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制度

2024-09-15

现代制度(精选12篇)

现代制度 篇1

一、产生的背景

科举制度就是指以考试的方式, 将读书人分为不同的等级, 选拔为各级政府的官员。其本质在于“考试”这种制度模式, 其目的是以客观的方式来选拔任用人才。这种制度被近代西方人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孙中山先生也曾说:“中国的考试制度, 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度”。

在科举制产生之前, 统治者在人才选拔机制上走过一段艰难曲折的道路, 经历了西周的世袭世禄制、秦朝的军功封爵制、两汉的察举制和魏晋的九品中正制。这些制度无疑可以为统治者选拔一些人才, 但是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不利于平民百姓中的优秀人才入仕, 也不利于统治者挑选真正的人才。时代需要一种新的制度来选拔官员, 科举制便应运而生了。它通过考试的方式, 使人才选拔有了一个客观的标准, 也使选官有了制度性保障, 因此是中国历史上的巨大进步。

高考, 一般指高等教育入学考试。高考是考生选择大学和进入大学的资格标准, 是国家考试之一。“文革”十年, 废除了高考制度, 大多数青年中学毕业后就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那时也有读大学的, 就是被推荐上的“工农兵大学生”, 这就和汉代的举荐差不多, 推荐很难有一个客观、公正的标准, 更何况, 当时整个社会处于混乱状态中, 所以那些推荐人难免有“任人唯亲”之嫌。“文革”终于结束了, 1977年10月12日, 国务院正式批准教育部意见, 宣布当年立即恢复高考。自此, 我们迎来了新时代的高考。

二、考试的程序

科举考试在程序上有一定的合理性,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公平、公开、公正精神的追求。科举制度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 统一考试, 平等竞争, 择优录取, 公开张榜”的原则, 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 在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同时, 也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

科举制度基本上防止了官吏滥用职权。这主要体现在从试题的命制到批阅都很难做手脚。比如:宋代科考中的“锁院”、“糊名法”、“誊录制”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以权谋私。

科举制度在一定层面上提高了公众的文化素质。“十年窗前勤苦读, 一举成名天下知”寒素子弟也能通过考试入仕为官。而且一个人中举会影响到周围的许多人, 这对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是大有好处的。

现代的高考制度在程序上也体现了一定的合理性, 具体有:现代高考制度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考试面向全国公民, 不论出身、社会地位、没有民族、性别区分, 只要能达到全国统一考试的要求, 就可以进入高校学习。

从试题的的选择到试卷的批阅都遵循一定的程序。例如, 参与试题命制的人是不能与外界有任何联系的, 这就保证了试题的绝密, 对考生身份的仔细判别, 对试卷实行“密封制”等, 避免了高考作弊.

高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民的素质。在当今中国普通老百姓也认识到了高考的重要性、读书的重要性, 这就普及了社会各阶层的文化素养, 这也会感染社会, 我们的社会才会出现“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

三、从科举制度的弊端看现代高考制度的弊端

(一) 科举制度的弊端

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由明代开始, 科举的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 因此, 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 思想逐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在清代科举最致命的弱点是, 在后期它选拔出来的人才不能适应当时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例如, 清后期实行洋务运动, 创办了一批新式企业, 这些企业需要运用西方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来经营管理, 而出身科举的人对这些是非常的陌生的, 无法胜任工作。这时, 有识之士提出“废科举、兴学堂”, 1905年, 随着一纸诏令科举制终于消亡。

(二) 高考制度的弊端

我们现代的高考制度到底有没有弊端呢?第一、“让学生不堪重负”是社会对高考谴责最多的。第二、高考对素质教育的影响:高考片面追求升学率, 所以各学校基本上就是应试教育, 因此素质教育搞不好根源在于考试制度。第三、“同一张考卷不同录取分数线”, 统一高考分数线不统一。比如上北京的大学, 北京当地学生的分数就要比其他地方学生低许多, 这也是当今社会人们对高考不公平的谴责, 但却无能为力。第四、“高分低能”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第五、在高考改革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腐败现象。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要做的是如何预防职权的滥用, 尽量避免这些弊端, 而不是因噎废食般取消考试制度。

四、结语

我们要用继承和发展的观点认识我国古代考试制度的变革和发展。我们要继承科举制度中好的东西: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完善考试制度, 有利于人才选拔;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则危害严重;我们要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正确观念。我们最重要的是要联系现实:我国当前推行的考试改革体现了组织和发展教育事业的国家职能。我国的考试改革要始终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 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 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原则。这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如果我们能够认真反思科举考试留给我们的启示, 我们的现代高考制度将会变得更完善, 我们的高考改革也会顺利进行下去了。

摘要: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官制度, 同时也是一种与教育紧密相关的考试制度。1905年9月2日, 随着光绪帝的一纸诏令, 绵延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永远退出了中国历史舞台。高考, 指的是高等教育入学考试。我国从1977年恢复高考, 三十多年以来, 经历了多次改革, 发展到当今, 我国高考已经较为成熟和完善。然而任何一种制度的形成与发展都符合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需要。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 它必然会出现不能与之相适应的表现。因此, 在科举被废除一百多年之际, 应当站在历史的高度, 纵观科举制度的兴衰历史, 探究其与当今的高考制度有没有关系, 有什么样的关系, 做到以史为鉴。

关键词:科举,科举考试,现代高考制度

参考文献

[1]古代文化常识[M].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

[2]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3]宋小梦.理性对待高考改革[M].

[4]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人教版)

现代制度 篇2

办中国特色大学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心得体会

在4月15日上午由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在部门组织的讨论学习中,我感触颇深,体会如下:

<纲要>为我们指明了教育的未来发展目标,这其中也包括高等教育。我认为应该从全局上来看待高等教育2020年事业发展的目标,也就是说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需求,特别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挑战,《纲要》提出,从现在起到2020年,高等教育总规模将从2900多万增加到355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4.2%提高到40%,20-50岁主要劳动年龄人口的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会从现在不到10%提高到20%。应该说,这些目标体现了高等教育规模发展达到一个高位平台后稳步增长的趋势。

高校要发展,必须要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作为一名高校的行政人员,这和我们的工作生活紧密相连,我想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有三个层面的问题:

一是大学和政府的关系,因为现代大学制度是建立在依法确定政府和大学关系这个前提之下,所以纲要提出,实行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这样一个原则,这个原则是处理大学和政府关系 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在这个原则下来确保大学办学自主权。这个原则的含义就是,政府和大学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机构,大学不是行政机构,所以大学不是政府的附属机构,它具有办学的自主性。管和办分开的话也是这个意思,政府是负责宏观管理,办学的权利是属于大学,所以我想这是确立现代大学制度的一个层面的问题,首先要处理好这个关系。

二是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在纲要中提到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是要制定大学章程,大学内部治理也要按照章程来实行治理,从这个意思来讲也可以说是依法治校,这也就意味着今后我们的大学都要制定章程,来确定内部治理结构。在内部治理中间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大学的领导体制是实行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同时又强调了教授治学,营造学术自由的氛围。大学治理中有一个行政权利和学术权利的关系,那就要在学术领域要充分尊重教授在治学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还要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管理。所以,内部治理结构在纲要中做了这样一种原则的规定。

三是大学和社会的关系。因为大学自主办学是需要有社会参与和社会监督的,因此要建立社会参与、社会合作的制度,这里提出了可以探索建立董事会或者理事会的制度,这种制度是一种社会参与的形式,同时还强调了行业、企业和学校的合作办学,也提出了大学要向社会公开信息,要实行年报制度,让社会对大学有知情权,也可以说,现代大学制度最终是要建立一种大学自我发展又自我约束的制度。《纲要》很明确地告诉我们,要改变现状,改革体制机制,把办学的自主权交给学校,让大学独立去办学。这符合国际办学的潮流,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

教育发展有自身的规律,必须要按照教育规律办学,这样才能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就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纲要》很多条文都指出让教育回归教育的本质。就拿大学来说,每所大学必须独立自主去办学,按照教育发展的规律去办学,而不是按照政府的指令去办学,才能办出特色来,才能避免“千校一面”、“高度雷同”的现象。

可以说,《纲要》给大学松了绑,给大学带来了发展的活力。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传统、特色、理念、文化、精神和风格,只有把自己的特色办出来,才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党群工作办公室

葛 晶

现代制度 篇3

[关键词] 家族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 所有权 经营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族企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家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沈阳飞龙、巨人集团等,在经历短暂的辉煌后迅速衰落,有人形象的称为“各领风骚三五年”,从学界来看,有相当比重的人主张家族企业应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家族企业制度真的如他们所说落后了吗?现代企业制度真的就 能解决一切问题吗?本文就拟对两种企业制度进行比较,进而阐述自己的观点。

