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影响

2024-10-12

消费影响(通用12篇)

消费影响 篇1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消费理念对白酒消费的影响, 着重从追求健康、个性、理性的消费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结合白酒消费的特点及相关的例证, 分析了白酒企业进行市场营销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白酒,消费,消费理念,市场营销

白酒在我国历史上, 以保健饮料、交际媒介、情感载体以及佳肴调料等身份与人们为伴, 已经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 它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 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商品, 同时还升华成一种文化。也正是因为酒已成文化, 才使酒这一商品有了很多的附加值, 才促使了酿酒业的不断发展。如今白酒的品种多如牛毛, 不同品种之间的市场差异性越来越小, 那么人们在消费时如何在繁杂的品种中来做出选择呢?本文主要从追求健康、个性和理性的消费三方面来分析消费理念对白酒消费的影响。

一、追求健康消费

健康是人们的生存层次到达一定阶段后的必然选择。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健康自然成了人们生活的主题。现代人健康休闲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 对白酒的风格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高品质的白酒已经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 “少喝酒, 喝好酒”的观点已经流行, 保健养心的理念渐渐深入人心。消费者已经从以往对白酒的香型、风格质量的高度关注, 转而更多的聚焦在饮后舒适度和健康属性方面。

据统计, 1996年我国白酒产量是801万吨, 而到2006年只有411.06万吨, 下降了48.7%;但是, 在白酒总产量下降的同时, 优质白酒的产量却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这一现象充分说明, 我国白酒消费结构在逐步调整, 营养、健康的白酒已成为当今市场消费趋势。到2008, 年产量为498.8万吨, 我国白酒消费量相对于前两年有所回升, 主要是中高档次的白酒消费量增加。

面对市场新趋势, 消费者怎样判断什么样的白酒才是健康、营养的呢?衡量营养、健康的标准又是什么呢?中国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院长籍保平介绍, 衡量白酒营养健康的标准有两个, 一个是从白酒的酿造原料上来看, 五谷杂粮营养丰富, 是人们日常生活最重要的食物, 酒是粮食之精华, 多种粮食酿造比单一粮食酿造的酒营养更丰富、更全面;另一个是从酿造和勾兑工艺来看, 科学合理的工艺是保障酒质的重要手段。

二、追求个性消费

个性是社会生活多元化的原动力和伴生品, 在以创造创新为发展推动力的今天, 崇尚个性、张扬个性、尊重个性, 成为普遍接受的现代社会价值观。其实白酒同样具备个性消费, 不同特点的人需求也不尽相同。高、中、低可形成度数的不同系列, 小曲、大曲和麸曲在工业技术上形成不同特性, 浓香、醇香、清香又可形成口味上的差异, 只有满足个性化消费才能不断吸引客户。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同一个场合, 不同的消费者分别选择的可能是白酒、黄酒、啤酒、苏打水、可乐等等。在对消费者结构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学历层次越高, 领导层次越高, 包括80后的年轻一代, 往往伴随着对白酒消费的减少。

正因为消费者个性化的追求, 各白酒品牌也应该彰显个性, 迎合消费者的心理, 才能更好地把握市场。洋河集团推出的新产品“蓝色经典”, 时尚的外观与及蓝色的色调都体现出时尚与品位。洋河“蓝色经典”不仅能带给消费者绵软、淡雅的产品品质享受, 同时能带给消费者时尚、品位的追求, 满足消费者心理需要。

三、追求理性消费

理性是随着人的文化修养层次提高后对生活的一种选择, 白酒的豪饮更多存在于感性生活的层面, 其总量发展的最佳时期是后温饱和小康的时代。战争年代和建国初期, 善饮能饮往往是领导者人格力量的感染力所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人们常常以每天可以有酒喝而满足;而在把因特网作为世界神经系统的今天, 时刻保持冷静和清醒, 似乎使得社会各层面的领袖人物有意识地远离杯中之物了。现代白酒产品的开发应该把握:一是入口绵柔顺雅, 饮后无不适感, 可以继续其公务、商务或其他休闲活动;二是对健康无大碍, 虽不必对强身健体有多大功效, 但不应有负面影响。好酒喝出健康来, 消费者越来越理性的消费观念让营养健康成为白酒市场发展新趋势。

随着人们健康消费理念的不断增强, “少喝酒、喝好酒”已经成为普遍共识。白酒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基础, 但从近几年的营销发展来看, 白酒的精神价值在增加, 大有超越物理价值的趋势。无论是消费观念趋向理性还是精神价值的提高, 都会助推白酒行业的整合。所以现代的白酒企业, 应积极倡导一种健康、文明、科学饮酒的消费方式, 创造一种健康的、时尚的、全新的白酒消费新理念, 迅速培养和扩大白酒消费的新群体。与许多高档白酒强调“高价格决定高价值”或宣称是身份、地位的象征相比, “洋河蓝色经典”正在着力切合现代人的消费理念, 引领一种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值得借鉴和学习。

四、结语

中国白酒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但是白酒市场还是非常广口, 需要企业根据影响白酒消费的因素, 去探寻新的路线。但是,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机遇稍纵即逝, 必须只争朝夕。老子说:天下难事, 必做于易;天下大事, 必做于细。文化的打造, 绝非一日之功。

时代的不断发展使得白酒的消费行为与趋势在不断变化, 动态调整, 白酒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管理时, 必须从市场出发、从消费者出发, 根据目标市场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开发产品, 并且企业还应与消费者时时互动, 通过宣传提高品牌的知名度, 了解动态需求, 进行不断的技术创新和设计创新, 以开发新的产品, 培育消费者对品牌的忠实度, 在低度和健康方面不断创新, 考虑走时尚路线, 审时度“市”, 与“市”俱进。

参考文献

[1]田涛:中国白酒市场消费行为解码[J].市场研究, 2005, (12)

[2]曾祖训:试论中国白酒的消费[J].酿酒, 2008, (01)

消费影响 篇2

尊敬的先生(女士):

您好!我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一名大三学生,正在完成我的课题论文。这项调查是论文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非常感谢您用一分钟的时间来填写这份问卷,您的意见对于我们这项研究很重要,请您根据自身情况如实填写。该问卷不记名,我们会对相关数据保密,回答无对错之分,务必请您照实回答。衷心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

1您的性别是(A)

A男 B女

2您的年龄是(A)

A,18~29 B,30~39 C,40~49 D,50以上

3您的学历是(A)

A高中级以下 B大专本科 C硕士 D博士及以上

4您进行团购的时间(A)

A不足半年 B半年~一年 C一年~两年 D二年~四年 E四年以上

5您的团购频率是(A)

A每月1~5次 B每月6~10次 C每月11-15次 D每月16~20次 E每月21次及以上 6您在团购上的月花费是(D)

A100元以下 B.100-300元 C.300-500元 D.500-1000元 E.1000~2000元F2000元以上 7您的月收入是(B)

A1000以下 B1000~4000 C4000~8000 D8000~12000 E12000以上

8您选择团购的原因是(A)

A省时 B相对便宜 C跟风 D团购网站的流行 E网站推荐 F好奇 G冲动 H其他 9相比以前,现在您在购物上出现了哪些变化(A)

A购物兴趣发生了变化,习惯多看看、多比较,而非单

一、需求购物

B消费习惯发生了变化,非单一结账方式,喜欢信用卡,支付宝等更简洁的支付方式 C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并非便宜没好货,更注重质量与信誉

D无变化、无影响

10团购模式开启了您的哪些消费心理特征(B)

A个性化消费心理加强 B消费主动性增强 C消费速度变快 D消费求实度增强E无明显变化

11现今购物更注重(B)(F)(H)

A支付方式 B信誉 C物美价廉 D折扣 E附带服务 F正品 G无条件退货 H品牌 I其他

谁在影响2015消费? 篇3

多数消费者有过这样的经历:打算购买一个自己不太熟悉的商品时,往往会咨询自己心目中懂行朋友的意见。

我们会发现,尽管各类商品与服务的广告无处不在,但是,消费者却并不完全领情,他们在实际消费时还是会参考别人的意见,消费者都会很重视了解这个品牌(或产品)的朋友的评价。

另一方面,在每个不同的圈子里,也都有那么一些人,他们不断尝试各种新商品和服务,走在消费的前沿,也孜孜不倦地向周围输出着他们的见解、评价。这些人,事实上已经成为影响消费的巨大力量。

信息碎片化、媒介过度化、公知满天飞的环境下,最有效的营销策略是——找到那些走在消费前沿、又深刻地影响周围消费的群体,与他们深度沟通、建立相互认同的强关系,让他们“为我们说话”。

他们是谁?如何与他们沟通?

