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措施改进

2024-10-23

管理措施改进(精选12篇)

管理措施改进 篇1

手卫生依从性低是医院感染增加的重要因素,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可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1]。我院医院感染管理科于2013年2月、3月对临床部分科室采用明察方式进行手卫生执行情况检查, 结果发现: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手卫生依从率最差, 为35.71%;进行清洁 (无菌) 操作前手卫生依从率为40.28%。4月份对门诊医生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暗访, 依从率为29.17%;全院手卫生依从性44.10%。针对我院医护人员存在手卫生意识差, 六步洗手法操作不规范, 手卫生的依从性、正确率低等问题, 2013年4月—6月, 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组织下, 对全院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知识进行了培训、督查、考核并采取整改措施,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人员为我院的临床医师、护士及医技人员共829人次, 其中医生369人次、护士371人次、医技人员89人次;执行手卫生514人次, 正确394人次, 依从率62.00%, 正确率76.65%。

1.2 方法

医院感染管理科及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兼职人员分小组采用明察暗访相结合的方式, 对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每月总结, 根据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 采用现场反馈指导及每月集中反馈相结合的方式, 采取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并进行效果评价。

2 结果

2.1 判断标准

手卫生是指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手卫生依从性为遵循洗手指征, 手卫生正确为执行洗手或手消毒并正确实施六步洗手法。

2.2 手卫生管理督查情况统计

手卫生依从性、正确率逐步提高, 从4月份的44.10%, 59.30%分别提高到6月份的67.30%, 86.12%。见表1。

3 原因分析

影响洗手行为的因素是多层次的, 涉及到认识、情感、生理、社会以及自然环境诸多方面的相互作用, 分析原因如下[2]:

3.1 管理方面

医院感染管理科对洗手缺乏有力的指导和监控, 并存在调查方式和考核标准差异;科室负责人意识淡薄, 对手卫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监管力度差, 认为其使科室成本增加;手卫生管理未列入科室绩效考核或考核的力度不够;科室质控小组未认真督查。

3.2 设施

洗手和干手等设施不完善, 大部分科室为手触式水龙头, 干手纸不能及时提供;洗手液配备不足;速干手消毒剂配备不全, 不能随手可及, 刺激皮肤或异味大。

3.3 医护人员

对手卫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 六步洗手法不熟练;部分医护人员只重视操作后、手部污染后洗手, 自我保护意识强, 对患者保护意识不足;人员配备不足, 工作量大, 来不及洗手或匆匆洗手, 洗手方法不规范, 时间不足;部分医护人员对洗手的指征、六步洗手法的步骤倒背如流, 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少如实执行, 未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认为频繁洗手太麻烦, 浪费时间而忽视洗手工作;担心皂液、手消毒剂对皮肤的刺激作用, 频繁使用会使手部皮肤老化、粗糙, 因而不愿意洗手或尽量减少洗手次数。

4 改进措施

4.1全院全员培训、科室二级培训;医院感染管理科组织培训后, 到临床、医技科室考核科主任、护士长并随机抽考医生、护士;科室二级考核;保洁人员全员参考, 人人过关。

4.2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科及临床科室两级督导, 采用定期检查和随时检查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查督导, 做到真正发现问题, 开展绩效考核, 及时反馈信息, 从而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 认真落实手卫生, 并体现持续改进。

4.3对科室医院感染质控小组成员进行手卫生督导培训, 统一考核标准, 随时监督检查科室人员的手卫生执行情况;加强全院员工洗手及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使其了解洗手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提高医务人员自我保护及保护患者的意识, 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定期考核, 据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 并反复进行, 持续改进, 不断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主动性。

4.4医院感染管理科积极与采购等部门联系, 购进刺激性小、医护人员容易接受的手消毒剂与配套工具, 规范洗手设施, 安装非手触式洗手设施及符合要求的干手纸, 在病区走廊、各病房、治疗车、医护办公室等处放置手消毒剂, 能够随手可及, 随时取用, 增加了洗手的依从性;制作手卫生图片 (医护版、患者版) , 做到每一个洗手池配备手卫生图片, 不留死角 (包括食堂、总务等部门) , 既便于学习又起到提醒作用[3]。

4.5对手卫生执行较差的科室和重点科室增加培训、检查、督导次数, 并和负责人约谈, 查找不依从因素, 制订明确的制度, 用循证实践来提高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依从性。

4.6合理配备医护人员, 控制加床数量, 可明显减少工作量、减轻工作压力, 并保证有充分的时间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鼓励各科室营造良好的洗手氛围, 科室质控小组成员主动树立良好的习惯榜样, 使每一位员工能互相影响参与洗手并提高正确率。

4.7为减轻临床科室的成本负担, 经过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与院领导积极协商, 速干手消毒剂、干手纸支出成本核算方式改变:医院与科室按照5∶5计算科室成本;医院感染管理科每月统计科室速干手消毒剂领用量, 每季度反馈每床每日手消毒剂消耗量。

4.8院领导、科室负责人率先垂范, 积极引导支持, 有效落实手卫生。

5 讨论

世界卫生组织 (WHO) 指出, 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是清洁、消毒、隔离、无菌技术、合理使用抗生素、监测和通过监测进行效果评价。手卫生的过程涵盖了关键措施, 保持手卫生成为防止医院感染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提高医护人员洗手效果, 是保证患者安全、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4,5]。我院通过加强手卫生培训、督查、考核, 规范洗手设施, 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 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和氛围, 明显提高了洗手的依从性及正确率。将4月份手卫生依从性的44.10%及正确率59.30%, 分别提高到6月份的67.30%和86.12%。可见只有充分分析影响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不依从因素, 制订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 才能提高洗手的依从性及正确率;采用PDCA持续改进的方式不断改善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状况, 最终达到有效预防医院感染发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羽.医院感染管理办法释义及适用指南[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6:44.

[2]吴安华, 李丹.重症监护病房临床与环境、手分离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同源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 18 (7) :909-912.

[3]连冬梅, 王丹华.手卫生现状及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3) :220-222.

[4]杨又力, 周斌, 胡志东, 等.外科术前免刷式洗手消毒效果检测及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 14 (6) :650-651.

[5]尚少梅, 王宜芝, 郑修霞, 等.促进护理人员洗手行为依从性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3, 13 (6) :507-510.

管理措施改进 篇2

公司对团近期发生的7起安全生产事故进行了通报,在听取了公司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与指示后,我部门组织全体员工对公司领导的指示做了进一步的学习与消化。为更好的确保生产,避免生产事故的发生,我所对安全管理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具体办法如下:

一、成立安全管理办公室,成员如下: 主任: 组员:

在日常的生产工作中,我所委派专人对日常安全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上报主任,登记备案,并及时处理,避免事故的产生,确保生产安全。

二、在日常生产工作中的改进:

我部门聘用的劳务工主要涉及的工作为技术工种,因而过硬的操作技能尤其重要,所以我所将不断强化劳务工的操作技能,对在操作技能上不能胜任岗位的员工进行调整,从而更好的确保生产的有序进行,这也是做好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日常的生产中我们需要从基础抓起,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同时抓起,切实做好三个方面:①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必须针对生产的管理现状,全面地制定出各项规章制度,从而保证对员工的行为制约;②必须系统地、细致地做出各种工序的安全交底与安排,保证工作人员及设备、财产的安全;③重视做好安全教育,在工作人员中全面确立安全防范意识,确保生产安全。

在建立班前交底制度的同时班组长每天的班前交底要根据当天的工作任务、特点,做好针对性的书面安全交底,并要有书面记录。

多与员工开展安全生产交流会,听取员工对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并落实到生产中,真正做到安全生产人人参与,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肉种鸡管理措施的改进与体会 篇3

一、生产管理

有些肉种鸡场的生产管理工作做得很细致,将鸡群整个生产期的全部数据统统记录下来,但杂乱无章,这样的生产管理忙而乱且没有实际意义。规范的管理应参考如下方法:

1. 绘制生产曲线。包括生长(体重)曲线、均匀度曲线、死淘率曲线、耗料量曲线、产蛋率曲线、蛋重曲线、受精率曲线、孵化率曲线、毛蛋率曲线等,即将所有的生产统计数据均绘制成实际生产曲线,并与标准曲线相对照。

2. 及时汇总查找原因。生产经理应随时观察生产曲线走向及动态,及时分析原因,找出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下一周或下个月的工作重点。如育成期实际生长曲线比标准低,可以从舍温、密度、饲料质量、饮水是否畅通、疾病等方面寻找原因,及早纠正,力争在3周内使实际生产曲线与标准曲线相符。

3. 综合评估鸡群生产性能。生产经理在深入分析各种生长发育曲线是否达到预定目标的基础上,对不同批次的鸡群分别记录,汇总其产蛋与孵化效果并进行综合评估,寻找最佳饲养方案,以指导今后的生产管理。

二、药物管理

个别肉种鸡场药物管理方面也很混乱,经常出现工人将几千克药物领到鸡舍使用一个疗程后,将所剩药物堆置床下,造成药物过期或受潮变质成为废弃物的现象,造成极大的药物浪费。还有些不负责任的工人在鸡的饮用水加药过程中,未充分搅拌,使不易溶解药物出现沉淀并堵塞水线,从而达不到用药效果。

