不光在电影上映后,在电影立项前,就已经在发挥作用了。电影立项时,导演、演员等主创团队通过社交平台发声,与网友互动,发布消息;筹备期也可以通过社交平台公布进度;在拍摄过程中,剧组也会通过社交网络让相关演员或工作人员对影片做适当透露,与粉丝保持持续互动;在后期制作阶段,可以不断加大一些话题的讨论力度,逐步酝酿;而在整个影片收官后的宣传期,当然是电影营销中最关键的时刻,这些微信、微博的网络大号会结合电影热点话题进行讨论,为影片预热;在电影上映期间,这些社交网络开始进行影评以及口碑传播,并且组织各种线上活动扩大影片影响力。

1.2 线上线下互动

除线上活动外,社交媒体会不断引导参与者,剧组也会在不同阶段安排导演、演员与粉丝进行线上线下互动,在合适的时间适当爆料拍摄花絮、导演或者演员的花边新闻,对电影宣传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例如,2015年7月18日,明星、网红、媒体等纷纷收到了一份来自“宋昆明”的神秘礼盒。大家都在纳闷为什么有这么一个人给自己送roseonly的玫瑰花,却不曾想到这竟是电影《命中注定》的网络营销活动。这种新颖的用户体验,无疑会成为这些大号赢家的热点话题,使电影宣传达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1.3 网络票价低廉

互联网环境下的购票方式也发生着本质变化。观众不需要排队买票,也不需要在电影院用实际票价购票。互联网时代带给我们的购票体验更加超前,用户可以在各种购票软件上购票,选座位,不需要在电影院排队购票。互联网上各种资源整合,各种捆绑销售,电影卡、积分换购电影票等一些列营销活动,导致很多电影票的售价不断打折,甚至免费送给用户。在各种票务APP的促销下,一张120元原价的大片,可能只需要20元钱就可以买到,大大刺激了大家观影的热情,使观影人群不断增大。

2 新媒体环境下电影营销特点

一般网络营销都具有成本低、效率高、传播广、更新及时等特点,而电影网络营销除了这些之外,还具备如下特点。

2.1 营销形式丰富多变

网络通过APP、微信、微博、留言社区、娱乐新闻等渠道,根据不同的影片内容,为影片带来没有定式,量身定做又创意丰富的活动,而网络平台的互动特点,能够为网络营销中的各种互动活动提供平台,通过组织线上线下活动,与电视观众互动或与线下粉丝互动,总之,无论任何活动,只要通过网络平台,都可以瞬间得到用户的真实数据反馈。根据用户的反馈修改和完善营销方式,可以准确使网络活动满足用户群体的需求。

2.2 以用户为本

在当前的新媒体环境影响下,中国电影业发展逐渐把票房作为电影产业发展的核心,很多电影制作更多趋向部分用户的低级审美要求,并没有从深层次挖掘广大观影群众的价值观和内在需求,导致我国电影业发展的关键词是“票房”而不是“产业”。所以电影的发展,必须注重从用户体验出发,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和思想感情影响和感染社会。近几年,新媒体的兴起和广泛应用,尤其是微博、微信这种社交网络的用户群体的不断递增和使用的火热程度,为电影业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力。当前,各种电影开始通过微博平台进行各种高强度且密集的宣传,其中,最具突出代表性的是由赵薇导演的《致青春》,当时就通过微博这种新媒体方式,以及王菲的主题曲、“致我们逝去的…”等话题,让用户产生了共鸣,营造了很好的网络宣传效果,并最终以7.26亿的票房成绩成为业界影片宣传的一个典范。所以在新媒体得到广泛应用的过程中,电影发展开始在新媒体的宣传作用下,使信息发布更加快捷、直接,并让电影市场前景更加具有潜力。因此,未来的电影市场发展离不开新媒体作为媒介进行互动宣传的作用。

2.3 大数据导向

网络时代,电影成功的营销策略离不开大数据的分析。大数据能够精准地为电影找到受众,把相应的电影推送给他们。《小时代》这部小说在互联网已经有大量读者,这些网络数据证明如果将这部小说拍成电影,票房一定十分可观。大数据还能够反映受众的观影习惯,以及对影片中某个角色的喜爱程度,所有这些大数据都在电影的筹拍、制作、营销、发行、衍生品售卖的不同时期发挥着巨大作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营销具有费用便宜、渠道多和营销精准等特点。在各类营销推广中,互联网早已成为门槛最低,宣传方式最多元化的营销渠道。随着网络营销的不断应用,电影票房也在一次次创造历史奇迹,这不仅证明了当代电影网络营销的高水平,也预示了电影网络营销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新媒体发展环境下,电影的发展需要根据时代变化和用户要求不断进行相应变化,不管是从制作、还是营销方面要更加贴合时代,并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作用力让电影发展更加立体化和信息获取更加广泛化,并通过数字化产品带动电影后产品和衍生产品的发展,使电影从前期到后期形成一个完完整整的营销模式,从而推动中国整个电影经济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琳.新媒体语境下电影宣传的创意方式[J].当代传播,2015(1).

[2]王玉明.观众为本:中国电影产业亟待市场细分[J].东岳论丛,2011(3).

新媒体下网络营销 篇5

新微互动吴振华:新媒体下,挖掘品牌营销新意

根据CTR媒介提供的趋势数据,2015年前三季度的中国广告市场规模出现了3.5%的同比缩减。其中,传统广告市场(电视、电台、报纸、杂志、传统户外)降速达到了7.3%。延续2015的流行趋势,新媒体继续保持着营销推广行业中的“网红”地位。2016年更将是中国传统媒体广告市场举步维艰的一年,而对于新媒体来说,2016将是大爆发的一年。新微互动是一家专业新媒体营销的服务机构。曾服务过许多一线品牌客户,例如万科、绿园、宝岛眼镜、海尔、罗技、华为等,在新媒体营销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为此《广告主》采访了新微互动CEO吴振华。社会化营销让企业和用户走的更近“微博不行了”这是营销圈里最近热议的话题,实际上这是对于社交网络营销的质疑。诚然,在过去的两年中,微博、微信、包括H5 的火热使社交经济的三大模式:付费广告、情景营销、粉丝经济,已基本形成稳定模式,但社会化营销作为一个朝阳行业,经过最近三年的角逐,也进入或者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吴振华看来,微博、微信是当下发展最快的新媒体形式,与传统新闻网站最大的区别在于其传播速度和便捷性。从传播途径来看,微博微信能引起人们的广泛传播和欢迎,证明它满足了人们对信息获取的需求,比如思想需求、心理要求、审美或者其他方面的利益需求等。从表现手法上看,发表微信、微博的方式非常便捷,受到的限制极少,大多数人都可以通过微信、微博分享身边发生的新鲜事物或者关注焦点,并抒发自我情感以及对社会事件的看法。与传统的营销模式来对比,新媒体具有个性化突出、受众选择性增多、表现形式多样、信息发布实时等新特点,从多个角度层面来展示企业对外的宣传信息。更快速和高效的转播给用户,再由用户传播至他们的交际圈,形成一个病毒式的裂变。“社会化营销让企业和用户走的更近。让企业更加了解用户对于企业的态度,是否是忠实拥戴的粉丝。想要做好社会化营销就需要先了解用户,要与用户去主动交流,获取用户对企业的真实态度,并且利用这些获取到的信息来改善企业的方针,使用在后期的对外宣传和服务上。不论是在H5上,或者其他什么转播方式上,针对用户的习惯和爱好才能让用户真正的喜欢企业,贴近企业”,吴振华告诉《广告主》。营销要结合企业实际需求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的迅速崛起,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社交习惯,而且颠覆了企业品牌塑造的核心:由单纯的“眼球”转向了更具杀伤力“口碑”。也就是说,当前评判一场营销活动效果好坏的标准,不再是干巴巴的数据报表,而是它能否刷爆潜在客户群体的朋友圈。对此,吴振华谈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对于活动的好坏我们常常用参与人数或者现场的火热程度来判断,其实这种方式是片面的,真正要考虑的是企业在做一场活动或者H5前,企业想要获得什么?就目前的形式来看,企业活动基本处于活动促销,新产品发布,节点热点话题式营销,那么不单从活动的pv,uv来看,企业其实更想知道的是有多少的真实用户的参与,有多少是新用户,有多少的老用户等更精确的数据。”新微互动之前给某款电动车客户做过一次发微信红包的活动,短短2天的时间给予微信带来的粉丝量达到8W多。并且在之后的观察中,后台中经常看到用户在咨询电动车的售价、性能、销售点等信息。在吴振华看来,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在做这类活动的效果就达到了。所有的活动都需要结合企业实际需求来考虑,也并不是活动一段时间的效果,后期的存留和是否能带来实际的价值都是服务公司应该考虑的重点方向。最后,吴振华告诉《广告主》:“我们本着对企业认真负责的态度全身心的服务,让每一次的项目活动,都切实的给客户带来想要的效果。并且在今后的服务企业的道路上我们都会不断的积累经验,挖掘更新意的东西给予客户。”

