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学习能力论文

2024-06-04

元学习能力论文(精选12篇)

元学习能力论文 篇1

财务欺诈行为会给一个组织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后果, 也会对其雇员、投资者以及整体经济产生不利影响。美国历史上几起大的破产案件均涉及参与大型欺诈行为的公司。此外, 这个问题似乎有全球影响力。注册舞弊稽核师协会估计, 世界范围内每年的财务欺诈损失超过1万亿美元。这一估计是基于记录的数百个每年发生在欧洲、亚洲、非洲、南北美洲和大洋洲的财务欺诈案例以及许多未发现的欺诈 (和由此造成的损失) 事实。因此, 促进检测财务欺诈行为的自动化方法的发展越来越受重视。然而, 大多数方法产生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 继续检测财务欺诈是商业智能技术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现有的财务欺诈检测方法无法提供足够的欺诈检测功能, 大多数对美国公司的研究发现检出率小于70%。此外, 许多之前的研究利用内部 (即非公用的) 数据, 获取时成本高且耗时, 而且通常对很多利益相关者来说不可用。

最近商业智能 (BI) 技术的发展已经提升了与复杂问题域相关的发现模式的潜力, 例如欺诈。因为BI工具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组织的内外部环境, 强有力的财务欺诈检测方法可使利益相关者群体获益:投资者、审计公司和监管机构。

为实现这一目标, 我们采用设计科学范式来指导IT项目, 元欺诈框架的开发。在这样做的过程中, 我们选择了元学习作为内核理论来指导IT项目的设计。元学习是一种特殊的机器学习形式, 能够了解学习过程本身, 以增强获取结果的质量。元欺诈框架包括四部分, 提倡使用源于公开可获取的财务报表和强有力的分类机制的一套丰富的措施。

先前的研究使用来自美国公司的数据普遍获得不充分的结果, 典型地, 欺诈检出率低于70%。这些结果导致有人提出, 基于财务报告的数据不能准确识别财务欺诈 (至少在美国公司这一环境中) 。普华永道的研究人员最近做了一项研究获得64%或更低的欺诈检出率。这些研究和之前的其他研究局限性的结果表明使用财务方法和分类方法不够。

设计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范式, 对IT项目的开发提供了具体的指示, 包括构造、模型、方法和实例。在设计科学范式中, 方法定义过程。它们为如何解决问题提供了指南, 那就是, 如何搜索答案空间。先前的几个研究已经利用设计科学方法开发BI技术包括方法和实例。因此, 我们受启发开发了一种强有力的财务欺诈检测框架 (即, 方法) 。

在缺乏足够的设计指导方针下创建IT项目, 许多研究强调需要设计理论来帮助统领开发进程。我们用元学习作为一种核心理论来指导所提议的财务欺诈检测框架的开发 (Brazdil et al.2008) 。

元学习是一种特殊的机器学习形式, 使用通过机器学习或数据挖掘过程获得的专门知识来改善在未来应用中获取的结果的质量 (Brazdil et al.2008) 。尽管机器学习提供了大量的算法来完成一项任务却没有提供有关特定算法的具体应用环境的指南指导, 相反, 元学习提供了解学习过程本身的方式来获得关于哪些基本功能和算法可以得到最有效应用的知识 (Brazdil et al.2008) 。我们假定一种元学习方法特别适合于财务欺诈检测, 由于该问题域的复杂性, 动态性和对抗性 (Virdhagriswaran and Dakin 2006) 。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量研究者开发了元学习, 他们试图整合几种机器学习策略来提高整体精度 (e.g., Wolpert1992) 。元学习术语是由Chan and Stolfo (1993) 创造的, 他们提出以自适应方式结合多种机器学习技术的结果来提高精度的方法。这种方法已演变成在各种各样的应用程序域中研究的活动流 (Brazdil et al.2008;Vilalta and Drissi 2002) 。共同地, 元学习提供了大量的指南来提高关于特定问题任务的机器学习能力。

在机器学习中, 学习偏差指任何偏好选择一种假设, 而该假设解释了同样被其他假设所接受的数据 (Mitchell 1997) 。从另一个层面看, 元学习的两个关键方面是声明性和程序性偏差 (Brazdil et al.2008) 。声明性偏差指定表示假设空间, 它受所含属性数量和类型的约束 (即, 特征空间) 。程序性偏差属于分类器以某种方式来对归纳假设排序强加限制。

一种有效的元学习策略会为给定的分类任务动态识别声明性和程序性偏差的适当级别 (Vilalta and Drissi 2002) 。声明性偏差可以通过改变特征空间受到操纵 (即, 通过扩展或收缩) , 而程序性偏差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预测模型或组合模型来改 (Giraud-Carrier et al.2004;Vilalta and Drissi 2002) 。

元欺诈框架是非常有效的, 对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成本设置, 合法的和欺诈召回超过80%。元欺诈显著改善性能胜过现有方法。使用元学习方法增强财务欺诈检测的可行性。

元学习能力论文 篇2

应监保部的要求,我支行共同学习了“10元出卖良心”这个关于银行工作人员为了一点私利而出卖客户资料的案例。涉案的四位银行从业人员已有两名被检查机关批捕。

自毕业后踏入银行这一行业以来,我曾接受过多次“反腐教育”以及“合规教育”,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警示着我:陷阱就在我们身边。因为一时的糊涂,甚至麻痹大意,很有可能葬送我们美好的前程,而这是对自己、对家庭不负责任的行为。

“常在河边走,肯定会湿鞋”,作为身处一线的员工,我们应该时常用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以及岗位行为禁令检查自己的行为,不断地总结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知晓每项业务的风险点,让自己处于安全的岸边。与此同时,要能抵御不当“利益”的诱惑,无论是“蝇头小利”还是可以“一本万利”都不应该成为我们职业生涯的绊脚石或墓碑。

元学习能力论文 篇3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能力

一、自主学习

自20世纪50年代,自主学习 (self-regulated learning) 就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西方教育家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了把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作为教育目标。70年代,Henri Holec 把自主学习概念引入到语言学习中。90 年代,中国教育者开始研究自主学习,以解决语言学习低效率问题。自主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学习者自我参与与自我引导。自主学习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教学者的广泛关注。

自主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给学习者提供了开放的学习时间和空间,适应不同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学习风格,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自主学习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并非与生俱来,他们需要接受必要的指导和训练。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以及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二、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meta-cognition)的概念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Flavell在1976年首次提出的。元认知是对认知过程的认知,是以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果为对象的认知,以及调节认知过程的认知活动。元认知是一种技能, 是对思维方式的思考,是学习者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对自我行为的思考与反思。元认知包括两部分: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策略。

认知心理学家把学习策略分成三大类:认知策略、社会/情感策略和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大脑进行加工处理输入信息的过程, 它包括再现、推理、总结等策略。社会/情感策略是学习者为促进语言学习而跟别人进行交流,或在学习中自己控制情绪,进行自我鼓励。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来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调节或自我指导而采取的管理步骤,比如制定学习计划、监控学习进程以及评估学习效果。O'Malley & Chamot认为元认识策略在这三类策略中最为重要。因为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对学习过程进行调控的行为,是一种高层次的执行性技巧。它不仅让学生意识到在不同的情况下要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而且帮助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不断进行自我调控,提高学习效率。

三、元认知策略对自主学习的影响

元认知策略强调运用自我监控可以实现人脑对信息加工活动的控制,从而调节自己的思维活动与学习过程。学习者掌握元认知策略,也就具备了自主认知能力;掌握了自主认知能力,学习者就学会了如何进行自主学习。由此可见,元认知策略与自主学习是息息相关的。O'Malley的研究结果表明:元认知策略是区分成功学习与不成功学习的重要因素。Anderson(2002)指出,学习者使用元认知策略可以激发自己的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大量研究表明,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策略培训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有助于学生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元认知策略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步骤可以实现二者的结合。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转换自身角色,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 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自觉自主地承担学习任务。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介绍和学习策略应用的指导, 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

