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的意义与策略

2024-12-04

数学建模的意义与策略(共12篇)

数学建模的意义与策略 篇1

一、分析初高中数学成绩分化的原因

1. 教学方式的改变

数学在初中阶段表达较为形象、直观, 题目可以经过多次练习而熟练。而高中数学解题的思想和方法更注重推理和论证。在高中数学教学的时候, 会将模式趋向于粗线条, 让学生们能够自主地将知识的构架分析出来, 并辅以一些较为典型的例题。学生刚刚进入高中,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能一开始并不能够被学生们所接受, 思维障碍时常会产生, 数学成绩也会因此而下降。

2. 心理与环境的改变

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在面对新的教师、新的同学、新的教材时, 适应的过程是必须要经历的。此外, 由于初三的紧张学习, 学生刚进入高一时, 会有一种松懈的心理, 缺乏紧迫感。例如, 充要条件以及集合等方面的知识很难被学生理解, 被动的学习方式对学生影响较深。

3. 教材的改变

教材中的知识量与初中相比会增加许多。学习的过程和呈现方式逻辑性较强, 教学的语言也会有所变化, 叙述过程较规范、严谨, 提升了抽象思维度, 加大了知识的难度, 灵活的解题方式较多。例如, 在初中的数学知识中, 实数集内的运算较多, 然而高中阶段会重视相关概念的定义。

二、初高中数学衔接的意义

初高中数学的衔接, 一方面要将知识衔接, 另一方面还要将师生的情感、学习习惯、学习方式以及教学有效衔接。要想将初高中数学衔接的意义最大化, 就要充分地考虑到教法、教材、课程大纲以及学生的实情。高中的数学知识比初中的增加了难度, 并且学习时间比较紧张, 除了一些比较基本的知识需要掌握之外, 还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因此, 在教学的过程中, 一定要将初高中的数学衔接贯彻落实。例如, 高中学习基本初等函数和函数概念, 可以衔接初中的二次函数, 让学生感受到虽是新知识, 但也有熟悉的感觉, 从而将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起来。

三、初高中数学衔接的策略

1. 课堂教学环节要优化, 让初高中知识衔接能够完善

教师要注意解题中的思路分析方式, 将数学的正确思想充分渗透给学生们, 起到合理指导的作用。

(1) 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增加实例的列举, 增强教材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教具的演示要加强, 多媒体的辅助教学是非常适合的方式, 能够提高学生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并且, 概念和定义之间的比较要加强, 让学生能够深刻地理解教材。此外, 对于定理、公式中每个字母的特例、含义以及适用的范围等要进行详细的说明概括, 以这样的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 从而提升记忆力。

(2) 知识的实质理解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是比较抽象的, 在应用方面也较为灵活多变。所以, 在新知识的讲解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们将新知识与以往的旧知识衔接, 对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要重点进行区别、分析以及比较。

(3) 注重练习反馈

学生在做题方面没有针对性, 都是教师布置什么就去完成什么。那么, 教师就要布置一些有目的性的习题, 针对学生薄弱的知识点进行补救, 使其得到提高和巩固。此外, 教师要对学生有一定的认同和理解, 以引导的方式, 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具备掌握知识的能力, 因为学习本来就属于反复练习进而提升的过程。

2. 让学生学会学习

利用分层次、多训练、小梯度、低起点的方式作为出发点, 教师在教学伊始不要将知识深入化, 而是要以递进的方式将高中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们, 这就是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讲解难点的时候, 要注意学生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教师讲解教材的时候, 最好是用初中的知识作为铺垫, 让教学的方法和内容都能够和学生实际或已有知识相衔接。一个单元结束的时候, 教师要和学生们一同进行单元总结, 让学生养成总结的习惯, 那么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就会提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让解题过程中所涉及的步骤和思路都能够灵活多变, 让学生进行思考性解题。

3. 重视入学教育

入学教育能够将初高中的衔接有效建立, 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入学教育若能够搞好, 学生就能够提升对初高中数学衔接的认知度, 紧迫感就会增强, 刚刚进入高中的松懈情绪就会得到相应地消除。充分的入学教育能够让学生有效了解高中数学的特点, 主要可以从几方面对学生进行渗透: (1) 对学生讲解一些针对高中数学比较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 指出需要注意的事项, 让学生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2) 将高中数学学习中涉及的课堂教学特点和内容体系特点充分讲明; (3) 对学生讲解清楚, 在整个高中数学中高一的数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定要打好基础; (4) 进入高中前的假期, 可能会使学生对于初中所学的数学知识有一些淡忘, 那么就应该适当地利用一些时间复习初中的数学知识, 为即将学习的高中数学做铺垫。

总结

根据以上的论述, 在高中数学的初期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将学生在此阶段数学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 再找出原因, 然后有针对性地将初高中的数学教学进行衔接。以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刚刚步入高中的学生,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新型的学习模式有所适应, 能够顺利、高效地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董伟亮.做好初高中数学衔接实施尝试性教学法[J].祖国:建设版, 2012 (11) .[2]张春笋.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搞好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 2012 (24) .[3]杜文军.新课程下初高中教学衔接教学的实验与研究[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 2012 (7) .

数学建模的意义与策略 篇2

高中数学合作学习实践意义及策略

文/郭俊梅

摘 要:为了实现充分的教学互动,让学生能相互帮扶、取长补短,促进学生的心灵成长,教师可以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组合成优差互补的学习小组,然后让他们围绕共同的学习目标进行探索,最终共同进步和提高。结合高中数学教学实践对其实践意义和策略进行了讨论与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合作学习;小组搭配;合理分工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新课标要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充分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互动学习、自主学习。为了让不同认知层次的学生都能共同进步和提高,我们在相互帮带的基础上探索出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进行优差搭配构建成4人的学习单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共同的学习任务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如此一来不但还原了学生的学习地位,还能充分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学习探索中相互扶持,取长补短,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完成知识迁移,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交际技能。鉴于此,我结合这些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对高中数学合作学习的意义及优势进行分析,提出合作策略。

一、合作学习的意义及优势

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共同的学习任务下通过明确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把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有机联系在一起,完全颠覆了传统数学教学中宣讲概念―题海战术的机械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体验“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知识生成全过程,有效提升学生搜集和整合信息的能力、讨论和探索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合作学习将互动的中心迁移到生生互动上,这与新课改给我们提出的以生为本的理念相契合。教学活动中,学生存在客观上的认知差异,每位学生都存在学习态度、知识结构和思考方式的不同,合作学习就恰恰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相互启发、彼此激励,这样每位学生都能在互动中收到启迪,获取知识,健全人格。其次,合作学习不光注重知识的获得,还重视认知、情感、技能目标的全面发展。合作学习将学习整合成互动性的目标导向活动,该过程中需要学生相互交流、互教互学、彼此争论、共同提高,在这样充满友爱与分歧、互助与竞赛的互动中。每个人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证明自己的观点,听取他人的意见,最终实现情感交流和技能目标的全面进步。

二、统筹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不是单纯的前后桌组合,课堂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搭配方式比较多,诸如自由组合、同桌搭配、同阶成绩组合等。但是我们不能一一套搬这样的方式,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和特长优势进行统筹搭配。实际教学中,我们通常以共同进步和提高为目的,所以自由组合等搭配方式不太严谨,起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了实现组间公平竞赛和组内相互扶持、共同进步,我通常以优势互补的为方法,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原则组建4人的小组。组内设置组长1名负责统筹安排学习任务,()书记员1名负责记录大家的合作成果。搭配过程中,我们不要只顾优等生,更要重视那些平时交流比较少、不敢开口问问题的学生,要安排对应的优等生帮带他们,帮助他们尽快融合,使他们逐渐敢于开口交流,实现人人都有事情做,人人都是课堂的主人,实现高质量的合作。

