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水平

2024-10-20

体育教学水平(通用12篇)

体育教学水平 篇1

摘要:美国学者巴里斯和爱丽丝在《培养反思力》中指出“:反思对于教师进行良好的教学也具有重要作用。”新课程要求教师能够结合本学科的特点, 针对所教学科的实际情况, 对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调整和创新。因此, 对于每一位教师, 当他上完每一节课后, 对这节课的感受与反思肯定会比课前备课更为深刻, 更能体会得失。课后及时反思自己的备课和课堂教学过程, 及时纪录自己的评价和体会, 修改教学过程, 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优化以后的教学过程、充实自己的教学功底、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有效手段, 能使自己对教学方法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改进, 做到“每天进步一点点, 永远不断进步”。

关键词:反思教学,新课程,物理

一、不足之处的反思

俗话说: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作为一名青年教师, 对于每一节课上的教学方法都有一定的预设:是讲解为主还是师生互动?是启发引导还是实验贯穿上课?是鼓励探究发现还是自学等?不同的教材要施于不同的教法。正所谓“一把锁配一把钥匙”意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

例如, 我在教学九年级《物理》第一册中的机械效率一节时, 我采用结合实例讲解的方法进行。按新课标的要求是“知道有用功和总功, 理解机械效率”, 这一节内容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 又是难点。我举了一个实例:用水桶从井中提水。这一实例几乎每个农村孩子都有经验, 理解起来较容易, 提问:研究对象是什么? (生:提水) 那么, 对水做的功就是有用功。再提问:这一过程中桶起什么作用? (生:辅助作用) 那么对桶做功是我们的目的吗? (生:不是, 目的是水) 对桶做的功是额外功;反之, 桶掉入井中, 捞起的桶中带有水, 情况又怎样? (生:捞桶做的功是有用功, 对桶中的水做的是额外功) 。随之让学生完成课堂巩固练习, 学生完成的情况不容乐观。下课后, 我反思其间:是否单纯的举例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学生是否难以在已有的知识网络上重新建构新知识?我尝试着在另一个班改为实验探究:用动滑轮提升钩码。这节课比上节课气氛活跃, 且学生思考问题比较缜密, 解决问题的能力强了, 同样的课堂巩固习题后质量也明显提高了。

同样的内容不同的教法, 收到的效果明显不同, 是反思助我把握教材的重难点, 随时更新教学方法, 优化课堂效率。

二、成功之处的反思

根据各年龄段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的长短, 一节课学生很难一直处于有意注意中, 因此, 教师要善于挖掘兴趣点, 适时应用幽默语言。例如, 在教学八年级物理下册的《密度》中, 我给学生讲了阿基米德巧解“皇冠之谜”的故事后, 启发学生:

阿基米德是怎样发现皇冠掺假的呢?

给你一个金戒指, 你会鉴定它的纯度吗?

要弄懂以上这些问题, 就要学习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密度。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 学生有了求知欲, 才能产生积极的兴趣, 以延长有意注意的时间。

三、教学机智的反思

所谓“态度决定过程, 细节决定成败”。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 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 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 使今后的教学更上一层楼。教师上课的教态, 板书跟学生的互动情况, 问题情境的设置、幽默语言的应用、课堂中空白的恰当处理都会影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效率, 因此我十分注重课堂45分钟内的细节。

例如, 有次预上公开课内容《电功率》, 讲解到高潮部分不自觉地用教棒敲打桌面, 且一节课有好几次, 课后有教师指出:这样敲打的出发点是请学生注意, 其实有一些学生也被吓一跳, 他也是其中一位, 我认真记下这一点, 反思自己的教学机智, 是否有更好的方法指点其不注意听讲的学生, 并时时提醒自己改正自己的这一缺点。课堂中的语言和教态 (尤其是姿态语言) , 我常学习电视主持人, 看他们如何吸引观众, 如何适应转换各种角色。

课堂教学中, 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 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 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 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 若不及时地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 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 令人遗憾不已。对教学各环节的反问和回顾, 促使我对课堂教学过程逐渐完善起来。

以上的过程只是教学过程中的某一细节体现, 它让学生从过去那种被动接受中解放出来, 改为主动吸取知识, 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大胆提问的好习惯和创新能力。这样的教学细节, 经过多次的反思与改进, 使自己设计的问题日趋典型、有趣、有层次性, 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当然, “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再完美的课堂教学总有点滴疏漏, 失误之处。我们总是在反思中前进, 前进中反思, 通过反思, 我们得到收获, 形成自己的风格;通过反思, 我们不断进步, 教学相长, 逐渐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体育教学水平 篇2

水平:水平一 执教:徐

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开展良好的教学工作,进行有步骤的教学,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根据新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特制行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一、学期教学目标:

1.全面锻炼,努力增强学生的体质。

2.进一步了解上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常识和方法。

3.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遵守纪律,与同学团结合作。4.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一、二年级年龄小,基础差,体育知识及技术技能差,自控能力不强,组织纪律性意识不够。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但非常乐意参加体育活动和上体育课,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想他们基本能掌握队列队形的有关动作及要求。本学期还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合理处理教材,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学习,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储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三、教材分析:

新学期一、二年级体育课内容有队列队形、走、跑、跳、体操及游戏等内容,以游戏为主,将其他内容穿插其中,使学生在娱乐之中既锻炼了身体,又增强了体质,还学到了简单的体育知识。

四、教学内容:

1.教材的重点是以游戏教材,应突出课堂上练的教学方法,难点是队列队形的基本动作,使学生从小就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和动作方法,但是对于一年级来说是比较难做的,可采用直观教学,利用互相帮助和课外活动的方式来突破这一难点教材。

五、教学措施、教学进度与教学时间安排

做好教学反思 提升教学水平 篇3

关键词:教学;反思;分析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反思性的实践者。”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这个公式告诉我们,教师要在实践中成长,就必须学会反思并进行必要的总结,从而指导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

一、反思记什么

1.记载成功之笔

每一堂课都有精彩之处。凡是能很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做法,都可以详细地记录下来。

2.牢记失败之处

不管一堂课有多么成功,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一定会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教师课后作出深刻的反思,能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的经验教训,变这次的失败之处为下次的成功之笔。

3.捕捉瞬间灵感

捕捉住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产生瞬间灵感、智慧和思维火花非常重要,因为他们突然而至,转瞬即逝,及时记录下来,可以成为以后的教学好的素材。

二、怎样做教学反思

1.记反思日记

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是当前最常见的一种反思手段。课堂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阵地,一堂课下来就要总结思考,思考这节课对教材的知识点落实如何?能否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动机?对突发事件有没有机智应付等等,使教师自觉寻找现有教学观念、行为与新课程标准、理念之间的差距,明確存在的问题。

2.参与行动研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敏锐地提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之展开调查研究。教师可充分运用观察、谈话并通过课内、课外活动等多种渠道,对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方式等多方面进行了解和研究,逐步地减少对教学工作认识上的偏差。

3.观摩与分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要抓住教学活动的学习良机,或自己创造机会多观摩名师名家的课,学习他们的教学思想,弄清他们怎样组织教学和为什么这样做。教师们也可互相观摩彼此的课并评述观察到的教学实景,注意搜集素材,纂写好典型案例。

著名学者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可能成为名师。”这足以说明教学反思在教师成长路上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刘加霞.实践取向的教学反思:不同反思水平的案例分析[J].小学教学:数学版,2008(Z1).

