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方式变革

2024-06-20

生产方式变革(共12篇)

生产方式变革 篇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 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跳出课程执行者的思维定势, 跳出教材的框框, 创造性地建设、丰富语文课程, 通过教的方式变革来改变学的方式, 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近年来, 笔者在语文教学上作了如下探索和思考。

故事讲述

著名作家刘绍棠在《老师领进门》一文中深情回忆了他的启蒙老师———田老师。田老师的教学方法很特别, 他能将教学的全部内容巧妙地编成一个个故事。刘绍棠先生在田老师的门下学习四年, 听了上千个故事。也正是这些故事在刘先生的心田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成就其成为作家。

如今, 站在语文教学的讲台上, 有时候, 我也会顺口讲几个故事给孩子们过过瘾。

有一年, 新学期的第一课讲的就是刘绍棠先生写的《老师领进门》, 只是换了个题目《师恩难忘》。于是我就想有意为之, 将讲故事纳入到我的日常教学中, 作为正式的学习内容。基于这样几点考虑:其一, 上这课时, 孩子们对刘先生流露出羡慕的神情。作为老师, 当然不能视而不见, 虽然我不能与田老师一拼, 但心向往之还是力所能及的;其二, 想让孩子们也“品尝”到刘绍棠儿时在课堂上的那段美好的故事时光;其三, 正好五年级语文学习有一个新任务, 学着写读书笔记, 希望能够通过故事吸引孩子们从当今的声光影像中抽出几缕余光去关注方块字, 再生出或深或浅的体悟;其四, 不断督促自己能够像讲故事一般上语文课。就这样, 一直坚持至今。

阅读鉴赏

阅读与表达, 永远是语文教学的两件传家宝。其中,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原点, 语文素养形成的根基。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语文学习的引路人, 理应借助美文共赏、好书共享、范文品读、分享阅读等方式努力点燃孩子们阅读的火苗。孩子们只有在读书中才能学会读书。

美文共赏。文质兼美的文章, 极易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引发审美的冲动, 在快乐阅读中亲近语文, 靠近母语。

美文进课堂有多种方式:可以将平时师生在阅读中发现的美文引入课堂, 美美地朗读、品析;可以美读教材中的名家名作, 如冰心的《只拣儿童多处行》、描写民间音乐家阿炳的《二泉映月》、映子的《爱如茉莉》、孙友田的《月光启蒙》等;还可以随文拓展, 学冰心的《只拣儿童多处行》, 可以读一读她的《寄小读者》, 学《海伦·凯勒》, 不妨读一读她的世界名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好书共享。国际教育界一项研究成果显示, 在中小学生读写能力发展方面, 新西兰名列榜首。其成功的诀窍之一便是引导学生阅读“大本子书”。《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阅读量也有明确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仅靠一些零星的阅读显然无法完成阅读任务, 阅读整本的书才能确保学生的阅读量。实践证明, 阅读整本书的优势是多维的, 它既可以巩固已经学过的生字词, 又能够积累更多的词汇, 更重要的是, 这样的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智力和情感背景。

对于篇幅较长的书, 应少些限制和规定, 多些趣味和引荐。趣味性浓、故事性强的书, 不妨选择一个特点介绍;文字优美的书籍, 可以激情诵读一段;知识丰富的书籍, 可以择要讲一些学生未知的知识, 使新书的清香迅速弥漫于学生的心田。

范文品读。这里的“范文”指师生的优秀作文。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我理想的语文老师是这样的:他有一身的书卷气, 也许不一定能够出大作, 但是他有文学素养, 经常浸润在书香中, 经常能用自己的妙笔绵绵不断地写出生活的美文, 经常会向孩子们推荐一些作品, 推荐自己正在阅读的书籍, 带着孩子们欣赏一些教材以外的美文, 甚至停下课来, 拿出自己新近发表的文学作品, 或者学生发表的习作与学生一起分享品味……榜样的力量确实强大, 尤其是身边的榜样!每每我或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着自己的作品时, 孩子们就格外投入!

分享阅读。它与上面讲的“美文共赏”和“范文品读”有着本质意义上的区别, 前者更多的是面向全体, 侧重精读, 而分享阅读则更多的是面向个体, 侧重于博览, 注重内心体验, 情感交流, 具有更强的互动性, 阅读的对象和场地更趋灵活和自由, 是对群体阅读的积极补充。分享阅读有同伴分享、师生分享、亲子阅读、虚拟分享、专业分享、作家分享等诸多形式, 有利于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语文素养。

用笔思维

特级教师薛法根说:“只说不练的课堂是不行的。哪怕写一个词、一个字, 在这样的情况下, 学生就养成了用笔思维的习惯。这样的学生, 思维更加严密, 更为全面。如果学生即兴地说, 其思维常常停留在一个层次, 所以语文课要培养学生用笔思维的习惯。”由此我想到写作。作家几乎全部是用笔思维, 当思维与笔结成亲家, 便有了根基。有了根基, 可以思得远, 想得深, 可以逻辑严密, 情感细腻, 可以在思维的疆场上纵横驰骋。

将思维与笔结合起来, 我认为, 写日记是一种极好的方式。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认为写日记是语文教育的突破口。凤凰卫视主持人鲁豫问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小时候几乎不怎么说话, 为什么如今有这么好的口才”时, 于丹道出了其中的秘密, 那就是从小就写日记, 与文字对话, 一直写到今天。周国平的一篇文章叫《写日记的习惯》。周先生说, 不论在什么场合, 只要是面对着青年学生, 我经常提的一个建议就是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写日记有四大好处:第一, 日记是岁月的保险柜;第二, 日记是灵魂的密室;第三, 日记是忠实的朋友;第四, 日记是作家的摇篮。但是, 如果将写日记当作一种任务的话, 就不能真正体会到写日记的种种好处。所以周先生强调, 要得到这些好处, 必须遵守三个条件:一是坚持, 二是认真, 三是句句都写真心话。

以我的实践来看, 让学生真正爱上写日记, 教师要做的就是用示范 (教师写日记) 引导学生“坚持”写日记, 用一个学生的优秀日记和日记的写作指导来促使更多学生写出真实的日记。

当然, 养成用笔思维的习惯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这就要求我们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当学生有一天真正做到了, 我们语文教学便成功了一大半。

生产方式变革 篇2

------听课有感

深圳市翠园中学

刘人云

课改,课改,为什么要改?改什么?怎样改?改得怎么样?这就是要我们通过改革实践直接回答的问题,是基本问题,本质问题。回避或弱化这些问题,只能是“王顾左右而言它”,只能是不得要领。本文限于篇幅,只着重课堂教学“怎样改”的问题,当然也涉及到其它问题。

2002年10—12月,笔者以兼职督学的身份听了我区几所中小学十来位教师的课改展示课,感到在课堂教学“怎样改”这一问题上有收获,有成功,有经验,当然,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就着重从“变革学习方式”这一角度谈点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怎样确立“主动、探究、合作”

国家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其本质就是要充分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大力倡导以“主动、探究、合作”为主要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这是衡量课改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笔者从所听的十来节课中深深感到,教师们均在朝这方向努力,尽管程度和成效不一。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破了“旧”。

基本上所听的课都改变了过去课堂上“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满堂灌”和题海战术荡然无存,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问题,积极进行“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和“交流合作”的能力训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较高,其中以上的一半的课,生动、有趣、有实效,过去那种一讲到底,一问到底,一练到底的死气沉沉的氛围已经被完全冲破了。

(二)立了“新”。

这个“新”主要指以“主动、探究、合作”为主要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正在形成。“主动”指学习品质,“探究”指学习途径,“合作”则是指学习的组织方式。三者构成了新学习方式的主要内容,大多数课都在这方面作了有效的尝试,并程度不同地取得了新的成绩。为叙述方便,分述如下:

1、主动

就“主动”而言,从教师的角度来说,主要应做到: 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想学”。②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学生“乐学”。③锻炼学生的学习意志,使学生“勤学”。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会学”。

这些做法教师们平时已经都能采用一些,而对于课改来说,则要求教师做得更经常,更有效,或者说,力度要大大加强。从所听的课来看,力度大的教师取得的效果更显著,而力度小的教师则收效甚微。

力度的大小明显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能把上述四种做法始终贯彻在课堂教学中,而有的教师只注意到部分做法,效果则不大一样了。如泰宁小学的余老师所上的《四季的脚步》,开头造境设疑(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再组织问题引导学生读解课文,写春天的第一段,并举朗读比赛;再要学生交流他们自己画的春景画,并要求配上几句儿歌进行交流;对课文写的其它三个季节,则要求学生自学,并要求学生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季节读给同学听,再说说这个季节的特点;同时结合课文内容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讨论辨析;最后是学生集体背诵全课,并由四个同学分季节上台演示背诵。全课进行中还安排小组学习得分竞赛。正因为教师充分注意到从上述四个方面全面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故而这堂课,学生学得主动、生动、有味、有效。