1. 药物由生产经理负责把关,固定进购单位,以免购入假冒、失效过期药物。同时准备一些常用药物,如预防呼吸道疾病的泰乐菌素、红霉素,预防药物消化道疾病的恩诺沙星、氟哌酸,预防球虫病的地克珠利、妥曲珠利,消毒用药如抗毒威、百毒杀等。

2. 所进药物由兽医室统一管理,保存在通风、避光的库房内。待正确诊断出疾病或需要进行预防用药时领用,领用时注明药物名称、使用数量、所用鸡舍、领用人、批准人等,库房中未使用完的药物必须密封保存,以免氧化失效。

3. 根据正常饮水量和料量,按兽医指导正确使用药物,不应随意加大用药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以免发生中毒或产生耐药性,用药后做好详细记录,写明所用药物的批号、产家、主要成分、用药剂量,并写明初步诊断的疾病名称及使用药物后的效果,为今后治疗或预防用药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三、饲喂管理

1. 育雏期。从1日龄起采用拟定料量与自由采食相结合的饲喂方法,即以自由采食为主,确保不同群体的雏鸡每天每只采食量相等,以缩小雏鸡体重差异,有利于全群称重前均匀度的提高。同时根据鸡群整体生长发育情况,严格控制育雏料的饲喂时间,确保雏鸡骨骼尤其是龙骨的正常生长发育。

2. 育成期。首先,建议采用“5-2限饲→4-3限饲→5-2限饲→6-1限饲”的限饲方案。为了科学合理地增强肌胃强度,应尽早减少饲喂次数,增加4-3限饲法控料时间,这样可以更好的发挥鸡群的生产性能。但在采用此方案时一定要在喂料前先供给鸡只充足的饮水,以免出现“饲喂休克”现象(鸡只侧卧,不能动弹),严重的会造成死亡。其次,及时调节料槽高度,并供给适宜的料位(料位过多、大鸡越大,料位过少、小鸡越小)。料线喂料应根据总料量及时调整出料口高度,尽可能做到转一圈时把料转完,切忌断断续续转动料机。料槽人工喂料应严格控制每个料槽中料的厚度,喂料做到“快、准、匀”,避免人为原因造成饲料浪费和喂料不均匀。最后,以体重为基础,参照标准料量,确定下一周的实际平均料量,依次再确定大鸡和小鸡的料量,并做好记录。如果缺少饲养经验,可在使用此料量3~4天后再进行一次粗略称重,以检验所给的料量是否适宜。同时,根据实际所用饲料能量和蛋白含量,计算和统计累积能量和蛋白,并在10~15周龄期间合理控制累积蛋白和能量,适当调整大、中、小鸡只的料量差。

3. 产蛋期。在种鸡开产前3~5周,就应制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增料方案,切忌因其他原因致使种鸡在28~29周才开产时,料量已用到高峰料量。正常情况下,种鸡在24~25周龄开产,此时料量125~130克较合理,开产后按产蛋率、蛋重、体重的周增重来增加料量,一般产蛋率在30%以前每增1%增加0.7克料/只,产蛋率在30%~60%时每增1%增加0.9克料/只,直到产蛋率达60%~70%时用到高峰料量约165克。高峰料量连用3周或产蛋率维持1周不再增长,就应开始降料,降料幅度应根据产蛋率、高峰料量、舍温、饲料质量等情况来确定,通常前两周每周降2~3克,以后每周降料1克,一直到45~50周时降到150克左右,原则上减少总量不得超过高峰料量的10%~12%。

种公鸡育雏期与母鸡饲喂相似,育成一开始就采用4-3限饲,以后与母鸡同步,在产蛋期种公鸡的料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并在整个生长期尽量做到与母鸡分饲和定期称重,以便控制好料量,从而确保全期有较高的受精率。

不定时抽查舍内存栏量、进料量和用料量是否相等,同时检查工人对饲料的计算、称取是否精确,以保证整个饲喂过程均做到准确无误。

四、饮水管理

定时清洗消毒饮水系统,在育雏前期使用真空饮水器时,应每天定时用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消毒饮水器,以免内壁滋生大量的细菌。育成期大部分鸡场采用水箱供水,一般每周消毒1次,即上水箱1/10水中加8~10倍消毒剂,关闭饮水阀和排水阀,将消毒液压至饮水线内,20~30分钟后再打开排水阀排除消毒液,用清水冲洗8~10分钟。

鸡群一旦开饮,不能断水。在喂料后1~3小时鸡只喝水量最大,应特别注意水箱中水的高度,不能让水流干后再加水,以免在水线中形成气柱而使后面的鸡喝不到水,同时应定时检查饮水系统,及时修理个别不滴水的饮水乳头。

水线在使用过程中应平直、不要弯曲,以防积水垢和菌落的形成。随着鸡只的生长,及时调节水线的高度,使鸡抬头饮水时与水线呈45度角为宜。此外,在非免疫日可在饮水中添加3~5毫克/升水易净(主要成分为二氯异氰尿酸钠),确保饮水卫生。如需添加药物或多维,应尽量加在饲料中,以免黏附在水线内壁,滋生细菌。

五、光照管理

1. 育雏期。前3天采用23或24小时光照,以后根据种鸡体重情况和精神状态适当减少光照时间,正常情况下在3周后减到自然光照或恒定8小时光照。既不能在前两周就使用8小时光照致使雏鸡增重不足,又不能在前两周连续采用20小时以上的光照使雏鸡疲劳,降低体质,诱发疾病。

2. 育成期。有条件的鸡场最好采用8小时的恒定光照,如果是开放式鸡舍则采用自然光照,一定注意在育成后期(12~20周)通过补光或遮黑的方法使鸡群保持一个固定的光照时间,这样可以避免鸡群开产过早或推迟开产。

3. 产蛋期。根据鸡群的生长发育曲线、累积采食的能量和蛋白、均匀度、胸肌的生长发育、主翼己脱换等情况,确定加光时间,第一次加光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通常情况下加光程序为:21~23周龄14小时,24~25周龄15小时,26周至淘汰一直采用16小时。如果体重不达标或均匀度较差,就应推迟加光时间,以避免引起脱肛、双黄蛋增多、腹膜炎等。

六、种公鸡的管理

种公鸡管理好坏直接关系到受精率、孵化率及雏鸡质量等,因此应将其提高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现代种公鸡的管理已成为对公鸡的体重、骨架大小、均匀度、体况、体型、公母比例的综合性管理。

1. 种公鸡的早期管理非常重要,在1~4周龄的体重必须达标,因为这样不仅可以促使雏鸡的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羽毛等充分发育,而且还会保证鸡群的均匀度较理想。在五周龄进行第一次选择,选种后要提供适宜的饲养面积、饲喂面积和均匀的饲料分布。

2. 前10周是公鸡精原细胞发育的关键时期,应尽量满足公鸡增长的营养需求,并尽可能减少应激。10周龄后睾丸开始发育,15周龄后睾丸迅速发育,尤其在加光前2~3周,必须确保公鸡有良好的周增重,以满足公鸡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3. 进入产蛋舍前的最后一次选种必须严格,公母最理想的配比是1∶10,同时混群前注意公、母鸡性成熟发育的一致性,在产蛋期特别要强调的是公鸡的饲喂面积要保持一致,并及时淘汰弱残鸡,随着公鸡数量的减少,相应的饲喂面积也要降低,以保证公鸡发育平衡。公鸡在25周时料量大约是135克,以后每周或每两周增料1克,通过连续的增料来确保公鸡每周30克左右的周增重。同时,结合定期抽测体重来正确评估饲喂程序的正确性,以免出现饲喂不足或饲喂过度的现象,从而保证整个产蛋期有较高的受精率。

国际储备管理的改进措施 篇4

作为国际储备资产, 一般必须同时具有三个条件: (1) 一国金融当局必须具有无条件地获得这类资产的能力; (2) 该资产必须具备高度的流动性; (3) 该资产必须得到国际间普遍接受。国际储备主要由四种形式的资产构成:

(1) 外汇储备:指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以国际货币表示的流动资产, 主要采取国外银行存款和外国政府债券等形式。 (2) 黄金储备:指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货币性黄金。在国际金本位制度下, 黄金储备是国际储备的典型形式。 (3) 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于1969年创设的一种账面资产, 并按一定比例分配给会员国, 用于会员国政府之间的国际结算, 并允许会员国用它换取可兑换货币进行国际支付。 (4)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普通提款权, 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成立时各成员国缴纳的会费, 并由其管理, 是国家外汇储备的一部分。储备头寸是指一成员国在基金组织的储备部分提款权余额, 再加上向基金组织提供的可兑换货币贷款余额。储备头寸是一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自动提款权, 其数额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该会员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缴的份额, 会员国可使用的最高限额为份额的125%, 最低为0。

1 我国国际储备管理现状

我国国际储备资产的管理, 从实际情况看, 对黄金储备多年来采取的是基本稳定的政策。1980年我国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合法席位后划出了1280万盎司的黄金作为国际储备, 1981年又调整为1267万盎司, 至今基本未动。至于我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由基金组织分配的特别提款权这两部分储备资产的数量很小, 其来源又具有特殊性, 因此, 对它们的管理集中在所有方法上。对于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基本上是用作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我国的各类贷款, 如基金组织的备用贷款和信托基金贷款等;对于分得的特别提款权, 基本上是用于缴纳我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不断增长的份额。所以, 我国对国际储备资产的管理主要是对外汇储备资产的管理。