反思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水平 篇4

一、从新教材的编排风格和编排内容进行反思

新教材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它改变了传统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轻能力重知识的要求, 在增加新知识的同时, 展现出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新教材把教材的内容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部分, 如同把一台机器拆散, 把所有的零件放在学生的面前, 作为教师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如何组装机器, 也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探究, 使我深刻地认识到, 必须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填鸭式”接受的教学方法, 这种传统教学方法已不适应现在的教学需求.

同时, 新教材另一个独特面就是坚持从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出发, 编排一些符合各年级学生特点的教材内容.例如七年级的学生还很喜欢色彩鲜艳的图片, 所以教材编排了很多想想做做、剪剪拼拼游戏中的数学, 学学玩玩、玩玩学学的24点计算, 火柴棒、排方桌等生活中的数学, 使枯燥的数学变得更有趣, 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使其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二、站在学生的角度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

学生时时刻刻都在用眼睛和心灵观察和思考着教师, 从学生的行为、思想状态、学习成绩及学生对老师的期待都能反映出我们的教学状况.

如一次我在上“单项式、多项式”这一课时的过程中发现, 在课堂上一直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的几名同学精神状态大不如以前, 课堂纪律也有些松散, 下课后经过和个别同学交流、反复思考这节的教学内容, 才知道原来由于课前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把握不够精细, 使得学生在个别知识点理解上有较大难度, 另外本节教学内容由于知识点偏多, 而且使用的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而造成这种现象.

从生活中找情景, 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学习“代数式”这节课时, 我由上节课的一个习题引入, 带领学生一起探究得出一个规律 (5n+2) , 由此引出代数式的概念.在举例时, 我强调:“其实, 代数式不仅在数学中有用, 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大量存在.下面, 老师说几个事实, 谁能用代数式表示出来.这些式子除了老师刚才说的事实外, 还能表示其他的意思吗?”学生们开始活跃起来, 一名男生举手发言:“一本书p元, 6p可以表示6本书价值多少钱.”受到启发和激励, 每名学生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实例, 大家通过这节课都能深深感受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新理念.正如我们所说的, “身边处处有数学”.从生活出发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幸福.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 不仅要认真地钻研教材, 找准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处理好教材、学生、教师的关系, 还要寻找相关教学资源, 努力营造轻松民主的教学环境,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现实生活, 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现实生活也离不开数学, 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与决心.

如在教“日历中的方程”时, 学生每人准备一张日历表,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小丽在假期中外出旅游一周, 这一周各天日期之和是84, 问小丽几号回家.问题一出, 学生们的情绪马上高涨起来, 这时课堂热闹非凡, 讨论的场面不言而喻, 然后让学生观察准备好的日历, 找日历中的规律, 竖列中的数字关系, 横列中的数字关系, 紧接着玩日历中的数学游戏, 自然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中玩, 玩中学”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做”数学的理念.

三、敢于解剖自我, 努力完善教学理念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我们要敢于解剖自我, 深刻审视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 紧抓日常每一项教学细节, 积极主动地捕捉提升和完善自我的机会.

通过反思和解剖自己的日常教学活动中的不足, 分析原因, 及时寻求对策, 制定个人发展计划.提升教育教学理念, 用理论武装自己;拓宽与充实学科知识;注重改革与创新教学方式;通过各种方式, 加强对外交流, 抓住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掌握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更好地适应课程改革需要.

四、借助外力, 反思和提升自我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我经常邀请同事听评我的教学活动, 借助“外力”寻找自身的不足和改进方法.同时, 我也经常参与同事的教学活动, 从中汲取新鲜知识和闪光点, 并将之吸收和融合到我的教学活动中去.通过和同事之间教学活动的相互交流, 不仅使我的教学理念得以快速提升, 同时也促进我的教学方法更加完善, 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学习教育教学文献, 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接受新知识、新观点, 同时可以把别人好的经验和案例吸收和融合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去, 从而促进自我提升.

提高教学水平总结 篇5

一、抓师德工作,建和谐团队

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的发展,归根到底决定于教师队伍的素质。我们学校要求每一位教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都要努力做到八个字:敬业、好学、爱生、爱校。

我们利用每周例会的机会,组织教师政治、业务学习。本学期,我们以学习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契机,开展了一次师德教育。学校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树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光荣感,安心本职工作、要为人师表,以自己的良好行为和形象为学生树立榜样,要有埋头苦干的精神,将奉献教育当做乐趣。

这学期,我校教师在繁重的工作任务面前,任劳任怨。我们学校大部分是年纪大、快要退休的老年教师,甚至个别带病也在工作。如我校的谢云富老师,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张道坤老师患有严重的骨质增生;谢成生老师在上班路上摔了一跤、被狗咬伤都坚持上课…但是他们都能够勤勤恳恳地做好本职工作。

正因为如此,教师们都把学校的事情当作自家的事情:垃圾池里的废纸有教师主动去烧,操场有白色垃圾有教师主动带领学生去捡,有学生追逐打闹只要教师看见了会主动上去制止教育,发现某些不良现象会主动到办公室和教师们商量办法……可以说,我们学校的全体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块使”,各项工作能得到大家的响应,开展起来也就顺利得多了。

二、抓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我们的老师理直气壮抓教学。本学期,在中心校的统一布置下,我们继续一丝不苟抓常规,千方百计提质量。为了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狠抓教学常规,强化过程管理。教学常规的落实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因此,我们在教学管理中,要求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常规的要求,备课、讲课、布置与批改作业。

(2)抓好单元测验和课外辅导,重视培优和转差工作。由于种种原因,每个班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差生较多、优生群体小”的现象,这对期末考试的影响很大。但是,我们教师坚持“只讲主观,不谈客观”的原则,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的观念,努力做好作业设计和批改,做好单元测试工作,一手抓差生转化,一手抓优生培养,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科成绩。由于措施得力,我校在这次全县统考中总体成绩稳中有升。

三、抓班级管理,强化安全卫生

班级是学校工作的前沿阵地。按照中心校的要求,我们从这学期开始,以“纪律、安全、卫生教育”为抓手,强化班级管理。

1、加强学生常规管理,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班主任从进校、出操、课间、离校、纪律、卫生等学校生活的各个层面对学生、班级检查、记录,使学校呈现出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举止言行规范文明的大好局面。

以贯彻实施新《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由于德育工作抓得扎实有力,学风、班风、校风明显好转,绝大部分学生养成了爱学习、守纪律、讲文明、有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真真正正成为班级小主人,学校的小主人。

2、利用班会,强化安全卫生教育和管理。本学期在班主任的配合下,做了许多工作,特别是治理校园环境卫生效果比较显著,校容校貌有了明显的改观。为师生创造了一个干净优美的工作和学习环境。本学期没有发生安全事件。

四、抓活动开展,丰富校园文化

这学期我们根据实际开展了以下活动:

1、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根据学校制订的教育方案,并踏实做好读书的指导工作,为下学期的读书竞赛打下良好的基础。

2、结合节庆和其他重要时日,因地制宜地开展庆祝或教育活动。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学校还存在不少问题,最突出的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从学生数来看,我们学校是腰陂镇中小规模村校,办学条件十分落后,是不折不扣的`弱势群体,与兄弟学校相比差距非常大,体现出明显的发展不均衡。突出表现在:网络教学没有设备、运动场地不足、营养餐没有加工房……硬件方面的这些问题仍需中心校领导下大力气解决。

2、教师年龄结构老化,教师数量不足。教师个体的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发展不是很平衡。这些也一定程度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体育教学水平 篇6