新媒体下的政府网络问政 篇6

关键词:微博传播;政务微博;网络问政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022-02

从Web1.0到如今的Web2.0,不断成熟的信息发布技术,不仅突破了原有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模式,更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新媒体技术发展的成果,微博凭借其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便捷性等独特优势,已成为继网站、论坛、博客之后,网络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自2009年微博进入中国以来,我国微博用户激增,到2011年7月中国微博账户已突破2亿。随着微博数量不断扩大,其对中国政治社会生活的影响也日益凸现,尤其是在一系列公共事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让人们不得不认真看待微博的潜在能量。因此,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和官员开通微博,通过微博公布政务信息,与网民直接对话,回应民众诉求。不可否认,微博在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加强官民互动,树立政府形象和促进民意表达等方面发挥了强大的力量。但作为沟通民众,传播讯息的重要平台,我们应当在政务微博迅速发展的同时,对政务微博的传播机制,实际作用和角色有客观理性的认识,并对微博的进一步发展及规范管理做深入的思考。

一、网络微博传播的特点

虽然微博和网站、论坛等网络媒体同属于新媒体的范畴,但是与传统的网络媒介相比,微博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一)信息传播的即时性

只要在网络允许的情况下,人们可以通过电脑和手机随时随地发布微博,不受限制地随时发送信息,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尤其是在一些突发性的事件中,微博可以用简短的字符将信息通过微博发送出去,同时可以发送图片、视频等讯息。可随时通过手机发布的特点极大提高了信息发送的及时性和便捷性,使信息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迅速的方式发布在微博上。例如,在“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时,最早向外界传递这一消息的并不是传统的主流媒体,而是网友通过手机发出的微博。

(二)信息传播的裂变性

微博不同于以往网络社交平台的一对一的单一传播方式,微博的信息在粉丝之间能够即时接收并不断转发的功能,使它的传播构成了一对多,多再对多的裂变传播模式,所以在微博讯息发布后,信息的传播对象是呈几何级扩散增长的。对于微博传播的这一特性,有人形象的比喻:当你的粉丝超过100,你就好比一本内刊;超过1 000,你就是布告栏;超过一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 000万,你就是电视台。

(三)微博舆论传播受意见领袖的影响

“微博中意见气候的形成,越来越多地依赖‘自下而上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方式。”[1]在微博舆论的复杂声中某个或某些网民的意见和观点会受到多数人的赞同和影响,这时候意见领袖就诞生了。意见领袖的声音很容易被网民认可与接受,他们对网络舆论的走向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力。但意见领袖的认识并不必然总是正确的及理性的,也必然会因为自身的立场、环境和价值观而产生有失客观的评价和言论。当微博舆论环境中的意见领袖存在观点的偏颇甚至是矛盾的时候,很容易引起微博舆论场思想意识的混乱,甚至导致整个舆论认识方向的错误,影响民众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

(四)信息传播草根化

微博注册简单便捷,没有身份限制。从普通百姓到社会名人,从商业公司到政府部门,任何人都可以就自己关心的话题发表意见,通过微博来实现自己的话语权。发微博不需要传统媒体的字斟句酌,随心而发简短的几个字就可以表达自己的心情,涉及的内容也很广泛。同时也由于信息发布门槛低,拥有不同背景、文化、经历和价值观的人都同时存在于这个平台中,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信息过于简短而表达不全造成信息传递的不完整,影响人们对真实信息的理解;当事件与个人利益相关时,信息取向,真实性很容易受到影响,加剧微博信息环境的复杂化程度等。

二、政府机构微博的运行现状分析

(一)我国政务微博的概况和特点

根据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1年中国政务微博客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政务微博总数达到50 561个,其中经过实名认证的党政机构微博共32 358个,认证的党政干部微博共18 203个。从行政区划的分布情况来看,中国大陆已开通政务微博的包括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四个直辖市在内的共32个地区。从政府职能部门分布来看,全国政务机构微博以政府系统为主,有1 671个;党委系统微博次之,为35个;政协、纪委各1个,人大没有微博账号。从宏观角度看我国政务微博主要存在以下特点:一是在地区分布上,中西部地区的政务微博发展不如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二是在层级分布上,微博数量和机构官员级别成正相关;县处级官员微博规模最大,但高层官员更易成为意见领袖。三是在职能分布上,可按职能分为党政、公检法、文体旅游、民生和其他五类,公检法的官方微博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党政部门官方微博数量位居第二,交通部门等具有较强服务性质的部门亦成亮点[2]。

(二)政务微博的效用分析

政务微博构建了一个信息发布,舆论引导,官民互动的新平台。政府通过微博与民众交流信息,不仅扩大了民众的政治参与,更拉近了与网民的距离,提升了政府的形象。

1.推动信息公开,树立政府形象

信息公开是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公民合法知情权的重要途径。政府可以通过官方微博,及时公布政情,相关政策资讯。在重要新闻和突发性事件中,政府部门采用微博主动发布信息,可以占据信息发布的制高点,让民众在第一时间获取有关事件的最权威信息,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谣言,误解的产生,争取民众对政府工作的支持与理解。可以说利用微博,既保证了民众的知情权,又抢占了话语高地。

2.改进政府回应,强化受众认同

对于民众关注度高的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及时在微博上与网民沟通,有助于赢得民众的支持和理解,强化他们对政府工作的认同感。在重大活动重要事件发生时,政府微博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回应,并实时跟踪报道活动和事件动态。在2012年深圳5·26飙车案中,深圳警方在遭遇“顶包”危机后,听取网络民意,本着信息公开透明的态度,先后召开3次新闻发布会积极回应网友质疑,用诚恳的态度和耐心的解答,促进了舆论危机的化解,赢得了民众的赞同。