国家广告研究院经过两年多的跟踪研究,提出了“精众现象”,并两度发布了《中国精众营销发展报告》。何为精众?“精众是拥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追求并引领高品质生活,具有活跃的、共同的消费符号的人群聚合,具备‘精选’、‘精英’、‘精致’、‘精明’的特点。”

与大众不同的是,精众是消费潮流的引领者,而非追随者,是品牌的创造者,而非附和者。精众依据品牌传递的“信任感”来驱动其消费行为。而精众,又深刻地影响着大众、建构着大众的时尚。他们,就是我们需要找到的最有价值的一群人。

《报告》显示,截止到2013年底,精众人群已占据中国城市人口的11.9%,约8700万,却贡献着大多数行业超过40%的市场规模,影响着更大的市场消费。精众分布在大众身边,却以相同的消费符号在特别的空间聚合。

在精众聚合的十大场所中,品牌店、健身会所和咖啡厅排名前三,作为一个符号,54.9%精众人群拥有健身会所的会员身份,这使得以健身会所为空间节点、对精众人群进行一点拦截成为可能。

大众传播与精众传播的叠加效应

我们从2007年开始,专注于建设遍布全国35个重点消费城市中高档健身会所的媒体网络,并以此为依托开展精众营销的实践。七年多的精众营销实践,我们发现了精众营销的几个重要规律:对精众的传播需要一个浸润式的渐进过程;传播的内容需要与环境的消费形态高度契合;覆盖率必须达到临界值才能有比较好的综合传播效果等。

七年来,我们在与路虎、奥迪、沃尔沃、宝马、丰田、联想、蒙牛、三星等知名品牌开展精众营销合作的过程中发现:品牌在大众传播的同时开展精众传播,会产生巨大的叠加效应,能有效提升综合传播效果40%以上。

今天的营销,已进入一个“精确制导”的精众营销时代,谁影响了精众,谁就赢得市场。

责任编辑:周颖

体育消费者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篇4

一、体育实物消费品消费现状

体育实物消费品市场是我国体育市场发展最早、也最为成熟的体育物质产品市场。改革开放以前, 体育实物业不仅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品规格单一、质量低下, 而且消费对象主要是政府的体育行政部门、企业、学校等各类法人, 个人的体育用品消费所占的比重非常低。改革开放以后, 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给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遇的机遇。随着民族体育用品业的快速成长, 我国体育用品对外出口持续增长, 中国己在事实上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体育用品出口加工基地。从需求的角度看, 改革开放以后, 人们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人民群众对各类体育用品的消费需求迅速增强, 运动服装、运动鞋帽、运动食品和运动饮料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消费, 中高档的健身器械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在中国家庭中出现。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体育社会化、产业化步伐的加快, 大众对各类体育实物用品的消费需求还要继续攀升, 体育用品市场的持续繁荣有着坚实的社会经济基础。

二、影响体育实物消费品消费行为的因素

1、经济因素

体育消费者的经济收入对体育消费心理也有重要的影响。经济收入的变动会影响体育消费的质量结构、数量及消费方式。德国学者恩斯特·恩格尔在其提出的“恩格尔定律”中指出:收入水平越低, 食品费用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越高, 反之, 个人总收入水平越高, 食品费用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越低。这表明了消费者的收入较低时, 主要是购买生活必需品, 较高时购买必需品后的剩余收入除了其他必付款项外可随意支配追求体育消费的部分就越多, 所以说经济因素是影响体育消费者进行体育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

2、体育产品的自身因素

(1) 体育产品的知名度

该体育产品不为体育消费者所了解, 就不会进入体育消费者的意识领域, 从而也不会被购买。然而对于一些熟悉的高档次体育品牌, 体育消费者即使认为它们并没有什么优势, 但仍不放弃购买。由此, 说明相当一部分体育消费者是根据体育产品品牌的知名度, 而不是体育产品本身特点做出购买选择的。

(2) 体育产品的品牌形象

几乎每一个有一定知名度的体育产品品牌均会激发体育消费者的某些联想, 或使体育消费者将该体育品牌与其他储存在头脑中的另外一些信息建立联系。一个体育品牌在体育消费者心中激起的所有联想就构成了该体育产品的品牌形象。这些联想有的涉及体育品牌的物理或功能属性, 有的涉及体育产品或服务消费时的情感, 还有的可能涉及体育用品的品牌用户群、形象代言人、广告语、图形标示等。对体育品牌的形象分析的第一步是识别出构成该体育用品的品牌形象的特定联想。这就要求体育消费者用口头或文字形式描述出来, 即在限定时间内说出或写出经由某一体育用品品牌所激发的各种联想。由于对不同体育用品的品牌联想或联系的强弱是不同的, 所以不同体育用品的品牌对体育消费者的影响能力也不同。

(3) 体育产品的质量及安全性

几乎任何一家体育用品生产商在注意成本的前提下都会尽量的提升本产品的质量及产品的安全性。任何一个体育用品消费者都不希望自己所购买的体育用品的质量存在问题, 更不用说体育用品的安全性了。这两点是关乎体育用品生产商能否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中存活下来的关键。同样也是体育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影响因素之一。

(4) 体育产品品牌的价格

首先, 如果体育消费者对某一品牌的体育产品的价格非常熟悉, 那么, 当竞争者采取降价策略时, 体育产业部门应予以相应的回应。相反, 如果体育消费者的价格知识比较欠缺, 体育产业部门对竞争者的降价策略就不必过于敏感。其次, 当体育消费者对体育产品或服务的实际价格缺乏了解时, 体育产业部门可通过采用高价营销策略从一部分体育消费者中获得较高的利润, 即经济学中的价格歧视理论。国内一些体育产品经销商将并非世界名牌的一些国际体育产品引进到国内, 以世界名牌的高价出售, 就是采用了这种定价策略。再次, 当体育消费者由于缺乏了解而高估体育产品制造商所提供的产品的价格时, 体育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会因此受到影响。此时, 在体育产品的宣传广告中实事求是地传播价格信息就非常必要了。

(5) 体育产品的购买知识

体育产品的购买知识主要涉及两方面, 即哪里买与何时买。同一件体育产品 (如运动鞋) 可从专卖店、大卖场、百货公司、方便店等不同类型的商店购买。体育消费者选择何种类型和哪家商店购买某种特定体育产品, 取决于其体育产品的购买知识, 尤其是关于店铺形象方面的知识体系。

(6) 体育产品的性价比

性价比就是性能价格比的简称, 是性能与价格的比值。具体公式:性价比=性能/价格。而对于体育实物消费中的性价比是指体育实物产品的效用与其价格的比值。体育消费者在进行体育实物消费时会不知不觉间拿同等的体育实物消费品进行性价比的比较。举个例子:A型号的网球拍, 性能优越, B型号的网球拍性能略差, 由于牌子比A型更有名气, 却和A型号在同等价位上。那么, A型号的网球拍的性价比就比较高。大部分的体育消费者就会购买A型号的网球拍。

(7) 体育产品的营销策略

任何产品都要经过营销才能更好的被消费者所接纳, 所以选择一个合理的营销策略是非常重要的。同样体育实物消费品也是一样。而体育实物消费品的营销战略的关键是了解体育实物消费者想要得到什么样的体育实物消费品才能满足他们的利益与需求。否则, 无论听起来多么好的市场营销战略都只能失败。换句话说就是:顾客总是对的。

3、媒介的影响

在这个传播媒介十分发达的当今世界, 它的舆论效果在人们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而现代传媒已经成为个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 它对个人心理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个人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因为现代传媒的垄断性使其在客观上拥有了绝对的权威, 进而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体育消费者对体育消费品的喜好, 进而在客观上对体育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4、社会因素

影响体育消费者行为的最主要的社会因素有以下两个方面。

(1) 社会保障机制

国际劳工局对社会保障的界定是:社会保障即社会通过一系列的公共措施对其成员提供的保护, 以防止他们由于疾病、妊娠、工伤、失业、残疾、老年及死亡而导致的收入中断或大大降低而遭受经济和社会困窘, 对社会成员提供的医疗照顾以及对有儿童的家庭提供的补助。自从德国1884年通过全国工会赔偿法, 1889年实施老年人及残疾强制保险法, 在世界上率先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以来, 到1990年, 全世界已经有16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由于人们的收入除了日常所需意外大部分都存入银行以备将来的不时之需。所以, 社会保障水平对人们的未来预期成正比。而社会保障水平越高, 人们未来预期中的不确定性就越低, 人们追求高层次的生活享受的欲望就越大, 人们扩大体育消费的可能性就越大。

(2) 法制环境

所谓法治环境, 就是一个国家的司法制度框架及这个框架下形成的法制, 法规对人们的社会关系和各种行为的规范。在体育消费市场的参与双方中, 因为信息不对称, 体育消费品价格的影响力以及体育商品信息的搜索能力, 消费者都属于弱势群体。当体育消费者在消费中受到欺诈而导致损害时, 体育消费者往往没有进行索赔以及保护自己的正当合法权益的能力, 所以建立一个拥有完善法律体系的体育消费品市场可以更好的促进体育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5、政府因素

政府对体育消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但是总会对体育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体育消费者就会根据自身的利益对自己的体育消费进行修正。倘若已过政府不对体育消费进行宏观调控, 或其调控手段不科学, 必然会使其体育市场处于无序状态, 而体育消费则行为也会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促进体育实物消费市场健康发展的建议措施

1、保护体育实物消费者权益

体在体育实物消费者市场中, 消费者永远是处于劣势地位的, 所以当体育实物消费者在体育实物消费品市场受到卖方欺诈等行为而遭受损失时, 消费者往往没有能力要求卖方赔偿损失。所以, 只有国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这样才能使体育实物消费者重拾对于体育实物消费品市场的信心, 促进体育实物消费品市场的繁荣发展。

