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和方法

2024-10-09

方式和方法(精选12篇)

方式和方法 篇1

随着我国与国际交流程度的频繁和加大, 英语作为世人普遍使用的交流工具愈加明显。我国自从加入世贸以来, 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开设英语课程, 这说明我国是多么重视英语教育。初中英语教学是打基础阶段, 对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丰富日常交流词汇、掌握基本语法和熟练地用英语进行交流都十分关键, 其教学的方法、理论和实践也就更加重要。本人结合十几年的英语教学经验, 对初中英语的教学方法和方式进行初步探讨。

一、明确和端正学习目的, 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浓厚兴趣

1. 要让学生从思想上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

初中学生的年龄在13~16岁之间, 让学生明确只有学好英语、继续深造、掌握更多知识, 才能实现个人梦想, 才能为祖国和社会作贡献, 才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2. 学习兴趣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十分重要。

俗话说,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初中英语教材涉及的词语和语句都能紧扣日常生活和交际, 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情景设计, 利用实物、图片、幻灯片和录像等教具, 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消除学习英语过程中死记硬背单词和语句的乏味性, 增强英语教学的趣味性, 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3. 做好教学反馈, 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互动和交流, 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重要方法。

与中文“平仄”发音不同, 英语有着自己的发音方式, 学生往往在英语单词下面做一些汉语注解, 如“delicious”注“地利舍死”这样的汉语。可想而知, 其异腔怪调式读音在课堂上会带来怎样的“轰动”效应, 教师要给予纠正, 引导其使用音标学习单词。在批改学生作业时, 不能简单做出“good”或“bad”这些简单字眼的批语, 而是要从学生作业和考卷中发现学生的进步, 给予适当的赞扬和物质奖励, 找出不足之处, 有针对性地进行鼓励和提出期望。这样学生会感觉到自己的努力得到肯定, 才能保持长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注意教学方式, 强化英语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死记硬背是英语学习的大敌, 不仅会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而且学习效果也是事倍功半。不死记硬背, 并不是不去学习和掌握单词和语句, 恰恰相反, 熟练掌握单词、基本语句和语法是学好英语的基础。

1. 孤立地学习单词, 很难取得好的效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如, 我在教授新的单词时, 注意对学过的同类或相关单词进行归类和总结, 例如, “noodle (面条) ”、“bowl (碗) ”, “chopstick (筷子) ”和“spoon (匙) ”, “bread (面包) ”和“butter (奶油) ”, “water (水) ”和“fire (火) ”等, 这样便于学生进行联想记忆。

2. 在语法的教学过程中, 首先要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个感性的认识和理解, 不要过多纯知识传授、书面练习、语法分析和规划记忆。

例如, 在讲解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时, 先通过实物或图片比较。3栋高矮不一样的楼房, 引出这个语法的结构和功能:No.1 Building isbig, No.2 Building is bigger和No.3Building is biggest 3个句型, 学会“Which is bigger?”和“Which is biggest?”等句型, 然后结合教室内和生活中的物品和人进行练习。利用这种教学方式, 可使语法知识由抽象变得形象, 从而降低了语法学习的难度。

3.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先吃透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 按照教材的科学设计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

在初中英语新教材中, “dialogue”占了很大一部分, 很多新单词和语法都涵盖其中。我的经验是:学习新的“dialogue”分为三步走:一是教师讲解和领读新单词和新句型;二是在学生自行理解对话内容的基础上, 由不同同学扮演角色朗读对话;三是教师对学生朗读对话过程的错误发音和不当理解进行纠正和强调。这样, 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就会聚精会神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整个班级学生的精力也全部集中到要学习的内容上, 可取得印象深刻和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高教学效率, 还必须科学合理地利用教学时间。除正常课堂教学时间外, 高效的利用早读时间也是学好英语的重要方法。我在早读时, 多叫学生上台进行默写生词、板书句型、情景设计和对话比赛, 这样容易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 可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训练。

初中新教材所选的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中招英语的升学考试也越来越侧重于对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的掌握。因此, 英语教师要注重和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方式, 培养学生对英语的主动学习兴趣, 使学生轻松掌握英语单词和语法, 从中找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 让学生轻松用英语, 流利说英语, 随时随地学英语。

方式和方法 篇2

SAT写作题目由两部分组成Prompt + Assignment。

例如:

Prompt :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other people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virtues. We shall be both kinder and fairer in our treatment of others if we understand them better. Understanding ourselves and understanding others are connected, since as human beings we all have things in common。

Assignment :

Do we need other Peopl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ourselves?

Prompt的作用是给考生提供理解Assignment的线索。Assignment中的问题是作文中要回答。

由于SAT是针对高中生升大学的考试,因此写作话题不需要具备单项的专业背景知识,但话题涉及范围却非常广泛,包括文学、艺术、运动、政治、技术、科学、历史及时事。我们需要注意的是SAT的Official Guide中清楚地说明The essay readers are not looking for one correct viewpoint。

初中英语教学方法和方式之经验谈 篇3

【关键词】初中英语 教学方法 教学方式

一、明确和端正学习目的,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浓厚兴趣

初中学生的年龄在13~16岁之间,他们已经习惯上用母语中文进行表达和交流,突然让他们重新开始学习一种在他们看来“发音古怪”、“晦涩难懂”和“表达困难”,而且在现实和未来都不一定能用得上的语言,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此,要学生从思想上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中学生是个爱“做梦”的年代,估计没有哪个学生愿意自己碌碌无为过完一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科学家的梦想、作家的梦想或成功商人的梦想,在适当时机,让学生明确,只有学好英语,继续深造,掌握更多的知识,才能实现个人梦想,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和祖国。

俗话说,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在英语教学和学习中显得十分重要。初中英语教材涉及的词汇和语句紧扣日常生活和交际,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情景设计,利用实物、图片、幻灯片和录像等教具,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消除学习英语过程中死记硬背单词和语句的乏味性,增加英语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做好教学反馈,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互动和交流,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重要方法。与中文“平仄”发音不同,英语有着自己的发音方式,对于较长的单词如“tomorrow”,学生并不一定在初学时就能完整和准确地拼读,作者的一个学生为了容易记住这个单词,该单词下面自行做了一个注解“T毛肉”,可想而知,其“异腔怪调”读音在课堂上会带来怎样的“轰动”效应,但此时不能对学生进行盲目批评,甚至嘲笑,否则很容易给学生造成心理障碍,从而不愿开口,甚至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对于学生取得的哪怕是一点的成绩和进步,要不吝赞扬和鼓励。在批改学生作业时,不能简单做出“good”或“bad”这些简单字眼的批语,而是要从学生的作业和考卷中,发现学生的进步,给予适当的赞扬,找出不足之处,针对性地进行鼓励和提出期望,这样,学生会感觉自己的努力受到了肯定,才能保持长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注意教学方式,强化英语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前面已经说过,死记硬背是英语学习的大敌,不仅会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且学习效果是事倍功半。不死记硬背,并不是不去学习和掌握单词和语句,恰恰相反,熟练掌握单词和基本语句和语法是学好英语的基础。

孤立地学习单词,很难取得好的效果。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比如,在学习“parents”这个单词时,我会问学生“父母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付出了很多的辛苦,我们应该感谢他们,可你们知道用英语怎么拼写父母这个单词吗?”课堂气氛这时候往往被很快调动起来,学生们也能很快掌握这个单词的拼写和读音。再比如,教师在教授新的单词时,要注意对学过的同类或相关单词进行归类和总结,比如“noodle(面条)”、“bowl(碗)”和“chopsticks(筷子)”,“bread(面包)”和“butter(奶油)”,“water(水)”和“fire(火)”等,这样便于学生进行联想记忆。

在语法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过多强调知识传授、书面练习、语法分析和规则记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接受多,主动探究少;机械训练多,生活情景少;枯燥乏味多,快乐趣味少。作者认为,在语法的教学中,一定先要让学生对所讲的内容有个感性的认识和理解。比如,在讲解比较级和最高级时,先通过实物或图片比较(比如,三栋高矮不一的楼房),引出这个语法的结构和功能,引申出No.1 building is big,No.2 building is bigger和No.3 building is biggest三个句型,学会“which is bigger?”和“which is biggest?”等句型,然后结合教室内和生活中物品和人,引导学生利用“high,higher,highest”“fat,fatter,fattest”和“odd,odder,oddest”等词汇进行造句和表达。利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使语法知识由抽象变得形象,从而降低了语法学习的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他们学得快,记得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吃透教材的教学精神,按照教材的科学设计进行教学。比如,在初中英语新教材中,“dialogue”占了很大一部分,很多新单词和语法都涵盖其中,有的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一个人“独立”完成了单词讲解、语法剖析和语句朗读全部工作,至始至终没有让学生参与其中,课堂教学成了教师的一个人表演,教学效果十分不佳。根据作者的经验,学习新的“dialogue”分为三步走,一是教师讲解和领读新单词和新句型;二是在学生自行理解对话内容的基础上,由不同同学扮演角色朗读对话;三是教师对学生完成对话过程的错误发音和不当理解进行纠正和强调。这样,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聚精会神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整个班级学生的精力也全部集中到要学习的内容上,可做到印象深刻和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还必须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时间。除正常课堂教学时间,高效地利用早读时间也是学好英语的重要方法。初中学生尚处于心智发育时期,自律性不强,有的教师在早读时间,让放任学生自学,这样很难保证学习效果。作者在早读的教学过程中,多采用让学生上台进行默写生词、板书句型和情景设计和对话比赛,这样容易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可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对于完成较好的同学进行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教学效果好。

初中新教材所选的话题、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招和高考英语的升学考试也越来越侧重于对英语的实际运用和驾驭能力的掌握。因此,英语教师注重和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培养学生对英语的主动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掌握英语单词和语法也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苏舒雅.初中英语教学方法浅谈.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0,8(3):116.125-126.

