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与发展(共12篇)
效益与发展 篇1
一、体育产业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体育产业, 是指为社会提供体育产品的同一类经济活动的集合, 以及同类经济部门的总和, 包括体育用品与体育服务两个部分。经济部门不仅包括企业, 还包括各种从事经营性活动的其他机构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家庭或个人) 。体育产业是以体育市场为导向的配置体育资源的经济运行形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体育产业的经营者享有法律规定获得利润的权利, 并承担相应的义务, 根据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配置体育资源, 根据市场需求的不同项目进行投资, 提供各类体育服务和体育产品以获取利润。因此, 体育产业的经营性是体育产业运作的基本特征。
二、体育产业发展中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1. 体育产业经济效益的涵义
体育产业的经济效益, 是指人们开展体育活动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主要表现为对社会经济生活的促进作用和体育经营者的经济收益, 即指在体育劳务产品的生产过程中, 以最少的劳动消耗和占有, 获取最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
2. 体育产业社会效益的涵义
体育产业的社会效益, 是指体育产品大都是精神产品, 都具有丰富社会文化生活, 建设精神文明, 主要功能是增强人民体质振奋民族精神, 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其实质是体育产品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和体育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
3. 体育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
体育产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作为矛盾的对立体, 二者是相对独立的概念, 没有主次之分, 其地位是平等的;同时, 体育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作为相互联系的一面, 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1) 微观角度体育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
体育的经济效益就是微观经济效益, 即体育经营单位的经济效益。体育产业的发展, 是一条企业化道路, 推向市场的体育产品是商品。既然是商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生产、交换、分配、消费, 就必须遵循经济运行规律, 即以利益为杠杆, 通过公平竞争、等价交换、优胜劣汰, 实现对体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市场机制下, 资源配置主体是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 在此基础上兼顾社会效益。因此, 各体育经营单位必然在尽可能降低劳动占有和劳动消耗的条件下, 争取利润的最大化。同时, 经营者还必须兼顾体育的社会效益,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档次, 满足人们丰富的体育需求, 这样才能获得更多、更长远的经济效益。就微观而言, 在体育产业的发展中, 坚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兼顾社会效益, 是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结果。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人关心体育、投资体育, 促进体育产业化的发展, 为最终实现体育的社会效益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2) 宏观角度体育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
从宏观角度研究体育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要树立发展体育产业的最终目的是为实现体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国民经济服务的宗旨, 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经济效益服务于社会效益。体育产品按其不同的价值可分为职业体育产品和业余体育产品。业余体育产品作为体育产品的一部分不能作为商品推向市场, 诸如学校体育、职工体育、社区体育, 其基本任务是解决人口素质问题, 福利性、义务性突出。像人们健身必备的基础设施投资大、周期长、收益慢, 若由市场经济规律支配, 其基础设施建设将无法进行, 这就需要国家无偿投入。政府把体育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这是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范畴, 与微观领域的产业经营开发、坚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并不冲突。国家通过宏观调控从经营者手中提取丰厚的利润, 再把它投资到体育的福利性方面去, 这样既可以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 又可以加速体育商业化进程, 使体育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三、体育产业发展中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途径
1. 加大国家财政税收政策的支持, 增加体育产业发展的投入
在体育产业发展中, 政府应占主导地位, 加大财政税收政策的支持。我国应在不减少国家财政投入总量的情况下, 调整财政投入的结构和方式, 适当增加用于扶持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性专项投入。在公共体育方面, 建议公共体育场馆开展训练、比赛和群众性体育活动的营业用地免征土地使用税。在健身娱乐业方面, 建议对健身娱乐企业开展体育项目的多样性, 实行高税、低税及免税等不同的税收政策。对高消费体育娱乐项目实行征收特种附加税, 对大众体育消费项目、高雅体育项目少征税、不征税。对社会兴办的体育市场健身项目免征投资方向调节税等。
2. 加强法制建设和宏观调控, 支持企业与体育的“联姻”
目前我国体育市场的管理不够规范, 多头管理和无人管理并存, 部门分割和地方保护问题较严重, 缺乏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因此, 国家必须加强宏观调控的力度, 通过制定实施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去引导、规范人们的行为, 再配之以有效的监督, 从而妥善地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保障体育产业规范化经营, 促进体育产业与国际接轨。同时, 创造条件、提供机会, 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支持和参与体育产业发展, 促进体育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交融与结合。
3. 培养体育经营人才, 培育体育中介组织
目前我国体育中介市场发展滞后, 中介机构数量少、规模小和市场行为不规范。体育产业的市场化运作需要大量合格的体育经营人才和具有良好信誉的体育中介机构, 这些人才除了具有组织协调等能力外, 还需要熟悉体育行业运作的各个环节, 熟悉与体育产业相关的法律环境和国际惯例。体育中介服务是体育无形资产开发的重要基础, 也是体育产业发展中必须加强的重要环节, 我们应积极推进协会实体化的进程, 引导体育社团、民营企业进入中介服务行列, 培养一批体育经纪人队伍, 培育中介服务品牌, 健全体育产业服务体系。
总之, 在发展体育产业过程中, 要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 保障体育事业的顺利进行。
摘要:本文从我国体育产业的内涵出发, 对体育产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进行阐述, 指出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从而实现体育产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体育产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律海涛何叙:试论体育产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4 (9)
[2]甘刚:论体育产业发展中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J].经济师, 2007 (4)
[3]王晓东:浅谈体育产业发展中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J].集团经济研究, 2007 (11)
效益与发展 篇2
本文所讲的事业单位主要是指担负着国家某一方面事业任务,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物质生产单位,如报社、出版社、疗休养院所、文体娱乐场所等,这些事业单位虽然不直接从事物质产品的生产,但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科学技术文化素质,增进人民身心健康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上述事业单位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只要完成国家赋予的某方面事业任务,所发生的相关费用由国家或主管部门全部或部分拨付,国家对事业单位的考核,主要看赋予的事业计划是否完成,拨入的各种款项是否按预算及规定的项目使用等等。国家拨付资金的目的是通过事业单位创造社会效益,不要求创造多少经济效益,不需要投资回报。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继续沿用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来管理事业单位是没有出路的,事业单位逐步进入市场是大势所趋。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国家或主管部门对绝大多数事业单位的各种资金补贴将逐渐减少直至取消。随着改革形势的发展,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用人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将会发生很大变化。笔者认为,事业单位今后在市场的作用下可能会出现三种类型,第一种在资金上必须由国家承担的,如福利事业等,这类事业单位是社会不可缺少的,是非盈利性的,不参与市场竞争。第二种是那些能够适应市场的需要,在市场中得以生存,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的事业单位。第三种是那些不能在市场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经过调整仍然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的事业单位。这些事业单位将逐渐被市场淘汰。这三种类型的事业单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运行的过程中并非一成不变,在不同的内因和外因的作用下,也将在不同的类型之间相互转化。
这时,事业单位可以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首先是事业单位的生存以提供有偿服务为代价,资金来源以经营创收为主渠道。事业单位在为社会提供服务、创造财富的同时要消耗一定量的以货币表现的人力和物资等,这些耗费需要至少是等量的货币资金来补偿,才能保证事业单位资金周转,维持事业单位的生存。过去这些资金是由政府或主管部门无偿拨付的,现在政府及主管部门对大部分事业单位拨付的资金会逐渐减少,这部分资金缺口只能由接受服务的对象及受益者承担,事业单位通过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来换取生存所必需的资金。第二,事业单位的效益不同于企业的利润,盈利的目的是为了使事业单位得到更好的发展。事业单位通过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所换取的资金,用来弥补为提供有偿服务及无偿服务所发生的各种耗费后成为收支结余,即产生了效益,它与企业的利润是有区别的,它既包括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效益,也包括无法用货币计量的社会效益,事业单位的盈利是事业单位本身性质和市场经济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其目的不是单纯的追求利润,而是谋求事业的生存与发展,不断地向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这样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才能获得良好的效益,才能得以继续生存与发展。第三,国家做为事业单位的投资者通过税收形式收取一定的投资回报,按照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缴纳所得税是按收支结余的一定比例上交国家的,是净资产分配渠道之一,也是对权益的一种取得。今后随着事业单位投资主体的扩大,所有的投资者都可能需要投资回报。
事业单位与企业在资金活动及周转方面是基本相同的,只不过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二者的资金来源是不同的,事业单位所需的资金是由政府或主管部门拨付的,而不是由受益者提供的。此时,事业单位的收入是有保障的,其生存是没有问题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及主管部门不可能对所有的事业单位的所有费用都进行补贴,这部分资金缺口只能由事业单位在市场中获得。事业单位进入市场以后,首先遇到的是生存问题。市场的规模是一定的,整个市场的资金总量是很有限的,不能满足所有竞争者的愿望,一旦资金缺口不能在一定时期内得到补偿,一部分事业单位将在市场竞争中被转让、合并、乃至淘汰。
事业单位的发展是以效益为前提的,没有效益就失去了资金来源,事业单位的生存与发展就无从谈起。在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事业单位必须面向市场,为社会提供服务,才能创造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使事业单位的生存、发展和效益目标有机的结合,实现良性循环。
效益与发展 篇3
1. 三钢自备电厂取得的经济效益分析
1.1直接经济效益分析
三钢2012年1-7月自产发电量已占到外购电量的45%,按每度电的售价0.608元计算,1-7月的直接经济效益已近20000万元。随着自备电厂的管理水平及各项技术指标的不断完善,自发电量将不断上升,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也会显著提高。
