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与体育教学

2024-10-20

体育游戏与体育教学(精选12篇)

体育游戏与体育教学 篇1

尽管体育游戏本身有着悠久的历史, 但是其作为一门学科发展时间并不长。我国真正开始对体育游戏这门学科进行研究, 应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尽管取得了非常大研究成就, 但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并未真正的发挥出体育游戏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现阶段我国体育游戏学科, 所进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只是初步阶段, 还未形成科学的系统, 尤其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 游戏只占了一小部分, 甚至没有, 因此要想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真正的运用体育游戏还需要一段时间。

一、体育游戏的特征

1、有利于锻炼身体。体育游戏与智力游戏相比, 在锻炼智力的同时, 也能够锻炼身体, 而且更偏重于锻炼身体。体育游戏要求学生自身运动, 因此游戏的过程中, 就能够锻炼身体。另外, 体育游戏的编排人员也会通过某种手段赋予游戏特定的锻炼价值, 以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 提高身体素质。有利于锻炼身体这是体育游戏最为重要优势, 也是其区别与其他游戏类型的主要特点。

2、趣味性强。游戏本身就是为了愉悦身心, 通过游戏学生能够在精神上感受到快乐。这是体育游戏能够吸引众多对象的关键所在。当然也正是因为体育游戏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学生才愿意参与其中, 为此, 体育游戏编排者也应该注重趣味性的融入, 否则体育游戏的功能将大大降低。

3、规则性明显。任何体育游戏都有一定的规则, 虽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愉悦身心, 但是这是有一定的规则限定的, 否则也就无法将其称之为游戏, 而是单纯意义上的玩耍。也正是有规则, 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 才会有斗志, 有兴趣, 抱着必胜的心理, 这样教学过程才不会感到厌烦。

4、综合性强。体育游戏的素材非常多, 可以说, 无论哪一种体育项目, 都能够成为体育游戏的素材, 教师制定相应的游戏规则, 学生就可以进行游戏, 另外, 体育游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 又能够培养学生运动技能、运动战术的能力。因此体育游戏的综合性非常强, 几乎所有的体育运动都能够将其作为一种手段, 来进行学习。

5、体育游戏并不是以创造物质财富为目标。无论是组织人员, 还是参与人员, 其对体育游戏所抱有的目的虽不相同, 其最终都不能为了创造物质财富。组织人员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游戏中锻炼身体, 而参与者则主要是因为能够在游戏中获得快乐或者成就, 并不是财富。

6、既能够运用假设的手段, 也可以应用虚构的手段。虽然游戏来源于生活, 但是毕竟不是真实生活, 其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真实生活。体育游戏编排人员利用假设与虚构的方法, 创设情境, 对学生的品质进行教育, 这样也能够提高游戏的趣味性。

二、高校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作用

1、具有教育作用。学生在游戏期间, 不仅对自我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对社会的认知也会更加的清晰, 从而提高自身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自觉遵守社会规范, 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而且因为体育游戏几乎都是全体游戏, 需要全员参加, 参与者只有互相的信任, 互相的配合才能够获得成功, 因此这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以及集体荣誉感。

2、具有健心的作用。体育游戏所创设的情境, 通常都是轻松愉快的, 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进行游戏, 不仅能够开阔思维, 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尤其是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正确的对待输赢, 同时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 会忘记烦恼与忧愁, 这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有着良好的作用。

3、具有健身的作用。体育游戏的最为重要的目的就是健身。有些体育游戏是专门锻炼身体某一部分的机能, 也有些体育游戏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身体的平衡以及协调能力, 总之, 几乎所有的体育游戏都能够起到健身的作用, 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体育游戏教学

大学生属于青年时期, 其生理与心理特点有利于体育游戏教学的开展。

1、生理特点与体育教学

大学的体育游戏可适当增加力量性和对抗性练习, 促使骨质增厚, 骨周径变粗, 骨重量增加。青年的肌肉成分也在发生变化, 大肌肉群得到发展, 小肌肉群也得到发展, 运动能力、灵活性和协调性均得到提高, 身体肌肉的发展较为均衡。因此, 在体育游戏教学中, 应采用具有一定的难度, 或较为复杂, 并趋向于较强竞争性的游戏。青年期心脏重量和容积基本达到了成年人的水平, 因此, 在体育游戏教学中, 要根据青年的这一特点加大运动负荷, 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2、心理特点与体育游戏教学

青年时期已经有了明确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特点表现为:对自己的内部状态和内心世界有深厚兴趣, 要求深刻了解自己;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要求自立或独立;充满对未来的理想。根据以上心理特点, 在进行体育游戏教学中, 教师要以复杂多变, 开动脑筋的游戏为主, 可多进行一些力量性和耐力性的游戏, 在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还要提高运动质量, 促进技术水平的提高, 利用复杂的游戏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阶段, 而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就是能够让学生在快乐中学有所成, 体育游戏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手段。高校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 使得学生自主学习, 带着快乐的情绪进行学习, 学生的特性在此过程中会得到充分的体现, 以此保证高校体育教学能够达到目标。因为体育游戏的特点突出, 作用明显, 这使得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拥有者非常大的空间, 其不仅能够帮助教学完成教学任务, 也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1、准备活动

高校教师应该按照教学内容, 将体育游戏巧妙的插入到体育教学活动中, 这样才能够在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同时, 让学生有所成。一定要注意, 体育游戏并不是单纯的玩耍, 因此教师务必在准备活动中做好安排, 不能为了提高学生兴趣, 一味的进行体育游戏而没有实质性的内容。教师在准备活动中应用体育游戏的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 在课堂常规组织的过程中, 应用体育游戏。所谓课堂常规组织, 就是利用某种方法在上课之时, 能够将学生马上组织起来。教师完全可以利用体育游戏来做到这一点, 比如体育教师可以应用报数游戏、反向动作游戏等。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 即会进入到课堂之上, 而且都处于比较亢奋的状态, 利于课堂内容的消化吸收。

其次, 在一般性准备活动中应用体育游戏。上课之处, 教师一定会进行一般性准备活动, 以便让学生身体的惰性逐渐消除, 激发大脑皮层的兴奋性, 以便能够迅速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在教学中, 根据一般性准备活动要求, 选择一些体育游戏代替传统的慢跑。跑动中的“听数抱团”, “蛇形跑”, “拉网捕鱼”等可使学生跑出欢乐, 跑出兴趣。

最后, 体育游戏运用于专项准备活动专门性准备活动, 主要是使与完成基本部分内容有关的肌肉群、关节、韧带和器官, 以及各系统机能做好充分的准备。可以选择创编一些动作、性质和结构与基本部分的内容大体相似的体育游戏作为辅助性和诱导性练习。

2、基本技术教学阶段

体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教学过程必须以学生为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参加练习, 承担运动负荷。体育游戏在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可以改善教学气氛, 使单调、枯燥的技术练习变得生动、活泼、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

3、身体素质练习阶段

身体素质练习艰苦、单调, 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厌练抵触情绪, 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通过游戏进行身体素质练习, 可以使学生在轻松, 愉快的气氛中达到提高素质、增强体质的效果。

4、教学结束阶段

结束部分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体育游戏对于心理、机体的放松具有独特的功效。

五、结语

综上所述, 可知体育游戏与高校体育教学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两者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体育游戏能够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水平, 而高校体育教学则为体育游戏的发展壮大, 提供了平台。高校体育教师如果能够切实的发挥出体育游戏的作用, 这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而言, 意义重大。但是由于我国对体育游戏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实践经验也不足, 因此高校体育教学中要想真正的利用好体育游戏还有一定的困难。

摘要:体育游戏由于健身效果非常好, 而且具有很强的趣味性, 同时学生也乐于参加, 因此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广泛的应用体育游戏。实际上, 体育游戏是一种古老文化, 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也随着民族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体育游戏是一种被大众广泛接受的娱乐手段, 也是我国全面发展体育教育的一种方法。本文首先对体育游戏的特点进行了介绍, 其次对高校体育教学应用体育游戏的作用进行了阐释, 最后对探讨了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正确运用, 希望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体育游戏,高校,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白微.论体育游戏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运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7 (02) .

[2]许小珍, 樊明康.体育游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 (中旬刊) , 2007 (03) .

[3]曾秀霞.体育游戏在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6 (04) .

[4]裴岚.浅析体育游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意义[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03) .

[5]李杉.浅谈体育游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成都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03) .

