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会档案管理

2024-08-24

高校财会档案管理(精选8篇)

高校财会档案管理 篇1

伴随高校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的日益壮大和提升, 如何突出办学特色和提高管理水平成为高校进一步发展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在体现高校管理水平的方方面面, 财务档案管理的质量是重要指标之一。高校的财会档案记录、反映了学校的各项经济业务情况, 为高校的发展规划及其他经济决策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历史资料。是否有效地管理和利用了财会档案既是影响高校经济业务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也对高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就当今高校财会档案管理相关问题粗浅谈点认识, 供大家探讨。

一、高校财会档案管理现状

随着高校逐渐意识到财会档案的重要性, 财会档案管理工作也慢慢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发展, 但目前依然普遍存在一些有待改善之处,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 疏于重视, 财会档案管理工作不够细致规范

财务档案虽然是高校财务管理体系中的要素之一, 但由于高校不同于企业盈利的性质, 导致高校的领导容易对财会档案产生忽视, 并疏于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来指导规范档案管理工作;而工作人员由于重视不足, 在业务处理上不够细致全面, 易出现疏漏, 造成档案管理工作差错。这种对财会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的意识, 不利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发展, 更谈不上相应管理水平地提升。

(二) 疏于监督, 财会档案资料收集不齐全

财政部颁发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 在会计年度终了后, 可暂由会计机构保管一年, 期满之后, 应当由会计机构编制移交清册, 移交本单位档案机构统一保管;未设立档案机构的, 应当在会计机构内部指定专人保管。”但由于高校院系、二级机构多, 业务繁杂, 缺乏专人监督衔接, 并不是所有的财会资料都能及时全部归集。特别对于办学规模日益壮大的高校而言, 疏于对下属二级产业机构的财会档案管理工作的督查, 相关制度缺乏专人跟进执行, 普遍存在财会资料归档延迟甚至长期滞留在二级机构的问题, 严重影响财会档案的规范性管理。

(三) 疏于管理, 财务档案管理人力、物资条件不足

财会档案在移交至高校档案馆前, 存放于高校财务部门。但由于财务部资料繁多, 存放地一般未按相应标准修缮, 人员缺乏档案管理相应培训, 疏于管理, 导致档案随意堆放、易潮易损、管理不善的情况出现, 易出现其他人员随意进出档案存放地、随意翻阅的情况, 使财会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得不到有力保障, 影响档案安全性, 对后期档案交接工作也产生不利。当然, 部分高校档案馆也存在这种现象, 硬件条件的不足也是制约高校财会档案管理发展的因素。

二、对改善高校财会档案管理的一些思考

档案工作集管理和服务于一身, 档案管理人员既运用科学方法管理档案, 也为高校和社会各项能利用档案的业务提供利用服务。针对财会档案形成于财务部门又服务于高校各项工作的特点, 如何更好地提升财会档案管理质量以适应不断发展的高校业务,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 提升管理意识, 制定完善档案管理制度规范

高校领导和档案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财会档案的重要性, 与高校其他业务的各项衔接和需求的广泛性, 提升财会档案管理意识, 注重科学管理方法。针对档案的收集、移交、整理、保管、存放、统计、利用、鉴定和销毁等各环节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 明确业务流程的相关程序手续, 务必使日常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程序化、手续化的标准流程, 为提升管理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二) 加强监督衔接, 确保档案资料收集齐全

作为归集财会档案的一手部门, 财务部门要坚持原则, 凡涉及会计业务的档案资料均应按照相关制度要求进行全面及时地收集整理, 特别对于二级产业机构存在的档案管理疏漏, 要全面监督, 及时沟通, 避免资料拖延滞留。在与高校档案馆的交接中, 如若发现遗漏, 档案管理人员应相互配合, 互相督促, 完成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 保障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 保障人力物资, 加强档案管理工作服务质量

1. 提升相关人员档案管理业务素质。

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保密性, 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应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业务能力。高校应注意档案管理人员是否接受过系统档案管理知识培训, 是否有再次培训的需求, 保证财会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此外, 还应注意加强业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培养档案管理人员严谨科学、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从思想、意识上明确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才能工作中自发地不断思考, 提升档案管理水平。

2. 完善财会档案管理硬件设施。

财务部门因为服务对象广泛, 办公室外单位人员来往较为频繁, 不适宜保存财会档案资料。故而, 对于高校财务部门在规定时间内自行保存档案的, 为保障档案的安全完整性, 应单独设立档案管理室, 并按照档案管理的“八防” (防尘、防火、防盗、防潮、防高温、防光、防蛀、防腐) 要求的相关标准维护硬件设施。当然, 高校档案馆更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加强、完善库房条件设施等。从质量上保证档案的完善性, 才能为后期综合利用提供有效、高质量的服务工作。

3. 加强财会档案管理专职人员配备。

高校的财会档案利用较为频繁的主要有两大类, 一类是各项科研课题业务的凭证、原始票据利用;另一类是高校的各类收入票据, 特别的有需报销的学生学费收据利用等。而随着高校各项学科的不断深入发展和办学规模的扩大, 各类科研课题不断增多、且随着国家科研课题结题审计要求的不断提高, 学生的增多, 这两大类的利用查阅工作也势必增多。高校应注意财会档案管理专职人员的配备, 以便能为高校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高效、优质的档案利用服务。

财会档案利用是高校经济业务中重要的一环, 财务档案管理也是档案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提升财会档案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既是高校提升自我管理水平的重要方面, 也逐渐在高校评估中也凸显出独特的重要性。各位财会档案管理人员应充分意识到业务工作的重要性, 努力从各方面提升工作质量, 改进工作作风, 改善管理现状, 切实为高校发展贡献力量, 添砖加瓦!

浅谈高校财会管理问题 篇2

一、目前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 高校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 理财观念保守。

目前许多高校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 缺乏前瞻性的理财观念, 仅仅局限于一般意义上的收支、分配、使用资金;同时高校财务工作只是侧重于日常的记账、算账、报账等, 财务管理仍停留在事中核算与事后监督方面, 缺乏有效的财务分析, 没有充分发挥会计职能作用。

2. 缺乏风险控制意识。

自从国家允许高校向金融机构借款以来, 各高校纷纷掀起了向金融机构贷款的风潮, 贷款余额越来越多, 隐藏着由归还贷款本息所带来的资金支付风险。资金占用风险是指由于受旧体制和规章制度的影响, 日常的会计工作中不核算固定资产折旧, 不核算学生培养成本等形成的隐性风险, 此类资金所被占用风险的延续, 又形成坏账损失风险和资产流失的风险。

