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穿刺术

2024-09-29

肾穿刺术(精选10篇)

肾穿刺术 篇1

摘要:对20例肾穿刺术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指导, 包括心理护理, 术前护理, 术中护理, 术后护理, 并发症的护理。提出护理人员在术前、术中、术后的观察和护理至关重要, 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指导可以明显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肾穿刺术,肾活检,健康指导

经皮肾穿刺术获得肾脏活组织的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诊断肾病综合征, 弥漫性肾脏疾病, 了解各种原发性肾脏疾病和继发于全身性疾病的肾脏损害, 便于诊断观察药物疗效, 判断预后。湖北省中医院肾内科从2005年以来开展肾穿刺活检术20例, 为20例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指导, 包括术前指导, 术中配合, 术后护理, 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20例患者, 男15例, 女5例, 年龄22--38岁。其中适应证有肾病综合征12例,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血尿6例, 原因不明的肾性血尿2例。所有患者均排除 (1) 出血性疾病; (2) 难以控制的高血压; (3) 肾囊肿或肾肿瘤等禁忌症。行肾穿刺后出现血尿2例, 均有不同程度的腰酸痛, 经过止血, 卧床休息后, 临床症状消失, 平均住院7天出院。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由于肾病患者对肾穿刺术了解不足, 担心穿刺的效果和并发症, 故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术前, 护理人员首先通过询问、交谈及观察, 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针对其不同的表现, 由经过专业陪训的护士与其沟通, 根据医生的治疗方案, 耐心解释患者提出的问题, 向病人及家属说明肾活检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通过沟通使患者从心理上接受、配合治疗。

2.2 术前护理

(1) 指导患者完善各种相关检查; (2) 术前1天做好皮肤清洁; (3) 做好头胞菌素类皮试; (4) 反复进行平静呼吸、吸气末屏气及床上大小便的训练; (5) 术前排空膀胱; (6) 保持病室空气清新, 清洁。床铺清洁, 干燥; (7) 紫外线消毒病房1h; (8) 术前2天停用扩血管、抗凝药物。

2.3 术中护理

认真核对患者姓名;由于肾穿刺活检术是在超声穿刺室内进行的无菌操作, 无家属陪护, 患者难免心情紧张, 俯卧在沙袋上可引起胃肠不适;因此护士应及时给患者以心理支持, 用温暖、体贴的语言安慰患者, 随时帮患者擦汗, 必要时伸手握住患者的手, 利用肢体语言及言语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勇气, 使手术顺利进行;严格无菌操作, 穿刺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2.4 术后护理

(1) 患者肾穿刺术后, 局部伤口按压数分钟, 以2磅砂袋及腹带加压包扎, 平车推入病房; (2) 每半小时测血压、脉膊一次, 4h后若血压稳定可停止测量。若血压波动大, 立即报告医生, 及时处理; (3) 俯卧硬板床6h后改平卧位, 以后可在床上翻身, 绝对卧床休息24h, 24h后若无肉眼血尿, 取下腹带方可下床活动, 1周内不做大的活动。咳嗽、喷嚏等以减少出血。术后3d内不能淋浴或盆浴以免伤口感染; (4) 鼓励患者多饮水, 以轻度利尿, 避免出血形成血块而阻塞输尿管。连续留取3次尿常规送检。术后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和止血药物。

3 并发症的护理

(1) 血尿:由于肾脏被穿刺针刺入, 约有60%的出现不同程度的镜下血尿, 2例病人出现肉眼血尿, 此时应指导病人绝对卧床休息, 饮大量温开水。密切观察尿的次数、颜色、尿量。根据医嘱及时输入止血药, 并观察止血后血尿的变化; (2) 腰痛及腰部不适:指导患者卧床休息, 向患者说明腰痛是肾穿刺术的常见并发症, 1周内消失, 使患者消除紧张心理。安心休息。

4 健康指导

出院时告知患者注意休息, 不要进行剧烈运动或家务劳动, 饮食要清淡, 多饮温开水, 按时服药, 向患者宣传随诊的重要性, 向患者留下科室电话联系方式。便于患者随时咨询。

5 讨论

肾穿刺活检术是诊断弥漫性肾脏疾病的重要方法, 对于确定诊断, 决定治疗方案和估计预后有重要的价值。然而肾穿刺活检术是一项有创性检查, 可发生多种并发症, 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指导可以明显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 护理人员在术前、术中、术后的观察和护理至关重要, 同时应该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取得患者的信任和合作, 护士的关心、表情行动、熟练的操作技能和严格的护理计划均能护理人员在术前、术中、术后的观察和护理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李树贞.现代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0:556-557.

[2]金问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8:223.

肾穿刺活检并不可怕等 篇2

其实,肾活检术在国内外早已被普遍采用,它是诊断弥漫性肾脏疾病的重要方法,对肾脏病的诊断、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具有重要价值。虽然肾穿刺是一种创伤性检查,但对肾脏损伤甚小,正常人体有200多万个肾小球,而每次肾活检只取约20个小球,进行病理分析。另外,肾穿刺一般在静脉肾脏造影x线屏直视下,或者B超导向定位下进行,所以比较安全、准确。

哪些患儿适宜作肾穿刺呢?一般认为,肾病综合征激素治疗无效、激素依赖或频繁复发者;急性肾炎综合征临床经过不典型、病程迁延或伴有肾功能受损者;原因不明的血尿、蛋白尿;疑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遗传性肾炎;急性发作的肾小管一间质性疾病;肾移植术后等均为肾活检指征。及时地进行肾活检。不仅可以明确诊断,而且对治疗也很重要。例如,有一孩子持续血尿4年,经肾活检电镜检查后,诊断为“薄基底膜病”,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不需特殊治疗,其预后良好。如果不进行肾穿刺,就无法和临床表现非常相似的“lgA肾病”相鉴别,无法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治疗。另外,像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起病急,病情迅速恶化,死亡率高,若能及早肾穿刺明确诊断,尽早施以激素冲击、抗凝、血浆置换、透析等联合治疗,病情的进展并非不可逆,肾功能可以得到改善。至于小儿常见的肾病综合征,虽然临床表现相似,但病理分型可以是微小病变型、系膜增生性肾炎,也可能是膜性肾病、膜增殖性肾炎,它们在治疗方案和预后上也不尽相同,因此,对这些患儿我们也积极主张做肾穿刺检查。

当然,也不是所有肾脏病患者都适宜做肾穿刺,凡有肾脏畸形(先天性多囊肾、孤立肾、对侧肾发育不良、肾动脉狭窄等)、肾肿瘤、肾囊肿、肾内感染(含肾结核或肾周围脓肿)、出血性疾病、恶性高血压、尿毒症、抗凝治疗期间、大量腹水等情况下,均不宜行肾穿刺。随着穿刺针及穿刺方法的不断改进,穿刺成功率及安全性大大提高,而并发症逐渐减少。最常见的并发症为镜下或肉眼血尿、轻微腰痛,一般在1~5天内自行消失,无需处理,对患儿肾脏无影响。其他较为少见的并发症有:肾周围血肿、感染、组织脏器损伤、大出血等,极少报道因出血行肾切除。总之,只要我们掌握好适应症,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定位准确,操作熟练,并发症可以大大减少。可见肾穿刺检查并非如某些患儿家长所想的那么可怕,对患了肾脏病的孩子来说,肾活检可能是利大于弊。

