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兴国战略

2024-07-24

科教兴国战略(共9篇)

科教兴国战略 篇1

科教兴国作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战略是在1995年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的, 而它的形成却是经过了党的三代领导人的共同奋斗。其中,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人在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 从而为我国科技发展扫清障碍的同时, 开始奠定新中国科技教育发展的基础;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从各方面论述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我国科技教育的发展, 从而构建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体系;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人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正式把科教兴国作为我党的治国方略, 化为全国人民的共同行动。

1 党的第一代领导人的开拓

纵观历史, 中国古代科技可谓灿烂辉煌, 一度领先于世界, 但是到了近代却落伍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实现了独立自主, 于是恢复经济, 实现强国富民的任务接踵而来, 鉴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党对科学技术予以高度重视, 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发展科学技术。

首先, 组建国家科研机构, 制定科学发展远景规划。新中国成立之初, 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 党和国家领导人一方面组织经济恢复和经济建设工作, 实施工业化发展战略;一方面按苏联模式组建中国科学院。提出科学研究的方针是发挥科学的功能, 使之成为思想改革的武器, 密切配合实际需要来培养人才;使科学做到能服务于国家的各种建设, 并提高中国的学术水平。1956年3月, 在国务院直接领导下, 成立了我国科学规划委员会, 集中了我国优秀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几百名, 经过半年多的时间, 制定了1956年到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远景规划, 为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奋斗目标。在中央的号召下, 广大知识分子掀起了向科学进军的热潮, 使我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出现繁荣发展的景象。

第二, 改革旧的文化教育制度。旧中国的教育事业, 基本上被帝国主义和官僚地主阶级所控制, 并为他的利益服务, 具有浓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要培养适应新社会的建设人才, 必须进行彻底改革。党和毛泽东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改革:①改革旧的学制, 形成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新的教育系统, 并使全体人民都有通过各种渠道受到教育的机会;②大力发展工农教育, 努力发展少数民族教育, 以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③对高等院校进行调整和改革。这些改革措施奠定了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基础,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为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质, 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奠定了基础。

第三, 充分重视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党和毛泽东对知识分子是十分珍惜和重视的,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就作出了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参加革命工作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党针对我国文化科学落后的状况, 强调要更加重视和充分利用知识分子。20世纪50年代中期, 在世界范围内以原子能的和平利用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 曾经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党和毛泽东所确定的以实现工业化为目标的赶超型现代化战略, 曾经抓住了科学技术的特征, 并为此作过宏大的战略筹划。这时党和毛泽东已有了发展科学技术的紧迫感。

总之, 经过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共同努力, 新中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各级科研机构纷纷成立, 科技精英集团随着中科院的设立而形成, 海外学子纷纷归来报国, 国家有条不紊地派遣留学生,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科技队伍不断壮大, 科研成果取得重大成果, 这既造就了新中国科学事业的良好开端, 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

2 党的第二代领导人的创新

1978年, 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 完成了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 也标志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形成。此后, 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 为中国走向世界开启了大门, 也迎来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春天。在这个伟大的变革时期, 围绕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知识分子的阶级地位与作用、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等方面, 邓小平高瞻远瞩, 实事求是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 从而为中国迎接新世纪奠定了基础。

首先, 邓小平在拨乱反正的过程中, 从根本解决了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知识分子与工人阶级等方面的问题, 使我们摆脱了“左”的意识形态的桎梏。在科学技术发展、人力资源培养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等方面打开的新的局面, 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 邓小平以很长篇幅的讲话重点论述了两个问题, 一个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一个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并且最终得出结论:现代社会中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率的提高“最主要的靠科学的力量, 技术的力量”, “科学技术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1988年, 邓小平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从此, 这一论断就成为中国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思想武器。

第二, 论述了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关系, 提出发展科技教育的一系列指导性原则, 从而奠定了科教兴国的基础。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过度到工业社会, 目前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一经济形态演进过程中,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 若要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唯有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对经济的贡献率, 即实行科教兴国, 为此必须把科技现代化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而要实现科技进步, 关键要有一批科学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怎样处理好科技与教育的关系, 邓小平也提出了若干指导性原则。①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②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③发展教育要在普及的基础上发展重点;④振兴教育, 教师是关键等等。

第三,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十分关注世界发展变化的大趋势, 提出力争使中国在高科技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战略性要求。1986年3月3日, 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老科学家上书邓小平, 提出了《关于追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他们意识到了时间的紧迫:如果抓晚了等于自甘落后, 而且难于再起。3月4日, 邓小平在《建议》上作了重要的批示:此事宜速作出决断, 不可拖延。党中央、国务院按照邓小平的批示, 批准实施了《国家科技研究发展计划 (“863”计划) 纲要》, 由国家拨款100个亿, 启动了七个领域 (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制造过程自动化、能源、航天、激光) 的15个主题项目的攻关研究。

邓小平的这些论断包含着意义深远的预见性, 即人类必将走向以科技发展为动力或知识为基础的新社会。正是在这一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代领导人才能够提出符合世界发展潮流的“科教兴国”战略, 为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知识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面前, 赢得主动, 赢得时间。

3 党的第三代领导人的延续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对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江泽民特别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 新的一轮世界科学技术的竞争异常激烈,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对生产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强大。在这一形势下, 1993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发表了《世界科学报告》, 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为了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浪潮, 1995年5月26日, 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代表党中央郑重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这样, 通过党的三代领导人的共同努力, 科教兴国战略作为一项治国方针, 终于成为了全国人民的共识。为了保证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中共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 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关于科技教育发展的理论体系, 把科教兴国作为党和国家的头等大事, 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是以政治的稳定、政策的连续性前提的。党的十五大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为主题, 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拓宽了道路。为了加速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中共中央成立了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 科技领导小组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重申了新一届政府在就职时的郑重承诺:科教兴国是本届政府是大的任务。

(2) 加快了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 提高教育质量以培养适应新时期的高素质人才。为此, 中国高等教育正式启动了“211工程”:即到21世纪, 优先建立100所国家重点大学, 让部分优秀大学朝着世界一流大学的方向发展。“211工程”无疑是针对我国现阶段改革开放风起云涌和高等院校改革步伐相对迟缓的现实, 借发展一批一流大学之机以促进和带动所有高等院校发展的重要举措。1998年7月, 国家在先期投入100个亿的基础上又追加56个亿。在“211工程”滚动实施的同时, 我国高等院校还注重了面向经济建设的研究开发,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工作。目前, 在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突破, 科研成果不断涌现, 教育科技正在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3) 为了鼓励创新, 推动技术成果产业化, 发挥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国家在北京及各省市创建了一批高技术产业区和工业园区, 以促使区域经济的发展。在这些高新技术产业区中, 北京的中关村成为世界注目的地方, 在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内, 坐落着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等五十多所高等院校, 中国科学院的二百多家科研院所, 有近五千家新技术企业和与之相关的数千家其他企业。它们在许多研究领域成为中国最高水准, 一批代表世界领先水平的高校技术产品从这里诞生。中关村已成为知识密集、智力密集、以高技术产业为核心的知识产业群, 成为倍受国际国内关注的高校技术产业区。