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首先表现在制定具体可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上。面对新的学习任务,学生自主地分析自己的现有水平以及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并由此制定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和即将采取的学习策略。学习目标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目标进一步细化到每一周甚至每一天。让学生根据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收集学习材料、确定学习策略,摆脱不良的学习习惯。研究表明:成绩高的学生能够根据学习任务设置行之有效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学生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并按照学习计划,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去。

(三)监控学习过程

学生制定好学习计划之后,就要一步一步地按照步骤执行。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监督者和指导者,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学习中出现的困难、学习策略的运用是否有效等情况进行反思,并能根据情况及时做出调整;还要对前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 哪方面取得了进步,哪方面还需要多下工夫;在每次考试结束后, 要分析考试成败的原因,做错题的原因,以及应如何改进等。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定期写学习总结,这包括学习上的成功经验以及存在的困难,反思阶段性学习情况,客观地分析学习效果,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不断提高自我监控能力。

(四)强化自我评估

O'Malley & Chamot认为, 完成一项任务后,应该给学习者一定的时间来反思学习活动并评估他们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还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来评估当初制定的学习目标是否完成。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评估能力密切相关,因为自我评估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还能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现有水平和期望水平之间的差距,这样学生就会获得更大的学习动力。自我评估能力也是自主学习的一项重要技能。自我评估是学生为了评价自己学习效果而建立的内在标准,它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矫正。教师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起到监督和指导作用,帮助学生认清前一阶段的学习效果和存在的不足,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努力克服自身的惰性,逐渐形成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自觉的使用元认知策略的意识。

四、结语

自主学习是一场学习的革命, 它意味着传统教学模式的彻底转变, 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重新定位。元认知理论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元认知策略的培训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息息相关。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元认知水平,把元认知理论有效的融入常规教学中,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实现教师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实现学生学习观念的彻底转变,帮助学生真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OXFORD,SHEARIN.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M ] . New York: Newbury House / Harper& Row, 1994 .

[2]O'M alley,Chamot,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90 : 254-361.

[3]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

运用元认知促进数学学习能力探析 篇4

1 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与数学学习能力相互促进、相互提升

研究发现, 优秀学生有较强的元认知能力。他们在课堂内外都能够较好地使用元认知策略, 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能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学习策略, 并且能够较好地计划、监控、评价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 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一般的学生元认知水平较低, 在学习中独立性少, 依赖教师较多。要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就需要从训练学生的元认知水平着手。

在数学教学中, 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必需是一个能动的过程, 一个自主的过程。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判断它好学吗?我能学会吗?所学的新知识“新”在哪里?它是原来没有任何接触的完全全新的知识还是与原来的旧知识有联系?如果是全新的知识, 为什么需要学习它?它有什么用处?它能解决什么问题?如果有联系, 现在所学的新知识与原来哪方面的旧知识有联系?新旧知识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我是否有意识地注意到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了?在知识体系中, 新知识并不是作为孤立的孤岛存在的, 而是新旧知识之间相互关联, 纵横交错。我们都知道, 仅仅将新的概念、公式机械的记住并不是掌握了所学内容, 只有将这些新的概念、公式通过学生自己的理解有机地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 将原有的知识结构更新为新旧知识之间相互关联的新的有机的整体, 学生才能真正做到掌握了所学内容。因此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并非消极被动地接受、处理信息, 而是需要元认知积极参与的, 按特有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记忆。

提高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与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密不可分。学生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学生对问题解决进行自我觉察与自我调节, 进行价值判断与评估, 自我总结与反思。其中, 元认知监控是元认知中的核心成分, 它是学习成功的关键。如果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没有这些步骤, 那么他只能是解决了一道又一道独立的题, 对解决其他题目不会有任何帮助。只有元认知参与解题过程, 通过学生解题的过程中进行的自我调节、自我总结与反思, 学生才能将他在解题的经验与教训迁移到其他题目的过程中, 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有提高。

2 从元认知角度促进数学学习的教学策略

研究表明, 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年级的增高, 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会逐渐提高。但是这种提高学习策略的过程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全凭学生自己盲目地摸索。一些学生将摸索到的学习策略进行广泛地迁移, 于是他就成为好学生。而另外一些学生仍然在盲目摸索, 成为非常痛苦的数困生。所以元认知虽然可以在长期学习中自发地形成与发展, 但这个过程中是不自觉与不完整的, 尤其是数学学科因数学思维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概括性和符号性的特点, 使得学生元认知学习能力的习得就更加困难。而经过系统的培养可以大大缩短这个过程, 也能使之更加完整全面。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注重数学知识传授的同时, 还要利用数学课堂作为培养与提高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有效场所, 使得学生元认知能力与数学学习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

2.1 教师以元认知思想组织数学教学

教师应改变原有的权威式传递知识的教学方法, 应强化“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 要以元认知理论作为指导思想组织教学。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应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过程, 应深深植根于数学教学的具体实践中。要启发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 在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同时, 引导学生反省自己内在的学习过程, 启迪学生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学习活动。教师通过元认知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激励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使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在学生知道“怎样学”后, 知道自己认知的特点, 学会对自己学习过程的监控与反馈, 才能使课堂效率得到真正提高。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与训练中, 除了学生感到学到了新的数学知识的同时, 还要使学生感到自己在处理问题时更明确应该怎么做。有了成功体验, 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自然提高, 只有这样才是成功的数学教学。

2.2 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介绍高效的元认知学习策略

教师应使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特点, 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虽然各人都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 但是学习方法还是有规律可循, 按照这些一般的策略, 并注意结合自己的特点, 学习可以事半功倍。这些应该遵循的一般策略是:

首先, 自己做自己学习的主人, 使学生有意识注意到自己的元认知在学习中的作用。要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 就像吃饭一样, 只有自己吃饭, 自己才能长高;同样, 只有自己学习, 才能学会将来立足社会的本领。学习不应是父母要求的事情, 也不应是老师要求的事情, 而应该是自己需要做的事情。

其次, 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加强元认知策略中的计划环节。做好一周的计划, 把每天必须作的事情列出来, 保证为学习留出足够的、有规律的时间。当然, 学习的时间和休息、娱乐的时间并不冲突。正如一句谚语所说“光工作不玩耍, 聪明的孩子也会变傻”, 如果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 那样学习的效率也会不高。作一个周时间表可以使自己更明白如何使用自己的时间的, 使自己学会计划好自己的活动, 这样既有充足的时间学习又有充足的时间玩。

最后, 学习时必须集中精力于学习, 要做到将元认知的各种因素充分调动起来。

2.3 教师所采用的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策略

首先, 备课时不仅研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还要研究本节课在本课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作用是承前?还是启后?它和前面的知识有什么联系?后面要学的哪方面的知识将要用到它?其次, 授课时在讲解本节课程的同时, 还要将现在所讲的新知识与和它有关的旧知识相联系, 比较新旧知识的相似与不同, 解释现在所讲的新知识以后将会在什么地方用到, 使学生明了它在本门课中所起的作用。每节课的总结非常重要。先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以及所学内容和原来学的什么内容有联系, 他们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然后, 教师再将自己的总结告诉学生, 要求学生与自己的总结比较。课后布置的作业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老师为什么选出这几道题为作业?这些题是为了练习所学的哪些内容?如果学生不能很好的回答上述这些问题, 则要求学生课下再仔细复习, 直到得到满意答案为止。

通过每节课不断地重复回答这些问题, 引导学生在自觉不自觉中对数学学习过程进行监控、调节与反思, 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及时的内部反馈、评价与改进, 最终使上述过程成为学生学习中的习惯, 能够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与效率, 使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与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相互促进, 相互提升。S

摘要:元认知在促进数学学习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引导学生对数学学习过程进行监控、调节与反思, 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及时的内部反馈、评价与改进, 能够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与效率, 使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与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相互促进, 相互提升。

关键词:元认知,学习过程,反思

参考文献

[1]涂荣豹.数学解题学习中的元认知[J].数学教育学报, 2002, 11 (4) :6-11.