三、合作学习实践方案

1.合理分工

合作学习中合理分工是重要的一步,这是保证分工协作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具体操作中,我们对发言、作记录、总结演示等都要根据学生的实情进行统筹安排,注意职务定期轮换,这样才能尝试不同的任务,增长不同的`技能。分工过程中,我们也不能置身事外,要适时巡回检查,回答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然后总结共性的问题进行,共同解释,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对每个学生都有所要求,要求学生人人都能发言,不能成为课堂的旁观者。

比如,我们在教学高中数学“函数的奇偶性”一节时,其教学要求与目标为:(1)掌握函数奇偶性的概念;(2)掌握判断函数的奇偶性的基本方法;(3)能画出奇函数和偶函数的示意图。针对这样的学习目标,组内应该这样分工:(1)让基础薄弱的组员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函数奇偶性的基本概念;(2)基础好一点的学生分析和总结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3)优等生画出典型的奇函数和偶函数,诸如:偶函数y=x4+x2,y=x-2+2,y=x2n(n∈Z)奇函数y=2x,y=x-1+x等函数的图象,画图过程要全组成员观摩和指点。这样的分工承认了学生的客观差异,但是要弥补差异,我们还要留出时间互换角色,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整个学习流程,这样才是完善的合作学习,才能取长补短,实现共同进步。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主要精神就是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能力就要从互动中来。合作分工完成学习的前奏后,组内学生开始按照自己的学习分工进行思考,然后发言,书记员进行成果记录,最后通过相互帮扶完成动手实验,最终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有效提升能力。

这里以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情境为例:张某想在成都买一套房,要求是尽量低的高度能全年全天采光,已知前排楼的高度是100米,楼间距是60米,楼层高3米,问张某最低买多少层?这样的开放性实际问题是能力的体现,是高考的趋势,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掌握这类问题的精髓。

小组面对这样的问题,优等生首先要给大家分析解题思路:(1)指导理解和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画出示意图(如下),按题意标出对应尺度;(2)启发基础薄弱的学生分析题目要求的是哪里(图示的CD的高度x米);(3)反应快的学生启发大家认识到CD的长度是前楼影子映射到地面后剩下的长度;(4)我们只要求出60米楼间距能承担前楼多高投射来的影子就可以了。(5)地理学得好的学生提醒大家要想全年采光就得计算冬至日成都的太阳高度角H=90°-(23°26′+30°39′)=35°55´;(6)这样就很轻松算出60米的楼间距能承受前楼是tan35°55´×60米;(7)算到这里就一目了然了,我们可以让基础薄弱的学生继续完成下面的计算,然后大家各自独立完成图示及分析。

这样设置让学生都体验了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给后进生树立了成长的信心和勇气,这样分工合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高效课堂的必经之路。

3.完善评价

合作学习的评价是针对学习成果进行总结的重要途径,针对讨论的内容教师要采用集体讨论的模式得出结论,而不是简单地否定和肯定来得出结论,而针对合作学习过程中各小组的表现则要进行全面评价。教学实践中,各组组长先在组内开展自评和互评,然后将问题总结出来,最后在课堂上各组展示问题和成果,我们再针对大家发现的问题进行指点和评价。例如,平时基础比较差的学生经过思考找出了几条现实生活中用密度概念可以解释的例子,我们就要给予语言上的鼓励和肯定。还有在组间我们要进行成果展示,评论出做得比较认真、成果突出的学习小组,颁予嘉奖。这样的评价其实不用多少物质的奖励,更重要的是精神的肯定、鼓励和促进。

联系教学实践对高中数学合作学习的讨论与总结,总而言之,合作学习契合了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原了他们在学习探索中的地位,有利于他们及时发现问题,学习他人的优势弥补自己,最终实现共同进步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军。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探究[J].考试周刊,(A2)。

[2]张丽华。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合作学习的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3(30)。

[3]徐虹。高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

数学建模的意义与策略 篇3

从理论上来说,如果能让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并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学效果势必事半功倍。而实际情况是,高中生数学知识有限,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让他们从实际生产和生活之中发现问题存在较大的困难。因此,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多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来的,这使得教学预案当中的问题设计成为数学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

一、教学问题设计的意义

对于问题设计的重要性,许多科学家给出了经典的论述。如乔治·波利亚认为如果问题能够引起好奇心,能够展现人的创造力,那么人们就会在用自己的方法求解问题的过程体验并享受发现的喜悦。美国数学家保罗·哈尔莫斯将问题看做是数学的心脏,认为数学问题是引发学生思维与探索活动的向导。只有明确了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才能启动学生的思维,才能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更加有效,才能为学习提供持续的动力。

(一)问题是数学课堂的心脏

数学课堂教学的心脏就是问题。没有问题,学生的思维就没有方向,就得不到锻炼和发展。但如果我们课堂提问的都是“是不是”“对不对”之类没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就会弱化学生的智力。真正有效的问题应该能够使学生实现思维过程和知识结构的有机联系,使其数学知识内化为能力。或者说,是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本质,完成数学的构建。

(二)问题是数学教学的载体

数学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维训练场。但是,实际教学中,不少人以机械记忆、机械训练替代学生的思维,没有实现教学活动的双边性。缺少了学生的参与,如何能实现有效教学呢?唯有设计合理、恰当的问题,并借助这一载体,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主动思考、自觉探究,才能避免课程改革之中的众多误区。

(三)问题设计应该同时体现发现与探究过程

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应该从全局考虑,既要注重问题的发现过程,又要体现问题的探究性。发现问题本身就是经过一系列思维活动的结果,而问题探究也是提出问题思维的继续与完善。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与探究问题不断地循环往复,将数学发展史缩短到了短短的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中锻炼思维、提高能力。

二、数学教学问题设计的原则

根据数学的学科性质和心理学的观点,数学教学问题的设计应该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一)合理性

即所创设问题应该难度适宜,位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之内,学生“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因此,设计教学问题之前,应该对学生的认知规律、身心发展规律、生活条件、知识基础做出客观分析。

(二)直观性

即教学问题应该体现出明显的数学特征,有利于学生领悟数学的实质,提炼数学方法,理解数学思想。

(三)开放性

即问题应有层次感,入手容易,方法多样,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展开思考和讨论。

(四)挑战性

即问题应该能够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其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主动参与探究活动。

(五)体验性

即学生能够亲自体验数学知识的得出过程,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快乐,这会极大地推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三、数学问题设计的策略

(一)增强趣味性

俄国教育家乌辛斯基曾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这较好地阐释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问题设计时,要特别注意情境创设的趣味性,让学生产生浓厚的新鲜感。如在“二分法”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设计教学问题:

中央电视台幸运52栏目有个猜价格的游戏,你有办法快速猜准价格吗?

当这一问题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之后,我们可以立刻再抛出一个小游戏:让学生互猜生日,看谁用的次数最少。

如此设计问题,趣味性强,学生积极参与,求知欲和学习欲望都得到了满足,可以让学生在快乐之中感知数学、学会数学。

(二)注重探究性

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探索是教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究,就没有发现。如果学生亲自参与了探究活动,那得来的知识既难忘,又深刻,还充满快乐的回忆。探究性学习本身也是我国此轮课程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问题设计时,应该注重问题的探究性,引导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方法和理念。

(三)提倡开放性

具体来说,我们的教学问题又可以分为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問题。封闭性问题就是答案唯一的问题,主要是让学生回答“是不是”和“对不对”,一般来说,对于师生之间有意义地交流没有太大的促进作用;开放性问题则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体会和认识来给予回答,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较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概括、推理等思维活动,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问题设计时,提倡开放性的问题,力求避免封闭性的问题。如我们学习“向量数量积”时,教师应该问“你如何理解向量数量积的?”而不应该问“向量的数量积是向量吗?”若还想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简单评价课堂教学时,我们可以问“你今天从课堂上学到了什么?”

