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学的启示

2024-08-17

教与学的启示(精选12篇)

教与学的启示 篇1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在今年4月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引发热议的“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做出了详细解释。李克强说,本届政府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目的是为了转变政府职能。

“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念到‘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时,台下那么热烈的掌声让我事先没想到,说明大家也都有这个体会啊! ”总理说。

在众多媒体的解读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大道至简”出自《老子》,反映出一种“无为而治”的思想。

“千万别搞错了, 我这里所说的‘简’,是从孔子那里来的 ! ”总理说。

他解释道,《论语·雍也》里有一句话:“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 ”“‘居敬’,就是我们作为公务人员, 首先要从内心敬畏人民。‘行简’,朱子(朱熹)后来解释了,就是不要用太繁多的东西来扰民。”总理说,“这与我们简政放权的理念是非常吻合的。”

李克强进一步解释说,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这就是说,太‘简’了也不行,就过于简慢、怠慢,就没有法度了。”

李克强得出的结论是:简政放权的同时,还要“放”“管”结合,要把握好其中的平衡。

阅读至此,笔者马上想到了课堂教学。细细分析,在教与学的关系中,“居敬”不就相当于老师吗 ? “其民”不就相当于学生吗? 对教师而言,更不可有“权”就任性,更应该“居敬而行简”,当然也不可“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

教与学作为一对永恒的矛盾,过分强调哪一方可能都是有失偏颇的,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就在于准确瞄准教与学的节点,合理把握教与学的动态平衡。这才是所谓“课堂转型升级”的真正意义和内涵所在。片面强调“教”的作用固然不可取,但片面强调“学”的自主恐怕也不适合所有的学习,因为虽然学生的学习潜力是无穷的, 但学生的学习能力却是有限的。如此,正如总理所言,尽力处理好“扶”与“放”的平衡关系 ,努力提高教师的服务水平,就成了当今互联网时代教师工作的核心及关键所在。

时下的中小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成长的一代,有专家甚至说,他们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许多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甚至远远超越老师。况且,当下随着教育技术的革新,“慕课”等在线教育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等,学生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来源可能比教师更多更快。课堂(教室)绝不再是学生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唯一渠道。传统意义上教师“传道授业”的作用也越来越被淡化。如果作为教师的我们,依然“居敬而不行简”,势必与时代发展的要求不符,更会给学生们的学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与负担。

启示一 : 教师的“ 居敬而行简 ”———“三不教”策略

“三不教”策略 , 一般意义上是指:(1)学生已经全会的不教。 (2)学生可以自己完全学会的不教。 (3)教了也不会的不教。这“三不教”应当是教师工作的第一底线。

前些天, 与一科学老师闲聊(该教师的儿子很聪明, 住笔者楼下,现就读小学三年级)。该教师反映说,儿子回家经常苦闷地问他:“爸爸,我们老师为什 么老是讲 我们都知 道的啊?”显然,该小朋友的老师无视学生学习基础的客观存在,违背了“三不教”的第一个不教原则。试想,老师不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还传统地以为学生是一张白纸,老师若不讲学生就什么都不知道,而讲了一些都是学生们通过其他渠道早已知道的,或者学生在网络上早已看到过某个讲得很好的老师的视频。请问,老师您该作何感想? 请别忘了鲁迅先生的名言:浪费别人的时间就等于图财害命啊! 学生的时间,老师就可以恣意浪费了吗?

当然,“居敬而行简”更重要的内涵是第二个不教原则,即当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学会的时候,老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笔者多年前曾有过这样的教学感悟: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就像养蜂人一样,把学生带到鲜花盛开的地方就行了。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及学习能力,清晰而准确地判断哪些是学生可以独立学会的。

比如,《认识方程》是一节传统名课, 许多老师都选为公开课教学过。笔者担心自己浅薄与孤陋寡闻,专门查阅了中国知网,搜集了近十年间关于方程认识的200多篇文献资料,仔细阅读分析后,发现老师们大都是按照如下流程开展教学的:首先出示一架天平(实物或卡通模型),然后让学生在天平上摆物品,由此会列出许多式子,再让学生给式子分类,无论学生怎么分,老师两次追问,总能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至此得出结论,而后判断练习,巩固概念,一节课结束。如此教学,非常流畅,甚至堪称经典,我们广大一线老师照搬模仿即可。但就是如此经典,如果换个角度思考, 是否也会存在着不足或遗憾呢? 是否老师“教”的痕迹过浓了呢?笔者想起了余文森教授的一段话:

“我没有办法忍受一些所谓的名师我对他们的课的完整性、系统性表示怀疑。这种课本身对教师来讲可能是一件艺术品, 他的课堂非常完美,他对整个课堂的驾驭非常巧妙,让很多听课老师非常激动。可是当你落实到学生的 “学”上时 ,你会发现 他的“教”与之无关。 我要说的是 ,一个教师必然有他的第一道义、第一责任,那就是有针对性地教学。”

笔者经过仔细地对学生学习前测研究与分析,发现学生在学习认识方程前,对方程并非一无所知,对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更是不陌生。即便是学生一无所知, 对五年级学生而言,在书上找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这句话一点都不难,且学生自一年级起就 接触过诸 如6+()=14之类的式子, 对这句话的理解也不难。再退一步说,仅从字面上分析,学生也可以自己得出满足方程的两个必要条件:含有未知数和等式。既如此,为什么不可以安排学生先自学课本呢?

再如,《认识百分数》一课,同样是一节传统名课,笔者同样查阅了许多文献资料,仔细阅读分析后,发现老师们大都有如下精彩的教学设计:精心组织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悟使用百分数的好处———便于比较,尤其是在调查统计、分析比较时。就本节课而言,让学生明白和体悟到百分数的好处,当然是教学的核心关注点之一,要不然,我们无法解答学生自然而然的困惑:学了分数,为什么还要学习百分数?通过笔者的前测数据分析及实际学生访谈发现,这里面可能有些许问题值得探讨。仅以分母统一,便于比较而言,试问:对于便于比较的感悟,是老师讲过后学生才有感受, 还是在老师没组织活动之前,大部分学生都已经知晓?或者说,对于分母都一样时(比如100)便于比较这样的基本数学事实,是否老师不用讲一个字,学生们也早已知道。当然, 有的老师可能也会提出质疑,创设情境何止是让学生仅仅感悟百分数便于比较,还有它的附加价值———自然引出百分数的概念啊! 是的,对此,笔者完全认同。我们要问的是,如果大部分学生都已知晓分母一样便于比较的基本数学事实,那么,此处花费多大力气、多长时间才合适? 或者说,为了引出百分数,是否还有别的方式? 基于学生的基础和经验,不创设情境,开门见山难道不行吗?

学生的学习与认知有其自身的规律 ,作为教师 ,不可过分 “干涉”。“居敬而行简”,教育规律使然也 !

启示二: 教师的“居简而行不简”———“三教”策略

“三教”策略 , 一般意义上是指 :教师的力气要花在学生学习的难点、易错点及盲点上。即如余文森教授所言,教师教学的第一道义和责任———教学的针对性。正所谓,基于需要对“症”下“药”,方能有效。大教育家赞可夫曾言:“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虽然学生的学习与认知有其自身的规律,作为教师,不可过分地“干涉”,但绝不是不能干涉或一点儿都不干涉,该干涉时就干涉,该出手时就出手。

仍以《认识方程》的教学为例,笔者通过前后测数据分析发现,x-14>72是否是方程, 学生的错误率最高。五年级学生出错尚可理解,六年级依然有人出错,似乎不可原谅。很遗憾,笔者没去访谈出错的六年级学生。但仔细想想, 是否存在这样的可能,之所以有这么多学生出错,恰恰是教材编写所致。笔者认真查阅了国内五大版本的数学教材, 对于方程的定义,都是这样描述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此话当然没错。但没错不代表就没有副作用啊。试想,如此偏正结构的语句,关键核心词在哪? 显然在后面,但首先映入学生眼帘的恰恰是“含有未知数”五个字。对部分五六年级学生而言, 是不是先入为主,只记住含有未知数几个字了呢,这不就是俗称的第一印象效应吗? 若如此,又该如何避免此类错误的出现呢?为此,笔者在板书上做了些改变。多年来, 笔者对板书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板书如果仅仅是把书上的原话照抄在黑板上,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如果一定要板书,则要对书上的原话做一些技术处理。当学生自学找到方程的定义后,在交流和追问的同时,黑板上留下这 样一个式 子 : 方程=1等式+2未知数。

而后反复引导学生叙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反过来,方程就是等式中含有未知数。如此,不仅可以很好地凸显方程的等式本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的上述错误。其实,冷静地想一想,对方程而言,如果可以比较的话,究竟是等式更关键,还是有未知数更重要呢? 两者当然都重要,可以说各占50%。但笔者隐隐中更觉得“相等”才是方程的灵魂所在。若果真如此,我们为何不好好利用一下第一印象效应呢。

再以《认识百分数》的教学为例,本节课最大的难点是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现实的课堂是上完课后还会有许多学生不明白。如何才能让学生清晰地认识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与联系呢? 方法当然有很多种,笔者以为,传统教学常用的,从旧知引出新知,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做文章依然不失为一种有效策略。笔者曾做过尝试,从学生已知的分数的意义和属性导入本节课,动态地给学生呈现如下知识生长关系图。

此图可以这样理解,对任何一个分数而言,都有两种属性,既可以表示分率,也可以表示具体量,我们姑且把集合圈一分为二;作为分数大家庭的一部分, 分母是100的分数自然也不例外, 当然既可以表示分率,也可以表示具体量。用分母是100的分数表示分率时,不仅可以非常方便地比较出分率的大小, 而且精确度合适, 人们就经常使用它的这一属性。慢慢地,人们喜欢上了它,为了突出这一属性,人们给它设计了专有的符号(%),以区分别的分母是100的分数,并专门取名为百分数,或者叫百分比和百分率。直观地看,百分数仅是图上红色的区块, 并非分母是100的分数都是百分数。换句话说,分母是100的分数, 只有表示分率时才叫百分数。百分数自然不表示具体量,但它和可以带单位的分母是100的分数属于近亲和近邻。如此,基于学生的已有认知,用历史的观点还原了知识的生长过程, 加之直观的演示,学生即便课后忘记了百分数与分数的不同,但如果脑海中还留有这幅图的表象,是否就可以自己推出或者悟出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与联系了呢?

