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农业(共6篇)
人文农业 篇1
摘要:开设人文类选修课程是高等农业院校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全面推进高等农业院校素质教育要针对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相关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采取合理设置人文类选修课程体系、推进人文类课程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改革人文类选修课程考试方法等措施。
关键词:农业院校,课程建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
一、农业院校人文类选修课的发展现状
1.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推动下, 农业院校的人文类选修课程建设得到了较大发展
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实行的是过窄的专业教育, 片面强调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素质而忽视人文素养提升, 课程设置均指向实用性和技能性, 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文教育“边缘化”的倾向十分严重。这一现象在农业院校中尤为突出。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对大学生成“人”教育更多的关注, 农业院校的人文教育也出现了转机, 课程设置呈现增多趋势, 并由原先偏重的实用课向文学、艺术、历史等人文学科方向拓展, 形成了“四课”的基本框架, 即以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 培养其高品位的文学阅读和鉴赏能力, 提高其文学修养为目的的文学类课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汉语语言表达能力为目的的汉语类课程;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中外影视、音乐、美术名作, 使其了解一般的艺术知识以及艺术审美, 通过艺术熏陶使其能够自觉地在自身与现实之间建立一种审美化的关系, 提高其审美水平及品位为目的的艺术类课程;从文化层面上让学生了解国际局势的复杂多变, 以增强学生投入祖国伟大复兴大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目的的政治类课程。目前, 每类课程已基本形成一种适宜于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知识与理论构成, 并有明确的培养目标。
2.农业院校人文类选修课程教学正处在探索阶段, 亟需积累经验并不断改进
人文类选修课教学要真正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 必须进行多方面的实践探索, 而其中尤以教学内容体系的建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最为重要。首先, 面对农业院校学生人文知识基础相对薄弱的事实, 知识的难易程度日渐符合实际、知识面的拓展逐渐贴近学生发展的要求;其次, 人文选修课的教学计划安排趋于合理, 多数都能符合课程自身的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同与接受能力, 同时对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和创新意识也发挥了积极作用;第三, 多数农业院校人文类选修课程教学由以“讲”为主要方式逐步向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转变, 注重采用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化实践能力;最后, 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运用, 这对提高教学效果和加快课程建设都是有益的。
二、农业院校人文类选修课在开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人文类选修课程设置虽已有较大发展, 但课程体系建设仍然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近些年, 农业院校的学科、专业虽然得到了调整、丰富和发展, 但在整体构建上, 仍然缺少中文、历史、哲学、艺术等专业, 人文类选修课程门类相对较少, 供不应求。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 是一方面高校扩招后办学规模迅速扩大, 学生数量剧增;另一方面是, 由于选修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地位较低, 甚至可有可无, 从教学管理者到普通教师均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选修课处于自主开课、自发建设、自生自灭的状态。有限的课程资源无法满足全校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发展选择相关人文课程的需求。
2.缺少相应的学科专业和师资力量支撑
农业院校在学科建设上的特点是传统农业学科的优势较强。受办学目标和服务方向的制约, 其学科建设的着力点都放在了农类、工类、理类等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上, 人文学科相对薄弱, 专业设置不健全, 师资队伍匮乏。有的院校甚至没有人文学科, 仅开设一些人文的基础课程。这样的人文学科环境严重影响了人文类选修课程的开设和教学效果。
3.相关制度机制限制了人文类选修课的教学
学分制管理是影响学生选课动机的重要因素。据调查, 农业院校将近65%学生选课的目的是为了拿到相应的学分, 因为学分是学生获得学位证和毕业证的决定性条件。在这种压力下, 学生急于获得的是学分而不是课程应传授的知识与技能。抱着一种“趋易避难、得过且过”的心理选课、上课, 导致一些授课认真、效果良好, 但对学生要求严格、考核严格的教师, 往往不会有太多的学生选课或是认真听课的学生寥寥无几, 影响了人文类课程的发展。同时, 由于大多数农业院校人文类选修课教学计划的下达与必修课不同步, 一般都是本学期选课后立即开课, 加之课程设置不稳定导致无法精选教材, 甚至很多人文类选修课没有教材, 对教学效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人文选修课学生管理困难
第一, 由于选修课大多采用跨专业、跨年级选课的方式, 每个选修课的班额都很大, 并包含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 给选修课的课堂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第二, 大部分学生仍以专业学习为重, 忽视对人文科学的学习, 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排斥人文类课程, 学习动力缺乏, 经常出现迟到、旷课、上选修课时学习外语或其他专业课的情况。第三, 由于选修课一般都在晚上或周末上课, 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文体活动、党团教育和其他专业课实验等往往也占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 导致课堂出勤率差强人意, 既影响了教师开设课程的积极性, 也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亟需探索一种新型的选修课程学生管理办法。
三、对人文类选修课程设置与实践的几点建议
1.确立人文类选修课程的基础地位, 合理科学设置人文类选修课程体系
实践证明, 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是相通的。只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达到实质性的交叉、融合, 才能较好地完成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而要在一个具体的教学环境下, 把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关注, 从口头上、理论上的响应转变到有明确措施、方法及必要的教学硬件的保证, 首先需要高校领导和教学主管部门给予切实的重视和支持。要真正把人文类选修课程纳入学校整体课程体系, 确立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基础地位。要针对教育对象的特点, 树立“大文科”意识, 对各类课程精选、优选, 并通力协作, 花大气力研究制定综合科目或跨学科的人文教育课程建设方案, 逐步构建符合文化素质教育目标、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以满足学生日益提高的教育需求。
