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农业贷款

2024-09-29

创新农业贷款(精选7篇)

创新农业贷款 篇1

摘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如何满足资金需求是一大难点。我市试水农业信用担保,探索“财政、金融联动支农”新模式,通过担保“贷”动农业现代化。

关键词:创新农业贷款,信用担保,实践与思考

0 引言

溧阳市农业贷款信用担保中心自2003年3月成立至今,已经为全市788家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种养业农户提供贷款累计担保业务860笔,累计投放贷款4.96亿元,到期还贷率达99.42%。担保涉及粮食、茶叶、农机、蛋禽、家禽、蔬菜、水果种养殖等种类。九年多来,担保中心以不断加大对农村、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信贷支持力度,为推动全市农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

1 开展农贷担保体系建设的意义

1.1 创新———创新认识,定位准确

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催生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种植养殖大户,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载体。随着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加快,它们对资金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又同样遇到了资金不足告贷无门的困扰。因此,组建溧阳市农业贷款信用担保中心,是发展效益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客观要求和迫切需要;是溧阳市农村改革的创新举措;是溧阳市委、市政府转变职能、运用公共财政手段打造的支农新平台,更是溧阳市委、市政府领导高瞻远瞩,紧扣时代脉博,服务“三农”,服务农业产业化、服务新农村建设,解决农民实际问题的好举措。

1.2 务实———务实三农,领导重视

农业贷款信用担保中心的的工作主题就是“紧扣中心,服务农业”,解决“三农”难题,即:农村贷款难、担保难、增收难,为提升农业产业层次、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业产品市场竞争力,溧阳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了由分管农业副市长任主任,市委农工办、市财政局、市农林局、银行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组成人员的农业信贷担保基金监督管理委员会。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工办,负责全市农业担保工作的日常事务开展。溧阳市政府首期出资200万元,04年、05年、07年,市政府又追加出资750万元担保基金,以增加担保基金盘子,今后随着农贷担保业务发展逐步扩大,还将安排资金增加担保基金。

2 开展农贷担保体系建设的主要经验做法

2.1 优化———优化结构,规范运作

一是优化结构,把好授信贷款对象关。二是建立风险责任制度,把好调查研究关。三是建立逐级审批制度,把好担保审批关。四是建立反担保制度,把好防范风险关。

2.2 坚持———坚持宗旨,长效扶农

坚持为农服务宗旨,确保长效扶农机制,切实解决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在生产、流通、服务中的难题,及时帮助他们在关键时刻解决实际困难。做到三结合三为主:即大规模与小规模相结合,以大规模为主;高效农业与传统农业相结合,以高效农业为主;示范带动效应大的与小的相结合,以示范带动效应大的为主。

政府通过农业贷款信用担保中心这一平台,既解决了农村小额贷款门槛高、手续繁、担保难的问题,起到了拾遗补缺和雪中送炭的功效,又降低了投资成本(贷款利率按不高于人民银行的基准利率的标准执行),九年来,共为受保方减少利息成本支出达1600余万元,真正体现了扶农宗旨,确保开展农贷担保这项支农扶农措施不但做得好,又做得长。

3 开展农贷担保体系建设的成效

农业担保是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而生的新生事物,九年来,溧阳市农业贷款信用担保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有关部门的通力助作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1 开展融资担保,扶持“三农”发展

农业信贷担保中心作为银行、担保对象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为有效地解决农业融资难特别是贷款难的问题,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对改善我市农村的融资环境,促进农业企业健康有序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竹箦兴竹畜禽养殖场吴明,原是正昌公司饲料厂一名下岗女工,妇夫俩曾在南京汤园大型养鸡场工作8年,丈夫曾当过养鸡场生产场长,吴明出身兽医世家。2003年1月她租用常州监狱原机械化养鸡场30多亩土地,108间房屋搞蛋鸡养殖,但仅靠个人资金投入则难以形成规模经营,担保中心与银行通过调查核实情况后,担保中心为其担保50万元贷款,使她顺利建成了一定规模的蛋鸡养殖场。到2009年底,该场发展到30000只蛋鸡的生产规模,现每天可产蛋1500多斤,可获收入5000多元,全年销售收入近300万元,利润达60多万元。并已被江苏省农委确认为无公害蛋鸡生产基地和常州市名特优农副产品。

3.2 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政府对农业企业的资金扶持,通过农业贷款担保中心的规范运作,形成市场化机制,可以说是四两拨千斤,产生了明显的乘数效应,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去年六月份,市凤凰山茶果园艺合作社戴留保准备在天目湖镇租用农田518亩与台商联营搞大棚设施,接到申请后,担保中心和银行同志认真调查分析,认为高效高施农业技术虽然要求高、投资金额大,但符合农业产业化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对溧阳农业的长远发展有好处,建议他逐步扩大规模,加强技术指导和生产管理水平,最后戴留保接受了这个建议,前期租用农田500多亩发展大棚设施,担保中心同意担保贷款100万元用作基地改造和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其发展状况较好。九年来,在溧阳市农业信贷担保中心的服务下,担保贷款促使农业产值增长近4.18亿元,增加农民收入近5000多万元,安排农业人口就业18820人,带动周边户农户走上了致富路。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

