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动脉留置导管

2024-09-28

肝动脉留置导管(通用7篇)

肝动脉留置导管 篇1

人工肝支持系统 (ALSS) 是目前治疗重症肝炎、各种肝衰竭的重要疗法之一, 建立良好的血液循环通路是ALSS治疗成功的关键, 临床常采用中心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建立ALSS临时血流通路, 以保证治疗过程中的血液通畅, 但其最大弊端即为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 (CRI) , 若患者继发感染, 常加重病情, 成为导致患者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之一[1]。为进一步控制、预防以及减少ALSS留置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 本文对近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2例行ALSS治疗后并发CRI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此总结CRI感染的风险因素, 提出相应护理对策, 为CRI的防护提供理论依据,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开展ALSS患者32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标准, 慢性重症肝炎12例, 急性、亚急性肝衰竭20例;其中2013年10例24次治疗, 2014年12例31次治疗, 2015年1-6月10例23次治疗, 所有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18~52岁, 平均 (41.5±2.3) 岁;颈静脉置管28例, 股静脉置管4例, 留置时间7~30 d, 平均 (15.5±2.4) d, 排除心、肺、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及意识不清者。

1.2 方法

观察并记录32例ALSS患者的临床资料, 包括CRI感染情况、转归情况、是否无菌环境操作、留置/拔除导管护理操作是否规范、静脉置管天数、白蛋白水平、有无穿刺部位渗血或皮下血肿、人工肝治疗次数等信息资料, 将采集到的资料信息采用Excel进行汇总, 以此总结CRI感染的风险因素。

1.3 评定标准

留置静脉导管感染诊断标准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1) 不明原因体温升高, 高于38℃, 拔管后, 体温恢复正常; (2) 穿刺点局部红肿热痛或有脓液排出; (3) 沿导管皮下行走部位出现弥散性红斑并伴有疼痛[2]。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CRI感染情况及转归

32例ALSS患者中, 发生CRI者11例列为感染组, 未发生CRI患者21例列为非感染组, 感染发生率为34.4%, 其中导管细菌定植4例, 合并局部感染5例, 血流感染2例。所有CRI感染患者待拔除导管后, 在护肝及支持等综合治理基础上, 遵医嘱予以全身抗感染治疗1周, 9例好转出院, 2例因病情危重, 拔管后放弃治疗自动出院。

2.2 CRI感染相关性风险因素

两组对6个因素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 无菌环境操作不规范、留置/拔除导管护理操作不规范、白蛋白水平较低、穿刺部位渗血或皮下血肿、人工肝治疗次数较多是CRI发生的风险因素, 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3 讨论

人工肝支持系统是为重症肝炎患者清除肝脏、血液及血浆蛋白结合的毒性物质, 同时, 补充患者缺乏的白蛋白和凝血因子, 该治疗的关键是保证留置导管通畅, 但是导管穿刺点易感染, 加重患者病情, 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 分析导管相关危险因素, 并针对危险因素开展护理尤为重要。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无菌操作不规范、留置/拔除导管护理操作不规范、白蛋白水平较低、穿刺部位渗血或皮下血肿、人工肝治疗次数是CRI发生的风险因素[3]。

3.1 无菌环境操作

ALSS是一种治疗重症肝炎、各种肝衰竭新技术, 护理人员因无菌观念淡薄、隔离与防护不到位等因素, 易造成CRI发生。为此护理人员需重视在无菌环境下操作, 具体操作如下, (1) 人工肝治疗室消毒:治疗室温湿度适宜, 每日开窗通风、紫外线消毒1 h, 用2000 mg/L含氯消毒液对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消毒; (2) 严格无菌操作:留置导管是一种有创侵入性操作, 为此在置管时及置管后换药时应严格无菌操作, 预防导管腔内、腔外感染; (3) 保护性隔离:给予患者保护性隔离, 并针对ALSS留置导管开展目标性检测, 及时整改护理方案; (4) 皮肤消毒护理:穿刺部位定期用2%碘伏进行消毒, 若在换药时皮肤消毒范围直径超过20 cm, 并采用顺时针由内向外进行消毒, 以保持导管周围皮肤无菌环境, 皮肤消毒完毕后用无菌敷料包扎, 并保持局部清洁干燥[4]。

3.2 留置/拔除导管护理操作

尽管颈/股静脉置管创伤小、易操作, 但留置导管是确保ALSS治疗成功的关键, 然而部分护理人员因换药操作时无菌观念不强, 致感染率增高, 且若在留置导管期间发生导管脱出, 脱出的导管壁与皮肤之间形成一个开放性的腔隙, 为细菌滋生提供温床, 进而增加感染发生率, 同时, 若长时间留置静脉导管可增加感染的风险, 应适时把握拔管指征, 拔管时按规范操作。

3.2.1 留置导管护理操作

(1) 导管换药:每次治疗后1~2 d换药一次, 清洁导管局部皮肤后, 用2%碘伏消毒, 取5 ml注射器, 将导管内肝素和血凝块抽出, 严禁向导管内推注, 再将1%肝素盐水3~4 ml分别低压注入动、静脉管腔, 最后用无菌纱布包裹导管连接处; (2) 保持导管通畅:用5 ml注射器或负压吸引将导管内血凝块抽吸出, 生理盐水冲管, 再用1%肝素封管液封管, 无效时可拔管。导管脱出, 严禁送回; (3) 定期检查导管:检查导管是否松动、穿刺点是否暴露、敷料是否渗湿及松脱等情况, 并及时处理; (4) 减少导管处护理操作:避免导管处推注药物或采血, 减少肝素帽开启次数; (5) 导管脱出:若发生导管脱出, 严禁再次插入。

3.2.2 拔除导管护理操作

拔管指征: (1) 患者治疗结束; (2) 患者不明原因发热, 疑似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3) 穿刺点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征兆; (4) 导管阻塞, 经畅通护理无效者。拔管方法:局部消毒处理后, 剪除缝合线, 多层无菌纱布覆盖, 同时将导管迅速拔出, 用手掌跟部按压穿刺部位2.5 h, 嘱患者平卧, 勿用力, 防止局部血肿。同时, 取导管尖端5 cm进行半定量培养, 同时抽取穿刺侧或对侧肢体外周血标本一起送检, 做病原菌培养、分离鉴定及药敏实验。必要时全身应用抗生素, 实验室结果出来后, 针对性用药。

