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碍途径(精选12篇)
障碍途径 篇1
目前,加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以求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将环境保护法制化。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起步较晚,所面临的环境保护任务十分艰巨。这种状况不仅给环境执法带来了难度,而且也使我国的环境状况不断恶化。在以法制化途径解决这一问题过程中,环境执法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1 环境执法概述
环境执法也叫环境保护执法,是指对环境法规的适用,即贯彻实施。它是一个综合性的执法系统,包括环境司法执法和环境行政执法。环境行政执法是指环境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授权,实施环境监督检查,并依照法定程序执行或适用环境法律法规,直接强制地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和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1,2]。
1.1 环境行政主体
环境行政执法的主体是指在环境行政执法活动中依法行使环境执法权的机构,即环境行政执法机构。环境行政主管部门是环境行政执法的主要主体,但不是唯一主体,环境行政主体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3]: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各级人民政府;依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授权的对某些方面的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的有关部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矿产、林业、农业、水利行政主管部门;除上述部门外,其他一些政府行政职能部门;其他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如环境保护协会、环境监测站、企业内部的环保部门等。
1.2 环境执法相对人
我国境内的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可能成为环境行政相对人,包括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中国公民、外国组织或者个人等。其中,企业单位是最主要的环境行政执法相对人。
2 我国环境执法存在的障碍及原因
2.1 环境法律意识淡薄
环境法律意识在环境热潮中的作用表现为政府和公众两方面的环境法律意识。而当前在我国这两方面的环境法制意识普遍较差,严重制约着我国环境法律的正确实施。一是我国公民环境法律意识淡薄。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具有很强的依赖政府特征,而我国部分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地方政府,缺乏正确的政绩观,重经济、轻环保,片面强调GDP增长与招商引资,忽视环境保护工作。二是公众参与程度很低。《环境保护法》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破坏环境者进行检举和控告。而目前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尤其是环境参与意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4,5]。
2.2 环境立法不完善
一是环境立法上仍有空白。首先是在实体内容上存在着空白。以环境污染防治方面的立法为例,目前我国在污染水、噪声管理和控制、放射性物质污染防治等领域,还没有制定出相应的法律。这种情况使我国的环境立法体系不尽完整,造成我国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环保工作“无法可依”的情况。其次是程序上的空白。我国现行的环境法以实体法为主,程序性法律很少,且多分散于各实体法中。目前,除了环境行政复议程序较为明确之外,环境行政处罚、环境调处等方面尚缺乏程序上的法律规定,这势必影响到环境行政执法的规范性,难以维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二是环保法律法规操作性不强。由于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中的一些规定原则性较强,过于简单、抽象,使实际工作中的环境执法缺乏可操作性,给环境执法造成了很大障碍。如《环境保护法》第二十九条规定“限期治理”的对象为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但对哪些情形属于“严重污染”却未明确。三是受害人起诉难。由于讼诉主体受限、举证困难以及诉讼成本高等原因,致使受害人在起诉环境污染者时困难重重,给环境司法造成了很大障碍[6]。首先,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即提起环境民事诉讼者必须是人身或财产权益直接受到他人民事不法行为侵害的人,才具备起诉的资格。然而环境侵害的受害者大多是间接的,其农业基础科学所受损失经常是无形的,如果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显然对环境民事侵害的受害人非常不利。其次是诉讼举证困难[7]。现行法律虽然也规定了举证责任倒置原则,但受害人仍需举出受害的事实。而在环境侵权纠纷中,受害人相对于排污者来说处于社会弱势地位,很难取得相关的证据。而且环境侵害在明显化之前往往有很长的潜伏期,同时不同个体所表现出的受害症状也不完全一样,因此实践中诉讼往往是不充分的。再次,诉讼时效过短。我国《环境保护法》第42条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3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计算。”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我国法律对超过3年的环境民事权利不再予以保护。然而该规定显然是与环境侵害的特征不相适应的。
2.3 环境守法、违法成本倒挂
环境执法成本倒挂是指环境守法成本和执法成本大于环境违法成本的现象。在实际中,我国环保执法常常陷入“排污—查处—罚款—继续排污—继续罚款—再继续排污”的轮回。在这种怪圈之中,执法不断,罚款不断,但排污不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执法部门执法成本高,而企业的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存在环境执法成本倒挂的现象。企业治污设施建设和运行成本高,由于规模和技术限制等因素,污染治理成本已远高于其可能获得的经济效益。这种情况下,污染严重的企业就会通过交罚款的形式继续排放废物、污染环境,违法者甚至把罚款看作是对排污的一种认可。
3 解决途径
3.1 提高全民环境法律意识
加强我国群众环境法律意识,主要有以下3种手段[8]。一是加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要借助舆论监督的作用曝光违法企业,使其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暴露于大庭广众之下,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使环境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二是扩大群众知情权,让他们了解自身所处环境的质量状况,发挥社会力量监督企业排污,对排污费征收企业、行政处罚名单定期予以公告,让群众监督。三是完善环境信访制度,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健全信访制度,设立12369举报电话并建立电话接听平台,方便群众投诉。要求信访处理公开、透明,指派专人受理群众的投诉,及时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并及时回复,让群众了解执法、参与,从而提升群众对环境执法的信任度,提高群众的环境法律意识。
3.2 完善立法
一是加强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建设。区域性环境行政执法标准和尺度不同影响环境行政执法区域性的环境污染加剧,环境行政执法地区差异性较大,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尺度。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地方环境保护政策千差万别。例如,深圳等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其环境保护政策就相对严格,而西部欠发达地区,迫于经济发展原因,不得不放宽环境保护政策,在这种情况下,使各地的环境行政执法标准和尺度大相径庭。因此,一些地方按照《立法法》的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了地方性环境法规和规章,如《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新疆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等。根据统计,目前我国已经具有超过1 600件地方性环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7期境保护法规和规章。二是增强现行环境法律的可操作性。在进行环境立法时,法律条文不能过于抽象和模糊,注意加强可操作性,便于环境执法人员在实践中准确把握和运用。有些需要对法律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或者单项法规,如《防治机动车排放污染管理条例》《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等。还有些需要在上位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范围内作细化规定,如为了明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给予罚款”的具体数额和幅度,需要制定《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行政处罚办法》等。三是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所谓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就是指当环境作为一种公共利益受到直接或间接损害时,允许公众(包括公民个人、集体、社会团体等)作为环境公共利益的代表人,对侵权行为人提起环境民事、环境行政或者环境刑事诉讼的诉讼制度。环境公益诉讼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保护环境公共利益为目的。作为一种新型的诉讼形式,它通过允许社会中的个体依法行使诉讼权利,以个体的名义代表自身或社会整体实现保护整个社会环境公共利益的权利。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可以是与环境侵害后果无直接利害关系的任何组织和个人。环境公益诉讼的前提既可以是环境违法行为已经造成了现实的损害,也可以是尚未造成现实的损害,只是潜在的损害,有可能发生损害[9]。这里对于环境侵权的成立采用只要有环境违法行为发生,无论是否产生损害结果,都可进行环境公益诉讼,由此扩大了社会团体以及非直接利害关系人行使环境公益起诉权的案件范围。
3.3 建立完备的环境责任追究体系
完善环境法律体系,增强环境法律的“刚性”[10]重点建立完备的环境责任追究体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相互补充,有利于构建对环境污染者和生态破坏者的惩罚与震慑的多重防线。一个完备的环境责任追究体系既需要刑罚的威慑,也需要民事责任的补偿救济。强化环境违法者的民事赔偿责任,既可以弥补行政处罚力度较低,让污染者为其违法行为付出经济上的代价,又可以对受害者给予民事上的救济,并为恢复区域、流域生态环境筹集资金,真正体现“谁污染、谁负责”的环境法原则。因此,可以根本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林光洙.环境法与环境执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2]朴光洙,刘定慧,马品懿.环境法与环境执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3]刘国涛.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4]李恒远.环境法制读本[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5]宋卫国.影响环境执法的因素及对策[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3(12):63.
[6]高京昭,刘书河,唐绍洪.以科学发展观审视环境执法与司法[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73-75.
[7]李爱年.环境法的伦理审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8]我国环境保护环保政策法规仍存在四大“软肋”[EB/OL].[2006-12-13]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6-12/13/content_5478736.htm.
[9]张岳武.中国环境执法困境及其完善机制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7.
[10]蔡文灿,王少杰.试论我国环境执法的困境与对策[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2):142-146.