3. 融资筹资意识较差。

大部分高校只注重向财政要经费和向学生收费, 经费管理的短期考虑较多。而如何根据国家对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学校发展规划, 尝试多渠道筹资, 实现学校跳跃式发展往往被管理者忽视。如通过银行贷款、进入资本市场发行债券及股票融资, 利用加快应收款项和推迟应付款项管理进行短期融资等筹资方式很难被管理者接受。

4. 高校内部控制体制、制度不完善。

高校内部控制体制不健全。会计岗位配置和人员配置不够合理, 业务交叉过杂, 人员兼职过多, 职责不明确。会计事前、事中、事后审核监督流于形式。也有相当一部分高校未设内审机构, 已建立内审机构的高校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5. 高校财会人员管理体制的有缺陷, 财务人员素质偏低。

财会人员从属于高校, 其各种利益直接由高校负责人掌握和决定, 在这种情况下财会人员无法真正行使监督职能。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对《会计法》和财务管理知识了解不多, 依法理财的观念淡漠。财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队伍不稳定, 加之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工作缺位, 各种先进的管理方法难以推行。

二、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建议

1. 确定高校财务管理目标, 制定和完善财务分析评价体系。

高校财务管理的相关利益主体包括:一是政府;二是其他合作办学投资者;三是学生;四是教职员工。这几个利益主体, 通过学校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国家和学校的经济分配政策的调动下, 各自在发挥的作用, 资金才可能按照价值规律不断运动。这就要求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的能力, 在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中, 积极发挥财务的参谋、助手作用, 使财务管理向“决策型、控制型”拓展。高校要制定和完善财务评价制度, 建立财务管理体系, 提高财务分析 (信息处理) 能力。财务分析评价的主要作用在于: (1) 正确分析学校财务运行和财务管理状况、财务问题, 为改善管理、提高效率提供依据; (2) 促进综合财务计划的顺利实现, 加强财务调控能力; (3) 促进学校充分挖掘内部潜力, 努力增收节支。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化, 高校自主办学的法人地位会继续得到加强, 各类经济决策行为将更加依赖于财务分析得出的结果, 财务部门作为学校经济信息中心的地位也将更加突出。为此需要进一步改进财务分析方法, 建立完善财务分析评价体系, 将客观的会计数据转化为决策支持信息, 提高会计数据的使用价值。

2. 加强预算管理, 优化资源配置。

严格预算控制, 确保财务收支平衡预算控制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的管理手段, 按照高校财务制度规定, 高校编制预算时, 必须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总原则, 做到稳妥可靠, 以收定支, 统筹兼顾, 确保重点。

优化高校资源配置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 是促进高校各项事业发展,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高校作为一个教学科研整体, 必须强化宏观调控能力, 在确保教学及科研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 加强资产的计划管理, 通过科学测算, 合理调整, 调配资源, 不断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3. 扎实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 构建与高校相适宜的财务管理体制。

基础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和会计入核算职能的发挥。为此, 一要健全原始记录, 明确填制要求。统一规范各种原始记录的格式、内容和填写方法, 明确签署、传递、汇集、反馈的要求保证原始记录真实、完整、正确、清晰和及时, 健全财务核算资料。二要建立健全先进合理的预算定额管理制度。必须通过内研外调的方法, 确定各种事项的合理定额, 以保证预算标准的科学和刚性执行。

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是落实财务管理的基础和保证, 是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不同的高校应按其规模大小, 分别采用不同的财务管理体制。对规模较小的高校, 为使财权不过于分散, 应采用“统一领导, 集中管理”的模式;对规模较大的高校, 因其经济业务较复杂, 为了体现财权、事权相结合, 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 宜采用“统一领导, 分级管理”的模式。

4. 多渠道筹集资金, 争取更好效益。

高校在校学生日益增多, 为了提高办学规模和水平, 许多高校建立了新校区, 高校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等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 高校必须加强财务管理, 强化财务筹资功能, 把依法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作为财务管理的一项中心任务对待。现阶段由于高校学生人数迅速增加, 资金需求不断扩大, 资金供需矛盾突出, 必然要求高校坚持勤俭方针, 充分利用现有资金, 集中力量完成教学、科研等有关工作, 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5.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财会人员队伍。

学校事业越发展, 财务工作越重要。要加强财会队伍建设, 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要建立科学严谨的会计人员教育培训体系, 不断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夯实会计工作基础;要注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 促使财务人员持之以恒地学习新的财经理论和财经法规, 树立责任意识、法治意识和风险意识。

总而言之, 高校的财务管理需要随着时代的步伐和高校的发展而改革, 不同的高校、不同的时期应采用与之相应的财务管理模式, 从而有利于高校事业的蓬勃发展。

摘要:高校财务管理问题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 高校在办学过程中的经济行为日趋多元化, 学校的财务管理也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局面。拟浅谈目前阶段高校财会管理中的典型问题, 并从五个方面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高校,财会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财务制度[Z], 1997.

[2]高校财务会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2.

财会信息特征与财会信息管理探讨 篇3

摘要:当前,财会信息逐步呈现私有性、隐蔽性、层级性、过程性和滞后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对财会信息管理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财会信息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信息失真现象比较普遍;信息监管力度稍显不足;财会资金使用效率偏低;财会工作人员素质较低。要加强财会信息管理,从财会信息特征的角度来看,应提高财会信息透明度、强化企业审计工作、规范资金管理制度、提升财会从业人员素质。

关键词:财会信息特征;财会信息管理;资金管理

一、研究背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创新,信息技术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财会信息化管理逐步取代了传统的财会管理。财会信息化管理的出现是对企业财会工作的有力促进,既提高了财会工作人员的效率,也有效拓展了财会工作的范围。就目前来看,财会信息逐渐呈现出私有性、隐蔽性、层级性、过程性和滞后性等特征。这些特征的出现对企业目前的财会管理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既有积极有利的影响,也有消极不利的影响。联系企业会计目标和战略目标离不开财会信息,企业各类信息决策的依据也来自于财会信息。因此,企业应该积极研究财会信息的特征,发挥财会信息的积极影响,规避其消极影响。

二、财会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失真现象比较普遍

由传统的财会管理模式过渡到现代化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对于企

业来说是一种较大的飞跃和进步,但同时也给企业财会管理带来了一些挑战。相较于过去的传统管理,现在企业确实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资料,也能为企业各类决策提供更多依据。但是,部分企业由于自身的实际情况的制约或是其他因素的干扰,财会信息失真的现象在日常的管理和运作过程中逐渐开始出现,信息不透明、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也慢慢出现。财会信息一旦出现失真,那么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就势必会不够准确,从而导致各类决策缺乏有效的支撑,影响企业整体的战略和运营管理。