一、两种企业制度的含义及特点

目前学界对家族企业本身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本文只是从公司治理角度来对家族企业进行划分,即只要家族成员在公司中拥有大部分股权和掌握实际的经营权,我们就认为它是家族企业。结合现实的情况,我们把家族企业的特点归纳为:(1)产权关系简单,产权主体明确。家族掌握着绝对所有权,并倾向于通过控制所有权实现其他权力。(2)集权式领导,这是与家族企业的产权特性相联系的,家族企业一般都有一位权威领导,他的理念、作风、能力等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发展。

现代企业制度是在市场经济长期发展过程中经过反复改进而逐渐形成的,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适合现代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要求的一种企业制度,其主体形式是股份公司,也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一直提倡要建立的企业制度,比较公认的定义是:由一组支薪的高、中层经理人员所管理的多单位企业,可以恰当的被称为现代企业。其主要特点是:企业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在业主和经理人员之间适度分离,业主不再直接经营企业,而交由专职职业经理人员经营,企业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制度安排,企业的一切行为按照规章办事。概括起来就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注重效率。

二、两种企业制度的比较

根据以上的介绍,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对两种企业制度进行比较:

1.企业的所有权方面,家族制企业的所有权牢牢掌握在创业家族手中,企业资产与家族的财产混合在一起,没有明确的界限,企业的盈利或亏损完全由家族成员按照一定的原则共同分担。而对于现代公司制企业则是由众多无关的股东共同出资成立的,他们以出资额对企业的债务承担责任。

2.企业的控制权方面,家族制企业牢牢掌握着企业的经营控制权,企业的重大决策由家族做出,并且决策的执行和监督都由家族成员控制。对于公司制企业来说,企业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散于股东、职业经理人和公司监督者之间,权力相对来说比较分散,股东行使的决策权也以他们的股份份额为基础。

3.企业的组织结构,家族企业一般采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尤其是在创业初期,通常以非正式契约关系形成企业的最初组织框架。这种结构的优势在于中间层次比较少,便于信息的上传下达,对市场信息反应迅速,便于抓住市场机遇。现代公司制企业则基本上采用科层制,它内部的管理分工更为细致,能充分满足企业更大的规模、范围,以及日趋复杂的内部分工和交易的需要。

4.在用人机制上,家族企业的用人机制可以概括为用人唯亲,其成员有明显的三缘特性,即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组织成员沿着血缘、亲缘和地缘的方向,由近及远、由亲到疏组成了一个差序格局,总体上只局限于家族这个范围之内,可选择的范围比较小。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其用人机制则是用人唯贤,在公开的人才市场通过招聘来选拔自己需要的人员,相对来说,可选择的范围就比较大,并且随时可以对人员进行调整。

5.在激励机制上,家族成员受到来自家族利益和亲情的双重激励和约束,从某种程度上表现一定的超经济性,即利他性。在现代企业中,企业内部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权利等则是通过一系列的契约所规定的,通过契约的法律约束力来保证各方利益的最终实现。

6.在企业的转换机制上,家族企业内部的“家长”身份及其权威大多情况下是“世袭”的,而不论这位继承者是否能胜任这一岗位。但在现代公司制企业中,董事会受股东大会的委托,在极广泛范围内挑选最有可能实现公司长期利益最大化的职业经理人作为本公司的管理者。

三、对我国私营企业的启示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并不能得出家族企业制度就一定比现代企业制度落后的结论,近年来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家族企业发展的现实都支持了这个观点。例如Anderson 和Reeb经过研究发现,无论是初期(经营期小于50年)的家族企业,还是成熟期(经营期大于50年)的家族企业,都表现出比非家族企业更好的业绩(Anderson和Reeb,2003)。从长期来说,家族企业的业绩要比非家族企业好,而短期内,非家族企业的业绩比家族企业好(London Economics,2002)。

一种制度的存在和发挥作用还要与一定的客观环境相适应,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笔者在《我国家族企业管理模式初探》一文中就我国家族企业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做了详细的分析,结论是目前我国部分企业选择家族企业制度是与我国当前的客观环境相适应的,但是它也有不足的地方,需要通过改进来进一步完善。正如我们在讨论计划和市场这两种经济调节机制的优劣一样,其实制度本身无好坏优劣之分,关键看你怎么用,取长补短、趋利避害应该是明智之举。对于我国的私营企业来说,在决定企业采取什么制度时,应综合考虑企业所处的环境,包括宏观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和微观的企业内部的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来选择适合自己企业实际状况的企业制度。

参考文献:

[1]黄泰岩杨万东:《国外经济热点前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甘德安:《中国家族企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现代学校制度下的现代校长 篇4

一、做学校发展战略总设计师,完善现代学校制度的内部框架

学校作为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主体,在其内部制度建设上必须要有整体性和系统性。单一的制度建设在初始阶段是必要的,但是还不够,现代学校制度是学校制度的总和,所以现代学校应该着力构建学校的主干制度作现代学校制度的支撑,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从而逐步完善学校的制度体系。

一是制定《学校章程》。

学校章程是学校针对具体的校情,依据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规律,对办学性质、办学宗旨、发展目标、培养目标、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党的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行政管理、校内申诉及调解、学校决策程序等重大问题做出全面规范而形成的自律性的基本文件。它是校内的“小宪法”,是依法管理学校的总纲。主要明确现代学校应有的领导体制、管理体制、组织架构、权责关系,突出依法治校、法人治理和民主管理理念,这既是现代学校制度文明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内部制度的根本依据。我校目前已经完成学校章程的制定。在制定学校章程的过程中,我们根据时代对学校发展的要求和学校发展的定位补充了校务委员会等民主管理的内容,让学校章程更多地具有时代的特色,同时也为即将到来的学校自治提供基本的支撑。

二是制定《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

学校的发展规划是学校的办学理念、价值追求,中长期发展目标以及实施途径和方法的整体性构想,是学校构建和谐教育的发展蓝图。发展规划在制定的过程中,第一要有前瞻性。因为学校是培养未来社会人的地方,这就要求学校的发展基于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来办教育,因此,需要我们有对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第二要立足学校的实际。发展规划真正体现它的价值要具有可行性,不是空中楼阁。这就需要对学校的发展现状有清醒的认识,基于学校的校情来发展学校才是现实的选择,更是唯物主义的态度。照顾历史的传承,又着眼明天的发展,学校的规划才能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寻找平衡,也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

三是制定《学校民主管理制度》。

学校民主管理制度是现代学校制度赋予时代使命,也是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内涵,对学校领导责、权、利的授予、转移、监督、制衡等进行制度设计,完善学校民主决策、依法管理、强化监督制衡机制,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供制度上的保证。

二、做学校文化建设的主创者,提升现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品质

学校以中国传统水文化为依托,努力挖掘其丰富的哲学内涵与博大的文化精髓,构建学校文化。校训一上善若水、校风—海纳百川、教风—润物无声、学风一水滴穿石。学校秉承琅小愉快教育和小主人教育的传统,坚持走内涵发展与特色发展之路,以“传中华文化,育向善之人”为愿景,涵养教育智慧,收获生命快乐,成为琅小教育集团的一支生力军,一所家长和学生向往的学校。在学校文化主线明确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培养目标努力构建校本课程的体系,让文化生根,积极建设开发体现文化特质的校本课程,让文化建设有实实在在的载体,让课程成为促进儿童发展的载体。德行修炼课程、健体健智课程、经典诵读课程、安全法律课程、节能环保课程、国际交流课程、心理建设课程正在汉江逐步实施。学校还创生了水文化艺术节、十岁生日会、毕业典礼、体育文化节、艺术创造节等校本节日,让愉快教育成为每个学生的享受。这样学校文化建设不是浮于表面的摆设,而是学校发展的根脉。

学校文化建设主线的明晰,让学校从众多的学校中亮出了自己的旗帜,这是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鲜明的标识,带有独特的印记,学校才能走上既体现教育发展的普适性,又彰显学校发展个性化的健康发展的路径,为学校可持续发展与特色发展奠定基础。

三、做全面教育质量的领导者,完善现代学校组织和文化配套制度

要实现全面质量的管理,必须建立一整套的制度,并且逐步完善相应的机制。汉江路小学准备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课堂教学的改革。

