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的自我教育法

2024-10-24

中学德育的自我教育法(共10篇)

中学德育的自我教育法 篇1

使每一个中学生都成为思想品德高尚的人, 是中学德育工作的最终目标, 而学校德育宏观高远目标的落实关键在于班主任细腻具体的德育工作。

笔者以为, 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同课程教学一样, 也应该以中学生为主体, 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 需要更加谨慎地规划, 循序渐进且详细朴实。在教育中学生成为高尚的人的过程中, 首先应该教会中学生在生活中找到自我, 做一个真实的人。

一、引导中学生从生活中找到自我

学校德育是工作, 而学生却是在生活。因此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应该贴近中学生的生活, 多着眼于学校教学和家庭教育的空白处, 要不厌其烦地教, “治未病”的指导。

如果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贴近了中学生的生活, 那么中学生就能在生活中感受到德育的价值, 在感受到德育价值的生活中找到自我, 从而逐步学会正确定位人生。例如利用班会课系统教授礼仪知识, 让中学生学会在做客、拜访、婚嫁丧葬等不同场合应注意的礼节、服饰和恰当的言行举止。这种知识的传授是对学校教学和家庭教育的一种弥补和丰富, 易于被中学生模仿学习、实践体验和获得肯定, 既避免了生硬的灌输和管理, 使中学生产生逆反, 又引导了中学生学习怎样与人相处, 使中学生在“懂事”“有礼貌”的夸奖声中感受到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且了解不同民族的礼仪差异及形成差异的历史原因等知识, 在引导中学生正确应用网络的同时, 还可为“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积累一定的素材和在中学生心中埋下民族团结的健康、和谐的种子。

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从贴近中学生生活的细小事物入手, 如人民币, 公共汽车上的安全锤, 自动取款机, 住房、服装, 等等。在搜集素材、整理素材和分析处理素材的过程中, 鼓励中学生甚至家长积极参与并发挥其能动性, 在中学生活跃表现自我的过程中, 把融有德育意图的活动徐徐展开, 指引中学生观察生活, 观察自我, 使中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找到自我。

二、引导中学生在对祖国文化认同中找到自我

热爱祖国是为人根本, 班主任应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创造浓郁的祖国文化氛围, 偏重一些中国“根”的教育。

祖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琴棋书画, 诗词曲赋, 梅兰竹菊, 陶瓷刺绣, 武术, 中医, 饮食文化等举不胜举, 根据地域文化和班级学生特点, 班主任抓住祖国文化的某一点或某几点轰轰烈烈地推出班级特色的活动, 不遗余力地弘扬祖国文化的精髓, 使我们的学生找到祖国的骄傲, 中国人的气节和自豪, 引导中学生在对祖国文化的认同中找到自我。例如培养学习太极拳、毛笔书法、象棋围棋等兴趣小组, 开展阅读《论语》《诗经》等经典的班级读书活动, 举办背诵唐诗宋词、手工制作等竞赛活动, 使这些活动长期有计划地开展, 成为班级乃至学校校园文化的一种风气和传统, 让祖国的优秀文化影响着一届又一届的中学生, 让这种风气和传统以学校为中心向周围辐射。

三、引导中学生在审美中找到自我

审美活动最易引起中学生的共鸣, 班主任的“管教”应尽可能的隐形于培养提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过程中。

卢梭在《爱弥儿》中说:“有了审美能力, 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 并且最后接受同类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要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引导中学生去欣赏美, 欣赏祖国的自然之美、文化之美、科学之美等, 引导中学生在审美中找到自我。例如举办摄影展, 可以是自己或家人的作品, 也可以从网上下载推荐, 祖国山河、家乡校园、动物花草、幽默搞笑等题材不限, 但必须要附上自己的见解、评语或感悟, 由全班师生共同投票评选, 优秀作品班级收藏集册留念, 在节日、校庆和毕业典礼时展出。再比如, 每周一部佳片, 陈凯歌的《和你在一起》, 张艺谋的《我的父亲母亲》以及《肖申克的救赎》《极地重生》等中外名片, 通过点评、讨论、写感悟等方式, 加深中学生与影片的交流, 让生动的影片诠释正面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 让中学生在艺术美的熏陶下找到自我、揣摩自我、教育自我。

总之, 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不能仅仅为了维持正常教学秩序而“管”, 不能简单堆砌政策性口号而“宣”, 不能在学生不懂“做人”的初期强调圣人准则而“灌”, 而要“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只有让中学生在生活中先找到了真实的自我, 才有可能在成长过程中理解忘我, 从而向高尚升华。

谈中学德育教育的渗透模式 篇2

【关键词】德育;中学;学科教学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强有力的德育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学习实践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找准问题、弄明根源、理清思路、订好对策、分析问题,分析查找学校德育存在的不足之处,不断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健全德育网络,强化德育措施,优化学生管理,为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 从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特点出发