3.助力民主监督,提高政府效能

在“江西宜黄拆迁自焚”、“我爸是李刚”等事件中,微博发挥了强大的舆论监督作用,有力地推动了信息的公开和事件的解决。政务微博有助于进一步解决以往问政渠道不通畅,问政时效滞后和问政过程不公开的问题,在这个全面敞开的网络平台上,政府机构和民众的所有言行都是公开的对所有人开放的。微博拉近了政府官员与民众的距离,成为民众反应利益诉求,表达民意的渠道,更利于民众监督政府行为,参与政治决策过程。能够帮助政府更好的体察民情,排解民忧,及时化解各种矛盾,进而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

三、如何加强政府机构微博建设

(一)要深化网络认识,树立微博服务的政务理念

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媒体和交流工具,微博无疑是一把双刃剑。政府官员应当重视微博的能量,把握微博传播的特性和规律,总结经验,用好微博,并引导微博发挥其积极的力量。同时,政府微博不仅是官民沟通的窗口,更是为民服务的渠道。政府需要本着执政为民的理念,将微博打造成服务民众的平台。要通过微博倾听民众诉求,了解民众心声,积极行动解决民众关心的问题,加快民众意愿转化为公共政策的进程。

(二)要掌握微博交流方法,提高微博掌控能力

面对微博时代,党政部门要善于利用新兴媒体,善于利用微博与普通民众交流。由于微博传播环境和舆论环境的特殊性,运用微博进行官民沟通时,交流方式和方法非常重要。以往政府部门发布信息通过传统媒体,比较正式和官方化的语言不适用于微博这个舆论环境。政府机构和各级官员都要把握微博传播的特性和规律,尽可能运用生动活泼的网络语言,用普通人的说话口吻去开展对话,以人性化的表达和民众交流。如果在微博上发表官样文章,那么微博的优势就无从显现,政务微博的存在就失去了意义。

(三)要建立微博的科学管理机制

政府开通微博很容易,但要真正发挥微博的作用,后期的微博维护和科学管理十分重要。由于政务微博代表的是官方态度,对于党政机关和官员开设的微博,有必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要把政务微博的开设、运用和管理制度化[3]。首先要组织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维护微博的正常运行,及时发布政府信息,有效回应网民诉求。其次还要对微博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要求政务微博的发布人员即能把握微博传播规律,又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敏捷的思维和为民服务的责任感。

(四)要注意协调政府微博和政府网站的应用管理

政府微博和政府网站同样都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平台,也是官方的“发声器”,但是由于其各自技术特点和传播方式的不同,政府微博和政府网站又各自分担着不同的角色。其实“政府微博和政府网站是前端和后端的关系,或者说是窗口和平台的关系,二者应该互为依托,相互协作。目前政府网站大多由电子政务办公室负责,而政府微博还没有统一的模式,所以可能会存在管理上的不协调。”[4]相关政府部门应注意协调好二者的管理关系,避免出现运作的冲突和管理的混乱。在规范管理的同时政府机构应该认识到政务微博和政府网站的各自优势,充分发挥二者在政府公共服务方面的功能。

参考文献:

[1]曹劲松.政府网络传播[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18.

[2]国家行政学院.2011年中国政务微博客评估报告[J].电子政务,2012,(Z1).

[3]复旦大学.中国政务微博研究报告[J].青年记者,2011,(13).

[4]刘稚,张亚,岳才勇.微博:助力网络问政[J].信息化建设,2011,(4).

新媒体时代下高铁的营销思考 篇7

一、我国客运现状的分析

我国属于人口大国, 但因为自然资源分布和工业布局不均情况的影响, 促使人们出行办事或工作需要乘坐交通工具, 这使得客运呈现出行程长、客运量大、城镇化程度低等特点, 不利于实现交通发达这一目的。我国铁路作为最为普遍的一种出行方式, 其基本覆盖全国各省会城市。我国政府加大了交通建设的投资, 促使高速铁路在部分大中城市中出现, 形成了高速铁路网。因为高速铁路的建成, 促使我国客运逐渐形成以快速客运网为主干, 与既有提速线和既有普通线路相结合的客运网络。此种形势的逐渐形成, 使得我国客运表现出以下特点。

其一, 客流分布不均。因为我国大多数国民还没有对高速铁路予以清晰地认识和了解, 这使得国民并不是非常信任高速铁路, 大多数人在乘车时还是以普通线路的客车为首选。这一情况可以充分说明当前我国客运流不均匀, 比较分散。

其二, 客运流性质复杂。所谓的客运流性质复杂就是当前参与出行的乘客对客运的需求有了更多的要求, 在客运需求增多的情况下, 客运需要提供多层次的服务以此来满足乘客需求。这一情况的存在使得客运流性质复杂化。

其三, 相对运行距离较长。无论是高速铁路还是普通铁路, 所运送的乘客的大多为长途的, 这使得铁路运行的距离相对较长, 这增加了铁路客运的优势, 刺激了铁路客运的发展。

其四, 运输结构复杂。由于我国自然资源分布和工业布局不均匀, 所以在布置铁路客运网时既要考虑人们出行方便又要考虑地质情况, 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使得铁路运输结构相对比较复杂, 直通的情况并不是非常多。

二、高铁客运营销分析

综合当前我国各地区高铁营销情况来看, 高铁客运营销效果不佳。主要是客运营销存在诸多问题。

(一) 高铁客运营销观念比较落后

高速时代下, 客运能否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开拓进取, 不断发展关键在于高速铁路人员能否真正了解市场、适应市场、占领市场。但是事实证明, 我国高铁客运营销效果并不是非常好, 还未占领市场。而导致此种情况发生的因素之一就是高速铁路客运营销观念比较落后, 大多数客运人员还是秉持着传统的观念和思想, 并未在服务、业务等方面上做好营销工作, 这使得高速铁路客运只实现了速度、设备上的强化。

(二) 客运产品单一

在我国客运有很大发展, 推出高速铁路, 提高铁路客运速度的情况下, 铁路客运营销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其原因之一在于客运产品单一。人们对铁路客运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在空间位移的移动上, 还对服务、舒适度等方面有所要求。所以, 在营销高速铁路客运过程中依旧停留在单一产品层次上, 其吸引广大乘客的效果将不会特别好。

(三) 营销手段比较落后

在面对当前竞争日益严峻的运输市场中, 高速铁路客运要想吸引到更多的乘客, 需要的是新颖的且能够突出高速铁路特点的营销手段。但目前高速铁路客运营销手段还是比较落后的, 依旧停留在原来的“坐销”层面上, 并未充分、合理、有效地运用网络手段、新媒体手段等进行营销, 以此来扩大高速铁路客运宣传效果。

(四) 营销体系不健全

高速铁路作为铁路客运推出的新型客运方式, 应当构建与之相匹配的营销体系, 科学、合理、有效地营销, 最大限度地提升高速铁路客运营销效果。但实际情况这不然。高速铁路客运管理负责人并没有制定针对性的营销体系, 而是依旧采用普通铁路管理办法加以监督和控制, 并且各层机构所分设的分管客运部门之间缺乏充分联系, 这使得高速铁路客运营销无法根据实际情况, 合理规划, 提高高速铁路客运营销效果。

