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学习力培养

2024-10-15

小学生数学学习力培养(共12篇)

小学生数学学习力培养 篇1

数学作为一门科学性学科, 有效问题的思考、讨论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帮助学生突破课程的重难点内容, 而且, 对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以及数学素养的形成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进而, 确保数学课程目标最大化实现。因此, 笔者就结合自身的教学过程对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进行论述, 以确保数学课程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一、生活问题的思考

生活与数学之间的关系不言而喻, 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锻炼对学生健全的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 素质教育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应该将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引入课堂活动之中, 这样不仅能够给枯燥的数学课堂增添生机,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而且, 也能减少学生对数学课堂的畏惧感, 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例如, 在教学《千克和克》时, 如果仅是简单向学生讲述千克、克的概念, 势必会让学生感到数学课堂的抽象和枯燥, 严重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所以, 我引导学生思考下面几个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问题, 比如, 为自己熟悉的事物添加单位, 即:一串葡萄重为700 () ;一把香蕉重1.2 () ……

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小明一天和妈妈去超市买了1 () 的苹果, 花了15 元;买了一个重为1400 () 的西瓜, 也花了15元。思考:苹果便宜还是西瓜便宜, 说一说理由。

这样的超市情境创设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千克与克之间的关系, 两者之间的大小区分, 而且, 形象的情境问题的思考也有助于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 同时, 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灵活应用能力, 对学生健全的发展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进而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二、发散问题的探究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课改下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 也是学生健全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 灌输式教学方法下的学生思维受到了限制, 尤其是习惯了被动学习的学生。所以, 为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也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更为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作出相应的贡献, 在授课时, 我们可以通过发散问题的思考, 或者是一题多变、一题多解问题的探究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进而, 在实现举一反三效果的同时, 也为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做好铺垫工作。

例如, 某小型的家禽养殖基地, 养了鸡459只, 养的鸭子的数目是鸡的2/3倍, 多6只。_____针对该题干, 我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问, 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 提出不同的问题, 比如: (1) 养殖基地的鸭子数目是多少只?

(2) 鸡比鸭子多少只?

(3) 鸡和鸭子的总数是多少只?

……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 提出不同的问题进行练习, 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而且, 这样一题多问对学生知识灵活应用能力、题干理解能力等方面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进而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发散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同时, 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总之, 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应该是充满问题的课堂, 多样化的问题探究不仅能够给枯燥的课堂注入生机, 并且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也对学生健全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进而, 也为学生长久学习兴趣的保持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金如.问题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 2010 (S1) .

小学生数学学习力培养 篇2

学习力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一种学习能力,它着眼于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和持续学习,以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和社会的需求。倾听,是学生获取信息和提炼信息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径和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学生在课堂上只有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才能保证活动有效进行。难怪著名社会学家、语言学家卡耐基说:“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

听力就是听的能力,是指听者吸收和理解语言材料所载信息的交际能力。“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项基本原则。《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听、说、读、写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听”位于四项技能之首。也明确指出,一、二、三至四年级听力应达到一级水平,五至六年级达到二级水平。但通过每次检测发现,80%的高年级同学达到一级水平,只有20%的学生达到二级水平。大部分学生离二级水平有一段距离。怎样培养学生倾听以提高学习力呢?作为一线的英语老师,在英语课上我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培养良好的听力习惯。

小学生的注意力大多不太容易集中,导致绝大部分小学生的听力能力普遍较弱。首先,在平时的教学中,英语教师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多向学生提问或者出示话题,让学生进行Free talk.如: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s your name? Where were you yesterday?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ect.其次,要营造氛围,让学生多听。英语毕竟是外国语言,在我们的周围也缺少听英语的环境,大部分学生只能在英语课上接触到英语。如果平时英语听得少,学生就会感到听英语如

听天书,半天都没有反应。所以平时要持之以恒地组织学生听录音,形成良好的语音语调,英语的“聋哑症”就会逐渐减少。最后,要教给学生听的良好习惯。要训练学生听的时候要“一看二听三多想”,“一看”指的是上课要看好老师,特别是老师的嘴形,以便于自己可以模仿。这在单词和音标的教学过程中尤为重要。“二听”英语课堂听的机会很多,既有听老师的,也有听同学的。课堂上要求学生既要听好老师是如何发音的,也要听清同学之间的发言。这样就能多角度地训练到自己的听力,也能完全的投入到课堂中去。如果学生只是一味地争先恐后地抢着发言的机会,而不理会同学说了些什么或是趁机“发呆”的学生怎么能期望他学好英语呢。所以老师要先提出要求,使学生明确如何上课,并且及时给与一定奖励给能坚持倾听别人发言的学生。“三想”意思是精力高度集中,具有一定的分辩能力,知道别人的意思,并且做出一定的反应和正确的判断。对于那些勇于纠正别人错误的同学可以全班鼓掌一下,也可以适当发一些小奖品。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让学生在听中明确学习要求,以便更好的进行活动,可适当地运用一些游戏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节课堂气氛。例如课前做“传话游戏”——教师来到一个小组前面,把一句话说给第一个同学听,然后让他传给第二个同学,第二个同学传给第三个„„如果没有说错,那么整个小组的同学都能得到一面小红旗,这可是评“最佳倾听小组”的依据,所以同学们听起来会特别认真。有一次,我又进行传话活动,那句话是这样的:There are thirteen berries in the box.几个小组同时进行传话活动,结果有一个小组传错了,最后一个同学汇报的结果是:There are fourteen cherries in the box.我趁机进行教育:如果我们不学会倾听,很多数据都会弄错,科学还有什么权威?可见认真听别人讲话是多么重要呀。

二、培养良好的听力方法与策略。

在指导学生做听力练习与测试时,掌握良好的听力方法与策略会让学生如虎添翼。没有正确的学习策略和恰当的学习方法必然影响听的效果。小学生常犯的毛病有:听前没有准备;边听边用中文去翻译;一旦遇到一个听不懂的地方就停下来想;听的练习完结后不会检查等。因此,教师应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策略,介绍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练习形式。

1、在听之前先默读要听的内容。如果是图片,就先看图,用英语猜猜关键意思。

2、听力过程中的方法。要求学生拿起笔头,聚精会神地听录音的内容,在听的过程中,遇到不会的或者听不懂的地方不要着急,尝试通过上下文猜它的意思,不要停留在听不懂的地方,而要继续认真地听下面的内容。

浅析高校学生学习力的培养 篇3

关键词:辅导员 学习力 培养

高校学生学习力的提升与培养是学习型社会的要求,也是个体发展的必然选择。学习力是指个体在生存和学习过程中主动应对外界环境变化和内在目标诉求而进行自身变革的能力。它不仅包含对自身知识结构的积极调整,也包含价值观和思维模式的主动革新。它是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一个综合体。[1]学习力是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三要素的交集。个人或团体学习力的强弱,取决于它是否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坚强的意志力和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只是表明具备了“应学”的动力;具备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仅仅是具有了“能学”的动力;意志力的坚定,只是表明有了“能学”的可能性。只有将三者合而为一才是真正的学习力。

一、高校学生学习力培养模式的提出

根据高校学生成长成才的一般规律,并结合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引入组织学习理论和团体学习的理论,从辅导员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动态的良性循环学习力培养模式:

在学生学习力培养模式中,主线分为目标诉求、学习动力、主动学习和内容拓展四个相互影响的模块。其中目标诉求为学习的起点,它包括了社会外部环境的需求和个人内在的兴趣驱动两个影响因素,在该模块中,辅导员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和社会需要指导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明确的目标诉求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这是学生学习力培养的第二层次。充足的学习动力又会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通过主动学习,学生个体必将完成自身在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和技能技巧等方面的自我超越,并乐意于把所学知识通过社会实践和课程实习去检验,从而达到学生学习内容的拓展,这种拓展的成功或者疑惑又会反过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更高层次的目标和标准,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培养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在主动学习模块中,一方面,具体的学习形式包括个体学习、团体学习和组织学习三种学习形式,同时学习形式也是三种学习方法的体现,它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另一方面这种主动学习也是在学校规章制度和学习制度规范下,并充分利用激励评估机制和多样化资源平台的保障促进的学习。同时,对学习的充分激励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也能促进学生学习动力的增长。

从学生学习力培养模式的运动性来看,它是一个多层次、多循环的“学习如何学习”的周期性过程,总体呈现出一种螺旋上升的运动形态。从模式功能上看,模式的参与主体是高校学生,而客体包括规章制度、资源平台和激励评估以及组织形态等,这些主要由高校学生一线管理人员去执行和创造。

