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方案

2024-09-14

融合方案(精选12篇)

融合方案 篇1

摘要:计算机技术在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已经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 云计算技术也应运而生。云计算的兴起, 是一场信息技术的改革, 它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技术, 更是一种新的服务模式。信息技术平台的应用之所以能够带来如此高的效率, 离不开IT领域技术的变革。融合架构平台的实现, 为云计算的平台架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 对融合架构平台的搭建方案进行初步研究, 以期能够为进一步提升相关技术水平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融合架构,平台搭建,云计算

云计算的三大部分之一就是基础架构, 如何更好地实现基础平台架构的云化, 为用户提升更高质量的服务, 是当前学术界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融合架构平台作为新的虚拟化技术背景, 为平台架构的搭建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 对融合架构平台下平台架构搭建方案进行系统的研究对于进一步促进云计算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融合架构平台服务器的构建

融合架构平台服务器是整个云计算平台的核心, 所有的云计算平台所有功能的实现都需要基于融合架构平台的服务器来实现的。融合架构平台服务器具有诸多的组成部分, 其中包括硬件服务器、虚拟机和底层操作系统。基于融合架构平台的云计算平台架构, 相比之下就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因为用户在实际的使用当中, 能够有效调动更多的灵活性配置资源, 从而省去了必须在终端操作的环节。

2 云计算架构平台的迁移技术实现

融合架构平台之所以具有更好的服务性, 正是因为其能够实现动态的迁移技术。融合架构平台的动态迁移技术指的是当系统的虚拟服务器在运行的过程中, 能够以动态的模式将平台进行转移, 这种转移能够在不同的物理服务器之间进行实时的迁移, 保证数据信息能够灵活运转于虚拟机之间。动态迁移技术的实现需要注意一些关键技术点, 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 总迁移技术是一个过程, 过程就涉及到总迁移时间, 指的是预拷贝从初次迭代一直到目的域正式启动所消耗的总的时间, 而停机时间指的是融合架构平台虚拟机的整个停止运行的时间。从融合架构平台服务器功能方面来看, 迁移时间与停机时间也存在着一定功能与地位方面的差异。

其次, 融合架构平台虚拟机的动态迁移技术需要大量的网络负载, 因为要实现动态迁移就会涉及到大量的资源拷贝和信息处理, 如果源地址与目标地址基于不同的服务器, 则这种情况下的转移和拷贝就需要借助网络的传递, 因此, 动态迁移的大量数据信息就容易造成整个网络系统的高负荷运转, 因此, 降低单位时间的信息传输负载量, 才能保证提高信息传输的质量, 最大化降低网络负载。

3 融合架构平台下搭建平台架构的优势

融合架构平台的基础层搭建相比于传统的云计算平台架构方法来讲, 有着明显的优势, 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 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系统的负载变化, 就需要优化资源配置的方式, 这就体现了融合架构平台的优势, 因为其具有可伸缩性, 传统的云计算平台构建方法基本应用调整主机资源的方式进行, 而融合架构平台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能更好地满足系统的多种需求。

其次, 云计算的大环境容易出现节点的失效, 而这就需要融合架构平台在构建的过程中要考虑到系统的安全性, 以最大化的保障来确保系统故障能够第一时间解决, 而融合架构平台的动态迁移恰好可以满足这种需求。

最后, 基于云计算平台中具有的独特数据规模化整合方式, 导致其负载中存在很多不平衡的现象。而只有通过搭建融合架构平台才能够有效的缓解负载中存在的不平衡现象, 其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融合架构平台能够将所有的数据信息进行有效整合, 从而避免因负载不均导致的资源浪费, 维护系统成本、以节能降耗来提升资源的使用率。

4 融合架构平台下平台架构搭建方案

4.1 平台搭建方法

关于平台搭建的方法包括计算构架的接电、客户端以及控制器。云计算平台搭建中的任何设备都可以当作接受的客户端, 而关于控制器的设置, 其主要是由Keystone、Glance、Nova、Dashboard、Swift即身份认证服务、镜像服务、计算服务、界面服务和存储服务这几方面内容组成的。控制器的设置可以通过物理服务器来实现, 但是物理服务器实现的前提条件是将控制器中所有的模块综合在一起, 这样才能实现物理服务器的调节, 但在计算节点时必须要满足所有物理服务器同时运行, 这样才能实现功能之间的转换。本次研究主要就是通过在机器上模拟版块的运行, 并在版块运行期间统计其计算节点。主要的搭建方式如下, 首先由内网交换机发出相关的指令, 通过网络进行传输, 待运行到控制节点上时进行节点控制, 控制后再传入公关网络中。

4.2 部署流程

部署流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首先是准备阶段:要将云操作系统进行安装, 以便于生成数据库系统, 待配置成功网络传输系统接口和NTP设置时最后进行加密安装。其次是组建的安装流程, 对于Open Stackck的安装要遵循一定的顺序, 要满足首先安装serverl的相关组件然后依次按照身份认证服务、镜像服务、计算服务、界面服务、存储服务这五部分内容进行安装, 这样才能满足融合架构平台下平台架构搭建的相关要求。

5 结论

综上所述, 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 云计算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全面拓展了应用范围, 并且已经普及。受到诸多因素的驱使, 相关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融合架构平台服务器是整个云计算平台的核心, 在传统的服务器架构技术无法满足当前形势的基础上, 深入研究融合架构平台下平台架构搭建方案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邹暾, 侯杰华.湖南烟草云计算平台架构设计[J].烟草科技, 2013 (11) :21-24.

[2]陈康, 郑纬民.云计算:系统实例与研究现状[J].软件学报, 2012 (05) :1337-1348.

[3]杨志和.基于志愿计算的云平台的构建方法与架构研究[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 2011 (04) :223-227.

融合方案 篇2

一、工作目标

(一)三网融合全面推进。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将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扩大到全国范围,并实质性开展工作。

(二)网络承载和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宽带通信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加快推进,自主创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取得突破性进展,掌握一批核心技术,产品和业务的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三)融合业务和网络产业加快发展。融合业务应用更加普及,网络信息资源、文化内容产品得到充分开发利用,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四)科学有效的监管体制机制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发展的有关法律法规基本健全,职责清晰、协调顺畅、决策科学、管理高效的新型监管体系基本形成。

(五)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管理体系更加健全,技术管理能力显著提升,国家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

(六)信息消费快速增长。丰富信息消费内容、产品和服务,活跃信息消费市场,拓展信息消费渠道,推动信息消费持续稳定增长。

二、主要任务

(一)在全国范围推动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

1.确定开展双向进入业务的地区。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分期分批扩大至全国。各省(区、市)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以下称省级协调小组)结合当地实际确定本省(区、市)开展双向进入业务的地区,报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备案。(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负责)

2.开展双向进入业务许可审批。在全面做好试点地区双向进入工作的基础上,按照“成熟一个、许可一个”的原则,开展双向进入许可申报和审批工作。广电企业在符合电信监管有关规定并满足相关安全条件的前提下,可经营增值电信业务、比照增值电信业务管理的基础电信业务、基于有线电视网的互联网接入业务、互联网数据传送增值业务、国内网络电话(IP电话)业务,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还可基于全国有线电视网络开展固定网的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符合条件的电信企业在有关部门的监管下,可从事除时政类节目之外的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互联网视听节目信号传输、转播时政类新闻视听节目服务、除广播电台电视台形态以外的公共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传输、手机电视分发服务。国家和省级电信、广电行业主管部门按照相关政策要求和业务审批权限,受理广电、电信企业的申请,同步向符合条件的企业颁发经营许可证。企业取得许可证后,即可依法开展相关业务。(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负责)

3.加快推动IPTV集成播控平台与IPTV传输系统对接。在宣传部门的指导下,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要切实加强和完善IPTV、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建设和管理,负责节目的统一集成和播出监控以及电子节目指南(EPG)、用户端、计费、版权等的管理,其中用户端、计费管理由合作方协商确定,可采取合作方“双认证、双计费”的管理方式。IPTV全部内容由广播电视播出机构IPTV集成播控平台集成后,经一个接口统一提供给电信企业的IPTV传输系统。电信企业可提供节目和EPG条目,经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审查后统一纳入集成播控平台的节目源和EPG。电信企业与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应积极配合、平等协商,做好IPTV传输系统与IPTV集成播控平台的对接,对接双方应明确责任,保证节目内容的正常提供和传输。在确保播出安全的前提下,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与电信企业可探索多种合资合作经营模式。(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负责)