当然,我们说提倡问题的开放性并不是说学生可以随意说、任意想,而应该控制好问题的范围,使学生有明确的思维方向。如果我们一开始设计的问题范围偏大,可以在追问过程中缩小范围。如何实现开放性与正确答案之间的平衡,这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

(四)体现层次性

要求我们设计的问题应该呈现出序列性,由浅入深地逐步展开。低水平的问题一般为记忆性、理解性的问题,而应用性、综合性、分析性和评价性的问题则属于高水平问题。低水平的问题有助于学生理解力的提高,也是学生掌握高水平思考技能的基础,而高水平问题则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数学方法的理解,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因此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时,应该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提高教学问题的水平。

学起于思,而思源于疑。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该精心设计教学问题,让学生在认知冲突的驱使下,产生探究的欲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不停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一步步地走向数学成功的殿堂。

数学建模的意义与策略 篇4

一、幼儿园数学游戏化教学的意义

在幼儿数学教学中, 通过游戏活动可强化教学效果, 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 让学生充满学习热情。具体表现如下:1.通过游戏活动, 可唤起孩子对数学活动的积极热情。由数学知识本身看, 具有较强的逻辑性, 而幼儿因年龄与认知限制, 思维能力低。若想要幼儿主动融入数学学习活动, 则需要将数学知识巧妙地渗透到游戏情境之中, 让幼儿在玩中学习。2.充分发挥幼儿主体性, 增强幼儿情绪与实践体验, 促进幼儿智力与非智力的发展。在游戏化教学中, 可营造出活跃轻松的学习氛围, 消除幼儿消极情绪, 让幼儿在多种游戏与实践活动中增强亲身体验, 自由活动, 感受学习乐趣。同时, 为了完成游戏任务, 幼儿需调动多种感官, 交流讨论, 从而发展智力, 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如学习“5以内序数”时, 教师可设计“捉迷藏”游戏, 将小动物分别藏在五棵树上, 引导幼儿找出这些动物, 并认真观察, 回答“哪种动物躲在第几棵小树上”。这样, 既有助于幼儿认识序数, 增强幼儿实践体验, 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与思维能力。

二、幼儿园数学游戏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在幼儿数学教学中, 将数学知识渗透到游戏中, 可让学生快乐学习数学, 轻松成长。那么, 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 该如何有效组织游戏化教学, 这就需要教师注意如下几点。

第一, 营造良好的游戏环境。在幼儿园游戏教学中, 教学环境对学生的课堂参与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若要唤起孩子们的游戏欲望, 幼师则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来设置良好的数学游戏环境。由数学本身来看, 是数和形的有机统一, 在教室周围随处可见。比如, 幼儿学习与生活的处所———活动室, 其四周就蕴含着数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结合活动目标, 活用数学材料, 诱导孩子们自主发现与学习数学知识。比如“兔妈妈”带着一群“兔儿”在“草坪上”玩耍, 让幼儿感知总和、大与小等数学知识;小鸟栖息在大树上, 小鸡在树下玩耍, 让幼儿感知数学空间方位。

第二, 围绕教学目标, 组织多种趣味数学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热烈的学习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 是学生学习活动最重要的动因。在幼儿园数学游戏化教学中, 为了激发幼儿学习动机, 诱导幼儿主动构建数学概念, 教师则需要从幼儿兴趣、爱好入手, 再围绕教学目标, 组织丰富多样、生动有趣的数学游戏活动, 让幼儿产生学习需求, 主动参与, 建构数学知识。如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有趣的图形宝宝》。活动目标:借助游戏与操作活动, 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图形;初步排除图形颜色、大小的干扰, 学会辨认, 分类图形。活动方法:以游戏法为主, 整合讲解演示法与操作法, 以“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等游戏与操作活动将各知识点串联起来, 让孩子们动起来, 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使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交流合作等过程中全身心投入活动之中, 认识多种图形。比如, 游戏活动:说图形, 拿图形。幼师说出图形名称, 孩子们以最快的速度从课桌上拿出相应的图形, 比比哪位小朋友找得又快又准。活动方法:幼师依次说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图形, 小朋友们则听口令拿出正确的图形, 表扬表现好的学生或小组。教学之后, 还可利用“图形宝宝找家”的游戏巩固知识, 让幼儿学会正确分类图形。师:在刚才的游戏中, 小朋友们表现很棒。现在图形宝宝又需要你们的帮助了, 它们想回家了, 你们可以将它们送回家吗?幼师给每位小朋友几个形状不同的图形宝宝, 跟着老师一起将这些图形宝宝送回家。准备好篮子, 上面贴有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图片;引导小朋友们将自己手中的图形放到标有相应的图案篮子中。这样, 通过游戏与操作活动, 可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图形, 学会辨认图形, 学会正确分类。

第三, 根据游戏形式与性质, 灵活指导。在幼儿园教学中, 因幼儿年龄限制, 自我调控能力不高, 若要保证有序的游戏活动氛围, 则需要幼师适时调控、指导与引导。同时, 在形式不同的游戏活动中, 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尽相同的, 需要根据具体实际灵活指导。如在数学个体游戏活动中, 幼师通常以旁观者角色关注孩子们的游戏情况, 不干预游戏活动, 而是适时指导;在结伴游戏活动中, 幼师需巡视观察, 参与到幼儿活动中, 给出活动建议, 有效指导。而在小组合作游戏活动中, 幼师一般以评判者或者组织者的角色予以指导, 诱导幼儿讨论交流, 共同解决问题。

文化生产力的理论意义与发展策略 篇5

探讨文化生产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有利于我们从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角度来认识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重要性,有利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文化利益.

作 者:刘文俭 崔晓雁 作者单位:刘文俭(中共青岛市委党校,科研部,山东,青岛,266071)

崔晓雁(中国海洋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部,山东,青岛,266003)

数学建模的意义与策略 篇6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文化;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2-064-1

一、数学文化的内涵

在确认数学是一种文化之后,应进一步理解数学文化的丰富内涵。数学文化内涵非常丰富,究竟什么是数学文化,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数学文化的含义:

数学文化的概念包括两部分:一是以数学家为主体的共同群体所特有的行为方式、思维习惯、态度等。二是以普通人为主体在数学活动影响下不知不觉形成的思维习惯、行为习惯、态度等。即数学文化就是通过数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共同群体所拥有的行为方式、思维习惯、态度等。

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意义

1.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现如今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时候都是讲解某一个知识点,然后就是关于这一个知识点的反复训练,这就让学生觉得数学课就是不断的做题,是枯燥无味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树立正确的数学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这些成为了现代数学老师的所需要面对的问题。

在课堂中适度地向学生介绍与数学有关的话题。例如在进行概念掌握和定理的理解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向学生介绍一些定理发明的数学家曲折的人生的故事和在数学的探索道路上不畏艰险、勇于进取的精神,既活跃课堂的氛围,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全方位思维模式,让数学学科不再是枯燥的难学的学科,而是一门充满了艺术的、生动有趣的学科。

2.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本质。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数学知识的背景历史的介绍、数学知识发展过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不仅是一门学科还是一门语言艺术,更是一种自然和社会联系的工具,从而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了解社会和自然,探索客观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的大量复杂的信息进行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极为有效的手段。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素养或许很多人比较陌生,数学素养属于一种综合的思维模式,具有一定概念化和抽象化。它是指具有数学文化的各个层次的整体素养,无论是知识、思维方法,也包括数学的眼光和态度以及精神的判断等多方面的品质定义。数学素养可归纳为三个方面:运用数学的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方法;个体观念、精神、品格的形成。

三、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策略

1.树立“大数学”的思想是渗透数学文化的关键。

在数学课堂上,要充分的发挥教材中数学文化内容的作用,努力地引导学生们体会数学的博大精深和了解数学的价值,了解数学与当今科技快速发展的因果关系。帮助大家树立“大数学”思想,让学生明白人类身处数学的世界里,我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处处和数学有关。数学本身除了庞大的体系外,还积极的促进了国防、科技、文化、艺术等多领域的快速发展。让学生们明白社会中的很多问题都是靠数学来进行解决的,让学生深刻地体会数学理论渗透的范围如此之广,社会各行各业的人都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文化活动中来,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这样才能端正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数学更强烈的求知欲望。