3.3 提升农业产业层次,确立农业产品市场竞争力

通过溧阳市农业信贷担保中心多年的扶持,溧阳农业企业无论从规模、速度、效益及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天目湖玉枝特种茶果园艺场是一家以开发高档白茶、时令果品为主的农业龙头企业,近几年来,担保中心连续为其担保2000多万元用于开发建设,由于开发的品种品质优、品位高,市场前景较好,今年白茶产量已达到4500斤,销售收入近700万元,已给企业带来了回报。目前全市通过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总量达197只,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03个,天目湖系列农产品达60余只,其中有35只产品被评为常州市市级以上名优产品,天目湖白茶被人民大会堂选为特供茶,溧阳白芹获国家工商局证明商标,溧阳鸡被收录国家级畜禽品种种质资源库,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成倍上升,真正起到了扶持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良好效果。

3.4 架通银企之桥,促进银企合作

作为农业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由于申请银行贷款的手续复杂,门槛较高,以致只能望而生畏、望贷兴叹。农贷担保中心的设立既为国家金融部门是否可以放贷提供决策,担当风险,同时又为农民兄弟、农业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提供项目可行性分析,提供市场信息,为他们指点迷津。这样达到了银行降低风险、农业企业获得资金支持、政府间接提供零距离服务的“三赢”效果。

4 开展农贷担保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4.1 增加资金投入,扩大担保规模,增强担保能力,发挥担保中心的应有作用

农业贷款信用担保中心的工作主题是“紧扣中心,着眼大局,面向农业”,突出抓好四个“三”,就是围绕三个服务:即服务“三农”、服务农业产业化、服务新农村建设;坚持三个贴近:即贴近优质农业产品、贴近优势开发项目、贴近优良服务组织;解决三个难题:即农村贷款难、担保难、增收难;实现三个提升:即提升农业产业化层次、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农村集约化水平。为此,由财政安排资金向担保中心增加资本金,逐步扩大担保规模,增强担保能力,进一步满足农村融资担保需求。

4.2 研究制定农村信贷优惠政策,鼓励银行将资金更多地投放到农村

由于投资农业见效慢、盈利率低,金融机构不愿意将资金投放到农业领域。为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将资金更多地投放到农村,要尽快研究和制定农村金融优惠政策。提高农村信用贷款额度,满足农村对资金的需求,特别是要满足农业企业在农产品收购旺季对资金的季节性需求。对农村贷款实行优惠利率,依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基准利率执行下浮的部分,建议政府对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进行财政补贴,使金融机构从农村吸收的资金以多种方式投向农村,做到取之于农、用之于农。

4.3 完善反担保措施,降低担保风险,保障资金安全

必须在制度上加以规范,在反担保措施上区别不同情况加以运用,特别是对农业企业贷款担保,要求企业尽量以质押或抵押方式提供担保;积极尝试抵押人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把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物权进行抵押。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反担保方式尽量以合作社提供反担保,降低和防范担保风险,保障资金安全。

4.4 金融部门要重视和支持农业担保的健康发展,建立风险共担机制

由于农业信贷量大面广、管理成本高且贷款风险大,这是相关金融部门想干而不敢干的主要原因。既然农业担保为金融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支持力度发挥了一定作用,金融部门也同样要为农业担保的正常运作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和条件。对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和不可预见、防不胜防而造成的风险损失,于情于理“银、保”双方都应按适当比例共担风险。

4.5 切实加强农业担保机构的自身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要加强农业担保机构班子建设。二要加强农业担保机构的思想建设。三要加强农业担保队伍业务素质建设。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步提高提高农业担保机构的业务素质。

参考文献

[1]佘传奇,刘军,韦永忠.强化农村信贷市场对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功能[J].消费导刊,2007(10).

[2]黄建军.关于信贷改革问题的浅见[J].广西金融研究,1998(08).

[3]罗中洋.我国银企信贷现状及信用体系建设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5(05).