3.3 静脉置管天数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 ALSS患者CRI感染的发生与导管留置时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且随着时间延长, CRI发生率越高, 两者呈正相关关系[5]。尽管临床要求在可疑CRI发生前, 应及早拔管, 但在实际临床中, 缩短导管留置时间不可控因素较多, 如ALSS治疗后观察疗效、患者等待血浆等客观原因下, 需延长导管留置时间, 为此在病情可控的基础上, 护理人员尽可能采取积极护理对策, 以预防CRI发生, 从而保障ALSS的有效持续治疗, 同时, 根据实际情况适时拔管, 以免诱发感染发生。适当延长置管天数的护理操作如下: (1) 置管时间超过7 d后, 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各项感染指标; (2) 保持患者周围环境清洁, 保持患者个人卫生, 必要时对患者进行消毒隔离护理。

3.4 白蛋白水平

ALSS患者多为重症肝炎、各种肝衰竭患者, 其肝细胞均呈不同程度受损, 致使肝细胞合成蛋白水平降低, 易诱发低蛋白血症, 使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抵抗力低下, 易引起感染发生[6]。为此护理人员在密切监测患者白蛋白水平的基础上, 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丰富维生素的饮食, 必要时遵医嘱补充人血白蛋白, 从而纠正低蛋白血症, 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 降低感染率。

3.5 穿刺部位渗血或皮下血肿

穿刺部位渗血和皮下血肿是CRI感染的主要风险因素, 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肝脏功能低下, 可诱发凝血功能障碍, 且下肢躁动活动度所致, 待局部渗血、皮下血肿发生后, 病原菌可经血液繁殖, 进而诱发CRI。为此护理人员, 需于ALSS治疗前后定期检查肝功能、凝血四项、血生化等指标, 并遵医嘱提前输注维生素K1或血浆补充凝血因子, 减少肝素用量;同时限制患者置管期间下肢活动, 以免引起导管穿刺部位出现血肿、皮下出血或渗血;此外, 尽量减少反复穿刺导致的渗血, 减少局部感染诱因和细菌侵入的风险。

3.6 人工肝治疗次数

随着人工肝治疗次数增加, 导管接头被污染的可能性增加, 从而因导管接头被污染所致的CRI感染风险也逐渐升高。为此护理人员需重视导管接头的无菌消毒护理, 将静脉导管与人工肝管路连接前, 将导管接头用3%碘伏全面彻底地消毒, 并于治疗后断开连接后, 用肝素盐水冲洗静脉导管内血液, 再用3%碘伏将导管接头彻底消毒, 并更换新的肝素帽封管, 最后将导管末端用无菌纱布包裹。

综上所述, 护理人员在ALSS治疗中, 需重视CRI的预防护理, 根据CRI发生风险因素, 树立无菌操作意识, 全程无菌操作, 提高穿刺、置管、拔管护理操作技术, 专业管理维护导管, 合理平衡置管时间和ALSS治疗效果, 从而有效降低CRI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莫丹, 袁素娥, 周涛, 等.人工肝股静脉留置导管病原菌定植结果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7 (10) :900-901.

[2]刘建华.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病的临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16) :372-373.

[3]叶永妍.全程护理干预对人工肝支持患者留置股静脉导管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 2012, 11 (2) :17-18.

[4]左树荣, 杨予敏, 耿爱香.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并发症观察与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 (10) :176-177.

[5]张沛华.人工肝治疗125例患者股静脉留置管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 2011, 27 (20) :3149-3150.

[6]周美芳, 丁卫芳, 陈丽慧.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戊型肝炎的护理体会[J].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0, 13 (5) :388-389.

肝动脉留置导管 篇2

在成功建立大鼠肝动脉插管并体外留置模型之后,总结经验认为此技术改进的关键有以下几点。

①大鼠的选择 鼠龄太小或体质量太轻,其胃、十二指肠动脉管径相应会过小而致导管无法插入;鼠龄太大,血管与脂肪组织粘连过多难以分离,且血管老化失去弹性极易断裂;选择鼠龄在16~30周,体质量在250~350 g的大鼠,实验效果比较理想;②手术前血液肝素钠化可以避免在导管插入成功后,回流的血液凝固阻塞管道,同时也可以起到充盈靶血管的作用,但要注意避免肝素用量过大而致伤口渗血、不愈合;③麻醉剂及量的选择 在参阅文献及预实验效果比较后最终选择了戊巴比妥钠,它具有起效快、可控性强、副作用小等优点[5];鉴于实验大鼠个体差异性,以2%戊巴比妥钠45 mg/kg标准,先推总量的2/3,以全身软瘫、角膜反射消失为进行麻醉完成的基准,若不足余下的以0.1 mL/次试推直至完成;④血管分离 Glisson系统中肝门静脉、肝固有动脉和胆管三者被共同的血管周围纤维囊所包裹,故术中血管分离操作须十分小心,尽量祛除血管外壁的结缔与脂肪组织将各血管分离,以便于血管结扎、剪切口;因为大鼠肝叶较脆,血运丰富,所以动作要轻柔,尽量避免机械损伤;动脉夹夹闭肝总动脉时间不宜过长,尽量将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至最低程度;⑤导管留置 导管插入后松开动脉夹,可见管内血液回流,为导管插入成功的标志;导管潜行于皮下是其长期留置体外的关键,由于大鼠活泼好动,喜欢撕咬,一般手术置管后导管容易被撕裂、咬断,故注意严防感染,加强局布消毒,并防止凝血堵管,定期使用肝素钠通管。

肝动脉留置导管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5例, 其中男8例, 女17例, 年龄27~75岁, 平均46.3岁。所有病例均经B超、CT+增强扫描、血管造影证实。其中, 15例有不同程度的上腹部不适、胀痛等临床症状, 10例在体检超声检查无意中发现;肝右叶15例, 肝左叶2例, 两叶分布8例;瘤体最大直径5~10 cm 21例, ≥10 cm 4例。17例患者肝功能正常, 8例患者轻度异常, 有1例HBs Ag阳性, 所有患者AFP均为阴性。

