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运用(精选12篇)
系统运用 篇1
0 引言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各项管线设施的铺设愈发的复杂, 为了能够更直观的判断地下管线铺设的状态, 城市规划部门对各个建设部门提出了构造地理信息系统 (GIS) 的要求, 但是由大多数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仅仅方便在工作室内进行管网各项设备的查询, 在工作现场却没有一个很好的查询方法, 这样是对地理信息系统的极大的浪费, 影响了其进行更广泛的运用。
随着我国对二维条码技术的引进促进了移动公司对二维条码的支持, 为二维条码网络传输功能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这样就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利用二维条码存储信息量大、易于印刷、可以网络传输的特点, 进行现场数据读取和在封签管理、巡更管理等多个应用方向上的运用带来了许多的可能性。下面将对二维条码和地理信息系统进行一一的介绍。并找出两项工具可以相互运用扩充的方法。
1 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在供热系统中的运用
1.1 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即GIS (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工具, 它运用地图这种独特的视觉化效果把数据分析、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 (例如查询和统计分析等) 集成在一起, 在给定的地理单元 (数字地图) 基础上对其空间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分析和应用的系统技术。从而在规划设计、分析等实际操作中提供一个决策依据。比如在城市建设中规划部门把燃气、供水、供电、供热等各个职能部门的GIS系统综合在一起。把每个部门的管线走向、埋深通过GPS定位统一组合在市政规划部门提供的地图中, 在进行新的市政建设时, 就可以通过GIS系统数据库成图分析新建项目下方是否有管线电缆通过、埋深深度是否影响新项目的施工, 以及新建管线如何与旧管线联通等等各方面的分析、判断和决策。
这只是GIS系统在市政总体规划中的一个极其简单的应用, 在供热单位中, 它又有很多针对供热系统特点的实际用途。下面利用石家庄华电供热集团有限公司的GIS系统作为实例进行阐述。
1.2 地理信息系统在供热系统中的运用
在石家庄华电供热集团有限公司最新的监控管理系统中, 以oracle数据库作为后台数据支持, 以GIS系统作为监控系统交互平台, 在此平台上可以实现管网热力参数监测与控制调节、固定资产管理、生产运行管理、水力平衡分析以及管网运行工况模拟、智能仿真等等功能。其从功能上又可以划分为四大部分:热力设施地理信息系统、热力设施虚拟现实系统、热网水力平衡分析系统和管理系统。
其中热力设施地理信息系统与生产现场和本文的关系尤为紧密, 它又细分为:
(1) 热力设施管理:
以基础地理数据为基础, 将热力设施包括管线、阀门、用户、换热站、输水、补偿器等叠加在电子地图上, 并且录入各热力设施的属性信息 (走向、管径、埋深等等) 实现热力设施的可视化管理, 并通过点击图形进行简单的属性查询如图1
(2) 预警分析:系统根据设备敷设年代以及服务年限等信息, 对于到期需要更换或者维护的设备进行预警提示, 并生成预警报告。
(3) 管网固定资产管理:通过数据库记录资产空间位置、设备编号、类别、名称、型号、使用部门、使用人员、具体维修部位、工艺、维修人员、维修次数、资产价值、进货厂家等详细的信息。当有查询需要时点选具体的某项设备资产, 可以在电子地图上以醒目的颜色提示, 可以直观的看出资产的具体位置, 并可以进一步了解资产的状况等信息。从而判断该资产是否经过反复维修, 或者是否经过某人反复维修以及生产厂家如何。根据这些信息来进行判断是设备的问题还是人员的问题或者是其他环境因素所为。
(4) 用户信息管理:记录用户基本资料包括用户名称、用户编号、用热性质、仪表参数、地理位置、联系人、联系电话、供热面积等基本的资料。方便运行维护人员分析用户情况。
从以上几点应用可以看出, 这些数据库信息都是现场维护人员需要急需掌握的, 用以决定设备的处理方式是更换还是维修。目前的GIS系统因网络传输设备的限制在实际工作现场, 对各项数据无法进行简单有效的查询和运用, 从而限制了GIS系统在现场的的应用范围。为了解决此项问题本文在下面先介绍一下二维条码的诸多功能, 再根据两者的特点和需要, 进行讲述实际可能的运用, 来实现许多现实功能。
2 二维条码以及二维码在移动通讯系统中的运用
2.1 什么是二维条码
所谓条码是将线条与空白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组合起来的符号, 用以代表一定的字母、数字等资料。在进行辨识的时候, 是用条码阅读机扫描, 得到一组反射光信号, 此信号经光电转换后变为一组与线条、空白相对应的电子讯号, 经解码后还原为相应的数字, 再传入电脑进行数据库操作。其中一维条码最为我们所常见:见图二
一维条形码只是在一个方向 (一般是水平方向) 表达信息, 数据量很小, 而在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二维空间存储信息的条形码, 称为二维条形码。如图三
二维条码技术最近几年在国际上越来越为人所重视, 逐步运用到物流、生产管理等等各个方面这是因为其有以下特点
(1) 存储容量大:相对于一维条码极低的存储量, 二维条码存储量要远远大于一维条码的信息量, 单位面积的二维条码存储量甚至可达到32KB (约合15, 000个汉字的存储空间) 。在典型应用条件下, 300DPI打印分辨率数据密度可达1K字节/平方英寸, 600 DPI打印分辨率数据密度可达2K字节/平方英寸。
(2) 信息密度高:在一个不大的图形内, 可存储数字、英文、汉字、指纹、声音和图片等多种信息。
(3) 采集速度快、有多种采集设备可以选择:识读速度在300MS以下, 可以选择多种盘点机读取, 也可使用手机摄像头读取条码信息。
(4) 纠错能力强:条码50%污损的情况下, 仍然能够识读。而且允许污损出现在二维条码符号的任意位置。只要污损的面积小于纠错等级所规定的百分比时, 就可以正常纠错复原全部条码信息。无论是污损导致的缺角、缺边还是贯通污损, 均可通过纠错读出。甚至条码呈90度弯曲或者成为波浪状也可以读取。
(5) 误码率极低:普通条码的译码错误率约为百万分之二左右, 二维条码的误码率不超过千万分之一, 译码可靠性极高。
(6) 信息可加密:二维条码具有多重防伪加密特性, 它可以采用密码防伪、软件加密和利用所包含的信息以及利用读取设备的解读权限设置进行多重加密, 因此具有极强的防伪保密性能。
(7) 印刷方便价格低廉应用成熟广泛:其印刷极其方便, 形状长宽比可任意调节。支持隐形防伪印刷, 并可打印于塑料金属不干胶等各种打印介质
(8) 有多种读取模式可供选择:具有读取数据模式、解码上网模式、解码验证模式、以及解码通信模式。因为二维条码本身具有数据存储容量大的特点, 在实际工作时可根据需要选择适用的模式, 进行数据读取时可以不依赖数据库或通讯网络而单独存在。也可利用移动公司的通讯系统进行数据库查询使现场读取方式更加灵活。
2.2 二维码在移动通讯系统中的运用
把二维码运用于通讯领域, 在国际上已经使用了很多年, 其被称之为手机二维码技术。该技术是在手机上利用二维码的技术特征, 结合手机摄像头, 实现手机二维条码识别功能。运用最为成熟的是日韩两国。现在的东京、首尔人们在商店里, 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 既可追溯产品的源头信息, 包括日期、产地、原材料等, 同时也可直接通过手机访问二维码所指定网站, 浏览最新产品资讯。让消费者能通过手机即时上网, 去找到延伸的内容、服务。同时进行更详细的查询, 比如购买汽车时, 可以通过拍照扫描汽车所携带的条形码, 来获取汽车各个零件的生产厂商、流水线号、装配工人等等各项参数, 为顾客的选购和专业维修人员维修提供了翔实的数据资料。正因为二维条码的所具有的数据优势。2005年底在中国移动数据部给各合作伙伴的计划书中, 明确条码业务为今年数据业务发展重点, 各手机企业和技术开发伙伴纷纷配合并得到快速的发展。在我国目前用户看到的二维条码通常是出现在发票、名片、网络电子商务平台或报纸杂志的平面广告旁边的一个黑色方形条码, 使用者用手机拍下二维条码, 通过手机中内置的解码软件, 解析出条码所包含的各项信息或者是上网获得产品电子优惠券, 这些都是基于手机二维条码业务的应用。
通过对二维条码的特点和在通讯领域中的实例介绍。可发现二维条码有很多可以开发的特点可以被各个行业所运用, 加之中国移动公司对二维条码的网络支持提供了一个强大的通讯平台。针对这些特点和便利条件, 结合石家庄华电供热集团有限公司地理信息系统, 讲解一下二维条码技术可以在供热系统实现的各项应用。
3 二维条码结合地理系统信息信息库在供热系统可提供的各项服务
二维条码信息存储容量大、信息密度高、纠错能力强、误码率极低、印刷方便价格低廉可打印于各种打印介质、并可通过移动通讯网络传输, 综合这几项特点可以把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的各项设备参数, 直接印刷成二维码标签。通过对二维条码标签的读取来实现以下应用。
3.1 印制设备标签进行管网设备资料现场查询
在日常工作中, 供热系统运行维护人员, 需要定期对管线所属设备检查维护, 现场解决设备异常缺陷。由于管网设备大部分处于地下, 环境恶劣潮湿铭牌污损严重, 加之保温材料的覆盖, 设备尺寸规格以及各项性能参数无法被运行人员掌握从而为设备的维护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通过对GIS系统在供热公司管理系统的应用, 我们可以看到现有的GIS系统已经建立了完备的数据库查询系统, 用于记录管网设备的各项属性, 只是在现场缺少进行快速查询的设备。根据这个问题可以将GIS数据库所存取的设备各项参数打印成二维码标签, 并用封套保存, 放置于管线设备之上。在设备出现异常进行检修时, 就可通过手机拍摄该设备所属条码, 进行翻译解读设备各项参数 (设备编号、名称、规格、补偿量、所带用户信息、以往检修内容检修人员等等各项信息) 从而对检修工作带来指导。
3.2 运用手机二维码技术进行报缺和缺陷灾难分析
对缺陷设备可通过手机所具有的网络传输功能把设备条码上传到公司网络机房, 协助公司GIS系统判断损坏设备对管路和所属支路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应对方案, 起到了快速决策的管理功能。此项功能对电力系统尤其是长途输电线路的现场维修, 以及进行事故影响判断也具有实际意义。因很多输电线路设备处于野外, 交通不便利, 如果该设备附带有二维条码, 就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 查询输电线路设备的各项参数, 进行设备维修和报缺。即便没有移动信号, 设备条码所带来的信息量, 也可以通过手机附属软件摄像解读, 从而带来了现场维护的准确、快捷和方便, 同时也为整个电网进行缺陷灾难分析 (如设备故障或自然灾难恢复重建) , 起到了良好的参考作用。
3.3 进行管网物资分析及运行维护分析
由于二维条码标签存储信息大印刷便宜, 公司就可以很方便地把设备制造厂家、历次检修内容、检修人员、检修时间记录于条码之中。设备出现问题进行消缺维护后把条码摄像带回公司, 录入GIS系统, 由GIS系统进行分析判断“该设备的制造厂商为本公司所提供的设备有多少、各项设备的安全运行时间有多长、设备的故障率为多少、或者该设备是否存在重复消缺现象”以上信息综合在一起可以帮助管理部门判断“是因维护人员消缺技术欠缺, 还是设备本身存在有质量问题, 是否经常出现设备缺陷复现率”从而为固定资产管理和运行维护人员管理带来了理论依据。