2.注重人文学科教师的引进、培养, 推进人文类课程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人文学科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促进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因素之一, 农业院校在此方面一直处于薄弱状态。要抓好人文素质教育, 必须从师资引进、培养等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 加快校内人文学科的建设, 推进资源共享, 在职称评定、优质课教师或教学名师评选中, 对人文类选修课教师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激励, 营造全校上下关注人文教育、投身人文教育的良好氛围, 建立一支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结构合理的人文师资队伍, 以保证人文素质教育优质高效地开展。
3.推进人文类选修课程考试方法改革, 逐步探索人文类选修课程考核标准
目前, 由于许多学生选修课程是为了拿到学分, 而没有主动学习和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 使选修课教学流于形式, 背离了素质教育的本质与目的。这就要求教学管理者和教师遵循人文素质教育的原则, 在课程考试方法和考核标准上注重学生素质修养的提高和人格品质的完善, 逐步探索出区别于专业教育课程的考核评价标准, 以保证人文选修课程的持续发展和育人作用的有效发挥。
4.将人文类选修课管理纳入学校必修课程的管理体系, 从根本上杜绝其他因素冲击人文类选修课情况的发生
要从观念和机制上转变教学管理者、教师、学生对人文类选修课的态度, 必须提高人文类选修课程在农业院校课程建设整体体系中的地位, 将其与必修课程同等管理。一是将人文类选修课纳入必修的教学计划, 在时间上统一安排, 能够解决选修课在晚上和周末开设的时间问题、教材的选定和使用问题, 改进教学效果;二是在人文类选修课教师的薪酬上体现其大班额工作量的差异, 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三是在人文选修课程中重点建设一定比例的精品课程, 鼓励教师在课程建设中投入精力, 加快课程建设, 从而带动选修课整体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熊亮, 黄正泉, 熊春林.地方农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 2009, (4) :27-28.
[2]孙静, 夏习英, 孙耀芳.高等农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和对策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08, (4) :389-392.
[3]纪新春, 李春华.高等农业院校人文选修课程的现状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1, (11) :48-50.
[4]杨棣, 等.农业高校人文教育课程开设现状的调查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 2000, (10) :56-58.
[5]曾学龙, 周晓燕.高等农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 2007, (3) :24-26.
人文农业 篇2
为了提高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新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全校师生对摄影艺术活动的兴趣,同时也为了传承新闻专业自开办以来每年举办一次摄影展的良好传统,由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主办,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新闻1101班承办的“美丽中国·魅力校园”主题摄影展于2014年4月14日-20日在逸夫图书馆和南区公寓广场举行。
展览已经圆满结束,现就本次摄影展进行总结汇报。
一、摄影展概述
本次摄影展自2013年10月初开始面向全校师生征稿,并得到了全校师生的大力支持。截止到摄影展截稿日期,承办方共征集到800余幅优秀作品。经过专业老师和同学的精心筛选,最终,有185幅优秀作品被冲洗、展出。
此次摄影展展览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4月14日-18日,展出地点是学校逸夫图书馆。第二阶段是4月20日,展出地点为学校南区公寓广场。参展作品包含人物、民俗、风景等多个板块。围绕“美丽中国·魅力校园”的主题,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全校师生对自然、社会的观察和解读,对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决心和信心。作品内涵丰富,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校园特色,表现形式新颖多样,具有相当的视觉冲击力。
二、成功的主要经验
1、学院领导和老师大力支持。本次摄影展从开始筹备到展出,持续时间之长,准备过程之久,实施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然而,在这期间,学院领导和老师给予了摄影展很大的关心和鼓励。特别是该班班主任,先后在策划、征稿、布展过程中,多次组织筹备工作组的同学们召开会议,亲自联系布展地点、策划展出等工作。学院领导在布展、经费等方面也是大力支持,展出期间学院领导班子亲临展出现场观看并提出指导意见。学院领导和老师的关心和支持,是本次摄影展成功展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2、尽早成立筹备小组,做好分工安排。2013年6月,班主任就召开班会,讨论策划本次展览。全班同学一共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主要事务。同时,在这8个小组的基础上,还成立了一个以班委为主体的筹备委员会,负责安排和监督各个小组 1
准备工作。
3、作品征集时间充裕,准备时间充足。本次摄影展作品征集从开始到结束前后一共持续近6个月。在征集作品的过程中,各小组分头行动,通过电话联系,亲自前往等各种方式向全校各学院的的摄影爱好者征集作品。同时,我们也拟定了一个征稿通知,并及时传达到同专业班级来获得支持和协助。另外,在征集作品的过程中,各个小组经常开会进行讨论和交流,相互之间吸取征集作品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及时为下一阶段的作品征集做好准备。
4、宣传工作到位。摄影展前期,我们拟定了一个征稿通知,让各个小组在征集作品的过程中提供给有意投稿的摄影爱好者。同时,我们也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及时在QQ空间,腾讯微博,新浪微博,百度贴吧等各种切合实际的社交通讯工具即时向全校师生展示摄影展的最新进展情况。摄影展后期,我们也在校园各个人流较多的地方申请悬挂了横幅和张贴海报。此外,在摄影展举办之时,我们也在南区门口进行了摆点宣传。
5、展出持续时间长,观看人数多。本次摄影展在借鉴之前几届摄影展经验后,全班同学一致决定将摄影展展出时间延长为一个星期。而且,在展出过程中,我们在各个时段都安排小组值班,并且做好观看人数统计。截止到摄影展结束,一共吸引了超过5000余名师生驻足观看。
三、值得改进的地方
1、主题分类不太明确。本次摄影展一共分为魅力校园、美丽家乡、动物世界、万水千山、艳阳花开、人间百态、夜色阑珊、脚踏四方、神工天巧9大主题板块,但是由于经验等方面的缺乏,并没有把作品进行一个更细致的分类。比如,人间百态一块,就比较杂乱,既有人物也有社会现状。所以,作品可以分的更具体,譬如人物里面可以分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等等,这样让观看者看起开更有整体感。
2、与观众的互动性有待提高。整个摄影展下来,我们准备了便签纸让观众给摄影展为作品提供意见和建议,观众对此也非常热情。同时也有观众建议摄影展在展出的同时能否再搞一些小活动来加强与观众的互动。因此,在这一块还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
3、建议:希望下一届新闻专业同学举办摄影展的时候能吸取经验,在诸如作品主题分类上,可以更加明确;在与观众的互动上,可以更
加有趣味性;在分工上,可以更加协调......四、结语
最后,感谢全校师生对本次摄影展的大力支持,同时希望摄影展在学院领导、老师的关心支持和新闻专业老师、同学的共同努力下越办越好!