障碍途径 篇2
克服择业心理障碍理性寻求正确途径
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急剧澎涨,有限的工作岗位给不良心理定位的.大学毕业生带来很大的压力和挑战.各种不良的就业心理使这些雄心勃勃的大学生们一次次败下阵来,错失了一次次就业机会.对各种不良心理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作 者:贺杰 作者单位:新乡学院,社会科学部,河南,新乡,453003刊 名: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NXIANG TEACHERS UNIVERSITY年,卷(期):23(4)分类号:G437.8关键词:就业心理 因素 策略
障碍途径 篇3
一、学生人格障碍的成因分析
素质教育中所指的健康人格就是指一个人的认知、情感、意识三个领域均达到高层次,且协调得好,即知、情、意三方面和谐发展。它要求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具体做到:和谐的关系;正确的自我意识;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良好的平衡和控制情绪的能力;良好的创造力。而当代学生达到这个标准的并不多,他们在人格上隐藏的缺点及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家庭的不良影响
(1)家庭的日益缩小导致交流的匮乏。人类是在与他人的关系中给自己定位的,是在与他人的接触中了解不同的行为规范,发展待人接物的能力。而在日益缩小的家庭内部,人与人之间少有沟通,导致部分学生因此变得孤独、少言、缺乏信心。
(2)日益富裕的家庭使父母的收入足以维持家庭的生活,孩子们不再需要为家庭的生计做什么事情,他们会缺乏为生活奋斗的体验。导致他们丧失了完善和发展自己的愿望,也丧失了价值感和责任心。
(3)自私和自我中心习惯的养成。在独生子女的家庭里,孩子从小就受到“众星捧月”式的呵护,他们在家庭中处于被宠爱、被纵容的中心地位,导致他们无法扮演好自己在集体中的角色。
(4)现在在家长的观念中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那就是只要给孩子创造最好的条件,孩子就能成才。我们从中看到了并不富裕的中国家长的可贵之处。孩子的前途不是用金钱就能买下来的,盲目、轻易、过多的教育投资,不注意选择时机、选准目标,只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压力和强烈的逆反心理。
2互联网等现代媒体的错误导向
(1)现代媒体给学生掌握知识,了解世界提供了快速、便捷、形象的手段,但电脑、电视等充斥在学生的生活中,使他们丧失了与他人交往进而发展人际关系和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的机会。
(2)网络游戏和大量的现代媒体还无意中宣扬了一个观点:暴力和违法是解决问题的可行方式,而观察和模仿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电脑、影视上充斥暴力事件及对犯罪后凶手所受的惩罚和内心痛苦的忽略,必然促使学生遇到冲突时无法控制和调适自己的情绪,而采取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
(3)电视、互连网还会在一夜之间造就“明星”,有可能助长学生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这种“蒙太奇式”的成功模式必然对学生的人格产生消极的影响,使之误解为:不必在学习中奋发进取,积极向上,只要凭借投机取巧的戏耍就能一步到位,功成名就。
3学校教育的缺失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一直比较重视对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行为准则和集体意识的关注和培养,却相对忽视了个体意识品质和独立自主精神在提高人的素质特别是创造能力和创造精神方面的意义和作用。于是依赖思想的产生就在所难免了。虽然近年在素质教育的呼声中有了一定的起色。但由于积重难返,目前学校的人格培养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I)缺乏实用有效的人格培养课程。现在虽然有许多学校开设了与人格教育有关的思想品德课和心理健康课,但这些课程无论从内容上还是数量上都远远达不到进行健康人格培养的目的。内容空洞乏味,脱离实际,条条框框多,且课程大多采取由政治课教师或班主任兼课的方式,无意中就混淆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概念,使学生无法从中得到专业正确的指导。
(2)教师不能以完全平等的人格对待学生。在学校,很多教师为了树立自己的形象,往往强调自己的权威而不去考虑学生的想法,总是把自己的价值观和看法作为“标准答案”强加给学生。学生的培养主要是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的这种言行势必影响学生的观念、态度和行为。
(3)以应试教育为主的考试制度对学生个性和创造力人格的扼杀。虽然我国在教育改革方面的探索从未停止过,素质教育作为一个根本的的认识也不是新鲜的提法,但不能否认的是:应试教育仍然是维系中国教育秩序正常运转的主要内驱力。这就迫使教师对学生进行长期整齐划一的同化训练,而这种教育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扼杀了他们的个人独创性。
二、学生人格障碍的对策初探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是进行健康人格教育培养的根本保证
现代教育认为,教育是培养、造就人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所以,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一直是社会和教育界不断探索的问题。因此,教育作为一种造就未来社会的行为主体,构造精神世界的工具,应当把人格的培养和建设为作其改革核心。
2教育环境是开展人格教育的重要资源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环境,人的任何活动都和环境密不可分,学校情况更是如此。学校的教育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在学校里主要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环境。作为教育者,应该创造性地使其人格化,让学校的一草一木都成为教育的因素。而学校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则属于学校的“社会环境”,也即是学校的人文环境。它是校同精神文明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优良的校风是无声的命令。又是有形的榜样,这正是陶冶学生健康人格的沃土。因此,营造一个好的校风,对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具有巨大的价值。
3进行课程改革是健康人格塑造的基本条件
学校的课程要依靠课堂来完成,而课堂是学校内部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殿堂,还是人格教育的主阵地。应该从一定的高度去审视课堂教学包含的多重丰富的涵义。
(1)学校应该给予心理健康课足够的重视,聘请专业的教师,开设一些具体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如美国的“生活与交往”、“公民道德”、“自我抉择”;法国的“社会与家庭”;英国的“品质教育卡”、“生命线”等课程。其内容具体丰富,加上教材图文并茂,教师专业性强,所以深受广大学生欢迎。
(2)从改革以应试教育为主的考试制度着手,加强学生日常教学中的表现在各级考试中的比重。鼓励:学生在教学中发挥个性和创造力,多角度思考问题。创造性人才是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人格的统一,提倡培养创造性人格,激活人格中的创造性因素,从而优化学生的人格素质。
4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尊敬、互相爱护是塑造健康人格的重要保证
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敬互爱会为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创造良好的氛围。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道德需要道德的濡化,人格需要人格的陶冶,教师人格对学生的人格塑造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广大教师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之前,应不断地实现自我人格的完善。
教师应把学生看成“积极的”和“创造性”的权利主体,而不是成人的附属品。尤其是当代青年学生,信息接受的维度和频度在不断地提高,他们对新鲜知识的接受能力比较强,教师可以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弥补知识不足,不断地完善自己。
鼓励和支持学生之间,包括异性学生之间的正常交往,使学生在与同龄人的交往中获得友谊,价值感等美好体验。同时增长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为以后踏上社会做好准备。
总之,健康人格的培养和塑造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在学生活动最集中、最关键的地方——学校,对他们实施健康人格的教育是必要可行的。健康人格的教育不仅对于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身心健康、事业成功和人生幸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适合当代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要,它对于学生身心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一种超越了学校教育,一种面向社会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张文新,青少年发展心理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2][美]BURGER,J,M,人格心理学,陈会昌译,北京,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00
[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4]杨承德,对素质教育与人格培养的思考,教育探索,2008(08)
[5]蒋静波,论思想政治课的情境教学,大学时代(B版),2006(06)
[6]郑廷坤,论道德自律及其培养途径,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3)
障碍途径 篇4
随着改革的开放和深化, 民营企业不断发展, 已经日益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支柱。2003年, 我国民营企业总计只有将近300万户, 而就业人数也只有区区的4, 229.1万人。至2012年, 我国的民营企业已增加到了840万户比2003年的企业数增加了180%。2012年, 我国民营就业人数为11, 296.1万人, 比2003年增加了167%。至今, 我国的民营企业的发展已经供养了全国96%的劳动力, 吸纳了大量城乡就业人员, 有效地缓解了社会巨大的就业压力。
二、民营企业融资现状
(一) 直接融资渠道堵塞。
我国直接融资市场发展步伐一直比较缓慢, 而债务融资市场的起步时间较晚, 这使得我国目前直接融资所占的比重偏较低, 这种融资结构是极为不合理的。因为处在这种直接融资所占比低的结构中, 所以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规模所占的分量也极为有限。2011年我国累计有257家民营企业年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 共计1, 754亿元, 大部分的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占总发行规模的比例只有7.4%。纵观目前的中国资本市场体系, 能适应中小企业融资需要的小资本市场寥寥无几, 在这种融资环境非常不利的情形之下, 很多较为成功的且经营良好的私营企业要想通过股票上市或者发行商业票据等途径来进行资本筹集也非常不易。
(二) 银行贷款期限结构和企业需求不相符。
在目前的融资体系中, 民营企业的贷款年限被要求以一年为期限。就目前很少会看到有银行会对私营企业开放技改贷款一类的项目, 因为大部分商业银行认为批准这些企业的长期贷款存在很大风险的, 因此不愿给发展前途尚不明确的民营企业给予商业贷款。
2012年全国工商联发布的《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调查报告》显示, 90%以上的受调查民营中小企业表示, 实际上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 全国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在过去3年中有62.3%的融资来自民间借贷。据介绍, 目前中国民营企业已经超过840万家, 占企业总数的87.4%, 占GDP的贡献率也从最开始的1%发展到目前的60%多。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却只能获得非常少的金融资源, 这显然是不合情理。民营企业获取资金难度可见一斑。
(三) 非正式金融部门是民营企业融资的主要选择。
2008年6月初爆出的浙江明星企业———飞跃集团财务危机案, 是中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一个缩影, 也是地下金融“蚕食”实体经济的典型案例。当时, 浙江台州银监局调研发现, 已发生的15家中小企业业主因财务危机逃逸,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高利贷的压榨。不过, 在宏观紧缩的背景下, 像飞跃集团那样通过民间借贷、解决资金周转困难而陷入财务危机的企业不在少数。近年来, 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融资主体通过银行以外的非正规渠道借贷的规模出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2008年5月, 在山西平遥、介休、太原等地对多家民营煤炭、焦化和铸铁企业的调查发现, 它们通过非正规渠道融资的比重平均为85%。
在很多民营企业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地区, 一些小微企业获取资金谋求生存的压力相对要高一些。然而, 往往很难用常规的手段进行资金筹集的, 非正式金融活动应运而生, 尽管各种民间金融活动受到有关监管部门的严格限制, 但是由于很多的民营企业都没有办法得到有关金融部门切实有效的资金帮助, 所以非正式的金融活动依然比较活跃。短期来看, 这种现象不可能消除, 将继续成为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选择之一。
三、民营企业融资障碍
(一) 所有制歧视。
所有制歧视是指, 国有商业银行长期把国家大型企业当成服务重点来对待, 并且给予优惠, 却从不给民营企业相同便利条件和优惠政策的歧视态度。
所有制歧视的普遍存在, 对中国民营企业融资造成非常大的阻碍。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是追求稳定和高效益, 因此相较于发展不成熟风险较高的民营企业, 银行普遍更愿意将贷款拨给国有企业。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一大软肋就是机制缺乏灵活性。因此, 在民营企业贷款时, 遭遇严格苛刻的贷款条件和被批准较少贷款这类问题现象时常出现。纵观经济发展, 民营经济所创造的产出值占社会经济总产值的比重越来越大。但是, 批准对民营经济融资贷款的金融机构, 尤其是国有银行还只是相当小的一部分。所有制歧视的存在给原本效益业绩较好的民营企业顺利发行债券、股票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 堵死了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道路。