当然,其它教师也用了许多方法,如上《比尾巴》课,好几位教师都设计了给动物选贴尾巴的贴图游戏。又如小学老师们上课普遍采用小组学习得分竞赛活动。又如所有的教师都充分运用了信息技术,设置情境,图释课文,提出问题,整理信息,既提醒了学生的注意力和理解力,又加快了教学的进度。

2、探究

按照《牛津英语词典》的定义,探究是“求索知识或信息特别是求真的活动;是搜寻、研究、调查、检验的活动;是提问和质疑的活动。”

由此定义可见,“探究”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句讲的是目的,求知识求规律求真理;第二句讲的是过程,是“求”的实践活动;第三句讲的是特点,即以“疑”贯穿“求”的全过程。核心词是学生主动地“求”,而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

应该说,这些年来,我们的老师在这方面都进行了许多学习与实践,笔者所听的课也都显示了教师在这方面可贵的努力,但问题在于:

①教师们对“探究”式学习的这个“探究”并没有全面理解与掌握。如带学生“求知识,求真理”能做到,但“求规律”却不知道或做得很少,理科教师可能做得好些,但你是“教”规律还是让学生“求”规律,还得打个问号。又如“提问和质疑”,大家都注意到了,但“提问与质疑”如何形成“求”的有效阶梯(也就是教师设问质疑是否合理、有层次面且精当),又要打个问号了。

②再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我们的“求”基本上是呈封闭性的,“搜寻、研究、调查、检验的活动”很少,特别是“调查和检验”,这方面理科可能做得好些,但力度却很小,这固然受到当前课程安排、考试制度、评优制度等客观事实的限制,但引进研究性学习、实行网络教学、开放学校实验室等仍是可以做到的。遗憾的是,在所听的十来节课中,没有看到这方面的努力。

也有做得比较出色的教师。如锦田小学一年级吴老师的《比尾巴》一课,组织的“探究”活动内容比较丰富,“求”的特征也较突出。其教学的主要安排有:

——学生自读课文,找出生字词,自读;教师出示生字词“树”,要学生摘下“树”上的“果子”(字词)范谈,又请一位学生当小教师教读,教师再抽查。

——就课文第一段内容提问学生,学生回答后,教师边做模拟动作(学生仿做),边带学生读书。

——要学生用一个关键词“好像”口头造句。

——学习第二段,分组问与答,再分男生问,女生答;请学生上台自做模拟动作,大家评改。

——要学生上台给其它动物配贴尾巴,再由其它学生评改。再要学生仿照课文,用一句话说出这些动物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个别背、集体背诵课文,并请学生上台示范背诵。

做得最成功的当推翠园初中部王老师的初一新课文《散步》一课的教学。该课主要安排如下:

(一)切入

以歌曲《人间第一情》引入;问:人间第一情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明确:亲情)听歌曲《人间第一情》,看歌词,问:歌曲的哪些句子表明人间亲情?这种亲情用歌曲中的一个字表示是什么?(明确:孝)

(二)指导阅读

朗读课文,作适当的批注,划出课文中表现亲情的句子。

(三)分组合作研讨课文

⑴课前要求学生根据自读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把最感动自己的场景画成画,可画一幅,也可画一组,并配上新的标题和人物对白,对白用课文原句。

⑵合作要求:六人一个小组,出示自己所画的画,讨论选出能表达课文内容精华的最好的一组画作为本小组的代表作品,并共同为这幅画配上新的标题、人物对白和画面解说,人 物对白和画面解说必须从课文中找出,可适当修改,然后每一小组推选出一人代表本小组展示、解读自己小组的作品。全班再进行评议,选出最佳作品。

⑶归纳:文章中四个人物的思想、性格的共同点是什么?

明确:母亲听从儿子的,更爱孙子;“我”爱幼,更尊老(孝);妻子温和顺从;儿子天真可爱,聪明伶俐。表现了人间第一情——亲情。尊老爱幼、和睦融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四)拓宽:

⑴《说文解字》“孝”:善事父母者。

⑵《陈情表》:“圣朝以孝治天下,……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⑶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

5、集体朗读全文。

6、迁移训练:口头小作文,要求学生回想自己生活中体现家人之间感情的细节,写一篇类似的反映亲情的片断。

7、课外作业:

要求学生回想自己生活中体现家人之间感情的细节,写一篇类似的反映亲情的文章。

以上不难看出,“探究”所包含的三个层面,基本上都在此教学中得到了体现,特别是根据课文内容画画这一创新活动,充分体现了“探究”的“求”的本质,而且这一活动贯串全部学习过程,先个人,再小组合作,再展示评议,再集体研究,课文验证,再拓宽作深入理解,再课外作文作迁移……“主动、探究、合作”得到了完整和谐的体现,要求学生培养的四种能力(见上所引《纲要》)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应该说,这是一堂非常成功的课改展示课。

3、合作。

“合作学习”这个问题似乎很简单,常见的是课堂上前后排四人一组,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或一项任务,要小组进行讨论,再各组推一个代表发言或展示。所听的课基本上都采取了这种形式。但是,我们对于“合作学习”这一新的学习形式究竟有多少理性的认识呢?恐怕又得打一个问号。“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和中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不仅仅只是一种形式。它有一套独到的互动观、目标观、师生观、形式观、情境观和评价观,这里限于篇幅,不作介绍。就几个具体的问题谈一点看法。

1、合作学习的目标。

人们常认为“合作学习”,就是集体合作完成一项学习任务。这只说对了一半,合作学习还要同时实现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的目标,所谓“学会做人”就是它要达到的根本目标。杭州市胜利小学张晓敏老师在指导“合作学习”时,曾编了一首七字块,要学生掌握,其用于小学五六年级的一段是:“听取发言不插嘴,分析比较求领会。说明理由要充分,启发大家共思考。求助别人要心诚,坐视对方稍欠身。反思敢于承认错,肯定别人学着做。自控发言尽量轻,服从集体留个性。帮助同学要主动,诲人不倦情意浓。支持对方心坦荡,高明见解倍赞赏。说服旁人先肯定,语气婉转少批评。建议之前多思考,分工合作效果好。协调彼此求默契,交往合作争第一。”这就很具体完整地体现了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目标,而我们呢,在这方面缺少自觉性和主动性。就具体的学习任务来说,不需要也不可能所有的课堂学习内容都采用合作学习方式。一般来说,较简单的认知学习任务可不用,而较复杂的、有争论的、综合性的学习任务可以采用。如果简单的任务也用,那一是浪费时间,二是激发不起学生合作“探究”的动机。而我们现在的,较简单的学习任务也用,一节课还用上好几次,我认为是不妥当的。

2、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

“合作学习”是生生互动,同时还需要师生互动。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不是偷闲了,而是担负了更大的调控与管理职责。目标设置、任务选择、时间和程序安排、方法指导、反馈评估等,教师都要策划布置好,而且还要根据合作时的具体情况进行干预与调整。教师兼有多种角色,导演,顾问,管理员,咨询处,参与者等。而现在,我们对此考虑显然太少了,在教师的教案里,关于“合作学习”内容的安排,恐怕只用一二句话就打发了。

3、合作学习的效益

“合作学习”的效益除了来自教师的“导”以外,还取决于学生小组的自我管理。这种管理需要一定的“游戏规则”,如必须设置一位小组长(可以轮任)控制调节进程和进行总结;每一位学生都有具体明确的任务;轮流发言,集体讨论;民主表决,个人意见保留等等。另外,合作学习小组也存固定的和自由的两种。我们现在设置的小组大多是固定在教室里,学习任务也相对单纯。而自由组合的小组的学习任务就比较复杂了,一般是一个课题,如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即如此。应该说,这两种形式都应该有,但目前在小学和初中,自由组合的小组合作还是寥寥无几。就效益来说,自由组合的小组在学生能力素质培养方面,效益更大。

二、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

“变革学习方式”看起来主要是学生方面的问题,实际上特别是在目前还主要是教师的问题,因为在目前的境况下,还基本上是教师“说了算”。笔者认为除了上面提到的问题之外,还有两个比较根本的问题:

(一)观念变革问题。这似乎是老生常谈,“洗脑”运动也一浪高一浪,问题是有没有真正在“灵魂深处闹革命”,恐怕常常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当然,课改目前也受到中考高考、课程内容等方面的掣肘,但方向得变,观念得变,应是不争的事实。还有个教师的精神状态问题(可“上纲”到职业道德),安于现状,固循守旧,总是舒服的。而这正是与“创新”相矛盾的。

(二)教师自身的教学研究水平。

从备课到上课,可以用12个字来形容对其过程的要求,即:吃透教材,深入浅出,系统设计。笔者认为,这12个字里面有大学问,是衡量一个教师教研教学能力高低的主要标志。

吃透教材是基础,是教学之本。

常见个别教师对课文中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及其与主题的关连搞不掂,上起课来抓不到“制高点”,更组织不起“纲举目张”的教学。如小学《鸟的天堂》一课,前一部分写的是榕树,后一部分写的是小鸟,这两部分之间的联系是什么?教师没有“吃透”,只是讲前一部分写环境,第二部分写“鸟”的活动,就此卡住,所以对课文的中心句:“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讲不清,更谈不上组织学生对这个表现主题的关键问题进行“探究”了。应该说:写“榕树”,就是从环境的角度写鸟的天堂,这是个好地方;写“鸟”,是从鸟的生活状况来写,是鸟儿们的天堂,之所以这地方(“鸟的天堂”)成了鸟儿们生活的天堂,是当地人民对绿色环境保护的结果。若能站在“环境保护”的制高点来组织“探究”,一定充满趣味,而且一下子就把文章内容理解了,抓住了。