人文农业 篇3
1 农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存的问题
1.1 教育资源相对有限
我国地方农业院校多是在 20 世纪 50 年代高校调整中, 由综合性大学分离出来的农学专业与一些农业专科学校组合而成的单一的农科学校, 或是在世纪之交由中专层次的农校升格而成, 湖南就是典型例子。这些院校人文教育资源相对有限, 在开展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人文素质教育时, 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近年来虽然地方农业院校的学科、专业得到了调整、丰富和发展, 但在整体构建上, 很少有文史哲等专业, 也就无法像其他普通高等综合大学一样有效利用资源, 为全校学生开设相关的人文课程, 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1.2 办学理念存在偏差
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使之成为“会学习、会做人、会做事、会处世”的和谐人。根据高等农业院校应用型人才的特点, 其人文素质教育目标应为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修养、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民族文化精神、爱农并愿意投身农业事业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农业专门应用型人才。20世纪90年代以来, 虽然高等教育对人文精神建设与人文素质教育有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但是受历史惯性等因素的影响, 作为教学型、教学研究型高校的地方农业院校仍局限于培养具备相关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型人才, 重科学技术教育轻人文素质培养。尤其在就业压力越来越重的情况下, 大部分地方农业院校更是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人文教育, 很多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教学都是围绕市场转动, 学校成了“职业培训”的场所, 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现象已经十分严重。
1.3 学生本身认识不足
由于地方农业院校所设专业以自然科学类为主, 专业课程教育使他们更加缺乏获取人文知识的动力, 忽视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学习, 甚至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排斥人文类课程, 在人文类课堂教学时迟到或随意缺席现象严重。而正是这些学生人文知识非常贫乏, 对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知之甚少, 一些大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和世界历史文化缺乏了解, 更甚者一些大学生看不起农民鄙视农业。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因材施教, 激发学生学习人文科学的热情, 在专业教育的同时实施文素质教育, 是地方农业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困境。
1.4 忽视教师人文素质的提高
在人文素质教育中, 一些地方农业高校从一个误区走向另一个误区, 强调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 却忽视了教师人文素质的提高。地方农业高校人文学科基础弱, 一方面, 受学科、专业发展的制约, 地方农业院校人文学科教师相当缺乏难以承担起全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的重任。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 人文素质教育的专业教师不到20人却承担着全校近2万名学生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 青年教师已经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主体, 据教育部2007年统计年鉴显示, 在普通高等学校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教师总量的48.3%。无可非议青年教师思维敏捷、学历层次较高、接受新知识的速度快、掌握信息较多, 给高校教师队伍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但他们大多数人缺乏人文意识, 对“三农”也缺乏基本的了解, 更不知道如何把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 培养同学们甘愿服务“三农”的情节。
1.5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心脏”, 任何教育改革或教学实验都必须落实到学校课程的改革上。纵观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历程, 虽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许多显性或隐性问题,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人文素质教育实施以来没有形成既具有普适性又适应各校校情的课程体系, 对湖南高等农业院校调查后发现许多人文类的必修、选修课或难以开设、开足课, 或只能实施大班教学, 学生是否来上课也没有严格的考查制度, 迟到缺课现象严重, 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与教育质量, 成为了制约人文素质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2 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理论探寻
纵观我国农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历程, 反思我国农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经验教训, 结合对湖南高等农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 笔者提出构建“一个中心, 一个环节, 三个层次, ”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以利于培养适应湖南“四化两型”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
(1) “一个中心”, 即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为中心并将其作为办学的指导思想。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需要, 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需要, 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 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也应该成为地方农业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 学校的一切教育工作都应该紧紧围绕这一中心来开展。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指出:“仅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 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 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兴趣, 那是最根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的辨别力。”换而言之技术教育和人文教育对高等农业教育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二者相互补充, 高等农业教育的工具性价值和目的性价值才能统一起来, 才能使培养的人才既拥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又具有爱农并愿意投身农业事业的情怀。所以我们必须提升人文素质教育在地方农业院校的基础地位, 确立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并重的教育理念, 树立以“育人为中心”的教育观。
(2) “一个环节” 即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