2、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人们的收入除了日常所需意外大部分都存入银行以备将来的不时之需。所以, 社会保障水平对人们的未来预期成正比。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对于提高人们对于未来的预期有重要做用。人们的未来有了保障就不用将大部分资金存入银行以备不时之需。社会保障机制的存在, 能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体育消费者对于体育实物消费的消极态度。提高人们对于体育实物消费得热忱。

3、重视媒体的导向作用

加强对社会传媒的监控, 实事求是, 让人们知道体育实物消费品的真实信息, 发挥媒体的导向作用。保障体育实物消费者的知情权。让体育实物消费者可以获得正确的信息。以利于消费者形成良好的、积极向上的体育实物消费心理。

4、体育实物消费品自身的改良

在努力提高体育实物消费品德质量和安全性的前提下, 对体育实物消费品进行合理的定价。普及体育实物消费品的购买知识, 让消费者了解体育实物消费品的优势之处。选择适合的营销策略, 合理的运用品牌策略, 让广大的体育实物消费者对该品牌更加了解。

5、建立和完善政府的监督机制

建立和完善政府的监督机制, 建立体育实物消费品市场信息公开化制度, 由政府进行监督。这样有助于加强体育消费者对体育实物消费品信息的掌握。从而加强体育消费心理的稳定性, 促进人民的体育消费行为。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影响我国体育消费者的进行体育实物消费行为的因素有很多方面, 只有从社会、经济、体育商品自身、传播媒介和政府的宏观调控这五个影响体育消费者的体育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进行有效的整合, 才能促进我国体育实物消费市场更好、更快、更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余万斌.论影响体育消费行为的社会因素[J].科技信息, 2006 (3) .

[2]M.Neale.Journal of economics[J]V.78, NO.1.1998.

消费者知识影响购买决定 篇5

消费者知识听起来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但是它一点也不复杂,就是存在于消费者的记忆中与购买、消费和处理商品服务有关的信息。它包括了五个方面的知识类型:①产品知识②购买知识③消费或使用知识④说服知识⑤自我知识。

一、产品知识

在购买建材产品以前,大脑中关于产品选购的标准一无所知,当你问顾客“选购一款瓷砖的标准是什么”,“选购一款地板的标准是什么”时,得到的回答大都是不知道,就象我去买汽车,销售人员最后无奈地跟我说的那样“跟您谈汽车真的很痛苦,因为除了价格,您似乎从来不关注汽车”。顾客不了解建材产品的产品知识,对于门店销售人员来说到底是一件好事情还是坏事情呢?这要看销售人员是怎么做的,聪明的销售人员一定会把自己的USP产品卖点当作产品选购的核心要素向顾客进行推荐,这样当顾客用你的产品标准去衡量竞争对手的产品的时候,他会发现你所推荐的标准无人能够达到,最终顾客还得重新走回到你的门店。

建材行业的每名销售人员都有教育消费者的义务,给顾客一个清楚的产品选择标准。不同的产品会有不同的产品卖点,顾客常常会因为弄不清楚产品的差异化价值到底在哪里而困惑不已,此时能够客观地根据顾客的家庭装修风格和购买预算给出合理化的建议是必要的,而不要强硬地推荐自己的产品,最后导致顾客装修的不伦不类、怨声载道。一个好的做法是,大家都知道在顾客离开门店的时候,递一张产品的宣传资料给顾客,让他回家以后慢慢研究,这样做除了可以给顾客留下好的印象,更重要的是能够让消费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了解产品。建材产品的销售人员不应该怕顾客提出产品异议,可怕的是现在顾客在买建材产品的时候除了价格、款式和品牌、服务几个因素外,关于产品本身提不出任何异议。

除了产品的类别知识,还要特别关注顾客对品牌知识的储备情况。建材行业正处在江湖混战、春秋战国时代,还没有谁敢站出来称王称帝,当然即使真的称王称帝了,那也是自封的,离王和帝所要达到的市场份额和品牌认知度、美誉度和忠诚度还远着呢,

在这样一种市场竞争的态势下,没有绝对的王者谁都有了成为王者的机会。如何在区域市场提升品牌在消费者头脑中的印象呢?答案就是暴光率,除了高空中投放炸弹(电视、杂志媒体广告),地面地毯式品牌渗透更是直接有效的办法(针对新装修小区的广告)。品牌推广不但强调覆盖率和精准性,更要强调有效性,是否会讲故事是检验品牌内涵的标准之一,通过家庭情景的展示从而激发顾客的联想,是当下很多品牌正在尝试的方法之一。

二、购买知识

顾客不单对建材产品知识和品牌知识不熟悉、不了解,在销售人员看来最关键的购买知识,顾客也知之甚少。首先,顾客根本不了解建材行业的产品价格是怎么形成的,所以在家装建材的购买计划上,很多顾客到购买后期都会很痛苦地说“预算超支了”,“我也没想到**产品这么贵”。是否价格越低的产品就越有竞争力呢?这是个有趣的问题,如果顾客对产品相对熟悉,知道自己比较的准备都有哪些,那么当然价格越低优势会越突出;但是对于建材产品而言,价格太低反而会造成顾客对所要购买产品的不信任,所以建材产品门店销售人员要记住一点,不要太早地跟顾客进行价格谈判,否则很可能由于你的报价太低反而增加了顾客的顾虑。

既然越到后期顾客的购买预算越少,那么现在所有商家都已经明白了让顾客提前购买的好处,这是顾客购买时机的问题。事实上,没几个顾客说的清楚在装修的过程中到底该先买哪些产品后买哪些产品,当然商家也同样说不清楚,所以聪明的商家就会鼓励顾客提前购买。即使还没有到装修的阶段,商家也希望通过各种促销手段刺激顾客提前下单,一些家电卖场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地“订金升级”活动是值得每个建材的商家参考的有效促销手段之一。

备选规模如何影响消费决策 篇6

在一份题为《多样化、堕落和美德:备选规模如何影响消费决策》(Variety, Vice and Virtue: How Assortment Size Influences Option Choice)的论文中,沃顿商学院市场营销教授乔纳·博格(Jonah Berger)、洛杉矶加州大学市场营销学教授温迪·刘(Wendy Liu)和斯坦福大学博士研究生恩娜·斯拉(Aner Sela)记录了如何通过冰激凌、水果和电器,为寻找客户选择本质而做的五次实验。研究人员发现可供选择的产品和服务数量的增加,将促使消费者做出明智选择,因为消费者更容易区分出哪些是放纵欲望的选择。

传统观念认为,备选商品越多将有利于消费做出购买决策,因为他们更容易找到称心如意的商品。“现在,消费者面对着比以往更丰富的商品选择。”博格说。以前商店里只有两种番茄酱,现在可能有10种。现在有100种杂志,而以前只有25种。

近期,另外一些学者通过研究指出,随着备选规模不断增大,消费者可能会招架不住,最终决定放弃选择。用博格的话说,这就是“选择的悖论”(paradox of choice)。

但这个问题还得更深入一层,就是当消费者不得不进行选择的时候,他会如何表现?为了深入了解这一情况,博格和他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他们向实验对象发放代金券或礼券,用以研究商品数量和种类多少如何影响实验对象的购买决定。

不同的消费决策

“商品分类越多,选择的难度也就越大,这样的话,消费者在做购买决策时就更倚重现成的标准。”作者们在论文中这样写道。该论文发表在《消费者研究》(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2009年4月刊上。“因此,我们得出结论,较大的商品备选规模,可能会促使消费者挑选比较容易证明有意义的选项。”博格说,这种情况可以归纳成享受性的产品和必须性产品间的比较。“对于消费者来说,比较容易在健康水果和充满内疚感的巧克力蛋糕之间做选择,或是工作用的打印机和数码音乐播放机。与只是有意思的商品相比,那些有实际功能的商品比较容易挑选。”

第一个实验旨在研究丰富的商品数量对于消费者选择的影响。研究人员会向实验对象出示冰激凌照片,并要求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口味。商品种类较少的实验中,实验对象可有两种选择:一个是全脂的,另一个低脂的。商品种类较多的实验中,实验对象面对10种不同选择,低脂冰激凌占一半。对于参加商品种类较少实验的实验对象,他们选低脂冰激凌的比例是20%,而面对商品种类较多的实验对象此比例达到37%。

在另外一个实验中,研究人员在建筑物的两个出口处摆放水果和烘烤食物,旁边立着一个告示牌:“请自取一份。”其中一个出口,研究人员摆放的食品较少些:两种水果和两种饼干;另一个出口摆放的食品相对丰富,包括6种水果(香蕉、红苹果、绿苹果、梨、蜜橘和桃子)和6种烘烤食物(各类饼干、法式羊角面包和香蕉果仁松饼)。在食品种类较少的出口,选择水果的比例达55%,而在种类丰富的出口这一比例为76%。

接下来,研究人员研究这种备选物品数量影响决策的规律,是否适用于人们面对实用和享乐选项的情况。此时,实验对象将看到打印机和MP3。此前的测试已经显示,打印机被视为比MP3“更有意义”的产品。当备选只有两种打印机和两种MP3时,选择打印机的只有11%,当打印机和MP3的备选数量增加到5种时,50%的实验对象选择了打印机。