二、高校学生学习力培养模式的实践——以菏泽学院无线电组织为例

结合院系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专业特点,根据学生学习力培养模式的相关理论,初期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以及外部的创新大赛需要,试点建立了电子兴趣小组,这个小组主要是通过个人兴趣驱动为原始的学习动力。其后,由于组织学习和激励制度的有效性使兴趣小组的学习内容得到不断拓展,并和课堂教学相结合,把技术技能应用于实践,在围绕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形成了以几个兴趣小组为依托的无线电社团组织。社团组织的定位是由学院團委领导,系学生工作领导小组指导的学习型组织:以个人学习为基础,团队学习和组织学习为载体,利用多样化、多层次的发展平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学习力的提高和团队意识的形成。

以兴趣小组为基本的学习单元,以个人主动学习和组内学习交流为主,以培训和组织内部指导为辅,结合实践操作的反馈,构建了发展平台的多样化、层次化。电子兴趣小组遵循“调查、申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立,以年级为单元,年级辅导员担任该小组的指导教师,并由指导教师聘请有电子专长的高年级学生担任小组顾问,从技术层面和操作层面上给予指导和帮助。

在学校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协会会员制度和培训学习制度,把学习和技术实践制度化,在奖助学金方面设立单项,并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大赛,强化学生学习的激励约束机制。在专业课课堂上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强化个人自主学习概念,同时通过协会培训和社会实践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并形成新的目标诉求。如协会制度规定每周五集体学习讨论,每周周六开展为群众义务维修电器活动。另外,小组实践活动的开展还与团委主题教育活动、院系党员教育活动等多种活动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了无线电论坛、无线电网站等学习平台,以学生兴趣和年级为划分板块,使论坛和网站丰富化。同时还注重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尝试以科技创新比赛为动力,使创新活动日常化,多次举办校级、院级创新成果展,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化和特色化的发展平台。

一方面,通过无线电协会活动的辐射作用,有效促进了良好学风的形成,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学生就业力中动手能力不强的弊病,为以后学生的就业拓展了更多的发展途径。另一方面,小组学习力的增加还体现在学生知识产权数量的增加和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上,电子兴趣小组成员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明显增多,均高于同年级其他同学的平均数量。但是,因为无线电协会组织只是一个提高高校学生学习力的试点,在具体施行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足:投入到学习组织的人力和资金有限,科学的学习力效果评估体系仍需探索,合理的激励机制也需要完善等。但总体上,通过学习力培养模式的实践,有效鼓励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了学生学习力的持续提升,实现了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小结

高校辅导员应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组建具有共同愿景的学习团队,倡导群体互动式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生成教学因素的利用,敏锐洞察学生对学习所产生的内部需求和社会发展对学生所带来的外在压力,充分发挥管理和资源整合优势,以素质拓展为切入点,构筑和强化大学生的发展平台,采取合适的方法和措施,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史蒂芬·迪夫.学习力[M].常桦,译.吉林:延边人民出版社,2003.

[2]傅宗科,袁东明.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策略与方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3]苏德强,刘晓虎.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学习力提升中的作用探究[J].高校辅导员,2010,(4).

[4]应方淦.论研究生学习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2).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力 篇4

学习动力 主要包括 学习需要、学习理想和学习兴趣。它是支配和维持学习活动的 内在驱动力。

学习毅力是指学生自觉地制定学习目标, 通过对自身行为的监控及调节, 战胜困难, 达到既定目标的状态。学习毅力有助于学习行为的保持, 是学习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学习能力是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的基础, 是指接受信息, 并应用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智力, 主要包括认知能力, 想象能力, 记忆能力等。

要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力这三个方面都是必不可少的, 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还要让学生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经验。

下面本人就从以上这三个方面论述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力: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

什么是动力?动力就是事物发展的推动力量。很多同学不喜欢学习, 甚至厌恶学习就是缺乏学习动力的表现。没有动力就没有了主动学习的愿望, 因此学习就像滚雪球, 每况愈下。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有了学习动机, 学生就知道自己为了什么学习, 就会在目标的激励下不断前进, 从而产生巨大的持久的动力。

1.培养学生的学习需要。需要是人一切行动的先决条件, 学生有了学习需要就会自觉地学习, 认为学习必不可少, 才会体会到满足与快乐。现在的课堂上学生大多数感受到的是“要我学习”, 而不是“我要学习”。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学生是否主动学习, 是否具有内在的学习动机, 这对于学习效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课堂上要时刻注意唤起学生对知识的需求, 并配合一些实例向学生传达学习的重要性, 而且学生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师要利用好这一特点, 尽量满足他们, 并让这种求知欲尽可能的放大, 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驰骋, 收获成功和喜悦。此外, 学生的需求是因人而异的, 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不同, 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 找准突破口, 并引导学生扬长补短, 对主动需要进行扩充, 被动需要进行补充, 从而使学生的多样化需要得到满足。

2.培养学生的学习理想。理想往往是学习者最强也是最长远的动力。理想会激励着学习者不断向梦想努力。心理学研究表明, 理想与动力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般来说理想抱负越高, 动机强度越大, 起到的激励作用也越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理想, 明确理想与学习的关系, 对学生的正确的理想表示赞同, 并鼓励学生朝着理想不断奋进。对于理想意识还不完全的低年级学生来说, 教师要及早引导学生树立理想, 除了具有激励作用外, 对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也是很有好处的。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没有兴趣是很难学好的, 而符合兴趣的学习, 则会令人长期坚持而不感到疲倦, 这就是兴趣的强大力量。教学中的知识多数都是理论, 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 加之学校和家庭都十分关注成绩, 使学生的压力有增无减, 仅有的兴趣也可能被抹杀掉。但兴趣也是可以培养的, 对于一门学科, 只要足够熟悉, 并努力取得一定成绩, 就会产生兴趣, 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要及时鼓励, 不管是课堂提问, 还是作业的批改都要花些心思进行评价, 教师的关注以及鼓励是对学生最好的帮助。教师还要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 积极地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巧妙构思教学过程, 使课堂灵活有趣;丰富教学形式, 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增加实践活动, 验证理论知识, 增添趣味性。对于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 教师要有了解, 并将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此外, 兴趣的培养还要不断巩固与强化, 长此以往兴趣就被确定下来了。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

有的学生智力水平很好, 学习环境也不错, 但是没有恒心, 自制力差, 遇到困难就止步不前, 因此学习成绩始终上不来;有的学生智力水平一般, 学习环境也一般, 但是却依靠顽强的毅力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可见学习毅力对于学生学业成功的 作用是巨大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水平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就是要培养学习理想, 明确学习目标, 增强学习毅力培养的动力, 有了学习动力, 就能够保持意志力。教师要善于利用古今中外榜样及身边学习努力的同学的例子, 教育学生学习要持之以恒, 只要坚持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意志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 是可以后天培养的, 教师要设计一些疑难问题磨练学生的意志, 克服学习的畏难心理, 遇到问题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答案, 让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思考, 去探索, 必要时也要提供一些指导,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其次教师要教给学生自我暗示的方法, 对于学习上的困难要保持充足的信心, 遇到难题就告诉自己我一定可以做出来, 要产生强烈的成功愿望, 暗示自己一定会学好, 一定会成功。

第三要培养学生学习的条理性和计划性。很多同学学习没有条理, 学完一天的知识不会整理, 思绪不清, 越来越理不清头绪, 这样会严重影响学习的持久性, 因此做好计划, 合理安排好每一项事情, 并将自己的学习环境整理干净, 排除无关的干扰, 全身心的按步骤学习, 就会让学习的毅力增强不少。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能力是一个相对稳定并不断发展的心理特征, 它包含智力因素, 也包含非智力因素, 因此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 也并没有程序化的过程。但是学习能力还是可以通过教师课堂的一些“技巧”而提高的。

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 开阔学生的视野, 让学生接触到生活中与学科相关的方方面面, 鼓励学生多经历多体会, 扩充学生的认知。对于教学过程的设计尤其要用心, 综合采用合作探究等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加学生在课堂内外实践的机会, 使学科理论转化为学科能力, 在课堂提问, 创设教学情境的方面要设计好提问顺序, 引发学生思考及想象, 调动并扩充学生的已有经验, 还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 多角度变换教学方式, 终极目标就是让学生多动脑, 多动手, 多练习, 多实践。

其次教师要明确作业与练习的关系。教师留作业是为了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好的巩固和掌握, 但绝不是作业越多, 学习效果就越好, 作业同时也是一种练习, 学生掌握了学科知识后, 需要通过练习去记忆去验证课本的知识, 作业在精不在多, 大量的作业确实会让知识自动化的程度提高, 但对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一种限制, 并不是一味的促进作用, 提高学习能力要有适当的练习, 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 不仅要多练, 还要多想, 学习能力才能提高。

第三教师还要教给学生一些提高学习能力的方法与技巧, 比如一些记忆的技巧、观察的要素、分析问题的层面等, 让学习能力的提升更加有效。

总之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是全方面的, 既要激发动力, 培养毅力, 还要发展能力, 如果教师能够综合这三方面进行教学, 那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以及能力的培养将是不可估量的。