“居简而行简 ,无乃大简乎 ? ”教师的教学行为亦然! 当教则教,即便在当今互联网时代。有专家言,当今的教师,如不思变,终有一天会被时代淘汰。但笔者更愿意相信,即便时代再变化, 真正的好老师永远不可替代。

不久前,看到张奠宙教授的一篇短文,说“三不教”不可绝对化,比如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教,其实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也可以适当地教,至少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此观点,笔者完全赞同,而张教授所言,其本质含义恰 恰就是教 与学的动 态平衡。

教与学的启示 篇2

教与学是学习活动开展的两个方面,主体分别为教师与学生。对于教师来说怎么教好,对于学生来说怎么样才能学好,共同的目标是成绩优异。但常见到的是教师说学生教不会,学生说学不会。

先谈教师的教育教学观。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恼人的问题:在课上讲了几遍的问题,过几天学生又不会了,现在的学生是怎么了。老师辛辛苦苦的教,学生刻刻苦苦的学,到头来,考试成绩并不理想,往往事倍功半。其原因何在,我想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一直演绎着“三个一”:“一种教法”——凯洛夫五教法。此法1951年传入我国,根深蒂枯影响了几代教师,甚至成为不少教师的思维方式;“一种要求”——教正确、讲明白。不少教师认为这个要求很高,其实,让教师别把课讲错了,别让学生听迷糊了,这个要求高在哪里呢;“一种精神”——老黄牛精神,或者叫做奉献精神,现在好多学校都提倡加班加点,教师在校工作时间超过13小时,老师累学习也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固然需要“奉献”精神,但其途径是否就只有在时间上做文章。

如果我们能找到了一种省时、省力、低耗、高效的新的教学方法,从而跳出“题海”、跳出“时海”还教师一轻松,还学生一自由哪该多好啊!

随着人类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迈进,教育面临着重大变革,学习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的重视,一个全新的学习时代到来了。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尔斯认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再三强调:一定要让学生学会“学会如何学习”。这样全世界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同一个话题——学会学习,这是时代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

在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提倡多年,进行新课程改革在我们晋城也近十年了,而在现实生活中,对待教学改革通常有三种态度:一是一味的拒绝,不管张三李四、国内国外,概不接受,老教师居多。二是机械模仿,照抄照搬,目标教学有四个步骤,我就有四个步骤,别人挂小黑板,我也挂小黑板,青年教师居多。三是昙花一现,今天学这个经验,明天学那个经验,几天以后还是老样子。这山看的那山高,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也学不到。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教育观念的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以要推进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彻底解决观念的认识问题。

一、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关

1、树立“人才多样化,个个能成才”人才观。“学习好的学生是人才”,这个观念没有错,但“只有学习好的学生是人才”就不正确了。可是,现实生活中,不少教师自觉不自觉的认可了后者,并导致一些不正常的教学行为,一俊遮百丑,只要学习好,当班干部、入团、评优等都优先考虑。古人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据有关网上资料介绍:中国的职业可以分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83个细类,具体有多少个小类,就无从统计了。那么照此计算,全国就该出现1883个状元。以此类推,每年从学校毕业的学生最终都会走向社会,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向,也就是说:学习好,能考上大学的是人才;那些唱的好的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是人才,那些跑得快的学生像今年的奥运冠军刘祥为国争了光是人才;那些会养蘑菇、种大棚的的人不也是人才吗。

2、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观。学校和教师都是因学生而存在,如果没有学生,学校和教师都没有存在的必要。因此,学生才是学校的主人,学校和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开展的,学校和教师都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舒适的学习环境,做学生的引路人,让学生的个性、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并且相信每学生都是好孩子,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要学会宽容学生,允许学生犯错误;要多看学生的长处,少看缺点,多鼓励,少批评;相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过分的批评对学生的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3、树立“以能力为中心”的质量关。传统的教育教学质量过分的注重“双基”,应试教育的东西太多,过分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新的课程改革的素质教育质量关则不太看重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看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为学生求学阶段所学的课本知识只占浩瀚知识海洋中的极少的一部分,并不能满足其终生的需求。所以,教学生“学会”知识远不如培养“会学”的能力更重要。

二、掌握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1、让学生树立“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的学习观念。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学习是学生在学,而不是教师在学,知识是学生学会的,并不是老师教会的。因此,作为学生,一定要充分发挥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不要一味的依赖教师,而应该在教师的“教”中主动建构自己的“学”,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让学生真正体会“要我学和我要学”的含义。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简单的说,就只一句话,就是培养学生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的表现,好的学习方法才能随时随地的应用,好像处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古今中外的大量事实证明: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不是因为他的智力,而是取决于他是否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我们必须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3、注重学法指导。俗语曰:“授人一鱼,不如授人一渔“;在平时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这才是成功的关键。比如,在教学初中物理电学计算题时,(物理中的难点、重点)我就教给学生,(1)改画电路图,将没有用的部分去掉,保留有用部分;(2)在图上标上已知量和未知量;(3)从已知、未知中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让学生学会了解题的技巧,以后再遇到这样的计算题,学生就不会认为难了。

三、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基本环节。

在学校的学习中,一个良好学习习惯大体包括:预习习惯、上课习惯、复习习惯基本环节。

1、预习是首要的环节,。预习的目的在于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个总体的了解,一便上课时有目的的听讲,集中精力解决好新课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学习新课前必须预习。预习时要逐句逐句读懂词句,联系以前所学过的有关知识,深刻理解本节课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画出哪些地方不会,并做好记录,为下一节上课打好了充分的思想基础。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行了,需要每天坚持预习;在预习的时候应做到看、做、思相结合,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不能把预习当作任务来完成,而要将它看作是学习新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来看待。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边看书边在书上做记号“圈、点、勾、画、批”。圈点的过程就是提炼重点的过程,就是品味、加深理解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上课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主战场。上课的时候,课前要准备好所需用的课本、笔记本、作业本、工具书等,课上要认真专注的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们的发言,要积极和老师配合,跟上老师的思路,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对分组讨论的问题要积极踊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养成一个善于记录课堂笔记的习惯,记录学习的要点,学习新得,以及老师对教材的补充和延伸,加深和更正自己的对知识认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3、课后复习是对知识的巩固和消化。课后要进行及时的巩固复习,就像牛吃草后要“反刍”一样,对课上所学习的重点、难点知识进行反思、总结,哪个地方会了,哪个地方还不会。课后复习一般分为三种:平时复习、阶段复习、总复习,不同的复习阶段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

平时复习的目的主要是巩固课堂所学的新知识,因此平时复习必须做到及时整理、修改、补充课堂笔记,深化和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记忆,对重要的知识要经常复习,牢固掌握,俗语曰:温故而知新。

阶段复习的目的主要是使知识条理化、结构化、系统化。对单元、章节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复习时要进行知识的归类,把握重点,弄清新旧知识的联系,做到融会贯通,在阶段复习时要注意养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习能力上一个台阶。

总复习的目的主要就是对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所学的知识全面复习巩固。因此复习时要对照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根据复习时间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查缺补漏,解决疑难问题,特别复习一下前面学习中的错题记录,达到全面掌握。此外,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复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复习,还应包括学习方法的回顾和总结。通过学习方法的不断总结和完善,就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世界各国的教学方法改革不断发展,如前苏联赞可夫的发展教学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德国根舍的范例教学法;法国教育家弗雷内自治教学法;保加利亚洛扎诺夫的快乐教学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目标教学法即掌握学习法等;都刻意注意了学生的主体论、能力目标论、动态发展论、多渠道获得知识论。

教与学的融合 篇3

一、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1.转变教育观念,实现师生平等

传统数学教学存在着四重四轻,即“重知识传授,轻引导启发”;“重教法设计,轻学法指导”;“重课堂训练,轻实践应用”;“重教师讲授,轻学生参与”。要符合新的课程标准,知识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教育观念的创新是突破口和大前提,为此,在实践中要做到:

(1)科学地对新教材进行定位,认真把握新教材的素质教育方向,实现教学从学科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重大转变,课堂上把学生引进探索、创新的空间,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老师包办代替,一讲到底的教学方式。

(2)老师应充分信任自己和学生,放心大胆地进行教改,把学习主动权彻底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课堂中如果老师包办太多,学生缺少互助合作的机会,缺少自由探索的空间,无法参与到教学思维过程中,也就无法去体验思维方式和探索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无形中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得到的只是一堆堆僵死的知识,失去的却是“观念、方法和能力”。而数学新教材删繁除难,给学生创造了信息加工和自由探索的空间,我们创造机会,让数学教学真正成为在老师组织、引导下的学生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

(3)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突出人文关怀。老师应放下威严的架子,应从教学垄断者转变为组织引导者,这也正是课程改革新形势下的教师必须做到的一点,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平等的民主的师生关系,从而使老师在学生中产生强烈的感召力,使教学不再是冷冰冰的理智活动,而是学生全身心投入的、充满激情的学习活动。

2.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

瞄准亮点,激疑引思。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主探究,并自主得出结论的过程。根据这种指导思想,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时,教学方法应该在传统教法上有所创新,以促进学生的全程参与。老师应善于换位思维,“知学生所思所想”,从学生的角度提出问题,对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有超前的预测,准确的判断,同时应瞄准“知识的发散点,能力的发展点,问题的关键点,教材的重难点”,这些亮点,创设问题情境,顺着学生的学习思路,因势利导。

3.情绪调控,使之合理优化

教学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教师情绪的表现不可避免地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因此,我们严格要求教师以其良好的情绪调控学生的情绪,利用教师新颖的教法、生动的语言、多样的形式、可感的内容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思考欲。

事实上,教师在课堂上多变的情绪处理,直接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成效。无疑,要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使学生真正进入主体角色,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善于调控自己在课堂上的情绪表现是非常重要的。

4.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借助有人总结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十二多,十二少”:

多开放,少封闭;多启发,少注入;多空白,少代替;多连手,少单一;多粗放,少细致;多直接,少迂回;多主动,少被动;多扮演,少板书;多类比,少孤立;多直观,少抽象;多延伸,少局限;多循环,少到位。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这次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即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

(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

(3)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识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只有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那些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才能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发展。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的过程。

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学习任何东西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为了有效的学习,学生应该在给定的条件下,尽量自己去发现学习材料。每次讲授新课前,老师先让学生到黑板前完成一个题目,这个题目是根据上节课的内容,7个小组(每个小组分为四层,A层为组长,主管B层组员,B层主管C层组员,C层主管D层组员)由A开始出题(自己课后寻找材料,主要是上节所学内容或本单元学过的内容),可到B到C到D循环讲,不管谁出了这个题后,找本组同学讨论,本组同学都认为有代表性的,方可进行讲解。即三步:找题——论题——讲题,讲题时又要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是遇到此种题目从题设人手还是从结论人手,还是题设结论中间找,第二步分析此题,讲解此题,突出重点、难点的地方。第三步此题考察了哪些基础知识,即分析——讲解——归纳。这样一来,人人都可以到黑板前讲解,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上节内容复习巩固,为下节铺路搭桥,效果很好。每节课有一个学生讲题,方式、口味不同,学生愿意听,容易懂。

每个人都有要求进步的愿望,每个人都有丰富的潜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通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每个学生都能成才、成功。对讲题者本身来说,是一次最好的锻炼,对这种类型的题目,加深了印象,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忘记,学生反应这种方法很好。并且人人在班中都能找到—个合适的位置,人人都坚信:我能行,我学数学的能力并不比别人差。

3.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实现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例如,每章节课后的“课题学习”老师都亲自带领学生去探索去实践。

教与学的启示 篇4

接下来是如何引导他们观察。首先, 我让同学们说一说国旗的颜色、形状。如“国旗是红色的”“国旗是长方形的”, 训练同学们用“××是××”的句型说话。“星星是黄色的”一位同学抢着说。对这位同学的“发现”我马上竖起大拇指, 加以表扬。被表扬的同学热情高涨, 更激发了其他同学学习探究的热情。“国旗上有几颗星呢?”我“乘胜追击”地问。我的话音刚落, 同学们就开始数起来。“一、二、三、四……”“五颗, 五颗……”反应快的同学争先恐后地回答。“国旗上有五颗星星。”同学们回答得可完整了, “××有××”的句型从同学们的嘴巴里脱口而出。

我趁热打铁地引导:“这些星星有什么不同呀?”“一颗大, 四颗小。”同学们的回答是那么的认真, 眼眸充满肯定。整节课, 在我的问题的引导下, 同学们学得很投入。从教学的引入到教学的过程, 都是自然过渡, 无痕进行。上完了这节课以后, 我得到了以下启示:

一、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切入点, 让其获得对知识的体验

智障学生虽然智力残缺, 但残存的智力在教育训练的过程中会得到有效的发展。经过学习, 他们会形成一些知识、经验的迁移、内化。如在我决定对课前预设作调整前, 我充分考虑学生已学习颜色中的红色、黄色, 并有较好的分辨能力。经过数学的学习, 他们已确立了大、小的数概念, 已会数数。连C组的同学也已经掌握了从1数到10。学生这样的学习经验, 就是其学习说话的基础, 是其“最近发展区”, 因而以学生的这个“最近发展区”为切入点, 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学生在运用已学知识进行说话时, 有获得知识的体验, 有成就感。这是学生愿学、乐学的前提。

二、根据课堂动态, 调整课前预设, 师生共同成长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根据教室的一件物品, 用已学过的简单句型:“××是××”“××有××”说话。在课前的“精心预设”中, 我设计了提问式导入, 先让学生观察自己熟悉的教室, 让学生主动、自由地说一说。但上课前, 由于两个学生之间请教画星星, 不会画, 最后请教老师这样的现实情况, 我对课前预设作了相应的调整:以学生请教老师画星星的情景, 直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国旗, 然后通过提问的形式顺理成章地导入教学。这个过程, 寓教学导入于无形中, 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部吸引过来。不但完成教学的内容, 达到教学的目标, 而且这个过程充分体现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三、以提问的方式, 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智障学生喜欢随便发问, 想到什么就问什么, 有时是毫无逻辑的, 经常打断老师的话题, 需要老师加以引导。如果一味用强制的方式, “不许说话”“请安静”等命令来压制学生发问, 这不但削弱了学生发问的主动性, 而且创伤了他们说话的欲望, 不利于说话课的开展。相反, 如果因势利导, 既保护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也增强了学生的说话欲望。在说话的欲望与说话主动性的并驾齐驱下, 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综上所述, 只有因势利导,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师生平等互动, 才能彰显课堂教与学互动的灵性。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启智学校)

摘要:本文叙述了笔者的部分教学实践过程, 并归纳得出教学启示:因势利导,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师生平等互动, 才能彰显课堂教与学互动的灵性。

中学物理教与学的方法 篇5

中学物理教与学的方法 第二节

中学物理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通过中学物理教学方法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学物理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方法,了解各自的特点及缺陷,把握在教学过程中选取教学方法的原则。教学重点:

掌握各种教学方法及其特点。教学难点:

实际操作中具体教学方法的选取,各种教学方法的比较。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思考练习:

1中学物理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区别? 2在物理教学中应当如何选择适合的教学手段? 3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更有效地实施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人们把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的一切手段、途径称作教学方法,这是比较广义的理解。教学方法一般是指是在某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共同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工作方式组成的方法体系,它包括教师的各种工作方式和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方式。

教学方法具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教学方法体现了教师活动和学生的认识活动的相互关系;二是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进行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程序,是一种有秩序的活动方式体系。教师的“教法”是通过学生的“学法”来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的体现);学生的“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习方法(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发展性和补偿性。

二、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

接受学习发现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三、中学物理常用教学方法

(一)中学物理传统教学方法

下面,我们以教学方法的含义——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工作方式,作为分类依据,并考虑物理学科的特点,介绍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讲授法。

讲授法是依靠教师的语言,并辅以演示实验和各种直观教具,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有以下基本要求:(1)科学性。(2)逻辑性。(3)启发性。(4)突出重点。(5)简明生动。(6)讲解要适当。并要与其他的教学方法有机地配合使用。

分为:讲述与讲解(让学生先做解释,教师总结)2.讨论法

讨论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事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包括课本、教学参考、其它阅读文献、网上查询,或亲自进行各种观察、实验获取与问题有关的各种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开展讨论,以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运用讨论法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选择好讨论题。(2)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讨论环境。(3)做好讨论的小结。学生对问题的讨论结束后,并不意味着讨论法就已起到了应有的作用,教师对讨论结果的处理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要肯定学生的正确观点、认识,并提出充分的论据说明其正确在哪里。类似的,也要阐明学生的错误观点、认识错在哪里。还要对所讨论的问题做适当的扩展和延伸,以加深学生对讨论问题的深入理解。

3.自学法

自学是教学方法中的一个重要基本构成因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手段。自学包括阅读、思考、推理、记笔记、探究等多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在课堂教学的各环节都非常重要。4.谈话法