【摘要】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广播电视、计算机的迅速普及,使我们充分运用现代化传媒技术手段,来迅速提高体育教学水平成为可能。传统方法以文字、绘画、雕刻、铭文、照片等资料的保存,只是以静态的形式保留了下来,而现代传媒运用照相、录像技术,利用计算机的数字化实现了动画功能,实现了使运动的规范化技术能力得到保留,让我们学习与掌握运动技术更加形象直观和多样化,增强了学习的兴趣,使得我们所掌握的运动技术得到不断完善与提高。

【关键词】现代传媒 ; 运用方法 ; 运动训练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160-01

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广播电视、计算机的迅速普及,互联网络的神速发展,手机上网功能的不断完善,极大地提高和方便随时掌握先进技术的特点,使我们努力在学习与了解各项运动技术的发展方向上,以及掌握运动技术的不断提高上,使我们充分运用现代化传媒技术手段,来迅速提高体育教学水平成为可能。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紧跟时代的潮流,体育学科要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充分运用现代传媒技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在體育教学过程中,使用幻灯机、投影仪、录像机、录音机、音响播放器、结合计算机等,都是运用现代传媒技术的使用设备。它是直观教学、视觉教学和听觉教学发展的结果,由于这些设备与相应的教材能使形、声、文三结合所以能够使教学形象、直观、激发兴趣,感染力强,扩大视野,丰富教学内容,扩大教学规模,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因此,恰当地利用运用现代化的体育教学手段,能够收到最佳的体育教学效果,对深化体育教学的改革具有现实意义。学生对于直观、形象、感染力强的、有个性化的都比较有兴趣,也乐于接受。

有了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与完善,才使得我们能够同步看到在直播现场NBA比赛的精彩画面、奥运会上运动健儿们的顽强拼搏夺冠摘金、打破世界纪录、颁奖仪式上升起五星红旗的历史瞬间、世界网球四大满贯比赛的精彩竞技、斯诺克项目大师们的精彩表演,这些激动人心时刻的珍贵画面资料被永久保存了。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是依赖教师口头传授运用以往经验来进行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师还需要做大量书面文字材料来备课,而且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大量的示范动作,费时费力。

运用现代传媒技术,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讲授更加精炼,演示重点更加突出,不仅节省体育教学时间与精力,而且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提高了体育教学质量,保证了体育教学效果,因为可以反复多次播放动作技术画面,来增加学生的记忆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质量。

运用现代传媒技术,并不是用机器来代替教师,而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能够通过启发式的体育教学形式,讲演结合,边讲边演。引导学生或逐步深入,运用现代传媒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和环境的限制,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可以向学生提供大量的生动直观声像材料,即可丰富教学内容又可以抓住关键,化抽象为具体,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保证教学质量效果。

运用现代传媒技术,可以充分了解运动项目中的关键技术动作,来用于平时的体育教学之中,可以使提高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掌握技术动作的能力,电视影像可以把画面、声音、文字有机的结合起来有利于人们的各种感官感觉,从而使人们能够通过多种感官去获得知识与技能,有了现代传媒可以更好地开展学校体育的常用项目,例如田径的短跑、弯道跑、接力传接棒技术、竞走、跑的专门练习、投掷铅球、铁饼、标枪、跳高、跳远、三级跳远、撑杆跳高、球类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部分体操项目、广播体操、体育舞蹈、健美操、广场舞、基本礼仪的形体训练花样跳绳等技术性较强的运动项目,有了录像设备和播放能力就能更好地掌握复杂技术动作,例如女子100米栏、男子110米高栏,从起跑到过第一栏的攻栏与过栏技术动作,以及每一个三步过栏技术,下最后一栏的冲刺跑技术动作,然后运用现代传媒技术的慢镜头,将动作分解定格,来学习跨栏跑技术动作。

特别在体育卫生保健知识的教学中,可以制作ppt课件的形式进行,以往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这门课都是教师按照课本讲解,只有文字的书面材料,没有实例,也没有直观教学内容,学生听也听不懂,因此这门课效果一直不好,特别在运动损伤这节课教学时,学生通过观看录像片,使学生能够看到田径运动中跑、跳、投等项目中容易出现的损伤,对运动中骨骼、肌肉是如何组合、如何发挥作用的图解与说明呈现在屏幕上,并用实例讲解怎样运动是正确的,怎样运动会出现损伤,伤在哪里,应该如何预防、治疗等等,是学生明确运动的科学性,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及保健知识,学生非常喜欢这种教学形式,通过这些直观教学,可以使学生亲眼看到自己的动作,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如何纠正,还能知道运动中哪些动作会出现损伤和掌握治疗方法,学生通过这些教学,很受教益。学校在体育理论,体育舞蹈,健美操等项目上充分运用现代传媒技术进行教学,收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有了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与完善,减轻体育教师的负担,对于《学生体质综合评价》、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统计、分析学生体育课成绩的统计、各类竞赛的编排、校运会的项目编排等复杂繁琐的工作,这些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的应用软来完成任务。

在实践教学中广泛运用现代传媒技术,不断探索,总结与完善体育教学内容,这对于搞好体育技术的教学,增强学生体质,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是非常有益的。充分利用计算机的数字化实现了动画功能,实现了使运动的规范化技术能力得到保留,让我们学习与掌握运动技术更加形象直观和多样化,增强了学习的兴趣,使得我们所掌握的运动技术得到不断完善与提高。

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水平 篇7

一、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以情激情

著名教育家于漪说:“教师钻研教材时自己必须‘进入角色’,深入理解语言文字所传达的情和意。真正把作者寄寓的情思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传之以情,以情激情,文字就有血有肉,而不是枯燥的符号。文中所描绘的景和物、人和事、所倾注的情和意、所阐发的道理就会叩击学生心灵,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1]也就是说,要用教师之情打动学生之情,再去体验文章之情,使文章情、学生情、教师情“三情合一”。我在讲授现代诗人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一文时,先放声情并茂的录音带让学生听配乐朗诵,使学生自然进入情境氛围;然后选取几个特写镜头(细节描写)浮雕般地再现大堰河勤劳、纯朴、善良的感人形象,使学生情动于中,油然感受和领悟到,诗人塑造的大堰河,不仅是诗人的保姆,而且是我们的保姆,更是全人类的保姆,她是千百万劳动妇女的化身。在学习这首诗时,我把自己当作诗中的“我”,始终沉浸在对大堰河的深切怀念、同情、挚爱和对“不公道的世界”的诅咒中,较好地感染了学生的情绪,收到了满意的教学效果。罗曼·罗兰说得好:“要撒播阳光在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

二、在课堂教学中,引发想象,激活思维

联想和想象有助于拓宽学生视野,对发展学生多角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有着重要作用。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智力进化的源泉,没有想象力不可能有创造。”美学家黑格尔也说过:“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联想和想象。”不论是在阅读课的教学中,还是在作文教学中,我都注重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具有召唤性和“空白”意义,是一个意义框架。教师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作品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想象力是不可或缺的要素,是直觉对“美”的顿悟。《项链》是莫泊桑短篇小说中脍炙人口的代表作,全文跌宕多姿,处处显示着作者精巧的构思,最能体现人物悲剧性的是结尾。作者把一大片想象的空间留给了读者。当教学接近尾声时,为了加深和拓宽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活思维,我将教学又加以延伸,给学生设置了这样几个情境:1.假如玛蒂尔德永远不会知道项链是赝品;2.假如玛蒂尔德没有丢失项链;3.当玛蒂尔德知道项链是赝品后;4.当佛来思节夫人归还给玛蒂尔德项链后。让学生大胆思维,合理想象,构思以后情节,续写小说结局。

