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教育

2024-11-01

创造力教育(精选12篇)

创造力教育 篇1

虽然我们在芬兰访问期间, 于韦斯屈莱大学教育领导学院的主任米伽多次表达了他的隐忧, 芬兰政府对于基础教育重视还不够。但是我们在芬兰学习的三周期间, 芬兰中小学的独特做法还是让我们有了特别的思考。

从他们中小学的做法中, 可以折射出我们国内现在教育的问题——我们都在按照成人社会的既定模式“塑造”孩子或者学生, 结果是, 我们的所作所为伤害了他们的创造力, 侵占了他们的选择空间。也许不仅仅是家长, 我们整个社会都要有等待孩子成长的耐心, 都能关注每个孩子超越自我而不是超过他人的发展。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 那我们教育的心态或许就平和、成熟了。

学校和家庭必须持有同样的教育理念

在芬兰, 鲁道夫·斯坦纳学校是比较知名的学校。

鲁道夫·斯坦纳是奥地利社会哲学家, 当地有25所以他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思想的学校, 均以此命名。他的教育思想基于对“人”的感知途径的新认识, 主张学习的过程除了使用大脑思考外, 还一定要调动手、脚等身体的各个部位参与, 即我们常说

鲁道夫·斯坦纳的教学法至今都影响着许多的学校和教育者。我们参观了位于赫尔辛基市的鲁道夫·斯坦纳学校 (Helsinki Rudolf Steiner School) 。这是一所1到12年级的学校。

在这所学校, 校长说, 他们为了创造这样的学校教育环境, 一直以三个条件为标准:

首先是家庭和学校对于学生有共同的培养理念。

鲁道夫·斯坦纳学校的孩子们来自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 父母和其他看护人都认同学校这种理念。因此这所学校的许多孩子, 在他们出生时, 父母就会打电话到学校为7年后能就读该校预约报名。

其次, 学校的师资。学校在初中之前都会给学生配备一名相对固定的老师, 充分了解孩子的个性和需求, 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教学组织方式。

第三是学校的评估方法。校长反对多余的测试。主张教师给孩子充分的想象空间, 让他们发展个性。事实上, 在芬兰国内除了学校组织的考试, 几乎没有区域统一测试。

赫尔辛基大学对这所学校毕业生的评价是——该校毕业的学生比其他学生更有灵感和创意, 喜欢提问题, 有探索精神, 各方面都表现了更强的能力。校长认为这是他们的成功之处, 即鲁道夫·斯坦纳教学法指导下的教育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乐趣“enjoylearning”。

“板凳教学法”让一年级学生没有一刻静止

一年级的课堂中没有课桌, 也没有课本, 只有两人一张的长凳, 所以其教学形式被称为“板凳教学法”。

在老师的教导下, 19个一年级的孩子已经掌握了许多种教室中板凳的排列组合形式, 随时根据教师提示摆出需要的造型, 然后做游戏。教学过程中, 学生根据老师的儿歌拍手跺脚区分数字, 摆pose (造型) 训练耐心和协调, 来回搬长凳, 锻炼了四肢。整个过程很少有超过两分钟以上的静止行为, 老师和校长都强调这是在调动身体参与学习过程。

四年级的音乐课同样如此。孩子们不是坐着唱歌, 而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和着钢琴的节奏舞动身体。教师通过自己的肢体表现芬兰语的字母, 让学生猜谜, 告诉孩子一种新的表达形式, 这也是该校音乐教育的一个目标, 让学校三年级以上的学生都学会了如何用自己的肢体表达自己的姓名。

艺术课是学校重要的课程, 因为他们认为除了语言和行为, 艺术是表达自我, 理解他人, 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两位学生会代表和三位学生向导的全程参与, 即传递了校方教育理念又展示了学生培养途径和成果。

尤其让人感觉有趣的是, 这类学校的老师大多通过鲁道夫·斯坦纳师范学校自己培养的, 不招收普遍性的师范学院毕业生。因此, 这类学校的教育机制很稳定, 而教师的教学法和课堂组织形式都是有“教育技术”支持的行为, 因为他们在鲁道夫·斯坦纳师范学校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技能。

教育效果的追求要体现在整个教育过程, 教育的出发点应该是保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像鲁道夫·斯坦纳学校, 强调“做中学”, 让学生能从学习实践中获取乐趣, 充满热情。

因为有小学生游戏般的课堂, 学生才会觉得上学是很开心的事情;因为学校和教师都有耐心等孩子自己发现知识规律和结论的那一刻, 学生才会有不停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

因为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都不主张竞争型考试, 才有家长、教师、学生面对不同学习困难的平和心态, 让学生享受更广阔的教育空间;因为关注每个学生, 量身定制的教育方式, 让家长和学校都特别注意保护孩子的个性。

综合学习更要有具备多种学科知识的师资

一个人只有具备广博的基础知识平台, 才能承载未来专业发展的高度。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比较完整的基础知识体系?芬兰教育给了我们另一种途径, 就是全科教师 (classteacher) 。

在芬兰的小学阶段除了音乐、体育等个别更强调个人专业技能的课程外, 都是由全科教师负责自己班级所有课程, 这些老师都必须是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 而初中之后, 才开始设置学科教师 (subject teacher) , 由他们分别教授不同的科目。

反观我们的课程设置, 从小学就开始有了强烈的“语文、数学、外语”学科意识, 其实是对知识的残忍割裂, 它带给学生的恐怕是一种狭隘的学科意识, 而不是完整的的学科科学认知。

芬兰的教师准入门槛很高, 小学教师都必须是硕士以上学历, 并且能够教授全科课程。而在国内, 我们越是低学段师资, 受教育水平也越低, 结果是我们的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 可我们的师资却输了。

开放的教育系统才能培养大量合格的劳动者

芬兰的高中教育有两种类型: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 无论是学校的数量还是就读的学生, 基本上都是对半分。

两类学校毕业的高中生在选择大学时会有所不同, 通常普通高中的毕业生更多进入综合大学, 职业高中的学生进入应用技术型大学, 目前初中生选择职业高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直观上, 我们会感觉这种体制很早便给学生规定了道路, 但实际执行中, 这却是一个很开放的系统。

在芬兰, 20岁开始读大学的人很普遍, 因为他们7岁上小学一年级, 12年基础教育完成是19岁, 但有不少人会选择四年高中学习, 原因在于芬兰的高中有多种文凭并存。

根据高中类别, 学习两到三年可以获得普通高中文凭或者职业高中文凭, 学习时限以个人所修学分是否满足文凭要求为准。毕业后学生可以进入综合大学或者应用技术型大学。

但是芬兰还有一个荣誉性的高中学历证明, 取得这个文凭的学生需要参加全国性的高中四门课程会考, 合格者会得到一顶白帽子, 证明其高中阶段的优秀学习能力。

优秀的芬兰高中生为了得到更多的文凭, 会用四年或者五年的时间去学习。例如, 一名普通高中学生可能两年半完成学业, 达到毕业要求, 但是他会再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去学习一门专业技术, 比如商务管理、酒店服务、烹饪、理发等, 然后参加半年的实习, 取得一个职业高中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证书, 这样当他进入大学之后就可以合法参加社会工作, 为自己挣些零用钱。