也常见个别教师对课文的重点及重点词语吃不透吃不准,一下子影响到全课的教学。如小学三年级《中彩那天》这篇课文,文中有个点明主题的句子:“只要一个人活得诚实,就有了一大笔财富。”这里的“财富”,应该指的是精神财富,而教师却忽略了对这个词文中义的解释或讨论,其结果,课文主人公为讲诚信而放弃了一大笔彩票奖金的行为就不好理解了,更谈不上组织学生去进行“探究”。

“深入浅出和系统设计”最见功力。

“深入浅出和系统设计”讲的都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深入浅出,强调一个“浅出”,不容易,即要把教师学教材的经验认识转化成一个易为学生操作的符合认识规律的学习流程。这个“浅”有多重含义,这里主要指的是:准确的,循序渐进式的,有重点的,简明扼要的。这个学习流程怎么设计,就牵涉到课堂教学设计问题了。笔者认为,“系统设计”应是最优秀的教学设计之一。笔者所倡导的“343”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样板,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两年多来,我区参加“343”实验的几位教师推出了500节以上的实验展示课,课堂教学水平和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两年我区语文教师在省、市、区教学获奖的优质课及其教案大多出于“343”系统设计,这就是一个明证。

笔者想强调的是,一堂课的设计实际是一个系统,它必须把教学中的诸要素有机地合理地组合起来,必须把教与学、师生与生生几个方面的互动,把“主动、探究、合作”的思考和安排写进去,才能实现任务效益的最优化。如果不成系统,支离破碎,或者以片概全,或者随心所欲,那堂课肯定效益低下。现在,有些老师在写学案,我认为是非常有创意的。事实上,教案应是教与学之案,是教与学之和,而要做到这一点,又离不开系统设计。

现在有些课就是这样。一是单调贫乏。一节课就是反反复复读课文,提几个简单的或深奥的问题,再加上几次自由化的合作讨论,就算了事。二是浮浅残缺。如有节课教师教案中“教学步骤”主架是这样的:“一,我会看,看屏幕。二,我会读。互读课文。三,逐段理解文章内容。

四、小结。”这就无法完成教学任务了,更谈不上确立新的学习方式了。

总之,课改的成绩是主要的,主流是健康的,但问题也必须引起重视。总之,只要我们矢志改革,勤于探究,善于总结,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就一定会不断取得课改工作的新成绩新成功!

2003年1月20日

课程的变革方式探讨 篇3

一、数学课程改革对比

在解三角形的应用举例部分的实习作业方面补充一部分材料阅读,关于人们早期采用何种方式测量地球半径。这些内容都涵盖在解斜三角形的范围内,在教材139页到151页共有十三页内容。这些内容之前有关于向量的小结复习题,被安排在高一下学期数学教材内容的最后一章。

现行新教材中有关解三角形的内容放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数学教材必修5的第一章《解三角形》内,其中第一章的内容包括正弦、余弦定理的探究和发现,是对有关解三角形内容的进一步讨论;应用举例,包含阅读思考内容;有课后的复习题、实习作业和小结。内容从第1页到24页总共24页的内容,对三角形的编写篇幅增大,按出版社的意图从必修一学习到必修五,那么解三角形内容在所有必修课本的最后一册,意味着学生要到高二才会学习这部分内容。但在实施过程中,大部分老师会按照自己的进度而不是课本必修1到必修5的顺序教学,从教师角度看,虽然新课程中有关解三角形的顺序有所改变,教师还是按照以前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二、基于解三角形的高中数学新课程变革策略

(一)教材贴近生活,使数学生活化。

新课改之后的数学教材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使学生将数学学习化被动为主动,教材内容贴近生活,使学生在不对数学学习感到厌烦的前提下更容易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探索研究意识,让学生知道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原因,以及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作用,遇到实际问题该如何解决,使数学教学生活化,将生活数学化。

新教材中解斜三角形的知识点引用了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十七世纪法国天文学家测出的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通过对地月之间的距离该如何测量、轮船的航向和航速、海上岛屿的距离等引申出需要研究的内容。这些内容贴近生活,展现数学对生活的重要作用。

(二)学生是课堂主人公,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传统教学方式是以教师课堂讲述为主,教师掌控课堂整体节奏,采用灌输式教育,这种方式并没有多大成效,而且会引发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厌烦心理。新教材中更多的是采用教师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学生把握课堂整体节奏,成为课堂的主人公,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老教材在例题安排方面都是关于正弦定理的应用,并不涉及解三角形。因此,例1和例2中都试对三角形中的一个元素求解,例3涉及三角形的分类讨论。新教材中在例题设置方面只安排了两个,内容都涉及解三角形,例2也涉及分类讨论,同时在第8页设置了关于解三角形的学习探究。这种探究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可以运用其他方式对正弦定理进行证明,将重点放在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上,而不是老师的教授上。

(三)适当设定问题,培养学生总结思考能力。

新课程改革之后更注重对学生思考总结能力的培养,通过增设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其他方法对问题进行证明,逐渐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同一问题有不同方法,教材要求学生对其进行利弊分析,并将三角形的问题进行分类总结。

在余弦定理方面,新老教材均设置了两道例题,而且难度相当,不同的是新教材使学生做题时有了选择性,在第7页的解三角形的问题中,可以对两种方法的利弊进行思考,让学生对三角形的问题类型进行总结,提高学生的总结思考能力。

在距离测量和方向测量方面,新教材在例1、例2中设置成距离测量,例1给出实际数据,例2进行灵活考查,是对学生思考能力的极大考验。新教材在距离问题方面设置了两道例题,在以老教材为基础的前提下,老教材例1和新教材练习2一样,在高度方面设置了3个例题,更具层次性,利于一步步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四)将内容与几何知识挂钩,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

新课改之后的课本内容应用性更广,设计层次感更强,更注重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算题。通过设定一些较难的、水平较高的问题,加之增添其他相关扩展内容,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扩大,能力得到真正提高。

关于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理证明,老教材要求学生自己推导,新教材则直接给出公式,并将这一公式进行多次应用,同时三角形证明过程中涉及中线长度及海伦公式等几何问题,例9设置通过正余弦定理对三角形进行恒等证明,习题B组中第12到14题均为三角形证明题,并多处运用面积公式。将这两者进行科学衔接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钻研精神及几何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将更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引导学生摸索出适合的数学学习方法,通过教师的科学引导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小蛟.从教材对比看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以《解三角形》章节为例[J].中学数学杂志:高中版,2013(3):10-11.

[2]杨卫剑,计惠方.2014年数学高考题大盘点——以“解三角形”为例[J].高中数理化,2015(1):3-5.

整合信息技术, 变革学习方式 篇4

一、自主学习

1.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情感

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创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去感悟学习内容, 体验学习乐趣。如学习《海底世界》一课时, 一开始, 教师利用课件创设情境:首先设问, 你想知道海底深处是怎样的吗?那么就让我们随着深海潜水员到海底去探秘吧。然后屏幕显示海底深处美丽的动物、植物、高山、峡谷……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教师顺势导入新课。在探讨过程中, 再利用课件让学生跟随潜水员听水中听音器传出来的各种逼真的声音。这样, 既让学生感知海底的神秘, 又让学生体会到要揭开海底神秘的面纱得靠科学技术, 从而激起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2. 利用网络资源获取材料, 进行拓展学习

由于课内学习的内容有限, 距离现实比较远, 学生往往借助于网络将课内所学知识延伸到课外, 培养了搜集信息、获取新知的能力。以语文学科教学为例, 我要求学生在学课文之前进行预习, 学生能够上网搜集到关于作者、写作背景等各种相关资料, 为理解课文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学过一篇课文或阅读链接, 我们也可以进行课外拓展, 让学生阅读相同主题的文章或作者的其他文章, 搜集、整理更多相关信息, 从而收获更大的阅读效益。我们学校的特色作业之一———手抄报, 成为展示学生搜集、整理资料能力的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近期所学的内容, 自主确定手抄报的主题, 精心组织材料, 设计版面。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文化主题是“情思满怀”, 学过这一单元, 学生们确定了精彩纷呈的手抄报主题, 如“父爱如山”“无言的爱”“童心·天使”“乡情悠悠““不灭的灵魂”……手抄报的内容丰富多彩, 有搜集的散文、诗歌、名言, 也有自己的内心感悟, 还配有精美的插图。