4.加强行业监管。电信、广电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原则,加强对广电、电信企业的监督管理,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维护良好行业秩序。电信行业主管部门应按照电信监管有关政策法规要求,加强对经营电信业务企业的网络互联互通、服务质量、普遍服务、设备入网、网络信息安全等管理;广电行业主管部门应按照广播电视管理有关政策法规要求,加强对从事广播电视业务企业的业务规划、业务准入、运营监管、内容安全、节目播放、服务质量、公共服务、设备入网、互联互通等管理。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要督促已获得许可的地区全面落实双向进入,推动相关企业实际进入和正常经营,丰富播出内容,提高服务水平。电信和广电企业要相互合作,优势互补,推动双向进入业务快速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负责)

(二)加快宽带网络建设改造和统筹规划。

1.加快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加快推动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和高清交互式电视网络设施建设,加快广播电视模数转换进程。采用超高速智能光纤传输交换和同轴电缆传输技术,加快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宽带接入网,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海量下行宽带、室内多信息点分布的优势,满足不同用户接入带宽的需要。加快建设宽带网络骨干节点和数据中心,提升网络流量疏通能力,全面支持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加快建设融合业务平台,提高支持三网融合业务的能力。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要加快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建设,尽快实现全国一张网,带动各地有线电视网络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引导有线电视网络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道路。充分发挥有线电视网络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作用,促进有线电视三网融合业务创新,全面提升有线电视网络的服务品质和终端用户体验。(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牵头,中央宣传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参加)

2.加快推动电信宽带网络建设。实施“宽带中国”工程,加快光纤网络建设,全面提高网络技术水平和业务承载能力。城市新建区域以光纤到户模式为主建设光纤接入网,已建区域可采用多种方式加快“光进铜退”改造。扩大农村地区宽带网络覆盖范围,提高行政村通宽带、通光纤比例。加快互联网骨干节点升级,提升网络流量疏通能力,骨干网全面支持IPv6。加快业务应用平台建设,提高支持三网融合业务的能力。(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资委等参加)

3.加强网络统筹规划和共建共享。继续做好电信传输网和广播电视传输网建设升级改造的统筹规划,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基础设施,创新共建共享合作模式,促进资源节约,推动实现网络资源的高效利用。加强农村地区网络资源共建共享,努力缩小“数字鸿沟”。(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牵头,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资委等参加)

(三)强化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监管。

1.完善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管理体系。结合文化改革发展重大工程的实施,推进国家新媒体集成播控平台建设,探索三网融合下党管媒体的有效途径,健全相关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确保播出内容和传输安全。完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重点加强对时政类新闻信息的管理,严格规范互联网信息内容采编播发管理,构筑清朗网络空间。(中央宣传部、网信办、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安部等负责)

按照属地化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谁审批谁监管、谁办网谁管网的原则,健全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保障工作协调机制。企业要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和行业网络安全相关政策要求,完善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建立工作机制,落实安全责任,制定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安全评测、风险评估和应急演练。建立事前防范、事中阻断、事后追溯的信息安全技术保障体系,落实接入(含互联网网站、手机、有线电视)用户实名登记、域名信息登记、内外网地址对应关系留存管理制度,为有关部门依法履行职责提供技术支持,增强三网融合下防黑客攻击、防信息篡改、防节目插播、防网络瘫痪等能力。加强三网融合新技术、新应用上线前的安全评估,及时消除重大安全隐患。(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安全部、国资委、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信办等负责)

2.加强技术管理系统建设。完善国家网络信息安全基础设施,提高隐患发现、监测预警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按照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的要求,统筹规划建设网络信息安全、文化安全技术管理系统,加快提升现有国家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平台、广电信息网络视听节目监管系统、三网融合新闻信息监测管理系统的技术能力。加快地方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平台建设,积极研究适应三网融合新技术、新业务的安全技术管理手段,加强相关技术研究,提高安全技术管理能力。(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安全部、财政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信办等负责)

广电信息网络视听节目监管系统要进一步提高搜索发现能力,在节目集成播控、传输分发、用户接收等环节部署数据采集和监测系统,及时监测各类传输网络中视听节目播出情况,及时发现和查处违规视听节目和违法信息。(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牵头,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安全部等参加)

3.加强动态管理。强化日常监控,确保及时发现安全方面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措施妥善应对处理,及时、客观、准确报告网络安全重大事件。充分发挥国家三网融合安全评估小组的作用,对重大安全问题进行论证并协调解决。省级协调小组办公室下要成立安全评估小组,定期开展安全评估,协调解决安全问题。(中央宣传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安全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信办等负责)

(四)切实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1.加快推进新兴业务发展。进一步探索把握新型业务的发展方向。鼓励广电、电信企业及其他内容服务、增值服务企业充分利用三网融合的有利条件,以宽带网络建设、内容业务创新推广、用户普及应用为重点,通过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IPTV、手机电视、有线电视网宽带服务以及其他融合性业务,带动关键设备、软件、系统的产业化,推动三网融合与相关行业应用相结合,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信办等负责)

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互动新媒体、移动多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促进动漫游戏、数字音乐、网络艺术品等数字文化内容的消费。加强数字文化内容产品和服务开发,建设数字内容生产、转换、加工、投送平台,鼓励各类网络文化企业生产提供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内容产品。(中央宣传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信办等负责)

2.促进三网融合关键信息技术产品研发制造。围绕光传输和光接入、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等重点领域,支持高端光电器件、基于有线电视网的接入技术和关键设备、IPTV和数字电视智能机顶盒、互联网电视及配套应用、操作系统、多屏互动技术、内容传送系统、信息安全系统等的研发和产业化。(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安全部、国资委、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负责)

加快更高速光纤接入、超高速大容量光传输和组网、新一代万维网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创新,加强三网融合安全技术、产品及管控手段研究,加强自主知识产权布局和标准制定工作。支持电信、广电运营单位与相关产品制造企业通过定制、集中采购等方式开展合作,带动智能终端产品竞争力提升。(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安全部、国资委、质检总局、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负责)

3.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建立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与广电企业、互联网企业、信息内容供应商等的合作竞争机制,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和价格收费行为,加强资费监管,维护公平健康的市场环境。鼓励电信、广电企业及其他内容服务、增值服务企业加强协作配合,创新产业形态和市场推广模式,鼓励创建三网融合相关产业联盟,凝聚相关产业及上下游资源共同推动产业链成熟与发展,促进创新成果快速实现产业化。(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负责)

4.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标准体系。围绕三网融合产业发展和行业监管的需要,按照“急用先行、基础先立”的原则,加快制定适应三网融合要求的网络、业务、信息服务相关标准,优先制定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相关标准,尽快形成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组成的三网融合标准体系。企业开展相关业务应遵循统一标准,充分发挥标准在规范行业发展、保障市场秩序等方面的作用。(质检总局牵头,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信办等参加)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推动制定完善电信、广电行业管理法律法规,积极推进电信法、广播电视传输保障法立法工作,清理或修订相关政策规定,为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提供法律保障。(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负责)

(二)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利用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及相关产业发展专项等,支持三网融合共性关键技术、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动业态创新。将三网融合业务应用纳入现代服务业范畴,大力开发信息资源,积极创新内容产品和业务形态。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形成支持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宽带网络发展的长效机制。对三网融合相关产品开发、网络建设、业务应用及在农村地区的推广给予政策支持。(中央宣传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信办等负责)

(三)提高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水平。城乡规划建设应为电信网、广播电视网预留所需的管线通道及场地、机房、电力设施等,各类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场所应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开放,并为网络的建设维护提供通行便利。(各地政府,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等负责)

融合方案 篇3

近日,针对政府、教育、医疗机构,甲骨文推出了全面的解决方案,不仅提供了各个机构在信息化建设和转型中所需的所有关键组件——数据库、中间件和管理软件,并且它们全部基于开放标准; 更提供了全面集成的解决方案——从人力资源和财务管理到采购和公众关系管理; 并遵守了主要的行业标准。

甲骨文公司大中华区应用软件业务总经理卢汝文表示: “越来越多的政府、教育、医疗机构选择了Oracle行业解决方案。甲骨文公司将积极推进融合战略,为中国的政府、教育、医疗机构客户提供更符合他们需要的行业解决方案。”

针对政府部门未来的发展,甲骨文推出了Oracle iGovernment架构,提出了创新、集成和智能是政府及公共事业信息化建设目标的理念。Oracle iGovernment基于开放标准和服务导向架构,结合行业的需求,融合了甲骨文领先的数据库、中间件和应用产品,可帮助政府机关和公共行业的机构实现创新性、集成式和智能化的管理。

而PeopleSoft校园解决方案则支持数字化校园建设。这一方案可以帮助学校在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中管理整个学生生命周期——从招生和入学到学生服务和校友关系。据介绍,PeopleSoft校园解决方案为学院和大学提供了它们所需的灵活性,能有效管理潜在学生和处于摇摆状态的学生。借助PeopleSoft校园解决方案,学校能够集中财务、学生和人力资源数据,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信息准确性。