在作文教学中,为了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我经常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曾布置过这样一篇作文:“当看到太阳每天升起时,你想到了什么?”面对每天从头顶升起的太阳,同学们各抒己见,共生发出了“希望、执著、使命、信念、奉献、新、生命力、父亲、母爱”等20多个可写可比点。有位同学说他看到每天升起的太阳,就想起父亲,我和同学们都很惊奇,让他谈谈理由,他很动情地说:

“父亲是我们家的太阳,他给我们以温暧,他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管刮风下雨,都是照常上班,骑着他那除铃儿不响外,其余部分都响的车,他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四处奔波,早上总是骑车出门,就好像每天东升的太阳,傍晚回到家,总是以温水擦身,以除去每天的疲劳。在我心目中,他是一轮红太阳。

每天升起的太阳都是新的,但他却一天天地老了,车也一天比一天更旧了……”

听了他的述说,我和同学们既为他对父亲的挚爱所感动,又为他新奇的想象所折服。

三、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兴趣,鼓励参与

学习中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是一种无比强大的内驱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成功的前提是学生属于求知兴趣和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他们而展开的。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努力使学生产生与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即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2]在教学中,我努力尝试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两方面合二为一。如在讲授现代剧作家曹禺的戏剧《雷雨》时,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剧情,把握人物个性,体味语言特色,课前,我让有一定表演才能的学生在熟读剧本的基础上背诵有关人物的台词,并分别扮演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周萍等不同角色,反复演练,力求惟妙惟肖;课堂上,精心设计布局,让他们演出这幕戏剧。学生由于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准备充分,因而表演活灵活现,教室内时而鸦雀无声,时而人声鼎沸……同学们无不沉浸在戏剧营造的氛围中。演出结束后,下节课上,我让学生分组就“周朴园对鲁侍萍是有情还是无情,你对周朴园其人如何认识?”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和思考。课堂上,同学们积极参与,思维活跃,踊跃发言,陈述见解。这种方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为学生学好语文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用设疑诱导,自致其知;师生换位,发展能力;运用比较,深化知识;写诗拟联,培养情趣;引入诗文,拓宽视野;观画听乐,诱发领悟等方法。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不断探索,常教常新,使自己的教学有一股源头活水不断涌出,这样,教学将会始终有生机,有活力。

摘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本文就如何优化中学语文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水平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讨。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教学结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于漪.兴趣,情感,求知欲.

提高高校教学水平 篇8

一、提高高校教学水平是一项现实的重大的紧迫任务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要求:“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1]。 这是第一次把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写在五年规划之中,写在党的重大文件之中,而且放在“创新能力”之前予以突出和强调,并明确要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高校和学科达到一流水平,足见党和政府对高校教学工作的高度重视。 对此,我们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

(一)提高高校教学水平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

伴随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质量问题逐渐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 2000年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协会成立。 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跨境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项目,创立了“提高质量保证能力的全球计划”。 2009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来自成员国的教育部长、国际组织代表和大学及科研机构的代表围绕“高等教育与研究在促进社会变革和发展中的新动力”这一主题达成一系列共识。 会议通过的公报包括8个方面的52项建议,其中的第19、20条认为,“扩大入学给高等教育质量带来了挑战,质量保障是当前高等教育至关重要的任务”,要“建立并完善完成学业的规章管理制度与质量保障机制,并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始终”“质量保障不仅要求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和评价模式,而且要求促进机构内部质量文化的发展” “ 坚持严格的教学标准”[2]。 由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重视高等教育质量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

与此同时,许多国家纷纷把教育质量的竞争作为国家未来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普遍认为,综合国力的竞争在于人才资本的竞争,人才资本的竞争取决于教育质量的竞争,并为保障和提升教育质量做了大量的探索与努力。如美国高等教育在质量保障方面形成了认证机构认证、院校内部保障、社会评价、政府监督 “四位一体”的比较健全、运行良好的体制机制[3]。 英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也经历了主要依靠大学自身自我规范、自我保障到强化外部对高等学校的绩效评估又到强调文化约束,积极发挥高校和广大教师自觉性的过程。 而近年来各国质量保障的最重要的转变, 就是对教育教学的直接关注。 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关注学生的发展状况、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将学生的体验调查纳入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欧美国家的普遍做法。

从全国性活动来看,美国自1999年起,持续开展全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SSE,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旨在通过分析学生对各项有效学习活动的投入程度来考察大学教学质量,促使学校通过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英国政府自2005年开始组织全国性的学生满意度调查(NSS,National Student Survey),调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测评学生对所在大学的课程与教学、 学习资源、个人发展等方面的满意度, 来促进大学改进教学质量、 满足大众教育质量问责[4]。 日本自2012年发起“关于亚洲大学教员变化的调查” (APA,Academic Profession in Asia Survey),以此分析影响日本大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并再次强调日本有重视科研的传统,但更加需要在改善教学质量上下功夫[5]。

同时,各国也非常强调大学自身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如包括牛津大学在内的世界一流大学不仅建立了内部教学质量保障制度,还对外建立了大学教学质量信息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和问责。

总之,提高教学水平,并以此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已经成为当前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主题。深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我们要顺势而为,积极主动,做出我国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新探索、新贡献。

(二)提高高校教学水平是国家发展的紧迫需要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发展速度变化、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的新特征。 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许多领域已成为世界第一,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但“大而不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 人均GDP排世界80位左右,主要产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相当突出;粗放式发展方式走到尽头,难以为继,“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 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6]。 只有依靠创新,才能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增长新亮点、开辟发展新空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创新”已经摆到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

推动以协同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基础在教育,关键是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课堂教学作为大规模培养人才最基本、 最重要的组织形式,作为培养各类人才最平凡、最常规而又无法替代的基本工作必须抓紧抓好。

(三)提高高校教学水平是当前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中国速度”使我国成为了高等教育大国。 目前, 全国共有高校2529所,其中本科高校1202所,高职院校1327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37.5%,各类高等教育在校总规模3559万人。 但和经济问题一样, “大而不强”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最为突出的问题。在宏观上,这不仅表现为高校办学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脱节,高等教育发展不协调、不平衡,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制度不健全;也表现在高等学校原创性成果不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足等方面。在微观上, 具体表现为日常教学过程中的许多“非主流现象”:不少高校人才培养方案陈旧,实验、实训、实践条件缺失,实践育人缺少基本保障,创新教育缺少有效措施; 有的高校课堂沉闷、学生昏昏欲睡、教学效果堪忧;有的高校前三年“水课”很多,内容老化、教材陈旧、方法呆板;有的教师上课照本宣科、学生期末突击应试,第四年只设少量选修课,学生忙着找工作、备考研究生, 毕业设计纸上谈兵;有的高校甚至以“清考”的方式, “恩准”学生毕业,如此等等,怎么谈得上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 很可能连基本的教学质量都难以保证?! 所述这些, 虽然不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主流,但却是见怪不怪的事实!如果不闻不问任其发展, “非主流现象”也必然影响主流,乃至成为主流,这应当引起我们高度警醒。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教学是高等学校生存的本真。高等教育由大向强转变的根本标志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高。 出路何在? 靠政府投入、靠体制改革,更靠实实在在的教育教学改革。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我们要以广大教师和所有学生都参与的教学活动为基础, 实实在在地开展教与学的改革,切切实实地提高教学水平, 从而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等伟大的口号变成实在的行动。在当前,还要特别注意如下三点。