总的设想是用灵动课堂的文化概念逐步解决学习效率的问题。这样的考虑是基于全国教学改革的经验:广东的生本教育的实验、杜郎口旋风、洋思的经验等。概括他们成功的经验就是落实教学基本理念。我们提出的课堂教学改革的理念是“以学定教,整体优化”。“以学定教”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教从学出发(目标)。

就是依据学情来确立教学的目标。教师关注学科,更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难点和重点,以此确立的教学目标才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 教为学服务(设计)。

就是以学生的“学”为主线设计教学方案,组织教学活动,并根据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因素,调整教学方向、速度和进程。

3. 教保障学(时间)。

课堂上最直观、最生动、最精彩的活动是学生的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保证学生充分的学习活动时间。使课堂教学重心由“教”向“学”的转移。

4. 学验证教(效果)。

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状态与效果),来诊断、分析教师的“教”的水平(包括教材解读、教学设计、教学行为、教学方法),帮助教师树立“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观念,指导教师不断反思、改进教学,追求教学的高效率,努力实现“功在课前、效在课中、乐在课后”的高效、快乐工作理念。

“整体优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学生素质发展的全员性,学生素质发展的全面性,教学目标实现的整体性。我们力求通过课堂教学的改革真正实现润物无声的教育理想。

二是师资队伍的打造。

现代企业制度2 篇5

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具有以下的三个基本特征,不属于的是

A、组织特征B、独立特征C、人身特征D、财产特征

下列不属于联营企业类型的是

A、法人型联营B、合伙营联营C、合同型联营D、家族型联营 按经营领域及其联系标准划分,下列不属于公司类型的是

A、专业公司B、综合公司C、联合公司D、工商公司 无限责任公司必须由多少个股东组成。股东都应该是自然人

A、1个以上B、2个以上C、3个以上D、4个以上

有限责任公司起源于19世纪下半叶的A 德国B、英国C、美国D 法国

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必须要有

A 法人B、出资人(股东)C、公司地址D、资源

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条件中,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

A、十B 二十C、三十D、五十

国有独资公司设监事会,其成员中职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

A、1/5B、1/4C、1/3D、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必须有多少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A、1/5B、1/4C、1/3D、1/2

我中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

A、300万元B、400万元C、500万元D、600万元 多选题:

按公司组织或管理系统标准划分,公司可以分为

A、控股公司B、母公司C、子公司D、跨国公司

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人可以是

A、自然人B、法人C、代表国家投资的有关机构和部门D、整个家族

公司的名称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A、公司的法定类型B、商业字号C、营业部类D、公司的所在地 公司设立的登记注册制度,在发展的历史上经历了以下阶段

A、特许主义阶段B、核准主义阶段C、准则主义阶段D、严格准则主义阶段

上市公司与其它非上市公司相比,所具备的特点是

A、公开性B、公正性C、公平性D、客观性

上市公司收购的特点,可以概括为

A、商业性和金融性的结合B、市场性和法律性的结合C、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D、风险性和收益性的结

友好收购具有以下的特征

A、互利性B、协商性C、依法性D、掠夺性

直接决定股票价格的因素有

A、股票预期的的股利或股息B、政治因素C、银行存款利息率D、人为投机因素

股票发行价格一般有

A、平价发行B、溢价发行C、折价发行D、竞价发行

按主导业务性质、主要经营范围以及行业的基本类型,可以把上市公司分为

A、金融类B、工业类C、商业类D、地产类E、公用事业类F、综合类

是非题:

无限公司的股东对公司债务负连带有限清偿责任。错

有限公司的股东对公司的债权人不负直接责任。对

所有的股份公司都是上市公司。错

分配股利后公司法定盈余公积金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

公司债券是一种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无价证券。

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如何建 篇6

现代农村金融制度至少包含以下内涵:

第一,现代农村金融制度要求农村金融体系必须具备完善的市场竞争结构。也就是说,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各类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不同地域的农村金融机构应展开较为充分的竞争,充分的市场竞争有利于提升农村金融市场中金融服务的质量,有利于提高农村市场的整体效率以及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绩效。

第二,现代农村金融制度还要求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金融主体结构充分多元化,这些金融主体既包括银行类金融机构,也应该包括农业保险机构、农产品期货市场、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等其他农村金融主体。在银行类农村金融机构中,又包括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村小额贷款机构以及农民资金互助组织等。只有实现农村金融主体结构的充分多元化,才能在提高竞争和资金流动性的同时有效分散金融风险。

第三,现代农村金融制度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必须具有完善合理的产权结构,使得产权结构能够实现充分的多元化。合理的产权结构是农村金融机构保持充分活力与竞争力的重要条件之一,而产权结构的单一化有可能导致农村金融机构的行为扭曲。在合理的产权结构中,尤其应该强调民间资本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参与程度。而尽量吸收民间资本进入正规农村金融机构,不仅有利于动员资本和扩张农村金融机构资金实力,而且有利于农村金融机构保持灵活的经营机制。

第四,现代农村金融制度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内部要具备完善的治理结构,拥有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意味着农村金融机构的控制权处于一种均衡的状态,这种均衡状态可以保证提供良好的约束机制,使得农村金融机构的决策行为不至于扭曲。这就必然要求其内部治理结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农村金融机构内部,董事会、监事会、理事会、股东(社员)代表大会等机构各负其责,互相制衡,各自担负起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这些要求,与现代公司治理的一般要求是基本一致的。

第五,现代农村金融制度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必须拥有良好的、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结构,使之不仅能够满足当前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要求,而且要满足未来金融创新的要求。这就使得农村金融机构必须着眼于长远,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升人力资源素质,才能使农村金融机构在业务拓展中保持不败。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中的人力资源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农信社及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的经理人员与信贷部门员工对现代金融知识了解有限,缺乏竞争理念,其素质亟待提高。

第六,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内在要求还包括农民信贷可及性的提升,即现代农村金融制度能够充分满足农村各类经济主体的融资需求。现在,由于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各类经济主体(包括一般农户、农民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中小企业以及其他各类经营者)的贷款意愿很强,但是由于大型金融机构撤离农村和新型农村机构覆盖面尚很小,导致农村的融资需求还在很大程度上得不到满足。因此,衡量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一个重要标尺,是看在这种制度下农民的信贷可及性是否得到实质性的、有效的提升。如果一个农村金融体系虽具有良好的市场竞争结构、产权结构与内部治理结构,但是都眼盯城市,不为农民提供基本的金融服务,那么,这种农村金融制度仍然不能算是一个真正有效的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第七,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内在要求还包括农村金融机构在财务上必须具备可持续性。财务可持续性意味着,农村金融机构不再依赖政府的补贴,而是通过自身的业务结构的合理调整、通过提供各种符合农村需求的金融服务、通过不断的金融创新,就能够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必须紧贴农村金融市场需求,具备过硬的业务拓展能力、金融创新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以上所说的七个要素,可以说基本上概括了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本质内涵。但是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制度与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内在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近年来,国家对农村金融问题高度重视,央行和银监会出台多个重大决策,我国农村金融生态已经有了很大改观。展望未来,我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第一,加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工作,尽快建立广覆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第二,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组建中,应充分动员民间资本,使得农村金融机构的产权结构逐步多元化;第三,要实现财政支农资金与农村金融机构的对接,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尤其是村镇银行和农民资金互助组织)的财政支持力度,在税收上予以优惠;第四,要大力加强农村金融教育,普及农村金融知识,提升农村金融机构的人力资源素质。相信随着中央各项配套政策的逐步落实,一个产权多元、竞争充分、内部治理完善、人力资源结构合理的现代农村金融制度也会在我国逐步建立起来,从而使得农村金融机构不仅能充分满足农民的资金需求,而且能够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科举制度与现代教育制度 篇7

科举取士制度是指朝廷允许普通士人和官员一样自愿向官府报名, 经过分科考试, 根据成绩从中选取人才、分别任官的一种制度, 产生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 并伴随封建社会的终结而终结。根据资料显示。“科举”这一名称是从“分科举人”这一概念中产生演变而来的。开皇十八年七月, 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形势的需要, 笼络人心, 加强中央集权, 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诏京官五品以上, 总管、刺史, 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从此, 便开启了分科举人的制度, 科举更从此演变而来。