2.在课堂教学情境创设中渗透数学文化。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中着重强调:“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等。

教师应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认识所生活的环境与生活”,学会“数学地思考”。从数学概念、数学公式、数学定理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从数学名题、数学故事、新闻媒体报道的科学事件等方面选取素材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把数学概念、数学方法、数学思想的起源和发展自然地展现出来。把数学问题的背景、形成过程、应用以及它与其他概念的联系合情合理地表达出来。让学生在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去看待和理解数学,领略数学的审美,切实感受数学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

3.在介绍数学发展史中渗透数学文化。

著名数学家霍格本曾经说过:“数学史是与人类的各种发明与发现、人类经济结构的演变、以及人类的信仰相互交织在一起的”。高中的数学已经不同于初中和小学的数学,我们可以用数学的发展史对数学知识进行解释,解释数学知识的来源、历史以及对数学的作用。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是谁发现的,还要告诉学生数学知识产生的经过,明确数学理论产生和发展形成的脉络,理解数学在文化、科技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从而认识到数学是一种生动的、基本的人类文化活动。

例如在学习《函数》这一章之前,先介绍函数的发展简史。函数概念是数学概念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纵观300年来函数概念的发展,经过众多数学家的历次扩展,从图像的几何反映;公式的代數表示;两个变量的依赖关系;输入——输出机器;现代集合理论定义等来不断赋予函数概念以新的思想,从而推动了整个数学的发展。让学生从函数的发展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内部的动力,以及人类思维对数学产生和发展的作用。

论初中数学活动的意义及开展策略 篇7

一、开展数学活动的背景和意义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育的目的之一。很多学生觉得数学枯燥无味,甚至害怕上数学课,更谈不上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他们总是把数学等同于众多数学知识的纷繁汇集,认为数学是由公理、定义、公式、定理等事实性结论组成的,是静态的。所以,有学生经常反馈:“上课明明听懂了,为什么不会做题呢?”通过教学实践可以发现,开展数学活动就是解决上述困惑的一种有效方法。其实,每一堂数学课都是围绕解决某个问题而设计出多个教学活动,而解决问题是整个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形式和核心内容。“学数学”的教学活动应该是老师和学生一起探索数学,因此,生动有效的数学活动尤为重要。

二、开展数学活动的目的

开展数学活动主要有两种目的,一是利用简单的实验或动手操作,探索、猜测或验证数学知识,从而获得本节课的新知;二是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理论,通过一些测量或操作,达到应用新知解决问题的目的。开展数学活动,不仅是要实现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有兴趣学习数学,把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且生活化。

三、例谈数学活动课的开展

1. 以获取新知为目的的数学活动

“图形的平移2”是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第一节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节共分3个课时,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一课时的认识平面图形的平移,探索平移的基本性质,研究简单的平移画图。第二课时需研究沿坐标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对应点坐标之间的关系。本课立足于学生在小学阶段已学习的平移内容及七年级下学期学习的轴对称,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图形变换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开展观察、分析、画图等活动,以丰富学生对图形变换的认识。分析了学生的学情及教学目标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活动。活动一:我来说,你来画,主要内容是根据指令描点,按照要求顺次连接,构成图案,学生展示作品,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复习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知识,并发现数学的美,展示作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成就感;活动二:向右平移2个单位,向左平移1个单位,归纳小结;活动三:向上平移2个单位,向下平移1个单位,归纳小结;活动四:猜一猜,再画图验证,通过不同的图形变化作图,有正面探索和逆向锻炼,让学生发现平移前、后图形的变化与坐标的关系。这是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知识探索新知的过程,探索过程简单多变,学生乐在其中;活动五:归纳总结,学生更加清晰平移前、后坐标的变化关系,以此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归纳能力,并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是“有理数及其运算”,第一节的学习任务之一是进一步认识负数,理解有理数的意义。针对这一学习任务,设计教学活动如下:某班举行知识竞赛,评分标准是:答对一题加1分,答错一题扣1分,不回答得0分;每个队的基本分均为0分。计算得分时,出现了某队最后得分是负分的情况。这样就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理解了负数的意义,这就是典型的为了获取新知而开展的数学活动。

2. 以应用新知为目的的数学活动

九年级上册第四章是“图形的相似”,在学习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条件后,第六节是学习如何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这节课就是典型的以新知的应用为目的而开展的数学活动。具体设计是:教学内容安排2个课时,第1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测量原理和测量注意事项,并进行分组和各小组的分工,掌握实验报告的撰写要求。(测量方法:方法1:利用阳光下的影子测量旗杆高度;方法2:利用标杆测量旗杆高度;方法3:利用镜子的反射)。第2课时是让学生实地选择一种方式测量物体的高度。活动如下:第一,选择测量的物体;根据校园环境和当时的天气,选择测量校园里一棵树或一栋教学楼的高度;第二,选择测量的方法;第三,各小组明确分工;第四,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报告。由于每个小组的每一位同学都有明确的职责,所以,对于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来说都有收获,从而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四、结束语

开展数学活动是为了解决数学问题,达成教学任务。它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概念、性质的理解,从而达到“会用”的数学学习目的。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索的空间里,成为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创造者,感受到数学并不只是理论的堆积,而是解决问题的“法宝”。

参考文献

[1]施美霞.引入活动课教学策略优化初中数学教学效果[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4).

数学建模的意义与策略 篇8

1.课前教案设计环节缺乏把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求纳入教学目标的意识.

2.在现场课执教环节, 知识形成的过程中缺乏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揭示与提炼, 在知识应用时不注重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对解题的指导作用, 课堂小结时忽略数学思想方法的归纳提高.

3.在课后反思环节, 重知识传授完整与否和教学技能的运用情况进行反思, 忽视对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有效性反思.

赛后, 笔者和参赛教师进行了交流, 了解到在实际教学中, 导致数学思想方法渗透被弱化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有的教师不能正确看待数学思想方法的迟效性, 产生了“数学思想方法重要但不紧要”的思想;二是有的教师对如何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缺乏智慧.

鉴于此, 笔者围绕“良好的数学教育”和“数学思想方法”阐述自己的观点, 与同行商榷.

一、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是数学教师的使命

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数学课程应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何为“良好的数学教育”?有专家认为, 良好的数学教育就是使学习者在数学活动中 “能够探索数学的本质, 体验到数学的精神, 进而学到数学知识, 学会数学的思维, 掌握学好数学的方法, 逐步形成一定的数学能力, 慢慢感悟和理解数学的思想, 在不知不觉中提升数学素养”.“良好的数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提升学习者的数学素养.而数学素养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便是感悟和理解数学的思想, 能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去处理数学领域内和领域外的问题.

学生能否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完全取决于能否遇到一个有远见的数学教师.价值观念引领行动, 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 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是以知识为中心还是以能力为重?是逐利当前还是放眼长远?是坚守教育理想还是屈从世俗要求?数学教师的使命是数学育人.育人, 就不能只关注结果, (况且还只是当前的结果, 从长远来看, 这样的短视行为是极其有害的.比如看似有效的“套题型, 机械训练”以花费大量的时间为代价, 学生只学到没有数学思想方法支撑的所谓解题小技巧, 沦为只会解现成题目的机器, 一旦题目改头换面, 必然束手无策.) 更应该关注过程, 关注以实现数学育人的功能.

二、数学思想方法及其育人功能

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 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如抽象、分类、归纳、演绎、模型等.数学思想方法, 无法通过教师单向灌输, 只能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 依靠学习者反复地思考和长时间地积累才可理解和感悟.

数学思想方法拥有强大的育人功能, 是实现数学育人目标的有力武器.有专家认为, 数学思想方法具有四大育人功能:一是有利于完善学生的数学认识结构;二是可以提升学生的原认识水平;三是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四是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把数学素养的形成比喻为酿酒过程的话, 那么数学知识就是酿酒的原料, 而数学思想则是促成发酵的“酵母”.缺失了数学思想, 数学知识就不会质变为数学能力, 更不可能形成数学素养.

