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根基

2024-09-05

数学根基(共10篇)

数学根基 篇1

计算是学习数学的最基本能力, 计算教学贯穿于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培养正确、快速、灵活的计算能力, 对以后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 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 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重视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中小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不稳定, 容易受到外界和某些内部因素的影响, 在一些常见的计算面前, 时常因为一些非智力因素而频频出错.因此, 在计算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十分必要.

(一) 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计算兴趣

由于计算题是由数和计算符号构成的, 比较抽象, 没有生动的情节, 本身看起来就比较枯燥无味, 如果一味反复练习, 学生就更会感到疲倦, 因此, 计算教学应力避单调、重复、机械的训练.首先, 教学中, 可以通过激励性的语言、讲故事、小竞赛等形式创设学生乐学的情境, 激发计算的内驱力.其次, 计算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化.可以用二十四点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或用卡片、小黑板视算, 或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最后, 在多步计算中, 可以逐题出示, 学生做对一题加十分, 比比谁得分多, 学生有了这种加分体验, 会感到非常兴奋, 做对一题, 还想再来一题, 一节课下来, 不仅不会觉得厌倦, 相反还会觉得兴味犹存, 计算时还会特别认真、细心.

(二)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首先, 教师要对学生提出明确而严格的书写要求:数字及运算符号书写规范、字迹清楚、数位对齐、卷面整洁美观等.其次, 要训练学生审题的方法.让学生先看清楚数字和运算符号, 再想清楚运算的顺序, 认真计算, 还要自觉检验.同时, 对学生的计算时间也要作出明确要求, 防止学生计算时养成拖拉散漫的习惯.最后, 要注重对草稿本书写的指导.在进行较复杂的计算时, 要求学生先在草稿本上列出竖式, 并要与课堂作业本同等要求, 力避草稿本使用的随意性.在学生上交作业或试卷时, 要求学生把草稿本一并上交, 以便教师有效地了解学生在计算中存在哪些问题, 从而有效地进行指导.实践证明, 扎实细致地做好这些工作, 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还可以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个性心理品质.

(三) 注重培养学生坚强的学习意志

计算时要求学生认真细致, 碰到数据大, 步骤多的题目要冷静分析, 逐步计算, 力避做题时分心而导致出现思维断层.课堂上, 可以多让后进生解答一些较简单的题目;课外应根据他们知识和技能的缺漏, 加强个别辅导, 力争当堂问题当堂清, 坚决不留计算障碍, 多表扬、多鼓励,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重视对智力因素的潜能挖掘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分.在计算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探究:

(一) 重视口算

坚持每日口算的常规训练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可以在每天课前小预备铃响之后, 利用5分钟时间, 让学生口算训练.口算完以后, 可以把结果投影在大屏幕上, 也可以指名一人报结果, 其余学生互相核对批改.对口算全对的学生, 由小组长记录加星.这样, 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另一方面, 日积月累、持之以恒, 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都会有明显的提高.

(二) 加强估算

估算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 也是保证计算正确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要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 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养成估算的习惯.教师应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 比较各自估算的结果, 逐步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与策略.让学生养成估算的习惯, 对检验计算结果的正确与否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 重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感悟

课标明确提出“要让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因此在计算教学中, 要重视让学生真正内化理解, 掌握算理, 揭示计算的规律, 使学生知其然, 更知其所以然.比如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 用纸折一折、画一画等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 理解算理.实践证明:让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 这比一味强调计算法则要有效得多.

(四) 注重对简算方法的指导

教学中应尊重每一名学生的个性特征, 允许算法灵活、多样、力求简化.首先, 在学生掌握基本算理后, 可以让他们多观察算式的特点, 找到规律, 提高计算速度.其次, 让学生理解运算定律是进行简算的基础.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教学, 引导学生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 为灵活简算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 让学生记住一些常见的特殊数字的计算规律, 能较好地掌握计算的技能技巧, 有助于学生正确、迅速、合理、灵活地计算.

(五) 鼓励算法多样化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笔算教学不应仅限于竖式计算, 应鼓励学生探索和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以前, 计算教学基本上是教师首先示范, 讲解竖式笔算的法则和算理, 再反复练习, 这种教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可以结合带有现实情境的问题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背景, 探求计算结果, 在学生独立思考、计算的基础上, 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感受算法的多样化与灵活性, 并比较不同方法的特点, 提高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

(六) 创新评价方法

在作业的批改中, 可以多使用一些激励性的批语, 比如“你算得非常仔细”、“你观察很细心, 计算很巧妙”、“你的书写很规范, 计算很准确”等, 引导学生朝着你所期望的方向努力和发展.还可以先标出计算错误的题目数量, 让学生重新检查、计算、纠正, 并在错题旁边批注出错误的原因、感受及改正策略.学生第二次纠正全对以后, 仍然可以评优加星, 得到公开表扬.这样既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 激发新的学习动力, 还可以促使其形成反思能力, 在以后的计算中会更加小心.

根基乡土,描绘田园 篇2

孙志江,号翠竹居士,男,河北省宁晋县人。中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三峡画院创作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美术家协会会员,邢台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文化中国艺术顾问,宁晋县政协常委。擅长写意葡萄、龙、瓜果虫蝶、八破、山水画并喜画花鸟。作品《莱根香》获国际现代书画篆刻家铜奖。作品《中国龙》《集翠图》《岁朝图》等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家、省市级展览比赛并入选、获奖或被收藏。传略及作品载入《中亨杯全国书画大展精品选》《国际现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世界华人书画家名人录》《共和国足迹》《20世纪国际现代美术精品荟萃》等。作品在新华网、央视频书画频道,《农民日报》《中国书画报》《今晚报》《河北日报》《邢台日报》等媒体进行过系列报道。

在中国文化和先贤哲人们的思想影响下,历代已经产生了和当代正在不断产生着诸多的卓越艺术家——著名国画家孙志江,就是这些杰出人士中的一个。

走进孙志江先生的艺术世界,看着一幅幅生动自然的田园风光,感受着扑面而来的田园气息,简直就是一种享受。他用我国传统的中国画绘画颜料、宣纸、笔墨,加以独特的笔法表现手法,并以西方油画的一些色彩效果处理方法,形成了现在观者看到的色墨对比线面相容的和谐现象,使作品有了独特的面貌。

孙志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画家。在农村这块沃土的养育下,饱尝了农村生活,饱读了春华秋实的田园风光。使其绘画作品洋溢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内容丰富,以情入画,气韵生动,形象真实,笔墨虚实相生,雅俗共赏。

艺术来源于生活,孙志江主要以家乡的玉米、谷子、高粱、山药、辣椒、白菜、蝈蝈、蚂蚱,以及路边行人脚下的野花等为创作题材,这里有着他太多的回忆,太多的情感……他带着亲切的情感,对家乡美景作出的传神写照。并深知自己该怎样用手中的画笔,去描绘农民心中所向往的丰收成果,拿出最精彩的田园风情系列作品奉献给社会。