1.2用电成本分析
三钢2012年1-7月外购电的平均成本为0.5573元/度,从上表看出,随着最新技术使用,自发电成本不断降低,仅此一项就减少用电成本支出约7000万元,节约了大量的资金,目前三钢仍将进一步采用最新技术,进行技术革新,深挖内潜,提高自发电量,降低发电成本。
1.3投资收益率分析
热电站2台1.5万KW发电机组及相关的配套设施价值5000万元,是由三钢钢联电力发展公司作为投资方,三钢集团以财产租赁的形式进行生产经营。热电站年销售利润约为1600万元。4#高炉TRT设备由三钢自行购入,电机额定容量为6000KW,工程投资2496万元,年销售利润约为1100万元,随后相继建成5#、6#、7#TRT; STRT工程总投资约6000万元,是三钢炼铁综合生产能力改造项目的重点配套工程,相对于独立的高炉煤气透平发电机组(TRT)和汽轮发电机组,STRT发电机组减少了一套自动控制系统、一套润滑调节油系统、一套发配电系统,还减少了厂房用地和运行人工成本,每年按并网电量10000万千瓦时和每千瓦时0.6元计算,年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超过6000万元,投资收益率均十分可观,短期内就能将投资成本收回。STRT投运后,大幅提高了二次能源的利用率,对提高三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使三钢节能减排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1.4税务成本分析
为更好地鼓励企业综合利用资源,来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所取得的收入,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计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的通知》(财税[2008]117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47号)就相关问题做了后续的规定。
2. 三钢自备电厂产生的社会效益
三钢自备电厂不仅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更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近年来三钢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由此产生大量高炉煤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给三钢环境治理造成很大的压力,若处理不好,对三明市原本就不理想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无疑是雪上加霜!三钢过去是“资源——产品——废物”单一发展的经济模式,将富余的煤气放散到空中,即造成能源浪费又造成环境污染。在TRT建成前,高炉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高压煤气是通过减压阀强制节流和形成噪声变成低压煤气后送往低压管网供用户使用。如今三钢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利用富余煤气、各分厂的蒸汽、高炉余压余热发电,从源头削减一次能源的使用消耗,最大限度提高二次能源的回收利用率,减少向大气排放各种污染,形成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反馈式流程:热电站的锅炉使用的燃料全部是煤气,锅炉作为煤气平衡调峰,煤气多时,锅炉多烧富余煤气多发电,煤气少时减烧煤气少发电,为三钢实现煤气零放散的目标提供条件;TRT装置更是不消耗燃料、无污染的最经济的发电设备,在发电机组运转时,不改变高炉煤气的化学性质,也不影响原有煤气用户的正常使用,却可以回收原减压阀组白白损失的压力能和热能,有效解决减压阀组减压时产生的噪声污染和管道振动,是一项收效十分显著的节能和环保装置。由于主要采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生产监控,电厂职工的工作环境很好,提高了职工工作积极性,体现了三钢“以人为本”的企业精神,同时也为三明市环境保护工作做出了自已应有的贡献。
3. 三钢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的途径及发展前景
近年来,三钢集团公司紧紧抓住循环经济理念中的三个原则——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再循环原则,不断进行技术改造,投入新的节能环保设备。已基本实现了钢渣、含铁尘泥、转炉煤气、高炉煤气、高炉冲渣水、冷却水闭路循环。热电站将排放出的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通过发电循环利用;将炼钢、中板、烧结等蒸汽发电; TRT利用高炉煤气的余压、余热再使用发电; STRT将高炉炉顶煤气余压余热、烧结余热蒸汽联合回收发电。都是循环经济三原则的具体体现。要使综合效益更上一层楼,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应进一步在以下两方面下足功夫。一方面加强科学管理,重视科技创新。另一方面,应加大对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应组织管理层和公司员工学习循环经济的相关知识,认识循环经济对企业和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企业的环境责任其实包含在社会责任之中,从长远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紧密相关的,社会效益往往是企业长远利益和更大利益所在的意识。国企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因为国企的老板是国家、是政府、是人民。没有良好的环境,任何产品的消费都是低质低效的; 没有对资源的节约和循环使用,别说是企业,人类的进步也难以为继。为促进环保事业及可持续发展,三钢正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环保的承诺。
我国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现状与发展 篇4
1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的现状分析
土地整理是在一定的范围内, 采用一定的手段, 对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关系进行调节, 从而达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目的, 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组成了土地整理效益。土地整体效益中的三个效益彼此之间互为依托, 实际操作中人们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经济效益中, 而忽视了土地整理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致使土地整理效益的不平衡。土地整理方案策划只有充分考虑到各方利益, 本着土地整体效益最大限度发挥的原则, 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土地整理中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是土地整理工作追求的目标, 然而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成果难以描状, 统计起来也十分复杂, 在实际工作中经济效益评价就不可避免地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通常各地区向国土资源部门汇报的土地整理方案也是更多地强调经济效益, 而对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分析却甚为有限;而所提供的经济效益评价方案中也只是单纯地考虑耕地面积的扩大, 数据分析片面, 难以形成完善的衡量标准与完备的评价系统。
2 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 我国的土地整理工作得到初步的发展,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小的问题。土地整理效益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 缺乏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导;评价标准也尚未统一;就评价内容来说, 主要还是更多地关注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对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内容还远远不够。此外, 我国的建设用地整理工作近年来开展的如火如荼, 而相应的, 对建设用地整理效益的评价工作一直处于十分薄弱的环节, 无法与建设用地整理工作相适应。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不断增加, 相应的土地整理工作及其效益评价研究仍有待进一步的深入。
2.1 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完善
我国现行的土地整理指标体系中, 指标的选取仍以自然因素、经济因素为主, 对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尚缺乏有效的统计, 如此便难以从整体的角度对土地整理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各指标之间有着较高的相关性, 在指标数据统计时很多情况下是重复计算, 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
2.2 评价方法不够科学
目前采用的评价方法均是在对土地整理实践的特定目的的研究中提出的, 然后再结合不同地域的研究实践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由于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和手段以及指导思想等方面的不同, 使得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 并在适用范围上存在差异。
2.3 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
目前在土地整理评价工作中, 仍缺乏一个可信的、科学的评价标准, 因此在工作中就存在着盲目性, 同时在对土地整理效益的研究方面也不完善, 对于不同区域和不同时段的研究还较少, 即土地整理效益的横向、纵向对比研究较少。
2.4 评价成果应用薄弱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应该是服务于土地整理项目论证和宏观决策, 但在实际上评价成果的应用还没有形成体系, 只局限于个别项目的规划方案优选,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的成果仍然处于薄弱阶段。
3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的方法
3.1 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评价
土地整理经济效果评价一般有四项指标。生产条件改善指标;投入情况指标;产出情况指标;投资综合效益指标。前三项指标也可以称为单项经济指标, 一般采用目前通用的经济技术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投资综合效益指标主要是通过分析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关系, 评价经济效果, 也是当前国内外经济评价的主要方法。此外, 还有部分学者通过内部报酬率和回收期法来分析土地整理工作中的经济效益。内部报酬率就是当效益现值恰好等于费用值时的贴现率, 其最直接的反映数据是在一段时间内投资的效益值, 全部回收意味着获得了最大的效率。在计算内部报酬的时候, 实际上是采用的经济效益的净现值, 并不包括当前当年投资额、工程维修更新费、劳动报酬和国家税收, 还去除了在投资前的净效益, 同时依照准许收益折算到同一规定年度的现值, 即计及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对效益的影响, 所以较之静态分析回收期更为准确。
3.2 土地整理社会效益评价
土地整理社会效益评价, 主要是看土地整理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土地整理后社会发展、城镇化和满足人民需求的程度;对振兴地区经济和生产力布局的影响;对活跃市场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效益, 对劳力资源再开发及产品供销流程的正常运转, 是否在土地上创造了条件及其风险程度如何。土地整理对地区自然和经济优势开发得越充分, 社会机制也越好;社会机制发挥的越出色, 经济与生态效益也相对更明显。土地整理的社会效益存在很多无形的因素影响, 很难通过货币的价值或其它经济指标来进行描述。社会效益的定量化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 在理论上还是实际上都存在很多技术上与管理上的困难。然而, 从研究的角度来看, 社会效益的评价仍要通过一定的指标定量分析, 这是当前应重点突破的地方。
3.3 土地整理的生态效益评价
土地整理生态效益是土地整理活动对生态系统和环境系统的构成要素产生影响, 在土地整理过程中和土地整理活动完成后, 引起整理对象的生态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发生变化, 从而对人类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条件产生的影响。对于土地整理的生态效益研究者通常用实物形式来进行评价, 比如在贵州省坡改梯田的生态影响分析中, 学者将其生态效益界定为耕地效益、水效益、水土流失治理效益、抗灾能力增强效益, 将每种效益通过实物量化的形式进行效益分析与评价;北京大兴永定河沙地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研究, 河龙区间南片水土保持措施减洪减沙效益分析中都采用了这种实物量化的形式。
4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的趋势分析
随着土地整理工作的广泛开展, 对其的效益评价也日趋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效益评价是为了便于决策者以及公众对土地整理系统价值的认识, 而对生态效益的评价目前学者们越来越趋向于用货币方式来分析计量生态系统的服务和功能。这无疑会改变当前对生态价值的评价工作还处于一种无序状态、统一评价的基准、规范研究方法, 并在研究中体现研究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状况的差异。采用定量分析来开展土地整理的效益评价工作,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人们的支付意愿显然有差异。随着各种平价理论、技术的不断研究, 可以想象把小尺度斑块状的生态系统研究成果拓展到区域及全球尺度上, 必然会使研究效益指针的选择更加可信, 研究结果之间的差异也将减少, 具备更高的可比性。
参考文献
[1]陈利根, 于娜, 曲欣, 孙杰.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20) .[1]陈利根, 于娜, 曲欣, 孙杰.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20) .