三、如何看待数学思想方法的迟效性

首先要理清迟效性中“效”的含义.当被问及什么是他们所关心的“效”时, 这些教师的回答或坦然或隐晦, 但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学生成绩的提高.在教师看来, 学生成绩是否提高是检验教学行为是否有效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标准.数学教师究竟要不要追求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答案是肯定的.分数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 有效的教学行为必然能带来考试分数的提高.

其次要分析迟效性中 “迟”的原因.迟效不等于无效, 这应该是数学教师们的共识, 因教师们“等不及了”, 所以不少教师把迟效等同于“低效”.目前全国“高效课堂”的研究和实践可谓进行得如火如荼, 这反映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多快好省”办好教育的迫切愿望, 也是转型期社会浮躁心理在教育界的具体表现.殊不知, 教育有自身的特殊规律,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 “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 迟效其实是教育与生俱来的.作为教育工作者, 应该有足够的耐心 “静待花开”, 而不是 “拔苗助长”.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教师应该有这样的自信———现在的慢是为了将来的快.亚洲有一种毛竹, 最初5年里在地下生根长达几千米, 但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生长, 当第6年雨季到来时, 它才钻出地面, 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迅速长到30米高.笔者认为, 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其效果正如这种毛竹的生长, 在看不到效果的时候, 却正是爆发的前夜.

四、在教学工作中如何有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工作的三环节包括课前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后反思.要达到有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目的, 就要在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和实施中始终给数学思想方法留一席之地.

(一) 课前教学设计环节

课前的教学设计, 要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蕴藏的数学思想方法, 并把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作为教学目标 (即知识技能目标、过程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的重要方面予以考虑, 纳入过程方法的目标当中.

(二) 课堂教学环节

数学思想方法是不能通过教师讲授就让学生掌握的, 不存在独立的“数学思想方法课”, 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放弃对数学思想方法的主动渗透.相反, 教师应当有效地把握住知识形成、知识应用和课堂小结这三个重要的课堂教学阶段,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会、运用和领悟数学思想方法.

1.在知识形成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思想方法.

作为最上位的思想, 数学思想方法不能独立存在, 必须附着于下位的知识与技能.换句话说, 数学思想方法一方面高高在上, 统领着具体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 它又要以数学知识和技能为载体.

在浅层而具体的概念形成、定理证明和公式推导的过程中, 蕴涵着深奥而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师在教学中, 不能仅仅满足于把概念讲清楚、把定理和公式证明推导好, 还要通过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揭示与提炼, 设法让学生在掌握具体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对知识形成的关键作用, 把认知水平从低级阶段上升到更高的阶段, 使学生的思维水平能够在长期的积累中由量变最终产生质的飞跃.

2.在知识应用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学科中的知识应用几乎可以等同于数学问题的解决.与其他学科不同, 数学学科的问题解决往往是重过程甚于重结果, 因为在问题解决的思考过程中随时都有可能迸发出夺目的思维之光, 这正是数学学科育人之别具魅力处.正如当年希尔伯特曾经宣称自己解决了费尔马大定理, 但却不公布自己的方法.别人问他为什么, 他回答说:“这是一只下金蛋的鸡, 我为什么要杀掉它?”的确, 在解决费尔马大定理的历程中, 很多有用的数学工具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如椭圆曲线、模形式等.如果教师试图让学生避免沦为解题机器的话, 那么, 就应该跳出题目看题目, 在指导学生解题时把思维的高度拔高些, 从数学思想方法的高度去审视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的问题, 遵循数学思想方法所指示的方向, 构造数学模型, 让学生因此而产生数学意识, 形成数学素养.

3.在进行课堂小结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思想方法.

随着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对数学技能掌握程度的逐渐深入, 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会变得水到渠成.在课堂教学的最后阶段, 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恰当地归纳和强化, 不仅起到前呼后应的效果, 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更系统地进行自我建构, 更好地领悟数学思想方法.

(三) 课后反思环节

课后的反思, 除了要反思知识传授完整与否和教学技能的运用情况外, 还要养成反思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落实的情况.这种反思, 不仅仅要反思承载数学思想方法的具体教学材料的选取是否适合, 还要反思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方式是否顺应了学生的思维, 是否显得生硬牵强, 有没有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总而言之, 从数学思想方法的育人作用来看, 要保证学生能切实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不是可选项, 而是必选项, 应当成为所有负责任数学教师的共识.理念引导行动.在教学工作中, 数学教师要把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真正纳入到教学目标中, 努力钻研教材, 找准浅层的知识技能与深层的思想方法的结合点, 有创造性地精心设置各个教学环节, 自然渗透, 让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中理解数学、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提升, 最终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 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以下简称“四基”) .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普遍对数学基本思想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缺乏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设计和落实.本文尝试从数学思想方法的地位、育人作用和教学工作三环节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展开论述, 以提高数学教师对数学思想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探索, 有效开展基本思想方法教学的途径.

数学建模的意义与策略 篇9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像“百分数的意义”这样的“认识数的意义”的教学还有分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此类知识的教学都是某个知识点的起始课, 我认为对学生特别重要, 要教透彻, 要让学生知其然, 并知其所以然, 了解了知识的本质, 以后才能学得灵活, 才能举一反三。但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 有的教师对“认识数的意义”的教学不够重视, 往往只是照本宣科地把教材上的例题一教, 一节课就完事了。在后续的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中历届学生都感到困难, 我分析了学生的作业错误, 发现大部分错误是因为对百分数的意义不明确而造成的,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百分数是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是一个比率”理解不透彻;二是找不准两个量中哪个是单位“1”。

下面笔者就以《百分数的意义》一课的教学为例, 谈谈如何有效开展认识数的意义的教学。

一、分析数据, 认识百分数的必要性

如果只是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一些生活中的百分数, 在课堂上读一读这些百分数, 说一说百分数的意义, 恐怕学生并不会认识到学习百分数的必要性。如何让学生意识到为什么已经学习了分数还要认识百分数, 如何让他们在学到一个新知识点时印象深刻, 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呢?课始我就创设了学生喜欢的投篮比赛情景。如果你是裁判, 你会认为哪个队员获胜呢?

大多数学生看了表格后认为没有投篮总数, 无法比较。为让学生认识到百分数是表示两种量之间的比较作好了铺垫, 然后我又出示了有投篮总数的表格。

小组讨论之后, 学生的比较方法有四种:

1. 比较三名队员没投中的个数, 但学生们很快意识到了这种方法的不科学性。

2. 假如三名队员投的总个数都是一样的, 比较他们投中的个数。假设都投了50个, 或者都投了100个, 这样就很容易判断谁获胜了。

3. 比较三名队员投中的个数占总个数的几分之几?这时我追问:你能很快看出哪名队员的命中率高吗?学生说:通分以后就知道了, 因为所以B队员获胜。

4. 用百分数比较。有两个小组的同学想到了用百分数比较, 我请他们说你是怎么想到用百分数来表示的?用百分数来比较有什么好处?学生回答:就是把他们的投篮总数都想成100个, 写成百分数的形式, 这样就可以避免通分的麻烦, 比较起来很容易。学生有了这样的理解, 我就顺势引出了课题:同学们, 百分数就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百分数。

这个环节是通过创设比较投篮命中率的情景,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要通过比较分率才能得出结果, 深刻理解到百分数就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是两个量之间的比率, 还感受到了百分数容易比较。这个环节之后, 学生对百分数有了一个准确的认识和定位, 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认识百分数的必要性。

二、数形结合,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百分数这个单元的概念较多, 帮助学生弄清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是他们学好这一单元最关键的问题。特别是作为单元起始课的“百分数的意义”是这部分内容的基础, 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只有理解了百分数的含义, 才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百分率、折扣、纳税、利息等实际问题。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 大家都能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为了能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一般都会让学生收集各种各样的百分数, 然后让学生来说百分数的意义。但很多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只停留在口头表述上, 而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 学生们普遍感到说百分数的意义比较困难, 就算是老师给了很多的范例, 让学生反复操练, 情况还是不容乐观。有的学生只是记住了表述百分数意义的格式, 生搬硬套, 有的学生前言不搭后语, 连语句都说不通顺, 稍有变化就无从下手。究其原因, 其一是学生的数学语言概括能力有限, 要他们用精确的语言来表达千变万化的百分数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最主要的是学生没有真正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1. 用百格图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如何让学生在第一次接触百分数的时候就能对百分数有形象的感知呢?我想到了百格图。

出示百格图, 用红笔画出8格。

师:你能用一个百分数来表示吗?

