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健康论文

2024-08-18

道德健康论文(精选12篇)

道德健康论文 篇1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 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 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在具体实施中, 将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且紧密地结合, 为培养具有健康心理的道德型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和谐愉悦的教育环境

为了培养学生开朗的性情, 陶冶他们的情操, 小学教师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应该设法陶冶学生的心灵。在课堂教学之余, 老师积极进行良好班集体的建设, 经常组织“班级之最”的评选。凡是在宽容、大度、不斤斤计较等方面有进步的同学, 就能得到一个相应的荣誉称号, 并且他的名字还要被写上“班级之最”光荣榜。这样, 就在班级营造起了一种和睦相处、团结互爱、积极向上的氛围。久而久之, 这个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熏陶, 自信心得到了增强, 学习劲头更足了, 班上因一点小事而相互吵闹的现象也就基本绝迹了。小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 而且师生之间的行为方式和人格特质往往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较大影响。因此, 在思品与社会教学中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使学生在一个和谐快乐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这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对小学生情感的一种积极的陶冶。

二、做有德行的人

“有意义的学习”是新课程强调的一个概念。它提出学习要与学习者自身的经验相联系, 它既要符合学生自身的需要, 能满足这种需要的学习, 又要与学生的心理结构、生理历程相匹配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才能使儿童感觉学习的需要和兴趣, 产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比如:在选举班干部的时候, 学生因为选择的是自己班的干部, 而且是选择自己喜欢的同学当班干部。班干部的选择结果直接影响班集体的荣誉。如果选择的班干部不愿意为大家服务, 这样的班干部就没有威信, 这样的班级就失去了凝聚力。因此这样的一次选举活动非常有意义, 学生在选择时切身去体会并参与进来, 他们知道要为班级选择有担当的干部。类似的活动就非常有意义, 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懂得了爱班级、爱集体, 既体验了生活, 同时也感受生活、享受生活, 学生也都非常的喜欢参加并且从中感到快乐。实践证明有意义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德行品质的树立。

三、教学内容与学生道德品质培养形成共鸣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不能光限于书本和课堂教学, 要让教学产生良好的效果, 关键在于教学内容能在学生中间产生共鸣。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 不能仅仅把他们看成教学灌输的对象, 特别是在丰富多彩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中, 学生对某些社会事物的看法, 往往会对其心理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 在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课堂灌输教学, 努力着眼于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 运用情景和音像设备, 以达到教学目的。

四、利用模范榜样的力量强化学生健康心理培养

青少年模仿性较强, 所谓示范法, 就是为学生提供榜样, 指导他们去模仿。这些榜样, 首先应该是教师自身, 其次是教材中涉及到的领袖、伟人、科学家和英雄人物, 再次是学生平时生活中接触到优秀人物, 特别是学生中间的先进人物。

目前在社会上轻视劳动和劳动者的情况比较普遍, 为了让学生懂得要尊重劳动这一教学目的, 在教学《劳动不分贵贱》这一课时, 不要光从书本中讲述, 可以让学生的思绪从课堂走向社会, 探询自己身边的、被人们真正尊重而又是普通劳动者的人和事, 唤起学生对每一位劳动岗位上的人的尊敬, 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老师在讨论中可启发学生:小区里的老伯经常照顾双职工父母的小孩, 帮人代管代看物品;自己下岗的父母用勤劳的双手起早摸黑做小生意支起一个幸福的家庭。这样会使更多的学生明白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都是值得尊敬的普通劳动者。

在教学的基础上, 我们应因势利导, 还可与社区联合, 将学生带到社区, 进行卫生、帮教、助残实践活动, 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认识和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品质的形成都是学生自觉地参加社会实践的结果。针对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 提出一定的行为要求,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锻炼, 从而增强集体观念, 培养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总之,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是一个塑造学生美好心灵,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过程。我们之所以关注学生正在进行中的课程生活, 是因为学生只能在这样的生活过程中发展, 我们不能越过今天去预设明天。小学教师要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就要敢于探索, 勇于实践, 只要教师富有一片爱心和诚心,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就一定能把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更有机且紧密地揉合起来, 为培养具有健康心理的道德型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

道德健康论文 篇2

塑造良好道德,培育健康心理 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知道心理品质、健康人格可以通过锻炼得到培养,初步掌握锻炼良好心理品质,培育健康心理的几种途径和方法。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教材中介绍的锻炼方法,找出自己在道德品格或心理品质方面的强项和弱项,并提出转化弱项的措施。

思想觉悟目标

认识自己在道德品格和心理品质方面进行锻炼的必要性以及锻炼的重点所在。

教学重难点

锻炼道德和心理品质、加强品格修养的方法。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健康包括哪两方面?

(2)心理健康对于青少年有何意义?

导入新课

心理健康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益,而不健康心理对青少年的成长有害。每个同学都希望自己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个性趋于完善。然而良好的心理品质并不是天生的,除了环境和教育的因素之外,它更是个人锻炼的结果。锻炼心理品质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它可使心理不健康的`同学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良好的同学继续保持和进一步提高。那该如何锻炼心理品质,培育健康心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三、锻炼心理品质、培育健康心理(板书)

(一)要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板书)

“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这句话不全面。心理学家认为,自己并不完全了解自己,这是普遍的情况,只是不同的人不了解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

不完全了解自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过高估价自己。这种人以为自己处处比别人强,一旦别人超过自己,就产生嫉妒心理,因而适应环境能力较差,易出现心情沮丧、牢骚满腹而导致身心疾病。二是过低估价自己。这种人在人际交往中常有羞怯、畏缩的表现,有自卑心理的人对外界的反应十分敏感,容易接受消极暗示。长期的不良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危害极大。

了解自己,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只有了解自己,才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当的估计,建立起符合自身情况的抱负水准;才能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接纳自己,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不做无谓的自责;才能保持人格的完整和谐,并不断地扬长避短,完善自我。

那么,怎样才能尽可能客观地、正确地了解自己呢?

1、通过比较来了解。(板书)

(活动:当一个同学病了,你会对他采取什么态度?请每个同学结合自己平时的情况真实描述一下。)

在同一件事情上我们可以看出,同学们有各种态度。我们在情感、人际交往上各有特点。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学习上经常有意识地观察别人,并将自己的行为、心理感受与别人进行比较,从事更好地了解自己。通过比较是了解自己的重要途径,比较时不要一味以己之长比比因素,在可比因素中进行比较,才能客观地了解自己。在平时还要经常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从而摆正自己的位置。

2、通过他人的评价来了解。(板书)

(活动:与同桌同学互相评价对方的某些心理特征。)

同学们各自看一看:同学对你的评价一致吗,哪些比较符合你的情况,哪些评价使你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人常说“旁观者清”,这就告诉我们旁观者比较容易客观地看待别人,这比自己带着某种眼光看自己要准确得多。所以我们平时要多听别人的评价,结合自己情况客观地分析自己,像照镜子一样更多更科学地了解自己。

3、通过心理水平测试了解。(板书)

随着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们不但对物体的长度、重量、温度以及时间、空间、运动等物理特性做出了越来越精确的测量,而且不断地尝试着对人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注意、情绪以及能力、气质、性格等心理特性进行测量,并摸索出了一些方法,加深了对人类心理现象的了解。根据实际的需要科学家们还编制出有关中学生心理特点的多种测量表。通过使用心理量表进行测试可粗略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水平。使用此种方法快捷、简便。我们在教学中会采用此种方法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