(五) 与其他运输方式协调不够

高速铁路客运站一般设置在比较偏远的位置, 乘客乘坐高速铁路并不是非常的方便。而目前高速铁路客运并没有与其他运输方式合理协作, 促使高速铁路客运现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对于此问题, 应当在对高速铁路客运营销规划的过程中提出, 进而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法, 从而方便乘客出行, 提高高速铁路客运受青睐程度。

三、新媒体时代下高铁的营销策略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 进行高铁客运营销应当充分利用新媒体, 扩大高铁营销规模和营销速度, 促使广大乘客能够充分的了解高速铁路, 感受高速铁路所带来的方便和快捷, 从而接受高速铁路客运, 最终使高速铁路成为乘客出行的首选。

(一) 利用新媒体加强高铁客运与乘客的沟通

新媒体是基于互联网技术或移动媒体技术的媒体传播的新方式, 新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传播工具先进, 整合力极强。基于此点, 在对高速铁路客运营销的过程中应当利用新媒体来促进高速铁路客运与乘客之间的沟通。也就是利用互联网开设高速铁路客运平台, 高速铁路客运人员在此平台上公布与高速铁路相关的信息, 广大乘客可以在网络环境下了解高速铁路信息, 并提出自己的一些合理诉求或意见, 高速铁路客运人员根据广大乘客的意见, 对相关方面予以及时的改善, 提高高速铁路客运服务水平、工作水平、运行水平, 促使广大乘客有一个满意的旅程。

(二) 利用新媒体打造有创意的高铁客运广告

广告是市场营销最直接、最有效的宣传手段, 其能够直接的说明营销的目的、说明产品的功能、增强产品在消费者脑海中的印象。所以, 利用新媒体来打造高铁客运广告是非常必要的。那么, 如何在铺天盖地的广告中, 有效的推出高铁客运广告, 并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的呢?这就需要借助新媒体来打造创意的高铁客运广告。也就是明确高速铁路受众人群, 综合受众群体的特点、高速铁路客运特点、当前出行现状等方面, 推出具有创意的高速铁路客运广告。在利用新媒体来凸显广告的视觉效果。另外, 新媒体具有传播渠道多、传播速度快、传播效果佳等特点, 利用新媒体来进行高速铁路客运广告的传播, 可以大大提高高速铁路客运宣传范围和宣传程度, 这可以促使广大人民群众对高速铁路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三) 利用新媒体整合互联网营销

在我国国民越来越广泛应用互联网的情况下, 高速铁路客运营销应当注意充分利用新媒体来整合互联网进行高速铁路客运营销, 这可以大大提高高速铁路客运营销效果。那么, 如何利用新媒体整合互联网进行高速铁路客运营销?

首先, 从高速铁路客运营销目的出发, 对高速铁路客运受众情况、互联网使用情况、乘客出行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

其次, 根据所得的调查结果, 制定行之有效的高速铁路客运营销策略。

最后, 利用新媒体所具有的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等功能, 将高速铁路营销内容转化成视频的形式、音频的形式、文字的形式等, 铺放到网络上, 以此来营销高速铁路客运。

四、结束语

新媒体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给人一种发表、交流的空间和形态。所以, 在新媒体时代下进行高速铁路客运营销应当充分的认识到新媒体时代的特点, 并将新媒体时代特点融入到高速铁路客运营销中, 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 改变传统高速铁路营销方式, 创新营销方式、扩大营销范围, 增强营销效果, 促使高速铁路客运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和青睐, 最终习惯乘坐高速铁路出行。

参考文献

[1]杨巨峰.武广高铁客运营销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10.

[2]董家骏, 约翰·查古拉.新媒体时代的五条营销法则[N].第一财经日报, 2007-05-21.

[3]林爱兵.新媒介时代受众:媒介素养、媒体素养和传媒素养教育[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上册) [C].2004.

[4]新生代市场营销公司副总经理肖明超.体验化与互动化:新媒体时代的消费影响力[N].消费日报, 2011-02-16.

[5]龙晓莉.基于JAVA的电子商务跨平台数据整合的研究与设计[A].促进企业信息化进程——第九届中国Java技术及应用交流大会文集[C].2006.

[6]崔颖.基于整合营销传播视角谈中国高铁的营销推广策略[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 (02) .

[7]黄晓蕾.美媒:高铁网给中国带来实际经济效益[J].华东科技, 2011 (07) .

新媒体环境下彩票营销策略研究 篇8

发行伊始彩票一直以门店的形式进行营销,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社会发展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加之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 整个社会呈现价值多元化的姿态, 网络等虚拟社交平台对人们购物方式都造成极大影响, 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大众获得信息的途径和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被大家广泛热议。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 如何顺应潮流的发展, 改变彩票营销模式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在简要介绍目前彩票门店营销存在问题基础上, 提出几点在新媒体形式下的彩票营销策略。

一、彩票门店营销的存在的问题

门店营销一直是我国彩票销售的重要营销形式, 我国彩民购买彩票的重要途径是到彩票售卖门店进行选号购买。我国彩票发行之初, 彩票门店的销售额大约占到彩票总销售额的九成以上。但是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传统门店营销的诸多问题被一一暴露出来[2]:第一, 门店销售, 缺乏适宜性。我国彩票的门店一般按照区域进行划分, 多设置在区域内最为繁华的地区。这种门店营销的方式导致一定区域内门店数量过多, 极大地降低了业主的收入, 营销宣传的积极性受到限制。同时, 部分地区因门店过少, 不易寻觅, 造成想购买彩票的彩民购买彩票不方便的现象。第二, 选号方式单一。不同彩民的认知背景、喜好的彩票玩法都存在一定的差别, 单一的门店选号方式, 很难与形形色色彩民相契合。第三, 营销体系缺乏完备性。新媒体时代, 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都已经发生极大的变化, 然而当前我国彩票营销特定的管理模式架构, 缺乏与之相配套的管理技术, 各个销售门店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 市场营销间的协同关系未能很好的建立起来。

二、新媒体形式下彩票营销策略

1. 依托新媒体, 创新彩票新型玩法。

特定时间段和区段内的网站、彩票相关话题的微博, 以及目前最为火爆的各类网络直播, 都可以作为新媒体环境下的营销。这些方式不仅可以体现彩票的全民参与性、公益性, 也可以极大地创新彩票的各种新颖玩法, 满足各类消费人群的不同消费需求。以目前彩票行业发展最为先进的欧美各国为例, 充分借助新媒体发售彩票[3], 如假日主题彩票、风景彩票、带有特色味道的彩票等, 各类超越传统思维的彩票品种吸引了众多彩友的积极参与和喜爱。