[2]覃事娅, 尹惠斌.基于AHP的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实证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7 (2) .[2]覃事娅, 尹惠斌.基于AHP的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实证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7 (2) .
中国农业效益发展思考 篇5
中国农业效益发展思考
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本文以科技兴农为出发点,结合我国国情,针对农村人口整体素质落后,农业效益低下的.情况,总结并提出如何将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才资源,并充分为农业生产服务,整体提升中国农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给予农业效益美好的前景.
作 者:赵新宪 作者单位:内蒙古包头广播电视大学,内蒙古,包头,014010刊 名:内蒙古科技与经济英文刊名: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CONOMY年,卷(期):2005“”(8)分类号:F321关键词:“三农” 农业效益 人力资源 科技兴农
效益与发展 篇6
关键词:农田防护林;农地保护;效应;历史与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4)03-0012-02
人口增加与经济发展使土地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加之长期以来单一的农业结构,导致我国农田生态环境脆弱,水蚀、风蚀等土地退化问题严重,土地质量问题已成为当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建造防护林—农田系统是解决农地质量下降问题、保育农地的一项有效措施,具体做法是将一定宽度、结构、走向、间距的多年生木本植物以条带状形式栽植于农田四周边界,通过林带对气流、温度、水分、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影响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以保证农业生产稳产、高产,并能提供多种效益的人工复合农林系统,是一种传统而又新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农田防护林作为一种农林措施,其主要作用是生产与保护,包括降低风速、调节农田小气候、保持水土、改良土壤、提高农田生物多样性、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增加农作物产量、增加木材效益、提供薪材与饲料、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及提升乡村景观价值等。
1 农田防护林的保育效应
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对农田防护林的保育效应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根据防护作用的不同,可分为生态效应、社会经济效应与景观文化效应。
1.1 生态效应
1.1.1 改善水土条件 防护林在保持水土、提高土壤肥力方面作用显著。林带的树体对雨和雪有截留的作用,可延缓地表水的径流速度,从而增加降水渗透性,使地表的径流减少,进而减少土壤流失。通过降低农田系统中的风速,可以保护农作物,达到稳产的目的;同时,也保护了土壤中的细颗粒物质(其中的养分含量较高),从而增加了土壤的养分含量。小气候条件的改善,使得田间作物生长旺盛,农田边界植物产生的枯枝落叶、根茬等凋落物残留在土壤中,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土壤肥力,改良了土壤结构。据测定,淮北平原农田防护林网建立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32.9%,含氮量增加了50.0%,速效磷增加了31.4%,速效钾增加了6.0%,土壤的pH值由8.3下降到8.1。
1.1.2 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改善农村环境 研究发现,防护林在保护农田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农田边界的林带既可为节肢动物如步甲、蜘蛛、隐翅虫等提供稳定的栖息地和越冬场所,又能为爬行动物、小型哺乳动物、鸟类提供食物和栖息地,增加农田的物种多样性。益虫与益鸟数量的增加,可抑制农田病虫害的发生。此外,还有净化空气、减少辐射、降低噪音等功能,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
1.2 社会经济效应
社会经济效应是防护林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农业发展惠及农民的体现,其效益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农民管理防护林的积极性。农田防护林能够改善小气候状况和土壤条件,为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其经济效益必然首先反映在农作物的产量上。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一般在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农田防护林可使作物增产10%~30%,在湿润地区可增产5%~10%。农田防护林的经济效益还体现在林带木材产品的经济效益上,并可提供给农户大量的薪柴和林副产品(饲料、果树、中药材、工业原料、养蚕、绿肥等),使农民经济收入增加。在农田防护林建设中,如果使用经济林木,或者经济林木与用材林木交替配合使用,则经济效益会更加显著。
除了可提供直接的经济收入外,农田防护林因其对土地在时间和空间利用的相对充分以及生产多元化的特征,能够吸收更多的劳动者参加工作,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增值的可能,对于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解决农业用工的季节性分布不均匀,以及吸收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有着积极的社会效益。
3 农田防护林的发展策略
3.1 通过规模化经营实现防护林保护
农田防护林保护了众多农户的大片农田,但同时也由于胁地效应的存在对所在农地产生消极影响,这也是很多农民不愿意管护自己土地上的防护林的重要原因。推行农地经营权的流转及规模化经营,可能会对防护林的保护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应积极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促进农地规模化经营,同时将位于农田边界的防护林产权随土地流转,使防护林的保护范围尽可能地与农户承包土地的规模相适应,避免防护范围大与分散经营规模小之间的矛盾。以规模效应和防护林对大面积农田产生的增产增收正效应,来抵消其胁地负效应,使保育农地的效益真正惠及每一个农户,提高农户管理防护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2 林权制度改革与补偿政策相结合
保护农地的主体是农民,防护林可持续利用的关键环节也在农民。因此,农民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决定了防护林可持续管理工作的成败。在我国,多数农村林权为集体所有,农民看不到直观的木材经济效益和间接的生态效益,而胁地效应的影响表现得尤为突出。为此,可将防护林产权下放至农民,发放林权证,并允许农民在限额允许条件下适时进行采伐更新,鼓励个体营造和管理防护林。虽有胁地的负效应,但通过木材采伐带来的经济收益会弥补其损失,抵消负效应,增加农民收入,真正做到“谁营造谁占有、谁占有谁受益”。
3.3 将防护林的可持续管理纳入农村土地整理工作
农田防护林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引入科学的管理方法。除了依靠实际管护者——农民以外,还应发挥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的优势与力量。建议将防护林管理纳入土地整理工作。具体而言,地方政府或集体组织可以在土地整理工作中,通过一系列鼓励措施,给予农民营造与管理防护林的政策倾斜;实施单位可以在整理项目中,增加农田防护林工程,并负责组织农民进行初期的营造或更新工作,同时从项目资金中拨出专项经费,用于对农民后续管理防护林成本的补贴;科研单位主要在防护树种的选择、营造技术、更新管理、病虫害防治、减轻胁地效应等方面,提供技术指导;农民作为整个工作的主体,有保护防护林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有合理利用与管理防护林的权利。为了确保防护林管理工作的后续效果,政府部门可以对辖区农林管护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制定奖惩措施,陟罚臧否,从而提高防护林管理的实际效果。通过上述管理工作的设置,既可解决防护林管护补贴的经费来源,减轻财政支出压力,省去专项成立防护林保护基金的繁琐程序,同时又能将防护林的无序自发管理状态调整为政府干预下的公众参与状态,减轻农民的负担,确保防护林在农地保育中发挥持续稳定的作用。
效益与发展 篇7
1 变量的选择及模型构建
1.1 变量的选择
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农业市场化程度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需要选择合适的变量, 通过对文献的总结及实际情况考虑, 选取1个因变量和4个自变量, 具体指标如表1。
1.2 数据来源
每50kg产品利润、每50kg产品商品率、每50kg产品生产成本、每50kg产品现金成本数据都来源于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 (2006~2015) , 每个变量数据都是取早籼稻和晚籼稻的平均值;种植面积数据来源于广西统计年鉴 (2006~2015) 。
1.3 模型的构建
多元回归是指一个因变量 (预报对象) , 多个自变量 (预报因子) 的回归模型。在本文中研究的是多个变量对水稻市场化发展程度的影响。为了使数据在时间序列中变得平稳, 减小误差, 建立对数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在下列模型中, ln表示取对数, 表示的是常数, 分别表示的是X1、X2、X3、X4的系数, 表示的是随机干扰项。
2 广西水稻市场化发展与效益关系分析
注:*、**、***分别表示在10%、5%、1%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
表2是模型回归结果, 模型的可决系数以及调整后的可决系数分别达到0.997和0.995, 模型整体上显著, 而且F值为446.8259, 而其P值却为0.000015, 模型整体上在1%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整体显著性检验, Durbin-Watson stat为2.43, 接近2, 可判断其不存在序列自相关。因此可以判定模型构建合理。从模型变量回归结果分析可以发现, X1 (商品率) 、LNX3 (生产成本) 、LNX4 (现金成本) 分别通过了5%、1%、1%显著性水平检验, 且其系数都为正, 说明对水稻利润水平有显著正向影响。
表2结查表明, 市场化程度与水稻产业效益具有较强的线性关系, 相互影响。每当市场化程度提高1个百分点, 那么水稻产业效益便提高0.88个百分点。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 广西虽然属于农业大省, 但是水稻产业市场体系建设不够健全, 并且广西地形属于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因此广西的水稻种植大部份都只分布于桂东南的玉林市、贵港市、钦州市, 而且这三个地级市的水稻规模优势指数也是最大的, 在这三个地区水稻产业规模较大, 规模效益明显, 另外的地级市也有水稻分布, 但是规模较小, 整体上来说广西农民种植水稻大部分仍然自给自足, 市场化程度以及标准化程度不高, 因此, 相对于湖南等地区其无论是籼稻还是晚籼稻其利润率都相对较低。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可进一步提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提升广西水稻资源的资源配置效率, 朱显平 (2016) 通过对全国省域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也发现, 中部地区市场化程度对经济增长具有极强的直接促进作用。
另外, 生产成本以及现金成本也都通过了1%显著性水平检验, 都对水稻产业的利润水平有正向影响, 这与常理不符。但通过分析发现, 目前广西水稻产业的发展大部份地区仍然依靠资源的加倍投入, 这结果也充分反映了目前广西水稻产业仍然属于粗放式增长, 产出的增加仍然依靠土资、劳动力资源的大量投入, 在建国初期, 人口与土地资源矛盾并不紧张的情况下我国依靠生产要素的增加确实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农业产出的大幅增加,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土矛盾越来越突出, 为了拓宽农民收入渠道与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2006年全国正式取消农业税,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合资企业、股份制企业、集体等都成为主型经营主体, 这些政策都进一步促进了广西水稻产业市场化发展, 因此提高市场化水平, 发展现代农业必然是未来发展趋势。