1.2 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 经鞘插入5F Cobra管, 选择性肝动脉造影, 明确血管瘤的部位、大小、数量及供血动脉, 然后超选择性将导管头端尽量送入瘤体的供血血管开口, 再次造影明确有无侧支循环, 确认是否已避开其他血管后, 注入2%利多卡因3~5 m L, 随后再将平阳霉素 (8~16 mg) 与超液态碘化油充分乳化 (其量与瘤体大小约相等) , 在透视下, 经导管缓慢推注, 最后再用明胶海绵颗粒 (条) 混合造影剂栓塞供血动脉 (明胶海绵颗粒的大小根据所需栓塞的动脉直径而定) 。在栓塞过程中多次缓慢轻注造影剂, 观察血管瘤的供血血管大部分被栓塞即可;栓塞过程中在透视下严密观察, 防止正常动脉被误栓。对多支血供或瘤体巨大者, 可1个月后再进行二次介入栓塞治疗。对于栓塞后综合征给予解热、止痛等对症治疗。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肝血管瘤缩小>50%以上, 症状减轻。有效:肝血管瘤缩小25%~50%, 部分症状减轻。无效:肝血管瘤无变化, 临床症状没有改善。

2 结果

2.1 造影征象及疗效观察

注入栓塞剂后, 所有病例显示栓塞剂呈水滴状充填瘤体, 逐步堆积并显现瘤体形态、轮廓和大小。25例肝血管瘤患者, 共行29例次介入栓塞治疗, 其中4例肝巨大血管瘤者为二次栓塞, 全部患者术后经复查肝功能无异常, 4~7 d出院, 均于首次术后随访1~6个月, 行B超或CT检查, 其中显效16例, 瘤体缩小50%以上;有效8例, 瘤体缩小>25%;瘤体缩小<25%者1例。有效率达96%。

2.2术后反应及并发症

25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发热、疼痛、食欲下降等介入术后常见的栓塞反应, 17例出现右上腹胀痛, 8例患者肝功能轻度异常。经积极改善肝功能、预防感染、对症等治疗3~4 d后症状逐步缓解。全部病例未发生正常动脉被误栓、胆囊坏死穿孔、急性胰腺炎、血管壁破裂、假性动脉瘤形成等并发症[3]。

3 讨论

3.1 病理分型及临床症状

肝血管瘤病理上可分为四型: (1) 海绵状血管瘤, 是最常见类型; (2) 硬化性血管瘤; (3) 血管内皮细胞瘤; (4) 毛细血管瘤, 少见[4]。多数肝血管瘤无明显不适症状, 多在健康体检常规行B超检查或行腹部手术时被发现, 尚无证据说明它们有恶变可能, 但偶可与肝脏的其他恶性肿瘤相混淆致误诊。当血管瘤增大至5 cm以上时, 可能出现非特异性的腹部症状, 如: (1) 腹部包块:包块有囊性感, 无压痛, 局部听诊偶闻血管杂音; (2) 胃肠道症状:可有右上腹隐痛和不适, 伴恶心、呕吐、嗳气、食后胀饱和消化不良等; (3) 压迫症状:巨大的血管瘤可对周围组织和器官产生推挤和压迫。压迫食管下端, 可出现吞咽困难;压迫肝外胆道, 可出现阻塞性黄疸和胆囊积液;压迫门静脉系统, 可出现脾大和腹水;压迫肺脏可出现呼吸困难和肺不张;压迫胃和十二指肠, 可出现消化道症状等; (4) 肝血管瘤破裂出血, 可出现上腹部剧痛, 以及出血和休克症状, 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多为生长于肋弓以下较大的肝血管瘤发生自发性或创伤性破裂出血的危险[5,6]。因此, 对肝血管瘤的治疗是必要的。

3.2 治疗原理

Herman等研究证明, 肝血管瘤的血供均来自肝动脉分支而门静脉不参与供血, 其内无正常胆管、肝组织及无动静脉瘘, 且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清楚[7], 这为肝动脉治疗肝血管瘤提供了理论依据。使用平阳霉素碘化油混合乳剂经肝动脉进入瘤体后填充并长期滞留其中, 再用明胶海绵栓塞供应动脉, 使瘤体坏死, 病灶缩小, 起到永久性栓塞作用。其原理如下: (1) 注入的平阳霉素具较强抗肿瘤活性及血管硬化作用, 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DNA合成, 使其发生变性、坏死、脱落, 从而抑制内皮细胞增生, 促使血管退化。由于药物局部高浓度高渗状态, 导致血管内皮无菌性炎症, 继发内膜增厚, 管腔缩小[8]。 (2) 碘油属于周围性栓塞剂, 对血管瘤有明显亲和力, 填充血窦形成血栓, 血栓机化、纤维化, 使血管瘤成为纤维组织[9], 其作为一种油质颗粒, 兼有导向和填塞瘤体内血窦的作用, 加之碘元素原子序数较大, 不透X线, 便于监视释放及判断栓塞效果。 (3) 明胶海绵的作用是阻止病变血供, 使瘤体内压力降低, 有利于液态碘油乳剂滞留, 加强栓塞效果, 其取材方便, 无不良副作用[10]。因此采用温和缓慢的平阳霉素碘化油混合乳剂, 对肝海绵状血管瘤经导管动脉栓塞为宜[11,12]。

对于肝巨大血管瘤或有多支供应血管者行一次介入栓塞治疗, 不能完全破坏血管瘤内壁, 使供血动脉中断, 术后易复发, 往往需二次介入栓塞治疗。

3.3 该术式较传统手术的优势

(1) 微创, 仅作股动脉穿刺, 术后并发症少, 不易复发。而传统开刀手术的创伤大, 对正常肝组织损害较大, 易出现难以控制的出血, 术后并发症多, 且易复发。 (2) 透视下造影能准确定位病灶, 再利用导管到达病灶部位进行局部栓塞治疗。对巨大血管瘤、特殊解剖位置的瘤体或多发肝血管瘤也能有效栓塞或二次栓塞。传统手术虽然在术前有影像学资料的定位, 但术中切除肝血管瘤仍有盲目性。若瘤体巨大或邻近肝门及位于特殊解剖位置, 手术切除难度较大, 而多发肝血管瘤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则更小。 (3) 术后恢复快, 住院时间短。本组全部患者术后4~7 d出院。而传统开刀手术, 术后恢复慢, 住院时间可达15 d或更长。 (4) 当患者有惧怕开刀的心理压力而不愿接受创伤性手术时, 介入治疗肝血管瘤则成为首选方案。 (5) 目前介入治疗技术在基层医院也普遍开展, 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术治疗肝血管瘤适宜推广运用。