(二)信息监管力度稍显不足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对财会信息的监管成为一大难题。当前,有些企业在财会管理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一些瓶颈,主要体现在信息监管上。部分企业因为信息监管不力,出现挪用资金、转移企业资产的不良现象,甚至在有些国有企业还出现了侵吞国有资产的问题。还有些企业在重大战略决策上(例如投资决策)缺少严格的监管和约束机制,存在“拍脑袋”决策的现象,从而导致企业资金流向与资金监控严重脱节。另外,有些企业集团在对财会信息控制上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资金流向和变动不清不楚,财会信息的沟通不够顺畅,容易出现较大的财务风险,不利于整个企业集团的发展。

(三)财会资金使用效率偏低

由于财会信息管理的不力,在企业运作过程中,也容易出现资金使用方面的风险和问题。对于各类企业来说,资金始终是制约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如果资金运转不畅,那么企业各类工作就有可能

出现停滞,更谈不上发展。随着信息化管理的深入,在引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企业资金管理也迎来了新的平台。信息化管理讲求效率和时效性,对于企业资金管理本身所要求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一种很大的冲击。企业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就必须引入信息化管理思想,而一旦引入信息化管理的概念,企业资金管理又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再加上部分企业对财会信息的管理和监管不力,不但没有发挥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反而提高了企业资金管理的风险水平,企业资金管理的效率也在降低。

(四)财会工作人员素质较低

企业一旦步入信息化管理时代,就意味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新的问题和挑战并存。企业要引入财会信息化管理的思想,势必会对原有的传统管理产生一定的冲击,企业的财会工作人员也难以幸免。信息化管理需要适应时代的新型财会管理人才,但是目前部分企业从事财会信息化管理的人员尚未达到要求,存在素质较低的普遍现象。导致企业财会信息失真的原因有很多,既有来自政治、经济、科技发展等宏观方面的因素,也有来自从业人员素质低下的因素。就目前来看,多数企业财会信息失真的因素中与人员相关的因素,既有涉及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法制观念方面的,也有来自财会工作人员基础性工作方面的。财会工作人员素质较低,对于企业各类运作管理都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三、从财会信息特征看加强财会信息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财会信息透明度

财会信息与企业其他信息的作用大小不同。财会信息与各类利益相关者密切相关,那么提高财会信息透明度,就要关注利益相关者的诉求,要注意内容、频率和方式。提高财会信息透明度,第一、要从企业财会信息化管理工作入手,通过会计核算、资金管理等系列工作的推进,进一步规范预算管理工作,加强绩效考核工作以及内部控制等工作。财会信息化的建设,能够让企业快速了解基层真实的信息,进而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提高企业对基层的控制度,以免被基层的核算机制所蒙蔽和牵制;第二、要做好财务监督工作。有效监督的基础来自财会信息的准确获取,只有及时有效地收集了相关的财会信息,才能全面有效地了解基层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加强对基层的控制。加强财会监督工作,也能对下属机构的会计核算情况、资产运营情况以及资金变动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第三、要注重企业财务集中的管理。加速企业财务集中管理,主要是因为在信息化背景下,企业不可能静止不动或是处于封闭状态,如果不能及时有效获取外界信息,就难以保障企业的正常的发展。因此,企业应该逐步转向动态化管理、信息化管理,进而实施规划化管理、一体化管理,提高企业财会信息的透明度,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真正步入财务集中管理的进程中去。

(二)强化企业审计工作

加强财会信息管理,在提高监督力度的同时,还需要从审计角度进行强化。首先,企业应该在内部设立专门的审计部门或机构,可以对企业内部情况尤其是财会信息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审计。企业强化

审计工作,目的是将财务监督规范化、日常化,针对财务工作设置健全的奖惩制度。其次,企业可以采用岗位轮换制度,提高财会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拓展其知识面和工作内容,逐步提高会计业务的质量和水平。在具体实践中,综合考核经常性的会计业务,着力考核财会信息质量。财会信息的质量,关系到财会信息管理工作的质量,通过严格考核,力争将企业内部违规、违纪现象降低到最低水平。

(三)规范资金管理制度

资金管理制度与财会信息管理工作相辅相成,二者有较大的关联度,一方的变动势必会影响另一方的变动,因此两者必须做到相得益彰。一方面,规范资金管理制度,实际上是通过加强财会信息管理工作来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而提高财务监督力度;另一方面,规范资金管理制度,可以通过企业资产日常管理制度的强化,定期清查企业资产,这样做既体现了企业内部约束机制的作用和功能,也进一步落实了财会信息管理工作。除此之外,企业任何资金变动的记录、实物保管信息的记录以及企业定期盘点的记录,都是对财会信息管理工作的贯彻,也是对资金管理制度的贯彻。

(四)提升财会从业人员素质

企业整个财会工作的执行和贯彻与企业人才的素质密不可分。因此,构建高素质的财会队伍是企业加强财会信息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一、提升财会从业人员素质,首先要从思想上进行教育,提高财会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感;第二、要对财会从业人员进行业务方面的培训,尤其是要强化财会信息化业务方面的培训,让其适应信息化的环境,能熟悉处理信息化时代财会各类工作;第三、要做到人岗匹配,将合适的人才安排到对应的岗位上去,不浪费人才,真正实现人尽其才。

四、结论

财会信息的作用在目前的企业管理工作中逐步加强,财务信息特征制约着财会信息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加强企业财会信息管理,要抓住财会信息特征的本质,借助信息论、控制论的思想,从财会信息的事前、事中、事后多方面、多角度、全方位进行管理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财会信息的有利一面,尽量规避财会信息的不利因素,进而有效提高企业管理各项工作的效率,促进企业各方面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高校财会档案管理 篇4

军事化管理是规范化管理,比一般的管理要求更严格,标准更高、效果更好。只有坚持不懈地培养军队那种指挥高度统一、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纪律严明、整齐划一的工作作风,才能振奋学生精神,提高学生学习与工作的执行力。只有执行力提高了才能使各院系、各班级团结一心,从而提高地方高校教学管理质量。

2 地方高校将军事化管理方式引入学生管理工作的意义

2.1 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近年来新生教育问题日渐得到了高等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为了帮助新生顺利适应并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很多高校建立了相应的新生入学教育机制。例如,新生教育相关的报告、讲座等。一旦从入学开始便进入军事化管理的学习与生活模式,使学生学会应对紧急事况,处理好学生间的小摩擦、小矛盾,将军事化与高校充分融合。军事化管理方式与大学生丰富课余时间并不冲突,在早、晚自习或课余时间,学生们完全可以自由的参加社团和组织,为社团和组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是到了熄灯时间,必须按时到校,按时到寝,不得以社团活动为理由,出现通宵此类现象,学校要为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负责,学生更要为自己人身财产安全负责。对将孩子送去军事化管理学校的大多数家长而言,军事化管理学校就是一种安全的代名词。军事化管理的学校更能保证学生的安全。