纵观其作品,不仅笔墨精良,构图明快、结构和谐巧妙,而且意境深远,气韵生动,造型准确优美,似一首首形象清新的抒情诗,一曲曲无声胜有声的真善美颂歌,给人心灵以启迪和震憾,有着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浓烈的生活气息。作品充满自然天趣,一草一木,一花一乌、瓜果草虫都体现了他对大自然深切的爱恋。不计一叶一花是否尽用,而着意于大的效果,花与花、鸟与鸟、花与鸟,瓜果草虫相互照应,一片浑然,富于整体美。对于他来说瓜果草虫是其精神寄托,一草一木、一花一叶,都是他寄意写心的载体,孙志江把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体验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都借花卉、瓜果草虫抒发了。

中国绘画是即兴神驰的产物。傅抱石也曾说:“中国绘画原本是兴奋的,用不着加其他调剂。”作为富有灵气与才情,“笔迹劲爽”的国画家孙志江,这些画作体现了中国绘画艺术的本根特质,是物我如一,直抒胸臆,痛快淋漓地运用艺术语言的结果。可以说,是“意飘云物外,诗寄图画中”。读他的画作,就使人想起杜甫的绝句:“庚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如果说,东方艺术的太阳,是由诗经、楚辞、汉赋,先秦诸子百家和吴道子、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曹雪芹等等名家名作点燃的话,那么,孙志江的艺术生命之火,就是继吴昌硕,林凤眠、鲁迅、郭沫若、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干、傅抱石、陆俨少、黄宾虹等等先辈之后,为这轮太阳增添的又一份光热。

如今,这轮图腾辉煌的太阳,正在东方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数学根基 篇3

一、氛围营造,让学生敢于提问

在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多数学生仍然习惯于等待老师提出问题,跟着老师的问题一步步走下去,很少有自己的思考;即便有些想法,也不敢向老师提出来。究其缘由,还是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没有彻底改变,所谓的“师道尊严”放不下,怕学生任意的提问影响自己的形象,扰乱正常的预设的教学程序。因此,教师总是用一个个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领着学生在自己预先铺设的平坦的教学道路上前行,顺顺当当地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时间长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就拉大了,学生就变成一个个机械的群众演员,按照教师预先编写好的剧本戏路按部就班地演下去,没有了自己的想法,即使个别原本有个性的孩子有疑问也不想问、不敢问了。

其实,每个孩子天生都拥有问题意识的种子———好奇心。他们遇到新奇的事物总想问个为什么,关键是我们教师没有给他们提供一个适宜萌发的优良环境———自由发问的氛围。

我们要俯下身子和学生对话,平等自由的对话,并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不怕说错话,敢于讲真话,说出心里话。要耐心地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心声。有些孩子生性胆小,在家长面前说话都是轻声细语的,在老师面前更加拘谨,怕说错话,怕被老师批评,因此,教师对这些孩子更要有耐心、有信心,让他们把老师当成自己的朋友,并不断给予鼓励,给他们以时机,逐渐培养他们说话的胆量和提问的信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平等对话的氛围一旦形成,孩子们的提问会源源不断,问题意识定能不断增强。

二、情境创设,使学生想要提问

学生想不想问,关键还是取决于教师,取决于教师的情境创设。教师通过有趣且有效的情境设置,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有问题要问。

例如我在教学“位置与方向”时,创设了如下情境:小明和小军是一对好朋友,他们的家都和学校在同一直路上,小明家到学校有500米,小军家到学校800米。根据条件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有的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谁的家离学校近,近多少米?”有的学生提出:“小军家和小明家相隔多远?”其实这是我故意设计的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小明家和小军家可能各在学校的两边,也可能都在学校的同一边,学生由于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都有问题要问,都想要提问。这样,他们不但提出了第二个问题,也很快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第二个问题。由此,他们自己提问的意识、自我解决问题的意识在此情境中自发形成。

三、诱导启发,使学生懂得提问

学生一旦把你当朋友看待,就什么也不怕了,就什么都想说,什么都敢问。有了强烈的提问欲望,敢于提问,这是好事,但是此时我们要把握好分寸,因势利导。我们对学生要正确地诱导启发,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技巧,使他们学会提问的方法,懂得如何有效地发问。

例如我在教学“年、月、日”时,让学生带来月历,上课时观察各自带来的月历,说说有什么发现,有调皮的学生说:“为什么我的月历只有一张?”“为什么我的月历比他的张数多?”我发现有学生不着边际的发问,浪费学习时间,于是就提醒学生观察自己月历中的数据,并向其他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别人来回答。“一年有几个月?”“一个月有多少天?”“每个月的天数一样吗?”“一年总共有多少天?”……学生在明确的导向下陆陆续续提出了一连串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我们在启发中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他们可以从图形上、文字中通过观察对比,从而发现问题,提出质疑。

我们应要求学生提问时要围绕话题中心,紧扣主题,有的放矢,不能盲目提问,不着边际。同时要引导学生逐渐由低层次的提问向高层次的提问发展,不断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

四、评价激励,让学生乐于提问

教师对每位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及时评价,不能置之不理,或不置可否,要给予表扬和肯定,当然还要积极引导学生改进提问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提高提问的质量。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激励措施,对一些勇于提问的学生给予奖励和鼓励。例如我们可以对学生每堂课中提问的次数进行记录,比一比谁提问的次数多,评一评谁提出的问题好,有价值。

我们还可以让每个学生自己记录每堂课提问题的次数,并记录下自己觉得有价值的问题,然后每周一次集中开展师生互评、生生互评,评出“每周之星”“提问专家”等荣誉称号,以此激励学生们的提问意识,使得他们乐于提问,不断提出更多更有价值的问题。

创业的两个根基 篇4

自强不息是指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永远努力向上,绝不停止。对个人而言,自强不息、勤奋进取是必要的道德规范,在个人生活方面强调人格独立,不可夺志;对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这句话表达了奋斗拼搏精神,对外来侵略决不屈服,对不良势力决不妥协,在困难面前决不止步。

中国古代思想家对自强不息精神作了诠释。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他提出自强的人应战胜自己的弱点、缺点,应有恒久的志向,这样才能长久地保持斗志,取得成功。《淮南子》说“由此观之,知人无务,不若愚而好学。自人君公卿至于庶人,不自强而功成者天下未之有也。”

《淮南子》认为不自强就不能成就一番事业。曾国藩说“做人之道,以刚介为自立之基,以敬恕为养性之本。”曾国藩认为“刚介”自强是一个人立身的根基。

厚德载物是指道德修养深厚,心怀博大,能容万物,与万物共生、共长、共存、从万物中吸取营养,成就人的品性和事业。中国古代思想家也对厚德载物精神作了诠释。孟子说:“以力服人,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中心悦而诚服也。”通过自己宽容的德性之心,合理的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使别人诚服,由内及外,内圣而王。中华民族厚德载物的文化精神,使儒、道、释三家彼此相容,这种现象只有中国才有,西方历史上宗教战争不断,中国则无。