尿液的家庭自测

胡明昌

1尿量。医学上,将24小时尿量小于250ml/M2体表面积称为少尿,小于50ml/M2体表面积称为无尿。

尿量明显减少多见于急性肾炎、肾病浮肿期,无尿更多见于急性肾衰:屎量增多一般为病情好转的标志,但是若病程较长患儿,尿量增多尤以夜尿多,则可能提示疾病慢性化,已向慢性肾衰发展,须及时就医。

2尿色。正常新鲜尿呈淡或深黄,主要是尿色素所致。血尿是肾炎的主要表现,在碱性尿呈洗肉水色或烟灰色;在酸性尿呈酱油色或浓茶色。随着疾病的好转,血尿减轻或消失。但是要注意有无服用药物和肾外疾病存在。

3混浊度。初排出的正常尿是透明的,但也随温度和pH值而异。尿浓缩时稍混浊,碱性尿时磷酸盐和碳酸盐沉淀而混浊,但加温或/和加酸后混浊即消失;尿酸盐存在时,尿液静置后,尿盆壁有微红色沉淀。其他病理情况下如屎路感染乳糜尿也出现混浊尿。蛋白尿时,尿液主要表现为泡沫多,而非混浊。

4气味。新鲜尿有特殊的弱芳香气味,受食物影响较大。当新鲜尿呈腐败臭味要高度怀疑存在尿路感染。

家庭自行观察尿蛋白的方法:

肾穿刺术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对策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在该科住院行肾穿刺的患者共158例, 其中男72例、女86例;年龄14~70岁, 平均年龄42岁, 均采取局部麻醉、在B超引导下进行操作。结果仅3例出现尿潴留、2例出现血尿, 经常规用药后全部治愈。

1.2 术前准备与护理

1.2.1 心理护理

先由医生告知患者及家属肾活检术的目的及意义, 说明肾活检术的必要性、安全性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征得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同意, 并签定创伤性诊疗技术操作同意书。然后再由责任护士进行进一步的术前指导, 内容包括:再次告知肾活检术的目的及意义, 介绍行穿刺术的地点、环境、手术进行的时间, 术前主要准备的内容、术中配合的要点、术后的注意事项、疾病的预后, 耐心与患者沟通, 消除其思想顾虑, 减轻患者对穿刺术的紧张、恐惧心理压力, 使其主动配合手术。

1.2.2 健康宣教

为配合医生穿刺, 训练病人憋气及床上排尿。嘱患者俯卧于床上, 深吸气、缓呼气、憋气30 s左右;同步训练卧床进食、排尿、排便, 特别是排尿, 以便24 h内绝对卧床休息。

1.2.3 常规准备

(1) 了解患者有无贫血、出血疾病病史及出血体征; (2) 术前常规检查心电图、血常规、出凝血四项、肝肾功能、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及梅毒抗体等; (3) 腹部B型超声检查, 了解肾脏大小、厚度、位置及活动度; (4) 术前3~7 d停用一切抗凝药、抗血栓药物; (5) 术前1 d沐浴、清洁皮肤、更换患服, 穿刺前一餐适量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穿刺前应排空大、小便; (6) 穿刺前30 min肌注巴曲亭1 kU或维生素K110 mg, 以防止术中出血; (7) 遇特殊情况如来月经者, 应延期至经期后3~5 d, 再行肾穿刺; (8) 遇到感冒或其它感染征象者, 必须待正常后再行肾穿刺; (9) 术前1 d保证足够的休息与睡眠。

1.3 术中配合与护理

1.3.1 严格无菌操作

医护人员应严格无菌操作, 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

1.3.2 细致观察护理

术中细致观察患者的脉搏、呼吸、血压等情况, 若发现异常, 立即通知医生。拔针后压迫穿刺部位2~3 min, 此后消毒穿刺点及周围皮肤, 并用无菌纱布或辅料贴覆盖、固定, 用1 kg沙袋压迫穿刺部位并用腹带加压包扎后, 将患者抬上平车送回病房, 绝对卧床24 h。

1.4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预防与护理

1.4.1 出血的观察、预防与护理

术后严密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呼吸及尿的颜色、量, 每小时测血压、脉搏、呼吸1次, 持续4次, 平稳后改为每4 h测1次, 持续24 h。术后4~6 h必须用沙袋压迫穿刺部位并用腹带加压包扎仰卧于硬板床, 不可翻身, 6 h后解开腹带及取出沙袋, 协助病人翻身为平卧位, 嘱其避免全身放松勿用力。密切观察有无面色苍白、头晕、恶心、出汗等不适症状, 有无腹痛、腰痛。为了促使尽快排尿, 嘱咐患者多饮水以免血块阻塞尿路, 以少量多次为宜, 以免引起急性胃扩张。肾穿后要动态观察尿的颜色、性质、量, 前3次尿液连续留取送检, 做尿常规及尿沉渣分析。避免肾出血后形成血块梗阻尿路, 鼓励病人多饮水。为预防术后出血, 遵医嘱予常规2~3 d止血药, 如巴曲亭、维生素K1、止血芳酸、止血敏等。如果出现肉眼血尿, 应延长绝对卧床时间, 直至肉眼血尿消失后1~2 d。

1.4.2 感染的观察、预防与护理

术后注意观察体温及全身有无感染症状, 定期观察针眼处有无渗血、渗液、红肿等, 穿刺点应避水3 d, 覆盖的敷料应保持清洁干燥, 3 d后撤去。遵医嘱常规给3 d抗生素, 以预防感染。保持患者病房清洁, 温湿度适宜, 每日用紫外线或空气消毒机消毒房间1~2次, 30 min/次, 防止交叉感染。

1.4.3 腰酸、腰痛的观察、预防与护理

术后注意观察有无腰酸、腰痛等情况, 腰痛多因肾周血肿、穿刺操作和卧床时间长引起。嘱患者术后4~6 h制动, 4~6 h后可由护士或家属帮忙, 翻身为平卧位, 四肢做适当床上活动, 轻微侧身, 尽量避免腰部用力, 绝对卧床24 h后如患者的尿液呈清亮淡黄色, 可下床稍活动, 但应尽量卧床休息, 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 (特别是腰部运动) 和提重物, 以利于肾组织修复。

1.4.4 尿潴留的观察与处理

大多数病人可在床上自行排尿, 少数病人因不习惯床上排尿或情绪紧张, 导致膀胱充盈过度, 使膀胱逼尿肌过度伸长, 逼尿肌收缩无力, 而出现尿潴留, 这时可让患者听流水声或用温毛巾热敷并按摩下腹部, 必要时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行导尿术。

2 结论

肾穿术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很大, 术前的预防与术后的护理至关重要, 穿刺前的心理指导和充分准备是保证患者配合穿刺成功的关键;术后正确指导患者严格卧床休息和活动,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是预防并发症发生的重点。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护理措施可以大大降低肾穿术并发症发生的几率。

参考文献

[1]张智力, 尹爱华.肾穿刺活检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对策[J].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4, 36 (11) :976-977.

[2]尤黎明, 吴瑛.内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3]王海英.肾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549-565.