3.4 该术式的技术要点

(1) 术者必须有娴熟的介入操作技巧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2) 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3) 栓塞前先经导管注入2%利多卡因5 m L, 可缓解血管的痉挛;注入混合乳剂时必须在透视下缓慢推注, 避免过快造成压力过大致血管破裂。 (4) 根据血管造影显示血管瘤的大小估计碘油和平阳霉素的用量, 瘤体越大, 碘油用量越多, 当混合乳剂流入瘤体速度减慢或出现返流时即可停止注入。 (5) 栓塞过程需透视下严密观察, 防止栓塞正常动脉。 (6) 多发或巨大的肝血管瘤可分次栓塞。 (7) 术后密观病情变化, 改善肝功能、预防感染、积极对症治疗。

综上所述, 利用平阳霉素碘化油混合乳剂及明胶海绵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术治疗肝血管瘤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术治疗后患者的造影征象、外周血生化、术后反应及并发症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探讨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术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应用前景。方法:选取25例经B超、CT或血管造影证实的随机分期的肝血管瘤患者,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穿刺进行肝动脉栓塞术一次或多次治疗。结果:25例肝血管瘤患者术后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所有瘤体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 术后反应及并发症仅有少数几例发生轻微的不适症状, 大多数未进行处理, 于3~4 d后自行消失。结论: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术治疗肝血管瘤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

肝动脉留置导管 篇4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病人45例, 男38例, 女7例;年龄36岁~77岁, 平均56岁。

1.2 治疗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 在局部麻醉下经股动脉穿刺, 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透视下将导管插至固有动脉或其分支注射抗肿瘤药物和栓塞剂, 通过阻断肿瘤的血供, 使瘤体严重缺血和坏死而缩小, 可达到临床治疗肝癌的目的[2]。常用的栓塞剂有碘化油和吸收性明胶海绵颗粒, 现多用抗肿瘤药物和栓塞剂混合后注入肝动脉, 一般6周~8周根据复查结果重复进行TACE治疗。

1.3 结果

使病人的生理、心理达到最佳状态, 确保介入手术的成功,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病人入院后护士应热情接待, 主动介绍病区环境及医院规章制度, 消除病人的陌生感、紧张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从而使病人尽快进入角色, 以便更好地配合检查和治疗。有些癌症病人, 尤其是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病人, 认为自己患上不治之症, 情绪悲观, 对治疗失去信心, 甚至想放弃治疗。这些不良情绪会降低机体的抵抗力, 影响对手术的依从性。护士应与病人加强沟通, 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癌肿的可治性、治愈成功的先例, 同时介绍介入治疗的方法、过程和注意事项, 以消除病人的焦虑、恐惧、忧虑等不良心理情绪[3], 增强其勇气和信心, 保持情绪稳定,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使其以良好的心态接受并配合介入治疗。

2.1.2 饮食指导

指导病人进清淡、易消化、高营养的半流质饮食。

2.1.3 术前准备

常规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电图、血常规、血糖、血凝常规、肝肾功能等、碘过敏试验、备皮、锻炼床上大小便、术前4h禁食水等。

2.2 术中护理

2.2.1 心理护理

介入手术室要干净、整洁、温度、湿度适宜, 病人进入导管室要“三查七对”, 护士态度热情, 主动自我介绍, 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和手术医生, 消除病人的陌生、紧张感。协助病人平卧于手术床上, 加档板防坠床, 播放病人喜爱的音乐放松心情分散注意力, 减少病人暴露的时间。

2.2.2 术中配合和护理

严格无菌操作, 熟悉手术的过程、步骤, 准确无误地配合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 缩短手术时间。术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并及时处理。主动关心和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 注射造影剂前应告知病人会有发热的感觉, 并密切观察有无恶心、胸闷、皮疹等变态反应, 注射化疗药物、栓塞后应观察病人有无恶心、呕吐, 一旦出现应协助病人头偏向一侧, 口边放污物盘, 嘱病人深呼吸, 及时将呕吐物处理干净。我科术中常规使用地塞米松10 mg、托烷司琼5mg静脉注射预防过敏及呕吐。观察病人有无腹痛, 腹痛时应安慰病人是栓塞后的正常反应, 不能耐受者遵医嘱予镇痛剂止痛。

2.3 术后护理

2.3.1 心理护理

介入治疗后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 病人往往不明原因, 会认为治疗效果不好, 手术不成功, 精神紧张、焦虑, 更加重不良反应, 护士应加强和病人及家属的沟通, 了解病人的想法, 满足病人的需求, 体谅病人的心情, 针对病人的心理问题耐心地讲解、安慰, 并给以对症处理。鼓励家庭成员多陪伴病人, 给予心理上的支持。

2.3.2 一般护理

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血压、脉搏、呼吸、尿量、下肢血液循环情况并做记录。做好基础护理, 病房整洁、干净、空气流通, 根据医嘱准确留取各种标本并及时送检。

2.3.3 穿刺部位的观察和护理

介入手术完毕后穿刺点压迫15min~20min, 用棉垫及绷带加压包扎后返回病房。病人取平卧位, 绝对卧床, 穿刺肢体伸直制动12h, 沙袋压迫6h。严密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渗血, 嘱病人咳嗽、呕吐、大小便时一定要按压穿刺点, 以防出血。

2.3.4 发热的观察和护理

大多数病人术后4h~8h体温升高, 持续1周左右, 是机体对坏死肿瘤组织重吸收的反应, 体温多在37.5℃~38.5℃, 无不适者不需特殊处理。嘱病人多休息、多饮水, 高热者采取降温措施, 补充水分, 避免机体大量消耗。

2.3.5 腹痛的观察和护理

密切观察腹痛的部位、程度及性质, 向病人做好解释。给予安慰、热敷、按摩、听音乐等, 转移病人的注意力, 对疼痛不能耐受者应遵医嘱给予止痛剂以对症处理。疼痛剧烈者, 警惕肿瘤破裂大出血及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穿孔。