从学科教学中,我们去们能归纳以下几点来进行探讨和解释。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与能力培养。学校充分利用晨会、班会、集会,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核心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养成教育,如开展“我在祖国怀抱中成长”“汉藏民族一家亲”“幸福成长的的我们”等主题教育活动,努力培养学生形成“勤奋、善学、乐思、创新”的学风。积极开展法律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法律法制意识,切实做好不良行为学生的帮教转化工作。学校还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建立學生值日制,学生打饭制,以学生管理学生,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实践能力。2、加强形式多样活动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学校坚持寓教于乐的原则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发展自我、丰富自我。每周进行集体升旗仪式及国旗下讲话,每天下午利用利用校园广播播放学生作品、健康、心理等教材课程,开展安全防范应急措施的演习活动。配合级有关部门,结合各类重大纪念日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与实践体验,组织学生上街进行“环保宣传”、“校园礼貌用语宣传”、“规范现代汉字写法的宣传”及“美化大街”“关心敬老院老人”等学雷锋重行动等实践活动。3、加强体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学校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高度重视体育卫生工作,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学校还组建了田径队、篮球队、足球等集训队。高度关注“安全”两字,经常对学生进行交通、消防、治安、食品卫生、地震防范措施 流感预防等教育,每学期对骑车学生进行集中教育,下发致家长一封信关心子女的交通工具安全和饮食安全,教育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多年来,学校无重大责任事故。4、加强家校联系的交流。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之间是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只有三位一体形成合力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效果。学校充分利用 家长,班主任 学生干部的作用,定期和不定期的与家长进行手机短信联系与交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召开家长会,举办家教讲座,家教经验交流,表彰优秀家长学员,特别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组织开放日活动,通过多种渠道,畅通家校联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互沟通合作的网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笔者认为,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也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另一个大要求 一个大的前提,所以笔者在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特点以及我们应该要注意什么等问题中归纳以下几点的进行简单探讨,以供大家参考并不吝赐教。

一;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特点

1 以知识为载体。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就在于更加重视知识载体的作用,而任何知识、技能的传授又总是同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相联系的。学科德育以知识为载体,体现了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2 有切实保证。学科德育有固定的课程、相对稳定的教材、排进课表的课时、专职的教师和评价考核的制度,而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在学科的学习上。这些条件切实保证了各学科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教学中实施德育。3潜移默化。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从品德行为的养成、基本观点的确立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知识经验的积累基础,对教育内容的领会、接受、内化是关键,实践、认识不断反复由量变到质变是过程。各学科教学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知识经验,学科德育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有采取灌输的方式,不少又是采取渗透的方式,使学生在接受各科知识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潜移默化,德育渗透是点滴浸润、无声无形的自然的过程。

二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一般原则

1 知识性原则。德育渗透要遵循教学规律,按教学程序展开,要寓德育教育于知识教学实践活动中,不能离开教材知识进行空洞的道德说教。要把知识,能力、觉悟三维目标统一起来,在学习知识的过程形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2 情感性原则。情感是人行为的内在动力。情感对于道德认识起着推动和催化作用,是道德行为产生的动力。在学科教学中通过德育渗透使学生在认识、体验和感悟产生道德情感,从而产生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2 随机性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发生的偶然事件本身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鲜活的材料,它发生在学生身上,学生有真切的感受和体验,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随机应变及时调整教学环节,采用灵活的

处理方法,不失时机进行德育。

三、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时注意的问题

1 因势利导,淡化德育痕迹有效的教育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学科教师进行德育也

要注意方法与效应相对应,注意改善与教育对象的关系。需要借事明理,借物寓情,用爱心换爱心,以信任换信任,注意因势利导,淡化德育痕迹。2不牵强附会,避免生搬硬套

学科教学渗透德育,一定要按学科自身的教学特点,结合每一节课的具体内容,自然地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切不可牵强附会,生搬硬套的硬性渗透,不要因为强调把德育放在首

位,就非得在每一节课都戴一顶德育“帽子”,或栽一条德育“尾巴”,殊不知,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的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培养就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3客观公正,尊重事实。学科教学在渗透德育的同时,还应注意客观公正,尊重事实。对学生、对事物的分析要一分为二,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一种倾向转为另一种倾向。客观公正评价学生,客观公正评价社会,才能增加学生对教育的可信性,提高教育效果。因此,我们既要讲古代灿烂文明,又要讲当前建设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既要宣传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又要让学生看到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既要讲改革开放的意义,又要强调抵制思想侵蚀的必要性;既要赞美祖国的名山大川,又要指出森林、古迹破坏的严重性等。让学生既为之鼓舞,又为之忧心。

应重视学生的自我德育教育 篇3

一.要求学生从人本论上认识德育自育的重要性

在人的自我本性中, 总是存在着两个面, 一个是积极面, 一个是消极面。换句话说, 人有美丽的一面和丑陋的一面, 有优秀的一面和卑劣的一面, 有高尚的一面和低俗的一面, 有诚实的一面和虚伪的一面。在生活中, 人们常常张扬积极面发挥应有的效能, 而严格抑制消极面, 以减弱它对积极面的干扰和阻碍, 使自己的行为合乎一定的道德规范。因此, 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特别是学校的德育教育, 无不起着“扶正辟邪, 争荣去辱”的作用。事实证明, 那些将自己积极因素发挥得好的学生, 往往会在学业上取得显著的成效。

打开历史看, 古代儒家教育很讲究德育教育, 其最高标准是培养圣贤。历史上那些圣者贤者, 的确在积极面的张扬和消极面的控制上, 做得至善至美, 令人敬仰。要求学生明白这些道理, 严格控制自己, 背离消极面而发挥积极面, 使自己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

二.教育学生实施必要的德育自育措施

在培养学生德育自育的过程中, 要求他们尽可能的采取一些必要措施。

首先是自我心态的调控措施。在日常生活当中, 要求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态, 这是德育自育中必备的心理品质。失败时, 调整心态, 保持坚持不懈的自信心;当利和义现前时, 调整保持公平正义心态;在学习过程中, 调整保持清净无染的心态;接受别人批评教育时, 保持诚恳心态;看到同伴朋友由于没有控制好自己而尽管犯错误时, 要有一个帮助他们改过自新的心态。这样有意识地、持之以恒地进行心理调控, 经常保持纯洁而高尚的心态, 久而久之, 会形成一种心理定势, 能给自我德育教育提供坚实的基础。