我们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的目的是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如何掌握正确的方法来锻炼心理品质。

(二)要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板书)

1、多读好书,优化心理品质。(板书)

(活动:请每人写出三条读书的益处。写完后交流。)

书用生动、具体、感人的艺术形象去反映生活,以潜移默化的力量去感染、鼓舞和教育人。书给我们知识,书给我们力量,书给我们享受,书与我们的心灵相通,激励人们树立进取精神。读书使人受益匪浅。在读书中要注意广读书、读好书、记笔记等。

2、参加社会活动,锻炼心理品质。(板书)

我们是学生,平时大多数时间生活在学校、家庭,不了解社会。只有走出校门,多参加社会活动,扩展视野,才能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参加社会活动中,会更多地感受到社会中的“真、善、美”,也会更痛恨“假、恶、丑”,心理承受能力会增强。所以要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锻炼心理品质。

3、参加美育活动,陶冶心理品质。(板书)

(活动:请同学思考问题:“音乐、美术、书法、棋类、体育等活动,你最喜欢哪种?它对陶冶性情起什么作用?”)

这些活动可以陶冶情操,给人以美的熏陶和享受;可以修身养性,排解不良情绪,保持心理健康……今后我们要多参加美育活动,塑造健康的心理。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人锻炼心理品质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锻炼心理品质。了解自己心理特点的方法有比较法、他人评价法、心理测试法。锻炼心理品质是了解自己心理特点的目的。锻炼心理品质的途径有读好书、参加社会活动、美育活动、亲近大自然等。每个人可针对自己的特点和具体的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了解自己,锻炼自己心理品质,成为心理健康的人。

课后复习

(1)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有哪些方法?你用过哪些?感受如何?

道德健康刍议 篇3

关键词:道德健康;儒家;道德健康教育;启示

通过对儒家伦理道德观的了解,发现它与如今道德健康教育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也对如今道德健康教育的实施等方面有不少启示。

一、儒家伦理道德观与道德健康

1.孔子伦理道德观与道德健康

在孔子的整个伦理哲学中,可以说核心思想就是“为人”以及如何使自己成为真正严格意义上的人。因此,“为人”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使人成为道德的“个人”;另一方面,是人与人之间关系问题,努力使人成为理想的“社会人”。在个人道德修养方面,他首先要求人们不仅要尊敬长辈,还要关爱兄弟姐妹,友善地对待家人。其次,要“诚信立身”。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他认为,做人连最基本的信用都没有,是无法立足于这个社会的。第三,他要求人们的较高的道德准则就是“推己及人”。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他要求人们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

在孔子的伦理道德观中,“仁”字占有中心的地位。孔子一语道破了仁与健康的关系:“仁者寿”。之后汉代董仲舒解释说,仁者之所以寿,乃是因为他们“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这些说明孔子认为,能够正确协调各种关系,是人与人、个人与集体社会关系达到“中和”状态,就能够受人尊重,心情舒畅,有益健康。这也说明,一个人的道德是否健康,不仅影响到他人和社会,而且与自身身体健康关系也很密切。

2.孟子伦理道德观与道德健康

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秉承孔子“仁者寿”思想,提出了“养浩然之气”的理论。首先,孟子的“浩然之气”是一种充满着刚性的“力”。这种刚性之力并非来源于人体质的健壮和权势的显赫,而是来源于人们对自我与宇宙合一的认识以及对仁义礼智的践行。这种“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实际上就是指人的一种生气勃勃的内在精神状态和充实的人格之美。这些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其次,孟子的“浩然之气”有一种无坚不摧、大无畏的品格。有了这种浩然之正气,就能坚持正义、气节和情操。最后,孟子在培养“浩然之气”中强调“集义所生”,其中的“义”就是“正义”,是一种道德感、正义感。孟子认为,浩然之气的养成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经过积累点滴的“义行”而成。所以孟子鼓励人们要经受得住艰苦的意志磨炼。他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这些告诉我们,道德的蓄养与践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经受艰苦的磨炼。

除此之外,在人际关系方面,孟子提倡“闻过则喜,与人为善”的思想。自己和他人的相处中,要善于吸取别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与他人友善和谐相处。

人际关系的和谐向来是中国文化价值系统中最高的目标,所谓以伦理治天下的意思大概在此,儒家社会理论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在以人为中心的世界中建立和谐的世俗秩序。这也能看出,儒家所提倡的是,个人的健康活动与个人为他人和为社会所作的活动是统一的,两者是不可分的。这也与我们如今提倡的道德健康是一致的。这也对如今道德健康教育实施等方面有不少启示。

二、儒家伦理道德观对道德健康教育的启示

1.应具备明确和坚定的道德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意识

在儒家伦理道德观中,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求人们应具备明确和坚定的道德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意识。它是道德健康教育的前提。无论是孔子的“孝悌为本”“诚信立身”“推己及人”,还是孟子的“养浩然之气”,无一不体现出儒家在培养高尚的道德意识中所作出的努力。人的德性品质、道德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后天的修养,而个人的道德意识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因此,每个人必须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树立自觉的道德意识,并通过社会和学校等诸多方面的力量,强化高尚的道德意识。

2.应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道德健康的重要保证。无论是孔子提倡的“君子周而不比”,“君子之於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於比”;还是孟子提倡“闻过则喜,与人为善”,都体现出,我们应具备和谐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我们是社会中的人,道德健康不应仅仅局限于个人道德意识的健康,还应表现在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上的健康。而从健康角度看,置身于美好的家庭关系、融洽的学习工作环境、和谐的社会关系中,可免去诸多烦恼,增添很多快乐,于健康是一个很大的促进。善良的品性、淡泊的心境是健康的保证,与人相处善良正直、心地坦荡,遇事想着他人,这样既无烦恼,又能保持心理平衡。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具备孔孟所倡导的“君子周而不比”“闻过则喜,与人为善”的宽大气度,人人和谐相处,畅游在爱的海洋中得到爱的滋润,心情自然舒畅,这对身心健康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3.應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

在儒家看来,伦理道德决非仅仅在于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地恭行礼仪,或心智上的获得道德良知和心性上的培养德行,而是将整个人的身心的修养进行实践。正如孟子所提倡的,浩然之气的养成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经过积累点滴的“义行”而成。所以孟子鼓励人们要经受得住艰苦的意志磨炼。对于道德健康教育,也是如此,道德行为是道德的具体实施和施展,它详尽地表现出了一个人的道德水平。道德行为对整个社会具有很大的辐射作用,有着非常直接的后果,道德健康就要求一点一滴的道德行为规范、合理、高尚。

除此之外,道德的蓄养与践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经受艰苦的磨炼。道德修养是青少年一生的必修课,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不但教育学生要做一个道德的知者,更重要的是要做道德的行者,才能净化了心灵,愉悦了身心,提升了生命层次。因此,如何将良好的道德意识付诸实践,才是道德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

道德健康是人类对发展中所出现的危机思考的产物。大到社会的发展需要其社会中的人们拥有健康道德,小到每一个个体的人,也需要道德健康。每一个人都是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双重特性的极为完善的有机体。笔者认为,只有将二者有机协调,才能达到真正的健康。

参考文献:

[1]薛晓阳.道德健康的教育学刍议:兼译心理教育的伦理转向[J].教育研究,2005(11).