2.3.6 恶心、呕吐的观察和护理

观察并记录呕吐物的量, 颜色和性质, 指导病人进清淡易消化饮食, 少量多餐, 必要时禁食, 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

2.3.7 肝损害的观察和护理

化疗药物灌注、栓塞后引起的肝缺血均可导致肝功能受损, 肝功能衰竭是TACE术后的严重并发症[4]。应定期复查肝功能, 出现肝功能损害病人应卧床休息、吸氧、合理饮食、保证睡眠充足。必要时进行药物保肝治疗。

2.3.8 肾损害的观察和护理

术中大量使用造影剂及化疗药物可致肾功能损害[5]。应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 鼓励病人多饮水, 观察尿液的颜色、性状和量, 每天尿量不少于1 500 mL, 定期复查肾功能、尿常规和电解质。

2.3.9 健康指导

指导病人进食高蛋白、适当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低盐饮食, 少量多餐, 并尽量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 忌食油炸、辛辣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6]。戒烟酒, 保持乐观情绪, 生活规律、劳逸结合, 按医嘱服药, 定期复查就诊。

3 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及健康观念的转变, 病人对护理的需求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护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病人在身心上得不到系统的、全面的护理, 既不利于疾病的快速恢复, 也影响到病人对护士和医院的满意度[7]。而整体护理模式则顺应了医学模式的转变, 在本组的肝癌介入病人中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不仅要注意病人的生理方面的改变, 还要重视周围环境和社会环境对病人的影响, 协调病人的生理、心理及周围社会文化诸方面的关系, 完善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 提高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减少医患纠纷。

参考文献

[1]高国贞, 陈颖, 邹立新.肝癌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现代临床医护生物工程, 2004, 10 (3) :267.

[2]叶胜龙.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现状及评价[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2, 10 (3) :165-166.

[3]颜小燕.心脏介入手术病人的心理干预[J].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5, 19 (5) :561-562.

[4]杨小娟.肝癌146例介入治疗并发症的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5, 26 (5) :573.

[5]郭秀军, 郭秀娟, 李岐梅.5例经桡动脉穿刺肝癌化疗栓塞介入治疗病人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06, 41 (11) :1032.

[6]邢丽群.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 2006, 20 (2B) :447-448.

肝动脉留置导管 篇5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7年6月至2012年1月在本院行TACE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发性肝癌患者, 共21例。男16例, 女5例。年龄53~71岁, 平均60岁。胆囊炎9例 (42.9%) , 肝功能严重异常7例 (33.3%) , 消化道出血3例 (14.3%) , 胃胀痛2例 (9.5%) 。

1.2 结果

胆囊炎9例, 主要表现为胆囊区疼痛和局限性腹膜炎, 1例术后1周死亡。肝功能严重异常7例, 主要表现为A S T、A L T增高, A L B降低, 其中4例有明显腹水和黄疸, 其中1例术后1周内死亡。消化道出血3例, 主要表现为术后呕血、便血, 经对症处理后缓解。胃胀痛2例, 主要表现为剧烈胀痛持续性伴呕吐, 其中1例患者在术后3天内完全不能进食, 经对症处理后缓解。

2 讨论

T A C E后胃肠道反应, 胃胀痛主要是由于T A C E治疗时超选不到位, 碘化油和化疗药物进入胃左右动脉内, 特别是碘化油在栓塞胃分支动脉后容易引起胃的扩张和麻痹[1]。此外, 术后过早进刺激性饮食, 也可能引起胃痉挛, 导致疼痛。有胃病史的患者较易发病, 本组有1例胃溃疡病史, 在化疗药物的作用下溃疡面可能重新出现, 导致疼痛。消化道出血的原因较多, 如肿瘤过大、门脉内有瘤栓、胃胀痛引起的应激性反应和呕吐导致的门脉压力增加等[2]。本组有1例患者由于呕吐导致便血。此外, T A C E治疗时未进行超选择性插管以及化疗药物的消化道毒性反应, 也是引起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

胆囊炎的发生原因一为患者术前有慢性胆囊炎病史, 在相应操作刺激下易导致胆囊炎急性发作。本组4例有胆囊炎病史。二是操作因素。胆囊动脉多起源于肝右动脉, TACE治疗时若药物输注速度过快, 则碘化油和化疗药物容易进入胆囊动脉引起炎症[3]。此外, 术后过早进油腻食物也可导致发病。由于多数患者有甲肝、乙肝、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炎等, 肝功能异常在肝癌患者中普遍存在, 本组肝功能严重异常7例, 其中Child分级为B级3例, C级4例。且患者肝脏储备功能普遍较差。死亡的1例患者肿瘤大小超过15cm, 术前未进行严格保肝治疗。对于肝癌患者来说, 由于肝储备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T A C E治疗需要使用损伤肝功能的化疗药物, 并减少肝脏血供, 因此肝功能严重异常在并发症中是较常见的。

对有肝功能严重异常者, 先行保肝治疗, 待其身体状况相对好转后, 再行T A C E。我们认为: (1) 在手术方案的选择上, 凝血机制差、保肝治疗后肝功能依然异常、Child分级为C级、伴肿瘤过大者, 要谨慎考虑是否采用TACE治疗, 或可单纯行灌注化疗 (T A I) 。即使决定采用T A C E, 也要少灌注化疗药物, 或少量多次。术后继续保肝治疗, 并注意降低门脉高压。 (2) 术中尽量做超选预插管或使用微导管插管到靶血管内, 以减少胆囊炎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对于不能避开胆囊动脉者, 应减少化疗药物的剂量。术中操作注意避开供血动脉, 伴有脾大及脾功能亢进或肝硬化的门静脉主干瘤栓患者, 用回流入门静脉的方法同时行脾、肝动脉栓塞。不能超选者绕行胃和十二指肠动脉栓塞后, 再行肝动脉栓塞。

总之, 我们认为, T A C E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原因较为复杂。应该从严格选择适合T A C E的病例, 术前术后身体调理以及术中妥当处理病变等多方面来加以预防。

参考文献

[1]李榕华, 刘向东, 卢春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的并发症[J].实用医学杂志, 2010, 26 (1) :163.