3 结论对策
3.1 市场化发展可推动水稻产业效益的大幅提升
研究结果表明, 广西水稻产业的市场化发展可大幅提升产业经济效益, 两者呈显著的线性关系。但是受限于自然条件以及民族政策等问题, 广西水稻产业的发展相对于湖南等地区来说市场化程度仍然不高。因此在未来广西水稻产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快土流流转, 产生规模效益, 针对目前仍然依靠产业生产要素的投入来拉动产出现状, 加快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籼稻效益, 加快供给侧改革, 使水稻产业的生产与市场接轨, 提高市场化程度。
3.2 广西水稻产业生产方式亟需改变
一是要加强科技攻关, 各水稻主产区域加快与广西农科院等农业科研单位战略合作, 组织科技培训, 提高农民种植水平, 强化科技支撑产业发展力度, 促使生产方式由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二是要加快优良品种引育繁步伐, 针对广西特有地形研发相关套种技术, 推广“超级稻+超级稻+冬菜 (冬种马铃薯) ”或者“超级稻+再生稻+冬菜 (冬种马铃薯) ”主要种植模式, 提高水稻产业综合生产能力与产业效益。
3.3 培育和壮大水稻龙头企业
要提高市场化发展程度, 必需向规模化发展, 通过培育企业文化与企业品牌, 整合企业资源, 拓宽稻米产品纵向开发与产业化发展, 研发大米精深加工技术能大幅提高稻谷的利用效率, 建立农户与企业多种利益共享机制, 积极培育和壮大水稻龙头企业从而提高市场化程度。
摘要:广西是农业大省, 也是我国重要的华南双季稻稻作区, 明确广西水稻产业市场化发展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广西现代农业发展, 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研究其市场化发展程度与水稻产业效益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 市场化程度与水稻产业效益具有较强的线性关系, 每当市场化程度提高1个百分点, 那么水稻产业效益便提高0.88个百分点;在当前广西水稻产业发展中仍然存在依靠资源的大量投入, 面临着生产方式转变的压力;发展现代农业, 提高市场化程度、经济效率与效益是未来广西水稻产业主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广西,水稻产业,市场化发展,效益
参考文献
[1]曾华忠.广西优质水稻生产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种业, 2009 (2) :1-3.
[2]曹泽辉.黑龙江省建三江地区稻谷产业链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2013.
[3]申红芳, 陈超, 赓西元, 等.中国水稻生产环节外包价格的决定机制—基于全国6省20县的空间计量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 2015 (6) :34-46.
[4]孟翠丽, 王斌, 何燕.基于GIS的广西水稻种植气候区划研究[J].气象与现代农业发展, 2012 (2) :1-5.
效益与发展 篇8
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提出, 为促进泽州县林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森林作为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再生资源, 是陆地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它对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抗污吸污、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保护农牧业生产和延长水利工程寿命, 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全方位、大规模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 伴随着的是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激发起人们对森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需求日益增长。但是长期以来, 由于人们只注重森林的直接经济效益, 致使森林所创造的巨大的生态价值长期被埋没, 这就难以显示出林业在整个社会中应有的地位。根据泽州县森林资源分布现状, 除经济林以外的所有森林资源应该全部列入生态公益林范畴。2003年以来, 泽州县林业部门先后6次对全县生态公益林进行了申报, 做了大量工作。2005年6月16, 山西省在太原召开了生态公益林建设启动会议, 正式确定该县为首批国家级公益林补偿县, 补偿范围为1.84万hm2。全县重点公益林补偿管护范围为国家林业局、财政部批准启动的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8个乡 (镇) 和国有伊候山林场的公益林, 包括沁河流域水源涵养林0.24万hm2、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林1.06万hm2。全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已全面实施。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 为加快林业发展广辟资金来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在泽州县林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2.1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是泽州县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当务选择
泽州县制定的《泽州县21世纪议程行动计划》中, 将沁河流域生态经济一体化工程、巴公河流域产业生态化工程, 确定为全县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两大综合示范工程。森林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生态屏障, 无疑林业在其中占居重要地位。它不仅关系生态建设, 同时具有优化环境与促进发展的双重使命,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真正建成与之相配套的森林生态体系, 所需资金也是非常巨大的, 如果仅由政府财政负担, 显然是力不从心。而这部分森林绝大部分属于生态公益林, 如能按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 实行“谁受益、谁负担”, 多渠道广筹资金, 就可为此项工程解决一大难题, 为全县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真正做到社会林业社会办。
2.2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是实现泽州县林业奋斗目标, 再铸林业辉煌的重要保证
按照扩规模、创精品、调产业、保安全的总体思路, 泽州县今后要在国家级太行山绿化示范工程、通道绿化、小康村生态园林化建设和森林生态园林风景旅游区建设等方面下大力气, 为到2010年使全县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初具规模的林业产业体系开好头、起好步, 这是全县林业建设的一项长远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措施: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社会共同投入, 如果仅仅靠政府投入, 那是杯水车薪, 只能解决燃眉之急。而要真正形成稳定的经费来源渠道, 只有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 才能使全县林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2.3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是泽州县生态公益林发展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
国内外许多专家、教授经过调查和研究, 得出结论, 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它直接经济效益的20倍~30倍。如果照此价值计算, 泽州县仅伊候山林场的水源涵养和释放氧气两项效益, 按每公顷森林涵养水量9 855 t计算, 该场森林面积1 000hm2, 则涵水量达985.50万t, 按每吨水0.092元计算, 每年该林场森林涵水经济效益为90.67万元;释放氧气每公顷森林年效益平均2.0235 t, 按每吨700元计算, 该林场森林释放氧气经济效益为141.645万元。但现实中的森林生态公益效益, 林场却因得不到合理补偿经济效益每况愈下, 最终陷入困境。据统计, 全县现有的186个生态型林场中, 面临生存危机的超过2/3。因此, 只有建立全民受益、政府统筹、社会投入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形成稳定的经费来源渠道, 才能从根本上使泽州县生态公益林发展走出困境。
3 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3.1 立碑公示
对核定的国家重点公益林, 首先要进行立碑公示。凡个人管护地区, 要在管护地段的显要位置、村旁、入山路口、林缘等明显地段设立公示碑, 上书“国家重点公益林保护区”。按要求每67 hm2面积竖立一个公示碑, 全县要在省界、国道、省道旁竖立大型公示碑3块~5块, 造成浓厚的宣传氛围。公示碑的大小规格、字体、颜色, 由县林业局统一制定标准。
3.2 落实管护人员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实施的核心是强化对现有公益林的管护。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全县林业工作的一个重点, 全县以村、林场作业区为单位分为83个责任区, 每个村、作业区配备1名~2名护林员, 共配备护林员128名。在管护机构的总体设置上, 县里设办公室, 乡镇设站, 站下设林班, 实行三级管理, 重点以承包管护为主, 在全县范围构成国家公益林的管护网络。
在管护责任人员的选用上, 要充分尊重国家重点公益林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意愿, 采取由各村推荐、乡 (镇) 审核录用、县林业局备案的办法, 不搞强迫命令, 坚持“两个重点、四个不用”的原则。“两个重点”, 就是以选用退伍军人和回乡知识青年为重点;“四个不用”, 即没有交通工具 (摩托) 的不用、没有通信工具 (电话) 的不用、责任心不强的不用、老弱病残者不用。为使管护责任真正落到实处, 要求在每个管护区都要树立起管护责任碑、标碑, 标牌上注明对应的管护人员的姓名、管护范围、面积、责任, 做到权责明确、责任分明。管护责任碑每千亩竖立一块, 与公示碑放在一起。
3.3 层层签订责任书
县政府要与各乡 (镇) 政府签订责任书, 乡 (镇) 政府与各村委签订责任状;县林业局要与各村委签订管护合同书, 以上责任书一签三年;村委与管护责任人签订管护合同书, 一年一签。通过层层签订责任书, 把行政责任落实到各级政府和管护责任人的头上, 落实到山头、地块和小班。
3.4 落实管护责任
管护责任人要认真履行管护合同约定的条款, 定期巡山并做好记录, 搞好责任区内的林地保护和防火、防虫、防盗工作。县、乡重点公益林管理部门要定期检查验收管护成效, 实行管护验收卡制度。对管护责任没有落实或不达管护效果的, 经检查不予兑现管护劳务费或林农的补偿费, 并要根据责任轻重, 作出相应处理。
3.5 加大保护监管力度
县林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大对重点公益林保护和建设的管理力度, 不断完善重点公益林保护管理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强化依法监管的措施和手段。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 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违法占用林地等各种破坏重点公益林的违法行为。要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 对在重点公益林保护管理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的国家工作人员, 坚决依法严肃处理, 决不姑息迁就。要认真做好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确保在重点公益林区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要定期开展重点公益林动态监测, 建立资源管理档案和信息管理系统, 及时掌握重点公益林资源变化和生态功能状况, 为强化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徐信俭等.关于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思考[J].林业经济, 2000, (4) .