具体来看, 我国的国际储备管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1 国际储备水平的管理关于我国国际储备的水平即最适度国际储备的确定问题, 目前国内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

有的学者认为, 我国应保持较高的国际储备水平, 其理由是:第一,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初级产品所占的比重还比较大, 出口创汇能力不强;第二, 我国的人民币目前还不能完全自由兑换, 只能用外汇支付进口商品和劳务, 且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山上筹措资金的能力还较弱, 因而国际清偿力不强;第三, 我国的外债与日俱增, 国际储备除用于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外, 还要起到偿还外债的担保作用。另一些学者则认为, 我国的国际储备水平应低一些, 这是因为:第一, 在我国外汇资金较紧张的情况下, 将大量外汇资金放在外汇储备上, 会失去一些投资机会, 减缓经济的发展速度;第二, 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有着较好的资信, 具备了相当的借用国外资金的能力。

确定适度的国际储备水平既要考虑到国际上的一般规律, 又要考虑到本国的国情。实际上, 适度的国际储备水平是一个“区间”概念。按照国际通用的标准, 它的下限应不低于相当3个月进口需要的储备量, 只有这样, 才能满足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稳定人民币汇率和充作偿付外债保证的需要;它的上限, 实际是保险储备量, 应稍高于相当3个月进口需要的储备量。只有这样, 才符合我国的国情, 也充分考虑到了应付各种因素对我国国际收支冲击的需要。综上所述, 我国的国际储备水平必须高于3个月进口需要的储备量。

1.2 国际储备结构的管理由于构成我国外汇储备的资金性质

不同, 因此, 在管理上也要有所区别和侧重。一是要保持多元化的货币储备, 分散外汇风险;二是要根据支付进口商品所需要的货币币种和数量, 确定该货币在储备中的比例;三是在选择储备货币投向时, 应将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这三者综合加以考虑;四是密切注意外汇市场的变动趋势, 适时、适当地调整各种储备货币的比例。

由此可见, 根据支付需要随时作出各种调整, 以维护国家的国际支付信誉, 就成为国家外汇库存管理的最基本的内容。尤其在当今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不定的情况下, 预测分析与实际情况往往会出现偏差和背离, 这种调整就显得格外重要。国际储备的规模和结构如果不当。就会影响其功能的发挥, 尤其在各国普遍实行浮动汇率以来, 国际外汇市场剧烈动荡、金价暴涨暴跌、国际游动资本到处游荡、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 这在客观上要求各国对国际储备加强管理。我国国际储备的适度规模在国际储备中, 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配的, 黄金储备比例较小, 所以外汇储备资产管理就成为国际储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1.3 外汇储备过量外汇储备既是一种特殊的金融资产, 又是一定的实际资源的象征。

因而管理风险高, 难度大。而且某些外部因素的影响, 使外汇储备拥有者无能为力, 就拿我国外汇储备因美元的贬值的账面损失近三年来均在300亿美元以上。我国外汇资产多是购买国外的国债等有价证券, 其中占比重很大的美国国债平均收益率处于2%-3%左右的低水平, 而同时期外商在我国的投资回报率却在10%左右, 这使得我国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非常高。目前我国即持有的巨额外汇储备, 同时却又借入大量外债和以超国民待遇优惠条件引进外资, 等于是以高价从国外借入资金, 又以低价将国内资金放贷至国外供外国人使用, 利益损失是双向的。

2 我国国际储备管理改进措施

从外汇储备稳定的储备政策, 向稳健与充分利用并重的储备政策调整, 正是新一届政府在金融宏观调控上科学发展观和求真务实的体现, 也是面对国际国内复杂的金融形势的积极的创新。

2.1 注资国有商业银行实现股权投资2006年底国家动用450

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占外汇总储备的11%, 注资了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两家股份制试点银行, 动用外汇储备注资商业银行是资本性投入, 也是我国政府外汇储备首次进行股权性投资, 是外汇储备资金运上的一个大胆的创新。

2.2 多币种经营债权投资此前我国外汇储备总额80%的美元

资产, 主要用于购买美国债券, 其中绝大部分购买的是美国国债或政府担保的债券, 在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中我们看到, 2006年中国持有美国国债就达到820亿美元。2007年美元贬值幅度高达20%, 由此影响到美元债券的投资回报受到汇率变动的间接影响, 事实证明, 单一币种的外汇债券投资风险相当集中, 更多的金融专家及政府决策者注意到了这一点。因此, 多元化的债券投资或许会降低投资风险成为另一种考虑, 多币种债券的分散投资将是中央政府的又一个创新选择。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 投资香港政府发行的港币债券, 对支持香港经济发展, 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竞争具有重要的政治与经济双重战略意义。港币是可自由兑换的币种, 投资港币债券将实现继美元债券后外汇储备的债权多币种的投资格局。第三, 探索其它形式的投资。国家外汇储备作为公共应急性储备, 除了作为长期、战略性的结构安排外, 也越来越将应急与收益相互结合。由此可探索出更多的创新投融资渠道。

档案管理工作改进措施 篇5

《档案法》颁布实施以来,档案行政主管部门对依法管理档案和发展档案事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结合实际,出台了档案工作的相关条例、办法、规定等法律法规和各种规范性文件,督促指导各单位做好不同门类的档案工作,从而依法治档得到广泛宣传,档案事业逐步走向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为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矗但由于受多因素的影响,目前档案工作还存在不容忽视的诸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谈一点个人见解,以期对档案事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一、存在问题

笔者从进入档案行业,成为档案工作者,曾三次参加过档案行政执法检查,从检查情况看,档案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档案工作意识淡薄,档案法制观念不强

近年来,档案部门充分利用“三月法制宣传月”活动、标语、网站、知识竞赛等各种形式,加强《档案法》及其配套的档案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同时与部门联动,开展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尽管如此,部分单位的领导认为《档案法》是部软法,其制约力不强,与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职能无关,只是档案行政部门的事,对档案和档案工作一知半解或全然不知《档案法》,因此对档案工作重视、支持不够。

(二)档案专业人才缺乏,队伍不稳定

配备兼职档案员是多数机关、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些兼职档案员在单位身兼多职,事务太多,变换频繁,交接不及时、不到位,缺乏系统的业务知识培训,档案业务水平不高,导致资料收集不齐全不完整,划分保管期限混乱,技术不到位,所整理的档案不符合要求,更不要说专门档案归档了,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和工作正常开展。

(三)档案经费投入少,保管保护条件差

由于受资金的限制,加之领导重视不够,相当一部分单位档案基础设施不完善,保管条件差,特别是部分乡镇,档案室不仅面积小,而且在空的地方堆放其他物品,不是单独的档案室,根本不具备档案“八防”的要求,不利于档案的`管理、利用。档案现代化管理就是一句空话,尤如纸上谈兵。

二、改进措施

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档案工作,切实解决当前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档案事业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一)强化领导,明确责任

切实加强档案工作的领导,依法依规把档案事业发展列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纳入目标管理,列入领导工作议事日程,提高档案工作在各单位的地位,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同奖罚,切实解决档案工作中所必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实际问题,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在行动上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应付了事变为常规工作,确保档案工作步入正常发展轨道。

(二)舍得投入,配备装备

按照《档案法》的要求,必须明确相关的职责、范围、权利、义务、方式,建立和完善档案执法制度和执法程序,保障档案事业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就是要舍得财力投入,一是必须配置档案密集架、计算机、空调、复印机、除湿器、灭火器等重要设施;二是配备执法车、服装等,跟其他林业、农业、畜牧业等执法部门一样,开着“档案执法”车,统一着装开展档案行政执法。这样既可以宣传档案工作,又可以提高档案行政执法的力度,真正体现《档案法》是一部硬法,是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的重要依据。

(三)创新培训,规范整理

档案业务培训是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档案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档案工作新的规定和要求,档案员需要不断地再学习,再提高,这就要求在指导和培训时,需要探讨和摸索新形势下基层档案工作变化的特点,根据不同时期档案工作新的要求,新的标准来制定培训内容,培训中用理论联系实际,看示范,有针对性,能使档案人员听得懂、学得会,能独立完成单位归档文件整理工作,认真贯彻执行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规范档案工作业务建设。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改进措施分析 篇6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a pillar industry, civil construction related to people's livelihood. Therefore,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is promoting a large and complex systems engineering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erefore,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o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level, with a strong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Key words】Civil engineering;Construction management;Problems;Solutions

1.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概述

(1)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是指以土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各要素为管理对象,以工程承包合同为依据,依据工程项目施工的内在规律和具体属性特点,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要素进行合理有效地管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最小的能源消耗最低的成本实现工程项目的最佳经济效益,兼顾社会效益的过程。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内容包括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和安全管理等主要内容。

(2)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是决定整个工程项目质量的关键因素,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项目的质量。而土木工程的成本控制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质量,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则能实现以较小的消耗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不仅有益于整个工程质量,同时也能使广大的居民受益。而对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则是土木工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安全管理是保证土木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的基础,也能在有效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满足人们日渐提升的居住及生活要求。