这种方法的基本特征是通过师生的“问题性的对活”活动来传递和交流信息。能较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有一定的作用。运用谈话法的应做到以下几点:(1)所提的问题必须题意清楚,要求明确。(2)谈话法的问题应从教材内容、重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问题要分层次,要有连贯性,要编写成详细的谈话纲要。提纲中对每一个问题确切的答案要写明,而且充分估计学生可能回答的各种答案,对于不确切,甚至错误的答案,要准备好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谈话法过程中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并鼓励后进生参与谈话。(3)问题要向全班提出,让全体学生思考后,再指定学生回答。(4)谈话法的问题一定要有思考价值。

5.物理实验法方法

物理学以实验为基础,大部分原理和规律都来自实验,实验方法是物理学习的基本方法。通过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设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归纳演绎能力,并且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

6.练习方法

练习是教学方法中最普遍的构成因素。它对于学生知识的巩固、深化和迁移有着重要作用。练习通常有两类:一类是巩固性练习,另一类是发展性练习。

7.演示方法

演示是指在教学中出示某些能被感知的事物以便学生形成表象。演示与教学手段或者说教学的物质技术方面的联系最为密切。演示能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一定的客观事物,为理性认识打下基础。演示分为静物演示和动态现象演示。前者包括实物、模型、图片等的演示,后者包括实验演示、活动图像演示。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动态现象的演示方式越来越丰富。

8.问题方法

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应该从提出问题开始,在分析问题过程中得以发展,并从解决问题中获得能力。问题的提出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教师提出的。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和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问题,诱导学生深入思考。另一种由学生提出,教师应鼓励和提倡,并有意识培养学生大胆提问。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教学或实验中的技能问题,而提出新问题往往需要从新的角度看问题,需要更多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中学物理现代化教学方法

近些年常用的现代化教学方法主要有: 1.讲授—演播法

讲授—演播法是教师讲授与媒体播放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最普遍的方法。现代教育媒体在讲授—演播法中主要扮演辅助教师讲授的角色。它可以呈现事物和现象的图像和声音,利用多媒体可以将一些较难理解或实现的现象规律生动的再现给学生,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透镜成像”一节中,可以动态演示物体靠近及远离透镜过程中像的变化情况,可以生动再现物理过程,提供感性材料,烘托课堂气氛;生动准确的使学生认识物理规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借助现代教育媒体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借助于媒体资源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如分子的扩散过程及布朗运动、光的干涉和衍射、波的叠加、原子的核式结构、核反应过程等微观的或物理过程极慢的物理现象,弥补传统演示实验的不足。还可以创设虚拟实验环境,提供一些学生在现实中无法体验的情景,学生使用它们自己做实验,可以通过人机交互调整参数,探究不同参数状态下的物理状态,并获得相关的实时数据,将物理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使学生认识加深,形成概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使学生主动记忆,认真思考,努力探索,积极参与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3.微型(微格)教学法

微格教学法最早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教师阿伦(Allen)和他的同事们,在福特基金会资助下的教师培训项目实施中总结出来的。它旨在对教师的教学技能进行训练。后来,这种方法逐步被其他大学教学训练所用,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是指教师借助电视摄录像设备来培养学生某种技能的教学方法。该方法利用录像为学习者提供教学行为(或其他技能)的示范,并记录学习者的模仿过程,供师生共同观看、分析,从而提高学习者的技能水平。由于该方法一般是在小教室中对学生的某种技能进行培训,培训时间短、规模小、内容单一,故称之为微格教学或微型教学。

微格教学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做了科学细分,并应用现代化的视听技术,对细分了的教学技能逐项进行训练,帮助教师掌握有关的教学技能,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微格教学是培训教师教学技能自我完善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具有以下特点:(1)强调理论联系实践、重在技能的训练。(2)训练目标明确、集中,重在技能的分解。(3)观察示范典型、具体,重在细节分析。(4)信息反馈及时、有效,重在自我训练。(5)减轻参训者心理压力,利于创新思维培养。

4.程序教学法

程序教学法是一种使用程序教材并以个人自学形式进行的一种个别化教学方法。这是一种基于程序化教材,以练习或训练为主的教学。程序编制者和教师预先构想和设计学习过程,并将教学内容分割成若干个小项目,并按一定的顺序将这些小项目编排起来,每个小项目中既呈现内容,也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回答,并提供反馈,这就是程序化教材。程序化教材按步骤呈现内容,学生对提问做出应答,然后机器给予核对或呈现正确答案,进行强化。如果程序化的教材通过机器来呈现的,就称作教学机器;如果通过课本来呈现,就叫课本式程序教学,简称程序教材;如果通过计算机来呈现,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程序教学就是在学生与教学机器(或计算机课件或程序教材)之间形成呈现内容—应答—判断—评价(强化)等一系列的交互活动,引导学生一步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学习。

5.网络教学法

网络教学是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的广泛应用),才逐渐发展起来的。目前对于网络教学的定义、研究内容、研究对象、方法等都仍处于探讨之中。网络的兴起和发展,网络自身的互动性、虚拟性、超时空性等特性,都决定网络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提供了极丰富的信息资源,构成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开放环境。网络使教学过程走向开放,利用网络进行交流、收集信息,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了开放的、整合的、对等互惠的学习环境,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多元化的实现。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可以创设数字化的探究学习情境,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网络教学的应用可以及时评测和反馈,增加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四、中学物理教学方法选择与应用

1.教学方法的分类

学生活动:给出不同的维度,让学生把上述教学方法归类。

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目的来划分,同一种工作方式方法,可以有不同名称。目前教学方法的名称,也是非常多的,举不胜举。然而,各种名称的教学方法,都可以按不同的分类法,使其从属于不同的序列。

根据教学思想、教学目的对教学方法进行划分。以传授知识为主要教学目的的方法,如传授法,程序法等;以培养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的方法,如发现法,自学法;以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并重的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法,自学指导法,实验·综合·引探法,有序启动式教学法,启发式综合教学法等。

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对教学方法进行划分。传授和感知教材的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等;传授和理解教材的方法,如启发式,逻辑法等;巩固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如练习法,复习法等;检查知识的方法,如平时测验法,考试法等;

根据教学的具体组织形式对教学方法进行划分。可以分为讲解,谈话,讨论法;物理实验方法;考查、考试方法等。

根据适用的范围大小对教学方法分类:一般教学方法,如启发式、发现式方法等;基本教学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探索法,问题讨论法等;具体的教学方法,是指在某一学科进行某一课题所运用的具体教学方法。

2.不同教学方法的比较

中学物理教学方法虽然多种多样名目繁多,但却没有一种是“万能”的。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有其适用条件和使用范围,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长处和各自的局限性。

学生活动:通过讨论,思考各种教学方法的缺陷。教学方法众多,把某一种方法说成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佳方法,过分地强调其作用,或把某一种方法说得一无是处,过分地贬低其作用,都是不正确的。比如在使用多媒体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喜欢不加任何选择的使用多媒体,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以为这就是现代教育。其实并非所有课程的教学都适合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绝不能为追求所谓教学现代化而放弃传统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更不能离开学科的科学本质去改革教学,从而削弱物理学科自身的特点。

3.教学方法基本构成因素的优化组合

课堂教学方法是教学方法基本构成要素的有机组合。由于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不同,因而产生的教学法也就多种多样。教无定法,教学没有固定的方法,教学方法本身也不会一成不变,应该对不同学科、不同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教学方法基本构成要素的优化组合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单因素的。基本构成因素各自独立,自成一种教学方法,如:自学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实验法等。

(2)双因素的。这种教学方法有两种基本构成因素组成。如实验讨论法由实验和讨论两种基本要素组合而成。

(3)多因素的。这是由两个以上的基本构成因素组合而成的综合性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都采用这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

4.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

教学方法对教学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只有选择的教学方法符合教学实际,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要正确地选择教学方法,就必须有正确的理论指导。一般而言,选择教学方法要考虑三个方面: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物理教学指导思想。要正确认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树立起教学的发展观。要重视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智力的开发。其次,要明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树立起科学的学生观。教师与学生是组成教学的两个最基本的因素。明确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是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在教学中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和引导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在主动积极的心理状态下获取知识信息,发展各方面的能力。最后,要重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启发式教学思想。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教学也应以实验为基础,应重视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物理环境,将有关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充分地、真实地展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感知。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运用实验方法研究物理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自始至终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其目的就是充分调动学生课堂思维的积极性,掌握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质疑提问、求异思维的能力,培养其科学素养和学科精神。

中学物理教学过程是一个含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要完成的任务也是多方面的。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全面有效地完成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在课堂教学中究竟选取哪种方法比较适宜,不是由教师的主观意向决定。除要有正确科学的教学思想作指导外,还要有其客观依据。

这些依据就是:(1)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归根结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教师首先要明确课堂教学的目的与任务,以便做到有针对地选取教法。

(2)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方法的选择也受到教学内容和具体要求的制约。一般说来,内容特点不同,具体教法也有差异。对所谓本源性知识,如力的概念、功的原理等。一般采用观察、实验、探索的方法比较适合。而对派生性知识,如动量定理、动能定理等。按照教学活动和学生认识过程的特点,则比较适宜采取论证、推理、分析的方法。