[4]高艳凤.肾脏综合征的护理体会[J].临床护理, 2008, 46 (28) :81-82.

肾穿刺术 篇4

【关键词】 急性肾后性肾衰;经皮肾穿刺造瘘;肾功能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10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286-02

急性肾后性肾衰是急性肾衰中较为常见的类型,患者以少尿、水电解质紊乱为主要临床表现,治疗中要以迅速解除梗阻为主,传统行输尿管穿刺成功率较低,近年临床研究显示,经皮肾穿刺造瘘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安全性,能有效解除患者梗阻,进而改善患者肾功能[1]。我院收治的急性肾后性肾衰患者24例行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造瘘,取得了较高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有研究对象24例,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龄34-70岁,平均43.1岁,病程3-7d,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腰痛、少尿、下肢水肿等。入院检查中患者均存在肾区叩痛,血尿素氮在10.4-38.9mmol/L,平均为25.1mmol/L,血钾4.7-7mmol/L,血肌酐在388.9-1756.0mmol/L,平均为1056.4mmol/L。全部患者精B超检查,肾脏均轻度积水,肾盂分离,CT检查11例腹膜后肿物,7例盆腔肿瘤。

1.2 方法 24例患者入院后均行膀胱镜下插输尿管失败,转行经皮肾盂穿刺造瘘,其中12例为双侧肾盂造瘘,12例为单侧肾盂造瘘。方法:在B超引导下,选择接近肾盂的腋中线附近为穿刺点,穿刺点要避开腹腔脏器、肺、胸膜等,确定合适的进针角度,B超显示穿刺针进入肾盂后,撤出针芯,尿液流出,放入导丝,之后用扩张管扩张通道,放入造瘘管,将其固定好。

2 結 果

本次研究中的24例患者均造瘘成功,成功率为100%;12例为双侧肾盂造瘘,12例为单侧肾盂造瘘;穿刺当日患者尿量在3000-5000ml,平均为4420ml;术后全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未出现肾下包膜血肿;22例患者术后2d-2周内血肌酐、血尿素氮恢复正常,2例患者血肌酐下降不明显,持续血透治疗;造瘘后患者行手术治疗原发病之后,21例患者拔除肾造瘘管,其余3例患者需长期带管,每3个月换管1次。

3 讨 论

临床中急性肾后性肾衰发病率较低,但是发病较急,患者最主要表现为少尿或无尿,该病发病原因主要是因为尿路结石,导致患者输尿管阻塞,进而使患者代谢、水电解质紊乱,引发肾衰[2]。由于导致肾衰的主要原因是输尿管阻塞,因此临床治疗中以解除梗阻为主。

因为在治疗过程中既要解除梗阻,同时也要恢复引流,因此在以往该病治疗中病死率较高,后期虽然在治疗中引入血液透析降低了病死率,但是患者治疗时间长。近年来,随着膀胱镜的应用,临床中多用经膀胱经输尿管插管引流,有效挽救了患者生命,但是操作较为困难,根据临床报道,插管成功率在10%左右,纳入本文研究的24例患者均行输尿管插管失败。经皮肾穿刺造瘘在急性肾后性肾衰诊治中疗效较好,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在诊断中通过在造瘘管中注入造影剂,能明确梗阻部位,同时该操作较为方便,通过引流解除梗阻,患者肾功能能够尽快恢复。在后期碎石、取石过程中,也能通过造瘘口进行,经皮肾穿刺后在引流中能对尿量、尿生化、尿PH值等进行动态监测,进而指导临床治疗[3]。在具体操作中,因为患者肾脏皮质厚,增加了穿刺难度,可在B超引导下进行,超声定位后再行经皮肾穿刺效果较好。

本组24例患者经皮肾穿刺造瘘均成功,穿刺当日患者尿量在3000-5000ml,术后全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未出现肾下包膜血肿,22例患者术后2d-2周内血肌酐、血尿素氮恢复正常,2例患者血肌酐下降不明显。另外,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之后,不能完全解除梗阻的患者,要长期留置肾造瘘管,为了确保引流的有效率,患者要定期到医院更换肾造瘘管,本组有3例患者长期留置肾造瘘管。

综上所述,在急性肾后性肾衰的诊治中应用经皮肾穿刺造瘘能提高迅速建立通道,实现引流,挽救患者肾脏功能,且能为后期治疗提供方便。

参考文献

[1] 曹建波,刘旭,郭勇军,高瑛.一步法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治疗急性肾后性肾衰竭[J].临床误诊误治,2009,22(9):60-61.

[2] 张清桂.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在肾后性肾衰竭中的应用[J].微创医学,2008,3(3):277-278.

肾穿刺活检术后的舒适护理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2月—2011年1月行肾穿刺组织活检术病人共100例, 男45例, 女55例;年龄17岁~73岁 (30岁±4.5 岁) ;病理诊断:IgA肾病17例, 狼疮性肾炎15例, 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 25例, 肾小球轻微病变21例,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16例, 膜性肾病6例。

1.2 研究方法

病人随机分成常规组和舒适护理组, 常规组采用肾穿术后常规护理, 舒适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

2 护理

2.1 肾穿术后常规护理

①术后协助其平卧位, 严格腰部制动6 h (四肢可放松及缓慢小幅度活动, 适当予按摩四肢及肩背部, 严禁扭转腰部) 。6 h后可在床上翻身, 但须注意动作轻慢。 24 h后方可下床轻度活动, 1周内避免弯腰。⑦平稳之后, 每1 h 1次, 连续监测4次。③按医嘱用药 如止血药、消炎药等。④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饮食, 选择适量的蔬菜及水果摄入, 预防便秘。⑤嘱病人少量多次饮水, 非水肿病人术日总饮水量2 000 mL~3 000 mL, 避免一次大量饮水, 对于不习惯饮用白开水者, 可在病情许可范围内选择淡茶、饮料、糖水等替代以保证良好的口感, 并预防胃部不适甚至呕吐的发生。⑥注意保暖, 防受凉感冒。避免腹内压增高的相关因素如咳嗽、呕吐、用力排便等以免诱发出血。⑦协助病人正确使用便盆, 放置便盆时由护理人员及家属抬起腰臀部, 避免病人自行用力悬空腰臀部。

2.2 术后舒适护理

2.2.1 手术结束时护理

肾穿护士按压10 min后, 砂袋压迫, 四头腹带固定, 为病人穿好衣裤, 盖好被单, 注意保暖。搬运病人时注意保护整个腰部处, 交代病人绝不可自己用力, 由医护人员平衡直线把病人过到平车, 平稳送到病房。同时向病人说明说明手术很成功, 使病人放心。

2.2.2 术后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血尿为最常见并发症。镜下血尿几乎每例皆有, 可不作为并发症看待。肉眼血尿发生率为2%~12%, 多在手术当天出现, 也有在穿刺后数日后出现者[5], 持续 1 d~3 d即转为镜下血尿, 0.5%病例可持续2周~3周。个别血尿极严重病例, 可频繁排出较大血块, 说明肾脏严重损伤。密切观察病人排尿颜色, 尤其是术后前3次留取尿标本行尿常规检查, 同时按照上述护理常规监测生命体征一旦出现严重并发症, 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 并延长卧床时间, 给予持续床边心电监护, 积极补充血容量及应用止血药物、吸氧等。