2. 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工程管理中项目法人制度落实不到位。目前我国的项目法人制的落实还不到位,存在死角现象,随着土木施工建设运行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有的法人制运作是集建设管理、项目筹资、运营、还贷一体化的,有的法人化运作则是筹资建设,筹资建设和运营还贷都分属于不同的单位管理,再加上我国的国有企业管理者是由上级任命的,不能长期地在一个企业工作,今天在这个单位,明天或许就走了,这种短期化的行为是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对土木工程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不利影响。

2.2 招投标管理不规范。

主要表现在:一是地区和行业保护主义仍比较严重,招标过程中弄虚作假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还比较严重。二是价格不合理。

2.3 土木工程质量的责任制落实不好。

土木工程的设计质量和责任制挂钩不紧密,也是土木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这种容易造成施工单位设计变更包死,设计变更一成不变,无论设计怎么样变更都不能调整。比如由于地方要求增加项目,或者是地质钻探不准确等等引起了设计变更和增加,这些现象的出现也要求施工单位事前列入包干,但是这不是施工单位经营管理可以控制的,这就容易造成施工中施工单位拆东墙补西墙,为了不亏损就会偷工减料。

2.4 土木工程合同管理不规范。

首先是相对于甲方来说的,有些合同中存在着不平等条款。目前在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合同条件是由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编写的土木工程施工标准合同条件,在早期,我国这个合同标准条件主要是运用在外资项目上,现在这项合同条件主要是运用在水利水电和大型公路的建设上,这项条款的修改对于各方都是比较严格的,招标中,如果没有运用这个条款,即使条件再苛刻,施工单位也得全部确认甲方拟定的合同文本,这就容易造成施工单位忍气吞声,实施中该得到的索赔得不到,实施管理非常困难。其次可以从施工单位来看,有时候施工单位说一套做一套,投标时承诺的不能实现,直接影响了项目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2.5 施工单位“以包代管”非法转包依然存在工程造价低使施工单位要靠“ 广种薄收” 维持生计,加之包工队、民工大量涌入建筑市场,有的施工企业纯粹是“皮包公司”,无队伍、无机械,靠企业的资质和各种途径揽到任务,提取一定的费用后就违规分包、非法转包。

2.6 工程监理面窄,且素质有差距。

工程监理应该是从项目可研、设计、施工、交付的全过程多方位的监理。而我国目前的工程监理现状主要注重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理和验工计价的数量核准、签认工作。

3. 解决土木工程施工管理问题的具体措施

3.1 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力度。

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就是项目负责部门在施工过程中组织施工安全生产的全部活动,通过具体控制施工的生产因素,减少甚至消除生产因素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施工项目的正常良性运行。坚持安全管理原则就是要坚持安全与生产两手抓,管生产的同时也必须抓安全,使安全寓于生产当中,对生产发挥积极与促进的作用。制定出一套可行性较强的安全管理措施,加强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确定出高效安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作为一种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必须能够对生产各因素状态起到约束和控制作用,要贯彻落实安全责任,实行个人责任管理,加强生产安全教育,加大安全检查力度。

3.2 对施工进度控制加强施工管理。

土木工程施工的进度管理工作是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影响施工项目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在保证工程建设项目符合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如期或提前交付使用。土木工程建设施工管理的重点就是在施工前必须确定出一个科学有效的施工进度计划。进度计划中必须要包括所有的施工项目,而且要把所有施工项目的施工进度都准确无误的标注明白,然后与下设的分包单位签订具体的施工进度合同,制定出施工的进度和工期,如若某一分包工程的原因延误工期,分包单位必须负经济责任。此外,土木工程的施工进度问题,在招投标时就应该做出明文规定,以便在工程开始施工的第一时间就能有准确的施工进度控制要求。最后,施工进度控制还可以考虑加强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充分应用到施工中,加强各施工参与方的协同工作和进度信息的交流。

3.3 建立全方位的技术控制系统。

由于土木工程施工涉及多项施工技术,而在具体实际当中采用的技工管理又十分的单一,因此必须要建立起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技术控制系统。建立一套完善的技术控制系统,要凭借现代计算机处理系统,对影响施工技术的材料性能、荷载条件、地质条件、气候条件、资源状况、现场条件等各个制约因素进行预测、分析和计算,最终在符合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实现设计目标。可以依据计算软件,对施工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模拟,求解出内力和位移,并比较分析实测值和预测值之间的关系,如果两者差距较大,则应及时调整,直到符合设计要求为止。同时还应采取测试和现场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影响施工技术的材料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现场技术控制是全方位全过程技术控制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在施工工程中要建立完善的现场监督机制,针对现场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纠正。

3.4 全力解决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公害问题。降低土木工程施工对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的一些措施。

首先,土木工程施工应采用先进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和生产设备,可以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所造成的有毒气体、粉尘以及噪声污染,缩短施工周期,节省施工原材料,并减小对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的消极影响。其次,在施工中也要选用优质的工程材料,原材料的选择可以直接决定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优质的工程材料可以将施工过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控制到最低,对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气体污染有着良好的作用,也可以极大的避免安全隐患在施工过程中的出现。最后,对于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每个环节都必须按照相应的施工规范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以预防各种环境问题的发生,同时还要注意采取严格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对施工垃圾的数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对施工现场的生活垃圾也进行必要的控制,确保施工场所的整洁干净。

4.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的创新措施

4.1 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

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决定了施工管理和合同管理方面的工作难度,因此,要在精干主题的前提下,简化生产关系。项目经理保证项目能够协调有序进行,企业内部利用管理机制以及监督机制保证项目经理责任制能够落实,建设承包公司通过下达考核指标和生产计划,来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责任体系,明确项目管理责任人和建设承包公司,以及各个施工生产单位的管理责任。

4.2 建筑施工管理提倡创新。

企业中的管理者要对施工管理给予充分的重视,加大对此工作的经费投入,真正关心员工,培养人才。另外,企业中的管理者要拥有创新思维,利用创新思维来管理企业,加强创新意识,将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放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上,并落实到实处。

4.3 应用新型技术。

信息技术的使用就是创新技术的体现,从工程中标开始,一直到工程交工验收为止,要利用施工技术水平和先进的现代施工管理手段,即信息技术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5. 结语

土木工程的施工项目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不仅要熟练应用传统的管理方式,更要学会借鉴和运用新的管理模式,促进项目自身质量的提高和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韦喜梅.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A].工程管理,2011(09):124-126.

[2] 赵忠.浅谈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安全,2009(01):101-102.

病案管理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篇7

一、病案的发展过程

病案最早起源于中国传统的病案史学。古代称之为诊籍、脉案、病史等, 古代病案史就是医学史, 其记录形式原始, 分为个人兴趣记录和集群组织记录两种阶断。中国近代病案史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才开始的, 大量西方医学知识和事物涌进中国, 医学也随之快速发展, 医疗模式发生改变。现代病案管理早期兴起是在1900年以后, 当时病案记录不完善, 管理制度不健全, 没有建立专门的病案学科组织机构, 甚至没有建立病案, 病案事业发展还是非常缓慢, 处于较低的水平。

随着国家改革开发的深入, 医院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 随之推动病案管理工作进步和发展, 从组织机构、人员配置、设备等多方面都得到了改善, 医院逐步组建独立的病案室, 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系统规划和管理, 管理设备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纸质病案管理模式逐步形成, 随着信息化快速发展, 不断引进先进设备, 引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应用, 逐步向电子病案管理模式发展。

二、病案管理的作用

病案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是供医学研究和借鉴的重要参考资料, 是医学科研发展的档案资料, 对医疗、科研、教学、医院管理、医院统计和疾病预防、医疗保险等方面的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 更是疾病、伤残事故鉴定以及医疗事故处理的重要法律依据。病案为医疗、教学、科研、医院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 病案也是最好体现和考核医生业务水平的依据, 病案中记载了病情和诊疗全过程的客观原始记录, 可以反映出临床路径是否合理, 医生的诊断是否及时准确, 会诊是否及时而有效, 治疗是否合理、及时和有效, 功能检查科室的检查与出报告是否及时准确等, 这些对于医院管理来说, 则是医院继续改进的原动力, 为医院管理起到导向作用。因而, 加强病案管理, 提高病案质量是医院管理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

三、目前医院病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对病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医院对病案管理, 没有制定相关要求和管理要求, 致使病案质量不高, 病案流于形式, 病案失去了应有价值。管理层对病案管理工作重要性认识意识薄弱, 认为档案管理不重要, 一味注重医院经济效益, 恰恰忽略了医院持续发展和病案完整性。导致病案利用率低, 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不利于医院的学术研究工作。再则, 病案管理手段简单机械、传统的病案管理, 局限于病案的收集、装订、编目、登记和保管, 存在着查找资料困难。储存空间不够以及病案存放环境差、病案资料流失。目前大多数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 可是很多院领导对病案管理的状况知之甚少, 其实信息化建设的优越性很大一方面是通过病案的高效管理和应用来体现的。