[2]陈钦等.建立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条件分析[J].林业财务与会计, 2001, (7) .
[3]郑礼法等.关于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思考[J].林业经济, 2001, (10) .
[4]施昆山, 关百钧, 魏宝麟《.21世纪世界林业发展战略和经营模式》.世界林业研究, 1997年第3期.1~8.
[5]王永安《.公益林区划、经营和补偿探讨》, 见颜文希、王永安编著《.南方森林经营管理问题研究》.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9年.26~33.
[6]浙江省林业局计财处.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探讨[J].林业财务与会计, 2001, (11) .
[7]高玉英等.为何要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资金补助政策[J].林业经济, 2002, (1) .
效益与发展 篇9
1 目前我国农机经营服务的情况
1.1经营方式以农户分散为主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促使农村经济处于迅速发展的状态。近些年来, 经济产业结构进行了多次调动, 农村生产的范围渐渐趋于宽广, 基于以上情形, 分化农机经营服务, 促使服务新形式产生。具体表现有, 农户工作时, 在保有机械化基础设施的同时, 接受农业经营单位的服务项目。农户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时,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 不容易用已有的设备进行操作, 这时就需要获得专业单位的帮助, 专业单位服务农户。
1.2经营方式以集体为主
这种经营模式重在体现专业化, 从经营资金和运用的技术以及经营涉及的范围上看, 这种经营模式的生命力很顽强, 还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这种经营方式经营项目以本地作物资源为主, 以公司的形式提供农机专业化服务。服务的项目有加工产品与饲料和技术顾问以及租借农用设备等。
1.3经营方式以合作为主
这种经营方式, 合作的层面有集体和机器设备以及资金。众多农业器械有组织的联合为一体, 形成一种合作方式。资金合作采取自愿股份制, 经营者的利益是分获合作团体盈利而来。这种经营模式具有较强的自主特性, 发展前景较为明朗。
2 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措施
2.1完善农机技术
我国农业技术趋于机械化, 但水平还需要不断提高。运用于收割玉米或者是插秧稻苗的农机技术性能不高, 水平偏低。因此完善农机技术, 对农业生产活动有促进作用。使用较高水平的机械化农机技术在种植农作物和收获农产品中, 可以促使生产量获得提升。完善农机技术, 还可以加强自身弱点的同时, 促使新技术能够被开发。协调统一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需要农机技术的完善, 从而在农机生产工作方面, 对其成本有所降低。完善农机技术, 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发展以及经营效益起着积极作用。
2.2农机社会化服务机构的强化
我国地区差异较为明显, 各个省地区农业发展的情况不一样, 因此农机社会化服务机构的布局需要因地区而设立, 布局应该体现其合理性。加强地方农机社会化服务机构发展的协调性, 在一定程度上, 有助于确定农作物生产工作相符的服务范围, 针对地区情况设立适当数量的农机服务机构。农机社会化服务机构的强化, 在利用农机方面, 对其效率有所提升。以此方式, 让当地农户获得较大程度的收益, 促使当地经济能够获得更高的效益。有关部门还有控制农机社会化服务机构不符合实际情况而被设立的情况, 避免机构间的竞争缺少合理。
2.3加大政府力度
国家有关政府组织, 可以对目前农机社会化服务机构的布局进行调查, 依据调查结果, 结合农业发展的情况, 颁布一些惠农政策, 对农机社会化服务加大政府干预力度。制定的有关农业的政策, 务必让农户感受自己能够获得大的收益。调整农业机械燃油的价格, 以此激发农户购买设备的欲望, 对农户进行农业活动的成本有所降低。像这类能给农户带来利益的政策颁布, 可以使农业生产方式向机械化发展, 对农机社会化服务获取丰厚的经营效益起着积极作用。农社会化服务的水准和技术水平, 在某种程度上, 相连于农业机械的性能以及燃油成本等, 因此需要颁布一些惠农政策, 政府加大对农机社会化服务干预力度。
3 结束语
目前, 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发展已成必然趋势。我国构建农机服务机构可将农业改革的成本降到最低, 还能获得良好的经济和农业发展的成效, 在生产方式上, 能够快速将传统与现代方式进行转换。本文从经营方式以农户分散为主、经营方式以集体为主、经营方式以合作为主等方面, 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机经营服务的情况, 提出了完善农机技术、农机社会化服务机构的强化、加大政府力度等发展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对策, 以供参考。
摘要:随着国家对农业重视程度的加大, 农业发展速度日益加快, 致使农机化水准有了质的飞跃。农业生产经营从而获得了更高的效益。从质量和效率上, 这对农产品和生产都有所帮助。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农机社会化服务的经营效益有直接关系, 后者对前者具有重要性。本文以农机社会化服务为切入点, 分析其发展状况, 研究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经营效益与发展对策。
关键词:农机社会化服务,经营效益,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陈永潮.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J].农机化研究, 2011, 33 (5) .
[2]王波, 张崎静.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对策研究——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J].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4, 35 (5) .
效益与发展 篇10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不断发展, 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我国地区发展的不平衡, 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再加上部分地区对自然资源的肆意开采, 加剧了能源危机, 也破坏了自然环境, 同时, 各企业生产技术落后, 在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废弃物给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因此, 要想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 就必须加大对各地区, 各企业内部的改革, 以及创新技术的指导, 走一条既保护环境又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2 循环经济的发展优势
2.1 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 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 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为基本特征, 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观, 是一种 “资源———产品———再利用”的闭环型非线性经济。该经济模式强调对资源的高效利用, 以达到低投入高产出的效果, 因此, 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2.2 循环经济的优势
传统经济是以一种由 “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 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发出来, 在生产加工与消费的过程中又把污染废弃物大量排放到环境中去, 这种对资源的利用方式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不断把资源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发展, 导致了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 并造成了灾难性的环境污染后果。据统计, 2014年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GDP的18.5% (按购买力平价计算) , 但却消耗了世界19.8%的淡水资源, 28%的钢材, 27%的铝和50%的水泥。而只有49.45%的城市污水和47.05%的固体污染物得到处理。因此, 我国的工业企业是属于高耗能高污染类型。然而, 循环经济的实施与发展, 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并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污染之间的尖锐矛盾。
3 循环经济的效益
3.1 企业的目标
企业存在的意义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为了节约成本, 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不愿意在内部加以改革或在技术层面上进一步创新与提高, 对污染环境以及废品废渣的处理投入太少。但是, 企业家们必须要认识到循环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模式与方向, 要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应该按照循环经济理念, 开展绿色设计, 合理配置资源, 实现企业发展与循环经济发展双赢。那么企业就应该制定有助于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加强技术创新, 提高企业循环经济的自生能力:其次, 实施有助于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的管理, 树立循环经济理念, 培育绿色企业文化, 以推行清洁生产, 以及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料与能源的使用量, 实现污染物排放量的最小化。
3.2 政府效率
在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政府应该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保障。同时, 要对企业加大监管力度。第一,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加强改进监督。明确企业在产品生产、包装、销售以及产品的处置方式等方面应该承担的权利与义务。第二, 宏观调控资源配置, 防止资源过度浪费。第三, 运用经济手段, 建立激励机制。第四, 完善管理, 规范和引导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行为。第五, 加大宣传力度, 号召全民参与。宣传普及循环经济理念, 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消费方式。
3.3 消费者是市场
在市场经济下, 企业为了销售更多的产品, 实现个别价值转化为社会价值, 就必须根据消费者的意愿, 调整生产行为和投资方向, 生产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因此, 消费者的消费选择具有间接配置资源的作用。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就需要消费者树立绿色的价值观和消费观, 在购买产品时, 优先选择绿色产品, 拒绝消费过度包装, 选择耐用性产品而不是选择一次性产品。
4 循环经济未来的市场
循环经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它可以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不久的将来会逐渐淘汰掉传统的经济模式。因此, 绿色发展必将成为每个企业所要面临的主题。怎样才能在保持高效益的条件下发展绿色产品, 怎样才能实现低耗能高产出, 这几个问题是每个企业当前所必须要考虑的。
循环经济未来的市场规模空前, 存在大量的发展机遇的同时, 伴随着挑战。我们只有先投入、先发展, 这样才能使我们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 也应该深刻明白:科学是第一生产力, 循环经济的发展必须依赖科技的发展, 也只有科技发展了, 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指出了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与能源的短缺, 世界各国都加快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的实施, 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争取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谋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分析了循环经济的发展优势, 并阐述了循环经济的未来市场。
关键词:能源,循环,可持续,环境
参考文献
[1]黄琴.循环经济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J].现代物业与经济, 2012 (6) .