创新农业贷款 篇2

《通知》要求, 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协调配合金融管理部门与服务机构, 聚焦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 努力加大对流动资金和基础设施投入的金融支持;聚焦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的金融服务需求, 积极争取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园艺作物和畜禽水产标准化生产、种养业良种生产、农产品加工, 以及农业科技创新、农机装备制造、设施农业等的金融支持;聚焦农业生产流通服务的金融服务需求, 积极争取加大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市场信息、仓储物流、农产品收购等的金融支持。

《通知》提出, 要积极推动金融支农服务创新, 主要是推动创设符合农业产业特点和农民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一是推动创新农业信贷担保机制, 重点是推动建立农业信贷担保服务网络、鼓励扩大农村有效抵押担保物范围。二是推动农民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 按照规定稳妥试点。三是推动涉农直接投融资服务, 重点是加大农业股权投资, 推动融资租赁服务。

农业保险是金融支农的重要内容, 《通知》提出, 要推动拓展农业保险的广度和深度。一是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重点是扩大保险覆盖面、提高风险保障水平, 探索互助合作保险、目标价格保险试点。二是推动规范农业保险服务, 鼓励基层农技推广等机构与保险机构合作提供保险服务, 推动落实农业保险服务“五公开、三到户”。三是推进农业保险与农业防灾救灾相结合, 发挥农业防灾增产关键技术的防灾减灾作用与农业保险的救济作用, 推动完善大灾风险分散机制等。

重庆农业担保力解农民贷款难 篇3

“情系两翼促增收、支农惠农暖人心。”重庆市万州农建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丁书清近日专门送来一面锦旗, 感谢重庆市农业担保公司雪中送炭, 为合作社担保贷款80万元, 使合作社销售收入大幅提升。这是重庆市农业担保公司破解农村金融难题的事例之一。2006年8月, 注册资金为人民币1000万元的重庆市农业担保有限公司正式成立。5年来, 公司在探索农村金融之路上, 创新出“专注服务三农、严格控制风险、运用投行模式、发现核心价值、定制保证措施、预设化解方案、深度保后管理”的运营模式, 努力解决农民贷款难。

公司总经理潘慧中介绍, 目前, 公司业务已覆盖40个区县, 覆盖面达100%, 担保行业涉及榨菜、柑橘、蔬菜种植、农村能源和农村教育等农业细分产业和涉农民生领域, 并与17家银行、16个区县达成战略合作关系。

此外, 在推动农村“三权” (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和宅基地使用权) 抵押和支持渝东北、东南“两翼”地区增收方面, 公司也取得了好成绩。公司在全国首创“政府+担保+银行+农户”的“三权抵押融资担保贷款模式”和“四权” (农村三权+生物资产) 的“抵押融资委托贷款模式”。在“两翼”地区, 还专门为涉农主体提供定制融资支持方案, 成功担保项目156个, 累计担保额4.91亿元。

创新农业贷款 篇4

世行贷款生态家园项目在世界银行的支持下,在户用沼气领域探索引入了CDM机制。湖北恩施生态家园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于2009年2月19日在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成功注册,为我国首个户用沼气CDM项目。经过5年建设,项目已顺利实现通过CDM机制支持户用沼气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成为户用沼气CDM项目的成功示范。

1项目概况

世行贷款生态家园项目利用世行贷款1.2亿美元,总投资30亿元,在湖北等5省市区开展以户用沼气系统为建设核心,共建成47万农户的一池三改(沼气池+改造厨房+改造厕所+改造猪圈)。该项目自2004年开始由农业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作为中央项目办牵头筹备,在2009~2014年间完成实施,产生了积极的社会、经济、生态效应。

在世行生态家园项目的设计过程中,世界银行与中方于2006年共同商讨提出在生态家园项目框架下开发CDM项目。

清洁发展机制简称CDM(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是2005年2月生效的《京都议定书》中引入的灵活履约机制之一。它允许发达国家的投资者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减排项目,并据此获得“经核证的减排量(CER)”,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履行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中所承诺的限排或减排义务。对发达国家而言,CDM提供了一种灵活的履约机制;而对于发展中国家,通过CDM项目可以获得部分资金援助和先进技术。CDM项目流程一般包括:项目识别、项目设计、国内报批、审核认证及国际注册、项目实施、项目监测、核证减排、签发CER、获得减排收入。在项目过程中,最关键的是通过了解项目基本信息,应用CDM执行理事会批准的方法学判断项目是否能成为CDM项目,即是否具有真实的、可测量的、额外的减排效果,并且能带来与减缓气候变化相关的实际可测量的长期环境效益。

1.1项目准备

CDM项目提议后,双方共同进行了前期项目识别,对生态家园项目的安徽省、重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和湖北省恩施州农户畜禽养殖、畜禽粪便管理方式、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及沼气使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了解,结合CDM执行理事会公布的方法学,最终确定湖北省恩施州作为试点。CDM项目概念书通过世界银行审批后,世行与中方多次开展实地考察,与项目单位及农户代表座谈、研讨、收集基础数据、商定项目实施及管理模式,合力推进项目开发;推动完成项目国内审批程序,接待来自德国的经营实体认证,仔细回复其各项质疑,并最终完成项目注册,实现户用沼气CDM项目的首个突破。

