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考试制度(共6篇)
现代考试制度 篇1
一、产生的背景
科举制度就是指以考试的方式, 将读书人分为不同的等级, 选拔为各级政府的官员。其本质在于“考试”这种制度模式, 其目的是以客观的方式来选拔任用人才。这种制度被近代西方人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孙中山先生也曾说:“中国的考试制度, 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度”。
在科举制产生之前, 统治者在人才选拔机制上走过一段艰难曲折的道路, 经历了西周的世袭世禄制、秦朝的军功封爵制、两汉的察举制和魏晋的九品中正制。这些制度无疑可以为统治者选拔一些人才, 但是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不利于平民百姓中的优秀人才入仕, 也不利于统治者挑选真正的人才。时代需要一种新的制度来选拔官员, 科举制便应运而生了。它通过考试的方式, 使人才选拔有了一个客观的标准, 也使选官有了制度性保障, 因此是中国历史上的巨大进步。
高考, 一般指高等教育入学考试。高考是考生选择大学和进入大学的资格标准, 是国家考试之一。“文革”十年, 废除了高考制度, 大多数青年中学毕业后就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那时也有读大学的, 就是被推荐上的“工农兵大学生”, 这就和汉代的举荐差不多, 推荐很难有一个客观、公正的标准, 更何况, 当时整个社会处于混乱状态中, 所以那些推荐人难免有“任人唯亲”之嫌。“文革”终于结束了, 1977年10月12日, 国务院正式批准教育部意见, 宣布当年立即恢复高考。自此, 我们迎来了新时代的高考。
二、考试的程序
科举考试在程序上有一定的合理性,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公平、公开、公正精神的追求。科举制度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 统一考试, 平等竞争, 择优录取, 公开张榜”的原则, 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 在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同时, 也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
科举制度基本上防止了官吏滥用职权。这主要体现在从试题的命制到批阅都很难做手脚。比如:宋代科考中的“锁院”、“糊名法”、“誊录制”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以权谋私。
科举制度在一定层面上提高了公众的文化素质。“十年窗前勤苦读, 一举成名天下知”寒素子弟也能通过考试入仕为官。而且一个人中举会影响到周围的许多人, 这对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是大有好处的。
现代的高考制度在程序上也体现了一定的合理性, 具体有:现代高考制度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考试面向全国公民, 不论出身、社会地位、没有民族、性别区分, 只要能达到全国统一考试的要求, 就可以进入高校学习。
从试题的的选择到试卷的批阅都遵循一定的程序。例如, 参与试题命制的人是不能与外界有任何联系的, 这就保证了试题的绝密, 对考生身份的仔细判别, 对试卷实行“密封制”等, 避免了高考作弊.
高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民的素质。在当今中国普通老百姓也认识到了高考的重要性、读书的重要性, 这就普及了社会各阶层的文化素养, 这也会感染社会, 我们的社会才会出现“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
三、从科举制度的弊端看现代高考制度的弊端
(一) 科举制度的弊端
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由明代开始, 科举的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 因此, 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 思想逐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在清代科举最致命的弱点是, 在后期它选拔出来的人才不能适应当时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例如, 清后期实行洋务运动, 创办了一批新式企业, 这些企业需要运用西方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来经营管理, 而出身科举的人对这些是非常的陌生的, 无法胜任工作。这时, 有识之士提出“废科举、兴学堂”, 1905年, 随着一纸诏令科举制终于消亡。
(二) 高考制度的弊端
我们现代的高考制度到底有没有弊端呢?第一、“让学生不堪重负”是社会对高考谴责最多的。第二、高考对素质教育的影响:高考片面追求升学率, 所以各学校基本上就是应试教育, 因此素质教育搞不好根源在于考试制度。第三、“同一张考卷不同录取分数线”, 统一高考分数线不统一。比如上北京的大学, 北京当地学生的分数就要比其他地方学生低许多, 这也是当今社会人们对高考不公平的谴责, 但却无能为力。第四、“高分低能”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第五、在高考改革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腐败现象。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要做的是如何预防职权的滥用, 尽量避免这些弊端, 而不是因噎废食般取消考试制度。
四、结语
我们要用继承和发展的观点认识我国古代考试制度的变革和发展。我们要继承科举制度中好的东西: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完善考试制度, 有利于人才选拔;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则危害严重;我们要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正确观念。我们最重要的是要联系现实:我国当前推行的考试改革体现了组织和发展教育事业的国家职能。我国的考试改革要始终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 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 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原则。这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如果我们能够认真反思科举考试留给我们的启示, 我们的现代高考制度将会变得更完善, 我们的高考改革也会顺利进行下去了。
摘要: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官制度, 同时也是一种与教育紧密相关的考试制度。1905年9月2日, 随着光绪帝的一纸诏令, 绵延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永远退出了中国历史舞台。高考, 指的是高等教育入学考试。我国从1977年恢复高考, 三十多年以来, 经历了多次改革, 发展到当今, 我国高考已经较为成熟和完善。然而任何一种制度的形成与发展都符合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需要。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 它必然会出现不能与之相适应的表现。因此, 在科举被废除一百多年之际, 应当站在历史的高度, 纵观科举制度的兴衰历史, 探究其与当今的高考制度有没有关系, 有什么样的关系, 做到以史为鉴。
关键词:科举,科举考试,现代高考制度
参考文献
[1]古代文化常识[M].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
[2]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3]宋小梦.理性对待高考改革[M].
[4]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人教版)
现代考试制度 篇2
考试科目:《中国公务员制度》
一、大作业题目(内容):
一、简述公务员的条件(10分)
答: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年满十八岁;
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具有良好的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6.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
7.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简述公务员的义务(15分)
答: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义务;接受群众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忠于职守,服从命令;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公正廉洁;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三、简述公务员的权利(15分)
答:非因法定事由和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行政处分;有权获得履行职责所应有的权力;有权获得劳动报酬和享有保险、福利待遇;有权参加培训;提出批评和建议权;有权提出申诉和控告;有权要求依法辞职;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四、结合当前“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公务员?(60分)
联系群众,做一名合格的人民公仆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当今,全国掀起一股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高潮,作为一名曾在山区基层工作三年的公务人员,我想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谈些心得体会。
一、扎根基层人为本,换位思考勤服务