二、探究学习

探究性学习方式主要采用“任务驱动”的形式进行, 让学生通过问题来组织学习, 使学习有的放矢。教师可以将所学习的知识分解成若干小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搜索引擎或相关的网站, 多角度地找出答案, 完成任务。在内容上, 不同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任务进行探究, 并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能力去研究学习, 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个性化学习。如学习了《景阳冈》一课, 学生对《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绰号产生了兴趣, 于是确定了以好汉的绰号为内容的探究实践。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究之后, 同学们了解了好汉们的绰号及其由来, 绰号所反映的人物性格特点, 领悟到用绰号表现人物鲜明特点的写作方法。

高中学生学习方式变革来临 篇5

中国青年报-03-05张双武

据《武汉晨报》2月28日报道,该市已研究确定,到,将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并对高中学生的考核方式进行系统性改革。据悉,这是全国各地为适应教育部即将于本月公布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简称“新课标”)而作出的部署之一。

2月11日在广州召开的全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研修会上传来消息称,即将公布的“新课标”规定,高中阶段共开设12至13门课程,其中技术和艺术是新增科目;语、数、英、物、化、生、史、地和信息技术、通用技术10门课程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同时设立了选修课。“新课标”的另一个重要改革就是实行高中教育学分制,1学分相当于18课时,普通高中学生3年内共设立178个学分,学生必须获得总学分的80%即142学分才能毕业,其中选修课必须修满至少6个学分。

关心教育的人士很快就发现,像正在全国推行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一样,这是一场系统而深刻的变革,其对教育的影响将是全面而长远的,在某种意义上说甚至不亚于当年恢复高考制度。

我们知道,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和培养目标,虽然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并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但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普通高中教育变成了一块“跳板”、一座“独木桥”、一种只为部分升大学的学生服务的畸形的教育。多少呕心沥血的场景,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在每年的“高考月”里达到沸点。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它开始把学生当做“人”来看待,而不是“考试的机器”;它的培养目标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而不是“状元”或“落榜青年”;它终于开始正视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教育理念,肯定了“偏才”的价值,避免了他们的才华被埋没的可能,而不是以往的教育评价体系过于强调“通才”的重要性,再说,高中阶段哪有什么“通才”?

很显然,“新课标”将会为高中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学习选择空间和个性发展空间。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不同的学科内容,实现跨年级自由听课,将更多的.学习自主权还给了学生。“新课标”能否顺利推行,首先将取决于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我们今天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应该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这是实施“新课标”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其次,“新课标”也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学校而言,以往统一有序的教学常规将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对于教师而言,弹性选修制意味着学生可以选你的课,也可以不选你的课。

最担心的是,“新课标”将如何与现行高考制度实现“对接”。在现行高考“惟分数论”这个指挥棒之下,“新课标”会不会变得有名无实?笔者认为,近些年来,现行高考制度的一些弊端已表露无遗,加上高考制度自身也在努力寻求变革,那么,我们不妨把“新课标”的实行,看做是高中教育对高考体制改革的深切呼唤和促进动力。据悉,广东省正在积极向教育部申请参加第一批全国“新课标”实验,如获批准,广东将全面试行“新课标”,并有望在高考中获权独立命题。

变革学习方式,促进个体发展 篇6

关键词:学习方式 高中数学 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0)3(c)-0000-00

1 新课程倡导的数学学习方式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新课程中数学学习提倡学生主动、独立、元认知监控的学习。学生能够自己选择并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独立地完成目标,掌握学习内容,能根据实际调整学习目标和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需创设一种类似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合作学习,得出分析和判断,从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实践能力。

2怎么样去促进学生轉变数学学习方式

高中数学应该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展现,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这就需要提倡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几点去尝试这个转变。

1、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要学生自主学习,得激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是个体完美人生的需要,生活中充满数学问题,需要数学的思想、数学的素养。教师要查阅教学素材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方式吸引学生的眼球,从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动机,课堂上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探究,享受成功,为数学的奥妙而兴奋,整个课堂上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生活性、趣味性、适用性。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会自发的研究数学,学习数学。

2、将多媒体引入学习过程,改变传统一张纸、一枝笔、一堆工具书的学习环境

计算机为数学展现了一些书本难以达到的图形动态效果,帮助他们发现数学的奥秘,让数学动起来。比如,计算机教学中可以把几何画板这个数学应用软件介绍给学生,这样数学课堂上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就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完成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比如圆锥曲线、图像平移等教学中,利用这个工具,作出曲线图像从而帮助问题的解决,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3、以教师教学方式变革为引线,引导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学习”向“主动探究”的转变

新课程倡导建立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要求传统教师的课堂转变为学生的课堂。教师只需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研讨的问题情境,把教材中阐述的内容创造性地,组织成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探究发现的研究材料,让学生从中自主掌握有关知识与技能。

4、从“不清楚、不明白”中生成“问题”,注重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

没有问题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或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学习只能是表面和形式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意识,首先应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其次根据具体的内容,诱导学生通过观察、类比、猜想,提出概括性、置疑性、探究性或猜想性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去大胆地解决。另一方面,教师要善待学生提出的每个问题,能提出问题说明学生认真思考了问题。因此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提问,不唯书,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途径。

3 在学习方式转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对学习方式进行理论思考以及引导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式时,应该看到不同学习方式之间的内在互补关系,应该看到不同学习方式有其各自的应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探究放任自流、合作完全依赖等 “一刀切”、极端化、形式化的现象,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克服这些问题的出现。

1、根据学习任务和学生的心理、性格等引导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大大地提高,但是,出现了学习方式一边倒、极端化的倾向,应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走向了单一和窄化,致使学习效率低下。对于传统的学习方式,不能简单地否定和排斥。我们既要提倡“发现”或“研究”,也不能丢弃“传授”;既要“合作”,也要“独立”。要发挥学习方式的整体优势,使各种学习方式互相配合,取长补短。

2、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习方式的个别差异

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已经接近成熟,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色彩,每一个学生具有自己的思维方式、知识结构、阅历经验、情绪情感和学习方式等。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使学生形成自己独特有效的方式,呈现学习方式的个性化。

3、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评价,促使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自主学习因不同的科目、知识背景、兴趣、爱好、性格等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这就需要学生能够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来适应这种差异,进行自我学习监控,形成取得最佳效果的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自我评价,启发学生自己发现、纠正错误,总结经验教训,明确所使用方式的优缺点,让他们争取成功,培养出自信心,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优化自己的学习方式。

4 结语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传统的学习方式与新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要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看作是对传统的学习方式的完善,同时也要看到新课程所提倡的学习方式可能有的缺陷,这种缺陷是任何学习方式所不可避免的。在很多情况下,学生主要还是独立学习,而非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能够促进判断思维的发展,却也会导致某种程度的低效和无谓的重复。只有对不同的学习方式采取辩证的态度,认真分析其潜在的优势以及可能的不足,我们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方式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王尚志,张思明.《走进高中数学新标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8 .

[2] 陈受诚.数学教学方法点滴[J].数学通报,1980年11期.

[3] 颜星华.论学生数学素质的培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光明.数学教学效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数学学习方式变革初探 篇7

一、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主动”学

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 创设良好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途径。就数学学习而言, “学数学就是做数学”, 我们应当让学生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数学, 因为这不仅使学生真正处于主动的地位, 并可通过积极的探索去创造性地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 而这事实上就是把学生摆到了与数学家同样的位置之上, 除去具体数学知识的学习以外, 这也十分有利于数学观念 (数学传统) 的养成。简言之, 好的情境应当能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如我们数学组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 设计如下师生谈话的情境:

师:炎热的夏天, 在操场上那棵大树的“绿伞”下面, 天天都有我们的同学上体育课、游戏玩耍的身影, 你喜欢这棵大树吗?

生:喜欢!

师:谁会计算它的树干的侧面积是多少?

生:树干是一个近似的圆柱, 我们不会计算。

师:那么我们先来研究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然后再去计算榕树干的侧面积好不好?

生:好!

这一情境的创设着眼于从学生身边的、喜欢的事物引入课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引导学生“主动”做数学。

情境教学主要有如下三方面的作用:有利于揭示所学内容的主题;有利于建立与学生已有知识、生活情景的联系;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老师给学生一个机会, 学生就会给老师一份惊喜;老师给学生一个引导, 学生就会走得更远。这也正验证了阿基米德所说:“给我一个支点, 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为此重要的是要为学生创设支点, 创设更加适宜学生“主动”去做的情境, 在良好的情境中学生的潜能才会得到不断地释放, 才有可能产生创新的思维、灵感的火花。

二、还给自由, 引导学生“自主”学

创新性学习的基本特征是“创新”, 而创新的前提是“自主”。只有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心理自由的教学环境才真正有利于创新火花的迸发。面对课堂上每一个活生生的学生个体, 教师应创造一种环境, 让学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表述自己的观点、表露自己的情感, “自主”创造自己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 在非漫无边际的情况下, 按照学生的思路来“自由”推进教学进程。

如在点阵中找互相平行的线段, 并说明理由 (点阵的相邻的四个点构成正方形) 。学生通过分组研讨, 多数小组按照教师备课中所预料的情况作了交流汇报, 得到了AB//CD和EF//GH。为了更加深层次地研究此问题, 笔者作如下设问:

师:同学们, 请先观察, 后再猜想四边形PQMN是怎样的特殊的四边形? (同学们一听, 又迫不及待地研究起来。)

甲组学生:四边形PQMN是菱形。

师:为什么?