2. 利用新媒体, 加大彩票宣传力度。

在新媒体环境下, 微博、微信、QQ, 以及各种APP都是广大网民获取信息、购买彩票最为重要的途径。所以新媒体环境下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网络途径对彩票的政策、新型玩法、购买方式等进行宣传, 不断增加消费者对彩票的认知, 丰富彩票的宣传途径、宣传内容、宣传方式, 将传统门店宣传的形式逐步向多样化宣传模式转变。但是, 在利用多种网络形式的新型彩票宣传平台时, 也不能忘记电视、路牌、广播等传统宣传模式, 要学会合理利用新媒体强大的数据收集能力, 分析消费者对彩票的购买心理、购买欲望和真实的心理需求, 合理分配各种途径的宣传资源, 将有效的宣传资源发挥出最大的宣传效果。

3. 运用新媒体, 网络彩票管理人才。

人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方、一个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人才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和传播者;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离开人才培养, 国家、社会不会进步, 行业不会发展, 彩票行业亦是如此。而目前, 我国彩票行业的工作人员多是临时聘用人员, 专业的优秀人才极为缺乏。因此, 彩票行业应该网络一些具有管理能力、创新思维和专业策划营销能力的新型人才。但是, 彩票作为我国的一个新兴的、特殊性行业, 进行公开招聘从业人员的情况还较为少见。目前, 在新媒体环境下, 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形式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管理、创新和营销能力的专业人才, 以适应新形势下彩票行业的快速发展。

三、总结

目前全球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 传统的纸质媒体、电视媒体和广播媒体等, 已经逐渐被各种网站直播、微博、微信, 以及QQ、APP等新媒体所取代, 人们获得信息和购物的方式也发生了极大变化。彩票作为我国一个新兴的特殊行业, 传统的门店营销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 应当科学合理地运用新媒体进行玩法创新、人才选拔和改变宣传模式等新媒体环境下的彩票影响, 以促进彩票行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薛红.我国彩票业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J].中国财政, 2014, (1) :44~45.

[2]周晓倩.浅谈我国彩票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甘肃农业, 2006, (7) :101~102.

新媒体语境下网络舆情控制研究 篇9

群体性事件, 是指受特定的中介性社会事项刺激而突然爆发, 以寻求共同利益的人为主, 采取自发或有组织的聚众方式, 与公共秩序和安全发生矛盾或对抗的行为和活动。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 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国家管理者制定和实施的各类方针政策、制度法规、工作措施, 以及影响民众利益及主客体利益关系变化的事件、人物等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执政者及其所持有的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中, 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网民对执政者及其政治取向所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

1.网络舆情会引发群体性事件

网络具有互联互通、快速即时、匿名隐身、跨地跨国界等特点, 任何人、任何组织都可以不受过多限制地发表意见和观点, 这就给民众提供了一个便捷的信息交流平台。在网民活跃的论坛、社区以及博客等, 一些帖子通过反复转载, 或者通过即时聊天、电子邮件等方式传播。就会形成网络舆情。受某些普遍关注的社会政治事项的刺激, 网民利用网络大规模发布、传播某一方面信息, 发泄不满, 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依托, 互相沟通、串联, 进行策划、组织和联络, 极易演变为带有特定诉求的群体性事件。

2.网络舆情会加速群体性事件的恶性发展

首先, 由于网络媒体不真实、不适当的信息传播, 往往会误导民众, 对事件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次, 当民众受到网络虚假信息的鼓动, 一些群体性事件可能造成甲地骚乱、乙地声援、丙地联动的情况, 朝着规模更大、危害更加严重的方向发生变异。第三, 群体性事件往往暴露了社会的丑陋面和诸多的负面信息, 而网络媒体不加过滤, 有意或无意地放大渲染, 过度宣传社会阴暗面, 会对民众的思想形成强烈冲击。容易产生情绪低落、埋怨、激愤的反社会心理。

3.网络舆情会加大群体性事件的处理难度

这主要体现在政府对网络舆情的控制上。首先, 网络的即时性和跨地跨国界性, 决定了网络舆情在时间和空间的把握上难以进行有效控制。其次, 互联网打破了时阀、地域的限制, 各类型的信息几乎能实时发送并接收, 也可以传递到任何一个有互联网的角落, 网络舆情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 给适时采取措施, 有效加以控制带来了难度。第三,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 各类虚假消息、过激言论充斥着互联网, 现有的技术手段只能够将内容进行部分过滤, 这就使得网络舆情内容难以进行有效控制。网络舆情的难以控制, 导致群体性事件网络信息混乱、错误, 容易在民众中引发各种猜疑、谣传甚至恐慌, 给群体性事件的处理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新媒体语境下政府控制网络舆情的措施方略

1.思想上重视网络舆情, 加强网络舆情理论学习

群体性事件发生后, 基层政权习惯于向公众封锁消息, 然而在网络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的今天, 信息不可能被完全封锁, 政府部门一味地回避, 只会让小道消息、社会谣言占据了信息传播的主渠道。因而, 党政机关各级领导, 应充分认识到网络舆情的强大威力, 转换思路, 从新的方向找寻危机处理方式, 加强网络舆情的理论学习。理论是实践的基础, 只有深入开展网络舆情理论的学习, 才能为网络舆情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才能有效保证网络舆情的监控, 才能促进网络文化朝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发展。

2.完善网络立法, 规范网络空间

无规矩不成方圆, 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等特点, 使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和可行度偏低, 流言蜚语、过激言行横生, 更需政府的大力管理。要对网络加以适当的控制, 立法是政府控制的重要手段。我国相继颁布了《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党政机关应通过强有力的行政手段保障这些法律法规的执行, 加强对网络媒体的准入许可、监督管理和违规处罚, 规范网络空间。

3.加强网络信息监管, 及时掌握舆情动态

网络的快速广泛传播, 会使群体性事件影响扩大化, 造成难以预料的社会动荡。因此, 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工作, 及时掌握舆情动态。首先, 在科研上, 积极开发网络舆情监测软件。其次, 在具体操作上, 要对网络信息实施全时监控, 指派专门人员负责掌控网络舆情动向, 及时发现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信息;加强网络舆情信息的分析, 通过对零散、初级的信息进行汇总、梳理、归纳, 形成有情况、有思想、有深度的舆情信息;认真研究以网络为依托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趋势, 为党政部门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提供对策或建议。

4.建立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

在网络传播环境下, 党政机关已不再拥有信息的优先发布权和控制权。据以往的经验。社会上的突发事件一旦发生, 一般2~3小时后就可在网上出现。6小时后便被多家网站转载, 24小时后网上的跟帖和讨论就可以达到高潮。在此过程中, 如果政府不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各种谣言就会乘虚而入。可见, 在群体性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 政府若封锁信息或者反应滞后, 往往会失去制造舆论的先机, 导致舆论引导中的被动。只有建立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 才能真正遏制谣言。争取工作的主动。信息发布的公开透明, 才能让民众全面了解事实真相, 减少民众的猜疑和恐慌, 有利于事态的稳定;信息发布的及时有效, 才能在第一时间阻止网络谣言的散布、恐慌情绪的蔓延, 控制和引导舆论走向。