(二) 管理观念落后, 模式陈旧

目前的病案管理大多局限于病历的收集、装订、编目登记及保管。却从未对病案质量加以重视, 使病案在医疗、法律等领域的重要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静态的病案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医院和医学事业发展的需要。随着医疗改革和社会发展对医院的病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医患关系和医疗改革已成为当前社会热点问题, 这就意味着病案将越来越广泛地被社会重视、利用。病案的社会化使用对病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服务要求, 因而陈旧的病案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现代化发展, 电子病案管理模式也随着社会信息化发展需求而悄然诞生。

(三) 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欠缺、素质偏低

由于不够重视, 从事病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匮乏, 知识结构不合理, 很少专业对口, 整体素质偏低, 很多是医院的“照顾”人员, 就如刚刚使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原则》的医院, 经常错编ICD.1 0码, 更主要是相应的纠正监督都没有建立, 导致数据不准确, 严重影响了病案统计数质量, 是造成病案管理流于形式的主要原因。

(四) 忽视病案保密管理

在很多普通的疾病治疗过程中, 病案不被重视, 形成了患者与医院在日常的管理中忽视病案的保密工作, 病案资料保密机制未建立, 但出现医疗事故, 或是患者疾病含有隐私成分的时候, 病案将是一个非常敏感问题, 病的泄露也会造成各种纠纷。因此医院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病案保密问题, 充分重视医院病案信息保密工作, 保护患者隐私, 防止医疗信息被非法窃取。

四、病案管理改革的一些措施

(一) 改变原有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

首先, 转变医院领导层的观念, 提高病案利用成效, 启发管理层重视。从医院领导开始进行系统的教育, 明确新时期的病案要求, 加强对医务人员进行病案重要性、病案要求、病案管理模式等系统教育, 强化医疗人员的病案质量意识是提高病案质量的首要任务, 提高病案的书写质量, 和专业分析能力, 医院不仅要对医务人员进行病案质量教育, 也应该对其他相关人员进行病案质量的教育, 针对不同资历和不同岗位的人员进行系统教育。做到医师书写病案严谨、准确、合理、及时, 做到严格管理, 相互监督。调整现有管理制度, 制定确实有效的管理制度, 同时引进病案质量监控管理, 医院领导要本着实事求是态度, 充分调动全院人员的积极性。找出一个适合有效的管理机制, 大胆改革创新, 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问题。从根本上改变病案管理模式和理念。对病案实行分类索引、分类保存, 充分利用病案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运用现代化管理工具, 及时准确提供病案信息。严格控制档案的借阅归还, 避免病案丢失。

其次, 加强对医务人员进行病案重要性、病案规范性、病案管理模式等系统教育, 强化医疗人员的病案质量意识是提高病案质量的首要任务, 提高病案的书写质量, 和专业分析能力。还要通过业务培训, 学习深造等方式拓宽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知识面和管理意识, 使其符合现代档案管理要求, 从静态管理向主动服务转变, 并运用信息化技术提供立体化的服务支持。

(二) 管理制度落实到位

要求书写病案严谨、准确、合理、及时, 做到严格管理, 相互监督。引进病案质量监控管理, 建立相关的奖惩和考核机制, 充分调动全院人员的积极性。严格控制档案的借阅归还, 严格控制借阅权限, 保护患者隐私。例如, 病案资料只限相关科室临床医技人员查询、借阅。实习、进修医师借阅病历时须经带教老师签字同意。借阅又应有借阅原件和副本之分, 不同职称、不同级别的医生、患者阅读的权限也应该有所区别。同时, 借阅期限也需严格控制, 如不能按时归还, 则按病历借阅规定进行处罚。

(三) 采用信息技术手段, 提供多样化、立体化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运用到病案管理中, 电子病案逐步取代传统的病案管理方式已经成为了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

首先, 电子病案的应用大大提升了医院病案存储能力, 在信息网络环境下, 病案经过扫描或影像处理, 电子病案可以存储到各自介质中, 例如光盘、硬盘、磁带机等, 存储技术在不断发展, 成本逐渐降低。这样可以极大改善病案存储的条件, 改变以往病案存储空间需求越来越多, 甚至不得不丢弃一部分的病案, 给医学研究带来损失。

其次, 信息网络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病案的存储、检索模式, 病案管理可从静态存储向主动服务改变。成千上万份病案资料的存储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内即可完成, 既方便又省时。病案检索方式的不断改变, 给病案查阅和利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 可引入信息管理系统、专家系统、云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 使得临床诊断、教学、科研等所需信息都能及时获取, 使领导决策、法律咨询、患者索取等所需的信息都能及时提供。为各级人员提供了多层次的服务又能有效的保护医患双方的隐私。

最后, 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大幅度提升病案的安全性和灾难恢复能力。采用数字签名、数字证书等身份识别技术可以更好的保证病案的真实性、可靠性和不可抵赖性, 有利于追究医疗事故责任和处理医疗事故纠纷。合理设计病案阅读权限, 可以更好的保护患者隐私。利用网络安全技术和手段可以保证医院重要的技术资料不被窃取和篡改。同时采用定期备份等手段, 有条件的医院还可以建立分布式存储设施, 大大提高了病案灾难恢复能力, 减少经济损失。

(四) 病案保密性管理

病案作为医院重要的档案, 在医患关系中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 也是涉及到患者的个人隐私, 是医院管理及研究的重要依据。因而病案整个管理过程中, 病案的保密工作不容忽视。医院要转变旧观念做好保密工作, 同时加强对病案保密工作的宣传和学习, 宣传保密法与档案法相关知识, 使医务人员清楚知道病案泄密的危害性、严重性, 提高保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病案保密机制, 要求所有涉及病案保密性的相关人员签病案同意书保密协议, 制定严格的查阅、借阅、复制等管理制度, 防止病案信息外泄。电子病案也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 有病案使用过程中监控系统, 病案键入信息系统后, 查阅、拷贝必须经过严格审批。目前一些医院采用的是就诊卡方式, 记录病人的病案, 但大部分医院目前还未对使用就诊卡查询进行加密, 这样会因就诊卡遗失而泄露信息。这就需要医院对整个病案管理系统进行系统规划, 对个个环节进行保密处理, 确保病案信息不外泄。

五、结论

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 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 病案管理工作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 对医院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医院病案管理要不断创新, 要从模式上、管理理念上、管理方式上、服务方式、管理队伍上不断寻求的创新思路, 以实现现代化的病案管理, 充分发挥病案信息的作用, 为学术研究提供完整准确的基础数据, 使病案能真正运用到医院治疗、科研、教学工作服务中。病案管理是一项持续性、系统性、严谨性的工作, 需要调动医院各个部门全力配合, 真正意识到病案管理的重要性, 实现现代化高效病案管理。

参考文献

[1]刘爱民.医院管理学—病案管理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2]余永明.中国病案管理[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0.

[3]刘爱民, 马家润.我国病案管理的发展与展望[J].中国病案管理论文精选, 1998:1-11.

[4]王宁.医院档案现代化管理的途径[J].研究与探讨, 2007 (2) .

医院药品管理问题及改进措施探讨 篇8

1 新医改背景下药品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现代医疗机构的药品管理工作要保证高质量药物治疗效果,努力降低用药费用。现代医疗机构接诊患者逐年增多,临床所用药品种类多、数量大,名称、成分相同的药品生产厂家和生产批次不同,给医院药房药品管理工作带来困难,对药品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5,6]。

随着临床用药水平的提高和生物制剂工程的发展,临床治疗药品可分为外科药品、骨科药品、心血管药品、泌尿外科药品、消化科药品、儿科药品、皮肤科药品、内分泌药品、妇科药品、精神科药品、麻醉药品、其他药品等[7,8]。部分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有待加强;部分药品具有依赖性,属于违禁品,需严格控制。麻醉药品可用于外科手术、缓解剧烈疼痛。但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不当会导致依赖及成瘾,加剧患者痛苦[9],医院须重视各类药品的管理工作,尤其是特殊药品、危险药品。新医改方案明确指出,现代医疗机构改革的总体方向是变革现有的管理体制、运营模式以及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公共医疗服务体系,努力维护公立医疗卫生单位的社会性和公益性,造福最广大的人民群众[10]。在新医改的背景下,医院应积极推行临床诊疗工作和管理工作改革,促进医院向服务型、高效型和信息型发展[11]。

2 现阶段医院药品管理问题

2.1 供货商资格问题

现代医院采购药品时没有认真核查供货方的供货资格证和经营资格证,部分供货商只能提供药品生产或药品经营销售许可的复印件,部分采购人员在洽谈采购业务过程中没有查看有关供货商供货资格的相关文件,部分文件存在过期、伪造等问题[12]。

2.2 采购马虎

现代医院通常从一家固定的药品经营单位购进药品,筛查企业经营资格较严格,但合作时间一长,药品采购的相关人员放松警惕,验收程序走形式,部分不法经营者在医院采购药品中掺杂不合格品和过期品。

2.3 医院管理者问题

医院管理者多为临床医生,临床诊疗和技术攻关有强大优势,但其综合管理经验不足。公立医院高层管理者的工作重点为临床实验或课题攻关,很少思考医院药房管理问题,对药品管理的综合控制缺乏准确认识。