2010年,我通过招考成为了一名工商系统的基层公务员,主要从事监管执法和登记注册工作。由于地处山区基层,接触和面对群众的机会很多,不管是到乡镇执法检查、定期送照下乡,还是在登记窗口接受咨询和受理业务,无一例外都要跟群众“打交道”。在基层监管执法的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一些群众不理解、闹情绪,试图暴力抗法的情况;有时前来办理证照的群众文化程度较低,对办证流程不理解,埋怨手续太过繁琐不予配合等各种纷繁复杂的情况,学会做好群众思想工作,走群众路线是保证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经过反复学习和摸索,每次面对群众的抵触情绪,我都通过耐心的讲解和教育,与他们真诚地沟通与深入地交流,虚心地听取群众的意见与建议,使他们给予我们工作上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均取得较好的成效。
在基层工作的几年里,我充分意识到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做好群众工作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换位思考。将自己置于群众的位置和角度上,用群众的眼光和立场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需,干群众所盼”,充分考虑不同群众的利益和承受能力,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宗旨。若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能坚持做到这点,做好群众工作 1
并不是难事。
二、角色转变心不变,为民服务在心间
2013年,我通过选调有幸成为省农业厅农机化办的一员,主要负责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尽管离开了基层,角色发生转变,但立足本职,为民服务依然是我工作坚持的重点。虽然在农机化办工作的时间不长,但通过接触农业、农机工作,并几次到基层走访调研,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农业工作者,要牢固树立心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思想,晓民情,知民意,解民忧,要学习和掌握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做好农业政策的执行者和传播者。
坚持群众路线,是我们做好农业机械化的基础、动力和力量源泉。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市场主体是农民群众,要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提高农民发展农机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首先,要心里时刻装着群众,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着眼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推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农业问题;其次,多接“地气”,到基层中去、到群众中去,虚心耐心听取群众意见,集中群众智慧,总结实践经验,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再次,要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摒弃“形式主义”,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提一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养成兢兢业业、踏实肯干的作风。下一步我将努力钻研专业知识,多思考、勤总结、广积累,善于同农民交心、交朋友,真心实意地为农民答疑解惑,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干。
三、源于群众为群众,联系群众得实惠
我们是群众的一份子,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贴近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办实事,是每位党员干部的职责。我们不能以一种被动的心态去看待和接受任务,而应从中真正体会并感受到,主动地为民办事,求真务实,对我们自己来说,也能从中得到真正的实惠。当我们摆正心态,带着深厚感情,到群众中去,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与群众“打成一片”,不走过场、不讲形式,紧紧依靠群众、尊重群众,向群众学习、与群众互动、为群众办好事,干实事,我们就能真正地了解基层,集思广益,凝聚起群众的智慧与力量,这对于我们明确工作的方向、制定和执行政策,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能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动力,达到双向的效果。当遇到矛盾时,有着扎实的群众基础和浓厚的“朋友”情怀,我们就能顺利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及时化解矛盾。
当从群众中得到实惠的同时,我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依靠人民群众获得智慧,广大人民群众也对我们充满着期盼,希望党员干部能够为他们创造更多的福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善于与群众沟通,并注意方式方法,勤于发现问题,通过不断深入基层调研、总结,耐心地倾听群众关于各种农业政策的心声与呼声,提出切实解决问题的方针和政策。无论何时,群众都是我们最有力的后盾,是我们工作的生命线。
通过参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深刻地认识到坚持群众路线是做好农业工作的重要保证。农业机械化作为提高农业科技和装备水平的重要载体和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而群众的满意度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衡量我们能否胜任一名合格的人民公仆的重要标准。我们要立足本职,紧密联系群众,为发展现代农业贡献力量。
从小事难事做起、练好本领做开拓创新的事业人。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新录公务员只有积极主动地
承担工作,在实践中锻炼,才能尽快地成长起来,成熟起来。
一是从小事做起。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这精辟地指出了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小事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小事与大事只是相对而言,大事寓于小事之中,要做好小事也是不容易的。比如,像陈厅长所说的如何搞好调研,调研看是小事但是调研是决策、出台政策的前提,调研也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从列调研提纲、召开座谈会、到整理成文,不下功夫是搞不好一篇有质量的调研报告。再如一些所谓的小事,收发文件,统计数据,搜集情况等,这些都是基础性工作,看起来是小
事,其实事关工作大局,很有学问。自己要乐意做,要创新地做。决定人生命运的往往是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和细节,而这些小事和细节体现的恰恰是一个人的教养、人格和胸襟。
二是从难事做起。难事,费时费力难办之事。作为新公务员,遇到难事,不要因为自己是新手而绕道走,回避它,应该迎难而上。做难事得到的锻炼多,得到的经验多,提高快。自己要多向老同志学,多向领导学,看他们是怎样解决问题的。在工作中要主动参与做难事,解难题,直至能独立解决难题。同时,要针对自己的弱点,有意识地加强锻炼,变弱点为强点,为做难事提供本领支撑。
三是一心扑在工作上。一个人的工作成绩、工作成就与其对工作的痴迷程度是成正比的。要以沈浩为镜,对照自己,让思想受到教育,心灵受到净化,精神得到洗礼。不论何种岗位,何种行业,都需要保持积极主动工作的精神。作为新公务员,对工作不能作为谋生的手段,而应该作为事业来追求,全心身地投入到工作之中。把工作视为自己的第二生命。工作时间要做工作,休息时间也要思考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尽快适应机关工作,成为机关工作的佼佼者,从而脱颖而出。
答题要求 :
1、自拟题目;
2.中心明确、联系实际恰当、内容充分;
3.语言通顺、条理清楚、结构完整;
现代学校制度下的现代校长 篇3
一、做学校发展战略总设计师,完善现代学校制度的内部框架
学校作为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主体,在其内部制度建设上必须要有整体性和系统性。单一的制度建设在初始阶段是必要的,但是还不够,现代学校制度是学校制度的总和,所以现代学校应该着力构建学校的主干制度作现代学校制度的支撑,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从而逐步完善学校的制度体系。
一是制定《学校章程》。
学校章程是学校针对具体的校情,依据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规律,对办学性质、办学宗旨、发展目标、培养目标、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党的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行政管理、校内申诉及调解、学校决策程序等重大问题做出全面规范而形成的自律性的基本文件。它是校内的“小宪法”,是依法管理学校的总纲。主要明确现代学校应有的领导体制、管理体制、组织架构、权责关系,突出依法治校、法人治理和民主管理理念,这既是现代学校制度文明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内部制度的根本依据。我校目前已经完成学校章程的制定。在制定学校章程的过程中,我们根据时代对学校发展的要求和学校发展的定位补充了校务委员会等民主管理的内容,让学校章程更多地具有时代的特色,同时也为即将到来的学校自治提供基本的支撑。
二是制定《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