3.4 印制封条进行供热用户仪表管理
根据二维条码印制简单方便纠错能力强、可以存储大量信息并进行防伪印刷的优越条件, 可以印制为不干胶封条加以两方面的运用。
(1) 印制封条记录所属用户仪表参数, 方便运行维护:由于二位条码标签可以提供2k/平方英寸的存储量, 这样就可以把GIS系统所保存的用户各项参数如设计温度、设计压力、设计密度、设计流量、用热性质、往年各月日用汽量、各月实际温度压力等等, 打印于封条之中, 通过手机摄像解码, 为仪表人员进行现场分析仪表问题带来了许多数据资料, 极大加强了仪表人员的维护判断能力。
(2) 进行仪表用户防伪封条印制, 监督用户用气行为防止窃汽现象发生:根据二维码标签印制简单造价低廉的特点, 可以做到“一用户、一条码、一封条”让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专属封条, 防止了用户封条的混用, 杜绝了仪表人员丢失的封条被用户重复利用的现象。并且可以对封条防伪印刷, 同时对二维条码所属数据进行加密处理, 杜绝了用户制造假封条的可能。即便怀疑个别用户印制了一样的封条, 也可以立即对封条所属数据进行几个细微的改动, 由于二维条码不可用肉眼解读, 用户无法发现封条已经进行了更改从而发现用户窃汽行为。并且可以在设计封条时对一部分数据进行权限设置, 只能由供热监察部门读取, 这样即便是公司内部人员提供条码解读方便用户造假, 也不妨碍监察人员设置验证码, 判断封条是否真实, 从而从内部和外部都杜绝了制造假封条以进行窃汽的可能性。
3.5 制作巡检点监督和分配管网寻检线路和抄表频次
基于供热系统管网复杂用户繁多的客观事实, 公司要求各班组每周巡检管线1-2次, 抄录用户仪表2次。可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监督, 运行维护人员的巡查频次以及巡查设备到位情况都没有事实依据, 从而影响了管理的实效性。为此考虑使用巡更器作为监督判断的依据, 当维护人员巡检到所属的设备时利用手持巡更器, 接触该设备预设的巡更点并自动记录巡检时间和巡更点编码。回公司后根据巡更器所提供的时间和各个巡更点的编码, 上传到GIS系统并由系统判断是否巡查到位和是否达到要求的频次, 从而达到监督巡检人员的目的。可是在实际应用中发现, 现有的巡更点虽然有几种规格如电磁式, 光电式等等可供选择, 但是单个造价却很高约20---100元左右, 而我公司仅所属供热用户就有600多个, 再加上管网设备那就将会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 如果在每个设备和用户都埋设巡检点那是不现实的而且也是非常不经济的, 所以无法进一步实施。通过前面的介绍可知道用二维条码印制标签造价低廉, 印制方便还可以进行设备和用户信息的统计和作为封条使用。这样就可以用二维条码标签代替电磁巡更点分布于所有的设备中, 作为设备巡查的巡检点, 使用手机或盘点机 (一种可编程的手持条码扫描枪) 代替巡更器, 统计巡检时间和巡检点编码建立设备巡检监察系统。同时在公司做月度计划时可以随机设置或者根据设备年限设置某几个巡检点, 作为班组当月巡检的目标, 这样通过合理分配巡检目标加上严格准确的监督就可以在减少巡检次数的同时提高巡检的实效性, 既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又提高了巡检效果让管理更加科学化、实效化。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说明可以看到二维条码在供热系统中有着非常丰富的用途, 加之GIS系统的广泛应用越来越需要二维条码这个工具来进行功能扩充, 随着网络环境的优化我们相信二维条码在供热系统中的应用将会得到越发深入的发展及应用。
摘要:地理信息系统已经被许多电力和建设规划部门所使用, 来作为运行分析以及管理决策的软件系统。但是地理信息系统在室外工作现场却无法做到数据库查询, 这就使他的运用范围被仅仅束缚在办公室中。这个问题随着二维条码技术逐步的运用成熟, 以及中国移动公司对二维条码的技术支持, 运用二维条码技术, 可以实现记录打印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 管网各设备的参数, 通过手机摄像技术实现设备资料的现场查询、进行管网固定资产及运行维护分析以及设置防伪封条和作为设备巡更点的几种实际应用方式。本文通过简单介绍地理信息系统和二维条码的特点来提出二维条码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对扩充地理信息系统在现场的运用范围, 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GIS) ,二维条码,二维条码标签,巡更点,巡更器,盘点机
系统运用 篇2
一、考核结果的五种运用
多年的实践证明,绩效评估能否成功地实施,很关键的一点就在于绩效评估的结果如何运用。如果运用不合理,那么绩效考核对员工绩效改进和能力提升的激励作用就得不到充分体现。所以,绩效考核的结果一般适用于以下5种情形:
1.用于薪资调整
绩效考核结果运用于工资的调整主要是体现对员工的激励,一方面对于绩效不良的员工,降低其绩效工资,促进其尽快地改善;另一方面对于绩效优良的员工的工资调整也有一个客观的衡量尺度。
将绩效考核结果运用于工资的调整将有利于提高薪酬的内部公平感。
2.用于分配奖金
奖金的形式多种多样,这里仅以年终奖为例来说明操作方法。
(1)年终奖以月薪总额为基准,参考个人年度绩效结果,但不参考企业绩效达成程度
年终双薪奖=I×P×T
其中,I=年平均月薪
P=年度绩效考核
T=当年在职月数÷12
若考核为一年一次,则考核系数分别为:
等级ABCDE
系数2.01.51.00.50
若一年考核多次,则:
年度考核系数=各次考核得分之和÷考核次数
(2)年终奖以月薪总额为基准,参考个人年度绩效结果
在年终双薪奖的计算方法上,乘以企业绩效系数,即:
年终双薪奖=I×P×T×E
其中:E为企业绩效系数
企业绩效系数制定的方法与标准是多重的,这里介绍一种与简单实用且与员工关联度较大的一种。如下图:
表:与员工关联度较大的绩效系数
计划实际
目标权重达成得分
销售额5.3亿60
毛利率23%20
顾客满意度85%10
重大事项完成率90%10
3.用于分析培训需求
管理者以及培训工作负责人,在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时,应把绩效考核的结果以及相关记录,作为一个重要材料进行深入地研究,从中发现员工表现和能力与所在职位要求的差距,进而判断是否需要培训,需要什么方面的培训。如果是因为态度问题,那么可能需要的是如何引导认同公司的价值观,普通的培训是不奏效的;如果是技能不足,那么展开一些再培训或专门训练就会得到解决。总是,绩效考核的作用之一,就是帮助员工改善和提高绩效。
4.用于提出人事调整议案
绩效考核的结果为员工的晋升与降级提供了依据。对于绩效考核成绩连续优良的员工,可以将其列入晋升的名单;但对于连续绩效不良的员工,就要考虑降级或者辞退。
通过绩效考核以及面谈,找出员工绩效不良的原因,如果是由于不适应现有岗位而造成的不良结果,则可以考虑通过岗位轮换来帮助员工改善。
5.用于制定员工职业发展计划
每位事业单位的员工,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也在实现着个人的职业目标。考核,作为一种导向和牵引,明确了组织的价值取向。因此,考核结果的运用,一方面强化了员工对公司价值取向的认同,使个人职业生涯有序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价值分配激励功能的实现,使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得以更快地发展。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又能够反过来促进组织的发展。
二、绩效考核结果与薪酬关联
绩效考核结果直接与薪酬关联才能有效发挥量化考核的作用,否则,就达不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的目标。
1.绩效型薪酬体系的构成
与工资挂钩是绩效考核发挥作用的关键。打个比方,绩效考核产生很多的数据,将每个数据比作一个电插头,仅有插头是不能通电的,必须要有相应的插座与之配套。绩效考核只有有了与之相匹配的绩效工资体系,才能够发挥要有的作用。
现在的薪酬体系一般至少包括三大块:第一块为体现员工固定价值的资历工资;第二块为体现员工使用价值的岗位工资;第三块为体现员工内部市场价值的绩效工资,即员工工作结果所创造的价值。
2.绩效考核与薪酬挂钩的方式
绩效考核与薪酬挂钩具体体现在绩效考核等级与工资中的绩效部分挂钩。在实践中,其主要体现为以下两种方式:
(1)绩效考核等级与当月工资中的绩效部分挂钩
表:绩效等级与月工资挂钩
绩效等级A等B等C等D等E等
绩效工资150%120%100%80%60%
(2)一段时间内的绩效考核结果与工资等级提升相挂钩
表:全年绩效考核结果与工资等级提升挂钩
条件:绩效等级控制幅度调级
全年至少8个A占总人数的5%+2级
全年至少8个B或A占总人数的20%+1级
不符合上面或下面的条件占总人数的50%0
全年8个D或E,或连续3个E占总人数的20%-1级
全年8个及8个以上E占总人数的5%-2级
绩效等级最低的员工也应该拿到一些绩效工资,而绩效等级与工资调级的关系应该让员工清楚地知道,使他们看到未来的希望和努力的方向,
三、 绩效考核结果与晋升关联
一段时间内绩效考核的结果统计往往是职务晋升的重要考虑因素,但是不能作为唯一的因素。因为职务的不同,要求的能力也不同,有的人在一个岗位上可以取得很好的业绩,但是如果换个岗位,可能就不能胜任。所以,在将绩效与晋升挂钩的同时,应注意考核员工的能力和态度。杜邦公司在实施人员晋升时,绩效只占30% 的比重,70%看素质和潜在能力。此外,职务的晋升应该与工资的晋升相一致。绩效与晋升的挂钩不仅仅只与升迁挂钩,还应该和降级、调岗等职位调整相挂钩。
下面是某事业单位使用的关于绩效与降级、调岗相挂钩的具体规定:
管理者的绩效等级与降级/免职
对于连续三次考核结果为“E”的管理者,除按全年绩效考核结果与工资等级提升表中的规定降低其工资等级外,行政部还应组织相关人员对其工作态度和综合能力进行全面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向该管理者的上司提出降级或免职的处理建议。
员工的绩效等级与调免职
对于连续三次考核结果为“E”的管理者,除按全年绩效考核结果与工资等级提升表中的规定降低其工资等级外,还应酌情将其调离原工作岗位,参加行政部组织的培训,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重新上岗,否则做辞退处理。
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应该让员工至少知道两个晋升阶梯:薪酬晋升阶梯,即满足什么条件,薪酬能够晋升多少;职务晋升阶梯,即满足什么条件,晋升通道是什么。
四、建立绩效考核申诉系统
绩效考核需要有相应的申诉渠道。划分了绩效等级后,如果员工对自己的绩效考核结果存有异议,可以通过正常的渠道进行申诉,决不允许有暗箱操作。
要使申诉系统发挥作用,还有赖于营造一种良好的气氛。这种气氛的内涵是:考核的目的是帮助你,而不是打击你。下面是某事业部门关于绩效考核申诉系统的规定:
申诉权利
考核结束后,被考核者有权利了解自己的考核结果,考核者有向北考核者反馈和解释的职责。
申诉须知(申诉途径与方式)
被考核者如对考核结果存在异议,应首先通过沟通的方式解决。解决不了的,员工有权向行政部提出申诉。申诉时需提交《绩效考核申诉表》及相关说明。
申诉受理
对提出申诉的,行政部将申诉表及相关材料送交被考核者的直接上级进行复核;并在5个工作日内,对员工的申诉做出答复。申诉者在申诉及复核通知单上签字,该复核单一式两份,分别交由申诉人所在部门和行政部留存。
申诉结果处理
如员工申诉成立,必须改正申诉者的绩效考核结果。同时考核者个人的考核结果也将因此受到影响。已申诉的,以申诉与复核通知单上的结果为最后考核结果。
五、绩效改善面谈和绩效计划调整