2.4 信息化水平低

近年来,信息技术广泛用于医院的日常管理,“电子处方”和“无纸化办公”逐渐成为现代医院办公的主要方式[13]。信息管理技术能有效提高医院药品管理的工作效率、公开度和透明度,但实际工作中,部分药品管理人员尚未熟练掌握计算机管理系统的操作技巧,操作过程中常出现错误,如药品数目、名称登记错误等,不能为临床科室用药提供正确参考,甚至导致药品储备不足,耽误患者治疗。

2.5 药品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偏低

笔者认为,医院的药品管理人员要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熟悉各种药品的名称、成分和批次,才能提高药品管理效率,准确登记药品的相关信息。但部分医院为了节约用人成本,未聘请专业的药品管理人员,导致药品管理出现诸多问题,严重阻碍医院的发展。另外,部分人员一人多职,增加人为因素对药品管理工作质量的不利影响[14]。

3 医院药品管理的改进措施

3.1 加强临床药师培养

临床药师培养应参考西方国家临床药师的培养方式,定期举行临床药师的业务培训,医院应聘请临床经验丰富的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学业务培训[15],专业的管理学人才培训医院的临床药师、药房护士,掌握药师专业技能、基本的管理学知识,做到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切实提高药品管理工作的质量。

3.2“五专”管理

特殊药物如麻醉药品要采取“五专”管理,即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账册,专用处方,专册登记[16]。“五专”管理制度的目的是提高特殊药品管理的科学性和透明度,预防和减少特殊药品滥用。住院药房特殊药品的管理工作应由专业知识扎实、工作经验丰富、法律意识和岗位责任意识强的临床药师负责,选出2名特殊药品的主管药师和4名协助工作的药房护士,实行轮休制,确保特殊药品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3.3 规范药品采购渠道

现代医疗机构应制定和完善各类药品相关采购及管理规定,规范采购细节,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药品质量。药品标签应清楚、完整地注明药品名称、规格、产地、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生产日期及保质期等[17]。有关人员采购药品过程中充分了解经营者经营资格等相关情况,认真核查相关许可证件。

3.4 特殊药品取用

各科室病房每次取用特殊药品时应出具主任医生签字确认的相关处方或申请使用表,护士长前往住院药房领取药品。特殊药品发放需两人及两人以上在场,药品确认无误后发药人员和取药人员签字确认,明确岗位责任,预防和减少工作失误[18]。

3.5 入库控制

现代医疗机构购进药品后,验收人员应逐批检查药品,认真核对药品的品种、规格、数量、日期等信息,并详细登记。药品入库时确保包装完整、质量合格,避免假冒、变质药品入库[19,20]。入库药品应无过期、无破损等,认真填写药品标签,标签主要包括名称、产地、厂家、规格、保质期等信息。

4 小结

目前,现代医疗机构药品管理工作存在诸多不足,不利于医院整体管理水平提高,直接引发医患、护患纠纷。建立科学高效的现代药品管理制度是药品管理工作发展的必要条件,笔者认为,医院管理者应在日常管理实践中重视药品管理工作,严格规范采购渠道,提高药品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药品管理工作质量,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支持。

摘要:现代医疗服务单位应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及医院管理水平,合理控制运行成本,努力实现公益性和社会性统一。本文分析现阶段医疗机构药品管理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

管理措施改进 篇9

关键词:县级供电企业,管理现状,改进措施

0 引言

线损率是综合反映供电企业的电网规划设计、生产运行和经营管理水平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是衡量电力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标志, 是基层供电所管理的重要环节。基层供电所是县级供电企业统一管理的派出机构, 因此, 基层供电所规范化、专业化管理水平的高低, 对县级供电企业年度工作目标的整体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

1 我国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现状

随着电网改革的深入, 我国的供电企业现状管理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如资金的后备力量不足, 维护力度不够;技术水平不到位, 技术人员对线损的管理没有足够的意识;甚至是规划的不合理, 维护计划性不强等等。而这些问题正是造成供电企业线损的因素。

目前, 许多县级供电企业采用传统的运营模式, 即“以生产经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 以信息化为依托, 集中管理, 强化管控”的供电企业管理模式。但是线损是一个综合性指标, 涉及面广, 管理难度大, 综合性比较强, 需要企业内部各部门协调。由于原有的职能型组织过于强大, 各职能部门更关注于部门内部的事务。线损管理体制受到抵制, 线损管理体制并未起到真正的作用, 各部门之间沟通比较少, 同时管理过程中线损管理不专业、综合认识度低、重指标轻过程。这些因素导致人为因素和其他不明因素造成的线损指数比较高, 直接影响县级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2 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制度不健全和管理观念陈旧

县级的供电企业不能和大城市的供电企业相比, 虽然同属国家电网, 但是无论在规模上还是人为管理、技术方面都无法相媲美。县级供电设备较老, 电网线损管理制度也一成不变, 但比较起来, 县级城市的经济却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市内的各项建设正处在快速增长的高峰期, 城市用电量直线飙升, 导致违章用电和窃电量剧增, 大大地提高了线损率, 造成供电企业的极大损失。

供电企业一般都属于国家企业, 员工都有编制, 是公认的铁饭碗, 所以不管是领导还是员工, 都会从思想上放松警惕, 管理观念陈旧老套, 使员工不思进取, 整体散发着腐败的味道, 这些因素造成了县级供电企业在线损管理中的隐患。

2.2 管理人员对线损管理认识度不高或素质达不到管理要求

降低线损工作需要管理人员以具体工作来实现, 降损的难点在基层, 重点在专业人员素质, 但是有些管理人员的素质还有待提高。管理人员主要存在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认识不到位。部分供电所对农电线损管理工作不重视, 人员配备不到位, 管理人员没有责任心, 敷衍了事, 整治力度不够, 线损居高不下, 高损台区还比较多。

2) 考核不到位。县级供电企业奖惩制度不健全, 考核只是走形式, 部分县局对供电所、供电所对农电员工的考核没有兑现, 县级供电企业没有给员工施加降损压力。

3) 线损统计分析不到位。部分供电所报表数据只是表面响应政策, 数据胡乱篡改, 与实际情况不相符, 线损异常情况对其没有任何影响, 降损措施没有明确到线路和台区。

4) 稽查不到位, 对稽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没有及时处理、整改等记录, 对违章用电、挂钩用电、内外勾结窃电等整治不力, 自用电管理不规范。

2.3 电网建设的布局和结构薄弱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 县级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变迁, 电力需求更加旺盛, 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 各分块供电区内用电水平平衡, 大用户的用电、负荷密度、负荷特征与结构不协调, 中压及以上电网还不尽合理。

电源布局和电网电源点布局不合理, 部分高低压线路供电半径过长、线径细、设备老化, 有些线路的运行已经达不到安全运行标准,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 供电可靠性差。且有些区域由于供电压力大, 变电站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 且供电设施简陋, 不能达到自动调节的要求。

2.4 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管理不健全

1) 营销管理意识淡薄, 经营观念老化。电力产品开拓市场不力, 对市场需求的分析不够, 形成了电能需求量大但供应不足和电力企业销售困难同时并存的矛盾性电力市场。

2) 营销管理机制与信息化不相适应, 目前用电业务流程都是在传统用电营销体制下制定的, 欠缺正确的营销体系, 销售人员素质不高, 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

3) 没有足够的服务意识, 县级供电单位供电服务质量差、服务体系不健全, 依仗着长期的垄断市场而缺乏服务意识, 没有想办法去主动积极地开发占领市场。

3 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的改进措施

3.1 完善线损管理制度

加强线损管理制度是加强管理、降低线损的主要条件, 健全线损管理组织机构, 完善管理制度。首先, 成立专门的线损管理小组, 公司领导人或者职能部门负责人作为小组成员, 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 完善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 保证线损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运行。其次, 将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进行完善, 将线损管理章程纳入其中, 保证在实际工作中有章可循。第三, 建立相关的监督制度和激励制度,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到线损管理工作中, 把这项工作当做日常工作之一, 也可以避免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弄虚作假。

3.2 提高管理人员基础素质和管理意识

要想降低线损管理, 必须要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针对员工总量较多、高素质人才偏少、提升难度大的现状, 县级供电公司要坚持融入中心、服务大局, 进一步转变观念, 突出以人为本, 切实提升员工队伍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和文明素质。

1) 企业管理者要提高对职工素质的认识, 引导员工正确看待人事变革、机构改革、绩效管理、末位淘汰等, 保证员工在各类变革中能把握好自己。企业要发展, 职工的素质非常重要, 职工必须摒弃旧观念, 树立新的竞争分配观念, 认识到自身素质低下对企业的影响, 立足岗位, 努力成才, 激励自己不断进取, 激发自己自学的主观意识, 形成比、拼、赶、帮的积极氛围。再者, 职工应当树立积极向上、追求技术精湛的思想意识, 社会在进步, 不能总是以老一套的思维和方法应付所出现的状况。职工应当意识到, 别人的进步就相当于自己的退步, 根据自己的岗位积极自学成才, 精益求精。换句话说, 就是要让员工明白:现代人不会学习就是文盲。