学校的发展规划是学校的办学理念、价值追求,中长期发展目标以及实施途径和方法的整体性构想,是学校构建和谐教育的发展蓝图。发展规划在制定的过程中,第一要有前瞻性。因为学校是培养未来社会人的地方,这就要求学校的发展基于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来办教育,因此,需要我们有对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第二要立足学校的实际。发展规划真正体现它的价值要具有可行性,不是空中楼阁。这就需要对学校的发展现状有清醒的认识,基于学校的校情来发展学校才是现实的选择,更是唯物主义的态度。照顾历史的传承,又着眼明天的发展,学校的规划才能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寻找平衡,也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
三是制定《学校民主管理制度》。
学校民主管理制度是现代学校制度赋予时代使命,也是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内涵,对学校领导责、权、利的授予、转移、监督、制衡等进行制度设计,完善学校民主决策、依法管理、强化监督制衡机制,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供制度上的保证。
二、做学校文化建设的主创者,提升现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品质
学校以中国传统水文化为依托,努力挖掘其丰富的哲学内涵与博大的文化精髓,构建学校文化。校训一上善若水、校风—海纳百川、教风—润物无声、学风一水滴穿石。学校秉承琅小愉快教育和小主人教育的传统,坚持走内涵发展与特色发展之路,以“传中华文化,育向善之人”为愿景,涵养教育智慧,收获生命快乐,成为琅小教育集团的一支生力军,一所家长和学生向往的学校。在学校文化主线明确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培养目标努力构建校本课程的体系,让文化生根,积极建设开发体现文化特质的校本课程,让文化建设有实实在在的载体,让课程成为促进儿童发展的载体。德行修炼课程、健体健智课程、经典诵读课程、安全法律课程、节能环保课程、国际交流课程、心理建设课程正在汉江逐步实施。学校还创生了水文化艺术节、十岁生日会、毕业典礼、体育文化节、艺术创造节等校本节日,让愉快教育成为每个学生的享受。这样学校文化建设不是浮于表面的摆设,而是学校发展的根脉。
学校文化建设主线的明晰,让学校从众多的学校中亮出了自己的旗帜,这是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鲜明的标识,带有独特的印记,学校才能走上既体现教育发展的普适性,又彰显学校发展个性化的健康发展的路径,为学校可持续发展与特色发展奠定基础。
三、做全面教育质量的领导者,完善现代学校组织和文化配套制度
要实现全面质量的管理,必须建立一整套的制度,并且逐步完善相应的机制。汉江路小学准备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课堂教学的改革。
总的设想是用灵动课堂的文化概念逐步解决学习效率的问题。这样的考虑是基于全国教学改革的经验:广东的生本教育的实验、杜郎口旋风、洋思的经验等。概括他们成功的经验就是落实教学基本理念。我们提出的课堂教学改革的理念是“以学定教,整体优化”。“以学定教”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教从学出发(目标)。
就是依据学情来确立教学的目标。教师关注学科,更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难点和重点,以此确立的教学目标才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 教为学服务(设计)。
就是以学生的“学”为主线设计教学方案,组织教学活动,并根据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因素,调整教学方向、速度和进程。
3. 教保障学(时间)。
课堂上最直观、最生动、最精彩的活动是学生的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保证学生充分的学习活动时间。使课堂教学重心由“教”向“学”的转移。
4. 学验证教(效果)。
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状态与效果),来诊断、分析教师的“教”的水平(包括教材解读、教学设计、教学行为、教学方法),帮助教师树立“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观念,指导教师不断反思、改进教学,追求教学的高效率,努力实现“功在课前、效在课中、乐在课后”的高效、快乐工作理念。
“整体优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学生素质发展的全员性,学生素质发展的全面性,教学目标实现的整体性。我们力求通过课堂教学的改革真正实现润物无声的教育理想。
二是师资队伍的打造。
现代礼仪考试要点 篇4
1.礼仪的社会性:礼仪贯穿于整个人类的始终,遍及社会的各个领域,渗透到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只要有人和人的关系存在,就会有作为人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礼仪的存在。
2.礼仪的差异性:同一礼仪形式常常会因时间、地点的不同而使其意义出现差异。
3.个人礼仪:是社会个体的生活行为规范与待人处世的准则,是个人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待人、物等方面的具体规定,是个人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教养良知等精神内涵的外在表现。个人礼仪的核心是尊重他人,与人友善,表里如一,内外一致。4.礼仪的含义:礼节、礼貌、仪表、仪式、风俗
5.遵守原则:敬人原则、宽容原则、真诚原则、适度原则、从俗原则
6.礼仪的特点:文明性、共同性、多样性、变化性、规范性、传承性
7.礼节:指人们在交际场合,相互尊重、友好的惯用形式,是礼貌的具体表现方式。
8.礼仪:从广义上讲,指的是一个时代的典章制度;从狭义上讲,指的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礼的精神及要求的行为准则或规范的总和。
9.礼仪修养: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社交目的,按照一定的礼仪规范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礼仪的品质、意识等方面所进行的自我完善和自我改造。
10.电话三原:电话响起三声前接起;谈话在三分钟内;三个礼貌用语 11.西装:三原色(不超过三种颜色);三一定律(即公文包,要带,皮鞋颜色相同);三个错误(1,右袖商标没拆
2,穿袜子出错
3,领带出错)
12.家庭礼仪:指的就是人们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用以沟通思想、交流信息、联络感情而逐渐形成的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和礼节、仪式的总称。
13.会议纪要:是指择要记述会议概况、议程和会议精神、决议内容的一种公文。
14.公务凝视区:是在洽谈业务、磋商问题和贸易谈判时所使用的一种凝视。凝视的区域以两眼为底线、额中为顶角形成的三角区。
15.社交凝视区:这是社交场所使用的一种凝视。凝视的区域以两眼为上线,唇心为下顶角所形成的倒三角区。
16.三一律:就是要求男士在正式场合露面时,应当使自己的公文包与鞋子、腰带色彩相同。它所强调的,实际上就是色彩搭配的问题。
17.散点柔视:将目光柔和地照在别人的整个脸上,而不是聚焦于对方的眼睛,给人一种连盯带瞪的不友善感觉。同时不可反复打量对方,不可长久注视陌生的异性,不要随便使用鄙视、轻蔑、愤怒、仇视的目光。
18.界域语:是交际者之间以空间距离所传递的信息,它是人际交往的一种特殊的无声语言。
19.个人形象:它所指的是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所留给他人的总的形象,以及由此而使他人对其所形成的总的评价和总的看法。
20.国宴:特指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为国家庆典或为外国元首、政府首脑来访而举行的正式宴会,是宴会中规格最高定的。按规定,举行国宴的宴会厅内应悬挂两国国旗,安排乐队演奏国歌及席间乐,席间主、宾双方有致辞、祝酒。
21.礼宾次序:是指国际交往中对出席活动的国家、团体、人士的位次按某些规则和惯例进行排列的先后次序。它体现东道主(东道国)对宾客所给予的礼遇。礼宾次序在国际性集会上还体现各国的平等地位。22.掷瓶礼:是下水仪式上独具特色的一个节目。它在国外由来已久,并已传入我国。它的目的,是要渲染出喜庆的气氛。它的做法是由身着礼服的特邀嘉宾双手持握一瓶正宗的香槟酒,用力将瓶身向新船的船头投掷,使瓶破之后酒香四溢,酒沫飞溅。在嘉宾掷瓶以后,全体到场者须面向新船行注目礼,并随即热烈鼓掌。
23.过谦适当原则:在国际交往中涉及自我评价时,虽然不应该自吹自擂,自我标榜,一味地抬高自己,但是也绝对没有必要妄自菲薄,自我贬低,自轻自贱,过度地对外国人进行谦虚、客套。如果确有必要,在实事求是的前提下,要敢于并且善于对自己进行正面的评价或肯定。
24.大礼服:即燕尾服。黑色或深蓝色上装,前摆齐腰剪平,后摆剪成燕尾样子。翻领上镶有缎面。下衣为黑或蓝色配有缎带裤腿外面有黑丝的长裤,系白色领结。配黑皮鞋、黑丝袜、白色手套。一般是参加较正式的舞会、酒会时穿着。
25.礼仪文书:是指社交礼仪方面的书面材料。在社会活动的交往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组织与
26.27.28.29.组织之间用来调整、改善和发展相互关系的书面文字,就是礼仪文书。
小礼服:亦称晚餐礼服或便礼服,为全白色或全黑色西装上衣,衣领镶有缎面,腰间仅有一纽扣,下衣为配有缎带或丝腰带的黑裤。系黑色领结,黑皮鞋。一般为参加晚餐后举行的晚会、音乐会、剧院演出活动时穿用。
奠基仪式:通常是一些重要的建筑物,比如大厦、场馆、亭台、楼阁、园林、纪念碑等等,在动工修建之初正式举行的庆贺性活动。
公务礼仪:是一项实用性很强的礼仪,即公务人员在日常公务活动中逐渐形成并得以公认、必须遵循的礼仪规范。热情适度原则:“热情适度“,是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人们在参与国际交往,直接同外国人打交道时,不仅待人要热情而友好,更为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待人热情友好的具体分寸。否则就会事与愿违,过犹不及。
二、简答题
1.礼节、礼貌、礼仪的区别与联系?
礼貌,指在人际交往中,通过言语、动作向交往对象表示谦虚和恭敬。礼貌侧重于表现人的品质与素养。礼节,指人们在交际场合,相互尊重、友好的惯用形式,是礼貌的具体表现方式。没有礼节,就无所谓礼貌;有了礼貌,就必然伴有具体的礼节。
礼仪,是对礼节、仪式的统称,指在人际交往中,自始自终地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
礼貌是礼仪的基础,礼节是礼仪的基本组成部分。礼仪在层次上要高于礼貌、礼节,其内涵更深、更广。礼仪实际上是由一系列的、具体的、表现礼貌的礼节所构成的,是一个表示礼貌的系统而完整的过程。2.礼仪修养的作用?