(3)学生已有的基础和发展水平及生理心理特点。学生学的过程是教师教的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年龄特征、生理与心理特点、智能水平与潜力、知识基础、生活经验、物理学习中的障碍与困难因素乃至学习风气、课堂学习表现等等。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思维规律是合理设计物理课堂教学过程、恰当选择教法、科学地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

(4)学校的教学设备及条件。这是选择教法的物质基础,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教法的选择与实施。譬如没有足够套数的仪器就不能选用“学生实验探索法”来进行教学。教学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条件,发挥其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从实际需要出发,就地取材,自制教具仪器等展开教学活动。(5)教师本人的特长和经验。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也是教学方法的编导与执行者。对教师来说,课堂教学是一种高级的个体脑力劳动。教师自身的特长与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发挥。教师在方法选择与实施中要尽可能扬长避短。除此之外,课堂教法的选择还受着教学时间的制约。

4.优化选择教学方法的一般程序

优化选择教学方法的前提是教师对各种教学方法的全面认识与深刻理解。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在正确教学思想指导下,根据选择教学方法的客观依据和对教学方法的掌握,按照一定程序对教学方法做出恰当选择与优化组合。一般程序如下:

(1)综合分析。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结合具体教学目的,对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关键、学生认知和心理状况、教学仪器和设备等进行全面了解,具体分析,综合掌握这些信息。

(2)比较筛选。针对综合分析的实际与要求,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研究哪些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和能够更好地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及其教学特点和特长。经过认真细致的分析、比较、研究过程,将其中最佳的方法筛选出来。

(3)优化组合。物理课程的教学方法不可能是从头到尾只采取一种,而往往都是几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组合,从而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和长处。因此,教师对所筛选出来的教学方法,应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科学地、创造性地进行优化组合和实施。

五、实际操作

1.展示《光的折射》教学案例,让学生找出其中用到的教学方法。2.对其中的探究式教学方法加以关注总结,为第三节的讲解作基础。总结:

我对教与学的理解 篇6

一、教与学的差异

听过两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5 Do you like soccer ball?一课,前者是教师教词,领读对话,然后做练习。后者的流程:先用动画片Do you have money? I don’t have money. I have a gun.激发兴趣导入,教师在黑板上画了篮球、排球、乒乓球等简笔画,几个学生分别教单词并介绍单词的学习及记忆方法,然后师生、生生互动,通过游戏猜,小组列表调查成员是否有球,创设借物、购物等情景学习及训练Do you like soccer ball?的听与说,整堂课是在学生主动学和学生活动中展开。两者比较,前者是教师领着学生认识并学习语言;后者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学会交流,符合低年级学生学习语言先输入再输出的规律。我的课堂我做主,教师的角色就是引领者、参与者和评价者。打个比方,前者就好像大人领着孩子来到了海边,孩子急切想跳进海里游泳,而家长紧紧抓住孩子的手不放,孩子不能挣脱家长的束缚,只能沮丧无趣地被家长牵着。后者孩子能尽情地在海里畅游,感受大海的亲肤与广阔。一个是教中心,一个是学中心,着力点是教师还是学生,一目了然。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学为归宿,这样的课堂才是务实高效的,这是方式的差异,教师角色的差异,更是观念的差异。

二、教与学的要义

课堂是教与学的途径,如何实现效率的最高化,效果的最大化,效益的最优化,其实质是什么?南开中学校长康岫岩根据对人的学习能力及其本质的认识,把教的要义概括为: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学习个性。我的理解:激发愿望,就是关注学生并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性教学,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学。提升能力就是分类教学知识点,采用不同方法策略分类、分别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学生可以通过不同课型积累提高学习能力。发展个性,就是使不同层次、不同程度、不同要求的学生都有所提高,人尽其才,充分发展。这就要求教师的角色定位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和激励者。听过的伊春六中李科老师借班上的七年级下Unit9的综合任务一节课,李老师是这样激励引领学生参与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愿望的。

这是一节复习课,李老师创设情景、设计活动,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完成读译等任务后质疑,一步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李老师从师生问好开始,使学生情绪马上调整到高昂状态,在基本训练环节,老师能巧妙地把上一单元的外貌描写与让学生介绍老师外貌特征及口语训练融为一体,并在训练中采取不同问法降低难度,拉近距离,消除紧张情绪和陌生感,不时用幽默语言点拨引得学生开怀大笑。学生立即进入状态,并且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中。阅读训练时,一是词在句篇中学,二是创设听、做等情景激发学生乐学,从而达到会学。如Enjoy doing 的学习,师问生Do you like listening to an English song?同时播放手机中的英文歌曲,创设听的情景;问Do you like making a paper plane? 于是师生一起叠纸飞机,并让飞机在教室飞翔,创设了做的情景;又问Do you like playing games? 师生一起捉迷藏,创设了说和玩的情景。老师完全可以直接告诉学生enjoy doing 的结构以及用法,强化记忆,但通过游戏的形式一下子使课堂活跃起来,虽然游戏简单,但学生做得兴致盎然,看似随意但却是老师精心设计的,符合七年级学生爱玩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游戏轻松地理解了一个比较难懂的知识点,玩中学,乐中学,并引起了他们对相关问题的思考,达到有意学习的目的。综观整堂课,既有活跃的课堂气氛,又有深入的理性思考;既有学生的动手实践,又有教师的点拨指导,学生的学习欲望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一节枯燥的复习课,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激励者,引导学生学会、会学,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调动积极性,充分体现了“教”的要义——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学习个性。

根据教的要义,我是这样理解学的要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挥主动性,变被动为主动,变无意学为有意学,并获得自我调控的学习能力。听了《陈太丘与友期》一节古文的讲读课,教师通过导学案导学,明确目标,学生自学字词,疏通文意等基础后,还对课外古文进行了拓展学习,教师只起到了点拨作用,整节课讲少学多,尤其对“入门不顾”的研讨,学生各持己见,讨论热烈,有的认为有礼,因为不足7岁,年龄尚小;有的认为无礼,虽7岁,但诚信礼貌要从小做起,这是先有礼,后无礼。答案已远远超过了教材对初中孩子可理解的解释。这时教师对学生敢于挑战教材的观点给予了激励,同时又鼓励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分析和理解,先做人,再做事。

三、教与学的层次

我把教与学分为4个层次。第一层次就是教师的讲。虽然教师的教离不开讲,但这个讲是教师一讲到底,满堂课的讲。一是青年教师刚刚走上讲台,很怕完不成教学任务,很少关注学生,一讲到底;一是观念老旧的中老年教师,穿新鞋走老路,认为讲都不会,不讲更不会了,教师的讲代替了学生的学,教师讲了学生会了。相对应的就是学生被动地听,开始还能注意听,超过20分钟,教师反复的、不厌其烦的、不生动的讲,就不仅不吸引学生,而且学生还产生了厌听的行为,表现为趴桌子、睡觉、溜号或做别的小动作等,长此以往学生这样被动接受,厌学就顺其自然,不难理解了。第二层次是师问生答。这个“问”好像是师生的互动,但这是机械的、一问到底、满堂课的问。这个“问”虽然比讲高了一个层次,即内容问题化,学生略有思考,但问题没有层次,不论是对学习有关还是无关的问题,包括“对不对,是不是”的问题都占有很大比例。这样的教师对教材分析理解不到位,抓不住重点、要点、考点,所以也就不能很好地把握、良好地运用教材了。相对应,学生就是机械地应和着教师,表面有了师生的交流,但实质只是停留在肤浅问答的层面上,并没有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第三个层次就是师生对话。这是师生之间与教材文本的对话,教师带领学生走进教材,我就是教材中的一员,教师带着学生走出教材,从而一分为二地评价教材的人与事。如英语购物话题的情景、数学销售的问题设计情景等,这不是简单的对话,而是教师以语言、情景为抓手,引领学生通过语言、情景品析逐步进入情感层面,再从情感的体验基础上垂直进入思想层面。有对教材内容的情感交流,也有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这是比较高的层次,这样的教师既能很好地驾驭教材,又能更好地关注学生,骨干教师为多数。相对应的学生不仅能思考教师的问题,还能沉浸在问题的研讨之中,深挖教材的思想智力因素,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增强。第四个层面就是学生的讲。一是在自学的基础上,学生对陈述性知识的展示陈述讲解,一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程序性知识的概括汇报。对教师来说,不仅教会学生学会了知识,还培养了口头、书面表达、逻辑思维等能力,这主要体现在研究型、智慧型教师的层面;对学生来说,不仅思考教师的问题,还要能提出自己的问题,是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的深化和提升。这是讲的更高层次及境界,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积极主动地学,并成为学习的主体和主人。

四、教与学的结合

要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实现教学和学习方式的转变,首先教师角色要定位在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与引领者上,尤其引领者是最重要的角色,没有了教师的引领,就谈不上学生的学习。其次要明确讲什么、学什么,如何做好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我认为基于以下几点:一要看课型和内容。侧重基础知识的课型,如预习课、练习课、反馈课、会话课等,侧重能力培养的课型如阅读课、作文课、活动课,还以学生的学为主;侧重较难知识点的课,教材上没有的补充内容如新授课、讲评课、拓展训练课等,要以教师的讲为主。二要看学生的程度。学生不会,就要以教师的讲为主,如学生一点英语的基础都没有,字母都不认识,这就要发挥教师的讲的主导作用了;教材没有的,又比较抽象的知识,光靠自学学不会的,也要以教师的讲为主导;学生的基础很差,又没有方法的,也要先以教师的讲为主,逐步达到学会会学。经过学习与实践,我校运用“先学后导、导学结合”模式,采取了导学案方式,规定了“三讲六不讲”:讲学生提出的问题,讲学生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知识。学生不预习之前不讲,没问题不讲,有问题的学生不讲之前不讲,学生已会的不讲,自己能学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这样就明确了讲与不讲、怎样讲、什么时候讲、讲多长时间等一系列问题,真正发挥了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