其次是要求学生积极接受适当的惩罚教育措施。许多从事教育者认为,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笔者认为, 让学生接受一定的惩罚教育, 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 其目的是让学生对自己所犯错误承担一定的惩罚结果, 以磨练自己的品德意志, 养成良好的品德意识, 提高德育自育的能力。但它与体罚是有着本质的区别, 体罚是老师宣泄个人情感的一种表现, 是非理性的, 有害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而惩罚是学生对自己的过错承担责任、明辨是非的一种手段。如学生犯了严重错误, 老师和同学提出严正的批评教育, 帮助他们及时改正;作文太潦乱, 让他们重抄一遍;指定应当背诵的篇段不能按时背会时, 要求他们必须按时背会等等, 这些都属于惩罚教育的形式, 实施这样的措施使学生容易保持自律自育的习惯。

第三是要求学生养成自我省察习惯的措施。古代曾子有“一日三省身”之为。笔者认为, 在学生中也不妨吸其古训, 提倡自我省察、自我检点的做法, 也能达到自律自育的目的。在结束了一天的学习生活后, 要求他们抽出一定的时间自觉地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判断, 那些做对了, 那些做错了, 明辨是非, 扬长避短, 沿着正确的道德指向不断前进。

三.教育学生提倡立志读书, 锻炼德育自育的能力

立志读书与德育自育之间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个别特殊学生胸怀大志, 确有立志读书的意识, 他们的道德取向标准比较高, 而德育自育的能力也较强, 因此, 在事业上的成就的确很高。还有一些出身于贫困家庭的学生, 他们迫于现实生活, 从小就经受着艰苦生活的磨练, 加之在平时, 无论家长还是老师给他们灌输一些朴素实在的读书理想, 使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树立起自己心目中的读书志向, 于是在读书的过程中, 产生一种自律心态对自己的行为起着积极的调控作用, 使自己去努力学习, 积极向上, 不断进步。可见, 这种由于立志读书而引起的自律过程, 既锻炼了他们的自控能力, 又提高了德育自律能力, 长此以往, 形成一种习惯力, 有了这种定力, 便易于养成德育自育的良好习惯。因此, 正确地引导学生立志读书, 对德育自育能起到促进作用。

浅析中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篇4

关键词:中学德育 问题 困境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全民素质。为了让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均衡发展,我们必须对学生在性格形成与终身发展相关的各个方面进行帮助与指导,以促进他们的思想、文化、技能、心理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林崇德教授曾经说过:“德育为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由此可见,德育是所有教育的根本与灵魂所在,我们必须加强认识,促进德育工作更好地展开。对于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德育难以达到现代化建设的需求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各行各业带来了腾飞,同时也带来了世界各地的思想文化。在新的思想文化与我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的碰撞与冲击下,国人的思想也有了很大的变化,随之对中学生产生了各种影响。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不是以人员的数量来决定的,而是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完成。其中,人才的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一环。目前,整个社会都存在着重视成绩轻视道德的倾向,这种现象在学校中尤其严重。很多学校打着素质教育的幌子,本质上仍然是在进行应试教育。因为社会上对学校的评价仍然是以升学率和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准,导致了教师和学校领导不得不降低思想品德教育的几率,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习题和补习填满。这样做,很难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会使学生易受腐朽思想的侵害,不能脚踏实地,没有理想和奉献精神,很容易形成拜金主义与个人享乐主义。

二、 德育学习与学生的需求脱节

目前,我国正处于巨大的变革之中,过去那种只强调学生的社会价值而忽略个人价值的德育方法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学生了。新时代的学生有自己看待问题的方法,也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对人生有自己的追求,看待世界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局限在一隅,他们的价值观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们的德育工作跟上学生发展的步伐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对学生的情感与需求关注度不够,教学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照着教材讲授,不去为学生拓展,也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当学生产生问题时,有的教师会以“你长大了就懂了”“以后会学到的”等理由来搪塞。这种现象说明了教师对教学的定位产生了错误,他们没有能够将学生的思想活动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所授知识也超过了学生的理解范围与实际需求。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德育课感到无趣,教学也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并且,一味地灌输可能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三、 德育手段与学生的自我实践脱节

目前,在中学的德育教学中,存在着很严重的专门化、知识化倾向,大部分教师都是将政治课教学处于封闭的状态中。这样,就很容易形成说教式教学,也会使教学模式变得单一、枯燥,德育也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中变得和其他的学科的知识学习没有区别了。当道德学习变成了林林总总的条目,脱离了学生的生活,道德对于学生来说也成了一个与生活无关的客观对象。学生对其没有兴趣,也没有学习的动机,想让他们进行道德的自我实践也就成了一句空话了。这种教育方式严重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道德观念也不会在教师的灌输下产生任何改变。

四、德育教育与社会、家庭脱离

中学生不是单纯地在学校,他们还需要在社会中生存,扮演一定的角色。尤其是在家庭中,这是学生最主要的活动地,是社会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依赖家庭以生存,也在家庭中受到早期的、深刻的教育。目前,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百般溺爱,孩子的任何要求都无条件地顺从,又舍不得让孩子吃一丁点苦。当孩子不想劳动时,家长就包办了孩子的一切,那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也不让他们干,不仅与学校的德育工作不同步,也使学生难以得到全面发展,阻碍了学生独立能力的形成。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推动下,很多家长只要求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其余的全都不放在心上,但当孩子出现“学优德差”的现象时,再想扭转就极其困难了。这不仅是家长的难题,也是学校德育工作所需要解决的一项重大问题。