第一,不能以体制机制改革代替教学改革。 深化高等教育全面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犹如车之双轮缺一不可,应当“双轮驱动、协调推进”。 两者的关系是体制机制改革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指明方向、激发动力,教育教学改革才能使人才培养真正落地,才能使体制机制改革的价值追求得以实现。当下,要克服重视体制机制改革、轻视教育教学改革的做法,使教育教学改革真正深化,教学水平真正提高。

第二,不能以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代替高校教学水平的提高。 特别是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中,要把提高教学水平和提高创新能力相结合,使人才培养的一流和科技创新的一流相互融合、 相互促进,这样才能建成真正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第三,不能只重视培养少数拔尖创新人才而忽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向全体与关注个体差异是十分重要的教育策略,一些高校实施的面向少数特质学生的实验班,集中优质教学资源重点培育,作为教学改革的实验无可厚非。但是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要牢固树立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和人人成才、多样化成才、竞争成才、实践成才的观念,使教学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学生,这是体现高等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

二、抓好创新创业教育,使提高教学水平落到实处

全面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当前,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已是党中央的要求,教育界的共识。我们要顺应形势,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为抓手,撬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全面改革,推动高校教学水平的大提高,而不是游离于教学改革之外空谈创新创业教育。

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要求:“深化教育改革,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国民教育全过程。 ”[1]这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是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任务而不是原则性要求而加以强调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要求就是要落实这个“重点任务”。 因此,高等学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正是贯彻五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举措。

为指导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国务院办公厅今年5月下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李克强总理多次指示“勉励青年学子创新创业”, 希望大学生“既要认真扎实学习掌握更多知识,也要投身创新创业、提高实践能力”,要求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切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7]。 对于这一系列讲话和指示,我们要认真学习、理性思考、与时俱进、积极作为。

人的认识总是在实践中汲取营养、 不断深化的。 今年6月,我在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成立大会上曾说:创新创业教育要努力做到“三个拓展”,即“从面向一部分学生拓展为面向全体学生, 形成创新文化;从创新创业训练拓展为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教学过程中实在的内容;从解决学生的就业率拓展为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 这些认识在今天看来显然是不够了。那时的认识还比较多地包含在数量上的拓展,今天,我们更需要进一步从质的变化上思考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抓手,推动整个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革除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弊端,推动教学水平的提高。 我以为,以下六个问题尤为重要。

一要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级各类人才的蓝图。 为此,要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确定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考虑学生的未来发展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以确定适切的人才培养方案。 现在, 社会发展快、经济变动快、知识更新快,都要求我们更新教育理念、更新培养方案。但事实上,在不少高校仍一定程度的存在着人才培养方案陈旧的问题,应当适时加以修正。

二要抓紧课程建设这个关键的环节。 有研究表明,在一些世界著名大学,历次教学改革的最终落脚点都是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大学教育的重中之重。 他们在应对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时,往往是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的,注重通过改革课程、增设课程,调整课程结构和增加新职能,满足社会的新需要,进而达到改革高等教育的目的。如果说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顶层设计, 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具体实施,那么,课程建设就是承上启下的核心枢纽,是使人才培养理念向下传导、传播知识、培养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中间环节。 目前,高校一些学生所反映的“水课”太多,就是课程建设问题的集中表现。 为此,需要遵循教与学的规律,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导引下,对现行课程体系进行全面检查和调整。使课程建设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要坚持规范性、指导性和选择性相统一的原则,完善课程体系,使学生基本功过硬,个性特长得到发展。 要特别注重加强优质核心课程的建设,切忌老师能教什么,就开什么课程的任性行为!

三要把课堂教学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阵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固然可以增设一些专门的课程,但课程建设不能只是简单的做加法,不断增加学生的课时负担。更为本质的是要实施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渗透到每一堂课的教学中。教师要理解和把握自己所承担的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控好自己所讲授的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衔接与匹配,使人才培养方案通过系列的课程设计而实施、落地;同时,教师还要改革教学方法,恰当引入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学起来!教师还要注意开发每一门课程中所蕴藏的创新创业的精神内涵和文化要素,构建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第二课堂为补充的、师生共同参与的创新创业“学习共同体”,营造创新创业文化,使创新创业教育真正落地。 这是每一个教师都应做和都能做的事。

四要补足实践教学这一短板。实践教学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条件。为此,要加强学校已有的实验、实践、实习基地建设,要基于“协同育人”的机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互利互惠,拓展学生的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实践能力。

五要改革考试评价方法。 改变死记硬背、突击考试等考评方法,建立学业考核全程化、评价标准多元化、考核方式多样化的学业考评新体系,注重考核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实现考核结果符合学习效果。

六要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导向。 当今时代, 创新需要扎实的知识基础,那种凭借偶然发现一举成功的机会已经微乎其微了。大量的发现和发明创新都是建立在已有的大量知识积累的基础之上的。 因此, 我们要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将着眼点放到对自身发展真正有益的能力和素质上。 创新需要正确的思想方法,需要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同时,创新也需要激情驱使和精神动力。而这一切来自于创新创业者的科学态度、事业心和责任感。 我们要通过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导向,培植创新创业文化,从思想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正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责任。

我们还要研究大学生创业的规律。 人们常说,创业是“九死一生”。 研究规律,目的在于增强学生抵御风险的能力、引导学生创业少走弯路、避免重大的失败,使更多青年走上成功创业之路。

应当看到,目前绝大多数毕业生走的依旧是“岗位就业”之路,在工作岗位上以创业的精神做好本职工作是对毕业生的普遍要求。虽然大学毕业后自主创业的比例在快速增加,但依旧不是主流。 以湖北省为例,2013—2015年,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虽然以平均每年30%以上的速度递增,但2015年自主创业的学生也仅占应届毕业生总数的5.2‰[8], 全国的情况也大致如此。而在自主创业的学生中,真正属于“科技性创业”的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 在保持比较高的就业率的同时努力提高就业质量,仍是十分必要的!我们绝不能以为提倡自主创业, 就可以放松大学生就业工作,把只读过几本书、一无资金、二无经验、20多岁的年轻人不负责任地推到社会上去。当前,在倡导创新创业中,大学生就业工作只能加强,不能消弱,而且要秉持对党的教育事业负责、 对老百姓负责的态度,做实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

大学生创业和就业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黑龙江省省长陆昊在5月份召开的全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推进大会上指出:既要看到创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也要看到一定的就业经验和就业技能积累对成功创业的重要促进作用。 创业和就业可以相互转化, 本质是相互促进的,一定的社会经验往往是创业的前提条件。 有关学术机构调查显示,5年前青年人当中直接创业与就业以后再创业的比例是4∶129。他还说: 学生就读和就业创业的角色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需要制定更加灵活的学籍管理和创业政策。 这些都属于规律性认识[9]。 总之,对于大学生学习、创业、 创新的规律需加强研究, 以支持制定更为合理的政策,引导学生实事求是的创业,从而实现成功创业。

三、建设优良教学文化,促进教学水平持续提高

从文化视角看, 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思维定势,对教育教学的影响是深刻和久远的。一方面,任何教学活动都是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中进行的,社会文化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活动的价值取向,影响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和教学组织形式;另一方面,大学教学本身具有独特的文化属性。 教学文化是高等教育的本源文化,它体现着大学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对培养人才、传播文明、促进发展、 改善民生的精神追求,汇聚着大学人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 建设优良的教学文化,让教学成为学校工作永远的中心、永恒的主题,是促进大学教学水平持续提高的重要保障,是对大学本源的坚守与发展。