2.2.3 术后疼痛的观察与护理

术后麻醉过后, 出现腰部疼痛因其程度及个人感受不同, 通常小部分病人在活检部位有轻微的钝痛, 是由于穿刺损伤体壁肌肉组织, 引起局部出血渗出或偶见肾周围血肿致肾区胀痛不适, 疼痛一般 2 h~4 h 消失。一般表现为情绪不安、 烦躁、 失眠等, 护士应尽量与病人多交谈, 多解释, 指导病人自我放松疗法, 转移注意力, 以减轻病人疼痛感。注意观察病人伤口处有无渗血, 若有出血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疼痛难忍时, 可遵医嘱使用止痛药。同时注意关注腹带包扎的松紧度, 包扎过紧可引起腹胀腹痛不适, 给予适当放松腹带可缓解。

2.2.4 术后感染的观察与护理

一般比较少见。 常与无菌操作不严有关 , 因此, 各种物品须严格灭菌处理, 操作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 术后保持穿刺点干燥, 3 d内不得浸水, 注意体温变化及有无腹痛、腰痛等症状。

2.2.5 术后尿潴留

常与不习惯床上排尿有关, 生理需求是人最基本的需求, 只有人的生理需要得到满足, 才可能得到最基础的舒适[6]。100例病人中有80例术前能在床上小便1次后, 术后都能顺利排尿, 7例经诱导后能在床上排尿, 13例发生尿潴留, 行导尿术解除。13例尿潴留当中其中有4例为术前不配合练习床上排尿者, 9例为因手术后疼痛、紧张与不适者。

2.2.6 心理护理

病人因手术后疼痛, 且要求绝对卧床和床上大小便, 难免产生焦虑和思想负担, 应针对不同病例, 有针对性的疏导安慰病人, 帮助病人树立信心, 必要时请已行肾穿者与病人进行沟通, 解除其思想负担, 以增强其安全感。

3 结果

两组肾穿活检术的病人一次性顺利完成操作率100%, 表1得出, 肾穿活检术的病人均发生肾周围血肿、尿潴留、穿刺点红肿, 经统计学比较, 两组的肾周围血肿和尿潴留具有统计学意义, 可能是因为在舒适护理组中, 进行了肢体按摩和心理疏导, 使病人解除了思想负担, 轻松应对;而穿刺点红肿无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目前肾穿刺活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病人对此项检查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的需求也不断提高, 满足这种需求是护理工作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 护理已经从过去那种单纯追求技术服务转变为今天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作为护理人员在给予病人治疗的过程中, 同时应高度关注病人的舒适度, 提供舒适, 这种舒适是使病人在心理、生理及在医院的特殊环境里, 尽可能达到最愉快的心理状态, 缩短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在完成肾穿刺活检技术的病人护理中, 我们考虑精神因素对舒适的影响, 运用人文关怀的理念, 应用舒适护理模式, 解除病人的紧张和恐惧, 让病人感觉舒适, 乐于接受, 提高了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现红, 何国平.肾穿刺活检术的护理研究进展[J].现代护理, 2006, 12 (1) :23-24.

[2]李玉玲.肾穿刺活检术围术期的护理[J].海军总医院学报, 2008, 21 (1) :52-53.

[3]刘淑贤, 马金凤.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围术期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 (17) :67-68.

[4]汤洁.舒适护理模式之我见[J].护士进修杂志, 1999, 14 (10) :23.

[5]王海燕.肾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409.

小儿肾穿刺手术前后的护理 篇6

1 临床资料

2010年3月—2012年11月在本科进行肾脏活检病人13例, 其中男9例, 女4例;年龄2.5岁~12.0岁;临床诊断肾病综合征8例, 血尿待查2例, 紫癜性肾炎2例, 红斑狼疮性肾炎1例。本组患儿无水肿, 血压均在正常范围, 在B超引导下采用日本TSK株式会社生产的全自动TSK活检穿刺针经皮肾脏穿刺活检, 均成功获取肾组织2块或3块, 用冰壶送病理室分别做电镜、光镜和免疫荧光检查。活检术患儿恢复良好, 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1) 家长心理疏导。肾穿刺活检术作为一种有创性检查, 临床上家长对手术的风险估计过于严重, 常有很重的心理负担。本组病例家长更多地担心手术会不会影响患儿今后的生活质量, 担心术中、术后出现意外情况等。针对这一情况护理人员向患儿家长详细讲解肾穿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安全性[3], 穿刺时间的长短、采取的麻醉方式、穿刺后可能出现的状况及解决方法, 取得其理解和配合;告知患儿家长实施穿刺术的是有经验的医生, 高年资护士全程陪同。请已行肾穿刺术的病人及家属现身说法, 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患儿家长的心理负担, 使其产生安全感。 (2) 患儿心理护理。根据患儿年龄特点, 评估病人的心理状况, 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疏导、安慰、支持;护理人员在平常的护理工作中始终保持微笑, 亲切温柔与其交谈, 交朋友, 尽可能增加“非治疗性接触时间”[4], 与患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术前向患儿说明操作程序、术中及术后注意事项, 争取患儿合作。

2.1.2 术前训练

(1) 床上大小便训练。术前3d训练病人在床上排便, 为术后卧床做适应性准备。向家属和患儿讲明训练床上排尿的重要性, 避免由于术后排尿方式改变而发生尿潴留, 影响肾脏的恢复和凝血块的排出, 加重肾脏损害。 (2) 呼吸训练。在术前3d指导患儿腹部垫枕, 训练患儿俯卧状态下控制呼吸的能力, 练习吸气末屏气, 时间为15s~30s, 每天3次, 以便术中更好地配合医师进行穿刺[5], 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 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组病人除3例年龄小于4岁采用全身麻醉的患儿外均能在指导下完成术前训练, 配合手术。

2.1.3 术前准备

手术前1d遵医嘱予查血、尿、粪常规、血小板计数、凝血四项、血生化及肾功能检查;进行肾超声检查, 以了解肾脏的位置、轮廓、功能及距离皮肤的深度, 便于确定穿刺点;建立静脉通道并遵医嘱使用止血药;术前1d嘱患儿沐浴更衣, 做好皮肤清洁。术前予清淡易消化饮食, 不可饱食;采用全身麻醉患儿术前禁食6h, 禁饮4h。术前排空大小便, 以免术后大便腹压增高引起出血。

2.1.4 床单元的准备

手术当日, 送患儿进手术室后责任护生立即更换床单、被套、硬板床, 床边备好心电监护仪、听诊器、血压计。

2.2 术后护理

2.2.1 体位护理

患儿术后返回病房卧硬板床6h, 卧床24h, 避免腰部用力的情况下患儿头部可以自由活动, 上下肢可取自由体位, 尽量减少躯体翻动, 免因活动所致损伤部位张力增高而影响止血效果[6], 24h去除腹带复查肾B超无肾周血肿及肉眼血尿可下床活动, 应根据患儿的耐受程度循序渐进, 使患儿活动时感觉舒适, 避免剧烈运动, 否则仍有出血的危险[5,7,8]。本组有3例2.5岁~4.0岁患儿不配合体位, 护理人员让其母亲在床上陪同、安抚、分散患儿注意力后能配合平卧;1例24h后复查肾B超出现肾周围小血肿, 无临床症状, 予延长卧床休息24h。