[2]杨俊岭, 等.自主学习与学习策略教学的关系探析[J].教学科学研究, 2005, 11.

元学习能力论文 篇5

本文以元认知策略为视角,阐述元认知策略的基本理论,分析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与元认知策略的相关性.希望通过建立元认知策略指导为中心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作 者:张楠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116029 刊 名: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6) 分类号:H315 关键词:元认知学习策略   网读教学   阅读理解能力  

注重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篇6

关键词:新课程 培养 元认知

一、新课程要求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大致涉及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其中,课程功能是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课程内容要改变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式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事实上,许多教育工作者都开始关注或已经运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终生学习,如启发式教学法、研究性学习指导法、治学型学习指导法、元认知教学法等。笔者通过自己的实践,感到元认知教学法不失为能适应新课程理念且可操作性较强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元认知理论概述

元认知(又称反省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即指主体在对自身认识过程的基础上,对其认知过程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

100多年前,教育界就提出了“思维的思维”这一观点。1976年,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正式提出了元认知理论,他把元认知概括为对认知的认知。近30年以来,中外许多心理学家、教育家对此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完善。

元认知是对自己的思想观念的一种认识,它包括三个方面:①元认知知识,是关于任务、个体、策略和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的知识;②元认知体验,是认知主体随着认知活动的展开而产生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③元认知监控,是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监控和调节。

总体上看,以上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元认知知识,才可能产生元认知体验;良好的元认知体验又为有效的元认知监控打下基础;有效的元认知监控同时又促进元认知知识的提升和元认知体验的增强,最终提高主体的元认知水平。

三、元认知培养策略

元认知是对自己思想观念的一种认识。比如现在解一道题,我会用什么方法思考呢?是简单的还是笨拙的?这种针对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思维过程的认识就是元认知。因为元认知是针对自己的思维活动,所以元认知最大的功能就在于能帮助人们调控自己的思维过程,改进自己的思维活动,使自己的思维能更加科学、和谐。

元认知和认知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活动内容、对象、目的、作用方式等几个方面,正因为元认知有别于一般的认知,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因教而教、学生不能因学而学。

进行元认知教学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丰富学生的元认知知识

元认识知识是元认识的基础,教师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丰富和充实学生的元认识知识:

(1)让学生充分认识科学探究活动的特点和实质。如科学探究的涵义、科学探究的阶段、各阶段的特点以及科学探究的重要作用。

(2)让学生充分了解影响科学探究过程与结果的三个因素。即个人因素、课题因素和策略因素。

(3)使学生学会识别模式。研究表明要促进知识迁移不仅要教学生使用何种策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何时、何地使用何种策略,即学生学会识别模式。

(二)积累学生的元认知体验

元认知体验是指学生在解决一个问题时,要让学生体验到,用原来的方法思考不好、不容易解决问题,而用现在学到的新的思维方法去思考会更好,更容易解决问题。当学生有了这种体验以后,再遇到问题,他们就知道应该用简便方法去思考,而不用笨拙方法。

1.充分结合化学实验的特点,让学生体会成败之悲喜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能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概括和动手能力,实验的成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体验,高度自觉思维的场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元认知体验。而化学实验,特别是探究性实验恰好提供了这样的情境。除了做好演示实验、学生实验之外,教师也可以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或补充一些兴趣实验,让学生自己动脑设计、动手操作,观察、记录、分析、概括,并把它讲述出来,进行集体评价或小组评价,使学生的元认知体验由无意识、潜意识、朦胧意识发展到清晰意识、自觉意识的阶段。

2.展示思维过程,暴露思维缺陷

中学化学知识体系中,有的只能用灌输法,借助现代教育手段用电脑模拟出来,如原子结构、晶体结构等。但绝大部分的化学知识还必须靠学生自己去分析、推理、总结和运用。教师应向学生充分展示思维的过程,也应该要求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暴露自己的思维缺陷,以便教师能及时了解和掌握情况,适时进行调控。

3.适时适地、恰如其分地表扬与激励学生

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它们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教师绝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表扬与激励,但要恰如其分,有时要一分为二地对待问题。

(三)训练学生的元认知监控能力

元认知监控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自我监视,一个是自我控制。就是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学生要监视自己是否用好方法去思考,因此元认知的第一步,就是要意识到自己正在用什么方法思考问题以及这方法好不好。第二步要实施控制,如果发现这是好方法,就继续下去;当发现自己方法不对时,就开始控制,换一种方法去思考。

元认知监控是一个元认知发挥作用的过程,但是这种监控很难。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往往把思维集中在问题上,而不注意自己用什么方法思考。因此,要培养元认知监控能力,就要进行训练。

1.加强自我提问训练,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自我提问训练,就是要自己给自己提问题。比如看到一道题目后,首先想到的是我该干什么。应该是分析问题,问自己“我仔细分析问题没有?”问题分析之后,接着应该干什么呢?第一步、第二步做了,我第三步做了没有?通过自我提问来推动思维的发展。

2.采用合作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班级整体教育有其优越性,面广量大、气氛浓烈;也有其明显的弊端,标准单一、难以调控。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确定学习任务,创建合作学习情境,增强学习情趣,使学生群体之间建立一种互助合作的关系,增强学生之间信息沟通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在合作学习中,把自我监控过程的八个方面——计划性、准备性、意识性、方法性、执行性、反馈性、补救性、总结性落实到合作学习的各个环节中,促进学生元认知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总之,适应新课程改革,运用元认知理论探索教法和学法,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让学生学会学习,树立终生学习的目标,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其中,很多具体做法还有待于化学教育工作者的进一步摸索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桑标,王小晔.元认知与学生学习[J].全球教育展望,2005,(5).

[2]曹义琼,周志华.元认知在化学解题中的作用及其培养[J].化学教育,2002,(7~8).

[3]J.H.弗拉维尔著,邓赐平、刘明译.认知发展(当代心理科学名著译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窦洪庚.发展元认识与实施自我评价[J].化学教育,2004,(11).

[5]王秀红,李艳梅.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元认识能力[J].化学教育,2004,(9).