体育游戏与体育教学 篇2

摘要:

小学体育教学要丰富教学内容,采用多样的教学形式,从而使学生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体育游戏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策略,文章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论述,接受了体育游戏的特点,分析其积极意义,并就如何进行提出个人意见。

关键词:

小学体育;体育教学;教学策略

长期以来,从小学到高中,我们的教育无不是围绕着考试进行,高考升学率的压力从上往下,一直渗透到小学阶段的所有学科教学上,使得小学体育教学备受冲击,限于尴尬的境地。体育教学的滞后带来一系列问题,导致小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以及精神品质的孱弱。无论从长远来看,还是从少儿身心健康的发展这样的近期目标来看,都很有必要抓好小学体育教学。针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如何搞好体育教学,如何让小学生喜欢上运动,喜欢上体育?体育游戏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体育游戏的特点

首先,体育游戏是体育课不可分割的部分,而不是玩。在许多学生和家长的眼中,似乎游戏就是玩,而玩往往是有违学习的。这是很偏颇的观点。人类的学习首先从游戏开始,少儿游戏是对成人社会无意识的模仿,是最生动的学习。所以,体育游戏首先是课程教学不可分割的部分,不是可有可无的玩,它对学习起到了正迁移的作用,而不是相反。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游戏就是玩,就可以撒手不管,这也是不正确的,没有摆正对体育游戏的态度,也没有能准确理解体育游戏的内涵。其次,体育游戏具有娱乐的特点。

它避免了教学的功利性,在体育教学训练中,小学生的身体机能得到全面地锻炼和开发,成为提升身体素质与身体机能的重要手段。体育游戏与其他游戏相比,具有其自身特有的特点。它仍然以体育锻炼为目的,有助于学生身体的健康成长,能够培养小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发现不同学生的不同体育特长,让他们在运动中感到快乐。体育游戏能够丰富体育课的内容,变化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在竞争中体验到各种成功的喜悦,学习到许多体育运动和训练的必备技巧。

二、体育游戏对于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的意义

首先,培养锻炼习惯。对于许多国人来说,影响身体健康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健康的作息规律,没有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健康的作息规律,没有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没有习惯就没有坚持,就不能持续地让身体得到良好的锻炼。而习惯的养成往往从小时候开始培养。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相比,体育游戏显得轻松而有趣味性,对小学生有足够的吸引力,能够让他们开始喜欢运动,而喜欢运动则是坚持运动的前提,坚持长久才能形成习惯,以至于产生终身影响。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体育游戏活动,是激发学生爱好体育锻炼的重要手段,能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于自己的意义,并始终保持终身锻炼的好习惯。其次,体育游戏能有效提高小学生运动水平。有趣的体育游戏调动了学生的运动热情,充分发掘了学生的运动潜能,让他们乐此不疲。

这一点大大区别于传统的体育教学。单调乏味枯燥的重复训练,很容易让学生望而生畏,产生厌倦心理,从主观情绪上开始退缩。凡是有过体育锻炼的人都有体验,当你全身心投入、充分调动内心情绪去锻炼的时候,不仅能发挥出超越之前的水平,还能让身心更加愉悦。相反,如果情绪低落,不想动而强迫自己运动的话,不仅不能发挥水平,反而会增加厌倦情绪,这样的训练毫无效果。体育游戏的特点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潜能,从而提高训练效果,提升运动水平。再次,体育游戏对文化课有促进作用。体育游戏对于文化课的促进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讨论,一个是间接的。俗话说,眼疾手快、眼明脑亮,这话是有道理的,肢体动作反应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维活动能力,因为头脑转得快的人,往往手脚也快;思维迟钝,反应不够敏捷的人,在肢体的运动上也相对迟缓。

反过来,如果增强运动,加强锻炼,通过提高肢体的灵敏度和运动协调能力,也能够提高大脑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文化课的水平。另一个方面则是直接的。在体育游戏中可以将语文或者是数学上面的一些知识融入进来,将体育游戏和文化课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运动中学习,在学习中运动,能够让他们比较轻松地掌握文化课的知识。最后,体育游戏可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体育游戏的鲜活形式、多样内容有利于学生性格的健康成长,让学生内心充满阳光,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到心理调节的方法,从而达到内心的平衡。在开展体育游戏时,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得到了有效夯实,并在与同学合作的过程中逐渐有了初步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些基本素质的确定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三、如何恰当运用体育游戏

首先要合理运用。体育游戏的运用要恰当,对教学有正面的促进作用,而不可为了运用而运用。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也不能一味地求娱乐性和趣味性,让学生产生错误的理解,以为上体育课就是为了玩。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设置,根据班级整体的水平预设难度,针对学生的性格确定具体的方案。合理的课程安排应该包含准备、开始、进行、结束几个部分,在准备阶段要向学生强调准备动作的重要性,要成运动前科学活动有关部位的习惯,避免运动发生意外扭伤。比如,在进行快速跑这一体育学习中,为了增加体育游戏趣味性,可以设计接力赛。但在此之前,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跑步技巧。在活动开始前给学生讲明白要注意的事项,让所有停留在跑道上的同学都退到场内去,以免在活动中碰伤。讲明运动规则,提出具体要求,教会活动方法,这样才能保证体育游戏的顺利、安全、有效进行,从而实现教学目的。不能保证安全或者是存在安全隐患的体育游戏应该是体育教学坚决避免的。除了合理运用外,教师还要善于用心营造和谐舒适的教学氛围。教师要把握好教学进行的节奏,也要把握好宽严程度和娱乐的深浅。太过严肃没有必要,但也要避免嘻嘻哈哈所带给学生的不严肃感。教师要宽窄有度,奖罚有章,进退自如。同时,还要在游戏中留心观察,要及时发现和把握学生的不良情绪,避免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影响了自己或他人的运动。

参考文献:

[1]谢健,沈雪江.论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

快乐体育与体育教学 篇3

关键词:快乐体育 体育教学 方法体系 体育教育

一、前言

众多新的体育教育学思想中,产生较多争议的就是“快乐体育”的教学思想。如何更好地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快乐体育”课堂教学,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呢?对快乐体育教育教学思想的研究已是当前体育教学发展的一种客观必然需求。

二、快乐体育是一种教育思想

(一)快乐体育的目标和内容

快乐体育是指从情感教学入手,对学生进行以健全的身体教育和人格教育为目标的体育教育思想,它重视爱的教育、美的教育与各项运动所独具的乐趣,强调学习兴趣与创造学习。因此,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有利于培养自我体育能力与完美的人格,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快乐体育以研究学生的情感需要、体育需要、人格需要为出发点,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建立在自身愿望的需求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上;把身体锻炼中的乐趣和学习中的成功体验作为追求的目标之一;以浓厚的兴趣、顽强的意志、适宜的方法来调节自己的体育学习和锻炼行为,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快乐、愉悦、和谐的情感与气氛。

(二)快乐体育教学实践的特点

1.在教学指导思想上,主张以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面向终身体育,从情感教学入手,强调乐学、勤学,育体和育心相结合。

2.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强调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二者相结合。

3.在教学结构上,主张教学活动是认知、情感、行为的统一。强调体育教学应是融知识、情感与身体发展为一体的三维结构。

4.在教法上,主张启发式的创造性教学,强调教法的多样性和学法的实效性。

5.在教学组织上,主张严密的课堂纪律与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相结合,强调信息的多向交流与教学环境的优化。

(三)快乐体育的依据和实践意义

快乐体育在教育论上,是以情感教学理论为基础,认为情感是知识向智力转化的动力,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桥梁,是人格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快乐体育的提出和实践引起了下列一些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

1.改变了体育教学中单纯对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体力的身体教育观念,倡导从情感入手,在发展体力的同时进行知情意并重的人格教育。

2.改变了体育教学中教师强制灌输,学生机械再现的教学方法,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和启发式的教法与发现式的学法。

3.改变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学的局面,倡导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习。强调将肉体上的苦转化为情感上的乐,在意志上主张勤学,反对怠学。

三、快乐体育的方法体系

体育教育根本观点的转变,必然要引发与之相应的实践方法体系的根本转变。

(一)快乐体育方法体系的基本特征

快乐体育从方法论角度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全体学生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并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发现”或“成功”的快乐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因此,在快乐体育的实践中,“主动学习、愉快发展”就成其方法论的主要特征。

(二)快乐体育方法体系的实施原则

1.教育性原则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它包括目的、兴趣、情感、意志等全部非智力因素。

2.趣味性原则

“授之以趣、习之以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3.情境性原则

将体育教学活动置于一定的情境之中,使学生贴近生活、使体育学习变得亲切、自由和愉快。

4.激励性原则

教学中一方面要“激情、激趣”、“激志”,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另一方面要“激疑”、“激思”、“激智”,激发学生的心智活动。

5.实效性原则

近期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乐学精神,提高教学质量;远期目标是面向终身体育,发展体育素质。

(三)快乐体育方法的基本要素

1.环境优化

确保“硬环境”美化、协调;使“软环境”(人文因素)健康和谐。

2.情感驱动

(1)教学中要引起学生快乐和成功的情感体验;(2)教师应从情感教学入手,以自己对学生、对教材、对教学活动的热爱来激发学生勤奋学习。(3)建立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

3.协同教学

协同教学是指运用协同论的原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重视教与学诸要素之间的参量配置协调、同步与互补,以形成体育教学活动协同高效的运行机制,使体育教学的整体功能得以放大、增值。

4.增力评价

由口头的形成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组成,是一种即时的教学反馈具体运用。

5.快乐体验

快乐体验主要指快乐的运动体验与成功体验。在教学中强调不同的体育活动所独具的乐趣。

四、快乐体育教学中的三要素分析

体育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可因年龄、性别、教材内容、时间及环境等诸多因素,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但所有体育教学形式的构成,离不开三个基本要素,即讲解、示范和练习。这三个要素是体育教学的必要条件,是缺一不可的。它们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并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

(一)讲解

就是对动作技术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进行解释、分析和论证,它是体育教学中最主要、最常用的一种方式。

(二)示范

示范是教师以具体的动作范例,使学生真实地感知动作,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示范应具有准确性、适时性、完整性和自控性。

(三)练习

练习是将知识运用于实际并把知识转化为动作技能的根本途径,是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培养优良体育作风的基本手段。教师在安排练习时应注意多样性、适量性、实效性;巩固提高是使动作练习达到熟练自如的必不可少的过程,是体育教学完整化、规范化的最后一个环节。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中,讲解、示范、练习是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三要素。讲解重在理论,示范事在直观,练习重在实践,只有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巧妙地运用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才能上好一堂生动有趣、有实效的体育课。

五、“快乐体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快乐体育思想将在我国的“素质教育”发展中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快乐体育教学理应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中产生积极作用和影响。以下几种具有快乐因素的快乐体育教学方法可供参考:

(一)以游戏为主的快乐体育教学法

也就是将体育教材的内容和增强学生体质的锻炼因素贯穿于游戏活动中,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体育知识。

(二)以音乐为主的快乐体育教学法

即把音乐贯穿于整堂体育教学课中,让学生在欢乐和充满激情的热烈气氛中开展体育活动。

(三)以舞蹈为主的愉快体育教学方法

即根据舞蹈的特点,以男女生喜爱的交谊舞、健身操、韵律操等活动内容为主,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