司马迁在著名的《报任安书》中,一连列举了7个故事,激励人们在逆境中自强不息。“文王拘而演《周易》。”周代的开国君主文王在商纣王朝为西伯侯时,曾被纣王囚禁于狱中,文王利用这段时间,将八卦重选组合,变成六十四卦,形成流传至今、影响极为深广的《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孔子(名丘,字仲尼)游说一生而未能打开局面建功立业,在外无立足之地,于穷困潦倒之中又回到故乡鲁国,静下心来修定鲁国史书,这就是著名的《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楚国的大夫屈原向楚怀王进谏,怀王不纳忠言,反而将他革职流放到湖北、湖南一带,屈原悲愤满怀,在流放途中写出了千古传唱的《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相传鲁国史官左丘明在编写史书《国语》时,已是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战国时代的军事家孙膑在仕魏时不幸遭到陷害,受了“膑刑”(剜去膝盖骨),后来用计逃往齐国,在齐魏之战中,他与齐相田忌用“围魏救赵”之计,大败魏军于马陵道,声名大著。他的兵书《孙膑兵法》是流传下来的古代最早的著名兵书之一。“不韦迁蜀,世传《吕览》。”秦国丞相吕不韦(相传是秦王政之父)在秦王政上台后,被免去丞相之职,并迁徙到蜀都。吕不韦与他的门客作有《吕氏春秋》一书,其中有“八览”,故又称《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战国时代的思想家之一韩非子,在秦国遭到陷害下狱,又被毒酒所害。身后留有《韩非子》一书,《说难》、《孤愤》是其中的两篇。

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聊斋屋曾有一幅对联对自强不息精神进一步诠注:“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对联中的“苦心人”是指春秋末年越国国君勾践,《史记勾践灭吴》记述了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之间的矛盾斗争及勾践灭吴的故事。春秋末年,地处长江下游的吴越两国经常发生摩擦,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攻越,结果受伤而死,死前叮嘱儿子夫差定要报仇,夫差练兵3年,于公元前494年大败越国。越王勾践大败之后退守到会稽山时,只剩下5000人,勾践退守会稽山后,卧薪尝胆,富国强兵,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报仇雪耻的故事。如今越王勾践在失败中崛起,卧薪尝胆、发奋图强,励精图治,“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故事可以说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正是由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代代相传,中华民族多次受强敌所侵,从汉代匈奴人、元代蒙古人、清代满族人、直到近代英国人、现代日本军国主义,然而每次到关键时刻,由于民族文化精神所形成的强大动力,才使这些强敌最终不是被同化,就是被瓦解。元代的蒙古人、清代的满族人被中华文化所同化,匈奴人与汉人经过几百年的对恃最终瓦解,英国人长期占据的香港又回归祖国,日本军国主义的入侵促使国共两党的合作,最终也不得不在投降书上签字。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是当代中国企业最为珍贵的文化精神遗产。企业经营如在市场经济中航行中的一叶小舟,在向其目标前进的途中,随时有可能受到惊涛骇浪的袭击,不可避免地要处于逆境,当代企业家要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自己,不怕失败,顽强拼搏。

改革开放初期,经过文革十年动乱,我国的国情可以说是一穷二白。然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长存,经过26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其中有许多企业家与命运抗争,赤手空拳,白手起家,这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传承。

我国民营经济在改革开放后蓬勃发展也充分映证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民营经济常被称为“草根经济”,无人管、无人理,却能到处生根发芽。建国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大陆民营非公经济基本上“绝种”了,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冬去春来,那些埋在土壤里的草根就会冒芽吐绿;自枯自荣,哪里有土壤,草根就会坚强地走向哪里,带来一片生机。草根的生命力极其旺盛,一旦扎根,草根就可以茁壮成长。草根有着顽强的特质,草根就是最本土的力量。改革开放之后,民营经济迅速燎原,以江浙兵团、广东兵团为首的一大批民营企业迅速崛起。

当代中国许多民营企业家早期的创业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史。江浙一带的“草根”企业家便是明证。

一个成功的企业不在于其处于顺境时如何飞黄腾达,而在于处于逆境时如何坚韧不拔。每一个企业在经过一个高速成长期之后,就会面临成长后带来的危机,有时是长期的行业不景气甚至是衰退。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20多年,是各行各业百废待兴,快速成长的阶段。但随着各行各业从成长期向成熟期、衰退期转化,中国企业将面临更为严重的困难。当代中国企业家不仅需要白手起家,而且还需要在挫折中奋进的精神。

企业经营是对生产要素投入进行优化配置,实现最优效率。企业家对资源要素整合的过程,就是一个载物的过程。企业经营如何载物呢?民族精神告诉我们要以德载物,企业经营如何做到以德载物呢?

首先要修炼自己的品质,人品修炼即“修身。”《大学》把“修身”看作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强调从自我做起,人人都要“以修身为本”,“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古人云:“为官先为人”,“吾日三省吾身。”企业经营者经常对照这一标准,反省自己。

其次要坚持商德操守,为商以德。经济与道德相统一,经济与正义相统一,为富而仁。

再次是要严于律已。古人一再强调,为人善者必须严于律己。孔子提倡“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恕矣。”近代康有为认为“责己厚,则人信其公,责人薄,则人服其宽。”严于律己,不仅有利于讲团结,就是有了矛盾也容易解决。

最后是要有宽广的胸怀。胸怀是认识事物的气量,是增进友谊的桥梁,是讲团结的良方。俗语说得好,宰相肚里能撑船。有了宽阔的胸怀,可以使“低矮”的人变得高大,光明磊落,海阔天空。

学校的根基在哪里 篇5

这十年间,学校从乡村撤离。我们有若干经验与推论支持撤离的正当性:其一,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适龄儿童减少;其二,村民有意愿、有能力主动选择城镇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其三,规模办学,教育投资更富有成效——在这样一套“社会工程”的工具理性治理下,学校的布局逐步上移。

我们来看远离村庄的学校,不难看到规范达标的寄宿制学校,开足开全的科目与课程,专业水平提升的教师……重心上移的学校出现特有的教育景观:市县一些重点小学出现近百人的超大额班级,省市一级出现垄断优秀生源与优秀师资的超级中学,一个年级能有30~40个班级构成。一个百人的课堂,教师能记住学生的名字吗?教师还能知道学生的兴趣与喜好吗?一个几千人的年级,考试成绩的一分之差,名次可以下坠几十名,如此唯恐落后半拍,除了整齐划一地齐步走之外,学生们还可以选择散步、漫游、发呆甚至另辟蹊径吗?什么是适度的教育?什么是温暖的教育?

我们再来看没有学校的村庄,有这样一个打动人心的说法:一个村庄没有了学校,就如同一个家庭没有了孩子。乡村生活中许多习焉不察的惯习与制度,是围绕学校建立起来的,上学散学的钟声,奠定起居作息的基本节奏;琅琅读书声,将逼仄有限的一隅之地置放于寥廓悠长的时空中;学校中的国旗、通行的普通话、教育中的价值观,象征着国家的权力符号。而学校的操场,运动中的嬉戏,是村庄的活力与青春。村庄的孩子们,在村民的注视中,自然生长。这种注视,犹如农人注视庄稼,放松达观、乐享天成。学校并不仅仅教育孩子,学校也绝不仅仅属于国家。学校同样是村庄的灵魂。

多年前,青壮年外出打工,但家尚在村庄:辛苦挣的钱汇回来,思念关切萦绕于此,情感依恋维系于此,身体虽迁徙辗转,但人有根,心安稳。如今,学校拆了,孩子们走了,村庄衰老了。孩子在学校,母亲或祖父母环绕学校赁屋而居,城镇拥挤而喧嚣,村庄却冷清了。迁走的学校,把乡村的抚育性功能强行外移时,家没了,根断了。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句盛行的口号,具有价值合理性吗?乡村需要如此无声地被消除吗?守护文化、延续文明的学校,需要充当城镇化的“推手”吗?