总之, 在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关心和共同努力下, 经过全体科技人中的艰苦创业, 我国的科学教育事业从无到有, 从弱到强。目前, 我国科学队伍日益壮大, 科研机构不断完善, 科技技术体系逐渐齐全, 科学成果层出不穷, 科技与经济结合为经济起飞插上了翅膀。在星火计划、863计划、攀登计划、火炬计划的指引下, 工农业生产突飞猛进, 高新技术产业方兴未艾, 越来越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生力军。这些都是中国科教兴国的希望和实力所在。

摘要:科教兴国战略是新时期我党的治国方略, 它的形成是建国后党的三代领导人艰苦探索的结果。其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人奠定了新中国科技教育发展的基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构建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体系;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实践与创新, 使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由理论变成了现实, 化作全国人民的共同行动。

关键词:党的三代领导人,科教兴国,科学技术,教育,人才

科教兴国战略 篇2

李昕雨 临床医学院第一党支部

在各种资源中,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和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国家、地区和企事业的兴盛衰亡。要认识到人才有优点,也有缺点,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要为人才提供用武之地,减少和消除人才的后顾之忧;人才有价,既要重视精神激励,更要重视物质激励;要因需设岗,因岗择人,因能授职,小才不可大用,大才也不可小用;要将人才的使用与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只有克服陈腐落后的思想观念,真正树立起现代人才观,才能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关系到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教育现代化既是我国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我国国家现代化的持续动力和必要保证。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是我国加快推进国家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能否在科技发展上取得优势,增强经济,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将最终决定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而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在现代化建设中,科技是关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温家宝指出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要全面加强人才工作。

我们党员应该从自身做起。为了更好、更快的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我们党员应该从自身做起,努力成才,积极肩负起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培养和形成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是最为关键的。培养创新精神的方法有: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培养想象力、实践出真知。

科教兴国战略 篇3

1、2008年9月25日,载有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航天员的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9月27日16时41分至17时,航天员翟志刚进行了中国首次太空漫步,并在太空中展示五星红旗。9月28日下午,“神七”返回舱成功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这是我国航天科技领域的又一次重大胜利,是中国人民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取得的重大成果,对于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2009年1月9日,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北京天坛医院名誉院长王忠诚,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徐光宪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温家宝总理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谁不重视科技,谁就要被淘汰。一个13亿人口的中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是人类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事业,必须充分依靠科学技术,支撑发展和引领未来。

[考点链接]

1、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充分展示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显著提高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了全体中华儿女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坚定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决心和信念,对于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一成就再一次向世人昭示: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民族,是自强不息、勇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民族,是爱好和平、积极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不懈奋斗的民族。

2、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来之不易。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地区各部门密切配合、齐心协力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共克时艰的结果。这一切充分展现了改革开放30年我国积累的强大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充分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英雄气概。

3、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热爱祖国、奉献祖国是一切时代成就一切伟业的重要力量源泉。在载人航天工程实施过程中,广大航天工作者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培育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以祖国需要为最高需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建设、民族振兴紧密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展现了对祖国的赤胆忠诚。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事业发展最宝贵的财富。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不断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总体水平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们必须奋起直追,努力做到后来居上。

5、坚持科学精神,是一个民族的希望所在,是应对危机、减少风险、正确抉择的思想基础。科学精神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指引着人类前进的方向。

6、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民族振兴的伟大使命。青少年要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立志成才。

[中考预测]

把握时代脉搏,关注重大主题,是思想品德学科的使命所在,也是中招考试的活力所在。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都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重大主题和社会热点,理应成为2009年中考复习和命题的重点内容。复习时可结合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具体材料以及相关图片等,联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党的正确领导等主干知识进行专项练习,重点关注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的重要意义、原因、对我们的启示以及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的重要意义、对我们的启示等。

[跟踪训练]

一、请你选择

▲单项选择

1、2008年9月25日,载有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航天员的_______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9月27日16时41分至17时,航天员翟志刚进行了中国_______太空漫步,并在太空中展示五星红旗。9月28日,“神七”返回舱成功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三位航天员自主出舱,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A、嫦娥一号首次

B、神舟七号首次

C、月亮女神第二次

D、神舟六号第二次

2、2009年1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_______和_______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A、闵恩泽吴征镒

B、王忠诚徐光宪

C、袁隆平吴文俊

D、叶笃正吴孟超

3、所到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的消息后,某校九(3)班同学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其中错误的观点是_______()

A、小强: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中华民族漫步太空的梦想终成现实

B、小勇: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C、小亮: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增强了中华儿女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D、小刚: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中国已成为世界科技最发达的国家

4、从2001年到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九次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对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进行表彰。这主要表明()

A、我国重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B、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我国科技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多项选择

5、载人航天工程实施16年来,广大航天工作者勇于探索、善于创造、敢于超越,始终瞄准世界航天科技前沿,攻克一道道世界性难

题,掌握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少的投入,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地实施了工程任务,使我国加速跻身于世界航天大国之列。这说明()

A、自主创新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强国之路

B、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在自主创新中发展的

C、启主创新是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D、自主创新是掌握民族发展命运的关键之举

6、“神舟”再度飞天,中华续写辉煌。2008年9月25日,是一个令所有中国人难忘和自豪的日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这一壮举()

A、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B、充分展现了我国积累的强大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C、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英雄气概

D、充分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7、2009年1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胡锦涛主席亲自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颁奖,一大批优秀创新成果受到表彰。这表明党和政府()

A、对科技事业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

B、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C、把科技创新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D、重视科技进步,增强国家科技实力

8、“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如果没有邓稼先等一批核技术领军人才,就不会有“两弹一星”的成功;如果没有王永志等一批航天工业领军人才,就不会有“载人航天”的实现;如果没有袁隆平等一批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就不会有杂交水稻的今天。这告诉我们()

A、科技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人才,决定性因素是科技领军人才

B、只有科技领军人才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C、要进一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立强大的科技领军人才队伍

D、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

二、请你概括

9、观察右图,进行概括。

三、请你简答

10、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9月27日16时41分至17时,航天员翟志刚进行了中国首次太空漫步,并在太空中展示五星红旗。9月28日下午,“神七”返回舱成功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感想。(两个方面即可)

四、请你辨析

11

五、请你进行观察与思考

12、材料一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向世界宣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这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是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探索利用外层空间作出的又一卓越贡献。

材料二载人航天工程实施16年来,广大航天工作者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以祖国需要为最高需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勇于探索、善于创造、敢于超越,始终瞄准世界航天科技前沿,攻克一道道世界性难题,使我国加速跻身于世界航天大国之列。

(1)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的主要原因。(三个方面即可)

(2)结合材料二,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向广大航天工作者学习。(两个方面即可)