五、 德育目标与学生心理及年龄发展脱节

在确立德育目标时,教师大部分会有一定的理想化,这样,在无意识之中就将学生的道德水平“拔高”了。而实际上,受年龄限制,中学生的心理并不成熟,他们也很难理解那些德育活动,就算有理解,也是很肤浅、唯心的。当学生的内心深处难以产生认同感时,就很容易催生他们的逆反心理。如果教师设立了过高的目标,给了学生过重的负担,我们的德育教学就会变得宽泛却不务实。 如在学校德育中引导学生向董存瑞、黄继光等革命英雄人物学习。这些革命英雄人物是革命战争年代的产物,不具有时代的特色,也不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无法融入学生的日常行为实践和影响人生观,这样的道德教育就变成了道德说教,最后导致个体道德的滑坡。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的觉悟程度、认识能力、道德水平和境界存在着不同的层次,要求所有的学生达到同样的程度和水平,显然是不切实际和不合时宜的。

根据学生的特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条件下,在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情况下,我们在德育工作中应积极倡导全体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引导师生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中,我们应建立以养成教育为重点的德育系统;发挥学科渗透德育的功能;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优化德育小气候;努力构筑良好的大环境;形成师生参与的全员德育管理网络;协调课内外、校内外的影响,提高学生道德素质,从而走出困境,提高中学德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开明出版社,1999.

[2]石鸥.德育困境中病理性说服教育及其诊治原则.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4).

[3]刘铁芳.人、世界和教育:意义的失落与追寻.教育研究,1997(8).

[4]金一鸣.教育原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中学德育的自我教育法 篇5

一、网络德育中自我教育地位

(一) 自我教育是网络德育的目标

现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自我教育的地位提升到教育目标的高度, 他指出: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网络使用的广泛性、普及性今天, 大学生已经把它当作学习和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网络上的学习只能以自我教育为主。网络德育的重要目标就是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 实现自我发展和完善。

(二) 自我教育是网络德育工作主要方法

自我教育者的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是经过认识内化到行为外化的往复的过程完成的, 其中转化和升华效果取决于自我教育者自主性, 自主性越强, 自我教育的效果就越好。受教育者在网上学习和网上教育是通过的视频、图片、和文字资料, 这样就变成了受教育者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由此网络德育必须以自我教育为主要形式和主要方法。

(三) 自我教育是网络德育的重要内容

网络德育的内容包括网络思想教育、网络政治观教育、网络法制教育、网络心理教育、信息素养教育、网络伦理教育、网络国情教育、网络人文科技教育。其中信息素养教育、网络伦理教育、网络心理教育本人认为都可以归结为自我教育。

(四) 自我教育可以有效地弥补网络社会法律规范的不足

由于网络社会自身的技术性特征使得现有法律难以介入进行监督, 因此, 网络立法的难度很大。法律与道德同为调整网络社会行为的重要规范, 在目前网络法律法规尚不完备的情况下, 我们只能求助于道德, 通过提高网络行为主体的网络道德自我教育水平的提高来增强他们信息真伪、美丑的辨识力, 自觉抵御不良信息侵烛, 又能遵照自身良好的道德原则去规范、控制自身的网络行为, 从而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网络社会现有法律规范的不足。

二、大学生网络德育中自我教育的影响因素

(一) 网络自身的特点对自我教育的影响

网络世界是一个无中心的资源的共享体, 因其虚拟性、隐蔽性、快捷性、多元化、开放性、满足自我需求等特点, 使建立在现实社会基础上的传统道德规范的约束力下降。网络的虚拟性使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受到的约束较少, 容易使人放纵自己。网络的隐蔽性使人与人的的交流缺乏现实社会的人际、法律、道德、舆论的约束, 日常生活中人性中假、恶、丑的一面, 会在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状况下得到释放渲泄。网络的开放性、多元性使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向大学生渗透西方生活方式、思想文化、价值观念, 企图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 动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二) 网络法律法规不健全及政府监管不到位对自我教育影响

我国的网络立法虽然实现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仍不能满足网络法制的要求。我国的网络法律体系还不健全, 网络空间的法律监督不到位, 对网络违法行为的处罚缺乏可操作性, 网络行业的自律机制还未形成。网络监管还存在技术漏洞。如对手机网络用户的监管就难以到位, 存在监管盲区。网络道德需要自律, 也需要法律的约束。在法律的强制力面前, 行为才能更加规范, 遵守网络道德更加能够体现其价值。

(三) 大学生自我约束力不强影响自我教育

一方面由于网络能够极大的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要, 部分大学生对网络爱不释手, 受网络的影响很大。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在认知水平、辨析能力等方面还不成熟, 自制能力不强, 并未形成较为成熟的是非观。面对网上多元价值观的冲突、各种不同文化的碰撞, 难以作出正确的选择, 容易受到误导并误入歧途。

三、大学生网络德育中自我教育的途径

在网络德育中自我教育要始终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 要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 在教育内容上要本着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加强科技价值观教育。