而一个三年完成职业高中学习的孩子, 他也可以补足普通高中的课程, 然后申请综合大学就读。两类高中毕业的学生最后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补充高中课程申请真正喜欢的大学。当然,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学习能力很强, 还可以报名参加全国的统一会考, 为自己争取一顶象征荣誉的“白帽子”。这也让我们看到, 在任何一个国家, 想要取得全面优异的成绩, 学生个体都是需要付出更多努力的。

把选择的权力交给学生自己

芬兰的基础教育从高中开始有分流, 一部分是重视学科教学的普通高中, 一部分是重视专业技术能力的职业高中。而“选择”的权力一直在学生手中。

但是, 职业教育始终贯穿基础教育, 职业规划意识从小学课程设置就开始介入, 小学里都有类似我们上海初高中的劳动技术课程和工坊。

中学8、9年级, 学校就要求学生参加社会实习, 了解不同的社会职业, 为将来选择高中类型做铺垫。

从小的课程设置为他们打下了对职业的正确观念。全科教师的授课方式为培养学生综合知识素养提供积极影响, 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提倡知识体验, 让学生发现了自我的需求, 学生不是被家长和学校按照成人的价值观念塑造。这样当他们面临选择的时候, 就会有自己的清晰方向。

相信学校的教育, 给学生自我选择的机会和权力, 为芬兰社会培养大量合格的劳动者奠定了基础, 是其教育兴国的有效途径。反观国内, 许多高中生到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一片茫然随处可见, 结果我们不断出现所谓热门专业, 经济快速发展就经济类专业热, 甚至延伸出许多名不符实的专业, 就业困难就师范专业热一阵, 为了出国就选大学基础学科专业, 这都是我们基础教育中给选择认识和选择的机会太少。

信任和平等文化造就了芬兰教育

“在芬兰如何选择一所好学校?”

“不用选择, 所有的学校都很好。而且你没有办法选择, 除了地域。因为你找不到任何比较不同学校的数据。”

芬兰学校的课程有三类来源:国家课程、自治市课程、学校课程。如何落实教育目标, 选择什么样的授课方式和教材完全由学校和教师决定。教育行政部门从来不督导学校, 也不组织大规模的统一测试, 更不会在学校之间排名。

学校也只是向老师反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育要求, 从不考核评价教师。当一名教师或者校长出现工作困难的时候, 会有一个群体和他们一起想办法。这种“信任文化”给了每个人不断上升的支持和动力。

在芬兰, 没有重点学校的概念, 学校大到一千多人, 小到十几人, 都是一样的校园功能布局。没有公共交通的偏远地区, 政府会出资租车送学生上学。

芬兰的高中课程同一个学科, 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升学要求不同, 划分为基础课程和高级课程, 考核方式也不同。

而在中国, 我们的课程结构太单一, 特别是同一学科是没有级差的, 要求每个在读学生都达到统一的一个合格标准, 难免产生学习能力不同而达不到学习要求的“困难生”。

其实我们国内的教学早已有了分层教育的观念和方法, 但是针对个别学生的“特殊学习计划”与芬兰差距较大, 我们多是采用面对大众的方式和一部分困难生再重复教育, 而未能采用真正对他们个人有益有发展的教育计划, 包括未来升学的指导计划。这个也是目前国内教育“焦虑症”的一个病因。

(选自《文汇报》2014-9-4)

创造力教育 篇2

摘要: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艺术的本源在于创造,审美教育与创造力密不可分。审美教育隐藏于道德教育的功能之下,其价值应从道德教育中彰显出来。教育者应将其还原为生命的自由游戏、审美鉴赏力与创造力的教育,并在审美教育实践中注重游戏的美育功能和受教育者创造力的培养。

关键词:审美教育;创造力;鉴赏力;培养

审美教育是按照现有审美标准、理论打造个性形象的一种情感教育方式,它以某个时代或阶级的审美标准为教育理念,以培养个性形象为途径,以丰富和滋养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审美教育可使人具有美感的情调、道德、素质以及梦想,具有鉴赏与创造美的事物的能力,使受教育者能从审美教育过程中获得自我性格的完善和内在潜能的释放,获得自由与美好的情感和创造力的培养。

一、创造力在审美教育中的地位

知、情、意是人的心理品质的三个主要方面,只有三者相辅相成,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全的人。德育主要体现人在精神方面,与意志等相关;智育主要培养和完善人的认知与辨识能力,增长知识与智力;美育则直接与人的内在情感相联系。因此,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①蔡元培认为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品德与情操。鲁迅也曾提出审美教育的起始点是培养个性形象,丰富和滋养情感,培养审美观念,陶冶品德、情操,传播文化知识以及辅助道德文化建设。美的创造力是实施审美教育的前提条件,教育者需要通过建设、保存和研究三个层次实施审美教育。此种以培养个性形象、丰富和滋养情感为核心的审美教育思想,在国内的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尽管蔡元培和鲁迅皆指出审美教育能赋予人活泼、积极、健康向上的创造享受,也可以培养被教育者在创造方面的爱好、兴趣与志向,但这里所说的“创造”仅仅是一种精神上和人格上的指向,而不是一种能力判定。从中国近现代的审美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看,审美教育被遮蔽了其对创造力的培养有两个层面的原因:一是审美教育自身的历史溯源,二是西方审美教育思想与模式的冲击和影响。然而,就审美教育自身的历史溯源而言,其在中国古代的人文教育模式中历来都以伦理道德教育为本位,强调“文以载道”和“政教统一”。西方的审美教育思想则不然,理性逻辑主义占据教育的主导地位。审美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具有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有力途径,而创造力是审美教育的灵魂。

二、创造力在审美教育中的培养分析

我国目前的审美教育以偏重于写实性的绘画教学为主导。近年来,各个教育机构努力地倡导审美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把审美教育与受教育者的创造力有机结合起来。但是,我国对于如何实现审美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仍处在教育的初步探索阶段,在思维创新的方法与教学上还未形成主要教育模式。审美教育的写实性绘画教学方法强调忠于客观和现实,即客观和现实表现出何种模样,写实性绘画教学就表现此种模样,表现技术上强调程式化的特定方法和步骤,循规蹈矩地进行描摹。在此种审美教育的教学模式下,从石膏几何体到静物再现、石膏头像描写,再到人物表现,最后到人体刻画,反复描绘此类对象,直到具有扎实的绘画基本功为止。写实性绘画教学是众多美术教育机构基础教学的主要环节。然而,审美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思维与创造力,培养一专多能和社会需求的实用性人才。因此,传统审美教育的写实性绘画教学法只能作为美术基础教学的一种训练方法而不是全部,否则长此以往,会成为束缚受教育者思想、禁锢受教育者想象力发散的枷锁,不利于受教育者创造力的培养。