元学习能力论文 篇7

1.1自主学习的含义。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相对应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即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实现学习目标。

1.2元认知策略的含义。

1.1.1元认知

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知;同时, 元认知又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

1.1.2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是指主体在整个活动中, 对认知活动采取准确的监控、修正、调节, 是通过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进行学习的方式。元认知策略可分为四个环节:自我计划、监测与评价、调整与修正、反思与总结。

2.元认知策略在自主学习中的作用

2.1元认知策略对自主学习的调控。

元认知策略是对学习过程的计划、控制、监视和指导。在计划阶段中, 学生通过以往的学习所形成的自我效能感及自己惯常所采用的掌握性目标定向, 以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在监测阶段, 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进程进行充分了解, 并且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清晰的把握。监测是调控的依据与基础, 学生只有明确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情况, 才能判断自己学习进程的方向性与正确性。在调控阶段, 学生根据监测的结果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控制、改变或调整。如果达到计划中预期的程度则继续学习, 如果没有达到则分配更多的时间、调整学习策略重新学习, 并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当的矫正性或补救性措施使学习活动始终向着目标前进, 并正确有效地进行。

2.2元认知策略的能力影响自主学习的效果。

在人的认知结构中, 元认知是最主要、最高级、最核心的决定性成分, 它是在认知活动中制订计划、做出决策、实行监控和调节的最高层次的控制过程。元认知策略既是促进自主学习的关键, 又是自主学习的动力。有人认为, 元认知和自主学习是一个事物的统一体, 密不可分: 自主学习是结果和目标, 元认知是内部动力和实现目标的有力手段。因此, 掌握元认知策略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和手段, 学习策略正是通过元认知策略这一主渠道促进自主学习的。

3.基于元认知策略能力的实施

3.1通过提高学生的计划能力,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计划是指学生对即将采取的学习行动进行的设计和安排。学生制订计划的能力显现在学习目标的设置、学习策略的选择、学习时间的策划等方面。学生的时间规划的能力既受限于学生对学习活动中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及将要分配的时间的预计, 又受学生以往经验的影响, 即有以往成功规划时间经验的学生更能准确且有效地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

3.2通过培养学生的监控能力,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自我监控是元认知策略的关键, 学生只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了客观、有效的监控, 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 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学生在准确监控后, 进行准确分析, 及时对学习过程进行调整, 学生个体要在全面记载学习进程的情况后, 依据自己确立的学习目标和标准检查自己的学习过程, 查看学习是不是朝着预定的方向进展, 是不是能实现预期的目标, 是不是偏移自己的学习目标, 等等。假如与计划相同就可以延续自己的学习;假如不相同, 就要准确解析自己学习失败的缘由, 调节学习, 重新计划布置好自己的学习, 最后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

3.3通过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反思可以促进学生思考自己期望从学习中得到什么, 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学习取得成就感, 并对自己的弱点产生客观的评价。自我反思是指学生对本人的学习对策、认知的方法、理解的水平、思维的过程等方面的自我认知。反思是在认识过程中自我意识的强化, 开展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的重要形式;反思是学生学习质量提高、完善心理结构的必要方式, 也是学生元认知策略能力提高的必要途径。学生要将自己的学习过程作为认识和思虑的对象, 有意识地对本人及学习过程进行审查和解析, 总结学习中的成与败, 从总结中领悟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规律, 进而达到更佳学习状态。

3.4通过建立和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的学习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的, “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 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 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 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 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教学中的信息交流、认知期待和情感转换的一种情绪媒介, 能够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产生重大的影响”。它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障,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帮助学生获得好成绩的有效教学行为。

总之, 元认知策略的掌握和应用影响学习者学习的自主性, 能帮助学生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目标、鼓励学习者主动学习、提高学习者的自我管理水平, 这些都对自主学习有重要意义。所以, 优化学习者的学习策略, 尤其是元认知学习策略, 尤为必要。

摘要:大学阶段是个体培养学习策略意识, 特别是专业学习策略意识的重要时期, 因此, 深入了解大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现状, 指导学生掌握和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恰当运用元认知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很有必要。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元认知,元认知策略

参考文献

[1]杨宁.元认知研究的理论意义[J].心理学报, 1995 (3) :18.

[2]周雪.元认知——促进英语自主学习的原动力[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2004 (3) :19.

[3][美]巴里斯, 爱丽丝著.袁坤译.培养反思力[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72.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108.

元学习能力论文 篇8

关键词:外语教学,元认知,元认知能力培养

引言

元认知在学生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强调学生的元认知培训, 有利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确保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所谓元认知培养, 是指对学生元认知知识、策略的教授与开发。其主要内容是教会学生如何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材料特点、学习任务与要求等灵活地制订相应的计划, 采取适当有效的策略, 并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地进行监控、反馈、调节, 及时地修正策略, 尽快而有效达到目标。这实质上就是设法让学生学会学习。

一、元认知与外语教学

元认知一词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Flavell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 他认为所谓的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 即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与控制。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 其实质是个体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自我控制。认知指向客观世界, 元认知指向人自身的认知过程, 它以认知过程的本身活动为对象 (刘黎, 2002) 。

在元认知的三个成分中, 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监控与学习策略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元认知知识 (认知的知识) 是关于什么因素或变量以什么方式起作用 (或相互作用) 影响人的知活动的过程与结果的知识、信念。元认知知识分为三部分: (1) 关于认知者认知特点的知识, 即我们具有的有关自己和他人作为认知者、思维者的认知特征的知识; (2) 关于任务特点知识, 即关于不同的认知材料和任务目标对认知活动的不同影响的知识; (3) 关于学习策略知识。元认知监控是指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 个体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 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元认知监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 学习者在学习任务之前和实际的学习活动展开期间, 激活和维持注意与情绪状态; (2) 分析学习情境, 提出与学习有关的问题和制订学习计划; (3) 在具体的学习活动开展期间, 监控学习过程, 维持或修正学习的行为; (4) 在学习活动结束以后, 总结性地评价学习效果, 包括对学习方法的评价。

外语学习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掌握语言知识技能, 使语言知识技能内化, 达到自动输出语言的效果。有关元认知与学习的研究证明, 使用元认知策略能加速这一内化过程。Chamot和Kupper (1989) 的研究数据显示:所有的学习者都运用策略, 优劣在于运用策略的灵活性与恰当性, 而灵活与恰当取决于学习者对学习作出自我评价和调控的能力。Skehan (1994) 认为:反思、监控与评价是运用学习策略的关键因素, 缺乏这些因素, 学习者只能获得零散的、无助于整体学习的技巧。文秋芳 (1995) 在个案研究中发现, 优秀生在学习过程中显示出杰出的宏观和微观调控能力, 经常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 而后进生则极为缺乏这些能力。兰昌勤和曾洁 (2004) 在其自主学习的研究中发现元认知中包含的自我效能和执行功能与自主学习培养的因素吻合, 是培养学习者自主性的关键因素。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能有效促进学生调节学习 (self-regulated learning) , 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因此, 外语教学的主要任务, 除了培养学生的纯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外, 还应增强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二、元认知培训

1.元认知培训的可行性

对于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基本有两种观点, 一种是不可教观点, 认为一般意义的教学方式难以教会学生。学习者只能通过长期学习实践和经验积累形成自己的元认知意识。另一种是可教性观点, 认为元认知培训需要进行专门的教学, 并采取明确直接的培训方式达到预期效果。本文认为, 元认知理论是讨论个体认知机制形成, 或者说是讨论个体的心理机能的问题, 尤其是高级心理机能的形成问题, 而个体心理机能的形成是一个通过外部活动不断习得与内化能力的过程, 即个体元认知能力习得的过程。因此, 元认知能力的培养是可行的, 有效的。

从近年来的实证研究来看, 元认知的培训与教学是完全可行的。国内学者纪康丽 (2002) 通过对清华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元认知策略培训, 发现元认知策略培训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转换学生的学习观念、培养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方面有很大帮助, 并证明了元认知策略培训的可行性, 可以纳入英语教学计划。在此研究中还发现允许学生参与选材是增强元认知意识的可取方法。在另外一项研究中, 吕芳和王岚 (2003) 进行了历时三学期的新生自我认识的培训试验。从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认知风格入手, 他们设计大量调查问题及训练项目, 运用策略定位、学习模式归纳等方法及增强学习者元认知意识的培训手段, 证明在大班中完全可以培养学习者的元认知意识。他们认为元认知意识的增强将极大地提高学习者的自学能力, 开发学习潜能, 创立优良的学习模式, 从本质上可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 应该将元认知培训融入常规课程教学中。[1]