5.强化网络媒介管理, 联合大众传媒

在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发展、处理过程中, 网络和大众传媒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可以针对两种媒介的不同特性分而治之。首先, 针对网络媒介的特点, 政府应加强对网络信息的把关, 明确网络经营者的职责。网络经营者应按照“谁经营、谁负责, 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对有关群体性事件报道和评论的虚假信息、负面信息进行过滤, 保证其管理范围内的信息传播的真实性;论坛管理员或版主推出发帖规则, 对发布不严肃言论的网民利用技术手段提出警告或者限制其发帖;对于某些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不良帖子, 应及时删除, 维护论坛秩序。其次, 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具有社会覆盖面广、社会公信力强等特点, 当群体性事件发生时, 为消除网络上的不实报道、蓄意炒作和刻意渲染的影响, 政府部门应当与大众传媒建立互动机制, 及时将真实的情况反馈给相关新闻单位, 充分利用这一容易控制的传统媒体, 消除谣言, 澄清事实, 满足民众的信息需求。

摘要:网络时代环境下。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联系紧密。网络舆情会引发群体性事件, 并加速其恶性发展, 使其处理复杂化。为了有效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 政府应从思想上重视网络舆情、完善网络立法、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建立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强化网络媒介管理。联合大众传媒、加强网民的网络伦理道德教育。

新媒体下网络营销 篇10

过去一提到网络红人,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依靠锥子脸、大长腿走红网络的年轻女性。近几年,新媒体环境为网红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正如麦克卢汉所讲,真正有意义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媒介所提示给我们的内容,而是媒介本身。人类只有拥有了某种媒介之后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活动。现如今,网红们通过经营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实现与粉丝的互动,其形成成本和门槛已大大降低。然而,在网红数量激增的同时,行业内部的竞争也愈加激烈,要想在长时间内保持粉丝数量平稳增长并扩大知名度,单靠长相甜美、衣着暴露和行为大胆已经远远不够。不说满腹经纶,起码也要有些真才实干和不同寻常的个性表现,具备职业化素养和专业化能力。电竞女王Miss作为女性职业选手参加比赛时期,以玩心理战、冒险、变化多端、极具侵略性的打法著称,在界内大有名气。而作为一线电竞主持,她除了每天策划线上节目《Miss排位日记》《Miss开心直播》外,还受邀担任职业赛事解说,参加各种商业活动,打理4个淘宝店,若没有极强的专业能力,恐怕无法胜任。

网红成名,其背后的“推手”功不可没。近几年来,网络推手从以个人工作室为形式零散存在向专业化、集中化和规范化转变,他们的业务范围逐渐扩大,并由此形成一批专业网红孵化公司和网红速成培训班,由专职人员负责。这些机构通常利用新媒体环境,制造和发布引人注目的话题并制造卖点。《网红来了》是我国第一个网红视频杂志,传递网红资讯,负责网红孵化,拥有PC端、服务号、订阅号等自媒体平台,在上线一周未发一篇文章的情况下,就成功获得10万多精准粉丝的关注。

2 网络红人表现形式呈现多元化特征

表现形式的多元化是新媒体技术的典型特征。从以安妮宝贝、九把刀为代表的文字网红,到性感靓丽的图片网红,再到现如今的“多媒体网红”,表现出一种“快餐文化”现象,这种文化只能填饱肚子,却没有太多营养,吃多了反而会坏了身子。快餐文化通过最大限度地提高传播效率取得收益,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对于新媒体时代的网红来说,她们的自主选择权利不断扩大,往往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甚至需要自己拍摄、剪辑和制作,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增加信息量,不断缩小与粉丝 距离。

卡尔·霍夫兰的说服模式认为,态度的改变主要取决于说服者的条件、信息本身的说服力和问题的排列技巧。如果传播内容是受众赞同的或可能接受的,那么把它首先提出比较有利;先唤起公众的需要再提出问题,更易于被公众接受。在以交互和共享为基础的互联网环境下,网红正是通过不断创新传播内容和形式,吸引更多观众,强化粉丝心理。网络主播们就正在尝试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她们首先通过唱歌跳舞,电子竞技,搞笑段子甚至不雅行为“讨好”受众,抬高身价。成为红人之后,观众再想获得她们的“青睐”,就要不断地花钱买礼物。曾获得YY娱乐年度盛典女主播第一名的沈曼,现在一个月内就可以靠虚拟礼物赚取16万。此外,电子商业的发展和网购群体的扩大也催生了一种新的“走红”方式,即通过经营网店或代言商品谋取利益。据统计,去年双十一期间,每7件衣服就有1件是网红所卖。对于那些请不起大明星做代言的微商们而言,网红更是不二之选。可以说,是技术造就了网红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特征,使其成为“孵化公司炒作+自主经营或代言品牌+主播平台吸金+ 微博微信吸粉”模式下的新媒体网红。

3 传播模式的互动性和娱乐化迎合受众心理

处于新媒体环境中的受众,对受众心理的分析和捕捉是网红选择传播内容和形式的重要环节。1972年,M.E.麦库姆斯和D.L.肖提出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是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议论的先后顺序。而在新媒体时代,网民个人意识迅速崛起,呈现去中心化趋势,参与互动和分享信息的欲望增强。人们显然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信息,而是渴望拥有更多自我选择的空间并通过使用媒介来服务自己。只要能引起网民兴趣的,都有可能成为议题。媒体的功能被进一步弱化,人类完全告别了“媒介强大效果不能抵抗”的皮下注射论。可以看出,与网红的平等交流和互动性特征恰好迎合了受众的心理。

美国学者查尔斯·赖特认为,大众传播中的内容并不是务实的,它的一项重要功能是提供娱乐。网络自媒体平台的发展,使泛娱乐化现象愈发显著。网红所传播的内容具有娱乐化、浅表化特点,很容易使以20~30岁年轻人为主的受众处于轻松愉快的环境之下,从而释放自身压力。2016年4月12日,霍金的微博发出后立刻激起广大网友“围观”。著名的高智商物理学家和社交网站一贯亲民、娱乐的风格形成了反差。5小时粉丝数便超过百万,刷新了新浪微博的最快纪录。

一方面,网红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现实需求,其草根性的出身和接地气的传播特质有着强有力的传播效果;但另一方面,虚拟化的网红文化使包括微信、贴吧在内的网络文化环境走向庸俗化、低俗化,进而使公众审美价值发生畸变。更不容小觑的是,新媒体为网红提供了一鸣惊人、名利双收的机会,使“读书无用”论在青少年群体中逐渐强化。

4 网络红人外部环境的发展特点

把关人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内部工作人员,有对大众传播的一切信息进行过滤和筛选的权力。而在新媒体时代,所有网民都可以自由发布信息,或多或少地行使着把关人的权力。这种现象看似是将媒体的权力边缘化,但换个角度想,在这个“人人都是把关人”的信息时代,对网红的引导和监督有了更加自觉而强大的力量。也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政府、媒体和精英群体在对网红传播模式产生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的同时,在与网友的讨论过程中引导舆论,使网民的言论自由在网络平台上得以实现,也使网红传播朝规范化方向发展。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相互融合造就了网红发展的又一大趋势。从上海卫视《娱乐星天地》节目专访网红张辛苑开始,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在网上寻找新闻素材,网红受到电视台、电台的关注,从而走进新闻、电视娱乐节目乃至报纸版面,在整个社会上拥有了更高的知名度。

2015年中国网红排行榜中,王思聪位于榜首,papi酱次之。可见当今网红已不仅仅是女人的天下,“花瓶”年代成为历史。从网红排行榜的出炉可以看出,在新媒体时代,社交媒体的影响力已成为网红排行的主要依据之一。未来网络红人将在判断标准、媒体形态等外部环境的多样化中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昝再利.传播学视野下网络红人现象解读[N].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12-08.