该CDM项目涉及湖北省恩施州8个县3.3万户农户,主要通过在生态家园项目中帮助农户建设沼气池,配套改厨、改厕、改圈,旨在改变农户的粪便管理方式,改善农户生活环境,示范以户用为基础的碳减排交易方式。该项目的减排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将传统的露天式、开放式粪便储存方式改为密闭型的沼气池储存方式,从而实现甲烷回收利用;改变农户家庭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煤的消费,代之以清洁的沼气,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减排量的买方为世界银行社区发展碳基金(CDCF),项目协议购买量为337192 t CO2e,购买期自2009年2月19日至2014年12月31日止,共6个监测期。

1.2项目执行

到生态家园项目完工时,CDM子项目已完成3.3万户农户的一池三改建设,项目在世行的指导下,编制了详细的《恩施州户用沼气CDM项目监测手册》,每一个监测期的监测内容包括随机抽样监测、沼气池运行情况普查和月平均温度测定,之后基于这些数据计算减排量、编制监测报告。

在随机抽样阶段部分,每一个监测期从全部33000个项目户中随机抽样确定2750户监测户,通过记录抽样农户的沼气池运行情况、沼肥的施用记录、月均养猪数量等信息

在沼气池运行情况普查方面,通过对全州33000个碳基金项目农户逐户调查,全面掌握在监测期内全部CDM项目农户沼气池运行情况,为减排量计算、监测报告编制提供依据。

在月平均温度方面,每个监测期结束后的1个月内,各县市项目办及时与当地气象局(站)联系,取得整个监测期内的月平均温度证明,并提供证明数据有效的温度计量仪器校验证明。

1.3获得减排收入

到2015年8月,项目已经完成了总共六期的监测,成功交易支付了前5期减排量270068 t CO2e,获得减排交易净收入约2180万元,最后一期的支付将在碳减排核查完成后进行。根据与CDCF签订的减排量购买协议,减排收入的68%直接发放给项目农户(每户农户每年可获得约100元人民币);10%用于技术服务,增强县级沼气技术服务能力;22%用于监测和项目管理。根据国际惯例,项目前期开发发生的相关费用需从项目产生的碳减排收入中扣除,但考虑到该项目的受益主体以农户为主,世界银行特别豁免了该部分费用。

2项目成果

该CDM项目取得了积极成果,改善了项目农户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状况,提高了农户可支配收入,发挥了积极的能源生态效应,除此之外,CDM项目带来了的减排收入在户用沼气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凸显。

一是大大提高了项目农户管护沼气池的热情,主动要求服务的意识明显增强,沼气池管理维护工作得以加强,保持了沼气池产气旺盛,使用率提高3~5个百分点。

二是为加强项目管理、开展好后续服务、建立长效服务机制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持。项目实体、州县项目办管理费占减排收入22%,乡镇技术服务费占减排收入10%。

三是促进了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建立。2012年恩施州在湖北省的支持下,在8县市35个村共4250农户中开展了为期一年的沼气用气补贴试点,借鉴碳交易机制,探索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参与农户根据年用气量的多少,获得150~260元不等的用气奖励资金。

四是CDM项目的成功实施和有效的碳融资机制的建立,进一步稳定了当地农村种植、养殖结构,减轻了城镇化对农业发展带来的冲击,对国内外户用沼气行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项目经验

3.1学习借鉴国际经验

本项目通过世行项目在户用沼气领域引进CDM机制,是中国首个户用沼气CDM项目,没有一个成熟的方法学和项目范例可以借鉴。

项目的准备阶段是实现CDM项目突破的首要环节,难度很大。第一,确定项目额外性。根据CDM项目规定,CDM项目的减排量必须是与无项目相比所产生的额外减排量。因此,必须充分论证其在投资、技术和常规实践改变等方面的额外性,否则难以成功注册。第二,CDM项目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数据为基础,减排量的确定、经营实体的认证与核查及项目监测等都是以数据为支撑,因此,相对增加了工作难度。

世行专家充分借鉴世界银行社区发展碳基金在其他国家的实施经验,在项目准备、申报、注册、管理、核查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科学设计制作项目文件,指导修改完善项目监测计划,并对项目工作进行了有效监管,保持了项目平稳运行。

3.2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沼气池建设工作,每年都将其作为政府十件实事和民生工程之一,层层签订责任状,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完成,当地农村能源部门在工作重心上也开始逐步向“建管并重”和“以管促建”转变,有效避免了重数量、轻管理的现象,确保了沼气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

各级项目办严格按照项目建设要求执行选户条件和建设标准,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和计划任务的落实;严格按项目《监测手册》要求开展监测工作,保证了监测数据质量;持续跟进后续服务工作,保证项目持续有效运行。