教师是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实施者, 教师素质高低是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质量保证, 也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由于传统的地方农业院校人文学科教师师资力量不足, 专业教师特别是现在的青年教师人文素质有所欠缺, 有一部分教师的语言文字修养、文学艺术修养、历史和哲学修养等方面的整体素质未能达到相应的水平, 尤为严重的是不少教师缺乏对三农的正确认识, 因此我们必须要广泛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 使广大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 把人文素质教育内容以及对三农全面的认识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同时我们必须完善教师准入制度, 学校在引进师资上必须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 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在引进青年教师时, 要摒弃“唯学历”、“唯职称”、“唯成果”的准入门槛, 一定要做好对其政治素养、思想品格、学术道德等多方面的考察, 在源头上保证教师队伍的良性健康发展。我们还必须保证新进人员职业道德高尚, 具备教师基本功, 并有心致力于农业高等教育, 在对新教师进行培训时, 也应将师德修养作为主要的培训内容。此外高校的管理者也应关注教师的现实需要, 增强教师的职业归属感。换而言之管理层应该多关心教师的切身利益, 努力改善教师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条件, 为教师创造“多用武之地, 少后顾之忧”的环境, 使教师感受到学校的温暖, 从而把自己的切身利益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紧紧连在一起, 增强职业归属感, 提高自身人文素质。
(3) “三个层次”, 即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中, 把人文素质教育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 (主课堂) ;第二层次 (辅课堂) ;第三层次 (社会大课堂) 。①第一层次 (主课堂) , 即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要进入主课堂, 纳入教学计划, 列入课程体系。高等农业院校必须改革课程设计与设置, 构建、完善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使学生能受到系统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我们可以在低年级加强通识教育, 多增设一些人文社会科学以及涉农的选修课, 如中华文明、传统文化、传统道德中国农业等内容的课程, 并赋予相应的学分, 使这些课程规范化和科学化。同时, 实行辅修专业制, 使部分学生在主修某一专业的同时辅修人文社会科学专业。这样既可以保证专业技能教育的主体地位, 又可以坚守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地位, 更能以人文素质教育为重心, 摆正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 促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此外学校在充分研究高等农业校院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特殊规律的基础上, 重点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核心课程, 将教材建设、教学模式探索和教学资源建设统一起来,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加强网络课程建设, 形成质量较高、实用性较强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学校也应以自己的优势资源与其他非农高校的优势资源进行交换, 或者共同开发建设一些课程教学资源, 共同构筑有自身特色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在更广范围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共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②第二层次 (辅课堂) , 即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逐步建立第二课堂体系。大学校园是陶冶学生人文精神、思想道德情操的重要场所, 是进行人文教育、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课堂。大学校园文化氛围如同一种文化的“颜料”能够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得到文化的陶冶。大学的教化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的文化氛围, 因此学校要定期开展像文化艺术节、科技文化节、体育文化节和电影节等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 邀请一些知名校友和农业方面的专家如袁隆平等到学校进行讲座, 通过专家讲座和报告使同学们产生共鸣, 在更深入了解三农的同时也间接的提高了人文素质。③第三层次 (社会大课堂) , 即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 尤其是涉农方面的实践活动, 使农业院校的大学生们在社会实践中完善丰富自己的同时培养他们爱农、服务农村的情节, 让他们觉得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 在这片广阔的天地上自己将来将大有作为。此外对实践活动教育成果进行深入宣传和充分交流, 鼓励并组织以发表文章、交流讨论和报告会等形式让参与成员与未参与活动的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亲身体验和切身感悟, 其不可替代的生动、深刻、真实、感人的特点, 获得更大的受众辐射面和人文素质教育成效。
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育界面临的重要而迫切的任务。高素质人才不仅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 而且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人格健全, 绝非一个“单向度”的人, 而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这就需要重视、加强、改进人文素质教育, 提高人才人文素质, 培育人文精神。在湖南“四化两型”社会建设为背景下, 湖南高等农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不仅是对我省高等农业院校完善人文素质教育做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更期待培养出大批推进“四化两型”实现湖南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所需要的复合型农业科技人才。
摘要:农业科技日新月异和经济社会飞速发展, 要求农业科技人才不仅要及时地更新知识结构, 而且更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本文以湖南“四化两型”建设为背景将湖南高等农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为研究对象, 提出切实提高湖南高等农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实效性的“一个中心, 一个环节, 三个层次”教育模式, 以利于培养适应湖南“四化两型”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
关键词:四化两型,高等农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1]吴国盛.科学与人文[J].中国社会科学, 2004 (4) :4.
[2]舒解生.试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J].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5) .
[3]姚天行.论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论探寻[J].教育教学论坛, 2009 (9) .
[4]石亚军.论人文素质的“332架构”[J].中国高等教育, 2006 (19) .
[5]张勇.论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人文素质教育[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社全科学版) , 2007 (9) .
[6]李艳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职业技术, 2005 (1) .