三、审美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途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审美教育长期以来一直为写实性的绘画教学价值取向所遮蔽,以至于大部分人只要一提及审美教育的某个方面,就会不由自主地与“越像即越好”的想法联系起来。审美教育的本质是我们必须明白的前提,这就决定了在审美教育认识上必须进行两个方面的还原:一是把艺术与审美教育还原为生命的自由游戏、美的鉴赏力与创造力的教育;二是在审美教育实践中注重游戏的审美教育功能、创造力的培养。

1、审美教育认识上的两个还原教师要对审美教育形成正确认识。首先,必须使审美教育从写实性绘画教学中显现出来,把艺术和审美行为视为具有生命力的创造。尼采认为,艺术本身就像一种自然的强力一样借这(日神和酒神)两种状态表现在人身上,支配着他,不管他是否愿意;或作为趋向幻觉之迫力,或作为趋向放纵之迫力。这两种状态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梦和醉在人们身上释放艺术的强力:“梦释放视觉、联想、诗意的强力,醉释放姿态、激情、歌咏、舞蹈的强力。”这种经由梦境和酒醉引发出来的创造力不但是艺术层面的,也是关于联想和激情的创造能动性。其次,审美教育要把陶冶情操还原为自由游戏和自由创造,把道德判断还原为艺术想象力和审美鉴赏力。艺术创作和审美教育都指向想象力、创造力与自由鉴赏能力,而写实性绘画教学是关于美的非本源的显现,是对美本源的遮蔽。审美教育不能脱离创造的本质,不能把一种自由游戏和自由创造的`教育变成一种乏味的教育。

2、强调游戏在教育教学中的美育功能游戏冲动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康德曾经用“游戏”概念解释艺术与审美的现象,把诗视为“想象力的自由游戏”,把音乐和美术归为“感觉游戏的艺术”,并认为游戏和艺术审美都标志着活动的自由与生命力的丰盈,美感也就是生命力和创造力自由活动的产物。因此,我们在进行审美教育时,应改变以往单一的写实性绘画教学方法,逐渐向多样化的审美教学转变,多运用启发式和游戏式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地开发受教育者的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有些艺术家倡导向儿童学习绘画,马蒂斯就曾经主张“用儿童的眼光看生活”②。儿童没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对生活的认识不带任何感性的偏见,也不受任何艺术或审美法则的制约与束缚,他们拥有丰富而宝贵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他们的笔下时常会出现千奇百怪的生动画面。当然,这其中也包含了儿童游戏的美育功能。因此,开发和培养受教育者的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是审美教育的主要目的。

3、注重创造力在审美教育中的培养方式审美是艺术创作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审美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受教育者的感知觉、记忆力、想象力和内心的情感,并让其把头脑中的灵感和内心丰富的想象外化为可感知的实际的艺术形象,从而有效提高受教育者的创造力。首先,教师要保护、引导、激发和尊重受教育者独特的个性,并给予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与环境,在审美意识上树立师生平等的意识,尤其要尊重、理解和爱护受教育者不同的观点与审美价值取向,这是培养受教育者创造力的基础。其次,尊重受教育者两个不同层面的个性化选择:一是受教育者由于文化基础、成长阅历与兴趣爱好等差异,形成了对审美内容的不同需求的选择;二是审美内容力求最大限度地贴近受教育者个体最近发展区。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培养多元化的人才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保证,而创新思维与创造力是影响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因此,受教育者的创新思维与创造力培养在审美教育中应作为重点培养的核心目标,并不断探索出有利于受教育者创新思维与创造力发展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推动审美教育的发展,从而培养出新时代真正富有创新思维与创造力的社会需求人才,这是审美教育不断更新与不懈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教育思维创造力研究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造力 教学

在日常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仅掌握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创造力对于解决问题是不可或缺的。引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恩格斯的一句话:“课堂教学的任务不是教授知识,而是教会学生探索、创新。”由此可见,小学数学课堂上是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创造能力的重要场所。同时作为一个学生正式教育起点的小学,小学数学课堂在孩子创造力的培养上就显得更加重要,因此小学数学教师的责任也就更大,下文将对如何在数学课堂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做出简单分析。

一、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激發学生创造里的方法有很多,但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在这一点上应该向西方课堂学习,西方的教学模式就是充分发挥孩子的兴趣,对孩子的天性不做任何束缚,有任何想法举手示意就可以表达,并且教师也不会在课下安排较重的学习负担,而是采用更加贴近生活的方式,让孩子在玩中探求知识的秘密,例如西方的数学老师常安排的课下任务就是与家长进行交谈,并通过家长的反馈对孩子的兴趣爱好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制定可行的教学方案,让孩子从小就具有创造力。与之相比,中国的教育就显得比较传统,在中国“规矩”是定在每个人心中的一把尺子,所以大多数中国数学课堂都要求孩子整齐的坐在教室,并且不准许交头接耳。这对于一个还处于好奇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就是一种约束,同时上课点名回答问题对答错进行批评,这样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课堂的问题老师应采取的是自愿模式而不是逼迫式。数学作为一门最能培养孩子创造力的课堂,老师就更应了解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不仅在课上对孩子的一举一动进行观察,同时也要在课下做足工作,这样才能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情况,以兴趣激发创造力。

二、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在激发完孩子的创造力之后,数学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这一点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很重要。培养孩子创造力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例如学习完“对圆的认识”之后,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生活中使用圆形的有哪些东西,并探究为什么这些东西要设计为圆形,这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并做到对知识面作进一步的延伸。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很多方面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如配合家长可以在外出就餐时,让孩子点菜,并要求他们选出最实惠最好吃的;在分蛋糕时可以给孩子多做一些要求,如奶奶想吃小的,爸爸想吃大的,爸爸要吃妈妈的两倍等问题来让孩子做更深一步的思考。也许在最初解决这些问题对小学生来说有些困难,但熟能生巧,只有不断的训练才能做到更加的熟练。由此可见,在数学方面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与其他科目比较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教师和家长应共同努力,积极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三、挖掘学生的创造力

也许在一、二年级的时候数学教师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那么在三、四年级的时候,数学教师的任务就应该是挖掘孩子的创造力。三四年级学生已对各种基本知识点和延伸的知识点都有了基本了解,并在自己思维的基础上可以对一些事物做出一些新的理解。因此三四年级时数学教师的主要教学目的就是挖掘学生的创造力。正如著名条件反射实验发明者巴普洛夫所说:“疑惑,是对事物进行研究的基础,体现的是创造力。”这就要求了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学生对事物产生疑惑,并力所能及的回答学生的问题。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师生共同讨论研究不但可以增加感情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创造力。如可以让学生对门萨俱乐部的相关试题进行一定了解,因为门萨的试题主要考察的就是人类的分析、整合、创造能力,且试题模式多以图表、推断形式,学生在做试题的同时可以对创造力有进一步的挖掘,同时新颖的试题模式可以引发学生更大的兴趣。

四、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随着年级的逐步升高,在五年级是发挥学生创造力的阶段。面临着升学考验,五年级的数学试题不仅更加的抽象而且复杂,这对于学生的创造力就有了更高的要求。掌握基本的公式是不够的,没有发散、创造的思维,学生是很难在数学上取得优异的成绩。由此可见,五年级时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动手实践是一个发挥学生创造力的好方法,在数学课堂上,数学老师可以不定期的对学生发放一些图形工具,让学生拼凑出不同的形状,并对表现较为出色的学生予以奖励。在计算机、手机普及的今天,学生也可以自己下载一些感兴趣的图形拼凑类、数模类的软件,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结束语:

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任务主要就是激发、培养、挖掘、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来解决问题。根据我国制定的21世纪振兴计划,上面要求将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提高到全民族的意识水平。在学生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创在力较易。创造是一个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灵魂,如果没有创造能力,一个社会将不会进步并可能发展为一个不幸的社会。创造精神对于培养以后的社会栋梁之才也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教育模式对学生的要求是层次清晰、逻辑性强,很难让学生发挥创造能力,因此基础教育阶段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应有的责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的潜能发挥到最大,并给他们更多用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机会,积极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将创造力的潜能发挥到最大。。

【参考文献】

[1]魏运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2014,(10)

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幼儿创造力 篇4

一、学前儿童的创造教育

什么是创造教育,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目标是要起“引爆”的作用,旨在释放人类的潜能,并强调开发潜能要同培养人的优秀品质和积极人生态度相结合。创造教育所关注的是创造素质,这种素质在当代和未来人才的各种素质中具有统治作用和最大的适宜性。创造素质包括创造性品质、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技能等因素。

学前儿童的教育,是教育中的一部分,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幼儿初步学习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也是对幼儿体智德美的一个前期引导。学前儿童时期的幼儿的学习对其今后的人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在当今新形势下的创造教育要从幼儿抓起!

二、张开创新的翅膀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在美术教育中,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让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飞翔。我看到过这样一个活动实例:在一个添画的美术活动中,教师请孩子们活动前注意观察生活中圆圆的东西。活动中,教师带孩子们去寻找生活中各种各样圆的东西,认识它们的名称。然后让他们在一个圆圈上添上几笔,使其变成一样新的圆的东西。孩子们对此兴趣很高,有的画成小闹钟,有的画成大西瓜,有的画成了一个足球,还有一个小朋友画了一个绿色的大太阳。太阳怎么画成绿的呢?教师请这个孩子说一说为什么要画绿太阳,他说:“夏天红色的太阳照得人多热呀!小花,小草都被它晒得去没力气了,多可怜呀!我画个绿色的大太阳,想让它变得凉快些。”这就是孩子最简单的想法。

三、给予创新的土壤

教育家陶行知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在开放鼓励的教育环境中,能孕育幼儿的创造性,促使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无拘无束地动脑、动口、动手。在幼儿绘画的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主体性,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孩子们的绘画活动中,重视他们的艺术创作,并及时给予赞扬。例如:“你的房子真是太有趣了,我也想住在里面。”“你折的小鸟真漂亮,愿意与小朋友一起欣赏吗?”“你画的色彩很鲜艳,用了像彩虹一样漂亮的颜色。”……这些简单的鼓励就像是肥沃的土壤,能给幼儿的活动兴趣提供更大的营养!

四、体会创新的手段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活动主体会随着活动内容、活动环节的变化而转变。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会直接影响幼儿的绘画兴趣。为此,“启发”教育是教育的一种新的形式。我们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在美术活动中,可以比较多地运用故事、诗歌、猜谜语等游戏,使幼儿获得愉悦、新奇的情感体验。又如教幼儿画圆和感受色彩的美,可以把绘画内容编成有趣的故事,让他们在喜悦的心情中感受一些基本的枯燥的线条所蕴含的不一样的感觉。此外,教师也要学会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将录音、幻灯、电脑、录像等多媒体融入到教学过程中。用录像把真实的宇宙空间展示给幼儿,那他们笔下的“未来宇宙”将是多么的奥妙和神奇!因此,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注重经验迁移。

五、感悟创新的乐趣

通过作品展示的方式,提高幼儿的认识,既是培养他们审美能力的过程,更是他们体验创新乐趣的过程。当幼儿完成他的创作之后,应该让幼儿大胆评价同伴的作品,然后尽可能地展示幼儿的作品,引导幼儿在作品中发现优点。教师要给予每个幼儿被承认、被赞美的快乐,使幼儿在获得肯定的同时,逐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从而更富有创造的激情。

父母教育程度高,孩子创造力低 篇5

从知识分子家庭走出的孩子的创造力表现很低。这是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近日在为310名中小学生做“家庭环境对儿童实用创造力影响”的测试时发现的。

“砖头用来干什么”成考题

研究人员选取了北京市某小学四、六年级和中学初二、高二的学生共310人参与本次测试。测试要求被试者尽可能多地想出日常生活中用品的各种用途,比如“砖头可以用来干什么”等。被试者所给出的答案出现频率越低,分数越高,而总分越高,也就说明创造力越高。据参与此项研究的心理专家施建农介绍:这主要是对被试者的发散性思维进行测试,这也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测试创造力的方法之一。

家庭环境的独立性、知识性、娱乐性和控制性四大因素对孩子创造力的影响尤为显著。

“知识性”削弱孩子创造力

家庭环境的“知识性”和“控制性”对孩子创造力产生的是消极影响。

知识性强的家庭中,比如“家庭成员经常去图书馆”等,在这种浓厚的`知识性氛围中,孩子更注意从现存的知识体系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容易形成更多的思维定势,从而束缚思考,影响到创造力发挥。同样,家庭的“控制性”要求孩子遵守固定的生活规律和家规,久而久之,孩子就习惯了接受和听从,不利于培养出创造性。

“娱乐性”利于提升创造力

与之相反的是“独立性”和“娱乐性”都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美术教育之创造力的培养 篇6

在幼儿园,如同绘画、手工属艺术领域之美术范畴,它是幼儿艺术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园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幼儿来说,绘画能促进其情感、审美、知识、技能等方面协调发展,并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幼儿创造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教师只有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增大幼儿的自主空间,不断激发其创造想象与美术兴趣,发展其创造思维能力,塑造幼儿的良好个性,营造健康宽松的心理环境,才能积极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并最终发展其创造能力。因此,在进行美术教育中,我不断地要求自己,创新求进,以各种新颖的方式让幼儿进行绘画,从中感受到美术的神奇与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幼儿创造力是指幼儿对生活、学习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敢想、敢说、敢做的一种内在的心理品质。因此,它包含创新意识(敢说)、创新思维(敢想)和创新行为(敢做)三个方面。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儿童本性中潜藏着强烈的创造欲望,只要我们在教育中注意引导,并敢于让儿童实践摸索,就会培养出创造能力”。

在平时的美术活动开展中,我先给幼儿确定一个主题,例如:画妈妈。该怎么画呢?活动开始前,我没有告诉幼儿应该怎么画,而是以故事、图片和猜谜等形式进行活动导入,然后一步步地引导幼儿,让幼儿自己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这样认为的?应该要怎么画出你所想的内容?