[2]张忠,陈家麟.论道德健康与心理健康:兼译心理健康教育功能、价值、目标的拓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06).

道德健康论文 篇4

一、当前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些中学生的享乐主义思想很严重。有些学生片面追求个人享乐和金钱物质利益, 集体主义观念淡薄;有的学生为谋取个人的私利不惜损害国家和他人的利益, 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有的学生错误地把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运用到社会生活中。

2. 家庭教育的松弛和误导妨碍了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的家庭“经济富有、文化贫乏”, 家长对孩子没有进行基本的文明素养和社会公德的教育;有的家庭教育方法粗暴, 认为“棍棒下出孝子”, 伤害了孩子的心灵;有的家长忙于工作, 对孩子不闻不问, 和孩子缺乏情感的交流, 致使孩子为寻求感情温暖而拉帮结派, 传染上了不良习气;有的家长唯利是图, 金钱至上, 使孩子受到误导。

3. 盲目的偶像崇拜使一些中学生丧失了理智。如疯狂的“追星族”、“发烧友”大多是情窦初开、不谙世事的中学生。有的中学生对一些港台歌星的崇拜到了疯狂的程度, 他们把明星当作仿效的对象, 对董存瑞、雷锋等老英雄则认为“过时”了。

4. 社会不良环境污染了中学生纯洁的心灵。如一些创作者和经营者唯利是图, 创作和贩卖黄、赌、毒俱全的报刊、书籍、影视作品, 严重腐蚀了中学生的心灵, 使他们过早、过量地接触了不该了解的信息。另外, 教育心理专家指出, 网络已成为许多青少年成长道路上的一道“坎”。

二、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策略

1. 抓好思想教育。加强对学生进行党的基本路线、爱国主义、艰苦奋斗的教育, 以解决学生思想信念上的问题;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征, 举办“扬起时代风帆, 铸造时代精神”的演讲会,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组织学生观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魂》等影视片, 开展“立足学校学英雄, 学好本领作贡献”的大讨论, 弘扬崇高的革命精神。

2. 建立以学校为中心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体系。学校作为教育中心, 有专门的教学程序和方法, 有训练有素的教师和优良的教学环境, 但不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 是难以完成教育任务的。因此, 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让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孩子的方法, 打破普遍存在于家长与子女之间难于逾越的“代沟”。

3. 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列宁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学生的模仿性极强, 因此父母、教师都要以身作则, 树立良好的形象。教师必须以美好的形象为学生树立起人生的标杆, 从而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此外, 教师要根据中学生热衷于追星的特点, 注意发现、推广现实生活中的好典型, 在学生中形成崇尚、学习榜样的良好氛围。

4. 相关部门要认真整顿文化市场, 让学生阅读教育性强、格调高雅、适合他们的各种健康读物。

同时, 学校要抓好对附近网吧的专项治理和监管工作, 严格落实不准在学校200米内设网吧、不准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网吧等政策, 加强对学生使用网络的思想教育, 让学生远离网络上那些不良信息。

总之, 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应切实坚持四个原则:坚持与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相一致、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符合的原则;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这样, 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必将取得更大的成效。

道德健康论文 篇5

关于健康的概念有了新的发展,世界卫生组织(WHO)即把道德修养纳入了健康的范畴。

将道德修养作为精神健康的内涵,其内容包括,健康者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具有辨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等是非观念,能按照社会行为的规范准则来约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想行为。

有人会问,道德健康是精神方面的,与肉体有什么关系?把道德健康纳入健康的大范畴,是有科学根据的。巴西医学家马丁斯经过10年的研究发现,屡犯贪污受贿罪行的人,易患癌症、脑出血、心脏病、神经过敏等病症。

善良的品性,淡泊的心境是健康的保证,与人相处善良正直,心地坦荡,遇事出于公心,凡事想着他人,这样便无烦忧,使心理保持平衡,有利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能促进人体内分泌更多有益的激素、酶和乙酰胆碱等,这些物质能把血液的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力,促进人们健康长寿。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其道理也在这里。

精神作用对身体的反作用是很强的。有悖于社会道德准则的人,其胡作非为必然导致紧张、恐惧、内疚等种种不安心态,这种精神负担,必然引起神经中枢、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失调,干扰其各种器官组织的正常生理代谢过程,削弱其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最终在恶劣心境的重压和各种身心疾病的折磨下,或早衰,或患病,或丧生。

道德健康论文 篇6

【关健词】青少年学生;道德滑坡;人格构建;健康成长

道德教育是学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成败直接影响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作为老师必须切实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全力防止学生的道德缺失,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引导他们步入健康的成长道路。

一、青少年学生道德滑坡的现象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和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青少年在某些方面出现了人格的缺失,道德滑坡的现象时有发生,具体表现在:

(一)理想缺失在一次作文课上,我与学生之间进行了一次关于理想的对话,让我倍感忧心的是多数学生缺乏人生规划,只有物质追求而没有精神目标,好的学生“信仰虚无、游戏人生”的思想很严重,很难相信这些回答就是一群十七八岁学生向往的人生目标。

(二)公德缺失在校的中学生绝大部分对社会道德观念的认知是比较好的,但在社会公德的践行上却令人担忧,不尊敬师长、乱划课桌、污损图书、考试作弊、随地吐痰、乱扔杂物、脏话连篇等现象普遍存在,知与行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脱节。

(三)感恩缺失现在独生子女很普遍,好多学生充满优越感、崇尚自我、自觉不自觉的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概念。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片面强调个人利益;在人生追求上功利倾向突出,严重倾向于个人主义和价值观,不懂感恩、不知感恩。

二、青少年学生道德滑坡的原因

青少年是由小学、初中、高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家庭的责任现在,独生子女现象十分普遍,家长对子女的关心爱护与日俱增。部分家长存在重视子女智力开发、轻视子女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思想。这无疑对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的养成产生负面影响。加之,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迫使孩子在社会上和同龄人比,在学校和同学比,这种无休止的攀比让青少年苦不堪言,其心理品质和性情得不到均衡发展而极易扭曲形成心理障碍。

(二)学校的责任当前,虽然学校也对德育教育有所安排,但是在“一切为了高考”的目标下,学校仍然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准,重教学,轻德育。同时,部分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不能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举办重点班,培养尖子生,极易引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反感,不利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社会的责任环境既可以熏陶和造就人,也可以毁灭人。社会大环境也影响成青少年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诚信缺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现象,这些也潜移默化的浸染着未谙世事的青少年学生。另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或游戏中的一些包括色情和暴力的不健康因素使不少青少年沉迷其中,以致迷失方向、荒废学业。

三、加强青少年学生道德教育的建议

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是一项社会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的通力合作,共同努力。