Oracle医疗卫生信息管理资源平台是一个以开放标准和服务导向架构为基础开发的行业化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以单一信息架构实现强大的多层次服务能力,融合了从“信息获取、信息整合,到信息资源利用”的一揽子解决方案,适合面对分布式数据孤岛和应用烟囱环境下实现信息整合,支撑业务流程协同整合。

三网融合解决方案的探讨 篇4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能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在三网融合的环境下,广电部门和电信企业会进行多方面合作,最后会给消费者带来好处。用户仅通过手上的一个终端,随时、随地、随心地使用移动业务、电信业务及广电业务,这就是融合的价值所在。

1 三网融合的发展前景

目前,三网融合已被纳入中国的“十二五规划”,国务院新近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已将三网融合产业确定为未来5年中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三网融合打破了电信运营商和广电运营商在视频传输领域长期的恶性竞争状态,各大运营商将在一口锅里抢饭吃,看电视、上网、打电话资费可能打包下调。三网融合应用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以后的手机可以看电视、上网,电视可以打电话、上网,电脑也可以打电话、看电视。三网融合启动的相关产业市场规模巨大,其中包括电信宽带升级、广电双向网络改造、机顶盒产业发展以及基于音视频内容的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的有效投资,估算达2490亿元;可激发和释放社会的信息服务与终端消费近4390亿元;数字内容开发制作、机顶盒生产与安装等将新增就业岗位达20万个。

2 三网融合的关键技术

2.1 成熟的数字技术

语音、数据、图像等信息都可以通过编码成0和1的比特流进行传输和交换,这样,就形成电信网、计算机网和广播电视网的共同语言,使得话音、数据、声频和视频各种内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网络来传输、交换、选路处理和提供,在这个过程中已经实现了融合,并通过数字终端存储起来或以视觉、听觉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这是三网融合的基本条件。

2.2 TCP/IP协议

只有基于独立IP地址,才能实现点对点、点对多点的互动,才能使得各种以IP为基础的业务能在不同的网上实现互通。IP技术的普遍使用,满足了在多种物理介质与多样的应用需求之间建立简单而统一的映射需求,可以顺利地对多种业务数据、多种软硬件环境、多种通信协议进行集成、综合、统一,对网络资源进行综合调度和管理,使得各种以IP为基础的业务都能在不同的网络上实现互通。

2.3 光通信技术

光通信是一种以光波为传输媒质的通信方式。光波和无线电波同属电磁波,但光波的频率比无线电波的频率高,波长比无线电波的波长短。因此,它具有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和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波分复用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单模光纤低损耗区带来的巨大带宽资源。根据每一信道光波的频率(或波长)不同,将光纤的低损耗窗口划分成若干个信道,把光波作为信号的载波,在发送端采用波分复用器(合波器),将不同规定波长的信号光载波合并起来送入一根光纤进行传输。在接收端,再由一波分复用器(分波器)将这些不同波长承载不同信号的光载波分开。由于不同波长的光载波信号可以看作互相独立(不考虑光纤非线性时),从而在一根光纤中可实现多路光信号的复用传输。而密集波分复用技术(DWDM)以其卓越的性能而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DWDM是一种通过对不同波长的复用使其能够在同一光芯上进行传输的光通信技术。

2.4 接入网技术

接入网是指从用户端到局端或网络节点的所有设备,包括网络终端、网络单元、分配单元、线路终端及传输媒介等,是三网融合的主要难点。现阶段,宽带综合接入技术主要有混合光纤同轴(HFC)接入技术、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接入技术和局域网(LAN)接入技术。HFC在其光缆部分是采用双向传输,满足了作为城市IP骨干网的要求,所以可以利用有线电视预留光纤架构建立起基于HFC的宽带IP网络。随着光通信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光纤到户FTTH(Fiber To The Home)技术是最有前途的接入网方式,它是接入网宽带化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FTTH的显著特点是不但提供更大的带宽,而且增强了网络对数据格式、速率、波长和协议的透明性,放宽了对环境条件和供电等要求,简化了维护和安装。

2.5 目前三网融合的主要应用包括互联网电视(IPTV)和网络

电话(VOIP)IPTV是指利用IP技术,通过宽带网络提供视频业务。IPTV融合了电视业务和电信业务的特点。其优势在于“互动性”与“按需观看”,彻底改变了传统电视单向播放的缺点。VOIP又名宽带电话,是指基于宽带技术实现的电脑与电脑、电脑与电话、电话与电话之间的通话业务。因无须搭建专属网络,VOIP运营成本低,通话资费大大低于传统电话。

3 三网融合面临的问题

3.1 三网业务定位不同

有线电视网主要提供广播式的视像业务,要发展交互式业务,就要进行大规模的双向化改造,工程巨大。电信网络则面临最后100米的宽带化问题;而计算机网也不能保证语音和视频信号的服务质量和实时性要求。

3.2 三网标准不统一

三种网络结构都不尽相同,存在不兼容的问题,要完成三网融合必须找到共同认可的网络结构、技术标准和通信协议。IP交换是可以被三网接纳的通信协议,而找到三网融合最大的困难是接入网,要找到既物美价廉又便于建设的接入网还需要一段时间。

4 结束语

随着信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新技术的出现,以及用户的需求的进一步提高,业务形式也将会多种多样,各网络运营商限于各自侧重不同的原因,相互之间也会不同程度的进行合作,以达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从而逐步推进三网融合。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三网融合的含义、发展前景,分析了三网融合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及存在的问题。现在兴起的IPTV对三网融合虽然是有力地推动,但是同时也指出三网融合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关键词:三网融合,数字急速,光通信技术,TCP/IP协议,接入网技术

参考文献

[1]刘增基,周洋溢,胡辽林,周绮丽编著.光纤通信.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8.

[2]杨武军,屈军锁,郑震铎.三网合一技术的发展趋势.现代电信科技.2001,(5).

特教学校八年级融合活动方案 篇5

活动主题:手拉手,心连心

活动背景:孩子的童年应该是天真、无邪、快乐的,但对于这些先天缺陷的儿童来说这样的快乐是少有的。他们应该拥有和普通人一样的快乐。身处特教学校的孩子们社交范围有限,与社会爱心人士的融合活动能够拓展特殊儿童的知识面,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活动目的:

1.为学习和生活在学校的残疾儿童们带去心灵上的慰藉,让他们感受社会的温暖和爱心。

2.丰富特殊儿童的学习生活,增强他们的自信心。3.增强特殊儿童的语言沟通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4.希望通过本次活动,为社会做出示范,呼吁社会各界关注智障儿童,伸出援手提供帮助,多去看望他们,不要让孩子们的世界空洞。活动对象:八年级学生 活动地点:八年级教室 活动时间:2014年3月

活动准备:纸张、彩色笔、童话朗读录音、律动音乐 活动流程:

一、参与活动人员结合、点名。

二、抵达活动场地。

三、主持人致辞。

四、活动前准备(自我介绍)设计意图:特殊儿童与爱心人士互做自我介绍,增进彼此了解,丰富特殊儿童语言沟通能力。

五、精彩互动

活动一

神奇画笔绘我心(绘画主题:春节)

1.主持人介绍绘画主题,提示绘画要点,特殊儿童依据绘画主题描绘心中所想,爱心人士给予指导。2.绘画作品点评赏析

活动二

童话剧表演《小松鼠与大松树》(1)欣赏童话朗读(2)分配角色(3)特殊儿童分角色

(4)爱心人士与特殊儿童合作表演童话剧《小松鼠与大松树》

活动三

音乐律动《彩虹的约定》(1)特殊儿童律动表演

(2)爱心人士与特殊儿童欢乐律动

六、合影留念

七、小结 注意事项:

1、准备的节目,游戏等,应适合智障儿童接受,并确保无危险性。

2、在与智障儿童进行接触交流时,要有足够的耐心与细心,并保障自己的安全。

融合方案 篇6

6月7日,就在人们以为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将再度无限期推迟之际,一条“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已于6月6日国务院三网融合协调小组会议上正式获得通过”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所有媒体。对于闪电般出台的试点方案,人们众说纷纭:有人惊诧试点方案的峰回路转,有人提早为三网融合的商机欢呼,甚至一些证券分析机构已经开始预测哪些板块的股票会因此暴涨。

然而,业内专家从透露出来的试点方案内容分析,此试点方案只是各方妥协下的产物,看似广电大获全胜,但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并未得到解决。在即将开始的实施阶段,还将会有很多实际问题出现,广电和电信都有各自的优势和软肋,进入融合实际操作阶段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未来三网融合的路并不平坦。

广电:保护期的烦恼

据有关人士透露,试点方案已明确给出了试点推进的时间表,并确定了试点阶段主要任务和试点区域应有的技术管理条件。按该方案,6月18日之前各地申报试点;经过审查和筛选后,6月25日前确认名单,7月开始试点。