(一) 营造自我教育的外部环境

首先,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 所以家长应该直接或间接的长期提醒大学生科学的运用网络, 有节制的使用网络, 加强网络的自我约束能力。其次, 高校应重视和加强对网络运行过程的管理, 配备专职管理人员, 对大学生在网络上的思想、文化见解和对热度事件讨论专职管理者积极引导和回应, 这样对大学生来说是思想的培育和再造过程, 从而达到了“远程”教育的目的, 保证网络的有序运行及学生的健康成长。最后, 国家和社会应积极完善网络立法, 使网络不道德的行为得到应用的惩治, 对大学生科学利用网络起到预防和警示作用, 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 (下接第149页) 为净化网络德育中的自我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 加强大学生传统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 但是它的作用随着主体意识和独立行为能力的增强反而呈弱化趋势, 特别是网络社会更倡导个性自由的独立发展, 与传统道德相比, 网络社会要上升到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的精神上、高层次上的自我约束, 才能规范个体的网络行为, 因此要使每个人都能由他律转变为自律需要结合传统道德教育, 通过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修养来塑造。自我教育方法最主要的就是传统道德教育中“慎独”方法, “慎独”体现了道德主体强烈的情感体验和对生活实践的重视, 肯定了人的主体性精神, 对德育工作倡导的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以情感人, 注重生活实践, 着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等方面具有有益的启示。

(三) 增强自我教育者的道德判断能力

首先,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 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 大学生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网络活动的准绳。其次, 自我教育者运用已有的道德经验和道德知识对道德现象进行分析, 面对网络上形形色色的信息, 大学生必须把自己在网上看到的、听到的内容进行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力求做到正确把握自己, 在提高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能力的基础上, 正确选择有利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容, 争取在网络道德上不断进步。

总之, 在网络环境下, 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 而自我教育是进行大学生网络道德重要内容和主要途径。

摘要:网络德育的最终目的是自我教育, 而自我教育又是网络德育的重要方法, 因此自我教育在网络德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网络的特点及整体网络道德水平不高等因素导致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淡薄, 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开展大学生道德教育, 开展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 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网络德育,大学生,自我教育

参考文献

[1]蔡丽华.网络德育研究[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7.

[2]叶湘虹、曾长秋.自我教育:高校网络德育新思路[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05 (7) .

中学德育的自我教育法 篇6

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起着积极作用。几乎在每节历史课中, 都要讲解一些历史事件, 让学生了解一些历史人物, 学生的性格、气质、志向等都属于心理学上的“可塑”阶段。此时, 有意无意地让学生学习、仿效那些优秀杰出的英雄人物, 唾弃、鄙视那可耻、阴险的得志小人, 在学生幼小的心灵树立起高尚的情操, 远大的志向。

一、教学案例

初一时, 我在一节历史课上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来这里读书是为了什么?请说出你的心里话。”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俺爹让俺考大学, 考上大学就不用种地受罪了。”“我想学文化, 以后找一个好工作, 不用像俺哥那样下煤窑了。”“俺妈怕俺长大打光棍, 想让俺考上学校, 才能娶上媳妇。”只有一个小女孩站起来朗朗地回答:“俺想考老师, 俺村没人教书, 原先只有一个代课教师, 嫌不挣钱, 又到外地打工了。俺要是考上师范了就能回村好好教书了。”小女孩的话深深感动了我, 也震动了其他同学, 我发自内心地表扬了小女孩, 并立刻抓住时机, 给学生讲述了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 讲述了岳飞从小受母教诲, 刺下“精忠报国”之字, 也立下了“精忠报国”之愿。那节历史着重讲述西汉史, 我特意详细地讲述了西汉军事家韩信的故事, 特别是对韩信能“忍受胯下之辱”的史实究根论源, 当时韩信风华正茂、舞刀弄剑、血气方刚, 何以能忍受那几个地痞无赖的蛮不讲理、飞扬跋扈?就因为他心中有远大的志向:推翻暴秦, 解救人民于水火之中, 为万世安乐誓建奇功……下课的铃声响了, 同学们还沉思在我的讲述中, 我知道这肯定不是一节最好的历史课, 但这些距学生或远或近的历史人物从小立志的故事, 在他们心灵中一定会有深刻的影响, 对陶冶或修正他们的志向一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教学反思

中学德育中的赏识教育探究 篇7

一、赏识教育的提出及内涵

赏识教育的理念在古代就已见雏形, 早在《礼记.学记》中, “教也者, 长善而救其者失也”。《左传.襄公十四年》善者赏之, 过者匡之。在这里“赏”就是表扬、赞赏。近代, 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用“四块糖”的故事中也有赏识教育理念的体现, 他是中国最早把赏识理念应用于儿童的教育家。赏识教育在我国的推进, 源于周弘先生的成功实践。赏识教育是他作为普通的父亲在培养聋哑女儿周婷婷的过程中探索与提炼出的一种教育方法。并且周弘先生将之由家庭教育推广到了学校教育及社会人际关系中。

赏识, 是对他人获取正确认识并对其积极向上的方面加以赞赏的行为。赏识教育可以定义为:以鼓励表扬为手段, 从孩子的实际需要出发, 以尊重孩子价值为前提, 唤醒孩子的主体能动意识及自身发展潜能。让每个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赏识教育的本质是“爱”, 是充满生命力和爱的教育。它源于教师内心的爱, 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 是一种关于自我价值的意识, 一种源于其内心的力量。