更多的选择可能导致人们选择较容易证明有意义的选项,这一点可以通过单方面增加MP3产品数目得到佐证。人们可能会猜测单方面增加MP3的选项数目,可能会增加MP3的获选比例。事实上,此举却拉高了打印机的比例,其原因是打印机更容易证明有意义。

寻找正当理由

明确了客户选择与备选商品种类数量之间的关系后,研究人员设计了相关实验,来揭示导致这一现象的潜在规律。实验对象被问及选择打印机或MP3播放器的原因,并确定出实验对象认为“太难确定”的程度。结果与前面实验结果类似—在备选数量较大的组别中,打印机的比例是51%,而在数量较小的组别中,打印机的比例是34%。

研究人员还调查了实验对象在选择有意义选项而非满足物欲选项后的个人满足感。他们发现,在选择范围比较大的情况下,人们在选择满足物欲选项后的“愧疚心理”往往更强。

论文还研究了在特定环境下,消费者为何倾向有意义程度较低的选项。博格举例,那些刚刚做过慈善工作的人员,在选择丰富的情况下,也较容易选择满足物欲的选项。“如果你刚健身出来,你可能会选一些不太健康的食品犒劳自己。”他强调说,“所以即便更多的选择可以让人们容易明确正确选择,但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即便看起来毫不相关的信息(例如,强调先前的消费者选择了何种特定商品)也可能成为左右消费者选择的原因。”

研究人员坦承研究有其局限性。论文中写道:“适用以上结论的重要条件是,丰富的选项到底给消费者决策带来多大程度的困难。如果困难不大的话(例如,一个选项明显占优或消费者已经有明确的倾向),丰富的选择就不容易对消费者的决策造成影响。”博格指出,他们的研究显示,当消费者面对丰富商品显示出选择困难时,消费者倾向于采取特定的思维方式。

消费者获益

博格指出,上述研究成果在市场营销和管理方面有特殊用途。例如,健康零食的生产商可以通过将自己的产品混同于其他食品销售,来提升销量。获奖戏剧和闹剧式喜剧或大制作的动作影片相比,应该算是更加有意义(仅是为了说明问题),放在公众影院比艺术剧院能吸引到更多的观众。如果租车公司备选车型足够多的话,相比炫耀的运动车型,消费者更多地选择实惠的轿车车型。

作者描述了,雇主面对成堆求职信时会做出怎样的反应。雇主会被求职人员的数量、求职简历信长短和个人简历间的相似性所影响。“某种程度上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很大的选择困难,雇主们更倾向于采用较容易区分的标准。这就可能导致雇主选择特定种族、性别或背景的求职人员。”论文中写道。

博格说提高对选择的认识,会对整个社会带来深远影响。他指出,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H·泰勒(Richard H. Thaler)和芝加哥大学法律教授卡斯·R·桑斯坦(Cass R. Sunstein)2008年共同出版的一本书《健康、财富与快乐的最佳选择》(Nudge: Improving Decisions About Health, Wealth and Happiness)。该书从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角度,提出“自由主义的家长制”(libertarian paternalism)理念。虽然这一话题传统上与制定公共政策以及政府如何影响公民做出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决策有关,但这里的自由主义的家长制可以应用于企业如何营造气氛对消费者决策形成影响。博格举例说明,提供健康饮食的餐厅,可以通过充实菜单,实际上达到鼓励人们选择健康菜品的目的。

“这种选择空间带来的好处,可以用来提高消费者福利,但你要谨慎从事。”研究人员在论文中写道,“让消费者拥有更多的选择,可以提高他们对理性选择的依赖,但是只有当那些动因指向更好的选择时,这才能提高消费者的福利。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会对福利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仍有待观察。”

消费影响 篇7

1.1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有了明显的下降, 这就意味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进入到21世纪后, 人们已将目光从原先的以食品消费为主转到住房、家电等耐用品的消费上。孙立平 (2002) [1]首次提出了中国进入了“耐用品消费时代”这一看法。他认为, 目前困扰我国的内需不足问题的关键是我国城乡居民的住房、汽车消费问题。农村居民对于耐用品的消费主要体现在其新建房屋方面的支出。就住房消费本身而言, 它与家庭其他消费有着显著的区别, 主要表现在住房消费具有消费、投资两个属性。但是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农村, 农户的住房只能体现出其消费特性, 很难将住房用于投资来提高家庭的生活水平。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农户。

农户一词在《汉语语典》中的意思是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家, 但具体为说这一概念通常被定义为是以血缘和婚姻关系为基础, 家庭收入和消费统一结算结合农村家庭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

1.2.2 日常消费和住房消费。

农户家庭日常消费主要指生活消费, 是农户为了生存和发展, 通过吃饭穿衣、文化娱乐等活动, 对消费资料和服务的消费。本文所指农户日常消费包括生产性消费、家庭耐用品消费、子女教育消费、医药费支出、人情往来礼金费用、服装娱乐消费等六个方面。住房消费主要是指居民在房屋这一“超大型”耐用品方面的消费, 较家庭日常消费不同的是, 住房消费涉及的金额大, 属于家庭大宗消费, 对经济的拉动较为明显, 尤其在高房价年代, 更是如此, 住房消费既事关宏观经济平稳发展, 又关系普通居民切身利益。

1.2.3 研究思路与方法。

文章的重点放在农户家庭的住房消费对于家庭日常消费的影响探究。本文主要用到的方法是运用理论分析方法对农户建房动机和日常消费动机进行分析, 并由此提出一个家庭消费的权衡机制, 同时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回顾总结分类, 运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得出概念模型。

1.2.4 研究内容框架。

第一章是绪论。第二章是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第三章是实证结果的结论。

2 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

2.1 关于其他因素对家庭日常消费影响的文献回顾

2.1.1收入因素对家庭日常消费的影响。有关农村居民的收入与消费之间关系, 国内学术界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与研究。李然等人 (2007年) [4]对湖北省农户持久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协整关系进行研究得出长期内二者均衡稳定, 持久收入对农户人均支出影响力较强, 在短期内收入主要用于自身消费, 用来储蓄的收入极少, 分析原因可能是农户的收入水平较低。

2.1.2家庭因素对家庭日常消费的影响。农户家庭的各方面因素无疑会对家庭自身的消费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里所指的家庭因素主要涉及农户的家庭规模、户主受教育程度、家中拥有的各类资产等几个方面。学者们研究发现农户家庭规模越大, 对家庭消费率的增长越不利, 而家庭成员的平均年龄的变化对消费影响并不显著, 家庭女性人口数量的增加对消费增长有较劲的负向影响。

2.1.3 社区因素对家庭日常消费的影响。

社会因素主要是指农户所在村镇的消费环境因素对于家庭消费的影响。林毅夫 (2003年) [5]认为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并不是收入水平, 而是农村本身的基础设施不足限制了农户的消费意愿。

参考文献

[1]黄有光.炫耀性消费不利于环保与发展.文汇报, 2002, 09.

[2]董海军, 高飞.承继与变迁城市住房功能分析[J].城市问题, 2008 (9) :2-6.

[3]张泓铭, 确立使用价值为根本的住房功能观——中国住房发展基本观念思考之二[J].中国房地产, 2010 (11) 13-14.

[4]李然, 黄薇, 郑炎成.转型期农户消费与收入的实证分析——以湖北省为例[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 2007 (1) 13-14.

消费影响 篇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地深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消费文化日益成为学术界研究的课题。大学生是现实社会中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 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 并且极易接受新鲜事物, 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 决定了他们的消费观念具有较少的保守性, 他们的意识超前, 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当前大学生的精神消费总体上还是适当、理性的。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重视物质消费, 而忽视了知识消费;注重知识消费的外在性, 而忽视了其内在性;重视知识消费的速食性而将其经典性远远抛在脑后。这必须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高度重视的一个环节。因此, 正确地研究和指导当代大学生精神消费很有必要。

一当前大学生知识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

1. 注重物质消费, 忽视知识消费

当代大学生更加注重物质上的消费而忽视了知识消费。名牌包、高端电子产品、名牌服饰, 即所谓的衣食住行, 成为他们更加注重的部分。而精神层次上的消费, 如大学生对精神文化产品及精神文化性劳务的占有、欣赏和使用等, 则更显得苍白无力。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成为趋势。人们拜倒在物质的面前, 把物质作为自己的灵魂。这就意味着忘却了、失去了自己的灵魂。因此, 我们有必要加强大学生消费教育指导。大学生关注的不只是物质消费, 人的消费除对物的消费外, 教育消费、文化消费、生态消费, 知识消费将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相辅相成, 二者缺一不可。使大学生不时刻感受到把追求物质享受作为自己第一、甚至唯一的需要, 从而把自己降低为一般动物, 就要使他们能从事各方面的消费活动, 提高他们各方面的消费能力, 特别关注知识消费。迅速提高广大民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 提高大学生各方面的消费能力, 成为当务之急。

2. 注重知识消费的外在性, 忽视知识消费的内在性

当前大学生直接从网络上抄袭文化成果的现象层出不穷, 忽视知识消费的内在性。短、平、快、频成为文化消费的重要外在特点以至于文化消费出现瓶颈。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 特别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博学多闻、聪慧能干、富有修养的人, 被人们尊敬、仰慕。现代人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修养, 使内在美更加充实完善。