[2]王立群.初中英语教学方法探讨.攀枝花大学学报,2000, 17(4):52-53.

[3]王雁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情趣.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5,(6):88-90.

[4]顾莲芬.培养英语学习兴趣之我见.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1998,(4):121.

[5]谭乐华.浅谈初中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发明与创造, 2006,(2):30-35.

教师培训的方法方式和功效 篇4

一、深化“点、面结合”培训方式, 充分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点、面结合”的培训方式主要是指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校本研修为主渠道的常规培训形式。

我们坚持“走出去”“送下去”的原则, 夯实培训基础, 确保培训质量。

“走出去”是指组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赴先进地区考察参观或到名校进行培训。暑假期间, 市教育局先后组织四批高中学科带头人、高中教学标兵、初中学科带头人、职教学科带头人赴东北师大、北京师大以及重庆几所职业中学进行培训学习。为了扩大培训成果, 市教育局还要求外出参加培训的教师每人写出培训学习报告或学习心得体会, 优中选优, 在内部刊物上开辟专栏, 加以介绍。

“送下去”是指组织参训教师先培训本单位教师, 还要按照市教育局的安排, 给外单位的教师进行二级培训, 以点带面, 辐射倍增。

在岗研修、自学反思式的校本研修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研究表明, 教学现场指导是最有效的形式, 也是最受欢迎的形式。专业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备课 (设计) 、听课 (观察) 、评课 (总结) 、指导改进等, 对教师专业成长帮助最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在这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并作出了积极探索。

1.深入一线, 大面积听课, 了解并掌握每位教师的实际情况, 将教师分成不同层次, 建立教师成长档案。

2.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采用不同形式的帮扶措施, 激励先进, 鞭策后进, 有效实施校本培训。对骨干教师, 让他们在全校范围内举行公开课, 并进行说课, 分学科组织教师听课, 通过说课、议课, 提高做课和观课教师业务水平。

3.对能力有待提高的教师, 跟踪听课, 开展“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帮扶方式, 跟踪一段时间后, 再让他们举行公开课、说课等活动, 让学校同学科的教师和他们共同交流, 力争在半年时间内使这部分教师在业务上有较大的提高。

4.举办业务专题讲座。进修学校下乡教师每人每学期举办一次业务专题讲座, 这样既锻炼了进修学校教师的能力, 提高了业务素质, 又传授了先进的教育理念, 提高了基层教师的理论和业务水平。可谓“教学相长, 相得益彰”。

二、打造远程教育平台,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依托网络平台开展教师培训、研修活动, 已逐渐成为教师培训的另一种重要形式和发展方向。

近年来, 教师进修学校采用多种方式对教师进行分层次分阶段、多渠道的教育技术培训, 有效地提高了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1.普及培训。结合河北省继续教育中心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初、中级培训考核工作, 面向所有的教师开展培训。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多媒体设备的基本运用、因特网页、收发邮件以及运用校园网与其他教师交流等。通过培训, 教师可了解信息技术能干什么, 能带给他们哪些方便, 带来了哪些冲击以及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的各种变革。通过培训, 将信息技术真正用于平时的办公、教学与交流, 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 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

2.骨干教师培训。在近年来的骨干教师培训中, 我们在重点培训教育理论、教学技能、教研教改等科目的同时, 有意识地把教育技术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 提高了骨干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 并通过骨干教师的引领来带动和辐射更多的教师。

由于我市硬件条件好, 培训组织严格周密, 培训各环节进行的扎实而富有成效, 我市远程网络培训受到了教育部、省和邯郸市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我校被省教育厅推荐为教育部知行中国示范区, 并荣获“‘知行中国’班主任全国优秀项目团队”称号, 多名参训学员的班主任案例被“中国教师研修网”推荐为“优秀案例”。

通过开展一系列针对性的培训, 我市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显著提高。

一是薄弱学科师资缺口得到缓解。

五年来, 我市共培训音、外、美、信息技术学科教师1200多人次, 其中培训专业不对口教师500多人次, 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 使音、外、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得以顺利开展。

二是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两年来, 我市新增省级骨干教师15名, 邯郸市级骨干教师35名。同时, 为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我市通过选拔和培训新增加市级骨干教师368名, 使我市县级骨干教师增加至840名。骨干教师素质的提高和壮大, 进一步发挥了他们对全市中小学教师的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动作用, 对提高我市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是教师的专业水平在培训中得到提高。

通过以上各种培训, 教师新课程理念逐步深入, 驾驭新课堂教学能力得到提高。

四是班级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高中数学高效的教学方法和方式 篇5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听课效率

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相结合,对教学方法展开优化创新活动,符合学生数学认知成长诉求。特别是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激活学生学习思维。教师对思考问题展开优化设计时,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设计覆盖面更为宽广的教学问题,以提升学生思维频度。因为问题设计科学到位,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听课质量。学生对数学思考问题展开深入探究,参与度大大提升,学生学习呈现多元化特征,学习感知自然丰富多彩。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设计思考问题,对学生学习思维形成强力刺激,学生好奇心探索欲望促使学生展开主动学习思维。如《柱、锥体的结构特征》学习时,教师利用多种媒体形式展开课例讲解,然后给出思考问题:棱柱、棱锥分别具有什么几何性质?圆柱、圆锥是如何形成的?棱柱与圆柱、棱锥与棱柱有什么共同特征?学生拿到思考问题时,参与积极性大大提升,课堂学习探究气氛渐浓。教师组织学生展开集体讨论,学生展示学习思考。有学生说:两个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和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这样的几何体才是棱柱。圆锥和圆柱的形成:以直角三角形一个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获得的几何体,就是圆锥;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形成的几何体叫圆柱。教师对学生讨论结果展开评价活动,明确学生学习认知的正确性。

二、介入建模意识,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数学教学过程中介入建模意识,让学生借助数学建模教法设计,对数学认知展开多重学习感知。所谓数学建模,是指数学概念集合性研究,体现数学认知的内在联系。数学中的几何,化学中的元素周期表、物理上的万有引力定律等,都是数学建模典范成果。在信息技术全面介入课堂教学之后,为建模顺利运用于数学教学创造良好条件。学生对建模有浓厚探索兴趣,教师及时启动数学建模进程,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热情。

建模是一种数学学法运用,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建立数学模型时,需要组织学生集体操作,以提升学习有效性。如这样一道题:现有10瓶啤酒,每三个空瓶可以换一瓶啤酒,问总共能够喝到多少瓶啤酒?教师任务提出后,让学生构建数学模型:将原有啤酒瓶数和实际能喝到的瓶数列出表格,通过观察发现。当原有偶数瓶啤酒时,实际能够喝到原来3/2倍瓶数的啤酒。如果原有奇数瓶啤酒时,则实际喝到原来的3/2倍瓶数取整的饮料。如果换一种思路:每喝两瓶啤酒,可以借用一个空瓶,这样就出现了崭新的分配思路。教师对学生建模情况展开评估,学生参与研究热情很高。建模是一种学法运用,更是一种学习思想,利用建模形式学习数学,给学生带来重要学习思维启动契机。

三、注重实践训练,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课堂训练设计时,教师要注意展开优化设计,在布设课堂训练任务时,要关注其实践性,发动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深度介入课堂训练活动,对数学认知进行横向纵向拓展,真正理解数学的实践运用。在训练设计优化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以提升学生数学认知的主动性。数学逻辑性更突出一些,教师要注意设计更多思维训练内容,在培养学生展开思维学习时,培养良好习惯,为全面塑造学生数学能力做好铺垫。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学习时,教师组织学生利用绘制空间图形展开学习训练。如用斜二测画法画长4cm、宽3cm、高2cm的长方体的直观图。学生快速行动起来,首先画出轴,然后画出地面,画出侧棱。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先让学生展开自评活动,然后是互评,对画法正确性进行评价。最后教师给出客观点评,指出学生操作存在的问题。教师设计动手操作性课堂训练内容,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形成感知。在展示阶段,组织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评价活动,有效完善了学生学习认知体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主动意识,有益于帮助学生建立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学生数学学力基础不同,数学认知能力呈现差异性,教师展开教法创新活动,现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共识。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适宜教学情境,可以给学生形象直观感知创造条件;启动建模意识,从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入手,促生了课堂教学效率;升级课堂训练,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可以使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的学习认知。

四、高中数学教学的课堂导入方法

1. 采用回顾复习导入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回顾复习导入法导入新课内容。因为到了高中阶段,学生所学的内容多了,学过的旧知识也比较多,而且新旧知识之间联系比较紧密,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在导入新课题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复习学过的旧知识,再自然而然地进入新知识的讲解。教师运用这种方法导入新课内容,不但让学生复习和巩固了旧知识点,而且可以也引导学生把新知识点一步一步地进行吸收和理解,能从浅到深、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得到提升,从而促进学生用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来启发数学思维,增强对新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2. 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法。“疑问和惊奇是大家进行有效思维的开始。”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探究问题,并能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正确的解答,是现在高中教师所面临的任务。所以,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导入新课内容时,可以有意创设问题情境,让疑问成为悬念,并提出一些与所导入的新知识点有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来探索新的学习内容。