(一)形成工作合力。一是明確学校责任。学校以及广大教师是德育的施教主体,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和品德素质的“第一责任人”,应带头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德育教育方针、有关政策、规定,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上密切联系实际,确保德育教育能够真正收到实效。二是明确家庭责任。家庭是青少年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品德产生重要影响,家长要对孩子的长远发展有充分的认识,在家庭内部营造尊敬长辈、尊重劳动、勤俭节约、团结友爱的良好教育氛围,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要进行赏识教育,给子女充分的信任,提高其自信心。三是明确社会责任。社会是青少年德育教育的有益补充,社会各界有义务为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创造条件,特别要为学生参加丰富多彩、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提供场所、开辟途径,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二)创新教育方式。一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加大对青少年学生的民族价值观、时代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通过设置教育宣传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走廊等方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二是与学校教学活动结合。要把德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广大教师要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真正关爱学生,把教育的着力点放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健康、积极、向上的道德规范逐渐转化为学生的行为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三是与青少年心理特征结合。广大教师要认真研究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征,充分发掘学生自身的闪光点,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各种德育活动,引导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三)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学校方面。要进一步壮大德育师资队伍,加大对德育教育的投入,健全对学生德育发展的考核机制,量化考核标准。要充分利用各学校团组织、学生会的作用,多组织开展一些积极、文明的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学习氛围。要加强法制教育队伍建设,积极推进中小学校聘请兼职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制度。二是家庭方面。要密切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德育教育,及时与学校进行沟通,共同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三是社会方面。教育、公安、工商、文化、卫生等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扫除黄、赌、毒现象,坚决打击危害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不法行为,努力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道德健康论文 篇7

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社会和各级教育部门研究和探讨的焦点。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也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心所在。人格及人格教育是80年代引入学校德育的,90年代逐渐成为热点[1]。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关于“人格”一词的解释是:“每个人所特有的心理———生理性状(或特征)的有机结合,包括遗传的和后天获得的成分,人格使一个人区别于他人,并可通过他与环境和社会群体的关系表现出来。”[2]在西方的心理学体系中,人格指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在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价值观、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连续性和一致性的自我,使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3]。国内的人格研究和心理咨询以及其他相关的领域大多依据这个理论展开工作。从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工作实效来看,并不能令人满意。笔者认为原因主要在于传统文化背景的差异。任何一种文化都会在民族、种群的人格发展过程中打上烙印。人格是先天的遗传素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故此,中国人的人格概念不会与西方人完全相同。从传统文化的经典理论中寻找适应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理论,应是当前理论与实践工作的当务之急。

1 当前社会大学生的人格健康

众所周知,学校教育的首要目的乃在于树人,意即塑造社会个体健康的人格。而现今的学校教育却与这个根本目的逐渐相左。作为学校教育核心因素的教师,其作为大学生榜样的作用也在相应地弱化。具体一点,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现实的诉求已经呼吁了多年,在学校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这一诉求仍然停留在形式的层面。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由于中间横着一条传统儒家文化的对权威的服从的观念的鸿沟而逐渐变得困难。社会在变,价值观在变,这个旧的观念却未变。换一个角度,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现实,首先需要学校教育教学生学会生存,而有价值生存的第一要务,仍是健康人格的塑造。惟有此才能舍却对物欲的盲目追求,获得人生存本真的快乐。在哲学的层面上,人格作为人的本质的存在状态或生存样式是人的最高生存方式的表征。它标示着人之为人的现实历史规定,标示着人之所以如此这般生存的意义与价值依据所在。人格塑造与提升的目标就是人格的健全,所谓人格健全是指各种人格特征的完备结合。其特点有三:第一,内部心理和谐发展。即个体的需要和动机、兴趣和爱好、智慧和才能、人生观和价值观、理想和信念、性格和气质都向健康的方向发展。第二,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发展友谊。即在人际交往中显示出自尊和他尊、理解和信任、同情和人道等优良品质。第三,能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有效地运用到能获得成功的。工作和事业上。在学习和工作中勇于创造、善于创造,能够走向成功,能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并形成新的兴趣和动机等。

人格心理学对人格心理结构的探索以及对人格心理要素的分解,能够指导人格教育目标的确立。当前的人格教育实践,在教育目标上还比较笼统、模糊。人格教育的目标指向是健康人格的塑造,但什么是健康人格?健康人格包含哪些要素?健康人格的基本要素体现在教育目标中应该如何描述?目标的达成又应该以什么样的指标来衡量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当前人格教育实践需要解决的问题。

2 当前社会大学生的人格健康与《道德经》的有关论述

东方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相处。道德经中多处赞美圣人的智慧与情操,显然,老子认为社会中的理想人格应该包含圣人所具有的纯朴、含蓄、节制、理性以及慈爱的人格特质。老子所提倡的健康人格不仅是东方文化背景下的,更与我国当今社会现实情境下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的要求相适应。老子所提倡的健康人格,即圣人如何,其所描述的乃是一种人格发展的理想状态,是超越绝大多数人现实的。但其中所包含的一些与今天仍然有实践意义的思想,与现在流行的、西方的人格心理学理论相结合,两种方法论的有效互补,有助于找到塑造现今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方法与技术。

《道德经》所论的“道”有两重意义,一重意义是作为世界本原的“道”,另一重是作为万物发展变化规律的“道”。人生的智慧体现在遵从第二重意义的“道”有所为,违反这个“道”则无为。从老子以无为的观点出发的论述,可以总结出老子借圣人的所为、所不为而反映出的理想人格。杨玉辉在他的文章中提出:老子的理想人格是一种符合“道”的规律的人格,也就是与“道”合一的人格。它主要有以下五个基本的特征:(1)自然无为的生活准则;(2)清虚静泰的精神状态;(3)质朴节俭的生活方式;(4)柔顺不争的处世态度;(5)慈爱和善的道德情操[4]。

从这个观点进一步推论:(1)自然无为,是遵从“道”有所为有所不为,即按照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这就要做到理性、克制;(2)清虚静泰,是说要节制俗世的物欲,专心于作为人的修养提高;(3)实际上与(2)的主旨相同。(4)柔顺不争,是叫人处下,功成不居,即谦逊;(5)慈爱和善,是对他人的宽容,没有附加条件的对人本身的热爱,是一种超乎俗世道德规范的广义的爱。以上是人追随“道”的目标,那末,如何追随“道”或者说如何塑造这种理想人格呢?老子提出,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第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5];要随时觉察到所处情境的变化(老子第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5];要节制俗世的私欲,要富有自然的爱人之心(老子第六十七章,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不要因为长者而自恃,尊重人并尊重自己[5](老子第七十二章,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今天反观《道德经》,实在是中国人文主义思想的鼻祖。以上罗列的其中五个章节,其中所包含的对人类终极关怀的情致之切,与今天以无休无止的争强斗胜和掠夺为特征的现代文明相对比,不能不让人动容。以人的本性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人的人格结构中消极的一面,需要这种思想来加以补充和纠正。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须立足于以这种人文主义思想为背景的社会环境,无论是家庭、学校的小环境,还是社会文化大环境。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与道合一的理想人格是道家与道教人格追求的终极目标。具体来说,人最理想的行为模式就是符合道的规律的模式。人是由道化生的,并遵循道的规律运动变化,因而人要健康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遵循道的自然规律,理想的人格不过是道在人身上的体现而已,具有理想人格的人也就是按照道的规律和要求行动和生活的人,所具有的是一种纯朴厚道、淡泊宁静、深沉渊博、而充盈着灵敏智慧的“圣人心智”结构[6]。

当然,《道德经》强调“无为”与清心寡欲,一味的强调个人的修养,否定人对于现实目标的追求;一味的强调“使民无知无欲”;在今天是来看是消极的、不适宜的,与当今的时代精神有悖,毕竟现代的人类社会不可能回归到那个“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时代。

3 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几点建议

3.1 改变教育观念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塑造健康人格,不仅是培养各种能力和技能。教书和育人的传统社会责任一个也不能松懈。作为大学生模仿对象的教师,要学会与学生相互尊重。教会学生相互尊重。学生首先作为人与教师是平等的。教师与学生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才能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