生:8%。

师:8%表示什么意思? (红色部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8%)

老师再用蓝笔画出32格。

师:现在你能看出一个百分数, 并说说它的意义吗?

生:32%, 蓝色部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32%。

师:在这幅图中, 除了8%、32%, 你还能看到其他的百分数吗?

生:我还看到了40%。

师:40%表示什么意思? (阴影部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40%)

师:你是怎么想到40%的?

生:把8%和32%加起来就是40%。

生:空白部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60%, 我在100%中减去60%, 就是40%。

师:如果老师继续用彩笔涂, 涂了90格, 有颜色部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百分之几? (90%) 再继续涂, 涂了99格呢? (99%) 老师在这个基础上再涂半格, 有颜色部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百分之几? (99.5%) 要是把最后半格也涂满呢? (100%)

师:当有颜色部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100%时, 空白部分的面积可以用“0”表示。

讨论:可以涂出有颜色部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101%吗?

讨论后反馈:因为已经把所有的空格都涂满了, 不能再继续涂, 所以有颜色部分的面积不可能涂成正方形面积的101%。

学生第一次接触百分数, 虽然之前学生已经有了分数的意义作为学习的基础, 但百分数与分数既有着密切的联系, 又有区别, 要在第一节课中既抓住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这个重点, 又要突破找到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与联系这个难点, 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问题, 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首先, 我想到了“百格图”, 目的是将百分数与分母是100的分数联系起来, 以“百格图”作拐杖, 通过数与形的结合, 引导学生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从而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生动化, 有助于学生把握百分数的本质。其次, 在“百格图”上不断涂色、找百分数, 加上对8%、32%、40%、60%、90%、99%、99.5%、100%这些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还通过讨论“有颜色部分的面积可以涂成正方形面积的101%吗”让学生理解表示部分与整体的百分数不能超过100%,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对百分数有了更深的理解。

2. 用喜欢的方式表示百分数的意义

师:生活中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百分数, 老师也收集到了两个百分数。

出示: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22%, 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5%。

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25%吗?

很多学生的第一反应是想到画正方形, 开始很费力地把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 然后用彩笔涂色。但不到一会儿, 我欣慰地看到部分学生改变了方法, 有的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了4份, 有的用圆规画了一个圆, 有的索性画了一条线段……我把他们的作品一一贴在了黑板上。

师:哪部分表示25%?

生:阴影部分表示25%。

师:我只看到了, 怎么看不出25%呢?

生:25%就是。

师:你能来解释一下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25%就是约分以后就是, 分100格太麻烦, 这样省事。

这“事”省得多好呀, 我心中一阵窃喜。

师:请你来说一说25%的意思。 (板书: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

……

要学生掌握一个知识点并不难, 但要让他们沟通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引导他们自主建构知识网络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虽然百分数的意义和运用与分数有所不同, 但它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与分数基本相同。在教学中, 我尝试着放手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类推, 在数形结合初步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 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表示25%的意义”。开始, 学生受“百格图”的影响, 花了很长时间才把正方形分成了100格, 然后给其中的25格涂上了颜色, 表示25%。但慢慢地有一小部分学生放弃了这种做法, 他们想到了把各种形状的图形平均分成4份用来表示25%。他们显得很兴奋, 因为他们找到了25%与的联系, 我也很开心, 因为学生已经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与“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联系起来, 他们了解到了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自己学会了融会贯通, 这正是我想要达到的效果。

3. 在游戏中运用百分数的意义

在学生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和找到了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之后, 我设计了一个游戏环节:同桌合作进行剪刀、石头、布的比赛, 一共比赛5次, 要求学生先在统计表中统计自己的输赢次数, 用所学百分数的知识说自己赢、输、平各占百分之几?

剪刀、石头、布比赛是学生喜欢的游戏, 所用的数据又是现场调查统计的, 活学活用, 学生的兴趣很浓。

综上所述, 笔者从三个环节开展教学, 学生在每一个环节的教学中, 思维一次次地被开启, 一次次地走向深入, 最后真正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 再让学生用文字来表述百分数的意义, 那就水到渠成了。对于分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等教学也可采用相似的方法, 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笔者认为在进行“认识数的意义”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 所举教学案例应来源于学生的真实生活。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学科, 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充满了数学。在进行“认识数的意义”教学中, 要把数字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让学生体会到数产生的必要性, 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并把它纳入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加以组织, 使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学习生活中有用的数学, 运用数的相关知识解释、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真正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

第二, 数形结合抓住本质, 让学生学会融会贯通。

如果单纯地让学生学习数的意义并不难, 很多教师一节课中几个环节下来就可以完成, 但要让学生抓住数的本质, 用联系的目光看几个知识点, 或者把新旧知识串起来, 就没那么容易了, 所以要在设计时多动脑筋, 想方设法突破这个难点。例如, 在“认识百分数的意义”的教学中, 笔者主要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25%的意义,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到了25%与的联系, 突破了“找到分数与百分数之间的联系”这一难点, 课堂上学生很有成就感。学生能举一而反三, 不正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吗?

第三, 重视“在做中学”的教学方法。

对数的意义的认识是学生体验性的学习过程, 这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多开展一些活动, 寓教于乐,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角色扮演等方式亲身体验数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这样一方面能够满足学生的个体需要,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而且更有利于从本质上理解数的意义。例如, 课堂中教师开展剪刀、石头、布的游戏, 学生的学习热情被迅速点燃, 体验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同时也加深了对百分数的认识。

第四, 问题和情境设计应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外语教育的意义追寻与教育策略 篇10

回归生活作为一种后现代课程理念, 对于外语教育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启示作用。德国现象学大师胡塞尔率先倡导教育向生活世界回归, “现存生活世界的存在意义是主体的构造, 是经验的、前科学的生活成果。世界的意义和世界存在的认定是在这种生活中自我形成的。”[1]在胡塞尔看来, 生活世界是一个有人参与其中、保持着目的、意义和价值的世界, 是通过直觉可以直观体验的世界, 是最值得重视的世界。这种教育理念给外语教育的启示是:语言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 发生在教育和教育者之间的真实生活世界之中。生活世界是语言学习教育发生的场所, 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是由学生的体验和经验构成。通过回归生活, 把语言从抽象的逻辑王国拉回到日常生活世界之中的意义世界, 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一个内在于生活世界之中的意义世界, 语言教育只有向生活世界回归才能体现语言学习的意义和真谛。