(二) 行政力量要比市场力量强。
由于推行的政策都是由政府来决定的, 其施行的主体仍然以政府为主, 而不是市场力量调节的结果。以政府参与出资建立金融机构为例, 在许多地方首先要获得区县财政所的审批, 之后贷款才允许进行, 还因此造成了很多政府部门之间相互推卸责任的情形。在机制体制都不完善的情形下, 要解决民营企业融资的问题, 行政力量的确是不二的选择, 能使民营企业得到有效的支持。但是, 由于政府的力量不是无限的, 所以只有部分民营企业得到支持, 一些官员的腐败行为很可能在这不公平的资金分配中出现。最需要重视的是, 由于行政人员并不是很熟悉市场, 所以政府来配置资金的效率并不会很高。一味靠行政力量改善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终究不是长远之计。
(三) 证券市场的限制。
现如今民营企业并不是证券市场的主要扶植对象, 一些大型或中型企业可以轻松的在市场上进行融资, 而小规模民营企业却不行。我国公司法规定:要具备5, 000万元的股本总额, 是公司上市要达到的最低要求, 而大多民营企业会受到种种不利条件的影响, 其资本远远不能达到公司上市的要求, 因此无法进入股票市场进行融资。类似于在股票市场碰到的问题, 很多民营企业也不能进入中国的债券市场。要让公司进入证券市场同时还要满足政府政策要求, 无疑是给本就艰难的融资渠道上添堵, 增加了融资障碍的难度。
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相应措施
综合前文分析, 民营企业在社会经济中如此重要, 制约民企的发展就是阻碍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 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速度已经放缓, 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迫在眉睫。
(一) 政府的力量。
要缓解民营融资的困境, 政府的力量同样不可忽视。政府应当正确引导银行对各种所有制性质的企业采取正确的态度, 鼓励银行向民营企业提供贷款帮助和其他支持。要尽可能为民营企业制定可行有利的保障措施和优惠政策, 切实保证政策的有力执行和政策作用的有效发挥, 放宽民营企业融资的外部环境, 放缓其融资压力。
(二) 民营企业自身改善
1、加大兼并与联营、合资力度。
与资金实力较雄厚的企业联营或者兼并发展较好的企业, 也是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障碍的重要途径。联营兼并不仅可以缓解资金问题, 也可以壮大企业规模, 为之后的发展道路铺垫。高德2002年成立的民营企业通过多次的合并和收购, 2010年7月在美国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成功上市。除此以外, 民营企业还可以积极引进外商, 这样企业所有制性质发生改变, 在所有制歧视尚未解决的情况下可以获得银行贷款的相对优势, 缓解资金压力, 在提高资金实力的同时, 又能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 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从而进一步加强企业融资能力。
2、改造企业股份制, 健全治理结构。
企业融资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管理能力水平的高低。股份制本身就是通过规范企业治理结构来加强外部融资的一种制度。企业可以通过股份制改革, 使股权的转让交易更利于外部融资。合理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由“家族式”管理模式向专业化方向转变, 完善企业内在功能和运行方式, 从人治管理转向科学制度管理, 健全治理结构,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适度分开, 使管理更加科学、理性、制度化。
民营企业要对自身的科学管理进行改善。企业需要建立健全法人治理机构,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相对应的能力,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使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得到保障, 由此才能改善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的态度。只有民营企业不断地加强公司建设, 企业的融资水平才能有所提高。除此之外, 民营企业也可以积极引进外商, 改变企业所有制性质的同时, 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能力, 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从而加强融资能力。
3、目前民营企业在社会政府和银行中的信任度较低, 要赢得其支持, 就需要加强和完善企业自身建设。
在为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质量保证的同时, 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可靠。提高企业的信用等级, 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 建立可靠的信贷融资。提高企业信誉同样是获得银行融资的重要手段。王健林1989年担任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至今。把诚信经营和狠抓工程质量作为开创事业的立足点。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宏观大势下, 他所带领下的万达集团始终坚持诚信、创新,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自1988年公司创立以来, 企业得到迅速发展, 各项经济指标, 包括资产、销售、利润、纳税、创造就业连续多年名列中国民营企业前茅, 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龙头企业。
(三) 拓宽融资渠道
1、建立信用担保体系。
民营企业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其预期偿债能力弱, 可用的信用资源非常有限。一般是借助第三方信用来弥补信用资源的匮乏问题, 个体信用通过依靠社会信用的共享被扩大。所以为了缓解民营企业由于信用问题导致融资难的局面,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建立信用担保体系作为手段之一。2009年, 我国有4, 247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 至2011年, 已经达到4, 439家担保机构。担保资金2009年超过2, 000亿元, 共担保企业近91万户, 2011年已达到129万户受保企业。2009年中小企业贷款金额达到将近1.7万亿人民币。2011年新增1.56亿元担保额。可见, 信用担保机构对解决小型和中小型企业的融资问题具有重要作用。2008年担保机构为23万户中小企业提供担保的贷款共计7, 221亿元人民币。由于各国政策和具体国情的不同, 操作这些信用体系的机构和运作方式也各不相同, 有的是政府部门掌管, 有的是信用保证公司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运作。但不管其监管部门和运作方式等有何差异, 都可以有效地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扩大其融资渠道。
2、建立民间金融机构, 提供政策性金融服务。
一般的民间金融机构都是些比较小的银行。民营企业选择这类机构获取融资的方式比较多。常见的是担保补贴, 或者高利息的短期贷款。然而, 这些流动资金都是短期的, 要获得长期的贷款仍然是个难题。要解决这类问题, 仍然需要依靠政府的和帮助, 对民营企业给予优惠政策。例如, 政府单独出资或者与商业银行合资建立金融机构。由非公有制企业入股成立的中国民生银行是我国第一家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 它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为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服务。除了政府参与建立金融机构, 还可以建立一些专项基金, 通过提供贴息贷款、信贷担保或者特殊项目等金融服务来扶助民营企业。通过向缺乏资金但有市场、有前途的民营企业提供低息融资, 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 还可以实现政府的一些特定扶持目标, 例如针对不同区域和不同人群提供扶持贷款, 弥补了民间金融机构的遗漏和不足。
3、建立创业扶持基金, 改善直接融资市场。
在近年常用的融资渠道中, 风险创业投资发展较为迅速。为了鼓励创业投资和科技发展, 国家政府会扶持高科技和高成长型企业的发展。然而, 这类企业由于本身特性往往需要大量融资, 却又达不到上市要求。为满足其发展需要, 政府需要开展创业扶持计划, 拓展多层次的直接融资市场。在中国的一些地区都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公司。江苏省内多个主要城市都成立了风险投资公司, 如南京紫金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作为南京市级平台的专业风险投资机构, 支持和服务于南京市范围内的中小型科技企业, 重点投资科技型项目, 全力助推南京市创业创新事业的发展。然而, 由于这些风险投资公司是由政府参与设立经营的, 所以在运作模式上并不符合市场自然发展规律。因此, 要有效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问题, 运作方式需要市场化和规范化, 直接融资市场需要更加完善健全。
(四) 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政府应当正确引导银行对民营企业融资采取正确的态度, 鼓励银行向民营企业提供贷款帮助和其他支持。帮助银行转变观念, 尽可能打破和消除所有制歧视。银行应该明确放贷标准, 创立公正平等的融资制度。
作为中国第一家全国股份制银行, 民生银行由非公有制企业入股构成, 至今在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中已经投入了超过60%信贷资金。民生银行提出的“做民营企业的银行”的市场定位, 现在, 曾经被忽视的民营企业和小型和微型企业被民生银行作为主要的目标客户, 并且在大力促进民营企业战略和小型微型企业的战略。基于此战略, 民生银行的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 2012年全年营业收入就超过1, 031亿元, 同上年相比增加了近823亿元, 增长2518%, 净利息收入在其中就占有771亿元, 而净非利息收入占有260亿元。不仅如此, 金融管家团队结构也是民生银行着重改善的一方面。通过吸引专业人员加入到团队中来, 力求专业服务能力的有效提升。在并购融资及顾问业务等民生银行原本涉及较少的服务方面, 民生银行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2012年被选为最佳小企业贷款银行, 帮助许多小型微型民营企业融资成功, 并迈向更广阔的市场。
(五) 发展融资租赁业。
融资租赁由出租方根据承租方的要求提供设备物件技术等出租从而获取融资, 在融资的同时还能融物。在这种贸易方式下, 企业可以通过较低的资金支出而获得所需设备物件, 降低固定资产折旧成本, 融资渠道得以拓宽的同时, 企业资产管理效益也被提高, 并且其风险要比其他长期融资方式低, 手续和限制也更小。政府应当积极发展融资租赁业, 给予优惠政策加以扶持, 促进其健康发展。
五、小结
在我国目前实际社会经济发展中, 民营企业依然处于弱势地位。由于民营企业大多处在成长期, 自身存在弱点, 加之社会政策环境因素的不利影响, 使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阻碍和打击。而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是所有不利因素中最迫在眉睫的突出问题。能否顺利解决这些问题将关系到民营企业今后的持续发展。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 民营企业为提高国民经济水平给予了较大的支持和推动,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为缓解我国就业压力、提高国民生产总值和进出口总值等方面做出了不小的贡献。然而, 融资困难却成为遏制大多数民营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 能否顺利融资关系到民营企业的正常经营和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和融资障碍的描述和分析, 揭示民营企业融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障碍,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1]黄丽华.浅析民营企业融资问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温建民.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分析[J].当代经济, 2012.1.
[3]姚远.浅谈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及其原因[J].企业经济, 2009.6.
障碍途径 篇5
论文关健词:心理障碍 心理健康 心理辅导
论文摘要:大学生心理障碍是一个社会各方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对大学生心理障碍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我们做了有益探索,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当前,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卫生问题己成为有关方面关注的焦点。大量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单是政治思想品质问题,相当多的是有关心理障碍问题,这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相当严重,令人担忧。世界卫生组织确认:“健康不但是无生理缺陷与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卫生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正如教育专家指出:“学生心理卫生直接关系其将来人格健全与否,将直接关系到21世纪我国人才质量,关系到将来整个民族素质。”因此,寻找和探讨心理辅导的途径与方法,是治疗大学生心理障碍的重要手段,本课题对此做了一些尝试,供同仁们参考。
一、心理辅导途径的思考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应用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专业人士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训练,培养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和谐发展.而《体育与健康》的教学对发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有独到之处,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优势。
(一)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认识水准