再立基于平实朴素的日常生活,学校的根基在哪里?学校的根基由下移上,由内而外,在所谓专业化的旨趣扩而视之,学校不仅撤离乡村,学校教育也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消隐,悄然无声却销骨蚀魂。学校不下,在高利害的竞争性选拔中,隔离于社会之外,凌驾于生活之上,努力培养着“超人”;学校的知识离生活越来越远,所培养的人才心仪的目标是“高处”与“远处”,而非“此地”与“内心”。吊诡的是,此种消隐并非遁于无形无物,而是衍生出一套压迫性的制度笼罩你我。

学校的根基究竟在哪里?当学校不再将根深植于下,深植于村庄与社区时,学校将失去根基,失去学校的社会同样将失魂落魄。究其实质,学校可以不遥远,教育可以不昂贵,它们发生在家族的祠堂里,传递于村庄的大树下、寺庙中。在田间地头、俗话俚语、仪轨与传说中,真实的教育如春雨润物,自然地传承着。

浅议刑法之根基 篇6

一、刑法的含义与性质

(一) 刑法的含义

刑法的刑, 在此应该指的是刑罚而不是刑法。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是掌握了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利益, 根据阶级意志, 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应当负责任, 给予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刑法是由一系列法律条文组成, 这些条文首先是对犯罪性行为进行了具体的描述, 对比符合这些条件的就是犯罪, 然后再根据对应的刑事责任的规定来确定对其最终施行的刑罚措施。刑法真正区别于其他法律的地方在于其刑罚处罚性, 它是把刑罚作为调整方式的惩罚性法律, 这不同于民事或行政法律中的规定, 虽然大家都有规定了应该为而不为或者不该为而为之的行为违法, 但处罚却是大不相同的, 这便是刑法最根本的特征。一个条文会由于一个违反规定受到刑罚而属于刑法的范畴。[2]因此, 刑法就是关于“刑”之法, 而犯罪只是刑罚适用行为条件抽象化的理论。

博登海默曾说过, 一个法律制度若要恰当地完成职能, 不仅要力求实现正义, 而且还必须致力于创造秩序。[3]关于法的作用, 一直以来便有工具论之说, 纵观马克思主义的法的阶级性的表述中, 将法律概括为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工具。[1]笔者认为, 法律工具主义在社会更迭之初期应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稳定, 一直兴奉法律工具论便显得不那么合时宜了。法律的最终目的是在于营造一个法治的氛围, 真正的法治则要求民众拥有正确的法律意识, 即体现在法是一种规矩而不仅仅是工具。法律的使命在于实现公平正义、民主法治, 这才是法律的最高目标。

(二) 刑法的性质

刑法它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 它的产生, 伴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而产生。它首先就具有阶级性。刑法的最初产生, 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的顺利进行而对一些反抗顺从的人进行制裁使得其制裁师出有名而制定的。它具有很强的阶级性, 这在马克思主义中, 将法的阶级性概括为法的第一性。

另外, 刑法不同于其他的法律, 它还具有最后的屏障性, 法律制裁的是那些严重违反道德违反人类的基本情感的行为, 苛以刑罚的处罚。另外, 一般的违法行为, 可以通过其他较为轻缓的法律来予以处罚, 而刑法是关乎生命的法律, 它具有其他法律所不具备的严苛。只有行为真正到了其他法律无法制裁的地步, 才考虑刑法的处置, 因而可以说刑法是其他法律的最后屏障, 不会因为其他的法律无法公正地作出最终处罚而搁置, 刑法的存在, 使得其他法的存在的公平公正有了最后的一道保障, 能更好地贯彻实施其他的部门法。刑法还具有其他部门法无可比拟的强制性, 它的强制性最直接体现在剥夺犯罪人的生命上, 这是其他法律都无法做到的, 正因为这些特征, 使得它成为直接与犯罪作斗争的法。

二、刑法与人性

一切科学对于人性总是或多或少的有些关系, 任何学科不论似乎离得多远, 它们总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4]从奴隶制社会的血淋淋的残酷刑罚, 到如今渐趋轻缓的处罚, 刑法的发展史, 实际上就是人性的发现史。

基于刑法中的人性的认识不同, 刑事古典学派与刑事实证学派在许多问题上也有着许多对立的观点。简言之, 犯罪是人实施的, 刑罚是科于人的, 因而对人性的理解决定着刑法学的性质。

刑事古典学派中认为, 人是抽象的理性动物, 犯罪是以犯罪人有意志自由的理性能力为前提的。作为理性的人, 因而应当有趋利避害的本能, 人在实施某一具体行为时, 会对该行为带来的后果有一个估量。刑事古典学派对人性的认识上坚持的是“趋利避害”的人性论, 他们把犯罪与刑罚的相均衡作为追求目标。

刑事实证学派则认为, 犯罪人的犯罪意识与犯罪行为都是被决定的, 比如龙布罗梭的“天生犯罪人”理论, 他就认为犯罪是先天就被决定了的, 与人性无关。这一学派的主张后来发展为人之所以犯罪, 与生物遗传、自然社会环境都有着极其相关的影响, 否定了人的理性, 即人的意志自由。

笔者认为, 上述两个学派的观点都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却不尽完善。刑事古典学派认为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的, 但这种本能也要受到正义、平等等观念的约束。但现代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 人的心理机制是复杂的, 不仅仅是简单的趋利避害能够概括, 还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单纯地以趋利避害为由来看待人性是不尽合理的。而刑事实证学派全然否定人的自由意志, 这是有失公允的, 即使是奴隶社会的人, 也会有着一定的自我意志, 这不能被简单抹杀, 刑事实证学派的合理处在于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

法学关注的是人类社会生活, 不能脱离人性。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 那只是法学家的幻想。相反的, 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5]刑法学是以犯罪与刑罚为研究对象, 涉及人的生命等基本权利, 它当然不能背离人性而存在。刑法的发展史上, 那些残酷的刑罚最终被废除, 取而代之的是较为宽和的处罚措施, 这些都是因为人性的不可违背性, 违背了人性的法律, 是难以长期存在的。

三、刑法立法的正当性根基

在明晰了刑法的含义、性质以及刑法与人性的关系之后, 刑法立法的正当性根基几乎就要破土而出了。西原春夫在《刑法的根基与哲学》一书中, 将刑法的根基概括为“国民欲求”, 他认为刑法就是作为自主规范由国民的代表着制定的, 因而没有国民的这种欲求, 它就不应当产生。[6]贝卡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中这样写到, “道德的政治如果不以不可磨灭的人类情感为基础的话, 就别想建立起任何持久的优势。任何背离这种情感的法律, 总要遇到一股阻力, 并最终被战胜。”[7]任何外在于人的制度, 都必须以人类的基本情感为基础, 才能得到人们的接受与认同, 这是不可磨灭的真理。本文从人们的基本需要与共同的社会心理两个方面来论述刑法立法的正当性根基。