甲组学生:因为PQ=PN。

乙组学生:不对, 因为PQ占二格, PN占三格。

师:其他组愿意研究这个问题吗? (于是学生马上行动起来, 丙小组提出了新的问题)

丙组学生:错, PQ是斜着的, 不能算二格。

此时, 教室里的气氛开始活跃起来了, 同学们纷纷展开议论, 有人说PQ=PN, 有人说PQ≠PN, 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此时, 笔者要求学生先测量一下PQ和PN, 于是又有好多学生得出PQ=PN (事实上PQ为3个单位长度, PN约为2.83个单位长度) 。此时的矛盾冲突就更加明显了。这时继续引导学生连结PT, 并启发学生回忆自己平时是否阅读过勾股定理, 从而引导学生利用勾股定理, 得出PQ2=PT2+TQ2=22+22=8, PN2=32=9, 从理论上解决了PQ≠PN。虽然离下课的时间已剩不多, 教师的设计已用不上, 但学生这中“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精神多么可贵, 教师能不尊重学生的意愿吗?

同样, 笔者在作业设计上作了较多的尝试, 以设计开放性作业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创新机会。尝试采用了多种让学生进行教学小实验的作业形式, 如画一画、查一查、说一说、小制作、社会调查、搜索资料、绘制表格等, 效果良好。我们还根据学生的差异布置不同的作业, 并开展了学生自选作业、自我设计作业、小组间互相设计单元综合作业的尝试。因为作业是学生能做的、爱做的, 学生完成作业的主动性提高了。这样的作业设计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提高了作业的价值, 也使作业的完成更富有自主性、趣味性和个性。

三、扩展空间, 引导学生“生动”学

要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就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 引导学生生动活泼的去探索、去创造。“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实行再创造” (费赖登塔尔) 。教师为学生搭建起自我创造和展示的舞台, 让学生体验创造的成功, 享受创造的愉悦, 在创造性思维的碰撞中进一步激发探索和创新的欲望, 引发更深入的思考。

在复习《三角形的全等》时, 板书课题后, 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 有一池塘, 要测池塘两端A、B的距离。现有皮尺和木桩若干。应如何测量, 请设计出你的方案来。经启发, 最后笔者整理如下几种:

【方法1】直接用皮尺进行测量。如果直接用皮尺进行测量有困难, 那么教师启发学生, 看能否在池塘外的平地上, 把A、B的距离转化成可测距离呢?在教师的启发下得到下列方法。

【方法2】如图2, 在池塘外平地上选择一点C可以直接到达A和B, 连结AC并延长到D, 使CD=CA, 连结BC并延长到E, 使CE=CB, 连结DE, 量出DE的长, 就是A、B的距离。此方法是通过构造两个三角形全等, 并借助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从而测得池塘的距离。

【方法3】如图3, 在平地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B的C, 量出AC、BC的中点D、E, 连结DE, 量出DE的长, 则两倍DE的长即为A、B的距离。此法是通过构造三角形的中位线, 并借助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 从而测得池塘的距离。而在整个问题的解决的过程中, 学生又提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用梯形的中位线, 以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等等。

课后有学生继续深入研究与讨论, 甚至提出图4的方法:过点A作线段AC, 过点B作射线BG, 在AC上取点E, 使CE∶AE=1∶2, 过点E作EF//AB交BG于F, 过点C作CD//AB交BG于D。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学生依赖老师对问题进行解答示范、再进一步模仿、硬套的学习习惯不见了。同时在无形中帮助学生复习了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中位线以及梯形的中位线等知识, 渗透了数学中的转化、分类、方程和建模等数学思想。而学生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逐步培养了创新意识。

四、课外时间, 引导学生“乐于”学

创造源于时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只满足于课堂上的体验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要通过设计学生“乐于”做的实践活动, 将数学体验学习延伸到课外。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 就是学生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过程, 也是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身边问题的过程。

例如, 在讲打折销售问题时, 先创设一个小商店的情境, 笔者当营业员出示一些商品及其单价, 让学生扮顾客进行购物活动, 师生互动, 课堂气氛热烈, 在活动中,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去理解商品的进价、售价和利润等。于是, 笔者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 让学生自己结合教材进行观察和讨论“利润是如何产生”和“每件商品的进价、售价和利润之间有何关系”等问题, 这时学习商品的进价、售价和利润等已成为学生的自身需要。当学生理解了“商品的进价、售价”和“利润”等后, 笔者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对本次提到的商品打八折销售, 以及打折销售的商品中顾客是否真正得利?激起了学生的探求欲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使学生有“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之感, 自始至终使学生“乐于”参加数学学习活动。

又如, 学校旁边的公园有一家“模奖”的地摊儿, 其规则是在一个布袋里装有同样的3个红球、3个黄球、3个白球, 每次交3角钱摸三个球, 若三球同色, 则中奖5元或等价的玩具;笔者所任教的班级部分学生偶尔去摸奖, 既耽误了学习, 又容易养成乱花钱的坏习惯。老师多次进行说服教育, 但效果不佳。此时, 笔者想出了用概率思想进行宣传教育的方法。学生经过计算, 自己得出中奖的概率只有, 相当于一个人摸奖84次, 才有可能中奖一次;就是花0.3×84=25.2元钱才有可能中奖5元。学生明白了摸奖的原理, 豁然开朗, 并“乐于”帮助老师说服教育班级其他的同学, 从此也更加“乐于”数学实践。

国外的一项研究表明, 一个人的知识有80%是亲身体验得到的。为此, 大脑不是一只等待加注的容器, 而是一只等待点燃的火把。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迫切需要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数学育人环境, 让学生在数学实践和实验中, 学会主动、自主、乐于和大胆, 不断地探求和领悟新知。同时, 让我们的老师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我们的学生改变数学学习方式, 使他们既获得知识, 更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钟启泉, 崔允, 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刘兼, 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高效课堂——学习方式的变革 篇8

一、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实现课堂高效的首要前提。我们可以试想一下, 一堂不预习的课, 学生心中一片茫然, 什么也不知道, 教师该怎么上?只能是教师无休止的讲罢了, 而且讲了学生又能听进去多少呢?我要求:学生不预习的课不准上, 预习不好的课不能上。预习就是上课的前提, 预习也是上好课的前提, 可以说没有预习环节, 其他的教学环节就无法展开。我的预习指导具体要求一是明确预习目标:必须带着学习目标, 由浅入深, 逐层落实预习内容。二是明确预习自学方法。例如, 看书、查资料或边看书边操作, 或分组讨论等, 根据学情而定。三是明确预习自学要求:即用多长时间, 应达到什么要求, 是否进行小测评等。课前预习的效果到底怎么样, 上课前5分钟老师就要进行检查巩固, 检查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如说、查、看、改、写等, 根据情况而定。例如, 可以参照老师给的正确答案, 自己检查校对;可以同桌互相检查改正错误;可以让学生板演, 师生共同订正;也可以带着正确答案疯狂记忆……课上预习检查可以让老师很好的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 同时, 可以让学生更准确地掌握本课的知识点, 尤其是基础知识。当然, 预习检查时间不能过多, 一般控制在3~5分钟即可。实施高效课堂之初, 一定要手把手地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这样学生预习自学中就不会产生盲目现象。预习效果好了, 学生就能动起来了, 上课效果自然也就好了。

二、自主学习

教师创设诱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要求学生利用5~10分钟左右的时间, 将导学案上的问题通过看书、查阅资料等形式自主学习解决。在自主学习时, 要求学生将不懂的问题, 进行记录, 为下一步合作探究做好准备。注意这个环节一定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带着问题自主学习, 要求学生自己探索、发现和总结规律, 实现学生知识向能力的转变。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组织、启发、引导与指导, 教师在这一环节一定要注重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 切不可喧宾夺主, 主导学生思维。

三、合作交流学习

合作探究的目的, 是充分发挥优劣互补的作用, 让学生相互讲解、相互质疑, 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通过教师的精心点拨, 形成规律和方法。合作探究的主要形式是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应该注意充分调动小组长的积极性, 让小组长去调动本小组成员的积极性, 优等生、待优生、后进生都可以在这个过程中相互帮助, 相互学习, 尤其是小组内的优等生可以帮助后进生共同完成学习内容, 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达到“兵帮兵, 兵教兵”的目的。