在开展主题活动“我的妈妈”时候,小朋友特别兴奋,纷纷夸起自己的妈妈来,“我妈妈的头发很漂亮!”“妈妈的眼睛很大很大。”“我的妈妈的头发是金黄色的……”看到孩子们对自己的妈妈赞叹不己,于是我就开展了一次美术教学活动。每个人都有一个妈妈,妈妈在她们的心目中是最最美丽的,于是我选择了“画妈妈”这个主题素材活动。参考素材中的提示,我把这个活动设计成两个环节。第一环节请孩子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妈妈,第二环节是画画自己的妈妈。

第一环节以故事导入,故事中的妈妈出门了,可是小花非常想自己的妈妈,那怎么办呢?于是呀,它就在纸上画了一个妈妈。先画了一个大大的头(此时,我就在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圆),这是妈妈的头。在大圆圈里画了三个小圆(此时,我就在在黑板上画了三个小圆),分别是妈妈的眼睛和嘴巴。呀,小花的妈妈就画出来了!当它画完的时候妈妈就回来了,小花好高兴。当老师故事讲完了,妈妈就画好了,小朋友们都很惊讶!真是神奇呀,几个圆圈就把小花的妈妈变出来了。孩子们都沉浸在故事之中,于是我问孩子们:“你们愿意给自己的妈妈画一幅画吗?”“愿意。”说完,孩子们就拿起了笔,画起了自己的妈妈。孩子们边画,我边讲故事。“画一个大大的圆。”“是妈妈的脸。”妞妞抢先说,“老师,再画三个小小的圆,是妈妈的眼睛和嘴巴。”孩子们很自然地接口说道。随着故事的进展,孩子们给妈妈画好了一幅画。菲菲叫道:“老师,我的妈妈不是这样的,我的妈妈头发是卷卷的,很好看的。”“我妈妈的头发是长长的,我很喜欢妈妈的头发。”优优接着说……于是我们就很自然地进行第二环节。

第二个环节就是装扮自己的妈妈。那妈妈头发怎么画呢?这又出现了困難。看着孩子们着急的样子,我神奇般地变出了很多妈妈的图片,有长头发的、短发的;有卷发的、直发的;有黑色的、棕色的……孩子们指着黑板上的妈妈说,“这就是我妈妈的发型。”为了帮助孩子画好各种发型,我在黑板上进行了简单的示范。有了这样的基础,孩子们开始装扮起自己的妈妈就简单多了。在活动的最后,孩子们还为自己的妈妈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和裙子。

在作品欣赏的过程中,我发现每个妈妈都各有特点:波妞在妈妈的脸上点了些黑点点,她告诉我:“妈妈脸上长痘痘了”;菲菲给妈妈画了长长的卷发,涂上红色,她说:“我妈妈头发是红色的”;贝贝画的妈妈的嘴巴是弯弯的,他说:“我妈妈一直都是笑眯眯的,很漂亮的。”

对于刚刚升入中班的孩子来说,有很多的美术活动的内容是依样画瓢,孩子们是被动的参与者,没有想像与创造的意愿,无任何兴趣可言。所以通过画妈妈的活动,我深刻意识到在今后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应该创设一些类似的美术活动,让幼儿有自己的想象空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在美术教育过程中,重要的不是让孩子们画得有多好有多像,而是孩子们是否掌握了绘画的技巧、是否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去创作,从而获得一种绘画的喜悦!幼儿绘画作品并不能以我们成人对作品的欣赏的标准来判断其好与坏,而是幼儿作品中是否蕴含着孩子们无限的遐想与创造。只有创造出来的美术作品才是好的作品!

初中数学教育应注重创造力的培养 篇7

1. 指导观察

首先,在观察之前,教师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教师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如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要指导学生及时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再次,教师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的观察。最后,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如学习《三角形的认识》,学生对“围成的”理解有困难,教师可让学生准备10厘米、16厘米、8厘米、6厘米的小棒各一根,选择其中三根摆成一个三角形。在拼摆中,学生发现用10、16、8厘米,10、8、6厘米和10、16、6厘米都能拼成三角形,当选16厘米、8厘米、6厘米长的三根小棒时,首尾不能相接,不能拼成三角形。借助图形,学生不但直观地感知了三角形“两边之和不能小于第三边”,而且明白了“三角形”不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而应该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使学生对三角形的定义有了清晰的认识。

2. 引导想象

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学生熟悉的情景:种植园里各种植物郁郁葱葱,分别种在划成不同形状的地块上,然后出示种有竹子和杜鹃的地块,分别呈正方形和长方形,要求算一算它们的种植面积。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很快解决了问题。接着出示一块形如平行四边形的青菜地,让学生猜一猜它的面积大概是多少?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怎样求?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有天然的好奇,思维的积极性被激发,纷纷根据前面的知识作出如下猜测: (1) 面积是长边和短边长度的积。 (2) 长边和它的高的积。 (3) 短边和它的高的积。 (4) 先拼成一个长方形,跟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有关……教师一一板书出来,学生见自己的思维结果被肯定,心理上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从而更激起了主动探索的欲望。数学中的许多教学材料,富有情感,充满智慧。在教学中教师注意运用它们,使教学变得趣味横生。

3. 鼓励求异

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发展的基础。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求异思维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想别人没有想到、去找别人没有找到的方法和窍门。要求异必须富有联想,好于假设、怀疑、幻想,追求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即与众不同的思路。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去大胆尝试,勇于求异,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创新。教师要创设求异的情境,鼓励学生多思、多问、多变,训练学生勇于质疑,在探索和求异中有所发现和创新。本人教授“§2.7平行线的性质”一节时深有感触,一道例题最初是这样设计的:

例:已知a∥b, c∥d,∠1=115°,如图,(1)求∠2与∠3的度数。(2)从计算你能得到∠1与∠2是什么关系?

学生很快得出答案,并得到∠1=∠2。我正要向下讲解,这时一位同学举手发言:“老师,不用知道∠1=115°也能得出∠1=∠2。”我当时非常高兴,因为他回答了我正要讲而未讲的问题。我让他讲述了推理的过程,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我又借题发挥,随之改为:

已知:a∥b, c∥d求证:∠1=∠2。

让学生写出证明,并回答各自不同的证法。随后又变化如下:

变式1:已知a∥b,∠1=∠2,求证:c∥d。

变式2:已知c∥d,∠1=∠2,求证:a∥b。

变式3:已知a∥b,问∠1=∠2吗?(展开讨论)

这样,通过一题多证和一题多变,使学生拓展了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初学几何者来说,有利于培养他们学习几何的浓厚兴趣和创新精神。

4. 诱发灵感

灵感是一种直觉思维。它大体是指由于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它是认识上质的飞跃。而灵感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教师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同时,教师还应当运用数形结合、变换角度、类比形式等方法去诱导学生的数学直觉和灵感,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例如,有这样的一道题:把3/7、6/13、4/9、12/25用“>”号排列起来。对于这道题,学生通常都是采用先通分再比较的方法,但由于公分母太大,解答非常麻烦。为此,我在教学中,安排学生回头观察后桌同学抄的题目(7/3、13/6、9/4、25/12),然后再想一想可以怎样比较这些数的大小,倒过来的数字诱发了学生瞬间的灵感,使许多学生寻找到把这些分数化成同分子分数再比较大小的简捷方法。

总之,人贵在创造,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人才是中华民族振兴的需要,让我们共同从课堂做起。

参考文献

[1]肖利民.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N].荆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3.2.