“从这个时间表的紧迫性,不难看出国家对推进三网融合的决心。”知情人士表示,在此前,试点方案已讨论了至少4稿,每次讨论广电系和电信系都从各自利益出发,坚持自己的条件不退让,这使得讨论毫无进展可言。而此次能迅速定案,是“国家意志”起了作用。

据透露,此次获得通过的试点方案很多有争议部分都是用“5号文”(三网融合总体方案)的原文来写,而广电和电信在试点启动之后各自回去解释。“广电一直坚持内容播控是媒体属性,属于意识形态,涉及舆论导向,因此播控平台应由广电建设;而电信则试图阻碍广电进入电信业务。再争十几稿也不会有实质进展,如此三网融合真的要被‘拖死’了,这是不利于国家发展的。”知情人士表示,此试点方案的核心在于,原则上明确了广电负责IPTV集成播控平台建设管理,包括EPG(Electronic Program Guide,电子节目菜单)计费管理、通过有线网开展完整的互联网接入、数据传送及IP电话业务。

“试点方案的确对广电有利。其实这也是给了广电一段保护期。”业内专家分析认为,在电信领域,无论是公司规模、技术实力,还是资本运作、市场意识,广电系的企业都不能与三家在市场中打拼了多年的电信运营商相比。从利于未来的公平竞争的角度看,也应该给现在处于弱势的广电企业一个“保护期”。

此方案出台后,在互联网全业务经营方面,虽然传统固网运营商电信和联通在互联网国际出口、网间结算、IDC部署、骨干网方面具有绝对的主导权,但是广电早前已经在租用电信和联通的宽带资源与接口部署宽带接入业务。另外,由广电主导的NGB(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也从未停止。如今又有政策支持,可以预料的是,广电互联网业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会实现规模化部署,继而成为与三大电信运营商并列的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

然而,各种复杂的问题和挑战也才刚刚开始。分析人士指出,对于广电来说,如何利用好这段“保护期”解决体系内的矛盾,整合各地有线网络公司的网络、运营和管理,成为关键。

而广电系网络和运营情况的混乱现状却很令人烦恼。据统计,目前全国有线网络运营商近1900家,但用户却仅有1.73亿户,资源高度分散。而且“窝里斗”的情况颇为严重,经常一个城市出现省、市两级有线公司互相争夺用户,部分城市甚至还有区级公司参与争夺。虽然近年来广电总局已经开始积极推动“一省一网”,进而全国一网的整合计划,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进展并不理想。

“根据国务院计划,2012年三网融合的试点就将结束,这意味着留给广电系完成网络整合工作的时间仅剩下两年半,且不说整合要面对的利益博弈,单从整合需要的资金的角度来看,完成全国有线网络的双向整改至少需要近万亿元的资金,凭借广电企业自有资金与资源几乎不能完成。”业内人士表示。

电信:后手谋求优势

就在广电系率先爆出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已获批准消息的同时,有媒体报道,电信系统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却表示,试点方案“没有新的进展”。由此可以看出,广电系与电信系仍然存在很大分歧,而且电信系并不会轻易放弃竞争的权利。

据透露,在此前的试点方案草稿中,电信一度接近获得部分内容播控权,具体是指除了直播和时政节目以外的IPTV节目的播出和编辑权限,其中还有被认为是数字电视各类业务中,点击率最高、被电信别有用心地称之为“用户首页”的EPG。然而,在美国爆出启动“网战司令部”后,电信的形势急转直下。据说,是因为在舆论导向上,最近几年广电“表现很好”,而电信却“乏善可陈”。

“由此也就不奇怪,为什么广电会获得如此大的政策倾斜。然而,看似电信系处于‘后手’,但它们也确保了一定竞争优势。”分析人士指出,首先在IPTV业务方面,电信至少获得了传输权,这将保证电信在试点城市经营IPTV业务的合法性,不再担心广电三番五次的“叫停”。

此外,广电虽然获得了IP语音号码资源的分配权,然而语音业务资费竞争已经饱和,固话IP业务已经进入衰退期,广电获得此项权利的实际意义不大。而广电进入互联网服务最急需的IDC控制权和宽带业务的出口权,在此次透露出来的消息中并未提及,如果不能获得IDC控制权和宽带出口权,广电未来仍然需要向电信运营商支付高额的IDC和带宽租借费用,这对于其开展有线电视网的互联网接入服务将会造成不小的成本压力。因此,这也为电信在今后的博弈中留下了讨价还价的砝码。

赢家:可能另有其人

试点未定,事实上的竞争已经展开。据消息人士透露,出于担心广电会采取“零资费”的策略将电信市场价格做烂,三家电信运营商都明确反对在广电网的电信业务接受工业和信息化部监管前,给予广电企业全业务资质。为此,中国移动已经暂停与广电在接入网上的全面合作。

“用5号文填补争议部分,实际上是要把矛盾放到试点过程中去解决,而‘自行解释’意味着各家都要有很大的自主空间,由此看试点过程将是一场混战。”业内专家认为,试点方案并未将各方错综复杂的矛盾“毕其功于一役”地统统解决掉,而三网融合的真正竞争才刚刚开始,未来谁是赢家还很难预料。

然而,还有不少业内人士主张,也许赢家另有其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控制用户终端已经越发重要。如今一些新兴的IT企业和互联网公司已经在通过不同的路径整合包括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电视网等各种信息渠道。“未来如何黏住用户才是关键。”业内人士说,赢得用户者才能真正赢得这场战争。

试点方案只是各方妥协下的产物,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并未得到解决。

各国三网融合经验

美国:“夫妻捆绑”过难关

在美国,电视、电话及宽带网络三网融合被称为“捆绑服务”。电信企业和有线电视运营商在三网融合的技术和基本设施方面各有特色,但又均存在不足。为了增强实力,一些公司在融合初期组成“临时夫妻”,共同渡过困难期。

英国:统一机构推进融合

英国人认为,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等网络的融合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英国电信作为英国最大的网络运营商,现在不仅同时提供互联网、电话等通信服务,也开办了自己的网络电视频道;而著名的英国广播公司(BBC)也进军网络,一年前推出在线电视服务,凭借内容优势吸引了大批网络用户。

2003年,英国成立新的通信业管理机构Ofcom,融合了原有电信、电视、广播、无线通信等多个管理机构的职能,极大地促进了网络融合的产业发展。

法国:融合以便捷为目的

目前,三网融合在法国快速发展。到2014年,随着法国各运营商加快投资光纤网络,将有50%以上的家庭选择三网融合的服务。除价格优势外,便捷是消费者青睐三网融合服务的另一个原因。消费者只要面对一家运营商,每个月一张发票就能搞定所有事情。

日本:融合有法律保障

三网融合在日本面临的难题不是技术,而是有关法律的重整。据了解,日本的通信产业和广电产业分属独立的法律体系,因此,以日本广播协会为代表的广电产业和通信产业迄今一直是“划界而治”,各自独立发展的。两个产业各有各的固有既得权益,在价值观和文化方面也存在差异。所以,当要推动通信和广电融合时,势必要涉及如何调整两者间上述种种问题的课题。另外,近年来出现的新服务超出了现行《广播法》和通信领域相关法律调整的范畴。

有线与无线网络融合解决方案 篇7

目前,在我国智能建筑的通信网络建设中,有线通信占据着主导地位。如家庭与办公环境普遍采用的电话业务是基于电信运营商公用交换电话网络(PSTN)固话系统;因特网宽带上网是基于电信或有线电视运营商的光纤或电缆承载的业务系统。

无线通信,无论是现在或将来,在智能建筑领域都会有广泛的应用。如在下列应用中,就发挥着有线通信不可取代的作用。

(1)宽带无线接入。在有线(含光纤)未接入的区域,利用高效率的无线技术,向用户提供宽带接入的技术。宽带无线接入应用的系统基本采用结合了时分和频分多址OFD-MA技术;

(2) Wi-Fi与WLAN技术。与上述技术有相似之处,一般用于解决楼宇内的覆盖问题,以减少有线网络布线施工的困难;

(3)在较短距离(一般在房间)内的传输,采用蓝牙技术,减少各类线缆布放与设备连接的麻烦;

(4)卫星接入。通常采用Ku或C波段传输设备,解决超远距离传输与公共电信运营商网络覆盖尚未通达地域的特殊需求;

(5)采用基于无线会议系统技术的无线应急背景广播系统,以备在诸如各类自然或不期灾害发生情况下的应急呼叫,便于组织人员有序撤离与疏散等。

无线通信在智能建筑领域其他方面的应用,还可以列举一些。

基于对现状的分析,智能楼宇有必要建立一个通信有序、网络通畅、保障有力的无线指挥调度系统,并实现与有线网络的融合。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要解决有线通信网络与无线通信网络互联互通的一系列技术问题,形成一种性价比优越、工程实施可行的解决方案。实现融合的通信系统,可以承载各种通信业务,包括话音业务、数据业务及图像传输业务等,如图1所示。