摘要:学习力是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学习目标的基本要素, 良好的学习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日后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学习力包括学习动力, 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三个方面, 这三个方面互相配合、补充, 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关键的指导方向。

关键词:学习力,教学,策略

注释

小学生数学学习力培养 篇5

打造高效课堂

山东昌乐二中学习心得体会

靖远三中

段玉蓉

2014年6月26日,在靖远县教育局李主任的带领下,全县四所高中80名老师,乘坐了21个小时的火车,来到了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到昌乐二中进行参观学习,三天的学习收获颇丰。给我感触和思考最多的并不是“271高效课堂模式”本身,也不是导学案的编制,而是它们以小组建设为前提的“三力”建设。三力即“自主管理力、自主学习力、自主生活力”,就是这三力,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得教育,从学习中成长,并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而其中的自主学习力建设,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真正让课堂鲜活美丽而又务实高效。下面,围绕该校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建设谈谈我对高效课堂的认识。

一、自主制定计划,吹起进军高效课堂的冲锋号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计划是先导,昌乐二中比较关注学生计划的制定,用切实可行的计划引领学生行动。每位同学不仅有每课、每天、每周、每月、每年的计划,更有中学阶段较为明确的成长计划。

(1)《成长日记》和《学习档案》。使学生每天每周每月都生活在规划中。

成长日记:每天走进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成长日记本上写下今天的学习计划,一天中每完成一项计划作个记号。做到学生人人都有成长目标。老师指导学生用好成长日记,并经常检查帮助。

学习档案:每周用真心给自己一封信的形式进行自我总结并进行下周自我规划每月用给父母一封信的形式进行自我总结并进行一月自我规划,昌乐二中的学生很会写总结,他们每日会小结,每考会小结、每次活动有小结。

(2)《假期自我发展规划》: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力得以延续。

二、自主管理,为高效课堂保驾护航

昌乐二中学习小组的建设成为打造高效课堂的灵魂。围绕高效课堂的运行,昌乐二中创建了三驾马车:高效学习行政小组、高效学习小组和高效学习科研小组。

高效的行政小组主要有常务班委、自检委、值周班长、值日班长等构成。如每日的值日班长除做好一天的早安排和晚总结外,还要对各小组每个成员的早纪、成长日记、两操、自习、课堂表现等方面进行跟踪记录,最后根据每位成员得分计算出各小组分值。在行政小组的带领下,班级形成事事有人做,事事有监督,人人有事做,人人受监督的民主氛围。

高效的学习小组是三驾马车的主力军,昌乐二中老师所做的报告中讲到,“学习小组”就是“动车组”,每个小组就是一节带动力的“车厢”,而小组长就是该车厢的助动器。在助动器的牵引和推动下,各小组内和小组间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竞争氛围。为了加强小组建设,长期激发并保持学生小组合作的激情和热情。各班都有一套较为完美的小组晋级标准。小组晋级标志可以是车的等级、军衔制等等。同时,学校重视小组文化建设,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组名、组训、组规。

高效科研小组。实行学科班长制(即我们所说的科代表),每个高效学习小组均有一人进入高效学习科研小组——日常搜集学习建议情,每周六周日,学科班长一起研讨,邀请科任老师一同参与。

在这三驾马车的带领下,班级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大家庭,小组形成了互帮互助的小团队。学生合作意识、自律意识、竞争意识、集体荣誉感显著增强。三位一体”的“学习动车组”,为每一个学习者提供了动力援助,让昌乐二中的课堂变得高效。

三、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占领课堂主阵地

昌乐二中在打造高效课堂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自主、合作与互助,千方百计的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昌乐二中独创了“271”高效课堂,提倡“我的课堂我做主”,开创了课堂教学的新模式。这种教学方式重点在学案。在编制导学案时,教师把大量功夫用在了“课前”,导学案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使用说明、自学指导、相应练习、当堂检测等内容,其中自学指导部分尤为重要。学案设计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训练案则是课堂学习的“课后延伸”,训练案和练习作业不同,要求“限时”完成,教师必须对训练案面改面批,对出现的问题做到及时纠错。每个导学案、训练学案都要有编制人、审核人、包科领导签字、日期、编号。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自习课由老师指导学生做导学案,第二天由小组展示和点评。在他们的课堂上,我看到了一张张自信而有神采的笑脸,孩子们在课堂上大胆的展现自我,语言丰富而激昂,像一个个的小老师一样,一点不扭捏。在他们脸上看不到学习的痛苦与苦恼,只有自信和阳光。在他们的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由师长变为学生,由领导者变为组织者、合作者,变“教”为“启”,变“教”为“帮”。学生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学生成为了学习的小主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教室功能也发生了转变:使“教室”变为“学室”,使“讲堂”变为“学堂”。“教学”被诠释为——教给学生如何学习,边学边习。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头脑得到解放,学生的头脑不只是用于记忆,还用于思考。学生的双手也得到了解放,因为学校创造了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技能、增强本领。学生的眼睛也得到了解放,学习中有很多机会让学生学会观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生活。

四、海量阅读 为学生打好生命底色

书卷气是一个人最好的气质,书香气是一个学校最好的氛围。读书就是要营造一个纯净的精神世界,读书就是要为生命打好底色。读书就是积蓄人生的巨大力量。本着这样的认识,昌乐二中专门开设阅读课程。让阅读课成为必修课。规定:初

一、初

二、初三每周10节阅读课,高

一、高二每周6节阅读课,高三每周4节阅读课。通过这一课程的开设1)帮助学生培养热爱阅读的习惯。让学生把阅读当作消遣,当作生活之必需,一日不可缺;2)帮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阅读之前,提出严格要求:阅读要有恰当的圈划批注,对阅读积累的质量好、数量多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检查指导落实同步进行,3)可以充分发挥“小老师”的作用。小孩子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希望自己在大家面前一展为师者的风采。所以,都在不遗余力地进行诵读训练,甚至在家里让父母听着诵读。于是,诵读的新秀层出不穷,“小老师”的队伍不断扩大,从而形成一个群体,使更多读不好的学生随时得到指导。这样做使全体学生都有参与学习、得到训练的机会,既有利于学生间的信息交流,提高沟通能力,培养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在集体学习中迸发智慧的火花,提高学习质量。他们还利用博客开辟“小书虫俱乐部”,创设交流平台。成立书香小组,根据成员的阅读数量和质量进行评选;介绍自己喜欢的书;用“话配画”;猜猜这是什么书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海量阅读让学生受益,让其能力得到提高并且可以促进终身学习的。我们完全可以在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之间寻找一条蹊径,树立一种开展大量课外阅读的意识,在课余时间引发学生去阅读经典诗文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去开展大量阅读,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力。

感受着昌乐的精彩,面对我县教育的现状,我们不禁要反思,我们的课堂低效的症结在哪儿?最后,我认为还是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如何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打造高效课堂,我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将小组建设作为打造高效课堂的突破口。(2)以学案为引领,打造高效课堂。

(3)以构建高效课堂为目标,围绕自主学习能力建设,规范学习流程。追求学生在校时间的最大效益化,学校给学生提供较为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课中,教师要有意识的渗透学习策略的教学,即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切实让每位小组成员知道做什么,怎样做,做到什么程度,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中逐渐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课下要让学生坚持写学习计划和阶段性总结反思,养成自主学习、自我反思的习惯,不断引领和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学生的心灵才是活水的源头,我们必须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让我们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让我们学生的生活充满阳光,那才会有“清水”。如果我们还沉醉在甜美梦乡中,安于现状,老方法老路子,等“浊水”弥漫之时,将悔之晚矣。

(二)优秀作文提纲 标题:定位人生 实现价值 开头: 如果世界只追求牡丹的天姿国色,那么世界就少了无名花的芬芳;如果小草只追求大树的高昂挺拔,那么世界就少了小草的葱郁;如果江河只追求江河的波涛翻滚,那么世界就缺少了涓涓细流.不论是野花还是牡丹都应该欣赏自己的美丽,准确定位人生,实现人生价值.

段首中心句

1、欣赏自己的美丽,准确定位。

2、展示自己的美丽,实现人生。

3、定位人生,坚持不懈,实现人生价值。结尾

经营人生,如同沙滩拾贝,不可因为追求最美最绚丽的一颗而忽略了其它贝壳的美丽,是野花就芬芳,是小草就点缀世界.

二、动起来吧——小荷将露尖尖角(请仿照上面写出以“杂”为话题的作文提纲)

(一)佳作展台 乱花渐欲迷人眼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其中的“杂花”一词非但没有给予我们纷乱不堪的感觉,反而,它给予我们一种万物复苏,一派蓬勃的景致。确实,虎啸深山、鱼有潭渊、驼走大漠、雁排长空的杂景纷呈,会时时令人感到喜悦与顿悟。其实,不仅仅对自然如此,在文学的海洋、丹青的园林、音乐的殿堂,“杂”又何尝不是撑起一片绚烂的天空?