2.2 形成良好的作息制度,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

近年来,各地高校大规模扩招,大学生生源质量下降,高校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建设滞后,大学生就业困难,导致在校大学生很容易出现不同层次的问题。管理者和教师愈教愈没信心,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中,找不到共同点,整个学校的氛围也就愈来愈差。要改变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就必须采用严格的管理手段,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纪律约束。以准军人的严明纪律培养学生的自觉行为,以准军人的严格风纪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以准军人的纪律作为要求,使学生树立起严格的组织纪律性,遵守学校作息时间,保证学生上课的出勤率,保证课堂教学效果,使学校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日常管理与习惯养成上,一日生活制度涵盖了早操、内务、学习、生活、考勤与晚自习管理等各个环节,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时时体会到制度的约束。结合学生管理工作检查评比制度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制度,实施准军事化管理可以使学校的管理制度更为完善,管理体系趋于科学。

2.3 有助于弥补大学生军旅生涯的缺失

大学生实现强军梦,通过大学生兵役生活可以实现,而没有参加大学生兵役的学生,通过军事化管理的大学学习生活,也能够找到军旅生活的归属感。到了大学阶段,因从小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的引导,使每名大学生的心理都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大学军事化管理有利于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思想,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强军梦,更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理想,确定人生前进的方向,并坚定不移的为之奋斗、为之拼搏,将报效祖国的意志转化为爱国行动。为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这也是高校培养学生的意义所在。

3 军事化管理方式在地方高校实施的策略

3.1 提高学生对军事化管理内涵的认识

军训是大学生入学后的第一课,也是大学生进入军事化管理模式的第一课。军训期间,通过站军姿、走正步、唱军歌、吹哨集合、整理床褥与逃生自救等一些学习,学生初步了解认识到军事化管理模式的框架,在框架中完成军训期间的生活。通过军训学生在班级严守纪律爱护班级公务,自觉维持班级卫生与整洁;学习工作讲究计划性,敢于克服一切困难,知难而进;团结友爱、忠诚无私、艰苦奋斗、排除万难、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去争取胜利。学生在军事化管理的模式下培养军人精神,树立爱国主义思想,争取贯彻“两学一做”的学习精神,培养自身的党性,做一名合格的爱国公民。

3.2 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第一,管理前期要求管理者时时督促学生,刚刚进入这一种管理模式的学生可能会出现一些突发状况,这就要求管理者对学生的心理疏导要做到位、做得好,对学生起监督作用,在短期内培养他们的服从意识,并在这种服从的情况下不局限其思想,在服从的情况下学会个人创新。军事化管理模式与局限学生思想、行为绝对不能挂钩。

第二,管理者需建立队列、内务、纪律等方面的规章制度,确立科学机制,定期进行分组评比。内务的整理不仅是对学生习惯行为的规范,也是为了学生的个人卫生与健康考虑。对日常班级的出勤率,迟到早退也要进行严格要求,当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提升,就会重新规划人生目标,对自己有重新定位,更好地将学生的爱国之志转化为行动。

第三、对班级进行定期评比,激发大家的积极性,予以学生干劲,鼓励大家多方面的发展,从而促进个人的成长成才。

第四,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生方向,以个人之力感染周围人群并带动社会发展。

3.3 建立相应的组织机制

地方高校实施军事化管理,其管理者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管理经验都十分重要。这就需要一大批具有军事化管理能力的人才,建立一支具有军事化管理理念的基层队伍。对这支队伍,不仅仅要求其军事素养过硬过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思想政治教育也要有过强的认识,需要全方面的对学生管理这一块展开系统的考察与学习。一名优秀的军事管理教育工作者应具备深厚的政治理论水平,以及对军事化管理的正确认知。大学生,尤其是大一学生,处于从未成年到成年过渡的重要时期,是树立人生观的关键时期,所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理念显得尤为重要。

建立相应的组织机制,在规范学生的同时,也对管理者进行一定的规范。机制的建立,主要依靠体制和制度。学习解放军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提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的关系。需从本校情况着手,因地制宜的制定本校规章制度,并要求全校师生严格执行。

3.4 统一服装

校服是一个学校学生整体精神风貌和集体荣誉感的外在表现,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学生的统一着装除具有服装的一般功能外,还具有潜移默化的德育效果,利于规则意识、规范意识的培养。学校不同于外面的社会,是个特殊的地方,是培养国家人才的重要机构,要培养对社会有用的接班人,必须规范学生的行为,便于学生对自身有一个定位,不管实在校内,还是在校外,都会因为自己是一名学生而有一种约束。

4 结语

对地方高校的学生进行军事化管理不能一味的模仿,要突出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的特色。民办高校的教学模式、管理特点等都与公办院校有所不同,因此民办高校的军事化管理方式要按照“整体筹划,由易到难,形成特色”的步骤,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民办高校的军事化管理特色。军事化管理不能点到为止,要深入到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中去,将军事化与高校的教学、管理融合一体,从而实现深入管理的最终目的。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步入大众教育,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如何将高等学校的学生管理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有机结合成为学校的一个难题。本文从军事化管理角度出发,对地方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层次的探究,以期将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提高到更高的层次。

关键词:军事化,管理方式,督促,创新

参考文献

[1]李乃,尹新征.浅析大学生准军事化管理[J].时代教育,2015(19).

[2]张细和.浅谈准军事化管理对民办高校的益处[J].科学导报,2015(17).

高校财会档案管理 篇5

一、财会专业学生实践技能

(一)财会专业学生实践技能与市场需求。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有学者提出要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到财会专业,如陈菂(1997)提出会计教学必须加强实践技能训练。职业教育对于实践能力较为看重,因此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不断有学者提出要加强职业教育中财会专业毕业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如徐爱萍(1994)认为中等专业学校财会专业应该运用实践教学手段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以培养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其后,逐步有学者探讨建立职业教育中财会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职业教育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财会专业实践技能教学培养体系。而在普通教育中,学界和教育领域对于财会本科人才的实践技能并不太重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升级,市场对于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的财会专业管理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财会中的审计领域,以及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对于高素质的财会人才需求特别大。传统的职业教育并不能培养出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财会人才,而普通教育中偏重于理论教学,虽然保证了毕业生的理论水平,但是实践技能缺乏、动手能力不强也使其饱受诟病。