2 通信融合实施方案

因地制宜地选用合适规模的有线与无线融合通信模式,是建设经济适用的综合型通信系统的先决条件。在实际工程中,可分别选用以程控交换机为中心的模式和以无线通信平台为中心的模式两个大类。实现通信融合(如图2),互联互通功能的实现可以基于以下几种通信手段。

(1)利用固话,连接到转换控制侧的无线路由,如卫星传输通道、NG/3G传输链路,与程控调度交换机直接连接的话机,或以VoIP的通信方式与现场通信;

(2)通过手机(2G/3G或卫星电话终端)直接拨打转换控制侧设备的无线通信平台,利用无线通信平台的分组、会议、转接等功能,实现与现场的通信;

(3)利用各种短波/超短波电台,通过各种无线覆盖延伸设备,与现场的各种电台(包括车台、手持台等)进行联络,实施与现场的通信。

有线与无线通信融合的方式,可分为以下情况:

2.1 模式1:基于程控交换机技术

基于专用程控交换机系统,实现对公网/专网的接入,以及与现有的无线系统接入,包括常规电台与集群电台,或卫星电话等终端。

有线、无线通信系统间语音通路的连接是实现有线、无线用户间的语音互通,并通过有线通信系统汇接其他系统或网络的用户。语音通路连接可以通过四线音频中继接口(E&M)或数字用户及VoIP接口与无线系统的四线音频接口。同时,可以接收有线用户对按键对讲(PTT)用户终端双音多频(DTMF)或数字信令方式的拨号。在实际工程中,采用如下方式:

(1)有线交换机内置专用四线音频接口方式

通过有线交换机内置的专用四线音频接口,可以直接与无线系统进行音频连接,使有线通信系统的音频连接更加快捷,并可以减少二/四线转换带来的侧音效应;同时,使用E&M线进行PTT的控制。

(2)通过VoIP接口方式

对于远程无线系统的连接可以采用VoIP的方式,通过IP数字用户终端同时传送语音和控制信号,并可以建立双路连接用于音频通道的备份和回馈信号监听。

整合语音通道(E&M接口)的解决方案,在实际工程实施中,要求从各路无线信道机分别输出一路E&M中继线连接到程控交换机,且要求该E&M中继线上只传输语音信号,不包含无线控制信令。

无线集群设备与有线程控交换机通过无线调度台(或E&M中继)方式连接在一起,不需要无线手持机,通过有线固话实现有线、无线系统的融合。

2.2 模式2:无线通信平台技术

无线通信平台由PSTN公网接入模块、无线电台接入模块、IP交换中心模块、网络接入模块、终端接入模块等组成互联互通通信系统。该平台组成框图如图3所示。

平台与各类终端的连接方式为:

(1)与电话互联互通

PSTN是日常办公最重要的通信工具,无线通信平台设置了电话接口。配置若干路用户端FXS的网关,通过局域网和电话互联互通连接,可以按需接入固话,包括无绳电话。这些电话终端通过以下中继方式与市话公网连接。

卫星中继:即通过卫星作为载体通信,其可靠性、稳定性很强,特别是在应急情况下,如地震、冰雪、火灾等,普通通信方式中断,基站倒塌,这时卫星是最可靠的保障手段。

PSTN中继:根据需求提供若干路程控交换机用户电路板FXO接口,就有对应数量的电话线路作为中继。

手机中继:根据需要适当选配2G/3G模块,如GSM模块、CDMA模块或各类3G模块作为中继。

IP中继:即通过IP网络和程控交换机上的分机联系,这种方式对组网、分布式调度、整个平台的扩展非常有利。选用IP中继,则要通过因特网接入运营商的软交换平台。

(2)与无线电台互联互通

无线电台主要是通过无线调度平台互联互通设备上的无线适配器连接,然后利用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把每种电台、电话、手机联系在一起。手持台根据实际需要配置。

3 无线覆盖延伸的解决方案

提供楼宇间、小区间,乃至更大范围内的无线通信手段,无线覆盖的延伸是必须解决的课题。目前面对的情况是,一方面,无线通信需要无线网络覆盖条件的支撑;而另一方面,无线覆盖网的建设、维护需要一定规模的资金投入与相对较长的建设周期。实际工程建设中,可实施的方式是,利用已有的有线与无线网络来解决现场的无线通信网络覆盖不能满足需求的问题。

为解决辖区内无线网络的覆盖,以有线的IP延伸模式或移动运营公网的GSM (或2G/3G)延伸模式,把有线、无线通信的互联互通覆盖到任何需要通信联络的现场。

信息化基础设施,包括无线网络覆盖的建设与维护是一个较为长期与复杂的工作。利用“专网”的有线覆盖与我国移动运营商提供的2G/3G移动公网的无线覆盖,延伸与扩大无线通信网络覆盖,衔接现有各频段(短波、超短波)无线网,连接各个无线子网形成的“孤岛”,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采取这种技术手段,既是着眼于逐步建设与优化现有的专用无线通信覆盖网,也把无线网覆盖的建设与在通信领域不断出现的先进技术,如2G/3G移动通信、VoIP (IP电话)、PoC (建立在移动蜂窝公网上的PTT服务)以及卫星通信、短波通信等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达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功效。

3.1 利用“专网”的覆盖延伸模式

解决方案:可以采用一些专用的、基于IP技术的、利用有线网络的覆盖延伸设备。此种无线通讯终端网络接入设备,通过先进的语音处理技术和软交换技术可以使不同类型、不同频段的无线对讲机、无线电台等设备无缝接入到IP网络。既可实现远距离的无线对讲通讯,也可实现无线设备与有线设备间的互联互通,方便解决无线网络调度、管理及大范围组网调度中存在的难题,可广泛适用于智能建筑,乃至政法公安、野战部队及武警、铁路交通等其他有无线对讲业务的单位,实现远距离大规模无线组网通信。

3.2 利用移动运营公网的覆盖延伸模式

3.2.1 无线延伸控制器的原理

无线延伸控制器由一个小交换控制模块和公网移动通信模块(一般采用网络覆盖较好的制式如GSM等,也可以是2G/3G其他制式的模块)组成,可以连接两台不同频率的常规电台(或一台常规,一台集群),通过交换控制可实现不同频率电台之间、GSM与电台之间的语音交换。

3.2.2 无线通信网络覆盖的延伸

对于采用短波或超短波的无线通信来说,一般采用单频单工开放对讲方式。原则上,每个无线常规对讲群体在现场各自独立一个信道,对集群系统来说每个群体组成一个独立通话小组。

解决网络覆盖,目前存在如下两个主要问题:

(1)单个群体独立执行任务超出无线网覆盖区后,在没有无线通信转信台等现场支持覆盖的情况下,往往失去与群体内其他成员直接无线通信的能力;

(2)如要面对多个网络与多个方向的通信联络,往往要携带多部无线对讲终端,因而带来行动与操作的不便。

为此,采用基于移动公网的无线延伸控制器,以解决上述两个问题。此类设备一般要求具有DSP数字芯片技术,具有话音侦测、低延迟、语音清晰、可配置拨号/自动接听等特点。该设备的应用连接示例可解决上述覆盖问题,如图4所示。

3.3 利用公网集群的通信方式

对于现场无线通信群组,经常要使用常规或集群对讲设备。目前,模拟网络提供的服务受到各种移动限制,主要表现在受频点限制、覆盖区域受基站和组网方式的影响、网络信号覆盖差、保密性低等。数字集群网络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建设与维护成本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该技术的应用。

作为无线通信指挥的补充手段,随着IP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无线网络带宽的升级和资费的降低,构建基于移动公网的集群通信系统成为可能。将信息业务网络延伸到个人随身携带的手持或车载终端上,以提升用户便捷通信的手段。

基于移动通信公网的PoC集群通信系统是建立在电信运营商2.5G与3G移动通信网络上的基础承载业务,通过无线数据网提供的高速分组数据业务平台,提供端到端的高质量单工双路的数据话音业务,如图5所示。

有别于传统话音业务,PoC业务可实现基于IP分组数据网络的个人通话(点对点)、群组通话(一对多),开机后永久在线,无须拨号,按键即可对讲,可自如切换个人或群组作为通话对象,可与传统话音业务灵活转换,提高效率,共享资源。

(1)系统特征

PoC系统具有延迟小、性能稳定、功能强大等优点,稳定清晰、简单快捷,软件具有友好的操作界面,通话可以做一般手机用,不影响手机原有的一切功能。

使用广域覆盖的移动数据通信网络,支持各大运营商网络接入,采用专线接入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安全,防止窃听及便于管理。