礼仪修养的作用:1)整合社会,维持社会正常秩序;2)礼仪能引起人们娱乐,具有审美价值;3)它凝结着人类的理想、智慧和创造力量,具有有利于人类生存和相处、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性质;4)良好的礼仪能使人感到完善,使人产生兴奋的情绪,并进而产生积极的态度和行为,使人们感受到美,从而易于使交往对象产生认同感,获得交往的成功。3.礼仪修养的目的?
礼仪修养的目的是通过修养,使个人的言行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与自己的身份、地位、社交角色相适应,从而被人理解和接受。4.庆祝表彰会的礼仪?
“热烈、欢快、隆重”是庆祝表彰会的基本气氛,为体现这一点,就必须做到: 一是会场布置采用大红横幅、彩旗、宣传标语、敲锣打鼓来体现这种气氛。二是做好迎送工作;
三是会议发言要短小精悍,每一个发言结束时,主持人要引导会场热烈鼓掌;
四是表彰时先由领导宣布表彰决定,并为受表彰人颁发奖状、锦旗或奖金,宣读祝贺词; 五是会后可安排联欢会、电影招待会、舞会或庆功宴会、座谈会等形式与之呼应。5.商务洽谈的礼仪?
提前约定时间,并按时赴约;创造融洽的洽谈氛围;要以礼相待,真诚合作;参加洽谈的人员应注意:自我介绍要得体,提问时语气要委婉,回答要实事求是。6.自助餐的礼仪?
排队取菜;循序取菜;量力而行;多次取菜;避免外带;送回餐具;照顾他人;积极交际。
7.开业典礼的礼仪?
举行开业典礼,要遵循“热烈、隆重、节俭”的原则;仪式现场的布置,应突出喜庆、热闹的气氛;安排发言;宣布仪式完毕后,引导客人进店参观;欢迎首批顾客。8.个人简历应包括的内容?
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电话号码、E-mail;求学经历情况,曾经获得的学位证书;进修教育情况,学过哪些课程;工作经历及原工作职责、职务与成就。9.接待来宾的一般礼仪?
熟悉工作职责;食宿安排;迎接;安置宾客休息;接受访问。
10.在正式宴会中,桌次的安排有哪些规矩?
居中为上;以右为上;以远为上;临台为上;在排列每张桌子上的具体位次时,主要有“面门为主”、“右高左低”、“各桌同向”三个基本的礼仪惯例。
11.男性与女性握手应注意的礼仪?
与女性握手,应等对方首先伸出手,男方只要轻轻的一握就可。如果对方不愿握手,也可微微欠身问好,或点头、说客气话等代替握手。一个男子如主动伸手去和女子握手,则是不太适宜的;在握手之前,男方必须先脱下手套,而女子握手,则不必脱手套,也不必站起。握手时,应微笑致意,不可目光别处看,或另与第三者谈话。握手后,不要当对方的面擦手;与女性握手,最应掌握的是时间和力度。一般来说,握手要轻一些,要短一些,也不应握着对方的手用劲摇晃。12.上下级握手应注意的礼仪?
与上级或下级之间的握手礼仪:除应遵守一般的握手礼仪外,还要注意上级为了表示对下级的友好、问候,可先伸出手,下级则应等对方有所表示后再伸手接握;当遇到几位都是你的上级时,握手时应尽可能按其职位高低的顺序,如同来的上级职位相同,握手的顺序应是先长者(或女性),然后再是其他人;上级与下级握手,一般也应以其职位高低为序,遇有自己熟悉的下级,握手时同时也应说些问候、鼓励和关心的话;不论与上级还是下级握手,都应做到热情大方,遵守交往礼节;下级与上级握手时,身体可以微欠,或快步趋前用双手握住对方的手,以示尊敬,但切不可久握不放,表示过分的热情;上级与上级握手同样要热情诚恳,应面带笑容,注视对方的眼睛,切记用指尖相握,或敷衍一握了事。13.在直接面对面的交谈中应该注意的礼仪?
直接言谈即听者与言者在同一场所进行的面对面的交流。在直接言谈中,有以下几点须多加注意:谈吐的仪态;话题的选择;言者的表现;听者的反应。14.服饰穿戴选择的基本原则?
①服饰的选择要与穿戴者所处的环境相协调;②要与穿戴者的社会角色相协调;③要与穿戴者的自身条件相协调;④要与穿戴的时节相协调;⑤要特别注意整洁和清洁。15.西装的穿法?
要拆除衣袖上的商标;要熨烫平整;要系好纽扣;要不卷不挽;要慎穿毛衫;要巧配;要少装东西。16.商界女性的穿着礼仪?
商界女士在正式场合的着装,惟独以裙装为佳。在所有适合于商界女士在正式场合所穿的裙式服装中,套裙又是名列首位的选择。一套套裙的全部色彩至少不要超过两种。在穿着套裙时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五个:通常套裙之中的上衣最短可以齐腰,而其中的裙子最长则可以达到小腿的中部;穿着到位;考虑场合;协调妆饰;兼顾举止。17.化妆的规则?
在工作岗位上,应当化以淡妆为主的工作妆;应当避免过量地使用芳香型化妆品;应当避免当众化妆或补妆;应当力戒与他人探讨化妆问题;应当力戒自己的妆面出现残缺。18.介绍在社交活动中的作用?
介绍是社会交往中人们相互认识、建立联系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它主要指从中沟通,使双方建立关系的意思。在社交场合中,介绍和被介绍,是一种经常采用的形式;介绍最突出的作用在于能缩短人们之间的距离;介绍是能帮助扩大社交的圈子,加快彼此的了解;介绍还可及时取消不必要的误会。19.谈谈参加舞会的礼仪?
参加舞会,服装要整齐,仪态要端正;较正式的舞会,第一场舞,由主人夫妇、主宾夫妇共舞;第二场舞,男主人与主宾夫人、女主人与男主宾共舞;男子应避免只与一位女子共舞,也应避免同性之间共舞;男方邀请女方跳舞,应仪表端正,举止大方,不可太勉强对方;跳舞时,应注意舞姿,舞步不宜过大。男方的右手应在女方腰部正中,不能超过女方腰的正中;自己不熟悉的舞步,不要下场;跳舞时不得吸烟,不能戴口罩,不允许大声喧哗。
20.进行出国访问时,应该做好哪些工作?
确定出访国与出访日期;经过报批并通报给东道主;办妥护照与签证;制定具体而详尽的访问日程;确定出访时乘坐的交通工具;准备必要的卫生检疫证明;认真做好安全保密工作;充分了解出访国的风土人情与主要交往对象的个人状况。
21.在安排外事参观游览的项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选定参观游览项目,主要考虑以下因素:①来访的目的和性质;②来宾的意愿、兴趣;③考虑当地条件的可行性;④季节与时间的可能性。22.家庭礼仪的特点?
家庭礼仪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感情联络为目的、以相互关心为原则、以社会效益为标准四个方面。
23.涉外交往中为什么每个人都必须时时刻刻维护个人形象?
个人形象所指的是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所留给他人的总的形象,以及由此而使他人对其所形成的总的评价和总的看法。每一个人的个人形象,都真实地体现着他的个人教养和品位;都客观地反映了他个人的精神风貌与生活态度;都如实地展现了他对交往对象所重视的程度;都是其所在单位的整体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国际交往中还往往代表着其所属国家、所属民族的形象。基于以上原因,在涉外交往中每个人都必须时时刻刻维护自身形象,特别是要注意维护自己在正式场合留给别人的初次印象。
要维护好个人形象,重点是要注意下列六个环节:仪容;表情;举止;服饰;谈吐;待人接物。24.外事礼仪的总体要求?
友好相处,互惠互利;遵守时间,不得失约;尊重老人和妇女;尊重各国的风俗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和举止言谈。
25.国际交往中以右为尊的原则?