(一) 人们基本需求

人们生活在社会生活中, 除了基本的生理需求, 还有安全需求、爱与归宿的需求和尊重的需求。这些基本需求的满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刑法作为最后的法律手段, 保护的就是人们的这些需求能得以满足。当今刑法的保护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公共安全、社会制度安全、公共道德、社会资源保护、社会秩序和个体生活。保护这些基本需要的合理满足是刑法产生与存在的基础。[8]

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就是指对人们上述基本需求的实现进行破坏的行为, 正是基于此, 来科以刑法的处罚。刑法立法因需要而产生, 也因需要而运作, 这是不容怀疑的。不保护人们的基本需要, 这样的法律便是失去了根基的, 无法长存于世。

可能有人认为现行刑法是没有根基的, 在于刑法对于人们的某些需要并没有切实的保护其实现, 但是需要明确。法律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固然没错, 但一部法律并不能走在时代的前列, 也无法预测过去是对人们需要的满足在未来的社会会是一种羁绊, 这必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以这些细小的问题来否定刑法在大处对人们需要的保护, 从而质疑其根基不稳是缺乏理论依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的需要本身也存在着更新, 侵犯人们需求的行为方式也在不断发展的, 但刑法的修正毕竟需要时间来完成, 刑法的落后是我国整个制度的一个缺陷, 以制度的缺憾来质疑一个部门法存在的根本显然是有妄加之嫌疑。但刑法自身也应不断调整, 来达到对人们需求的切实保护, 任何不予保护或是保护不力意味着信息的不对称。刑法立法要做到务真求善首要要做到对人们基本需要的切实保护, 这是刑法的正当性的首要根基。

(二) 共同的社会心理

刑法立法的正当性根基首要体现在对人们需求的保护上, 但这是否意味着对每一个个体的需要的无限保护呢?显然不是。刑法立法应该符合共同的社会心理, 即是满足社会大多数人的意志。这与西原春夫所提的“国民欲求”有异曲同工之妙。所谓的国民欲求, 当然指的不是少数人的欲求, 如果只满足少数人的欲求, 那么就会与多数人的欲求相矛盾, 这便是一种病理现象。

共同的社会心理, 即是集体的大多数人的共同意志。当一个人片面追求自己的需要的满足, 对其他人的需要大肆侵害, 这便是刑法规定的应该受到处罚的。每个个体在自我需要得以实现保全的同时还要不影响他人的正当合法权益。比如说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罪犯, 他们或是为了发泄心中的愤懑, 或是出于各种私人的原因, 便放任大多数人的安全不顾, 这种严重侵犯他人的行为, 便受到刑法的规制, 受到刑罚的处罚。刑法的根基除了体现在对人们需求的满足外, 还体现在是共同的社会心理的表现。当一个人的需要与他人的需要产生冲突并非不可调解, 刑法是以人针对不良行为的追求为契机而产生的, 如果没有要求制定刑法的人的追求, 刑法便不会在世界上产生。

由于刑法是由国家制定的, 这并不意味着代表国家行使权力的机关可以肆意制定刑法, 也不能以单个人的需求来制定刑法。由于每个人的需求不尽相同, 因而刑法的产生是在对单个需求的抽象化处理之后得到的共同的社会心理上产生的, 它排斥了那些不恰当的会严重损害他人的需求, 是大家都能接受的共同的社会性需求, 这样便决定了其存在的合理与正当性。

综上, 刑法的根基首先源于对人性的解读, 它存在的正当性是人们的需求与共同的社会心理需要层层递进的。社会心理总是镌刻着人们需要的印记, 而且共同的社会心理是人民需求的一个抽象化的集合, 它不单单限于每个个体的需求。如果以每个个体需求为根基, 那便可以制定千千万万个不同的法律来了, 毕竟每个人的需求是有着差别的。只有在满足人民需求的基础上, 将各种需求抽象化提升为一种共同的社会心理, 这样的刑法才具有稳固的根基, 不至于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四、结语

关于刑法的根基的认识, 不仅关于刑法的追本溯源, 更是对刑法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只有顺应其根基的刑法, 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 不至于枯竭干涸。刑法与人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当代刑罚的日益缓和不能不说是更加关注人性的体现。刑法是一部真正的与犯罪作斗争的法, 其关于生命, 重要性不言而喻。任何时候, 只有满足人民基本需求, 契合社会共同心理的法律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接受。正如贝卡利亚说过的, “理性宣布:一切违背人的自然感情的法律都是无益的, 最终也是有害的……一切违背人的自然感情的法律的命运, 就同一座直接横断河流的堤坝一样, 或者被立即冲垮和淹没, 或者被自己造成的漩涡所侵蚀, 并逐渐地溃灭。”[9]

参考文献

[1]高铭暄, 马克昌.刑法学[M].五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44.

[2][德]克劳斯·罗可辛.德国刑法学总论 (第1卷) [M].王世洲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3.

[3][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70.

[4][英]休谟.人性论[M].吴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6.

[5]张文显.法理学论丛 (第二卷) [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0:252.

[6][日]西原春夫.刑法的根基与哲学[M].顾肖荣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127.

[7][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M].黄风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5:10.

[8]袁彬.刑法的心理学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9:2-3.

运营商的根基是“管道” 篇7

近年来, 运营商一直在思考如何摆脱单纯的管道提供者的角色, 发展丰富的增值业务。不过, 最近发生的两件大事, 引起了笔者对运营商去管道化的思考。

抗震救灾中的“管道”

第一件大事就是4月14日早上7时50分发生在青海玉树的7.1级地震。在这次地震中, 电信运营商也遭受重创, 人员伤亡, 通信设施受损。灾情就是命令, 抗震救灾中通信至关重要。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及三家运营商的一把手在第一时间做出抗震救灾部署, 随后, 三家公司的高层奔赴地震灾区指挥通信保障抢险。

三家运营商都出色地完成了保障通信的任务。中国电信在网站上详细报告抗震救灾的每一步进展。震后一个小时, 中国电信青海公司邢仁平副总经理就带着第一批抢修队和救援物资奔赴灾区第一线……到15日4时42分, 中国电信打通囊谦县、杂多县对外通信, 至此, 玉树灾区的固定电话、小灵通以及天翼手机全部恢复正常通信, 而这个时候离地震发生还不到24个小时。中国移动启动了“红橙黄蓝应急预案”, 采取多种应急通信保障措施, 缓解网络拥塞情况, 同时组织青海及相关周边省公司紧急驰援。中国联通也全力投入到抗震救灾中。不仅如此, 运营商在震后第一时间建立了彼此的网间应急机制。在保障通信的同时, 各运营商还提供了很多增值服务, 比如欠费不停机、开通寻亲热线、通过短信向公众发送政府抗震救灾相关信息等。

在运营企业抗震救灾人员众志成城保障通信畅通的背后, 我们会发现, “管道”是皮, “业务”是毛, 电信运营商作为“管道商”应该承担重大责任, 保障通信畅通是第一要务, 而通信畅通的根基是“管道”完好。

三网融合中的“管道”

第二件事就是三网融合。2010年1月13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会议提出了推进三网融合的阶段性目标:先双向进入试点, 后全面融合。不过, 三网融合的试点方案几易其稿, 据了解, 其中的关键点是双方对业务和终端还存在一些分歧。