[2]贺斌, 谭隆旺.经肝动脉介入治疗肝癌并发症分析[J].西南军医, 2004, 6 (2) :l-2.

肝动脉留置导管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间自愿到我院介入科接受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183例,全部患者均经临床、穿刺活检病理和影像学综合诊断所证实,诊断结果均符合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诊断标准[2]并具有术前、术后MSCT检查资料。其中,男性126例,女性57例;年龄30~78岁,平均年龄(56.6±2.1)岁;全部病例均为单发病灶,其中肿块型131例,结节型52例。患者观察期内全部存活。

1.2 方法

1.2.1 MSCT检查方法:

TACE术前检查,采用Siemens sensation 64型MSCT机及随机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自膈顶至肚脐进行连续扫描,层厚5 mm,螺距1.15 mm。先行常规MSCT平扫,然后采用对比剂自动跟踪智能触发技术进行多期增强扫描,触发点选择腹腔干起始处的腹主动脉层面,触发阈值为100 Hu,分别扫描动脉期、静脉期和延时期。触发后自动延时5 s开始动脉期扫描,动脉期扫描结束后延时24 s开始扫描门脉期,门脉期扫描结束后延时60 s开始扫描延时期。对比剂选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佛醇(50 m L∶33.9 g,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于患者肘部置入静脉留置针(20GX/29 mm),采用团注法,对比剂总量1.2~1.5 m L/kg,注射速率3.0~3.5 m L/s。检查完成后,迅速将原始扫描数据进行减薄处理,减薄层厚1.0 mm,将减薄数据传至配套随机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图像(VRT)、CT血管造影(CTA)、CT静脉造影(CTV)等多种形式的图像重组。

TACE术后检查,全部患者均于TACE术后1个月行MSCT检查,检查方法与TACE术前MSCT检查方法相同。

1.2.2 介入治疗方法:

根据Seldinger技术进行TACE治疗,栓塞剂采用超液化碘油10~20 m L内加丝裂霉素10 mg。再用5-Fu 1 000 mg、羟基喜树碱10 m L灌注。对有肝动脉-门静脉瘘和肝动脉-肝静脉瘘者,先用明胶海绵颗粒进行封堵,再注入碘油。明胶海绵颗粒大小为1~2 mm。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术前准备、操作方法及术中、术后注意事项均按文献[1]方法进行。

1.2.3 影像分析及评价:

本组所有MSCT图像(包括平扫、多期增强扫描、工作站重组的MPR、VRT、CTA等图像)均由2位有经验的消化组放射医师进行非双盲阅片,阅片结果以2人意见一致为准。

1.2.4 疗效评估:

以Jinno等[3]的分类方法为依据,将介入术后的碘油沉积情况分为4种类型:(1)完全型(Ⅰ型):碘油基本或完全沉积于整个肿瘤,边缘完整或基本完整(图1)。(2)缺损型(Ⅱ型):肿瘤内碘油沉积不完整,有明显的碘油填充缺损区(图2)。(3)簇集型(Ⅲ型):肿瘤内碘油呈簇状或斑片状沉积。(4)稀少型(Ⅳ型):肿瘤内极少或无明显碘油沉积(图3)。以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实性肿瘤的近期疗效评价标准为依据[4],MSCT的TACE疗效评价可分为4种类型:(1)完全缓解型(CR):肿瘤消失或缩小75%以上;瘤内碘油沉积呈Ⅰ型,增强扫描示瘤内无强化,无肿瘤血管和新生病灶,维持4周以上(图1)。(2)部分缓解型(PR):25%≤肿块缩小<75%;瘤内碘油沉积呈Ⅱ型,肿瘤内强化区面积≤25%,维持4周以上(图2)。(3)暂时稳定型(TS):肿块缩小25%以下,肿瘤内强化区面积≥25%,瘤内碘油沉积呈Ⅲ型,无新生病灶并维持4周以上。(4)进展型(PD):肿块增大或出现新生病灶,肿瘤内碘油沉积呈Ⅳ型,沉积范围≤10%(图3)。CR+PR+TS为治疗有效。

1.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SCT结果:

131例肿块型肝癌首次TACE治疗1个月后MSCT表现:碘油沉积呈Ⅰ型38例,占29.0%(图1),增强扫描瘤内无强化,无肿瘤血管和新生病灶。碘油沉积呈Ⅱ型72例,占55.0%(图2),增强扫描无强化或仅小片轻度强化。碘油沉积呈Ⅲ型15例,占11.5%,肿瘤内强化区较大或见肿瘤供血动脉。碘油沉积呈Ⅳ型6例,占4.6%(图3),肿瘤内可见大片强化区及肿瘤供血动脉。52例结节型肝癌首次TACE治疗后MSCT表现:碘油沉积呈Ⅰ型41例,占78.9%,瘤内无明显强化区或供血动脉。碘油沉积呈Ⅱ型10例,占19.2%,瘤内可见小片强化区(经2次TACE治疗后全部表现为Ⅰ型,肿瘤内强化区消失)。碘油沉积呈Ⅲ型1例,占1.9%,瘤内可见强化区及供血动脉。碘油沉积呈Ⅳ型0例。肿块型与结节型肝癌首次TACE治疗后,Ⅰ型碘油沉积类型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679,P<0.01)。

2.2 疗效观察:

本组患者首次TACE治疗1个月后MSCT检查:131例肿块型中,疗效为CR型37例(图1);PR型69例(图2);TS型18例;PD型7例(图3)。52例结节型中,疗效为CR型40例;PR型9例;TS型3例;PD型0例。肿块型与结节型肝癌首次TACE治疗后,CR型疗效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19,P<0.01)。肿块型治疗有效124例,无效7例,有效率94.7%;结节型有效52例,有效率100%。总有效率为96.3%(176/183)。2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9,P>0.05)。