方式和方法 篇6

物理学是一门理论和实验高度结合的学科,它特别强调正确有效的研究方法,严谨缜密的推理和归纳,科学方法是中学物理教学主要内容和任务之一,特别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物理课程的三维目标中明确提出了“方法”目标,要求学生在物理学习中“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这就对物理教学提出了明确的教学目的,使得科学方法教育得到更广泛的认识和实施.传统的物理教学过分在学科知识积累与应试技能上做文章,忽视了科学素质、科学方法和学习体验,以至于高中生活成了“苦学”的代名词,使得原本可以“开阔视野、充实思想、愉悦精神”的学习生活变得枯燥无趣.极大的束缚了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这种教育的失衡也严重影响了我们国家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综合竞争能力.因此,在当下新课程改革中深入思考科学方法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高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两种基本方式

物理知识和物理科学方法构成物理学大厦.但是长期以来,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是最不清楚的问题之一.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一是没有纲要性或权威性的教学目标或课程标准来指导,二是从教材的编写体系来看,物理科学方法这条暗线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在庞大的物理知识中难见只言片语.这种情况就导致长期以来物理教学对物理知识采用显处理,而对科学方法采用隐处理.科学方法隐性教育就是在教学中隐蔽地发挥科学方法的导向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教学过程中不明确指出科学方法的名称,不说明科学方法的原理,不揭示科学方法的本质与操作过程.所谓科学方法显性教育,是指教师有意识地公开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学生有意识地学习科学方法,以达到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和形成科学态度的目的.虽然科学方法隐性教育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强调渗透和铺垫,追求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水到渠成地体会和领悟科学方法,然而隐形教育不能让学生有意识地学习科学方法和获得对其理性认识,不能让学生自觉地以科学方法为指导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容易使“过程与方法”维度虚化并导致科学方法教育的方式不甚明朗.在物理教学中进行科学方法显性教学,可以使科学方法教育有的放矢,有据可依,并为学生提供学习科学方法的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应用能力的关键就是科学方法的习得,一线教师所谓的学生不会“开生题”都是源于科学方法教育的缺失.然而科学方法有其独立于物理知识的表达体系,并往往隐藏在知识背后,且需要学科特色与心理学的结合.这就要求教师以理论思维的观点来规划物理教学过程,从而实现充分、 有力、简约的教学逻辑.科学方法教育,作为物理知识活动的中介,它是连接物理现象与知识的纽带,物理知识(概念、规律等)只有通过科学方法的参与,才可能上升为知识形态,这就决定了物理科学方法教育与物理知识的教育过程不可分割.换句话说.科学方法是“因”,而物理知识则是“果”,所以它们之间客观存在一种“对应”关系,正是基于这种“对应”,我们才可以把科学方法教育内容“显化”. 基于此,我们提出,物理科学方法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思维方法、物理方法.思维方法是人的大脑的功能,是进行各种学习和探索的基础,在认知心理学中被化为弱认知方法的范畴,适用于解决各种普遍问题.物理方法是物理知识结构中特有的方法,如比值定义法、理想模型法等,这类方法具有较强的加工功能,是物理教学历来重视的内容.显化的科学方法不仅是教学的内容,而且是教学的依据,还是表达教学逻辑的载体.在教学中,物理科学方法是一种外化操作的时空次序,不仅由内部的思维方法伴随和操控,而且还要使学生感受到思维方法的心理体验.因此,这就需要物理方法与思维方法在显化基础上的融合,才能更加系统而有针对性地将科学方法传授给学生.物理科学方法的显性教育着眼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根植于方法教育内容的确定,落脚于学生科学方法的掌握.

2 高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实施途径

2.1 以知识教学为载体,渗透物理科学方法

物理教材大体可分为概念性教材、 规律性教材、实验性教材和应用性教材四大类,在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发展和应用过程中,以及各知识点相互联系的地方往往蕴涵着丰富的科学方法. 物理概念与规律的建立和发展,一般会运用观察和实验、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数学方法、归纳与演绎、猜想与假说以及理想化方法等物理科学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明确发现或建立某一概念或规律所采用的方法、途径和具体的依据,使学生对某一概念或规律的物理意义,适用范围和条件有清晰的认识.如在牛顿第二定律、电磁感应、楞次定律等规律的教学中,学生能充分感受到科学方法在发现规律中的作用;在将电势能与重力势能进行类比的教学中,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电势能;由安培力演绎出洛伦兹力的概念教学中,学生能充分体会科学方法对学习知识的意义,可以激发学生自觉的学习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中科学方法的教育因素,抓住知识和方法的结合点,以具体的教学内容为依据,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适时点拨, 学生才可以在获取知识的同时看到科学方法有什么特征、有什么作用,是怎样解决问题的,才能体会到掌握科学方法的意义,才能自觉地学习科学方法.

2.2 以物理学史为线索,理解物理科学方法

高中物理课程涉及很多物理学家,他们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在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应用了正确的物理科学方法.物理学家的事迹为进行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素材.物理学史体现了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人类认识和探索活动世界的现象、规律和本质的历程,其中包含了物理思想和观念的变革,包括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因素.伽利略创立的科学实验方法, 改变了从直观感觉推演出结论的思辨方法,强调对直观感觉材料要做理性分析. 为了证实重物下落不比轻物快的结论,他登上比萨斜塔做自由落体实验.伽利略还把实际的实验与理论思维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方法─理想实验的方法,并用此法导致了惯性定律的发现.

教师应当通过多种渠道,主动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物理学史资料,并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介绍众多物理学家在研究过程中使用过的科学方法.例如,在讲光速的大小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介绍法国物理学家斐索第一个不借助天文观察来测量光速的人,他采用了旋转齿轮的方法测定光速为342539.21 km/s;傅科采用了旋转平面镜的方法,测得光速2.98×108 m/s;迈克尔逊继承了傅科的实验思想,用旋转八面棱镜法测得了准确的光速值为 299796 km/s.这几位物理学家在测定光速时都使用了正确的科学方法,也最终取得了正确的测量结果.结合这些物理学史料,教师对学生进行光速大小的讲解,既在教学中实施了科学方法教育,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如此教学,必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光速的记忆,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3 以实验为基础,运用物理科学方法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科学认识的基本研究方法.一个完整的实验,大致包括提出问题、设计操作、数据分析和理论解释四个阶段.进行实验是为了验证或解决某些问题,提出的问题确定了实验的方向和目标,根据实验目标和思路设计实验,按设计的步骤进行操作和观察,然后对实验所得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进行理论上的解释和概括,使实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在整个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方法,如比较、分类、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等.因此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方法的有效途径.教学中要注重把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变为学生探索实验,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去领会科学家们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并内化为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培养他们用科学方法主动探求新知识、研究新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如牛顿第二定律、玻意尔定律、楞次定律、电阻定律等规律的教学采用探索式教学,依次提出问题,学生猜想、实验、观察,分析、判断、综合、概括,得出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假设一实验一理论一应用的逻辑思维方法,体会数学方法、归纳演绎等科学方法在发现规律中的作用.

2.4 以原始物理问题为渠道,掌握物理科学方法

新课程要求实现生态化的物理教育,原始物理问题的引入就是一条重要渠道.原始物理教学让学生通过探索和应用物理知识来掌握科学方法,学生在反复运用科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科学方法掌握了,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提高了.所谓原始物理问题是指自然界及社会生产、生活中客观存在的,能够反映物理概念、规律本质且未被加工的典型物理现象和物理事实.它和物理习题有着本质的区别,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方式和方法 篇7

0 引言

Incapsula公司今年发表了一篇有关DDoS (分布式拒绝服务) 攻击的趋势分析文章, 称2014年DDoS攻击正呈现出更大、更快、更强、更聪明的趋势。他们发现, 2014年以来DDoS攻击呈现出了快速飙升的势头, 与去年同期相比, 今年的DDoS攻击行为增加了240%。

1 当前DDOS的现状

现阶段的DDOS攻击呈现出了下面两个特点:

(1) 攻击活跃。结合各方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现阶段的DDOS攻击活动还处在一个高发期, 无论是在持续增长的大小、速度、持续时间和复杂性上, 都有了比较明显的增长。一方面, 低技术门槛的特点使得DDOS攻击变成了一种简单高效、极易实施的行为;另一方面, 大量的缺乏安全措施的终端/服务器, 也为DDOS的攻击提供了数量可观的僵尸资源, 使得发动攻击成为可能。

(2) 攻击目标对象清晰, 攻击目的明确。数据中心一直是DDoS攻击的重灾区。在数据中心, 排名前三的被攻击业务分别为电子商务、在线游戏、DNS服务。尤其是针对DNS服务的攻击影响面最广, 对互联网基础架构所造成的威胁也最严重。政治上的恶意动机、对手之间的恶意竞争、敲诈勒索等经济犯罪, 是黑客发起DDOS的主要目的。

2 DDOS的主要攻击方式分析

2.1 大流量冲击型

大流量攻击一方面使得基础网络的出口拥塞、带宽被占满, 正常的业务流量无法得到带宽保证, 另一方面基础网络的安全设备、服务器主机等设备也因为过量的负载导致CPU繁忙甚至挂死, 整个网络可能瘫痪并无法继续对外提供服务, 主要的攻击形式如下所述。