笔者坚信, 三网融合的大潮不可阻挡。笔者在苏州某地遇到了一件事情或许会给大家一些启发。某日, 笔者经过苏州某小区的时候, 发现苏州移动的员工正在该小区的大门前促销“光纤宽带”。在当地, 宽带接入基本都是苏州电信的市场, 苏州移动为什么会促销宽带业务?笔者好奇地询问怎么实现光纤接入, 这位促销员告知, 其方法是利用广电的有线电视网络, 这样不用重新布线, 增加一个接口就可以了。基

笔者非常欣赏苏州移动的这种务实做法。作为在当地没有有线接入的运营商, 苏州移动要建有线接入网需要付出巨大的投资, 而且在苏州这样发展比较成熟的城市, 市政设施基本已经到位, 再开挖施工几乎不太现实, 如果没有“管道”, 那么谈何发展业务。对于苏州移动和当地广电的合作细节笔者不得而知, 但是先把“管道”运营起来的做法不啻为一个高招。毕竟“网元出租”早已经在2000年颁布的《电信条例》里就做了明确规定, 相信未来出台的《电信法》会进一步对其给予法律层面的保障。为发开谈细做20

有了“管道”, 至于“管道”里面流怎样的“水”以及怎么计费, 自然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接下来, 让我们重温一下“管道”的故事。“

管道的故事

很久以前, 在意大利中部的一座小山村, 两位年轻人Pablo和Bruno怀揣致富的梦想。他们都很聪明而且很勤奋, 但一直非常清贫。有一天, 村里年聪雇他们运水, 一天辛苦下来, 他们得到了一份属于自己辛苦付出的收入。Bruno很满意这份工作, 通过把桶变大, 付出更多劳动来致富。而Pablo想到了建管道, Bruno则觉得建管道是天方夜谭的事情。Pablo于是在别人的嘲弄声中开始了管道建设。

后来的故事是这样的, Bruno通过自己的勤劳改善了生活, 但随着年龄的增加, 他背驼了, 体力也大不如前, 不可能再提水。而Pablo历尽艰辛修好管道后, 就再也不用提水了。这个时候, 无论他是否工作, 水都会源源不断地流出, 他成了富人, 水流得越多, 他越富有。

管道的故事激励人们要懂得建设管道。多年以来, 电信运营商一直都是“管道商”。一开始, 运营商修好管道后, 放出的主要是“话音”, 此时, “修管道”和“运送水”都是运营商自己来做。随着管道技术的发展, 管道的种类越来越多, 容量越来越大, 管道里面能流动的东西也越来越多, 数据、多媒体业务蓬勃发展, 运营商开始需要更多的合作伙伴, 于是, 管道里面流动的东西有自己经营管理的, 也有合作伙伴经营管理的。

班主任要夯实教学根基 篇8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 是班主任的生命事业, 是学生智慧迸发的生命场。要想抓好课堂教学, 班主任就必须要夯实教学的根基。

(一) 练好功

班主任的职责技能核心内客是“三字一话”, 即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和普通话。为了过这四关, 可以制订长期的练功计划。

(二) 备好课

备好课是班主任上好课的前提。俗话说:“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要备好课, 落实素质教育, 应扎扎实实作好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背”课标

掌握新理念, 是备好课的前提。一般来讲, “课标”是不要求我们去死记硬背的。但要把课标中的重要部分一一背诵下来, 并与大纲进行比较, 进而领会其精髓, 时时刻刻用新的教学观、教师观、评价观做基础。学会放弃, 把自己很快地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

2. 胸中有“本”

对教材要达到懂、透、化的程度, 在钻研教材时, 瞻前顾后体会教材, 也就是运用系统的观点, 从整体上宏观把握教材;从别人的经验中体会教材, 也就是博采众长, 从名师的经验中体会教材;从多重角色中体会教材, 也就是换位思考, 既要尊重教材, 又要跳出教材, 选出适合“这一班”又适合“这一课”的教学方案。

3.“眼中有人”

在了解学生时, 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对班级情况分析;其次了解学生个体自然情况;再次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

(三) 用好法

“教学有法, 而无定法。”如何选择好的教学方法是班主任课堂成功、高效的关键。而要选择好的教学方法, 班主任必须要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也就是要有多种教学方法。

二、把“喜忧”系在学生发展上

在当班主任期间, 通过工作实践切身体会到, 要做好班主任, 不但要有一般热情, 一般干劲, 还要有一颗童心、一颗爱心、一颗公正的良心, 做到尽心尽力教书, 满腔热忱育人。对学生要爱中有严, 严而有度, 爱在根本, 本在做人。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有“四种意识”:

1.“望远镜意识”

就是不用静止的、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孩子。例如新来一名同学, 学习较差, 哪个班都不愿意要。没过几天, 他就接二连三地犯错误, 不学习, 家长知道后打算让他退学。

2.“显微镜意识”

悉心观察, 及时捕捉微小的信息, 做到坏的苗头立即制止, 好的萌芽全力培育。同学病了, 在进教室的一瞬间给他一个亲切询问的目光:好了吗?他会高兴地点了点头, 仿佛在说:“老师, 您真好, 谢谢老师!”

3.“放大镜意识”

对后进生, 找出一条优点, 比找出十条缺点还重要。对孩子的微小优点, 特别是差生身上的闪光点, 不妨小题大做, 进行表扬, 以鼓励其更上一层楼。对孩子的微小错误, 尤其是好学生身上的错误, 班主任要把其后果放大反馈给他们, 以有利于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 及早纠正。

4.“三棱镜意识”

一束普通的目光, 通过三棱镜照射, 会发生色散, 形成由赤、橙、黄、青、绿、蓝、紫等色组成的光带。在班级中, 有一些学生他们既不落后, 也不拔尖。因此, 往往被班主任所遗忘。这些学生就像一束普通的白光, 如果班主任具有三棱镜意识, 对其进行色散, 就会发现他们身上所隐含的色彩。

三、把精力用在教研教改上

到线下寻找根基 篇9

过去一年,O2O企业成片倒下,它们生于流量,死于没钱买流量。

入口正在收拢,最有力的三个入口——社交、搜索、消费,已然被BAT三巨头把持,新的垂直入口又尚未成形,流量成本越来越高。蓝转红,增转存,流量时代开始进入尾声。

随着去年一大拨O2O企业的倒下,今年的局面将会更加残酷。一方面,不具备优势基因的传统企业将被加速淘汰;另一方面,有品牌规模优势的传统企业对互联网企业的并购将会成为潮流,而O2O化的互联网企业也将纷纷走向线下。

在线上的纯电商企业开始往“下”走的时候,被互联网漩涡翻腾得找不着北的线下企业,终于找准了方向,开始一步一步往上爬。在逐渐看清O2O的本质之后,线下企业开始紧急而缓慢地往线上腾挪。

而只有真正意义上的O2O企业,即同时拥有线下线上,在线下有门店、仓储、物流、店员支撑,线上有数据、信息导流的企业,才能最终抵达未来。

认清乱象本质

2015年,烧钱与刷单是O2O领域最常见的两个乱象。大多数烧钱的互联网企业都认为,通过补贴用户,可以快速累计用户数量,进而形成“数据规模垄断”。根据“长尾理论”,必然会形成持续消费。实际上,烧钱理论的背后是一个错误假设。一个模式之所以不是B2C,而是O2O,主要是因为商品或者服务需要线下交付,仅靠线上的交付不能完成。