(四)以影视为主的愉快体育教学法

即充分利用电影、录像、挂图等器具,在形象化的教学中,进行演练,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中,进行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活动。

(五)以野外活动为主的愉快体育教学法

即把体育课堂放在校外,例如登山、定向越野等,既可以增强体质,又可以培养个性和意志品质。

(六)以合作学习为主的愉快体育教学法

即借助小集体的力量,让学生互相协助,以共同达到掌握体育技能,锻炼身体的目的。

(七)以培养能力为主的愉快体育教学法

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与教师一起制定学习方案,自我选择学习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八)以情景教学为主的快乐体育教学法

这是一种在有意设定的教学景象中,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去做想象性思考,并做模拟练习,这样极易激发起学生对这种教学活动的兴趣。

六、小结

浅谈体育游戏与体育教学 篇4

体育游戏是一种娱乐活动, 更是一种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它是在一定的内容、规则和情境中进行的活动, 活动方式丰富多样, 以达到游戏者身心健康为目的, 促进其体力、智力和能力的协调发展。

二、体育游戏的特点

1. 兴趣性。游戏应具有趣味性, 体育游戏可以引导、培育、激起游戏者发生积极的心理倾向, 并对某项游戏活动发生浓厚的兴趣。

2. 目的性。不同的体育游戏有着不同的目的, 有的为了提高身体素质, 有的为了提高心理素质, 有的为了培养道德品质, 有的为了调节情绪。

3. 教育性。体育游戏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可以很好地将德育、智育、体育融为一体。

4. 竞争性。在游戏进程中, 在规则的要求下, 使参与者充分发挥智能、体能, 让优越者感到成功的喜悦, 同时使失败者自我总结, 正确认识失败。培养学生不畏挫折, 迎难而上和不服输的精神。

5. 公平性。体育游戏要有严格的竞赛规则, 使游戏者在同等条件下进行公平的竞争, 但规则不要复杂; 裁判员要做到公平、公正。

6. 安全性。场地器材设置合理, 游戏队形组织合理, 难易设计因人群而异, 运动量布置合理, 使参与者在安全的前提下参与游戏活动。

7. 创新性。体育游戏要多样化和多元化, 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地创新, 不仅教师要创新, 要求学生也要有创新意识, 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创编体育游戏, 并在课堂中选择运用。

三、体育游戏的作用

1. 运动参与。体育游戏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 全员参与运动。

2. 身心健康。游戏的练习本身具有新奇、惊险、激烈、紧张, 也会给学生带来欢乐。因而, 它具有娱乐身心的作用。

3. 培养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的生命所需要的非常宝贵的滋补剂, 善于与人相处是一个人诸多能力中最重要的, 通过游戏培养和提高学生善于与人相处的能力, 使之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四、体育游戏的重要性

学校体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 用以人为本的思想教育学生, 创新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锻炼身体, 并不是采取强制性的手段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个性发展。在游戏时, 真正体现了学习中娱乐、娱乐中学习, 还可以相互沟通、相互接纳、不断重复中塑造自己、更新自己。因此, 在高中的体育课中采用游戏式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五、体育游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1. 游戏在课的准备部分。准备活动是体育课进行的前提, 是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堂好的体育课的基础, 对整堂课起到铺垫作用, 在准备活动中加人体育游戏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课堂在一开始就奠定了生动活泼的气氛。保证基本部分教学的顺利进行。

2. 游戏在课的基本部分。体育教学的基本部分, 是教学主要目的的体现, 是教学的中心部分, 一堂体育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围绕着基本部分进行的, 基本部分更是衡量体育课好坏的主要标准。基本部分教学中, 可以选择创编一些以基本技术为素材的体育游戏, 在游戏中巩固动作技能。

3. 游戏在课的结束部分。结束部分的任务, 是平静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从体育课的锻炼中恢复出来。体育游戏对体育课的结束部分的功效不能忽视, 它能够以健康有趣、协调放松、轻松愉快的放松活动, 降低学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促进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恢复, 有效的减少疲劳感觉, 促进机体的恢复。

六、高中体育教学对体育游戏的选择

游戏目的: 是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故内容的选择必须与教材有紧密的联系。

1. 游戏的内容和形式必须是健康的。只有具有教育意义的游戏, 才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有利于培养学生身体的正确姿势, 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2. 选择的游戏必须有趣味性。选择的游戏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游戏的动作、情节、规则和组织方法都要与学生的身体条件、认识能力和心理态度相适应, 这样, 才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 游戏的内容在反映时代的特点。通过游戏不仅使学生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而且要让学生学到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从游戏中得到启发并有所创新, 使其智力同时也得到发展。

4. 选择的游戏要方便教学, 简单易行。简单易行的游戏, 有利于组织教学, 方便课堂灵活运用。

七、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体育游戏作为授课内容的辅助, 时间不易过长, 否则给教学效果带来负面影响。在安排游戏过程中, 学生性别不容忽视。要求不能千篇一律, 注意个体的差异, 这样会使人文体育和快乐体育在教学中充分体现。

八、结论

高中体育课中运用游戏教学, 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也是对传统的灌注式教学方法的挑战和超越, 充分体现和谐, 轻松协调的课堂气氛。把教学中心转向学生, 培养学生的兴趣,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才能同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及交往能力, 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 快乐体育不断发展, 体育游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意义重大, 让我们的课堂充满快乐!

摘要:体育游戏的应用, 有利于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阐述了高中加强体育游戏教学的必要性, 对体育游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功能与作用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体育游戏在高中教学中的运用, 提高广大体育教师对体育游戏的认识, 更好地运用到体育教学中。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体育游戏与教学 篇5

【摘要】

当前国家十分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体育教育是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的关键环节。在体育教育中,体育游戏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方面有很大作用,是体育教学中既有效又有趣的教学方法之一。本文将从体育游戏的重要性、实施体育游戏教学的原则及应用体育游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体育游戏 体育教学 基础原则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教育思想不断更新,体育教育作为现代化教育的一个分支,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层出不穷。体育游戏是古老的,作为体育教育重要手段之一的体育游戏,在现在的体育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体育游戏概念及类型

体育游戏,是在体育运动的基础上,综合人体的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和劳动技能及各项体育基本运动形式,创编出多种形体动作,并根据全民健身及学校素质教育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拟定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情节和竞技性较强的比赛规则而创编的游戏。体育游戏的分类多种多样,按性质分,可分为竞技性体育游戏,即参赛者有性别、年龄、人数的要求,按照统一的游戏方法与规则进行比赛与计分,最后决出名次;娱乐性体育游戏,即参赛人数没有严格规定,也没有严格的游戏规则,只要达到游戏 者玩得高兴就可以了;健身性体育游戏,即以田径运动中的走、跑、跳、投四种运动形式为主,加上体操人体生活技能,劳动技能的运动方式进行游戏,从而达到提高人体健康水平的目的。按游戏主题的生活空间分,可分为家庭体育游戏,即以家庭成员为参赛单位的体育游戏;学校体育游戏,即在学校以集体或个人为单位的体育游戏;社会体育游戏,即是人民大众参与的体育游戏,是为了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发展群众体育。除此之外,还可按分组与不分组、体育项目、身体的五大素质、室内外、运动量大小,年龄等标准来分。

(二)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曾经有位学者说:“文化是游戏的方式产生的,文化一开始就是游戏做的。”体育作为一种文化,游戏在其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的趣味性、竞争性对青少年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1、游戏中不同的故事情节反映了当代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因此可以引人入胜。游戏竞争性强,可以激发人体的智能、体能,间接有效地提高游戏者学习、生活、劳动的技能,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通过体育游戏还能增强人们的竞争意识和坚强的意志,这对建立现代人生观和对青少年进行吃苦耐劳教育有很大意义。

2、体育游戏能够改善和提高各种活动技能,如走、跑、跳跃、投掷等。学校中的游戏,可与田径、体操、球类等项目密切配合,能够增进健康,促进青少年身体的全面发展,掌握生活中基本的活动技能,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3、体育游戏一般在室外进行,参与者的身体能够接触阳光和新鲜空气,因此,具有健身意义。体育游戏是在变化的环境中进行的,它能够发展机智、敏捷、迅速的判断能力并增强记忆力。

4、体育游戏有健身性游戏和竞技性游戏之分。健身性游戏是自觉地创造性地按规则完成,它不仅对发展身体有很大的意义,并且对智能的发展也有良好的影响,它可以使游戏者认识周围环境,发展思维,培养主动性、创造性,在克服困难的斗争中养成集体主义精神。竞技性游戏比较复杂,游戏的人数和规则都有严格的规定,游戏者要根据规则进行斗智斗勇。

二、创编体育游戏的几条原则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原则“游戏法”成为体育教学中重要而又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在教学中创编体育游戏应以以下原则为依据。

(一)教育性原则

体育游戏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使德育教育、智育教育、体育教育融为一体,使参加者的素质体现在游戏之中,不同的体育游戏具有不同的教育作用。

(二)健身性原则

体育游戏与其它体育教材一样,也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田径中的走、跑、跳、投四种运动形式为主,加上体操、球类、水冰等基本运动形式,或加上人体生活技能、劳动技能的运动方式进行游戏,因此,能有效地提高人体健康水平,并增强体质。

(三)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也是目的性原则,根据具体需要,有目的地选择游戏类型。针对体育课不同部分的需要,可选择不同性质的游戏,准备活动可选择有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和提高其兴奋性的游戏;基本部分可选择有助于完成教学任务的游戏;结束部分可选择有助于学生心率减慢、兴奋性降低,使机体尽快恢复到常态的游戏。

(四)趣味性原则

游戏应有趣味,体育游戏可以引导、培养、激发游戏者产生积极的新倾向,得到心理满足,并对某项游戏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游戏名称、游戏规则、奖励办法要不断推陈出新。