六、请你参加活动与探索

13、材料一2008年9月17日,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式在郑州隆重举行。年会指出,要做好科普工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公民科学素质基础。

材料二2009年1月9日,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温家宝总理发表讲话指出,30年来,伴随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历史性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深入人心,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科技队伍发展壮大,创新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得到加强,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快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科技事业的发展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悉,你校正在举行以“科学在我身边”为主题的科普知识竞赛,请你参与进来,并完成以下任务:

(1)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哪些?(至少两个)

(2)对于开展科普教育、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请你献计献策。(至少三条)

参考答案:

一、1、B 2、B 3、D4、A5、BCD6、ABCD7、ABD8、AC

二、9、①以崇尚科学为荣。②普及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③应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等。

三、10、略。

四、11、①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这是我国航天科技领域的又一次重大胜利,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②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我国利技总体水平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③要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增强全民创新意识。我们青少年一定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为我国早日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五、12、(1)①广大航天工作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②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③我国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建设创新型国家。④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⑤广大航天工作者大力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⑥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⑦中华民族具有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英雄气概。⑧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⑩广大航天工作者团结协作、群策群力。(2)①树立远大理想,肩负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②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③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学习上不怕苦、不怕累。④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学习中敢于大胆质疑。⑤树立责任意识,勇于承担责任。⑥坚持科学精神等。

科教兴国战略 篇4

1995年5月, 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 正式提出了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江泽民在大会上指出, 科教兴国, 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坚持教育为本, 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科教兴国战略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奠定在全面依靠科技和教育的基础之上, 并通过优先发展科技和教育, 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实现民族复兴。依靠科教、发展科教, 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中之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科教兴国战略的根本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2003年12月, 党中央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 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人才工作的决定》。《决定》正式提出了人才强国的伟大战略。胡锦涛在大会上强调, 要“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 “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证”。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就是坚持以人为本, 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把中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建设成人才资源强国, 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早在20世纪90年代, 邓小平同志就多次指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指出, 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 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胡锦涛同志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 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全面运用到人才工作和民族复兴大业中去, 强调指出, 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具有决定性意义, 小康大业, 人才为本。正是由于党的几代领导认识与实践的接力发展, 党中央和国务院才先后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这些战略的提出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然而, 这里存在着一个问题, 这就是: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 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标志, 并不是孤立的, 它有自己赖以存在、活动和运行的主体;人才作为国家兴旺、民族复兴的关键因素和根本所在, 他本身既不是天生就有的, 也不是自然形成的, 而是在“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的环境氛围中逐渐形成的。很显然, 离开科学技术的主体谈科学技术, 离开先进生产力的主体谈先进生产力, 离开人才的培养和壮大谈民族复兴、国家强盛, 这只能是一句空话, 最多也只能流于形式。道理很简单:科教发展, 主体为先;人才强国, 必先强人。无主体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无人才的强国也是不可想象的。马克思指出:“人本身是他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基础, 也是他进行的其他各种生产的基础。”[1]列宁也指出, 人是“全人类的首要生产力”[2]。事实上, 辩证地看, 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人才强国与国强人才本身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二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问题, 孤立地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 这在理论上是片面的, 在实践上则是行不通的。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实现条件和依靠力量上看, 要实现科教兴国, 必先国兴科教, 要实现人才强国, 必先国强人才, 否则, 就不可能实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这里涉及到目的与手段的辩证法。目的固然很重要, 但是, 手段问题不解决, 目的最终也是达不到的。这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 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 但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 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 任务也只能是瞎说一顿。”[3]可见, 桥和船是过河的关键, 手段的目的化是实现目的的首要条件和根本保证。否则, 再美好的目的最终也会架空。就此而言, 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贯彻人才强国战略, 无论从实现条件和依靠力量上看, 还是从内在机制和实现途径上看, 更应该强调和重视的首先是国兴科教和国强人才。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这两大战略的真正实现。事实上, 在这里, 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人的素质并不简单的就是一个手段问题, 至少可以说, 提高人的素质也是最根本的目的之一。由此不难看出, 要做到科教兴国, 必先国兴科教;要做到人才强国, 必先国强人才。

二、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确立科技知识分子第一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力的主体地位, 意义重大

坚持以人为本, 确立科技知识分子第一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力的主体地位, 有利于充分发挥科技知识分子的主动性、创造性, 加速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具体地说, 第一, 有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导作用。首先是政治主导作用, 主要表现为各政治层面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层面上的广大知识分子, 以其独特的精神气质深刻领会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发展的政治方向。其次是经济主导作用, 主要表现为经济决策、经济研究和经济操作各层面上的科技知识分子,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综合汲取各种经济理论、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之精华, 用以建构和调控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和运作程序, 并依据时代发展趋势和中国实际, 适时调整具体环节和措施, 加速经济发展。再次是思想文化主导作用, 主要表现为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和广大文化产业领域里的科技知识分子创造、传播和运用反映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政治关系的作品, 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指导并规范社会和群众的价值指取, 约束或消解那些逆反社会标准的行为或倾向, 引导社会认同趋势。第二, 有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作用。实践证明, 经济发展、体制转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皆源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在科学技术的多层次结构中, 科技知识分子的智能功能是其最核心、最关键、最重要的深层硬核。中国经济要发展, 中华民族要复兴, 不能不依靠科学技术, 不能不依靠广大科技知识分子的主体创造作用。科技知识分子不断地生产出新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精神产品, 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理论指导社会实践, 制定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政策和规划, 创造出崭新的运行机制, 转化并生产出最先进的生产力, 并将其转化为新一代劳动者的内在素质和主体能力, 转化为社会普遍具有的知识、能力、方法和精神。科技知识分子的这种创造性作用在于, 为适应社会存在、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历史需要, 创造出反映社会本质特征并揭示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的理论、思想、道德和文化精神产品, 不断提高民族的理性思维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道德审判能力, 引导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确立科技知识分子第一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力的主体地位, 是对新时期工人阶级队伍变化的新总结、新概括, 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党的阶级基础, 提高党的先进性、战斗力和凝聚力。众所周知, 中国工人阶级从一开始就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者, 是新的生产关系的建立者。建国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 出现了新的阶层。这些变化反映着工人阶级队伍的变化和内部分化, 标志着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 由此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表现出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在这里, 值得注意和把握的是, 工人阶级队伍自身最突出、最根本的变化, 就是作为工人阶级一部分的科技知识分子队伍迅速成长起来了, 由解放初的不足五万人发展到现在的数千万人。科技知识分子的崛起, 特别是其智能主体功能的发挥和历史主体功能的发挥, 不仅全面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而且深刻影响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结构和关系, 构成深化改革的根本动力和力量源泉, 并由此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流和方向。

确立科技知识分子第一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力的主体地位, 也是中国抓住并用好战略机遇期,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中国人民重新认识了世界, 也认识了自己, 基本清除了夜郎自大的陋习, 形成了“抓住机遇, 开拓创新”的共识。