人文农业 篇4
人文关怀, 即“以人为本”, 它要在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需求后, 特别注重研究人的精神需求, 发挥人的自由创造精神。纵观西方发达国家发扬人文精神的成熟经验可见, 人文关怀在其立法、建立社会保障机构制度、构建社会道德、组织与管理社会组织和社会秩序等方面均有充分体现。高校工会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也应该是从注重制度建设、环境建设及管理建设等多方面着手。
一、权利关怀
确立“以人为本”的制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实现工会的基本职责。人所具有的主体地位和个人独立价值表明, 人除了具有与其它动物所共有的生存需要外, 还具有人之为人的以自由、平等为核心的基本权利。为了体现工会的维权职能, 维护职工和学院之间关系的和谐稳定。2005年,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工会在党委的领导下, 制定了《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工会委员会工会会员管理办法》, 规定了全校在编教职工入会的程序和权利义务。
2010年,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第二届工会委员会成立。2010~2013年连续三年召开了全校教职工工会大会。大会秉承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理念, 根据《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工会会员管理办法》确立了有关学院重要制度的建立都要有全校教职工的参与的原则, 并要求工会工作必须要使全校教职工充分了解学院的大政方针, 对有关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的重大问题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事宜进行讨论和交流之后全员投票的制度。这种制度不仅体现了民主和公正, 而且使学院被忽略的、搁置的问题进入到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阶段。
职工大会的召开充分地实现了会员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对学院事务的参与权、对学院的工作监督的权利, 使全校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 为维护校园稳定、构建和谐校园、创建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特色的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二、生命关怀
在一切生命中, 人的生命具有最高价值。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 这是最起码的人文关怀。2010年以来,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工会定期组织教职工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 为职工创造预见疾病、预防疾病的条件。2011年初开始,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工会在每周三组织“我健康, 我快乐”健身舞蹈学习。为了将此项活动办得更加专业化和标准化, 工会管理者还派人专门学习广播体操和太极功夫等。这些活动使教职工变得更加有活力, 提高了教学和行政工作的效率。
更值得一提的是,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工会为了达到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强健职工体魄的目的。采取了职工自己交一部分会费, 工会给予一部分补贴的形式, 按照教职工的兴趣分别组成了羽毛球俱乐部、乒乓球俱乐部、登山俱乐部、棋牌俱乐部、合唱俱乐部、舞蹈俱乐部。这些锻炼活动不仅丰富了教职工的业余生活、强健了体魄, 更让教职工体会到了学院工会的温暖, 加强了学院职工之间的联系, 营造了团结的气氛和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生存关怀
生存关怀是关心教职工基本生活需求, 关怀困难、弱势教职工, 使其共同享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和机会。
为了更切实地关爱职工, 体现工会“家”的作用, 2011~2012年两年间, 学院工会就为20几位学院教职工的子女上大学进行了资助, 为教职工住院互助的资金共12, 103元。2012~2013年共探望患病住院职工50多人次;制定教职工及亲属白事慰问办法;为教职工住院办理医疗互助。2013年工会进一步完善了困难职工档案的管理, 为建立“教工之家”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同时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工会根据教工档案每年为300多位在职职工送上生日蛋糕购物卡100元;为退休老干部送温暖;为省部级困难劳模进行补助。
四、关爱女性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总共300多人, 女教工占全院教工人数的90%。因此, 工会将关心女性教师的权益和工作、生活作为工会发扬人文关怀工作的重心。在实践中工会从女教工的身心健康角度出发组织一系列活动。如:每年一度的三八妇女节庆祝活动都要选出“优秀女教工”、“优秀家庭”对职业女性兼顾家庭和事业所做的贡献进行奖励, 使所有女教工感受到了学院对她们的工作有认可, 对她们生活和家庭的关怀。而且, 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和女性相关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家庭关系等方面的讲座, 帮助职业女性从心理和身体方面了解自己、关爱自己, 学习处理好各种来自家庭和工作中的矛盾以及工作之余放松身心的方法, 使心思细腻的女性同胞在情感方面的需求有所满足。
五、自然环境关怀
生命源于自然、自然是人的母本, 这一事实注定了人永远是自然的一部分, 永远摆脱不了对自然的依赖性, 自然环境、生态状况是人存在与发展的自然价值和生存意义。因此, 关心自然与生态环境就是关爱每位教职工及家庭的切身利益。2010~2013年, 云南遭受到了三年干旱。单是2011年云南省不同地方相继遭受到了风雹、洪涝、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导致受灾地区农作物损失严重。
在这种省情下,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工会在党委的领导下响应云南省民政厅的号召, 在开展的“送温暖、献爱心”社会捐赠活动中踊跃捐赠衣物833件。同时, 工会制定了“节约用水8方面和节约用电10环节”的实施细则, 从日常生活的节水开始, 在做饭、洗澡、打扫卫生、用电、洗衣服等各个用水环节的具体节能方法上对全校职工进行了指导。在云南省2010年到2013年的三年抗旱中, 全校教职工积极捐款, 为云南省“抗旱救灾”贡献了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
2013年初, 为对将近三年的工作发扬好的做法、修正存在的问题, 学院工会在党委的领导下, 召集全体工会委员对工会三年来的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工作中存在着的不足进行了总结。制定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确定了在下一步的工会工作中要更深入、全面地发扬人文精神, 真正地使人文精神在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中起到团结人、关心人的重要作用。