(五)科学性原则 创编的体育游戏要符合人体生理的发展规律及健康的需要,要适宜各年龄段的人群的心理特点、生理特点、身体现状,合理创编体育动作和游戏情节。

(六)竞争性原则

在游戏过程中,在规则要求下,使参与者充分发挥智能、体能战胜对方,优胜者感到成功的不易和喜悦,同时使失败者有再战的激情,培养败不馁的精神。

(七)公正性原则

体育游戏要有严格的比赛规则,使游戏者在实力均等的条件下进行公平竞争,但规则不要繁琐、复杂,否则易影响游戏者思维的发展,同时影响创造力和个性发展,裁判员要做到公正、准确、严肃、认真。

(八)简易性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选择的游戏内容应简单易行,不必花费较多的讲解、示范和组织的时间,不需要价钱较贵的设备和器材,学生很快能投入活动。这样的游戏便于组织开展,运动价值大。

(九)安全性原则

为防止体育游戏所造成的伤害事故,选择游戏时应考虑到安全因素,一是要考虑到场地器材设臵、游戏队形组织的合理;二是要考虑到难度设计因人而异,运动量安排合理,使参与者在安全的条件下参加游戏活动。

三、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应注意的问题

(一)游戏选材应注意趣味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趣味性是体育游戏的本质特征之一,如果没有趣味性,就不能称之为游戏,也就不能吸引学生。要想使学生的身体在情趣盎然中得到锻炼,情操得到陶冶,单凭趣味性是不行的,必须把情感教育渗透到游戏教学的全过程,全面发挥体育游戏的多项育人功能。因此,在选材的时候应把趣味性作为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锻炼的内在动力,把品德教育作为教学的积极手段,并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自觉地锻炼身体,又从中受到了品德教育。所以游戏的名称与目的、组织方法与管理、比赛规则与奖励制度等等,都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采用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和措施,并将其渗透到游戏教学全过程之中。

(二)游戏教学应注意竞争性与安全性相结合

游戏教学的趣味性主要来源于竞争,在同一条件下竞争的因素越多,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就越高,比赛的气氛就越浓烈。因此,组织游戏教学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注意适当增加游戏活动的竞争因素,以满足他们的竞争欲望。但是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由于少年儿童求胜心切,往往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忽视安全措施,所以,一定要将安全性作为体育游戏设计的前提,以保证游戏教学的实际效果。

要使游戏的竞争性与安全性有机的结合起来,首先,游戏名称的确定、内容的组合、教法的选择都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精心策划,如低年级的学生思想比较单纯,喜逞能,爱表现自己,有时甚至不顾安危,因此,教师在选择游戏教材内容时,应尽量不选择危险性大的游戏。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安全措施,场地器材的布臵,组织活动的路线,以及游戏的规则和要求等,都应考虑到安全因素。同时还要加强思想教育,引起学生对安全的高度重视,以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其次,游戏的组织方法要妥当,特别是投掷类的游戏,一定要严格组织纪律,教育学生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在奔跑游戏中,要明确规定往返路线,以防止发生碰撞事件。

(三)游戏的组织应注意活泼性与管理的科学性相结合 生动活泼是游戏教学的一大特点,失去活泼性,便失去了趣味性。因此,在组织游戏教学时,要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使 每个学生都能直接或间接地、生动活泼地参与游戏活动,以提高游戏教学的整体质量。多数同学参加游戏最怕失去参与资格,如进行“打野鸭子”游戏时,游戏刚开始就被击中,学生总不愿退出游戏。为了满足他们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可以规定被击中第一次可不退出游戏,让他们捂着被击中部位,坚持活动,第二次击中才退出游戏。另外还可以采取分组交换打“野鸭”,凡被击中的“野鸭”,可以马上回本队充当猎人继续游戏,可以满足他们积极参加的愿望。

但是,单纯注重活泼性,而缺乏科学的组织管理,则会导致课堂纪律松懈,甚至发生伤害事故,从而带来不良后果。所以教师应注意活泼性与组织管理的科学性相结合,如游戏场地的布臵与队形的分布应注意合理性;示范讲解手势和语言提示应注意正确性;组织纪律,规则执行应强调严肃性。合理地组织游戏,教学形式才能规范化。

(四)游戏评判应注意真实性与鼓励性相结合

游戏结束时的评判工作是游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游戏活动的结果,尤其胜负的评判极为关注,因此教师在评判时必须根据要求,实事求是地做出明确公正的判决,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甚至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信任。

除此之外,教师的评判还应注意鼓励那些失败者,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在游戏活动中勇敢顽强、积极拼搏、热爱集体的人和事要特别表扬,鼓励大家向其学习,教育大家争做勇敢的好学生,争当助人为乐的好学生。对获胜者应注意向其提出更高的要求,勉励他们要谦虚谨慎,以争取更大的进步。同时还要启发学生把游戏教学中的收获渗透到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去,争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另外,还应建立“有赛有练,先练后赛”的教学常规。有些游戏很受学生欢迎,但学生在练习时,不是犯规就是失误,甚至 出现伤害事故。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建立“有赛有练,先练后赛”的游戏教学常规。以“迎面接力”为例,游戏时不练习就比赛,学生虽然高兴,但由于规则生疏,技术不熟悉及身体上毫无准备,比赛起就会犯规掉棒在所难免。如光练习不比赛,虽然无大的差错,但学生会感到没有兴趣。因此做好技术和身体等方面的准备后再进行比赛,这样比赛才能顺利进行。

四、体育游戏的实施建议

(一)体育游戏的特点和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的要点吻合,均以育人为中心。故体育游戏法是“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应大力提倡和推广。

(二)在创编体育游戏时,应根据游戏者性别、年龄、健身的需要进行创编,符合游戏原则,并不断创新。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起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初中阶段是人生成长中的关键时期,广大一线体育教师应当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将体育游戏与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以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新课程改革正处于发展和逐步完善阶段,需要教师们不懈的共同努力学习和实践研究,总结经验。我们不光要从宏观上改革进步,还要从微观产生质变,展示出体育游戏应有的魅力,发挥出其独特的功效,为体育课堂教育服务,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奉献。

【参考文献】

体育新闻与体育记者 篇6

体育新闻的特点

大众性。体育新闻的大众性表现在它是一种跨越年龄、性别、文化、国界的拥有全球最大受众群体的传播文化。在世界六大通讯社中,体育消息的发稿量约占总发稿量的1/4,美国出版的《体育画报》杂志2000年在全球杂志销售量中排名第三,每年在美国举行的NBA篮球全明星比赛的电视直播有超过25亿人在收看。另外,2002年在韩国和日本举行的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全球有400亿人次通过电视机观看足球比赛,也就是说,全世界每四个人就有一个人在看世界杯比赛;在巴西对德国的决赛中,全球有15亿人通过电视直播观看比赛,创下了有电视以来收视率最高的节目记录。不难看出,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与传媒内容的丰富,人们对传媒内容的多元化需求已经被体育新闻占据了较大份额,体育新闻将成为现代大众媒体传播内容中影响最大、最为大众所关心的新闻报道种类。

娱乐性。体育运动的娱乐功能决定了体育新闻的娱乐性,体育运动尤其是构成体育新闻报道内容主体的竞技运动,其基本属性是具有休闲娱乐的功能;无论是早期的古希腊竞技运动,还是近代户外体育以及现代奥运和职业竞技体育,都是通过人们参与竞赛或者观赏他人竞赛来获得快乐和愉悦的。19世纪末,美国传媒鼻祖普利策发现了体育运动所蕴藏的巨大新闻价值,遂将其发展为正式的新闻品种。在体育新闻发现和发展的过程中,正是体育比赛所蕴藏的巨大娱乐性为广大民众所喜爱,体育新闻才成为大众与体育、体育与新闻之间牢不可破的纽带与桥梁。

情感性。体育新闻的情感性是指人们通过媒体在获取体育信息和观赏体育比赛时带有的一定感情色彩;而体育新闻的基本功能就是要满足现代人的这种情感需求。对体育竞技的倾向性感情色彩,在古代体育竞技比赛中就有,尤其是在现代重大国际体育赛事中,所有人都会为比赛倾注感情,希望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城市、本地区的选手获得胜利;比如像奥运会、世界杯比赛等就造就了亿万体育迷,他们关心比赛结果,关注球队所有事务,将喜欢的体育明星作为自己的偶像,使原本以身体运动为基本特征的现代体育衍射为以球迷群体为特征的情感运动。正是现代体育的这种情感特征,决定了现代体育新闻的情感性质。广大体育迷、球迷关注体育新闻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得体育信息,而是在于了解比赛过程、球队情况、明星表现等来满足自我情感的需要。因此体育新闻报道能否满足受众的这些感情需要,就成为评价媒体报道体育新闻品质和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全球性。与其他新闻品种相比,体育新闻是一种跨国家、跨地区的,全世界可以共享的媒介文化。体育新闻的全球性特征是由体育运动的全球性特征所决定的,自1896年首届现代奥运会的召开,标志着体育全球化的开始;到上世纪末,在大众传媒的参与下,体育运动已经演变成为一种全球性文化。这其中,像奥运会、足球世界杯、NBA职业篮球比赛、意甲、英超、西甲等,都成为全球共享的体育赛事,像约翰逊、贝利、乔丹、贝克汉姆、姚明、邓亚萍等也成为世界体育明星。正是体育比赛的全球化特征,导致了体育新闻全球共享的特性。

体育新闻的以上特性,决定了它在新闻事业中的特殊地位。体育新闻不仅被现代体育界所高度重视,同时也被世界各国媒介所青睐;体育新闻的重要地位和新闻价值所产生的政治效应、凝聚效应、广告效应和明星效应已经超出了体育运动本身。所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新闻工作者,除了需要具备一般新闻工作者所具有的政治素质、人格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以外,还应该具有良好的体育文化素质、充沛的体能、公平的体育立场和平静的胜负观,以敏锐的新闻触角做好体育新闻报道工作。