科举制度的萌芽是在南北朝后期, 正式成立在唐朝, 宋代历经改革、完善, 一度衷落在元朝, 经过明清时期的鼎盛, 并最终随着封建社会的终结而写完结篇。科举制度历经数代的风雨改革, 此消伏长, 历经多次废止, 而又重新站起。到其后期弊端日益暴露出来, 成为了封建王朝笼络知识分子、使知识分子都成为书呆子而心甘情愿、毫无抱怨地听其使唤的一种卑劣的手段。由于科举制度只注意四书五经、文学诗赋, 严重地束缚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也由于其忽略自然科学, 不利于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并使中国的自然科学由世界领先到逐渐与世界拉开了距离, 最终陷入落后状况。如何一种制度已经无法在一个大一统、多元化、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的近代社会中生存下去了, 中国社会在内忧外患的压力下, 1905 年9 月2 日清政府正式下诏:“自丙午科为始, 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 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科举时代于1905年写下了它上千年的结篇。

二、科举制度与现代教育制度的关系

(一) 继承与发展

从历史上看, 科举制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是现代教育制度的前身。因此, 两者有着相似之处, 它们都适时而生, 历经数次变革, 强调以考试为基础, 强调公开竞争, 强调自愿报名原则, 扩大了社会上知识分子的出路。在科举制度建立初期, 考试科目较多, 内容灵通, 真的可以选拔出有真才实干的文士。到了后期, 尤其是明清时期, 科举制度考试内容专注于四书五经, 以固定八股文为考试文式, 因此最终走向衰落。现代教育制度在科举制度的基础上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不断发展。

(二) 不同的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模式

众所周知, 科举制度发展后期, 其八股文的形式和四书五经一些固定的千百年不变的知识, 让读书人一味死读书书, 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读来读去就只局限于这一些近似乎愚民的知识, 人的个性丧失了, 才智被扼杀, 人成了应付科举的工具, 状元爷们整天被一堆之乎者也围绕, 不可不谓之“读书虫”。而当代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想能力, 注意培养和保持学生的个性, 并在社会中表现出来。同时, 教育方式也不再是单方面的输入, 而是师生间的互动, 沟通, 交流。与现代教育模式相匹配的, 公务员考试制度也得到了发展与完善, 其考试内容涉及面广、领域多、范围大, 形式多变、变通, 除了笔试, 还有面试, 除了政审, 还有专业要求, 有原则宗旨要求, 有实践能力要求, 有实际能力要求,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公务员, 必先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对人民服务的态度, 知识能力不少, 实践能力更缺不了, 当然, 在这内容之下选出来的精英才可谓是真才实干的能人, 知识结构好, 动手能力强, 组织能力行。选官制度中内容的不同, 选取的人自然不同, 内容合理科学才能真实地测量出人的能力水平, 才能真正为人民选取能干的人民公仆, 好好地行使人民赋予的神圣权力。

(三) 不同的社会地位

其选官制度在社会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考科举, 曾是封建社会中出人头地的唯一出路, 由于当时重农抑商政策, 即便从商发达了, 也希望能借钱以买来一官半职, 这才算是真正的扬眉吐气了。而现代教育制度, 提供真才实干, 鼓励创新创业。虽然从政的职业选择依然热门, 可谓高而难下, 当然这是由于与其高要求相对应的职业的稳定性、待遇的优越性, 但也不再是像当年科举一样唯一出路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带来了许多的就业与创业的机会, 人们不再一味地朝政府里涌, 外企、私企甚至于自主创业, 也是不少人的心头所好。这一切的一切, 都归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都归于教育模式的改变, 都归于人民思想的转变。

三、总结

浅议现代企业制度与现代企业家 篇8

1. 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现今的热门话题。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界和经济理论界的观点很多, 看法不尽相同。综合各家之说, 现代企业制度就是现代公司制度, 而现代公司制度, 就是依法成立和运营的, 运用全部企业法人所有的生产要素参与市场竞争, 从事满足社会的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制造和服务活动, 追求赢利最大化和发展长远化目标, 承担有限责任, 具有一整套决策、执行和监督的管理机构, 以及以资产负债平衡或独立会计等为主要管理内容的企业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制度。

实际上, 现代企业制度只是企业制度的一种特例, 即特殊类型的企业制度。企业制度通俗地讲就是为减少偷懒而设置的行为规范和监督方式。它是用来保证群体合作生产正常运作的约束装置。在任何一个时期都不存在单一的企业制度, 而并存着若干个企业制度, 原因是企业组织不同企业制度就不同。

很多人认为现代企业制度其典型的一般的形态是有限责任公司, 简称有限公司。其实从历史上看, 有限公司不是现代公司制度的典型形式。现代公司的典型形式是股份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是一种资本的联合, 但是股东的数量较少, 而且股东之间较为熟悉, 且股权不能自由转让, 至多只能在内部进行转让。因此, 这种公司的股东之间具有一定的人身因素, 所有者很难及时转移风险, 很难自由地进入或退出企业。而股份公司则不同, 它完全是资本的联合。股东数量之多使人身性质毫无任何意义, 股东仅仅是股票的持有者, 可以自由转让股权或购进股权成为企业资本出资人之一, 股东之间是完全独立自主地行使权利的。股份公司不仅彻底消除了股东之间的人身联系而且确保了公司的独立运营, 不受出资者的任何干扰或打击, 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法人。

2. 为什么要发展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首先是由于大规模的生产和大规模的行销可以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率之故。因为在规模经济的条件下, 达不到一定生产规模的生产厂家其生产成本难免较高,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而传统企业制度的形式限制了大规模筹资和迅速创办大企业的可能性, 企业自身内部资本的积累无法保证企业规模持续迅速扩张, 因而难以利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带来的重大技术创新和规模效益, 这就势必导致传统的古典企业制度的衰落, 促进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现代企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还因为市场经济中的交易是否有成本的。企业利用市场经济机制是要付费的。举个不是十分准确但很易看懂的例子, 假如某个资产设备专用程度很高的较大企业完全依懒分散的小企业提供其原材料或中间产品, 它同这些小企业之间的关系仅仅是市场买卖关系。一旦这些小企业违约, 固然会按合同赔偿违约损失, 但这些违约赔偿肯定远远低于该企业停产所造成的巨大资源闲置。于是扩大企业内部生产, 包括合并相关企业, 或向相关产品延伸等办法, 从经济上讲即节约了交易成本, 又提高了企业效益。这是现代企业制度产生发展的另一重要原因。

现代企业制度的形成、发展也同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现代市场经济的风险加大, 人们更加注意分散和规避风险有密切关系。古典企业制度通常要求所有者、经营者承担无限责任或全部经济风险。

而在现代市场经济中, 许多部门和行业的投资风险与市场风险都很大, 有限责任关系使每个投资者的风险损失成为明确可知的。因此, 现代市场经济中, 经济风险倍增和人们规避风险的动机是促成企业制度的创新现代企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的又一重要原因。

在西方发达国家, 现代企业制度居主导地位, 但它也不是唯一存在的企业制度。事实上还同时并存着其他企业制度 (尤其中小企业) 。例如:在美国称得上现代企业的公司只占全美企业的1%~15%。此外还有合伙企业、个人企业、外资企业等。但现代企业所创的产值却占全国GNP (国民经济总产值) 的60%~70%。所以,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现代企业制度会显出越来越大的优势。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两大典型模本

现代企业制度在国际上有两大模本:即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现代企业制度和以日本为代表的东方现代企业制度。

1. 现代企业制度的西方模本———美国 (1) 现代企业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现代企业制度最初起源于欧洲的英国、荷兰等国, 尤其英国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摇篮。但是, 现代企业制度的迅速成长与创新发展则是在美国, 美国在现代企业制度缺席演进与发展中所取得在成果和经验又反馈回欧洲, 被许多国家所仿效。由于美国是现代企业制度创新发展典型, 同时又对欧洲和世界许多国家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所以把美国的现代企业制度作为西方类型的模本是当之无愧的。美国应用和实施现代企业制度的第一家企业就是社会公益型和服务型的铁路企业。这与我们水利行业有相似之处。

(2) 美国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

现代企业制度不同类型的差异, 首先是产权制度结构的差异, 产权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

美国现代企业制度的的所有权结构是以个人资本为基础的, 高度分散化的产权制度, 就其性质而言, 所有权仍然是私人所有权, 产权制度依然是私有制。但是这种私有又不同于早期的古典资本主义私有制 (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完全分离) , 相反, 作为企业资本所有者之一的个人与作为劳动者的个人可能合一 (即是资本所有者又是劳动者) 。另外从宏观上看, 作为企业所有者的个人占人口比例半数以上, 而不是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人手中;从微观上来看, 公司所有权极其分散, 任何个人都很难控制一家公司5%以上的股权。造成这种产权制度运行的基础是由于美国具有世界上最为发达、最为完善的股票市场, 使个人产权流动性强, 更易避风险。