2.2.2 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予持续心电监护、指脉氧监测24h, 术后每隔30min测血压1次, 连续4次, 平稳后每1小时测量1次, 连续2次。每2h测量1次, 连续2次, 以后每6h1次, 如无特殊变化24h可停止。经常巡视病人严密观察血压、脉搏计尿液的变化。

2.2.3 遵医嘱使用止血药及静脉补液

此时的补液主要起冲洗尿道的作用, 故250mL补液一般2h~3h滴完。

2.2.4 饮水和排尿护理

术后鼓励患儿少量多次饮水, 饮水时借助吸管, 使其轻度利尿, 避免血块在输尿管形成导致尿路梗阻[2], 连续留取尿标本3次, 立即送检, 观察尿色、尿量, 有无血块排出, 并注意化验结果。本组病人除了2例全身麻醉患儿未出现肉眼血尿外其余均有肉眼血尿, 均在1d~2d消失。加强卧床期间的排尿护理, 帮助病人在床上使用便器, 为病人创造便于排尿的环境, 尽量减少室内人员, 适当遮挡, 消除紧张感。本组有2位较大的患儿因过度紧张出现床上排尿困难, 经过腹部按摩, 开导、鼓励患儿后排出。

2.2.5 注意观察病人伤口有无渗血、渗液

积极主动与病人交谈, 询问病人有无不适感并积极帮助其解决, 提供良好的医护支持。通过语言的交流和行为的观察了解病人有无腰酸、腰痛、腹痛等症状的发生。本组3例病人术后2h~3h诉穿刺侧有腰痛, 可忍受, 无特殊处理, 2d后消失;1例病人术后第3天诉腹部不适, 经开塞露纳肛排便后缓解。

2.2.6 饮食护理

术后于清淡易消化饮食, 避免进食牛奶、甜食及豆类等易产气食物, 以防发生肠胀气。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腹压增加而诱发出血。

3 出院指导

病人出院后如活动过度也可能并发出血, 故患儿出院时加强出院指导, 告知病人出院后继续休息1个月, 避免剧烈活动和重体力劳动, 预防感染, 避免受凉感冒, 按医嘱用药, 随时观察尿色、尿量, 发现血尿或腰痛、下腹部胀痛, 及时就诊, 定期复诊, 复查尿常规。

关键词:肾穿刺手术,小儿,护理

参考文献

[1]陈文彬, 潘祥林.诊断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573.

[2]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1602.

[3]莫围华, 韦梅英, 伞丽霞, 等.舒适护理模式在肾穿刺活检患者中的应用[J].微创医学, 2008, 3 (1) :76.

[4]张淑卿, 韦小玲, 庄雯英.骨伤患儿情绪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 (7) :567.

[5]黄静, 马志芳, 龚海芬.肾穿刺术后患者下床活动时间的临床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2, 19 (3) :27-28.

[6]王海燕.肾脏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412.

[7]张晓莺, 池小风, 许平静.血液透析桡动脉穿刺引起前臂筋膜窒综合征的诊断、治疗及护理对策[J].实用医学杂志, 2007, 23 (12) :1930-1931.

经皮肾穿刺患者127例临床护理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27 例患者, 男84 例, 女43 例;年龄16 岁~69 岁, 平均年龄 (38±3.7) 岁;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29 例,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39 例, 肾病综合征21 例, 急性肾功能衰竭6例, 继发性肾炎32 例, 包括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12 例,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5 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小球肾炎4 例, 糖尿病肾病11 例。

1.2 方法患者术前完善相关检查, 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下行经皮肾穿刺病理活检术, 平均每例患者穿刺2~3 针。

2 护理

2.1 穿刺前护理

2.1.1 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1]适应证: (1) 各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 (2) 各种继发性或遗传性肾脏疾病, 如红斑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糖尿病性肾病、Alport综合征、薄基底膜肾病等。 (3) 急性肾功能衰竭。 (4) 移植肾出现不明原因的肾功能损害等。

绝对禁忌证: (1) 严重出血倾向并不能纠正。 (2) 严重精神疾病不能合作。 (3) 重度高血压不能纠正。 (4) 孤立肾。 (5) 慢性肾衰竭, 肾已小, 肾实质已薄。 (6) 肾脏活动性感染。 (7) 肾脏肿瘤位于拟穿刺部位, 不能选择其他位置进行穿刺活检。

相对禁忌证: (1) 肾脏位置过高或游走肾。 (2) 过度肥胖。 (3) 大量腹水、妊娠等。 (4) 肾脏活动性炎症。 (5) 慢性肾功能衰竭。 (6) 多囊肾或肾脏巨大囊肿等。 (7) 体位不良。

2.1.2 穿刺前准备穿刺前测血压, 避免血压过高, 如血压异常, 及时通知主管医师。查血常规、尿常规、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形态, 抗核抗体谱、凝血四项、D- 二聚体、生化检查、心电图、胸片、双肾彩色多普勒超声等。查看穿刺部位皮肤有无损伤、过敏等, 穿刺前局部皮肤需用温水清洗。穿刺前1 d练习深呼吸及憋气、床上排尿等, 穿刺前排空膀胱, 女性患者应避开月经期。服用阿司匹林、华法林等抗凝药和血小板抑制药物的患者需停药1 周以上以避免术后出血。术前谈话、签字。毒素水平较高, 可在术前行数次血液透析以降低毒素水平, 减轻其对出凝血系统的不利影响;对于已经行血液透析的患者, 至少在行肾穿刺前24 h停止透析。

2.1.3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交流, 向其介绍经皮肾穿刺的必要性、不良反应、并发症等。详细讲解患者关心的问题, 如穿刺的安全性, 穿刺过程中注意事项, 术前进行呼吸练习, 术后多饮水的原因, 消除患者顾虑, 使其主动配合穿刺和护理。要求患者身着宽松、舒适的衣服。

2.2 穿刺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穿刺后患者应保持穿刺体位并立即平车或担架抬回病房, 6 h内绝对卧床, 密切观察患者的一般状况和主诉, 测量血压、脉搏并记录, 至少测量3 次。观察尿液颜色变化, 应连续3 次检查尿常规, 观察外周血中红细胞变化。观察皮肤穿刺点有无出血、瘀斑、肿物, 有无穿刺部位剧烈疼痛。正常情况下穿刺后会出现镜下血尿, 少数严重者可出现肉眼血尿, 多在2~3 次排尿后消失, 如出现血尿不止, 持续时间过长, 应及时通知医生做出处理。6 h后, 如果患者没有并发症出现, 可在床上活动四肢及侧身平卧, 但活动要轻柔。24 h后行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了解穿刺肾有无血肿、出血或渗出等情况, 如果无异常, 可下地活动, 但不能做剧烈活动。

2.2.2 饮水与活动穿刺后应大量饮水, 避免血凝块阻塞肾小管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向患者讲解饮水的必要性, 协助其饮水。如不能饮水者可通知主管医生, 必要时静脉补液。穿刺后6 h内绝对卧床, 如无明显肉眼血尿, 24 h后可下床活动, 3 周内避免腰部剧烈活动。如出现明显肉眼血尿, 需延长绝对卧床时间。老年人、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血液高凝状态患者需人工辅助下肢肌肉活动, 以避免静脉血栓发生。