三、从四个层面全面确立科技知识分子第一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力的主体地位

第一, 切实优先发展科技与教育, 培养和造就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 树立并强化优先意识、主体意识和人才意识。优先发展科技与教育, 就是全社会都要重视科技与教育、支持科技与教育, 应用科技成果与方法, 培养科技人才与主体, 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技意识, 全面落实“第一生产力理论”和党的人才工作方针。科技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群体是第一生产力的主体, 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代表和主要开拓者, 是从根本上实现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第一力量, 是主导历史进步和发展的核心力量和领导群体。培养和造就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 既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也是落实科技知识分子主体地位的必然要求和实在内容。江泽民指出, 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 “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 对自己的知识分子提出如此广泛、如此迫切的要求”[4]。“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关键是人才。加速培养优秀科技人才是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4]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 大力开发人才资源, 多渠道、多样化地培养和造就人才, “培养和造就一支能够进入世界科学前沿的科学家队伍, 一支具有技术创新能力、能够不断攻克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各种复杂难题的工程技术专家队伍, 一支学有专长并且有突出领导才能的科技管理专家队伍, 组成中国现代化事业所要求的宏大的科学技术大军”[4]。

第二, 全社会都要关心和爱护科技知识分子, 全面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树立并强化第一意识和尊重意识。全社会关心和爱护科技知识分子, 一要从思想上深刻认识科技发展与科技人才的战略地位及其内在关系, 认识科技知识分子是第一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力的主体。二要在实践中全面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努力创造有利于知识分子施展聪明才智的良好环境和条件。切实改善知识分子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 善于发现人才, 大胆使用人才, 重用并依靠人才, 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社会风尚, 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知识分子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努力使科技人才有自我实现的满足感, 有贡献社会的成就感和得到社会承认与尊重的荣誉感。三要建立健全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使用和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人才竞争与激励机制, 深化对科技劳动价值的认识, “对有突出贡献的知识分子给予重奖, 并形成规范化的奖励制度”[4]。要根据科技劳动的特点, 适当提高科技知识分子的工资标准, 使知识分子阶层的收入在整体上处于最高水平, 彻底纠正并杜绝体脑倒挂的不合理现象。四要在舆论上大力宣传科技知识分子的先进事迹和社会贡献, 阐明科学技术及其主体的价值、地位和作用, 使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深入人心, 使科技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得以提升和确认。

第三, 科技知识分子要不辱历史使命, 勇攀科学高峰, 树立并强化主体意识、市场意识、面向意识、批判意识和创新意识, 做第一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力的合格主体。面对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科技知识分子要解放思想, 转变角色, 首先要树立并强化市场意识、面向意识, “把攻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科技问题, 作为主要任务”[4]。在科研与开发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科学应用与技术开发为目标, 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同时, 科技知识分子还要勇攀高峰, 树立并强化批判意识、创造意识和攀登意识, 实现由社会苟同向理性思考转变、由特殊真理向普遍真理飞跃。科技知识分子不仅是先进科学技术的开拓者, 而且是具有鲜明时代意识、真诚忧患意识、强烈责任意识、紧迫使命意识和严肃批判意识的文化人, 是真理的化身和社会的良心。知识分子在科技实践中愈接近知识的真理, 他就愈接近主体的价值和人类利益的真理。在从特殊真理到普遍真理的不倦探索中, 知识分子的科学精神气质、理性批判精神和主体创造能力不断锻造升华, 理性和逻辑的思考愈来愈成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 他们不断走向更广阔的领域、更高的真理, 更大的价值、更合理的价值判断。他们因此经常重新审视自己的研究活动、价值准则和社会责任, 并用更合理的价值观念调整和矫正已有的价值指向和行为规范, 从一个相对狭窄的感性时空跃升到一个更为广阔的理性时空, 从而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地体认和把握人类命运及科学知识的深刻内涵。在这一过程中, 知识分子既面对自己的专业, 又面对自己的社会, 既从事社会职业工作, 又超越社会职业的界限, 从事广泛的哲学思考、科学探索、价值追求和终极关怀。知识分子的社会批判意识与创造意识, 是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道德人格与逻辑人格的统一。

第四, 全社会要“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的社会风气和民族精神, 创造与创新型国家相适应的社会精神风貌”[4]。社会整体层面上树立并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的社会风气和民族精神”, 关键是培养和树立科学意识、科学精神和知识意识。首先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关系。中国生产力落后, 大力发展经济无疑是“第一要务”。但是, 与此同时, 切不可轻视精神生产, 轻视科学理论, 更不能把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对立起来, 一切向钱看。要真正树立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社会风尚,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功能, 突出以先进理念牵引实践发展, 以理论创新带动实践创新, 以自主创新支撑科学发展。与此同时, 广大工人和农民更要转变观念、提高素质, 自觉向知识型劳动者转变。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要求, 也是科教兴国的社会基础。在这方面, 我们有着深刻的历史教训。在“大跃进”和“文革”中, 由于蔑视知识, 不是要求工人和农民用知识武装自己, 向知识分子学习, 向知识型劳动者转变, 而是恰恰相反, 强迫知识分子转型为摒弃知识的农民与工人, 大搞知识分子上山下乡。究其实质, 这是贬低科学、轻视理论、崇尚以体力劳动为核心的落后生产力的表现。这种违背科学规律和历史发展潮流的思想和做法曾给革命事业造成了严重损害, 给知识分子的心灵造成了严重创伤, 值得我们认真反思。面对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浪潮, 实现体力劳动者向脑力劳动者的根本转型, 传统工人和农民的知识化、现代化, 是科教兴国的应有内容和普遍基础, 也是我们确立科技知识分子第一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力主体地位的重要目的之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3:300.

[2]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843.

[3]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134.

科教兴国战略 篇5

——浅谈“十二五”规划之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自今年直至2015年,我国开始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有着重要的发展意义。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和具体内容,在此,就“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谈谈个人的认识。

教育一直是国家发展的根本问题。小到个人,教育意味着一个人今后的发展,大到国家,普及教育提高教育程度,关系着国家的进步和未来。科教兴国战略是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人才强国战略解决了中国人才资源发展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战略目标与重大问题,为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思想保证、组织保证和制度保证,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鸿篇巨制中的一个壮丽篇章。这两个战略的提出已有时日,而发展的路却是任重而道远。所以“十二五”计划仍然把这一项列为目标并加以深入。并提出了更深一层次的目标。即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一次说来简单,而真正发挥出来却很难,因为创新需要各方面能力的支持,它首先需要的便是教育为基础,国家的发展为动力,整个社会环境都是创新产生的平台。