(2)系统功能

小区三网融合业务FTTH方案 篇8

一、三网融合的含义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 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以极快的速度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迈进。但是独立的三网技术功能, 越来越不能满足各个领域的需求。三网合一就是指在三大网络发展的进程中, 通过对三大网络通信技术的改造, 将其技术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溶为一体, 业务范围区域趋于相同, 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联网格局, 使网络的功能更加全面, 以便于更好的服务于大众。并且手机可以看电视、上网, 电视可以打电话、上网, 电脑也可以打电话、看电视在不久之后将会被实现。

二、小区三网融合业务FTTH方案实施的方式

2.1建设宽带光纤小区

要真正实施小区三网融合业务FTTH方案条件有:第一, 小区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建立合格的光纤网络, 使得小区住户能够自由的选择三家运营商的电信业务, 对此,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对小区的投资开发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使得目前我国的各个小区基本都能满足实施小区三网融合业务FTTH方案的要求。第二, 必须配备FTTH方案施行中所需要的所有设备, 主要包括:分光器、ONU、OLT、MODF等, 并进行合理的配置, 以减少开发商的网络投资, 并且方便营运商维护。以下是FTTH方案配置图 (仅供参考) :

2.2建立合理的三种信息资源共享模式

在已知信息资源共享模式有三种, 集中性共享、层次性共享和网络型共享, 每一种模式都有自身的优劣之处, 下面进行层层分析:第一, 集中共享, 易于组织, 但其本身具有封闭性, 违背资源共享的本质, 且投入成本较高。第二, 层次性共享, 以地区为范围, 采取统一调控, 充分利用了其他的资源, 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模式, 但是共享程度较低。第三, 网络型共享, 是目前理想的一种方式, 将科学和技术相结合, 大大增强了信息共享程度, 但是操作难度大、难以实现。对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 网络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想要建立合理的资源共享模式, 就必须不断的推动信息数字化的进程, 提升网络信息共享的可操作性。第二, 将国家数字化资料中心与电信数据库形成集中与分布式的共建共享, 加快电信数据库的信息资源存储量, 提高资源共享的程度。第三, 大力发展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的开发与建设, 以绝对的技术力量支撑起目前的资源共享建设。

2.3进行合理的网络规划

小区FTTH方案要求所建立的宽带小区中每一个用户都可以与外网通信, 但是在用户使用网络的过程中总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一系列的网络问题, 比如网络中毒等。因此, 如果实行用户之间互通的网络连接方式, 很容易造成一个用户的网络出现问题, 整个小区所有用户的网络都会出现相同的问题, 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所以,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可以采用分VLAN的方式实现用户之间的隔离, 即:不同ONU, 不同VLAN。但就目前而言, 标准VLAN ID有限 (1—4094) , 因此在用户使用的过程中应该在OLT处启用Qin Q功能, 要求设备能够为不同的用户或者不同用户的不同业务流添加双层VLAN标签, 以达到隔离或识别的作用。

三、小结

总而言之, 三网融合是目前接入网的发展趋势, 就目前的现状来看, 我们还必须做到加强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扩大光纤小区的建设数量, 以便于实现更为便利的共建共享, 充分利用用户的选择权, 消除了开发商和物业的垄断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提升了全民的总体素质, 推进了社会发展的步伐。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等各个领域对网络通信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 单独的网络通信技术不再适合社会发展的进程, 因此, 全球全业务运营模式应运而生, 为了抢占三网融合时代的先机, 各大电信运营商对于网络运营业务产生了激烈的竞争。本文通过对小区三网融合业务FTTH方案的介绍, 提出一定的发展策略参考。

关键词:FTTH,电信,共享,小区,模式

参考文献

[1]杨晓波.小区三网融合业务FTTH方案设计[J].电视技术, 2012, 36 (8) :55-58

[2]王世文, 刘丽敏, 刘永辉, 张勇.三门峡智能小区光纤到户建设方案[J].电力系统通信, 2010, 31 (12) :11-17

融合方案 篇9

HID Global为全球数百万客户提供安全身份验证解决方案, 是深受信赖的业界领袖。凭籍广泛认可的稳定质量、创新设计和行业领导地位, HID Global成为了服务于各类市场之OEM、系统集成商和应用开发人员的首选供货商, 涉足门禁和计算机桌面登录, 包括认证及证卡管理, 卡片打印及个人化服务、访客管理系统、安全政府ID、动物ID识别技术以及工业及物流的应用。

记者:本次展会HID又为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新产品或新方案呢?

HID:此次展会我们以“善鉴, 智融”为主题, 重点展示我们创新的安全身份融合解决方案, 该方案实现了门禁到数据的安全身份识别应用。

创新融合安全身份解决方案以Seos�技术为基准, 通过云端管理平台将安全身份创建、云端数据同步、门禁控制以及电脑桌面登录等安全身份管理无缝集成, 为客户带来良好的安全性、互操作性及灵活性, 能够适应广泛的应用环境, 如门禁、电脑桌面安全登录、生物识别、电子支付等应用。同时, 该技术能够应用到移动设备, 通过发行、提供和撤销NFC手机上的虚拟凭证卡, 实现移动门禁管理和应用。

此外, 我们还在现场还展示了针对智能楼宇、金融、政府及交通行业的身份识别、管理和应用的整体解决方案。

记者:2014年HID Global的发展重点有没有什么变化?今年在中国市场更关注哪些部分?

HID:今年我们比较注重渠道拓展和产品开发。首先, 我们和渠道的合作更加深入, 扩大了对合作伙伴的本地化支持与合作关系。其次, 针对中国市场的特点, 尤其是在停车场管理方面, 我们也正在研发新的产品, 以推出更符合三、四级市场的解决方案。

我们具备完整的解决方案。近年, HID通过并购活动, 丰富产品线, 使客户能真正拥有一卡通的体验。例如年初我们收购了Lumidigm专门提供生物识别技术的公司及Iden Trust电子身份认证供应商;前年我们收购了Easy Lobby访客管理系统供应商等。这些并购活动都有助于完善我买的产品线。

我们拥有面向未来的技术, 同时还致力研发工作, 使产品更能面向未来应用。Seos便是较为典型的一例。

我们致力融合应用。之前, 过往门禁与IT信息安全系统是分开的, 但随着用户需求更方便、简捷的应用, 我们发展出融合的技术方案, 即用一张卡进入门禁以及网络应用。

记者:正如您所提到的门禁应用, 目前随着手机的普及, 利用移动设备集中管理身份和门禁的应用逐渐增多, 比如开门、充值、查询、读卡等, 您觉得新的移动门禁应用是否会是今后的主流趋势?

HID:移动门禁会是未来门禁应用的一个方向。随着越来越多智能设备具备NFC等功能, 这为移动门禁提供了很好的应用平台, 借助HID Global的移动门禁技术, 未来移动门禁除了能够开门外, 还会通过添加多样化的应用, 实现手机一卡通。

近期, HID Global就同最大的移动设备商三星建立了合作。由于采用了Seos�技术的HID移动门禁功能, 三星的消费者能够利用配备NFC和蓝牙功能的三星智能手机在门禁读卡器或电子锁上, 以手机开门, 并通过智能蓝牙功能以及HID“旋转开启”专利手势技术在一定距离内开启房门与大门。

记者:目前门禁的业务应用逐渐扩展到包括电子支付、安全打印管理以及安全网络登录等, 在应用功能不断扩展的同时关于门禁的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 目前在安全方面有哪些最新的技术保障?HID Global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HID:HID Global已经建立了可信安全架构Trusted Identity Platform (TIP) 的生态系统, 该框架建立起一条安全和可靠的边界, 在这个边界之内, 提供基于SIO技术的门禁应用密钥。能够确保在该安全框架下的所有设备和应用的安全。如门禁及电脑桌面登录、生物识别、电子支付、客户忠诚度计划、交通付费系统。

此外, 我们还推出了HID Secure Identity Services, 极大地扩充了按需凭证卡服务, 建立起业界首个一体化、基于网络的服务, 以满足所有凭证卡配置及管理需求, 包括传统的塑料凭证卡、各种动态密码装置以及可在NFC智能手机上携带的虚拟凭证卡。

全新的HID Secure Identity Services除了简化传统的凭证卡项目, 还能使客户以NFC智能手机虚拟凭证卡, 补充和取代传统钥匙及凭证卡, 同时客户还能使用一个便利的界面在同一网络系统内管理所有凭证卡需求。用户可以在一种管理服务环境中, 利用该服务的云端系统, 为NFC手机建立安全的身份信息和虚拟凭证卡, 然后将身份信息和虚拟凭证卡空中传送至智能手机。这些安全身份信息还可以用来打开住宅锁、在线访问门禁读卡器或打开NFC机电锁以及登录PC。所有管理任务都可以通过空中执行。

将来, 用户还能通过NFC“读取及提供”的配置功能, 与获授权的用户交换虚拟凭证卡, 并为网络访问产生一次性密码 (OTP) 密码。

记者:说到门禁不得不提生物识别技术。这几年生物识别技术在安防领域应用逐渐普及, 请问HID在这方面有哪些规划?