摘要:近代人力资源研究表明, 人是劳动的主体, 只有对人高度的关注, 才能创造生产力, 提高工作的效率。在高校这一社会组织中, 研究如何将人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充分发挥, 对高校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因此,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领导下的工会在工作的实践中, 以“发扬人文关怀”为重点, 探索“以人为本”的具体方法, 以期更好地服务教职工, 实现工会的职能, 促进学院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高校工会,人文关怀,人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 .余兴友.浅议高校工会工作的重点[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07
人文农业 篇5
一、高职院校流动学生党员的定义及类型
高职院校流动学生党员是指因学生毕业顶岗实习或毕业离校, 已与原所在学校的党组织主动或被动地失去了正常的组织联系, 却又没有及时地与新就单位的党组织建立新的组织关系, 其组织身份事实上处于两地区和两单位党组织均无法行使有效管理状态下的党员群体。
流动学生党员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参加毕业顶岗实习的学生党员。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是在第三年离开学校参加毕业顶岗实习实训, 其中就有一部分学生是预备党员, 且占高职院学生党员较高的比例。他们虽然半年到一年离开学校, 但党组织关系在学校。二是尚未就业的学生党员。部分学生党员毕业后, 没有马上找到就业单位, 现有的国家有关毕业生政策规定, 毕业生派遣资格及学生户籍、档案可以在原就读学校保留两年, 这样其党组织关系也就随着档案保留在学校。三是已就业尚未办理转出组织关系的学生党员。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科学系为例, 从2009年到2011年5月份, 我系共先后发展学生党员96人, 其中2009年流动党员数为32人, 2010年流动党员数为47人, 2011年5月份止流动党员数为38人, 可见, 在我系现有的学生党员队伍中, 相当大部分属于流动党员。如何针对流动学生党员的现状, 加强对流动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 履行党员义务是新时期高职院校党务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总的来说, 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不能采用低年级学生党员的管理模式, 这就要求我们在管理方式内容上进行革新。我们结合近几年的实际工作, 总结高职院校流动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困难, 并就有效解决这些困难进行了探索。
二、高职院校流动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组织管理不到位, 造成流动学生党员管理较薄弱, 教育难度大。
一方面, 由于高职院校开展了教育教学, 实施“2+1”“2.5+0.5”等教学模式, 这样一来三年级学生党员也就基本上成为流动党员。由于高职院校的教学规律, 学生党员发展高峰主要集中在二年级第二学期, 这些学生流动党员党龄短, 党性意识较为淡薄, 而且有些党员还会认为如果不是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 党员身份价值不大, 所以毕业后对自己的组织关系漠不关心, 至于参加组织生活、履行党员义务、缴纳党费等责任意识淡薄。另一方面, 由于这些学生党员不在校, 组织管理缺乏相应的制度, 党务工作人员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就常常难落实到位。如我系2010年6月毕业的商务英语张同学, 在苏州工业园区和几个同学合租一套房屋, 平时就在附近的几所大学流动销售一些电脑用品, 收入多的时候每月有2~3千元, 少的时候每月仅八百元。像张同学这样就是典型的非正规就业者, 虽然暂时没有和正规的公司签约, 但也在自食其力。对于他而言, 如何参加组织生活、履行党员义务就对我们党务工作者的工作提出了挑战。
2. 学生流动党员的去向难掌握, 党费难以按时足额缴纳。
学生流动党员由于就业范围广, 加上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离职率高等原因, 很难及时知道他们的去向。在缴纳党费上, 我院在校学生党员的标准按照0.5元/月, 而对已签订就业协议的学生要求是按照工资标准缴纳。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学生流动党员岗位变动频繁, 收入不稳定, 党费收缴标准就很难统一, 党费也自然无法正常收缴。还有部分党员则因为工作等原因或没有固定收入来源, 离校后长时间不与组织联系, 不愿缴纳或不按要求缴纳, 造成有的一年缴纳一次全年党费或提前交纳全年党费, 这都对党费的正常收缴提出了新的课题。
3. 学生流动党员支部活动难开展, 党员先进性难体现。
学生流动党员由于实习单位较分散, 有的党员甚至跨省实习, 路途较远, 这就使他们无法按时参加支部的组织生活。另一方面, 由于学生党员在发展过后, 真正的教育培养不够, 导致学生党员的政治理论修养没有进一步提高。因此在离校后, 一部分学生流动党员就会出现党性意识淡漠和组织观念不强的情况, 对党员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也就欠缺思考, 作用就难以发挥, 先进性就难以体现。
4. 学生流动党员自身组织观念淡薄, 主观上存在问题。
由于高职学生流动党员主要在二年级入党, 在校接受党组织培养教育的时间较短, 党性意识比较薄弱, 而到了校外后, 由于环境的变化, 再加上激烈的社会竞争, 学生党员就淡薄了组织观念, 缺乏参与党组织生活的主动性, 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 也就无法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以上这些问题, 都影响和制约着高职院校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针对这些现象, 我系十分注重学生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主要实施了以下措施。
三、加强高职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对策
1. 针对部分流动党员的党性意识淡薄, 注重在离校前加强引导, 增强他们的党性观念。
2010年6月份毕业前, 我系组织了40名流动党员进行了党性党规教育, 组织他们学习党章, 加强党的组织生活纪律、党员责任和义务教育, 教育他们以党员标准时刻要求自己, 要树立党员形象, 主动与学校保持联系。通过这些引导, 加强了这些学生流动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 使他们主动接受管理, 打好思想基础。
2. 针对组织管理不到位, 完善学生流动党员的管理体制。
如我系于2009年颁布了《人文系实习生流动党员管理办法》, 同时制订了《人文系实习生党员考察表》, 要求支部书记和培养人及时掌握本支部每位学生党员的联系方式, 了解他们的工作和思想状况, 给他们传达学院近况和党支部的活动安排, 通报支部工作情况, 同时还征求他们对支部工作的意见。通过这些做法, 来逐步改进工作方法, 完善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制度, 从而来规范学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
3. 针对学生流动党员工作的不稳定性, 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模式, 把规范化管理与人性化服务相结合。
流动党员流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工作的不稳定性, 他们的困难主要集中在找一份稳定的工作, 因此党组织要为他们积极提供就业信息, 同时党组织还要主动与流动党员保持密切联系, 主动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使他们能时刻感受到党组织就在他们的身边, 从而来激发他们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 增强党组织对党员的凝聚力和吸引力。2009年在我系党组织的推荐下, 我系共有21名学生流动党员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岗位。同时, 系党务工作者还积极为学生党员排除了组织关系转移过程中的各种困难, 简化学生党员接转组织关系的手续, 也进一步规范了学生流动党员的管理。