在各种类型的国际交往中,大到政治磋商、商务往来、文化交流,小到私人接触、社交应酬,但凡有必要确定并排排列时的具体位置的主次尊卑,“以右为尊”都是普遍适用的。
按照惯例,在并排站立、行走或者就座的时候,为了表示礼貌,主人理应主动居左,而请客人居右。男士应当主动居左,而请女士居右。晚辈应当主动居左,而请长辈居右。未婚者应当主动居左,而请已婚者居右。职位、身份较低者应当主动居左,而请职位、身份较高者居右。在接待外宾的过程之中,当主人前往外宾下榻之处进行拜会或送行时,主人的身份应当是“客人”,而外宾在此时此地则“反客为主”了。
谈判桌横放于室内时,以面对正门的一侧为上座,以背对正门的一侧为下座;位于主谈者右侧的位置在地位上高于位于其左侧的位置。
举行国际会议时,会议主席台上依次的排列也是讲究“以右为尊”的,发言者所使用的讲台亦须位于主席台的右前方。
在各类国际交往中所悬挂的国旗,大都采用并排悬挂的方法。在进行操作时,必须以“以右为尊”原则为指针。
26.在涉外交往中如何做到“入乡随俗”?
必须充分地了解与交往对象相关的习俗;必须无条件地对交往对象所特有的习俗加以尊重;在涉外交往中,当自己身为东道主时,通常讲究“主随客便”;而当自己充当客人时,则又讲究“客随主便”。在本质上讲,这两种做法都是对“入乡随俗”原则的具体贯彻落实。27.简述签约的礼仪?
签约,即合同的签署。在具体操作时,它又分为草拟阶段、准备阶段与签署阶段等三大部分。在商务交往中,人们在签署合同之前,通常会做好以下几个步骤的准备工作: 一是布置好签字厅。
二是安排好签字时的座次。三要预备好待签的合同文本。四要规范好签字人员的服饰
签字仪式的正式程序一共分为四项: 第一,签字仪式正式开始。
第二,签字人正式签署合同文本。
第三,签字人正式交换已经有关各方正式签署的合同文本。第四,共饮香槟酒互相道贺。24.自助餐的礼仪?
排队取菜;循序取菜;量力而行;多次取菜;避免外带;送回餐具;照顾他人;积极交际。
三、论述题
1、举例说明直接言谈的礼节?P32 直接言谈即听者与言者在同一场所进行的面对面交流。在直接言谈中,有以下几点须多加注意: 1)谈吐的仪态:不论言者还是听者,交谈时双方必须保持精神的饱满;表情自然大方和颜悦色;站立寒暄也好,坐着聊天也罢,两人均应目光温和,正视对方,以示尊重;两人之间的距离可视双方关系的亲疏而定。
2)话题的选择:首先要选择交谈者喜闻乐见的话题;其次要回避众人忌讳的话题;最后不宜谈自己不太熟悉的话题。
3)言者的表现:谈话者语言表达应准确明了,语意完整,合乎语法,语言轻柔,语调亲切,语速适中。4)听者的反应:听者在交谈中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全神贯注,认真聆听是其首要任务。在聆听时要
适时作出积极的反应,以表明你聆听的诚意。在交谈中做“永远”的听众,一言不发也是会令众人扫兴的。
2、在国际交往中如何身体力行地遵守“爱护环境的原则”?
在国际交往中,能否以实际行动“爱护环境”,已被视为一个人有没有教养、讲不讲社会公德的重要标志之一。要明白光有“爱护环境”的意识还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要有实际行动;与外国人打交道时,在“爱护环境”的具体问题上要好自为之,严于自律。要对细节多加注意,切勿因个人的不拘小节而引起非议。
要备加注意的细节问题有下列八个方面:不可毁损自然环境;不可虐待动物;不可损坏公物;不可乱堆乱挂私人物品;不可乱扔乱丢废气物品;不可随地吐痰;不可到处随意吸烟;不可任意制造噪声。
3、什么是“热情适度的原则,如何遵守这一原则?
“热情适度“,是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人们在参与国际交往,直接同外国人打交道时,不仅待人要热情而友好,更为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待人热情友好的具体分寸。否则就会事与愿违,过犹不及。
遵守这一原则关键是要掌握好下列四个方面的“度”:
①关心有度,也就是说不宜对外国友人表现得过于关心;
②批评有度,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对待外国友人的所作所为,只要其不触犯我国法律,不有悖于伦理道德,没有侮辱我方的国格人格,不危及其人身安全,那么通常就没有必要去评判其是非对错,尤其是不宜当面对对方进行批评指正,或是加以干涉;
③距离有度,也就是说与外国人进行交往应酬时,应当视双方关系的不同,而与对方保持与双方关系相适应的适度的空间距离。小于0.5米的私人距离适用于家人、恋人与至交。大于0.5米,小于1.5米的社交距离适合于一般性的交际应酬。大于1.5米,小于3米的礼仪距离适用于会议、讲演、庆典、仪式以及接见。在3米开外的公共距离适用于在公共场所同陌生人相处;
④举止有度,也就是说与外国人相处之际,务必要对自己的举止动作多多检点。切勿因为自己举止动作过分随意,从而引起误会,或是失敬于人。做到“举止有度”要注意不要随便采用某些意在显示热情的动作和不要采取不文明、不礼貌的动作。
4、谈谈如何写求职信以及应聘礼仪?
个人简历书写礼仪:个人简历是一种书面的自我介绍,应尽量提供自己最优秀的一面,但不能吹嘘,必须实事求是,绝对诚实,同时,个人简历要简练,一般篇幅不要超过两页纸,而且最好使用打字的方法,不能出现文字或语法错误、涂改擦痕;个人简历应包括以下内容: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电话号码、E-mail;求学经历情况,曾经获得的学位证书;进修教育情况,学过哪些课程;工作经历及原工作职责、职务与成就。
求职面试礼仪:首先要设法了解你希望就职的那个公司或单位尽量多的情况;其次,要尽可能全面地了解你自己,应认真考虑一下你究竟想在业务上干点什么名堂,该工作是否有助于实现个人目标,还应想一想通过何种途径可以证明你以前的经历能使你胜任未来的工作;并且记住以下建议:准时赴约;要等接见者请你就座时才能按指定位置入座;服饰打扮要稳重正式;不要结伴前往面试;带上个人简历、证件、介绍信或推荐信等必要的材料;讲话时要充满自信回答提问尽量详细;及时告辞;要有礼貌。
5、商务人士的着装礼仪?
从总体上来说,装束礼仪要求商务人员的穿着打扮必须既符合其身份,又符合其规范。
西装目前是全世界最流行的一种服装,也是商界男士在正式场合着装的优先选择。西装选择时要关注其面料;关注其色彩,适合于男士在商务交往中所穿的西装的色彩理当首推藏蓝色,越是正规的场合越讲究单色的西装;关注其图案;关注其款式;关注其造型;关注其尺寸;关注其做工。根据西装礼仪的基本要求,商界男士在穿西装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七个方面的西装的具体穿法问题:要拆除衣袖上的商标;要熨烫平整;要系好纽扣;要不卷不挽;要慎穿毛衫;要巧配;要少装东西。与西装为伍的衬衫应当是正装衬衫。不穿西装上衣而直接穿长袖衬衫、打着领带去参加正式活动是不合乎礼仪规范的。商界女士在正式场合的着装,惟独以裙装为佳。在所有适合于商界女士在正式场合所穿的裙式服装中,套裙又是名列首位的选择。一套套裙的全部色彩至少不要超过两种。在穿着套裙时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
有以下五个:通常套裙之中的上衣最短可以齐腰,而其中的裙子最长则可以达到小腿的中部;穿着到位;考虑场合;协调妆饰;兼顾举止。
6、详细阐述签约的礼仪?