[3]金莹.理性看待“网络红人”现象合理引导网络文化发展[J].人民论坛,2014(14):158-159.

[4]乔治·里茨尔.社会的麦当文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5]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新媒体环境下的微电影营销研究 篇11

新媒体环境下的微电影营销研究

刘 静,郭学文

微电影《、爱,在一起》宣传海报

一、微电影的涵义

2010年,凯迪拉克公司推出一部名为《一触即发》的微电影获得巨大成功,这也号称史上首部微电影。伴随着《一触即发》的成功,《老男孩》、《一部佳作的诞生》、《66号公路》这些微电影纷纷出现且获得成功,一时间,微电影呈现井喷趋势,开创了新媒体环境下的一种新型营销模式。

微电影是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影片,其中主要是视频网站。微电影,顾名思义即微型电影。对于微电影概念的界定,业内一直没有十分清晰的定义。但大多数人认为,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间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内具有“三微”特征的短片。所谓的“三微”是指超短放映时间(30秒-300秒)、超短制作周期(一周或数周)、超小投资规模(几千至几万)。而微电影的内容也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二、新媒体的涵义

与传统电影不同,微电影的播出平台是新媒体。同样,对于新媒体的定义,各路学者和媒体也有不同的看法。清华大学的教授熊澄宇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概念,“它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它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都可以说是新媒体;美国杂志《连线》对新媒体这样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而另有学者认为,新媒体即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

顾名思义,新媒体是相对于旧媒体的一种说法。现如今的新媒体,主要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三、新媒体环境下微电影营销的特点

(一)广告微电影化

很大一部分微电影,都是在广告主主动投资拍摄完成的。把广告做成了微电影的形式,利用吸引眼球的明星和深入人心的故事情节,增加微电影的点击率,从而实现本身的广告收入。在传统的广告中,商家只是直白地告诉消费者他们所推销的商品的性能,价值和用途,而微电影营销正是脱离了这种生硬的广告台词,将品牌文化渗透到故事情节中,观众在观看微电影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这个商品。

例如,在《66号公路》中,就是把商业广告巧妙地融入到了微电影中,并在微电影中贯穿了凯迪拉克的品牌精神,即开拓、梦想、自由,再加上当红影星莫文蔚担当主演,大大提高了《66号公路》的知名度,同时也成功地做到了宣传凯迪拉克品牌文化目的。

(二)全民参与化

在传统电影中,完成一部电影,需要编剧、导演、演员、工作人员等共同合作完成,而若要电影被观众所看到,背后还需要有庞杂的制作单位和发行商。对于这样规格的电影,就必须要求导演和演员有较高的水准和影响力,才能保证电影票房。而微电影打破了这样的传统格局,由于微电影不需要进影院就可以观看,所以如果一个电影爱好者有兴趣,就完全可以独自拍摄并制作一部微电影,上传到网络上,网友可以随意点开观看。这也使得对于电影抱有梦想的群众来说,电影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只要自己喜欢,就可以有机会参与。电影再也不是各个艺术家的专利,它成为我们普罗大众都能够创作的艺术形式。如在网上点击率很高的微电影《北漂》、《甜蜜蜜》等都是很成功的例子。

(三)播放平台多样化

微电影最主要的播放平台是网络上的视频网站,而现在有些网站甚至可以独立制作开发微电影,因此视频网站不仅仅是微电影的播放平台,也是微电影的提供者。而除了视频网站,观众也可以在微博、微信、博客、Facebook等社交网络观看,而如今更是指尖传媒的时代,手机、平板电脑等客户端也提供观看便利。总之,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环境下,微电影的播放平台也可谓各式各样。

(四)传播速度快

由于播放平台的多样化,使得微电影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走红。随着科技的进步,3C产品的愈来愈高端,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娱乐的方式。特别是微博的转发功能,人们只需动动手指,就可以将信息传达出去。据统计,《一触即发》的微博转发率8.7万次,而《66号公路》微博转发率则达到26万余次。在当今的“微”时代,人们传播和接受信息的碎片化,使得微电影迅速传播。

四、新媒体环境下微电影营销的手段

(一)免费营销

在如今这个注重版权的时代,一部电影上映,观众只能走进影院购票去观看,即使网络上可以看到,也是在电影上映一段时间之后,视频网站才会提供,有些仍然属于收费电影。而微电影则不同,它相比传统电影,降低了观看门槛,在首映之时就可以通过网络看到,受众足不出户就可以观看,且完全免费。再加上微电影时间短,受众不需要拿出一整段的时间去欣赏,人们可以在学习、工作之余通过各个平台来观看,这样就大大加大了微电影的点击率。

(二)制作和创意

纵使微电影只有短短的几分钟甚至几十秒,却同样需要精良的制作和创意。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人们面临着海量的信息,有文字图片类,有视频类,然而如何能够让观众在茫茫信息海洋里将目光锁定,就需要有吸引眼球的画面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制作和创意也就成为一部微电影能否成功的关键。例如姚笛主演的苏宁电器首部微电影《爱,在一起》,画面唯美,制作精良,乍一看犹如一部偶像剧,故事情节则是一段感人的爱情故事。其中,品牌文化在剧情中的巧妙融入就需要创意。

(三)深入品牌文化

在当今新媒体环境下,广告可谓是无处不在。微电影作为广告与电影的结合体,营销的关键就在于能够触动观众心灵,而若达到此目的,就要淡化产品,释放品牌,让品牌文化直达观众内心,而不是品牌的自我标榜。

结语

在微电影营销中,不可或缺的条件就是媒体,而作为媒体的新生力量——新媒体,在当今甚至未来,更是微电影营销之主导媒体。在新媒体时代,不仅微电影的营销特点和营销手段有了新的变化,而且通过微电影来营销的产品也越来越丰富多样,同时也满足了企业品牌的宣传需求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休闲娱乐的需求,做到一箭双雕。

刘 静,女,山西太原人,陕西科技大学设计学影视传媒艺术方向硕士,主要从事影视传媒艺术研究;

新媒体下网络营销 篇12

“优衣库试衣间”是恶意视频还是营销炒作

2015年7月14日晚, 名为“三里屯优衣库试衣间”的消息在微信微博疯狂转载。相关平台立即出面控制, 所有照片和视频均被删除, 优衣库试衣间事件也没有出现在新浪话题榜上。由于视频的大量点击量以及网上段子手的积极参与, 给优衣库带来了巨大的广告效应, 网友不得不提出质疑, 指出试衣间事件实际上为优衣库的营销手段。而优衣库官方在15日作出回应, 表明优衣库方面非常重视这件事, 会严肃调查, 并坚决否认所谓的自我营销说法。

1.公民处事行为要规范和谨慎。不管是恶意视频还是营销手段, 身处互联网时代, 对自己的处事行为要更加规范和谨慎。撇开优衣库不讲, 视频上传对当事人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生活越来越透明化, 这并不是一件坏事, 然而所有的事情都有一个度, 必须把握好度, 给自己和其他人一些尊重和保护。优衣库事件并不是一个供人娱乐的饭后话题, 也不该是各大商家广告营销的话题热点。必须严肃对待, 加强法治力量, 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控, 规范网络用户的行为, 需要网络平台负责人的调控和每一位网民的配合。