2) 企业管理者应当通过培训学习的方法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建立和完善职工素质培训制度, 以保证职工素质培训教育的实现, 定期开展企业内部和个人的培训需求分析, 制定三年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 编制公司内部培训项目手册, 针对员工队伍学历低且不少人员没有接受过电力专业学习等现状, 全面实施学历教育;技术方面, 应当大力开展员工技能实训, 定期举办各种技能或知识竞赛, 明确奖惩制度, 合理奖励技术过硬的好员工, 提高员工的主动学习能力。

3.3 进行无功补偿

无功补偿可分为集中补偿和就地补偿。集中补偿主要是在变电站低压侧母线上集中安装电容器组;就地补偿主要有三种方法:随机补偿、随器补偿、跟踪补偿。

集中补偿投资少, 见效快, 既能有效地补偿变压器的空载无功损耗, 使该部分无功就地平衡, 又能补偿变压器低压侧母线上所带用户负荷中的无功缺额, 使低压母线上的无功就地平衡。就地补偿中随机补偿投资少、占位小、安装容易、配置方便灵活、维护简单、事故率低, 随器补偿接线简单、维护管理方便、能有效地补偿配变空载无功, 使该部分无功就地平衡, 跟踪补偿运行维护工作量小, 当这三种补偿方式的经济性接近时, 应优先选用跟踪补偿方式。

3.4 整顿管理电力的营销

1) 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要通过城网改造和户表改造, 改善电网结构, 提高供电可靠性, 改善电能的质量, 提高对客户的吸引力。

2) 提供优质的服务, 现在企业竞争压力很大, 虽然电力企业具有垄断性, 但是现在市场竞争压力大, 难免会出现竞争对手, 所以电力企业应当提供优质的服务, 提升现有客户的满意度, 并开发新的市场, 全员树立营销观念, 与客户建立并保持一种共同发展的新型供电关系。

3) 开拓市场策略, 加强对市场的分析、预测, 做好环保资源的宣传。在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使人们对清洁能源的应用越来越重视, 以此为契机作为能源市场的切入口, 应该响应国家号召, 推行激励用电的价格策略, 积极推选新的电价政策。

4 结语

线损管理同安全管理一样, 是供电企业管理中永恒的话题。这项工作不仅对技术和管理制度有一定关系, 对于线损的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在管理过程中, 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善于总结, 积极探索, 方能有效地做好电网的降损节能, 县级供电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也能促进企业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梁安虎.农村线损管理现状问题[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0 (31) .

[2]周则青.浅谈农村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J].内蒙古电力技术, 2007 (25) .

[3]杨文泉.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的措施与实践[J].企业技术开发, 2010 (10) .

[4]虞忠年.电力网电能损耗[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8.

管理措施改进 篇10

一、国内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的现状和问题

企业生产管理模式能够对企业生产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控制, 是一种系统化的控制与指导方法, 合理的生产管理模式可以最大化满足客户的需求。目前, 国内企业生产管理模式虽然有所发展, 但是其中的问题还是尖锐的, 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本, 采取对症下药的方式, 才能够进一步完善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国内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生产管理水平相对滞后

国内有很多企业为了在短时间内增加产品的生产数量, 不惜加大劳动生产率, 而往往忽视控制产品的质量, 虽然实现了生产数量的增加, 但是由于其质量不达标, 却最终无法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还有一部分公司生产管理流程并不完善, 企业在采购、订单确认、生产等流程方面没有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 整个流程十分随意, 这极大的影响了企业的运营水平和市场综合竞争力。

2. 没有做好质量控制工作

企业产品的生命是产品质量, 企业生存与发展和产品质量息息相关。因此, 企业一定要在生产管理中加强企业产品质量的控制, 不断的加强和完善自身产品验收制度, 从而使产品质量得以保障。可是, 国内目前有很多的企业并没有考虑到这一项因素, 产品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匮乏直接导致了产品质量的不过关, 致使企业产品频频发生退货或滞销的现象, 不仅浪费了材料和资源, 还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与此同时, 在产品验收时, 工作人员没有严格验收产品, 产品不过关也能够出厂进行销售, 很大一方面影响了企业的市场信誉。

3. 缺乏完善的组织机构

企业的生产管理机构是否健全, 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管理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当前, 国内有很多企业缺乏健全的组织管理机构, 产品生产、原料采购、产品设计和开发、市场调查等机构的缺失, 导致了企业不同部门之间缺乏联系, 责任和权利不明确等现象。企业无法真正做好协调和管理工作, 在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时, 企业领导层也无法做到及时的调整和修正, 这也是当前我国企业生产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一个大问题, 亟待改善。

二、当前国内企业生产管理模式改进对策

1. 生产管理流程的完善

制度具有稳定性、长期性和根本性, 而制度能够完善和落实很大一方面取决于工作流程是否完善。因此, 想要改善当前国内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的现状, 就一定要从完善生产管理流程上入手, 使企业的生产管理流程更加科学、制度和规范。重点领域与突出缓解一定要提高原材料采购、订单检验、清理库存、生产、检验产品等流程的质量。例如:在进行质量检验环节时, 企业工作人员一定要确保原材料的可靠, 同时确保流程的完善, 通过服务、时间、价格、质量、品质等几个要素来进行企业生产管理流程的完善。

2. 生产管理机制的完善

目前, 国内企业生产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有很多中小型企业在生产时甚至忽视了生产管理这一重要工作, 使企业的生产安全情况、产品质量都无法得到保障, 因此, 企业一定要对症下药, 不断的完善与健全企业生产管理机制, 才能够保证企业生产管理能够实施, 同时能够起到明显的效果。当前, 我国企业亟待建立起科学、规范的生产管理机制, 从管理制度、管理流程、管理理念上入手制定生产管理制度, 并且督促员工按照制度严格进行。采用恩威并施的执行理念, 一旦出现生产管理制度的懈怠, 一定要找到责任人, 给予严格的处分, 而对于那些遵守制度并且取得良好的效果的员工与部门, 企业要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奖励, 如此, 才能使企业员工愿意守法, 愿意去遵守和维护企业制度。除此之外, 在企业生产管理制度的完善过程中, 企业领导人员要将企业员工道德品质和个人素质的提升作为重要内容, 对企业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教育, 全面提升企业员工的生产管理能力水平, 以“培养”+“引进”的队伍建设理念, 争取能够尽快建立起一只作风硬、能力强、素质高的企业生产管理支柱队伍。

3. 企业生产管理机构的完善

企业生产管理机构是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的硬件基础, 因此, 想要改善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 一定要先从完善企业生产管理机构上入手, 有些企业虽然取得了好的发展, 但是在一段时间内, 企业的发展却到了瓶颈期, 无法继续发展或者发展速度很缓慢, 这往往就是因为企业生产管理组织机构的不完善所导致的。因此, 企业一定要将“精兵简政”作为完善生产管理机构的原则, 通过合并、精简或撤销企业中一些功能重复的组织或部门, 建立起能够串联各部门的制度, 强化部门职能, 优化组织体系。在完善各部门和机构的同时, 企业还应当建立起由部门负责人、管理层、决策层共同组成的管理机制, 以应对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以便对这些情况进行及时的分析和研究, 使企业生产管理的协同合作能力得到强化。

三、结束语

综上, 生产管理作为企业生产的基础, 同时也是企业得以经营的重要保障, 如今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企业想要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一定要从生产管理上入手, 从生产管理机制、生产管理流程、生产管理机构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进一步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 使企业在不断的创新与改进中进步, 才能推动企业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常青树。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 我国企业在获得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 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企业想要可持续发展, 必须转变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 才能适应当前的社会形势, 因此, 我们一定要找出传统生产管理模式中的不足, 采取措施进行改善, 从而使企业保持足够的竞争力。本文就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的改善对策, 做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企业生产,生产管理模式,改善对策

参考文献

[1]张涛.浅谈精准生产模式及其应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3, (3) :111.

管理措施改进 篇11

伴随着中国石油管理不断规范,物资采购与管理也得到不断加强,供应链上各企业紧密合作, 信息共享, 各自资源发挥最大效率, 快速响应顾客需求, 实现共同目标, 最大程度发挥链上各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对于油田企业来说,加强企业的物资管理不仅可以确保企业的生产任务在期限内得以完成,同时还可以进一步的减少企业的库存给企业带来的压力。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就对于企业加强物资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目前油田企业物资管理的问题分析

面对如今越来越复杂的国际竞争形势,对于企业来说物资管理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管理内容,通过对物资的合理化管理来为企业的经营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同时也可以改善企业的各种技术指标来增强企业的市场敏锐度,让企业可以在市场竞争抢先一步占领目标市场。通过了较长时间的发展以及规划,但是我国企业在进行物资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就是目前很多企业在进行物资管理的过程中都会出现物资储备教过而占用较多的资金的情况,导致了企业在对物资的利用中利用率较低。现在我国的企业在经营中会受到很多传统的生产思想以及供应环境以及我国现代物流发展不够充分等影响,导致了我国众多企业都会存在储备物资过度的现象,从而让物资占据了企业的大量流动资金。这样一旦企业的周转自己出现了困难就会对其正常的经营活动产生严重的影响。

其次就是目前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对于物资在采购环节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对于物资的采购是对物资进行管理中最为首要以及重要的环节。对于企业物资的管理是离不开子信息交流,这就需要企业的管理团队要针对外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来即时的进行采购方面的指导。在采购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企业进行批采购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第三就是对企业进行物资管理中缺乏健全的制度建设。因为我国的企业对于物资管理的重要性认识都不够,很多企业不仅缺乏制度约束,对于我国国家规定的规章执行力度都不够充分,导致了很多暗箱操作。