[2]宋俊奎.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中学数学教育, 2002.5.

音乐教育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篇8

首先,音乐艺术是创造性的艺术。音乐是人的主观思维对客观环境进行思考和艺术性的加工,并通过声音来表达出来的一门艺术,创造性是音乐的本质属性。因此,音乐的创造性特点在音乐教育中必然要求创造性的教育,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激发学生灵感和想象力,去感受原创者的思想和体会音乐的美。音乐语言具有模糊性,这使它不同于文学等其它学科语言,但是正是这种模糊性给学生提供了更为自由、广阔的想像空间。这种想象的不断延伸和扩展,便是创造力的先导和源泉。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像”,爱因斯坦也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创造力的形成离不开想像力的培养,因此,通过音乐教育的实施,丰富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对于创新学生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音乐的实践性特点能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对创造性活动的兴趣。音乐实践包括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欣赏这几个基本环节。音乐的创造性不仅仅体现在音乐的创作阶段,还体现在表演者的再创造,和欣赏者的创造性审美阶段。音乐创作的是否成功,要通过音乐表演的创造性演绎,最后由欣赏者的审美来评判音乐创作的价值。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讲授音乐知识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去体会音乐创作者的创作心态,鼓励学生对音乐的创造性理解和演绎,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美丽,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扩展,使学生在创造中提高能力。

二、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的更新和改进

首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传统的音乐教育强调音乐知识的灌输和对学生音乐技能的塑造,这种教育所引起的不良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它往往使学生缺乏对音乐的心理体验,缺乏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创造力。在郭声健组织的一次大规模的针对中学生音乐素质的调查中,暴露了传统音乐教育的严重失败。调查结果显示,在听一首不熟悉的歌曲时,能准确地打出音乐节拍的学生只有37%,不能打出音乐节拍的学生高达63%;在欣赏乐曲时,完全不能分辨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占27%(小学低年级为51%、小学高年级为26%、初中为17%、高中为28%),能分辨得出个别乐器的占51%(小学低年级为37%、小学高年级为53%、初中为60%、高中为44%),能分辨得出某些乐器的占22%(小学低年级为12%、小学高年级为21%、初中为23%、高中为28%)。音乐鉴赏能力如此低下,是我们的学生不喜欢音乐吗?不是,调查结果表明,有87%的学生是明确表示喜欢音乐的[1]。因此,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只能归咎于音乐教育的失败。在音乐教学中,我们的老师浪费了大量的心血,节奏练习没少做,各种唱法及各类乐器的音色特点、民族音乐的特点等知识没少讲,但是取得的效果却很难令人满意。为此,必须破除旧的教育观念对教师和学生的束缚,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为根本出发点。

扭转上述情况就要求教师必须确立现代教育理念,自觉实现角色转换,这就要求老师要作到以下两点:

一要明确教育目的。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样应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造就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的,使其真正成为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有效途径。因此,音乐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更重要的是利用学生这一素质的提高来进一部开发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和全面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

二要使艺术教育观念现代化。旧的教育思想注重音乐知识的传授和教唱,这种统一的音乐教育是违背音乐教育规律的。艺术的本质是审美的,个体对美的体验是有差别的,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因此,现代音乐十分重视音乐审美教育的个性化。教师在实施教育目的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展示个性空间的机会,并且对学生个性的张扬要给以充分的尊重。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指出,“艺术是一种深度个人化的领域,学生在这个领域中将进入自己和他人的感情世界”[2]因此,包括音乐教育在内的艺术教育必须注重开发每一个学生的艺术潜能,使他们走进情感世界,获得自己对音乐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增强其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这是音乐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现代化的要求。

其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还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教师能否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合理地组织教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制约着学生思维的发展。英国教育家皮斯博说得好:“如果你想要儿童变成顺从而教条的人,就会采用注入式的教学方法,而如果想要让他们能够独立地批判地思考,并有想像力,你就应当采取能加强这些智慧品质的方法。”可惜的是,一直到现在,我们仍然难以消除注入式教学法的影响,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了我们教育的质量。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寻求突破也是贯彻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在教学方法上寻求改进的前提是音乐教师必须摆正自己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位置,不能把自己仅仅认为是传道授业解惑者,音乐教师更重要的角色是音乐教育的引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在这一方面,美国的音乐老师做的很好,他们很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大胆质疑。在美国十分流行的曼哈顿维尔音乐课程方案,就通过创设师生角色及相应活动的环境,让学生扮演音乐家角色参与整个音乐过程,激励学生自主参与,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决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完成的。音乐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这种活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借助学校兴趣小组组建校内音乐乐队、组合等,也可以借助家庭、校外教育机构的力量组织开展音乐擂台、校际交流、文艺汇演等活动,甚至也可以通过市场运做使学生走向社会,这种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办法不仅能增强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它能丰富学生的想像和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其创造能力。另外,学生经常参加一些比赛和演出活动,不但给他们提供了实践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其社会交往的机会,提高了他们的社交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提高在学校教育中一直是被忽视了的,即使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交能力的培养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与市场经济对教育发展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因此,多给学生提供一些社会交往的机会,应该包含在素质教育的内涵中,这是市场经济对对人的素质要求,也是音乐教育适应社会社会发展的要求。

现在的学生是将来社会的主力军,他们的创造能力决定着中国将来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决定着中华民族复兴的任务能否实现。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重点,包括音乐在内的各科老师是教育改革的直接实施者,对学生创造力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认识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作用、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和掌握有关的方法和技巧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江泽民同志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 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中小学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创造力,培养

参考文献

[1]、郭声健.《艺术教育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年出版.

[2]、郭声健.《中小学音乐素质现状管窥》.《中国音乐教育》, 2000年第1期.

[3]、王磊.《实施创新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阎立钦教授》.《教育研究》, 1999年第7期.

[4]、胡继渊, 沈正元.《艺术教育对培养创新精神的促进功能》.《中国教育学刊》, 1999年第5期.