通过面谈,在双方就绩效评定的结果达成一致后,员工和管理者可以充分地沟通关于如何改进绩效的方法和具体计划。员工可以提出自己的绩效改进计划和自己需要得到的支持;管理者则对员工如何改进绩效提出自己的建议。
1.制定绩效改进计划的6步法
简单地讲,绩效改进计划的制定包括以下6大步骤:
(1)分析下属的绩效考核结果,找出绩效不佳的原因;
(2)选择绩效改进的重点项目;
(3)制定绩效改进项目的具体步骤;
(4)确定绩效改进方案的执行者和完成的时间标准;
(5)研讨改进访谈需要的指导和协作;
(6)形成书面的绩效改进计划。
2.绩效改进计划的5个要点
绩效改进计划是考核工作最终的落脚点。一个切实可行的绩效改进计划应包括以下5个要点:
(1)计划要切合实际
为了使绩效改进计划确实能够执行,在制定绩效改进计划的时候要本着这样3条原则:即容易改进的优先列入计划,不易改进的列入长期计划,不急于改进的暂时不要列入计划。也就是说,容易改进的先改,不易改进的后改,循序渐进,由易至难,以免使员工产生抵制心理。
(2)计划要有时间性
绩效改进计划应有时间的约束,避免流于形式,也利于管理者的指导、监督和控制,同时给员工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使其认真对待。
(3)计划要具体明确
列入绩效改进计划中的每一个内容,都要十分具体,看得见、摸得着、抓得住,这样才便于操作。
(4)计划要获得认同
绩效改进计划必须得到双方的一致认同,方为有效,才能确保计划的实现,而不是管理者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员工。
(5)计划要不断更正
运用系统功能理论提升口语质量 篇3
关键词:评价;协商;参与;口语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4-0264-03
一、研究背景
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经步入攻坚阶段,而社会各界迫切期待释放教学改革红利,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可大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新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所提出的“大学英语阶段较高和更高的教学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鉴于此,迅速提升我国高校毕业生的英语口语表达实战能力,刻不容缓。从长远来看,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也为当代大学毕业生提出了语言方面的更高要求。因此,迅速提升我国高校学生的口语表达与语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广大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就成为当务之急。这对巩固我国奋战多年所取得的英语教学改革的成果,并将教学改革推向深入,也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二、口语质量现状分析
随着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开展,各地都加大了对改革配套设备的投入,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就大学英语听说训练而言,语言实用能力的产出与投入尚不成正比,具体表现为学生对口语表达缺乏宏观意识、口语产出的质量与规模不佳、口语产出后评价体系不明确等方面。比如,表达时注重意义表达的流畅性,忽视语言表达的层次性与条理性;侧重短语的堆砌,忽视不同句式的使用及灵活运用;侧重意义的终结性表达,忽视表达的后续互动性;注重意义表达的全面性,忽视意义表达的立体性、多维性、系统性与结构性;注重意义表达的线性结构,忽视语言表达的逻辑性与凸凹度。
因此,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充分发挥正确理论的指导作用,解决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难题,迅速提升广大毕业生的英语口语表达实战能力,刻不容缓。
三、理论基础
语言评价理论[1]由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语言学系终身教授马丁博士首创,来源于“写得正确”这一语言教学项目,包括评价、协商、参与三大系统。语言评价、协商、参与三系统理论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强的理论指导作用,是研究人际交流的阐释性理论。
评价理论作为来自英语语言教学实践的项目研究成果,对英语口语教学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评价系统包括态度、介入、级差三个子系统。态度子系统包括情感、判断和鉴赏[2]。情感为主观评价手段;判断与鉴赏为客观评价手段。从表达方式上看,态度可分为显性表达和隐性表达;根据评价意义的不同,可分为肯定表达和否定表达。介入子系统包括单声介入和多声介入。单声介入是发话人从个人立场出发表达自己观点,具有主观色彩;多声介入是发话人引述他人话语,以支持自己观点,具有客观色彩;级差子系统包括语势和聚焦两方面,其中语势又包括强势和弱势,聚焦又包括明显和模糊。
协商理论在拓展听说双方协商空间、助力双方互动与交际成功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语言协商功能主要通过高、中、低量值情态词汇实现。高量值情态词汇主要表达发话人可能性较高的判断及确信,但也预留出一定的协商空间;低量值情态词汇主要表达发话人较低程度的确信,意在征询受话人的意见与态度,所蕴含的协商空间最大;中量值情态词汇表达的确信与协商程度介于两者之间。
参与理论在提高听者会话参与度方面作用非同小可。参与系统中,呼语是其典型代表,有着标示会话各方、便于彼此协商评价的作用。从表达方式上,呼语可分为显性呼语和隐性呼语;从语义上,可分为褒义呼语、中性呼语和贬义呼语。
上述理论能帮助我们充分运用评价资源迅速获取必要信息,充分表达观点,实现交际目的。
因此,本文在语言评价、协商、参与三大新功能理论指导下,以评价理论的态度、介入、级差三个子系统、协商理论的高、中、低情态量值体系、参与理论的不可分级性评价资源(主要体现为呼语系统)为突破点,以笔者所在综合院校广大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及受众,运用定量分析及归纳的研究方法,分析研究他们的口语跟踪语料(包括他们平时课堂演讲、回答问题及口语考试的材料),得出口语表达质量提升模型,再将其应用到我国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活动中,以期提高广大学生口语表达质量。
四、问卷调查
本部分问卷调查主要包括问卷设计、问卷发放与回收、数据统计三个部分。
问卷旨在探求大学生口语表达过程中表达质量不高的深层次原因,主要针对大学生在口语表达时的如下难题设计。共包括六大问题:(1)表达句法、句式单一,层次性及逻辑性不强;(2)态度、立场不够鲜明;(3)语言输出后互动性差;(4)口语产出的震撼性差;(5)发话人过于注重单方面口语表达,造成协商空间不足,听者易产生不愉悦情绪;(6)忽视听说双方友好关系的构建,造成结盟困难,削弱了思想表达的顺利传输。
问卷采用分群体随机发放的方式。本套问卷在一本学生中随机发放1000套,收回949套;在二本学生中随机发放300套,收回256套;在三本独立学院学生中随机发放800套,收回768套。具体各项数据见下表:
五、问卷分析
本次问卷的高回收率表明广大学生对英语口语的兴趣与信心,值得充分肯定,但问卷数据反映出的问题也值得认真思考。
很多受访者认为,口语表达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说话人的语音、语调不完美,应在这方面多下功夫;也表达出对理论指导的渴望,但对呼语、说话双方的互动认识不到位。虽然认识到明确立场、态度在口语表达尤其是说服听众方面的重要作用,却苦于缺乏具体可操作的规则指导。本文认为,若想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口语表达的整体质量,必须首先开展系统的语言评价系统培训,接着调用语言协商与参与系统,增加演讲的互动性,最短时间内与听众结盟,实现演讲内容传输、说服功能。
对于评价系统培训,本文主要限于从语法词汇层面展开。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在传统的词汇拓展授课环节上,增加对词汇属于态度子系统下情感/判断/鉴赏、显性词汇/隐性词汇的界定与记忆,完成立场与态度传输的第一步。
从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得知,大多数受访对象不了解词汇所具备的社会功能,不知评价系统中态度子系统的情感、判断和鉴赏所参照的评价标准,因此在演讲过程中说服力度不强。情感[3]包括正面或负面的感情,立场因人而异,是情绪性的,是对行为的反应,为主观评价手段;判断参照社会评判和社会约束,涉及人们对行为的态度,是伦理性的,是对行为的评估,因其标准为社会约定俗成,属于客观评价手段;鉴赏是对一些现象是否有价值的评估,是美学性的,其标准主要来自美学视角,亦属客观评价手段。但就英语演讲而言,其目的主要是影响他人、说服他人,因此情感作为主观评价手段,就不占优势;判断与鉴赏虽然均为客观评价手段,但前者的参照标准为社会大众熟知,而后者参照美学标准,就演讲这种要求单位时间内最大程度传递态度、立场信息的语言交流形式而言,判断评价手段的应用更便捷,更节省时间,因此更受欢迎。
就表达方式而言,显性表达直接亮明立场,简洁明快,易于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更利于影响、说服听众接受演讲者立场;隐性表达委婉含蓄,不适合演讲这种时间感强、信息传输量要求苛刻的语言交流形式。
语言作为社会文化的主要表达形式,其主要作用之一就是服务大众,促进社会发展,因此要多传递、传播“正能量”,而非频频“吐槽”。故而,在演讲中,就评价意义而言,应多采用肯定表达,少采用隐性表达。就介入方式而言,因单声介入略显主观,多声介入的理解与接受较费时间,因此成功演讲,双声介入最为合适(双声介入为多声介入的二次信息来源表现形式,限于篇幅,另文详述)。就级差评价视角而言,为便于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说服听众,应多采用强势/明显级差评价手段,少运用弱势、模糊评价手段。
在参与系统中,呼语是其典型代表。礼貌量值高的呼语词汇更容易博得听众的好感与情感共鸣。针对学生在口语表达之初忽视与听者结盟这一重要环节,造成双方共鸣大打折扣的现象,本文建议学生引入参与视角之呼语系统,从口语表达交际之初,注重发展听说双方的友好关系,助力第二步双方展开平等协商、逐步实现双方结盟,为口语交际的成功打下坚实基础。在协商视角下,鉴于学生在口语表达过程中“过于注重单方面表达态度、协商空间不足”的弱点,基于情态量值与协商空间的反比关系[4],本文建议学生充分利用低中量值情态词汇,给听众预留足够的协商空间,适度削弱“强势”口语表达给听者造成的不愉悦感受,拓展听说双方的协商空间,避免发话人的演讲陷入枯燥说教,助力互动性表达的顺利开展,形成说听同盟。通过前两个阶段的结盟过程,发话人就进入信息、立场的表达与影响环节。本环节须充分发挥语言评价系统的社会影响功能,此乃以演讲为代表的口语表达过程的核心。