规划就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指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必须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具体内容又分为四个方面: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建设人才强国。以下是对各个内容的了解和提出的想法。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民生是国家发展的重点,民带来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服务于民。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增强共性、核心技术突破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推进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深入实施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工程。把科技进步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强化基础性、前沿性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建设,加强军民科技资源集成融合,推进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鼓励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深化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奖励制度。我认为,完善机制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就是在鼓励科技创新,使创新能有支持存在,比如说知识产权法德完善等,都是对创新科技的支持和保护。所以现在的社会是一个鼓励创新的社会,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国家对知识和人才的重视,这也是一个平等的体现。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支持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发展,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质量评价、考试招生制度。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健全国家资助制度,扶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鼓励优秀人才终身从教。增加教育投入,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以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为重点,实施重大教育改革和发展项目。我认为,教育是平等的,是广泛的。普及教育传播教育深入教育,使更多人受教育,从而提高科技提高素质,每个人进步一小步,整个社会就会进步一大步。

建设人才强国。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必要条件,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未来,所以国家重视教育重视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使国家真正强大起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加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国内人才作用,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高层次人才。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平等公开和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改进人才管理方式,落实国家重大人才政策,抓好重大人才工程,推动人才事业全面发展。二十一世纪是对人才有高要求的年代,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体现,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手段,无论从外部环境上还是从内在培养上都是关键环节,通过教育,产出高质量创新人才,为国家的创新发展注入活力,为国家的长久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科教兴国战略 篇6

“中心”首批聘任了16位两院院士和23位国家级专家,为黔东南州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两年多来,“中心”紧贴州情,积极加强与院士专家的联络联谊,同时,筹建院士专家工作站,现已在凯里学院成立了院士工作站。

促进智力支持,开展校企合作

黔东南州是一个地理位置独特、多民族聚集、经济欠发达的地方,特别是高端人才智力缺乏。“中心”成立后,结合当地情况,认真做好人才和技术引进的工作。经“中心”牵线搭桥,促成贵州青酒集团与四川大学签订了新型的白酒产品开发、白酒生产工艺改良、优质高蛋白饲料工艺开发、牛羊肉深加工、沼气的综合利用、旅游项目策划及旅游产品开发的合作协议;贵州义信矿业有限公司与中南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签订了含钒石煤矿选矿富集技术、含钒石煤矿化工冶金工艺、含钒石煤矿冶炼的三废治理技术、钒的深加工等框架合作协议;凯里学院与四川大学签订了培养高端研发人才、创新团队和提高师资队伍水平的框架合作协议等多项合作协议。2012年,中科院李文华院士与凯里学院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在凯里学院共同创建国家重点试验室和国家重点学科。

发挥技术优势,建立研发基地

在院士专家的帮助下,黔东南州成立了凯里苗药研发基地和黔东南生物质燃料研发基地。黔东南生物质燃料研发基地研究开发的用秸杆生产蜂窝煤、将可燃垃圾经处理后成为煤炭的替代能源等技术已日臻成熟,生产设备经技术改造后已能满足生产技术需求。这些技术可解决因煤炭燃烧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即将进入试验阶段。

展现科协力量,引进企业投资

由“中心”牵线搭桥,2011年,黔东南州针对农村木房多、火灾频发、农村消防形势严峻的现状,经多方考察,邀请苏州兰特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到黔东南州进行投资环境考察,与凯里市就阻燃材料(木房防火)项目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在黔东南州成立兰特纳米材料(贵州)有限公司(贵州苏黔科技产业园),拟在凯里开发区投资建厂,专门生产农村木房防火用的阻燃材料。

组织院士专家,献策产业发展

一是组织蓝莓专家组高建华、王家瑛、钟波、李东、徐美林、季学猷等对麻江县蓝莓产业进行调研,撰写了《关于对黔东南蓝莓产业开发的建议》,呈报州委、州政府供决策参考。二是组织专家起草《关于建设贵州省黔东南州苗侗医药园有关问题的报告》,引起了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作出了批示,目前正组织开展可行性研究和选址规划工作。三是提交的《贵州苏黔科技产业园(科技创业园、企业孵化器、高新扶创业服务中心)项目建议书》、《中共黔东南州委、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民族医药产业的意见》和《黔东南州民族医药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等建议都引起了州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四是积极邀请院士专家到黔东南州考察指导产业发展。2011年,“中心”邀请中国林科院侯元兆研究员与国家山区综合开发专家咨询组常务副组长刘永龙到黔东南州进行林业产业发展考察、指导和策划。侯元兆研究员向州政府提出开展森林经营的建议,表示可以编制森林经营项目规划,推动黔东南州森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012年,组织北京科技大学5名专家,帮助榕江县完成大型蔬菜及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项目的策划及规划。

积极开展活动,征集技术需求

“中心”一直坚持不懈地做好州内各级地方政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的技术需求征集。邀请院士专家进行科技合作和科技咨询,帮助开展科技攻关,提高了黔东南州的科研能力和企业的科技含量,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012年,“中心”提出实施“四百”(百名专家授百课、百名专家助百企、百名专家献百策、百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行动,解决人才匮乏特别是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紧缺问题,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发展。

科教兴国战略 篇7

一、浙江省科教兴海发展战略的分析评价

1. 科教兴海战略的内涵。

科教兴海战略就是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教育为先为战略思想, 把科学技术和教育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不断提高面向海洋的科学技术以及教育的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不断增强海洋产业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实力, 把开发海洋转移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教育发展的轨道上来, 转移到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海洋

●顾协国董学武

素质上来, 最终实现海洋经济、海洋社会和海洋环境的和谐发展。

科教兴海战略要坚持以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和持续利用, 提高综合效益, 以经济为中心, 充分发挥海洋区位、资源和科技优势, 重点开发海岸带、海岛和近海资源, 在抓海洋基础研究的同时, 重点抓技术开发的示范和推广, 采用海洋高新技术, 改造传统产业, 积极发展新兴产业, 探索和开拓未来产业。制定“科教兴海”政策, 要注重海洋科技经费投入, 优化海洋开发环境, 大力促进海洋科技事业的发展, 全面推进海洋经济走上新的发展阶段。 (1)

2. 浙江省科教兴海战略的框架分析。

新世纪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教兴海战略, 并把它提高到“海洋:浙江的未来”的战略高度。2005年, 浙江就出台《浙江海洋经济强省建设规划纲要》, 要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浙江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二五”时期, 浙江将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国际枢纽港、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临港产业基地、世界级城市群新型城市化先行区、海洋综合开发体制改革试验区和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2010年3月浙江获得国务院批准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试点省”, 具体内容包括加快推动中心镇新型城市化、大力建设海洋经济发展带、推进义乌国际商贸综合改革试点、加强产业集聚区战略规划和布局引导及促进民营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等。3月10日, 国家外国专家局、浙江省政府宣布合作共建“中国海洋科技创新引智园区”, 在舟山建设一批国家级海洋产业引智示范推广基地。 (2)