3.2 加强人文主义教育

人文主义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塑造健康人格。科学教育本身渗透着人文价值和人文特征。在日常的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中,人文主义教育意味着人人生而平等。教师随时随地以一种与学生平等的态度展开有效的对话与交流。站在学生的角度,尽最大努力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意见。不可从一己之主观愿望出发,把自己认为的“好与不好”强加给学生。

3.3 教师的人格自我完善是素质教育的前提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大学生模仿对象的教师,其人格的自我完善是教师自身修养的核心内容。现在全国各个学校正掀起一场倡导学生诵读经典的活动,笔者认为广大教师应首先需要学习经典古籍,扎实地补一下传统文化课。

摘要:健康的人格是大学生成才的首要条件。现代社会要求人格的独立性、创造性和主动性,而这些优秀的人格品质,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逐渐形成。我国目前所应用的西方人格心理学理论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不能完全符合本土人格教育与心理咨询的需求。作为古代典籍的《道德经》不仅包含了符合这一需求的心理学思想,而且其中关于人格的论述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道德经》,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

参考文献

[1]谈炳和,樊富珉.试论人格及人格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1):63.

[2]陈少华,郑雪.西方人格心理学的困境与出路[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3):41.

[3]黄希庭,范蔚.人格研究中国化之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5页.

[4]郝翠荣,吴沁芳.试析先秦儒道理想人格之比较[J].管子学刊,2004,(1):46.

[5]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M].台北:中华书局,1984:1-289.

道德健康论文 篇8

一、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

道德教育, 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 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而心理教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使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发展其个性的教育。心理教育的内容包括:学习心理指导、青春期教育、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健全人格教育、耐挫力教育、职业准备教育等。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有以下一些联系。

1. 有共同的教育目的。

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对象都是学生, 基本职能都是“育人”, 都是通过知、情、意、行四个层次帮助学生解决人生发展中的问题, 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2. 关注的问题密不可分。

道德教育关注的思想问题从实质上说属于心理现象范畴。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和道德品质等都是外部影响与学生内部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通过思想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 某些思想问题要通过心理教育方式来解决, 而某些心理障碍也要借助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才能排除。

3. 遵循一些共同的教育规律。

无论道德教育还是心理教育, 都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识规律, 都要按照先进的教育理念、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个性发展等为教学原则, 对学生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导之以行。

二、当前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 日常德育的方式方法陈旧落后。

由于传统德育中消极因素的影响, 使得道德教育思想陈旧, 理念落后, 长期陷入“知性德育”的怪圈而不能自拔。在日常德育中表现为:长期以空洞的理论说教为主, 缺乏启发;长期以教师为主, 忽视学生的主动性;长期以课堂为主, 忽视课内外、校内外的结合, 结果使得道德教育日趋僵化, 缺乏创新。

2. 期望值过高, 内容泛化。

长期以来, 无论是社会、学生家长还是学校的教职工, 对学校德育都抱有过高的期望, 企图通过德育去完全解决学生身上存在的所有问题。期望通过德育使学生既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又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还必须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以及明确的法纪意识、健康的身心、强烈的环保意识、安全意识……这就使得道德教育的内容偏离学生的实际生活需要而不断泛化, 使得德育承载了许多不应有的压力, 严重阻碍了它自身应有的作用的发挥

3. 人格教育有待重视。

在学生日常行为中, 常常有下列不良表现:第一, 冷漠无礼, 对班集体漠不关心, 对父母长辈没有礼貌, 对同学缺乏热情。第二, 平淡庸俗, 容易满足, 胸无大志, 得过且过。第三, 浮躁冲动, 凡事以自我为中心, 一言不合, 即互相谩骂, 甚至大打出手。第四, 不求上进, 认知需求缺乏, 没有独立创新精神, 人云亦云。以上这些表现, 都是由于在德育中不重视人格教育所造成的。它以“反面教材”向我们警示了重视人格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4. 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建设有待加强。

许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制度保障, 在人员、经费、课程设置等方面缺乏明确的刚性的制度规定,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目前还取决于学校管理者的认识和学校办学条件, 因而随意性、主观性较大, 严重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5. 工作模式和工作体系尚待完善。

目前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 采用的比较多的是“心理健康课教学——心理咨询——教育活动”三结合的模式, 运行的是以“预防”、“适应”为主的工作体系。既没有通过心理健康普查筛选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进行有的放矢的重点关注和跟踪观察, 又没有建立起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 及时有效地消除心理危机。没有教会学生如何挖掘自己的潜能, 更好地发展自我。

三、处理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误区

1. 心理问题德育化。

它是指在当前教育实践中, 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因为对德育工作的理解存在片面性, 又缺乏心理健康知识, 不能准确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加之传统教育定势的影响, 容易简单地把学生的心理问题笼统地当成德育问题来看待。例如, 把学生个人动机、兴趣等心理问题简单地看成对物质利益的追求, 甚至将本属于心理障碍范畴的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等心理问题当作思想意识、道德品质问题和违法乱纪行为来处理, 导致学生产生对德育的心理逆反或仇视。

2. 德育问题心理化。

误以为传统的德育己经过时, 主张以心理健康教育代替传统的德育方式, 片面地把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与心理问题等同起来, 主张用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调适等手段取代传统的德育模式。甚至过分夸大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中的作用, 认为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甚至某些心理健康教育完全可以取代德育。这种想法就导致某些教师犹如惊弓之鸟, 开口心理问题, 闭口心理障碍, 学生一犯错误或一出问题, 就往心理咨询室送, 使学生的品德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3. 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孤立化。

在一些学校, 尽管成立了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机构, 并进行了所谓的队伍整合, 但由于管理体制的阻碍或教育观念的冲突, 导致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各行其是, 一方面是德育工作者的空洞说教、形式主义、短期功利行为盛行, 劳而无功;另一方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教师疲于奔命、势单力薄、孤掌难鸣, 心有余而力不足, 形成彼此孤立、互不往来的局面。在特定时期内, 有时会出现厚此薄彼的现象, 严重影响了各自的教育成效。

四、加强学生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

1、加强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责任教育不仅仅是道德教育的任务, 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和其他教育工作所需要的, 责任意识的培养是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共同的目标和重要途径。首先, 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激发其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和培养学生在各种利益冲突中独立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激活其内在需求, 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与他人的合作与交往, 增强学生的责任心, 让学生养成自我意识、集体意识和角色意识。其次, 要完善学校管理, 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提高学生热爱学校、保护公共财产、遵守校规校纪的责任感, 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 从而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 使责任心的培养取得实效。最后, 在实践中体验、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促进学生情感、意志、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全面提高。

2. 加强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主体通过各种方式, 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 促进心理发展, 维护心理健康, 完善人格品质的活动。自我教育是一种主动的、能动性活动, 它在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意义在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现以人为本, 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 增强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和理想信念, 具有远大的社会理想和积极的主体参与意识的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的一代新人。但是, 这一选择只有成为人们自觉追求的目标时, 才能成为未来的现实。首先, 加强与完善受教育者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对自身形象、行为、思想、个性及社会角色的认识, 其中包括自我知觉、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人能认识自我, 意味着可以摆脱以往活动的盲目性和被动状态, 成为自己的主人。这种认识愈充分, 人的主体能动性就愈能得到发挥。要使人积极而正确地发挥自我意识, 关键在于教育者要对他们进行科学的启发和指导, 调动他们的自主性。其次, 创新教育管理方法。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往往强调道德对人的影响, 甚至以道理压人, 以制度压人。教育者利用自身权力对学生个体进行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受教育者是完全被动与理应服从的承受者。这样的教育方式往往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不信任状态, 很难达到学校教育管理的有效性。因此, 必须创新学校教育管理方法。最后, 加强自我建构与自我激励, 坚持自我监督与自我控制。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主体在需要驱使下, 经过理性的自我认识与评价后应该进行积极的自我建构。同时, 自我教育主体还应不断地进行自我激励, 鞭策自己, 确保自我教育坚持不懈地得到实施从而实现既定目标。