体育新闻工作者应具有的素质

热爱体育、熟悉体育。只有热爱一项事业的人,才会为之无怨无悔地付出。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新闻工作者,必须具有强烈的爱岗敬业精神。一则好的体育报道,首先要打动自己,才能打动亿万体育新闻受众。做好体育新闻报道,仅有热情还不够,还要熟悉和了解所采访体育比赛的一些规则和技术,否则,就会闹出一些笑话。尤其在一些重大国际比赛、体育现场直播、新兴体育项目的新闻报道时,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虚心向体育专家请教,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做到词、句专业,评述有序。

目光敏锐、反应敏捷。在体育比赛现场,体育新闻记者要有敏锐的目光和快速敏捷的反应能力。作为体育新闻记者,除了要密切关注比赛场地、比赛过程的不断变化和比赛结果以外,还要注意观察每一个比赛队员、教练员以及场下队员表情、小动作等细节;对这些细节的把握,会使整个体育新闻报道生动有趣,许多优秀体育摄影作品都是在体育比赛的过程中从一些不经意的小细节中捕捉到的。对于一场平淡没有什么波澜的体育比赛来说,一般不会有好新闻,但是在比赛以外观众的表现、生活花絮可能会给体育比赛新闻增添不少色彩。这就要求体育新闻记者能够目光敏锐,洞察全局,预见可能成为新闻的事件。

立场公正、客观准确。作为一名体育新闻记者,必须有公正、公平的立场,才能写出客观准确的新闻报道。由于记者特殊的工作关系,在长期采访、报道中会与某些运动队、运动员、教练员、领队产生一定关系,或好或坏,或亲或疏。这样,给以后体育新闻报道工作既带来便利也带来麻烦,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新闻报道的公正性。作为体育新闻工作者,必须恪守新闻职业道德,牢记记者身份,在做新闻报道时,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广大受众负责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做到立场公正、客观准确。尽量消除因人为带来的感情因素,控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在编辑体育新闻报道的过程中,要体现出对报道主体的人文关怀,尊重报道对象的人格和隐私权,避免使用过激性语言,客观准确地报道不同层次的体育竞赛。因为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登上体育事业巅峰的中国女子排球队,还是败绩连连的中国男子足球队,他们都流过同样的汗水,付出过同样的艰辛,他们都需要尊重,都希望公正的新闻报道去展示他们的比赛、训练和生活状况。

体魄健康、体力充沛。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体力是体育新闻记者必须具备的身体素质。在采访体育比赛尤其是大型综合性运动会时,体育记者常常要同时应付好几个不同的比赛项目。虽然现代体育运动会都配有专用车辆,但是各个比赛场馆之间都有几公里甚至更远的路,多数体育记者要携带很多采访工具,每天往返比赛场馆、住地、新闻中心的路有几十、上百公里,十几天采访下来对体力的消耗是可想而知的。所以体育新闻记者要特别注意锻炼身体,经常参加体育运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充沛的体力。另外要对采访的比赛项目和日程安排充分了解,合理安排采访路线和采访时间,对采访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心态平和、败也英雄。多数体育比赛都是以输赢结束的,体育记者和运动员、教练员一样经常要面对比赛的输赢。一些球队的教练曾经表示:在赢球的时候很多记者一拥而上,抢着采访,表现得积极热情;而在输球后,这些记者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作为新闻记者,对胜利者的采访无可厚非,但对失利者的漠视是一种不理性的行为。因为比赛总要有胜负,“胜败乃兵家常事”,今天的败者可能就是明天的胜利者。如果新闻记者能平静心态,认真采访一下失利者,分析失利的原因,或许也能成为一篇优秀的体育报道。另一方面,每支球队都有自己忠实的球迷群体,因为国家、民族、地区等因素,球迷热爱的对象是不会因几次比赛失利而改变的;体育新闻记者只有对采访主体无论胜负都平等对待、一视同仁,才能赢得更多媒介受众的喜欢。综上所述,由于现代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通信技术突飞猛进,给新闻传媒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便利。全球体育的蓬勃兴起、体育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体育竞赛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体育新闻工作面临机遇与挑战。体育新闻工作者除了要具有其他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人格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以外,还应该认真研究分析自身的工作特点,勤奋学习,不断探索,努力工作,作出更多、更深层次的体育新闻报道,以飨广大体育新闻受众。

参考文献:

①郝勤:《体育新闻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②中国体育新闻工作者协会:《体育记者谈体育新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

③娄方平、杨一:《体育新闻报道发展的科学审视》,《体育文化导刊》,2007(3)。

(作者为安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

浅谈体育游戏与大学体育教学 篇7

1. 体育游戏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相比低年级体育教学中应用较少, 其也有着客观的原因

1.1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严密性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体育游戏的应用

大学体育课程多以技术学习为主要内容, 兼顾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 其有着完整的教学计划, 详尽的教学内容, 无论学时还是教学任务都照比低年级体育课更加严密。教学的重点体现在技术动作的学习和掌握, 加上学时的严格限制, 学生在课堂时间内的练习密度要求得到保障。非特意设计的体育游戏的练习密度很难达到要求, 这就是使得体育教师为了保证学生练习密度减少或不愿加入体育游戏内容。

1.2 大学体育授课对象的心智水平, 对体育游戏的选择和组织提出了很高的难度

大学生对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了初步的认识, 逻辑思维能力也比低年级学生完整。因此, 体育教师在选择和组织体育游戏时会有些尴尬。简单的游戏学生会觉得幼稚, 缺乏参与积极性, 复杂的游戏又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讲解和进行, 占用过多课堂时间, 造成教学主次不明。针对大学生生理及心理发展规律, 才能设计出形式新颖, 学生乐意参与的体育游戏。设计游戏时应更多的考虑体育游戏的隐效作用, 使学生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易于投入, 并在游戏后除身体的锻炼之外, 获得心智的提升, 这样的游戏, 会带给学生反思, 让学生觉得回味并渴望再次参与。

1.3 大学体育教学以技术学习为主, 体育游戏所带动的课堂气氛不易掌控

大学体育教学区别于低年级体育教学的主要特点是低年级体育教学任务主要是增强学生体质, 引导学生从事体育运动。而大学体育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关体育运动的技术动作, 课堂多采用讲解及练习结合。因为讲解部分需要学生认真倾听, 以保证听课质量。而体育游戏的显著作用则是活跃课堂气氛, 过于活跃的课堂气氛容易造成学生思维发散, 注意力不集中, 无法安静、完整的听取教师的讲解、观察教师的示范, 造成学习效率的低下。鉴于此点, 也是体育游戏在大学体育课堂应用较少的原因。

体育游戏作为一项效用多多的教学手段, 并非不适用于大学体育教学。在其众多的效用中如何选取是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能否成功应用体育游戏这一手段的关键。

2. 体育游戏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策略和建议

2.1 体育游戏在准备部分中的应用

准备部分是体育课中衔接开始部分和基本部分的环节。其教学中的作用在于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学生调整状态、实现热身, 为接下来的学习环节做好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准备。因此, 准备部分体育游戏设计的主要思路是以实现学生进一步热身和激发对即将要学习内容兴趣为主的引导性游戏。比如篮球运球的学习课程, 在准备部分游戏可以设置成禁止运球的篮球比赛模拟, 通过游戏, 使学生体会到运球这一技术在篮球比赛中的重要意义, 从而使学生产生对运球技术学习的迫切感, 以便于基本部分的教学中学生能将注意力放在学习内容的讲授上。

2.2 体育游戏在大学体育课程基本部分的应用

基本部分是大学体育课程中讲授学习内容, 并通过组织练习实现对所学习技术内容进行巩固和提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体育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手段, 其游戏的内容应当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如篮球、排球等课程的学习, 设计游戏的内容应当与学习内容相关联, 游戏的规则应当以技术动作执行的规范为原则。游戏的形式应当以练习部分内容为依据, 旨在克服常规练习的枯燥, 增加练习中的趣味性和竞争性。

只要有合理的编排, 体育游戏完全可以成为另一种指导学生进行技术动作练习的方式。只要在游戏的设计上充分考虑游戏的时间和练习的密度, 就完全可以实现以游戏形式进行练习的过程。

大学生作为成年人, 对事物和世界有着自己的看法, 他们思维活跃、见解独到。并未真正涉足社会, 所以对事物往往有另外角度的评价。因此, 那种传统意义上的讲解、示范等教学手段已经不能使其对课堂产生新鲜感了, 甚至会对冗陈的课堂讲解产生厌反。合理适当的安排体育游戏, 通过学生对胜利的渴望, 激励学生自己动脑, 寻求解决问题、提高技术水平。教师在游戏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再将讨论结果汇集、总结, 最终引导学生来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的学习。

2.3 体育游戏在大学体育课程结束部分的应用

结束部分是大学体育课程的最后环节, 该环节的主要任务是检验学习成果, 布置练习任务以及整理和放松。所以此环节安排的体育游戏类型应该是以检验学习效果或实现整理放松为目的的, 比如通过竞争类游戏, 检验学生对该堂课程教学内容的掌握, 并在游戏后引入适当的总结和归纳, 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指导。

体育游戏不仅可以用在大学体育教学的准备部分来活跃课堂气氛、延伸热身效果。同时在技术动作的学习阶段也可以克服单一动作重复练习的枯燥, 改变学生参与练习的心态, 提高练习质量, 增强学习效果。因此, 体育游戏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小视, 如何组织多样的体育游戏来丰富教学的形式就成为广大高校体育教师的必备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燕强.试论体育游戏与体育教学[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1998, (6) .

[2]莫少强.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运用的分析[J].体育科技, 2005, (2) .

[3]白微.论体育游戏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运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7, (23) .