3. 注重知识消费的速食性, 忽视知识消费的经典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断深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青睐于直接从方便、快捷的网络渠道上获取知识, 而忽视经典文化作品的可读性。一方面, 由于网络的方便、快捷, 不受时空限制, 大学生喜欢通过网络途径获取知识。另一方面, 互联网各种信息良莠混杂, 甚至有反动的、暴力的、黄色的、虚假的信息充斥其中, 大学生对各种网络信息的捕捉与选择难免会受到不良甚至暴力凶杀、淫秽色情信息的影响, 同时由于电脑软件的隐蔽性与极大的发散性, 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个别人还会“中毒”。

这样导致的结果又使得传统的文化知识出现漏洞, 其经典性和耐人寻味的过程, 必将遭受网络文化的重力冲击而出现濒危现象。2011年, 发生了很多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一方面, 网络文体纷纷走红, 红色文化暗潮涌动, 网络文学登堂入室, 微博改变文化生活, 仿佛文化既在创新也在复兴;另一方面, 民营书店倒闭成风, 影视剧翻拍泛滥成灾, 茅奖评选日落窠臼, 民俗文化濒临危机, 动漫文化难以突破, 又让人感觉文化背后所潜藏的不容易解决深层的危机。这些文化现象的出现, 你感受到文化焦灼了吗?目前国内已经有近五成的民营书店因为人员工资增加、房租上涨以及网络书店的挤压等原因而被迫倒闭。实体书店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 也是公共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当人们失去了精神食粮, 那么人们的灵魂还存在吗?

二引导大学生知识消费良性发展的对策

1.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引导大学生正确精神消费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强调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有意识地从丰富大学生的知识构成着手, 提高大学生文化修养,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精神消费观念。采取积极措施, 如开展书评、影评、讨论会、座谈会等形式, 加以宣传和导向, 并通过高雅健康向上的第二课堂活动和具有鲜明时代性的校园文化建设, 来提高和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 引导他们正确的精神消费取向。

2. 搭建健康网络平台, 利用网络平台宣传知识消费文化

根据网络时代文化消费的即时性、互动性特点, 应努力使网络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平台。 (1) 充分认识网络条件下文化传播、消费、互动的新特点, 掌握和顺应文化发展新规律, 善于利用传播力更强、互动形式更深入、影响更全面的新平台, 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传播的与时俱进。 (2) 把网络作为优秀文化生产和传播的重要平台, 促进形成新的文化创作和收益机制, 引导优秀文化创作人和传承人适应新的平台, 激发群众创造热情, 不断创作出更多的优秀网络作品, 丰富文化形式。 (3) 强化网络文化自净功能, 用全面的网络传播展现先进文化, 用充分的文化交流淘汰落后文化。 (4) 体现中国文化特色。根据我国网民文化消费的需要和特点, 推动我们形成自己的网络文化消费方式。

3. 培养大学生审美情趣, 注重知识消费的经典性

当今很多大学生用网络浅阅读代替经典的深阅读, 用娱乐思维代替深思考、逻辑思维。回头看看我们的书架, 流行的网络文学、穿越小说和所谓的成功学教程充斥大部分的空间, 而那些被我们奉为经典的文学, 却没有了“容身之地”。这让我们不得不反省。因此, 我们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 广泛开展美学、文学、历史、音乐欣赏等知识性讲座, 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入手影响他们精神消费的取向, 提升他们精神消费的“口味”和“档次”。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有责任加以引导与协调, 从而保证大学生的精神消费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特别对那些一时在大学生中流传广泛、影响较大, 而内容良莠混杂、晦涩难懂或从内容到形式都存在严重缺陷的作品, 更应当通过积极、严肃、科学的评价, 给大学生做精神消费的向导, 从而帮助他们全面、正确地认识这些作品的真正含义, 分清精华与糟粕。

摘要:当前我国大学生注重物质消费而轻知识消费, 呈现出忽视知识消费的内在性、经典性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正确引导大学生知识消费良性发展,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方式。本文从几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知识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求找到一些引导大学生知识消费良性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消费主义思潮,大学生知识消费,影响,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米如群.影响当代大学生精神消费的不良因素及对策刍议[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 (12)

[2]权立枝、李瑞杰.当代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状况及其教育引导[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7 (4)

[3]丁建.引导大学生消费观念转变的基本对策[J].管理观察, 2009 (5)

[4]杨韶昆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精神消费的研究与指导[J].焦作工学院学报, 1997 (3)

浅析设计如何影响消费 篇9

正如在美国的现代设计中为了提高交通工具的速度而采用流线型设计, 这是形式与功能相结合, 并且满足了市场对于交通工具上速度的需要, 美国因之成为汽车制造大国。但当流线型成为一种纯粹的形式, 它就没有考虑到功能, 也没有考虑到市场的需要。在市场竞争中只有形式与功能相结合才能够被市场所接受, 市场是由消费者所决定的, 一件产品只有被大众所乐意接受的, 真正能够解决人们需求的才是好的设计。“有计划的废止制度”在设计中就强调了通过有计划地增加产品的功能, 让先前的产品“老化”;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式样, 使先前的产品“过时”;限定使用寿命, 使其在一段时间后不能使用。“有计划的废止制度”不断推出新的功能, 根据流行的样式推出新的款式和颜色, “规定”产品的使用年限, 都是通过设计影响消费。设计在影响消费的同时也会根据市场消费的趋势反馈在设计中, 比如什么是大众所乐意接受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于产品价值的衡量都是通过经验来获得的。例如我们一旦使用某一价格买了某一产品, 我们也就被这一价格所“锚定”。所谓“锚定”类似于在心里对某一产品形成的价格标准。但人类的锚定会随着时间、定点、质量、服务的不同而改变。在购买商品的时候我们很少会不加对比就进行购买, 我们会将这一物品与另一物品的相对优劣以此来估算其价值。但当我们遇到新的产品, 或者是增加了新的功能, 我们的“锚定”也就有变化了。“锚定”的改变也会影响到我们消费心理变化。举一个黑珍珠的故事, 20世纪70年代当黑珍珠刚刚被人类发现的时候, 市面上的珍珠大多是粉色、白色的, 因黑珍珠极其稀有, 在消费者的眼中会把黑珍珠同市面上现有的白珍珠、粉珍珠做对比和衡量, 以白珍珠和粉珍珠的价值“锚定”黑珍珠的价值。为了提高黑珍珠的价值, 黑珍珠的开发者与珠宝商人合作, 黑珍珠被放在了第五大道的店铺橱窗里, 一串黑珍珠在钻石、红宝石、绿宝石的映衬下, 璀璨夺目。黑珍珠与宝石放在一起展示, 并且标上令人难以置信的高价。黑珍珠的开发者利用人们对于宝石价值的“锚定”以此来作为黑珍珠在人们心里的价值。同时, 黑珍珠的开发者在数家影响力广泛、印刷华丽的杂志上连续刊登整版的黑珍珠广告。通过广泛的宣传提高黑珍珠的知名度。在20世纪70年代做大量的广告宣传的产品都是各大奢侈品牌, 黑珍珠开发者利用广告的推广力度同时将黑珍珠与奢侈品牌放在一起来提高黑珍珠的档次, 潜意识中向大家传播黑珍珠就是奢侈品的观念。苹果公司刚开始普及零售店的时候就没有遵循刚开设的店铺要开在不是很繁华的地段, 以此降低成本。苹果的零售店一开始选择的地点就是城市中心的繁华地段, 将产品的价格也定在了相对较高的位置。与各大奢侈品并肩齐驱, 让购买苹果产品的人不仅享有优质的服务, 而且在心里定位了苹果产品的价值。这也是苹果能够在短短几年内发展迅速的原因之一。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在设计中如何提高商品的价值, 引发消费者的购买欲。除了在设计中不断增加产品新功能, 比如可视性功能的出现就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时间是一种概念性的存在, 在我国古代人们对于时间的判断是根据太阳的走向判断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为了满足人们了解时间的需求, 钟表设计由此出现了, 随着人们对于产品的不同要求, 出现了各式各样的产品类型, 比如, 怀表、手表等, 钟表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对于时间概念的需要。在《怪诞心理学》一书中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作者在飞机场候机的时候去电脑店内想看看最新的电脑产品, 本来作者没有打算购买电脑, 因为自己的电脑很方便、实用。但是在看到最新的电脑上对于电量的显示是可视化的设计, 这个设计是他现在的电脑所没有的, 通过对电脑电量的显示你可以直观了解到电脑的剩余电量。电量可视化的设计深深地吸引了作者, 好像这个设计在他耳边悄悄地告诉他这个设计的好处。结果作者就莫名其妙地买了下来。其实他并不需要, 只是觉得这个电量可视化的设计很好。这就是设计能够引发消费的地方, 一部分人购买商品是因为功能的需求, 一部分是因为被特殊的设计所吸引。如何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 需要通过设计说服消费者购买, 在设计中不仅需要创新, 还要了解消费需求。

