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工作现状

2024-06-07

文化工作现状(精选12篇)

文化工作现状 篇1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 人们在物质生活得以满足的情况下, 对于精神文化有了越来越多的需求。从当前我国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 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解决与完善, 这对于我国社会文明进步就有关键性的推动意义。

关键词:群众文化,建设,意义,问题

一、开展群众文化建设的现实性意义

1. 加强群众文化建设, 可以促进文化大繁荣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 要想实现文化的大繁荣, 就必须充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群众文化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对推动文化的繁荣、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在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上, 才能不断地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 进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整体文化水平, 在这样的基础上,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2. 加强群众文化建设, 可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是联结各民族、各阶层群众的精神纽带, 也是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群众文化建设作为一种载体, 其独特的群众基础、文化基础, 能够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帮助广大人民群众抵御各种错误、腐朽思想的影响。

二、当前群众文化建设开展情况

1. 各级领导对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

当前, 各级领导尤其是主管群众文化建设的基层领导, 他们对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了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 从而不断加强对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力度, 使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得到了有效的加强。

2. 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逐年增长, 文化队伍也随之壮大

随着文化活动的不断丰富, 文化品位的逐步提高, 大量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文化活动逐渐兴起, 不但有传统的节日、庙会活动, 还逐渐加入了一些等卡拉OK、健身跳舞等非传统的都市文化活动。与此同时, 民间的文化队伍也开展逐渐壮大, 成为了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主力军, 为进一步推动群众文化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重视程度较低, 投入不大

当前, 考核政府的硬件指标大多较为偏重经济建设, 而文化事业属于精神领域, 并不能对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各级主管部门仍将绝大部分的精力放在财政收入、工农业产值增加等指标上, 忽视了群众文化建设。了农业文化建设, 认为只有投入无产出, 引不起重视。虽然相对于之前而言, 各级政府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 但整体来看, 依然存在很对的欠缺之处。

2. 文化形式单一, 文化活动匮乏

在当前的群众文化建设中, 我们不难发现, 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较为单调, 形式也较为单一, 导致部分社区和街道的娱乐方式非常低俗, 尤其是“小麻将”“斗地主”等随处可见, 这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文化资源的匮乏。

3. 乡镇文化干部力量薄弱, 文艺专业技术人才后继乏人

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人才的外流, 导致群众文艺作品艺术含量严重滑坡, 各级文化站的管理干部队伍正在逐渐萎缩, 年龄结构也日趋老龄化, 这样的现状远远不能适应现阶段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需求,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时, 由于缺少一定的文艺辅导干部, 各类艺术作品总体质量严重下降, 进而丧失了吸引力, 最终使得专业技术后继乏人。

四、群众文化建设的完善对策

1. 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 按照人事劳动部门编制额, 配好、配强群众文化建设的干部队伍, 尤其是具有相当专业特长的文艺辅导干部, 并对年龄老化、工作不力、身兼多职等不适合从事基层文化工作的干部进行重新调整, 尽量做好文化干部的选拔和任用工作。同时, 各主管部门还要努力改善外部环境, 大力发展业余文艺团队, 扩大文艺骨干队伍, 进一步增强群众文化建设的活力。

2. 加强引导、探索机制, 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建设

首先, 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要坚持分类、分层指导。由于各基层单位的经济、文化情况各不不同, 我们绝不能对基层文化建设一刀切, 而应结合实际情况, 区别分类, 确立不同的建设目标, 加强指导的针对性。其次, 要搞好示范, 以点带面, 推动工作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 各级管理部门应选择一批基础较好的企业, 进一步建立文化示范, 以此来带动本地区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

再次, 要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 保证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在领导组织机制上, 我们应把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列入到各级基层党委、工会的议事日程当中, 对群众文化建设给予必要的物质支持和帮助, 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 鼓励基层文化工作者积极为群众服务, 真正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3. 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首先, 深入开展节庆文化活动。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应充分利用节假日, 广泛发动群众, 积极开展一些群众乐于参与、喜闻乐见的综艺晚会、技能比赛等各类文体活动, 同时将节庆文化活动与群众的兴趣结合起来, 进而促进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其次, 坚持长期开展阵地活动。在文化建设过程中, 各地应充分利用乡镇文化中心和新社区的娱乐厅、游艺室、排练厅、图书室、宣传窗等各类活动阵地, 常年开展各类文化活动, 使群众文化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再次, 着力行业特色文化活动。各级文化事业单位应鼓励和引导社区、村落、军营、校园等多方力量, 积极开展各类参与性强、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 使文化活动在新时期的文化建设中成为精神文明建设、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最后, 精心策划实施精品文化活动。在群众文化建设中, 各地应以经济文化互动为目标, 以展示本地文化为特色, 以宣传本地优势为重点, 大力挖掘当地的文化内涵, 积极开展精品文化活动, 打造文化活动品牌, 为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发挥作用。

五、结束语

总之, 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是提升国家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 要想在竞争中站稳脚跟, 确保国家文化安全, 就必须不断加强我国的文化优势。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要利用好己有的文化软资源, 争做一个文化强国, 为国家的振兴繁荣提供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

参考文献

[1]陈志文.浅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改革与开放, 2011, (20) :138.

[2]杨宗军.转型期社区群众文化构建的制约因素及其理念选择分析[J].经纪人学报, 2006, (3) :104-105, 103.