本文认为,研究普通教育中财会专业学生实践技能与市场需求的匹配程度,有助于明确高等教育中培养高级财会人才实践技能方面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的脱节程度,进一步厘清财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从而对财会专业教学模式提出改进方法,使得毕业生满足市场的需求,促进财会毕业生就业。从企业的角度来看,高校改变教学方法提升毕业生实践技能,也可以降低人才培养成本,提升经济效益。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二)财会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界定。罗金明等(2008)认为本科院校会计学及财务管理专业应培养系统掌握会计理论与方法、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通晓国际会计惯例,具有战略思维和国际视野的管理型财会人才。所谓的“管理型”财会人才应当具备较高理论水平,并且对于会计原理、具体的核算操作十分熟悉。通过走访企业,以及对高校财会专业教师进行访谈,本文确定了财会人才应当具备的实践技能清单,具体参见下页表1。

在明确了上述财会人才实践技能清单的前提下,笔者设计了财会专业学生实践技能调查问卷,以部分企业财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某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为调研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具备实践经历的该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只有大三和大四两个年级,因此包括企业部分在内,一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42份,其中有效问卷130份,回收率为94.7%,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6.7%。

针对问卷调研所得数据,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得到财会专业学生实践技能构成因子。结果显示,该问卷的KMO值为0.764,大于0.5,说明数据适合因子分析方法。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在0.0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数据具有相关性,适合做因子分析。将9种实践技能提取出3个主因子Fi(i∈[1,3]),即F1账务处理技能因子,包括:审核原始凭证能力、编制汇总记账凭证技能、登记账簿技能、编制会计报表技能,以及核查账目技能;F2事务处理技能因子,包括:纳税申报技能、软件应用技能、高强度工作技能;F3理论运用技能因子,由会计准则熟悉程度构成。这三个因子的贡献率达到了76.5%,其所代表的信息已经能够充分地解释并且提供原始数据所能传递的信息。利用这三个因子可以构建如图1所示的财会专业学生实践技能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贴近财会岗位实际,覆盖面广,通用性强,包涵了一个优秀的财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各种实践技能,利用该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可以充分体现财会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对于不同领域和行业的财会岗位,应该对该指标体系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以更科学合理地评价财会人才的实践技能水平。

二、财会专业学生实践技能与市场需求匹配模型

根据上文设计的财会专业学生实践技能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借鉴曹晓丽等(2012)的研究成果,构建基于此评价指标体系的财会专业学生实践技能与市场需求匹配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对财会专业学生各项实践技能指标进行打分,将其与企业财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等财会人才需求方给出的标准分进行对比,从而确定财会专业学生实践技能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

(一)明确财会专业学生实践技能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上文的阐述,明确财会专业学生实践技能评价指标体系,各个参数解释如下:指标体系用F表示,F={F1,F2,F3},其中,Fi(i=[1,3])表示评价指标体系的第i个指标。Fi={Fi1,Fi2,…,Fix},其中,Fij(j=[1,x])表示Fi的第j个指标,以此类推,确定多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

(二)计算财会专业学生实践技能评价指标的权重。这里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权重确定。其中,最重要的是构造两两判断矩阵部分,通过对高校财会专业一线教师、企业财务部门负责人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人员进行访谈,综合他们的意见进行确定,以保证指标体系权重分布的科学合理。权重确定的具体步骤如下:

1.构造两两判断矩阵:

2.确定单排序权重:

3.一致性检验:

4.确定总排序权重:

利用德尔菲法的思想,对高校财会专业一线教师、企业财务部门负责人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人员进行函询,通过上述方法确定各个指标对实践技能评价体系的权重,可以据此对财会专业学生实践技能水平进行科学评价。但是,受制于函询范围、调研方法的影响,该指标体系权重可能有所偏差,具体应用时需要结合实际进行调整。

(三)计算财会专业学生实践技能水平分值和标准分。在同一评价指标体系下,按照问卷的不同调研对象,可以计算得到单个财会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分值,以及单个企业财务部门负责人、会计师事务所等实务界需求端给出的标准分,将学生端分值与需求端分值分别进行汇总平均,可以得到财会专业学生实践技能水平以及市场需求端要求的实践技能标准,比较两者之间的大小,可以得到财会专业学生实践技能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匹配度。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ωi表示第i个指标的权重,Fij表示第j个个体在第i个指标上的得分,F表示总体平均水平。

(四)计算财会专业学生实践技能水平与市场需求匹配度。按照不同调研对象,通过上文方法计算得到财会专业学生实践技能水平以及市场所要求的实践技能标准水平。计算两者之间匹配程度的方法为:

其中,F*表示市场要求的实践技能标准水平,F表示财会专业学生实践技能水平,D表示财会专业学生实践技能水平与市场需求匹配程度。按照D的大小,划分层次如表2所示。

三、模型验证

本文选取某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大三和大四学生、杭州地区部分企业财务部门负责人以及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和部分高校财会专业一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以完成对上述匹配度模型的验证。首先对实务界和高校财会专业一线教师等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得到来自实务界的一些企业财务部门负责人以及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人员的15份问卷数据,据此确定各指标权重,并且确定标准分值。具体参见表3。

然后对某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这里仅对该校具有实践经历的大三和大四两个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更好地贴近实际,并据此确定财会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平均水平。一共回收115份有效数据,根据调查对象的自述,得到其各个实践技能指标的得分。具体参见表4。

最后,根据上述步骤计算得到的标准分和某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得分计算匹配度。标准分为89.22,该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得分为80.90,整体的匹配度为0.9067,匹配度等级为不合格,说明该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技能总体水平不高,不能达到市场所要求的水平。

四、结论

从实证检验的结果来看,该高校培养的财会专业学生实践技能水平普遍不高,不能达到企业、会计师事务所要求的水平。据了解,该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是省内较为知名的财会专业之一,因此这一结果令人担忧,说明大多数本科高校在培养财会人才时可能过于注重理论知识,从而忽略了实践技能的培养。

一个优秀的“管理型”财会人才,除了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以外,必须具备相同乃至更高的实践技能水平。财会专业学生在就业时,具备较高的实践技能水平自然会令其脱颖而出,胜任财会工作。因此各大财经高校培养财会人才要更加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其毕业时就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节省企业人力资源培养成本,高校也能借此赢得社会认可,达到双赢局面。

摘要:文章在界定财会专业实践技能的基础上,通过调研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尝试性地构建了财会专业学生实践技能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其权重。采用打分法与标准分比较的方法构建财会专业学生实践技能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模型,以部分企业财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和某高校财管专业学生为调研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实证检验该模型。结果显示,该高校财管专业学生实践技能水平与市场需求匹配度较低,未能达到企业所要求的水平。

关键词:财会专业,实践技能,市场需求匹配度

参考文献

[1]罗金明,许永斌.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

[2]曹晓丽,安秀荣,林枚.高校人才培养与人才市场需求匹配度分析---基于可雇佣性技能视角[A].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2.