四、展示点评

小组交流学习的效果到底怎么样, 通过什么方法来检查呢?我认为学生交流学习的结果只能由他们自己来展示。展示是高效课堂最关键的环节, 这个过程不仅能展示学生对问题、知识独到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 还能展示学生规范的解题过程, 也能展示出学生学习中的困惑、疑难。展示方式可以是口头展示, 可以是板书展示, 可以灵活处理。教师可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 选择一组进行全班展示;或让各个小组逐一展示;或者也可以各组选派代表同时板演展示。展示时要注意展示具有“普遍性”和具有“代表性”的问题。通常情况下, 由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展示, 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点评。点评的同学要综合展示同学所说或者所板书的内容, 再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当然, 教师对展示点评的内容要学会取舍, 太难和太易的都不易作为展示内容;展示过程中还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做记录、补笔记, 还要善于抓住机会进行反驳、补充、质疑、点评。用“展示”解决学习的“内驱力”, 形成学习的“兴趣中心”, 激活学生的思维。当然, 展示、点评的同学也不是一开始就知道怎么做的, 这就需要老师加强对这些同学的培训, 提高学生展示点评的能力。

五、当堂检测

有的老师认为, 只要把本节课的内容都讲完了, 讲透了, 就没有必要再进行当堂检测了。但是事实上, 学生到底领会了多少教师怎么知道呢?当堂检测就是一个很好的检测渠道。这个环节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情设置不同层次的练习, 检查课堂掌握情况, 检查本节课学习目标达成的情况。拓展训练既是当堂达标, 又是教师对知识的提炼、拓展和升华。这个环节是反馈高效课堂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

六、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可以分为学科班长总结和教师总结, 学科班长就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进行全面的总结, 学生再根据学科班长所总结的内容以及展示时板书的内容进行笔记整理, 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总结情况点拨提升, 使本堂课的内容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经过3年的实践, 我发现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确能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学习, 快乐学习, 高效学习,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看着孩子们课堂上神采飞扬地点评, 激情满怀地展示, 作为一名跋涉在新课程改革之路上的教师, 我真地感到很欣慰。教改之路漫长而又艰辛, “指导学生高效学习”将成为我今后执教道路上努力追求的最高境界。

摘要: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而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学会同伴间的合作交流学习, 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学习, 快乐学习、高效学习,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指导学生高效学习”将成为今后执教道路上努力追求的最高境界。

小学语文学习方式变革研究 篇9

一、优化语文教学环境

想要让小学语文学习方法更好地实现变革, 这首先需要从优化语文教学环境着手。学习方式的变革在于教师能够给予学生们更多好的指引, 能够让学生们逐渐习得与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与思维模式, 而这一切的发源都来自于课堂教学。教师应当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营造好的教学氛围, 优化语文教学环境, 让学生们在高效的课堂教学中逐渐改善自己的学习方式, 能够在课堂上更积极地思考, 各方面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锻炼。

《美丽的南沙群岛》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作者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向我们展现了南沙群岛的美丽风光与丰富的物产。初读课题, 我们可以得知“美丽的南沙群岛”是一个偏正式短语, 中心词是南沙群岛, 美丽用来修饰南沙群岛, 也点明了南沙群岛的特点。细读全文, 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物产丰富、美丽迷人的南沙群岛, 作者寓情于景, 流露出对南沙群岛的热爱之情。本单元的主题是风景名胜, 结合第一篇课文《长城和运河》, 其中“祖先”是两课共同的焦点, 比如文章第一段写到“茫茫南沙, 汇入了祖先搏击风浪的汗水;片片岛屿, 留下了祖先生息繁衍的烟火”。因此, 在文本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们正确引导, 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这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渗透方式。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教学目的, 让学生们在好的教学环境中学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我会有意识地进行课堂环境的优化。一方面, 我会事先搜集大量南沙群岛的插图, 让学生们能够从图像的呈现中对于南沙群岛的富饶与美有更深刻的体会。另一方面, 课堂上我会设置一些柔和的背景音乐, 这不仅能够舒缓学生的情绪, 给大家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与教学氛围, 在这样的环境的伴随下也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们对于教学内容的感知与领会。这是实现小学语文学习方式变革的非常有效的方式。

二、转变课堂教学模式

想要更好地推进小学语文学习方式的变革, 转变课堂教学模式也是很有必要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遗留的影响, 这使得课堂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地位不够突出。这一点是很有必要做出改善的, 教师们也应当在课堂教学模式上积极做出革新。教师要树立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观念, 并且应当尽可能地丰富与多样化课堂教学。要借助趣味化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 要让大家在课堂上动起来、学起来、乐起来。

《小稻秧脱险记》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话故事, 寓农业常识于生动的故事之中。全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杂草对于稻秧生长的危害, 以及喷洒除草剂对保护稻秧所起的重要作用。全文充满童趣, 将科学常识寓于童话故事中, 生动的语言, 有个性的对话, 有趣的情节都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更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教学中要让学生们知道除草剂、喷雾器能够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 通过文本的学习要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整篇文章非常富有趣味性, 学生们对于教学过程也十分投入。为了更好地丰富课堂教学, 让学生们掌握更好的学习方式, 我会在课堂上开展文本演绎的小活动。我会让学生们来扮演文章中的各个角色, 在课堂上展开一次小型话剧的表演。学生们对于这个活动都非常感兴趣, 要表演的学生也积极认真地准备着自己的台词。当大家通过真人秀的形式将文本生动地呈现在课堂上时, 台下观看的许多学生都会伴随着台上同学的滑稽表演发出一阵阵欢快的笑声。这个教学过程不仅很好地活跃了课堂气氛, 还加深了学生对于教学文本的体会。

三、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好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让课堂教学更为高效, 还应当注重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因此, 教师应当在课堂上更好地实现这个教学目标。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们逐渐积累基础知识, 也应当一定程度上帮学生们实现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塑造, 并且培养学生们具备好的道德品质。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质, 对于学生今后的人生也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教师应当结合相关的教学文本给予学生们更多积极正面的引导, 让学生的思想受到好的熏陶, 这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提升将会很有帮助。

《微笑着承受一切》这篇课文叙述的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文章的标题来自于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的“她用微笑承受着一切, 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这篇文章从文字层面来说理解起来并不是很难, 但由于文本叙述的事情距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 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直观感受, 这会让学生们理解文意上存在一定障碍。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们思考桑兰在面对困境时的行为与态度, 让学生思考应该如何自主面对生活。教学过程中我会很细致地给大家剖析文意, 并且让学生们明白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当灾难来临的时候, 当你在经历命运的考验时, 要乐观、坚强。这种精神的具备不仅能够帮你克服各种难关, 这种态度也是人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

四、结语

移动新闻客户端的新闻生产变革 篇10

手机不再只是一部电话, 它已成为集成通信和多媒体功能的个人移动设备, 有学者将手机报誉为“第五媒体”。那么, 相较于传统媒体, 移动新闻客户端的新闻生产过程发生了什么变化?是否促进了社会平等和公民参与?

1 新闻生产周期缩短注重用户反馈

传统媒体的新闻是较为单向性和一维度的, 但到了互联网时代, 随着各种移动客户端的推出, 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分得一杯羹, 媒体就必须注重满足用户的需求。

据统计, 截至2015年3月, 主流新闻资讯App的月均使用次数都已达到上亿级别, 新闻客户端的竞争焦点正在从绝对的用户数量转向相对的用户质量。那么, 相较于传统媒体, 移动新闻的生产过程发生了什么变化?它的信源如何?是怎样一种运营体制?

1.1 采写周期缩短

研究者发现, 超过半数以上的受访者一致地认为:操作简单方便是他们的首选因素, 其次是更新及时, 再次是界面美观。可见, 新闻时效性成了用户关注的重点。目前, 包括腾讯、网易新闻客户端等在内的媒体, 都把24小时推送新闻作为卖点。

基于全天推送新闻的要求, 相较于过去, 记者的单篇新闻的采写周期缩短, 但工作时间却延长了。为了能抓住新媒体提供的机会, 一些记者调整了日常工作安排, 除了在上班时要完成报道任务, 在非上班时段还可能为新媒体客户端物色选题和写稿。

1.2 公民新闻崛起

在信源方面, 研究揭示了记者的非精英信源的增多, 公民参加新闻制作过程成为大趋势。首先, 不断增长、多样化的网络资源为记者提供了便捷的信息资源, 记者可以通过微博、热搜榜等寻找热点和线索。在加拿大, 博客世界显得越来越重要:“加拿大记者信赖的很多博客就像是一个记者内部的通讯社”。

另外, 手机普及的最重大成果是“用户生成内容” (User-generated content, UGC) 的出现。用户生成内容指网站或其他开放性媒介的内容由其用户贡献生成。在某些情况下, UGC提供了不同于“官方视角”的观点, 这些观点被精心制作好提供给媒体, 这实际上反转了传统的新闻流, 并强迫新闻机构把素材分发给其他的新闻媒体。

1.3 注重与用户的互动和信息再生产

基于手机新闻客户端互动性的要求, 采编人员在编辑新闻和对新闻进行二次加工时, 会更注重用户反馈和信息的整合、再利用。“无跟帖, 不新闻”是网易新闻客户端的口号, 一方面, 网易根据各种跟帖, 打造了“跟贴封神榜”、“轻松一刻”等几大招牌栏目;另一方面, 为营造更好的跟帖氛围, 编辑们会参考网友意见, 在新闻内容的选择、加工、整理方面做适当的调整。