二、赏识教育融入中学德育的四个支撑点

(一) 树立正确的赏识教育理念——理论支撑

第一, 正确对待赏识与批评的关系。中学生社会经验不足, 对于有些事情的理解是片面的, 理性认识欠缺, 自控力与判断力有限, 在他们的成长中, 行为难免有所偏差。因此, 适当的批评同样会激励学生进步, 如果一味“赏识”而不敢批评, 就会扭曲学生的认识。时间一久, 通常会导致学生无法建立正确的是非观, 无法接受批评以及未来将会出现的挫折与失败, 不利于学生成长。因此, 两者相辅相成, 不可替代。既要充分赞赏学生的闪光点与成绩, 又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度指出其缺点及不足。

第二、赏识要有度, 不滥用。赏识教育的实质是教育工作者对受教育者真诚的爱与尊重。赏识的方式是激励与表扬。如果单纯地只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随意激励, 学生会不信任老师, 赏识成为一种虚伪的赏识, 失去了应有的教育意义, 不仅起不到想要的效果, 而且还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与自尊心。因此, 赏识必须要到位, 符合学生实际情况。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 实事求是正确客观分析, 根据事实需要进行表扬与鼓励, 不能随意夸大和滥用。

第三、坚持因人而异。每个学生的个性以及家庭成长背景不一, 应从实际出发, 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外互动、人际交往、个性等因素来运用赏识教育。尤其对不自信、学习困难、性格懦弱的学生尤其要留意。

(二) 提高德育教师整体素质——人力支撑

赏识教育的成功关键在于教育者自身的素质, 赏识教育既是受教育者不断接受和完善的过程, 也是教育者不断成长累积的过程。提高教师素质, 首先要维护德育工作者的合法利益, 改善其工作条件与生活条件。其次要赋予教师尊严, 确保教师保持稳定向上的心态, 激发其敬业、爱心的职业道德。再次要给予教师赏识, 营造人性化的环境, 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三) 建立科学的赏识评价体系——制度支撑

由于受升学率、量化考评等影响, 学校最关心的仍然是学习成绩, 科学评价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第一, 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后, 从评价差异中, 肯定成绩及闪光点, 分析不足, 制定学生个性化发展方案, 在评价中渗透赏识教育的激励功能。第二, 评价目标主体多元化, 评价方式多样化, 建立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互评模式, 达到量评与质评的统一。第三, 评价结果要重视教师在德育过程中的付出, 不仅仅将学生考试成绩作为教师晋级评优的唯一标准。此外, 不应将评价看做最终目的, 而应该看成是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手段。

(四) 以校园文化为依托, 建设和谐校园——环境支撑

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能够陶冶学生情操, 使其身心愉悦。因此, 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首先, 建设学校优美的自然绿化环境, 给学生以美感。通过校园美丽的一景一物来感染学生。其次, 营造健康向上的校风及教风, 加强素质教育, 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与质量观, 开展师德活动, 以生为本, 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教育。再次, 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如合唱比赛、诗歌朗诵、画展、讲故事比赛等, 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 充分挖掘学生个体潜能力, 认识自我, 克服障碍, 树立信心。最后, 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 发挥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

摘要:本文在阐述赏识教育内涵基础上, 分析了中学德育中实施赏识教育的必要性。从而提出赏识教育融入中学德育的四个支撑点:一是树立正确的赏识教育理念——理论支撑;二是提高德育教师整体素质——人力支撑;三是建立科学的赏识评价体系——制度支撑;四是以校园文化为依托, 建设和谐校园——环境支撑。

关键词:赏识教育,中学德育,支撑点

参考文献

[1]赵娣.赏识教育与中学德育创新[D].苏州大学.2012.

中学德育的自我教育法 篇8

一、传统的中学政治教育方法中德育教育的缺失

长期以来,传统的中学政治教育主要采取的是政治理论学习、行为规范的训练和教育者人格示范、集体舆论影响和扬抑奖惩等方法。诚然,这些方法在各个历史过程的教育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综合今日国情与教育体制的需要,传统的中学政治教育方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合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需要,这种强调中学政治教育外部环境的制约作用的教育方法体系存在着严重的片面性,相比当今素质教育的需要而言,是一种内涵严重缺失的单一性教育。

首先,政治理论知识的过度灌输使学生唯书是从,产生反感。传统的政治理论教育方法过于重视书本知识,而忽视学生在实际的交往学习中理解和接受的特点,更毫无德育教育的影子。

其次, 中学政治教育中德育教育的缺失忽视了学生发展的时代特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每一代人经历的时代不同, 必然导致他们形成了特有的心理倾向和时代观念。在应对当前社会新事物层出不穷, 新理念来势凶猛的形势下, 如果总是使用老套路, 难免会跟不上时代的节奏, 教育的效果自然十分有限, 而充满时代特征的德育教育更能显示生动性、趣味性和新鲜感, 在中学政治教育过程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后,传统的中学政治教育忽视了学生内化的过程。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值理论体系与思想体系的塑造阶段,他们逐步形成了自我评价标准,并根据这些标准逐步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内心世界。但是,大多数青春期中的中学生对道德感知的认识感性有余而理性不足,容易冲动和缺乏思考。所以,如果重理论而轻德育,依旧用强制性的灌输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观点、道德行为标准的教条化教育,则必然忽视学生主体的能动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仅仅停留在肤浅的理论层面,容易造成学生只接受道德知识的“概念”,而未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和思维理念使之内心化,成为个人的需要,难以起到深入灵魂的作用。