论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篇7

1. 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是增效减负、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针对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社会反响强烈,省、市人民政府均强势出台减负严规,严禁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严禁双休日违规补课,严禁夜自修用于教学和考试,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等。减负严规引发了学校对教与学行为关系的新思考,引发了学校对减负后增效途径的积极探索。在实施减负后,教与学统一体原有的平衡被打破了,教师可控制的教学时间少了,课上不足课后补的做法行不通了,课堂效率问题突出了。在实施减负后,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靠老师领着、搀着前行的学法不行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意识缺乏的问题突出了。因此,如何进行教与学的合理设计与运作,促进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已成为当前增效减负、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课题。

2. 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是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课程推进始终突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按照新课程理念,课堂是一个师生互动、和谐共进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学习共同体”内,师生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的“向导”。因此,教师的“教”必须融入学生的“学”,做学生主动学习的促进者、问题学习的帮助者、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合作学习的参与者、探究学习的引导者。这是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由之路。

3. 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是学校主动发展的项目工程。

我校是一所农村普通高中,生源现状是,以学习基础和能力一般化的学生为主体,同时包括一定数量的学业成长相当困难的学生。我校一向以每一位学生的成功发展为目标,立足校情,谋求主动发展。课堂是学生成功发展的主阵地,如何在生源特点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教与学的合理设计与运作,促进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是我校主动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项目工程。

二、设想与创意

1. 追求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立足教与学的全过程,从教学常规入手,通过备、教、批、辅、考、评、练各具体环节的设计和行动研究,实现“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目标上的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2. 彰显教与学的校本特色。

立足生源、学情,通过教与学的校本化设计和运作,实施和完善“低起点、细分析、小跳跃、多反复、勤反馈”的课堂策略,不断积累经验,丰富内涵,推陈出新,彰显特色。通过教与学的校本化设计,推进以贴近学生为着力点的课堂改革,着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尤其是提高学习困难群体的基本素质。通过教与学的校本化设计与运作,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一切为了学生发展”和“有助于学习困难群体发展”的学业评价,让学业评价机制成为助推每一位学生成功发展的动力机制。

3. 实现教与学的可持续发展。

着眼于教师成长和学校主动发展,通过教与学设计与运行的平台,聚集研究主题,促进学、教、研结合,扭转教科研片重个人行为和脱离实际的偏向,打造优质校本教研和优秀教科研团队,实现共享共赢和可持续发展。

三、内容和举措

1. 优化集体备课的形式和内容。

集体备课是开展教与学设计与运行研究的主要渠道。在集体备课的形式上,我们坚持年级组、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的有机结合。每周集中二次,首次是各备课组以年级为单位集中备课,重点分析学情,探讨教学起点;其次是各备课组以教研组为单位集体备课,重点分析教材内容,进行教与学设计,实现学科贯通。在集体课的内容上,重点设计教学流程,研究教学目标的达成;再次是创造新颖的教材呈现方式,探究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最后是研究从问题到方法的教材处理,编制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教学设计。集体备课,让“教”贴近于“学”,让教师个人优势转化为团队力量。

2. 推进学案制,实现教与学一体化。

学案教学是优化课堂教学、优化学习方式、促进教与学和谐统一的有效手段,是开展教与学设计研究的有效载体。我们要求,学案设计突出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和支持,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为目标指向。学案中设计的问题和活动应富有意义,有助于学生对概念、原理、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够贯彻学法指导,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学案必须包括“课前预习”、“情景设计”、“问题解决”、“随堂反馈”、“课后巩固”等内容。通过学案导学,实现课前课内课后教与学的一体化。

3. 构建校本化课堂。

“低起点、细分析、小跳跃、多反复、勤反馈”是我校在分析生源、学情基础上形成的课堂教学实施策略,是教与学设计与运行研究中的一个具有校本特征的项目指标。要求教师把握教学起点,降低教学难度,关注例题、作业的选择和台阶、梯度的设置,重视多反复和迁移应用的手段,多采取即时训练、微型训练等小型快速的反馈方式。坚持以“最近发展区”理论和“成功教育”理论为指导,彰显课堂的校本特色。

4. 落实高效作业和及时反馈。

落实高效作业和及时反馈,是促进教与学和谐统一的重要环节。学校开展“优化作业训练”的专项研究,倡导灵活多样的作业类型和分层次要求,促进不同学生在不同层面上个性化地发展。在作业布置上,限制作业数量,确保作业精选,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作业批改上,坚持“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改,有改必评”,对学生作业中反映出来的倾向性问题,做好记载,重点讲评。双休日作业,遵循“少量”原则,学生返校即收,及时批阅。要求教师加强作业指导,帮助学生建立“错题订正集”、“典型习题集”,开展后续学习反思活动。

5. 推进导师制,突出主动辅导。

导师制度是弥补班级授课制“批量”教育不足的“个性化教育”和“个别教育”,是教与学设计与运行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减负背景下,学校强化了这项工作,组织任科教师与教育培养对象结对,提高优秀学生的竞争力,缓解后进生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在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突出主动辅导,要求导师经常地了解目标对象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情况,了解目标对象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方法,帮助目标对象自我分析,心理调适,树立信心,激发斗志。另外,学校还应建立“导师制记录手册”。

6. 革新学业评价。

革新学业评价,是指对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行目标多元化的评价。它是教与学和谐统一的重要项目指标。学校努力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遵循“重结果,更注重过程”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学分认定和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采取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班主任评价、家长参评、学校综合评定等方式,优化管理流程,规范操作程序,积极实施过程性评价、激励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

7. 搭建实践反思平台。

构建教与学的和谐 篇8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双边活动, 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 甚至影响教学质量的好坏。

(1) 教师需要换位思考, “自己当自己的学生”。我们的教学准备得再充分, 自我感觉再好, 都需要经过课堂实践的检验, 更需要从学生的眼中和内心去体会一堂课的好坏。在我们自身以及周围的同事中, 经常发现原先准备得很自信的一节课, 课后却窝了一肚子火。那么, 教师上课前有没有把自己当成自己的学生, 换位思考呢?毕竟老师的心理和学生的心理不一样, 不妨把自己当成学生, 从这一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设计。

(2) 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心中有人。课堂教学前, 可通过学案帮助学生预习相关知识;课堂教学中, 要密切关注学生是否理解教师所讲内容, 是否适应课堂教学节奏;课堂教学结束后, 教师要跟踪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及时做好矫正和辅导工作。

(3) 高效互动, 学案先行。高效互动需要教师有精湛的教学技巧, 也需要学生方面积极主动地配合。课前学生对学习内容要有准备, 要有思考, 课堂上才能与教师形成互动, 进行双向交流。

二、改变教法, 实现教法与学法的和谐

(1) 教学要求上要分类指导。面对差异较大的学生群体, 应根据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方法, 把学生分成若干层次, 分层推进, 分别指导。同时, 加强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个别辅导, 力争在课堂教学中能与其他学生同步。

(2) 改变观念, 教学相长。在信息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 学生接受新事物的渠道多、能力快, 远远不是我们教师所能及的。因此, 作为教师不但要把学生作为自己心灵上的朋友, 还要和他们建立起知识上的朋友关系。例如, 在讨论铸铁的铸造方法时, 就有同学提出用冰模代替木模的创意。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 彼此得以“相长”。

(3) 低难度、平坡度, 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例如, 教学应用广泛的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时, 要让所有同学学会正确计算, 须做适量的练习;而斜齿圆柱齿轮、蜗轮蜗杆则作为较高要求进行教学, 满足基础较好的学生的需要。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探索, 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4)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学中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 就构不成和谐的双边活动, 教材知识也无法转化成学生的知识, 更谈不上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学习了不完全齿轮机构后, 让学生设计机械计数器;在学各种机构时, 在学生中开展作业作品竞赛;学生作业完成后, 要求他们各自拿出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 然后当场进行评比。通过这些竞赛活动的开展, 不但巩固了学生的理论知识, 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吃透教材, 促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和谐

机械基础学科知识结构往往隐藏于教材背后, 多数情况学生难以独自掌握。教师编写教案时, 应把重点放在教材的深入领悟、对有关资料全面的占有和筛选上, 结合学生的实际, 加工制作, 形成层次化、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达到教学内容设计最优化, 便于学生学习掌握。

(1) 教学内容与实际相结合。生活中有很多机械知识, 比如在学习导杆机构时, 可以结合手摇抽水机, 来讲解移动导杆机构的工作原理, 利用自卸翻斗车、自卸货物原理, 来学习曲柄摇杆机构。通过这样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 进行现场教学。学生对轮系、轴系零件知识的理解掌握, 存在着较大的困难, 如果安排学生进行一次车床的保养或减速器模型的拆装的现场观察, 教学效果会很好。在学完曲柄摇杆机构后, 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 让学生观察牛头刨床、往复式运输机和插床的进给动作, 使学生发现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特性。这样边参观边讲解, 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 促进教师、学生及教材三者的和谐