效益是科学发展的核心 篇11
一、向效益型发展模式转变才是科学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然而这个发展应当是科学发展;只有科学发展,才能解决发展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如能源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社会就业和保障压力增大、城乡差距扩大等。科学发展包括发展速度和发展效益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否则就不是科学发展。发展速度与效益是辩证统一的,没有速度,就没有发展,效益也无从谈起;而不讲效益,速度就难以为继,发展也只是昙花一现。从根本上讲,效益是发展的目的,速度要服从效益。只有以效益来确定发展速度,才会有真正的速度,效益好了,速度也慢不了。而没有效益的发展速度,只会是无效的速度,甚至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和破坏。因此,只有以效益优先,兼顾速度的发展,才是真正的科学发展。
效益不仅包括经济效益,而且包括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资源效益。在经济效益方面,衡量指标包括投入产出比、盈利能力、上缴税金、财政收入与GDP之比、职工收入或居民收入增长指数、对产业链的带动等。在社会效益方面,要考虑就业率、社保率、社会稳定性、人口控制、文化教育、卫生保健、公民道德素质等指标。在环境效益方面,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环境好就有吸引力和发展力,如自然生态环境、市政建设水平、道路交通以及政治环境、政府管理服务水平等,都是衡量环境效益的重要指标。资源效益,是过去不太关注的问题,比如土地利用效率、能耗率、人力资源成本、水资源利用率和原材料利用率等,都可以反映资源效益的高低。
这四个效益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经济建设是发展的中心,这是根本,不能变。因此,经济效益是中心,这一点也是不容置疑的,没有经济效益,其他三个效益就毫无意义。但在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同时,务必兼顾好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资源效益,没有这三个效益的同步增长,经济效益也难以为继。特别是资源效益的低下必然导致环境效益的低下,同时影响经济效益的提高,这也是当前最紧迫的问题。因此,要切实推行科学发展,以提高效益,尤其是资源效益为切入点,保证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和谐、环境改善和资源综合利用率的提高。
在经历了20多年的快速发展,并继续快速发展的状况下,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以及环境承载力的矛盾不断加剧,一是能源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强度不断增加;二是土地资源日益紧张;三是生态系统的整体调整功能下降等等。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从整体上讲我国仍在走传统工业化道路,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能源资源消耗,能源资源利用率和配置效率不高,科技含量不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这种粗放的速度型发展模式与科学发展是不相符的。
虽然我国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能源资源储量有限,一些重要能源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矿产资源种类不全,有的储量虽不少,但品位低,开采难度大,大多数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一些资源还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并且在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浪费惊人,导致资源的产出率、回收率、综合利用率偏低,进一步加剧了资源不足的矛盾。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外先进水平高40%。以2003年为例,我国消耗了世界钢铁总产量的27%、水泥总产量的40%、煤炭总产量的31%、石油总产量的7.4%,但GDP仅占世界的4%。
为缓解这一矛盾,只有积极探索效益型发展模式,努力实现发展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资源相协调,才能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才能长期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形势和阶段的客观要求。
二、科技创新是提高效益的根本举措
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科学技术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工业化的发展水平和速度,也决定着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因此,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保持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保证,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保证,也是向效益型发展模式转变的根本措施。
科技创新对经济效益的促进作用。一是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基础和内在动力。西安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将科技创新作为第一生产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004年GDP占全市GDP的1/5,新增生产总值占全市新增生产总值的比例超过1/3,拉动全市经济增长4.5个百分点。二是产品的科技含量越高,其附加值也就越高,效益当然更好。陕西杨凌亨通光华制药公司开发的免疫增强药—“神舟三号”口服液,其菌种通过太空生物技术,效能提高4—6倍,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三是科技创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特别是工业领域的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河北省香河县世王针织服装公司,引进国际上较先进的意大利设备,省去织布环节,可直接将大豆纤维织成无缝内衣,100多名员工产值就可达1亿多元,平均每件衣服的成本6元左右。四是科技创新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因素。科技创新本身可能会产生新兴产业,而用创新科技武装传统工业,引导经济要素的流向,开辟经济发展新的市场空间,也可能形成新兴产业,这些都必然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科技创新对社会效益的促进作用。一是新技术产业增加大量的就业岗位;二是使人们生活更方便;三是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等。在河北省三河市燕郊开发区,量子高科集团通过自主研发,拥有3秒钟显效的药物速释、口腔粘膜吸收、固体软胶囊制作、药物增效加工等专利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连一些世界著名制药企业都找它加工,以提高药效,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科技创新对环境效益的促进作用。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技术应用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最终还是要依靠技术进步来解决。在西安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西安开米公司开发的“开米”牌多功能中性洗衣液、抗菌洗手液、蔬果餐具洗液等产品,就克服了过去洗衣粉污染环境的缺陷,成为难得的环保清洁产品。
科技创新对资源效益的促进作用。石家庄市常山恒新纺织公司,引进的紧密纺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技术含量很高、较新型的的纺纱工艺,棉纱支数从40支到180支若干档次,售价比普通产品高出30%以上。而生产同等价值的产品,棉花耗用量比生产普通产品降低近50%;人均劳动生产率可达13万元,比原老厂高出5倍;还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每亩土地年创造收入300万元,比老厂提高了1倍多;生产用水的循环利用率达95%以上,比原老厂提高近20个百分点。
科技创新所产生的效益不是单一的,其作用往往是综合的和系统的。尽管科技创新是如此重要,但我国目前的科技创新水平还较低,关键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一些核心制造技术长期依赖进口,仍是走“拿来”主义,需要承受大规模引进技术的巨额成本。而一些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从保持自身竞争力的战略利益出发,都会对转移或转让前沿技术更加谨慎甚至封锁,实践证明,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靠别人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创能力。要在一些战略性的、基础性的重大科技项目上,在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的研制上取得突破,拥有自主创新的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或技术标准,并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使经济发展真正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推动整个国民经济质量升级。
三、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提高效益的现实举措
提高科技水平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艰辛的努力,而通过节约来提高效益却是比较现实的选择,也是可以长久坚持的举措。“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从长期来说,任何时候都要提倡节约,节约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新时期仍然要发扬光大。节约可以提高投入产出比,可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缓减资源消耗速度,可以保护环境等。所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也是科学发展的具体体现,是总结现代化建设经验,从我国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撑,而资源是有限的,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对十三亿人来说,每个人浪费一点,数额就惊人;而每个人节约一点,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要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领域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损失浪费,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尽可能大的效益。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主导性作用。在实现资源开发利用的公开化和市场化的基础上,有偿化、价格化,充分运用价格杠杆,通过实行资源价格累进制等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来促进资源的节约。