2.1.1 以 SYN Flood 为代表的有状态协议报文攻击

SYN Flood攻击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攻击方式, 它充分利用了TCP协议三次握手机制的特点, 伪造大量的源IP和端口的SYN报文, 在向服务器端发送第一个SYN报文后, 不再继续发送后续响应报文, 导致服务器端在发送SYN+ACK的响应报文后, 因为收不到响应报文而长时间的保持TCP连接, 最终导致服务器因为存在大量的半连接而资源耗尽而造成拒绝服务, 通过对僵尸网络大量“肉鸡”主机的控制很容易形成大规模的SYN Flood攻击。

除了传统的SYN报文攻击之外, 攻击者还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变形形成新的类似攻击, 例如使用ACK报文进行Flood攻击、构造超长字节数目的攻击报文、修改TCP头的TCP标志位使得协议状态机混乱的攻击、短时间内大量建立完整TCP连接使得应用程序的TCP并发连接数达到极限值从而造成拒绝服务, 这是目前使用比较多的攻击方式

2.1.2 以 UDP/ICMP Flood 为代表的无状态协议报文攻击

基于UDP协议的DDOS比较简单易行。黑客只需要伪造大量IP地址和小字节的UDP报文, 针对特定的应用服务器及其端口号, 连续大量发包冲击诸如DNS域名解析服务器、Radius认证服务器及流媒体视频服务器等。这些攻击报文将导致目标服务器始终处在繁忙状态, 从而影响正常UDP消息的处理。其他诸如ICMP Flood攻击, 其原理也和UDP比较类似。

2.2 应用层资源消耗型

应用层攻击不是依靠超大规模的流量取胜, 其主要是通过模拟用户发送请求, 对特定的应用或服务的资源进行消耗占用, 利用较小的流量攻击就可以耗尽应用层资源并拒绝提供服务, 这其中以HTTP GET和DNS Query为典型代表。

2.2.1 HTTP GET 攻击

作为CC (Challenge Collapsar) 攻击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 HTTP GET的攻击目前比较流行。攻击者可能通过单主机构造多个IP地址或者通过控制的大量的僵尸主机, 在和服务器建立正常的TCP连接, 之后不断的向目标服务器特定页面发起HTTP GET请求来达到拒绝服务攻击的目的.

2.2.2 DNS 查询的泛洪攻击

黑客通过利用僵尸网络 (或模拟大量IP地址) 基于真实DNS协议发起大量DNS Query域名查询请求, 导致DNS服务器资源被大量消耗, 网络带宽被占用耗尽, 使得无法传送正常DNS查询请求;或者发送大量非法域名查询报文引起DNS服务器持续进行迭代查询, 从而达到用小流量实现攻击的效果, 比如5.19安全事件, 暴风影音的DNS攻击事件。

3 DDOS攻击的主要防护方式分析

考虑到DDOS攻击的多样性, 现阶段没有办法完全杜绝这种攻击行为的发生, 但是我们可以做到减少被DDOS攻击, 在遭受DDOS攻击之后快速恢复业务。接下来将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3.1 网络安全管理员通过合理的配置实现攻击预防

在运维管理过程中, 网络安全管理员除了调整WEB服务器负载, 做好业务之间的冗余备份和负载均衡外, 还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配置调整, 以减少被攻击的风险。

确保所有服务器采用最新系统, 并打上安全补丁, 避免服务器本身的安全漏洞被黑客控制和利用。同时关闭不需要使用的服务和端口, 禁止使用网络访问程序如Telnet、FTP、Rlogin等, 必要的话使用类似SSH等加密访问程序, 避免这些端口被攻击者利用。

建设完整的安全日志跟踪系统, 在网络的边缘出口运行端口映射程序或端口扫描程序, 实时监控网络中可能存在的恶意端口扫描等行为, 同时对网络设备、主机/服务器系统的日志进行收集分析, 及时发现可能存在异常的日志行为并进行排查。

3.2 利用防火墙等设备实现DDOS攻击检测

目前的状态检测防火墙等安全设备都具备一定的安全攻击检测能力, 一般其情况下基于对协议报文的状态跟踪, 可以准确发现一些畸形TCP协议报文的攻击。除此之外, 现阶段的典型攻击检测方式还有以下几种。

使能TCP Proxy连接代理技术。防火墙产品可以利用TCPProxy代理功能, 实现对攻击报文的准确识别。通过这种代理技术可以准确的识别基于TCP连接状态的攻击报文, 如针对SYN Flood攻击, TCP半连接状态攻击等。

智能会话管理技术。TCP连接并发的攻击, 因为其本身有完整的TCP三次握手, 因此常规的TCP代理技术并不能有效检测。为了避免这种情况, 防火墙产品可以在TCP代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 在TCP连接建立后, 防火墙会主动检测该TCP连接的流量大小, 如果设备存在大量的没有流量的空连接, 则设备会主动将该TCP连接进行老化, 避免这些空连接占用耗尽服务器的会话资源。

HTTP两次重定向技术。在接受到HTTP Get请求之前, 安全设备会与客户端浏览器进行虚拟连接, 待浏览器发送HTTPGet报文请求后, 将所要GET的URL进行重定向发向该浏览器, 等待浏览器发起对该重定向链接的访问。如果浏览器再次发起该请求, 则将该客户端加入到信任的IP列表, 并再次重定向到浏览器所要请求的正确URL, 后续可以根据该IP地址黑白名单信誉列表转发。

3.3 基于流量模型自学习的攻击检测方法

对于部分缺乏状态的协议报文攻击, 因攻击报文属于正常报文, 很难以通用的检测技术判断是否是攻击报文, 此时可以通过流量自学习模型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在用户的自定义学习周期中, 系统将获取用户在这个时间段内的流量分布情况, 形成包含L4-L7层信息的流量模型。其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带宽占用情况、L4层协议端口的流量分布统计、应用层协议的种类及带宽分布、TCP报文带宽速率、会话连接数目及每秒新建速率参数、ICMP/UDP报文的速率、HTTP协议的带宽大小等, 然后形成符合用户流量实际的比对模型, 并作为后续判断网络中是否存在异常流量的标准。流量模型确立后, 系统可以实时监控网络的流量并与模型进行比对, 一旦超出模型标准一定的比例将被定义为异常流量, 此时系统将生成动态过滤规则对网络流量进行过滤和验证, 如验证源IP地址的合法性、对异常的流量进行丢弃, 从而实现对DDOS攻击的防御。

3.4 基于云计算服务实现DDOS攻击防护

在实际的DDOS攻击防护过程中, 面对万兆以上超大规模的攻击流量, 攻击对象的出口带宽可能被完全拥塞, 此时企业内部的DDOS检测和防护措施已经无法解决问题, 租用高性能的运营商的云计算DDOS服务成为现实的选择。云计算服务商的主要优势是其超高的攻击检测性能和城域网内部就地清除攻击报文的能力。另外除了上述提到的一些攻击检测方式外, 云计算服务商还可以充分利用云安全检测机制来识别攻击。比较典型的有基于IP信誉和恶意URL地址库的识别机制。对于恶意的IP地址和和恶意URL链接访问流量直接拦截丢弃, 最大限度提升防护效率。

利用云计算服务商实现DDOS攻击防护的工作流程如下:首先, 通过引流技术将需要分析攻击的用户流量引导到DDOS攻击检测平台, 再综合利用检测平台的各种技术最终实现对用户流量的攻击检测;其次, 当攻击检测平台探测到疑似异常攻击流量后, 将用户的疑似攻击流量自动牵引到服务商的流量清洗中心进行恶意流量清除;最后, 攻击清除后的合法流量回注到原有网络, 并上报清洗日志到业务管理中心生成各种攻击报告, 以便提供给云计算DDOS服务的租户审计。

4 结束语

互联网业务和云计算的发展热潮, 将会导致针对云数据中心的DDoS攻击频率大幅增长, 攻击手段也会更加复杂;同时随着全球LTE建设步伐的加快, 移动网络带宽迅速提升, 移动智能终端和应用的不断丰富, 黑客将会在移动互联网嗅到更多的利益引诱, 并可能开始尝试发起DDOS攻击;运营商和云计算服务商需要更多的关注DDOS的攻击危害, 综合多种安全防护手段, 并通过云计算服务DDOS服务租用的方式进行布局。

参考文献

[1]王雪玉.新一波DDOS来袭.金融科技时代, 2013.3.

[2]余双成.DDoS攻击检测技术研究.北京邮电大学硕士论文, 2013.