高校财会人才分类培养机制研究 篇6

1 我国高校财会人员素质现状分析

1. 1 具备战略思维、领导才能、国际化视野的财会管理 人才相对匮乏

高校财会部门工作开展、人才的培养, 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分管财务的校领导、财会部门财务处长、财务科长的有效领导。然而, 当前许多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对高校财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战略管理的认识不深刻, 缺乏战略思维; 市场经济、国际经济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全面; 现代管理技术和理念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 财会人才培养和沟通重视度不足; 缺乏创新意识、风险管理意识等。

1. 2 具备综合素质的财会人才相对匮乏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高校财会工作的电算化、网络化和经济业务的复杂化, 对财会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较高的要求, 需要财会人员同时拥有计算机技能、专业技能、法律知识、经济知识、管理知识等知识体系。然而, 当前具备综合素质的财会人员相对较少, 许多财会人员仅限于简单的记账、做账和结账, 仅熟悉一些日常使用的会计科目和核算原则, 但不愿意前瞻性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 遇到实务中的新问题, 分析能力不足导致缺乏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 影响业务处理的效率。此外, 计算机的运用能力、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都直接影响高校财会人员综合处理各项业务, 影响团队协作效能。

为此, 全面提升高校财会管理人才的素质, 培养综合性基层财会人才是当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一项重要工程, 可以采用分类人才培养机制。

2 高校财会管理人才素质培养途径分析

高校财会管理人才侧重于强调三个层次的金字塔能力结构, 金字塔塔顶是领导风格, 第二层次是战略眼光、目标管理和团队建设, 金字塔塔底是诚信负责、适当授权、创新意识、风险意识和良好沟通。

2. 1 领导风格的培养

高校财会管理人员的领导风格居于人才素质能力金字塔最上方, 其统领其他要素, 管理人员通过组织基层人员参与部门的财务活动, 采用目标责任、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和赏罚严明的激励措施, 以协调和激发财会人员士气, 形成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人之间良性互动的团队管理型领导风格。其可以运用团队管理型领导风格, 通过共同利益目标创造了信任和尊重的关系, 提倡一种为组织奉献的精神, 将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目标细化到每位员工 日常工作 当中, 采用PDCA ( Plan—Do—Check—Act) 管理方法, 将横向月度激励和纵向日度激励体系直接与指标挂钩, 设定主项指标和辅项指标, 持续关注目标按规划执行、检查与改进行动, 以纠正错误、实现目标和推广优秀的做法。

2. 2 战略眼光、目标管理和团队建设的途径

高校财会管理人员不能仅关注短期的财务核算目标的实现, 还需要具备战略的眼光来规划高校的融资、投资活动, 将高校的远景目标、发展战略和具体的财务战略结合起来, 并融入绩效管理当中。由于近年来许多高校建立分校、翻新校舍等活动日益增多, 管理人员的筹资和投资战略影响高校发展, 较早的规划能够集中学校人力、物力与财力, 为今后5 ~10年的发展奠定基础。财务战略制定后的进一步落实需要目标管理的配合。高校财会的目标管理 (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MBO) 是管理人员将财务战略进行“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反复论证和层层 分解, 建立目标与职责一致的岗位考核体系, 即通过静态的职责分解和动态的目标分解, 形成每一岗位的“岗位/ 目标责任书”, 同时定期对下属管理者进行检查和评议, 采用“能量化的量化, 不能量化的细化”的思路综合评价员工业绩。MBO管理过程需要高校管理人才建设团队, 善于发现人才, 根据人才特点配置岗位和设置目标, 不去寻找各种控制财会人员的方法, 而是营造团队合作的文化机制, 赋予财会人员更多的权力与责任, 实现团队精神。此外, 在组建适合其部门发展的团队同时, 还需要在团队合作中挖掘锐意进取的接班人, 通过对德、能、勤、绩进行考核, 选拔优秀人才担任重要职务, 通过职称评聘, 调动积极性, 为部门的永续发展储备人才。

2. 3 诚信负责、适当授权、创新意识、风险意识和良好 沟通的构建

诚信负责是高校财会管理人员与财务关系人相互沟通的桥梁, 有利于监督各种舞弊行为, 构建财务人员诚信的形象。诚信负责同时要求管理人员挑选具有责任感的下属分享权力, 适当授权, 采用适当分权的管理模式, 如实施“双主管”制度, 负责学校财务科长与各院、系的财务负责人协同合作, 各施其责, 从而分享不同的观点和创意。在分权管理过程中需强调创新意识, 鼓励基层财会人员参与创新, 设立“点子奖”, 对业务流程重组和再造提高效率的创新建议给予奖励, 激发主动创新的积极性。此外, 作为管理者要拥有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观, 关注资金监控方面的风险, 识别风险点, 对用各种假发票、假合同、冒用他人名义进行财务报销等高校经费腐败风险进行分类, 并采用规避风险、分担风险、控制风险和转移风险等应对措施。而良好沟通是管理人员倡导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高校财务负责人应积极与学校的董事会、校友会、校领导、各部门领导、教师、税局、员工等沟通对话, 以便将预算管理加以更好地实施。

3 高校基层财会人员素质培养分析

高校基层财会人员素质同样包括三个层次的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塔顶是理财观念, 第二层次是职业道德、财务素质, 金字塔塔底是创新精神、善于学习和良好沟通。财会人员可以通过培训、制度、学习等途径最终形成上述素质。

3. 1 理财观念的培植

理财观念包括重视资金管理, 参与业务流程再造, 进行价值链管理, 注重节能增效, 提高工作效率。高校财会人员在岗位职责范围内应增强对资金的主动管理意识, 定期向资金使用的各院、系、项目管理人员了解资金使用状况和实物管理状况, 评估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资产管理水平, 及时对业务流程的改进和管理提出建议。

3. 2 职业道德和财务素质的形成

职业道德要求高校财会人员遵循财务法规、制度条文, 熟悉《会计法》, 具备爱岗敬业、奉献精神, 坚持诚信求实的立身之本。为师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需要财会人员具备对财务流程的理解和运用财务知识的能力, 熟悉财务技能, 例如对原始凭证真实性考察、对高校最新会计制度的熟悉程度等财务素质将影响财务工作效率和差错防弊功能的发挥, 这有赖于财会人员对新知识、新政策的学习能力。