3.3积极寻求国内智库支持

中国农科院是本CDM项目的重要合作伙伴,成功开发了《畜禽粪便沼气处理清洁发展机制方法学》并在项目中示范应用,同时也为项目准备、实施、管理、注册、监测、数据审核和报告编制等提供了大量的学术、技术支持,使项目具有了创新性、可持续性、可推广性。该方法学的开发和应用成果还先后获得了2011年度“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和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并已在国内沼气自愿减排项目上广泛应用。

3.4注重创新与探索

根据我国政府的规定,实施CDM项目的实体必须是具有法人地位的独立经营单位。但我国的农村户用沼气项目涉及千家万户,由政府主导实施,在本项目中湖北省恩施州生态家园项目的实施机构设在州(县)生态能源局。为此,经过多次磋商,确定湖北的一家独立经营单位为项目实体,由其负责项目申报和对外签订法律协议等,但项目建设仍由各州(县)生态能源局组织实施。该模式得到了报批部门的认可,顺利完成国内报批环节。

3.5发挥示范效应

项目先后接待了山东、湖南、贵州、四川、河南、广西等省市20多个参观考察团,推动了全国生态家园建设和户用沼气CDM开发;还接待南-南清洁发展机制研讨会全体成员、越南代表团等国外团体和专家的参观访问,促进了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

基于项目的试验成功和湖北省应用项目经验,积极申报和实施了国内农村户用沼气自愿减排(CCER)项目。

参考文献

[1]胡音.我国首个户用沼气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注册成功[N].中国建设报,2009-03-02.

创新农业贷款 篇5

自2004年实施的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购机热情, 7年来瑞安市共购置农机5 407台 (套) , 总购置金额6 741万元, 享受各级财政补贴2808.44万元, 农机购置补贴已成为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和建设现代农业的强大推动力, 也是帮助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的强农惠农政策。但在购买农机特别是大中型农业机械时, 农民普遍存在资金不足问题, 想在银行贷款又因没有抵押物而只得作罢, 尽早出台农机抵押贷款政策成为广大农户的强烈呼声。为此, 瑞安农村合作银行联合市农业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等部门调查研究后, 充分结合本地实际, 认真落实相关政策, 大胆探索试行推出大中型农业机械抵押贷款这一新型贷款模式。

三家单位还联合制定了《瑞安市大中型农业机械抵押贷款管理办法》, 《办法》规定:凡从事种植业、农机作业等纯农业行业的自然人及经济组织可以以其依法拥有的大中型农业机械, 由农机部门出具推荐证明, 经工商部门办理借款人抵押登记, 农合行进行调查核实后确定贷款额度。

可以提供抵押担保的大中型农业机械包括近3年购置的纯农田作业大中型拖拉机 (36.75 kW以上) 、联合收割机、高速插秧机、粮食烘干机和浙江省农机购置补贴目录内的单机价格5万元以上的其他农业机械。贷款可用于农业生产经营及大中型农业机械再购买。

创新农业贷款 篇6

1.1 研究的背景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严重性主要表现在水、大气、土壤等方面。一般而言,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 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 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农田渗漏或挥发作用, 形成的污染, 主要包括农药污染、化肥污染、农膜污染、秸秆污染、集约化养殖场污染以及污水灌溉带来的污染。

广东省属于农业大省, 农业在全省经济中处于重要的位置。近年来, 随着人口增加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农业面源污染形势十分严峻, 不仅直接影响了土壤、水体和大气的环境质量, 而且严重制约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并对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造成了威胁。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 广东省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为化肥、农药、秸秆、畜禽粪污、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农田尾水等农业废弃物, 经测算, 全省农业COD排放占全省总污染物排放的40%, 氨氮排放占全省总排放量的42%。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早在20世纪60年代, 人们在研究治理湖泊和海湾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时就发现一个现象, 在流域内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后, 其湖泊、海湾等的水质并没有得到进一步改善, 通过大量研究, 专家认为这是由于农业面源污染造成的后果, 由此, 农业面源污染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引起了社会的关注[1]。20世纪70年代中期, 研究农业面源污染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学者及研究者们对农业面源污染从物理和化学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 开发了多种模型, 例如农药输移和径流模型[2]、城市暴雨管理模型[3]、径流模型等监测模型。1972年, 美国的《清洁水法》 (The Clean Water Act, CWA) 修正案, (Lee.S.L, 1979) 将农业面源污染定义为“污染物以广域的、分散的、微量的形式进入地表及地下水体”。这也标志着农业面源污染第一次被写入国家法规。20世纪80年代, 人们将研究重点转入农业面源污染管理层面, 相继出现了《安全饮用水法》 (修订版) 、《食品安全法》、《联邦环境杀虫剂控制法》、《农业发展法》、《联邦土地政策及管理法》等相关管理条例[4]。进入20世纪90年代, 则将“3S” (GIS、RS、GPS) 技术引入病原体、细菌等微生物迁移、转化研究和污染风险评估, 制定了各类污染排放标准和技术规范[5]。例如《欧盟硝酸盐法令》、《德国肥料条例》等。2002和2003年, 我国也正式发布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HJ/T81—2001) 》和《畜禽养殖污染排放标准 (GB18596-2001) 》。