HID:其实在生物识别里面特别是指纹识别技术, 它具有唯一性和方便性, 而且采集方面也是最广泛、应用最普遍的识别技术。

HID broadcast专门识别键盘型智能卡读卡器, 是我们在生物识别领域的典型产品, 同时这个产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三重认证功能, 它可以和智能卡跟指纹进行同时三重的验证, 也可以在读卡器那面实现;同时我们读卡器也可以经过USB的接口直接连到电脑上做一些存储或者是做一些备份的功能。

我们HID公司对生物识别市场的扩展, 其实也收购了全球另外一个提供指纹生物识别的一个公司——路美达 (音) , 它的技术也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在世界上较领先的一个。它已经解决了很多因为传统指纹所产生的一些问题, 如指纹不清晰, 或是因各方面物理原因而导致的化解指纹现象等, 路美达可以完全地解决这些问题;此外, 路美达提供的技术也可以对一些之后有可能冒名顶替的做假指纹进行预防。

记者:安防行业的竞争已经向着更加深入和专业的方向发展, 不少厂家都推出了更全面的产品线以应对挑战, HID在这方面是怎样做的?

HID:其实HID一直以来的方向都是努力为每一位客户提供最好的解决方案、最完美的产品、最稳定的技术。

或许你们所看到的及许多在市场中的客户接触到的HID, 都存在一些误解, 就是HID可能只有卡片读卡器。事实上, 我们在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探索、改革、升级后, HID在产品部分的发展已经变得很多元化, 比如说HID的我们FARGO�系列的多款产品及我们自己研发的硬件控制器, 这是一个带网络的新产品;除此之外, 我们也有进卡打印的设备等。

目前应用得比较广泛的, 如在中国市场中的一些政府证卡发行项目, 或者是在国外的一些身份证和驾照打印的技术。其实我们HID一直以来多元化的在安防领域范围之内的产品一直都提供了很多的不一样的解决方案。

记者:眼下, 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 HID是否会有参与做了哪些准备?又相应地推出了哪些产品?

HID:其实如果看一下我们现在HID的产品系列的话, 其最原理的根源方向就是一个——提供稳定的平台。比如说我们之前新推出的一个公开网络型平台, 在其基础上不论在哪里进行智慧城市建设, 都完全可以应用我们自己的硬件。举例来说, 平安城市的安防设备可以用得上我们的系统, 门禁控制可以用到我们的指纹或是卡片读卡器的产品;同时,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也会应用到之前提过的社保银行卡的进卡打印设备等。

这些都是我们针对一系列智能形式的监测, 包括我们后面新出来的更多产品, 推出的基于网络的应用。比如, 通过一些网络联动, 我们可以刷卡开灯、开门, 可以控制水流, 各方面都是智慧城市里面应该拥有的设备。我们HID其实都已经对这种部分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记者:下一步HID在市场方面将有何新动向?

HID:其实这个是很好的问题, 因为很多人说HID最近是不是没有新产品了?当然不是。

其实我们很多时候对产品的研发各方面, 都因为要求比较高, 有时候能成功研发出来的都比较晚。在未来的发展, 其实是有两个方向是我们最关注的。

首先第一就是安全性。其实从今年年头开始, 我们就推出了一个新的技术。想象一下, 在一个不会有任何硬件限制的情况下, 再多加一层的保护, 一个算法。这里我所谓的“没有任何硬件限制”的情况, 比如说是你可以在手机上应用, 或是可以在电脑卡片读卡器上也都可以使用。

其次就是我们很快还会推出另外一个新的技术, 是关于利用无线技术WLAN或者蓝牙技术的。大家可以想一想现在的手机应用如此普遍, 每个电话几乎都具备这两种技术, 所以, HID以后也会在这种应用里添加一些新的尝试, 如, 将HID的门禁安防参数融入其中等。以后基本上大家可以想象一下, 我们出门不再需要携带这么样式复杂数量繁多的卡片, 只需要用我们的手机或者其他的一些便携配件, 就可以进行高安全度经济交易或是安防设备应用等行为。

记者:作为专注于安防领域安全身份解决方案和非接触式智能卡技术的厂商, HID Global对于中国市场未来一年的总体预期又是怎样的?

HID:总的来说, 宏观环境对市场有一些影响。但是行业市场如机场、地铁等大型基础建社的发展, 以及大型平台智慧城市、物联网的发展, 给安防市场仍然带来很大的发展机会。

融合方案 篇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华为”) 近日宣布面向全球发布基于IMS的融合高清会议解决方案, 提供包括语音、桌面、高清/标清、华为智真等多种会议能力。该解决方案依托于运营商现有网络可提供相对于传统会议系统更丰富的接入方式, 更强大的媒体能力, 帮助运营商拓展会议运营租赁市场, 满足企业用户不断增长的会议需求。

基于华为的IMS融合高清会议解决方案, 企业用户可以通过高清终端、华为智真等专用会议设备以及各种固定移动终端接入会议, 获得集语音、桌面共享、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为一体的会议体验。此外, 通过与IPTV、ICT等业务的融合, 该解决方案还可拥有更丰富的应用场景。华为IMS融合高清会议方案系统支持分布式部署, 具备业界最大容量的媒体处理能力以及电信级的高可靠性。

“华为IMS融合高清会议解决方案将为运营商的会议租赁服务带来一场革命, 通过发挥运营商的综合网络优势, 现代商务活动随时随地的召开各种会议的需求将得以实现”, 华为核心网副总裁黄瑾说, “专业的服务和零维护成本将吸引更多企业客户采用运营商提供的会议租赁业务, 运营商将因此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

融合方案 篇11

试点方案再次难产,被寄予厚望的三网融合计划止步不前。

近日,有消息透露,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联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以下简称“广电总局”)递交国务院三网融合领导小组的《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方案》修改稿仍未获得通过,需再次修改,这给本就不明朗的融合之路蒙上一层新的阴影。

此前,工信部与广电总局曾递交《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方案(第一稿)》,但这份“意见分歧严重”的草案未获高层认可,被打回重写。据悉,电信和广电在试点城市安排、对等开放程度等重大问题上都未能达成共识。

今年两会期间,工信部部长李毅中曾表示,三网融合的试点地区和实施方案细节有望在今年5月底确定,并在6月开始试点。然而,随着电信系和广电系围绕关乎各自核心利益展开博弈的不断升级,三网融合的美好前景遭遇更多因素的挑战。

IPTV风云

4月27日,中国电信在上海一口气发布了18项新业务,涵盖了城市光纤网络、下行速率达100Mbit/s的无线宽带。以及具备3D立体效果的高清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等多项内容。然而,中国电信此番高调扩张的背景却十分尴尬。

20多天前,广电总局向各省、自治区广电局发文,要求各地清查违规IPTV业务。对未经广电总局批准擅自开展IPTV业务的,将依照相关规定予以查处。广电总局解释称,一些地方电信企业违规开拓IPTV业务,严重危害国家网络信息安全,影响国务院关于三网融合工作的战略部署和广播电视事业的正常建设。据称,这份被称为“41号文”的红头文件只下发到地方广电局,并未告知电信运营商。

另据了解,企业开办IPTV业务需要四证齐全,包括《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ICP证》和《移动增值业务许可证》。其中由广电总局颁发的《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俗称"IPTV牌照目前仅发给了包括央视国际、上海文广在内的七家公司。这意味着,除目前已取得IPTV牌照的上海、江苏、云南等部分地区外,其他省份的电信IPTV业务或将被强制叫停。

截至2009年底,中国电信的IPTV用户数量为362万,中国联通为50万。业界预计,合计用户数中有一半可能会受到广电新政的影响。此前,电信运营商曾计划今年将IPTV用户的数量发展到900万户,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广电方面的搅局,该目标可能要大打折扣。

这并不是广电部门第一次封杀IPTV。2月9日,广电总局就曾发出紧急通知,责成上海电视台停止向广西电信提供IPTV节目信号源,并要求依法查处广西电信擅自开展IPTV业务的违规行为。随后,广西14个地市的电信公司IPTV节目信号源及业务全部停止。

业界分析普遍认为,广电方面近期不遗余力地打压已经经营6年的电信IPTV业务,或与电信运营商加紧提速宽带有关。中国电信最近提出,到今年年底全国70%以上城镇用户将实现12M接人能力。这种接人能力是传输高清电视的基本带宽要求,此举也被解读为电信运营商开始将目标瞄准高清IPTV业务,而这无疑让广电方面压力陡增。

融合还是争夺?