3. 3 创新精神、善于学习和良好沟通能力的培养

创新精神强调财会人员的自我创造能力, 不仅仅要完成岗位职责工作, 还要结合岗位的特点, 定期总结和探索提高工作效率的方式和方法, 反馈上级主管, 以提升服务质量。而善于学习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前提。运用包括自我学习、小组学习、部门学习等方式定期和不定期充实专业知识, 学习各种高校经费典型腐败案例, 开展帮扶活动, 定期轮岗都有助于财会人员及时掌握外语、计算机、财务、法律、经济、管理等知识, 提倡财会人员的在职进修、职称晋升过程中的自我学习, 以提高综合素质。良好沟通不仅是财会人员提升创新和学习能力的法宝, 同时也是与其他财务关系人之间形成相互合作的媒介。财会人员不仅限于按流程完成业务, 还应主动与院系、教学人员、项目管理人员沟通交流, 针对设备采购、图书购置、项目管理等与各部门定期交流, 以优化预算管理, 提高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 高校财会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应当设置领导力管理人才、综合性基层财会人才分类培养机制, 根据两种人才不同的素质金字塔, 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全面提升人才素质, 以应对新时期企业对财会人才的要求, 全面提升财务窗口的辐射力。

摘要:高校财会面临各项经费管理的日益正规化和复杂化, 以及对高校经费不正当使用的稽查难度增大, 高校财会人才素质培养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本文在剖析高校财会人员素质现状之后, 从财会管理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两方面提出人才分类培养的具体对策, 以期全面提升高校财务工作的服务质量。

关键词:高校财会人才,素质金字塔,素质培养

参考文献

[1]周宏, 张巍, 宗文龙, 等.企业会计人员能力框架与会计人才评价研究[J].会计研究, 2007 (4) :83-85.

高校财会类专业双语教学分析 篇7

双语教学可定义为使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语言在课堂进行各种课程的讲授。双语教学强调的是在非语言类的专业学科中运用外语进行教学,通过对非语言类专业学科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达到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外语的双重目的。特别是对于财会类专业的学生,双语教学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用于交际、交流的工具功能;与语言融为一体的知识传递功能;与思维品质所关联的智能开发功能。在双语教学中,两种语言的切换不但有助于学生在外语交流能力上的提高,而且使他们在更广的思维空间中理解了专业知识,无形之中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1 我国高校财会类专业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目标不明确

调查发现,高校在对其学生进行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其教学目标多数还停留在响应教育部的号召的层面上。专业培养目标的盲目造成教学目标的模糊及教学手段的随意性,以至于形成了“为双语而双语”,不顾条件和需要、徒有形式没有质量的、学生无法学以致用的状态,根本忽视了教学目标是教学体系构建的出发点和归宿。

1.2 师资队伍和授课对象的良莠不齐

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85%的学生认为教师是影响双语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因为进行专业性双语教学的教师必须是专业素质和外语素质俱佳、具有开阔的专业视野和全球意识、具有较强的文化批判力能够引导学生进入学科前沿的国际化人才。但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大多数高校的教师仍不能将专业知识和外语进行有机的全面结合,无法达到运用自如的地步,这也就造成大多数教师不愿积极参与双语教学的重要原因。

由于目前在校学生众多,在进行双语教学的过程中,一般采用同专业双班或几个行政班一起授课的形式,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尽相同,专业与英语相结合的课程会让部分英语并不擅长的学生望而却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属于被动接受双语专业课程。最终呈现的则是教师虽努力教学,但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差。

1.3 教学模式的选择不够完善

由于没有较为合适的双语教材,针对目前的财会类专业双语教学只能是边摸索边总结,循序渐进的方式。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下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教师、学生、课程体系是教学过程的三要素。在双语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显示其双重教学目标,所以对语双语教学模式选择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4 教材的选择是双语教学的根本保障

教材选用面临的困难及其它相关硬件、软件的制约也是影响双语教学发展的因素。众所周知,国外原版图书的价格不是每位学生都能接受的。目前较为盲目、混乱的选择双语教材的现象比较严重。

2 提高双语教学水平的有效措施

2.1 明确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目标

双语教学的目标是要在完成专业学科教学的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使学生能读懂该学科的外语资料,因此,我们只能把“双语”作为一种学习的手段,目的是借助于它来学习国外的先进的专业科学知识、管理思想等。就我院财会类专业情况而言,在教学资源相对丰富的情况下,提高教学水平、结合学生就业和企业用人需要,培养出既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又能较好的运用英语作为工作语言的高素质人才。

2.2 积极建设双语教师队伍

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师资,目前双语教学方面的人才比较缺乏。结合具体情况,学校可以不定期开展英语教师和专业双语教师的教学研讨活动,进行教学模式选择、教学环境培养等具体问题进行集体分析、共同探讨以实现共同提高;还可将优秀的青年教师到其他国内外高校学习双语教学的相关经验,这样在提高教师的外语和专业水平的同时,还有助于提高教师参与双语教学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开展教学理论的研究,为培养国际性实用型专业人才提供了基本保障。

2.3 建设具有专业特点的双语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选择,原则上,应该综合考虑各院校的具体情况、学生的外语水平、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学生的毕业工作方向和来校招聘的相关企业的用人需要等因素。根据具体情况设计教学过程、来我校招聘的企业主要是石油石化行业,所以应注重行业发展和专业知识相结合的“以学生需要”为本的教学模式,我院通过在相关专业知识和一定的外语水平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的开展专业双语课程的会让学生既不疲于应付英语的学习,也可以较为容易的理解专业知识,这将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2.4 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能力

学生的热情是学习的原动力,在双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进行精心的课堂设计,注意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帮助学生克服对外语的畏惧心理,是每个学生都满怀热情地投入到双语课程中来。另外,思维是语言的内容,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形式,专业双语教学对学生应该直接运用外语思维,才能提高外语的运用水平。

2.5 结合专业特点精选双语教材

教材选择是选取阐述教学内容的专用书籍的活动,是做好专业双语教学的主要依据和条件。结合我院经验,笔者认为,专业双语教材的选择必须以有效引进外文原版教材为依据,这是因为,原版教材的思想内容相对较新颖、表述更为生动、案例资料图表更为详实、逻辑性更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和国际学术水平接轨的新机会。

总之,双语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涉及多方利益、各措施之间和努力必须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建设更为有效的双语教学体系平台。为此无论是学校的组织者还是参与者,都应抱有积极面对困难的心态,在实践中探索出真正符合我国发展需要的双语教学方式,为社会输送“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国际型财会类专业人才。

摘要:文章在对我国高校财会类专业双语教学的调查研究下,具体对影响财会类专业双语教学的因素进行了较为详实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以达到我国财会类专业人才和国际水平实现无缝隙接轨的目的。

关键词:双语教学,教学模式,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张瑞利,蒲晓霞.高校双语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0(23).

[2]刘凌冰.经管专业双语教学效果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J].当代经济,2009(4).