“杂”的呈现构造起了文学之海的波澜壮阔。鲁迅曾就《红楼梦》说过这样一番话“单单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不同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便是读者眼光的杂。而就创作者来说,形式内容纷杂更显得尤为重要。从先秦的诸子百家散文,到后来的建安风骨、骈体文等等,这便是其形式上的杂。试想若只有刺秦的荆轲、舞剑的项庄之类的热血男儿,而无出塞的昭君、悲歌的虞姬之类的柔美女子,文学会显得多么枯燥乏味。列夫?托尔斯泰沉重的道德感,歌德充满睿智的人生诗篇,拜伦呼唤奋斗的热情,以及中国近代林语堂的幽默、梁实秋的潇洒、徐志摩的醉情,这一切的交错,都使得文学的海洋蓄势待发。

“杂”营造着丹青之园的姹紫嫣红。君不见镂金雕彩的工笔画摄人心魄?君不见清新明快的水墨图洁人心灵?画苑的不同画风,时时让人留恋忘返。吴道子笔下的仙风道骨,以及如佩玉般娇美的仙女,宛如一阵穿堂而过的风,一阵袅袅氲氤的水汽。而达芬奇蒙娜丽莎那迷人的微笑、梵高充满张力的《向日葵》和奇幻神奇的《星夜》,也都给予了我们深深的震撼。至于徐悲鸿奔腾的骏马,齐白石悠然的青虾,也时时给予我们艺术上的奇妙享受。

“杂”还为音乐殿堂铸就了它的辉煌璀璨。古时就有让孔子不知肉味的“韶乐”,嵇康临刑而抚的那首《广陵散》,更是绝唱。“杂”让音乐更生动迷人。杜秋娘的“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韵味,英娘的反弹琵琶也不时为后人称道。至若“文革”时期,人们天天只能翻来覆去的几个样板戏。这种单一乏味让人难以忍受。如今,我们可以自在地欣赏卡拉扬那当头棒喝的惊悚、切利毕达拈花一笑的淡泊以及约胡姆提醍醐灌顶的敬畏,实在让人欣慰。

“杂”是一种韵、一种美,它如玫瑰色的晨雾,又如蔚蓝色的海洋,在纷呈处给予我们“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美丽,文学、艺术、音乐,离不开“杂”!

(二)磨刀霍霍 标题:乱花渐欲迷人眼 开头:(全段略)

主体段段首中心句

结尾:(全段略)

(三)细化主体(拟出主体部分的事例和理论简明提纲,一段则可)主体段

1、“杂”的呈现构造起了文学之海的波澜壮阔。

主体段

2、“杂”营造着丹青之园的姹紫嫣红。

三、“师”传秘方——提纲三步法

(一)拟题简说(将专题介绍)

1、基本要求:

文体清楚、观点明确、有吸引力

2、“评头品足”:评价下面围绕“我的爱好”话题而拟的题目:(1)、我的爱好-----(2)、我爱写作----(3)、读书和写作是我的爱好我的第二生命----(4)、与“笔”共舞-----

3、“春江水暖”:你来操刀,拟出三个以上题目,争取有一个“优秀” 话题:“忙” 拟题:

4、拟题小结: 标题要做到:

(二)确定角度,理清思路

(1)讲“为什么”(2)讲“怎么办”(3)两者兼而有之 例: 《竞争》 角度:为什么

1、竞争可以推动人类文明的创造;2竞争可以使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

3、竞争可以增强人的危机感和挑战感 角度:怎么样

1、竞争必须具备顽强的斗志;

2、竞争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3、竞争必须遵守法律规则和职业道德 角度:先为什么再怎么样

1、竞争可以增强人的危机感和挑战感,2、竞争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3、竞争必须遵守法律规则和职业道德 思考以下写作思路,并根据思路分类

1、做老实人对自己是莫大的享受

2、做老实人首先要诚实

3、做老实人对别人是莫大的尊重

4、做老实人要宽容

5、做老实人对社会是莫大的贡献

6、做老实人也要有自己的主见

分类及原因:

小结:在确定立意之后,头脑中必须有角度意识,思考从哪个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述,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三)拟出主体,段首中心句 基本要领:

思考以下提纲是否合乎要求 《杂是一种生命的奇迹》

开头:“可曾见过,沧桑褪色的万国建筑群?可曾赏过,阳明山的紧簇春花?可曾听过,爵士乐的错杂鼓点?可曾品过,青藤阁的浓香花茶?如果倏然抹去哪些杂体,那么生活将变得多么单

一、多么可怕啊!克林顿说每个生命都是一个奇迹。我说:杂,就是一种生命的奇迹”。

段首中心句 杂让城市创造奇迹;杂又让文学创造奇迹;杂更让自然和人类精神创造奇迹。

小结:中心句之间的关系必须是同一个范畴的几个方面,也就是说有内在联系;可以是对立的,可以是并列的,可以是递进但不能是交叉的

四、众星拱月——分论点设置要领(分论点设置的六中具体方法另文训练)

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分论点是支撑起这个灵魂的骨架,所以,要特别注意分论点的确立与设置。如何设分论点?

(一)横式分解法

我想握住你的手我想握住你的手,我最慈祥的妈妈。我想握住你的手,我最慈爱的爸爸。我想握住你的手,我最可敬的老师。

杂也是一种不同寻常的美

1、文化中需要杂

2、学习中需要杂

3、科学中需要杂

(二)纵向递进式 中心论点:乐为“小善” 分论点:

1、乐为“小善”,体现心灵美;(个人)

2、乐为“小善”,能使集体团结、友爱、和睦、互助;(集体)

3、乐为“小善”,有利于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社会)

(三)教你绝招

1、如果解剖不出几个分论点就反复中心句;或反复中心句加下文事例的内容概述。

2、开头优美语句+点题;结尾优美语句+照应文题

五、现场直播——作文只有草稿上的提纲,没有彩排。

(一)再看一遍 标题:我有我的美丽

开头:如果世界只追求牡丹的天姿国色,那么世界就少了无名花的芬芳;如果世界只追求大树的高昂挺拔,那么世界就少了小草的葱郁;如果世界只追求江河的波涛翻滚,那么世界就缺少了涓涓细流.无论是无名花还是小草、细流,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奇迹。我们应该学会欣赏自己的美丽,炫出精彩人生。

段首中心句

欣赏自己的美丽,才能使一个人出类拔萃。(正面,个体)欣赏自己的美丽,才能使一个民族傲然独立。(正面,群体)无视自己的美丽妄自菲薄,只会一事无成。(反面)

结尾: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奇迹。不要在意自己是野花就、小草还是细流,是生命我们就大胆地亮出自己,学会欣赏自己的美丽。

(二)会写才会赢——不要做棉花匠的女(会弹不会纺),请模仿上面的格式选做两个,一详一略(做在作业本上)

1、彩笔绘和谐

2、奏响和谐之音

小学生数学学习力培养 篇6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学、有效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6

新课程背景下提出的一个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所以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还给学生,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我们的数学教学更有实效性,我结合自己的多年教学经历谈以下几点:

一、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现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应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师要牢固树立“课堂是属于学生的”这一教育理念,把学习的时间真正还给学生。一节45分钟的课堂学习时间,应保证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三分之二的时间。此外,让学生自主学习,要给予学生自主思维的空间。它要求我们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把自身角色定位于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如在讲解多边形内角和一课时我是这样去引导大学生去自主探究的大家都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那么四边形的内角和,你知道吗?活动一:探究四边形内角和。

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学生分组交流与研讨,并汇总解决问题的方法。

方法一:用量角器量出四个角的度数,然后把四个角加起来,发现内角和是360?。

方法二:把两个三角形纸板拼在一起构成四边形,发现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相加是360?。

接下来,教师在方法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作辅助线的方法,连结四边形的对角线,把一个四边形转化成两个三角形。

师:你知道五边形的内角和吗?六边形呢?十边形呢?你是怎样得到的?

活动二:探究五边形、六边形、十边形的内角和。

学生先独立思考每个问题再分组讨论。

关注:(1)学生能否类比四边形的方式解决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

(2)学生能否采用不同的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后进行交流(五边形的内角和)

方法1:把五边形分成三个三角形,3个180?的和是540?。

方法2:从五边形内部一点出发,把五边形分成五个三角形,然后用5个180?的和减去一个周角360?。结果得540?。

方法3:从五边形一边上任意一点出发把五边形分成四个三角形,然后用4个180?的和减去一个平角180?,结果得540?。

方法4:把五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然后用180?加上360?,结果得540?。

交流后,学生运用几何画板演示并验证得到的方法。得到五边形的内角和之后,同学们又认真地讨论起六边形、十边形的内角和。类比四边形、五边形的讨论方法最终得出,六边形内角和是720?,十边形内角和是1440?。通过这样的教学引导,教师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找到了规律,得出了多边形内角和的求法,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让我们还给了学生学习主动权,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实效。

二、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

记得有人说过:“喜欢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这说明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喜欢和好奇心的源泉。我们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就应该积极挖掘学生身边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体验开始,让他们去主动探究学习。

比如在讲授几何例题:已知三解形ABC中,AB=AC,D为BC边所在直线上任一点,于E,于F。试求DE与DF满足的关系。本题没有提供图形,而且DE与DF满足怎样的关系不清楚,学生感到难以人手。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他们自己来参与数学发现呢?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一)、创设情境,明确探究目标

等腰三角形中,DE与DF的和始终是一个固定的值。激起学生疑问:点D、E、F的位置在不断变化,为什么它们的和却始终不变呢?这个固定的值是多少呢?与什么有关呢?如何来证明呢?