4. 针对学生党员流动性大的特点, 创新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方式, 建立教育管理服务的沟通平台。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与资源优势, 建立学生流动党员信息档案库, 掌握其流动去向、联系方式等。同时, 通过“党建综合信息平台”, 完成教育管理的各类事项。我系的具体做法为:一是利用网络等建立网上党员联系群。要求学生流动党员定期访问, 过好组织生活, 在群上建立“党员之家”, 党支部定期把一些学习资料放在群共享里, 供学生党员学习。学生流动党员可以通过网上“党员之家”了解学校学生党建工作, 和党组织交流, 开展谈心活动, 汇报自己的工作和思想情况, 同时还在群公告里挂放要党员展开讨论的时事话题、网络留言等, 学生流动党员可以根据新近发生的时事政治, 依托该群举办网络思想交流座谈会。二是建立党员信息数据库。将党员个人资料录入管理系统, 实现实时电子化管理。三是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 让学生流动党员定期递交思想汇报材料, 保持与党支部定期的联系。由于利用了现代网络的快捷和便利作用, 进一步提高了学生流动党员的管理效率和教育水平。
5. 通过建立专人联系制度, 实现双向交流, 抓住合适时机开展教育。
由于学生流动党员分布散、流动性强, 因此要明确责任, 建立联系人制度。我系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中努力做到“五个一”:走访一次流动党员, 具体了解去向、从业单位、联系方式;联系一次流动党员, 送去一份慰问;查看一次党员作用发挥情况;收缴一次党费。在实习走访中, 教育他们树立服务意识, 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做好实习就业工作。联系人还要负责向党组织提交所联系的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的表现和否能够按期转正的意见。
总的来说, 加强大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目的, 既要体现组织的关爱和温暖, 又要积极为流动党员在社会实践中搭建平台, 使其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上只是人文科学系在实践中的一些心得, 我们还要不断提高认识, 积极探索, 大胆实践, 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学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
摘要:加强对学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是新形势下高校党建的重要任务。但在实际工作中, 对于流动学生党员的管理不同程度地存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科学系学生流动党员进行调查, 就现有的工作情况, 为了发挥流动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提出了在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管理机制和党员思想教育机制上需要重视和改进的地方。
关键词:高职院校,流动学生党员,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1]丁东锋.加强与改进高校流动党员的管理[J].党政论坛, 2009, (1) .
[2]程亚鹏.暂缓就业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问题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9, (7) .
人文农业 篇6
盖志毅 (以下简称盖) :内蒙古许多地区可以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道路。如内蒙古扎兰屯市逐步形成具有本地区特色的质量效益型的生态农牧业。扎兰屯市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36万亩, 占总耕地的74%, 基地规模居全区第一;获“三品”认证45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6个, 地标数量在全国县级地区排名第一;连续5年承办绿色食品交易会, 成为全区绿交会固定承办地。对于生态脆弱的荒漠化和荒漠地区, 要把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结合起来, 使“绿起来”和“富起来”相结合。
记者:鄂尔多斯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和探索, 走出了一条内蒙古西部地区依托资源产业发展地区经济, 同时实现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双赢发展的独特模式。
盖:是的, 鄂尔多斯崛起不仅仅靠资源富集。鄂尔多斯市十分注重恢复地力, 实现生态保护与发展生产和提高农牧民生活“三生统一” (生产、生活、生态) 。并创造性地通过“一举五增” (沙柳增值、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地方增税) , 把国家、地方、企业和农牧民的积极性有效调动起来, 书写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和互促的典型案例。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被誉为内蒙古民营企业“第一强”, 也是斥巨资进军库布齐沙漠改善生态环境的“领头羊”。总裁赵永亮说, “内蒙古的优势产业就是钱学森院士在给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成立大会贺信中所说的“沙产业、草产业”, 这是内蒙古新的经济增长点。生态建设不能以绿色画句号。治理沙漠, 生态建设是手段, 发展绿色产业、向市场要效益才是目的”。东达集团搞库布齐沙漠沙柳综合利用产业化工程, 共包括3项建设内容:一是投资21亿元, 建设年产50万吨沙柳制浆配抄挂面箱板纸项目 (首期工程10万吨, 投资4.7亿元) ;二是投资3亿元, 在库布齐沙漠内建设沙柳种植基地20万亩, 10年建成;三是投资1亿元, 建设舍饲15万只白绒山羊的养殖基地, 5年达到设计能力。这些项目的终极目的就是要把绿色植被的建设尽快组合成沙产业、草产业的链条, 实现“沙漠增绿、资源增值、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帮助群众奔小康上富裕路。
记者:东达集团的实践从另一个侧面彰显了我国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也探索出了一条内蒙古“绿色崛起”的路径。
盖:可以这么评价。在库布齐沙漠的治理中, 他们依靠经济杠杆实现了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每年洪水从库布齐沙漠向黄河输沙就达1.6亿吨, 曾经造成黄河断流改道、包钢断水停产。他们在库布齐选择耐旱的乡土树沙柳为治理沙害, 防风固沙护堤保护黄河母亲河的先锋树。沙柳每3年必须平茬一次, “平茬复壮”下来的沙柳, 可以用来造高档挂面箱纸板, 不污染环境, 拉起了产业链条。东达蒙古王集团在福源泉生态基地投入3000万元, 建立沙柳示范区5万亩, 已带动周边300多户农户种植沙柳, 使项目区沙柳面积达到70多万亩。赵永亮主张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三业结合”。他认为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恢复生态、发展生产、提高生活三者兼顾。
记者:您在近期的著述里面运用耗散结构理论诠释经济学现象, 引起读者广泛关注。内蒙古目前在特定的经济周期运行阶段正在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 您怎么看这一时期的经济转型?