对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利用《体育与健康》理论选修课,系统讲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健意义》,心理障碍的预防与治疗,心理障碍的主要类型及成因。展望未来,结合知识经济时代与现代人才特征,结合现实生活与实际,讲述竞争与合作意识,开拓、创新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引用体坛上冠军的成材之路教育学生,用“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奉献精神激励学生,把个人前途同祖国人民利益紧密相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群体意识和法制观念,发展良好的个性,磨炼意志,培养进取精神和开拓意识,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二)稳定情绪,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之所以影响健康是因为情绪能通过下丘脑、脑下垂体、植物性神经系统引起身体器官变化。我国古代《内经》一书论述了剧烈情绪变化会影响人体器官正常功能,“暴喜伤阴,暴怒伤肝,穷思伤脾,极忧伤心,过悲伤肺,多恐伤肾,善.惊伤胆。”消极情绪、不健康感情、不良性格往往是致病内因。临床医学表明:过分焦虑导致心理平衡破坏,长期情绪压抑、忧虑、紧张是导致癌症和其他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急躁、冲动、过分争强好胜往往是高血压、冠心病的温床;孤僻、抑郁、多愁善感常给溃疡病、肺结核大开方便之门;内向、固执、心脚狭隘者则比一般人更易患神经分裂症,扭曲性格还会妨碍智力活动取得成功,胆怯自卑者难产生创意;固执己见独断专行者难以思虑周全;急功近利好高鹜远者往往功亏一笑;墨守陈规但求无过者常常一事无成。
我们在《体育与健康》选修课或课余运用心理咨询、心理热线引导学生合理对待自己的需要,防止情绪波动太大,学会在各种挫折面前选择正确方式去适应。要求喜怒无常者加强自我修养,锤炼人格,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驾驭感情。只有使自己的主观认识与不断发展的客观现实相适应,才有可能保持内心世界相对平衡,达到真正心理健康。
(三)注重快乐体育,提高心理品位
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卫生措施,对促进心理健康提高体育道德水准具有积极作用。快乐体育教育的目标是给大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更具内涵的心理环境,更好地激发学生各种体育兴趣,发展自己的特长。神经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体进入运动状态时,大脑主管情感的右半球会立即兴奋起来,参加者会进入一种愉悦的气氛中,体验到成功的快感。因此,我们体育教学工作者要注意更新观念,努力挖掘原有教材的欢乐因素,使平淡枯燥的体育教材变得精彩有趣。要精心设计教法,在遵守教学规则,保证合理运动量、运动强度的前提下增
加欢乐因素,寓教于乐,把体育课真正变成学生的乐园,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场所。
二、心理咨询的方法
(一)充分了解心理障碍患者个性,心理特征和气质类型是做好心理咨询的重要前提。“个性心理特征,系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和能力等心理方面稳定的特征总和。这些特征影响着个体的言行举止,反映出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意识倾向和行为特点,集中体现了人的心理活动的独特性。”因此,我们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方法主要是:会谈法、测验法、治疗法、体育运动疗法。
(二)会谈法:是心理咨询人员同求询者为一特定目的进行面对面交谈的一种方法。一般将其分成结构式会谈和自由式会谈两种。
(三)测验法:是凭借标准化测量工具对求询者的心理行为进行比较客观测定的一种方法。心理测验的种类很多,我们基本采用下列量表:
1.临床症状自评量表简称SCL-90量表。该量表含90个项目,为5级计分,其主要优点是覆盖面大,反映症状丰富,能较准确反映出心理咨询门诊受检者的自觉症状及程度变化,是当前门诊心理咨询应用最广的一种自评量表。
2.80.8神经类型量表。它是我国苏州大学张卿华教授、王文英研究员及全国课题组历经十年抽样十万人研究开发的,适合国人6岁以上不同年龄组的心理测试量表。通过“心一动”心理测验,查找量表中相似不相同的若干符号(不受后天学习的影响),可以了解受试者神经类型,个性心理特征,一般智力发育水平,以及大脑功能的稳定性等,是目前我国唯一自行研究开发的有效心理量表。
3.气质测验量表.是由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陈会昌编制的.该量表的主要目的是测定人的气质类型,对大学生学习生活,职业指导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四)治疗方法。在国外由于心理抬疗的理论流派很多,因而其治疗法也相当繁杂。在这里,我们根据我国学者的独特研究以及我们自己的咨询实践,主要采用疏导心理治疗、悟性心理治疗、放松训练、系统脱敏这四种治疗方法。我们对心理障碍患者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每周三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体育运动疗法
障碍途径 篇6
一、速度障碍形成的原因
1.训练方法和内容单一、陈旧,使学生跑进中形成习惯步频、步幅、节奏和技术都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中,在大脑皮层形成条件反射,并形成动力定型。
2.身体基础训练不够。
3.技术动作不合理。
4.心理素质差,对学生的心理训练不足。
5.负荷过度,恢复不好。
二、突破速度障碍的途径与方法
1.加强基础素质的训练,合理安排运动量
生理学的研究证明,有机体各器官系统之间是紧密联系、互为影响的。在运动训练中,运动负荷给有机体带来的刺激,使各器官系统产生的适应性变化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学生取得优异成绩有赖于有机体机能的全面改善和提高,进行一般基礎训练可促进各器官系统的全面提高和协调发展,保证了进行专项训练的身体条件,也为创造优异成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大运动量训练是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依据。训练中要根据训练计划严格控制学生的训练量与强度。恢复过程是负荷过程的延续,是运动量持续进行的条件,除了进行恢复性的训练外,训练项目的安排要符合人体机能恢复的一般规律,训练中注意观察学生的生理反映,及时调整训练计划。
2.进技术动作,提高动作的“经济”性
移动速度是通过步频和步幅表现出来的,有高步频和大步幅,相结合才能表现出高水平的移动速度。影响步频的因素有肌纤维类型和神经系统的灵活性,这主要取决于遗传,训练是难以改变的。影响步长的因素有腿长、柔韧性、后蹬技术,除腿长是遗传外,柔韧性、后蹬技术通过训练和技术改进较容易得到改善,因此,提高步幅是突破速度障碍的有效途径。
放松训练是技术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美国的米·维苏茨的研究表明:60米跑,放松对速度的影响达19.58%;100米跑,放松对速度的影响达21.26%;200米跑,放松对速度的影响达46.32%。通过放松训练,可以提高机体对动作的控制能力,减少肌肉本身的内阻力,使血液循环旺盛,动作的完成更合理,更“经济”。放松训练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惯性跑。20—30米加速跑,然后随“惯性”跑进15—20米。
(2)放松大步跑。用舒展协调的动作,适宜的快频率进行放松大步跑练习。
(3)助力性练习。利用同伴或机械牵引跑、顺风跑、下坡跑等助力性练习,让学生在跑进中体会肌肉放松感觉。
(4)听音乐练习。利用随身听,边听音乐边快速跑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听歌上,放松全身,使肌肉感知放松,建立良好的肌肉放松知觉。
3.改革陈旧、单一、片面的训练方法,提高训练的科学性
速度障碍的内在原因是练习者对一定的速度建立了过分刻板型的动力定型结果。由此可见,不断改变完成练习的条件,就有利于“冲破”已形成的条件反射联系而改变动力定型,向新的,更快的节奏过渡。因此,要想改变已形成的速度动力定型,就必须从各方面采用非传统的训练手段,我认为,主要方法有:
(1)变换训练法。训练中采用不同的量、强度、标准进行练习。如,力量训练中每组练习的重量、次数、要求都如倒“金字塔”动态变化;速度训练中每次每段的强度要求,每次量的要求都应有所变化,等等。这样以引起学生对肌肉紧张程度变化的动作体验,从而加强肌肉感觉,形成正确的动觉表象,同时能防止形成呆板的动力定型。
(2)感觉先导训练法。这是一种前苏联的训练方法,通过一些助力手段,使练习者获得比平常更快的速度,从而首先获得新速度的各种感受,使训练者在所获得的新速度感觉中运动,以后逐步减少帮助,直至最后完全消除外界帮助。如,用器械提拉身体,减轻身体重量,进行练习;牵引跑;顺风跑;下坡跑;也可在训练初用沙袋负重,以后逐渐减少负重量等助力性练习。
(3)音响信号法。在训练时,利用洪亮有节奏的加速音响信号,使运动者的节奏音响信号节奏的加快努力保持高频,以突破已成型的动力极限速度。如,用有力的加速节奏喊声,掌声,鼓声等,让学生踏着这些声响高频率跑进。
(4)极限速度训练法。要想提高速度性项目的运动成绩,必须采用一些极限远距离的专项训练手段。用极限强度训练有时达到100%,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多采用85%—95%的强度,这样做不仅可最终保持ATP供能,而且还可以做到改进和巩固动作技术,防止过早出现速度障碍和外伤的产生等。此外,训练强度应是变化的,不仅可提高速度耐力,并且有助于克服速度障碍。
4.化心理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训练是现代运动训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影响、制约着运动者身体、技术、战术水平的改善和体现,使学生心理状态适应训练和比赛的要求,为达到最佳运动状态和创造优异成绩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使学生能勇敢地、从容地、自信地、理智地、巧妙地面对训练和比赛,也是突破速度障碍的有力措施。
评估准则国际化的障碍与实现途径 篇7
一、评估准则国际化:协调、趋同、统一
资产评估国际化的核心是评估准则的国际化③。评估准则是指导和约束评估行为朝着合法化、合理化、有效化方面发展的标准,是一种能促进评估结果可靠性、降低交易费用、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安排。评估准则国际化是指各国在制定评估政策和处理评估事务时必须遵循国际通行的评估惯例,以适应全球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资产评估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可比性和一致性。这里所谓“国际通行的评估惯例”一般是指由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Valuation Standards Committee,IVSC)制定的《国际评估准则》(International Valuation Standards,IVS),评估准则国际化实质上是各国评估准则与《国际评估准则》的协调、趋同和统一。这与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制定《国际评估准则》的宗旨是相符的,按照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的表述,《国际评估准则》的目标是在世界各国之间统一评估准则,满足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对制定本国资产评估准则的需要,促使《国际评估准则》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和遵守,促使其他专业领域理解专业评估和评估师的作用。笔者认为,评估准则国际化应该包括评估准则的国际协调化、趋同化和统一化,具体分析如下:
1. 评估准则的国际协调化。
协调(Harmony)就是意图归纳不同的制度,并把多样化的实务融入和组合成能产生合作结果的有序结构的过程,是减少差异的过程(Samuels&Piper,1992)。评估准则国际协调的目的是促进评估的可比性,为削减差异提供参考,以便参与协调的国家均能接受,实现评估标准各国间博弈的纳什均衡。多年来,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致力于评估准则的国际协调,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2006年6月19日,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与美国评估促进会(AF)签署了合作趋同备忘录,双方承诺采取措施促进现行评估准则趋于一致,并协调各国今后的准则计划,促使其以后发布的评估准则与《国际评估准则》兼容。
2. 评估准则的国际趋同化。
《国际评估准则》作为公共产品,其学习、利用、借鉴成本要低于研究、制定成本,长远来看,各国评估标准将趋于收敛。评估准则的国际趋同(Convergence)是对评估准则国际协调化更深层次的描述,是长期协调的必然结果。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逐渐掌握了国际经济发展与评估的内在规律和必然联系。各大洲、各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大都已参与到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事务中,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成为覆盖面广、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国际公认评估专业组织。目前,原则导向的《国际评估准则》易于被各国评估界接受,支持或认可《国际评估准则》的会员国(地区)已达53个;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罗马尼亚等国家已将部分甚至全部《国际评估准则》纳入了本国评估体系。
3. 评估准则的国际统一化。
评估准则的国际统一(uniform)是指通过特定世界性评估专业组织的有意识行动,吸收各国评估文化的精髓,制定出各国共同遵守的、可监督实施的全球通用评估准则,以达到全球范围内财务报告透明、评估结果可靠的目的。1985年以来,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七次修订了《国际评估准则》,《国际评估准则》现已发展成为一部综合性、国际性评估准则文件,其指导性、普适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越来越期望,《国际评估准则》能够在目前国际资本市场公认评估准则的基础上,成为全球通行的统一评估准则,实现从趋同到统一的转换。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不再继续实施或制定本国的评估准则,转而采纳《国际评估准则》(约翰·埃居,2005)。例如,巴塞尔委员会在其为各国监管机构和计划向《新巴塞尔协议》过渡的银行所发布的指南中,强调采用《国际评估准则》。
与协调相比,趋同就是因不同而求同,是存异基础上的同,是发展趋势中的同。对于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而言,趋同决非评估国际化的终极目标,接受和应用一套统一的、高质量的核心准则是未来的趋势。我们认为,评估准则国际化时代已经来临,而评估准则国际化的实现,协调是手段,趋同是过程,统一才是结果。
二、评估准则国际化的障碍:文化冲突、经济后果、政治寻租
评估准则国际化并非朝夕之功。因为,评估准则在形式上表现为评估过程的一种技术规范,实际上,评估准则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则就是适应环境,是各国文化、经济利益和政治博弈的结果,文化冲突、经济后果和政治寻租成为阻挠评估准则国际化的主要因素。
1. 文化冲突。
任何一个国家的评估活动都有一个传统沿袭问题,文化因素是导致评估准则国际化难以施行的成本。评估文化是特定国家传统文化对评估影响、渗透的结果,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评估特征必然会打上传统文化的烙印。亨廷顿的文化冲突理论指出,文化的差异必然导致冲突(Huntington,1993)。评估准则国际化进程是一个不断出现冲突的过程,各国评估准则的差异是不同文化间价值或价值体系的冲突表现。