在一个全球冲突和气候变化的时代, 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对于商品选择的标准不再仅仅只是美观、质量好、耐用性、实用性的原则, 而是产品的功能能否使消费者身心愉悦, 不仅仅是在使用上的便利, 更多的是能够带给消费者精神上的享受。人们会根据自己的五感来评估生活中的不同体验。人的五感主要包括: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 构成了人对于外部事物的基本感觉。在现代设计领域里, 设计师主要是集中在让东西看起来很好看, 除此之外也只涉及了一点触觉, 这就意味着我们忽视了其他三种感觉。我们在设计时只需要提高其他三种中的一种感觉就能够设计出优秀的产品。比如如果我们在熨斗设计上做一些改良设计, 在熨斗的把手上设计可以装置香水的容器, 容器内的香水可以通过热作用释放香气, 人们在熨衣服的同时不仅可以体会到做家务时的便利和乐趣, 还可以因为多了嗅觉的设计使使用者得到精神上的享受, 心情也会变得更愉悦;熨烫出可以散发香气的衣服, 不仅使熨烫者心情愉悦而且使穿衣服的人心情愉悦。因此要是在我们所有的设计产品中使用五感设计, 不只改变的是我们使用这些产品的方式, 也改变了它们外形设计的方式。比如在做牙刷设计的时候, 我们可以增加味觉方面的设计, 设计出不同口味的牙刷, 当牙刷的口味消失时也就意味着我们该换牙刷了。这样的设计不仅满足了使用功能还增加了使用者的趣味性, 在设计上不仅增加了味觉设计还增加了嗅觉设计。在这些设计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口味设计牙刷的样式, 使它具有不同的个性。通过五感设计对生活的不同体验, 将其记录并纳入到设计中, 提高人们的生活趣味。在设计中除了满足功能和形式之外, 增加人情化的设计是我们作为设计师必须思考的问题。通过增加这些人情化的设计, 以此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这是一种新的设计方法与形式, 也许我们不需要熨烫机但不一定不需要可以熨烫出带有香气功能的熨烫机。这需要设计师转变自己的设计思维, 这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要, 而且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

如何在设计中引发消费, 需要我们认真观察生活, 也需要我们认真生活, 将在生活中细腻的体验纳入设计之中, 让设计成为设计师与使用者之间的一种情感表达。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170-190.

[2]理查德·怀斯曼.怪诞心理学[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4:004-260.

影响消费的因素研究 篇10

在学者们做的一些实证研究中发现,消费与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关系。传统的经济理论是非常忽视消费对增长的作用的。这体现在两方面:其一,认为消费与增长没有直接关系,这以萨伊为代表;其二,认为即使消费与增长有关系,那么这也是通过其他指标间接作用于增长的,消费对增长拉动往往遵循消费-储蓄-投资-增长这样的逻辑推导链,如哈-马模型。应该说,从凯恩斯开始消费才真正成为关心的问题。按照宏观经济学的基本观点,消费是国民生产总值的主要部分,其变动必然会引起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动。而最终消费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函数,就是消费率,消费率对经济增长率变动有明显的影响。在合理的经济增长率区间,当消费旺盛,经济增长率就高,消费不足,经济增长率就会滑落。当然,消费率也不是越高越好。消费率长期过高,会挤掉投资,使经济增长不能持久,但消费率也不能长期过低,长期过低就会使高速扩张的生产能力与低消费水平不相适应,出现“过剩危机”,从而影响经济增长。无论是国内外的哪一派消费理论,从本质上看,都还只是一种关于消费率形成原因的原则性分析,均不能直接用于设计或测定一个特定经济的合理或最优消费率。各种定量的研究中也还没有取得能为各方广泛接受的、令人十分满意的成果。从现实情况分析,经济增长与消费提升的一般模式虽然可以得到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一定高度的发达国家(如美、英意等)经验数据的支持,但这种理论研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以其自身的经济发展特别是美国经济为研究对象的。按照这一框架,显然无法解释在后起国家中发生的长时期中消费—投资的比例关系所发生的显著变化。比如,在东方各重要或有代表性的国家中,印度、泰国、韩国都有一个与我国类似的最终消费率明显下降的历史过程。另外,日本作为一个重要亚洲国家,其消费率虽然自60年代以来是稳定的,但在此之前实际上也有一个最终消费率明显下降的历史过程。因此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消费率是应该保持一个上升还是下降的趋势还没有定论。

二、消费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在消费需求与经济发展的研究中,设消费需求(即消费水平)为因变量Y,自变量为GDP(X1)、在岗职工年年平均工资(X2)、商品零售价格指数(X3)、年末人口数量(X4)、就业人员数量(X5)等因素。初步设定建立的模型为Y=B+A1X1+A2X2+A3X3+A4X4+A5X5+e对此模型进行一系列检验分析。

伴随着经历的这三个阶段,中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也在快速发展。在改革发展的大浪潮中,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因素也很多。从许多学者的观点来看,主要有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人口数量、商品零售价格、GDP、就业人员数量。

(1)在岗职工年年平均工资。依据协整理论,居民的消费主要取决于居民的收入,因此从长期分析,要刺激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市场,必须依靠增加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费程度的大小,消费行为的发生与居民的工资收入有着密切相关性。

(2)商品零售价格综合作用。居民消费则与商品零售价格保持同向运动,商品零售价格提高,居民受价格预期和买涨心理驱使而增加即期消费。商品价格提高也使得居民为实现同样的消费付出更多的货币。

(3)人口数量。人口因素一直是中国的一个巨大问题。中国人口是世界之最,人均可利用的生活资源也相对少,对于消费需求有巨大影响。

(4) GDP。(correction) GDP的影响

根据中国的国情,决定采用1979到2005年的数据,数据从中国统计局的网上进行收集。如下表

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对模型Y=B+A1X1+A2X2+A3X3+A4X4+A5X5+e进行线性回归,剔除多重共线性,异方差性,自相关性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估计结果:

模型的拟合优度:R-squared=0.997562,修正的可决系数Adjusted R-squared=0.996982,这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很好。

F检验可得到:在给定a=0.05下,F>F(5,21)=2.845说明回归方程显著。说明“GDP”、“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年末人口数量”、“就业人员数量”联合起来对“消费水平”有显著影响。

t检验可以得到,在a=0.05下,t(21)=2.080。对于t1=8.748497,t2=-4.269162,t3=-2.731456,t4=3.995044,t5=-2.655677,其绝对值均大于t(21)=2.080,说明模型显著。

计算各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

由相关矩阵可以看出,各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教(correction)高,存在多重共线性。

采用逐步回归得到修正的回归结果:

模型的拟合优度:R-squared=0.996191,修正的可决系数Adjusted R-squared=0.995694,这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很好。

F检验可得到:在给定a=0.05下,F>F(5,23)=2.64,说明回归方程显著。说明“GDP”、“在岗职工年年平均工资”、“年末人口数量”联合起来对“消费水平”有显著影响。

t检验可以得到,在a=0.05下,t(23)=2.069。对于t1=8.645650,t2=-4.137017,t3=4.025068,,其绝对值均大于t(23)=2.069,说明模型显著。

观察是否存在异方差,得到:

运用ARCH检验,得到,滞后阶数p=3时,得到Obs*R-squared=15.53012,在a=0.05下,卡方分布的临界值为7.81473,说明模型存在异方差。

运用最小二乘法,得到异方差修正的结果:

DW=1.260881,查表得到:DL=1.162 DU=1.651DL

得出的回归估计模型为Y=-1710.516+0.051988X1-0.245938X2+0.018636X4

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GDP的增长一亿元,消费水平提高0.051988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资增加一元,消费水平减少0.245938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口数量每增加一万人,消费需求减少0.018636元。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消费需求受到多方面的影响,除了以上可以量化的,还有很多其他的不断变化的因素。消费需求的变化是各种因素影响的结果。

三、总结

尽管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但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是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的根本途径。为此,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真正做到以内需带动经济发展的道路,要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要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要提高企业职工工资水平,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要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要实行有利于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

相信,随着十七大精神的贯彻,2008年我国经济将会稳步前进,居民消费大幅增长,进一步接近我们“促进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转变”的经济发展方式。

参考文献

[1]王光荣.中国城市消费形态简析.城市发展研究12卷,2005,(1).

[2]司林胜.对我国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念和行为的实证研究.消费经济,2002(5).

[3]刘雪斌.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南昌大学学报第37卷第6期,2006年11月.

[4]王庆柱,聂引娥,许继红.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因素分析.

[5]周维国,徐明华.影响居民消费的三大因素.经济观察,1999,(11).

[6]袁霓.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的数量研究.求是,2005.Ⅱ.