体育游戏与体育教学 篇8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职业类院校的课程标准是沿用或者采纳高中课程标准,项目也基本上和高中阶段的一样,原因是中职的学生和高中阶段的学生年龄相仿,都是四级—五级水平,从这点来看这似乎很合理,也很合适学情。但是,通过目前的实践来看,这中间存在很大的差异,究其原因,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学生的情况。

(一)中学生有初高中体育教育的老师由于有升学的要求,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因此教师可以对考试的项目进行强化式,有侧重点地进行教学,而中职类院校的目标相对比较模糊,由于没有升学的考核要求,因此教学动力的主要来源是学生的兴趣。

(二)在没有任何考核压力的情况下,单靠兴趣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困难,而且中职学生基本上是中考分数相对较低的学生,这些学生虽然智力上不一定比高中生差,但是在有些习惯上是明显存在差距的,尤其是在纪律观念上,单纯的技术教学,效果并不乐观。

二、改革建议

(一)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提升体育课堂兴趣,改革当前体育课程结构,更新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

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我国学校体育工作从此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作为体育教学首先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所谓“健康第一”首先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动起来”、“愿意动”,主动地参与到运动中来。学生如果一味地被动学习,就很难动起来。而要想让学生动起来,首先就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当前的中职体育采用的体育项目基本上和高中平行,体育项目结构也基本类似,篮球从初中到中专、高职前后六、七年都是双手胸前传接球、三步篮,排球垫球,一垫也是四、五年,跳远、跳高也是一样……虽然这些项目很好,但是也很难调动学生的兴趣。我们是否应该改变当前的中职体育课程结构。

1. 保留和增加原有项目。

保留原有的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这些项目学生的兴趣较高,主动参与度较高,比较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这一类项目学生即使走向社会也可以作为一种锻炼的手段,能够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打下铺垫。

2. 去掉当前以技能为主的项目。

比如:标枪、铅球、排球等项目。这些项目过于强调教学的技术环节教学,这些项目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很难达到预定的运动量,而且健身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尤其在中职类院校,老师不想教,学生不想学。

3. 改革原有的项目。

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只是强调兴趣,也要有相应的服从,尤其是对体育兴趣不高的学生。通过调查发现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耐力水平有所降低,对于田径项目,尤其是中长跑项目开设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学生最惧怕的就是这个项目,但是通过实践发现,将中长跑、短跑、项目改为“校园中距离定向”“校园百米定向”,学生的主动参与度明显增高,学生不再惧怕田径,学生的主动参与度明显增高。

4. 开设学生相对兴趣较高的运动项目。

对于一些新兴的项目,我们不妨将他们引入到中职体育教学中来,当前国内的群众体育发展得非常快,全民健身的意识已经相对增强,体育场馆数量在不断增加。如:武术馆、跆拳道馆、剑道馆、游泳馆、羽毛球馆……参加运动的人群在不断增大,其中包括我们很多学生也参与其中。群众体育是不存在考核的,大家参与的动机有两个:健康、兴趣。这些项目,我们完全可以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也相对会有所提升。这也就要求体育教师要不断地开拓思维,不断地进行学习,增强自身的能力。

(二)与专业相结合的专业性项目和保健类课程的开设。

针对不同的专业开设专业的项目。比如机械加工类的学生,他们不论实习还是工作期间都需要长时间地站立,长时间的站立又缺少运动容易导致静脉曲张,姿势不正确还容易导致腰部、背部的疾病发生,我们可以开设一项增强学生腰腿部力量的项目,并且针对其专业容易出现的职业病进行分析,加强教育,当然也可以开设一些像体育保健一类的课程,这一些课程是他们今后可以延续到工作岗位上去的体育项目,正是我们每天高喊的口号“终身体育”。而对于像会计、医务护理等方面的专业,我们可以开设一些像女子防身术、跆拳道方面的课程,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水平不高,血压高,业绩不突出,腰椎间盘突出”,这就是当前我们所谓的“文明病”,更可怕的是,“文明病”正向着年轻化发展。“文明病”已经严重困扰着我们,而解决“文明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运动。而作为学校教育,我们应当开设一些保健类的课程对学生进行指导,而且这些课程是可以对他们终身受益的。简单来说,当前很少有人知道通过那些运动可以减肥,减肥要注意哪些等,而这些都可以对学生进行指导。

(三)向“终身体育”方向发展。

由于中职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他们人生系统学习的最后阶段,是培养中职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思想的最佳时期,也是使职业类院校学生由教育体育向终身体育过渡的关键时期。职校体育作为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它应该为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做好能力的储备和心理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1. 职校体育教育要培养中职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地、自觉地投入到体育学习中去,变参加体育活动为自身的需要,这是树立“终身体育”思想的基础。要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就要充分地把学生的内在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形成体育意识和终身锻炼的能力。在体育课堂教学时要突出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与爱好,提高体育意识和运动技能,使学生获得愉悦和快乐的感受,让学生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充分体会到体育所带来的快乐和乐趣,从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教师可以经常进行目的意义教育,创新教学内容,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在科学性、健身性的基础上注意娱乐性、趣味性,使学生在运动中体验运动乐趣。同时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和规范的动作示范,促使学生克服生理、心理惰性,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2. 要更新体育教师的观念,注重课堂教学的可延续性。学生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就意味着我们教育工作的完结,而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是给了学生一碗饭,还是一项技能,这一点尤为重要。这就要学校体育教育具备可延续性,对于学生来说,毕业离开学校,没有人再去要求他们去运动,一切都要靠他自己的主动参与,即使有部分学生有参加运动的想法,但是不知道如何去参与,更不知道哪一项目适合自己。这就要求我们教导学生不仅要动起来,而且要会动、能动,更要能带动,从而促使教育课堂延续到学生生活中去。

(四)体育与德育相结合,开展拓展游戏课堂,从体育入手,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当前很多中职学生在生活、人际、心理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们可以将拓展运动引入到体育教学中来,进行德育教育,向生活延伸,向心理和德育拓展,就是要联系体育课教学实际,自然地把心理和德育教育的内容糅合到教学实际中去,尤其是心理教育,如抗挫折能力、自我认识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等等。向生活的拓展,就是说在体育教学中要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引导学生向生活、经验延伸开去,产生个性化的感悟和体验。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体育教学中,应把学生带入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让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调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感知、体会、发现生活中的美,进而进行实践,从而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趋向。

参考文献

[1]钟卫刚, 段兆义.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J].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8, (3) :85-86.

[2]乐建军.大学生体育能力培养措施的探讨[J].湖北体育科技, 2006, (3) .

体育教学与体育内涵拓展 篇9

一、体育意识是根基

意识是高等生物的神经活动现象,是个体生理功能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种自我感觉和外部感觉的综合思维。体育意识是对体育概念、体育内容、体育现象的立体思维,是对体育本质、体育内涵、体育发展的深切理解和深度思索。体育意识属思维范畴,是认知体育和发展体育的智能基础,它是有层次性的思辩活动。有的体育意识活动比较肤浅,有的体育意识比较深刻,有的体育意识极富意义,有的体育意识意义不大,有的体育意识还起负面作用。笔者认为,无论产生怎样的体育意识活动,它都是对体育积极思索。

体育意识不是大脑凭空产生的,更不是人们从体育知识和技能以外的活动中习得的,而是体育教师从教学主渠道传授给学生的体育系列信息。这些信息无论是从体育二字开始,还是从走、跑、跳、投基本生活行为入手,都是从体育元认知发展到体育意识雏形,再逐步分化、构建、发展成为对体育本质与现象的综合判断,形成对体育的含义、作用、功能的全面认知。

体育意识不是不变的,它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有的体育意识从生活中习得,有的从社会感知中获得,大多数是从学生时代感知开始的,通过教学活动,理解体育本质、体育功能,体验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现象,并对这些社会体育活动进行梳理、批判,形成自己的体育意识。体育意识是体育形式与内容交织的产物,通过大脑对分散的体育意识进行综合过滤、加工,提炼出集中的体育理念,在兴趣的作用下反复思考,不断同化体育元素,使之发展成意识体育,最终演绎为体育思想。

体育意识是体育思想的根基,体育思想是体育意识的浓缩。良好的体育意识是良好体育思想的基础,健康的体育思想从健康的意识中演绎生成。构筑完美的体育意识和促进体育意识的健康发展是产生体育行为的坚实基础。

二、体育内容是关键

体育内容是体育活动的有效内涵,体育活动是体育内容的巧妙运用。体育内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体育内容包罗万象,体育内容是宽泛的,它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狭义的体育内容主要是指社会人有目的有意识的以体育竞技、体育欣赏、体育健康、体育教育、体育休闲、体育娱乐等开展的系列活动,是对人们生产生活活动动作的提炼、归纳和运用。

学校体育是狭义体育的真切代表,其体育内容的选择、取舍不是教师能决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同年龄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课堂教学任务的具体要求。体育内容必须为学生健康服务,体育技术必须以学生生物力学和生理规律为依据。努力优化体育内容提升体育质量,努力筛选内容发展体育特色。

三、 体育方法是智慧

内容丰富体育,体育优化内容是体育与内容的辩证关系。没有内容的体育是空泛的体育,没有体育的内容是一堆废物。有了丰富的体育内容,并不等于有了丰富的体育活动,只有丰富的体育活动才是完美的体育内容。体育内容是基础,体育方法是关键。只有深刻理解体育的本质含义,才能找到体育的优质方法。当然,体育的方法不是随便可采用的,它是受内容属性和对象生理特征的制约。只有把握学生身心属性和内容特点,才能找到连接内容与学生间的活动方法。科学的体育方法是对体育内容特点、属性、分析、综合、判断,然后对体育内容进行编排、处理、串联。好的体育方法,就是繁就简,教师易于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易于操作练习,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教学任务得到有效达成。