针对学生在口语表达时态度和立场不够鲜明的问题,本文从评价系统中态度视角建议学生在口语表达过程中多应用显性表达,少用隐性表达,鲜明表达自己立场,加深听众的印象;针对学生在意义表达后互动性差的问题,本文从评价系统介入视角,建议学生多运用借言、投射,少运用自言等介入资源,以增加自身口语表达过程的可信度,减少主观色彩。同时充分利用介入系统的情态、让步等介入手段,巩固参与、协商过程形成的互动同盟基础,增强学生口语表达的互动性。针对学生在口语表达震撼性差的问题,本文从评价系统级差视角,建议学生在口语表达中多运用强势、明显评价手段,尽可能少地运用弱势、模糊等评价手段,确保时刻传达给听众立场坚定、态度明确的信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冲击力与震撼度。
六、口语质量提升模型
本模型主要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为准备、铺垫,即开展评价词汇界定训练。在第二环节,首先突出参与、协商系统的社会结盟作用,为演讲成功打下坚实基础。接着运用态度系统各种客观评价手段,展开立场、观点传输(见下图)。
本模型是在充分问卷调查、座谈论证的基础上得出的,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和现实意义。更重要的是该模型不是“套路”,不是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互动性强的开放体系,可以为师生口语训练提供一个兼容并包的平台,使学生能够快速获取必要信息,层次清晰、高质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七、对比实验
在得出口语表达耦合提升模型基础上,通过在广大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中大规模随机选取实验受众,设置实验组与对比组,开展对比实验。运用实验组前测与后测纵向比较、实验组与对比组横向比较的方法展开研究。经过一学期的对比实验,受试班级的视听说口语表达质量有了显著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变化,普遍反映十分乐意接受本系统方法训练(见下表)。
八、展望
本文立足于我国高等学校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的实际,着眼于大学生在口语表达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以经英语国家语言实践检验的优秀理论为指导,践行将先进的语言理论本土化,指导解决我国高校大学英语实际教学过程中所凸显的难题[6]。这一模式可操作性强、应用范围广,大大缩短了理论成果的转化时间,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本成果对提高我国高校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广大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口语表达实用能力,整体提高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意义重大。同时对于巩固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成果,并将教学改革推向深入,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Martin, J. R.“Beyond Exchange: Appraisal Systems in English.”In Hunston, S. and Thompson, G.(eds) Evaluation in Text: Authorial Sta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142-175.
〔2〕Martin, J. R. & Rose, D. Working with Discourse: Meaning beyond the clause [M]. London & New York: Continuum,2003.
〔3〕Martin, J. R.& White, P. R. R. 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 Appraisal in English[M].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4〕王振华.评价系统及其运作——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J].外国语,2001,(6):13-20.
〔5〕何占磊.演讲语篇的协商视角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256-258.
〔6〕赖招仁.基于交际能力的雅思语言测试系统及应试策略[J].长春大学学报,2011,21(09):117-120.
医院信息系统运用与完善 篇4
“掌上医院”以移动互联网终端为载体, 通过4G网络与医院信息系统的实时连接, 形成一个实时、动态的工作服务平台来充分挖掘与共享医疗资源。通过手机APP客户端给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 方便主治医生随时调阅门诊患者医嘱、病历、检验检查报告单, 缩短患者在医院的停留时间, 提高就诊效率。为患者提供一个便捷的服务通道, 随时预约挂号, 调阅个人健康档案, 查询医嘱信息;也为医院的市场开拓创造有利条件, 提升医院自身的品牌形象。“掌上医院”应分别面向医院医务工作者和社会大众推广使用。
“掌上医院”建立目标: (1) 利用4G网络技术和移动智能终端, 将医院HIS、LIS、PACS等整合延伸到手机, 让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实时互动, 快速获取医疗服务信息。 (2) 通过移动医疗平台创新医疗服务手段, 实现医生在空闲时间用手机即可为患者挂号、开单。 (3) 利用医院的医疗信息资源开发手机端应用, 为患者提供智能分诊、实时挂号、手机查询报告、健康资讯等贴身服务, 提升患者满意度。“掌上医院”的实现, 充分体现了医院信息化建设与其进一步完善。
从医院实体来讲, 医院信息科建设充分运用和完善, 领导从宏观到微观的细致管理, 医生准确的诊断和方便快捷的信息传输方式使得患者有了一个良好的就诊环境, 真正做到了“以患者为中心”, 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这样就会产生一连串的社会效益, 越来越多的患者会到医院就诊, 医院的收入和声誉也会随之提高。
HIS在医院管理、临床医疗、护理、财务、后勤物资、医保等多层次、 多部门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可促使医院的管理模式发生重大变革, 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医院信息系统能够实现计算机终端设置在各个不同的科室, 点多, 面广, 多人操作, 而且工作点间联系密切, 信息要相互调用, 资料要随时更新保存。此外, 患者的医疗信息涉及到个人隐私, 医院有责任为所有患者保守秘密。因此, 与其他行业相比较, 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对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更高。
医院管理信息化正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正之风、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的最好选择。随着医院各个医疗点的整合, 各岗位工作量不断增加, 而进行医院信息化建设可以优化各种工作环节。对医务人员来说能将他们从繁重的事物性工作中解脱出来, 可以将精力集中到临床业务的研究和提高中。对患者来说能加快就诊速度, 缓解“三长一短”即挂号、收费、取药时间长, 医生看病时间短的矛盾, 同时住院患者费用能做到“日日清”。对医院来说一方面利用信息化手段, 改善了医院的服务质量, 加强了患者监督能力, 同时可以利用规范化的流程, 把难以量化的东西全部量化, 堵住了收费, 药品管理中的漏洞, 降低了成本, 减轻了患者的负担, 也提高了医院的市场竞争力。
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 医院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其实施过程几乎涵盖医院所有经营管理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需要各部分密切配合, 而且需要统一部署, 长远规划, 分步实施。因此, 在整个的建设过程中, 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加强领导, 成立由院领导和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的医院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 负责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实施等工作。 (2)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其表现出的效益周期较长, 需要医院不断地投入。因此, 应争取足够的资金。 (3) 应注意培养医院自我开发、维护信息管理系统的技术力量, 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升级, 并不断地满足医院发展的需求。 (4) 设备和软件的投入应根据医院具体情况分布实施, 实施过程中应考虑医院使用者个人素质、医院经营状况、医院的发展目标等因素, 避免设备技术闲置。
整个实施过程中应高度重视数据的安全性, 过渡期应尽量采取纸质数据和计算机数据并行, 慎重确定完全网络管理的时期, 以免因操作人员操作不熟练、系统不稳定、设计先天不足等原因而造成数据丢失, 影响医院正常经营工作秩序。
医院信息系统的建立为患者的全面医疗健康信息的保存、传递、查询提供有效的数据, 对数据的快速实时查询, 可大大减少患者的疑虑。此举可为医院赢得更多的病员和信任。医院信息系统的建立可以有效严格控制漏费、欠费、逃费和错收费现象。医院信息系统的建立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医护人员是医院中知识水平高, 工作量大并且与患者直接接触的一线人员。建立医院信息系统为他们处理信息提供良好的服务, 减轻他们的工作负担, 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 使他们能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为患者提供更优良的服务。建立医院信息系统后, 规范了整个医院的业务流程, 各业务科室的数据的采集统一规范, 保证数据的准确、可靠。该系统将医院各方面的管理融为一个整体, 达到资源的充分共享, 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重复劳动。同时, 网络管理更加方便、可靠, 能实现对医院工作各个环节的控制, 且节约了经费。
但是由于有线网络存在信息点固定的局限性, 医生必须在办公室, 在PC终端前才可以完成医嘱处置、患者信息查询等日常操作, 受使用场所限制较大。目前看病难、挂号难仍是医疗卫生行业一直存在的问题, 一号难求仍是普遍现象, 对医院信息系统的完善也更加紧迫。
参考文献
[1]医院信息化建设方案.
[2]陈辰.浅探计算机技术在医院信息化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 2012, (04) :226-227.
[3]雷钢.基于数字化医院建设对提高医院管理和质量效能的探讨[J].科技信息, 2012, (01) :207.