第四就是企业参与物资管理的管理意识较为淡薄。现在我国企业内很多负责企业物资管理的人员其本身的文化程度都不高,其主要的职责就是进行对物资的看护,对库房的物资状况仅仅进行数量上的登记和看管,并没有进行数量的分析以及流向变化的整理,导致了很多企业都存在物资积压。

二、加强油田企业物资管理的主要措施

在目前新的经济形势下之下,我国企业所需要面对的是更为严峻的考验,企业的物资管理也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挑战。针对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企业的物资管理工作。

强化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在企业的物资管理工作中,其关键就是物资的采购环节,因为其不仅需要保障企业正常的物资运转,同时还需要肩负着为企业弥补企业的成本漏洞以及防止企业的隐形利润出现流失而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之下,企业的流动资金的总量以及其周转率等都是关乎企业命脉的重要部分,如果想要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就需要强化物资的采购管理来提升其采购资金的周转率。在企业进行物资采购之前,首先需要多方位的信息评估工作来明确企业生产所需要的物资具体数量以及其技术要求,通过对供应商的技术能力以及物资设备状况等进行深入的了解,同时结合市场需求来选择最优的物资供应商。

同时企业还需要明确其物资管理制度并且进行严格的执行,这样才可以方便企业采购资金的运转来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针对目前企业物资采购中存在的一些腐败现象,企业要进行更为有效的制约监督制度建设,通过将企业在物资采购以及付款环节和验收环节等进行分离来实现采购信息的公开化和透明化。

加强对企业物资储备的管理。目前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以及物流交通网络的发展,在企业中物资储备占据生产资金的比重不断下降,但是在企业的生产环节却是一个必要的环节。对于企业来说,如果想要降低流动资金的占有率就需要对此进行科学的物资储备管理。对此,第一需要严格的建立物资储备管理制度,在物资的入库和出库阶段需要进行品种以及数量和规格上的严格审查;其次就是确定一个物资储备的额度,这样才可以保证企业的物资贮备量更为科学合理。因为对于企业来说并非是物资储备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对于企业来说物资储备过多会导致其占用大量的资金,同时还对增加企业对物资进行管理中的费用,而物资储备过少的话一旦市场中出现变化就可能影响到企业生产的连续性,这就给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第三就是对于企业来说,对于物资的管理需要進行对储备量进行实时的监控,通过信息化建设来更新数据。

进行物资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物资管理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在信息时代中就需要护结合信息化管理来对企业物资实现科学化管理。因为物资管理是一个很复杂又很繁琐的过程,所以针对现在的随时处于变化中的市场环境,企业必须要在物资的采购以及使用等环节实现信息化的管理来实现创新。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使用不仅可以让对企业物资管理更为便捷,同时也可以实现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的有效沟通,可以让企业及时的获取市场信息。面对当下经济的复杂形式,企业可以将对物资的管理看作是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全球经济的发展,必然对我国石油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包含了发展的机遇,也隐藏着风险。但无论是机遇或者风险,都需要我们去应对。因此,要做好企业物资管理工作,必须要引入现代管理技术与手段。实施管理过程的流程再造,把管理过程中非增值活动减到最小,从而实现管理活动的简洁化和成本耗费的最低。以上是笔者对企业物资管理应采取措施方法的初浅理解。做好物资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不断探索的工作,需要我们每一个物资工作者去不断努力加以研究和推进。

管理措施改进 篇12

目前由于世界消费市场的需求不断萎缩, 各国都加强了对国际贸易的保护, 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的订单数量锐减, 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所以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模式下, 传统的企业生产管理模式与市场需求的变化矛盾越来越激烈, 所以需要加强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的改进,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消费者需求为目标, 从而对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 加快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的建立,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进一步对供应链管理进行优化, 使企业能够更好的与当前新的市场竞争环境相适应。

1 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其是以企业各种要素资源为基础, 即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资源, 将这些资源进行高擀质量、低成本及快速及时的转化, 从而形成市场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项目, 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可以说是一种系统化的指导和控制方法, 其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对企业的生产进行控制, 并针对市场的需要求来进行产品的生产, 同时提供能够满足顾客满意的各项服务。虽然我国现有的大部分企业在企业生产管理工作中都能够做到这一点, 而且已经形成了具有自身独特性的生产管理模式, 但这种新的生产管理模式还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问题, 需要我们进行具体的分析, 从而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加快企业的发展。

1.1 组织机构不够完善

企业生产管理的科学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是否有健全的生产管理机构。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 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当中, 企业组织机构还不健全, 没有形成企业市场调查、产品设计开发、原料采购及产品生产等一系列完善的生产管理组织机构, 而且企业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 缺乏有效的配合, 而且权责不明, 这就导致企业生产管理无法达到协调、及时, 极易在某个环节出现问题, 从而给企业的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 导致企业经济损失的发生。

1.2 生产管理水平落后

部分企业为了有效的提高产品的生产量, 则一味的追求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而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却较为忽视, 这就导致大规模的进行产品的生产, 但由于质量不过关, 从而导致企业经济效益无法实现。另外还有部分企业缺乏完善的生产管理流程, 企业在采购流程、订单流程和生产线管理流程上都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 没有一套健全的体系, 生产管理较为混乱, 对企业的正常运行生产运营带来较大的影响。

1.3 质量控制不够到位

质量是企业产品的生命, 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所以在企业生产管理工作中, 需要严格对质量进行控制, 通过完善的质量检验制度来确保产品的质量。但在目前仍有部分企业, 只顾眼前利益, 而对企业产品质量控制必要的控制, 缺乏完善的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 由于产品质量存在问题, 从而导致产品滞销或是被退货的情况屡屡发生, 给企业带来了较严重的经济损失。另外在企业产品质量检验工作中, 由于检验人员缺乏质量控制意识, 在检验工作中不能严格按照标准来进行, 从而导致产品质量不过关即出厂, 给企业的信誉带来较大的影响。

2 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的改进措施

2.1 完善生产管理机构

改进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模式, 首先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企业生产管理组织机构, 特别是对于那些处于转型发展以及遇到重大制约瓶颈的企业来说, 完善生产管理组织机构显得更为重要。完善企业生产管理组织机构, 首先必须按照“精兵简政”的原则, 聚消、精简和合并不必要或者功能重叠的部门, 优化组织体系, 强化部门职能, 建立联系制度。牢固树立“精益生产”理念, 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分布, 将人力资源用在“刀刃上”, 实现人力资源的效利用, 提升生产管理效率。

完善生产管理组织机构, 还必须建立现代企业生产管理“联席会议制度”, 建立由决策层、管理层、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机制, 定期或不定期就企业生产管理计划以及一些突出问题进行研究落实, 强化企业生产管理的“协同性”。

2.2 完善生产管理流程

制度具有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 而要落实好制度就必须完善工作流程。改进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模式, 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企业生产管理流程, 着力提升企业生产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突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 大力加强采购、订单评审、库存清理、生产线、质量检验等流程建设, 比如对于质量检验管理, 应当建立原材料采购流程来保证原材料的可靠性, 建立生产环节检验流程来确保质量检验到位, 真正通过建立规范化的生产管理流程, 保证企业生产管理落到实处。完善生产管理流程, 还必须根据品质、质量、价格、时间、服务等企业竞争力“五大要素”来完善企业生产管理流程, 将“五大要素”渗透到企业生产管理各个方面, 提升企业生产管理流程的科学性。

2.3 完善生产管理机制

健全和完善的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机制, 是提升企业生产管理“执行力”、提升企业生产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生产管理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 因而现代企业应当建立一套形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加强制度建设, 切实将企业的管理理念、管理流程、管理规范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 让全体员工遵照执行。建立企业生产管理激励约束机制, 对于落实企业生产管理制度并取得显著成效的部门和员工应当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对于那些破坏管理制度并造成重大损失的应当给予必要的惩处。把提升员工素质作为加强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举措, 切实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 通过提高员工素质来强化生产管理水平。全力打造一流的企业生产管理队伍, 通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员工公认的生产管理队伍。

3 结束语

企业在发展和运行过程中, 离不开生产管理, 这是企业的重要基础, 而企业要想实现生产的有效管理, 提供在市场中的整体竞争能力, 则需要建立科学的现代化企业生产管理模式, 强化企业经济实力的提升。特别是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从传统模式开始向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开始转变, 这就需要遵循市场发展的规律, 并以市场为导向, 对企业生产管理模式进行不断改进和创新, 确保企业生产管理模式走向科学、持续、健康的发展轨道, 加快推动企业发展的步伐, 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足够的动力支撑。

摘要:近年来, 经济一体化的速度不断加快, 这给传统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在当前新形势下, 传统的企业生产管理模式越来越无法适应当前经济的发展要求, 所以需要加快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的改进, 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文章对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进一步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的改进措施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突出问题,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张煜.精准生产模式及其应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9 (3) .

[3]谭群满.试论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创新[J].企业导报, 2012 (21) .

上一篇:“保温瓶”式下一篇:三层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