四、 体育行为是归宿

体育行为主要是指学生从事身体运动的行为总和。良好的学生体育行为是积极、持续的、健康的、科学的;不好的体育行为是消极的、短暂的、违背生理规律的。学生的体育行为源于体育意识,受于体育思想。只有对学生的体育意识加以刺激强化,使之发展成为健康的体育思想,才能统领学生良好的体育行动,形成良好的终身体育习惯。

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是体育教育的最高归宿。只有抓实体育意识建构,拓展体育思想内涵,规范学生体育行为,才能促进体育教育科学有效,社会体育行为文明进步。

摘要:体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是促进人健康成长成材的主要手段。人的良好体育思想和体育行为是从学习中习得。加强体育本质教育、功能价值教育、技能技法教育,建构殷实体育思想,是促进体育习惯养成和终身体育行为的好方法。

体育游戏与体育教学 篇10

1 体育游戏对排球教学的作用

1 . 1 传统体育教学缺陷和不足

就实际情况来看,以往的排球教学中都是采取一成不变的传统教学方式,因为形式的单调乏味,导致很多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对排球学习缺乏兴趣。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近几年这种负面情绪增长趋势越来越快,严重影响了排球教学的进程,排球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明显下降,同时也影响了排球运动相关活动和比赛的开展。如何科学合理的提高排球教学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更快更好地掌握这一球类运动的技能技巧?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从不同的角度剖析体育游戏与体育教学的内在关系,认真研究新型有益的教学方法,从而进一步升华教学内容,让排球教学质量和内容得到同步提高。

1 . 2 体育游戏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一个良好的开端对体育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体育游戏能够为排球教学带来一个良好的开端。适当将游戏运用到教学中,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使课堂更生动,充满乐趣。通过体育游戏也可以培养大多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使他们在教学学习过程中能够表现出浓烈的积极性和兴奋性。课堂游戏参与教学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同时也能从侧面增强学生的练习强度,达到预期锻炼效果。游戏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肌体,还能同时锻炼学生的大脑,游戏反应快慢、游戏中思考与策略,这些过程中大脑神经都会有效被调动起来。

1 . 3 体育游戏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一个优秀的团体注重的是团队合作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体育游戏能够在排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使其紧密的结合,从而增加团队的团结性。学生参与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领导学生积极参与,发挥集体主义精神,强调团队的协作配合能力,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游戏中,集合每个个体的小力量凝聚成大力量,最大限度的使游戏成功,使游戏在排球教学中能够发挥应有的功效,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情感和相互信任感,加深同学之间了解与沟通能力,达到团结协作的目标。未来的排球教学课程中如果能够更好地运用体育游戏,将排球运动团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对排球教学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在排球教学体育游戏实际应用中,选择合作性和配合性较强的游戏才能发挥其提高团队合作力的作用。例如体育游戏中常见的“两人三足”、“同心圆”等。

1 . 4 体育游戏可以促进排球学习进度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体育游戏正好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拥有了兴趣,学生就会对所学的技能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对教学内容的接受能力也会提高。只有不断改革和进步,才能使排球教学更好的融入教育系统所要求的水平。针对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和完善,正确将体育游戏这一活动带入到排球教学中,纠正传统排球教学中枯燥乏味的练习形式,促进学生对排球知识的学习进度。也可以在教学中适当将排球基本运动技巧游戏化,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排球基本动作要领,增加其趣味性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运动的灵活性,使排球运动中的技能技巧能够更快被掌握和运用到实际比赛中。

2 体育游戏在排球教学中的运用

2 . 1 体育游戏在准备活动教学中的运用

相对其他运动来说排球是一项运动量较为剧烈的活动。所以在进行排球教学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活动,科学有效的课前准备能够拉开运动神经,使血液和细胞活性达到饱和状态,能够有效促进教学过程顺利进行。如果准备活动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还有可能致使学生受伤。在排球教学中,可以将常见的准备活动和游戏相结合,如慢跑、预热、等准备活动结合游戏可以产生有利效果。游戏的开展可以轻松达到准备活动所要求的效果,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运动机能和精神力。当然,准备活动引入的体育游戏不可太过复杂和剧烈,简单有趣即可,比如“贴膏药”、“同心圆”等,以免学生的所有热情投入到课前游戏中反而降低了对排球运动的热情,忽视了课堂主要内容。

2 . 2 体育游戏在排球技术技能教学中的运用

体育游戏很容易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在排球教学的技能技巧动作训练也可以融入体育游戏。以下是以往教学应用成功的教学实例。“愚公移山”可以运用到脚步移动练习中;“自传比多”、“越网传球”可以融入到传球的技巧练习中;“摸高比赛”可以提高学生弹跳力;“发球比远”,“定点发球”可以提高学生发球练习中的球感和距离判断率。将教学游戏化,能够使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效。但在使用中也要适当适量,不能掩盖排球教学的主题和教学性质。

2 . 3 体育游戏在排球运动身体素质练习中的运用

一般来说身体素质练习都比较乏味,所以单方面对身体素质训练不适合运用在排球运动教学中,不断重复同一种动作会使学生反感厌倦,达不到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所以在排球教学中要通过不断实践尝试改进现有的统一训练方式,完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训练模式,才能够在短时间有效改善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在针对身体素质的训练过程中,可以采用“立定跳远”、“蛙跳接力”、“推人出圈”、“打龙尾”等游戏来锻炼下肢、上肢力量,同时这些游戏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反应速度和敏捷度。因此,体育游戏在排球综合训练中对提高身体素质也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2 . 4 体育游戏在排球教学放松活动中的运用

任何一种教学都有放松时刻,特别是排球运动这种相对来说较为剧烈的运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劳逸结合,训练之后放松也是非常必要的。此时将体育游戏参与到放松过程中,可以调节心情、放松身体,有助于学生消除运动带来的疲劳,并且不会因为剧烈运动之后骤然休息引起肌肉酸痛,头晕脑热等现象。此时的体育游戏主要是让学生身体放松,从高强度训练中慢慢适应休息过程,在此过程中恢复体力,准备进入下阶段的练习和学习。

3 结语

体育游戏与体育教学存在着密切联系,在体育教学中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近几年也在体育教学各种课堂中被广泛应用。它是一种新型体育锻炼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深受学生喜欢,对体育教学质量提高也有显著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将游戏教学最大限度发挥作用,使排球运动深入每个学生心中。

摘要:排球运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蓬勃发展,人们对排球的喜爱也随之增加。本文着重探讨了体育游戏在排球教学中的作用与运用,从不同角度剖析了体育游戏与体育教学之间的深刻联系,并分析了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能够带来的积极作用,印证了体育游戏对体育教学成果有着重大的影响。体育教学前期游戏可以提高对球技的掌握能力,并激发学生对排球的主动性,使他们从教学中体会到排球运动的乐趣。由此可见体育游戏在未来排球教学中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

体育游戏的组织教学与教法 篇11

体育游戏是游戏发展过程中派生出来的一个分支,它融体力发展,智力发展,身心娱乐为一体,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的身心锻炼活动。学校体育常用的体育游戏,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生长发育,配合掌握运动技术技能,有效发展学生思想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只有在教学中不断研究体育游戏,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掌握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才能使体育游戏的教学内容及组织教法有充分的科学依据,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全面完成学校体育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一、体育游戏的选择

体育游戏的设计要充分根据游戏的目的和任务,游戏对象的年龄特征.参加人数以及场地器材.时间等客观条件,体育游戏内容选择时不宜繁难,也要避免单调乏味。

(一)按人体基本活动能力把体育游戏分为行走类.奔跑类.跳跃类.支撑类和负重类等,例如“十字接力赛”.“二人双足跳”

(二)按发展身体素质的任务把体育游戏分为力量类.速度类.耐力类.灵敏类和柔韧类等,例如“喊数报团”.“贴膏药”.

(三)按运动项目把游戏分为田径类.体操类.篮球类.足球类排球类等.如“搬运球”等

(四)按课的结构分类如准备部分的集中注意力类;基本部分的提高光奋性类;结束部分的整理与放松类等。

二、场地器材的准备

(一)体育游戏场的准备

体育游戏教学中,必须准备好场地,应清除杂物,保持场地平坦。投掷类游戏,应安排在空旷的场地上,检查器材是否完好,投掷区在考虑安全措施,避免伤害事故;在做奔跑类游戏时,要检查场地有无砖石.碎玻璃等,以及是否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在做跳跃类的游戏时,要检查场地沙坑是否平坦或松软。

(二)游戏器材的准备

大多数游戏需要器材,如小旗.木棍.球.沙包等,器材的重量.大小应该适合学生的使用,并保证使用时的安全。

有些场地和器材的准备工作,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参加,师生共同完成,如场地规划.器材的布置与分发等,这些活动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动手动脑的习惯。

三、体育游戏的讲解与示范

(一)讲解

讲解,是教师运用各种形式的语言,使学生明确体育游戏的目的,任务,理解掌握游戏的方法.规则和要求。

1.讲解位置

讲解时教师的站立位置,应选择以学生能看到示范,听到讲解的地方为原则。由于游戏形式多样,游戏的方法和队形不同,教师必须选择适当的站立位置。如人数多且圆圈大时,可站在圆内一.二步处,避免一半的学生位于教师背面,影响教学效果。队形过长或对面站立的距离较远,可适当密集调动。

2.讲解要求

讲解要注意系统性,有顺序地进行,要特别强调清楚游戏的方法.规则与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语言艺术水平,在进行游戏讲解时,根据游戏的特点和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语言艺术,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示范

游戏的示范与讲解一般应结合进行,对游戏动作可以不全部示范,只演示某些姿势及个别重点动作,但对较为关键复杂的游戏动作,则需要进行实完整的示范。示范要力求简练.明确.尽量省时。