2. 经济后果。
评估作为资本流动的媒介,其发展状况对经济利益的实现有重大影响。评估准则具有经济后果,这种“经济后果”一方面将导致资本的跨国流动,另一方面也会使评估准则的制定、人员的培训、政府管制等方面产生巨大成本。评估准则的发展是资金发展以及利益团体的博弈过程,是一个经济行为,其实质是一份“社会契约”。寻求更多使用资源的经济人遇上了资源稀缺的限制,就发生了资源如何分配和依靠什么样的机制实现分配的问题。笔者认为,各经济利益集团围绕着《国际评估准则》将展开较量,最终的《国际评估准则》将更多地体现强势集团的利益。
3. 政治寻租。
评估准则国际化是一场利益之争,经济的一体化需要政治的一体化推动。在评估全球趋同的过程中,必然会导致不同国家之间利益的重新分配。根据寻租理论,评估准则国际化是一个政治过程,为了避免其既得利益受到损害,缩小本国评估准则变迁的幅度,各国将尽可能对国际评估协调施加影响。有人认为,缺乏政府间的合作,国际化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任何改变都将是一个政治性的,无论其是否是由全球化引起的。由于各国都希望将世界上的所有资源聚集到本国之中,因此,评估准则国际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各国之间进行讨价还价的过程。
三、评估准则国际化的实现路径:从“劣等均衡”到“优等均衡”
“自增强理论”指出,在边际报酬递增的假设下,经济系统中能够产生一种局部正反馈的自增强机制(Arthur,1995)。按此理论,如果外界不输入能量的话,一个国家的评估系统将长期处在一种相对低效的均衡状态,因为该系统是自增强的,它本身有能量来源(如文化、经济和政治等),从而使得这种选择处于“锁定”状态,以便与制度变迁路径相吻合。要使各国评估系统从这个劣等均衡退出,转移到另一个潜在的优等均衡,关键是要积累充分的能量,足以克服劣等均衡自身所积累的“选择优势”。就评估准则国际化而言,如何摆脱阻挠各国评估准则协调、趋同和统一的障碍,实现从“劣等均衡”到“优等均衡”的转变,已成为摆在国际评估界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
1. 促进各国评估文化的融合与同化。
文化冲突的结果,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一方吃掉另一方,而是矛盾双方融合成一对新范式。只有各国把最具“特色”的评估经验与实践贡献给国际社会,用优秀的文化影响《国际评估准则》的形成和发展,才能使《国际评估准则》永保活力。评估准则国际化不仅仅表现为各国评估准则向《国际评估准则》的单向靠拢,而且表现为利益两方面或多方面的互动和融合。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需要各国及其他国际性组织的支持和努力;各国评估准则制定机构应与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达成共识,明确双方对评估准则国际化的基本观点以及实现路径。
2. 评估准则的制定应以用户需求为中心。
变革准则制定模式必须对现实成本和预期效益进行权衡,而社会公众接受与否是判断准则制定模式是否可行的关键。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应本着“为公共所需、为公众所信”的原则,尽量减少差异、寻求一致,致力于制定一套高质量的、全球性评估准则,以利于社会公众决策。评估准则应坚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而不是以制定者为中心,这样才能实现从“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的实质性转变。在国际化过程中,国际评估界将更加重视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要求和主张,以便使《国际评估准则》成为“最好中的最好”。
3. 评估准则的实施应具有法律的强制性。
法规的多样性影响各国之间贸易的发展,且阻碍经济一体化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评估准则国际化的前提就是要保证评估规范全球或区域的统一化;评估准则国际化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各国现有法规有着间接的影响,评估准则本身的国际化与强化评估准则的执行机制应当并举,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必须在各国评估法律框架中进行综合,各国应排除不利于经济合作的法律方面的障碍,使评估准则国际化的问题具有法律的保障。
4. 构建能够为全世界所接受的组织结构。
评估准则国际化并非竞争性的,而是一个共同协作的过程。现行《国际评估准则》是以发达市场经济为背景制定的,决定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这场博弈中力量是不对称的。由于评估准则变迁成本的存在,各国都会寻求在《国际评估准则》制定中的主导权,谁掌握了《国际评估准则》制定中的主导权,《国际评估准则》将更多地体现它的利益,从而减小《国际评估准则》和本国评估准则的差异,最小化准则变迁成本。笔者认为,制度与组织的关系是互动的,各国均应为改进《国际评估准则》提供支持,构建能够为全世界所接受的、合理科学的、兼顾各利益群体的组织结构。因此,《国际评估准则》不是少数国家的评估准则,评估准则国际化还需要大量具有较大影响力或实际管制权力的国际组织的参与和认可,还需要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其他国家的准则制定机构支持和配合。
四、结语:启发与思考
《国际评估准则》不可能完全代替各国评估准则,也不可能完全约束所有的评估行为。一方面,评估准则国际化具有潜在的强制性;另一方面,绝对的统一是不现实的,评估准则“无国界”为时过早,它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国际化可以先实现“区域融合”,再完成“全球融合”。在评估准则国际化的范式转换过程中,学习和交流是推动评估准则国际化的基本机制,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制定全球统一评估准则的基础理念,路径依赖是评估准则国际化的主要障碍。
随着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影响力和《国际评估准则》质量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国都加快了评估准则国际化步伐。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也已经是一个不可扭转的趋势,中国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一个全球公认的、又易于操作的评估准则。中国是一个经济大国,具有庞大的评估实体。中国是《国际评估准则》的参与者与借鉴者,在评估准则国际化问题上,“借鉴”、“协调”、“一致”等的提法开始成为我国评估界的主流意识形态。中国评估接受《国际评估准则》的速度和程度,远远出乎世界的意料。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从2001年起,经过十几年融合、吸纳,中国资产评估行业己制定并发布了7项评估准则,目前正在研究制定评估程序、业务约定书、评估报告、工作底稿、价值类型、机器设各评估等项准则。(刘萍,2006) 1995年3月,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经批准加人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成为正式会员(王诚军,1999);1999年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当选为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常务理事,并成为其专业技术委员会的委员;2005年4月,中国资产评估协会正式加入世界评估组织联合会(WAVO)并当选常务理事。
面对《国际评估准则》的发展取向,中国应该密切关注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的动向;积极参与评估准则国际化的活动,促进评估准则国际化的进程,比如积极参与全球性或地区性评估专业团体和政府有关评估协调组织,利用国际讲坛介绍中国文化、政治、经济格局,实现双向协调;大力支持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的工作,对《国际评估准则》应采取吸收借鉴、为我所用的态度;争取在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中拥有更重要的地位和发言权,参与《国际评估准则》的制定,使其能够比较适合我国的情况。
参考文献
①2002年1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秘书长David Cairns先生代表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参加了欧洲财务报告顾问团技术专家小组会议,在会上的发言。摘自:《中国资产评估》.国际评佑准则委员游说欧洲财务报告顾问团推行国际评估准则,2002.2
障碍途径 篇8
1新时期民航发展的形势
现如今的航空运输作为运输最快的方式,在进行客运、货运和时效性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优势,在世界间的经济联系以及国家交流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面对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势,只有不断的突破民航发展的瓶颈障碍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速度,也可以满足人民群众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需求。从国际形势这一方面分析,我们发现,中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突破自我,逐渐的融入世界经济当中,并且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合作上也能够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从上述的形势看,我国与国际间的经济交流的频率逐渐增加,也就代表着我国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客运或者货运量都会有大幅度的增长,实现更大化的经济效益,而航空运输作为其中的必要条件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从国内形势这一方面分析,我们发现,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促使了中国民航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我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础,对航空运输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市场需求较大,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断的升级优化我国的经济和消费结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意味着旅游业的高速增长,导致了航空运输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在新时期民航在发展中仍然会面临瓶颈的问题。
2新时期的民航面临的瓶颈障碍
2.1中国民航面临的人力资源问题
人力资源在企业中一直是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民航要想实现突破发展,首先就要重视人力资源的利用。民航的发展中,人力资源作为突破的瓶颈的原因就是专业技术人员在各方面无法跟上航空运输的发展速度,在培训的速度和人员的素质以及数量上都远远无法达到民航的需求。在一些关键的岗位中,飞行员、管制员、机务和安检等方面作为与安全相关密切的人员较为稀缺,特别是飞行员的数量和质量水平都达不到标准,空中交通管制员流失率较高,随着航空运输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该问题若是还是无法解决,将严重的制约民航的发展。
2.2中国民航面临的基础设施问题
发展速度的提升就导致了机场的设施容量逐渐的接近饱和值,在一些大型的城市和发达的城市,以及(已经)达到饱和值甚至超过,对民航的发展极为不利。在飞机的班次和流量极速增长的情况下,大多数的干线机场和枢纽机场的飞行保障能力都处于了超负荷的状态,导致了机场的安全设施无法满足飞机飞行的安全。从上述的情况说明,我国的民航基础设施是非常薄弱的。主要是由于机场作为航空运输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涉及的投资金额较大,并且具有公益性和高沉淀性,若是资金不足,就很难建设出完备的机场, 甚至很难维持运营,导致需求和供给不成正比,对航空业的发展十分不利。
2.3中国民航面临的空域资源问题
我国的民航空域资源一直都处于紧缺的状态,是制约着中国航空运输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国民航面临的空域资源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我国的空域资源的结构十分的不合理,民航管理的资源较少,在空中的交通管理中也有条块分割和关系不顺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制约着我国航空的现代化发展。其次,我国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建设也十分的落后,远远落后于航空运输的发展速度, 因此,在航空飞行的过程中,没有有效的保障能力。面对着现阶段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航班的密度逐渐增加,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建设和空域资源紧张的问题成为了制约民航发展的又一因素。
3新时期突破民航发展瓶颈障碍的途径
3.1在满足民航市场化的需求下,建立人力资源工作机制
首先,对法律法规要逐渐的完善,做到与国际相接轨,这样才能建立起符合我国民航发展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以及做到科学规范的管理 ;其次,要将民航中的人力资源规划作用最大化的发挥出来,只有充分的利用资源,才能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来进行人才的预测和规划的制定等等,保证专业技术人才的结构合理化 ;再次,要控制人员的数量,对与一般的人员要严格的控制增长的数量和结构,对于专业性较强的人才,要不断的充实,满足实际的需要 ;最后,只有将激励机制健全,才能够将现有的人才稳定下来,从而实现不断增加人才培养的数量,帮助解决关键岗位的人才稀缺的问题。只有从我国的民航行业内部人员的结构分析,结合实际的情况,才能够制定出有效的人才规划策略, 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融入规划中, 从而提高专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人才队伍的素质,保障航空运输发展的需要。
3.2为突破民航发展的瓶颈障碍,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
机场作为民航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若是在基础设施上无法紧跟航空运输的发展速度,将会制约着民航整体的发展,因此,地方政府要重视机场的建设,充分的调动各方面能利用的资源,提高地方建设的积极性,明确责任决策机制,有利于机场的经营管理,也能够提高机场的服务,增加机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完善机场的基础建设中,在正常实施之前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够保证规划的正常实施,从而促进航空运输的快速发展, 并且要鼓励对机场建设的民间投资,在政府的帮助下,解决现阶段的机场建设中的资金不足的问题。
3.3为突破民航发展的瓶颈障碍,提高空管保障能力