因此, 美国现代企业制度形式是西方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最具典型特点和代表性意义的形式, 它与西方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高度的吻合性, 较为符合西方学者的所谓自由企业制度的特征。

2. 现代企业制度的东方模本—日本 (1) 日本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

从历史上看, 当亚洲的其他国家还处在封建或半封建的状态, 农业社会和农村经济占主导时, 日本就从西方借鉴现代企业制度, 掀起学习、引进西方技术和管理, 引入西方现代公司制的热潮。二次大战后更加强了引进, 曾经花费大量的财力, 派出一批又一批的人员去美国学习现代企业管理, 研究探讨适合日本国情和民族文化管理知识, 柔入日本民族特色, 通过吸收、实践和创新, 终于在短短几十年内使日本的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 尽管其国土幅员狭小资源贫乏, 却迅速跻身世界经济强国之列, 不能不说是东方国家所创造成的经济奇迹。所以日本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东方模本。

(2) 日本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

日本现代企业的所有权结构是以法人资本相互持股为主体的吸收个人资本的产权制度。就其性质而言, 法人资本仍然可追溯到最终私人资本所有者, 产权制度仍未完全超越私有制。日本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公司是股份公司, 股份公司占日本法人企业的一半以上, 尤其是大型企业基本上都是股份公司。在股份公司股票上市的公司数量很少, 绝大多数是不上市公司。上市公司都是规模较大、资本雄厚、销售额高的大公司。

日本现代股份公司中的法人持股主体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金融机构法人, 包括银行、保险公司和其他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法人;另一类是以大企业为核心的所谓事业法人;个人股东持股比重很小。日本法人股东具有相互交叉、环形渗透的特点。日本法人相互持股, 交叉持股是由于日本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员工之间信仰“和为贵”、“忠诚心”, 日本人有强烈的集体主义意识。这些社会文化特征反映在企业经济活动上, 就是日本企业很少发生兼并。法人股东和互相持股其目的主要不是为获得股息红利, 也不是都为控制其它企业, 其主要目的是彼此联系, 编织较稳定的关系网。因此, 日本的现代公司不必跟着股价变动进行短期决策, 而是根据企业发展长远目标进行决策。

三、现代企业家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企业家。现代企业是在企业家的悉心经营和管理下运作并发展的, 正在形成中的我国现代企业制度, 需要一支与之相匹配的企业家队伍。

现代企业家指的是现代职业企业家。他们是现代企业制度, 尤其是现代股份有限公司制度的必然产物。现代企业家是以企业资产增殖为经营目标通过产权市场竞争的过程将自己的知识产权 (人力资本) 与企业的物质财产结合在一起, 从而在经营中占有企业的整体资产, 独立地创造性地组织和指挥企业, 根据市场需要进行生产、流通、服务等商品经济活动并承担经营风险的专门经营者群体。

在我们的头脑中有这样的一种概念, 经理就是企业家, 实际上并不是这么简单。当代最新的理论认为:具有较多财富、且有较高市场决策能力和较低风险回避的人称为企业家;而只有较少财富, 但有较高市场决策能力和较低风险回避的人称为经理;能力虽低, 但却有较多财富的人成为纯粹的资本家。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 “资本家”属于出资阶层, “经理”则列入“经营阶层”, 而“企业家”却同时具备上述两类人的特点, 不但财富多且能力强, 所以现代“职业型企业家”同时兼有“出资者”和“经营者”双重身份。显而易见“企业家”必定是“经理”, 而“经理”不一定是“企业家”。然而这个理论一拿到中国来就有点矛盾。因为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公有制和计划经济, 由此奠定了中国当代社会经济基础和模式。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实行, 出现了不少三资企业和一部分民营企业, 但就目前来说占主导地位的企业形式还是国家独资的企业。现在国家正在着手进行国有独资企业的“公司化”改造, 可以预见在此基础上, 中国也将产生“企业家阶层”, 然而他们不可能拥有很多财富。于是在中国特定的条件下, “企业家”和“经理”也就成了同义词, 具有等价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周振华.中国迈向现代企业制度的思索.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4年12月

[2]张道根.现代企业制度的国际比较.上海译文制版社, 1994年

[3]张军.现代公司的理论与经验.上海译文制版社, 1994年

[4]张晖明.现代企业产权理论解析.上海译文制版社, 1994年

现代制度 篇9

1 现代大学制度内涵

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高等院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适应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1.1 开放性

现代大学应主动向社会开放自己的信息,承认社会对大学活动具有知情权,大学应该主动地提供关于自己活动的信息,以便让社会知情,从而得到社会更多的支持。当大学坚持向社会开放信息的时候,自然具有了一种社会责任感,就不会自我封闭[1]。

1.2 自主性

现代大学应具有自主决策能力,能按照自己意志行事。通过学术保持自我激励,保证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追求更有效的生产技术和更清洁的产品,而不是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而实现产品生产、流通、消费、再生产整个过程中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之和的最大化。能够保持大学活动的主体性,保证学术人员具有独立的人格品质和学者在学术活动中具有独特的判断能力。

1.3 参与性

现代大学应积极参与社会建设,也指社会积极参与大学管理,形成一种互动关系。社会需要是大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参与社会建设才能使社会进一步对大学提高认识[2]。这就意味着大学和社会要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就是要建立一种符合社会需要制度,同社会整体制度建立一种有机联系,这样才能为大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反过来大学推动社会经济建设。

1.4 创新性

一种大学制度的形成,依赖于它所处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传统,当这种生存土壤发生变化,必然要求大学制度随之改变和创新[3]。可以说,大学制度的建设是选择的结果,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制度选择过程。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学校规模的急剧扩张加剧了大学制度的裂变,引发了大学制度与社会转型的矛盾,现有的大学制度已经明显地表现出对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制度的不适应。创新现代大学制度,是我国研究型大学面临的一个实际而又迫切的问题[4]。

2 哈尔滨工程大学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实践研究

2.1 基层学术组织改革

基层学术组织作为现代大学进行学术管理的基本单元,是现代大学制度框架中的核心。人才强校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使得改革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任务尤为迫切。2006年,学校从自身的办学实际出发,按照“分类指导、各具特色”的原则,全面推进院(系)基层学术组织改革,以院系自主权改革为基础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增强院(系)发展动力。

(1)管理重心下移,建立结构合理、责权分明的校、院(系)两级构架。实行扁平化管理,将管理重心下移,以学院作为一个行政管理实体,全面负责本学院教学、科研、人事等各项工作,协调学科建设和发展。管理重心下移后,学校把人事管理、财务资金等下放到各院,由院级学术委员会或教授委员会等提供决策方案并进行监督。在院(系)的权责划分上,各院级单位将充分行使行政管理能力和服务功能,让最专业的、最了解情况的人拥有决策权。学校则通过把握总体发展思路、制订各项规章管理制度、执行监督评估等,对全校各院(系)实行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调控。

管理重心下移不是简单的放权,而是学校管理体制的整体的、深层次改革,旨在建立责任清晰、责权分明、目标权利与责任义务相统一、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种资源充分利用、充满创新活力的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

(2)设立“教授会”,改革权利模式,提升学术权力。保障学术自由,实现教授治学,既是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客观要求,也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基本内容。2006年学校出台了《关于基层学术组织改革的指导性意见》,要求学院成立教授会,制订章程,建立健全教授会内部议事和决策机制。

教授会是研究和决定学院改革、建设与发展中重大学术事项的咨询和决策机构。教授会的成立使学院形成针对学术事务和行政事务的两种决策结构,使教授拥有学术事务的决策权。在这种组织形式下,学术权力得以回归,基层学术组织的活力和创造力得以增强。

(3)深化结构性改革,创新基层学术组织形式。推进基层学术组织的结构性调整,首先在组织形式上要打破教研室模式,寻求多样化的组织结构,形成一种矩阵式、网络化、柔性化的组织结构体系。

在结构调整方面,学校鼓励学院成立研究所、系、实验中心、课程教学中心等基层学术组织,具体承担学院学科(专业)建设、教学科研等工作任务。构建以学科为基础、以研究功能为主导、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的新型教学科研基层组织模式。研究所实行所长负责制,所长既是学术领导,是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又是行政领导,全面负责研究所的一切工作安排和资源配置。

新的基层学术组织有利于克服原来教研室模式下所难以克服的弊端,有利于加强基地、平台建设,提高学术创新能力。其最大的特点在于能够实现教学和科研的结合、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结合。另外,研究所又是一个拥有人、财、物等办学资源支配权的独立、开放的实体,他们能够广泛地与社会各方面建立联系,独立自主地开展各种社会服务。