盖:将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生态屏障, 就要使屏障内的负熵值的耗散程度尽量减轻。美国学者杰里米·夫卡金和特德·霍华德在《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一书中系统的简述了熵定律和熵定律在经济社会的运用。熵 (Entropy) 本来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 是一衡量混乱程度的度量。在物理学中, 熵定律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认为能量是守恒的, 不灭的, 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变到另一种形式。就表面看, 这似乎是说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可以高枕无忧的滥用。但事实上, 非常遗憾的是, 物理学中还存在着热力学第二定律, 该定律表明, 能量只能不可逆转地沿着一个方向转化, 即对人类来说是从可利用的到不可利用的状态, 从有效的到无效的状态转化。物理学意义上熵就是这种不能再被转做功的能量的关系。由于热力学二定律的作用, 当能量从一种状态转到另一种状态时, 损失了能在将来用于作某种功的一定能力。熵表明, 物质与能量只能沿着一个方向转换, 即从可利用到不可利用, 从有效到无效, 从有序到无序。熵的增加, 意味着有效能量减少。热力学第二定律是无法逃避的, 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方向, 成为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一切生命的基础最初来自太阳的能量, 因此, 生命也不能逃脱熵定律, 有机体通过从环境中吸取负熵来生存和进化, 并不断从环境中摄取。熵是经济稀缺的主根, 一切循环活动都要耗费环境中稀缺负熵物质, 一个物质和能量上封闭的循环系统是不可能存在的。
比利时著名学者、布鲁塞尔学派领导人普里高津 (I.Prigagine) 指出:系统存在一个边界, 在这个边界上它与周围的物质世界进行着持续的物质和能量交流———从边界外吸收低熵的物质-能量, 通过经济过程内部的消费变成高熵的废物后, 再将其源源不断地排放出去。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 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某一特定的阈值时, 量变可能引起质变。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能量与物质, 就有可能从原来的无序状态变为一种在时间、空间或功能的有序状态, 这种平衡状态下的有序结构, 就叫耗散结构。耗散结构一经形成, 它就具有抗干扰能力, 一般性的涨落 (波动) 会被耗散结构所吸收。
依照这一理论, 内蒙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途径, 把对生态屏障的破坏压缩到最低。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是内蒙古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因此,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突破口。让市场说出生态真理, 为循环经济发展注入内生的、自运行的动力。要关心在内蒙古的产业原材料从哪里来 (From where) 、生产什么 (what to do) 、如何生产 (how to do) 为谁生产 (for whom) 、到哪里去 (To where) 等问题。博尔丁从“物质不灭”定律出发, 把地球比作宇宙飞船, 旨在说明地球是一个物质上封闭的系统。在其中, 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不应是线性关系, 而应是循环的关系。这就突破了传统经济理论仅仅将经济的目的视为创造效用并相应地组织经济活动的狭隘视野, 重新考虑地球这个封闭系统为我们获取效用的行为所设定的限制或界限。世界著名生态经济学家赫尔曼·戴利1970年提出“稳态经济”理论, 它不仅直接受到约翰·穆勒的“静止状态”思想的影响, 而且也是对博尔丁的“宇宙飞船经济”思想的系统化的阐释。特别是, 戴利通过“规模”概念, 提出了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均衡关系问题, 在国际学术界形成广泛影响。戴利指出, 经济系统是具有有限资源和环境容量的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开放的子系统。戴利把保持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合理的规模”与主流经济学所研究的“资源有效配置”和“产品的合理分配”并称为生态经济学研究的三大基本目标。显然, 这是一种“内外均衡”的思想。把反映经济系统内部再生产关系的“内部均衡”, 与反映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再生产关系的“外部均衡”紧密地结合起来。其一, 从生态—经济大系统的角度, 统筹经济系统内部以及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流动关系;其二, 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看作是一个功能上相互依存的统一的大系统, 从大系统整体功能的均衡与持续出发, 来把握人类经济的可持续性问题。在承认经济活动的规模受到其所在自然生态系统的资源提供能力和环境容量的严格限制的前提下, 研究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探讨如何通过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 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把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看作是一个以功能 (资源提供、废物消纳、生态服务等) 为联系的有机整体, 以保持生态—经济大系统整体功能的和谐、稳定和协同演进意义上的广义循环为目的, 研究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功能的均衡和协调关系。
生态环境承载力———特定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所能承载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将内蒙古经济发展置于生态环境承载力之内。
经济规模or人口规模
区域资源禀赋or环境容量
要实现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使两个系统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保持在自然资源与环境系统的承载力之内。这就是经济系统活动必须遵循的“生态真理”。在生态系统对经济系统的“规模”限制下, 追求资源环境的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 以经济与生态的双重“效率”来评价与引导经济活动的水平。
记者:资源优势是相对的、动态的。目前在自治区理论界广泛研究的非资源型发展尚处于探讨阶段, 急于求成不会有很好的效果, 发挥资源优势依然是根本。如何更好地发挥内蒙古的资源优势实现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依然是今后一个时期不容回避的课题。
【人文农业】推荐阅读: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学生会办公室学期总结08-27
学《教师人文素养》,做有人文素养的教师05-29
人文困境07-17
人文关爱07-22
人文形象10-19
人文文化10-21
人文写作05-14
人文活动05-19
人文评价05-22
人文解读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