[4]纪晓韵.信息技术在医院人员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 2010, (32) :24.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运用论文 篇5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来着下述几个方面:第一,就是数据信息不完整,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资源受到破坏,难以进行完整信息共享;第二,就是数据信息丢失、泄密,使得数据的保密性被破坏;第三,就是计算机信息系统中数据信息不可用,使得原有的服务难以实现。美国司法部将目前威胁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内容概括如下:第一,就是计算机滥用者通过使用计算机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却给计算机所有者带来一定的损失;第二,就是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非法活动;第三,就是出现数据泄露。在未获得数据访问权限的前提下非法转移或拷贝数据信息。具体来说,现阶段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下述几个方面:第一,就是未经授权非法获取数据信息。非法渠道可能包括盗取访问权限、网络攻击或使用特洛伊木马;第二,就是出现数据信息泄露的问题。计算机信息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一些信息被非法截获,通过一定的手段处理后还原成相应的数据信息;第三,就是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破坏,使得计算机信息系统难以进行正常的工作。一般包括对信息系统进行破坏或投放“逻辑炸弹”等;第四,就是传播计算机病毒。利用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攻击,攻击的对象可能是特定群体也可能是非特定的群体;第五,就是采用一定的手段干扰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服务。可能会攻击服务系统的流程,也可能篡改信息服务系统的程序,使得系统难以为合法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
煤矿生产中地测信息系统的运用 篇6
关键词:煤炭生产;地测信息;管理水平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煤炭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煤炭生产已经不能适应能源需求量剧增的当今社会,因此,采用信息化管理和资料的处理能力是目前煤炭快速开发的主要途径,但与此通过,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就目前的所使用的信息技术和管理软件还不能满足煤炭生产的需要,因此,要使地测信息与某矿区的勘探原始信息相互吻合,并用信息系统整理为相应的说明手册,才能夠从跟班上保证其开采效率。
一、系统设计
(一)数据流分析与设计
在煤炭开采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对开采中的钻探资料、相关揭露的资料以及测量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并使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数据流的设计:这些方法主要包括数据的共享和独立原则,最小数据在数据中冗余原则以及对数据的统一管理原则。除此之外,数据流按照用途和来源又可以分为勘探数据、测量数据、编码资料以及分析计算所得出的结果等等。
(二)控制流分析与设计
在煤炭生产的地测信息系统中,对于控制流的设计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基础的数据控制,这种控制方法主要是运用编码资料控制钻探以及测量的技术数据进行录入,同时用钻探基础库和其它数据库共同产生报表数据。另一方面则是图形数据控制,主要是运用实现已经配置的图形数据生成配置文件,用一些特别的操作方式生成数据文件,做种得到图形。
(三)功能模块设计
这个系统的功能模块很大程上维持了煤矿地测信息系统的开发体系,其模块体系为:在利用多种数据共同制定的说明是为主体的前提下,衍生出“数据库”和“图形模块”,然后“数据库”有衍生出“录入模块”、“处理模块”、“输出模块”以及“转换模块”;同理,“图形模块”衍生出“参数配置模块”、“数据提取模块”、“剖面图类模块”等等。
二、图形管理系统
在煤炭生产中,成图系统使整个地测量系统关键的关键因素,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系统的成功与否。但是,成图系统又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系统,而是分为图形编辑系统、图形生成系统以及图形的输出系统等三个分系统。其中,前两者在成图系统中处于功能层的范畴,而图形输出则属于系统的共享模块。煤炭生产中由于各个煤矿区的地质条件不一样,导致很难和用户的需求达成一致,因此,本系统中出现的功能较为完善,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各种需求。
(一)图形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在系统中表现的是一种自上而下层次结构,也就是说,简单的图形按照一定关系构成符合图形,同样,由更简单的图元组成简单图形,这种自上而下的构成是构造图形更加清晰明了,并且操作起来较为容易,也便于管理。对于某一地区的地质现象的描述通常可以使用空间曲面来进行,这样既能够较为容易的对地质现象进行把握,又能从宏观上对系统图形数据库的构造设计进行管理。
(二)图形生成技术
在对一些特定的地质对象类别以及工程的属性和位置进行表达时,也会用到特定的并且是人们熟知的图形符号加以表达。特别是测量点、矿区的边界以及钻空等。由于从此的图形模块主要是由CAD主导二次开发,最为突出的就是制图功能,因此,对于所有的符号都能够生成规范。在符号的表示中,一般是矢量图为表示方式以及点阵位图表示方式,但是连着之间又存在着差别,主要体现在数量图符可以自由的缩放,但是显示速度要慢许多,而位图表示的符号则相反。
(三)成图系统模块
成图系统模块中包含采区地质图、回踩掘进平面图、巷道图、煤岩层对比图、以及柱状图。其中采区地质图是在“地测信息系统”针对一个矿区所产生的地质图件,使之运用相应的软件工具将人们所需要的部分裁剪下来加以使用,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生成图件。回采和掘进平面图是指在一个工作面上将各种相关的数据,比如小构造数据和煤层产状数据进行整合,结合地质报告国工作面进行重新编制,进而为后来的煤层回采工作提供正确的地质构造和工作方法。并未使用者提供较为全面个可靠的信息,达到节约成本和提升工作效率的目的。其中有一项值得关注的关键技术,即断层的曲面和每层的曲面优先生成,接下来在对由于曲面所形成的断层线以及煤层线进行切割。在煤矿生产和煤矿设计的过程中,其最基础的图件是航道图,它从整体生对整个矿井进行了描述,同给人们清晰的呈现出了工程的进度以及空间的相互关系。
在巷道图中也运用了多项关键技术,包括岩性读好柱状剖面的填充以及对煤岩层各岩层的排版等。除此之外,煤岩层对比图要求按照一定顺序,完成对柱状图的排列定位。煤岩层对比图中所利用的关进技术在于基准层位用参数文件描述和钻空图上的排列顺序进行对比。同时,连线正常层位和邻钻空连线坐标进行对比,即可进行连线。
结语
通过本篇文章的论述,对煤矿生产中地测信息系统的运用以及在勘探前期的信息进行整合,从而建立了高效和高水平的管理系统,可以轻松对煤矿生产中大量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对采区的各种图列构造进行了描述,实现了提高工作效率以及节约成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安辉.自动化系统在煤矿生产中的运用[J].硅谷,2012,11:138+144.
[2]裴树茂.煤矿生产中地测信息系统的运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2,12:105+108.
[3]刘琰,陈伯年,王继伟.地测信息系统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J].安徽地质,2011,04:283-287.
[4]方淑芬,杜新锋.煤矿地测信息系统的研制和开发[J].矿山测量,2006,01:36-37+83.
[5]陈伯年,俞显忠.浅析煤矿地测信息系统[J].安徽地质,2008,04:314-317.
系统运用 篇7
其中, 施工业务序列在集团层面推广了项目管理系统, 财务和人力资源系统正在实施过程中, 而行政和经营系统的信息基本上呈手工处理状态, 或者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有零星的信息记录, 并不形成体系。
决策支持系统需要在所有的这些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搭建用来涵盖所有系统信息的数据仓库, 并将数据按照不同的业务序列组织为不同的数据集市, 在进行数据仓库建模时, 需要从集团层面综合考虑现有系统的信息方案, 然后结合企业高层对分析模型的倾向, 在更高层面归纳出分析数据的维度和应有的数据度量。数据仓库中将在此后存储各个业务系统被提炼后的所有数据。
而业务系统中的信息怎样才能正确的、安全的、有条理的进入到数据仓库中呢?也就是在数据处理上需要哪些工作呢?这就牵扯到了从各个数据源进行数据抽取的任务, 而这些数据在进行抽取之后又必须要经过数据清洗过滤掉不合理的、不可信的、冗余的数据之后方能真正的进入到数据仓库中。
数据仓库中有了支持分析的数据, 用什么样的方式展现给用户, 用户怎样从这些抽象的数字中间得到直观的并且有用的信息呢?也就是说, 信息怎么样才能和用户之间进行有效的通信、交流、互动呢?对于定量的数字信息, 可以借助OLAP (联机分析处理) 技术来对其进行展示, 对抽象的数字图形化, 更为直观的呈现给用户, 而OLAP为技术上提供的支持更能够让用户对数据进行旋转、切片和钻取等高级处理;而对于定性的文字描述则需要从文字中运用传统的数据挖掘方法和独有的数据挖掘算法对其进行知识的提炼, 最后以结果方式呈现给用户。本文结合信息系统的三大能力框架, 对企业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管理系统中的进行了重新分析设计, 实现业务经营管理基本实现信息化管理, 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力度、进一步降底运营成本, 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1 信息存储能力
1.1 数据仓库
由于企业已经购买了ORACLE数据产品, 因此数据仓库在其已有产品上进行二次构建, 物理上单独为其划分存储空间, 并保留足够的空间可扩展性。具体技术参数如下:
数据库系统数据库实例名XXX, 在此实例下建立两个用户BI_DATA、BI_REP。BI_DATA用户用来存放此系统业务数据。BI_REP用户用来存放分析系统的资料库数据。
创建了八个表空间, BI_DATA1、BI_DATA2、BI_DATA3、BI_DATA4、BI_INDEX1、BI_INDEX2、BI_INDEX3、BI_INDEX4, 每个表空间分别对应一个或多个数据文件;BI_DATA表空间用来存放数据仓库中的业务数据, BI_INDEX存放索引信息;BI_DATA每个数据文件的初始大小为1000M, 自动增长, 每次扩充100M空间;BI_INDEX每个数据文件的初始大小为500M, 自动增长, 每次扩充100M空间。
1.2 数据集市
根据实际情况, 将业务系统的数据划分为四个数据集市, 分别为基本档案集市、财务数据集市、工程数据集市、其它数据集市。
四个集市的数据分别对应各自的数据表空间和索引表空间。
如此构建的原因主要是考虑到四个数据集的数据均衡存储问题, 而且, 在后期的分析中, 将集市以这样的方式存储可以有效地解决综合分析时, 超大数据查询时产生的IO瓶颈。如图1所示。
2 信息处理能力
2.1 数据抽取