建设优良的教学文化,首先要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理念,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要位置,要在全体教职员工的思想深处确立“老师是第一身份、上好课是第一要务、关爱学生是第一责任”[10]的价值追求,激发个人和集体重视教学、提高教学水平的内驱动力。

建设优良的教学文化,要构建规范管理的制度体系。规范管理的制度体系是优良的教学文化生成的环境生态。 优良的教学文化的形成,既需要营造崇尚教学的共同信念,也需内外部环境力量的助推。 缺乏相应的规范管理的制度体系,教学文化的价值追求很难转化为现实层面的教学文化的行动实践。

建设优良的教学文化,要鼓励支持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要通过制定完善各种有效措施,激励教师热爱教学、崇尚教学,特别是要创造条件,支持教师研究教学、革新教学,当前,要更加注重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以此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形成良好的教风。

建设优良的教学文化,要重视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建设。学习是大学生的第一要务,要支持奖励爱学、勤学、善学的学生,特别要重视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学风。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 我国已成为高等教育大国, 在由大向强的历史性跨越的新起点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我们做强高等教育的战略选择!而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深入落实,对破解高等教育提高质量的难题具有决定性作用。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提高高校教学水平,不能停留在一般的号召上,必须付诸于实践。让我们共同努力,使教学改革再升温、 使教学改革的各项举措落地生根! 让我们共同努力, 将一个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带入全面小康社会!

摘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高校教学水平”。提高高校教学水平是国家发展的紧迫需要,是高等教育由大向强跨越的紧迫任务,同时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目前,我国高校教学中存在诸多的“教与学”的问题,出路在于扎实的教育教学改革。深化教学改革,不能以体制机制改革代替教学改革,不能以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代替教学水平的提高,不能只重视培养少数拔尖创新人才而忽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要通过抓好创新创业教育,使提高教学水平落到实处;要抓住课程建设这一关键环节,补足实践教学短板,改革考试评价方法,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导向;要建设以教学为中心、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建设、鼓励支持教学改革的优良教学文化,以促进教学水平的持续提升。

体育教学水平 篇9

一、组织工作

(一) 领导重视, 精心部署测试工作

学校4月20日接到无锡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无锡市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试点工作的通知》之后, 分管校长高度重视, 先后召集各系主任、教学主任、教研室主任、教务员进行工作布置, 强调此次学业水平测试工作的重要性, 同时就学业水平测试工作做出了明确指示, 要求各部门全力以赴, 复习工作早准备、早安排。教务处制定了“学业水平测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把测试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 召开系部协调会、辅导教师会议, 用“严肃、高效、严谨”的态度来对待学业水平测试工作。学校成立了以潘永惠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以教务处处长李顺富为组长的工作小组, 工作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各系、各专业测试科目的复习、指导及测试工作, 考前针对学业水平测试召开各部门协调会, 精心安排测试前后的各项工作, 并专门印刷了“学业水平测试秩序册”, 保证学业水平测试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 安排周密, 认真组织学测辅导

1.提高认识、统筹协调。学业水平测试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也是学校课程质量监控的重要途径。各系、部、教务处、督导室等相关处室高度重视, 在认真研读文件, 提高认识, 及早准备的前提下, 积极做好学业水平测试的各项筹备工作。

2.明确责任、精心组织。教务处统筹指导, 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主动配合各系开展工作, 全面了解学测动态, 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组织骨干教师命题进行模拟考试。教务处召开任课教师会议, 明确任务要求, 各系精心准备, 周密部署, 认真组织, 以相关教研室为核心, 先后召开学生动员会、任课教师动员会, 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 在两个月不到的复习时间内, 在部分科目考纲到位时间晚、正常上课与指导复习课兼顾、教师跨系上课安排难、开课时间早而学生遗忘时间长等情况下, 各系及任课教师克服了各种困难, 最终做到“处室指导到位、系部组织到位、教师辅导到位、学生出勤到位”, 科学合理安排辅导学习时间, 确保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测试工作顺利进行。

3.明确目标、奖惩分明。各系部依据测试目标, 针对测试课程及班级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辅导计划, 教研室负责组织研读测试课程考试大纲, 组织定期分析;教师在教学中, 正确处理好考试与教学的关系, 使教学工作既有利于培养优秀学生, 提升专业技能, 又能满足部分基础薄弱学生的基本学习要求, 认真做好培优与补差工作;学校依据教学效果对教师进行测评, 依据校绩效考核机制, 将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与教师的绩效考核挂钩, 在明确目标与任务的前提下, 通过奖惩机制激励教师做好学业水平测试工作。

(三) 加强管理, 精心组织考务工作

本次测试工作涉及9门测试科目、4个系、25个班级共834人, 测试准备工作是重点, 我们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的指导, 精心组织做好测试考务管理工作。我们印制了《2012级学业水平测试秩序册》, 提前下发到各系, 有关工作人员也人手一份, 工作内容与重点、规程与流程、责任与预案等等一目了然。严格按照无锡市要求, 布置标准化考场, 考试过程实施双监考。

1.加强组织领导, 实施工作责任制。考点设总考务室和四个分考务室, 考点总考务室负责人为分管校长, 各分考务室为系教学主任, 每个考务人员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制, 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人。

2.严格考试程序, 确保考试安全。认真贯彻省、市有关考试安全保密文件精神, 严格规范试卷的运送、发放各环节工作, 学校派专人负责试卷运送工作, 各环节严格履行试卷交接手续。

3.认真选聘监考教师, 加强业务培训。每个考场均配备两名监考人员, 每个考区各配备一名后备监考人员, 监考老师实行任课教师回避制度, 监考人员必须经考点审查资格、接受培训后方可聘用。考试前一天 (6月23日下午3:30) 对全体监考教师进行专项培训, 考试当天 (6月24日) 监考教师7:00在总考务室集中再次强调考试注意事项, 确保学业水平测试的安全、高效地进行。

4.严格考试管理, 严肃考风考纪。各考点所有监考、工作人员严格执行纪律, 坚守岗位, 履行职责, 按照省教育厅有关测试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执行, 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操作, 把握好考试中的各个环节、细节,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切实防范和制止各种形式的违规舞弊事件的发生。

(四) 规范考场, 创造良好考试环境

考试期间, 根据考场所处地理位置及环境情况各系严控考场周边环境噪音 (车辆、建筑及各种干扰声源) 对考试的干扰, 防止噪音影响考试, 考试、教务无关人员不得进入考场周围。考场门外均设立物品存放处。考场内保持清洁、卫生, 具备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2012级学业水平测试”考场标志均张贴在考场正门外侧的墙壁上, 并注明本考场的考场号、考试科目及考试起讫号。考场内的标语、墙报和黑板等均拆除或用白纸覆盖。考生座位实行单人、单桌、纵5横6排列, 课桌前后对齐、左右平行, 考试座位号一律贴在课桌的左上角。所有考场考前准备工作均在6月23日上午就绪。考场经验收合格后贴上封条, 钥匙由专人保管, 6月24日上午7:20向考生开放。

(五) 加强考试期间的纪检和检查工作

考试期间市教育局职教科抽调专门人员组成纪检组赴考点监督巡视, 与校教务办共同做好考试工作。教务办检查巡视组, 负责校内考场内外的巡视检查、违纪检查, 安全保密组负责校内安保及试卷运送保管、保密、后勤宣传组负责各考室水电供应、电铃、考务各类材料准备及考试环境气氛营造和医务组负责及时处理考试过程中考生出现的身体不适等情况。8:00准时开考, 开考之后市职考科巡考领导、各考务室负责人认真巡视各考场及时处理考试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10:10考试顺利圆满结束。