尽管国务院已为三网融合明确了推进的时间表,但在最终方案敲定之前,电信和广电都希望为自己赢得更多话语权,对IPTV业务的争夺可以说是三网融合中双方展开激烈博弈的一个缩影。据熟悉《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方案(第一稿)》的人士向《IT时代周刊》透露,工信部与广电总局存在多方面的严重分歧。

代表电信运营商的工信部认为,围绕互联网骨干网接入的一些增值业务暂不纳入三网融合的试点范围,并且广电应对其相关业务全面开放而不受试点城市的限制。如IPTV和手机电视业务等;广电部门则提出自己进入电信基础业务以及增值业务时不应受试点地域的限制,并在IPTV等业务上拒绝进一步开放,要求继续拥有控制权。

有业内人士告诉本刊记者,三网融合受阻的根源在于部门利益在作怪。他指出。在实施三网融合过程中,最主要的障碍已经不是技术本身,而是围绕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协调问题以及更深层次的体制问题,“这已经成为业内共识”。实际上,除工信部、广电总局之间的利益冲突外,广电系统内部市场化改造滞后导致各自为政的局面也影响着三网融合的进展。

广电多年来实行的是事业单位体制,一直扮演着“运动员+裁判员”的角色。由于行政划分的壁垒尚未消除,广电系一直处于区域割据状态。目前,广电只有在部分省市实现了台网分离整合,实现“全国一张网”的目标更有待时日。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韦乐平坦言,传统广电业有6000多个独立经济实体,要整合成—个统一实体确实不简单。

北京歌华有线副总经理罗小布声称,三网融合对于广电和电信来讲是力量相差悬殊,广电系是三网融合中的弱势群体。“电信一些业务广电没有,但电信还在抢广电的既有业务,在三网融合中很多误区都没有被解读。”他提出,“广电应抛弃无知和误读,发挥公益性这一撒手锏,以抵住电信的死穴。”

眼下,三网融合的政策与商业模式难题仍然很大。三网融合领导小组副组长邬江兴认为,电信和广电文化背景差异明显。彼此在心理上都存在“信任鸿沟”。过去双方“井水不犯河水”,但在三网融合的大战略下又要成为直接竞争对手,面对的挑战的确有点大。

关于室分多网融合建设方案探讨 篇12

目前, 室分系统是由中国移动、电信和联通三家独自承建各自网络并长期共存。在网络建设不断扩展和城市建筑物不断升高的同时, 移动覆盖深度和KPI考核要求, 越来越多的小区需要建设室分。而且在室分建设过程中, 由于建筑物存在的竖井空间有限, 馈线路由固定、美观等因素制约, 导致室分建设的难度加大。

201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的《关于2010年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实施意见》[1], 文件要求电信、移动和联通要共建共享相互之间的基础设施、电源、杆路等资源并提出相关考核要求。所以探讨三家室分融合建设方案就越来越有必要。

1 目前室分建设模式

1.1 中国移动室分建设模式

中国移动建设主要模式为:先经过两级合路。第一路为2G+TD-LTE, 第二路为TD-LTE+TD-SCDMA。WLAN在末端馈入GSM一路。

1.2 中国电信室分建设模式

中国电信室分建设模式最简单, 经过两级合路, 先是CDMA和EVDO合路, WLAN在末端馈入。

1.3 中国联通室分建设模式

中国联通室分建设模式也比较简单, 经过两级合路, 先是GSM和WCDMA合路, WLAN在末端馈入。

2 目前室分建设模式的问题

(1) 一个室分站点由三个运营商分别与业主协调, 进行重复建设, 导致电和天馈线等资源的重复应用。

(2) 建筑物竖井等空间本来有限, 而且经过三个运营商重复建设, 一方面施工协调困难, 另一方面也极大影响建筑物美观。

(3) 由于三个运营商独自建设室分, 没有统一协调, 导致互相干扰, 影响通信质量。

3 室分多网融合系统建设的可行性

3.1 干扰分析

由于WLAN一般在末端接入, 其他系统信号在末端时, 信号下降很快, 一般只有15d B左右, 再与WLAN合路, 各系统与WLAN发生的干扰已经很小。所以本节主要讨论的是CDMA800、GSM900、GSM1800、WCDMA、TD-SCDM和TD-LTE各系统之间的干扰分析。

对被干扰系统有三种性能损失[2]需要在多网融合时考虑:接收机灵敏度降低、接收机过载和互调干扰。这三种性能损失对应干扰主要是:杂散干扰、阻塞干扰和互调干扰。为了将性能损失降到最小而不修改现有发送和接收单元, 在多网融合室分系统建设时各系统之间的隔离度是必须考虑的。

系统同址站间相互干扰计算相关重要射频器件主要有:干扰站发射放大器、发射滤波器、发射天线和被干扰站接收滤波器、接收机、接收天线等。其中定义A点到B点的射频电平之差即为隔离度。

3.1.1 杂散干扰

接收机灵敏度降低是由于接收机基底噪声增加而造成的。如果干扰基站在被干扰基站接收频段内的杂散辐射很强, 并且干扰基站的发送滤波器的的带外衰减不够, 将会导致接收机噪声门限增加。

杂散干扰的计算原理为:

杂散干扰的最小隔离度=杂散干扰容限-各系统对其他系统的杂散干扰功率

一方面从各系统的热噪声、干扰保护比, 接收机噪声系数, 计算的各系统接收机的杂散干扰容限 (各系统的杂散干扰容限和各系统对其他系统的杂散干扰指标详见各系统协议规范) 。

将杂散指标按照各系统带宽折算到各系统的杂散干扰功率参见表1。

再计算出各系统对其他系统杂散干扰的最小隔离度参见表2。

通过计算分析, CDMA800和其他系统融合建设时, 杂散干扰的隔离度要求大于81d B, 其余杂散干扰的隔离度要求大于65 d B就可以满足要求。随着多系统接入平台POI的性能提高, 各端口之间的隔离度可以达到80d B (针对CDMA800无非就是杂散干扰保护少1 d B) , 实际上就已经为各系统融合室分建设奠定了基础。

3.1.2 阻塞干扰

当较强功率加于接收机端时, 可能导致接收机过载, 使它的增益下降。阻塞干扰的计算原理为:

阻塞干扰最小隔离度=各系统发射功率-各系统的阻塞干扰容限

通过分析, 多系统室分融合建设时, 阻塞干扰的隔离度要求大于80d B即可。

3.1.3 互调干扰

互调干扰是由于系统的非线性导致多载频的合成产生的互调产物落到其他系统的上行频段, 使接收机信噪比下降。在互调干扰中, 易产生较强干扰的是三阶互调信号。在各系统之间产生互调干扰的参见表3。

针对互调干扰的避免主要考虑两个因素:

第一个因素:目前生产的POI在三阶互调干扰的抑制性能方面一般都大于80d Bc。

第二个因素:在设计规划阶段, 可以通过频点规划来避免三阶互调干扰的产生。

3.2 共享WLAN

考虑数据业务冲击, 三家运营商在建室分的同时, 也在忙于WLAN网络建设, 而共享式AP出现, 为三家运营商WLAN网融合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共享式AP即指WLAN网络的接入网部分共享, 主要通过共享AP共享频点来实现接入部分共享。共享逻辑AP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方式:多SSID方式 (主要方式) 和共WEBPortal方式。

多SSID方案:即多个逻辑AP具有不同的SSID和能力集, 即多个SSID用户接入点, 运营商可以设置不同的SSID, 支持不同的业务、计费、安全策略。承建运营商通过分配给其他运营商不同的SSID, 每个运营商通过共同的AP连到各自的认证计费和网管平台。

WEBPortal方案:多个逻辑AP具有相同的SSID、不同的能力集, 用户使用同一个SSID, 通过Portal的方式接入各个运营商的鉴权、认证、计费系统。各运营商共享一个SSID, 通过共WEBPortal的方式接入各自的承载网络, 承建运营商在网关处进行业务分流。

4 结语

一方面只要系统接入平台POI的性能保证各端口之间的隔离度可以达到80d B, 而且在统一规划时通过频点选择, 尽量避免室分多系统融合建设的杂散干扰、阻塞干扰和互调干扰。另一方面通过共享AP新技术的应用, 实现室分多系统融合建设是可行的。而且随着LTE技术发展, 未来LTE室分建设一路也能支持高速的数据业务带宽, 在室分多系统融合建设过程中, 并不需要建设室分第二路。

参考文献

[1]工信部〔2010〕204号文

上一篇:三个着力下一篇:斜拉桥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