参考文献

[1]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2]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道德健康论文 篇9

一、研究对象及步骤

(一)对象

本调查选定山西省太原市中职2700名学生,有效人数2636人。其中一年级学生1087名,男生77人,女生1010人;二年级学生730名,男生18人,女生712人;三年级学生819名,男生24人,女生795人。

(二)调查工具

(1)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共90个题目,按1-5的五级记分方式进行自我评估。

(2)自编《职业道德取向调查问卷》从四个方面反映职业道德取向情况。

(三)研究步骤

用团体测试的方法,以班级为单位,由经过培训的教师,采用统一指导语指导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调查量表并收回。调查时间为2015年6月15日至2015年9月23日。结果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调查发放问卷2700份,回收有效量表2636份(男生119份,女生2517份),有效回收率97.63%。

(1)总分及因子分结果:总分<160分共2241人;>160分共380人;总分超过270分15人

37名学生至少有一个因子≥4分;199名学生至少有一个因子得分≥3分且<4分;1919名学生至少有一个因子≥2分且<3分。

(2)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人数及阳性检出率结果

躯体化因子152人;强迫症状371人;人际关系306人;抑郁因子234人;焦虑因子201人;敌对因子268人;恐怖因子185人;偏执因子199人;精神病性120人;其他因子116人。强迫症状因子分最高,其次为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因子最少。可见,学生主要心理困扰是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及敌对。

(二)职业道德取向调查结果

学生问卷共发放2636份,回收2565份,回收率为97.53%。

学生基本道德认知状况良好。如回答“学校发动自愿向灾区捐款”选择“尽自己的能力献爱心”的占80.4%,选“别人捐了我不捐面子过不去”占1.5%;选“与我不相关”仅占0.7%。回答“当您坐在公共汽车上,看到老人、小孩、孕妇或残疾人上车后”选择“主动让座”占80.1%,选“装作没看见”占1.6%,选择“别人不让座何必我要让”占0.5%。在职业道德的认知上,学生也普遍认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43.2%的学生选择“我认为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于一个人的成功很重要”;选择“最能体现员工职业道德素质”的是“爱岗敬业”的,是所有问卷结果中选择最多的,占62.6%。在回答“您对所从事职业的相关职业道德规范的了解来自哪里”选择“来自学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占53.1%,选择“来自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的仅占20.1%,选择“实习单位的职业道德教育”的占15.9%。在回答“对将来求职,您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时,选择“对社会缺乏了解”的占27.4%,选择“专业课成绩不稳定”的占27%,选择“没有工作经验”的占25.7%,选择“英语、计算机水平不够好”的占15.4%,4.4%的问卷选择其他。

(三)心理健康调查与职业道德教育关系的调查结果

(1)命令式教育、枯燥的说教、打骂式教育、溺爱式教育这几种教育方式与启发引导式教育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程度上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说明家庭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较大的影响。

(2)将前5个选项归结为找人倾诉并解决型,选项“谁都不说,自己解决”为自我解决型,结果显示能找人倾诉并解决型与自我解决型存在显著差异(P<0.01)。这一结果也可以证明遇到问题是否有正确且有效的解决方式和途径是心理是否健康的判断标准之一。

(3)在人际关系矛盾的情况下,选择宽容、忍耐、和解主动消除矛盾的学生与无法处理的学生心理健康程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这也反映了人际关系存在问题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佳。

四、讨论及建议

(一)调查结果讨论

1. 心理健康状况

中职学生心理存在问题,应受到更多的关注。根据本调查结果显示,中职学生中SCL-90因子分≥3分(表明被测试学生感觉已有症状,其严重程度达到或超过中度)所占的比例8.9%,与国外的研究资料显示16~19岁护生的心理社会问题的检出率为5%~15%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在各因子分中,强迫症状因子分最高,占13.9%,其次为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占11.7%,第三为敌对因子,占10.3%。表明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集中在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等方面,这样的结果与中等职业学校目前学生的现状相符合。

2. 职业道德现状

中职学生有了初步的职业理想,但学习缺乏兴趣;具备良好的道德认知并认可职业道德的作用,但道德教育缺乏实效性。

从调查结果来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及职业道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及职业道德素养,结果也显示出心理健康与职业道德息息相关,可见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学生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的知识构架,健康的心理状况也为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奠定了心理基础。

(二)建议

1. 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多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活动

中职学生处在心理身体发育的高峰时期,也是对自身感知和认识的最佳敏感期。积极利用这一时期准备适合的心理健康课程,引导学生对自身及人际有正确的认识,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适应能力和调控能力。利用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和职业道德教育是学校心理健康及德育的最有效、最有意义的开展途径。

采用多种途径对中职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社交礼仪课程,让学生懂得道德成就人生,初步树立学生自身的职业形象;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加强社会实践,实施工学一体化,在实际情境中培养人际沟通能力,体会职业道德情感,提升学生自身心理健康及职业修养。

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道德师资力量的发展和培训

必须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职业修为高、掌握心理辅导和德育技巧的教师队伍。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渗透德育的观点,将职业道德教育的技巧建立在心理健康的基础上,重视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是真正深入、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3. 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尊重和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是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在心理健康及德育教育实施过程中更应关注和积极引导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中,在充满信任的氛围下,发挥他们的特长,展示自我的价值,在促进专业知识和技能中提高自身的心理和职业素质,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苗青,王玥,张艳,等.重庆医科大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5):890-891.

[2]陈态.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道德健康论文 篇10

一我国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格品质的现状

1 我国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不足的表现

职业道德是我们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必须具有的修养, 唯有我们身处于社会的各行各业中的每个成员都能明确自身所要具备的职业情感、职业觉悟、职业操守, 才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主动积极地履行职业道德规范。相反, 若一个人缺乏职业道德修养, 就会在工作岗位上凭自我感觉行事, 以至于出现与岗位要求与单位和国家利益和国家形象背道而驰的问题。从我国职业院校在校生和走向岗位的毕业生看, 确实出现了缺乏职业道德的诸多问题, 如:在校期间的一些学生对职业道德缺乏了解, 对职业道德养成缺乏自我约束, 以满足自我需求作为为人处世的标准, 对于责任意识、服务意识、集体意识、风险意识、荣誉意识、诚信意识、进取意识都持不屑一顾的态度, 甚至于可以随口说脏话, 动辄打群架, 考试舞弊, 蒙骗助学金。走上工作岗位后的职业学校毕业的一些学生爱岗敬业精神薄弱, 好高骛远却眼高手低;奉献精神不足, 既害怕吃苦受累又过分计较个人得失, 工作中见硬就回;文明诚信不足, 粗话脏话随口可出, 对徇私舞弊不在乎;不愿意受规章制度的约束, 工作纪律松散, 迟到早退旷工时有发生, 甚至有个别人表现出一切都无所谓的痞子像。