创造力教育 篇9

一些专家认为, 小学、初中和高中在硬件上没有什么区别, 高中在图书借阅和网络条件上占优, 但在软件上却越来越差, 如课外活动逐步减少、教师不注重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课业负担越来越重等。环境恶化导致学生缺少创造的时间和空间, 减少了发展创造力的机会, 极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从而出现了学生学段越高创造力越低的窘境。

市区学生、男生有更强创造力

课题组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选取了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上海、天津、重庆、南京、杭州和南昌6市106所中小学校, 对11098名学生进行了大样本调查, 发现与2002年全国青少年创造力水平相比, 6市中小学生创造力水平较高, 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创造力现状是, 一是具备初步创造性人格的学生较多, 市区学生、男生有更强的创造性人格。学生自评创造性人格特征前三位依次是:想象与自我表现 (74.9%) 、自信心与合作意识 (71.5%) 、意志力与进取精神 (68.7%) 。如果把同时具备以上6项人格特征的学生称为具备初步创造性人格的人, 则这样的学生占18.2%, 比2002年全国资料高16.2个百分点;市区学生有20.5%, 比郊区高6.2个百分点;男生有20.1%, 比女生高3.8个百分点。二是具备初步创造力的学生相对较多, 市区学生、男生有更强的创造力。三是初步创造力与初步创造性人格密切相关, 初中生的创造性逐年增加, 高中生的创造性处于低潮。

学段越高, 创造力培养环境越不利

调查发现, 在“应试教育”的理念下, 随着年级的升高, 学生的应试压力也逐步增加, 导致有利于创造力培养的环境逐步减少, 所以越是年级高, 学校的环境越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而且这也不能简单归结为是学校的单方面原因。

记者近日采访中也听到一个与此相符的事例。上海市实验学校设有小学至高中的三个学段, 前不久学校组织国庆花车表演, 结果发现年级越低的学生创造力越强, 有的低年级学生将废纸盒、拖把作为花车的面板和轮盘, 有的从超市借来小推车, 两辆车一对接经过装饰, 就成了漂亮的花车, 富有创意。而高二“理科班”的一些学生却对此手足无措, 拿着纸盒不知道如何做出东西来。校长徐红认为, 这种现象值得教育工作者反思:“创造力并非与生俱来, 学校要在保护和激发学生创造力上有所为, 对有可能扼杀创造力的要有所不为。”

师生关系影响学生创造力

调查提出, 民主型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而权威型或放任型师生关系会阻碍学生创造力的形成和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学生认为在课堂中教师“耐心解答, 共同探讨”“肯定学生的想法, 鼓励大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视时间是否够用而定, 如时间不够, 下课再讨论”属于民主型师生关系;而“认为这是捣乱, 加以训斥”和“为保住‘面子’, 自圆其说, 为自己辩解”属权威型师生关系;而“不予理睬, 继续讲课”和“敷衍过去, 说‘下课再研究’”则属于放任型师生关系。

调查还显示:大部分教师能采用启发式教学, 但机械重复的方式仍有一定比例。有74.4%、69%和75.6%的学生分别认为老师能在课堂上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采用启发式教学, 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等。但也有40%的学生反映老师的上课方式为简单重复和机械操练。

上海市教科院《上海教育科研》主编傅禄建指出, 目前, “应试教育”仍是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的主要阻碍。为此, 学校要在办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 切实把学生课业负担减下来, 让学生有时间、有空间参与教学、体验创造。同时, 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可以在校内建立中小学生“科学院”等机构, 有组织地开展创造教育活动, 加强对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管理, 提高校内创造力培养的实效。有条件的中小学校还可以与高等院所、社会工矿企业建立协作关系, 整合创造力培养的社会资源, 形成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合力。

浅析基础音乐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 篇10

什么是创造力?首先, 创造是提供新的、首创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产物的活动。而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 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与一般能力的区别在于它的新颖性和独创性。

在新世纪里, 人类社会将是一个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融合一体高速发展的崭新社会, 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带来的物质文明和人类认识自身发展自身带来的精神文明, 要求社会每一个受教育者除了要熟练地掌握一些推动社会发展的高新科技与发展手段, 必需还要能创造性运用, 更好的推动自身并融入整个社会的发展。江泽民同志说,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从教育的角度而言,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 “主体创造发展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的。”[1]所以, 教育者必需站在人的发展的高度, 去实施一种开放的、多元的、富余创意的教育模式, 把教育者培养成为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认识与创造的社会主体。

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一种, 又是学校美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小学生音乐创造力的培养和开发, 能使他们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富有创意。

德国作曲家、音乐戏剧家、儿童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第一个完整地、明确地提出在音乐中培养儿童的创造性, 他认为儿童学音乐不只是乖乖地把曲子练好就完事了, 而是应从中去发现、探索些什么, 亲自参与并创作。为此, 他还编写了教材, 试制出乐器, 并以“音乐和律动教育”这一在世界5 0多个国家被证明非常成功的形式, 成为近代学校音乐教育最著名、最重要的体系之一。

近年来,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向前推进, 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但音乐创造力方面却令人堪忧。《中国音乐教育》杂志有一篇《中小学生音乐素质管窥》的文章, [3]文中对中小学生会简单作曲有一个调查。在被调查对象中表示会简单作曲的只有1 8% (小学低年级是5%、高年级是28%、初中是19%、高中是11%) , 不会的占82%。可见创造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最薄弱的环节。在今天, 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正在全面推行, 但作为学校好像就是办了几个器乐班、绘画班, 搞个什么艺术节, 就是素质教育了。这就造成许多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上音乐课, 使我们的教育走向了注重表面形式的误区。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呢?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的一些经验, 提出来, 和大家讨论。

2 音乐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我们经常听到学生随意哼唱的小曲这是一种无意识的流露, 尽管稚气十足, 但毕竟是其创造真情的再现。所以, 在平时的音乐教学课堂教学中, 可根据各年级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水平, 分别提出不同的创作要求。

从小学阶段来看, 创造的内容在低年级可以是以节奏为主的一些跳舞、游戏等身体活动。或是练习作简单旋律的口诵;高年级可以利用音乐简单的表演和舞蹈或从简单词句配旋律发展到单乐段完整歌曲的创作练习。在初高中, 可以利用音乐作有故事情节的简单的戏剧表演, 或利用有些学生器乐特长创作一些游戏和舞蹈音乐, 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表现力。再加上现在电脑普及, 让学生创作一些自己喜爱的音乐, 也是可能的。

在欣赏课中, 要使学生的欣赏兴趣持之以恒, 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作品, 联系学生实际, 改进教材作品, 寻求更有利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教学模式。如欣赏《苗林的早晨》, 采用奥尔夫的体态律动, 在不同的段落中让学生试着用不同的体态来表现音乐, 如引子部分旋律舒展、悠扬、宁静, 学生扮演小鸟, 以丰富多彩的姿态在林间飞翔。而在A段欢乐的旋律中, 学生则可以尽情地拍手, 跺脚, 有节奏地移动脚步或转动身体, 把个人的情绪完全融入于乐曲的情境之中。这样的教学活动, 从学生的个性出发, 把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好好地联合在一起, 在感受中表现, 在感受中创作, 使学习变的其乐无穷。又如在欣赏二胡独奏曲《赛马》之后, 可以结合舞蹈兴趣小组的活动, 先教给同学们蒙古族舞蹈的基本舞步, 然后让同学们根据音乐情绪,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 创编一个蒙古族风格的舞蹈。这样, 既发挥了学生的特长, 又加深了对《赛马》的进一步理解。

在唱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可以让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 来谈谈他会如何处理本首歌曲, 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从而通过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充分体现出个性思维的发展。

在律动教学中更能充分培养学上的创造力。如:老师提出自然界中的现象, “刮风”、“下雨”、“打雷”、“小溪的流水声”、“小汽车”等声音, 要求学生用节奏表现出来。又如:要求学生用自己的动作、行为表现出老师提出的某一要求, 像“森林里的猎人打猎”, 可以让学生展开他们的想象做出相应的动作。在节奏声势的创作中, 激发学生去找自己喜欢的乐器。如:一双筷子、一双手、一双脚、酒瓶等组合在一起, 就可以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效果来, 从而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综上所述, 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 对塑造人的完美人格、高尚情操、健康的身心具有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和意义。因此, 加强基础音乐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 是当前素质教育的关键, 也是目前音乐教育刻不容缓的问题。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培养中小学创造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然后提出了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 目的在于通过对传统音乐教育方式的变革, 培养具有创造力的新型人才。

关键词:创造力,音乐教育,音乐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制定:音乐教学大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发行, 1995, 5.