学校充分认识到学业水平测试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 切实将测试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狠抓试卷安全保密、考风考纪不放松, 针对考试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加大了工作力度, 杜绝“盲点、盲区、盲人”的情况出现, 确保学业水平测试工作安全、顺利、圆满完成。

二、成绩分析

1.全校成绩分布情况。学校四个系共有25个班级834名学生参加的包括机械基础等9门学科的学业水平测试, 实考学生828名, 全校合格率98.55%, 优秀率23.19%, 等第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学校在此次学业水平测试中, 成绩高出全市不合格比例5%的3.6个百分点。

2.不同性质班级成绩情况。此次参加学业水平测试共有五年高职、三年中专及对口单招三种性质的学生, 具体成绩等分布情况如图2。通过图2可以看出, 成绩优秀率基本集中在大专层次的学生中, 不合格的学生人数中专 (职高) 占到大部分, 对口单招班级的学生成绩比较均衡。

3.各系成绩情况汇总。

表1所示, 此次参加学业水平测试的25个班级共有18个班级的合格率达到100%, 尤其值得表扬的是电气工程系, 全系参加测试的所有班级合格率均达到了100%。

三、建议

按照省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及校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有些课程只能在第四学期前进行, 如机械类的《机制制图》, 是否能按各专业规定的测试科目对应所开设的学期相对集中进行测试;中职与高职、3+3、3+4的专业学生一起进行测试, 但中职学生进校的录取分数线及学习基础都不及3+3、3+4甚至五年制高职, 以现在的方式进行, 成绩按5%的比例控制等级D, 那么, 不合格的学生大部分会是中职的学生, 能否从试卷难易度上进行区分或者对中职学生适当降档控制等级比例?细化学测科目的考纲要求, 并配套学测科目的练习册;部分试卷的图片印制清晰度不够, 希望能加强对试卷的检查校对;试卷袋内封装的试卷数量按标准数量进行装袋如每袋均30份, 便于校内发放试卷;试卷袋与试卷大小几乎一致, 且是单舌头, 折封既不安全也不方便, 稍一不小心就会划破试卷, 且在保证试卷不折叠、不破损等情况下很难再次密封, 建议将加大试卷袋的尺寸, 并做成标准的双舌头试卷袋。

四、结语

通过磨课提高体育教学水平 篇10

1. 真诚“揭短”, 不留情面

要想磨课有效果, 最需要的是那些真诚指出他人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的人。同一堂课, 一千个人执教, 由于认知不同, 会有一千种不同的教学方式, 即“同课异构”。所谓“旁观者清”, 由于认知的限制, 执教者通常不容易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 而其他听课的人则比较容易看到问题。如果都是本着“明哲保身”, “不想得罪人”的思想, 点评时只说优点、不说缺点, 那么就会达不到磨课的目的。以教学目标为例, 一些年轻教师存在对教学目标把握不准的问题。因为不熟悉体育课程标准、不熟悉教材、不熟悉动作、不熟悉学生, 在教学目标的选择上很容易就出现偏差。而其他教师不留情面地“揭短”, 能让执教教师立刻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 有利于他们反思自己的不足。同时, 磨课中不同的观点进行碰撞, 也能引起在场每位教师的思考, 获益的绝不只是执教教师一人。因此, 磨课是促进教师进步最直接的方法, 它的效果最明显。

2. 磨掉平淡, 磨出精彩

有人认为体育课很容易上, 因为上课无非就是让学生打打球、玩玩游戏而已。其实这种想法大错特错。中小学的体育课和其他课程一样, 也有自己的课程标准。除了教学目标的选择要科学, 教学的方法同样要科学。面对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哪些方法是这节课最好的?哪些方法又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一系列的问题既是理论问题, 又是具体的实践问题。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长时期处于近乎僵化的状态, 例如“动作分解→完整练习→重复练习”的教学方法已应用了几十年, 尽管该方法的实际操作在发展, 但是其变化却缺少逻辑性。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努力创新, 让学生学得有兴趣、学得有成效。比如, 笔者曾经上过一堂“立定跳远”公开课。最初设计的教学过程显得很平淡, 如何才能让教学变得精彩呢?在听取教研组其他教师的意见后, 我对教学进行了改进。在第一个班上课时, 我的教学流程是:热身活动→让学生开展几种原地登跳游戏→开展几种原地摸高游戏→开展原地跳起比高落远游戏→开展双跳双落游戏→教师讲解跳远技术要领、示范动作→学生练习、教师纠正→学生自主练习、相互交流→教师点评→放松活动、教学结束。整节课, 以游戏带动练习, 学生不觉得枯燥, 学得很有兴趣。课后教研组又进行了讨论, 认为还可以增加学生自主探究环节。于是在第二个班上课时, 我对教学做了改进。比如, 先让学生示范, 我再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动作讲解、分析;激励学生的斗志, 让他们开展立定跳远竞赛, 等等。通过磨课, 我的立定跳远课一次比一次上得好。而磨课也让我明白一个道理, 那就是授课方法一定要活。因为一节课中教学活动多变, 动作复杂, 时间有限, 要想有好的效果, 就必须仔细思考, 反复推敲, 不能抱住一种方法一成不变。

3. 虚心学习, 不断进取

如何提升写作教学水平 篇11

【关键词】写作教学 初中语文 授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2.004

写作教学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长期以来其教学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大多数的学生仍然不喜欢写作,甚至是害怕写作,此外,学生的写作存在着种种的问题,比如语言平淡、“假大空”现象严重等等,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思考如何有效开展语文教学时需要着重考虑如何提升写作教学水平,从而改善写作教学的现状,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

一、完善写作教学模式

在以往的写作教学模式中部分教师偏重写作技巧的传授,忽视内容情感的训练,而部分教师则只注重内容情感忽视写作技巧,导致写作教学的“畸形发展”。新课改后,写作教学普遍使用“内容情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写作内容,主张抒发真情,抓住了写作的本质,但是,却忽视了技巧的传授以及系统写作训练,依然无法有效改善教学现状。初中语文教师面对新课改的要求,应该进一步完善教学模式,同时兼顾“内容情感”和“技巧方法”,完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此外,写作教学除了要突破以上两种模式外,还需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采取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比如说,学生面临一个比较陌生的题目往往不知道怎么写,最重要的是不知道写什么,这就要求教师改进教学方法,采取交流或是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发现写作素材,从而帮助学生解决写作难题。

二、依据文体组织教学

初中语文写作文体一般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整个初中阶段对学生的写作要求是熟练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学会写简单的说明文和议论文,因此,教师在组织写作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对不同文体的作文进行不同的安排。首先从课时上进行科学的分配。记叙文是初中生应该掌握的重要写作文体,教师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应该安排较多的课时,从而充分保证学生能够有效掌握其写作的基本技巧。其次,教师要依据文体进行内容上的科学安排。记叙文的写作要求学生能够有素材,而议论文的写作要求学生有论点和论据,而对于说明文则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描述事物的能力,因此,针对不同写作文体的要求,教师在写作指导的过程中就需要从教学内容上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规划。此外,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教师日常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着紧密的关联。写作这种技能不是一天可以习得的,需要学生长年累月地进行不断的练习和方法积累才能逐步形成,故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目标融入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时刻注意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