二、现代中学政治教育的改革及德育教育的融入

最新修改的《中小学德育大纲》指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在常人眼中,政治课应该是与德育教育联系最紧密的一门课程,但是政治理论的学习并不能完全取代德育教育,上政治课如何既重视相关知识的学习吸收,又“寓教于德育”,使二者融为一体,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必须明确政治学科教育与素质教育中德育教育的关系,才能深入地将德育教育贯穿整个政治教学过程的始终。所谓学科教育,就是指教师依据教学大纲,研究教材,建立学科知识体系,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运用教学方法,体现学科的科学性,把握教学重难点,传授学生知识,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认知,培养学生能力,以实现教育的工具价值的过程。而所谓德育教育,则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实现教书和育人的统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能动过程。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德育教育对于学科教育而言绝非孤立的一项政治任务,而应是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和有效载体,要作为学科教育的原动力融入课程教学中去。

2. 学科教育的过程中的德育教育要具有针对性、融合性和隐蔽性。在现实过程中,无论德育教育的位置有多重要,但在进入学校教育后仍一直处于隐性的状态,一直贯穿于学科课程教育的过程中。即使是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学科,学校在学科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都立足于学科知识传授,这就决定了需要政治教师将学科中的隐性德育因子转化为显性德育教育的内容和目标,有意识地传播到学生的品德教育中去。当然,所谓“润物细无声”,当德育的意图在无形的过程中浇灌了学生的心灵,德育教育的内涵也就更加丰富,过程也能更加轻松,效果自然更加明显,从而最终达到德育教育寓于学科教育,学科教育为德育教育服务的目的。

三、新型中学政治教育中德育教育方法的探析

好的教育内容只有通过有效的方法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取得显著成果。如果不恰当或者错误地选择和运用不适合的教育方法,即使再好的教育内容也会适得其反。综上所述,正确选择和有效应用各种新方法,是提高中学政治教育中素质教育质量的关键。为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关于新型中学政治教育中德育教育方法的设想:

1. 建立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结合、预测预防与咨询指导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的哲学教育法。更加关注学生层面在中学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接受教育效果的评估,遵循青少年思想道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把教师主导的预测预防教育与学生为主的咨询指导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互助互利,以达到帮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顺利成长的目的。

2. 通过中学政治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整合形成整体化的教育方法体系,运用稳固的教育程序和灵活的方法策略相结合方式,实现遵循客观规律,最大化师生互动,以及教师、学生、媒体的互动过程,规范德育教育系统。综合来说,就是既要有主体的自律教育模式,如格言激励法、民主讨论法、情境教育法等,又要有立体空间氛围的渗透模式参与,如和谐向上精神氛围营造法、学校家庭社会结合教育法等。

3. 适合自身情况的一些具体操作方法也应有效推进。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和学生不同的活动领域,抑或不同的班级学生群体,可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如:活动倡导法、典型引导法、心理疏导法、情景诱导法、体验教育法、生活指导法等。

总之,中学政治教育中德育教育的融入并非朝夕之事,不仅需要专家的调查研究,更重要的是各位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实践推广,两者结合,才能更好地运用现代化教育方式,使中学政治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深入学生头脑,起到德育教育的本质作用。

摘要:当前, 中学政治教育正处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 如何有效地把素质教育中的德育教育融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并能够使学生真正接受和消化, 日益成为新时期政治教育工作者一项重大任务, 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值得深思的问题, 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学政治教育,德育教育,融入

参考文献

[1]赵小红.学生品德问题与教育方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

[2]方仁工.学科教育与德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8.

[3]石永祥.试论中学思想政治课中的德育教育[J].科教文汇 (中旬刊) , 2008, (7) .

浅谈当代中学生的德育教育 篇9

【关键词】中学生 素质教育 德育教育

一、中学生与德育

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中学生就是未来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其心理生理发展具有不成熟、不稳定,可塑性强的特点,他们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对外界各种环境变化缺乏正确的分析、认识,从众心理,单纯崇拜物质享受,拜金主义,自我为中心,上网成癖等一系列问题成了中学生中的一大通病,并逐步发展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

二、德育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我国已进入改革开放发展的新的时期,许多新思想、新问题不断出现,社会的负面影响抵消了学校德育的正面教育。时代要求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既能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又要有较高的文化品德修养。这就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和改进中学的德育工作。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和部分人心目中的德育定位落后于社会变革中的学生的教育要求。当学生一旦接触社会或走向社会时,他们就会深深地感到学校和老师灌输的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念,只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学校苦心筑起的道德信念大堤,在社会现实面前显得非常单薄和脆弱,这严重地影响了学校的德育工作。摆在我们德育工作者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将学生引入健康的思想轨道,并在具体行动中体现出来。显然,学校的德育教育必须持之以恒,放到最重要的位置。

三、德育教育的手段有待改进、充实、完善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于首要的地位。在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德育的外延扩大了,德育与其他各项教育活动的联系更密切了,但如果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把素质教育单纯地理解为搞一些活动,进而用这种所谓的“素质教育”取代学校德育工作,那么,学校德育就有可能被淡化。德育教育是中学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用科学的原理分析,道德感知就是人们对道德的整体认识。这种直观感觉的结果表现为道德意识的形成。它不仅包括一定的道德知识、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同时还包括对于道德精神的理解以及道德感情和道德习惯。

四、德育教育基本原则

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本人的密切配合,涉及到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有的放矢。针对上述情形,当代德育教育犹其应强调如下几点:

1、加强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内容,讲道德是做人的起码原则,中学生道德教育主要是进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初步的职业道德教育,具体表现在坚持“五爱”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师在此过程中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以身作则,身正为范”,要求