在描绘规划的同时, 浙江科教兴海战略的布局初步呈现。浙江海洋高新技术产业 (海洋重大工程、临港工业、船舶修造业、海水养殖与加工、海洋环保与防灾减灾) 取得较大进展, 浙江海洋产品的竞争力明显提高, 通过海洋科技服务等平台使一大批海洋类科研成果得到推广应用, 科学技术对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作用明显增强。浙江海洋教育实现了以全省唯一的一所海洋类本科院校浙江海洋学院为依托、浙江大学等大学为基础的大学教育体系和中学、小学实行特色教育的中等教育体系的有机结合, 浙江海洋学院等高校每年可以为浙江提供几千名浙江海洋经济急需的船舶等高层次人才。

浙江省通过浙江海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对科教兴海战略的领导, 强化浙江省海洋渔业局作为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浙江省教育厅作为海洋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综合协调能力, 统筹规划, 合理布局, 形成了全省推进海洋事业发展的合力。

3. 浙江省发展科教兴海战略中政府、企业、科研机构 (高校) 的关系。

科教兴海战略从建立到实施必须统筹考虑政府、企业、科研机构 (高校) 的相互关系。政府是科教兴海战略的政策的制定者、监督者和协调者, 企业是实施科教兴海战略的主力军, 科研机构 (高校) 是实施科教兴海战略的智力支持者和文化引领者。

作为政策的制定者, 浙江省委、省政府是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科教兴海的设想的。在发展的初期, 政府可以投入一定的经济资源优先发展与海洋相关的科技和教育事业, 到一定程度以后政府就应当退出“运动员”的身份, 转而以“裁判员”的身份成为政策的制定者、监督者和协调者。

企业是实施科教兴海战略的主体。科教兴海战略中, 科技和教育是手段, 兴海是目标。振兴海洋, 必须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海洋开发体系。同时, 海洋产业的高科技化、海洋成果的产业化, 都只能在企业的范畴内实现。

科研机构 (高校) 是实施科教兴海战略的智力支持者和文化引领者。据不完全统计, 近几年来, 浙江省与海洋相关的科技成果都是由科研机构 (高校) 单独或是与企业合作完成的。浙江海洋学院等高校还培养了一大批海洋科技和文化工作者, 并通过举办“海洋文化节”、“海员日”等活动积极培养广大人民群众海洋参与意识。

二、舟山市推动科教兴海战略的案例

舟山是全国唯一一个建在群岛上的地级行政区域。自古以来, 勤劳的舟山人民依靠优越的海洋资源, 使舟山成为世界的三大渔场之一, 中国最大的海水产品基地。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 舟山市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与省委的战略意图和舟山海岛的特色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舟山视察工作时指出:舟山是浙江发展海洋经济的桥头堡, 舟山要在浙江建设海洋强省中打头阵, 要有“舍我其谁”, 敢于争先的气概。海洋经济是高技术经济, 开放型经济, 结合型经济, 要十分重视技术进步和人才培养, 加强区域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

舟山市在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明确提出其核心是不断增强海洋科技创新对经济的驱动力, 科学技术的使用程度直接决定了舟山海洋经济的发展程度, 必须把推进海洋科学技术创新作为发展海洋经济的着力点。2009年12月, 舟山市设计了建设“海洋科学城”的目标。作为舟山市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载体、加快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 和体制创新的重要突破。舟山海洋科学城的目标是建设成为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中心和海洋科技创新中心, 以及海洋科技创新、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还有浙江省具有战略意义的海洋经济高新区和“海上浙江”核心区, 中国一流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国内独具特色的海洋科学城。

舟山市在浙江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港航强省、推动科技兴海战略进程中, 具有关键的地位。而建设海洋科学城正是舟山推动科教兴海战略在体制方面的重要突破。海洋科学城中的高教科研区还包括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和浙江海洋学院新校区。 (4)

与此同时, 舟山市还十分注重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务实精神的海洋科技人才, 通过组织开展重大海洋科技项目, 集中一批海洋科技拔尖人才为舟山海洋经济建设服务。舟山市设立海洋科技自主创新奖, 引导海洋科技工作者积极研制符合舟山海洋科技创新要求的被市场认可和接受, 能够推动舟山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的原创成果, 鼓励海洋科技人员把实验成果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 研发出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高科技产品。

三、浙江省科教兴海发展战略的对策研究

1. 大力加强对于“科教兴海”的领导。

浙江省拥有较多的海洋科技和教育资源, 但却分散在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和事业单位中。可以依托浙江海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或专门成立浙江科技兴海领导小组, 以省科技厅和省教育厅为行政职能管理部门, 建立海洋科技和教育的工作统筹机制, 形成推进海洋科技和教育的合力, 把科技发展能力和教育发展实力全面融入到浙江省的海洋建设中。同时要加快制定浙江省科技兴海发展规划。要按照《全国科技兴海规划 (2008—2015) 》的基本精神, 结合浙江省涉及海洋的科技和教育的实际情况, 把科学技术和教育放在海洋发展的重要位置, 或为发展规划的基本组成部分。要明确发展规划的最终目标是使浙江省成为全国的海洋科技和教育强省。确定海洋工程、船舶修造、水产品的精神加工、海洋药物制造等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环节等方面为政府资金的重点投入对象。

2. 重点推进海洋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创新是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浙江省已在舟山成立了浙江省海洋研究院, 在杭州成立浙江省海洋科学研究院, 浙江大学成立了浙江省海洋研究中心。可以充分发挥这些科研院所科研平台的优势, 出台政策鼓励大型企业创办涉及海洋的博士后流动工作站、技术开发中心, 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应当充分发挥在浙江沿海地区的涉海类高科技产业园区在涉海科技信息集聚、科技成果孵化、成果的合作协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海洋科技创新体系以海洋高科技园区为依托, 园区要以市场为向导, 以企业为主体, 以人才为根本。

3. 积极宣传海洋文化历史知识, 提高人民的海洋知识。

海洋开发离不开人民的参与, 尤其是沿海边渔民村群众的参与。必须从海洋环境保护的高度积极宣传海洋文化历史知识, 提高全体人民的海洋意识。浙江有着非常灿烂的海洋文化沉淀, 余姚的河姆渡遗址, 舟山马岙的古文化遗址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要从学前阶段就开始对小孩进行海洋知识的启蒙。在中小学阶段可以结合地理等课程宣传海洋文化历史知识, 培养学生的海洋兴趣。在大学阶段, 着重要做好大学生的海洋观教育活动, 使大学生群体成为具有一定海洋文化精神的海洋知识传播者。通过举办各种节庆活动, 宣传各种海洋民俗文化和习俗, 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 加大海洋文化遗产的抢救力度。

4. 强化国际合作, 推动海洋科技和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都已经充分意识到了海洋的重要性, 都在加大力度增加对海洋的投入。美国、日本、加拿大、俄罗斯都设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 制定特殊政策, 组建以政府为主的基金, 引导社会资本积极投入海洋科技和教育事业中。要努力提高浙江海洋的竞争力, 必须努力推进海洋科技和教育的全球化, 详细了解世界各国海洋发展的历史状况, 从中总结出能为浙江所用的经验。浙江海洋学院已被国家科技部授予海洋领域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可以以此为平台, 强化国际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使浙江的海洋科技发展接轨世界。积极推进浙江海洋高等教育与国外海洋高等教育的交流合作, 引进国外高层次海洋科技教育人才为浙江海洋建设所用。