以酒类O2O为例,用户在线上下单后,线下必须有物流来进行配送。无论是最后一公里,还是同城,都必须要有物流配送的交付。很多时候,物流的交付能力,以及服务质量都将会成为衡量线下的关键指标。

如果顾客在线上购买了一瓶酒,线下没有完善的配送体系,或者说商品的质量有问题,即使你用再多的钱,也买不回顾客的持续消费。

所以,O2O烧钱的意义仅在于,当用户首次尝试之后,知道这个平台提供的是什么类型的O2O服务。而想要持续烧钱以形成用户“黏性”的理念,其实是一个伪命题。一旦用户对补贴形成了惯性,便永远不可能“断奶”,除非你能将所有的竞争对手全部“烧死”。但很多领域的O2O还暂时达不到这样一个体量。想要依靠融资烧死所有竞争对手,根本不可能。

或许你会问,滴滴不是成功了吗?

这是因为出租车行业是一个小行业,并且交付简单,只有用户、供应链(司机),所以它打了一个“擦边球”,初步成功。一旦传统的公交车公司、出租车公司掌握了核心的技术手段后,滴滴在各地的成果会逐步被本地化的公司瓜分,呈现出更加碎片化的本地竞争格局。

还有一个常见的乱象就是刷单。为了找投资人,企业需要把订单量做上去。这时候,“聪明的人”就会找一个刷单公司,不断下订单,反正只需要线下交付,甚至线下收款,线上不走资金。

在O2O商业模式中,过去大家重视的都是Online,而忽视了Offline的交付标准和能力。

事实上,在O2O的大潮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不是互联网企业,而是线下传统企业。通过线上的多种渠道完成交易与支付闭环,结合线下实体店铺的资源,完成物流服务与商品质量的闭环,企业才有可能把O2O的真正意义体现出来,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谁拥有线下实体店铺资源,和线上用户流量入口,谁就一定能占领市场。

O2O实施的初期就是一个软件、工具。一旦某个具有交付能力的企业使用好了这个软件、工具,它就会慢慢形成一个生态:人、空气、水、房屋、车、食物……一应俱全。人就是这个工具的用户,空气就是网上的资金流,水就是商品的信息流,房屋就是仓储,车就是物流,食物就是真正交付的商品。

如果将“空气”(资金流)开放给所有人,就是金融;将“水”(信息流)开放给所有人,就是供应链;将“食物”(商品)开放给所有人,就是开放交易平台,将“人”(用户)开放给所有人,就是流量分发(共享)。

供应链才是核心竞争力

英国著名供应链管理专家马丁·克里斯托弗说,“真正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市场上没有企业,只有供应链。”

由于传统产业链中的角色牢牢把控了每个环节中的利润,新的参与者无法进入,同时传统产业链条中的参与者效率还很低。所以才会有思维领先的企业,站在用户立场来倒推,利用一个系统来重组、重构一个产业链。打散老的产业链体系,将原有体系中的每个角色重新定义,并重新分配利润,甚至去掉产业链中的某些角色,让新的移动信息系统中的角色获得生存空间。

沃尔玛之所以是零售业的一个标杆,就是因为其从山姆·沃尔玛开始搭建、优化的供应链体系,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即使许多从事供应链管理研究的机构,都不得不向沃尔玛取经。沃尔玛靠“低价”吸引客户,但却是靠供应链支撑“低价”。

O2O的初级状态是一个移动的工具软件,当这个软件圈进了一定数量的用户后,必然就是需求决定供给,必须向上游进行整合——深度垂直,进行供应链的重构。以酒水流通行业为例,为了让利给消费者,你需要打破传统酒水领域层层分销的链条,缩减中间环节。

如果1919要做低价杀手,就要如沃尔玛这般,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优秀的供应链系统。真正能够占据供应链主导权的,将是为整个供应链创造增值的环节。这种主导并不等于传统意义上的控制力,而是作为协作关系的发起者,为整个供应链的运转提供关键数据与决策。

如果你是面对用户的零售角色,那么你必须要给用户提供足够方便、快捷、高品质的服务——由零售向仓储式零售转变;如果你是一个渠道商,就要逐步成为好的物流服务商,确保交付的商品和服务足够好;如果你是一个品牌商,那你就需要做好产品的标准、安全。

但不论什么角色,你都需要利用互联网的信息化工具来提升自己的服务标准。供应链中的任何一个角色都是服务商,只有消费者才是唯一的需求方。

过去,商业零售企业只是中间人,将商品从生产厂商那里传递到消费者手里,反过来再将消费者的情况通过电话或书面形式反馈回厂商。1919看起來并没有独到之处,但通过供应链的重构,它能够将消费者的偏好、需求、意见迅速传达给生产厂商,而不是单纯地充当销售通路或者传声筒。这种关系的良性循环,使用户和厂商都能通过1919得到更多的价值。

所以,2016年,要想在O2O领域继续深耕、发展,需要在这些方面发力:信息化技术服务、仓储物流服务、金融服务、品牌服务,以及设计、营销等配套的第三方服务。

筑牢安全生产的根基 篇10

提高认识, 分析安全生产不良现象

在遍布各地的石油企业中不乏有创造了可观经济效益的佼佼者, 但多年来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营模式, 致使个别生产单位无论是在安全生产硬件投入还是在安全生产基础管理方面都淡化了, 只要完成利润别的都可以不管不顾, 甚至认为搞生产出事故是避免不了的, 哪个单位不出事故那是因为运气好, 这种错误认识愈演愈烈, 几乎成了某些生产单位的挡箭牌, 结果是效益提升了、管理滑坡了、事故频繁了、信誉下降了, 管理陷入“一俊遮百丑”的怪圈。特别是一线施工企业, 分包人员数量多, 野外作业现场点多、线长面广, 施工区域范围涵盖宽广,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设备陈旧老化, 严重制约了企业安全生产和健康发展。凡此种种都要求我们不断深化安全发展理念, 把安全预控关口前移, 完善安全管理措施, 把安全生产当成企业的第一生命, 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质量、安全与效益、安全与速度的关系, 加大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的工作力度, 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

“安全生产只是单位的事情”, “戴安全帽、穿工衣、填资料等规定太繁琐”等, 这些岗位人员不负责任的话语, 在以前几乎是司空见惯, 基础管理滑坡之严重由此可见一斑。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安全失控, 百忙无用!淡漠安全生产基础管理, 看似一切都变得简单了, 实则基础管理欠账了, 等于管理者回避问题和矛盾, 为下一次事故的发生做了铺垫。

寻根求源, 洞察安全生产根基难点

针对上述不良现象, 笔者认为筑牢安全生产根基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五方面:

第一, 岗位缺乏相关的业务规范培训。这是某些员工不能按规范工作的主要原因, 单纯依靠处罚的方式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 正所谓无知者无畏、不知者不为过。

第二, 生产与安全脱节。对安全生产的规律性认识不足, 不能主动地、有针对性地加强预防和应对是安全事故发生的最直接的根源。安全责任主体与生产主体脱节,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就成为一句空话。