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应以自身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去感化学生,让学生耳濡目染,最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紧抓心理健康教育。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二者不可偏废。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往往具有情绪不稳定,意志品质薄弱,性格尚未定型,以及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特点。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关键要做到:增强学生交往能力,培养丰富的情感和健全的情绪,以及较强的自制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塑造和培养,不是纸上谈兵,重要的是结合社会实践,联系中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挖掘和提炼,正反两方面施加影响,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学会自觉调节情绪、意志坚强、性格良好等。

3、 提倡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教育。

个性发展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中学生主要是进行良好的意志品格和审美情

趣的培养,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二十一世纪,人们的审美观易受影视、音像制品、网络文化以及广告宣傳等的影响,物质化程度越来越高,拜金主义对中学生影响更是如此,因此,个性发展教育的迫切任务之一就是要在尊重发展学生个性的基础上,与社会发展变化相适应,培养健康的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总之,中学生表现出的种种现象令人堪忧,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思考,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整个社会都有责任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中学生德育需要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探讨,作为德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我们的目的是让每一位中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并最终成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朱德全,易连云.教育学概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厉显畈.农村学校教研工作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2(25).

[4]朱益明,秦卫东,张俐蓉.中小学教师素质及其评价[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5]胡晓红.浅谈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J].思想政治课教育学,2001(6).

[6]李峰.教师教育科研的思路和方法[J].思想政治课教育学,2001(12).

[7]刘军.加强领导,提供保障,努力推进课程改革[J].基础教育研究,2002(9).

关于中学生德育教育的思考 篇10

一、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教育的结合

学生的道德教育不仅是学校的重要教育内容, 也是社会、家庭的重要教育内容。学生生活在社会当中, 社会、家庭是最好的教育领域, 通过平时的日常行为习惯教育, 可以更快的提高学生的德育情操。父母是孩子一辈子的老师, 父母的言传身教从孩子的幼儿时期就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开始播种。合格的父母应具备与时俱进的理念、正确的教导方法、健康的积极的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学习做事做人的方法。从学校这个层面出发, 学校要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 增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引导, 增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同时也要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 从小事做起为他人着想。在学校教育中, 教师的影响力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教师必须注重自己的人格和道德素质的培养, 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去影响和感染学生。要有良好的师德和高度的责任感。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以身作则, 起到典范的作用。教师在工作中要用真诚的心去面对学生。教育的人格魅力会对学生的成长起到重要的影响, 教育必须要对学生真心实意, 用教育的爱、关怀去帮助、感染学生, 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感恩的教育。

在教学中不轻易的放弃每一名学生, 工作中细心的对每一名同学都进行观察, 发现每个学生的人格特点, 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对学生多进行表扬, 通过鼓励的方式来促进学生成长。

对有不足的同学, 要对症下药, 仔细分析学生的问题所在, 并进行针对性的帮助教育, 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教师也要善于转换角色, 经常进行换位思考, 力争创设民主、和谐的班级管理氛围和机制, 形成良好的班级管理风气。在这种良性的管理机制下, 学生才能更好的受到德育教育, 在公平、客观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二、在德育教学中要通过不同的方法正确引导学生

我们学校高职班的一名学生, 平时我行我素, 散漫, 没有上进心。漠视老师劝导, 顶撞家长, 不认真学习, 拒绝参加高考, 孩子的父母已经失去了对他的信心。雅安地震后, 学校通过集体收看报道, 捐款捐物, 谈感受等各种方式进行爱心教育。这名学生在得到了老师和家长的同意后去四川做志愿者, 他亲眼目睹了一座座房屋成为了断壁残垣, 听到了同胞们在生死边缘的呼喊, 看到了救援官兵们奋不顾身的扑救, 感受到了那心灵的震撼。当他回到家的时候, 已经和从前判若两人。他通过自己亲身的经历了解到了生命的可贵, 人生的意义。他告诉妈妈说:“妈, 我要努力学习, 考大学。”他的妈妈看到孩子真的成熟懂事了, 幸福的哭了。通过这个发生在身边的实例, 在德育教育中, 学校和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学生自身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义务劳动, 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机会, 让他们走出课堂, 学会去帮助别人, 学会理解沟通, 学会付出。让学生亲身去感受在课本中学不到的经历。让他们知道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 让他们自己去感悟幸福的含义。

现在的中学学生缺乏独立能力, 缺乏自理能力。也就是缺乏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创新、独立劳动、独立生活的能力。大部分的学生是独生子女, 从小到大在长辈的过度关爱中成长, 家长们铺平了孩子前进的道路, 只要孩子能够取得好的学习成绩, 其他的事情都有家长代劳了。学生们几乎没有机会独立分析, 独立去做事情。针对这个问题, 老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冲破潜在的寻求帮助的意识, 不断的历练自己的独立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组织各项活动, 提供给学生历练的机会, 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角, 自己承担不同的角色独立去完成各自的任务。

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中, 要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评价和表现自己的能力, 养成自我克制、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教育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技能, 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有报复、有理想、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 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为了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优秀人才, 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 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可用之才。

关键词:中学生,德育教育,思考

参考文献

[1]张军元.浅议中学生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科教文汇 (下旬刊) , 2009 (08) .

[2]蒋平, 叶时银, 官后发.中学德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问题探讨[J].科技广场, 2007 (08) .

[3]肖志红.中学生德育教育策略浅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 (12) .

[4]崔世斌.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加强学生德育教育[J].新课程 (上) , 2013 (03) .

上一篇:综合网管平台下一篇:就业模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