5. 组建浙江海洋大学, 提高浙江科教兴海发展战略质量。

发展海洋经济, 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和教育。浙江省海洋高等教育尽管起步较早, 但资源比较分散, 至今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海洋高等教育体系和主导型力量, 尤其是高层次学历教育 (硕博点) 的布点还不齐全。浙江省海洋科教尚缺一所具有一定特色品牌、专业相对完整、学科比较强势的海洋大学, 势必造成在国内海洋教育、海洋科技、海洋产业项目竞争等方面处于劣势, 因此组建浙江海洋大学很有必要性。浙江海洋学院所在的舟山市是我国海洋经济比重最高的城市, 也是长三角地区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目前其海洋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已由传统的海洋渔业向临港工业、港口物流、海洋旅游等产业为主的现代海洋经济迅速转变, 在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组建浙江海洋大学是打造我国中部最重要海洋科技创新基地、服务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王伯玱.实施“科教兴海”战略发展海洋经济.海洋信息, 1996 (2)

[2]刘华.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4.7

[3]苗永生.中国海洋报, 2000.1.6

科教兴国战略 篇8

十几年来, 体育科技工作全面贯彻“科教兴体”的战略, 充分发挥举国体制, 大幅度增加科研经费, 优势科研和基础条件显著提高, 科学技术人员已经在数量上增长和科研质量有显著改善。随着中国体育文化的蓬勃发展, 体育越来越需要运动的人高层次的“母语思维与写作”技能, 大学语文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只需提供必要的语言思考和写作的体育人表达。因此, 要克服运动机构的语文科目的身小力薄等困难, “以体为本, 为体服务”的专业教学建设运动迫在眉睫。

1. 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面临边缘化

1.1 实用主义盛行, 缺乏对语文教学的意识的重要性, 语言教学是没有明确的“学科地位”

目前全国高校课程的安排, 多数高校将《大学语文》安排到了公共基础课系列, 在这个系列中, 英语无疑是考虑的最重要的教训学生, 而语文课在大学很明显受到了冷落。

1.2 教材和教学方法落后, “大学语文”很可能是教成“高四语文”

现有的“大学语文”课本和教科书有相当程度的重复, 被讥笑为“高四语文”。

个别院校没有专门的教研室, 而是依托中文系各个学科的老师轮流讲授。这样, 授课效果和水平可能会好一些, 但老师各讲各的, 课程没有相对的稳定性, 教学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2. 体育院系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人文教育的实施认识不足

人文教育体育部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 但很多人对体育的发展, 经常进行体育教育的发展, 教育和文化, 如缺乏教育和社会意识和参与感之间的关系, 往往照搬别人的经验, 或任务似的做一些表面文章, 使人文素质教育工作难以深入。

2.2 办学条件局限性, 导致人文素质教育效果不佳

体育院系以“体”为主, 人文素质教育相对薄弱, 图书信息、师资、专项资金等难以令人满意。人们普遍认为, 体育院系就应突出“体”的突出特点, 专业课的重视, 在资金师资方面备受关注。人文及社会科学课程不受重视, 人文素质教育的长远规划, 资金, 师资队伍考虑甚少, 教育效果不佳。

2.3 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师生积极性不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给体育院系大学生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大学生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严重, 对待不同的课程不同的态度显得尤为突出。对于技术科目和课程更注重基础理论, 而对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课程的实践部分, 知识为混及格或凑学分。再加上广大人文社会科学课程陈旧的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落后, 有的教师缺乏敬业精神, 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 因此, 人文素质课程的一部分, 越来越多地被冷落。

3. 大学语文对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在高等教育课程中, 大学语文课在人文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这是不容置疑的, 然而, 现实的情况是不太乐观的, 在大学语文课的重视程度是远远不够的。语言知识和文化层次是人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的, 因此, 他们判断一个人素质高低的重要依据之一。在强调人整体素质的现代社会, 他们是更重要的。尤其是对培综合性体育指导人才来说, 语文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大学语文课程在很多高校被忽视, 但这并不能掩盖一个事实:大学语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对于体育指导人员来说, 大学在上语文课的学习能力, 完善人格的巨大作用, 提高思维品质, 培养审美情趣, 提高人文等方面的品质是任何一门课程无法替代的。总的来说, 大学语文课在学生求知、做人和终身发展等方面具有以下几个作用:

3.1 培养体育指导者终身学习能力

现代知识信息发展迅速, 新型知识理念层出不穷。终身学习能力是当代人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即使是最好的大学也不会教授一辈子要用到的全部知识, 更不可能培养好学生一生所需要的所有能力。尤其是知识更新速度快, 新技术的更新速度快。大学语文课程对于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来说格外重要。综合体育指导人才只有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文化知识, 提高运动训练和理论基础, 符合现代体育发展培养的要求, 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培养指导他人正确运动健身的教练员。

3.2 丰富文化知识, 提高文化素质, 开阔眼界, 增长智慧

人文素养对体育指导者来说也显得尤为重要。有相当一部分的体育院系培养的人才是未来的教师, 其人文素质低不仅影响到其自身的水平, 也影响到他们今后的教学对象——学生。目前目前各体育院系均不同程度存在体育人才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现象。

3.3 加强语言运用能力, 增强沟通能力

人在社会中生存, 应随时表达自己的想法;任何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或知识与信息的传递, 都必须借助于语言来描述, 借助于语言这一载体来记录、推广和应用。这就是说, 语言的运用能力对于生活、学习和工作都极为重要。对于体育指导型人才的培养, 大学语文对说和写能力的培养, 还决定着人际交往的质量和与人合作的成败。因此, 利用大学语文课强化语言运用能力, 是大学教育极为重要的一项任务。

结语

体育人才的语文素质普遍偏弱, 大学语文教育不能只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 难以实现目标, 应以多种渠道、多种形式, 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手段相结合, 全面提高体育大学生的语文素质。虽然语文教学对于体育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 但目前语文教学、科研发展仍然处于逐步“边缘化”的不利境地。二十一世纪社会需要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加强体育专业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亦成为当前非常迫切的任务, 是我国体育事业未来蓬勃发展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体育院系人文素质教育中加强大学语文教育的研究》.沈淑媛.东北师范大学.

[2]郭姗姗.《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现状及对策》.