2.3 并发症观察与护理

2.3.1 血尿因尿的形成自肾皮质开始, 至肾盂、输尿管后进入膀胱贮存, 肾穿刺主要穿刺部位为肾皮质, 故血尿发生率几乎为100%, 穿刺部位过深可导致肉眼血尿。穿刺后需严密观察患者尿液颜色、性质, 血尿不严重者无需特殊治疗, 嘱患者多饮水, 1 d~2 d后即可自行消失;血尿严重者, 应及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检查, 以确诊有无肾脏严重损伤。无明显损伤时, 可嘱患者增加绝对卧床时间, 多饮水, 对症处理;若发生肾脏严重损伤,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疼痛症状及尿液颜色、量的变化, 出血量多可给予持续导尿, 持续膀胱冲洗, 视患者病情行保守或手术治疗。如果患者出现血压下降, 在充分输血、输液仍不能维持血压稳定时, 应立即行外科手术治疗, 也可选择肾动脉造影, 找到出血部位行动脉栓塞治疗。为了防止肾周血肿的发生, 治疗时密切观察血压的变化, 高血压患者应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部分血尿患者可发生动静脉瘘, 严重者表现为血尿、肾周血肿、顽固性高血压、腰痛及腰部血管杂音、进行性心力衰竭及肾衰竭, 多采用动脉栓塞治疗。

2.3.2 肾周血肿患者穿刺后局部渗血导致肾周血肿, 血肿较小时无需特殊处理, 根据患者病情, 适当增加卧床时间, 定期观察。血肿较大时, 绝对卧床, 必要时应用输血、输液稳定血压, 同时应用止血药物及对症处理。根据患者病情, 如血肿持续逐渐增大, 必要时可手术治疗。

2.4 健康教育宣教肾穿刺的必要性及安全性, 解除患者及其家属的顾虑, 帮助患者进行术前呼吸、床上排尿练习。穿刺后15 d应再次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1 次, 以观察穿刺肾脏的情况。同时多饮水, 适当活动, 避免提重物、扭腰、跳跃等活动, 如出现腰痛、肉眼血尿、恶心、呕吐等, 应及时来院就诊[2]。

3 结果

127 例患者中发生肉眼血尿者2 例, 肾周大血肿者1 例, 经及时有效的护理, 患者预后良好。

4 讨论

近年来, 肾脏病发病率明显升高, 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随之而来的心理压力及经济负担也逐渐加重。同时随着糖尿病、高血压病、结缔组织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 继发性肾脏疾病发病率也明显增高, 而且部分患者不重视肾脏病的检查, 导致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 即尿毒症患者的人数日益增加, 由其带来的心理负担、经济负担逐渐增加, 已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重视[3]。预防胜于治疗, 如何早期有效地发现、治疗肾脏疾病成为肾内科医生的主要目标, 首先, 应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 诊断不清不但增加经济负担, 而且耽误患者的治疗时机。如何明确诊断呢?肾穿刺就是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工具之一。但由于肾穿刺为有创性操作, 患者及其家属顾虑多, 存在恐惧心理, 大多数人不能接受, 严重阻碍肾穿刺的应用和发展。临床实践发现, 通过有效的临床护理、医患沟通, 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肾穿刺术后并发症, 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同时通过有效的临床护理, 可以消除患者心理负担, 减少患者对肾穿刺的恐惧心理, 增加了肾穿刺的成功率, 提高了肾穿刺的安全性, 有利于临床医生开展肾穿刺检查, 对肾脏疾病的治疗大有益处。同时通过有效、细心的临床护理, 可最大限度发现穿刺患者的早期并发症, 经及时有效处理后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 安全性明显提高, 同时也打消了部分患者的顾虑, 增加肾穿刺成功率, 提高了肾脏疾病的诊断明确率及治疗成功率。由此可见, 肾穿刺的成功率与细致耐心的护理工作密不可分, 尤其是穿刺术后, 护理工作为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KARK R M.The development of percutaneous renal biopsy in man[J].Am Kidney Dis, 1990, 11 (16) :585.

[2]HOJS R.Kidney biopsy and power Doppler imaging[J].Clin Nephrol, 2004, 62 (5) :351-354.

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法的护理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 开放性穿刺取肾活体组织检查

在肾脏穿刺点皮肤处常规消毒, 用1%普鲁卡因麻醉, 用刀片作一长2cm的切口, 暴露肾脏下极, 在直视下用穿刺针取出肾组织。这种方法虽然使患者遭受了一次小的手术, 带来一定的痛苦, 但取材满意, 可在不同部位多处取材, 并可用肉眼直接观察肾脏外形及大小, 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尤其适用于局灶性肾脏病变的诊断。本法多用于经皮肤穿刺失败, 或得到的组织很小, 难以确定诊断时。本法还能避免肾穿刺后出血、肾脏或附近脏器撕裂伤等并发症。

1.2 经皮穿刺取肾脏组织活检

近年来由于肾脏穿刺点定位准确和穿刺针的不断改进, 使经皮穿刺取肾脏活检法的成功率高达94%以上, 并可避免开放性穿刺的手术创伤。目前国内多采用定位穿刺点方法。穿刺点定位准确是肾活检成功的关键。定位方法有下列几种: (1) 静脉尿路造影荧光屏直视下定位法:在有电视装置的X线检查台上, 患者俯卧, 腹部垫一硬沙袋以固定肾脏位置, 然后从静脉注射造影剂, 2~5min后, 肾脏即可显影, 选择肾脏下极做穿刺点。这种方法定位准确, 穿刺安全, 成功率高达94.7%。 (2) B型超声定位法:患者俯卧, 腹部下垫一硬沙袋, 用B型超声探头探测肾脏的位置、大小, 确定肾下极的位置及皮肤到肾皮质的距离, 并按此深度确定进针深度。此种方法简便, 省时间, 花钱少, 成功率高, 几乎都能穿刺成功, 是当前最理想的定位方法。

2护理

2.1 肾活检围手术期护理

术前护理的内容主要包括术前教育、术前呼吸训练与排便练习、术前及术中血压监测以及患者转运四大方面。术后护理包括术后制动、术后饮水、血压监测、腹部体征观察、尿潴留及并发症防治等。过去由于肾穿刺水平的限制, 并发症相对较高, 护理上局限于术后血压的监测和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 要求患者局部棉枕加压防止出血, 绝对卧床24h, 24h后不做要求;随着穿刺水平不断提高, 经皮斜角穿刺的临床应用, 通过总结认为:加强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 术后绝对卧床8h, 相对卧床24h, 1周内限制活动, 可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且患者易于接受。护理要点是教给患者肾活检后自我护理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2.2 移植肾活检的护理

移植肾比较固定, 肾活检术前准备的重点内容不是呼吸训练, 而是皮肤护理。由于移植肾位置距皮肤较近, 术后局部压迫止血可起到有效作用, 临床上发现局部压迫穿刺点15~20min, 可减少肾周围血肿的发生;移植肾活检术后护理观察的重点是血压变化 (特别注意血压升高) 和移植肾的局部体征, 及时发现肾活检术后动静脉瘘的发生与肾周围血肿的形成, 防止感染的发生。术后卧床制动8~12h。