(4)院(系)工作绩效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学校与院(系)的分级管理体制,进一步建立健全院(系)自我发展、自我激励与自我约束的管理机制,使院(系)成为真正富有生机活力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发展及对外交流的主体,按照重心下移、分权管理与责权利统一的基本要求,遵循重点突出、适用普遍、简单易行、定性与定量结合,定量考核评价为主的原则,学校制定了院(系)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不同院系的实际情况制定考评目标责任书。年终,学校根据各院(系)完成的绩效情况进行考评,并与年终岗位业绩津贴的发放相结合,以此加强学校宏观管理,激发院(系)活力。2007年试运行取得了较好的经验和效果,2008年将在微调后继续实施。

2.2 岗位设置与聘用制度改革

岗位设置管理是现代大学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是进一步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也是高校转换用人机制,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的内在需要,是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大学人事制度的基础。

(1)推进教师岗位聘用与职务聘用相统一的聘用制度改革。教师岗位是高校岗位设置与聘用的主体。2004年,哈尔滨工程大学实行了“评聘合一”的教师职务聘用制度,坚持“按需设岗、以岗定薪”的原则,以学科建设和发展为龙头,依据教学科研和硕、博士点建设的需要,紧紧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确定整体规划,向校内外公开招聘。2005年,探索实施了教师职务非升即走、非聘即转的晋升制度,制定了《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部分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直接聘任工作实施办法》。对于优秀拔尖人才破格聘任,激励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不断攀登的积极性。同时,推行了学院与学校两级评审,以同行评议为基础的学术评审制度,形成一套相对透明、公正合理且严格的教师聘任、晋升、考核的规则,有效地避免人情因素的干扰和“近亲繁殖”,充分的尊重学术评价的权威性,减少行政干预,把学术评价意见作为聘任的主要依据,切实做到了科学、公平、公正、公开。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与不断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效。首先,打破了原来的教师职务“终身制”、论资排辈和平均主义现象,教师只能以自己的教学科研水平来争取相应岗位的聘用权。其次,规范了聘用程序,各院(系)不再以向学校争取岗位指标为主要目标,而是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对应聘人员教学科研的考核上,择优聘用,宁缺勿滥。第三,采取了公开选拔的方式,用教学科研实力说话,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第四,拓宽了聘用对象的范围,由校内扩展到校外,增强了教师的危机意识,促进教师不断进取。推行教师职务聘用改革,最深刻、最根本性的成效还在于“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在制度上得到了落实,形成了良好的用人环境和竞争机制,大大促进了人才队伍建设,有力地推动了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

(2)探索管理人员职员制度。高校管理干部实行职员制度,是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也是改革高等学校管理干部收入分配制度的紧迫要求,对于高等学校转换用人机制,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建立以“事”为中心的岗位管理制度,建设一支优化、精干、高效的高等学校管理人员队伍,具有身份重要的意义。

哈尔滨工程大学从自身实际出发,对管理人员职员制进行了初步探索。制定了管理岗位“岗位说明书”,明确岗位职责,明晰了职员制实施范围,拟订了《哈尔滨工程大学管理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为全面推行职员制作好充足的准备。

(3)强化合同管理,规范聘用制度。全面推进聘用制度的关键一步,是采取灵活多样的用人制度,实现合同管理,平等协商,有进有出。学校结合新合同法的实施,出台《哈尔滨工程大学聘用合同管理条例》、《哈尔滨工程大学雇员制人员管理办法》、《哈尔滨工程大学务工人员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以实现人员聘用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岗位设置改革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现代大学人事制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办学水平为目标,以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优化人员结构、提高办学效益为核心。努力实现人员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行政任用关系向平等协商聘用关系转变。努力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优秀教师能够脱颖而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

2.3 分配制度改革

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事关学校的持续发展和稳定。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岗位设置与聘用工作的实施,推进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促进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相配套,符合现代大学发展规律的高校人事分配制度已迫在眉睫。

哈尔滨工程大学以推进第4次工资制度改革为契机,建立健全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的分配制度。改革分配机制,实施分级管理,提高二级学院的用人自主权、津贴和奖金分配权。鼓励学院按照“严格考核,普遍提高,注重实绩,鼓励冒尖”的原则,完善和规范津贴分配制度。强化工资的激励功能,逐步建立符合学校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薪酬体系,构建和谐的收入分配格局。

[编辑:王劲松]

参考文献

[1]王洪才.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及其规定性[J].教育发展研究,2005(11):41-44.

[2]张应强.把大学作为学术组织来建设和管理[J].中国高等教育,2006(19):16-18.

[3]邬大光.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一[)J].中国高等教育,2006(19):13-15.

现代制度 篇10

一、高等教育评估制度与现代大学制度的相关性

1.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内对现代大学制度的关注, 大概是从1999~2000年前后开始的[1] ,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现代大学制度不是专指“大学”的制度, 而是泛指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处理高校与外部 (主要是指政府和社会) 之间的关系, 保持高校的自主性, 以及高校内部组织制度安排与开展学术活动必须遵循的规范体系。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 使高校成为依法办学的法人实体。现代大学制度就是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基础上的深化, 旨在建立有利于高校发展的开放性、自主性、参与性和自律性机制[2] 。因此,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在根本方向上是一致的, 或者说,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准备”阶段。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尤其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意味着政府分权, 意味着原来属于政府的权利向高校和市场转移。但分权并不是政府放弃对高等教育的管理, 而只是意味着政府高等教育管理职能的转变, 由原来的全面控制和直接管理转向更多地运用立法、拨款、信息、评估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和间接管理。在这种背景下, 高等教育评估作为对高校办学活动进行监督和宏观管理的手段便应运而生。可以说, 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是与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同步的, 或者说, 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本身就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产物。可见,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都是为了保障高校的办学自主权, 其中, 政府分权以及转变管理方式是核心。因此, 高等教育评估制度作为政府对高校发展过程的监督制度或高校发展的自我约束制度, 本身就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就应该包括完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

2.高等教育评估制度与现代大学制度具有价值取向的一致性

从根本意义上来说, 大学之所以为大学, 就在于学术自治、学术自由的特性, 在于传播和创新知识的根本价值取向。而现代大学制度是大学价值存在的实践保障, 是大学的价值理想转化为实践的桥梁, 同时也是对大学进行创造、更新、变革起支撑、促进、改善作用的动力机制 (张慧结) ;高等教育评估是对高校办学活动进行价值判断的有效途径, 具有批判、监督功能, 其直接目的在于弄清高校的实际状况, 发现高校发展过程中的进步与优势, 鉴别或诊断高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困难与不足, 并据此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3] 。可见, 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是高校发展过程中的监督、评价制度。但高等教育评估不等于高等教育管理, 不是直接插手高校的内部管理, 而只是通过高等教育评估建立起高校与政府、社会、市场能够上下贯通、相互交流的信息通道。因此, 高等教育评估制度以其特有的功能维护高校的核心价值取向与学术自由、大学自治的制度根基。在这方面, 高等教育评估制度与现代大学制度在价值取向上是一致的, 而不是相互背离。

3.高等教育评估制度与现代大学制度具有相关利益主体的一致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高等教育发展逐渐分离出高校、政府、社会等多元利益主体,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就是建构以效率为核心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和谐关系。在这种背景下, 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关利益主体都从各自教育质量观出发关注高等教育质量以及所达成的办学效率:政府关心财政投入是否得到应有回报, 是否有效益;社会关心高校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是否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学生或家庭关心投入和机会成本是否“物有所值”;高校关心自身的综合实力和社会信誉是否得到提升。高等教育评估就是从不同视角来衡量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满足相关主体需要的程度。所以, 高等教育评估制度与现代大学制度具有相关利益主体的一致性的特征。

值得指出的是, 无论从高等教育评估制度还是现代大学制度运行所依托的主体来看, 主体只能是高校自身。“大学”是大学制度的服务对象, 因此, 大学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在赋予高校自主权的同时, 完善高校的自律和责任机制, 否则大学制度就不可能良好运行。与此相应, 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有效运行的主体也只能是高校。西方发达国家开展高等教育评估的历史经验表明, 虽然政府主导的高等教育评估有助于推行高等教育改革政策和维持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力, 但以自我评估为核心的高校内部质量保证仍然处于基础性地位, 因为追求高质量教育的动力主要来自于高等教育系统内部, 来自于高校及其成员对自身使命的认识[4] 。因此, 大学制度与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在变革的根本方向上是一致的, 就是落实高校的主体地位, 使高校成为制度运行的当然主体。