签约,即合同的签署。在具体操作时,它又分为草拟阶段、准备阶段与签署阶段等三大部分。在商务交往中,人们在签署合同之前,通常会做好以下几个步骤的准备工作:
一是布置好签字厅。布置它的总原则是庄重、整洁、清静。一间标准的签字厅,应当室内铺满地毯,正规的签字桌为长桌,其上最好铺设深绿色的台呢。签署双边性合同时,可放置两张座椅,供签字人就座。签署多边性合同时,可以仅放一张座椅,供各方签字人签字时轮流就座;也可以为每位签字人各自提供一张座椅。签字人在就座时,一般应当面对正门。
二是安排好签字时的座次。在签署双边性合同时,应请客方签字人在签字桌右侧就座,主方签字人则应同时就座于签字桌左侧。双方各自的助签人,应分别站立于各自一方签字人的外侧,以便随时对签字人提供帮助。在签署多边性合同时,各方签字人签字时,须依照有关各方事先同意的先后顺序,依次上前签字。他们的助签人应随之一同行动。在助签时,依“右高左低”的规矩,助签人应站立于签字人的左侧。
三要预备好待签的合同文本。依照商界的习惯,在正式签署合同之前,应由举行签字仪式的主方负责准备待签合同的正式文本。
四要规范好签字人员的服饰按照规定,签字人、助签人以及随员,在出席签字仪式时,应当穿着具有礼服性质的深色西装套装、中山装套装或西装套裙,并且配以白色衬衫与深色皮鞋。男士还必须系上单色领带,以示正规。
签字仪式的正式程序一共分为四项:第一,签字仪式正式开始。有关各方人员进入签字厅,在既定的位次上各就各位。第二,签字人正式签署合同文本。商务礼仪规定:每个签字人在由己方保留的合同文本上签字时,按惯例应名列首位。因此,每个签字人均应首先签署己方保存的合同文本,然后再交由他方签字人签字。第三,签字人正式交换已经有关各方正式签署的合同文本。各方签字人应热烈握手,互致祝贺,并相互交换各自一方刚才使用过的签字笔,以示纪念。第四,共饮香槟酒互相道贺。
7、举例说明外事礼仪的总体要求?P128-129 1)友好相处,互惠互利
对外交往要以宽阔的胸怀和精神相处,双方在互利互惠的原则下进行相互合作与交流,即使由于条件所限难达成互利的协议也不应采取欺诈、强制手段来谋取自身的利益。2)遵守时间,不得失约
这是国际交往中非常重要的礼貌。参加各种外事活动,要按时抵达。过早抵达,会使主人因未准备完毕而尴尬;过迟抵达,会使主人与客人等过久而失礼;万一因故不能应邀赴约,要礼貌告知主人,并表示歉意。
3)尊重老人和妇女
尊重老人和妇女是我国传统美德。也是在涉外交往中也是必备的品质。在上下楼梯、进出电梯、车辆时,都应礼让老人和妇女先行;对同行的老人和妇女,男子应帮助提较重物品;进出大门,要主动帮助他们开门、关门;进出屋时,要帮助他们穿脱大衣外套等,同桌用餐时,男子应主动帮助他们入座、离席。
4)尊重各国的风俗习惯
不同的国家、民族,由于不同的历史、文化、宗教等因素,各有其特殊的风俗习惯和礼节。如到一个新国家或初次参加活动,应多了解、留意、多观察,不懂或不会做的事,可仿效别人做。5)注意个人卫生和举止言谈
国际交往中要注意个人卫生,衣着整齐美观,衣袖要干净,皮鞋要上油檫亮,穿西装打领带,穿中山装要扣好领扣,领钩,梳好头发,挂净胡子,修剪好指甲。
举止要大方,端庄稳重,表现自然,和蔼可亲,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参加活动前不能吃葱、蒜等有刺激味的食物,吸烟要注意场所和烟量。
言谈的态度要诚恳、自然、大方,语气要得体,谈话内容要事先有所准备,应开门见山地说明来意后进如主题,要留给别人说话的机会,言谈中手势不要过大,讲求倾听的艺术,不要询问妇女的年
龄、婚否、工资收入等私人生活方面的问题,不要随便谈论当事国的内政、外交、宗教等问题。
8、举例说明在国际交往中以右为尊的种种具体做法?
1)在各种类型的国际交往中,大到政治磋商、商务往来、文化交流,小到私人接触、社交应酬,但凡有必要确定并排排列时的具体位置的主次尊卑,“以右为尊”都是普遍适用的。
2)按照惯例,在并排站立、行走或者就座的时候,为了表示礼貌,主人理应主动居左,而请客人居右。男士应当主动居左,而请女士居右。晚辈应当主动居左,而请长辈居右。未婚者应当主动居左,而请已婚者居右。职位、身份较低者应当主动居左,而请职位、身份较高者居右。3)在接待外宾的过程之中,当主人前往外宾下榻之处进行拜会或送行时,主人的身份应当是“客人”,而外宾在此时此地则“反客为主”了。
4)举行正式谈判时,谈判桌横放于室内时,以面对正门的一侧为上座,以背对正门的一侧为下座;位于主谈者右侧的位置在地位上高于位于其左侧的位置。举行国际会议时,会议主席台上依次的排列也是讲究“以右为尊”的,发言者所使用的讲台亦须位于主席台的右前方。
5)在排列涉外宴会的桌位、席次时,同样必须应用“以右为尊“的原则。如果只设两桌,一般以右桌为主桌。若需设置多桌时,则在宴会厅内面对正门时位于主桌右侧的桌次,高于主桌左侧的桌次。
6)乘坐有专职司机驾驶的双排座轿车时,亦遵守“以右为尊“的原则。通常以后排右座为第一顺序坐,应请尊长或贵宾在此处就座。
7)在各类国际交往中所悬挂的国旗,大都采用并排悬挂的方法。在进行操作时,必须以“以右为尊”原则为指针。
8)种种实例表明,在国际交往中有必要排定并排位次的尊卑时,遵循“以右为尊“的原则,就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以不变应万变,轻而易举的处理好各种难题。
9、论述在涉外交往中的赠送礼仪?
一般而言,赠送礼品的礼仪主要包含礼品的挑选、馈赠的方法、礼品的接受等三个方面的内容。挑选赠送给外国友人的礼品时,一般在指导思想上必须恪守四项基本原则: 其一,要突出礼品的纪念性。其二,要体现礼品的民族性。其三,要明确礼品的针对性。其四,要重视礼品的差异性。
还应当了解下列八类物品一般不宜被选作送给外国人的礼品:第一类是一定数额的现金、有价证券;第二类是天然珠宝和贵金属首饰;第三类是药品和营养品;第四类是广告性、宣传性物品;第五类是易于引起异性误会的物品;第六类是为受礼人所忌讳的物品;第七类是涉及国家机密或商业秘密的物品;第八类是法律法规禁流通的物品。
在馈赠时要重视礼品的包装;要把握送礼的时机;要区分送礼途径。一种是当面亲自赠送,另一种则是委托他人转送。通常送给外国人礼品时,尤其是委托他人转送给外国人礼品时,应附上送礼人的名片。尽量不要采用邮寄的途径向外国人赠送礼品。在涉外交往中接受外国友人赠送的礼品时要欣然接受;要启封赞赏;要拒绝有方;要事后再谢。
10、请详细谈谈电话通讯中的有关礼仪?