2.3 肾活检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肾活检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是尿潴留、肉眼血尿及可能的尿路感染。 (1) 尿潴留的护理:首先采用一系列辅助方法, 帮助患者自行排尿。部分病例可采用经皮耻骨上膀胱穿刺, 可避免尿路感染的发生。对于伴有肉眼血尿的病例, 除积极的液体疗法外, 同时采用经皮耻骨上膀胱穿刺导尿及膀胱反复冲洗, 消除已形成的血块, 减少尿路梗阻。 (2) 出血性并发症的护理:对于肾活检术后出血性并发症, 除常规护理外, 主要是应密切观察血压、尿色、血色素的变化及血细胞比容的变化。对于需要采用持续性静脉泵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治疗的患者, 在治疗过程中应保持稳定的血压、液体的平衡, 及时发现患者精神状态的改变, 防止低钠血症的发生。

3讨论

肾活检是一项有一定技术难度、易出现并发症的检查, 护理工作贯穿其全程, 涉及检查所有细节, 其质量好坏关系到患者安全及标本质量。回顾近年肾活检护理配合, 笔者体会到, 强调几个理念很有好处。 (1) 以关爱的理念做好心理护理。术前, 患者多存疑虑, 担心肾脏受损伤而病变加重;担心误伤其他脏器;担心疼痛难以忍受。进入B型超声室后, 亲人不能伴随, 特殊体位引起的不适, 准备工作的气氛, 往往令患者紧张。术后, 久卧导致多种不便, 焦躁心态是主要表现。不同的时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以关爱的肢体语言及亲切言语有效化解患者的不良心态, 起到药物治疗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2) 具备风险意识, 防范并发症的发生。肾活检是一种有创性检查, 可发生以创伤出血为主的多种并发症, 甚至致命。因并发症的发生, 需要外科手术者占0.1%~0.4%, 肾切除者占0.02%~0.06%。肾活检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不高, 一旦发生异常迅猛和严重。备好静脉抢救通道, 备足抢救药物, 密切注意患者的神志及生命体征的细微变化, 一旦发生意外, 迅速落实抢救措施。 (3) 以人性化的理念解决患者的困难。加强对患者的观察, 注意环境的改善。活检的不同时段, 其观察的重点也不一。活检前, 观察的重点是及时发现活检的相对禁忌证, 注意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异常精神状态, 有无使用容易引发出血的药物, 女性患者是否月经来潮。活检中, 观察的重点是患者神志及生命体征变化, 及时发现和配合医师处理并发症。活检后观察患者的生活需求, 及时解决患者的困难。

肾穿刺术 篇9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经皮肾造瘘术;肾积水上尿路

梗阻性肾积水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解除肾积水的方法包括输尿管逆行插管引流和肾造瘘引流术,临床上常遇到插管失败而改用肾造瘘术引流的病例,肾造瘘术包括开放手术肾造瘘术、肾镜下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术和穿刺针穿刺造瘘术等。我院从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开展B超定位中心静脉导管微创经皮肾穿刺造瘘术96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62例,女34例,年龄19-61岁,平均39岁,单侧输尿管梗阻71例,双侧输尿管梗阻25例,肾积水91例,肾积脓5例,梗阻的原因为结石80例、输尿管狭窄3例、肿瘤侵犯输尿管8例、其他手术后引起的输尿管梗阻5例,肾盂肾盏积水1-5CM,既往有ESWL治疗史23例,曾有开放取石史12例。

1.2 儀器设备 采用美国ArrowInternationlInc.生产的中心静脉导管包,包括:导管(1.7mm×1.1mm,长度:20cm),导丝(直径:0.81mm,长度:60cm),穿刺针(内外径:1.07mm×1.22mm,长度:63.5mm),塑料扩张器(直径:1.9mm,长度:80mm),一次性5mL注射器1个,7号针头1个,吸水针头1个。

1.3 方法 患者取肾区腹侧垫高的完全俯卧位或仅患侧垫高30°的腹斜位,应用彩超仪对患侧肾脏进行仔细扫查,根据拟穿刺肾盏的方向及位置,选择合适穿刺路径,确定穿刺角度和深度。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用穿刺针按B超定位点和方向刺入,穿刺时嘱患者中度吸气后屏住呼吸,当穿刺针进入肾盏并有尿液(或脓液)流出时,经穿刺针侧孔插入导丝约10-18cm,退出穿刺针,保留导丝一端在肾盏内,以导丝作引导,将塑料扩张器插入穿刺孔扩张造瘘口,退出扩张器,沿导丝插入导管,送入约11-15cm后,拔出导丝,固定导管的护翼板于皮肤上,消毒造瘘孔及周围皮肤后用无菌敷料覆盖造瘘孔,将导管接尿袋引流尿液。置管成功后如尿液引流不畅或无尿液引出,可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管腔。如果仍不通畅则改行肾镜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放置硅胶肾造瘘管或者乳胶导尿管引流。定时开放或调节引流袋流量调节阀来控制尿液引流量。

2 结 果

本组96例患者均一次性穿刺造瘘成功,83例能顺利导出尿液,有3例患者由于血块阻塞引起引流不畅,后改用肾镜下经皮肾穿刺造瘘术,6例由于肾内脓液混有坏死组织阻塞而引起引流不畅,3例冲洗后仍不能引流通畅,改用肾镜经皮肾穿刺造瘘术,置入硅胶肾造瘘管,暂时解除上尿路梗阻,肾功能有所改善。病情好转后继续治疗引起梗阻的疾病。置管期间引流管通畅,造瘘口无红肿,无炎症反应,无腰痛、大出血等其他并发症。