1.3 污染源现状

广东省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主要包括:首先是水体功能受危害, 重大流域供水安全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受到影响。2008年广东省水资源公报指出, 珠江三角洲、东江、韩江及粤东诸河、粤西诸河等重大流域的部分支流富营养化现象严重, 水体主要污染物有总氮、总磷和氨氮, 农业面源污染是重要原因。其次是危害农田土壤环境, 影响土地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利用能力, 主要表现为土壤有害物质超标和土壤结构遭受破坏。第三是危害农村生态环境, 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和污水大部分未经处理随意排放, 造成农村脏、乱、差, 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恶化。第四是威胁农村饮用水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由农业面源污染引起的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已经对上千万城乡人口的饮用水质量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过量和不合理的养分投入也引起作物生理性病害和虫害加重, 农药用量增加, 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严重, 质量低下, 影响国际市场竞争力, 对人们身体健康构成威胁, 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4 项目建设内容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环境友好型种植业和牲畜废弃物管理, 其中环境友好型种植业包括化肥减量控污示范工程, 农药减量控害工程和保护性耕作。环境友好型种植业集中在惠州、江门两市实施, 共涉及30个乡镇, 农田50万亩。牲畜废弃物管理以惠州、江门、河源为重点, 兼顾其他地区, 计划治理规模养殖场300个 (首期约100家) 。

2 环境管理体系

2.1 制定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

本项目建设内容复杂, 为了使项目实施时对环境负面影响最小, 要确保项目的环境管理落实到项目建设和运营的全过程中, 按照相关规定和实际工程的需要, 为了更好地实现项目的示范成效, 本项目除了由环境保护部门依法履行监管职能外, 拟在各级项目管理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环境管理工作, 建立包括监督机构、实施机构和咨询服务机构的环境管理体系。

2.2 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

项目环境管理机构设置详见表1和图1。

2.3 环境管理体系各机构的职责及人员配置

在世界银行贷款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环境管理体系中, 包括项目管理机构、监督机构、实施机构、咨询服务机构, 这些机构共同构成完整的项目环境管理体系, 但各承担不同工作内容, 具有不同职责范围。项目在省项目办和各参项县 (市) 政府组织机构的组织领导下开展, 确保项目的建设在工作程序、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等方面符合中国及世界银行相关规定的要求。本项目各机构的职责和人员配置见表2所示。

2.4 项目各阶段的环境管理任务

在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 项目环境管理有着不同的工作内容, 如图2所示。

环境管理计划最重要的工作任务就是确保所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 包括: (1) 在项目设计、施工合同中纳入环境管理计划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2) 在项目施工中通过环境监理监督施工单位对施工期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 检查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和落实情况; (3) 项目验收, 项目运营期监督管理, 环境管理计划检查的机制、报告的机制、存档的机制。通过检查日常的工作来反映工作的时效性。

2.5 环境监理机构

环境监理既是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因此应成立独立的环境监理机构。由具有监理资质的单位承担, 依照合同条款及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要求, 根据环境监测数据及巡查结果, 监督、审查和评估施工单位各项环保措施执行情况;及时发现、纠正违反合同环保条款及国家环保要求的施工行为。环境监理人应当至少每周检查1次施工现场, 填写施工管理核查单并存档, 对施工单位在施工活动中存在的有关环境问题提出整改方案并跟进落实, 每半年向项目办环境负责人和世界银行的专家汇报。施工期环境监理的工作流程见图3。运营期环境监理落实环境管理计划的工作流程见图4。

3 公共申诉与反馈机制

3.1 公共申诉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期间通过召开座谈会和发放调查表收集居民意见, 公众可通过座谈会反映意见, 或填写评价单位发放的调查表提出意见, 可主动索取调查表提意见;也可以向建设单位或评价单位来函、来电、传真、发送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意见;还可通过各项目县 (市) 环保局、信访办申述意见。

在项目施工期或运营期, 公众可向施工单位或建设单位来函、来电、传真、发送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意见;也可通过各项目县 (市) 环保局、信访办申述意见。

环评单位、施工单位或建设单位在接到环保投诉或行政部门整改通知后, 应即刻会同设计等相关部门组织走访和调查,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整改, 并将整改方案予以公示, 以解决环保纠纷问题。