电话通讯礼仪,从总体上来讲应当简捷、明了、文明、礼貌。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好通话的时间,一般不宜在早上七点以前或三餐饭时或晚上十点半以后打电话; 2)电话接通即争取主动;
3)通话内容简单明了,有礼有节。要口齿清楚,表意简单,音量适度,呼应积极,方能保证对方的收听效果,电话交谈所持续的时间以3~5分钟为宜,谈话时嘴里不含、不吃东西,不与身旁人谈话。有一点务必注意,打电话时嘴部与话筒之间应保持三厘米左右的距离。注意语气语调和情绪控制;
4)通话结束前要礼貌道别,一般来说,结束谈话,致告别语是由打电话一方提出来。如对方是长辈、上级、外宾或女性,应听到对方放下话筒后才挂电话;
5)代接电话要慎重;
6)误拨号码时,应主动致歉,请求谅解
7)接电话的人一般应在听到完整的一次铃响后,立即拿起话筒,不要让铃响多次,才慢腾腾地接电话,国外有接电话“铃响不过三遍”一说。在电话机旁最好准备一本来话记录本和笔,在使用公用电话时,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尽可能缩短通话时间。
11、论述礼仪修养的目的和作用?
礼仪修养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社交目的,按照一定的礼仪规范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礼仪的品质、意识等方面所进行的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
礼仪修养的目的是通过修养,使个人的言行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与自己的身份、地位、社交角色相适应,从而被人理解和接受。在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随着主客关系和社交对象的变化,角色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社会角色不同,所应遵守的礼仪要求也就不同。不同角色其礼仪要求是有差别的。正式场合和非正式场合的礼仪要求也是有差别的。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中,社交成功的重要标志是个人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和社会的期望相符合,社交角色的实现,是建立在个人对自己角色的认识基础上的。在社交中,要把角色扮演得恰倒好处,礼貌有加,事事得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每个人一方面要重视社交角色的定位,增强角色意识;另一方面要加强自己的礼仪修养,以适应多种角色的不同的礼仪要求。
礼仪修养的作用:1)整合社会,维持社会正常秩序;2)礼仪能引起人们娱乐,具有审美价值;3)它凝结着人类的理想、智慧和创造力量,具有有利于人类生存和相处、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性质;4)良好的礼仪能使人感到完善,使人产生兴奋的情绪,并进而产生积极的态度和行为,使人们感受到美,从而易于使交往对象产生认同感,获得交往的成功。
12、在涉外交往中为什么每个人都必须时时刻刻维护个人形象,如何维护个人形象?
在国际交往中,人们普遍交往对象的个人形象备加关注,并都十分重视遵照规范的、得体的方式塑造、维护自己的个人形象。(1)个人形象的重要性。(2)每一个人的个人形象,都真实地体现着他的个人教养和品位。(3)每一个人的形象,都客观地反映了他个人的精神风貌与生活态度。(4)每一个人的个人形象,都如实地展现了他对交往对象所重视的程度。(5)每一个人的个人形象,都是其所在单位的整体形象的有机组成部门。(6)每一个人的个人形象,在国际交往中还往往代表着其所属国家、所属民族的形象。要维护好个人形象,重点是要注意下列六个环节:(1)仪容;是指一个人形体的基本外观。就是要力争到仪容美,进行必要的美化和修饰。男士蓄须,不留长发;女子不剃光头、眉毛,不宜化浓妆,不刺字、文身、不准蓬头垢面。(2)表情;主要是一个人的面部表情。最适当的表情是亲切、热情、友好、自然。(3)举止;制人们的肢体动作。每个人都要有意识对自己的举止动作多加检点,不可当众剔牙齿、抠脚丫等,要做到“坐有坐相,站有站相”。(4)服饰是对人们穿着的服装和佩戴的首饰的通称;要注意个人的服饰,可以体现个人的审美品位,也反映个人修养。(5)谈吐;一个人的言谈话语。与外国友人交谈时,要注意国际惯例,自觉调低音量,使用规范的尊称、谦词、敬语、礼貌语。(6)待人接物;是指与他人相处时的表现,为人处世的态度。要善于理解人、体谅人、关心人、尊重人。
人际交往原则(3A原则)1 接受 accept 2 欣赏 重视 appreciate 3 赞美 admire a接受对方
1)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换位思考 2)接受交往对象 3)接受交往对象的习俗 4)接受交往对象的游戏规则 b重视欣赏对方
1)注重 重视对方的优点而不是不足的方面,不挑毛病 2)平等对待对方 礼尚往来
3)以对方为中心 和对方交往符合礼仪规范的要求 c赞美对方
1)赞美对方要实事求是,不虚夸 2)赞美要在电子上 d保持良好的心态
浅谈科举制度与现代教育制度 篇5
科举取士制度是指朝廷允许普通士人和官员一样自愿向官府报名, 经过分科考试, 根据成绩从中选取人才、分别任官的一种制度, 产生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 并伴随封建社会的终结而终结。根据资料显示。“科举”这一名称是从“分科举人”这一概念中产生演变而来的。开皇十八年七月, 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形势的需要, 笼络人心, 加强中央集权, 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诏京官五品以上, 总管、刺史, 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从此, 便开启了分科举人的制度, 科举更从此演变而来。
科举制度的萌芽是在南北朝后期, 正式成立在唐朝, 宋代历经改革、完善, 一度衷落在元朝, 经过明清时期的鼎盛, 并最终随着封建社会的终结而写完结篇。科举制度历经数代的风雨改革, 此消伏长, 历经多次废止, 而又重新站起。到其后期弊端日益暴露出来, 成为了封建王朝笼络知识分子、使知识分子都成为书呆子而心甘情愿、毫无抱怨地听其使唤的一种卑劣的手段。由于科举制度只注意四书五经、文学诗赋, 严重地束缚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也由于其忽略自然科学, 不利于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并使中国的自然科学由世界领先到逐渐与世界拉开了距离, 最终陷入落后状况。如何一种制度已经无法在一个大一统、多元化、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的近代社会中生存下去了, 中国社会在内忧外患的压力下, 1905 年9 月2 日清政府正式下诏:“自丙午科为始, 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 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科举时代于1905年写下了它上千年的结篇。
二、科举制度与现代教育制度的关系
(一) 继承与发展
从历史上看, 科举制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是现代教育制度的前身。因此, 两者有着相似之处, 它们都适时而生, 历经数次变革, 强调以考试为基础, 强调公开竞争, 强调自愿报名原则, 扩大了社会上知识分子的出路。在科举制度建立初期, 考试科目较多, 内容灵通, 真的可以选拔出有真才实干的文士。到了后期, 尤其是明清时期, 科举制度考试内容专注于四书五经, 以固定八股文为考试文式, 因此最终走向衰落。现代教育制度在科举制度的基础上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不断发展。
(二) 不同的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模式
众所周知, 科举制度发展后期, 其八股文的形式和四书五经一些固定的千百年不变的知识, 让读书人一味死读书书, 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读来读去就只局限于这一些近似乎愚民的知识, 人的个性丧失了, 才智被扼杀, 人成了应付科举的工具, 状元爷们整天被一堆之乎者也围绕, 不可不谓之“读书虫”。而当代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想能力, 注意培养和保持学生的个性, 并在社会中表现出来。同时, 教育方式也不再是单方面的输入, 而是师生间的互动, 沟通, 交流。与现代教育模式相匹配的, 公务员考试制度也得到了发展与完善, 其考试内容涉及面广、领域多、范围大, 形式多变、变通, 除了笔试, 还有面试, 除了政审, 还有专业要求, 有原则宗旨要求, 有实践能力要求, 有实际能力要求,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公务员, 必先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对人民服务的态度, 知识能力不少, 实践能力更缺不了, 当然, 在这内容之下选出来的精英才可谓是真才实干的能人, 知识结构好, 动手能力强, 组织能力行。选官制度中内容的不同, 选取的人自然不同, 内容合理科学才能真实地测量出人的能力水平, 才能真正为人民选取能干的人民公仆, 好好地行使人民赋予的神圣权力。