3 讨论

据文献[1]报道,目前我国肝癌的诊治形式仍十分严峻。在我国,肝癌的病死率仅次于胃癌,占第2位。在30~40岁年龄段,肝癌的病死率居于各种肿瘤之首。肝癌的传统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但由于肝癌发病较隐匿,早期常难以发现,当出现临床症状时多已经失去手术机会,能手术切除者不足10%,且复发率很高,生存率仅有28%[5]。1986年,日本学者首次报道了经肝动脉灌注碘油治疗肝癌的临床应用结果[6]。随着我国介入治疗学的迅猛发展,TACE成为不能手术切除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TACE技术的疗效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径路血管的个体差异、肿瘤大小和血供、不同操作者的技术水平等,故不同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较大。文献[7]报道,TACE术后病理学检查仅有22%~50%的肿瘤组织完全坏死,且复发转移率较高。因此,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客观评价TACE的疗效,从而正确指导下一步治疗,并使TACE技术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是提高肝癌TACE疗效的关键。

碘油分子较小,容易进入小动脉,且具有低过敏特点,碘化油携带化学治疗药物经肝动脉选择性沉积在肿瘤组织内,可以起到较好的栓塞及化学治疗作用。由于肿瘤内缺乏吞噬细胞而致病灶内碘油清除较慢,造成碘油沉积,而正常肝组织却能迅速排除碘油[8]。碘的原子序数较大,碘油密度较高,故在CT上可与正常肝组织及肿瘤组织形成良好对比。MSCT较普通CT的优势:(1)患者体位摆放及定位较普通CT简便、准确,进床、退床等全部遥控操作,操作界面与普通电脑相似,术者较易掌握。(2)扫描速度快,扫描层更薄,图像后处理功能强大,能及时快速对图像进行多种形式的图像重组,如MPR、MIP、VRT、CTA、CTV等,故MSCT可以清晰显示肿瘤大小、形态、供血动脉及肿瘤内碘油沉积情况。(3)其测量工具较普通CT丰富、准确且操作简便,更有利于对肿瘤大小、肿瘤血管及肿瘤内碘油沉积面积进行测量。(4)其增强扫描采用自动高压注射器注入对比剂,并可采用对比剂自动跟踪智能触发技术进行多期增强,克服了手工操作造成的误差,其结果更具科学性。所以,在MSCT图像上对肿瘤大小、肿瘤内碘油沉积区及缺损区进行量化分型,进而对TACE术后疗效进行评价是完全可行的。

肝癌TACE治疗后碘油的沉积量与肿瘤组织的坏死程度呈正相关,碘油沉积量愈多愈均匀,则肿瘤坏死愈彻底,碘油沉积越稀少,则肿瘤存活量越多[9]。本组资料显示,肝癌首次TACE治疗后的碘油沉积类型及各型所占比例与肝癌类型有关,肿块型肝癌中,Ⅰ型沉积占29.0%(38/131),此型TACE治疗效果最佳,近期疗效较理想,疗效类型为CR型;Ⅱ型沉积最常见,占55.0%(72/131),此型疗效较Ⅰ型差,疗效类型多为PR型,主要是因为肿瘤内碘油沉积不完整,肿瘤组织有局部残留,须行二次TACE治疗。Ⅲ型沉积较少见,占11.5%(15/131),此型疗效较差,疗效类型主要表现为TS型,主要是因为肿瘤内碘油沉积呈簇状或斑片状,有较多肿瘤组织存活,需行二次TACE治疗或改用其他方式治疗。Ⅳ型沉积最少见,占4.6%(6/131),此型疗效最差,疗效类型表现为PD型,主要是因为肿瘤内碘油沉积极少或无明显碘油沉积,肿瘤组织大部存活,容易继续生长或复发,此型不宜继续采取TACE治疗,而应改用其他方式治疗。结节型肝癌中,碘油沉积类型以Ⅰ型最多,占79%(41/52),此型TACE治疗效果较理想,疗效类型表现为CR型。Ⅱ型沉积较少见,占19%(10/52),TACE治疗效果较Ⅰ型差,疗效类型多表现为PR型,需行再次TACE治疗。Ⅲ型沉积极少见,占2%(1/52),此型TACE治疗效果较差,疗效类型表现为TS型,可行二次TACE治疗后重新评价。结节型肝癌中,首次TACE治疗后未发现碘油沉积为Ⅳ型者,这主要是因为肿瘤较小,供血动脉较少且一般无寄生动脉,TACE治疗较易操作。肿块型与结节型肝癌首次TACE治疗后,近期疗效满意者(CR型)存在较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19,P<0.01)。

由于肝癌常有多条动脉供血或存在寄生动脉,且经TACE治疗的肿瘤多体积较大,故首次TACE治疗后肿瘤内常有不同程度的肿瘤组织残存,加上TACE术后1个月左右侧支循环的建立及晚期肝癌多具备多重供血的特点,致使TACE后常见残存肿瘤细胞增殖和复发,从而影响了TACE的疗效[10]。本组首次TACE治疗后,近期治疗效果满意者(CR型)仅为42.1%(77/183),其他患者均需再次或多次TACE治疗或改用其他方式治疗。

本组资料显示,肝癌首次TACE治疗后,肿块型肝癌的有效率为94.7%(124/131),结节型肝癌的有效率为100%,首次TACE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2%(176/183)。笔者总结后认为:结节型肝癌患者较适于TACE治疗,而首次TACE治疗后MSCT检查碘油沉积为Ⅳ型的肿块型肝癌患者,不宜继续采用TACE治疗。

MSCT能充分显示TACE治疗前后肝癌的大小、形态、血供和数量变化,并可较准确的对肿瘤内碘油沉积情况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为TACE的疗效分型、评价和患者的预后评估提供有力的依据,并对TACE治疗后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11]。

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疗效分型、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自愿到我院介入科接受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183例为研究组,全部病例均经临床和穿刺病理证实。TACE术前均行MSCT平扫和多期增强检查;TACE术后1个月,用MSCT进行平扫和多期增强扫描复查,观察TACE治疗后碘油沉积情况,并将治疗前后的MSCT图像进行对比,比较肿块的大小、血供及有无新生病灶。根据MSCT图像,对TACE治疗的疗效进行分型、评估。结果 本组183例肝癌患者中,肿块型131例,结节型52例。131例肿块型中,疗效为完全缓解型(CR)37例;部分缓解型(PR)69例;暂时稳定型(TS)18例;进展型(PD)7例。52例结节型中,疗效为CR型40例;PR型9例;TS型3例。肿块型与结节型肝癌首次TACE治疗后,CR型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者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可用于肝癌TACE治疗后疗效的分型和评估,从而客观地评价患者TACE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并对下一步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肝肿瘤,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参考文献

[1]吕维富.现代介入影像与治疗学.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458-481.