二、高等教育评估制度与现代大学制度的背离及其实践困境

高等教育评估制度与现代大学制度的一致性在理论上的“应然”并不等于实践中的“实然”。由于传统高等教育体制的行政“惯性”以及评估制度本身还很不完善, 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在实践中常常表现为与现代大学制度的背离与冲突, 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既不能有效维护高校应有的自主权与学术自由, 也不能有效引导高校自律和承担责任, 评估只是政府基于自身需求关切的评估, 而忽视了对高等教育多元主体利益的诉求。

1.高等教育评估的行政性干预了高校应有的学术自由

从较为宽泛的意义来理解, 学术自由是指在高校内部教师和学生拥有教学、研究和学习活动的自主权利。高校在多大程度上拥有学术自由是衡量高校学术发展以及办学自主权利的重要标志。如前所述,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是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形成的, 体现了政府转变职能、加强宏观管理的必然要求。但在这种以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的过程中, 高等教育评估作为政府监督和管理高等教育的手段, 依然延续了政府行政管理的“惯性”, 导致现行评估制度从评估动因、评估组织、评估体系、评估过程等一切都由政府自上而下统一安排, 高校则处于被动和接受状态。这种行政性评估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校学术活动的自由。其一, 行政性评估模式的推行是以政府掌握分配高等教育资源权力和垄断高等教育政策制定为前提的, 为“适应”政府的“指标”规定, 高校和教师疲于应对, 干扰了高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学术创造活动, 消解了高校行为的主体性和学术自由精神。其二, “评估最重要的目的是证明”, 主要是通过评估发现问题, 进而通过整改与建设, 促进学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从较为理想的状态而言, 评估只是教育质量管理的手段, 但由于政府行为的主导性以及评估结果的“高利害性”, 高校发展好象就是为了获得比较好的评价等级, 评估由手段变成了目的。同时, 从政府的角度而言, 为使评估更具有可操作性, 制定了量化、单一的评估指标, 不仅不利于高校多元化发展, 而且约束了高校特色办学的积极性。

2.高校管理权力倾向集中于学校层面, 科层化管理更加突出

评估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 对整个高等教育系统而言, 会影响系统的秩序和结构的调整;对高校内部组织管理而言, 评估必然要求高校内部权力结构和组织结构的变革与之相适应。高等教育评估的产生和发展是以政府放松对高校的管制为前提的, 但在宏观上政府放权给高校的同时, 又要求高校承担更多的责任。现阶段, 高等教育评估使高校改革呈现两大趋势:一方面学校在教学、研究与质量管理等方面拥有了更多自主权, 另一方面高校出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竞争需要, 呈现责任和权力向学校行政部门集中的倾向。管理决策也不再采用学院式的民主决策, 而是更倾向于少数管理人员快速决策的科层模式, “以往属于学者共同决策的权力重新归于管理阶层手中, 并逐渐扩大了行政管理阶层与学者的分野”[5] 。高校管理者为了完成政府所规定的评估指标, 不断强化层级节制和量化指标, 从而使得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发生较大变化:学校层面行政管理系统的权力明显加强, 长官意志取代学术发展的规律占据学校决策过程中的核心地位, 各个学科专业领域的专家在学校管理中的发言权被削弱, 甚至在学校发展决策中被忽视 (许杰) 。

同时, 在院系等基层组织管理中也呈现官僚化的特点:一方面, 专家在本学科领域的学术作用被应付烦琐的评估事务所取代;另一方面, 为组成快速反应的迎评工作机制, 逐渐加强了行政权力对基层组织的控制。高校是“底部沉重”的组织, 大量的学术创新和教学改革是在基层组织进行的, 高校管理官僚化的结果, 压抑了教师和基层组织学术创新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尤其值得指出的是, 评估工作的科层化管理虽然体现为教师和基层组织对评估工作的“顺从”, 但由于主要强调学校层面的责任和终结性评估, 基层组织或教师仅仅是例行公事而已。

3.评估主体、评估机制失衡, 忽视多元利益主体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关切

高等教育评估的产生与发展, 标志着政府、学校、市场之间关系的变革。伯顿·克拉克根据影响高等教育系统的因素, 提出了“三角协作模式”理论[6] 。他认为, 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是国家、市场、学术权威三种力量平衡作用的结果。由于各国高等教育体制、文化传统的差异, 学术权威、市场力量、国家权力程度不同地影响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体现在高等教育评估方面, 行政机制、市场机制及高校自评机制分别体现为高等教育评估的三种不同模式。从世界高等教育评估的发展趋势看, 各国高等教育评估在保持自身传统的基础上, 正朝三种机制相互协同的方向发展。

反观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现行实践, 虽然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了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格局, 但在实际的评估工作中, 政府并没有把管理高等教育的权力分离出去, 行政机制仍然是评估制度运行的主要特征, 代表社会需求参与高等教育评估的中介性评估机构发展缓慢, 在评估实践中表现为市场机制缺失。在这种制度环境下, 高校只对评估它的政府负责, 热衷于完成政府规定的评估指标, 而忽视了对满足社会需求以及学生质量的监督和评价。实际上, 由于政府远离高校教育科研活动“现场”, 以及高校出于自身利益考量对信息输出的屏蔽, 政府不可能获得关于高校发展的所有信息, 从而导致行政评估机制的“失灵”。从本质意义上来讲, 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是评估的多个利益主体之间动态博弈的过程。随着市场机制引入高等教育质量管理过程, 原来政府主导高等教育评估的格局开始被打破, 但在制度转型过程中, 政府角色“越位”与“缺位”并存, 制度供给“过剩”与“短缺”并存。一方面, 政府仍然包揽了高等教育评估活动的全过程, 并基于自身对高等教育质量要求制定评估指标体系, 开展评估活动;另一方面, 面对社会对提高教育质量以及高校个性化发展的诉求, 政府不仅难以提供最优化的评估制度选择, 而且在促进高校自主发展以及维护评估制度的公平合理方面也显得力不从心。

三、现代大学制度视野中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根据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及其基本规定性, 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改革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正确定位政府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职能

在我国当前制度环境下, 政府以其行政动员能力和在资源分配中的主导地位, 在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改革中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这并不是说, 高等教育评估依然维持自上而下的行政模式, 政府依然是评估中的唯一主体, 而是说, 政府要转变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职能, 着眼于能做且又能做好的事情。第一, 政府作为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的代表, 一方面要积极回应社会以及民众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诉求, 并通过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建立教育质量信息和评估结果的发布制度等途径积极加以满足;另一方面要监督和评估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的程度, 使高校成为负责任的办学主体。第二, 尽管世界各国政府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角色不尽相同, 但其共同特点是政府不直接组织评估活动, 而是着眼于评估活动的宏观管理。我国《普通高等学校评估暂行规定》指出:“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是国家对高等学校实施监督的重要形式, 由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这显然与世界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 甚至逐渐成为阻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障碍。因此, 政府应将管理工作的重点逐渐转移到高等教育评估活动的宏观管理上, 包括对高等教育评估活动的指导、检查和协调, 确保评估的科学、公正、公平;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评估的激励机制, 包括评估结果与资源投入的联结机制、政策导向机制等。第三, 通过立法规范高等教育评估行为是政府转变评估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务之急是根据国际高等教育评估发展的趋势以及我国开展高等教育评估的实践经验, 重新修订《暂行规定》或制定专门的教育评估法规。

2.建立内外结合的高等教育评估机制

西方国家具有极强的学术自治传统, 质量保证传统上主要是高校内部的事务, 但在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以及经费短缺的情况下, 开始强化外部对高校绩效的评估, 并趋向于建立以自我评估为基础、内外结合的高等教育评估机制。我国高校属于以行政为主导的外部质量保障模式, 高校自身和教师教育质量保障意识淡漠。因此, 与西方国家相比, 我国评估制度改革应在不断加强和改进外部评估的基础上, 建立以校本质量管理为核心的评估机制。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正确定位内外评估的职能和分工, 外部评估要着眼于高校的长远发展的需要, 集中为高校自我改进和提高提供稳定的支持, 使高校及其成员能够在良好的制度环境中关注教育质量;评估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教学方面, 应该逐步扩展到科研、社会服务以及学科建设、教师和毕业生质量等方面。内部评估要多关注输入和过程的运作, 以形成性评估为主, 终结性评估为辅, 着重构建高校教育质量的自我保障机制。内部评估不仅要对办学条件、办学运行状态进行评估, 而且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推进改革与发展的进程及其效果进行评估。同时, 高校“底部厚重”的组织特性, 决定了高等教育评估不可能仅仅依靠校级集权管理的方式, 必须赋予院系等基层组织必要的自决权和自治权, 尤其要通过政策与投入激励机制创新, 调动基层院系和教师进行教学改革与学术创新的积极性。