综合集团信息化情况来看, 各个业务系统之间, 无论从开发手段, 存储手段, 甚至网络格局上都是异构的, 要从这些异构系统中抽取数据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
首先, 需要了解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逻辑, 以保证得到的数据已经具有一定的可信性;
其次, 数据库异构的时候, 为了保证各个数据库之间数据对象的可比性, 必须要封装一套针对于各个数据库都适用的数据对象;
再次, 封装对象之后, 需要利用跨数据库的中间件技术来同时操作业务数据库和数据仓库;也可以利用WebService技术, 让业务系统提供数据抽取服务;
最后, 解决网络异构的问题需要利用VPN技术, 保证数据库之间有专门的信息通路, 最大程度保证通讯的顺畅。
2.2 数据清洗
从各个业务系统得到第一手数据之后, 并不代表着这些数据就是符合逻辑并且可用的, 还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清洗。
数据清洗大概分为以下几步过程:
第一步, 数据对象重新定义;
第二步, 数据维度重新归集;
第三步, 数据合理性判断;
第四部, 和已有数据比对, 判断其连续性和可信性;
第五步, 进入数据仓库。
数据清洗的每一步都需要对应的算法来进行实现, 但同时也可以借助一些时下已有的技术来屏蔽一些问题, 例如, 利用XML技术就可以避免数据对象不一致的问题。如图2所示。
3 信息通信能力
3.1 OLAP
OLAP是使分析人员、管理人员或执行人员能够从多角度对信息进行快速、一致、交互地存取, 从而获得对数据的更深入了解的一类软件技术。OLAP的目标是满足决策支持或者满足在多维环境下特定的查询和报表需求, 它的技术核心是"维"这个概念
“维”是人们观察客观世界的角度, 是一种高层次的类型划分。“维”一般包含着层次关系, 这种层次关系有时会相当复杂。通过把一个实体的多项重要的属性定义为多个维 (dimension) , 使用户能对不同维上的数据进行比较。因此OLAP也可以说是多维数据分析工具的集合
OLAP的基本多维分析操作有钻取、切片以及旋转等。
钻取是改变维的层次, 变换分析的粒度。它包括向上钻取 (roll up) 和向下钻取 (drill down) 。roll up是在某一维上将低层次的细节数据概括到高层次的汇总数据, 或者减少维数;而drill down则相反, 它从汇总数据深入到细节数据进行观察或增加新维。
切片是在一部分维上选定值后, 关心度量数据在剩余维上的分布。
旋转是变换维的方向, 即在表格中重新安排维的放置 (例如行列互换) 。
3.2 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是从大量的数据中, 抽取出潜在的、有价值的知识 (模型或规则) 的过程。
原则上讲, 目前成熟的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对数据进行分类、估值、预言、相关性分组或关联规则、聚集、描述和可视化等功能, 但在此项目中主要运用估值、预言和聚集三种挖掘模型。
估值, 是在数据中选出已经分好类的训练集, 在该训练集上运用数据挖掘的算法得到未知的连续变量的值。主要应用于对客户投入的估计, 在同类行业的基础上对新的客户投入进行引导和合理估计, 保证商务产出比例。
预言, 是在连续数据的基础上通过预测算法, 对未知变量进行预言。主要应用于行业竞争时价格策略, 集团现金流预测等等。
聚集是对记录分组, 把相似的记录在一个聚集里, 然后对其进行某些共有行为上的分析。主要应用于行业投标管理过程中的行为分析, 或者行业消费理念, 用此类分析来指导商务方向。
4 结束语
原本来讲, 在一开始的时候, 分析大型信息系统本身是一件极为繁琐和毫无头绪的工作。但从更高的层面上讲, 如果把所有信息系统都归纳为三大能力的组合, 然后从这三大能力入手来对复杂的系统进行相对独立的刨析, 那么原本混沌的分析工作就被合理的分为了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通讯三方面带解决的问题。
然后运用所有的技术, 分别独立的对这三方面涉及到的问题进行一一的排程和处理, 那么最后呈现在分析者面前的将是一套清晰的、可控的方案。
总的来讲, 如果复杂的信息系统在最初被分析时, 猛然之间为分析者带来了旁大的困惑。先不要紧张, 道法自然, 一切复杂的事物都会有其潜在的不变的规律, 而信息系统的三大能力就是分析的灯塔。
摘要:决策支持系统面向的是政府、金融、工业、制造等等几乎所有行业的高层管理者, 用来为其提供经营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参考。而在得到这些可以被参考的信息之前, 所要面对的是海量的、异构的、复杂的、甚至不可以完全信任的信息, 而信息又可以是定量的或定性的、文字的或数字的。怎样才能有一个原则性的手段来对如此复杂的系统进行有效的归集和整理, 从而使得分析设计有一个从容的方向呢?运用信息系统的三大能力, 即存储、处理和通信能力, 从这三个方面来看系统或者已经变得不再那么难以把握。
关键词:决策支持,数据仓库,数据集市,数据抽取,数据清洗,OLAP,数据挖掘
参考文献
[1] (美) 斯坦巴赫.数据挖掘导论[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
系统运用 篇8
关键词:SINAMICS SL150,工艺控制系统(WTC),双系统备份
0 引言
与一切电气设备一样,提升机电控系统是暴露在客观存在的,各种参数变化的物理环境(如温度、气压、湿度等)和电磁环境(如电场、磁场、电磁场等)中的。其中电磁环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电控系统的正常工作。因此,任何电气控制装置必需具备其所应完成的工作能力外,也同时必须具备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对自身小故障的承受能力。分析我矿主井提升系统单套提升机存在的问题2012年12月济宁二号煤矿通过技术改造,引进安装SIEMAG ST3-F双恒减速液压制动系统及西门子的SINAMICS SL150驱动控制系统,外加新增高压开关柜及变压器,实现了新老系统互换,一套提升机两套驱动控制系统的功能。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济宁二号煤矿是年产600万吨原煤的特大型现代化矿井。主井原煤提升系统安装提升机一套,同步电机容量为5400千瓦,配双34吨箕斗,提升能力1260吨/小时,其电控系统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交交变频矢量控制系统。由于其控制系统中故障诊断、监测和故障指示等程序设计繁琐,故障指示不明确,故障查找和排除较困难,处理故障时间较长,影响生产时间较长,严重制约了矿井生产能力的发挥和高产高效矿井建设的要求。
主井提升机自1995年投入使用,经过近19年运行,存在不少问题,目前很难购买到配件,性价比非常低,且买到的配件也是多年前生产的,已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而且,系统经常发生故障,严重制约矿井的生产能力,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尽最大可能消除上述原因造成的不利因素,经过调研,制定了下面的改造方案,增加一套提升机驱动控制系统,共用液压制动系统:
(1)用最新的S7控制系统替换S5系统;
(2)用SINAMICSSL150全数字交交变频矢量控制系统替代SIMADYN-D交交变频矢量控制系统及其功率柜;
(3)用ST3-D液压制动系统替代ST2-C液压制动系统;
(4)更换制动器机械部分。
采用上述方案改造后,可以消除目前主井提升系统存在的不利因素,对于保障矿井的正常、高效生产意义重大。可以利用一台提升机、二套电控及驱动系统,实现二套提升机的功能,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重大的社会效益。
具体改造方案如下。
1 系统原理及构成
1.1 新增驱动电控系统原理
如图1所示,采用增加3台高压开关柜、7台变压器的供电方式,对新驱动系统进行供电。
1.2 改造内容
电控驱动系统的改造包括以下内容:
(1)SINAMICS SL150全数字交交变频矢量控制系统;
(2)全数字矿井提升机工艺控制系统(WTC);
(3)主控PLC控制柜;
(4)变压器组、高压开关柜;
(5)操作台;
(6)制动控制系统:液压站和闸控系统;
(7)低压配电及切换柜;
(8)定子绕组供电切换柜。
11.3需增加的设备
针对上述改造内容,并结合西门子公司交交变频系统最新产品,需需使用以下设备:
11.3.1 SINAMICS SL150全数字交交变频矢量控制系统
交交变频矢量控制系统应用国际先进的SINAMICS SL150矢量控控制技术,该系统具有实用、安全可靠、维护方便、备件容易买到等优点点。
该系统具体功能如下:
(1)电流、磁通的矢量控制;
(2)定子电流和电压的调节控制;
(3)转子回路的磁链调节控制;
(4)功率因数的控制;
(5)根据力矩实现电源和电压的前馈控制;
(6)主回路及转子回路的监测与监控;
(7)采用高精度数字触发技术,实现全数字触发控制。
1.3.2全数字矿井提升机工艺控制系统(WTC)
新增电控系统采用两套独立的控制系统实现提升机工艺控制。两套套系统独立运行实现冗余控制。主要实现以下控制功能:
(1)根据行程信号,实现全数字行程控制;
(2)全数字速度闭环控制;
(3)S形速度给定;
(4)根据系统运行状况,实现交交变频矢量控制系统的信号监测与与监控。
根据相关的主轴编码器和导向轮编码器信号,以及测速发电机的信信号,实现提升机系统运行的监测与监控,如:
(1)连续速度监视;
(2)逐点速度监视;
(3)速度互相监视;
(4)行程互相监视;
(5)滑绳监视;
(6)错向监视;
(7)在监视系统软件中设定:井筒开关监视、过卷监视、失励监视、最大减速度监视、可控硅整流桥监视、停车零电流监视及给定值-实际值监视等。
WTC需要接入轴编码器信号就井筒开关信号,可参考2007年的成功改造经验,轴编码器信号和井筒开关信号并接入新系统,降低切换故障率。
1.3.3 主控PLC控制柜
此套主控系统应用先进的S7-400全数字控制系统,主要实现下列功能:
(1)根据提升工艺信号,提供提升机运行的计算、分析、运行和控制信号;
(2)实现系统运行的各种监视与监控任务;
(3)实现系统的故障监测、故障分析和故障监控;
(4)向SINAMICS SL150交交变频控制系统提供给定信号和运行控制信号;
(5)向监视与显示系统提供故障信息和系统运行信息;
(6)向操作台提供系统运行信息。
新主控系统不仅负责新增系统的监测和控制,同时还需要对老的高低压配电系统进行监测和控制,切换方案采用采用信号并接模式,外设的状态信号同时进老系统和新系统。
1.3.4 变压器组、高压开关柜
因原Simadyn-D电控系统所需变压器短路阻抗与SINAMICS SL150交交变频矢量控制系统所需变压器短路阻抗有差别,故原变压器组不再符合要求,需增加一套变压器组为SINAMICS系统供电,因此增加一套变压器组,同时应增加一套高压开关柜。
1.3.5 操作台
采用西门子组合式操作台,其设计与制作将根据提升工艺要求和操作人员的方便性来实现。如将“上位机人机界面”放至操作台中等。司机台内置ET200M分站,将司机台的信号通过通讯传给主控PLC,同时将主控PLC的状态信息在司机台上显示。
1.3.6 制动控制系统
本次电控系统改造中,制动控制系统主要对液压站和闸控系统进行改造。因现有液压站使用年限已久,压力不足,部分配件已不生产,故对其进行更换。选用SIEMAG的ST3-F型液压站替代现ST2-C型液压站,同时更换制动单元。新闸控系统为与ST3-F型液压站相配套的闸控系统。
1.3.7 低压配电及切换柜
新增加低压配电柜,为新电控系统提供220V、24V等工作电源,为冷却风机、润滑系统等提供380V配电。为实现新、原系统对冷却风机、润滑系统、液压系统等的外围设备的共同控制,采用新老PLC输出控制并接的方法,新老PLC加闭锁方式,不能同时输出控制信号。一套工作时,另外一套输出全部封锁。
1.3.8 定子绕组供电切换柜
定子绕组供电切换柜的作用是:实现新、原电控系统对提升机供电的切换。定子绕组切换柜原理图如图2所示。
新、原电控系统均为12脉波交交变频器,正常情况下,使用其中一套,另一套作为备用。
如图2所示,新增电控系统需增加2台双掷切换开关Q0.1、Q0.2,以实现新、原电控系统之间供电的切换。
1.4 新、原交交变频系统比较
SINAMICS SL150的优点:
(1)采用多重散热技术,散热效果好;
(2)使用快速更换模块的压力弹簧,维护方便;
(3)改进的故障信息系统,易于查找故障位置;
(4)模板减少,备件也相应减少,结构紧凑;
(5)不需要特殊编程语言,通过修改参数即可进行编程、调试;
(6)改进的HMI(画面显示);
(7)使用Drive-cliq总线系统,减少了电缆的使用。
2 改造施工
2.1 改造方案
2.1.1 电控系统图