方式和方法 篇8

一、二维影视动画应用

二维动画制作的鲜明特色是不出现真实的人或元素, 纯粹以平面设计元素来进行设计。镜头通常静止不动, 通过元素的移动或变化实现动画效果。其根据计算机制作的表现形式可称为二维动画。其用途还能形成多层叠画效果, 特点在于虽然出现大量的动态素材, 但最后却总给人一种平面构成所形成的美感, 这是到现在依然有生命力的一种风格和制作手法。字幕条、背景版的制作通常以这种方式为主, 能给人以持续的视觉刺激。

二维电脑动画制作, 同样要经过传统动画制作的四个步骤。数字二维动画在这些步骤上又和传统制作不尽相同, 数字技术应用于动画制作简化了大量工作流程, 使制作快捷, 提高了工作效率, 降低了制作成本。

二、三维影视动画应用

三维动画技术的应用无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计算机三维动画应用领域, 软件层出不穷。以三维制作软件为例, 目前业界广泛使用的软件包括MAYA、3DS studio MAX等。但国内用户最为熟悉、用户量最大的要数由美国Auto Desk公司推出的以PC机为平台的3DS studio MAX三维软件。由于计算机硬件水平的迅速发展, 原来只能在图形工作站上运行的一些优秀软件可望移植到普通的PC机上提供广大用户使用。三维动画有着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3DS studio MAX擅长于几何多面体的建模, 很容易就可以做出如导角的立体字。用它来做影视片头等不太复杂的效果非常方便。3DS studio MAX的插件非常丰富, 比如:Vray、finalrender等渲染插件。

MAYA诞生较晚, 但发展迅速。MAYA以NURBS建模著称, 给使用者提供了极为自由的创作空间。MAYA的动力学系统和粒子系统非常优秀, 它的渲染器具有很高的精度和效率。

三、数字合成技术

剪辑手法可以改变动态画面的个性, 在剪辑过程中要先对动态画面进行分类。动态画面的分类包括景别、角度、速度、节奏各方面的变化类别;根据镜头方向规则分类包括画面、视角、运动以及镜头轴线的方向。同时, 还要考虑画面剪辑应该遵循的原则, 就是前后动态画面衔接的剪辑点应该恰到好处。画面剪辑的原则包括画面和声音剪辑点恰当;画面剪辑遵循逻辑性;剪辑的时间和空间准确;包括光线统一和色彩变化统一、形象和构图合理, 这样才能做到剪辑无误。在影片剪辑中还需要注意节奏剪切调整合适。在影片中节奏可以同步画面对影片主题思想加以渲染和烘托, 增强影片的情趣。

抠像在影视广告中用得十分广泛, 是合成技巧当中比较困难也是比较重要的技巧。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前景和背景的色彩协调。抠像多半是在蓝 (或绿) 底上拍摄的前景上不可避免地“染”了蓝 (或绿) 色, 但背景图像是千变万化的, 如果抠像后直接与背景进行合成, 绝大多数情况下前景图像的色彩都会与背景图像“脱节”, 看上去很假。但在After Effects中的键控抠像 (Keylight) 具有羽化边缘和收缩边缘的控制参数, 解决了抠像生硬的问题。另外在After Effects中, 还有大量的智能抠像的插件工具, 使后期合成抠像的功能得到了大提高。

在影视特效软件After Effects制作中, 在图层上加入特效、关键帧动画及合成的编辑手法, 就需要运用不同对象和不同类别的参数设置及渲染测试, 再运用After Effects CS3, 最终影片制作完成的输出功能便可以将编辑制作影片输出成所需要的影片格式, 同时也可以保留project file (项目文件) 提供制作者反复修改。当制作者确定影片确切的制作完毕后, 便可以将合成影片输出成为合适的视频文件, 或是TGA影像序列文件。这就是标准的After Effects CS3的制作流程。

在数字影视广告设计中主要运用实际拍摄元素、3D元素以及平面元素, 再通过后期合成软件将这些材料和元素进行特效的处理和合成, 将素材最终生成我们见到的数字影视广告成片。可见后期合成软件在整个数字影视广告制作当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如今数字影视广告制作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影视合成、数字特效、非线性编辑等数字技术使用对于影视广告的后期制作提供了更高效、更灵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余虹, 邓正强.中国当代广告史[M].湖南:湖南科技出版社, 2000.1.

方式和方法 篇9

关键词:数字档案,信息安全,长期保存,方式,方法

自从1946年计算机发明的那天起,数字信息的长期保存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由于至今为止此问题得不到彻底的解决,而造成目前世界范围内仍以数字载体和纸质载体双套制同存的尴尬局面。但是,由于人们对数字信息的日益依赖,尽管如此仍然没有放弃对数字信息长期保存这一目标的追求,尤其在图、情、档和IT界为主。

一、国内外数字档案长期保存研究现状

1、国外数字档案长期保存方式和方法现状和趋势

国外数字档案长期保存的研究主要经历了技术阶段、技术和管理阶段(模型和策略阶段)。

(1)技术阶段

美国是信息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上世纪70-90年代间,在数字信息长期保存上主要采用迁移(Migration)、仿真(Emulation)、数据再造(Resume,数据恢复或数据考古)等技术。但迁移技术迁移中可能会破坏文件的原貌、格式、结构、甚至是内容,所以在迁移过程中要格外小心;仿真技术因其技术的复杂性,仿真还处于研究和试验阶段,没有真正的可操作的系统能投入使用;数据再造技术价格昂贵。而采用何种技术需从其可行性、可持续性、实用性、合理性和经济性等多方面考虑,且上面的技术也不是万能的。

(2)模型和策略阶段

由于技术的局限性,人们开始关注从管理和技术相结合的办法来解决数字档案长期保存的问题。比较典型的是于1999年由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和美国太空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联合制定的OAIS (Open Archival Information System)标准,旨在对资源的存取和长期保存规定概念和参考框架,2003年OAIS正式成为国际标准ISO:14721。此模型侧重于从元数据的角度来保证数字信息的长期存取,在国外的许多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馆的信息长期存取中得到了应用。

与数字档案长期存取的另外一项研究是1999年开始的InterPARES (The Intemational Research on Permanent Authentic Recorda in Electronic Systems),即“电子系统中文件真实性永久保障”国际合作研究项目,InterPARES项目涉及到了诸如“如何永久保管真实的电子文件的方法、规则和步骤”、“哪些方针、策略及标准可用来长期保护电子文件的真实性”等研究,目前已经进入InterPARES 3第三期研究。

而更多的是国外一些典型的政府信息长期保存项目值得借鉴,它们从技术和管理策略等方面,实践了政府信息的长期保存,如英国政府信息存档NDAD(The National Digital Archives of Datasets)项目,NDAD项目所保存的信息可追溯到1963年,其成功经验值得我们档案界学习。

另外,美国研究图书馆组织(RLG)于1996年发表的“保存数字信息”(Preserving Digital Information)报告指出:“数字化归档基础建设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就是构建相当数量的可信组织(Trusted Organizations)”。报告强调,在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有效管理过程中,可信数字仓储(Trusted Digital Repository,TDR)能够发挥关键作用。RLG对“可信赖数字仓储”作了如下定义:一个可信赖的数字仓储,是以提供对受控数字资源长期存取为使命的仓储;其职责是为了存储者以及当前和将来用户的利益对数字资源进行长期维护;按照普遍接受的惯例和标准设计系统以保证实时管理、存取和存储其中的资料的安全;建立系统评估方法以满足用户对于文档真实性的需求;可以被可靠地用来公开和明确地履行对存储者和用户的长期职责;其政策、运行和表现可以被稽核和测量。这也是数字信息长期保存的技术和策略之一,值得借鉴。

国外数字档案长期保存的研究和实践趋势是:①国家图书馆或档案馆将政府信息资源作为国家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加以保存,足见国家政策对其的重视;②国家政府数字信息或数字档案的长期保存从技术、标准、管理到指南等已经形成体系,从方式上来看,已经进入了系统化阶段;③从方法上讲,如“可信数字仓储”提出了“系统评估”,也就是对数字档案长期保存的风险评估,引入了风险管理的思想,使数字档案长期保存的方法找到了具体的可操作手段,即风险管理,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因为只有真正了解数字档案长期保存的风险,才能采取控制风险的安全技术和管理策略,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目前,国外已将ISO/IEC 17799、ISO/IEC 27001、ISO/IEC TR 13335等风险评估标准应用于数字档案长期保存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中。

2、国内数字档案长期保存方式和方法现状和趋势

与国外相比,我国数字档案馆建设起步较晚,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研究数字档案馆的构建,但发展速度较快,至今为止已经有许多经济发达地区开始构建数字档案馆,并逐步进入高潮。在数字档案馆建设过程中,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数字档案长期保存的方式和方法,如借鉴OAIS模型构建数字档案馆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也制订了参考OAIS模型的《电子文件元数据标准》草案。我国部分档案学者也参加了InterPARES项目的研究,这些都是对数字档案长期保存的研究成果和现状。然而,总体处于学习国外经验,或者片面地研究数字档案长期保存,如OAIS是否适合我国国情问题、OAIS是否可以完全解决我国数字档案长期保存问题(实际是不能的,因其只强调内容的长期保存,而弱化外部信息化环境中的威胁和脆弱性等可能造成的风险问题)。InterPARES项目是国际联合项目,需有取舍地将其成果应用到我国数字档案馆建设中,另外其强调的是真实性永久保障,而对数字档案的长期可用性、完整性等方面研究较少。国家档案局和其他国内对数字档案长期保存项目也大多侧重于存储载体寿命和保护研究、分级存储研究和元数据研究等。

目前,我国对数字档案长期保存研究处于片面或局部状态,其趋势将从理论研究、局部研究转向实践探索、系统研究等。

二、数字档案长期保存研究内容和目标

1、研究内容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数字档案长期保存仍是目前困扰国内外档案工作者的主要问题之一。而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都希望以技术或保管模型来解决此问题,但至今为止,尚未找到圆满的答案。究其原因,主要是数字档案的长期保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不是能够通过信息安全技术单一方面或通常的保管模型(如OAIS模型)来解决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采用从技术、管理和法规标准等多方面入手的方式,对数字档案长期保存进行预测、规划、决策和评价等。同时,在数字档案长期保存过程中由于信息系统自身的缺陷和潜在的威胁,随时面临许多风险,因此还应从风险管理的方法来开展数字档案长期保存的工作,这才是一个长效机制。风险管理中的核心内容是根据业务规划,评估风险、预防风险并制订决策,也符合系统工程中的预测、规划、决策和评价体系。所以从基于系统工程的数字档案长期保存方式(宏观面)和基于风险管理的数字档案长期保存的方法(微观面)来研究,将是值得探索的一条途径。对此问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研究数字档案长期保存面临的问题或风险;