多媒体辅助教学中, 声、像、文、图并茂的教学信息, 能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恰好能起到三者之间桥梁的作用。本学科在缺乏教具和设备的情况下, 就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使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而形象。例如, 用动画将抽象的渐开线形成过程表现出来, 演示给学生看, 再来讲渐开线的性质就非常简单了。为了形象地说明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液体的流动, 通过播放、暂停、重放等方式进行具体讲解, 就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机械基础》教与学的反思 篇9

一、教的反思

教学反思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搞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在机械基础教学中, 本人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及时自我反思。如何进行有效的反思?这就需要明确反思的意义:反思就是对教学经历的再认识, 对“失”的反省, 对“得”的归纳, 也是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或融合的过程。因此教师首先要在课中就抓住稍纵即逝的教育灵感和感受、亮点并养成及时记录的好习惯。其次在每次课后要趁热打铁, 及时回忆, 反思并记录自己思维和闪光点、特色、偶得、缺失及效果等, 写好每次课的教后感, 并及时地优化教案及教学设计方案。写教后感就像医生写病例报告一样成为一种基本的职业习惯。

2.合作反思。重视与专家、同行、学生的对话与研讨。如教研活动、教学观摩、师生座谈、教学测评等方式, 与专家或同行共同研讨重要知识点的教学设计、教法学法来比对并反思自己的教学。

二、反思的侧重点

1.是否“必需、够用”。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紧扣国家教育部和江苏省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基础教学大纲”, 遵守“必需, 够用为度”原则, “降低难度, 浅化理论;删繁就简, 削枝强干。坚持从读者的实际认知水平出发, 从学生日常生活与专业的实际需要出发, 注重知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避免知识衔接过程中的跳跃。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在“适合度”上下功夫。

2.是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基础, 拓宽专业, 重视理论联系实践”。概念的引入、例题的设计、阶段性应用练习的设计等要紧密结合日常生产生活实际、专业背景, 体现机械基础的应用性、实用性和综合性, 使学生易学。机械基础课的理论联系实际, 不光要从多举生活实例, 配以丰富、生动的实物图片, 运用模型、实物、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入手, 旨在拉近书本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距离, 把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 让学生得到一定的感性认识, 更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亲眼所见、亲自动手体验。如带学生到校实习车间、企业的生产车间进行参观甚至操作。在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的中职《机械基础》教材中, 增加了实训教学环节, 如生产现场观察、台钻速度的调节、减速器的拆装等, 通过实训达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同时, 能提高理论结合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并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减速器的拆装与装配钳工考级项目相融合。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理论”为指导, 通过减速器的拆装, 将轴系零件的识别与装拆融入到此活动中, 为后续章节轴、键、销等连接的学习做了铺垫, 并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功体验, 实现“做中学、学中做”,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特别是与钳工实训教师一起指导学生完成减速器的装拆, 可切实提高装配钳工中级考证的质量, 同时也帮助学生理解了齿轮的结构及轴的结构分析要点:考虑固定、加工、装拆三个要点。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3.是否有特色、精彩在哪里、偶得是什么。教学特色是指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独特风格。独具特色的教学, 给人的感受是别样的, 让人回味无穷。如主体地位的突出, 实践活动的安排, 学生的参与度, 知识获取的过程, 教学目标的落实, 创新之处等。

课堂的精彩可以是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 新颖别致、得心应手的教具运用, 引人入胜的学法指导, 独具匠心的难点突破, 独树一帜的板书设计等。

教学的偶得是指教学过程的意外的收获。可能是来自学生异想天开的“发问”, 教师如何应付;面对学生的歪答,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独特思路;解决问题的独特见解等。这些偶得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 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水平。因此必须将其及时记录下来。

4.是否有效果。每次课后, 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预案的实施情况及效果如何。如教学的组织是否科学;教法和学法是否运用得当;教学内容处理、教学环节、活动安排是否合理;板书设计是否工整优美有条理;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被突破;教学的目标是否达成;学生的反应如何;教学的效果是否良好等。这样的反思可以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为今后再次的教学提供借鉴, 把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机械基础课的教学还要看是否达到“师生互动, 手脑并用”。在铰链四杆机构的判别, 螺旋传动的移向判别、蜗杆传动的三向判别等重要知识点的教学中, 教师必须调动全体学生形成互动, 老师借用教具或PPT动手示范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动手判别, 才能让学生掌握得更快些。其中铰链四杆机构的判别、螺旋传动的移向判别在实际教学中不同教师会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表述, 要选取让学生最容易接受和学会的方法, 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效。

三、学的反思

教学反思不能忽略对学生学的反思, 要注重对学生学的分析和思考, 更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 有利于巩固和深化学习成果。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 教师要使学生具有“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学会提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 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 从新的角度来看旧问题, 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如果我们提出的问题根本就不是个问题, 那么所提的问题就没有多大意义, 也不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如哲学家海森堡所说的, “提出正确的问题就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所以老师不光要研究如何提问, 并且要提出正确而有效的问题。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对比提问:对相近或相反的知识点提问时可以采用此方法。比如在提问验算开口式带传动小带轮包角是否合格的时候, 一要提问为什么只需验算小带轮上的包角?因为小带轮上的包角小于大带轮的包角。二要提问小带轮包角的验算应包含哪些步骤?应包括“计算-比验-结论”三方面, 计算:即计算出小带轮的包角。比验:即计算值与包角的范围值比较大小。结论:即得出小带轮包角是否满足要求的结论。三要提问平带 (或V带) 小带轮包角的计算公式, 在此基础上提问V带 (或平带) 包角的计算公式, 并比较识别两公式的异同点。四要提问平带 (或V带) 小带轮包角的需满足的使用可靠的范围, 平带包角需满足α1≥150° (V带α1≥120°) 。五要提问平带 (或V带) 小带轮包角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如果在范围内则符合, 反之则不符合。提问相近或相反的知识点还有如:带传动、链传动的紧边和松边的位置确认:带传动水平布置和倾斜布置时, 松边在上方, 可以增大包角;链传动水平布置和倾斜布置时, 紧边和松边的位置是什么?紧边应位于上方, 松边在下, 以免在上方的松边的下量过大使链条与链轮轮齿发生干涉, 或松边与紧边相碰。在提问平带传动比要求的时候可以再提问V带的传动比要求:平带传动比i12≤5 (V带i12≤7) ;平带和V带张紧轮的安放位置也可同时提问, 平带张紧轮位置:松边外侧近小带轮, 原因是增大小带轮包角。V带张紧轮位置:松边内侧近大带轮, 原因是V带只能单向弯曲, 使小带轮包角不过分减小。

还可以用顺腾摸瓜的方式环环相扣地提问, 如在复习提问普通螺纹的相关知识点中, 可以先提问螺纹按用途可以分哪两类 (有连接螺纹和传动螺纹) , 再提问普通螺纹属于连接螺纹还是传动螺纹 (属于连接螺纹) ;普通螺纹的牙型 (三角型) ;普通螺纹的代号 (M) ;普通螺纹有粗牙螺纹和细牙螺纹, 其中哪种的螺距值最大 (粗牙) , 哪种不标螺距值 (粗牙) ;常用螺纹的旋向 (右旋) , 左旋螺纹用什么表示 (LH) , 哪种旋向在标记中不标 (右旋) ;内外配合的螺纹旋向是相同还是相反 (相同) 等。

其次教师要会培养学生具有“问题意识”, 教师可以在巧提问的同时及时引导学生自我提问的思路与方法。把提问的思路灌输给学生, 这样学生一旦形成了“问题意识”, 就能更加敏锐地感受到与该问题的相关信息, 提高自我学习与复习的能力。所以,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使学生的注意力有明显的选择性和指向性, 形成有目标的探索活动及正确的思维, 从而产生明显的学习激励作用。

四、展望

随着机械基础的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的不断充实和完善、网络资源的极大丰富与普及、校际交流的日益频繁等, 教学交流的机会大大提高, 对师生的教与学都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加上教师和学生不断地反思, 相信教学质量也一定会越来越好、越来越优的。

摘要:中职校的《机械基础》是一门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的专业基础课程, 既是从生产实践中建立起来, 又是为生产实践直接服务的一门学科。在专业知识点多、理论抽象、实践性强的情况下, 如何使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达到学业水平测试要求, 是中职教师需常抓不懈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师生教与学的反思方式, 探讨机械基础的教与学, 以期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提升课堂实效。

关键词:机械基础,教与学,反思

参考文献

[1]刁永宏.王樊科.杨保林.如何进行教学反思[J].石油教育, 2000, (6) :14.