图3所示为新增交交变频电控系统框图。图中除了电机、滚筒、外,其余硬件系统均为新增内容。其中井筒开关新老系统共用,轴编码器也可新老系统共用,信号采用并接的方式。
2.1.2 工作量安排
整个新增交交变频提升机电控系统工作量较大,一方面,要全面熟悉原系统的硬件结构、软件设计、信号来源等;另一方面,要设计新增系统硬件电路图、确定新增系统内部的信号配合及信号转换、对S7-400 PLC主控系统和WTC控制系统进行编程、安装调试等。
运用QC方法提高单井系统效率 篇9
有杆抽油机井因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行平稳而得到大范围内长期应用。但是, 由于有杆抽油机摩擦耗能较多, 单井系统效率较低, 同时, 更重要的是现场还存在抽油机井的系统效率和生产液量严重不匹配, 造成设备运行不协调。
单井系统效率的高低是有杆抽油井运行是否协调的重要标志, 单井系统效率越高, 产液的吨油耗电量较少, 同时, 如果单井系统效率和油井最大日产液量相匹配, 则油井的产能提高, 开采价值更高。
2 活动目标
把QC方法运用到如何提高单井系统效率的日常工作上, 通过开展QC活动, 单井系统效率提高到全厂的平均水平, 进一步完善抽油机井的系统效率和生产液量的匹配关系, 改善高耗能、低产出的现状, 为完成全年的经营生产目标奠定扎实的基础。
经过我们QC小组评议决定:
(1) 在有杆抽油井的泵径保持不变的条件下, 改变每口油井的冲次, 测试平均系统效率的变化情况。
(2) 每改变一次冲次, 需抽油机运行5天后进行测试。
(3) 每次测试, 需取准取全油压、套压、动液面和产液量。
(4) 对冲次和平均单井系统效率的测试结果通过计算机数字模拟, 做出冲次与平均机采效率的关系曲线, 冲次和平均日产液量的关系曲线。
(5) 当泵升级后, 运用的同样的方法, 测出冲次和平均系统效率、冲次和平均日产液量的关系曲线。
3 单井系统效率与产量现状调查
3.1 单井系统效率
单井系统效率是指每从地下举升单位质量的液量需要的能量与电机输入功率的比值。计算公式如下:
η=Qρg[H+ (P油-P套) ×1000/ρg]/86400
式中:Q —抽油泵实际日产液量, m3/d;ρ—油井液体密度, t/m3;g—重力加速度, g=9.8m2/s;H—油井动液面高度, m;P油—油井井口油管压力, MPa;P套—油井井口套管压力, MPa;η—单井系统效率。
单井系统效率的高低是有杆抽油井运行是否协调的重要标志, 单井系统效率越高, 产液的吨油耗电量较少, 同时, 如果单井系统效率和油井最大日产液量相匹配, 则油井的产能提高, 开采价值更高。
3.2 产量现状调查
为了探讨最大系统效率和最大日产液量的关系, 我们QC小组重点对2010年12月份89口油井进行了逐井资料分析, 寻找油井的最大系统效率值和最大日产液量在冲次上的匹配值, 油井系统效率达不到16%。严重影响了我区的油井的系统效率。
3.3 结论
从图上可以看出, 影响我区系统效率的主要因素主要是单井的冲次、耗电量、日产液量和泵效。
下面就此进行分析。
(1) 从冲次和平均日产液量的关系曲线中可以看出, 该井在低冲次条件下泵效较高。但冲次小产液量较少, 随着冲次的上升, 日产液量也开始上升。当冲次为7.9次/分时, 日产液量达到最大值, 显然在冲次达到冲次为7.9次/分点之前, 冲次是影响日产液量的主要因素。在此过程中原油中的溶解气和气蚀成份对泵效的影响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从冲次为7.9次/分开始, 随着冲次的上升, 日产液量开始下降;当达到10.5次/分时, 日产液量在一个低水平条件下相对稳定。显然在冲次为7.9次/分到10.5次/分的这一过程中, 泵效是影响日产液量的主要因素。溶解气和气蚀成份对泵效的影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由井可以看出对一口油井来说, 若在其它参数相对不变的条件下, 冲次的变化与日产液量存在一个极大值, 即7.9次/分。如果在冲次为7.9次的条件下存在如下问题。
(2) 从泵升级前冲次和平均系统效率可以看出油井在低冲次条件下, 油管内流体的惯性载荷较大, 电机耗能较多, 油井平均日产液量较少, 平均动液面较浅, 油井的平均系统效率低。随着冲次的上升, 流体的惯性载荷变小, 产量上升, 平均动液面下降, 有效举升高度增大, 平均系统效率上升, 当冲次上升到平均5.9次时, 平均系统效率出现一个极值33.1%;当冲次超过5.7次/分时, 抽油井冲次较高, 各部分摩擦次数增加, 耗能增加, 进泵原油的溶解气逸出效应增强, 原油的气蚀效应增加, 抽油泵充满系数变小。
(3) 目前我区的情况, 平均冲次在3.9次/分时, 平均系统效率最大。
4 原因分析
(1) 为了找出单井的冲次、耗电量、日产液量和泵效低的原因, 小组成员运用因果图进行了分析, 具体见下图:
由因果图可知, 导致单井的冲次、耗电量、日产液量和泵效低降低的原因因素有4个, 它们是:①仪器有待更新;②现场监督不到位;③管理制度不完善;④层间矛盾突出。
5 要因验证
根据人、机、法、环四大因数中共10条原因, 通过小组成员认真分析筛选, 确定了4个主要因素, 并分别进行验证 (见下表) 。
6 制定对策
针对以上4个主要原因, 制定出相应行之有效的对策。
7 效果评价
(1) 有杆抽油井系统效率和日产液量匹配关系的测定, 对一个相对稳定的油气田开采过程中, 寻找向最佳平衡点靠近提供了一种方法。
(2) 有杆抽油井就目前情况来看, 在适当的冲次下, 将泵升级是提高机采系统效率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崔振华, 余国安.有杆抽油系统[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4.
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发电的运用 篇10
关键词:电力系统,新能源,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运用分析
为确保电力系统能够在整个现代经济社会建设发展中得到长时间且可持续性的发展, 展开有关新型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可以说是势在必行的。本文试针对以上问题做详细分析与说明, 希望能够引起各方关注与重视。
1 现阶段常见新能源发电形式分析
严格意义上来说, 我们将包括可再生能源以及分布式能源等新型能源形势称之为新能源。这也就意味着:首先, 新能源多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其次, 新能源多以分布式能源为主;最后, 水能作为一种常规意义上的能源利用形式, 属于可再生能源的研究范畴, 同时也可以作为分散式或是集中式能源进行综合应用。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 各种类型新能源当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能源形势当属风力发发电形式以及太阳能光伏发电形式这两种类型。首先, 从风力发电形式的角度上来说, 现阶段全世界范围内有关风力发电的装机总容量已高于1.2亿千瓦, 其中我国有关风力发电的装机总容量以超过1200万千瓦, 位居世界第四位。与此同时, 我国对于风力发电这种新型能源的关注及建设力度正呈现出较为显著的发展趋势, 有光风力发电这种新能源发电形式的发展目标需要在2020年之前实现装机总容量至亿级单位以上的增长;其次, 从太阳能光伏发电形式的角度上来说, 我国在有关这种新能源发电形式的研究与应用正处于初级起步阶段, 现阶段有关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装机总容量基本达到100兆瓦单位, 距离世界范围部分国家超过百万单位级别的发展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但我国政府已逐步加大对太阳能光伏发电形式的规划与扶植力度, 要求在2020年之前, 有关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装机总容量达到千万单位以上的增长, 可以说新能源发电形式潜在空间巨大。
2 电力系统中风力发电技术的运用分析
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 典型意义上的风力发电系统借助于现阶段电力电子背靠背变频技术实现对发电功率参数输出作业的有效调整与控制, 并在对电磁转矩控制机组转速频率的有效控制过程当中实现风力发电的目的与意义。一般情况下, 整个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由主控制器装置、调向系统装置、变距系统装置以及制动系统装置这几个方面所构成, 这也就决定了在风力发电技术作用之下整个控制系统的并网方式同传统意义上的常规电厂差异显著。在借助于双馈方式进行风力发电机组并网控制处理的过程当中, 并网频率的控制可以通过对转子交流励磁频率参数的调节方式予以实现。与此同时, 并网电压的控制可以通过对转子交流励磁幅值的调节方式予以实现。同时, 在借助于永磁直驱方式进行风力发电机组并网控制处理的过程当中, 并网作业下的跟踪控制目的能够在电力电子器件的正常运行作业下予以实现。在实践工作过程当中, 其最为显著的优势在于冲击电流参数较小, 且能够实现无功与有功的有效控制。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在有关风力发电接入相对于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影响的研究过程中发现:首先, 风力发电接入并不对整个电力系统既有的机电振荡模式产生影响, 并且受到风力发电机组自身装机容量较小的因素影响, 其相对应整个电力系统自身所存在的弱阻尼或是负阻尼震荡问题并不会产生明显影响;其次, 风力发电机组的接入并不会造成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受损, 但这种接入模式使得整个电力系统当中部分输电线路的潮流方向有所明显改变, 这需要在线路保护设置中重点考量。
3 电力系统中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运用分析
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在应用于电力系统作业实践过程中的发电系统结构形式可以表现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种为独立户用型, 即整个太阳能光伏系统的控制方式通过电压源电压予以实现;第二种为并网型, 即整个太阳能光伏系统的控制方式通过电压源电流予以实现;第三种为并网/独立型, 即实现PV以及UPS的融合, 在电压源控制过程当中实现有效切换动作。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应用于整个电力系统的过程当中发现难度最大的环节是如何针对电能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简单来说, 现阶段相关工作人员应当通过对载波频率的提升方式, 对滤波器装置的优化设计方式以及对群控技术的综合应用方式, 确保有关注入整个电力系统中的谐波电流参数能够始终严格控制在最低限度。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在有关太阳能光伏发电接入对电力系统影响的研究过程当中发现有如下一个问题需要特别重视:即电力系统实际运行过程当中需要通过对保护/安自装置的安装尽可能的避免太阳能光伏发电接入在对电力系统潮流方向进行改变过程中所出现的熔断器装置或是断路器装置动作失效性问题。
4 结论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剧与城市化建设发展规模持续扩大的背景作用之下, 电力系统相对于国民经济建设发展体系各行业领域的重要意义是不容小觑的。有关新能源发电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备受各方关注与重视。总而言之, 本文针对有关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发电的运用相关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 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参考文献
[1]陈晓科, 周天睿, 李欣, 等.电力系统的碳排放结构分解与低碳目标贡献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2 (2) .