2.元认知培训的步骤和模式

关于元认知培训的步骤, 杨文滢 (2002) 提出了元认知培训的三个步骤:学习前的心理自觉;对学习行动的执行控制, 理解学习行动和选择策略;对学习的评估与调节。而目前较为有效的元认知培养模式主要有四类, 即直接指导模式、交互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与概念图教学模式。研究中较为常用的是直接指导模式, 首先,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元认知知识;其次, 介绍常用的元认知策略在具体情况下如何运用;再次, 结合阅读、听力、写作等活动让学生练习, 教师可采用有声思维和策略提示卡等方式辅导,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 从而使学生体验元认知, 掌握基本策略。通过反复的指导训练, 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形成全程监控的习惯 (包括学习前制订合理计划;学习中设立目标, 选择对象, 采用恰当的策略;学习后检查、评价、总结等) 。胡志海和梁宁建 (2003) 采用直接指导策略作为干预手段对两个大专班学生进行培训研究, 结果发现, 进行专门培训的实验组的元认知水平显著提高 (p<0.01) , 证明了直接指导模式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元认知水平, 尤其是在提高元认知体验方面效果显著。元认知体验是指伴随认知活动的展开, 个体所产生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由于在教学中容易被忽视, 可让学生主动地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监控,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元认知体验。学习动机影响训练效果, 高动机水平者经过训练, 元认知水平显著提高, 低动机者缺乏明显变化。

三、在外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认知培养

元认知正如人的智力一样是不断提升的, 需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为此, 必须首先对元认知的实质有一个明确的了解。董奇认为, 元认知的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其中自我意识是人们意识的最高形式, 它以主体及其活动为意识的对象, 因而对人的认识活动起监控作用。发挥自我意识的监控作用, 可以实现人脑对信息的输入、加工、贮存、输出等活动的控制, 从而相应调节自己的思维和行为。那么, 元认知的培养应如何进行呢?笔者认为元认知的培养应拓宽视野, 在与元认知相关的领域开展工作。

首先, 提高教师的认知水平。“教是为了不教”, 如果教师没有较高的元认知水平, 就不能很好地组织教学。教师要有充分的教学目标意识, 要有高度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评价水平。这样“关于思维的思维”促成了“关于教的思维”。只有教师对教学过程有效监控, 才能促成学生对信息的有效建构。

其次, 在教的过程中把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一环。元认知对学生信息加工过程起着控制、协调的作用, 它的发展水平直接制约其他方面的发展的达成度。如果学生的感知、记忆、思维、言语水平较低, 就很难察觉自己建构过程的不足与失败的原因, 不能很好地监控、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

再次, 提高学生的动机水平。动机的培养关键是学生内部动机的培养, 促成深层次成就动机的养成。因为内在激发动机能促使学生作出正确归因, 特别是当面临失败情境时学生能意识到自己能力的不足, 从而更加注重这方面的提高, 而不是寄希望于外来的运气与机遇。当然外在动机的培养是必要的, 但要注重正确引导, 以免走向极端。

第四, 加强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今天的教学, “为迁移而教, 为迁移而学”已成为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学生的迁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元认知水平, 因为有效的迁移表明学生能认知、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教师只有在教学与日常生活中结合学生的特点灵活创设问题情境, 有意识地促进学生积极迁移, 才能把学生的学习迁移作为提高学生元认知水平的契机。

最后, 掌握一定的元认知策略。语言学习是一个涉及许多问题的心理过程。每个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大致都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首先, 掌握语言知识技能, 并进一步使语言知识技能内化, 最终达到自动输出语言的效果。语言教学的主要任务, 除了培养学生的纯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外, 还包括对语言学习者策略能力的培养, 加速这一内化和自动化的过程。元认知策略是构成学习策略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它负责对学习活动的计划、组织监控、调节及评价。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外语教师应有意识地渗透元认知知识和学习方法等内容的教学,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这样, 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并举, 才有可能使学生在持续的学习活动中, 通过教与学的积极互动, 逐步形成策略意识, 提高策略水平。

结语

元认知在外语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 对学生进行元认知培训有积极影响, 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调节学习, 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因此, 外语教学的主要任务, 除了培养学生的纯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外, 还应增强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对学生进行元认知培训, 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把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的一环, 提高学生的动机水平, 加强对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 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元认知策略。

参考文献

[1]ChamotA U&KupperL.Learning strategies in foreign language instruction[J].Foreign LanguageAnnals, 1989, (22) :13-24.

[2]Skehan Peter.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and Education Press, 1994.

[3]胡志海, 梁宁建.大学生元认知能力训练研究[J].心理科学, 2003, VOL26 (3) :547-548.

[4]纪康丽.外语学习中元认知策略的培训[J].外语界, 2002, (3) :20-26.

[5]兰昌勤, 曾洁.对培养我国外语学习者学习自主性的思考[J].外语界, 2004, (4) :24-30.

[6]刘黎, 元认知和元认知策略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VOL31 (6) :300-302.

[7]吕芳, 王岚.提升学习者元认知意识, 推动大班英语教学效果[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32) :13-16.

[8]文秋芳.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的学习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5, (3) :61-66.

加强解题反思,发展元认知能力 篇9

在数学解题过程中, 主体不仅是对数学材料的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的认知过程, 而且是通过自我意识, 对该认知过程进行积极监视、控制和调节的元认知过程。数学能力涉及认知过程中的有关能力, 而实际上数学认知过程进行的有效性如何, 依赖于元认知过程运行的水平的高低, 如对策略的选择和对策略效果的评价, 及时反馈和对该过程的进程、方向、结果的评价、控制、调节。元认知能力直接影响数学学习的优劣和学习进程的快慢, 对解题起到指导、支配、决策、监控的作用,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易受到“题海战术”和“熟能生巧”观念的影响, 未能对元认知能力和发展水平给予足够的重视。学生的元认知往往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 基本上停留在自发性的水平上, 而其中对元认知能力的培养中较好的一种方式———解题反思往往忽略。在教学中, 有些学生在解题时, 题目一旦获解, 就匆匆去解决下一个问题, 同时心理上产生成功的满足, 即使进行复看和检验, 也只停留在“结论对错”上, 忽视了解题后对解题过程的分析、评价、反思、总结等, 这样做学生便失去了学会解题的最宝贵、最有效的机会, 也极易导致解题心理封闭, 这是造成这部分学生“悟性慢”, 仅仅停留在知识型的水平上, 很难形成较强的解题能力的根本原因。

从元认知的观点看来, 思路初步打开, 解题刚刚完成, 体现了认知, 而进行解题过程的分析就是对认知的再认知, 是对认知的自我意识、自我调控和自我超越。实际上, 题目的初步求解只不过是实现了信息向大脑的线性输入, 只不过是为进一步的提高准备了材料基础, 真正有价值的、体现学习者主动的创造性的工作还是将历时性的线性材料组织为共时性的立体结构。这时, 打破输入顺序的材料会呈现出更本质、更广泛的联系, 新输入的材料与已储存的材料之间也会构成更本质、更广泛的组合, 从而揭示数学内容的更内在的逻辑结构和更直截了当的关系。所谓解题, 无非是寻找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 有意识地“将历时性的线性材料组织为共时性的立体结构”的过程, 就是自觉地培养解题能力的过程, 也是解题能力迅速生长的过程, 其实质就是元认知能力发展的过程。