2 我国职业院校学生心理亚健康问题的表现

目前, 我国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高, 以亚健康状态来评价是比较恰当的。所谓亚健康即处于健康和不健康的临界点, 其主要特征如:心理水平呈渐进式退化状态, 情感困惑、失控和焦虑, 行为反常, 以至于会在通常情况下出现神经质反应;体质健康指数明显下滑, 体能逐渐下降;睡眠质量不好甚至出现失眠症, 体态过于肥胖和消瘦;一些阴暗和灰色的心理因素在增多等。心理不够健康的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 首先是身体和精神状态难以适应工作需要, 接续而来的则是人格水准问题不适应工作需要。人格是一个人相对稳定、具有独特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心理医学研究认为, 许多生理心理疾病都有相应的人格特征模式, 这种人格特征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生成、促进、催化的作用。例如, 神经衰弱是由于高级神经活动过度而持久紧张所致, 但是在同样的外因影响下, 有的人发病, 有的人却不发病, 这与个人的人格特征有关。据专家临床所见, 多数神经衰弱患者不是胆怯、自卑、敏感、多疑, 就是偏于主观、任性、急躁、自制力差等。无疑, 心理健康水平不足的职业院校学生是难能胜任做好岗位工作需要的。

3学校对于学生的职业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乏力的表现

职业院校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乏力问题的主要表现是将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混淆。一般说来, 职业院校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重视, 但是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混淆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倾向是用心理健康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 泛化心理健康教育, 把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出现的问题一律归为心理问题, 比如:理想信念缺失、爱国主义意识淡化、不遵守社会公德、盲目攀比、好高骛远等;另一种倾向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的等同化, 以思想政治教育取代职业道德教育。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等同化和取代化的结果是职业道德教育的缺位, 思想政治教育的空泛。

二积极推动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实现学生才能和人格的共同成长

1积极提升对职业院校学生开展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将这两方面的教育视为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强有力抓手

学生职业道德和心理品质的好与坏, 直接影响着专业技能教育的开展, 学生只有在心正、气顺、守规矩的基础上进入技能学习状态, 才会取得更扎实的学习效果, 避免学生们厌学、任性、志弱、倦怠等不良品行的存在和发展, 使学习成为学生们的自觉行动。必须看到, 对职业院校学生开展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 这是对社会发展负责任的正确态度。职业院校的培育目标是面向社会需求的, 通过职业院校所输送出去的学生必须成为符合市场需求的“成品”, 而绝不能是“次品”或“半成品”, 否则, 职业院校的学生的就业会受到影响, 职业院校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技能型人才的定位将不复存在, 因此, 在传授学生们应有的科学技能的基础上, 更应当对学生们认真开展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 使学生们成为“有德行、懂技术、心灵美”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所以, 在实际的教学当中, 我们一定要被这两项教育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始终, 并有效开展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这是我们的职业教育工作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2 彻底转变混淆化、等同化、取代化问题, 寻求职业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步开展与合力作用

要迅速彻底地转变职业院校对开展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混淆化、等同化、取代化问题, 坚决摒除在思想上把二者割裂开来的错误认识, 这种认识的错误在于用孤立、片面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来看待问题, 不能用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去分析问题, 不仅影响了良好教学效果的获取, 而且对教学的科学发展形成了不利的障碍。所以, 树立正确的认识是做好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组合教育”的关键所在。比如, 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 消除心理教育就是走过场的错误认识, 转变职业道德教育应当在工作岗位上开展的落后观念的束缚, 确实做到职业道德教育贴着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跟着职业道德教育走的良性互动。由于受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现阶段招收的学生主体为独生子女, 这些“时代骄子”“家庭宠儿”在父母面前和家庭生活中都是被娇惯的, 养成了他们唯我、任性、娇气的个性品质, 导致他们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三观上还需要“淬火”, 在职业道德规范上还需要灌输和引导, 在心理健康上需要呵护和疏导。所以, 职业院校要在积极提高对学生技能培养的同时, 积极开展对学生的职业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 让学生既能够懂得在校期间他们必须在学业上和人格品质上同步受到老师的教诲和学校的培养, 又能够切身感受到学校对他们在学业上和人格品质上同样的高标准和严要求, 以确保每一名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在学校的规制下“修能养德”, 在毕业时既能成长为职业技能的行家里手, 又能具有优良的人格品质和心理品质。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以教师师德和教化能量作用的高频释放来影响和教育学生

在学校教育中, 教师直接承担着教诲和引导学生的责任, 那么, 教师本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心理健康水平必须要满足身为人师的需要。而且, 教师本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心理健康水平不能固守在现有的基点, 毕竟社会在发展, 时代在进步, 任何事物保持于现状就会落后于发展的需要, 那么, 教师本身的师德建设就必须处于不断进步的状态, 教师对于学生的培养教育方法同样需要传承过去的经验与摸索和积累更切合现实教育活动需要的新鲜经验。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 学生们在家崇拜家长, 在学校就是以老师“马首是瞻”, 因此, 老师的榜样作用一定要发挥好, 这就要求学校要在“师德”“师尊”的培养上狠下功夫, 使每一名教师都能真正成为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的恩师, 真正成为学生们心目中为人处世的“楷模”。另一方面, 教师对于学生的教化能力必须不断地提升, 以寻求对于学生教化能力的高频释放。就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来说, 专业性强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显著特点, 这一特点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先进理念, 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技术, 而且还要经过系统和规范的专业培训, 获得国家认可的心理咨询师资格。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技术培训, 不具备心理学的专业知识, 不了解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 对心理咨询的目的、方法和技巧知之甚少, 仅仅凭着教书育人的责任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体会去解决大学生复杂的心理问题, 不但收不到实效, 还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心理负担, 有的问题学生鼓足勇气敞开心扉后, 遭遇了庸医, 结果不再相信心理治疗, 回避问题, 拒绝帮助, 会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

4 在学生中树立榜样, 激励和鞭策同学们向榜样学习, 实现教育效果扩大化

榜样的力量是具有可感可知可信的激励效应的, 学校应该注意为学生树立身边的榜样, 还应该注意回访已经走向社会的优秀毕业生, 将他们的经验推荐给在校生, 让在校学生们感受到同学之间的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的作用, 感受到学校中促进他们在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方面不断受到启迪和教育的温馨环境, 营造学生间在成长进步过程心中相互比学赶帮的浓厚氛围, 这种无形的力量会使学生们的道德和人格因此而受到洗礼, 身心愉悦, 学校所希望达到和追求的教育效果也就会更有保证。此外, 还应当发挥舆论阵地的作用, 比如, 借助节假日的节点, 悬挂一些内容健康、思想积极的宣传标语, 借助校园网络、校园QQ群、校园微信群等新媒体, 向学生们传播一些正能量的消息, 介绍典型人物, 用积极的宣传占领学生们的思想, 使健康向上的思想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袁宁汉.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J].吉林医学, 2008 (3) .