[2]栗文义, 张保会, 巴根, 等.风能大规模利用对电力系统可靠性的影响[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8 (1) .
[3]张保会.分散式能源发电接入电力系统科学技术问题的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 2007 (12) .
刍议细水雾灭火系统的研发运用 篇11
【摘 要】随着细水雾灭火系统不断运用与发展,普遍认为是一种新型高效、节约资源、环保无害的灭火系统。针对细水雾灭火系统研发运用的现状,将细水雾灭火系统与其它固定灭火系统对比,刍议细水雾灭火系统的性能,并指出其研发运用存在的缺陷,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细水雾;灭火系统;性能;研发与运用
细水雾灭火系统是一种新型灭火系统,是采用特殊喷头、在特定的工作压力下喷洒细水雾进行灭火的固定式灭火系统,灭火介质为水,拥有良好的环保性和灭火性能[1]。目前已经确定细水雾系统灭火的主要机理包括气相冷却、隔氧作用、减弱热辐射和拉伸火焰[2]。根据相关实践表明,该系统是可以扑灭A类、B类、C类及电气类火灾的高科技技术产品。目前我国已经有许多社会领域应用该系统的产品,如客船、电厂、图书馆、档案室、机房、烟草仓库等重要场所。细水雾灭火系统具有其他灭火系统无法比拟的技术先进性、环保性等特性优点,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以及强大的发展趋势。本文针对于目前我国细水雾灭火系统的研究运用现状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及如何有效的运用。
1.细水雾灭火系统的研究运用的创新点
笔者认为细水雾灭火系统的研究运用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与常规水喷雾、水喷淋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以及气体灭火系统相比,具有的优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气体灭火系统的灭火机理是稀释或消耗氧气,一般应用于封闭空间,灭火气体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系统启动前必须要先疏散人群,延迟了灭火时间,加剧了火灾的扩大和蔓延。上世纪80年代应用广泛的哈龙灭火气体,由于破坏臭氧层已被停用。细水雾灭火系统采用水作为灭火剂,通过物理方法灭火,对环境无污染,对人体无危害。一旦发现火灾即可启动设备实施灭火,可将火灾扑灭在初期损失最小的时候,同时对区域内正在撤离的人员不会产生危害,隔绝热辐射和洗刷烟气的作用甚至会对未及时撤离人员起到保护作用。
水喷雾和水喷淋灭火系统可有效扑灭A类火灾,但同时会造成严重的水渍污染。如仓库中发生火灾,水喷淋启动灭火的同时,会对仓库内的物品造成水渍破坏,灭火后好多储物仍要报废。细水雾的用水量是水喷淋的1%-5%,微小颗粒遇火后很容易蒸发并吸收热量,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类似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也可以分为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闭式系统又可分为湿式系统和预作用系统,应用灵活广泛。
泡沫灭火系统可有效扑灭B类火灾,但泡沫液多少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泡沫液价格不菲,需要定期更换泡沫液,增加了后期维护成本。细水雾用的水源很容易找到,且后期维护基本不增加费用。
国内外很多研究机构在细水雾对带电设备火灾灭火的影响上做了研究工作。带电喷放细水雾试验表明,一部分细水雾雾滴会快速汽化,一部分细水雾雾滴长时间悬浮在空中,只有极少部分细水雾雾滴落在电子电气设备的表面。进入内部电路板的细水雾很难形成导电的连续水流或表面水域。所以用细水雾灭电气火灾是安全可行的。
2.细水雾灭火系统的研究运用的缺陷
由于细水雾灭火系统水雾颗粒小,很难定量测定喷洒均匀性、雾滴冲击动量、雾滴悬浮率和悬浮时间等,给研究和运用带来了一定的麻烦。首先,细水雾既可以局部应用,又可以全淹没应用。这两种应用方式对喷雾强度、雾滴直径、工作压力、喷头安装高度等没有分开研究运用。第二,对细水雾灭火效果影响最大的是喷头,但是现在对喷头好坏的评价参数过少,如不同压力下的雾滴动量、喷洒均匀性等都无从知晓,很难对不同保护对象,在复杂的火灾环境下做出选择判断。而且细水雾喷头的各个小喷嘴之间会产生气流吸空效应,使锥形雾流偏离各自的预定轨迹而相互干涉,这对喷头的直接保护半径和喷洒均匀性有很大的影响。第三,按压力等级分,细水雾灭火系统分为低压、中压、高压三种,而现在规范中对保护对象灭火最低工作压力都规定的很高(8MPa或10MPa等),限制了中、低压系统的发展。第四,细水雾灭固体火时,可能会存在固体内部阴燃现象,一旦停止喷放水雾,阴燃点会慢慢将火蔓延开来,需采取措施加以预防。
3.细水雾灭火系统的研究运用的对策
针对细水雾灭火器系统存在的缺陷,提出细水雾灭火系统的研究运用的对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细水雾灭火系统技术发展要向更高的层次发展,这样能够很好带动细水雾灭火系统技术的变革。第二,相关细水雾灭火系统研发专家要重视细水雾灭火系统的技术创新。第三,对雾滴的喷雾状态(粒径、动量、分布等)和喷头结构及工作压力进行研究,建立各参数间的联系;更详尽的确定喷雾状态参数对灭火性能的影响,而减少对最低工作压力的要求,鼓励中低压细水雾的发展;局部应用和全淹没应用区别研究。第四,发展细水雾消火栓技术,由于系统喷放对人体无危害的特性,可由消防人员在系统抑制住火情后进入火场,用细水雾消火栓或移动式细水雾设备,对固体阴燃部位进行清剿,达到完全灭火的目的。总之,相信在社会专家学者共同努力下,细水雾灭火技术将进一步创新与发展,并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4.结语
对比其他固定灭火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有应用范围广、环保对人体无危害等特点,是值得推广的技术。对细水雾需做更多基础性的研究,针对不同应用场所和应用方式提出更准确完整的要求,达到高效又经济的保护作用。 [科]
【参考文献】
[1]陈浩,梅棋,张宇明等.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在地铁车站的应用[J].机电工程(都市快轨交通),2008,21(2):87-88.
煤矿生产中地测信息系统的运用 篇12
关键词:煤矿生产,地测信息系统,运用
1 地测信息系统的设计
1.1控制流的设计以及控制流的相关分析
煤矿生产地测信息系统运用的是图形数据的控制以及基础数据的控制这两大块所形成的控制流。而图形数据的控制是有一定顺序的, 先是以图形数据来产生所需的配置文件, 再以这些文件为基础并加以相应的特殊操作形成图形数据文件, 最后便会得到图形。
1.2功能模块的设计
系统所使用的开发体系依旧是“煤矿地测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 使用单独开发的功能模块, 并对其进行合并。而其中有数据库以及图形这两大子模块。见图1。
1.3数据接口的设计
数据转化的接口数据是选用大部分软件都可以使用的基础文本格式以及.dbf格式。
2数据库的管理系统
2.1 数据库的模型
煤矿生产中地测信息系统的基础是关系型数据模型, 其结构特征是采用关键字来对地质的实体属性及相互之间单对单和单对很多或者很多对很多来反应的。
2.2 数据库文件所对应的格式
此系统主要是采用.dbf文本为主的文件, 只有数量极少的其他格式的文件为其基础文件格式, 这些基础文件格式是由对数据进行归纳来确定其属性, 并对数据采取抽象来产生数据文件组成设计。而对文件格式进行设计的时候, 需要对地质、测量数据等相关的数据和数据来源相互之间所存在的依赖关系进行充分的考虑, 使数据库的维护性以及数据库存储方面的效率与访问方面的效率都得以提升。
2.3数据的转换接口
因为数据库在系统的应用功能和在逻辑上都是具有独立性的, 所以为了让他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而开展了数据处理模块, 并由此模块来设立了临时的数据文件, 数据文件的设立、相互组合以及删除和更新等都是由数据处理模块来实施的。
3图形的管理系统
3.1 图形的数据结构
系统采取由上而下层次的图形数据结构, 即复合图形的基础是简单的图形, 而简单的图形在以特定的关系进行构造, 以这种方法构造的图形, 在管理以及操作方面都很简洁。
3.2 图形的一些生成技术
地测图件的内容基本上就是把特定的工程位置以及类别属性用一些相应的特殊符号来表示。如:矿区边界、测量点、突水点、岩层岩性等等。煤矿生产中地测信息系统使用CAD二次所开发的图形模块, 有较强的制图性能, 因而此系统可以产生需要的全部相关符号。它可以以两个方法表达:点阵图和矢量图, 点阵图所表示的符号出现的速度较快, 就是无法进行缩放, 矢量图则相反。地测图所需要的比例尺不是固定的, 符号也经常进行变动, 所以系统对地质现象表示的时候选用矢量图。
3.3 成图系统所相应的各个模块
(1) 煤矿采区地质图。煤矿采区地质图是从地质图上面剪切下来对使用者有用的部分, 再组合在一起供其使用的图件。 (2) 掘进平面图和回采平面图。 是把在实际采矿与掘进巷道的过程当中取得的小构造数据以及煤层的生产状况融合到基础的数据库当中,
并联系巷道的具体图件以及在地质报告当中的地板线图对此工作面进行重新的编制, 得出用户想要的图件。 (3) 巷道图。先把井巷的相关数据收纳起来, 再把这些数据分类整合, 并予以相应的属性。井巷作为一个三维空间体, 表达其在平面上的相关空间形态时主要采用的技术是:宽度不同的巷道与空间形态在交叉处的处理, 不一样的属性在多种比例尺图件的格式以及表示方法的处理, 井巷在交叉问题和压叉问题相互间关系的处理等等。
4 结语
此系统是针对煤矿的开发以及生产的功能模块, 对煤矿的信息化水平进行提升, 并设立高效率的数据库系统和制图的子系统, 能够为煤矿的生产需要制出需要的图表, 不仅使用户的成本降低, 更是提升了其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夏庆云.Visual C++数据库高级编程[M].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2002.
【系统运用】推荐阅读:
控制系统运用08-18
状态监测集成运用系统10-20
ERP 系统在库存控制管理中的运用12-08
浅谈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在汽车设计中的运用05-21
迁移运用07-17
美术运用07-22
绩效运用10-14
剪切运用10-15
装备运用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