3 讨 论

上尿路梗阻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急症之一,梗阻之后尿液从肾盂排出受阻,造成肾内压力升高、肾盏肾盂扩张、肾实质萎缩,称为肾积水。引起肾积水的原因很多,包括:先天性病变,泌尿系各部结石、肿瘤、炎症和结核所引起的继发性肾积水。长时间梗阻引起的肾积水,终将导致肾功能逐渐减退。双侧肾或孤立肾完全梗阻时可发生无尿,以致肾功能滚竭[1]。有学者观察到,36小时后解除梗阻,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可以完全恢复;2周后解除梗阻,可望恢复45%-50%功能;3周-4周后解除梗阻,只有l5-30%功能恢复;6周以后解除梗阻,则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很难恢复[2]因此在明确梗阻后应及时采取引流措施,尽早解除梗阻,减轻肾功能损害。解除梗阻的方法包括输尿管逆行插管和肾造瘘引流术,过往的治疗措施有很多缺点,其对患者的创伤非常的大,术后患者会形成很大的瘢痕,患者经治疗后恢复的时间也比较长,患者易于发生感染的并发疾病[3]。故现今多不建议实施此项措施。另外,传统筋膜扩张器、叠套式金属扩张器等穿刺方法均需反复多次逐级扩张肾穿刺通道易引起出血,金属扩张器质地坚硬容易误伤肾脏及邻近脏器。应用此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具有很大的优势,此措施对患者比较安全,且应用方便,可快速操作,对患者创伤很小等优点。利用中心静脉导管作肾穿刺造瘘术无需行皮肤切口,直接可以穿刺,创伤小,可减轻病人痛苦。本法对晚期癌症、恶病质或不愿或不能接受损伤较大手术的患者尤为适宜。而传统的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或者用膀胱穿刺针穿刺进行的肾造瘘术常需要切开皮肤,创伤大、出血多、恢复慢、切口易感染等缺点,不易被患者接受。对一些长期的需要保留肾造瘘管的患者和过度肥胖、婴幼儿患者易导致并发症或穿刺失败而被迫改开放手术。中心静脉导管经皮肾穿刺造瘘术优势明显,此措施对患者比较安全,且应用方便,可快速操作,对患者创伤很小等优点。故此措施可应用在危机操作时,如患者病情危重时刻实施此项措施。但用中心静脉导管穿刺造瘘,取材方便。该法穿刺针小,损伤肠管及血管的可能性小,穿刺过程中患者疼痛较轻,依从性强。穿刺口术后愈合较快,尿瘘的机率低。常规的肾造瘘管道较大,适合对肾积水较大,肾盂内有大量血块或者脓液粘稠密易引起引流管堵塞的引流,但是对于大部分患者,其管道较大,对肾脏刺激明显,更加容易加重穿刺后患者不适,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生活质量。如果是肾积脓患者也会容易出现引流不畅,本组患者中,就有3例患者由于血块阻塞引起引流不畅,6例由于肾内脓液粘稠或混有坏死组织阻塞而引起引流不畅,其中有3例冲洗后仍不能引流通畅,改用肾镜下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因此,对于在穿刺过程中如果发现出血明显或者脓液粘稠的患者,我们建议改常规的肾穿刺造瘘法或者进一步改进穿刺方法:经过造瘘管再次置入导丝,利用筋膜扩张器逐渐扩张造瘘口以达到我们更换更大管道的需要。

总之,应用此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具有很大的优势,此措施对患者比较安全,且应用方便,可快速操作,对患者创伤很小等优点。另外,因为导管的柔软度很高,很容易对其进行固定,故对患者的刺激比较小,患者多不会出现腰区疼痛、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逊,曾国华,吴开俊,等.微创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治疗上尿路疾病[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4,(25):169-171.

[2] 沈春花,张岚.中心静脉导管-胸腹引流瓶的简易连接法[J].中国医学创新,2012,28(3):96-98.

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患者的护理研析 篇10

1 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我科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患者60例, 男36例, 女24例, 年龄8~36岁, 平均年龄20岁, Ig A肾病17例, 急性肾小球肾炎10例, 肾病综合征15例, 狼疮性肾炎12例,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6例, 经医师精心治疗及护士优质护理, 60例患者治疗及护理效果较好。

2 结果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护士在术前向患者简要介绍手术的目的、方法、临床价值、术中配合、术后注意事项, 做好患者思想工作, 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积极配合手术。

2.1.2 术前准备。

协助医师为患者做好出凝血时间、血常规、凝血酶原、血小板计数等检查, 做好血型鉴定及术前备血, 术前1d为患者做好普鲁卡因皮试及抗菌素皮试, 按时给予术前用药, 如术前1h肌注立止血等。

2.1.3 做好血压观察及高血压控制。

术前严密观察血压变化情况, 慢性肾脏病多数伴有高血压, 护士应按医嘱准时给患者应用药物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再进行肾活检, 这是防止术后出血的关键。

2.1.4做好术前训练。

这是取得肾活检穿刺一次成功的重要因素。在术前2~3d指导患者进行屏息训练, 使患者能做到随意呼吸, 确保穿刺瞬间肾脏位置临时固定, 避免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痛苦和风险;术前训练患者床上排尿, 防止术后因不习惯床上排尿导致尿潴留。

2.1.5 加强观察。

观察并积极治疗感冒和咳嗽等, 消除因咳嗽引起或加重术后并发症。

2.2 术后护理

2.2.1 严密观察血压变化。

为术后患者测血压, 一般1次/30min, 连续测10次;如特殊情况1次/15min, 连续测10次, 测10次后无异常, 可改为1次/1~2h, 连续测24h。发现血压快速升高或降低, 突发腹痛, 面色苍白, 心率加快, 冷汗或尿色加深的患者, 考虑可能严重出血, 护士立即汇报医师并积极配合医师抢救和处理。

2.2.2 严密观察尿液及控制血尿。

术后在患者腰下垫枕头, 在穿刺部位放置沙袋加压, 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出血、血肿或感染。观察血尿情况, 小便一次送显微镜检查1次, 连续7~8次, 肉眼血尿多见于手术当日, 血尿颜色呈淡红色的, 嘱患者多饮水, 以达到冲洗尿路, 防止血块形成, 加强观察尿色, 对尿色鲜红并逐渐加深的, 按医嘱给予维生素K1、立止血, 酚磺乙胺等。加强排尿观察, 详细记录尿量, 尿潴留时, 无菌术下导尿留置尿管, 并按留置尿管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2.3 加强生活护理。

给予患者生活上的照顾护理是预防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可使患者有温暖感, 情绪更加稳定, 有利于术后患者恢复和减少并发症。

2.2.4 合理应用抗生素。

如术后患者体温升高、异常或存在感染, 及时按医嘱应用抗生素。

2.2.5 指导术后患者活动。

叮嘱术后患者必须卧床休息72h。通过临床护理观察, 患者全身状况好, 血压平稳并且12h内无肉眼血尿的, 可协助患者活动双下肢, 72h后可下床活动, 但一周内严禁参加剧烈活动, 防止出现或再发血尿。

2.2.6 加强护理。

按护理常规做好原发病的护理工作。

3 讨论

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适应症, 医师护士容易熟练掌握, 但不能忽视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禁忌症, 具体包括: (1) 明显出血倾向, 重度高血压。 (2) 精神病或不配合手术操作。 (3) 孤立肾, 小肾。 (4) 活动性肾盂肾炎、肾结核、肾盂积水或积脓、肾脓肿或者肾周围脓肿。 (5) 肾肿瘤或肾动脉瘤, 多囊肾或肾脏大囊肿。 (6) 肾脏位置过高或游走肾。 (7) 慢性肾功能衰竭。 (8) 过度肥胖、重度腹水。 (9) 心功能衰竭、严重贫血、低血容量、妊娠、年老等。

本文研究显示:加强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前训练、术后严密观察血压、体温、尿量、尿色观察, 进行血尿控制、生活护理等, 经皮肾穿刺活检术60例患者恢复正常, 穿刺部位无渗血, 无并发症, 护理效果良好, 诚望本文一系列护理措施对国内相关护理专业人员有所裨益和帮助。

摘要:目的:提高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加强术前护理如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前训练、术后严密观察血压、体温、尿量、尿色观察, 进行血尿控制、生活护理、术后活动指导。结果:经皮肾穿刺活检术60例患者一次穿刺成功, 穿刺部位无渗血, 无并发症, 1例术后血尿患者2克酚磺乙胺加入0.9%氯化钠输液250mL静滴, 下次小便未见血尿。结论:本文研定的一套系列护理措施, 经应用显示, 可保障患者手术及护理安全, 提高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患者的护理质量。

关键词:肾穿刺,活检,护理,分析

参考文献

上一篇:转型提升下一篇:协议分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