3.2 反馈机制

根据环境监测报告和监管机构检查, 环境管理计划将对缓解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对环境管理活动进一步改善。

如果在检查时发现与环境管理计划中的内容有重大偏差, 或是项目的变更造成了巨大的不利环境影响, 或是使受不利环境影响人数显著增加, 项目办将立即咨询环境机构和世行成立环境评估团队进行额外的环境评估, 如有必要, 还要进行额外的公众咨询。修改后的环境管理计划也须告知实施机构和承包商按照修改的内容实施。

4 结语

本项目涉及广东省3个省辖市的6个县 (市、区) 共30个乡镇及省内选出的300家养殖场, 项目涉及面较大且项目建设内容复杂。环境管理体系的设置更好地将环境管理落实到每一个细节, 监控项目建设和运营全过程, 同时全面监督和检查各单位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和效果, 及时处理和解决临时出现的环境污染事件。

摘要: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难度日益增大, 这已经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约束。以世行贷款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为例, 根据广东省农业面源污染的状况的特点, 结合国内外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进展, 提出了包括监督机构、实施机构和咨询服务机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共申诉与反馈机制。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环境管理体系,公共申诉与反馈机制

参考文献

[1]余进祥, 刘娅菲.农业面源污染理论研究及展望[J].江西农业学报, 2009, 21 (1) :137~142.

[2]CarselR F, C N Smith, L A Mulkey, et al.Users'Manual for the PesticideRootZoneModel (PRZM) [M].EPA/600/3-84-109, U.S.EPA, Athens, GA, 30605, 1984.

[3]ZagiloulNA, MAAbuKie.f Neuralnetwork solution of inverse parameters used in the sensitivity-calibration analyses of the SWMM model simulations[J].Advances in Engineering Software, 2001 (32) :587~595.

[4]J S Shortle, D G Abler.EnvironmentalPolicies forAgricultural Pollution Control[J].CABI, 2001 (5) :123~151.

创新农业贷款 篇7

一、创新工作机制, 健全助学贷款工作评价指标体系

自2004年新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出台以来, 学校按照国家助学贷款“河南模式”要求, 共发放开发银行国家助学贷款8批次, 19474名学生获得贷款共计9170.87万元, 实现了应贷尽贷。已有9145名学生在国家助学贷款的资助下完成大学学业, 顺利毕业;除个别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外, 其他毕业生全部按时支付利息, 并有80%以上的毕业生提前还贷。特别是2011年度, 全校共有3825名学生获得国家助学贷款1864.08万元, 贷款覆盖率16.2%。2012年, 毕业生提前还款比例达86%。在贷款发放量和贷款毕业生数量逐年双双走高的情况下, 学校注重把握好“一高一低”两个指标, 即贷款覆盖率高, 贷款违约率低, 一直在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学校在2005~2007年先后出台《河南农业大学开发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细则》《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助学贷款贷后管理办法》《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助学贷款校内业务流程》《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助学贷款考核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助学贷款管理办法的基础上, 于2009年结合助学贷款毕业生大幅增加的实际, 经过充分调研和探索,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校内助学贷款工作评价指标体系, 完善了贷后管理办法、工作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 出台了《河南农业大学学生助学贷款诚信还款实施办法》《河南农业大学学生资助工作考核办法》, 每年6月份对各学院国家助学贷款还款工作进行评优表彰, 12月份对学生资助工作进行考核。同时把助学贷款工作纳入院级学生工作考核的主要内容, 在每年4~5月份进行考核、表彰。通过考核、表彰极大地激发了各学院工作的积极性。

二、加强队伍建设, 构建助学贷款四级管理体系

为做好助学贷款工作, 学校积极加强助学贷款工作队伍建设, 按照国家及教育厅的文件要求, 成立了河南农业大学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河南农业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各学院学生资助分中心。学校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 各学院指定学生工作负责人和辅导员负责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建立了学校资助中心和各学院资助分中心两级贷后管理平台。此外, 学校还创新设立了助学贷款学生助理岗位, 选拔优秀学生干部担任助学贷款学生助理。经过培训, 他们在资助中心老师和辅导员的指导下, 协助做好贷款数据录入、贷款宣传、毕业生跟踪联系等工作。一些助学贷款学生助理自身也是助学贷款者, 他们在完成助贷工作的同时也进一步掌握了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 了解了学校为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做的努力, 理解了诚信做人的重要性, 不但增强了他们自己还款的积极性, 而且他们也成了助学贷款工作的宣传员, 可以随时随地向同学宣传助学贷款知识, 甚至在毕业后还成为贷款学生的联络员。学校构建的四级管理体系, 为助贷和贷后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扎实有效的人力保障。