美国消费低迷对中国影响不大 篇11

错!我们的重要结论是,就实际增长而言,中国、日本、印度和印尼这些大国相对免疫于全球经济下滑。而且中国内地的国内金融市场仍受到保护,这使其有额外的独特优势。所以一旦美国消费不景气,我们当然会调低对所有亚洲国家的预测,但中国将是其中一个受影响最小的国家。

之所以作此判断,是因为亚洲在不到5年前曾经历过类似的情况。2001年全球rr业下滑的时候,每个亚洲国家的出口都受到程度相近的影响一从2000年的高峰到2001年的谷底,出口增长下降了40%,但各国GDP增长受到的影响差别很大:和印度反而在那一年加速增长,它较小的邻居则快速陷入衰退(图1)。

中国并非出口主导的经济

为什么中国内地和印度(就此问题而言,还包括印尼和日本)可以避免像韩国、中国台湾、马宋西亚和香港等地区的命运呢?原因就在于前者不是高度依赖于出口。图2显示了亚洲各地区商品和服务出口占GDP的比例。中国内地是35%,高于印度和印尼,但远低于其他一些较小的地区如中国台湾、马来西亚和菲律宾。

不止如此,比起收入更高的邻居如韩国和中国台湾,中国内地明显处于产业链中劳动密集的低端。这意味着中国内地从每一美元的出口中所获得的国内增加值要低于其他地区,因此出口总额占GDP比率这一数据高估了出口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如果我们把该数据调整为国内附加值占GDP比率的话,则中国的出口大概只占GDP的11%。

即便如此,仍可能有所高估。制造业出口值与工业总产值的直接比较显示,出口只占GDP的7%到8%。而且,在出口工厂中工作的约3500万工人占中国全部就业者的比例不到5%,这一比例和日本、美国的数据差不多。更重要的是,没有任何一个宏观经济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是出口主导的经济。考虑到中国内地有13亿人口,这个结论应该不会使人惊讶。

此次冲击并无不同

但中国这次是不是面临着一个更严峻的环境呢?毕竟2001年的衰退只是发生在电子信息业和商业投资领域,而这次的主要风险来自美国日常消费。作为全球最主要的低端消费品出口国,这次中国所受到的冲击是否更大、更集中呢?简单的回答是一不会。在非电子类轻工产品占总出口比重方面,中国确实比亚洲其他地区高得多(图3),但我们有三个很好的理由相信经济不会急速下滑。

第一个理由是,就像2001年的衰退并不只存在于IT业,现在美国家庭也并不只购买衣服和鞋子。虽然2001年亚洲电子产品比其他类产品的出口下降更为严重,但非电子类产品需求的绝对值也下降了10%,增速下降了30%;而且电子产品除了办公IT产品以外,还包括家用电脑、音频和视频产品。事实上,美国经济减速的影响不太可能只集中在中国。

第二个理由是,我们并不认为这次会有美国上次衰退的程度那么大。2001年的衰退中,美国的GDP增速在12个月内跌了将近5%,是自1979和1982年的衰退以来最迅猛的下跌。随着房地产市场繁荣的终结,我们的美国经济研究团队预测明年美国的GDP增速会放缓到2.5%,比目前增速低1%,换句话说,这次“着陆”所带来的痛苦应该只有上次的五分之一。

当然事情也可能更糟,也许美国经济增速会低于2%。但我们认为,并没有明显的催化剂会把经济推向完全衰退。原因是美国目前对房屋的高估程度远不如2000年时对股票市场的高估程度,而且房地产市场的本地性特征使单个城市或地区的问题很难扩散到其他地方。房价停滞会使消费者相对其收入有过高的负债比例,但未必会影响到财富。同时因为目前企业盈利相对国家收入处于战后以来的新高(与之相反,在2000年IT泡沫破裂以前,处于接近历史低位),因此,这一次投资支出更有可能支持整体经济增长。

第三个理由是,上一次的衰退不仅仅源自美国,高科技泡沫是全球性的,日本和欧洲的股票市场和IT投资也经历了类似的泡沫和破裂。而目前的不平衡主要在美国经济,欧洲和日本的消费者并没有过度负债,房价正常,金融市场的价值似乎并未特别高估。因此我们预计,如果美国消费者减缓支出,对其他G7国家影响将较弱。

国内情况依然健康

现在让我们看几个关于目前中国国内经济状况的常见问题。首先,出口制造业可能不占总就业的很大部分,但它是缺乏熟练技术的农民工的主要吸收者之一;为了容纳不断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中国需要增加成千上万的与出口相关的工作职位。那么,海外经济减速会不会引起严重的国内社会问题呢?

这个问题其实被误导了冲向出口的就业是一个问题,那我们应该早在2001年全球IT衰退时就看到明显的不稳定,当时中国出口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当时城市本身的失业人口比现在高得多。而且,认为中国现在面临日益增多的从农村到城市的移民潮也是不正确的。上世纪90年代,劳动人口平均每年新增1000万人,而目前只新增500万人左右,到2010年则应该会下降到0。目前已经有超过1亿的农村移民在城镇工作,剩下来的年轻的可流动的人口并不多。在南部和东部的工厂,现在最常听见的抱怨是工资上升和工人短缺。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中国比过去15年的任何时候都可以更好地处理出口放慢问题。

其次,是国内需求不振的问题。中国是不是消费疲弱,需要重新平衡由投资带动的增长呢?自从这个问题出现在“十一五”规划中,成为最近一段时间另一个热门话题。但我们认为这个问题被过分强调了。理由是:第一,消费者支出在以8%~9%的实际速度增长;第二,中国确实储蓄率很高,但这在亚洲其他高增长的经济实体中也是常见的现象,而且不会很快改变;第三,历史数据显示,投资/GDP比率为40%是可以持续的;第四,投资支出中越来越大的部分其实是家庭在耐用商品上的支出;第五,官方对这个问题的强调主要是对中国周期性的高贸易顺差的反应,并不是一个长期的结构性问题。

消费影响 篇12

关键词:房地产广告,消费者心理,广告诉求

任何一种消费都存在着消费者与产品之间“体验、反馈、修正、适应、再体验”这样一个循环过程, 伴随着这个过程的、与产品相配套的宣传广告也在同步经历着一个修正、适应以及被体验、被反馈的过程。具体到房地产广告与房地产消费者之间, 同样存在这样一个互动过程。一方面, 房地产消费者对消费体验抱有与之心理特点相适应的期望, 这种期望会通过一些具体的、细微的行为表现出来, 可能被产品的生产者感知, 也可能是被产品广告的创造者所感知, 于是就会有产品本身的修正 (多半是技术上的革新) 或者产品广告的修正 (主要是诉求重点的变革) ——这里我们要讨论的是后者;另一方面, 扮演信息受众角色的消费者在接受信息的同时, 也是在接受思想、观念 (由产品或广告引发的消费和非消费的概念) ——这里我们要探讨的也是后者, 由广告引发的消费和非消费的思想、观念, 主要的是一些让房地产消费者产生困惑的、误导消费者消费行为和思想的广告诉求概念。

一、房地产消费者消费心理对广告诉求的影响

1、进攻退守, 诗意栖居

在现代都市中, 个人的“住宅”应当看作一个单元的“系统+环境”。“系统”指室内, 包括装修布局的个人品位与色调;“环境”指户外小环境与大环境, 小环境包括自己的花园或住宅小区营造的宁静氛围, 大环境是住宅所在的具体都市位置。环境构成系统收放自如的“过滤带”。对个人而言, 室内系统加小环境是最贴身的, 似可看作个人的私人空间及其保护性延伸。相对都市而言, 住宅或住宅小区, 应看作“都市村落”——因为它能拉开都市工作的距离、形成反差以贴近或还原个人的“自然”。回到这里来, 是回到不受他人眼光评价的自我, 是休憩, 是退守心灵的喘息, 不管是借助亲情、借助音乐、借助自然的灵感或是其他的什么……总之, 它纯然是个人的事情。事实上, 每个“住宅”都是每个人的“生活零点”——进而开拓, 退而守成。

这个“生活零点”是私密性和自然性的守护神。“私密性”是纯粹个人的诗意喘息, 无论你在想什么、做什么, 都与他人无关, 这正是缓解“他我”制造的压力的大好时机, “自我”地回归为你带来更多演绎“他我”的灵感与激情。“自然性”除了指自然环境 (不论大小总要有一块自由的土地与绿色) , 除了指所谓自然的人化或人的自然化的一类亲和性, 还指非技术、非功利、非目的的心情对应物或转换物。即便后者是人工的、也应以不落痕迹为上乘, 有时也可用反常规、反习惯的特异形式表现出来。这是因为, 现代都市人在工作、消费、学习、娱乐、交往、信息传媒的网络中像个训练有素的“棋子”, 被无形之手按规则调动作公众表演。

诗意化的栖居, 居住的理想境界。

2、家园, 心灵深处的呼唤

工业文明的出现, 使人们由分散的农村聚集到了城市, 迅速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 却使人们付出了疏离自然、环境污染等巨大代价。在信息社会来临之后, 满载工业文明成果 (比如汽车、现代能源) 的都市人群又开始了从都市到乡村的回归之旅, 希望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抚平过度都市化和工业化带来的创伤。

于是乎, 有了人们发自心灵深处的呼唤——家园, 你在何处?“家园”, 一个多么诗意化的名词, 在都市子民们的眼里却又是那么的飘渺。家园, 一种实实在在的生活;家园, 一个潜藏在人们心中的梦。

当资源已成稀缺, 当每个人的渴望成为共识, 当家园重入梦境, 文明得到的也许更多的是消逝!我们的房地产开发商们正在以其工业文明的力量试图挽回些什么。可是, 挽回付出的代价是比削夺更为巨大的, 而其滋味, 已然不再纯正。

对原始的家本位的向往, 无奈的选择, 无奈的希冀。

3、想与做, 都是态度问题

“不需要太大的空间, 只要给我一个安静思考的家;不需要太多的绿, 只要给我一片意乱情迷的草场……当一切都是那么的幸福无比, 还有什么是更美的亦短亦长。”最美的理想, 需要最诚的行动来付诸实施。房地产消费者的理想, 别无选择地落在房地产开发商的实施行动中。

消费者对于自己的理想居住环境都抱有美好的憧憬和向往即使是回归民风淳朴的原始群居状态, 也好过夹杂在浮华与躁动的钢筋水泥中为明天的明天莫名的烦恼与不安。显而易见, 房地产消费者的消费期望也只有借助同房地产开发商和房地产广告传播者的沟通协调才能更好的实现。那么, 房地产开发商和房地产广告传播者又做了些什么呢?