1.4 新闻采写和发送分离

由于受限于媒介体制和报业操作理念, 国内手机新闻客户端均未拥有独立新闻采编权, 其在内容采编和制作中受制于传统媒体, 因而各家客户端的内容继续着“高大全”的综合报模式, 读者定位和内容构成较缺乏针对性。

目前, 我国手机报的运行通常采用合作的方式获得合法的新闻资讯。新闻内容的提供和向手机终端发送这两大部分很大程度上是脱离的。例如, 2012年11月, 网易宣布与东方网等地方媒体合作组建移动媒体联盟, 与网易签约的媒体, 将会成为所在地手机客户端中本地新闻的唯一提供者, 而网易则扮演着提供整合、传播平台的角色。

2 促进社会平等提升民众参与

在《做新闻》一书中, 盖伊.塔奇曼说到:“新闻是人们了解世界的窗口”。因为新媒体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平台, “打开大门”可以让更多非记者的公民的声音更加频繁的出现和突出。新媒体在增加了“抱怨的声音和准确性”的同时, 也提高了公众问责。

2.1 公民的个人影响力提高

手机新媒体的出现, 使公民个人更有能力和资源去参与公民生活。首先, 公民获取信息的渠道大为拓宽。研究表明, 使用新媒体对公共事务进行监督在公民社会起到了一个积极的作用, 因为它提供了能让个体思考公民和政治问题的信息。

其次, 相较于传统一维的、独角戏的新闻, 现在的新闻是公民权利的巨大资源, 并能通过新技术和人们互动, 带来多种声音和观点。对芬兰的研究表明, 一些年轻的芬兰人使用交互式客户端的动机恰恰在于, 新媒体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并产生影响。这表明, 新媒体在提高公众讨论和市民参与方面的潜能已经成为现实。

2.2促进社会平等, 缩小“知识沟”

关于新媒体是否促进了社会平等, 基本的观点是如果新的通信技术增强了公民的意愿和参与能力, 那么精英和民众之间的距离应越来越短。目前, 中国手机用户总数在2013年首次超过10亿, 普及率已经很高, 所以笔者认为, 新媒体在当下的中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民众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 缩短了贫富之间的“知识沟”。

2.3媒体责任提高

西方研究者通过对加拿大、英国的八个主要新闻机构的新闻编辑室的观察, 及对其40个记者的访谈, 发现在新媒体时代, 媒体的责任加强了。高层的监管和公众监督, 以及对手的竞争, 都使新闻机构更加意识到自己对于受众的责任, 至少更加愿意通过公共论坛比如“采编部博客”来解决潜在有问题的内容。

尽管有这些变化, 但新闻机构内在仍保持着坚固的传统权力结构, 所有权控制和精英政治权力限制了容许争论的问题的界限, 并维护狭窄的新闻议程。

3结论

总的来说, 移动新闻并没有构建社会现实, 而是根据读者的娱乐性和消遣的需求, 利用传统媒体提供的新闻内容, 及网络上易得的视频、博客等多媒体资源进行整合加工, 构建出一个以娱乐类软性新闻为主导、浅阅读的信息快餐超市。

另外, 在今天中国政治环境和媒体管制之下, 即使是国有的媒介集团的手机报也没有采编权, 更何况是商业网站下属的新闻客户端。受制于此, 其移动新闻只能在用户体验、后期编辑、新闻再生产上下功夫吸引用户, 但是在内容上却缺乏独特的核心内容和独家新闻。因而, 我们应对此进行反思, 以为用户提供内容更客观、更能全面理解这个世界的新闻。

参考文献

[1]张永芹, 王诗根.新媒体新闻客户端特点比较研究——以新华社新闻栏目<中国网事>与网易新闻移动客户端为例[J].滁州学院学报, 2012.

[2]王永欣.手机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 2009.

学习方式变革的绿色引擎 篇11

关键词:学习方式; 课程基地建设; 能力培养; 转变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3-017-001

基础教育改革触及课堂效益、教学思想、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以及学习环境等,改革的主要诉求是从根本上改变低效甚至无效的课堂教学,着实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改变传统的“去问题式”教学思想,把问题留给学生,把思考留给学生,从而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推动学习方式的转变。

一、课程基地建设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培养

课程基地建设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教师及学校的发展创设平台,特别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实践创新的机会,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1.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两种学习方式的选择,一个是传统的学习方式及习惯,学习的内容及方式由教师的教学节奏来安排,以识记性学习为主,隐匿个性,循规蹈矩。另一个选择是明确学习的目的,自主性强,以动手动脑为主要的探究方式,个性张扬,学习需求多样化,方式方法灵活。

不管选择哪一种学习方式,都要理解学习与学生的关系,学习是学生的学习还是教师的学习,这一点很重要。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学生的发展还是为了教师的发展?课程基地从学习、学生、教师、环境、学校等多方面考虑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基地成就教师,教师发展学生,师生发展学校为发展轨迹,全面推进以能力发展为主的素质教育。

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人才成长的关键举措,是课程基地的核心任务。通过课程基地建设,通过科技创新、科技制作、科技发明以及教學环境的创设等方式,加强学生对学习课程的体验和感知,在实践学习中提升认知能力,在实际动手中发现创造创新。

2.正确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获得相应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落脚点在于对问题有敏锐的洞察力,能根据问题产生的诸多因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思维明确、清晰,能正确的归因,提出解决预案,并能对问题解决可能存在的遗留问题作前期的预设。

课程基地建设,正是从学生学习能力及实践创新方面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到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实践活动中发现影响问题的相关因素及潜在的信息,逐步理顺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的各种因果关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从而展现个性思维,挖掘学习潜能,创设学习平台。

3.正确决策能力的培养

决策能力是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学习能力较高层次的体现,能“比较不同来源的数据得出结论,运用有效的方法来选择行动方针或发展适当方法,采取行动来应对可能的结果”。对学生来说,在接受新知识的时候,一个是知识的提炼能力,能根据老师的要求,把知识内在的联系脉络梳理出来,通过探究与合作,权衡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并通过信息的分析与整合,提出解决办法或方案。

课程基地通过“做中学、学中做”,使学生获得较扎实的基础知识,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提炼、预测、综合分析、应变、决断等方面的能力,从而通过优化教学方式,切实、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课程基地建设带动教学思想转变

1.教学观念的改变

课程基地建设是教学思想的一种解放,是培养创新人才的积极探索,是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的尝试。不管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能在固有的思维基础上把教学环节稍作改变,就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让学、让教,互学、互教”有效带动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减轻师生教学负担的同时,又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课程基地通过教研组织建设在基地、教研活动开展在基地等措施,以学科教师完善学科生发,强化教师专业追求,树立正确的专业发展态度,丰富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师专业技能,以教师的发展引领学生的发展。这一切,都要求教师对自身教学观念有充分的认识。

课程基地,改变了固定教学场所观念,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不仅是课堂和教室,还有更为广阔的空间,工厂、农田、池塘、山林、建筑场馆、高等院校等,都可以成为教学的实践场所,都可以为学生的探究提供更为直接、更为直观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学生同样可以在这些环境中大放异彩。

同样,课程基地也改变了教师对固有教学内容的重新认识,学生除了获取书本知识,还有许多更为重要的东西要教给他们,能力、情感、意志、创造性、价值观等,更多的东西学生需要得到体验和感知,也必须得到尝试与实践,这样的学习才是丰富的、完整的。

2.教学服务方向的改变

为教学服务是学校发展过程中常挂在嘴边的话题,也是教学的重点,主要体现在师资力量、教学环境等从各个方面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服务。

传统的教学进程中,往往是学生的学服从并服务于教师的教。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学生无条件地服从和听命于教师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的安排。人们往往通过教师的教来评价学生的学,而不是通过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

课程基地建设,要求充分体现学生主体、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服务方向转向以学生为主。通过课程基地建设,为学生打造学科学习环境,让学生自主动手、实践解题、主动探究,从关注学生分数到关注能力指数、幸福指数,通过手脑并用,让学生获得全新的学习机会。

3.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

“学习是终身的,不是在学校一次性完成的”。如何正确的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关乎这个学生学习信心的树立、学习兴趣的大小以及对学习内容的关注程度。

课程基地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入手,充分张扬学生个性,满足学生学习的多元需求。“小其小,大其大”,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原则,在时间和空间上给学生创设自由、自主、自若的平台和氛围,从心理上提供健康向上的心理暗示,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真正做到了教学评价对教学的正面的促进作用。

总之,课程基地建设从学习环境创设到教师专业发展,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都不断引导着课堂教学全面的走向学生。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专题培训班学习材料,江苏教育报刊总社、江苏现代教育培训中心,2012年3月

[2]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启动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的通知[EB]2011.4

科技发展促进思维方式变革 篇12

一、科技发展为思维方式变革提供了条件

科技发展表现为主体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 而实践主体的思维方式深受科技发展影响。在经典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著作中, 思维方式也叫思维习惯、思维偏好、思维模式等, 作为思维活动习惯模式的思维方式是指“一定时代人们的理性认识方式, 是指一定结构、方法和程序的思维诸要素结合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思维运行样式。”[1]思维方式与实践活动紧密联系, 其中科技实践活动促进了思维方式深刻变革, 为思维方式变革提供现实思想动力和物质条件。