(三) 不同的社会地位
其选官制度在社会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考科举, 曾是封建社会中出人头地的唯一出路, 由于当时重农抑商政策, 即便从商发达了, 也希望能借钱以买来一官半职, 这才算是真正的扬眉吐气了。而现代教育制度, 提供真才实干, 鼓励创新创业。虽然从政的职业选择依然热门, 可谓高而难下, 当然这是由于与其高要求相对应的职业的稳定性、待遇的优越性, 但也不再是像当年科举一样唯一出路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带来了许多的就业与创业的机会, 人们不再一味地朝政府里涌, 外企、私企甚至于自主创业, 也是不少人的心头所好。这一切的一切, 都归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都归于教育模式的改变, 都归于人民思想的转变。
三、总结
浅议现代考试研究方法的转变 篇6
对于考试研究要从动态的过程中合理把握, 考试研究方法是研究考试过程的基本工具。自从科学化测量理论建立以来, 考试研究方法不断发展, 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
一、基本理论———从经典测量理论到现代测量理论
考试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基于测量理论, 真正意义上的标准化的考试产生于西方, 其标志是1905年比纳与西蒙编制的应用于智力测量的比纳—西蒙量表。传统的经典测量理论 (CTT) 在五六十年代走向成熟, 标志是1950年Gulliksen Theory of Mental Test一书的出版, 理论上总结经典测量理论发展脉络, 以及主要成果。CTT有其自身的不足:首先, 对误差的估计粗糙;其次, 考试结果的推论范围不恰当;再次, 考生的能力参数严重依赖试题样本;最后, 题目难度参数与考生的能力参数定义在不同量表上。
正是CTT的不足, 催生了概化理论 (GT) 与项目反应理论 (IRT) 。概化理论将实验设计的思想引入对测验的分析, 突出的特点是:对一次测量, 可以根据研究目的不同提供多个测量信度。目前, 概化理论应用于高考研究、表现性评价与结构化面试等领域。项目反应理论将项目特质与考生的能力参数定义在相同量表上, 这就意味着不同测量量表的分数可以统一。项目反应理论通过项目特征曲线对各种项目分析的资料进行综合研究, 可以直观地看出项目难度、鉴别度等项目分析的特征, 从而起到指导项目筛选和编制测验比较分数等作用, 其在计算机自适测验、测验等值问题研究、题库建设方面有广阔的前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一种理论对以上三种提出了挑战———认知诊断理论。综合运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与测量理论, 对于测验的编制到结果解释的全过程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理论的新的关注点。认知诊断理论, 注重对学生学习的认知过程、认知方法的解释, 不瞒于经典理论的线性的解释, 在评价分数的背后应该阐明学生在认知方面的优势与缺陷。目前这一理论的应用范围不广泛, 只在美国的PSAT中应用, 但是越来越多的人承认, 这是今后测量理论发展的新方向, 某种程度上具有革命意义。
二、数据处理———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的转变
数据处理问题上传统的数据分析要求所研究的数据是连续变量并且正态分布, 这一要求在物理、化学等领域中是比较容易获得的, 但是在教育之中有许多特质是不能用严格的比率量表测量的, 满足不了对于数据处理的要求。这是对于数据的横向比较。对于每一个个体的纵向比较而言, 依据总分对个体评价也是不合适的, 相同总分的个体不代表他们的能力特质与结构相同, 虽然总分相同, 但是题目的作答组合有很多, 所体现的能力也很可能有质的差异。潜在类别模型 (LCM) 是探讨潜在变量的模型化分析技术, 潜在类别分析处理的是类别变量。类别变量虽然没有连续变量的技术特征, 所得结论与统计方式都相对单一,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类别变量在教育中有广泛的适用性, 尤其在考试研究中许多变量类型属于潜在变量。潜在类别分析的优势在于把类别数据与潜在变量的观念加以结合, 提高了类别变量的分析价值。潜在类别分析方法能体现考生具体的能力倾向, 尤其是在多维的试题中或者是需要综合各科成绩进行分析时, 能更客观地刻画考生在各种能力维度上的表现。
三、变量关系———线性与非线性的转变
考试研究中变量关系的分析, 往往关注变量之间的直线关系, 运用一元或是多元线性回归, 探讨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回归分析通过建立变量间的数学模型对变量进行预测和控制。有时研究者会关心两个学科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 是否可以用一科成绩预测另外一科成绩, 这时候就要运用一元回归分析。如果自变量的控制不是一个, 那么预测源的分析就要用多元回归。但是这种回归分析只能在两变量或多变量是线性关系时才适用。在考试研究中许多特质之间存在非线性相关, 例如, 考试焦虑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 可以用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来解释呈倒U型关系。这就是一种非线性相关, 可以运用曲线回归来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 可是现在没有一种软件用来进行多元曲线回归。而且, 回归分析并不能说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为了克服变量之间关系探讨的多形态、多维度, 以及因果关系的分析, 考试研究中引入结构方程模型 (SEM) , 展开探索性与验证性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是在研究的初始阶段用来简化数据与初步探索潜在维度, 以统计为导向的;验证性因素分析与探索性因素分析的不同在于, 验证性因素分析是以理论为导向, 先是进行理论建构, 之后再对其检验。20世纪80年代以来结构方程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被誉为是应用统计的第三次革命, 尤其是验证性因素分析, 通过建立测量方程与结构方程, 探寻全变量之间的关系。对考试试卷的潜在维度分析、题目与所测特质一致性关系分析, 以及题目本身性质, 均可以运用结构方程。
四、结果解释———单维与多维的转变
考试结果的解释是考试研究中重要的一环, 可以说对结果解释正确与否决定了考试分析过程的意义。传统上的考试结果解释, 运用信度、效度、难度与区分度四大指标。以难度为例, 难度通常用通过率来表示, 通过率越高说明题目越简单, 实际上用通过率表示是值得商榷的。难度是一个相对指标, 与被试群体特质相关, 被试群体能力越强, 同一题目的难度就越小, 难度的解释是相对的。如此来说, 运用某一指标来解释考试分析结果受外在因素影响, 应该从多维度角度来阐释考试结果。在大规模考试中, 像中考、高考这样的考试往往人员涉及多, 社会影响大。同时考试的群体来自差异较大的不同省、市、自治区, 不同类型的学校。通常会以地区平均值等指标来评定考试状况, 实际上不同水平被试由于其自然与社会条件所限, 某些群体之间的比较会掩盖一些更小群体的特性。将所处不同地位的群体分开来研究的思想正是基于此。多层线性模型运用不同层面嵌套的方法处理不同分层的群体。例如上面提到的学生嵌套于学校, 学校嵌套于地区。多层线性模型考虑了变量之间的不同水平, 符合考试的实际情况。
整体看来, 在我国现代考试研究中还没有一种思想与方法是可以解决所有的考试中的问题, 不同的研究者依据自己的研究目的, 立足不同视角。最终的目标就是在传统考试的基础上构建一个科学的教育与考试评价体系, 实现从考试到评价的跃升, 这既是对现有考试制度进行改革的核心问题, 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
摘要:考试研究方法对高效、科学的考试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学意义, 更新考试理念, 创新考试研究方法是我国考试研究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从理论基础、数据处理、变量关系、结果解释四个方面探讨我国考试研究方法发展的新方向, 并从这四个方面分别介绍了新进考试研究的转向。考试研究方法的科学发展有利于完善我国的考试研究。
关键词:考试,研究方法,转向
参考文献
[1]邱皓政.潜在类别模型的原理与技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2]张厚粲, 徐建平.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现代考试制度】推荐阅读:
现代设计方法期末考试11-13
电大现代管理原理考试10-15
世界现代史考试答案11-11
现代企业管理考试题库08-27
现代管理学考试试题06-03
《现代企业管理》考试要点整理10-04
中国现代文学30年考试11-16
《现代教育思想》考试总复习题解析07-14
党校入学考试――现代管理学复习重点08-11
世界现代设计史考试问答题复习提纲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