(二)、动手操作,深入探究

我去引导学生正确分类。你认为点D的位置可能有几种情况?(三种:点D在B、C之间或与B、C之一重合或在BC的延长线上)等腰三角形有几种类型?(锐角、直角、钝角等腰三角形)你认为哪一种情形最特殊?(等腰直角三角形)

(三)、从特例人手,让学生学会逐类考查。

(1)当点D与B、C之一重合时,DE与DF应满足什么关系?请进行合理猜想。(等于腰长,很容易验证。)

(2)当D在B、C之间时,上述猜想还成立吗?你能就此种情形验证你的猜想吗?针对上面的问题我让同学们以四人为小组,进行组内合作,充分发表己见,形成小组集体意见。进行组内的交流,学生概括题中DE与DF在不同情况下满足的不同关系,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教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们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让课堂教学生成的更有效。

三、转变单一的个体学习现状,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合作学习能让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彼此互通独立见解,展示个性思维方法与过程,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见解更加丰富和全面。为此我在教学当中经常采用这样的学习方式来让学生进行学习,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我在讲镶嵌一课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学习有内容,学生课前准备好一些边长相同的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 、正六边形,形状、大小相同的三角形,形状、大小相同的四边形。我把学生分成4个小组。第一组操作:用一种正多边形镶嵌,可拼出几种图形?。第二组操作:哪两种正多边形镶嵌成一个平面图案?第三组操作;用一些形状、大小相同的三角形能否镶嵌成平面图案。第四组操作;用一些形状、大小相同的四边形镶嵌成平面图案?然后每个小组把拼好的图形贴在黑板上,再派一名代表对图形进行讲解、相互交流,这样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地掌握了本节课知识又节省了时间。让本课的学习目标有效的生成。

小学生数学学习力培养 篇7

一、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听”是语文(听、说、读、写)能力中的首要能力,学生接受老师的指导,弄懂同伴的见解往往就是要靠听的质量来解决。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常常发现,同样的教学内容,有些学生听一遍就记下来了,有些学生却在老师讲了几遍之后,他还是一脸茫然,这取决于他们是否善于倾听。

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习惯,要引导学生听别人讲话时要做到: (1) 眼看对方(老师讲课时眼睛看老师;同学发言时,眼睛要看同学)。 (2) 集中精神听同学讲话,不分神,小脑袋的思维跟着别人发言的内容走。 (3) 不插话。但这些看起来简简单单的几个要求,学生能完全做到的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在课堂上,我会时刻要求学生做到眼看、耳听、心想,专心听老师讲课,留心听同学发言;在课余,还要求学生在平时与人交流中也要善于倾听别人的说话,并懂得在倾听中吸收有助于自己学习的信息。也就是说,我时时要求学生在听别人说话时,一要听清别人的话,二要听懂别人的话。只要我们坚持这样要求学生,我发现,绝大部分的学生都会在一到两个月内逐步养成善于倾听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勤于积累的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曾经教过一个这样的学生,他的学习能力一般,甚至可以说是低下。对于思维强的数学课,他在测试、考试中长期拿的都是30分以下的成绩。但就是这样的一位学生,在六年级的毕业考试中,数学只得了6分而语文却考了88分。究其原因,除了由于他较爱学语文,并且从一年级开始在我和家长的要求下,每天坚持积累语文知识,从开始的积累词语,到好句好段,再到高年级的报纸资料收集,他都坚持积累。从他的身上我更深刻地领会到,勤于积累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习惯。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为了培养学生勤于积累的学习习惯。每接到一个新班,我要布置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每人准备一本“收集本”,我把它冠名为“成长记录本”,要求学生用这本本子进行语文课的材料积累。开始时,从简单的积累好词好句入手,而且是从课堂上指导他们怎样摘录积累;当他们学会怎样去积累好词好句的方法后,就要求他们在平时的课外阅读中学习摘录自己喜欢的句段;继而引导学生们学会剪报。为提高他们积累的兴趣与质量,我经常利用周末,以主题的形式(如“成语王国”、“歇后语大本营”、“百花故事集”……)让学生定期搜集各方面的语文知识,丰富他们的课外知识的同时,也让他们积累大量的语文素材,从而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培养学生乐于表达的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学生的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如果说善于倾听的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的能力,勤于积累的习惯促进了学生读的能力, 那么, 乐于表达的习惯就会利于学生说、写能力的提高。

培养学生乐于表达的习惯, 首先从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大胆发言入手。语文课堂是个互动的交际场所, 不能只是老师讲学生听;也不是一些同学讲, 别的同学听;而应该是老师与全体学生人人参与, 人人都相互交流的课堂。因此, 我每一堂课都力求让每一位学生有最少一次表达自我见解的机会, 往往在课堂的后10分钟, 我会强调课堂上还没有发过言的同学要争取机会发言, 如果有某一位学生还是不举手, 我就会设计一个适合他的问题点名让他回答。而为了让每一位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 在课堂上设计问题的时候就顾及全体同学, 难度小的问题 (如读词句、读文段) , 我会让学习能力较低的同学来回答;难度适中的, 我会让学习能力一般的同学来回答;而那些难度较大的, 我就会让学习能力强的同学来回答, 保证人人都有机会发言。其次, 我会利用平时与学生一起的机会, 如课间、午饭时, 逗他们讲话, 与他们交流, 从而培养他们乐于表达的能力。

除了这些口头交流中培养他们的乐于表达能力外,我还引导学生通过书面语言培养他们乐于表达的习惯。我告诉学生当他们有话要对老师说时,看到老师在的,就直接用口头表达,但如果看不到老师,可以通过书面语言记录下来给老师看;看了一本好书,可以马上写下自己的感受,有哪些话碍于情面,不敢直接开口与长辈说的,可以给长辈写信等等。这样,通过各种方式,我让内向的、开朗的学生都乐于表达。

在宏观视野下培养学生的学习力 篇8

我们提出在宏观视野下培养学生学习力的命题,还是基于以下认识:

其一,学习力的培养必然是一个渐进的积累过程,我们需要避免成果流失和研究断代,导出有说服力的结果。

其二,在某一个学段有效的方法和策略,移植到另一个学段未必是有效的。诸多训练项目、训练手段、学习工具等应该有其最佳进入点,我们应该为学生调剂最适合的学习力营养配餐。

其三,宏观视野不仅仅是一个年段延续的概念,更是一个课程整合的概念,课题组提出的建模思想,切合学校追求课程整体改革的阶段和节奏。

其四,从我们接触到的全国各地同行的研究成果来看,大致呈现两头重、中间轻的态势。我们认为,这和初中阶段特有的“课程压力很大,选择空间很小”的学习生态有关。我们特别希望课题在初中阶段能有所突破,这是我们的责任。

下面,我就为实验学校在宏观视野下的学习力培养工作勾勒一个草图,与大家分享。

一、宏观视野下的学生训练

我们学校最早进入课题实验的一年级学生现在已经是七年级了,第一批幼儿园的孩子也已经是小学高年级了。7年来,学校移植共享了各地同仁的研究成果,诸多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在实验学校落地生根。当然,我们自己也摸索出有自己特色的训练内容和方法,简称为“三基本一综合”。

(一)基本机能训练

基本机能训练是本课题的操作起点和重要标识之一,其目的为了激活眼、手、口、脑的潜在机能,建立稳定的内在联系,使其随时处于学习的伺服状态。各学校都采用的机能训练操大同小异,这里不再赘述。在我们的宏观视野里,必须建立回答一横一纵两个问题:从幼儿园到九年级都练什么?并行的各个学科都干什么?