基于高校财会教学方法的创新分析 篇8

一、高校创新财务会计教学的原因

(一) 教学内容陈旧的因素

在财务会计的教学中会发现这种现象, 在课程的设置中存在缺陷问题。这种缺陷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课程之间的衔接存在缺陷。很多课程存在着交叉或者内容重复, 亦或者课程之间的内容有遗漏, 衔接性差。比如说在成本会计课程和管理会计课程中, 变动成本法和本量利分析等方面的课程内容设置上存在重复现象, 这样既浪费了教学时间, 又很难把各个课程区分清楚。其次, 目前的财会教学忽视了理论教学, 着重在与会计制度接轨。近些年来, 我国的会计制度在不断变化, 教师的教学内容偏重于会计制度中增加的知识点来传授财会知识, 相反忽视了财会知识的理论讲授, 这种教学方法会对学生未来深造会计研究生造成阻碍和影响。最后, 教材的课程滞后性和陈旧性会被时代摒弃, 比如《财务管理》等教材已经很多年没有更新和变动, 在教学过程中已经与当前的许多标准有变化, 所以, 更要对高校的财务会计教学进行创新。

(二) 时代因素

高校的财会教学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复杂教学系统。在当前时代来看, 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时代中, 高校的财会教师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和进步, 重新组织合理的改变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这样才能够增强财会专业的学生适应社会环境, 拥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从而在高校中培养出一批为社会服务的财会人才。时代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会由此而带来会计标准的国际化要求, 也就是说新的一轮财会教育改革也会提上日程, 因此高校的财会教学需要改革。其次, 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越来越普及, 将会改变会计主体的组织结构, 因此, 它也要求财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有所更新。最后,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建立, 要将财务会计融入到社会中去, 就要在教学中添加有关于证券公司会计、保险会计、环境会计等教学内容, 更加要求教师在财务会计的教学上紧跟时代步伐, 提高教学质量。

二、高校财务会计教学创新的重要性

(一) 满足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

在当前社会, 市场经济快速发展, 高等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为了满足高等教育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高校的财务会计教育教学上也要进行相应的整改。高校的财务会计教学要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 建立完善的专业知识体系,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高日后在会计工作中将会遇到的难题, 使学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同时, 也能够促进我国高校财务会计的进步和发展, 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二) 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在之前的财务会计教学中, 很多知识点只是留于表面, 学生对于实际操作的问题有欠缺, 对于该问题的改进成为了高校的重点课题。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改进时要考虑到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 除了从学生的思想层面让学生转变对财务会计的认识, 同时还要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当代社会所需要的是什么类型的财务会计人才。教师要做的就是, 保证教学方法的创新, 保证财会课程要思想和行动并行, 理论和实践并用, 从而提高学生独自的财务会计工作操作能力。

三、高校财务会计的教学创新方法

(一) 改变财务会计的教学思想

教学方法的创新需要教师从自身的思想层面改变, 只有教师从自身做起, 由内而外的改变以往的财务会计教学思路, 才能够让高校的财务会计教学得到更好的发展。从宏观角度来看, 财务会计的教学创新, 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跟得上市场经济的步伐, 贴近市场, 满足时代的要求, 在教师自身转变思想后, 挖掘学生的潜力, 提高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 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课堂上是课堂的主人, 教师的教学内容要迎合学生的需要, 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充足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保证课堂有充分的活跃性。其次, 教师要巧妙的利用课堂, 活跃课堂氛围, 比如设置情景问题, 财务会计工作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强, 因此, 在工作岗位上会遇到许多操作性的问题, 教师可以巧妙的设置情景问题, 让学生能够切身的感受到会计操作的问题和能力, 培养学生独自思考的能力, 让学生逐步的步入社会, 成为社会的主体。这也是为了让学生更早的适应社会的市场经济的发展, 在高校教学中, 就要多鼓励学生, 勤思考, 敢提问。最后, 在课堂中营造互相合作的氛围, 让学生明白在课堂上, 与同学之间既是合作关系又是相互竞争的伙伴。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 发挥学生之间的矛盾关系, 优化教学内容, 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二) 做好财务会计的考核工作内容

在当今就业形势下, 高校学生的就业压力大, 临近毕业季, 学生除了要应对学校的毕业准备工作, 还需要准备考研或者面试找工作等各种事情, 与此同时, 很多高校的会计实践课程也安排在了毕业季。在这期间, 可以说是对学生是在面临就业前的关键时期, 在这期间, 学生如果练就了熟悉的会计工作流程, 将会对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帮助, 如果在这期间缺乏了锻炼, 就没有办法很好的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对学生来说是巨大的损失。所以, 高校在面临学生毕业季期间要组号财务会计考核的工作, 至少要确保每个学生能够有机会参与到会计的实践和实习中来, 保证学生在实习期间能够扎实的掌握会计的基础工作, 在实践中不断加以锻炼, 达到学校预期的教学成果,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

(三) 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教学方法的改善和教学的创新离不开教师素质的提升, 为了能够更好的创新财务会计的教学, 高校要建立并且提高现有的教师队伍质量。要想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 加强教师队伍的改革, 为了提高教师的素质, 就要对教师的队伍施加教学压力, 让教师从自身感受到财务会计改革的很重要性, 感受到改革的紧张感和急迫感, 激发教师对财务会计改革额创新和主动性。第二, 要建立良好的奖励制度, 对教学改革创新表现良好的教师可以实行奖励制度, 对教师的教学工作给予鼓励。最后, 可以借助外援, 学校可以聘请财务会计专业的专家、学者进行专业的教师培训或者讲座, 提高本校教师的财务会计职业教学技能, 同时还可以增强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总结

通过本文的论述, 可以清晰的认识到我国高校中财务会计专业的教学上出现的问题和对财务会计专业进行改革的必要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进步, 如果高校的财务会计专业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 必将会被时代所抛弃。因此, 高校要对财务会计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 促进学生的学习, 保证学生在日后的教学和岗位上的职业能力, 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财会人才。

摘要:我国经济不断迅速发展, 随之而来的我国教育、国防、科技等水平都在快速发展, 尤其是高校的教育改革正在有条有理的创新发展中。在现代高校中, 财务会计专业是高校的热门专业, 其实践性强, 就业前景好, 被广大师生青睐。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高校财会教学的水平, 对财会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就分析了高校中财务会计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性, 同时提出了对我国高校中财务会计教学创新的思路和策略。

关键词:高校,财务会计,教学创新

参考文献

[1]陈颖.基于大数据导向的高校财会教学改革路径[J].商业会计, 2016 (05) .

[2]高静.高校财会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及教学质量的提升方略[J].科教导刊, 2016 (05) .

[3]马媛, 陈景彬.互动式教学在高校财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金融 (下旬) , 2014 (03) .

[4]付亮.如何对高校财会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改革[J].理论观察, 2015 (04) .

[5]张道功, 李春.地方高校财会法律课教学与会计法治理念培养[J].会计之友, 2010 (13) .

上一篇:骨科患者优质护理下一篇:函数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