第三, 现场亟待规范。生产现场经常出现不穿工衣、超速、超载、不系安全带等岗位违章现象。现场设施简陋陈旧, 在用旧板房电气线路零乱, 移动用电器具没有正规的配电箱和漏电保护装置, 外雇工住在危房内。生产活动没有规范, 无章可循、无章可依, 人员的违章行为和设备设施的老化, 成为现场管理中的重大隐患。

第四, 管理粗放简单。管理的程序和规范都被生产所摒弃, 在工作中常用吆喝几声的办法替代管理, 如果问题严重了仅仅是把吆喝的声调再提高而已。轮休交接工作大而化之, 往往在工作交接单上仅仅是“安全工作已交”, “设备工作已交”等几个大字, 成为关键时候找借口推托责任的充分理由。管理粗放之极, 缺乏系统和科学的管理。

第五, 安全管理空洞。班组和部门所掌握和运用的安全管理方法单一, 安全管理工作停留在经验型阶段, 安全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别人员的责任心和能力, 没有发挥组织的作用, 安全活动基本上都是敷衍了事。不善于捕捉安全检查、安全隐患整改、安全培训等基础活动的时机, 没有掌握安全活动的方法和形式, 没有养成定期安全活动的习惯, 其结果就是安全活动流于形式, 没有真正地在生产现场发挥应有的作用。

对症下药, 筑牢安全生产根基

经过笔者多年的实践研究分析, 认为筑牢安全生产根基的措施和对策就是——“深严细实全”。“深”, 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深挖根源, 从源头上消除事故隐患。“严”, 要从严抓安全, 做到没事找事、小题大做, 把警钟常鸣落到实处, 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细”, 不放过每个细微之处, 做到勤检查、细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整改。“实”, 在安全生产上一切要把握实际、实用、实效、针对性强, 不搞花架子。“全”, 要围绕“无缺而全”、“无危而安”, 保安全促生产。坚持闭合管理, 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无缝隙、全覆盖的搞好安全生产, 实现安全生产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既无重叠又无空白。在企业生产中具体应做到:

第一, 培训有着落。在组织上确立主要领导对安全生产负总责, 各级安全管理部门为安全生产培训业务主管部门。在业务上及时统计上报培训需求计划, 积极争取培训机会, 重点安排对基层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 密切联系上级业务主管部门,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培训计划、实施、考评的基础资料。在实际工作中争取各级领导和部门的支持与帮助, 邀请有关专家主讲设备安全知识;对新招人员除严格按照安全教育制度培训以外, 要求班组在其试岗期间指定现场监护人, 并签订师徒协议进行实际操作训练。促使各级石油企业逐步形成重视安全培训、重视技能训练的氛围。

第二, 生产有责任。以年度绩效考核活动为契机, 在各部门和班组间围绕岗位职责这个重点, 进行责任制自查整改, 理顺部门职责, 明确岗位责任, 梳理和规范业务流程, 在相对独立运行的企业范围内建立一套完备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网络。每年年初在考虑生产计划时同步制定年度安全工作规划, 并要求基层各单位制定出年度安全工作计划, 与各部门各班组负责人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组织全员逐级签订反违章承诺书, 车辆管理单位签订驾驶员安全行车责任书。使之形成安全生产层层管、安全责任人人担的良好势态。

第三, 管理有起色。在安全生产方面, 要结合实际制定制度, 对于基层各单位安全活动的内容、形式、方法、频次以及建立的层级要求等进行规范和引导, 在部门和班组落实安全管理基础工作;在运行HSE管理体系中注重落实职责, 按照程序化的规范开展相关业务工作, 加强基础资料管理。

发挥监督职能, 按照岗位编制专业化的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表, 安排人员定期进行现场检查, 对于远在海外的单位也不例外, 从检查的频次、范围和质量上予以充分保障, 检查出的问题及时以通报的形式进行反馈和公示;为加强交通安全管理, 开展内部准驾证资格管理, 根据驾驶员的违章积分情况, 分为离岗培训和取消准驾资格两种情况, 把准驾资格与学习教育有机结合。

在现场管理方面, 按照石油行业现场管理工作的相关规定, 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 分自查、抽查、专业化检查三个层次, 建立起现场管理工作考核评价标准和实施办法, 着重促进各部门各班组的现场管理工作水平, 在解决岗位问题、设备设施问题的同时, 立足现场全方位地细化和落实基础管理工作。

第四, 控制有保障。树立“安全质量终生制”理念。以每个施工项目工艺质量的达标来促进安全生产水平全面提高;突出本质安全的理念。将本质安全理念落实到每一个员工心中, 体现时时有标准, 处处有标准, 件件有标准, 人人懂标准, 一切按照标准干, 一切按制度办的精细化管理要求, 为精细化管理的推进奠定坚实的基础;安全生产管理要体现动态管理。通过监督制约和考核机制把各项工作标准落实到现场。严把安全生产管理的精细化成果, 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标准, 为实现企业的精细化管理严把过程控制关, 通过安全发展和安全管理创新, 提升企业的本质安全管理水平。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作为保安全、降成本、促生产、提素质、强基础、增内涵的一项重要举措, 要做到更新观念, 创新标准, 以“质量标准化提升、精细化管理推进、目视化管理实施”, 突出安全生产管理的过程控制, 实现企业质量标准的提升。

第五, 意识有强化。筑牢安全生产根基, 实现本质安全目标, 在安全生产管理上要进一步强化“七种意识”, 即:一切从员工根本利益出发的宗旨意识;面对复杂局面搞好安全生产的忧患意识;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的责任意识;定位于中国石油整体安全发展的大局意识;围绕主题保障安全促发展的创新意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意识;全员保安全、安全为全员的全员意识。

第六, 安全有根基。围绕“人、机、料、法、环”各要素, 从落实职责做起, 整改设备设施隐患, 加强防范和应急准备工作, 在各项管理中突出“人”这个要素, 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安全管理工作, 只有筑牢安全生产根基, 安全生产才不失为一句空话。

生产例会与安全周会同时召开, 便于员工学习和掌握安全生产知识, 更便于安全专职人员的督察和考核;在“安全活动月”、“安全警示教育周”、“宣传咨询日”期间, 适时举办展板和安全漫画评比、安全知识竞赛和答题、安全有奖征文、职工代表巡视、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演练等各项活动, 在各单位网页上及时报道安全消息和生产动态。使安全生产工作立足传统管理方法, 借助体系管理优势, 向安全文化建设方向不断前进。

深入开展隐患排查工作, 剖析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加大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力度, 紧盯重点工程、薄弱环节和关键工序, 超前排查分析安全倾向性、苗头性问题, 坚决把好安全关口, 进一步筑牢安全生产工作基础。

第七, 现场有转变。在基层各单位落实作业指导书, 严格按照岗位操作规程上岗作业;个人违章行为予以通报并公示, 这对教育当事人和广大员工能起到较好的作用。

在治理隐患方面, 按照方案申报、计划批复、实施与验收的工作顺序, 逐步建立起隐患整改项目管理制度, 从资料的收集整理到方案的研究确认和实施验收等几个关键环节落实相关工作。增强设备设施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上一篇:线路弧垂的观测方法下一篇:椎管硬膜外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