节约首先要做好“减量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集约用地,加强废弃土地的整理工作;二是使用节能设备,或大力利用可再生能源;三是简化包装,强调功能性;四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等。同时,要防止资金浪费和腐败,坚决遏制那些脱离实际、贪大求洋、追求奢侈、挥霍浪费的形象工程。在消费方面,要讲求功能的适用性,杜绝淘汰的随意性,尤其是对那些容易污染环境的东西,如废旧电池等,一定要做好回收工作。据测算,每回收1吨废旧物资,可以节约自然资源4.12吨,节约能源1.4吨标准煤,减少6吨—10吨垃圾处理量。在河北省文安县芦阜庄,几乎家家户户都做废旧钢材生意,把较大钢材用后的下脚料,收购回来后,经过加工再卖出,已经发展成远近闻名的废旧钢材交易市场,年交易额达18亿元,利税1亿元,不少家庭年收入都在20万—50万元左右,综合效益很好。
加强节约技术的研发工作也很重要。在某些方面,由于使用技术的缺陷,要做到节约并不容易。如农田灌溉,采用漫灌方式,就非常浪费水。陕西杨凌秦川节水灌溉设备工程公司,开发了一系列节水设备,可滴灌、雾喷等,既可节水80%,还可提高产量,带来了很好的综合效益。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的工业生产是单向的“资源—生产产品—废弃物排放-报废品”,是将大自然作为“取料场”和“垃圾场”,大量消耗和抛弃。循环经济的生产模式则是闭环式的“资源消费——产成品——原有功能丧失——再生资源”,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最大限度地做到物尽其用,实现污染排放最小化、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效益协调发展。河北省内邱县建滔化工公司,主要生产焦炭,通过采用先进技术,从焦炉煤气中提炼甲醇、双氧水等,实现废气再利用,大幅降低了焦炉煤气的排放量。还对废水实行循环利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我认为,科学规划也是效益,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一是可以避免建设上的浪费。既避免无序建设影响城市美观,又避免“一个将军一个令,前任建了后任拆”造成的巨大浪费。二是可以充分利用现成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这样既经济又实用。保护和建设好已有的森林和水系,实现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协调。三是可以节约土地。通过统筹城乡的科学规划,促进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保障经济建设的必需用地。河北省霸州市胜芳镇规划建设新城,提高城镇的土地承载效益,比如原老城区18.9平方公里,住13万人,新区只有10多平方公里,却可以容纳30万人。对一个1000人左右的村庄来说,一般要占地300多亩,如果把它纳入城镇化规划和建设,只需要100多亩地,既可以节约大量土地,又可以使村容村貌有很大改观,村民生活质量有较大提高。四是可以提高城市运转效率。当前,一些城市的交通不畅、生活不方便,与规划不合理有很大关系。五是可以取得经营城市的效益,盘活一些城市资源,把取得的资金用于解决城市发展的问题。
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是提高效益的战略选择
从整体上讲,我国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处于国际化大生产链中的低端,技术含量较低,产品附加值低,且高消耗、高污染,导致整体效益低下。优化产业结构是节约资源,实现低代价、高增长的有效方式。需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以提高效益和国际竞争力。要按照“在发展中优化、在优化中发展”的动态调整原则,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区域布局,建立一种以保护好环境、配置好资源为出发点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
要加强宏观调控,严把产业关。要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产业的发展,并遏制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还要抓住一些重点:一是要重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二是要重视和加强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继续保持轻工业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加快重工业的高层次振兴。三是要重视和依靠科技来大力发展新型能源、可再生能源,形成能源产业链。
要严把项目关。一是各地要因地制宜的制定投资项目的标准,如土地、能源、水资源利用及废物排放综合控制要求等,尤其要落实环境第一审批权,并严格执法,坚决关闭或改造污染企业。曾有一家外资企业想在河北省廊坊市投资20亿元,项目占地3000亩。这对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一直缺乏大项目的廊坊来说,无疑具有很强的诱惑力,但市政府考虑再三,认为投资密度小,浪费土地资源严重,从而拒绝了。
二是发展项目务必与当地的资源优势相结合,不适合发展工业的,就不要发展;适合发展旅游的,就全力发展旅游;适合发展种植、养殖的,就全力抓种植、养殖业。不能盲目上项目,更不能遍地点火冒烟。陕西杨凌,原有许多农业、林业类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充分发挥这一资源优势,将这些院校机构资源进行整合,限制污染工业项目进入,只是围绕农业高科技做足文章,以农林牧良种繁育、生物制药、环保型农业生产资料、绿色农产品加工等为主导,成为全国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再如河北省内邱县西石河村,是一个缺水的丘陵村,该村就通过对荒山坡进行改造,充分挖掘丘陵资源,建成一个8000亩的生态旅游果园,有146个品种,仅此一项,就可使全村人均纯收入达5000元左右。
三是要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援,减轻地方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困难而乱上项目的冲动,以防止低水平的建设,避免把东部沿海地区走过的老路子在欠发达地区重新走一遍,要使全国一起实现跨越式发展。这对于各级政府来说,都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确立发展效益体系,以免盲目冲动。只要有好项目才上,没有好项目就不要上。不要着急,先保护好资源,建设好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这也是政绩。
要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装备,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实现传统产业升级。尤其部分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使用落后工艺,从小起步,效益很低,对资源和环境造成很大破坏,需要加快技术改造,或进行企业重组。陕西省铜川市,水泥企业就有25户,大多是采用立窑生产线的小企业,污尘蔽日,对环境和人们健康造成极大的损害。市政府痛下决心,一是关小上大;二是采用旋窑生产线和新型干法预分解窑生产线的先进工艺。共关掉了100万吨的产量,又新上了700万吨的产量,人均产量从几十吨提高到1万吨,使整个产量从400万吨迅速提升到1000万吨,而环境却大大改善,二级以上空气质量从100多天提高到290多天。
要根据资源环境条件和区域特点,用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指导区域发展、产业转型和老工业基地改造,搞资源深加工,更好地发挥资源效益。在开发区和重化工业集中地区,可按照循环经济要求进行规划、建设和改造,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各企业通过购买的方式将其他企业生产的废弃物和副产品作为自己的生产原料,形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提高资源产出效率,还大大减少环境污染。陕西省榆林市,煤炭资源相当丰富,开始采用循环经济的模式发展煤炭深加工,建设坑口电站,就地发电;建设煤化工企业,制造甲醇、聚氯乙烯、醋酸、焦油等,形成一条煤电油盐气化工产业链,煤炭就地转化率达到40%以上,将能使1元钱的煤变成100元左右的最终产品,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也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加快发展旅游、金融、物流、文化等产业,可以缓解就业压力,还可以提高综合效益。西安市作为13个王朝的古都,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发展旅游产业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效益。仅2004年,就接待海外游客65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2084万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达154.4亿元。旅游业既扩大百姓就业,又增加财政收入;既提高开放水平,又宣传了西安乃至中国的文化;既改善投资环境,又提高人们的文明水平等。
五、发展“农厂经济”是提高农业效益的一项创举
目前制约农业效益主要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农村人多地少,土地资源不足,且化整为零,不利于现代化作业;二是农村市场化发展缓慢,面临资金不足、信息不畅、产品不适销对路等诸多问题;三是农业投入严重不足。从河北、陕西的实践看,“农厂经济”运作模式可缓解这些制约因素,提高农业效益。所谓“农厂经济”,就是用工业化的理念来发展农业,将农业生产进行规模化、流程化、标准化改造,按企业化、产业化运作的一种经济形式。它能拉近“三农”与市场的距离,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有效载体。
“农厂经济”有助于通过某种方式,如租赁、承租转包、购买土地使用权、托管、股份合作等,使农民自愿、有偿、合法地转让土地使用权,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河北省固安县牛驼镇南王起营村,560多人只有1000多亩地,通过租种霸州市、永清县与本县邻村的土地,使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1万多亩,成为远近闻名的“京南花卉第一村”。在南王起营村,一些花卉种植大户还要雇佣数十个当地农民工,年收入一般都在5000元左右。这些“农厂工人”和城里工人一样,按时上下班,工资可以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并且他们还兼顾了自家的家庭生产。
通过这种农村土地经营方式的变革,可以带来一些明显的效益。一是优化了土地资源与劳动力、科技和资金的配置,拓宽了农业投资渠道,增加了农业投入,使有限的土地资源产生较大的规模效益。二是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加速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三是为城镇居民和农民提供了再就业岗位,增加居民和农民收入,为工业薄弱地区提供了财源。四是促进了社会分工,有利于加快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进程,使大量的农民迅速过上现代化的生活。五是通过这种转移,可以保护我国宝贵绿色植被的人口承载力,从而提高环境的整体水平。六是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增强农民素质,转变观念,改变陋习,培养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