[2]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3):135.

[3]Jinno K,Tokuyama K,Yumoto Y,et al.Significance of lipiodol-CT in the evaluation of therapeutic effects of Lp-TAE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Clinicopathologic study.Nihon Gan ChiryoGakkai Shi(Jpn),1988,23(8):1660-1671.

[4]蔡鲁平,蔡瑞兴,王艳伟,等.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单发肝癌31例临床疗效观察.肿瘤研究与临床,2007,19(1):30-34.

[5]陈炽贤.实用放射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601.

[6]Kobayashi H,Hidaka H,Kajiya Y,et al.Treat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by transarterial injection of anticancer agents iniodized oil suspension,or of radioactive iodized oil solution.ActaRadiol Diagn,1986,27(2):139-147.

[7]刘艳,王滨,郑传利.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细胞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应用.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17(6):630-632.

[8]Kanematsu T,Furuta T,Takenaka K,et al.A 5-year experienceof lipiodolization:selective regional chemotherapy for 200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epatology,1989,10(1):98-102.

[9]Maki S,Konno T,Maeda H.Image enhancement in computerizedtomography for sensitive diagnosis of liver cancer and semiquan-titation of tumor selective drug targeting with oily contrast medi-um.Cancer,1985,56(4):751-757.

[10]徐蕾,白中红,许软成,等.介入治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分析.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7,21(6):54-55.

肝动脉留置导管 篇7

1 临床资料

2011年8月至2012年10月,共收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57~74岁,均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三期患者。临床表现为间歇跛行5例,静息痛15例,肢端溃疡10例,肢端坏疽5例。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明确动脉单段或多段闭塞,闭塞段4~12 cm。其中15例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临床主要症状为下肢发冷、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趾或足溃疡等。

2 手术及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为局部麻醉,用Siedinger法穿刺股动脉,置鞘成功后用导丝开通闭塞段血管,引入溶栓导管到达闭塞段,注入尿激酶20万U,初步溶栓,将导管尾端通过血管鞘引出体外,患者带血管鞘及溶栓导管返回病房。术后经溶栓导管持续注入尿激酶,床旁彩超监测管腔开通效果,当闭塞段初步开通,管腔内低回声血栓基本消失后再次行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进行PTA术,术后拔除溶栓导管。

3 护理

3.1 一般护理

3.1.1 体位护理:

术后平卧,穿刺部位加压包扎,穿刺侧下肢伸直、制动24 h,防止穿刺部位出血和血肿。若穿刺点有渗血,患肢活动时间应遵医嘱。

3.1.2 穿刺点护理:

每15~30 min巡视患者1次,密切观察穿刺点出血情况。发现穿刺点出血用无菌纱布或治疗巾压迫切口,大出血时立即请医师紧急处理,包括压迫止血、手术止血和相应药物止血。

3.1.3 溶栓导管护理:

术后患者带有穿刺鞘和溶栓导管,应注意妥善固定导管,观察导管有无脱出、扭曲,是否通畅。并注意穿刺鞘和溶栓导管穿刺点处出血情况。遵医嘱术后经留置溶栓导管持续泵入尿激酶,经导管鞘持续泵入肝素,保持全血肝素化,每2 h监测1次全血激活凝血时间。

3.1.4 留置溶栓导管肢体的护理:

密切观察肢体远端皮色、皮温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并记录,注意有无疼痛、肿胀和麻木等感觉,如出现“5P”症状,即疼痛、苍白、无脉、感觉异常、麻痹[5],应警惕血栓形成引起急性动脉闭塞,立即通知医师进行处理。

3.2 溶栓导管引起疼痛的护理:

术后疼痛往往发生在麻醉清醒后,疼痛影响患者休息和睡眠,使其焦虑、躁动,导致溶栓导管的脱落或移位,影响溶栓效果或导致新生血栓形成,对术后恢复极为不利。临床做好对疼痛的护理至关重要。因患者对疼痛的认识存在误区,不能及时说明疼痛的程度,从而影响对疼痛的治疗。要求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进行疼痛教育,告知患者正确使用镇痛药不会造成药物依赖,合理使用镇痛药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促进早日康复[2]。同时,护士还可采取分散患者注意力的方法,帮助其缓解疼痛,如听音乐、看电视、聊天,转移关注对象,疼痛就会减轻[3];还可采取意象方法,意象就是让患者回忆或生动地描绘以往美好的经历、一个故事、一种感觉或想像一些情景[4]。

3.3 饮食护理:

患者回病房后嘱其多饮水,以尽快排出对比剂。少食高脂肪食物,应进低脂、高蛋白饮食,如牛肉等,每日脂肪摄入量<20 g。多食蔬菜、水果及豆类食物。

3.4 生活护理:每天保证8 h睡眠,绝对戒烟。训练患者床上排尿、排便,以利于患肢的制动。

4 结果

好转17例,截肢2例,死亡1例(房颤合并肢体动脉栓塞患者,术后2 d死于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所致腹膜炎和感染中毒性休克)。未发生穿刺点渗血、导管脱出、全身出血点及淤斑等情况。

5 讨论

手术治疗下肢硬化闭塞症,术后留置溶栓导管,是疏通患肢血管最有效的方法,治愈率较高,术后能有效缓解患肢疼痛,升高皮温,极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观察2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术后留置溶栓导管,做好溶栓导管专业护理既能促进患肢血管再通,也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护理措施。护理中需注意的问题:临床护理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遵医嘱严格执行患肢制动。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皮温、皮色,足背动脉搏动情况,镇痛药的使用效果等。肝素化时,要防止出血及新生血栓形成。

参考文献

[1]周暑泉.周围血管疾病的健康教育[J].青海医药杂志,2006,36(1):49.

[2]林莉莉,李幸霞.疼痛教育对妇产科病人疼痛认知度及术后康复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51-53.

[3]周会兰,蒋晓莲.分散注意力控制疼痛的研究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2):1139-1141.

[4]赵宝昌,崔秀云.疼痛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987.

上一篇:创新环境危机下一篇:银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