在解题反思过程中, 主体对什么因素影响自己在认知解题中的过程与结果, 这些因素是如何作用的, 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各种认知, 这本身就是对元认知的知识的认知。在解题反思过程中, 主体对问题解决的策略的思考, 可以使主体产生对学习策略的认识, 如哪些策略可以利用, 它们各有什么缺点, 应用时各需要什么条件, 其中哪些是首要策略, 哪些是必备策略, 怎样具体运用这些条件等, 此过程正是对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在解题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 伴随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等, 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和时间去思考和体验, 因而解题后的检查和评价是这一体验升华的关键。解题后对问题的反思是对思维过程的重新审视, 对思维过程中的尝试、反馈、迂回等进行重新评价, 为下一次的思维过程提供调控经验。反思是发展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一个思维活动过程的结束, 并包含另一个新的思维活动过程的开始。

所以, 教师要重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 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特别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增添一个“反思回顾”环节, 创设诸如:“你是怎么想的, 为什么这样想?”“你为什么作出这样的选择?”“你选择是否是最佳?”“知识之间有什么联系、如何联系的?”等情境, 教给学生元认知知识, 在暴露自身认知水平的过程中培养其元认知意识。学生要在解题后进行解题思路的探求和解题过程的反思, 应该抱着一种信念:“没有任何一道题是可以解决得十全十美的, 总剩下一些工作要做, 经过充分的探讨和钻研, 我们就能改进这个解答, 而且在任何情况下, 我们总能提高自己对这个解答的理解水平。” (波利亚:《怎样解题》) 题目初步获解后, 回过头来进行解题反思, 会达到“会当临绝顶, 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而且其真正价值体现在登顶后对美景的欣赏和对登山过程的体验。

如何进行反思才能将解题的价值发挥到极致呢?我总结出反思十条, 具体阐述了解题后的反思过程。

1. 整理解题过程

问题获解后, 整个过程此时是模糊的、肤浅的, 回顾整个思维过程, 检查得失, 从而使解题过程清晰化、条理化、简单化, 并为进一步反思提供充分的材料。学生从解题过程中的成功与得失, 体味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因素, 积累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

2. 整理知识点

将解题过程拆分为一些单元, 总结用到了哪些知识, 使用了哪些方法, 它们之间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的, 使新知识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知识建立横向联系, 并概括出带有普遍性的规律, 从而推动同化、顺应的深入, 使知识系统化。

3. 理解方法与结构

按照问题解决中推理的逻辑路线, 依据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 将所涉及到的各种意义要点联系起来, 并将它们与作为其基础的原理联系起来, 与相关的背景经验联系起来, 与探索中的各种事实资料联系起来, 从而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合理地总结解题方法, 评价解题方法的优劣。

4. 寻求关键点

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炼出最本质的步骤, 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 思考寻找此关键点的思维过程和策略, 提炼其本质含义, 为下一思维过程做好知识的准备。

5. 总结发散度

回顾解题的思维过程, 注意发现哪些信息是多余的, 哪些信息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的, 哪些思维是迂回的, 哪些过程是可以简化的, 哪些过程是可以另辟蹊径的, 等等。这是解决问题思维的发散度, 为下一次思维调控积累经验, 从而培养元认知调控能力。

6. 分析解题障碍

俗话说:“吃一堑, 长一智。”解题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思维的障碍, 只有找到造成思维障碍的因素, 探索在解题中如何调整方向, 如何进行思维调控, 才能突破障碍, 为下一次思维提供更为明确的思维方向。

7. 联系相似题型

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 学生应先对当前问题的条件和目标进行确认, 联想以往相关的知识经验, 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进行的推理、假设和检验等, 再归纳题型, 总结规律, 最后进行解题。

8. 发现解题漏洞

发现解题中的不完整、不全面、遗漏等, 避免今后解题时类似的错误的继续发生。

9. 更新解题方法

重新审视解题的信息, 更换条件的思考角度, 对知识链上的知识内容作多角度的理解, 以开辟新的解题思路, 从而加深对数学原理、通性通法的认识。同时, 将新方法和基本原理与相关知识联系起来, 与事实资料联系起来, 将新策略与问题特征联系起来, 实现知识经验的整合。

10. 概括一般方法

回顾问题的结构特征及其解决过程, 再现、抽象出其中的意义要点, 从过程中概括出原理性知识, 使各种意义明确化。可以用更一般的原理去代替现存的许多步骤, 并从这一过程中提炼出其中所包含的新理解或新策略, 在适当水平上概括出其一般意义, 提高整个解题的观点和思维的层次性。

元认知策略与英语自主学习 篇10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英语,自主学习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 人们逐渐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 面对语言教育的规模和复杂性, 自主学习理念已成为灵活教学方法和对不同环境做出反应的关键词。我国英语教师资源不足的状况更需要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

一、元认知策略和自主学习的关系

20世纪70年代Flavel首先提出元认知这一概念。他认为元认知是“为达到认知目的而进行的积极主动地监控及对认知过程的调节”。1979年他又把“任务的解释或为完成任务而做的关于自身能力的判断”也纳入元认知的特点。他认为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监控。元认知知识是关于个人认识活动及与之有关的知识;元认知监控是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过程中, 以自己的认知为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地自觉地监控和调节。元认知的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在元认知的指导下采取的策略就是元认知策略。

西方许多认知心理学家把学习策略分为三大类: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有学者认为元认知策略高于另外两种策略, 国内以杨坚定为代表的学者依据O’Malley和Chamot对元认知策略的表述将元认知策略分为: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评估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实现自我管理的先决条件, 是培养学习者自主性的关键。Wenden曾指出学习者要运用元认知策略监控、调节、评价自己的学习。O’M alley等也指出:“没有掌握元认知策略的学生基本上是一个没有能力评估自己的进步和确定自己未来学习方向的人”。纪康丽的实验研究表明:元认知策略培训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很大帮助。周雪认为元认知和自主学习是一个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统一体;自主学习是目的;元知识则是动力和实现目标的必要条件。可见, 元认知策略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二、运用元认知策略, 培养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

1、培养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Dickison认为自主学习理念在普遍教育和语言学习中日益受到重视, 是因为自主学习能引向更有效的学习。教育改革提出的终身教育更显示了自主学习的必要性。而王笃勤对北京石油工学院学生所做的调查显示, 目前我国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高, 就更不用说现在的中学生了, 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令人担忧, 自主学习能力亟待提高。我国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低效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低下是导致低效问题的直接原因。另外由于课堂教学的局限性, 学生不可能只通过有限的课堂教学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英语教学的成功更多的是靠学生课下的自主学习获得。另一方面, 传统教学中, 学生对英语的接触主要来自课堂上老师对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训练。老师往往忽略对学生进行情感、策略等技能的培养, 导致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但学习效果却不理想。英语作为一门语言, 它的成功不仅靠课堂的时间还要依赖课下的自主学习。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才能真正学好英语。

黄文峰等人对天津2400名中学生做过问卷调查, 调查显示约60%的学生有比较丰富的元认知知识, 约34.6%的学生的元认知监控比较成功。也有人对大学生做过类似调查, 结果显示大学生具有丰富的元认知知识, 也具有一定的元认知监控和评估能力。所有调查结果表明, 学生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元认知知识, 只是还不能有效地使用, 所以元认知策略是可以教, 可以学的。学生一旦掌握了元认知策略, 也就可以自主学习了。