二、房地产广告诉求对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影响

1、风格诉求的困惑

房地产业擅长于制造风格, 典型的莫过于“欧陆风格”。其实, 当今所谓的“欧陆风格”, 大抵就是西方人都不好意思再提的殖民地风格。房地产界还要求得更细, 要英国式或法国式或意大利式等等, 无非是英属殖民地风格、法属殖民地风格、意属殖民地风格。在消费领域, 所谓“欧陆风格”犯了两个大忌, 一是概念不清, 二是即使概念清楚了, 也是歧视性的、侮辱性的。

如果说第一个使用“欧陆风格”的楼盘还算有点吸引眼球的新意的话, 那么一涌而上疯狂克隆别人样式和成功之处的数十家复制者导致欧陆风盛行的平淡无味就实在是令人不敢苟同了。

在欧陆风情、现代化与传统民居的三岔口, 国人很有些无所适从, 住得晕头转向。并非单纯的经济因素限制了我们的选择更多时候是我们的选择出了问题。模仿、抄袭、复制本不适合我们个性需求的居住方式, 结果住得没有文化、没有尊严甚至没有安全感了。

2、豪华装修的困惑

现在人一有钱就无法抑制制造垃圾的冲动。有钱就装修, 原装修一概砸掉。即使是那些“高尚住宅”送的“豪华装修”也照砸不误。全国每年被砸掉的钱估计在上百亿之多。通通变成垃圾, 高兴的只有建材商。内装修全部欧洲进料, 广州的一处豪宅广告号称“创装修每平米吉尼斯纪录”, 铺的不是地砖, 可能是美元。即使是这样也还是垃圾。因为你享受不到它, 只有它享受你。地不是地, 墙不是墙。地上一根头发都要马上捡起, 墙上有一只蚊子也不敢打 (怕弄脏) 。

一位老派人士叹道, 现代人越来越不会生活了。装修越豪华离我们的本性越远, 越接不上大自然的地气, 所以断了地气的都市人经常得怪病。只有画家黄永玉这样有钱的老头才会在城郊置几亩地, 盖一座叫什么“万荷塘”的全木结构建筑, 除了木头和砖瓦, 什么装修也没有。

豪华装修, 我们到底需要多少?除了一些必须做出高姿态的场所, 如五星级酒店、国际会议中心等接洽上必须的建筑体, 我想大多数的豪华装修多半的意义是攀比或者故弄玄虚。而房地产开发商们一旦在建筑本身找不出什么值得夸耀的地方, 就只好在装修上豪华垃圾化了。可是所谓的豪华装修又给消费者带来什么实际的利益呢?当你搬进用大量金钱粉饰起来的新居时, 是否有点憋闷的感觉, 空气也不那样清新了, 除了几个开窗的地方你已感觉不到自然的存在。每天都神经质一样将整个屋子检查三遍, 看有没有一丝尘土、一片碎屑。累不累啊?可是没办法你已敏感到无法容忍任何对这个豪华的家的侵犯。家, 已经不是你休憩的港湾, 而是你精神的枷锁。

3、e时代的困惑

如今的中国, IT产业是一个时髦又时尚的东西, 凡事与IT扯上关系, 其注意力经济也大大升值。不是有广告语“e时代, 今天你e了吗”, 你没e, 那说明你落伍了。房地产开发商们也注意到了e的魅力所在, 于是千方百计要把手上的楼盘变成e盘。

在某数码城的招商书中, 对所谓“高科技含量物业”的数字生活作了如下描述:每天早上起床, “招呼”一声, 电视、空调就听命开启;在家中敲敲键盘, 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出门在外通过便携式电脑便可以通过家中的微型摄像机观察家中的情况;回到家里, 在指纹识别系统上按拇指, 家门就自动开启……估计微软帝国的比尔.盖茨也没这样生活吧。难道中国已经这样发达了吗?怪不得WTO谈判时人家西方不再把我们当发展中国家了。

虽说现实的情况并不允许我们享受这样科技化的家居服务但是眼光前卫的IT开发商却能提早为我们的子孙们研制出这种在今天看来不可思议的e族消费品, 是你看起来怎么像进了一座由程序控制的流水化作业工厂, 然而, 我们的生活需要是这么个样子吗?我们是在享受生活, 还是在用我们的小聪明糟蹋生活?

e生活, e建筑, 也许等我们移民到其他星球的外星时代, 这才是我们迫不得已要选择的e时代。

4、城市生活的困惑

2001年, 在“中国楼市看广东, 广东楼市看华南”的关注下我们发现中国房地产发展步入了“郊区化, 大盘化”的时代。在华南板块内, 同一个板块内的楼盘小者近千亩, 大者是数千亩的超级大盘, 且都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如:锦绣香江花园267万平方米, 广州雅居乐233万平方米, 祈福新村433万平方米, 华南新城210万平方米, 华南碧桂园173万平方米, 广地花园106.6万平方米[6]。

继华南板块楼盘取得火爆之后, 广东房地产商越来越青睐在郊区推出超级楼盘。2002年, 广州一些实力房地产商又开始在广园东进行“造城运动”, 最明显莫过于2002年5月1日开盘并开创了中国房地地产奇迹的碧桂园凤凰城 (一天销售7个亿) 。房地产商似乎正在转型为“城市运营商”的角色。

当我们仔细的观察这些火爆的超级大盘就会发现:大墙内园林规划精心雕琢, 欧洲风情弥漫, 保安严密监视, 服务周全;而大墙外由于城镇化速度跟不上, 脏乱差, 荒凉冷僻, 城不像城乡不像乡, 各式各样的乡镇企业夹杂其中, 与超级楼盘极不相称。居民封闭在开发商修筑的大墙内, 区域内是一个个独立的“老死不相往来”的楼盘, 不能形成区域中心。作为楼盘配套建设的幼儿园、小学、中学等学校, 由于它们都属于民办性质, 收费则会较昂贵。发展商岂会对所在的区域统一规划与布局, 用全新的模式来打造一个新的区域和城市呢?都是“各扫自家门前雪, 莫管园外乱与脏”, 很多业主在小区内是“走出家门, 走进花园”, 可是走出小区呢?

然而房地产开发商们还在一个劲地鼓动消费者:来吧, 给你一套完善的社区服务。社区?城市?还是什么都不是?

5、无敌景观的困惑

“超级无敌大海景”、“双景住宅”这样的楼盘概念在很多楼盘的广告宣传中已经用得很滥了, 看形势还将继续滥下去。相当多的所谓景观, 不过是开发商在楼盘周围人工堆砌的景观赝品、复制品。消费者在楼盘的宣传资料上看到的是经过技术人员运用电脑特效处理的美伦美焕的纸上风景, 而非户外实景。这就是通常我们很少看到楼盘外观图常常是效果图而不是现场照片的原因。

因为对楼盘本身的价值没什么好挖掘的, 就只好在周遭环境上做文章, 管它有没有完善的绿化, 畅通的交通, 无敌的景观, 反正就是那么回事吧。于是人们一看到房地产的广告, 就是“让你轻松拥抱万亩园林绿地”、“给你一个绿色的家”、“近在咫尺的无敌景观”“独拥无敌海景”之类的宣传语, 好像每一个楼盘都搬到了城市公园里了。可是我们眼里的城市, 见得到的绿色还是那么可怜的一点点, 向外眺望, 看到的往往只是对面的一栋高楼近在咫尺, 遮住视野。

五花八门的楼盘宣传广告已经让消费者看得眼花缭乱、不辨真假, 晕晕忽忽地跟着房地产商的“催眠曲”在理想的幻境中起舞, 运气好的话睁开眼的那一刹那真会梦想成真。“住海边啊!别墅, 有空的时候去南非的小国家搞搞政变什么的”——这是我在网上论坛进行关于“购房期望值”调查时得到的一个答案。虽然有点调侃的味道, 但是却从侧面反映出房地产广告宣传中常常出现的那么一种居住理念:美好的, 自由的, 自我的……

不少的房地产广告却总是给消费者造成这样那样的困惑, 到底该住哪里, 到底该怎样住, 大家都搞不清楚了。广告宣传和消费者的理想总是背道而驰, 怎么能不让消费者胆颤心寒。为产品宣传服务, 为房地产消费者服务, 为产品与消费者架起一座认识沟通的桥梁, 这才是房地产广告应该做的。

参考文献

[1]广告论坛.中国广告网.http://www.cnad.com

[2]武永祥, 王学涵主编.房地产开发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5.

[3]中国房地产市场年鉴编委会编.中国房地产市场年鉴1996 (M)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6.

上一篇:物流客户服务水平下一篇:“美”艺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