(2)从技术层面(信息安全技术、档案保护技术、可信技术等)研究数字档案长期保存;

(3)从管理层面,主要研究数字档案长期保存模型、基于风险管理的长期保存策略等;

(4)从法规标准层面,研究如《数字档案长期保存办法》、《数字档案长期保存模型》标准、《数字档案长期保存风险管理指南》标准等;

(5)从风险管理方法,对数字档案长期保存存在风险进行评估,从而为数字档案长期保存技术和长期保存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研究目标

(1)提出适合数字档案长期保存的实用技术(包括网络安全技术、迁移仿真技术、应急响应技术、灾难备份技术等)的具体应用;提出数字档案区别于其它数字信息长期保存所需的真实性、抗抵赖性等而必须的可信技术的具体应用;

(2)提出数字档案长期保存的保管模型和基于风险管理的安全策略,主要针对我国特定的档案工作机构设置和档案信息集中保存的具体国情而对应的具体策略;

(3)提出数字档案长期保存的法规标准,如《数字档案长期保存办法》、《数字档案长期保管模型》、《数字档案长期保存风险管理指南》等建议标准;

(4)提出数字档案长期保存的风险管理方法,包括数字档案长期保存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及为减少风险而进行的风险决策;

(5)提出针对各级、各类数字档案馆,如何进行信息资产评估、威胁评估和脆弱性评估,从而确认其长期保存存在的风险,并提出风险控制的一般方法(或称通用性方法)。

三、以系统工程的方式研究数字档案长期保存

“系统工程是一种建立和管理系统的方法,它在实践中把所要研究和管理的某个对象视为系统,进而采取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求得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时间最省以及整体协调运转的最佳效果,是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并在现代信息安全管理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1数字档案信息保存于数字档案馆中,而数字档案馆是一个由硬件、软件、数据和相关人员构成的系统,数字档案馆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数字档案长期保存也是这个系统工程中的一个子工程。因此,数字档案长期保存不应是技术和产品及人员的简单融合,应该是技术、管理和法规制度的整体优化。

用系统工程解决数字档案长期保存问题时应该遵循三个原则,即整体性、综合性和最优化。(1)整体性原则:就是全面地辩证地看问题。木桶原理,即一个由若干木板拼成的木桶容量是由最短的一条木板决定的,这个原理同样适用于数字档案长期保存问题。在数字档案长期保存中,应保持整个规划的各个部分均衡考虑。技术、管理和法规标准组成系统后的功能要大于各部分功能的总和,这不仅是一种量变,更是一种质变。此外,还要有时间上的整体观念,要看系统的生命周期,不能只顾当前,忽视长远,因此看问题要有整体、全局、长远的观点。(2)综合性原则:对数字档案长期保存的研究,应采用多学科高度综合的方法,从计算机学科、管理学科等分析数字档案长期保存所需的技术、管理和法规标准,并从历史发展,外部环境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察。(3)最优化原则:处理数字档案长期保存问题时,应尽可能做到准确、严密、按科学规律办事。这就要求有一个严格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同时还应该尽可能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对量的分析,可以更准确的认识事物的质,这就必须借助数学方法,建立系统优化模型,然后在计算机上进行系统仿真,分析系统的运行及后果,对系统某些方面加以选择和控制,使系统达到总体最优。

四、以风险管理方法研究和实践数字档案长期保存

“现代风险管理理论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它是为制定有效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市场竞争策略而创造的一种理论、方法和措施。”2风险管理理论由于它的广泛适用性,现已应用于各国社会与经济发展、国家建设、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信息安全诸多领域。风险管理理论应用于信息安全领域始于20世纪60年代。

系统工程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研究数字档案长期保存问题,而在具体操作时需找到科学的、恰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微观方法,来实施系统工程方式中所需的长期保存技术、管理策略和制定相关的法规标准。无论是国外的、以往的研究成果还是具体的实践经验,以及数字档案信息系统客观存在的风险,都表明采用风险管理方法是最恰当的选择。

风险管理是以风险为主线进行的管理,它的实施目标就是要依据数字档案长期保存的相关法规标准及其具体需求,对数字档案信息、数字档案信息载体、数字档案保存的环境等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并进行风险控制以达到长期保存目标。风险管理需对数字档案长期保存所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并提出控制风险的措施,同时由于信息技术、信息环境的瞬息万变,风险管理也需贯穿于数字档案保存的信息系统整个生命周期,这与系统工程的整体性也是一致的。

数字档案长期保存的问题从目前的IT技术不能彻底解决之前,为了保障数字档案的长期保存和有效利用,应不断地从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开展不懈的研究和实践。可从系统工程的、风险管理的角度,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研究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魏忠.信息安全管理集成原理探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第14期.

方式和方法 篇10

一、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方法

(一) 分类组织法

分类组织法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上揭示信息的内涵, 方便用户的查询和使用, 其优势是首先可以限定检索范围, 提高检准率。其次其等级结构可以提供检索词的上下文, 可以方便分类浏览。另外多媒体信息在网络信息资源中的比例越来越大, 其内容特征难以用文字表达, 分类组织法的聚类功能及号码标识为之提供了一条解决途径。但是由于网络信息资源的新特点, 分类法也在进一步的调整, 增加新的类目, 修订类名, 增加新的术语作为索引词, 控制类目的深度等。传统文献分类法如DDC、LCC、UDC, 在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中被直接采用。自编分类系统也相继出现, 其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等级式主题分类系统, 如雅虎中国就是采用该方法建立其检索系统;二是分面组配分类系统, 如中文搜索引擎“中华网目”;三是学科分类系统, 如“网络指南针”等。

(二) 主题分类法

主题标引是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另一种主要模式。它是一种利用自然语言或规范语言对信息内容进行标引的方法。主题法组织网络信息资源一般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1) 使用关键词法组织网络信息, 关键词法就是将信息原来所用的、能描述其主题概念的那些具有关键性的词抽出来, 不加规范或只作极少的规范化处理, 按字顺排列, 以提供检索途径的方法。作为一种自然语言, 关键词能够直观揭示信息中所包含的知识, 并且不必查表选词, 不必依赖专业标引人员, 因而在网络信息组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各种搜索引擎和数据库大多采用了此种方法; (2) 使用叙词法组织网络信息。其主要是采用受控语言作为标识, 来表达信息所论及的事物的主题, 并将全部标识按字顺排列, 且都有完善的参照系统来显示主题概念间的关系。但是由于其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编排, 往往有些滞后, 成本也高; (3) 使用关键词法与叙词法相结合组织网络信息。这种方法可以综合利用两者的优点, 准确地对信息资源进行描述和组织。

(三) 元数据组织

元数据的一般定义是“关于数据的数据” (dataabout data) 。元数据包括著录项目和著录格式两个方面。网络信息资源的元数据著录项目已提出的有Dublin Core, VRA Core Categoriesfor Visual Resource, CDWA等。著录格式有HTML和XML两种[2]。元数据可以描述信息资源的特征, 进而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定位, 有利于网络信息资源的获取。根据元数据所提供的描述信息, 参照相应的评估标准, 结合使用环境, 用户便能够做出对信息对象取舍的决定, 选择适合用户使用的资源。

(四) 基于语义的网络信息组织

XML是由W3C于1998年2月发布的一种描述任意文本结构的标准。XML的目的是标示网络数据以供机器辨识跟处理, 并且去除了多余的烦琐的代码。XML的新特点是将数据的内容与显示格式分开, 程序的开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创建属于自己的标记, 对信息进行确切描述, 并使用文档类型定义 (Document Type Definition, DTD) 或XMLSchema来约束这些标签的结构。

其利用RDF实现信息之间的语义关联, RDF是一种描述和使用数据的方法, 它提出了一个简单的数据模型, 通过属性 (Property) 和值 (Value) 来描述资源以及资源与资源之间的关系。RDF的实质是一种二元表达关系, 因为任何复杂的关系都可以转换成多个简单的二元关系来表示, 所以RDF可以用简单的二元关系模型来表达复杂的关系模型。同时, RDF还提供了一种基于XML语法的RDF图[3]。如某单位A是资源A的创建者, 具体表示 (见下图) :

二、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

(一) 文件方式

以文件方式组织网络信息资源简单方便, 由于计算机所处理的最终结果都是以文件方式保留在磁盘里, 所以它可以存储图形、图像、图表、音频、视频等非结构化信息, 可以方便地利用文件系统来管理。技术简单, 非常容易实现, 但是由于网络的普及和信息量的增多, 信息结构较为复杂, 这种方式难以实现有效控制和管理。

(二) 数据库方式

该方式指将所有获得的信息资源按照固定的记录格式存储, 用户通过关键字查询, 就可以找到所需信息线索, 然后就可以链接相关的数据库, 查获相关的信息资源。利用数据库技术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管理有很大的优势:首先, 数据库技术利用严谨的数据模型对信息进行规范化处理, 利用关系代数理论进行信息查询的优化, 提高了效率。其次, 数据的最小存取单位是字段, 可根据用户需求灵活地改变查询结果集的大小, 从而大大降低了网络数据传输的负载[4]。数据库组织方法是目前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普遍使用方法, 特别是在数据量比较大的时候。