“农厂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特别是精、深、细加工业,是提高农业附加值的有效途径。而对于农产品深加工来说,龙头企业更是不可或缺。河北省大厂县的华安公司是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肉类加工企业,1986年引进先进的屠宰生产线,按照伊斯兰习惯进行生产,打破了国内高档牛羊肉长期依靠进口的局面。在华安公司的示范带动下,全县相继建成了福华、跃华、万福盛、顺达等现代化屠宰加工企业23家,形成了龙头企业群。带动了屠宰专业村6个和专业户1000多户,形成了4个活畜交易市场和7个副产品交易市场,同时还推进饲料加工、畜牧机械制造、运输、种植等行业的快速发展。还带动了大量的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全县人均养牛、百亩耕地产肉牛、人均提供商品牛3项指标连续九年居全国第一,畜牧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9.5%。
通过“农厂经济”,农产品可以像工业产品一样打造自己的品牌,充分发挥品牌效益。同时,还可以通过科技创新来提高产品附加值。一般地,农业科技的应用,需要企业带动,需要产业化推广,才能产生效益,“农厂经济”模式就有助于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陕西省渭南市,通过杨凌示范区推广种植的“小燕6号”小麦,品质优良,其价格达0.9元/斤,而普通小麦却只有0.75元/斤,每亩小麦平均增收达60元左右。“农厂经济”还有助于发展农业循环节约型技术。如通过秸秆青贮和氨化过腹还田技术,实现秸秆——饲料——牲畜——有机肥料——绿色粮食的良性循环,使秸秆不用再被烧掉,既经济,又环保。
“农厂经济”有助于解决农民增收与财政下降的矛盾。2003年中央决定减免农民的农业税和特产税,使一些传统农业大县的财政收入有所下降。采取“农厂经济”模式,则可以对“农厂”经营征税,实现企业致富、农民增收与财政增长的多重效益。这种税收调节机制,还有助于优化经济作物生产和粮食作物生产的结构,保证粮食安全。陕西省洛川县,是个很贫困的农业县,苹果集团公司的苹果基地面积达50万亩,2004年销售收入较上年增长44.6%,而上缴税金增长了86.3%。
“农厂经济”有助于建立新型的农业服务体系和农村组织结构。以“农厂”为中心,发展农民合作或协作组织,使农民在市场经济里不再单打独斗,增强市场博弈能力,提高抗风险能力。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白家务一带历来是瓜果菜之乡,种植面积达15000亩,但卖难、增产不增收问题始终困扰着当地百姓。为此,白家务乡及时组织农民成立瓜果菜专业合作组织,开展种植、仓储、销售一条龙系列化服务,一年可为农民增收数十万元。据统计,廊坊市已经建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共142个,这些组织为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可以说,通过“农厂经济”模式,使农村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农业效益进一步提高,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国民经济正处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阶段,纵观国内外环境,我国正处于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以提高效益为中心,通过科技创新、节约机制、清洁生产、产业结构升级和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举措,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资源效益的协调发展,从而保证我国可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效益与发展 篇12
斗龙港闸发展经济林业概况
斗龙港闸工程管理范围内土地确权面积达115.2公顷, 水土资源丰富。多年来, 港闸践行生态水利理念, 积极探索水利工程与生态绿化工程相结合的路子, 始终将利用水土资源发展经济林业作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抓紧抓好。为了护闸固堤、涵养水源, 港闸的干部和职工每年春季开展植树造林成了一项光荣传统。上世纪90年代, 港闸领导班子认识到:要科学开发利用水土资源, 使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植树造林工作上水平、登台阶, 就要变以往逢春栽植为规划开发、变以往粗放栽植为集约管理, 使自发的植树造林上升为自觉的实施生态绿化行动。自1998年起, 港闸在管理范围内水土资源总体规划的基础上, 以意杨、刺槐、银杏、杜仲为主要树种, 以宜林地、堆堤、青坎为开发空间, 有计划、有步骤地大力发展经济林木种植业。截至2012年12月, 已营造经济林地32.6公顷、栽植林木9万多株、采伐林木4万多株, 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斗龙港闸发展经济林业的举措
1.树立“生态管闸”理念
过去斗龙港闸的干部和职工普遍认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主业是搞好工程管理、管护好涵闸日常运行, 每年要投入一定资金发展经济林业有点儿“不务正业”。为了转变这种认识, 领导带领干部和职工赴江苏省国家级水管单位三河闸和沿海乡镇林场参观学习, 在干部和职工中树立“生态管闸”理念, 使他们认识到发展经济林业能够发挥“绿色银行”的作用, 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推动港闸可持续发展。
2.组建经济林业专业化管理机构
为了做到“强强联合、集约管理、专业指导、规模运作”, 斗龙港闸联合地方苗圃、乡镇育苗大户共同注资, 成立了股份制性质的堤防开发公司。公司由斗龙港闸控股, 专门聘请了当地林业部门退休专家作为技术负责人, 负责经济林业发展系统的业务工作。公司与斗龙港闸财务分离, 实行独立核算运作。
3.认真编制经济林业规划
1999年, 堤防开发公司根据斗龙港闸水土资源现状, 编制了《斗龙港闸经济林业发展十年规划》, 从“基本情况、水土资源现状、规划的目标原则依据、规划范围、总体规划、经费渠道、实施计划、效益估算、保障措施”几方面, 对经济林业发展作了详尽规划, 并将其作为一项长期战略性工作。
4.不断加大集约化管理力度
斗龙港闸在发展经济林业中, 一是把好苗木栽植关。严格按照“四大”、“三水”标准栽植树木。“四大”:用高4米以上大苗、挖80厘米见方的大穴、保持5米×6米的大行距、浇大水 (树坑里浇满水) 。“三水”:栽植前泡水, 栽植时带水, 栽植后浇水。二是把好栽后管护关。干旱少雨时, 根据天气变化、墒情大小, 及时组织人力、机械, 开沟浇水、培土保墒。聘请专家开展预防林木病虫害知识培训和技术指导, 提高林木日常管护水平。
5.进一步明确管理权责
因管理人员不足, 堤防开发公司遵照“就地管理、安全高效”的原则, 实行由当地乡镇村的群众承包管理。公司与承包户逐一签订承包合同, 明确双方的责任、义务及日常具体工作。为了充分调动承包户的积极性, 公司还建立了激励机制。承包户缴纳保证金后, 明确其享有林木销售分成比例的权利, 并规定“如承包林木被盗, 按照缺损数量及销售单株平均收益在保证金中计扣”。
斗龙港闸发展经济林业的效益
1.工程效益显著
斗龙港闸是苏北地区涝水外排入海的主要通道, 防洪排涝任务繁重。发展经济林业绿化造林既能够护闸固堤、涵养水源, 又能够在河道汛期行洪发生险情时, 利用背水面林木加固堤防, 大大提升了工程效益。
2.生态效益显著
江苏省沿海地区每年6~10月台风较多, 台风带来的暴雨造成防汛环境恶劣。发展经济林业绿化造林后, 千亩防护林地不仅减弱了台风侵袭的危害, 而且还抑制了风沙扬尘, 净化了空气, 对改善斗龙港闸地区局部小气候发挥了重要作用。
3.社会效益显著
斗龙港闸打造的防护林带宛如江苏省沿海的一道绿色长城, 为当地增添了亮丽风景, 成了乡镇居民休闲锻炼、观光赏景的好去处。斗龙港闸利用水土资源优势发展经济林业, 将水利工程与生态绿化工程相结合的新路, 对全省沿海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起到了示范作用。
4.经济效益显著
10多年来, 斗龙港闸充分发挥了经济林业的“绿色银行”作用, 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累计创收近百万元, 已成为水土资源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弥补了财政部门投入管理经费的不足。
斗龙港闸经济林业发展方向
1.提高干部职工发展经济林业的主观能动性
10多年的实践证明, 发展经济林业不仅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和经济发展优势, 而且大大增强了港闸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 斗龙港闸的干部职工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从防洪保安大局、从港闸可持续发展的高度, 认识发展经济林业的必要性、紧迫性, 更新理念、创新思维、端正态度, 提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2.实施经济林业集约化管理
第一, 借鉴公路绿化工程的经验, 推广“改变造林密度, 采用宽窄行造林”的模式, 即适当缩小株距、增加行距以延长林地郁闭时间, 增加林木和行间的受光面积, 促进光合作用, 提高林木生长率。
第二, 推广林间套种模式, 改善林木生长的土壤条件, 创造林地二次效益。
第三, 针对苗木“栽植专业性强, 自栽成活率较低”的情况, 选择专业绿化公司进行承包栽植。首先, 堤防开发公司与绿化公司签订合同, 由堤防开发公司考察、确定苗木的标准和价格;然后, 苗木由绿化公司统一购买、栽植、养护, 满一年后林木生长达到合同规定质量标准要求、总成活率在95%以上的, 根据林木成活数量结算工程款;最后, 堤防开发公司将林木就近移交承包户进行日常管理。
3.采取多种方式开展科技育林培训
第一, 针对职工、承包户专业水平不高的情况,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 开展育林技术培训。“走出去”, 就是主动与地方林业、农业技术院校联系, 选派一些技术骨干参加学校的专业培训教育, 然后将所学的理论和技术传授给其他职工、承包户, 起到“以点带面、局部推动整体”的作用。“请进来”, 就是主动邀请市、县林业专家, 对职工、承包户进行“面对面、手把手”技术培训, 系统讲解育林、病虫害防治、日常管护等理论知识, 提高一线管理人员的科技育林技术。
第二, 以召开现场会的形式, 把林业专家请到林地现场“传经送宝”, 手把手讲授和演示修枝、施肥、防治病虫害等操作技术, 增强技术教育的生动性、趣味性。
4.强化项目招投标管理和项目合同管理
第一, 强化项目招投标管理。通过网上信息发布、邀标、广告等宣传形式, 让更多的单位和个人参与竞标, 促进林业工程质量和效益提高。为了严防“一户多投、变相围标”情况发生, 可适当提高押金和报名费数额。要在招标结束后三天内签订合同, 防止串标、恶意压价、串通内部人员等违纪情况发生。
第二, 强化林业项目合同管理。一是聘请专业人士加强对合同执行、资金到位情况检查, 及时提出规避经营风险建议, 谋求效益最大化;二是建立健全合同检查机制, 通过开展“合同执行周”活动、每月第一周的合同“回头看、回头查”活动, 检查合同执行情况, 提高合同执行效果, 实现合同效益最大化。
5.加大资源延伸开发力度
针对银杏每年产量可观, 但银杏及其叶片经济效益始终不高的问题, 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第一, 对现有资源延伸开发。加强与有关科研院所联系, 汇聚港闸的资金、技术, 大力研发深加工产品。
第二, 在思想认识上尽快与市场经济接轨, 在管理方法上尽快与市场经济同步, 培植自己的“拳头”产品, 抢占地方经济发展一席之地。
6.立足特色资源筹划水利风景区建设
第一, 以发展经济林业所形成的特色资源为基础, 兼顾盐城“沿海湿地公园”规划方案, 立足现有景观设施, 科学布局基础设施、文化设施和旅游设施的选址、范围、结构, 高起点、高标准制定水利风景区发展规划。
【效益与发展】推荐阅读:
效益是科学发展的核心07-06
钻井公司创效益促发展09-13
公司团建口号: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向质量要效益08-20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10-26
效果与效益08-07
管理与效益09-27
投入与效益10-02
公平与效益11-01
效益与不足论文06-12
死刑的成本与效益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