空中交通安全管理要朝着系统化和安全性方向发展,只有满足了这两个特点,才能够保证空中交通运行的安全和通畅,因此,民航要注重空管基础设施的建设,在空管、航空公司、机场等的共同参与下,建立起有效的运行协调决策机制, 对航空运输进行统一的管理,才能够保证空域资源的高效利用。我们要对空域和航路、航线的布局进行合理的调整,不断的完善协同机制,减少飞行的结构上的矛盾,并且,要加强和改进航班的时刻管理, 对相关的空管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科技人员的素质,从而保障我国的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的竞争力。
4结语
本文主要是分析了在新时期中,我国的民航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瓶颈障碍, 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帮助我国的航空运输发展的越来越快,满足现阶段的社会需求。
摘要:就目前的中国民航体制改革情况分析,仍旧不能跟上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也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中国民航的现代化建设速度也逐渐增加,面对自由化运输的发展趋势,中国民航要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在航空运输市场不断开放的过程中,仍然还存在一些发展的瓶颈障碍问题。
障碍途径 篇9
一、家族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形成团队精神的动因
团队精神的主要特征是共同目标、相互协作、角色分工、优势互补、整合增效。家族企业形成团队精神的动因主要是:
1. 共同的利益与合理的利益分配是形成家族企业团队精神的第一驱动力
家族企业在发展中大起大落, 陷入短生命周期陷阱, 值得深思。组织行为学研究表明, 一个组织诞生首先是基于人们彼此存在共同需求或者共同的好处, 任何人群组织其实就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如果在组织建立时, 或发展过程中成员的利益关系处理不当, 就会严重动摇组织存在的基础, 削弱组织发展的动力。许多家族企业的发展历程似乎证明了这一点。家族企业本身就是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诞生的, 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包括职位、地位、荣誉等在内的利益分配不当导致家族成员之间不满情绪蔓延, 内耗增加, 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甚至使在短期内走向了衰败。这种情况在企业出现决策失误或因市场原因经营不顺利时表现得更为突出。因此, 只有当家族成员的现在和未来的各自利益得到具体确认, 他们才会有共同奋斗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 共同的利益与合理的利益分配是形成家族企业团队的第一驱动力。
2. 共同的事业目标是形成家族企业团队精神的核心动力
共同的事业目标是形成员工凝聚力的基础, 是企业团队精神的第一要义。在战略竞争时代, 一个没有目标只有赚钱欲望的家族企业只会处于投机与侥幸的状态中, 它就好比一艘无舵的航船, 随波逐流, 难免会触礁。在现实中常常可以观察到有些家族企业主抱怨员工不关心企业, 缺乏大局意识与敬业精神, 同时员工抱怨职工的利益未得到保障、企业主不关心职工等现象。其原因就在于企业目标不明确, 没有被员工所认同, 从而产生了内耗。从根本上来说, 如果企业的目标既符合企业利益, 又符合绝大多数员工的个人利益, 那么产生凝聚力的利益基础就具备了, 即也就有了鼓舞员工斗志、协调队伍行为的核心力量。否则, 无论采取哪种策略与办法, 要形成企业的凝聚力、塑造团队精神都只是一句空话。
3. 员工队伍的集合力是家族企业发展团队精神的主要力量
所谓集合力, 是指员工队伍在认同能够通过实现企业目标而实现个人目标的前提下, 朝着一个目标, 发挥主观能动性、相互协作、优势互补、整合增效的工作行动能力, 其实质是在集合的作用下, 团队能力大于个人能力之和。员工队伍的集合力是资源、资金等生产要素有效集合的前提与关键。企业之间的竞争, 本质上都是人的竞争, 但并不是单个人的竞争, 而是人的集合力的竞争, 不仅是企业员工之间整体素质的竞争, 更重要的是企业员工队伍集合力水平的竞争。竞争力来源于集合力, 而集合力更多地表现在员工的心智和行为方面, 它是发展团队精神的主要力量。
二、家族企业在塑造团队精神过程中存在的障碍
团队精神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家族企业在塑造团队精神过程中面临着多方面的障碍。
1. 家族式产权、管理模式的弊端
多数家族企业的所有权、控制权和家庭成员三者高度重叠, 决策权和管理权高度合一, 家族观念根深蒂固, 家庭成员一般身居要职, 一些能力平平的人进入管理层, 管理封闭性很强, 传统经验管理主导。在此产权、管理模式下, 由于家族成员的特殊性, 企业规章制度对于他们来说往往是行同虚设, 即使出现了重大失误, 也多能凭借裙带关系逃避责任, 使企业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都受到了强劲的挑战, 这是影响企业团队精神的塑造的根本性因素。
2. 家族企业的传统用人机制促成了“两圈人”现象
家族式管理任人唯亲现象严重, 用人时往往按亲疏远近而非因才适用, 关键性职位都由家族成员担任, 在组织内产生“自己人”和“外人”的差别, 造成“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家族主义氛围。许多外来优秀人才无法融入家族企业内部, 他们不仅感觉自己是雇员, 是“被剥削者”, 而且还是被排斥者, 工作的主动性和忠诚感大减, 甚至为生存趋炎附势, 拉帮结派, 形成“你群”和“我群”的派系, 严重时产生企业内讧, 由此形成“两圈人”现象。这是培育团队精神的大忌, 是家族企业发展的严重障碍。
3. 家族企业主和员工综合素质偏低
企业竞争的根本是人才的竞争。从企业主角度看, 他们大多成长于农耕文化的土壤, 有着敢打敢拼、吃苦耐劳等许多优点, 但大多没有较高的文化程度, 也很少受过系统的企业管理培训和教育。在具体管理中往往以亲疏远近程度来判断是非曲直, 任人唯亲, 管理手段简单粗暴, 甚至人为造成家族成员与外来员工的隔阂。从员工角度看, 他们大多来自于城镇待业青年和“农民工”, 文化素质偏低, 这不仅容易使员工对于企业革新活动产生心理冷漠, 而且因为能力不足导致厌恶、甚至消极否定新的改革。所有这两方面都极不利于企业团队精神的培育。
4. 员工流失率高严重影响家族企业团队精神的塑造
存在一定程度的员工流失能增加企业的活力, 但过高的员工流失率将严重损害企业的生产效率。许多家族企业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 日工作时间有的超过12小时, 劳动强度过大, 且薪酬过低, 不能完全体现出劳动价值, 使劳资关系紧张, 员工无法长久在企业工作, 导致流失率过高, 严重影响了企业团队精神的塑造。
三、家族企业塑造团队精神的主要途径
团队精神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一个家族企业如果不能铸造成为一个有绩效的团队, 就是一盘散沙, 必将陷于失败。笔者认为, 家族企业培育团队精神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对家族企业进行现代化公司制改造
进行现代化公司制改造是家族企业继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按照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要求, 把家族财产明确到家族的自然人头上, 使其成为产权的主体;尽可能吸引新的投资者, 努力使企业产权多元化;适当发行企业内部股, 提倡企业职工持股, 把职工的利益同企业的兴衰联系起来, 打造命运共同体, 做到企业产权明晰化、多元化。按照企业现代化管理的要求, 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 建立董事会集体决策制度, 经理只向董事会负责, 使家族成员尽量少干预经理依法行使的经营权。把家族企业改造为现代化公司, 将为塑造团队精神创造良好的制度基础。
2. 确立家族企业与员工双赢的企业目标
企业目标是企业对自己全体成员的利益承诺, 是鼓舞斗志、协调员工行为的关键力量。双赢的企业目标是激发员工斗志, 形成团队精神的核心动力。作为盈利组织的家族企业本质上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企业与员工是共命运、同呼吸的利益关系, 企业目标必须体现这种利益共生关系。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家族企业只有确立起既符合企业发展需要又符合员工切身利益的双赢的共同奋斗目标, 并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机制来保障利益双赢, 把员工为企业与为自己努力工作统一起来, 才能为塑造团队精神奠定坚实的利益基础。
3. 改革用人机制, 建立信任关系, 消除“两圈人”现象
消除“两圈人”现象是家族企业培育团队精神的前提。以人为本、唯才是举是家族企业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来源于员工体内的人力资本, 不论这个人力资本是在家族成员身上还是外来成员身上。“两圈人”现象是制约家族企业发展的硬伤口。要建立信任关系, 用科学的制度统一管理家族及有血缘、地缘关系的员工和其他员工, 特别是要用统一的纪律约束家族成员的行为;在培养家族成员的同时, 大力招选外来专业化管理人才和高素质员工, 为他们施展自己的才智创造良好的氛围, 促使“两圈人”转化为“一圈人”, 以形成集合力。
4. 加强企业企业主和员工的培训, 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企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塑造团队精神的人文基础。要加强对包括家族企业主在内的企业员工培训, 优化人力资源的知识结构, 促进知识和技能的更新换代;培训要注重与企业的发展规划相结合, 与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使用相结合, 与员工个人的素质、潜力、志向相结合;要大力培养员工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 注意倡导爱心、信任、尊重、关怀、理解、体谅的美德, 鼓励贡献、合作、相互支持、发展友谊的工作作风, 创造一个到处充满爱、和谐互助的人际关系氛围, 从而为团队精神的形成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
5. 强化激励机制, 培育团队成员的忠诚度和凝聚力
障碍途径 篇10
下岗现象, 肇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经济体制改革。1994年《劳动法》颁布, 中央同时明确提出旨在解决国有企业富余职工的“减员增效, 下岗分流”方针, 直接引发了下岗职工这一跨世纪难题的产生。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 国家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都在进行着重大调整, 存在着难以避免的结构性失业。
为了妥善解决下岗职工的就业和生计问题, 国务院多次发文要求各级政府和实施“下岗”工程的企业做好救济和安置, 减少社会震荡, 并于1995年开始着手实施“再就业工程”, 进行下岗职工分流和就业安置。但是, 下岗问题是我国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的一种客观反映;其历史根源在于以往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它是重复建设、盲目建设的直接后果;是企业经营机制深层次矛盾的突出反映。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 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
对于下岗失业人员的援助不仅关系到他们的生存发展问题, 而且对于我们社会生活的稳定发展及党和国家提出的关于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成功实施“再就业工程”, 妥善安置下岗职工, 对于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是我国政局稳定的根基。
一、下岗职工和再就业的定义
尽管“下岗失业”和“再就业”问题很早就引起了政府各部门和学术界高度的关注, 劳动部门和各种学术文章也频繁使用“下岗”、“下岗职工”、“再就业”等术语, 但在很长时间内对“下岗职工”和“再就业”却缺乏一个公认的精确定义。
1996年, 国家统计局与原劳动部经反复研究后, 确定了一个对“下岗职工”的统计定义, 即“由于用人单位的生产和经营状况等原因, 已经离开本人的生产或工作岗位, 但仍与用人单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这个定义也被简称为“二无”人员。
到1998年3月, 劳动部将“下岗职工”的定义修改为:“因企业生产和经营状况等原因, 尚未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 在原单位已无工作岗位, 且未在社会上再就业的职工”, 简称为“三无人员”。
1998年8月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经贸委等六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管理和再就业服务中心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中, 又针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 给出了一个专门定义:实行劳动合同制以前参加工作的国有企业的正式职工 (不含从农村招收的临时合同工) , 以及实行劳动合同制以后参加工作且合同期未满的合同制职工汇总, 因企业生产经营等原因而下岗, 但尚未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没有在社会上找到其他工作的人员。
本文在设置“下岗职工”的定义时, 主要关注的是“下岗”职工的下岗经历本身, 本文中“下岗职工”是指:由于企业的破产、兼并、改制等原因, 与单位解除了劳动关系, 有过下岗经历的原国有或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
对于“再就业”, 虽然政府在各项文件中一再提及, 有关部门却一直没有专门定义, 只是依据国际劳工组织和劳动部关于就业的定义, 将凡是在下岗后从事过任何有收入的工作, 不论时间长短、收入多寡, 都认定实现了“再就业”。在本文中, “再就业”是指下岗失业后从事任何收入不低于原单位支付的下岗生活费且持续收入时间不低于三个月的合法社会经济活动, 不论劳动时间长短、劳动方式如何、是否签订劳动合同, 从事自由职业或者通过自主创业实现收入的人员。
二、长沙市下岗职工现状
由于个人精力和研究时间等限制, 本次调查难以进行大规模的抽样, 只选取长沙市开福区某一小区作为样本采集点。
此次调查共发出问卷60张, 回收55张, 其中有效的问卷有52张, 占绝大多数, 说明调查的数据还是有一定的可信性的。
(一) 下岗人员基本情况。
(1) 调查时的工作状况:57.3%的下岗职工有工作, 42.7%的下岗职工暂时没有工作; (2) 性别:男占39%, 女占61%; (3) 年龄:平均年龄为44岁, 其中最小的28岁, 最大的60岁, 40岁以上达到86%; (4) 文化程度:小学毕业占7%, 中学毕业占56%, 职高毕业占34.5%, 大专毕业占2.5%; (5) 下岗前职业:工人占49%, 销售人员占42%, 干部占4.5%, 行政办事人员占3%, 经济业务人员占0.5%, 工程技术人员占0.5%, 饭店餐饮占0.5%; (6) 岗前月收入:平均为671.4元, 其中最低的300, 最高的1, 800元, 600元以下的占41.2%; (7) 下岗时间:最早的是1987年, 最晚的2004年。
(二) 对下岗原因的认识。
下岗人员对下岗原因的认识主要有三种: (1) 45.4%的下岗职工认为是国家政策造成的; (2) 35.4%的下岗职工认为是企业自身状况造成的。下岗人员比较集中地认为, 企业经营管理者创新精神不够、管理水平不高等因素导致企业每况愈下; (3) 认为个人自身能力水平较低也是下岗的原因之一。19.2%的下岗职工认为, 他们在文化程度、专业技术、劳动熟练程度和工作态度等方面不如他人, 也是下岗的重要因素。
(三) 下岗以后的心态。