3.加强中介组织建设, 建立社会参与的高等教育评估机制

借鉴世界高等教育评估的经验, 建立专业性中介评估机构是有效调节政府与高校之间、高校与市场之间矛盾, 以及保持高校相对独立性的共同做法。建立专业性中介评估机构并不是否认政府和高校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作用, 而旨在建立一种政府监督和问责、高校自我评估、社会积极参与的高等教育评估运行机制。

当前, 我国高等教育中介评估组织不仅数量有限, 而且是作为行政机关的附属机构发展起来的, 它们的专业化程度较低, 社会公信力不高。本质上讲, 中介评估机构是高等教育利益关系日趋多元化的产物, 源于高等教育控制权由政府集权管理向社会和市场分散的转变。因此, 中介评估机构建设关键是要政府简政放权, 促进社会充分发挥参与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职能。同时, 政府要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框架, 使各类评估机构在相关法律框架下成为相对独立的实体, 并自觉接受政府的监督和评估。另外, 中介评估机构要自觉加强自身专业化、信息化建设, 提高评估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同时积极拓展高等教育评估市场, 提高自主行为能力, 逐步摆脱政府的干预和控制, 真正成为介于政府与高校之间的“缓冲地带”以及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策咨询中心。

参考文献

[1]张斌贤.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 (11) :32-39, 12.

[2]王洪才.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及其规定性[J]教育发展研究, 2005, (11) :41-44.

[3]别敦荣.论高等教育评估的功能[J].高等教育研究, 2002, (6) :34-38.

[4]沈玉顺.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反思与改进[J].教育发展研究, 2006, (10A) :1-4.

[5]孙贵聪.西方高等教育管理中的管理主义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 2003, (10) :67-71.

探讨现代企业制度会计管理 篇11

【关键词】现代企业制度;独立会计机构;会计责任

1.建立独立会计机构的客观必然性

《会计法》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管理全国的会计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财政部门管理本地的财会工作。”《会计法》颁布后,虽然在财政部门设立了会计事务所管理司(处、科),但其职责主要管理会计业务和制度建设,现行的这种会计职能机构无法担负重大的执法工作任务。因此,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要使会计人员真正地对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有关部门、社会公众等负责,就必须建立独立的会计管理机构,使具备会计从业执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从中央到地方,有独立会计机构垂直管理,按需要向企业或经费单位派出。会计人员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对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有关部门、社会公众负责,向他们提供真实、可靠、准确并符合社会公认标准的会计信息,其工资、福利等待遇由会计机构负责,其经费来源由会计管理机构按各单位会计人员人数及资产总额的一定比例收取,使会计人员作为执法者真正独立于企业管理层这个被执法者之外。其主要理由是:市场经济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企业制度、管理制度和会计管理体制,需要按市场经济模式对现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以明确产权制度,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和国际惯例的现代企业制度,从而促进投资和利益分配多元化。目前的会计管理体制显然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建立独立于企业管理层之外的会计管理机构。这是根治经济违纪和加强宏观调控并使会计人员真正依法对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有关部门、社会公众等负责的客观需要。

2.现行的会计体制造成了会计难负其责或不负其责

我国会计人员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及财政统收统支、核算单位没有自主权的制约,会计人员在单位领导的指示下按有关文件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具体地、被动地反映国家资金的运动及财政拨款的支付情况,单位与国家以及单位相互之间的经济利益差别甚小,会计在维护国家利益上所起的核算、监督作用基本上能够得到发挥。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客观上要求企业管理层不但要维护企业投资者现有利益,还要维护债权人、政府及有关部门、社会公众等各方面的利益,从而进一步给投资者带来更大的利益,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机制下得以生存和发展。而现在许多企业管理层的做法却不尽然。众所周知,国务院部署并直接领导的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指导思想明确,范围之大,内容之多,政策之具体和声势之浩大,一年超过一年,而且年年成绩显著,平均每年查应出违纪金额由上百亿,增至上千亿,且不包括自查部分。据了解,这其中60%~70%的违纪金额是会计在账面上做了手脚,其损失无法估量,而其中会计责任是不可推卸的。

3.成立独立会计机构的几点设想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就是必须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因此,中国会计改革的重点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会计制度的会计模式。我认为,当前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会计法》,使会计工作者认真依法对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有关部门、社会公众等负责,就必须对目前的会计管理体制做以下改革。

3.1成立国家会计局

成立国家会计局来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各省、地、县设置相应的机构。国家会计局的主要职责是对全国会计人员进行行政领导和业务指导,并包括主管全国的会计信息,制定会计准则,负责会计人员职称资格的考试认定,全国注册会计师的考试和授证工作。配合财税、审计、物价部门的大检查,使会计工作独立于单位管理层之外,真正对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有关部门、社会公众等负责。

3.2国家会计局下建立会计信息中心

发挥会计信息在组织市场经济活动和加强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为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有关部门、社会公众等及企业管理层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功能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组织市场活动、规范市场秩序、理顺市场关系的微观信息,会计信息中心通过对各企业会计信息的加工整理,为市场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自信水平的信息,使企业财务决策建立在真实可靠的信息基础上;二是为地方政府部门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服务的中期信息;三是提供揭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内在联系和物资交换,国民收入的形成与分配,以及对外经济交流和流通等,制定为宏观经济决策,实现宏观调控服务的宏观信息。

3.3取消会计人员双重身份

会计人员在国家会计局的直接管理和领导下,独立执行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不受单位管理层的干预,使会计工作真正对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有关部门、社会公众等负责,维护投资者等各方面的利益,最终维护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不受侵犯。长期以来,会计人员一直被认为既是行政企事业单位的核算管理人员,又是代表国家对这些单位实施经济监督的工作人员,由于会计人员头戴两顶“桂冠”,搞不清自己的真实身份。执法者在被执法者领导下,选不准自己的工作目标,发挥不出自己应有的作用,也就难负其责或不负其责了。

3.4实行社会监证会计。国家设置会计管理

局统管会计工作后,全国会计工作将真实地建立在法制基础上,国家会计局对会计人员统一管理,对会计人员考试合格者授证上岗,通过会计师事务所等公众机构对会计工作进行审查,实行社会监证会计,以真正有利于会计职能的发挥。

3.5依法律形式赋予会计人员三项基本权利

(1)人事特别保护权。财会人员的人事特别保护权即企事业单位会计机构的负责人、会计人员的任免必须经过会计局,各单位无权自行任免。(2)人身特别保护权。所谓人身特别保护权即对财会人员揭发的问题,有关部门要定时间做出审查处理,不能久拖不决,对打击报复会计人员者,有关部门应责令纠正,或视其情节轻重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直至按刑法追究刑事责任。(3)有揭发特别有效权。财会人员要有揭发特别有效权是为了克服过去会计人员揭发问题难,遭受打击报复后告状更难的弊端。就是要做到有关部门对会计人员的检举揭发,只要有理有据,就应立案予以查证、落实并作出严肃处理,决不能以任何借口拒绝接受举报或申诉,更不能对举报或申诉不了了之。

我们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加之对现行的会计管理体制做相应的配套改革,我们的会计工作就一定能对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有关部门、社会公众等负起其应负的会计责任,发挥起应有的作用。

什么是现代学校制度 篇12

现代学校制度是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学校制度安排。我们通常所提的学校制度是指国家各级各类教育的制度安排, 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以及学校之间的关系, 属于“宏观”的学校制度。现代学校制度强调的是制度安排的“现时性”, 它是一种“好的、先进的、能适应时代要求的”学校制度。当前,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就是要求改革者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 设计和构建与各方面改革相适应的规则体系。因此, 现代学校制度通常是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关注点。

现代学校制度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制度安排。制度是一种约定成俗的规定, 它的生成和重建始终围绕特定领域的变化。现代学校制度将“学校”作为自己的本质规定, 更加重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并以此作为构建整个学校制度的法则。在现代学校制度的框架下, 所有的规则体系都是围绕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来构建的, 从而更加凸显了教育的独立性和学校的自主性。正如梅兰芳剧团的所有工作都是为了让梅兰芳唱好戏一样, 现代学校制度也是为了促进教师更好地教和学生更好地学。因此, 现代学校制度主要是为学生更好的发展搭好舞台, 系统构建学校教育的核心制度和外围制度。

上一篇:课改尝试下一篇:植被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