在纵向上,我们大致的线索是:学前———游戏为主;一二年级———制式训练操为主;三四年级———学科嵌入训练为主;五六年级———专项任务牵动为主;七至九年级———低频专门训练与综合任务牵动相结合。

在横向上,我们对课程操作方式进行改造开发:定位学科技能训练的标志性手段———进行合理衍生变式———判断与学习力机能训练的相似度———学习力训练的植入。

(二)基本学力训练

这里所谓基本学力,是指识别、记忆、阅读、计算等各年龄段、各学科都依赖的能力。基本学力训练往往与基本机能训练相匹配,呈一举多得之势。

(三)基本方法训练

基本方法在基本机能和基本学力之上,呈现一定的综合性。为了防止概念的模糊,我们将基本方法训练定义为:建立或使用特定程序、模型和工具完成学习的训练。我们特别强调方法引进的适时性,比如思维导图的进入,我们的流程是:三年级———用图进行粗放式学习;四年级———用图进行较精细的学习;五年级———尝试画图,用思维导图的思想进行问题分析;六年级———掌握思维导图绘制,全面辅助学习;七年级———优化思维导图,形成用图习惯;八、九年级———思维导图进入常态。

(四)综合能力训练

实验学校的教师团队在成长中感悟出并坚守住一个基本共识:用基本训练向综合学习输出能量,同时全面提高综合学习任务的服务质量和支持力度,是学习力培养的目标。我们认为专项训练中的“速、质、量”等指标,只是学习力的半成品,不值得过于沉溺。我们必须用综合学习任务来引导和催熟学生的综合学力。

二、宏观视野下的课程建模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校本课程受到大家的积极追逐,以至于许多教育实验课题,都将校本课程作为主要操作领域。但是,如果一个教育课题绕过课程的主峰而去攻占一个个狭义校本课程的山头,那么,打再多的胜仗,战果也是有限的。诚然,实验学校的学习力培养也是依托校本课程起步的,但当我们的实践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也是我们对课程的理解实现升华的时候。于是,我们的认识从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这一本不属于学校层面的课程逻辑中走出来,确立了我们自己的三类课程,这就是我们的“课程2.0”。

(一)“训练———能力”轴线的课程

这类课程包括体育、艺术、科学、综合实践等领域的学科,其基本特征是必须通过借助器材的身体力行的训练,在学生动起来的过程中,才能形成必要的能力。这类课程实施的关键是体验训练过程,培养技术思维,而不是学习间接经验。首先,具有学科本质属性的训练要真正做实,也就是要让学生上器材,进专用教室,进实验室,进实践基地。其次,校本课程内容必须敢于大踏步地进入,消弭国家课程、学校课程的人为界线,特别是体育、艺术领域。达到训练效果的载体和路径本应丰富多彩,在实验学校,我们正经历学校课程进补国家课程的阶段,即课程二次开发。第三,构成课程主要形态的训练要直接服务于学习力培养,并将指向学习力的内容序列化,这是课程的三次开发。第四,能力用进废退,要保持能力的活性,下大力气维系“用”的学习过程。

(二)“材料———修为”轴线的课程

这类课程包括语文(英语)、思品等学科,其基本特征是必须通过丰富的材料积累,增长见识,发展素养,优化修为,才能逐步实现学科的价值追求。当然,这类课程也离不开训练,但这里的训练与前述“训练———能力”轴心中的训练有着重要的区别。当前最大的问题在于把素养和修为知识化,让学生面对从材料中生硬地挤压出来的问题进行模式化的解答,充其量能解决知道不知道的问题,很难解决能行不能行的问题。所以,这类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关键是“多备料,少烹调”。我们大力建设书香学校,发展校园文化,就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三)“体系———思维”轴线的课程

这类课程包括数学、科学等学科,其基本特征是必须依托于学科固有的体系来结构课程。虽然新课程强调教材的经验本位,但其目的应是矫正以往忽视学生基本经验的偏差。数学新课标所定义的“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经验———我们觉得,“四基”对于科学学科也完全适用),本身就是一个整体:体系是基础,经验是路径,技能是抓手,思想是内核。这类课程大致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理科,是培养逻辑思维的重要载体,容易被当作学生聪明与否的试金石。我们一直在思考,“四基”如何上升为逻辑思维呢?学科建模的思想令我们豁然开朗,建模就是从具体经验向一般经验升华的过程。所以,这类课程关键是把知识建模明晰化,然后围绕模来组织内容。

这种划分的意义在于,我们把课程的校本化开发和实施真正纳入到同一个坐标系之中,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纳入到同一个坐标系当中,将教育实验聚焦到同一个坐标系当中,有助于我们概括出涵盖完整课程体系的课程实施策略。

三、宏观视野下的课堂改革

有了自己的结构方式,摸索出一些特殊的训练方法,实验学校的课堂就变了模样。实验学校大致存在以下几种课堂,由于目前还很难用模式来加以定义,只能从任务导向和课堂形态加以区分。

(一)个性起点的自主学习型课堂

我们现在面临的基本学情是,当一个具体教学单元正式展开之前,大多数学生对教学内容已经知之甚多。我们不能对这种学情视而不见,而要把这种学情当作实施教学的依据和改善课堂的资源。所谓自主学习,不是简单地“老师不讲”,而是课堂任务的多样化重构,包括以下基本要素:指向既定知识建模的充分的学习材料,可有效操作的诸如学案等学习工具,消耗性课材,自主的信息交流空间等等。

(二)特定方法的综合应用型课堂

这种课堂是“基本方法训练”成果的集中体现。一般来说,我们的基本方法训练是按照一定的节奏和需要分布于学习过程之中,不会出现单纯的方法训练课,但在方法综合应用一端可以成为一种课型。特别是随着年级的增高,作文、读书交流、整理复习等大体量的学习任务渐多,这种课型被广泛使用。比如我们的集中识字课,是对“五读”模式的综合应用;导图作文课型,是应用思维导图进行作文的综合应用。这种课型,在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可以保持学习技术的活性,使之逐渐固化为伴随终生的学习方式。

(三)综合目标的技能训练型课堂

这是一种学科正常教学和学习力训练深度嫁接的课型,在实践中存在三个层次。一是机能开发,主要存在于低年级,将眼、手、口、脑的训练和多学科教学有机结合,比如由音乐教师执教、融入大量体操训练的律动课,由语文老师执教的融入大量艺术元素的综合欣赏课;二是主题活动,是一种长程、开放与集中相结合的综合任务课,主要在小学中年级以上进行,可由多学科分别或联合设计活动主题;三是技术思维———逻辑思维训练课,主要出现在初中阶段,学生借助建模、思维导图等工具,对课程进行深度整理。

(四)开放空间的合作评价型课堂

这是实验学校特有的科研型课堂,教学过程有主讲教师、助讲教师、观察教师等共同完成。这种课型的初衷是评课评学,但逐渐演变成师生助学共学的成长型课堂,不仅学生能获得更多的信息源,教师也能更多地理解学生,理解课程体系。最初,这种课型要经过特殊设计,出现的频率很低,但现在正在成为一种常态,助讲、观察的角色也更加多元甚至随意。

四、宏观视野下的课题管理

实验学校不仅年级跨度大,而且办学地点分散,师生人数多,文化背景多元。同时由于是老牌的热点学校,社会对学业成绩的关注也常常对学校的改革举措形成挤压。所以,改好课题管理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一)整体设计,分层管理

在对学生的12年学习生活进行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学校通过问题、专题到课题三个层次的模型设计,将课题进行四个层级进行推进和管理:一级学校大课题,二级学科专课题,三级年级小课题,四级教师微课题。四个层面的实践研究,形成了常态化、一体式、横纵向的学习力课题实施形态表征。

(二)长短结合,及时调控

学习力培养立足为学生的一辈子负责,也要为学生当下学习生活的幸福负责。我们的课题研究既不游离于现有的管理评价机制,也不完全受制于现行机制。我们对于有关部门对学校的评价结果十分重视,发现问题,及时调控。同时我们也按既定的节奏让师生和社会看到学习力培养的中间成果,以坚定信念,提振信心。

(三)家校互动,把握节奏

我们学校面对12个年级的学生家长,多数家庭都会在学校训练的基础上层层“加码”:低年是多练技能,高年是多做题目。为了维系课题研究的常态化,我们每年通过家长学校与家长进行沟通,形成“规范技能训练在课堂、综合学习任务大开放”的模式,建设资源保障和过程陪伴型家庭,避免家长沦为考官角色。

(四)回归校本,自主发展

小学生数学学习力培养 篇9

新课程改革强调儿童理应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 “基于儿童”是儿童本位的语文课堂的出发点。而“儿童本位”下的语文学习力, 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语文和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以及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取语文知识、运用语文知识、创新语文知识的能力体现。由此可见, 语文学习力的价值在于语言性、综合性、实践性和社会运用的广泛性, 这比较接近于对语文教学本质的认识。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学生学习花费的精力和时间是衡量教育教学效率的重要维度,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力十分必要并且刻不容缓,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语文学习的积极情感、语文素养与语文学习能力三个重要维度。

2. 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力的基本前提

语文是一门富含情感的学科, 在长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 学生对语文自然产生了积极的情感, 而只有当情感与智慧相融合, 才会有语文学习的高效与有效, 才会有学生语文学习力的有效提升。