科学思想冲破了宗教神学思维方式。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发表标志着自然科学诞生, 是自然科学向宗教神学思维方式讨伐的檄文。历经艰难的地动说, 其创立者哥白尼指出地球是一个行星 (天体) , 指出亚里士多德的天地双重世界观念是错误的, 为建立统一力学扫清了思想障碍。正如德国诗人歌德说:“哥白尼地动说撼动人类意识之深, 自古无一种创见、无一种发明, 可与之比。······自古以来没有这样天翻地覆地把人类的意识倒转过来。因为若是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 那么无数古人相信的事物将成为一场空了。谁还会相信伊甸的乐园, 赞美诗的歌颂, 宗教的故事呢?”[2]科学思想是科技的先导, 科学思想首先冲破旧的宗教神学思维方式藩篱。

技术实践的发展为思维方式变革提供了雄辩、有力的证明工具。科技发展为思维方式主体提供手段、工具, 借助于科技工具拓展思维空间, 扩大了主体视野, 明辨出事物真伪。诸如伽利略发明了第一台天文望远镜, 他通过观察发现月亮也同地球一样, 有高低不平的山谷, 这雄辩地说明天体并不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完美无缺的, 也动摇了千百年来宗教观点, 因此教会说望远镜是“魔鬼的发明”。由此可见科技发展有力地证明了旧的思维方式伪善之面, 还事实本来面目。

二、科技发展引发旧的思维方式变革

四大发明源于中国, 是五千年文明古国早期科技积淀的凸显。指南针为航海提供了有利条件, 使远航者不再盲目, 视野扩大, 原有狭小思维定式逐渐消去, 远航探险者带着创造性思维想象新大陆的广袤, 以及东方的神奇、富贵。火药的威力较之原来思维方式难以想象, 拓展了人类力量, 提高了人类实践效能。造纸术成为传播思维方式的技术手段, 对传播文化思想的作用不可估量。印刷术方便了思维主体对思维对象的认识, 随之也增加了思维主体。四大发明传入欧洲是欧洲产生近代科学的动力之一。指南针使航海事业如虎添翼, 促使全球一体化;火药既摧毁了欧洲城堡的封建割据, 也打开了世界开放的大门。造纸术极大地降低了文化传播成本, 对文化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印刷术使知识不再为少数人所垄断, 而真正成为全人类的财富。如果把中国的四大发明看做科技发展的“源”, 那么三次科技革命可以看做科技发展的“流”。

第一次科技革命 (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 , 发生在18世纪

60年代至19世纪上半期。以牛顿经典力学的理论广泛应用为先导, 以纺织技术的改进为开端, 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 以机器技术为主导技术, 主要运用范围有机器加工、蒸汽动力, 随之产生了金属冶炼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第一次科技革命是科技发展真正意义上的肇始, 影响深远, 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使资本主义制度得以巩固与广泛建立;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 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东方从属于西方。经过第一次科技革命, 主体思维方式主体目光转向西方英国, 思维方式对象以英国为中心。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生在资本主义世界, 以雄辩的事实向世人做了精彩的证明, 从而影响了当时主体思维定式, 思维主体一时间认为当时的资本主义制度是优越的。牛顿的经典力学成为第一次科技革命的理论基础, 经典力学理论思维方式不仅影响人们思想, 而且建构了后来的机械论思维方式, 即牛顿力学催生的机械论思维方式打破并颠覆宗教神学的陈腐思想观念, 坚定了人们科技理性信仰。牛顿时代是科学知识的的第一次大综合时代, 该时代的人们长期以来认为牛顿的经典力学可以解释世界一切, 并认为其是改造世界的最佳思维工具。

第二次科技革命也叫电力革命, 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末, 及20世纪初。以法拉弟———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建立为前导, 以发电机的发明为开端, 以电力的发明及广泛应用为标志, 产生了电力工业、汽车制造业、造船业, 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超过第一次科技革命, 使生产力迅猛发展, 导致垄断资本主义形成, 国家机构开始和垄断组织结合。人们有了更先进的生产工具, 思维方式趋向客观世界。此次科技革命产生先进的科技成果, 拓展了思维方式的深度和广度, 促使近代的机械思维方式向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产生与发展所形成的思维方式过度演变。

第三次科技革命也叫新的科技革命, 发生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以爱因斯坦相对论为理论基础, 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工程、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主要标志, 随之而产生相应的新兴产业部门,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 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 促使人们思维方式指向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在这个时代人们更应创新思维方式, “科技主导了人类世界的面貌和变化。”[3]此次科技革命时代, 人们适应科技发展新要求, 思维方式得到了真正拓展。

三、科技负载引发对原思维方式反思

科技张力无限扩大。人类在健康、医疗等方面需要做器官移植, 而人体器官匹配又极其有限, 这样只能依靠科技手段, 通过克隆技术, 培植所需人体器官, 此项科技发展到此已经游离在伦理警戒线上, 已经克隆了“多利’羊, 再发展一步就会跃进雷池, 可能克隆人类自身, 那将会造成人伦秩序失序, 正常的思维定式将会打破, 传统思维方式会被颠覆, 科技负载凸显。世界人口众多, 有限生存资源濒临枯竭, 人类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尽力寻找新的资源, 而对新资源的安全性仍在追问, 现今国人对转基因食品心存疑虑, 科技发展了, 食品来源量大增, 每天吃高科技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没有害?这些疑问仍得不到确切、放心的答案, 于是带着心有余悸的思维方式对待高科技食品。现在世界处于信息时代, 计算机人工智能化, 例如世界象棋冠军与计算机对垒象棋赛, 结果人造的计算机胜, 这用传统的思维方式难以想象, 这无疑是一次对传统思维方式撼动。

主体思维方式偏向。思维方式主体原本对科技成果持有益于人类的正向态度, 在运用科技成果过程中, 发生了主体思维定式偏离。如火药原来是中国古代炼丹术的副产品, 后来被运用到军事中, 成为战争武器;诺贝尔研制炸药是为了提高工程功效, 不是为了敌斗, 后来炸药成为杀伤力极大的武器。这就出现了科技成果运用错位, 主体思维方式转向, 偏离“正轨”。诺贝尔奖是对科技发明者的正向肯定、鼓励, 其中也包含着对科技负载的深婉反思。

人类对科技负载控制力不从心。科技发展具有历史性特征, 思维方式相应具有时代性。正如恩格斯所说:“每个时代的理论思维, 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 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 在不同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 并因而具有不同的内容。”[4]科技发展与思维方式都带有时代性烙印, 同时也具有历史局限性, 思维方式主体自然带有预测滞后性, 就拿核技术为例, 经历俄罗斯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 以及日本的福岛核电站核辐射, 人们开始深入对核技术、核能进行广泛讨论、反思, 现今对核电站安全性产生疑问。现实中核电站发生了核事故, 人类显得惊慌与无助, 充分显示出人类对科技负载预测滞后, 对科技成果驾驭突显出力不从心。

四、辩证地对待科技发展与理性地运用思维方式相统一

人类对科技发展的双重效应要辨证对待。人类要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引领科技发展, 不能狂热地持科技乐观主义, 尤其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中, 人类业已取得一定成果, 正雄心勃勃地准备夺取更大成果, 然而, 恩格斯及时向人们发出警告:“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 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 ······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 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 绝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 ———相反地, 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5]当然, 人类也不能持科技悲观主义, 不能像一些思想家那样对科学技术的作用心生消极态度, 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社会后果持悲观态度和看法。要充分运用理性思维方式及矛盾统一的思想, 取其二者中利于人类的积极因素、思维方法, 造福于人类。

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指导人类自身的科技实践活动。我们要用开放、科学的思维方式充分运用中西方思维方式长处, 把整体的、和谐的思维方式与逻辑的、非逻辑的思维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 完善我们智慧的头脑思维方式建构, 科学地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我们既要看到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丰硕大礼包, 从而人类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得以提高, 又要注意充分发挥思维方式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反思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 产生的负面效应。人类不能对科技发展的张力无限狂热, 而应保持头脑理性, 运用理性思维方式洞察事物本身利弊, 从而趋利避害。

总之, 科技是把“双刃剑”, 科技发展带来“双重效应”, 按照马克思否定辩证法的观点, 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也在事物内在的否定性上, 其中肯定和否定都促进了事物发展。用辩证的科技发展观来正向引领思维方式积极变革, 同时对科技负载进行反思, 又推动了旧的思维方式加速嬗变, 从而能促进科技发展与思维方式变革, 助推人类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秀林、王于、李淮春,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5:398

[2]竺可珍, 《哥白尼在近代科学上的贡献》, 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学会, 1953:15

[3]殷登祥, 时代的呼唤——科学技术与社会导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1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465

上一篇:劳动关系模式下一篇:新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