[2]《中国音乐教育》编辑部.中国音乐教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 (1) .

创造力教育 篇11

一、激发数学兴趣,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开发

兴趣是数学家重要的动机之一。华罗庚曾说,在他开始从事数学学习与研究时,唯一推动学习的力量,就是兴趣,因为数学是充满了兴趣的科学,也是最便于自学的科学。他开始学习数学是没有什么“宏愿”的,仅仅是为了兴趣,为了便于自学。通过进一步学习与研究的实践,又进一步深入地看到数学的奇妙,并且在与社会的进一步接触中使他认识到研究数学不能停留在“为了兴趣”上,认识到数学是和国家、社会有着密切关系的,它可以成为建设祖国的工具;认识到在自然科学愈提高到理论阶段的时候,也就是愈需要数学的时候。

兴趣不是天生的,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好奇心是产生数学兴趣的一个重要源泉。爱因斯坦说,我没有特别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像一扇窗户,让它常开着,观察就不会停止,创造的源泉将永不枯竭。好奇心帮助我们撞开创造的大门,好奇心是想象力的起点,好奇心是科学创造的重要心理动力。没有好奇心,由点、线、面组成的几何图形在我们面前就会变成十分单调的东西;没有好奇心,那些烦琐的数字和符号会使人感到十分枯燥无味;没有好奇心,那无限的世界会黯然失色。还是爱因斯坦说得好,谁要是不再有好奇心也就不再有惊讶的感觉,他就无异于行尸走肉,他的眼睛是迷糊不清的。教师要像园丁爱护花朵一样爱护学生,爱护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是构成学习的内在动力系统。教师还应多方面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积极诱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有意识地加强数学情感的培养,立足于发展个性、开发潜能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成功教育重视激发学生成功的内在动机。成功情意形成的起因不是靠认识和理性,首先来源于激发,来源于对成功的结果,并由结果造就出的成功激励,再将这种激励内化成内在的情意素质。学生对成功的追求是在前一循环中发生的成功事实所产生的激励效应的正反馈,即强化反馈,由于前次的成功激发了强大的前进动力,使学生自信心、胜任感、奋发精神大大增强。这种动力反馈于现实的成功努力,将使这种努力的力度大大增强,成为争取新成功的力量。在数学创造中,失败是常有的,困惑的时间也可能持续很长,正是在经历了这样一些艰难之后取得的成功尤其令人兴奋。但是,屡遭失败也是可能的,因此会面临严峻的考验。

二、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发展

美育,即审美教育,以陶冶情感、情操,培养美好的心灵为目的。美育的实质是情感教育,美育中内在地包含着智育与德育,而且美育是将智育与德育联系在一起的桥梁。情感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独特的方式与认识相伴随,情感又作为人类美好行为的内化与升华同道德相依存,情感融化在知识与道德之中。

因此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真正感受和体验到数学内在的美,以达到情感的陶冶。只有这样才能在数学创造的道路上保持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追求高尚情操,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提升

1.通过数学中的美激发求知欲,形成内驱力的源泉。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形式之美,方法之妙,产生一种理智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热情。这种热情是长远的,将影响他们一生对科学、真理、事业的执著的追求,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发奋图强,不断进取。而不会像追求升学考试的成功那样,一旦目的达到,动力源泉就可能会枯竭。

2.体验大自然与数学的和谐之美。毕达哥拉斯“万物皆数”信条对数学的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他们看来,自然是按照数学规律设计的,美就是和谐,从数学的角度来认识大自然的美,理性进入了美学。当今数学在探索大自然的和谐、神秘之美,激发了人们对自然之美的神往,增强了探索自然奥秘的信心。

3.培养学生具有成功的数学家所具有的宽广的胸襟和情怀以及健康的身心。数学的熏陶使人们真正拥有一双充满情感与整个身心相通的眼睛,缺乏情感和想象力的人,大自然在他眼里会显得平淡无奇,毫无引人之处,数学中的美让人充满爱心,懂得生活,热爱生活,善用人生。

4.构建数学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数学的喜悦能使人忘却一切”。现实生活中,人们有乐于接受智力挑战的情趣。智力竞赛的盛行,人们对诸如棋、牌等谋略游戏的业余爱好,虽然很少有人承认,但实质上是深蕴其中的数学气质的反映。

创造力教育 篇12

关键词:儿童钢琴,钢琴教育,教学方法

音乐教育在当下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所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通过音乐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他们对于艺术感知的认识,在通过认识和学习音乐的过程当中,也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审美标准。因此,通过音乐教育也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音乐教育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在于可以通过活跃脑细胞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因此,在音乐教育过程当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也是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此,在结合音乐教学实践的过程当中,来尝试一下的方法更好的培养学生创造力。

一、借助情景教学法激发学生想象力

由于音乐课程自身的特点使得其在教学课程当中,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而且课堂教学内容也更加丰富。同其他传统的课程相比,音乐是有生命的,灵动的,学生可以透过自己的感官清晰触碰的。因此,在这样的课程当中,可以通过情景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使得学生的想象的海洋当中自由发挥,从而提升自己的创造力。我们所说的创造力讲究的就是创新,很多具有创造力的发明最初都是建立在天马行空的想象之上。因此,利用音乐的魅力来积极引导学生,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热情,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之下,也可以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借助对于音乐背景的描述,通过音律可以使得学生更快的融入到情景当中。音乐当中的音符都是拥有情感的,学生如果用心去学习,是可以实现音乐与现实的共鸣的。因此,借助情景教学法,在音乐教学过程当中,只要教师通过积极的引导,完全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和环境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借助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要想做好音乐教育,必须要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互动性。

因此,在这个过程当中,就需要教师在其中花费心思。通常,最直接且效果最好的办法就是借助课外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当下,不少学校从自身条件出发,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课外音乐活动,这对全面落实学校的音乐教育、教学任务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在课外音乐活动中,学生运用并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音乐知识,各种训练使他们的音乐技能、技巧趋于熟练和完善。由于置身于美的创造和美的欣赏之中,他们的审美能力也随之增长。此外,课堂音乐活动对于学生思想品质的成长和锤炼有着深刻的意义。凡是课外音乐活动较为普及的学校,课堂教学往往也比较顺利,水平较高。在实际的音乐教学当中,课外活动的价值也在其中得到充分体现。学生在这个过程当中,创造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课内音乐教学为课外活动奠定了必要的基础,课外音乐活动又推进了课内教学,两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三、在实践当中强化学生的创造力

上一篇:学生个性化发展下一篇:有限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