(1) 创设特定情感环境, 触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教育研究表明, 为学生创设特定的情感环境, 可以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 为学生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特定的学习氛围不仅有利于学生认知心理的放松, 而且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全部情感的积极参与。伴随着学生积极情感的产生和触发, 能使师生相处的氛围、智力活动等处于高峰状态, 促进语文高效课堂的形成。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望月》一文, 在文末拓展写话这个环节, 为激发学生进入想象的天地, 教师可以用课件出示皓月当空的画面, 再配以舒缓的轻音乐, 然后教师动情地叙说:“同学们, 让我们也回到那样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 你一个人静静地、傻傻地、痴痴地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 你尽情地展开幻想的翅膀, 如诗如画、如痴如醉, 来, 拿起笔, 把你心中梦幻的月亮写下来吧……”在如此特定的环境下, 相信学生会写出精彩的习作。

(2) 运用合作互助的学习方式, 催生学生的积极情感。众所周知, 小组合作互助学习是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最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 它能激活小组成员的思维, 激发成员之间合作探究的欲望和热情, 更能积极有效地改善学生置身其中的学习环境, 同时对参与合作学习者的情感的激发、能力的增强会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比如苏教版五年级教材《七律·长征》中有这样一句诗:“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有的学生这样认为, 从“暖”字可以推测出飞夺泸定桥的时间是在冬天。这时就可以抓住学生的思维疑点发问:“这里的一‘暖’一‘寒’到底应该怎么理解?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要用充分的理由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样灵活地运用课堂生成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之间合作探究, 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 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层次理解, 从而真正领略到小组合作学习所带来的愉悦之感。

3. 具有必需的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力的动力引擎

(1) 学生自主提问的学习状态提升了课堂学习的成效。课堂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提问有效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 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文本内容适时引导学生进入自主提问的环节, 围绕焦点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自主讨论, 以形成课堂学习的思维高峰。学生自主提问的课堂, 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更强烈、学习的热情更浓烈, 学习的成效也就更加突出。为保证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教师要做好适时的引导、点拨、升华和归纳, 灵巧地把文本的重点难点等相关知识重新构建或者补充到学生的有效提问中。

(2) 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 建构语文知识体系。教育研究表明, 要给予学生真知灼见, 就要在教育教学中善于引导他们主动去探求真知。学习的方法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内容, 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必要的语文知识, 更应该教给他们听、说、读、写、悟的具体方法, 让他们运用这些习得的方法自主学习, 进而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充满美感体验的言语实践的旅行, 只有这样, 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地体现出具体的有效性, 让学生成为听、说、读、写、悟的真正主人。比如在前置性学习环节中可以利用“课时导学单”让学生学会课前查阅资料, 进行课前的交流感知, 让学生主动养成课前收集资料的学习方法,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主话题开展自主探究活动以唤起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的思维意识, 在每次学习活动的建构中, 学生自然就会获得一定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找到学习乐趣的学生自然也会变得乐学、想学、会学了。

4. 提升自主学习语文能力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力的根本体现

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是在学习语文的活动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学生在自由的园子里徜徉, 学习的自信心必然大增, 主动快乐地学习自然会成为课堂靓丽的风景。主要体现在: (1) 思维能力的提升。德国学者顾立德在《杂志论文》中写道:该教的是思考的方法, 并非思考的结果。可见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不断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意识, 不断提升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2) 质疑能力的激发。如何激发学习动力,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能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建议, 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运用合适的教育教学策略, 进行适时地引导、鼓励和落实。 (3) 想象能力的丰富。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丰富的想象让语文的天地如诗如画、魅力无穷。 (4) 建构能力的开掘。依托教材、立足教材, 灵活运用教材、重构教材教学资源, 在听、说、读、写、悟等语文实践活动中提炼、挖掘语文学习的元素, 是提升学生语文建构能力的有效途径。

小学生数学学习力培养 篇10

关键词:辅导员,学习力,培养

高校学生学习力的提升与培养是学习型社会的要求, 也是个体发展的必然选择。学习力是指个体在生存和学习过程中主动应对外界环境变化和内在目标诉求而进行自身变革的能力。它不仅包含对自身知识结构的积极调整, 也包含价值观和思维模式的主动革新。它是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一个综合体。[1]学习力是学习动力, 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三要素的交集。个人或团体学习力的强弱, 取决于它是否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坚强的意志力和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只是表明具备了“应学”的动力;具备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仅仅是具有了“能学”的动力;意志力的坚定, 只是表明有了“能学”的可能性。只有将三者合而为一才是真正的学习力。

一、高校学生学习力培养模式的提出

根据高校学生成长成才的一般规律, 并结合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 引入组织学习理论和团体学习的理论, 从辅导员的角度出发, 提出一种动态的良性循环学习力培养模式:

在学生学习力培养模式中, 主线分为目标诉求、学习动力、主动学习和内容拓展四个相互影响的模块。其中目标诉求为学习的起点, 它包括了社会外部环境的需求和个人内在的兴趣驱动两个影响因素, 在该模块中, 辅导员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和社会需要指导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明确的目标诉求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 这是学生学习力培养的第二层次。充足的学习动力又会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通过主动学习, 学生个体必将完成自身在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和技能技巧等方面的自我超越, 并乐意于把所学知识通过社会实践和课程实习去检验, 从而达到学生学习内容的拓展, 这种拓展的成功或者疑惑又会反过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更高层次的目标和标准, 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培养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 在主动学习模块中, 一方面, 具体的学习形式包括个体学习、团体学习和组织学习三种学习形式, 同时学习形式也是三种学习方法的体现, 它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另一方面这种主动学习也是在学校规章制度和学习制度规范下, 并充分利用激励评估机制和多样化资源平台的保障促进的学习。同时, 对学习的充分激励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也能促进学生学习动力的增长。

从学生学习力培养模式的运动性来看, 它是一个多层次、多循环的“学习如何学习”的周期性过程, 总体呈现出一种螺旋上升的运动形态。从模式功能上看, 模式的参与主体是高校学生, 而客体包括规章制度、资源平台和激励评估以及组织形态等, 这些主要由高校学生一线管理人员去执行和创造。

二、高校学生学习力培养模式的实践———以菏泽学院无线电组织为例

结合院系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专业特点, 根据学生学习力培养模式的相关理论, 初期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以及外部的创新大赛需要, 试点建立了电子兴趣小组, 这个小组主要是通过个人兴趣驱动为原始的学习动力。其后, 由于组织学习和激励制度的有效性使兴趣小组的学习内容得到不断拓展, 并和课堂教学相结合, 把技术技能应用于实践, 在围绕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形成了以几个兴趣小组为依托的无线电社团组织。社团组织的定位是由学院团委领导, 系学生工作领导小组指导的学习型组织:以个人学习为基础, 团队学习和组织学习为载体, 利用多样化、多层次的发展平台,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促进学生学习力的提高和团队意识的形成。

以兴趣小组为基本的学习单元, 以个人主动学习和组内学习交流为主, 以培训和组织内部指导为辅, 结合实践操作的反馈, 构建了发展平台的多样化、层次化。电子兴趣小组遵循“调查、申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立, 以年级为单元, 年级辅导员担任该小组的指导教师, 并由指导教师聘请有电子专长的高年级学生担任小组顾问, 从技术层面和操作层面上给予指导和帮助。

在学校规章制度的前提下,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协会会员制度和培训学习制度, 把学习和技术实践制度化, 在奖助学金方面设立单项, 并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大赛, 强化学生学习的激励约束机制。在专业课课堂上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 强化个人自主学习概念, 同时通过协会培训和社会实践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并形成新的目标诉求。如协会制度规定每周五集体学习讨论, 每周周六开展为群众义务维修电器活动。另外, 小组实践活动的开展还与团委主题教育活动、院系党员教育活动等多种活动相结合, 以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了无线电论坛、无线电网站等学习平台, 以学生兴趣和年级为划分板块, 使论坛和网站丰富化。同时还注重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尝试以科技创新比赛为动力, 使创新活动日常化, 多次举办校级、院级创新成果展, 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化和特色化的发展平台。

一方面, 通过无线电协会活动的辐射作用, 有效促进了良好学风的形成, 从某种程度上, 缓解了学生就业力中动手能力不强的弊病, 为以后学生的就业拓展了更多的发展途径。另一方面, 小组学习力的增加还体现在学生知识产权数量的增加和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上, 电子兴趣小组成员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明显增多, 均高于同年级其他同学的平均数量。但是, 因为无线电协会组织只是一个提高高校学生学习力的试点, 在具体施行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足:投入到学习组织的人力和资金有限, 科学的学习力效果评估体系仍需探索, 合理的激励机制也需要完善等。但总体上, 通过学习力培养模式的实践, 有效鼓励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实现了学生学习力的持续提升, 实现了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小结

高校辅导员应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组建具有共同愿景的学习团队, 倡导群体互动式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生成教学因素的利用, 敏锐洞察学生对学习所产生的内部需求和社会发展对学生所带来的外在压力, 充分发挥管理和资源整合优势, 以素质拓展为切入点, 构筑和强化大学生的发展平台, 采取合适的方法和措施, 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史蒂芬·迪夫.学习力[M].常桦, 译.吉林:延边人民出版社, 2003.