接受调查的下岗人员多表现为这样几种心态:一是寄希望于企业能尽快适应市场要求, 再度振兴;二是由于自身素质不高, 不愿也不敢闯市场, 只能靠所在企业发给的基本生活费维持生活, 这类职工心态十分复杂, 且多为女性或无专业技能的职工, 占下岗人员总数近20%;三是“相信政府会解决好这件事”, 觉得这只是或早或迟的问题。
(四) 下岗人员最希望得到的帮助。
下岗人员普遍认为, 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是他们再上岗的主要障碍, 希望得到针对性强、比较实用的各种专业技能。同时, 希望得到政府劳动就业部门提供的再就业信息, 认为政府部门提供的再就业信息可靠、真实, 即使遇到什么问题也可以找相应部门帮助解决。另外, 他们还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为下岗职工提供一些就业机会, 创造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 下岗人员再就业选择。
调查表明, 年纪轻、有一定文化基础和专业技能的人员多愿流向非国有企业、私营企业或从事个体工作。文化素质偏低、年纪稍大、专业技术适用面窄的下岗人员, 多愿流向国有企业和商业服务行业。下岗女工更希望再次选择的职业相对稳定。同时, 下岗人员大多希望由组织安排就业, 表现出对政府部门很强的依赖性。在择业标准上, 被调查下岗人员选择的顺序依次为, 收入高的企业、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工作环境较好的企业和人际关系宽松的企业, 反映出他们自身的择业意向与现实具有较大的差距。
三、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障碍
(一) 政策法规及社会保障体系方面, 法规是国家政府调控劳动力市场, 推进就业良性发展的主要手段。
我国虽然颁布了《劳动法》及相关的法律规章, 但健全的劳动监察机制尚有待完善。法律法规的颁发与真正落实之间, 还有着不小的差距。
在建立失业的保障机制上, 我国表现得极不完善, 医疗与其他社会保障机制也很不完善, 因此失业者的承受力较小, 失业率的上升和一部分失业者失业时间偏长必然会影响失业者的心态、社会的稳定, 建立和完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 便可加大失业的社会承受力, 必须尽快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 逐步形成完善的社会保险体系, 依法扩大社会保险实施范围, 尽快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覆盖所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为下岗人员到个体、私营经济单位实现再就业解决后顾之忧。
(二) 社区服务方面, 当前社区对下岗失业人员的援助仍有以下几点不足和缺陷:
第一, 部门之间难以协调。国家优惠政策难以落实到下岗失业人员个人。当前由于条块分割, 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配合, 以至于国家对于下岗失业人员的优惠政策在社区层面上难以得到体现, 严重限制了社区援助的效率。
第二, 重“输血”、轻“造血”。社区当前对于下岗失业人员的援助大部分仍停留在给予即时性的帮助。重视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眼下的困难, 而忽视从长远考虑下岗失业人员摆脱困境的能力的援助。
第三, 忽视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心理援助。能否就业与再就业是下岗失业人员摆脱当前困境最为关键的环节。据调查, 下岗职工心理预期偏高, 对再就业单位性质的选择局限性以及对服务行业的鄙视心理。而当前社区在这方面缺乏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心理疏导, 更多重视的是对于下岗失业人员的物质援助。
(三) 社会环境方面
1、与我国国情有关。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同时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多, 人口基数大, 每年新增劳动力也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非充分就业均衡所引发的失业, 也就是“总量性失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企业为了生存和竞争, 必须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迫使企业对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自身就业存量结构进行调整。长期以来积累下来的矛盾就在一个较短时间内迅速暴露和释放出来。
2、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转换有关。
我国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 产业结构严重失调。就业结构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化的不一致导致失业, 也称为结构性失业。我国改革开放的近30年, 也是科技水平迅速进步的30年, 在企业生产科技水平迅速提高的条件下, 企业必然要尽可能地降低用人成本、减少就业岗位, 从而我国在较短时期内出现了大规模的“机器排挤工人”的现象。
(四) 下岗职工自身主观方面
1、知识、技能、受教育水平偏低。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形势的变化, 知识在工作、生活领域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下岗人员的文化程度反映出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显然已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技术水平不高, 技能单一, 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是下岗失业人员在再就业过程中遇到较多的一个问题。
2、就业观念。
部分人员就业观念较为陈旧。在被调查人员中, 有23%的人希望回到原单位或到国有单位、集体企业就业, 他们认为到这类单位工作稳定, 收入固定。就业观念陈旧局限了他们再就业。
3、就业心态。
部分人员缺乏就业信心。在下岗失业后放弃再找工作的人员中, 有很多人却是因为在寻找工作时屡试屡败而缺乏信心。目前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人员时, 不顾岗位的实际需要, 盲目追求低年龄、高学历, 将下岗失业人员排除在外, 给失业人员再就业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四、促进再就业相关政策建议
(一) 政府方面
1、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 提供低成本、制度化的就业渠道。
本文调查表明, 在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领域, 市场机制的作用很小。下岗职工通过市场配置的只有20%左右, 而在80%的非市场配置中, 通过“关系”重新获得工作的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们的劳动力市场在目前的再就业中还未发挥足够的力量, 劳动力市场的建设还不适应目前的就业形势需要。
针对以上情况, 政府应加强统筹规划和法制建设, 推动劳动力市场的规范发展, 为下岗职工提供成本更低的、制度化的就业渠道。政府要完善政策指导下的市场就业制度, 形成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向选择, 合理流动的机制和规则, 并引导和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 同时要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秩序的整顿, 取缔非法劳务市场, 确保正规劳动力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效率, 提高下岗职工对通过劳动力市场求职的信心。
2、加强对非法和违规用工的监管。
大量的非法用工是影响再就业的主要因素。我国虽然颁布了《劳动法》及相关的法律规章, 但健全的劳动监察机制尚有待完善。法律法规的颁发与真正落实之间还有着不小的差距。因此, 加强劳动监察, 严厉打击非法和违规用工行为, 将有利于全社会建立良好的用工环境, 保障劳动者实现长期、稳定的就业。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首先, 我国需要建立一个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这是确保统一劳动力市场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 也是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推进积极就业政策的维系机制。社会保障机制应该增进必要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如调整社会保险的经办方式, 以适应灵活就业的方式;全面推进工伤保险制度, 解除劳动者的职业伤害风险, 等等。
4、加大扶持力度,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国家发改委最新统计显示,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为社会提供了75%的新增就业岗位, 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因此, 发展中小企业, 将是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 多年来, 我国对企业的扶持重点是“抓大放小”。这一政策导向使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十分困难, 尽管出台了《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法》, 但由于相关措施不配套, 很多条款无法实施。所以, 政府一方面要加强财政支持, 提供税收优惠和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要加强创业扶持, 提供先进的管理经验、及时的信息和社会支持服务, 以促进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5、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长沙市乃至全国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尤其是优先发展其中的服务业。我国服务业领域的就业人员, 除了从事体力劳动的清洁工、维修工以及零售业主等一般低技能的非熟练劳动力, 应当增加从事脑力劳动, 如金融服务、法律咨询、医疗保健等类似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 使我国的服务业向知识密集型行业转换, 这种以高科技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服务业必将对经济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 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6、加强劳动就业培训和创业教育。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政府组织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劳动就业培训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培训促进劳动者改善素质结构和提高素质水平, 最终实现高质量就业和稳定就业, 健全和完善对下岗人员培训服务。
(二) 社会方面
1、推崇社区福利服务组织。
社区是下岗失业人员生活和活动最为频繁的空间。因此, 社区也最了解和最熟悉下岗失业人员的情况和困境。与其他几种对下岗失业人员援助的途径相比, 社区具有区位便利、情感熟悉以及援助信息准确的优势。能否快速、有效地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就业与再就业的机会, 是下岗失业人员能否摆脱困境的最为关键的一步。社区就业就是把扩大就业与社区服务结合起来, 依托社区阵地, 发动和组织社会力量开展社会化服务, 向社区要岗位, 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和方便的活动。
2、推崇非正规就业。
非正规就业, 主要包括私营、个体经济中的从业人员以及正规部门中的临时工。非正规就业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仅吸收了大量被拒于正规部门之外的人员, 而且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必由之路。健全非正规就业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 在非正规就业领域几乎没有社会福利的情况下, 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应尽快向非正规领域延伸, 以解决非正规就业人员的后顾之忧。目前, 长沙市城乡已经存在一定数量的非正规部门和非正规从业人员以及包括各种季节工、临时工、钟点工、计件工及其他各种弹性工作制的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
(三) 企业方面。
企业可以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来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 具体职能包括:1、为下岗职工建档建卡, 并将下岗职工变动情况按月报告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2、为下岗职工发放基本生活费;3、代下岗职工缴纳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4、组织下岗职工进行再就业培训;5、为下岗职工提供就业指导;6、为下岗职工提供岗位需求信息, 组织劳务输出。
五、结论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再就业工作面临的难度巨大, 尤其需要政府、社会、个人等各方面积极行动起来, 共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治理下岗失业, 缓解压力。
下岗职工的失业和再就业问题在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中具有非常特殊的代表性, 作为在中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受影响最大的群体, 下岗职工在寻求再就业时遭受了许多的困难和挫折, 深入研究和分析这一群体的再就业行为及主要影响因素, 将有利于政府加深对下岗人员, 尤其是弱势失业人员再就业情况的了解, 更好地制定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应对中国目前以及未来严峻的就业形势。同时, 我们也应看到, 在国家、市场和社会关系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 个人可通过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和再就业帮扶, 改善和提高其自身的人力资本, 使之适宜于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和需要。
参考文献
[1]Blan.David M,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Employed and Unemployed Job Research behavior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 1992.45.4.