初中物理教与学的探讨 篇10

一、改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

以实验为基础是物理学科的特色, 这就要求我们在物理课堂上必须进行必要的实验操作和演示。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实践精神。 因此, 教师可以采用先用动画或视频演示实验原理的方式,让学生有直观的印象,然后通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来验证结果。 这样既能克服在演示实验过程中学生看不清楚设备构造和操作过程的缺点, 又能让学生获得对真实物理实验的深刻感受。 在物理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自制课件、实物投影等先进的教学手段,解决一些抽象、疑难问题。 例如,在学习声音在空气中以波的形式传播时学生对“ 声波”难以理解,我们可以制作一个课件,用动画展示敲响音叉后周围空气的震动情况, 并利用实物投影放大敲响音叉激起的水波,让学生在同一时间将声波与水波类比,形成鲜明印象,借助于水波来理解声波,使学生一目了然。

二、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丰富教学内容

网络运用越来越普及,在物理教学中,充分发挥网络优势,会让我们的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例如,在教学“ 声现象”这一节内容时,播放一段钢琴弹奏的录像,画面中要能观看到琴弦的振动,这样,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感知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多重感官同时感知的学习效果会更好,有效保持时间长,由此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信心。 为了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我们必须真正懂信息技术,多查找资料,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人与机的结合上做文章,这样就会提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授课的能力。

三、结合社会实践,引导学生主体参与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教学中确立的许多目标和任务完成,都需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参与才能得以实现。 首先,教师应该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 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师生在课堂上的角色:老师是教学过程中的指导、组织、合作者,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探索、创造者,师生之间通过互动,形成一个“ 学习共同体”。 其次,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驾驭课堂能力。 这样,在课堂上教师才能做到收放自如,既“ 敢放”,又“ 善收”,通过科学的组织管理、启发引导,使学生最终完成学习目标。 第三,对学生要多加鼓励,少些批评。“ 合作探究式学习法”是一种开放性比较强的教学方式目的是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 给学生尽情展现自己个性的空间。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多鼓励,尽可能地让班级所有学生都“ 动”起来,允许教学中学生的“ 奇思异想”,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去认识知识、发展技能。

四、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积极组织物理的课外活动,可以打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让学生在保证自己学习进度的基础上,经过课外活动的互相探讨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组织课外活动的内容有观察实验、小制作、做物理小课件等。 在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把学生分成几个组,每组学生自选题目,利用已学的知识,做物理小制作或课件,服务于物理教学。 在小组活动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要适时地给学生布置研究性问题,布置的问题一般不是教材中的内容, 而是课后延伸。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探讨解决问题方案的形成、实施,到最后问题的解决都由学生自行完成。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把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五、结束语

初中英语教与学的方法 篇11

一、整体法(Wholemethod)和分部法(Partmethod)

把一个完整的学习内容作为一个单元进行学习的方法称为整体学习法;将一个完整的学习内容分为几个部分进行学习的方法叫分部学习法。分部学习法又可分为以下三种:

1.单纯分部法(purepartmethod)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

2.累进分部法(progressivepartmethod)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一、二部分

3.反复分部法(repetitivepartmethod)

第一部分第一、二部分第一、二、三部分

若就整体法和分部法的优劣而言,很难有定论,但利用时可以有所参考。例如,智商较高、分析能力较强的学生可利用整体法;儿童或不习惯机械的有成年人思维能力的学生采用分部法则较为合适,因为每一部分数量少,易于完成,能使学生较快地感到学习的进步,对学习产生乐趣。又如,学习的初期,对所学内容不太习惯,可选用分部学习法,随着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便可逐渐改用整体学习法。

二、集中实践法和分散实践法

学习的方法通常有集中实践法(massedpractice)和分散实践法(distributedpractice)两种。在英语学习里又称为集中训练(intensivetraining)的方法。哪种方法的效果好呢?选用时可参考以下几点:

1.记忆较死板的规则或数词以及孤偏的单词等多采用分散实践法;学习谚语、歌曲等有完整意义的内容时宜用集中实践法。

2.学习内容较长、难度较大的篇幅,采用分散实践的方法较好。

3.就条件反射的形成来看,以采用分散实践法较好。但如果间隔时间太长,容易引起遗忘,分散实践法又是不利的。间隔多长时间才合适呢?在外语学习里,一般说每次学习的内容数量不大,反复次数较多比学习内容多而反复次数少会更有成效。英语学习是以操练实践为主,每次学习的时间尤其不宜过长。

三、背诵

背诵是学习英语、提高学习效果的好方法。常常有这种情况:尽管对有些学习内容已经充分理解了,而却不能口头表达,灵活运用。这与经过背诵而掌握的英语学习内容相比,其熟练程度大不相同。学生把已初步理解的学习内容通过出声朗读背诵就能更熟练掌握它。熟练掌握的知识点愈多越能做到灵活运用,达到培养技能和熟巧的目的。在英语学习里背诵的方法是不容忽视的。

四、多种感觉器官并用

人的学习活动要依靠某些感觉器官。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感觉器官就能提高认知的效能,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听说读写四种技能都要用哪些感觉器官呢?请看下表:

要想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应当尽可能地使用各种感觉器官,使它们都活动起来。

高校“两课”教与学的再思考 篇12

一、高校“两课”教改的成果与不足

高校“两课”的教改, 综合起来主要集中在组织保障、教材改革、教法 (手段) 改革三方面。

在组织保障方面, 主要体现在高校坚持和加强了党对“两课”工作的领导, 学校领导对“两课”均比较重视;通过引师资、抓科研、重培训、重表彰等措施, 切实加强“两课”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两课”班级授课组织形式, 由大班改为小班, 保证课堂效果, 应该说, 通过改革, “两课”在组织保障方面得到了很大加强, 成果显著。

在教材改革方面, 2006年开始实施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在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等方面, 新课程标准和大纲都予以了更为明确和清晰的规定, 各高校在保证教学内容稳定性的同时, 紧跟时事, 在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政治与知识的兼容性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性等方面加以及时改革和更新补充。可以说, 几乎每位“两课”教师, 都对相关的补充内容进行过研究和准备。这是“两课”在教材改革上形成的新局面, 取得的新成果。

教法 (教学手段) 改革是“两课”研究最多和最为重视的内容, 在“两课”研究中成果最丰富, 展示最生动, 突破也最多。广大学者、教师纷纷开展“两课”教法的改革实践和研究, 参与式教学、案例教学、对话式教学、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教师主导式教学、学生主讲式教学、专题研讨辩论式教学、研究式教学等等, 多种教法不一而足;在教学手段上, 除传统的以外, 多媒体、网络等与时俱进的教学手段纷纷跟进和采用;甚至在“两课”的考核与评价方法方面, 也多有研究。目前, 教法 (教学手段) 改革依然是“两课”研究的重点。

改革使得“两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我们应看到, “两课”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主要表现在:组织保障和学校重视是否有稳定的机制保证其持续性?教材内容的更新补充如何确定其不具有随意性, 如何使之最佳?而更应高度关注的问题是, 在付出诸多改革的努力后“两课”的有效性却不甚理想。“两课不重要”、“两课作用不大”等看法和认识依然存在于当前不少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中。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反思, “两课”在教与学方面, 是否还有新的内在本质要求。

二、“两课”教学是特殊的教与特殊的学

近年来, 高校“两课”经历了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双主体论与超越主客体论等教学模式, 本人认为, “两课”在教和学两方面有其特殊性, 只有抓住具有本质意义上的特殊性, 才能大大增强“两课”的实效性。

在教方面, 与其他学科不同, “两课”传播的是以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为核心的思想政治理念, 是通过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影响, 以达到思想政治理念上的共识的社会行为和活动。源于实践旨向理想的“两课”, 仅仅依靠课堂内着重普通形式或手段的“教”是不够的, 应丰富“教”的内涵, 即信仰感召、思想感染、情感感动和理念感知。从这个意义上说, 与“两课”精神相一致的校园文化、人格魅力、行为特征和社会氛围, 无不体现出“教”的特殊内涵来。

在学方面, 由于“两课”内容的特殊性, 学生的“学”自然不同于普通意义和普通形式的学, 从发展规律上看, 青年学生正是“三观”和人生信仰形成的关键时期, 在启迪、诱导和吸引之下, 学生在“两课”上的“学”的特殊含义应为领悟和自我教育, 外化形式为认同、实践和追求。立足于“学”的视角, “两课”的“教”就在于促使学生的领悟和自我教育并由此达到认同、实践和追求, 这似乎更为符合教育和学习的目标。

包括“两课”在内的教育的永恒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尽管当前“两课”存在有效性、无效性甚至负效性的疑问, 大学生中也有知而不行、知行不一的知行转化问题,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 通过对“两课”的改革和不懈的努力, 情形正在发生改变。研究“两课”在教与学上的特殊性, 再思考其内涵, 进一步接近“两课”的本质要求, 是高校“两课”的职责所在、任务所在。

参考文献

[1]胡国香、李国红:《一多半学生“两课”时“搞副业”》, 《新华每日电讯》, 2004.11.16。

[2]罗霞、杨扬:《高校“两课”教学实效面面观 (原因·现状篇) 》, 《云南日报》, 2004.10.28。

[3]罗霞:《高校“两课”教学实效面面观 (思考·建议篇) 》, 《云南日报》, 2004.11.14。

[4]郭弘、王淑萍:《高校“两课”教育如何走出困境》, 《重庆日报》, 2004.11.04。

上一篇:中小学体育与健康结业下一篇:中国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