2、运用元认知策略,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学习者的自主性首先表现在具体学习活动之前制定可行而周详的计划上。计划分为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对学生来说长期计划一般以学期为单位, 短期计划以星期为单位。长期计划是根据本学期的学习目标制定的, 所以学习目标必须明确, 并且可以分成具体的学习任务, 以便学生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价学习效果。学习的计划性可以教会学生制定合理的计划, 例如:确定学习目标后, 学生可以计划我首先该做什么?我该怎样完成这一任务?我会遇到什么困难及如何处理这些困难?学生做自我计划, 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英语教学也应该由课堂教学的单渠道模式转变为课堂教学与课外自主学习的双渠道模式, 以此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自我监控学习过程, 完成学习计划。自我监控是自主学习必不可少的条件, 它有助于塑造自主高效的学习者。自我监控就是对自己学习过程的监督和调节。监督学生是否完成学习计划及计划完成的质量。有效的自我监控, 可以减少学习的盲目性, 冲动性和不合理性, 提高学习效率。老师可以让学习坚持记学习日记, 通过记学习日记可以培养学生的高度的自我管理能力。学生可以记录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 也可以分析以此考试成败的原因。关于监控时机的问题, 笔者认为学习活动前, 学习活动中和学习活动后都需要自我监控。

(3) 自我评估学习效果。自我评估是听力自主学习中的重要环节。O’Malley和Chamot认为自我评估是学习者从内部建立一个评判自己学习活动的有效标准。因此, 学习活动结束后, 学生应该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主要评估自己是否按计划完成预定目标, 反思在学习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自我评估及反思不仅能让学习者检查自己学习程度, 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 而且可以帮助学习者发现不足, 并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学习计划, 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能力。自我评价与反思是元认知策略中的重要环节, 它能帮助学习者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以便日后得到改进, 这也能帮助学习者看到自我的进步, 树立信心, 调节学习方法, 以提高自己的积极性和听力理解能力。

三、结语

作为能动的学习个体, 学生能有意识地运用元认知策略, 对学习任务进行计划、监控、评价, 通过不断调整和完善, 使自己的学习方法更加有效自主。元认知策略的使用离不开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 能动性的提高, 而积极地学习意识可以激励学生将元认知策略运用到学习中去, 独立思考, 自主学习,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王笃勤.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外语界, 2002, (5) .

[2]Wenden.Meta-cognitive knowledge and language learning[J].Applied Linguistics, 1998.

[3]纪康丽.外语学习中元认知策略的培训[J].外语界, 2002, (3) .

[4]周雪.元认知—促进英语自主学习的原动力[J].青海师范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3) .

元学习能力论文 篇11

关键词:策略 元认知 自主学习 大学英语 能力培养

1.引言

在我国高校大学教学中,一方面,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主体的(teacher-oriented)”教学模式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我国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而另一方面,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也因为学习方法的选择不当或学习效果不佳而深感困惑,进而使一部分学生失去了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甚至索性放弃了学习英语。因此,只有注重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策略的选择,尤其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才能激发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

2.元认知策略

就学习策略而言,一般可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而在这三种学习策略中,使用元认知策略的学习者能主动计划、规范和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显然,它是一种高级管理技能,且高于其他两种策略。因此,不懂得元认知策略的学习者往往会失去方向,因而会失去计划自己的学习、规划学习过程以及回顾所取得成绩的机会,同时对未来的学习也失去方向。

元认知(meta-cognition)即“认知的知识”,是学习者以自身的认知系统为认知对象,对认知过程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评价和调节。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y)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J.H.Flavell于1979年提出来的,大致分为以下三种:

2.1 计划策略。它包括确立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预备好待回答问题,以及如何完成学习计划等。

2.2 监控策略——监控策略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2.3 调节策略——元认知调节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根据对认知策略的效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由此可见,要学好英语, 学生除掌握认知策略外, 还必须制定学习计划, 选择适合自己的监控策略和必要的学习调节策略来对自己的学习成效进行自我评估, 以便于发现和分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克服学习陋习,帮助他们树立大学英语的自主学习意识,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3.自主学习

Holec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任的能力。Dickinso把自主学习定义为:学习者对自己学习上的决定和这些决定的实施负全部责任的情况。Dickinson的定义依然存在不足,存在着某种理想化因素,正如著名语言学家Nunan所说:完全的自主学习者是一种愿望而不是一种现实。Little认为,自主学习就是一种在限定条件下,学习者自己承担学习任务,支配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当中表现出来的积极主动性。Little对自主学习的界定概括了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环境,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和学习态度。该概念表述全面,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为国内外许多语言学家所认同。

通过对以上语言学家自主学习概念的论述和结合自身英语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自主学习的环境下,学习活动的开展是学习者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的一个动态性的、构建自身认知和知识意义的创新过程。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3.1 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有权自主支配自己的学习行为;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它有别于完全放任自流的自学;

3.2 自主学习中学习者有选择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自主性;

3.3 学习者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对学习任务兴趣浓厚,能积极主动性去完成;

3.4 为实现运用目标语进行交流,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任务能坚持进行;

3.5 自主学习者在自主学习中养成的学习习惯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即具有个性化。

4.运用元认知策略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O'Malley指出:没有掌握元认知策略的学生基本上是一个没有方向和没有能力评估自己的进步、自己的成绩和确定自己未来的学习方向的人。由此可见,元认知策略是学生确立自我学习目标、学习步骤和及时掌握自我学习情况的所必需的技巧;是学生进行终身学习所必需的技能,它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树立及能力的培养密切相关。根据J.H.Flavell的元认知策略,笔者认为,在树立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方面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4.1 转变学生传统的学习理念。长期以来,在“一言堂”、“填鸭式(Duck-cramming)“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和影响下,学生对教师的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依赖性,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努力帮助他们转变学习理念,应从原来传统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自主性学习意识,以此来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4.2 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奥苏贝尔和斯金纳都认为,动机的问题就是安排好学习与研究的条件,使之起强化作用的问题。因此,学生学习计划的制定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努力的方向和学习的动机,使之能清楚地明白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并为实现学习目标而进行自主学习。

4.3 制定自我监控策略。当学生完成学习计划的制定后,要了解自己学习计划的执行情况,就必须要制定自我监控策略。而一套系统的监控措施有助于监督和测试学生阶段性学习计划的实施情况,以此来及时了解英语学习情况与学习计划的差距。监控方法包括如定期检查学习进度、进行阶段性测验、定期向教师上缴学习情况记录,或建立自己的大学英语学习博客,以记事薄或帖子的形式及时与同学和老师进行学习情况交流等。以此促进和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进而做到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主监控,培养其英语学习的自律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4.4 调整学习策略。通过学习和对自我学习过程的监控,有利于学生找出自己学习中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方面的问题,并运用调控策略对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调整,从而减少不利于去学习的做法和不良的学习习惯。主要的调整策略如下所示:

(1)通过与老师和同学进行学习计划情况的交流,了解其他同学学习方法中值得借鉴的部分,不断丰富自我学习策略。(2)对自己学习方法中不切合实际的细节部分,可根据学习的实际需求,必要的调整,使其更具有可行性,从而形成符合自身条件的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习惯,以便于不断提高自我学习效率。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运用元认知策略树立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在帮助和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进行自我监控和对学习计划、方法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发挥着监督者、协助者和合作者的作用,不能过多干预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而学生才是大学英语学习中的主体。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终身教育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他们在今后继续深造过程中继续发挥其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从而成为真正的学习行为主体。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6.

[2]O'Malley, J. & Chamot, A.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3]Flavell, J.H.. Metacognitive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 A New Area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quiry[J].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79. 34 (10): 906-911.

[4]Holec H.1981.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M]. Oxford: Pergamon Press,

[5]Dickinson,L.1987 Self-instruc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Nunan,D.1997. Designing and adapting materials to encourage learner autonomy. In P.Benson and P.Voller (Eds).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 [M]. London: Longman.