外语教育“回归生活”过程, 是这样一个事实发生过程——新语言的输入、吸收和输出过程。其中输入过程主要是听和读, 输出过程主要是说和写, 吸收是把输入和输出过程连接在一起的一个内化过程, 它是一个艰难的、关键的认知过程。这一过程涉及新语言信息的输入、储存和提升, 它同时要伴随着新语言信息的吸收消化、语汇和语法知识的获取、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等。因为学习者的头脑不是一个“空的容器”或“一块白板”, 恰恰相反, 他们有着自己母语的语言思维、表达习惯, 他们在学习时特别容易受到母语的影响, 即语言迁移现象。相对于其它学科教育而言, 外语教育的主要特征是语言习惯的理解和转变, 具体地说, 正是由于学校中所教育的语言习惯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学习者日常生活所建构起来的语言习惯有很多直接相冲突之处, 因此在学习者看来, 这些语言习惯就是不自然的, 是反直观的, 从而他们就不仅表现出对母语习惯的依恋, 而且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于外语语言习惯的抵制和反抗。也正是由于学习者所具有的母语习惯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 因此, 即使他们在课堂上暂时接受了一些新的语言的习惯, 但是, 如果他所遇到的是日常生活的熟悉情境, 原有的母语习惯往往又会重新被激活——显然, 这事实上也就更清楚地表明了语言习惯形成的困难性。正是基于这样的事实, 外语教育主要就应被看成一个回归“生活世界”的过程, 或者说“生活世界”, 这应该被看成外语教育的一个基本目标、基本任务, 也是学好语言的最基本手段。因此, 外语教育的整体目标是为学生建立真实的语言生活世界, 在这个真实的语言生活世界里面, 学习者自如的进行语言交际, 使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改进自己的母语习惯, 转变自己不正确的思维和表达, 实现对外语全面、准确的理解和掌握, 而不是一个个单纯语音知识、语句知识、语法知识的具体目标, 是这些具体目标的高度统一和整合。

2 意义重建:外语教育要更加注重体现它的人文价值

高校语言教育起码要体现两个价值:一是工具价值, 二是人文价值。在今天, 学习者学习外语不仅在于它的工具意义, 掌握一门语言知识与技能, 还要挖掘、发挥它最深层的教育价值, 即它给学习者提供了一个不同于母语、不同于本民族的另一种迥然不同的人类文化世界, 它在学习过程中, 要给学习者一种眼界, 一种文化, 一种熏陶, 从而使学习者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汲取世界优秀文化的精髓, 丰富内心的认识、情感, 从而完成学习者智力与人格、个体与人类优秀文化的协调、和谐发展, 这就是外语教育的人文价值, 也是它的最高价值。

谋求学习者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 是指外语教育要积极关怀学习者个体的完整的身心学习体验。外语课程要为学习者个体提供整体的内容和时空, 不能忽略甚至割裂学习者的整体性。如一方面, 追求单纯语法、语汇和翻译, 专注于呈现抽象的语言符号, 把外语教育变成生搬硬套、死记硬背, 主要是为了考试、过级, 而忽视了生动鲜活的语言本身。如学习者学习的基础和差异、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和认知风格、学习者对所学语言民族文化的了解、积累和经验等具有人格发展价值的要素, 从而导致学习者的片面发展。在实践教育中, 机械的、单向的灌输式语言传递教育方式对一种语言教育的文化内涵无疑是雪上加霜。它忽视学习者思维的开阔性、独立性、批判性, 忽视学习者个体的理解、想象和认知, 机械套用母语习惯和母语模式, 外语中文化。在这种教育模式下, 外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习者性灵层面、文化层面发展的力量, 个体的语言学习与精神不能同步共振, 学习者的学习十分被动, 缺少真实性, 教育效果极其不理想。

追求学习者个体与人类优秀文化的和谐发展, 是指外语教育要与人类优秀文化紧密结合。语言首先是一种文化, 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教学存在于语言教学的每个阶段, 如果没有对文化的学习、认知、理解、欣赏, 鲜活的语言就会变成干瘪词汇和枯燥语法的堆积。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只有当相继出现的经验彼此结合在一起的时候, 才能存在充分完整的人格。只有建立起各种事物联结在一起的世界, 才能形成完整的人格”。[2]而目前高校外语教育的弊病之一就是语言形式成了外语教育不容置疑的主体与核心。这种语言形式至上的教育原则, 秉承功利主义的态度, 忽略语用与社会文化、社会背景, 把外语文化、民族差异、表达特点置于教育之外, 力求一次讲全、讲透语言形式、文化背景, 结果往往以点带面, 使学生的语言知识与文化精神断裂, 达不到语言学习的审美境界, 对学习者文化情怀的培养起不到一个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没有语言文化课“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 实践层面:整合学习者的生活世界与语言教育世界

外语教育的教育价值更多是以抽象的形式来表现, 把抽象价值物化为现实价值, 它需要一个有效的途径——教育实践。这就涉及一个策略问题:即要提供一个教育环境:整合学习者的生活世界与语言教育世界。对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外语教育生活化。主要指课程内容生活化和教育方式生活化。高校外语专业课程内容要选用学习者熟悉的素材, 正如杜威指出:“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像他在家里、在邻里、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3]增加学习者有基础有兴趣的文化、国情、科技、经济、国际政治等方面内容, 要尽量体现现代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最新信息成果, 具有发展性和拓展性、科学性和思想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用五彩缤纷的语言世界、丰富多彩的异国文化, 激发学习者的外语学习兴趣, 体验语言教育的魅力。“从生活走向外语, 从外语走向社会、走向世界、走向文化”。教育方式生活化是采取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多媒体、大小班灵活多样的语言教学模式, 通过感知、实践、参与合作等方式, 促进语言实际能力的提高。

学校定位本位化。高校外语教育作为一种成人教育、职业教育、专业教育, 它的培养目标在定位一般是两个:外向型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专业性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所谓专业性人才, 必须能利用所学语言和知识, 在传播沟通信息和进行科研成果的对外交往与合作、从事教育与科研等方面胜任工作, 并发挥积极作用。所谓“复合型”人才, 是要和实践需要紧密结合, 可以形式多样, 如外语加语言学;外语加文学;外语加专业方向;外语加另一种外语;外语双学位等等, 如一些综合性大学及普通外语院校通过增加经贸、法律、科技等课程设置和内容, 以培养有一技之长的外语复合型人才。所以, 每一所高校, 都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 确定自己学校的外语教育目标, 是重点培养专业性人才, 还是重点培养复合性人才?还是二者兼而有之?解决好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 就会带动办学层次定位、规模效益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定位、社会定位等问题的解决, 促成外语教育的良性、健康发展。

教育评价科学化。目前我国高校外语评价体系在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的有效性方面还急需改进, 急需构建科学化的、新型的外语教育评价体系。从性质上讲, 要构建以下三种评价体系:倡导以质性评价为主的教育评价方式, 即语言教育追求的标准性、流利性、复杂度是否基本达到;完善以发展性为宗旨的教育评价标准, 即语言教育的思想性、艺术性、文化性是否基本达到;健全促进外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教育评价, 即教师的专业化、个性化、引领者的形象是否基本实现。从具体操作上讲, 要重视教育过程的评价, 注重评价学习者的认知过程、探究过程和努力过程。总之, 评价要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感受, 让学习者在评价中获得成功, 增长自信, 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张庆熊,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8:81.

[2]杜威.我们怎样思维[M].姜文闵, 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268.

[3]杜威.学校与生活:明日之教育[M].赵祥麟, 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6.