2.微博就“优衣库不雅照事件”关闭恶意营销账号。截至7月15日9时, 共关闭借此诱导关注、恶意传播的账号35个。截至16时, 共接到网友举报并处理相关信息11850条, 关闭恶意营销、诱导关注账号117个。长期以来, 微博始终保持对色情信息的处理力度, 近期还重点处置了引导至第三方平台进行色情服务交易的行为。广大用户应该积极举报, 共同抵制色情信息的传播。

名人微博就“不雅视频”公开道歉

通常来说, 私人场合的东西不适合做政治定性的依据, 因为人在这种场合比较放松, 说话随意, 容易受临时性因素的影响。而政治是严肃的事情, 用于政治定性的材料应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言行。毕福剑就“不雅视频”做出公开道歉, 称个人的言论在社会上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 作为公众人物, 一定吸取教训, 严格要求, 严于律己。

1.互联网时代名人谨言慎行。互联网时代, 舆论对名人的窥探无孔不入, 这大大提高了名人谨言慎行的必要性。各种社会名流的私下言行被曝光到互联网上, 在全世界都已屡见不鲜。互联网时代的舆论有其自身规律和特点, 它可以截取名人言行的一个片段, 对其进行难以置信的放大, 导致不可思议的后果。毕福剑风波可谓最新殷鉴。

名人们多自重、多谨慎还是必要的。尽管无法根据已有信息下某个结论, 但上述视频降低了名人的公众形象, 让多数人感到不舒服是确定无疑的。大众明星作为公众人物, 与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念保持和谐, 比嬉笑怒骂地显示“才华”更为重要。

2.搜狐网友舆论大致持平。在搜狐针对网友的调查中, 虽然54%的网友认为“言论自由过界”, 但也还有43%的网友认为是“酒桌上的调侃, 不涉及原则问题, 不必上纲上线”, 相差不多。更要紧的是关于“将私人聚会的视频发布到网上的好事者”, 有45.61%的网友认为这个行为是为了“向大众公布毕福剑真实的一面”, 但与此同时, 也有25.94%的网友认为此人“别有用心, 想对毕福剑发难”, 另有20.08%的网友认为此举涉嫌窃取他人隐私, 属于非法行为。后两者相加, 正好也与前者大致持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有些法治观念强的网友一下子辨识出来谁是真问题, 认为偷拍违法, 认为发视频的人比老毕更可恨。这类说“老毕交友不慎”的网友, 和像“中国人”这样义愤填膺的网友也是势均力敌, 看来搜狐网友的舆论是大致持平的, 网友意见的分裂一以贯之。

微博寻人被疑“恶意营销”

一条由众多网友接力, 并有多位名人转发的寻人微博, 被警方证实所谓失踪女孩查无此人。网友开始怀疑, 这是一家公司的恶意营销策划, 通过透支网友信任以达到宣传的目的。

1.虚假的寻人微博。2015年6月24日, 寻找失踪儿童的民间公益组织“宝贝回家”发布的微博称, 6月1日一位名叫刘艾菲的10岁小女孩在南京雨花区红山动物园走失, 对于小女孩的特征描述是有酒窝, 双眼皮, 穿一条安奈儿的连衣裙。微博中还附上了这名女孩和她所穿衣物的照片。6月25日经警方证实, 失踪的10岁女孩查无此人, 而且警方及红山动物园均未接到报警。众多转发这条微博的名人和网友们, 要求警方介入调查。

2.安奈儿品牌是否策划微博营销。网友怀疑, 这条微博的背后其实是安奈儿服装公司的恶意营销策划。因为在微博配图中, 除了女孩照片外, 还附上了占比例较大的安奈儿童装图片。“宝贝回家”负责人称, 一般来寻人的求助者, 对于失踪者穿着方面的描述都是关于颜色、样式、图案等, 从来没见过一上来就说穿什么牌子的。安奈儿在其官方微博发表郑重声明:安奈儿对于此事, 事先并不知情, 绝非企业蓄意炒作, 坚决支持相关部门彻查。而“宝贝回家”负责人也认为, 此事可能属于个人恶意登记虚假信息, 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 一般不会通过公益的方式进行炒作和营销。

3.企业文化不会自毁品牌和声誉。博瑞艾科品牌营销机构总经理梅峰, 在接受《国际金融报》采访时表示, 网友愤怒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条微博滥用了人们的同情心。利用公益方式进行营销并没有什么错, 但是如果发布虚假信息或者超越道德底线, 这样的行为便是可耻的。微博营销一般出于商业目的, 虚假信息通过公益营销风险过大, 拆穿之后负面影响远大于正面影响。虽然有时候没名声不如坏名声, 但一般是基于个人而言, 对于企业来说, 通常不会拿自己的品牌和声誉开玩笑。

微信对恶意营销账号限制人数

2015年5月20日, 武汉“太美人才”董事长方奕的微信接连收到消息, 被告知“你的微信人数已达上限, 请删除部分后再添加”。方总在朋友圈中吐槽:关注好友已达上限, 加不了新朋友, 这是要逼着我们辞旧迎新吗?有朋友在“评论”中问方总有多少个朋友, 方奕回答有6000多个。

1.微信朋友圈不是营销平台。5月16日开始, 腾讯掀起了新一轮“净化行动”, 大力打击微信公众号和朋友圈假货、代购营销。微信团队的官方微博上称, 微信朋友圈是由熟人关系链构成的小众、私密的圈子, 它不是营销平台。不鼓励利用个人微信号进行营销, 为了保护用户体验, 净化平台环境, 微信对部分通过大量添加好友, 从事商业营销的个人微信号进行联系人数量限制, 并对用户举报较多、涉及假货及商业侵权的微信号,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2.个人通讯录好友上限5000。每人微信的“个人好友数量、关注的公众账号数量、所在群内成员的数量将不能超过5000个, 一旦满员将无法添加”。对于这种说法, 腾讯方面表示:“微博上传言的5000人上限包括群和公众号, 这种说法不对。5000人的上限是指通讯录好友数量, 不包括群和公众号。其实绝大多数人都达不到5000的上限, 有这么多好友数量的, 十有八九是营销账号。”对于分享到朋友圈里的信息不少朋友看不到的问题, 腾讯方解释说, 由于在朋友圈里分享的内容是以随机的形式发送给“圈内人”的, 并不是每个“圈内人”都能看到。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 随机转发的现象较早之前就已经存在, 转发的比例大概在七成左右, 其目的“大概也是为了限制恶意营销吧”。

3.打击恶意营销, 别限制正常用户。随机对63名微信用户进行调查, 发现11%的用户通讯录联系人少于50人;78%的用户通讯录联系人数量在50—200人之间;10%的用户通讯录联系人数量多于200人。像方奕这样好友人数超过5000的微信用户, 不到百分之一。“腾讯‘净化’朋友圈的行为我举双手赞成。但打击那‘十有八九’的恶意营销, 把‘十之一二’的正常用户也一刀切有些不妥。”一位微信达人说。现在网络技术较为发达, 总有办法区分恶意营销和正常扩散, 随机转发这种方式容易导致朋友之间的误会。

上一篇:光电测量法下一篇:工作特点与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