科教兴国战略 篇9

一、建立健全档案科技工作机构,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1、科技管理工作机构的建立

1989年,市档案局成立科研教育处,负责对全市档案科技工作进行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监督指导。专门机构的成立,有力地推动了档案科技工作的开展。1997年在全国率先成立北京市档案科学技术评议委员会,其主要任务和职责是:评议北京市档案科学技术研究和奖励项目,为北京市的档案部门科技工作提供咨询服务。2001年和2006年,又分别成立了“十五”和“十一五”期间的北京市档案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审委员会,负责对北京市档案科学技术研究和奖励项目的评审工作。

2、建立全市档案科研骨干队伍

“九五”期间,市档案局加强了与人大档案学院、北京联大应用文理学院档案科研方面的沟通和合作,充分发挥首都高校在知识、科技、人才方面的优势,为北京市档案科技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1998年,为鼓励档案工作人员开展科学研究,经过逐级推荐、申报和筛选,市档案局对申报的30位科研带头人进行了审核,初步确定了全市首批科学技术研究带头人。“十五”期间,市档案局建立了一支以档案部门为主、借助高校和相关科技单位的科研骨干队伍,与档案教育工作密切配合,着力培养档案学科学术带头人。

3、建立区县科研项目管理负责人制度

2000年,市档案局在各区县档案局建立了由主管局长和档案科技管理人员组成的档案科技管理网络。2007年,为进一步提高各区县档案局的科技水平,市档案局建立了档案科研项目管理负责人制度,明确档案科研项目管理负责人的工作职责和管理要求,并于2007和2008连续两年均对档案科研项目管理负责人进行了培训,重点讲解科研管理工作环节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开展科研管理先进经验介绍,对立项和获奖项目材料的范本进行了展示。通过培训,使各区县科研项目管理负责人提高了认识和管理水平。

二、制定规章制度,加强对档案科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为推动北京市档案科学技术进步,促进全市档案事业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市档案局通过多次制发规范性文件,加强对北京市档案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成果以及项目评审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

1、对档案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的管理

1998年,市档案局制发了《北京市档案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管理办法》(京档局字〔1998〕27号),该办法规范了北京市档案科技项目管理范围、管理内容和管理机构以及科研项目的研究范围、立项与审批、研究过程管理和结题管理等内容,使全市档案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的管理工作首次纳入了规范化管理的轨道。之后,市档案局又于2004年和2006年先后两次对其进行了修订(京档发[2004]3号、京档文〔2006〕106号)。1999年,市档案局制发了《北京市档案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经费管理暂行办法》(京档局字〔1999〕104号),通过规范科研经费的来源、申请、使用和管理等内容,以保证北京市档案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的顺利实施。2002年,在原暂行办法的基础上制发了《北京市档案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京档通[2002]25号),进一步加强了对档案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经费的管理。

2、对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管理

1998年,市档案局制发了《北京市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管理办法》(京档局字〔1998〕27号),该办法规范了档案科技成果范围、管理部门及其职责以及成果的鉴定评审、登记备案、应用推广等内容。为鼓励在推动档案科学技术发展中做出重要贡献的集体和个人,1996年,市档案局制发了《北京市档案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试行)》(京档局字〔1996〕第154号),并于2002年进行修订,制发了《北京市档案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励办法》(京档发〔2002〕4号)。该办法规范了优秀成果的奖励范围、推荐条件、推荐办法、评审标准、评审程序、授奖和异议处理等内容。该办法的制定充分调动起全市档案工作者从事科技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较好地促进了科技成果在档案工作中的推广应用以及全市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3、对档案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审工作的管理

2002年,市档案局制发了《北京市档案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审工作管理办法》(京档发〔2002〕4号),该办法规范了本市档案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和奖励项目评审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领导机构以及评审委员会的组成、职责等内容,该办法的制定较好地提高了档案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审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严肃性和权威性,使评审工作更为科学规范。

三、注重细节,实施对科研项目的全过程管理

1、抓源头,把好立项关

每年年初,市档案局均制发立项选题指南。近两年,为使档案科技项目的立项选题更加科学合理,市档案局还在广泛调研基础上制发立项选题指南。根据选题指南和各单位的实际工作情况,市和各区县档案局(馆)、城建档案馆、首都高校、市属单位等项目申报单位积极性高,申报立项的数量逐年增多。确定立项的项目,其研究内容涉猎广泛,主要包括档案法制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基础业务建设、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档案保护技术等档案事业中急需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

自1997年北京市档案局首次开展科研立项工作,截至2008年年底,共立项153项。

2、加强对在研课题的管理

一方面加强对重点课题的组织攻关和跟踪管理。1997年以来,市档案局相继组织开展了《档案资源在首都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北京会馆史料汇编》、《综合性档案馆检索体系研究》、《档案法制建设研究》、《北京市档案信息化“十一五”规划》、《数字档案馆建设整体方案研究》等重点课题的攻关和全过程管理。另一方面加强对在研课题的检查和服务力度。每年开展对在研项目的年终或中期检查工作,及时了解各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督促其高质量按时完成。同时为每个课题在市档案局科教处确定一位管理联系人,以便加强在项目研究、结题、评审等工作环节上沟通联系,提供指导和服务。

四、扩大宣传,普及提高档案科技意识

1、组织召开科技工作会

1998年,市档案局首次召开全市档案科技工作会,这也是北京市档案科技工作迈向新阶段的宣传动员大会。会议总结了全市档案科技工作的情况,提出了今后五年全市档案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措施,同时对获奖项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2002、2003、2004连续三年,市档案局每年均组织召开全市档案科技工作会,以总结工作、交流信息、介绍经验、提出要求。

2、组织系列科技讲座

自1998年,市档案局不定期举办科技讲座,以普及宣传科学知识。如:“首都经济与现代信息服务业”、“网络技术发展的机遇、风险和挑战”、“档案信息化建设”、“如何搞好档案科研工作”等专题讲座,起到了提高意识、开拓思路的作用。

3、编发《档案科技动态》

自1997年起,每年编发《档案科技动态》2至4期,截至2005年底,总计编发28期。通过编发《档案科技动态》,及时宣传报道国家及北京市档案科技工作的方针、政策、规章等,开展档案科技交流与合作,为提高北京市档案科技工作水平,促进北京市档案事业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宣传作用。2006年以来,利用北京市档案信息网,及时刊发科技工作动态。

五、多种途径,加大优秀成果的推广应用力度

自1987年至2008年底,北京市在国家档案局、市档案局、市科委、市社科规划办等部门获得各种奖励的共有68个项目。为加大对优秀成果的推广应用力度,市档案局采取了多种措施。

1、编辑优秀成果汇编。2006年,市档案局组织编写了《北京市档案优秀科技成果奖(1987—2005年)授奖项目汇编》,共计30万字,向全市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全面了解档案科技优秀成果内容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资料,使这些成果能够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2、网上公布档案优秀科技成果内容。市档案局将自1997年以来的历年获奖项目内容和主要创新点在北京市档案信息网上进行公布,更加有效地扩大了优秀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范围和效果。

3、以会议和培训班的形式推广优秀科技成果。市档案局通过组织档案信息化建设、数字档案馆、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文件管理功能需求等主题报告会或宣贯会,并在兼职教师培训班、档案专业知识培训班上介绍优秀科技成果的主要观点和内容,使课题成果得以推广和转化。

上一篇:高新科技园下一篇:响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