三、强化贷后管理, 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 学校建立了“贷后管理四步走”的管理模式, 始终把诚信教育贯穿于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全过程。第一步, 在每年助学贷款工作开展前, 通过海报、宣传册、宣传影片等方式, 在全校范围内营造“诚信贷款”的氛围。如在邮寄录取通知书的同时寄送助学贷款宣传册, 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没入学时就了解助学贷款相关政策。在新生入校时举办“家长课堂”, 解答新生家长对助学贷款的各种疑问;在新生入学系列教育中, 开展助学贷款政策及诚信教育宣传。第二步, 对于申请助学贷款的同学, 建立诚信档案, 由学院根据日常的“德育量化”情况对其诚信度进行评估, 并按照学校文件, 对出现过“考试作弊、恶意拖欠学费”等严重失信行为的学生取消其贷款资格。第三步, 对于申请到助学贷款的学生, 通过诚信宣誓大会、主题报告、签署承诺书等形式对其分阶段进行诚信教育, 督促其毕业前按时还贷。第四步, 对于已经毕业离校的贷款学生, 积极采取“一确认三提醒”的方式, 加强毕业生离校后的跟踪管理。“一确认三提醒”, 即在毕业生离校前对其预留的联系方式 (至少一个固定电话和加入学院班级QQ群的QQ号码) 安排专门的学生助理进行核实确认, 以便掌握有效的联系方式;在毕业生离校后, 每年至少与未还清贷款的毕业生联系三次进行提醒, 即每年11月份银行结息以前、12月份结息以后、本金到期日前一个月各提醒一次, 并在寒暑假期间安排社会实践的学生到未还款学生家中走访, 了解他们毕业后的工作生活情况, 告知他们按时支付贷款利息。学校资助中心也在每年年度结息以后, 向所有未还清贷款的毕业生家庭寄去《致助学贷款毕业生及其家长的一封信》, 告知他们银行划扣利息情况以及还款付息方法, 有效避免了毕业生因技术性操作不当造成违约。

四、注重资助育人, 不断强化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

学校在全方位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同时, 坚持把学生资助工作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资助工作为载体, 着重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自立自强教育、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强化“诚实守信”教育, 发挥信用育人效应。学校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开展了“以诚待人, 以信立人”系列诚信教育活动, 邀请人民银行专家为贷款学生作专题报告, 为学生解答贷款政策、还贷事项等方面的问题, 安排辅导员与贷款毕业生进行一对一诚信谈话, 开展诚信还款签名、诚信自强征文、诚信演讲等活动。

强化“感恩回报”教育, 发挥资助循环效应。为引导受资助学生感激国家、社会和学校, 并将爱心继续传递下去, 学校以“青年志愿者协会”“夏雨爱心协会”等为载体, 开展义务服务、爱心捐赠等活动。在校内, 诸多受资助贫困生通过当青年志愿者, 积极组织并参加学校的各项公益活动;在校外, 他们将爱心带进周围的社区、福利院和敬老院, 在社区开展科普、普法、义务家教服务、募捐等活动。

强化“励志自强”教育, 发挥典型示范效应。学校开展“诚信自强之星”评选活动, 挖掘和宣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进取、拼搏奋斗的感人事迹, 通过网络、展板、广播等多种方式进行典型事迹宣传。近年, 学校先后树立了莫志琴、姜效雷、薄伟汝、宋娜娜、陈宜闪等一批自强自立、诚信还款的先进典型。他们的典型事迹被《中国青年报》《河南日报》《大河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先进人物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激励着越来越多的学生自强自立、积极进取、诚实守信。

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打造健康身心工程。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活动, 切实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咨询辅导为主体, 辅之以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干部等关心帮助, 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会自我调适, 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心理问题, 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逐步提高抗挫折和抗干扰能力, 迎接生活的挑战。

五、几点体会

1.有效的诚信教育和完善的信用体系是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保证。大力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活动, 是降低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的思想基础。助学贷款需要有良好的信用环境作保障, 如果没有诚信保障, 无论是银行还是学校都没有将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开展下去的动力和信心。

2.贷后管理任务重, 毕业生还贷是难点。国家助学贷款涉及人数多, 贷款周期长, 毕业后人员分散, 不便管理。因此, 能否实现对毕业生的有效管理, 是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花力气、下功夫加强贷后管理, 才能使国家助学贷款业务良性运转、健康持久。

3.国家助学贷款必须有配套的法律支持。任何经济活动都需要法律的支持和约束, 助学贷款涉及政府支持和信贷风险, 其法律环境更为重要。只有制定和完善与助学贷款相关的法律法规, 才能为助学贷款工作创造良好的执行环境, 从而为助学贷款业务的正常开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目前, 我国对助学贷款还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贷款的申请、发放及偿还、追讨等制度上还需要法制的进一步规范, 以保证助学贷款的顺利归还。

上一篇:市场结构重组下一篇:传统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