[2]傅宗科, 袁东明.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策略与方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5.

[3]苏德强, 刘晓虎.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学习力提升中的作用探究[J].高校辅导员, 2010, (4) .

小学生数学学习力培养 篇11

关键词:学习力 音乐教学 想象力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在教学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远比教授书本知识重要得多。一个老师最大的成功之处不是教给学生多少,而是学生能够学会多少,应用多少。其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最关键。所谓学习力就是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三要素。学习力是指一个人或一个企业、一个组织学个人的学习力,不仅包含它的知识总量,即个人学习内容的宽广程度和组织与个人的开放程度;也包含它的知识质量,即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学习效率和学习品质;还包含它的学习流量,即学习的速度及吸纳和扩充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看它的知识增量,即学习成果的创新程度以及学习者把知识转化为价值的程度。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呢?我从以下几方面粗略地谈谈个人认识。

一、优化课堂教学手段,开发学习力

学生学习力的开发关键在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这就需要优化课堂教学手段。

1.歌唱教学。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也是实践的艺术,传统的音乐教育局限于老师教学生唱,在落实“双基”教学时,枯燥乏味,缺乏学生的参与。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器乐教学,以简单易学的乐器(竖笛)为学具,学习乐理知识,进行视唱、听音、唱歌、演奏、创作、欣赏等内容的学习,不仅能使全体学生参与,还能使原来枯燥无味的乐理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变得生动有趣,并且能帮助学生进行歌曲的学习和旋律的创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2.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在功能上具有一般教学机器无法媲美的特点,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教学中教师自己设计多媒体课件,把教学中的难点,在电脑上形象地显示出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益,特别是在乐理知识的学习、音乐家介绍、乐器了解、图谱展示、音乐欣赏等方面具有极广阔的发掘空间,这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3.改善教学方法,合理组织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摒弃“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灵活采用国外教改中的教学法。如“发现教学法”、“暗示教学法”、“程序教学法”等,利用音乐游戏歌舞表演等形式,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以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积极探求,形成主动性,让学生们在玩中动手操作、动口表达、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习力也就得到了较好的培养和体现。

二、重视创作教学,在创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力

音乐学科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创作教学,它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是美感的升华,是培养学生具有创造美的能力的一个较好的途径。我认为并不只是旋律创作才称为创作,音乐教学各个环节都可以进行创作教学。

1.节奏创作:学生利用已学的节奏可以进行节奏创作接龙游戏

2.歌词创作。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掌握词汇的情况,可以进行歌词的改编和创作。

3.动作创作,引导学生进行韵律操、健身操、手指操等的创编,把学生已学的广播体操和看电视学到的舞蹈动作进行提取、变化和组合,创编课前韵律操或课间休息操,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发了学生创造实践的潜能。

四、组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实践能力

音乐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又一重要途径。通过多种渠道借助学校兴趣小组、家庭教师、校外教育机构的力量。开展音乐活动,构建一个课外音乐活动的网络,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增加学生的实践,还能提供艺术创新的源泉,进而激励学生学习动力,确立创新的理想。这有以下几种形式。

1.自制打击乐器。学生利用废旧物品自制各种打击乐器,在制作打击乐器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相同的物体材料不同、大小不同、敲击方法不同发出的声音也有区别。学生在自制乐器的过程中,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得到了培养。其中有个班级还用自制的打击乐器编排了一个节目在元旦文艺汇演上向全校师生展示,效果非常新颖出彩。

2.组织学校器乐队、舞蹈队、合唱队、鼓号队,经常开展训练活动,在演唱、演奏、表演过程中,学生启动多种感官和大脑神经系统,使它们密切配合、协调一致,还要注意与其他表演者的协调一致,刺激和加强了大脑的功能,开发了学生智力,而在表现作品的意境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都会得到锻炼和发展。

3.组织文艺联欢。利用元旦文艺汇演,组织学生展开活动,确定自编自演、面向全体学生的宗旨,发动全体师生共同参加,对于节目质量高的班级进行表彰。

五、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什么是合作学习?结合我们音乐课堂和自己的实践,我的解释是: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之间通过在思想、行为上的合作配合、表演,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以一种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完成音乐课堂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的一种学习方式。而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中,小组合作也是极力提倡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

没有合作,音乐也不会产生和存在。在这样一种开放的人本主义理念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已被广泛的运用到日常教学中。正是因为合作有着如此丰富的内涵,使得我们更有效的完成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开展小组合作,不仅是教师的需要、学生的需要,更是教育改革的需要。

综上所述,通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会学习,学生素质得到了提高,个性得以健康发展。实际上,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这是我们教师最美好的心愿,也是我们教学目标中学习素质培养的终极所在。在音乐中的学习能力是学生在音乐活动与实践中由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所抒发出来的形象,创造出美的事物和美的行为的能力。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大量事实证明:音乐教育对培养学生思维力、记忆力、想象力、学习能力及促进人际交往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戴端.创造性思维与方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2]曹理,缪裴言.中学音乐教学论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小学生数学学习力培养 篇12

一、自我预设计划,确定目标

引导学生自我设定学习计划,让他们在明确一定的学习目标、方向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生成点,能使得他们的预学形成科学体系。引导学生自我预设相应的学习机会,利于学生在主动生成目标的过程中产生学习原动力。学生自我预设计划,对合理分层教学起到一定的引导促进作用。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一Unit1 School life的“Reading B School life in the UK”教学中,结合“Reading A”中的思考题目,引导学生就语篇表达主旨、词汇理解识记、语句表达等方面进行预想,帮助他们理清课文的整体感知体系。针对学生在“The different school life in the UK and China”“Which information did you read in the article”中得到的阅读感知,引导学生对阅读理解过程进行适当的计划安排,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感知目标和方法。围绕课程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学习计划,能使得学生在明确相应阅读学习方法的过程中自觉整理学习思维,帮助他们整体理解感知文本教材。注重任务引导、互动探究、总结反思等方面的预设引导,让他们在主动规划和积极搜集素材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样板,帮助学生强化理解感知。

二、自由合作探知,深化体验

让学生成为调控的主角,引导他们在自由合作的过程中主动找出相应的方法,使得他们的理解感知更加丰富和深刻。在指导学生自由合作中,多关注学生的不同,剖析问题及对策,让他们能够根据方法指导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思路和对策。借助任务化合作探究活化教学过程,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探究和尝试机会。例如,模块六Unit1 Laughter is good for you的“Reading stand-up for your health”教学引导中,围绕学生对健康的不同理解,建议学生就“How did you do for your health”和“Do you think the health is the most important for us”等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让他们能够结合各自的问题进行互动讨论,帮助他们深化感知。通过自由化合作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得学生在自我发现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更多体验,为他们积累知识奠定基础。自由合作探究,使得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让他们在主动尝试的过程中形成更为丰富的认知体验。遵从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从任务指导、互动探究、交流得失等方面进行引导,更能使得学生获得不一样的感知。

三、自觉总结反思,提升语用

建立在自我总结反思基础上的调控,使得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运用机会。引导学生自觉总结,让他们在主动反思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思维方法,对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英语知识起到一定内化促进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总结,利于他们在自觉反思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切入点。例如,在模块三的Unit 1 The world of our senses的“Reading B Fog”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就“Reading A”中的思考题目进行总结,引导他们就“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title of the article”和“Which information did you read from the article”进行总结,让他们在主动反思的过程中主动查缺补漏,帮助他们修正完善阅读理解中的疑难问题。通过自觉总结反思,使得学生有针对性地回顾学习过程与方法,让他们在主动调整思维方法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感知体验。指导总结反思时,应多根据学生的学习认知来主动调整策略,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裁量和主动修正的机会。关注学生的差异,让他们就各自的问题和得失主动修正完善,让他们能在自由化表达中不断丰富认知思维。关注学生总结中的共性问题,帮助他们剖析原因,探析解决的方法与措施。

四、结束语

运用调控策略指导,让学生在主动尝试和积极运用中获得更多自我调整运用的机会,利于培养自主探究能力。一方面,能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让他们能够适应英语学科的教学要求;另一方面,利于学生在主动调整自己学习思维过程中增强学习探究力,有更多的自我调适与运用机会。在调控指导中,突出学习认知预设引导、过程调整完善与总结反思,让学生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优化学习策略方法,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摘要: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调控策略,利于学生在计划安排、自由协作和总结反思的过程中找到学习思路。从自我预设计划,确定目标;自由合作探知,深化体验;自觉总结反思,提升语用等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英语,自主学习,调控,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张殿玉.英语学习策略与自主学习[J].外语教学,2005(01).

[3]华维芬.自主学习中心——一种新型的语言学习环境[J].外语界,2001(05).

上一篇:二级学院分工会下一篇:村卫生室从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