游戏的示范一般以教师为主,模仿.演示关键的技术动作,并结合讲述游戏的完整过程和规则要求。但对复杂,多人完成游戏,教师示范动作一人不够时,可选择同学和老师一起示范,或制定一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试做进行示范。

四、体育游戏的教学要求

(一)明确并自觉地遵守体育游戏的规则

在游戏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条件,选择具体.简单的规则,使大家明确,易于遵守,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要求下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培养其组织性.纪律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二)适时调整运动负荷

教师通过对学生情绪.动作,活动秩序等观察,分判断学生的生理负荷,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游戏的运动负荷,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疲劳时表现为:

a)对体育游戏的兴趣不浓,精神不集中,游戏效果不佳。

b)动作迟缓,纪律松驰,犯规次数和人数增加。

c)学生脸部发白,气喘吁吁,反应迟钝等。

当发现学生在游戏中出现疲劳时,应结束活动,适当调整运动负荷。

通常采用:

1.增加或减少影响游戏紧张因素,如改变游戏的次数和规则。

2.扩大或缩小游戏场地范围

3.增加或减少游戏的组数和参加游戏活动的人数

4.延长或缩短游戏活动的时间和间歇时间

(三)时刻把安全教学放在首位

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学生经常是处在跑动.躲闪.追拍.对抗等状态,容易发生滑倒和冲撞现象;教师除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场地器材条件,预先估计到可能发生的不安全因素排除在外;要在课上加强安全教育,防止伤害事故发生,采用大幅度动作时,要安排避免肌肉拉伤的对策;在对抗性较强的激烈活动中,要注意防止因秩序混乱而发生意外,全方面细致考虑,周密防范,防止出现问题,让学生高高兴兴地参加体育游戏,愉愉快快地离开活动场地。

五、游戏的结果与总结

游戏应按规定和要求结束。游戏结束最合适的时机是当学生感到比较满足,以不太累,处于“兴奋保留”的状态,提前或延迟效果都不好,当学生出现明显的过度紧张和疲劳,情绪低沉,产生厌倦心理,感到游戏平淡无味时,游戏应立即停止。参加游戏的学生要求重复游戏或延长游戏时间,通常不应允许。因为学生在游戏时,兴奋性高,易一味迷恋游戏往往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会导致产生过度疲劳或影响身心健康的不良后果。教师在游戏开始前,要使学生确知游戏在什么条件下结束,如规定游戏的重复次数,规定游戏的轮次,对没有一定结尾的游戏则规定时间,教师对游戏的开始和结束都要严格控制。

游戏结束后,教师的总结具有教育意义,但总结应在学生稍为安定,注意力适当集中的条件下进行,教师要对游戏的结果作出明确,公正的评定,对整个游戏 和个别人作出讲评,指出各组在发挥集体力量和遵守纪律,执行规则方面,在技术,战术的运用和发挥上的优缺点;在游戏中表现好的,提出表扬;对游戏失败者,多从积极方面鼓励,总结经验与教训,克服缺点与不足,争取下次活动取得胜利。

体育与体育主题公园 篇12

1 体育公园的发展历程

1.1 体育公园的出现

近代美国公园的发展代表了世界公园发展的趋势,纽约中央公园是最有代表性的一座公园。早期人们对一些设有简单体育设施的场地进行绿化,逐渐发展到从建筑密集的城市中心划出一块土地设置体育设施,供居民进行户外游戏。大片开阔的林中草地成为此类公园的中心,也成为开展体育活动以及安静休养的综合区[1]。

我国最早关于体育公园的设计应该是1926年陈植先生所作的《镇江赵声公园设计书》:“山后之平地,果能早日收买,则网球场及其他运动器械之设施,并不容缓也[2]。”

1.2 国外体育公园概况

日本称体育公园为运动公园,属于城市中心公园,规划对象面向全市。如日本山口市体育公园,他集休闲和健身功能于一体,树木葱茏,绿草成茵,有各种花卉景区,受民众喜爱。公园中央有大型运动场,可以容纳两万多名观众,在这里曾举办过全国运动会。公园除利用体育设施举办体育比赛以外,主要是为了民众健身服务。每年有近百万人次来公园参加各种体育活动[3]。公园管理部门曾经聘请专门的教练,举办民众喜爱的体育培训班。

德国公园类型中有专门的运动场、游戏场,图罗伊特林根市的大众体育公园,占地50 hm2,园林功能分区明确,其中心草地面积达9 hm2,休息区和体育训练场地栽植了茂密的花草树木。

2 体育公园的概念

2.1 体育公园的概念

体育公园设在景色宜人的园林空间中,其体育设施、运动场以及在这些场地所举办的体育活动、表演和竞技比赛以及保健活动,吸引城市居民来此休息。

2.2 我国体育公园的概念

根据国家建设部城建司1994年印发的《全国城市公园情况表》和有关资料反映,我国体育公园的概念为:“以突出开展体育活动,如游泳、划船、球类、体操等为主的公园,并具有较多体育活动场地,该类公园应保证绿地与体育场地的平衡发展。”我国各大、中城市里高水平的体育场虽多,但是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公园却极少,大部分是附属于各类大型运动场而兴建的公园,并不是真正适合大众活动的体育公园。那些适合少数人临时活动的园林空间根本不能叫做体育公园。

3 体育公园出现的必然性

3.1 体育公园建设的背景

3.1.1 社会经济背景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科学的健身器械和健身方法纷纷涌现,人们开始有闲暇时间和精力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4]。

3.1.2 城市化发展的弊端

城市化虽然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是同时,城市人工作压力大,缺乏锻炼,身体日益脆弱,出现了城市流行病———乏力症,其症状表现为体力减退,主要的发病原因是人们的运动量不足。治疗乏力症的最好方法是在露天的绿地中进行体育锻炼。

3.1.3 新健康生活理念的出现

“亚健康”状态正在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居民健康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所谓“亚健康”,是健康与患病的中间阶段。有资料显示:高达70%的城市居民正处于亚健康状态。新世纪的健康新理念是,一个健康的人必须具有在他所处的环境中进行有效活动和工作的能力,并且能够与环境保持协调,所以,完整的健康理念应是人们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三方面的良好和完满状态。

3.2 体育运动环境

体育公园所需的条件首先是绿色空间,这样的地方空气清新,负氧离子浓度高,氧气充足,无污染、无噪音、无干扰,使人心理上有种特殊的快慰。古希腊运动场的选址选择在绿地充分的地方,正是因为在自然环境中锻炼身体对人的智慧和身体发育能够产生有益的作用和影响。

3.3 奥林匹克与体育公园

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在《奥林匹克宪章》中强调:“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在奥林匹克精神的影响下,人民对体育的爱好空前高涨,促进了大众体育的发展。健康生活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积极的体育锻炼。

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为居民提供更多的绿色空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体育公园在这样的前提下出现是必然的,它是以运动为主的公园,供人们进行体育休闲活动,起到增强体质、愉悦心情、防治疾病的作用,它超越了一般公园的功能,将绿地和运动有机结合,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了更多参与活动和交往的机会[5]。

4 体育公园的构想

4.1 体育公园的特征

体育公园作为区域或城市中的绿色运动空间,除了具有公园性质之外,还具有“五性、四化”的特征。

“五性”指系统性、技术性、阶段性、持续性、安全性。其中,系统性:作为体育运动为主的公园,因为具有运动的特殊性,需要设置与运动配套有关的各种服务设施,避免意外的发生。技术性:专业化锻炼设施,专门的指导,设定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的活动区域,做到针对性强,突出技术特点。阶段性:就公园内容而言,运动内容的时效性是否符合当时的需求,按市场的需求开发新的项目,使公园成为大众化空间。持续性:公园场地的生命周期,包括绿地、器械等硬件设施的使用寿命,要充分考虑到时间和季节的影响,为人们长期健身做好准备。安全性:安全第一,这是首要的。在娱乐性公园中也不乏出现由于娱乐设施或其他原因造成的人身安全问题。体育运动的活动量更大,即使在没有使用器械的同时,由于自身运动不得当也会有损伤的出现。所以,既要保证器械的安全,又要引导大众进行安全健康的体育锻炼。

“四化”指灵性化、人文化、绿色化、人性化。其中,灵性化:在工作压力大的现代人的娱乐健身空间概念中,采用更多的应该是以人为本的灵性化设计理念。公园内的花草树木、旅游景点、体育馆设施及体育运动项目应融为一体,使建筑物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统一。协调好体育项目“动”的特点与公园“静”的特点的关系,创建一种积极而灵气的公园人际关系和氛围,让游客在此气氛中展露个性。人文化:体育环境建设的人文化相对自然环境而言,体现对人的关怀、关爱和服务。绿色化:体育旅游产品项目的绿色化体育旅游产品具有运动性、健身性、趣味性、娱乐性和艺术性等功能特征。人性化:人性化将是体育公园的一大主题。体育旅游景点要反映“为人而设计”的本质特征。体育公园旅游产品的设计首要考虑的是如何满足人的各种需求以及人性化的管理,开发设计出人性化的体育旅游景点内容[6]。

5 结束语

作为区域或城市内的绿色运动空间,力求建设具备先进的运动理念和现代景观经营意识的公共性公园。对于我国体育公园建设和发展,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通用设计理念,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合理地进行定位和规划。全民健身不应仅仅是口号,更要付诸行动,开展积极健康的体育项目。

参考文献

[1]杨友孝.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方法、评定标准与旅游区(点)安全管理指导全书[M].长春:吉林电子出版社,2004:5-55.

[2]王云才,刘滨谊.论中国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J].中国园林,2000(1):55-58.

[3]谢花林,刘黎明,李蕾.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园林,2003(3):55.

[4]刘黎明,李振鹏,张虹波.试论我国乡村景观的特点及乡村景观规划的目标和内容[J].生态环境,2004(3):445-448.

[5]文红为.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3(3):286.

上一篇:心理危机干预系统下一篇:基础教育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