道德健康论文 篇11

一、教师职业道德与其心理健康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对于教师而言,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关联性。首先,教师心理健康是其师德修养的重要体现。教师心理素质对其行为方式产生重要影响,不良的心理情绪可能激发教师冲动心理,做出对教学不利的行为。其次,教师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不仅关系着教育教学的成败,而且能够对学生健全人格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一方面,教师的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注意力等心理能力,与教师职业道德有联系,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能力,可以对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与教师人格和性格之间有联系,对教育教学活动有影响[1]。

二、教师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教师应热爱学生

现阶段,随着教育教学进程的加快,教育部门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使教师面临着工作压力,记忆产生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甚至引发绝望感。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可能将不良情绪带入课堂中,不仅影响学生学习情绪,而且可能与学生产生冲突。学生在学习中,希望得到教师的爱与尊重,因而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应自觉克制不良情绪,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其自尊心,既有助于师生间友好关系的构建,又能促进教师职业道德与心理健康的协调发展[2]。

(二)教师需要爱岗敬业

现阶段,许多教师易产生职业倦怠心理,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不断期盼周末、假期等,导致教师逐渐降低工作热情。所以,教师应树立爱岗敬业的信念,赋予本职工作以更多的神圣感、使命感,进而全身心投入到祖国教育事业中。对此,学校可以采取以下策略而增强教师的归属感。首先,定期举办教育交流会,鼓励教师能够积极参与活动策划和主持,有助于教师积极应对挫折,克服不良情绪,保持乐观的工作态度而开展教学活动。其次,树立典型,以发挥教师榜样性作用。

(三)教师之间应加强沟通和交流

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和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以推动教育教学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所以,在此过程中,教师之间应加强沟通和交流,实现团结合作、互帮互助,这也是师德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注重自身职业道德修养时,必须能够保持自信、积极的心理状态而应对挑战和客服困难;反之,则可能产生嫉妒、猜疑等不良心理,对教育教学活动产生消极影响。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教师之间有必要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即知识竞争、才能竞争、职业道德修养竞争、工作质量与效益竞争、心理素质竞争等。基于该环境,学校教师之间能够相互尊重,团结合作,不断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同时保持健康的心理。

(四)教师应永葆初心而施教

教师应永葆初心而开展教学活动,有助于教师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和保持心理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受多元化思想的影响相对较大,可能无法妥善处理得与失、义与利之间的关系,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教师在教育中,应永葆初心,本着教书育人的工作态度而开展工作,保持心理的豁达。如此,能够培养教师始终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进而不断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实现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的双赢式发展。

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关键,而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决定着教育教学质量,对学生文化知识学习和人生价值观产生重要的影响。就教师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而言,二者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且实现二者的协调统一,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对推动我国教育教学的发展进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道德健康论文 篇12

一、青少年人格缺失的现象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复兴都离不开他们的努力与拼搏。孩子的心灵本是纯真无邪的, 但随着接触社会, 童心却受到玷污, 诚信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匮乏, 尽管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但青少年礼仪修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与礼仪相悖的现象日益严重, 如无视课堂秩序、旷课、迟到、早退、课堂上随便说话、接发短信、沉迷网络、迷失自我等, 这些行为都严重地影响到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导致他们学业荒废, 精神萎靡, 人际关系紧张, 心理脆弱, 适应力差。青少年是由小学、初中、高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引导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等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青少年人格缺失的原因

1. 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养成的影响。

家长的教育引导以及为孩子设计合理的人生目标是必要的, 只是在目标的设计和实现过程上是否遵循科学、合情合理, 是否从孩子的智能、心理等承受力的实际出发的。但是, 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 甚至为了自己的面子或寄希望于孩子来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 而给孩子以重压, 不顾及孩子的实际发展情况, 导致孩子不堪重负, 或逆来顺受, 人格奴化;或逆反而致暴力倾向;或对生活厌倦失去信心……由此造成青少年学生心理、性格等方面的偏向。在父母的严厉管教下, 也曾使许多孩子迷途知返, 使许多有志青年成为国家有用之才, 使一个个家庭和乐安康。但当父母家庭的期望转化为孩子必须达到的, 却超出孩子的体力、智力等能力所能承受的现实目标时, 必然使青少年的身心受到巨大压力和伤害, 这不仅无益于青少年学生获得适合其身心发展的正常的知识、技能, 更扭曲了其人格, 阻碍人格的健全发展。

2. 学校环境对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养成的影响。

重视学生智能培养, 这是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大进步, 是为未来社会培养“英才”、“通才”、高智能人才的必要措施。但单方面地强调智能培养, 忽视人格塑造和全面素质训练, 这就必然导致青少年畸形发展, 最终使培养的人才“高智能、低素养”, 与社会所需人才完全“错位”。现实教育实践中, 有一种普遍的错误倾向, 就是把学校教育“窄化”为智育, 又把智育“残缩”为分数, 许多工作方式明显地表现出以下缺陷:重智能、轻人格;重书本知识的学习, 轻特长、志趣发展;重接受和记诵学习, 轻人际交往与信息交流方面的学习;重埋头苦读, 轻愉快巧学等。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 也常把高分数作为评价学生优良的唯一标准, 忽视对其人格作出评价。往往一些高智能、高分数的学生在人格上这样或那样的缺陷由于智能的光环作用而不易被发现, 以致未能得到及时的教育和矫正。

3. 青少年学生人格障碍问题的社会原因和现实原因。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总是和一定的社会关系联系在一起的, 决定了人是环境的产物。当今社会, 科技飞速发展, 市场经济高度发达, 一方面它们促进了人类理想人格的总体进步, 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使青少年道德意识在困惑迷茫之中步入了误区, 失去了自我。

三、对青少年进行健全的人格教育的对策

优良人格的建塑和养成, 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复杂工程, 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和个体的多方配合、共同努力。

1. 重视学校教育, 为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我们要发挥好教材中许多健全人格养成的实例的教育作用, 撷取现实中的典型事例, 以健全的人格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要尊重学生, 在影响孩子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要给学生以能支撑人生自信风帆的信任和赞美。强化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 加强班级道德训练, 增强凝聚力, 激发主人翁意识, 培养团结、友善、勤勉、认真负责的品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感染力, 开展文化活动, 以优秀文化感染人;加强心理健康课程的教育, 进行心理咨询, 举办心理讲座等, 使他们学会正确地观察、分析和理解客观事物与社会现象, 学会以冷静、稳妥、积极的态度审视人生、认识环境和对待生活。

2. 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 构建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的长效机制。

社会是个大课堂, 不仅应当成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更应当在探索和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上下工夫。一直以来, 人们总把学生的人格养成看成是学校教育的任务, 而忽视家庭、社会在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中的地位和作用, 使学校单兵作战, 协调不一, 而且学校在人格教育观上与家庭、社会的价值观不相一致的情况时有发生, 导致青少年产生许多人格问题和心理冲突。家庭、学校、社会是诸多因素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个有机整体, 因此要重视家庭教育, 搞好人生启蒙;重视社会关爱, 把关爱作为一种责任, 家校携手, 全力共建, 形成合力, 统一标准和价值观, 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德是人才的灵魂, 具备了德性, 人才能真正为国家、为人民作出贡献, 才能发挥潜能, 磨炼砥砺, 真正成才。

摘要:道德人格对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 面对急剧变革的时代, 青少年在某些方面出现了人格缺失的问题。针对青少年的困惑与迷茫, 家庭、学校、社会应协手共建道德人格体系。

关键词:青少年,人格缺失,健康人格培养

参考文献

[1]马勇琼.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J].社会纵横, 2004, (4) .

[2]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3]孙英.青年学生的人格障碍与健全人格的塑造[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29 (3) .

上一篇:使用正确的感光度下一篇:山地小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