[7]Little D.1990.Learner Autonomy: Definitions, Issues and Problems [M]. Dublin: Authentik

元学习能力论文 篇12

长期以来, 词汇习得一直是第二语言学习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词汇的掌握是语言学习中最基本的内容。缺乏足够的词汇会使学习者在目的语环境中产生非安全感。[1]而词汇能力是语言又是交际能力的组成部分, 学习者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学习者语言输入和输出的质量, 并且也影响到学习者的语用和语言交际能力。我国大多数英语学习者的词汇能力很差, 严重影响了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词汇教学时间少, 另一方面是教师对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训练指导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导致学生词汇学习策略匮乏。因此要想提高词汇能力, 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词汇学习策略的指导与培养, 尤其是元认知策略的培养。

二、元认知策略的概念和研究概述

1. 元认知策略的基本概念

元认知 (Metacognition) 这一术语, 是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 (J.H.Flavell) 于1976年首先提出来的, 是近20年来西方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提出的一个新概念, 包括认知主体对自己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知识, 以及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2]简单地说, 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 即学习者对自己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觉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3]1977年, Hosenfeld提出了元认知策略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的概念。所谓元认知策略, 即strategies that facilitate learningbyactivelyinvolvingthelearnerin conscious efforts of remember new words.[4]元认知策略是从元认知活动衍生出来的, 是学习者整合自身语言学习过程的策略, 是学习者对于自己所采用的学习策略的意识, 是超过认知并能帮助学习者调整学习过程的方法, 同时也是间接作用于并促进学习的策略。在本文中, 元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在认知过程中为了获取知识和技巧而有意采用的与认知目标、认知能力及二者关系相关的有序措施。元认知策略对语言学习至关重要, 甚至被看作是区分成功学习与不成功学习的一个重要变量[5]。元认知策略概括起来大致可分为三种: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 (1) 计划策略, 一个完整的计划策略, 大致包括预测结果、确立目标、决策分析、有效分配时间、评估有效性、拟定细则等环节。 (2) 监视策略, 元认知监视策略是指在认知过程中, 根据认知目标及时检查评价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 把偏差找出来。有监视然后才有调节。 (3) 调节策略, 元认知调节策略是根据监视的结果, 找出认知偏差, 及时调整或修正目标的策略。[5]

2. 元认知策略与二语词汇习得研究概述

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 国内外学者就从不同的侧面对外语词汇学习策略进行了研究, 比如研究词汇学习成功者的学习策略, 并试图找出共性;对善学者与不善学者进行对比分析, 找出差异。依据O'Malley和Chamot的分类进行研究, 发现所有元认知策略和部分认知策略与词汇量的大小和词汇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密切相关[6];王文宇调查了50名学生对词汇记忆的看法和他们使用的记忆策略, 并就记忆策略和词汇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7]张萍对词汇策略与成绩的相关度就做了大量研究, 探讨究竟哪些策略会影响词汇学习的效果, 影响的程度如何;两者的研究虽然使用了不同的受试对象, 研究方法也略有不同, 但结果很相似, 即元认知策略和部分认知策略与词汇量和词汇知识有显著相关[8]。程晓堂、郑敏对认知能力差距对学习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 研究表明学生学习能力的差距, 主要并不在于理解、记忆等认知能力方面, 而在于元认知方面。[9]张颖秋通过调查, 提出将元认知策略培训引入外语课堂词汇教学的必要性。以上研究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了元认知策略和研究对象的词汇能力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从而证明了元认知策略在学习者词汇习得中的积极作用。

根据以上语言学习策略研究, 元认知策略对语言学习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如下:元认知策略帮助学习者对词汇学习流程进行积极和自觉的调节与控制, 监视和指导认知活动的进行, 向学习者提供有关认知活动或学习进展的信息, 是用来计划、监视和调节认知策略, 使其达到词汇学习的目标。外语水平不同的学习者在词汇学习策略运用上存在较大差别。水平较高者善于运用各种策略学习词汇, 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上表现出很大的灵活性。

三、元认知策略与英语词汇学习

在外语词汇学习过程中, 学习者的元认知知识是:对如何进行外语词汇学习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反省以及对外语词汇学习的全过程进行有效规划监控和评价, 使外语词汇学习成为学习者自觉、能动的认知活动。它在外语词汇学习中起着导向与协调作用。运用元认知策略的计划策略可帮助外语词汇学习者对词汇学习的目标、过程、步骤做出规划与安排;监控策略可依据词汇学习者的词汇学习目标、计划有意识地监控词汇学习方法、进程、效果以及计划执行情况等活动;评估策略能对词汇学习者的词汇学习进程进行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进程所采用的策略进行调整。因此, 元认知策略在词汇学习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元认知策略对英语词汇学习能力培养的启示

某种程度上说, 元认知策略是用来计划、监控和评估学习活动的技能, 他们是“关于学习的策略而不是学习策略本身”[10]。根据O'Malleyh和Chamot对学习策略的划分, 可应用到词汇学习的元认知策略有:计划和选择、监控、评估、以及调整等。这些策略并不是依照某种顺序完成, 而是相互作用在一起的。

词汇学习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学生需要课后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独立学习。因此, 要使学习者实现由依靠教师向词汇自主学习转变, 首先就是要求学习者必需在词汇学习中掌握正确有效的元认知策略。要成功地应用好元认知策略, 教师要尽量丰富学生的元认知知识,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策略意识, 帮助学习者建立自主学习观。教师必须有意识地为学生建立一个元认知环境, 以鼓励学生对词汇学习进行有意识的思考和实践。

首先, 教师应激发元认知的意识, 使学习者明确对词汇学习任务的认识;帮助他们确立自己的长、短期词汇学习目标, 通过自我认知和参与目标的计划与确立, 激发学生词汇自我管理动机, 建立词汇自我管理意识。对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意识的培养是帮助学习者学习如何学习的前提。其次, 在熟悉并掌握元认知策略在确立各自的目标之后, 教师应适时传授词汇学习策略, 帮助学习者寻找适合自己的词汇学习策略, 让他们针对自己学习的不同阶段而选择不同的学习策略, 使学习者熟悉并掌握元认知策略, 教师不仅要教授学习者有关词汇学习的认知策略, 更要让他们了解正确选择策略的重要性。再次, 教师还应在学生自我词汇管理进展中予以监控和指导, 进行元认知策略训练实施的监控。最后, 教师对元认知策略训练实施的评价与调整也至关重要, 在尝试评估自己的做法是否有效时, 学生就是在积极地进行元认知活动, 可以帮助学生意识到他们有许多策略可以应用, 什么情况下某种策略是无效的, 如何继续选用另一种。[1]因此, 只有重视对学生元认知的传授, 教会学生元认知策略, 从而提高词汇学习能力, 才能真正培养第二语言学习者词汇自主学习的能力, 为第二语言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五、结束语

学习者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词汇学习策略才可能进行有效的词汇自主学习, 而进行策略培训本身也是逐渐实现自主学习的过程。元认知策略在二语词汇学习中的运用, 有利于建立一个以词汇学习者自主词汇学习的新模式, 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词汇学习成为培养第二语言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为学习者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颖秋.元认知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 (6) .

[2]Flavell, J.H.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A new area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inquiry.American Psychologist.1979 (4) .

[3]Baker&Brown.Learning and Instruction:Theory into Practi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4]Ellis, 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hina Shanghai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9.

[5]O'Malley, J.M.&Chamot, A.V.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London:Macmillan1990.

[6]文秋芳.英语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方法上的策略.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5 (3) .

[7]王文宇.观念、策略与英语词汇记忆.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8 (1) .

[8]张萍, 王海啸.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概述.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 (7) .

[9]程晓堂, 郑敏.英语学习策略论.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

上一篇:工厂电缆耐压试验方法下一篇:多系统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