(三) 搜索引擎方式

搜索引擎是一种以查询为目的的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方式, 它通过网络蜘蛛等爬行程序, 将网络上的信息资源或者是与某一个课题相关的站点收录到自己的数据库中, 抽取关键词并进行索引, 并提供检索入口, 将用户输入的词语与数据库中的信息资源相匹配, 按照相关性高低将检索结果输出, 呈现给用户的一种程序。其特点是使用方便, 操作简单, 缺点是缺乏统一的规范, 有时检索的结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四) 主题指南方式

主题指南方式综合使用主题组织法与分类组织法, 利用网络的超链接技术将众多的网络信息资源以节点为基本单位组成检索体系, 其类目用主题词标识, Yahoo就是一种代表性的主题指南。用户检索时从较大的类目开始, 通过超链的指引, 逐层点击浏览, 直到所需信息。该方式的优点是具有严密的系统性和良好的包容性和可扩充性, 能较好地满足用户的族性检索要求, 检准率高, 特别适合建立专业性或专题性的网络信息体系[5]。缺点是很难确定一个全面的范畴体系作基础, 来涵盖所有的网络信息资源。另外用户为了快速地查到自己所需的信息, 还需要对相应的体系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五) 超媒体组织方式

它是指以超文本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而组织利用网上信息资源的方式, 它是将文字、表格、声音、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以超文本方式组织起来, 使人们可以通过高度链接的网络结构在各种信息库中自由航行, 检索到所需要的信息[6]。这种方式可组织各类媒体的信息, 方便地描述和建立各媒体信息之间的语义联系, 并且其节点中的内容可多可少, 结构可以任意伸缩, 具有良好的包容性和可扩充性。由于超媒体的诸多优点, 使它成为了Internet上占主流地位的信息资源组织与检索的方式。

三、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发展趋势

(一) 实现信息资源组织标准化和规范化

由于网络信息资源的多样性和存读的开放性, 使得信息资源组织标准化和规范化有很大的难度。标准化主要包括编制和使用标准化的网络分类表, 制定和执行标准化的标引规则, 从而使不同的标引机构对网络信息的揭示和表达趋于一致[7]。目前, 国际和国内已先后颁布了多种相关标准, 如《分类表编制指南:方法示例》 (ISOl R919) 、《多语种分类表的版面设计》 (ISO/R.1149) 、《文献工作—文献审读、主题分析与选定标引词的方法》 (IS05693) 等。

(二) 探索发展新的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一些新的发明也给了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以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但是都还不是很成熟, 都需要进一步的开发和研究。 (1) 数据挖掘技术。它使用复杂的统计分析和模型技术从大量的数据或信息中抽取或识别出用户需要的深层次信息。它既能挖掘数据又可挖掘文本。 (2) 自动标引技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网络信息资源急剧增加, 利用人工对海量数据进行标引已经成为不可能, 因此自动标引技术的实现尤为重要。计算机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自动标引时, 或应用网络搜索软件如Web spider (蜘蛛) 、crawler (爬虫) 等来实现自动标引, 或应用人机结合标引的方式进行标引。 (3) 信息推送技术。信息推送是网络公司通过一定的技术标准或协议, 从网上的信息源或信息制作商获取信息, 通过学习固定的频道向用户发送信息的新型的信息传播系统。它能深刻地改变互联网络的传播方式, 并对信息采集、加工、利用和控制产生重大影响。 (4) 基于内容的多媒体检索技术。基于内容的多媒体检索技术是利用图像/视频内容的特征进行特征检索。除了根据内容的特征来进行特征检索的同时还提供了许多其他检索手段, 如可通过提供样本图像进行相似性检索, 通过人机交互进行浏览检索等, 这种技术融合了图像理解技术, 拓宽了检索的途径, 具有一定的人工智能技术。

(三) 分类、主题一体化

分类法的族性检索与主题法的特性检索都是在检索体系中所不可少的, 它们各有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在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中应该将二者组织在一起使用, Yahoo等搜索引擎均较好地将分类与主题检索系统综合在一起。分类、主题一体化是对分类法和叙词表的术语、标识、参照、索引等实施统一的控制, 使二者有机地融为一体。叙词表采用完整的参照系统、编制范畴表和词族表, 两者有机地结合, 可以相互补充。走分类主题一体化道路, 克服分类检索语言单纯以学科聚类, 主题语言单纯以事物聚类的局限性。如可以在搜索引擎输出关键词检索结果的同时, 列出相应的分类途径和相似上位类的站点或者资源, 也可以选择在搜索结果中二次检索, 这种方法既可以用关键词进行检索, 也保留了分类法的等级分类体系, 较好地克服了了分类检索与主题检索各自的缺点。

(四) 自然语言与人工语言结合

网络检索工具都采用自然语言标引和检索, 这样的结果是词间的相互关系得不到揭示, 同义词和近义词得不到控制, 后控词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样的问题, 它既有规范语言的特点, 也十分地接近自然语言。网络信息的特点和网络用户的多样性, 决定了自然语言更适合计算机网络检索。为此改进的措施是自然语言和受控制语言一体化。自然语言以其成本低、方便用户利用、处理时差短、检索效率高等优势已将成为检索的主流。然而人工语言的优点也是自然语言所无法比拟的, 促进自然语言与人工语言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应成为检索语言的研究发展方向。

摘要:探讨几种不同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方法和方式, 并对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发展趋势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方法,方式

参考文献

[1]毕静.略论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J].晋图学刊, 2006, (2) :5-7.

[2]臧国全, 柯平, 郭少友.虚拟图书馆中元数据研究[J].图书馆, 2001, (1) :23-25.

[3]刘瑛, 黄奇.基于语义的网络信息资源组织[J].信息系统, 2006, (1) :112-114.

[4]施雁冰.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17) :82-83.

[5]邓惠心, 陈书华.论网络信息资源组织[J].图书馆, 2007, (5) :78-80.

[6]徐险峰.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方式与方法[J].图书馆学刊, 2006, (4) :100-102.

方式和方法 篇11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德育;理性思维

我校“原理”课程组积极贯彻国家相关精神,积极教研,集体备课,力争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书面语言向课堂语言转化”,从而有利于学生吸收并理解授课内容,并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基本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进而增强“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教学方法改革围绕德育实践活动展开,有效实现了“原理”课程的德育实践功能。

一、调动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

我们“原理”课程组将学生的“课前十分钟演讲”定为每次课程开展的常规活动。每次教师正式讲授课程之前,学生要分成小组,准备演讲内容,制作演讲幻灯片,撰写演讲报告,围绕演讲主题拍摄照片并录制演讲内容相关的视频。演讲的主题围绕人生、哲学、感悟、社会现实等,时间为3分钟左右。每次课可有1~3人参加,要求制作幻灯片,鼓励学生开展团队合作。这种参与式的教学方法,能够丰富书本知识,鼓励学生通过自身调查研究的实践活动,将书本之外的现实问题带进课堂,学生通过自身的研究并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视域进行分析,给老师真实而全面地展示当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风采。老师须要站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高度及时恰当的引导大学生从积极正面的分析当今社会时事问题,克服以往“原理”课程“假、大、空”的缺陷,学生从校园、从身边的“校园十大郁闷问题”“校园十大浪费现象”“校园十大不文明现象”等于自身息息相关的现实问题着手,用自己的理性思维去明辨善恶与美丑,让真理越辩越明。参与式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习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和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自学能力的大学生才能真正适应社会,即使将来步入社会,也不会随波逐流,具备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以及良好的德育素养。

二、 “原理”课程原考试方法存在的问题及考试改革的思路

“原理”课程原考试方法存在的问题是考试形式与成绩评定形式单一,少有新意,考试形式存在着重期末、轻平时的倾向。

(1)原考试方法呆板陈旧考试以期末总结性的过关考试为主,以笔试为主,以百分制计分为主。而在笔试中单选、多选等客观试题在试卷中所占比例过大,这种呆板陈旧的考试模式,削弱了教学环节的应有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脱节,书本理论与社会现实脱节,考试与学生的思想实际脱节。导致学生循规蹈矩、缺乏活力,没有积极性,显然这种考试方式不能考出学生的真实能力。

(2)本门课程的抽象性特点,不适合用统一的闭卷考试来考核学生的成绩。而是应该用考查的多样考核方法来给学生的成绩评定等级,从而注重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原理”课程改革为考查课的成绩评定方式,不是使考核方式变得简单化,而是使平时成绩考核多样化,让学生多注重平时学习和课堂参与程度,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随着我们课程组教学形式的转变,本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也应发生相应变化。我课程组在教学模式上做到两个“转变”,即从“书本语言”向“课堂语言”转变,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从而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我课程组采取问题式教学的教学方法彻底转变教学思路,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学生的参与程度极大增强。我课程组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改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考核方式。