[4]胡春洞, 王才仁.外语教育语言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

数学建模的意义与策略 篇11

关键词:常微分方程 数学建模思想 意义 策略

一、数学建模思想应用于常微分方程教学的意义

在高校应用数学专业教学中,常微分方程是主要的基础性课程,同时也是高等代数与数学分析的后继课程,所以它也被称为数学建模法。然而,“定义——定理——技巧——例题”的传统常微分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现阶段的社会需求,导致学生在学习常微分方程时只知道解题方法,不懂得常微分方程的实际用途。这就造成学生失去学习常微分方程的兴趣和动力,所以教师必须提高学生数学建模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此,笔者有效结合数学建模思想与常微分方程教学,把数学建模思想渗透到常微分方程教学中,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综合素养。

二、常微分方程教学中应用数学建模思想的策略

1.重视课后习题

在常微分方程教学中,每一章节之后都有若干习题,这些例题具有针对性,教师可以把一些简单的问题与常微分方程结合起来,重点讲解怎样通过数学语言来阐述实际问题、怎样合理性假设常微分方程、通过什么原理构建不同的微分方程模型,并把不同类型的常微分方程用途完整地体现出来,有机融合课程内容和数学建模内容,最终突出数学建模方法与数学建模思想。

2.在常微分方程教学中引入数学软件

在现阶段,教师和学生只重视常微分方程教学的解题方法,没有关注常微分方程的解、常微分曲线如何根据时间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这一问题,不利于学生准确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般来说,构成模型方程的步骤比较复杂,难以采用初等方式求解方程,而且在传统数学教学中,这类方程的形态都是比较模糊或者理论化的。如果把数学软件适当地融入常微分方程教学中,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求解出数值;另一方面,还能把其视为数值模拟,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常微分方程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建模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研究性学习

教学完某一章节内容后,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探讨和分析一些学术论文。根据数学建模研究的现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一些具有研究性的问题,重点讲解怎样利用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科研水平。

三、结语

总而言之,常微分方程是应用数学专业的基础性课程,笔者系统地阐述了数学建模思想在常微分方程教学中的应用,同时与教学实践有效结合起来,提出了在常微分方程教学中运用数学建模思想的具体策略,以确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建模思想解决常微分方程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还要把传统照本宣科的固定式教学模式转变为新型的数学建模方式,把数学建模实例与数学建模思想引入常微分方程教学过程中,丰富常微分方程的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另外,在常微分方程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搭建一座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确保学生灵活地依照实际问题,合理构建数学模型,最终顺利解决常微分方程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数学建模思想运用于常微分方程教学中时,教师一定要避免教学流于形式,必须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注意实际应用和理论学习的比例,防止出现喧宾夺主的情况;必须精选案例,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由此可见,在常微分方程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建模思想,仍然是值得数学教师思考与探讨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刘波.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常微分方程课程教学的实践[J].科技信息,2008,(22).

[2]王高雄,周之铭,朱思铭等.常微分方程(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高校体育俱乐部建设的意义与策略 篇12

1.1 有利于学生打好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基础

第一, 终身体育观念得以充分体验。在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中, 学生每周只有两节体育课, 短时间的身体锻炼难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更无法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乐趣。高校体育俱乐部恰恰弥补了这一不足, 不但可以使学生自觉的参与锻炼, 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及体育实践水平, 对于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等交往能力, 也十分有益, 真正做到了全面实现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正常接轨。第二, 充分体现自我体育观念, 自觉进行体育锻炼。学生只有将自身的需要作为出发点才能实现自我体育观念, 将体育融入生活中。高校体育俱乐部灵活多样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 满足了学生的个人爱好, 使学生养成坚持科学锻炼的习惯。

1.2 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

体育校园文化的参与主体是学生和教师, 内容是丰富多样的体育锻炼, 是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校园文化, 它主要包括体育精神、体育教育等多方面文化,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生全面发展及学校文明建设等方面有着不可代替的意义及地位。体育俱乐部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为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 同时是高校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 因符合现形势和普通高校的实际情况, 逐步被高校认同、适用, 俱乐部的开展使校园体育得以升温, 学校设施被有效利用, 它具有无形的凝聚力, 把兴趣相近的参与者紧密联系在一起, 有益于身心健康, 提高了学生的积极能动性, 带动了整个校园的文化进程。

1.3 有利于促进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共同发展

发展社区体育成为带动体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高校体育也是社区体育的一部分, 以提高全民的身心健康为目的, 开展社区体育是我国较好的社会体育形式。第一, 高校为社区提供有利资源。因社区体育指导员较少, 大多数人员未有过规范的学习, 对于专业的锻炼知识和正确的指导方法极为缺乏, 他们的社会体育观念, 专业的体育知识等难以顺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难以为社区人员提供专业的锻炼指导, 目前大多数社区体育设施不能够满足于社区成员的需求, 他们在公园、广场等地方锻炼, 所以合理的方式是将社区附近的高校体育资源充分利用。第二, 社区体育服务为高校体育俱乐部的运行开辟市场。社区体育需要附近搞笑为他们提供有利资源, 同时高校的体育俱乐部也需要社区提供大而广的发展空间, 社会人员已成为高校体育俱乐部的主要服务对象, 同时高校体育俱乐部向社会开放, 广泛吸引体育兴趣爱好者, 为周边的社区提供了资源, 并将指导他们进行专业的锻炼, 使全民健身做好落地。

2 高校体育俱乐部建设策略

2.1 加强俱乐部教学管理科学化, 增强俱乐部的凝聚力

体育俱乐部的质量管理必须依靠健全的学校体育工作指导系统做后盾, 使师生了解体育俱乐部活动的质量标准并认真贯彻执行, 进行自我调控。体育俱乐部的管理需要校领导和教师的共同加入, 可由副校长作为俱乐部主任, 体育系领导作为委员, 组成一套科学管理的领导班子, 对进入俱乐部的学生进行全面考核, 按考核成绩把入会学生分为A类班、B类班、C类班, 对学生因材施教, 让学生从内心热爱体育运动, 终身进行体育运动。同时对俱乐部的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使他们充分了解俱乐部知识和管理制度, 提高他们的工作和组织活动的能力。体育俱乐部在开展活动时, 要把活动内容和素质教育进行有机的融合, 吸引大学生广泛参与, 这样的体育俱乐部才健康, 有意义。

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目的是教育改革,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体育俱乐部建设质量的有效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是对在职体育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 其次是改善教学内容和方法, 采取多种途径培养体育俱乐部教师的教育能力、组织能力、公关能力等。

2.3 提高师资力量, 组织业余训练要合理化

目前, 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难以满足高校体育俱乐部建设的需要, 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自觉加强学习, 积极进修专业的体育课程, 优化知识结构, 使体育教学能力得到提升。同时, 高校可以把体育系的学生融入到体育俱乐部的建设之中, 因为体育系学生具有专业的体育技能和体育知识, 所以体育俱乐部教师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体育系学生这一丰富资源来缓解。体育俱乐部的构建需把体育教师作为上层领导进行管理, 由体育系学生负责对俱乐部成员的体质、技能训练, 这样体育系学生的工作才能具体化, 从而实现在体育俱乐部中得到锻炼的目的。此外, 体育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的体育理论教学, 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 提高学生关于体育的知识水平和运用能力。

2.4 实施体育教师挂牌教学, 学生自主选择体育项目, 形成名师效应

高校要建立激励机制, 对参加体育俱乐部并达到俱乐部各项指标要求的学生给予学分奖励, 对在体育俱乐部活动中有突出贡献的学生可以适当减免学费。同时把教师挂牌教学的理念融入到体育俱乐部当中, 把参与活动的学生人数作为衡量教师工资的指标, 这样做可以使学生根据外界对教师的评价自由选择体育运动, 同时可以提高体育教师的知名度, 工资待遇也会因自身能力而提高。

2.5 加大对高校体育俱乐部建设的费用投入

现阶段, 我国高校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校领导对学生参加体育运动认识不足, 导致在体育教学上的资金投入匮乏。高校开展体育俱乐部建设和俱乐部的正常运作都需要资金支持, 一方面需要高校加大对俱乐部的资金投入力度, 另一方面俱乐部要具有“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的思想, 为社会各界提供有限的有偿服务, 通过正当的方式进行创收, 比如俱乐部的场地和器材在空闲时间有偿为社会群众服务;俱乐部在开展联赛活动是可外出拉赞助, 为企业做广告的同时也增加了俱乐部的资金积累;俱乐部还可以对外招收会员, 收取一定额度的入会费等。只有加大了对俱乐部的费用投入, 才能保障俱乐部长久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斌.四川地区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俱乐部活动的现状研究[J].体育世界 (学术版) , 2011 (8) .

[2]文蔡雄, 龙秋生.浅析高校体育俱乐部建设的重要意义[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1 (1) .

[3]何建东, 骆秉全.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10 (10) .

上一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下一篇:新型给水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