[2]费梅苹.社会保障概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9.
[3]王瑜琨.创业教育:大学生的第三本教育执照[N].中国教育报, 2004.6.9.9.
[4]杨宜勇.我国社区就业发展状况调查[J].北京:社会学人大复印资料, 2001.9.
[5]张左己.以创新精神推动社区就业事业[J].北京:社会学人大复印资料, 2001.2.
障碍途径 篇11
关键词:生活自理;劳动教育;智障
【中图分类号】G764
智力障碍儿童要实现自立或半自立于社会,就必须获得生存的能力,而生活的自理是生存的前提。由于家长的溺爱和不信任,低年级智障生大都缺乏劳动的锻炼,致使多数学生表现出家庭依赖性强、劳动意识淡薄、生活自理能力差等现象。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在智力障碍儿童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学会劳动是走向生活的基础,也是开端。
一、通过劳动技能课的学习可以补偿智障儿童生理缺陷
智障儿童大多数都具有感官方面的问题(器质性的或者机能型的)如听力减退、视力降低及触觉和运动感觉方面的障碍。任何功能都是在活动过程中逐渐形和发展起来的,在各种劳动活动中,对各种感官功能形成也最容易。丧失了的功能也可以得到恢复,有缺陷学生的感官功能可以得到补偿。在劳动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感觉器官都要积极地参与,而且彼此之间要经常反复的协作与配合,通过劳动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能使智障儿童的各种感觉器官受到锻炼,使其功能水平不断提高,同时,还会在它们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从而协调完成各种在劳动活动过程中智障儿童和各种各样的人、物相接触。当他们面对这些人、事、物就会产生交流和学习,对事产生看法,对物便产生了表象认识。在人、事、物的刺激下,智障学生就会提高各种能力。
二、劳动教育内容,服务自我生活入手
智力障碍学生的劳动技能课是劳动教育的“起步”阶段,更多的是承担着“自我服务”等基础性劳动技能的学习任务。自我服务是最简单的日常劳动,是一个人生存、生活必须具备的技能;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活自理、学习自理,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等。在劳动技能课的教学中,我以智障生的生活为中心,选择围绕吃、穿、生活起居等方面的劳动内容。在内容的安排上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保证教育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生活自理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为目的,以学生当前及未来生活中各种生活常识、技能经验为课程的内容。培养学生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家务劳动和社会生存能力,使之尽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所以,根据生活教育目标,要求我们生活自理的教育,不是教师教,学生听、记,而且要求学生真正的参与到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中,生活实际当中。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主,教师的讲解为辅,做到少讲多练。比如个人卫生方面的教育训练,应将这一教育内容分为多个实践训练。利用学校有住校的条件,将他们带到宿舍中进行如何洗手、洗脸、洗脚、刷牙、剪指甲、整理衣服、整理床铺等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在学生动手操作过程中,老师先要进行讲解分析,示范后让学生进行练习,老师再进行操作指导,以满足班级中不同儿童个体需要。同时老师应天天检查督促,让爱清洁,讲卫生在每天的生活中进行,逐渐养成习惯,真正做到适应生活。又如班级卫生,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动手打扫教室,擦黑板、门窗、桌椅板凳等等,并轮流进行值班负责,增强他们的责任心,让他们在生活劳动中学会怎么增强自己的生活能力,在生活中不断成长为一个有责任心,有自我调节能力,有自我提高意识的人。通过反复的强化,逐步养成学生生活自理方面的习惯、技能。
三、培养劳动习惯,具有独立生活能力
要想提升智力障碍儿童的生活质量,就得从培养他们良好劳动习惯开始。我们不仅要让智力障碍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一些生活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思想、吃苦耐劳的精神、自主自强的精神。有了这些良好的思想品质,就可以“迁移”到学习、工作、事业等方面,对他们一生成长都有好处。由于智力障碍儿童自觉性较差,因而劳动习惯的培养需要长期有计划的训练,而无法通过几节劳动课,几次活动或一时一事就能得以实现。所以,对于智力障碍儿童的养成教育既要有信心,又要有恒心。
1.以身作则,树立好的榜样
在平时我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智障生树榜样:穿戴整洁、教学用具排列有序、不随手扔垃圾等,让智障生在耳濡目染中深受教育。
2.让学生学会劳动
看似简单的穿衣、整理书包等劳动技能,有的智障生却很难完成。这时候,我会采用任务分析法,将技能分成几个组成的环节和步骤,一步一步的进行教学。还有就是教学过程中多以“直观教学法”为主,多示范和给予身体协助,尽量避免简单的说明和描述。
3.重视劳动品质的培养
懒惰、遇事退缩、畏惧困难是智障生养成劳动习惯的最大障碍。我会从简单的劳动技能入手,逐渐培养智障生的自信心。当他们遇到较难突破的障碍时,多一些鼓励,并且通过分解劳动难度、反复训练等手段来帮助他们。直到他们不断克服困难,坚持到底,最后获得成功。成功的喜悦及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不仅磨练了智障生的意志,而且也会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
4.常规要求,促进劳动习惯的形成
根据智障生的劳动能力,提出生活的常規要求:自己洗脸、刷牙、铺床、打扫教室等,并学着安排自己一天的生活。我会天天检查督促,并及时纠正智障生的不良的劳动习惯。时间久了,学生就会“习惯成自然”了。
四、结束语
劳动教育课是智障儿童的一门必修课,同时关系到学生今后回归社会,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的关键所在,在教学中根据智障学生自身特点学到一定的知识技能以外,还坚持加强有效的技能强化练习,并注重智障儿童劳动成果的评价。就是在这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使他们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并及时在实际生活中得到运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有效、科学的技能康复训练手段,使他们变得更健康、更自立。
参考文献:
[1]陈云英.智力落后儿童教育的研究.华夏出版社,2012.
[2]肖非,刘全礼.智力落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华夏出版社,2013
障碍途径 篇12
一、中职生人际交往障碍形成的原因
(一) 中职生人际交往认知偏差
人际交往中的认知偏差是对交往对象真实情况的歪曲和错觉。在人际交往中, 处在成长期的中职生因个人不同的需求、动机、人格等而对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中职生常见的人际交往认知偏差有:对自我评价的认知失调、过度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评价的认知失调、对人际关系的认知过度理想化。中职生只有了解了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认知偏差并找到原因, 才有可能全面认识自我, 客观评价他人, 在和他人交往时更加客观和理性, 从而建立起一个积极健康的人际交往网络, 促进个人健康地成长和发展。
(二) 中职生人际交往中的不良情绪
人际交往中的不良情绪是指一个人对客观刺激进行反应之后所产生的过度体验, 不良情绪会损坏人际交往。在人际交往中, 中职生往往出现嫉妒、猜疑、恐惧、焦虑、紧张、愤怒、沮丧、悲伤、痛苦、压抑、挑剔、冲动、难过、不快、忧郁等不良情绪, 因每种不良情绪都有其不同的心理特征, 故中职生在与人交往时, 要经常体察自己的情绪, 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否则, 不良情绪不仅会影响其人际关系和学习效率, 而且心理上的痛苦还会转变成身体上的疾病, 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三) 中职生不良个性心理品质
个性心理品质是指人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品质和心理特征。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狭隘、妒忌、暴躁、敌对、依赖、孤僻、抑郁、怯懦、神经质、偏执性、攻击性等不良的性格倾向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中职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为了建立较强的工作责任感和社会义务感, 中职生需要在在校学习的三年期间, 抓住各种学习和锻炼自己的好机会, 使自己具有强健的体质、灵敏的反应、强大的抗挫折耐力和承受力、对各种环境的快速适应力、坚强的意志、高尚的人格、纯真的情操和合群的良好个性心理品质。
二、中职生人际交往障碍自我解决途径
(一) 正确认识自我, 不断完善自我
正确认识自我就是对自我的认识要与自我的实际情况相符合。中职生不但要认识到外界的客观事物, 而且要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也能认识, 并能把自己的意图、思想、感觉、体验传达给自己, 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及时发现自己新的优点和新的缺点, 通过自己的努力, 争取变缺点为优点, 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来完善自己, 减少人际交往中的种种障碍。
(二) 学会控制不良情绪
情绪是人心理活动的重要表现, 它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作为生活在纷杂社会矛盾之中的人, 总会因各种原因引发不良情绪, 而导致自身消化、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最终可能形成心理疾病甚至危及生命。中职生在学习和生活中, 如果发现自己出现了不良情绪, 要学会采用诸如注意转移法、情绪宣泄法、理智克制法等方法来调控自己的不良情绪, 要发展良好的情绪品质, 培养健全的人格, 保持健康的心态。
(三) 加强个性修养
个性修养就是个人认识、情感、意志、信念、言行和习惯的修炼和涵养。目前在校的中职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为了加强个性修养, 一定要改变气量小的性情, 要拓宽心胸, 不断充实知识, 要淡化自我。同时, 中职生还要克服不成熟的个性, 有主见但不能有偏见, 更不能固执己见, 要严己宽人, 以人之长比己所短, 要宽厚大度容忍荣过, 自尊、自爱、自理、自强, 面对挫折, 积极进取。另外, 中职生还要学会与人交往的技巧, 与别人交往时, 要想方设法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主动与他人进行交往, 用同情建立起情感的纽带, 对他人不要有太高的期望, 要开阔胸襟, 遇事全面思考, 控制脾气, 与人为善, 这样就能更好地减少与人交往的障碍。
(四) 掌握交往技巧
为了更好地减少与人交往的障碍, 作为正值青春期的中职生来说, 在与人打交道的时候要学会尊重他人, 要学会真诚地赞美别人, 要学会宽容, 切忌以自我为中心、损人利己, 要遵守所在群体的基本规则, 关心帮助别人, 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 要保持独立自主与谦虚的品质、保持微笑、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只有这样, 自己的人生才更加完美和精彩。
中职生因年龄、性别、阶层、受教育程度等差异给人际交往造成了很多障碍。中职生人际交往是否顺利、健康, 不仅直接影响其相互交往的效果, 而且还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所以, 中职生要根据自身的性格特点, 找准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障碍是什么并采用正确的解决办法, 善于从多方面、多角度来看问题, 让自己拥有一个更加快乐、自信的人生。
参考文献
[1]郑全全, 俞国良.人际关系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