三、利用反馈激发学生写作动机

写作课时的分配是影响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在我国写作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注重对学生写作之前的指导而忽视写作之后的评价和反馈。教师利用一个课时进行写作之前的指导,然后学生利用一个课时进行创作,最后,当下一个星期再进行作文写作课时,学生看到的只是教师打的分数,却无从得知自己的作文存在哪些问题、以后应该注意什么。所以,面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应该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计划进行反思,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改善,充分利用教学反馈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在反馈中明白需要改善的地方,从而指导他们进行不断的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只有这样,写作教学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学生才能真正地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形成自己的写作技能。当然,教师对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能够激发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动机,从而为下一步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写作教学的反馈可以采取学生自批和小组互批的方式进行。

可以说,班级授课制导致大量学生无法得到教师的密切关注,因此,对于语文写作批改这一工作而言,教師的工作时间和学生的学习时间都无法有效保证反馈的顺利进行,因此,教师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作文的批改工作,让学生在组内交流中认识问题存在的地方,对于自己不理解的内容可以请教老师进行讲解,这样的话,不仅学生能够清楚了解自己的问题所在,而在指出其他同学相关问题的时候能够进一步提高鉴赏的能力,从而间接帮助学生形成对作文更深一步的了解。

四、丰富学生阅读量,提升写作能力

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学生阅读量的增加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增长见识,陶冶情操,为其写作奠定人文基础。此外,阅读量的增加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指导,而读书笔记的写作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抛开学生读书笔记的质量不谈,但是,其在阅读中养成的坚持写笔记的习惯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用文字表达的良好习惯,从而降低学生对写作的排斥,有效避免学生“不会写”、“不知道写什么”的困境。

五、重视范文教学的作用

目前,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到的间接经验以及素材的积累都足以帮助学生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来,但是,大部分学生面对自己所拥有的素材和材料却束手无策,甚至部分学生意识不到什么是素材,怎样对故事进行改编。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充分发挥范文的作用,用范文来引导和启发学生对素材进行整理和提取。范文的故事性也许并没有学生身边的故事更具吸引力,但是,范文的作者却能够用平凡的故事进行创作,这其中的立意是学生需要重点学习的内容。此外,范文在故事的选择和立意的确定以及文章结构的安排和设置等方面都是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详细分析和总结规律的。通过学习,学生能进一步掌握优秀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从而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提升自己作文的品质。

如何切实提升高中体育教学的水平 篇12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策略,教学方法

加强体育锻炼, 可以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质的提高, 还有利于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 使他们形成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据资料记载, 最早提出体育概念的应该是法国人, 时间是1760年。在一篇《论述儿童身体教育问题》的论文中, 法国人首先使用了这一概念。现在国际上普遍使用“Physical Eduation”来泛指“体育”。“Sport”一词源于拉丁“Disport”, 它的本意是指离开工作去游戏、玩耍、进行娱乐活动等。我国的体育教育伴随着上世纪新的教育体系的建成而逐渐形成, 当时的学校都很重视体育, 一方面是新型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另一方面也与救国图存的时代主题相合。但是, 当前的高中体育教学却没有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师和学生都忽视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导致体育教学效率不高, 因此, 我们应想办法提升高中体育教学水平。

一、高中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

我国颁发的高中体育课程标准中提出体育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切实提高学生参与各项运动的能力。具体说来, 在高中教育阶段, 体育课的重点是田径, 田径教学可以在让学生掌握田径基本知识和技巧的基础上增强耐力和敏捷性。除田径教学之外, 教师还可以教授体操、武术等项目。这些内容有助于提高高中生的反应能力、灵活性等。

按照高中体育教学的要求, 在充分考虑学生身体素质的前提下, 教师可以对体育课程进行阶段性的分工。在高一年级的体育课上, 应该是田径为主, 让学生进行长短跑、跳远、跳高的基本训练, 并适当增加跑跳运动的时间, 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身体素质低下的情况。高二、高三年级, 学生可以体操、武术等学习为主, 在团体的训练中提高学生对于参加体育锻炼的认识。

二、高中体育教学现状

(一) 体育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很多年, 但在社会压力之下, 无论是从家长还是学校重视的还是学生的成绩, 而体育课又不是高考科目, 所以在很多学校看来, 体育课成了浪费时间的鸡肋。从学生的角度来讲, 他们从小没有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在体育课上, 他们关心的是能否出去玩一会儿, 而具体到动作的要领和技巧, 以及训练所需要的耐力和体力则是他们不关心和不想付出的。

(二) 授课时间受到限制

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知道,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 高中都被认定为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阶段, 因而忽视了体育锻炼。这种对于体育课的忽视表现出来就是体育课的时间不能够得到保证。因为有普九验收及上级部门的督促, 高中的体育设施基本齐备, 但在利用率上还有些欠缺。高中生受升学压力的影响, 课业学习的任务非常繁重, 体育课的授课时间受到了限制, 教师不能展开系统的体育教学, 往往是带领学生在操场上跑一圈, 一旦自由活动开始, 学生不是去散步聊天, 就是回到教室学习。

三、提高体育教学水平的几点策略

高中体育教学在如此尴尬的教学环境中如何才能做出一点成绩, 帮助学生有健康的身体来应付繁重的学习任务呢?

(一) 要展开思想教育

学生不想动, 不仅仅是因为懒, 还因为他们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作为体育教师, 我们应该善于宣传和攻心战, 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让他们懂得体育锻炼和文化学习之间的关系。从长远来看, 高中阶段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 也是长身体的关键时期, 如果不能在这一时期锻炼好身体, 就不能为以后的人生之路铺设良好的地基;从眼前来看的话, 身体动作的灵敏性和头脑的敏捷性是互为表里的, 一个人身体动作越灵敏, 他的反应能力也会越灵敏, 动作越缓慢、笨拙, 他的思维也会迟缓, 适时的身体锻炼是必须的, 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头脑的反应能力。所以, 身体锻炼不仅不会影响学习, 还会帮助学生提升大脑的反应能力, 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此外, 体育锻炼是调节情绪的最好方式,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帮助学生改变郁闷的心情, 提升他们的快乐指数, 还可以帮助学生走出情绪低落的深谷, 让他们充满朝气和活力。学习不是一就而就的是一件需要坚持的事情, 需要坚韧的品质, 学生可以通过身体锻炼来增强意志力, 发挥拼搏奋进的精神。

(二) 根据学生兴趣开设体育课程

体育教学的总体目标就是要从身体方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锻炼他们的力量、速度和灵敏度, 帮助学生形成开朗的性格、坚韧的品质、健康的观念。这些目的可以通过不同的锻炼形式来获得, 而不仅仅限于规定课程。所以,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开设课程, 比如, 根据男学生的爱好, 开设武术课, 通过拳法教学, 让他们在齐声呐喊中获得力量;对于女学生, 可以让她们分组跳绳、过山羊等。体育活动没有幼稚和成熟之分, 只要是有利于身体锻炼, 又能被学生乐意接受的形式都可以尝试。

教师还可以依据学生的体育锻炼爱好, 组织学生参与跑步、跳绳、健美操等集体性的体育锻炼活动, 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使他们体会体育运动的乐趣。另外, 开展适当的课余体育运动, 还可以增进师生的沟通, 开阔学生的视野, 调节枯燥的高中生活。

最后, 教师要善于利用时间, 把体育课从课内延伸到学校生活中, 要把晨跑和课间操的时间都利用起来, 以此来协调课时不够和体育教学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韩朝阳.增强五种能力, 提升体育教学水平[J].新课程改革:中学版, 2011 (2) .

[2]闫利民.把握课程标准提升体育教学水平[J].科技创新导报, 2013 (9) .

上一篇:运动功能康复治疗下一篇:名人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