第一,加强阶段性考核。根据不同章节的特点来选择不同的方式方法考查学生的学习和接受情况,及时给师生双方提供教学效果信息。双方在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后,可以及时改进,调整教学,在有效检测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平时考核方式多样化。主要包括课堂出勤、课堂辩论、讨论及小论文、阶段性考试。这样可以使教师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在平时考查成绩上给那些思维活跃、积极主动的学生较高成绩,从而避免一张试卷决胜负的现象发生。这样还可以使学生既注重平时的学习,又注重期末考核,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第三,期末考查注重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期末考查除了问答题的形式外,还可以采用写实践报告书、写读书笔记、读后感等方式,以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导向,考核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考核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课程组定将认真研究并努力科学地实施“考核”,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考试模式和课程考核具体实施方案改革为,将该门课的考核方式由开卷考试课改革为考查课,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档来评定学生成绩。考核具体实施方案改革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6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平时成绩的考核包括出勤、课堂平时表现、作业等,作业形式灵活多样,可以采用调研报告、命题作业或观后感等形式。平时成绩又采取了形式多样的加分项,如课前十分钟演讲、参加素质教育活动、展开社会调研、课堂辩论、讨论及小论文、读书笔记等。

“原理”课程考核方式的革新改变了过去应试教育的弊端,学生减轻思想包袱,轻装前进,注重所学理论与现实相结合。考核方式最终是为了体现学生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的高低,让成绩更具说服力,成为学生学以致用的真正动力。

同时由于本门课程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实施,避免了课程的抽象说教,活跃课堂氛围,增进师生之间的互相了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极大调动了教师教学的热情,既增进课程的实效性,同时又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避免学生远离家庭之后,情感孤单和疏离,有利于学生身心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三、增强了“原理”课的创新性

参与式教学方法的采用对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和自身修为是个严峻的考验,教师要求学生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但自身还须具备给学生一碗水的时候,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自身学习深造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原理”课程组教师积极参加国家和省里组织的各种“原理”课培训、学习机会,积极参加党校培训,积极外出调研,到兄弟院校学习经验,同时,积极参加各类“原理”课程学习研讨班、培训班,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修为,紧跟时代步伐,为党和国家培育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师注重自身理论修为的同时还须引导学生理解问题,深入思考,注重自己内心世界的改造,培养大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须要大学生形成自身独立自主的判断能力。教师则须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不断求索,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培养富于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的当代大学生,引导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认知到认同,从而内化为自身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

参考文献:

[1]逄锦聚.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09年修订版)》修订情况的说明和对一些理论问题的认识[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5).

[2]吴宏政,王玉柱.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12).

[3]唐昆雄.在教学中科学把握和全面贯彻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9).

[4]王正明.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设计的几点认识[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7).

方式和方法 篇12

结合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而言, 电力工程的质量以及管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对电力工程在质量、安全等方面进行管理时, 不同领域、不同专业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具有不平衡性, 因此难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和方法;此外, 对电力工程质量进行管理时, 没有先进的管理工具, 且管理流程复杂, 成本高, 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没有实用性;随着人们生活用电、企业用电等电量的不断增加, 如果缺乏有效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就会给社会正常用电带来一定的影响, 严重时可导致城市电力系统瘫痪。因此加强电力工程质量的管理势在必行。

健全电力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可以有效改变电力企业安全不达标的现象, 在整体上提高电力企业的生产力水平, 改善施工人员的工作环境, 增强施工人员的危机意识, 从而在根本上提高我国电力企业与外国电力企业的竞争力, 不断拓宽发展道路, 逐渐融入到国际市场之中。

对电力工程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电力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才能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保证人们的生活用电、企业用电不受到影响;电力工程质量有保障, 工人们才会有更大的积极性投入到电力施工当中, 使电力工程的发展更加可靠。

二、电力工程质量控制中的主要问题

电力工程的质量进行控制管理时, 相关部门应该各司其职, 共同为电力工程的质量出力。比如工程管理部门要明确电力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的主要任务, 财务部门为施工单位拨款, 为施工所用的材料、设施等支付费用。但是有关部门的交接工作过于繁琐, 甚至没有效率, 从而影响了电力施工过程的进展。由此说明, 电力工程质量控制业务流程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决策水平有待提高。基于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的特征, 使其在施工中涉及很多专业, 且施工成本大, 对社会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决策水平, 对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经济效益有直接影响。但现阶段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决策力度, 对电力工程建设带来障碍, 因此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决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质量监管制度不完善。目前, 我国的电力企业管理模式为多级管理网局投资项目, 由国家电网公司、省电力公司以及区域电网公司等组成。由于三者是共同作用于电力企业的, 因此缺乏管理主体, 采用属地化管理, 从而造成使用权的转移, 导致激励制度、约束制度失去原本的作用, 致使电力工程在管理中出现多种漏洞, 影响电力工程的质量以及经济效益。

电力工程的建设过程中, 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很多。环境的影响是无法避免的, 因为电力工程的建设周期很长, 因此受到的干扰是多重的, 且电力工程的地质、地形存在很大差异, 所以对于电力工程的质量问题进行控制管理时, 要结合实际环境分析解决对策;电力工程建设已经有了很久的历史, 因此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参考, 所以某些施工单位或者个人为了减少工期, 就会放弃对现有施工地点的特征进行分析, 而是墨守成规的采用以往经验, 并不分析以往经验是否符合现有情况, 从而导致电力工程在建成之后出现质量问题;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 质量控制管理人员玩忽职守, 不仔细监管工程质量, 只是对表面质量问题予以解决, 以至于内在质量隐患没有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带来质量问题。

对施工合同缺乏有效的执行力度。因为电力工程项目主要是在电力系统中操作的, 对施工合同缺乏有效的执行力度, 很容易使施工质量不合格, 难以达到预期要求。如果合同的实际履行者是建设单位, 当建设单位因为某些原因无法履行合同规定时, 因为均属于电力系统单位, 从而使得合同中的法律责任十分薄弱, 尤其是上级领导的行政干预、拖欠工款等问题。

电力工程施工单位的承建制度有问题。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 某些建设单位会把承建任务教给三产企业承建, 三产企业又把任务交给施工队伍, 如此层层分派任务, 上级和下级之间没有有效的约束, 因此对施工质量有很大的影响。首先, 三产企业的工程管理制度以及施工人员, 很难适应电力工程建设的相关要求, 并且对电力工程的建设质量没有明确的把握;其次, 三产施工单位良莠不齐, 且施工队伍的素质有待考察, 并且其中的农民工比例很大, 因此很难满足电力工程质量的控制与管理;最后, 某些三产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利益, 为求低价中标, 往往会无序投标, 从而忽视了电力工程建设的质量要求, 以劣充好, 导致电力工程的质量不达标。

针对企业竞争愈加剧烈的形式, 企业只有保证好质量, 才能在竞争中最终获利。因此电力企业要想更好的发展, 就要在电力工程施工中寻找质量问题, 并且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 让施工质量在控制之内, 才能使电力工程的质量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证。

三、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控制

对电力工程的建设项目的质量进行控制管理, 应贯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的每个阶段, 都会有相应的质量目标和任务, 所有分目标合并起来, 便是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的总目标。对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管理时, 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都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质量工程管理仅属于更大工程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就算施工过程的每个环节质量都得到了有效控制, 但是施工项目的设计、准备过程、竣工验收等过程如果不合格, 还是会影响整个电力工程的质量。因此电力工程质量控制不仅和施工过程密切相关, 还和其他因素有关。具体如图1所示。

此外, 对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进行质量管理时, 要有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对工程进行质量管理时, 可将管理总目标进行分解, 按照相关施工工艺进行分解, 从部门到个人, 从工序到分部, 便于形成易于操作、清楚的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图, 如图2所示。

四、对电力工程质量进行控制的方法

1工程施工准备阶段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在工程项目开始前, 对设计图纸进行严格会审施工单位应报审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等;监理单位应该制定详细的质量控制点。因为施工准备阶段是电力工程建设的基础阶段, 因此要对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 并且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和预防措施, 确保工程能够顺利进行。施工单位拿到设计图纸后, 要进行仔细阅读, 对于疑问部分及时询问设计部门, 予以解决。

2工程施工阶段

施工过程是实现工程设计的重要阶段, 是使工程具有使用价值的最终阶段。因此对施工阶段的质量进行控制, 是工程质量得以保证的重中之重。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时, 主要在施工准备、方案、工序竣工验收等方面, 由于这些方面是彼此影响的,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全面控制。

3工程验收阶段

对工程的质量进行验收工作, 是工程质量得以控制的重要阶段。对施工中工程的质量进行阶段性验收, 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工程建设达到设计要求以及预期的价值, 使建设投资可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双重效益, 因此验收工作也需要责任心强、有原则、施工经验丰富、技术高的质检人员。因为工程竣工验收是工程的最后环节, 因此应该对其整体质量进行考核, 如发现问题, 应及时解决, 避免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

4工程完工后的使用质量

当电力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后, 施工单位要在一定的使用时间内, 安排专人对过程质量进行回访, 并且询问用户对工程质量的有关意见或者建议。因为电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也是质量控制的过程。在投入使用后, 工程如果有任何问题, 应及时解决, 防止安全事故得的发生。

结语

在电力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 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工程质量可以达到预期的要求。

摘要:电力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属于基础产业, 也是支柱性产业, 关系到民生建设, 对社会的有序发展、快速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目前,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高, 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电力企业的发展。和其他类型的工程相比, 电力工程的投资大、规模大、工期长、技术难度大, 因此, 电力工程的质量也很难得到保证。对电力工程的质量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 能够提高电力工程的质量。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力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以及现阶段电力工程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有效地控制方法。

关键词:电力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陈云林.浅析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及强化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2 (12) .

[2]李必锋.探讨提高电力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J].城市建设, 2013 (28) .

上一篇:服装广告摄影下一篇:统计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