文化工作现状 篇2

社区文化花开何处-宁波市社区文化工作现状调查与分析

在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中,社区文化建设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社区文化建设工作作为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最基本的社会共同体上的.主要体现.通过对宁波市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实地现状调查,结合专业知识和相关文献参考,探索性地回答宁波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方向性问题.

作 者:曹静 CHAO Jing  作者单位:宁波工程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刊 名: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年,卷(期): 21(4) 分类号:G127 关键词:宁波市   社区文化   调查   研究  

文化工作现状 篇3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是一个新的课题。荣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处于起步阶段,仍面临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是人类创造力、想象力、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示。因此,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针对荣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注意把握以下五个方面:

一、提高认识。各级应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大力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营造良好氛围。坚持聘请专家指导和培养乡土民间艺术人才相结合、民间文化宣传和青少年民间艺术教育相结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挖掘整理、保护开发、教育传承,增强民俗文化的本源性和亲和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不仅仅是档案、文化部门的事,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通过开展广泛宣传、动员和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保护意识,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和专家学者的作用,形成全社会人人重视、关心、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

二、搞好普查。结合文化强市建设工作,制订符合荣成实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方案,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发展现状全面普查,收集相关文件、活动记录、音像光盘等资料,细致整理,为每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系统的档案。在摸清家底后,区分轻重缓急,对以口头和行为传承为主的处于濒危状态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民俗民间文化门类,优先抢救并建立档案;对濒危门类和年老体弱的传承人所掌握的技能技艺,尽快采取措施。进行抢救性、传承性记录;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原始资料和实物积极征集,妥善保管,可有偿征集,颁发捐赠、征集证书。

三、加快立档。积极实施“民俗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进行超前介入和监督指导,把档案的收集整理作为一个重要项目来抓,贯穿于“保护工程”始终。对普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诸如民间神话、民歌、民谣、音乐、舞蹈、戏曲、剪纸、纸扎、绘画、雕刻、面塑、草编等艺术和技艺,以及各种民俗礼仪、节日和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等分门别类建立档案,实行专库存放、专室展览、专人管理,逐步建立并形成全市统一标准、统一规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框架:对各门类的传承历史、具体内容、艺术流派、艺人组成、技艺演变、代表作品、经济价值、发展趋势等进行研究整理,分期编写出版专集;对所有档案资料尽可能多地编辑制作成音像作品和电子文档,创建“荣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互联网站和基础数据库。加强保护和管理,积极主动地为宣传荣成、展示荣成,为社会各界查阅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对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产品,进行品牌登记注册,积极申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法律手段加以保护,为民俗文化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创造有利条件;对宋、元、明、清、民国以至更早的民间艺术遗物。对年迈艺人的作品,对世代传承的家庭收藏珍品精心保护。避免文化血脉的断流。

四、完善法规。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尽快制定出台《荣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办法》,确立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和具体任务,细化管理措施,明确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作的命名、称号授予、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具体内容,为加强档案的保存、研究和开发利用奠定基础。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坚持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与现代企业机制相结合,进一步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内容、创新形式,解决文化生产关系不适应文化生产力发展的问题,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带动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

文化工作现状 篇4

一、乡镇文化站免费开放工作的现状

乡镇文化站全面实施免费开放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目前乡镇文化站免费开放主要抓好两类:一是不断完善免费开放功能室。目前大部分文化站重点抓好文体室、书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培训室、多媒体功能室、娱乐活动室、排练室等。当然有的条件好的文化站还开设了更多、更具体、更全面的功能室。二是积极开展免费开放的各类培训,包括文化艺术辅导培训、科普教育、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公益性展览展示、体育健身、培训基层队伍和业余文艺骨干、指导群众文艺作品创作等多种基本文化服务项目。三是积极推行免费开放工作走出去。文化站工作人员不但要做好在站里的各项免费开放工作,同时也要做好指导农村文化室、农家书屋以及农村文化骨干的业务指导工作。乡镇文化站是最基层的文化事业单位,它的主要作用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就是抓好站内的各项工作,另一方面就是抓好农村文化工作的指导,尤其是这方面更显得重要。

二、免费开放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乡镇文化站全面实行免费开放几年来,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免费开放工作也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但纵观目前乡镇文化站实行免费开放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如管理水平不够高,发挥作用不明显,专职人员不到位,活动开展缺乏主动性等问题。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人员编制缺乏。人员编制少,严重制约了免费开放工作。现在许多镇(街)文化站人员大部分身兼数职,兼镇(街)其他工作,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化工作上来,文化站管理的稳定性和开放时间受到了限制,不能发挥其功能作用,不能满足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乡镇文化站人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就我市而言,全日制大专学历的只有2人,大学本科学历的没有。三是培训不够,后天不足。文化站人员业务培训每年只是停留在上级指定的专业技术知识更新的培训上,县文化部门每年培训的机会几乎没有。四是文化站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许多文化站都设置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室、图书阅览室、娱乐室、文体室、培训室、非遗传习室以及多功能活动厅、排练厅等,无论是从功能结构还是硬件、软件上都能满足乡镇文化站的基本需求。但是,缺少人员,尤其是缺少技术人员的维护管理,有效利用率不高。五是文化站的长效机制不完善。文化站有了综合楼,如果不能及时制定相应的长效机制,使文化站管理走向规范化道路,就会使这项“慧民工程”变成“政绩工程”或者“形象工程”。

三、解决乡镇文化站免费开放工作不足的对策和建议

乡镇文化站免费开放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文化惠民工程,对于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基层人民群众综合素质,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等,必将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当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不断增强农村经济的发展后劲,努力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必将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文化站免费开放工作,切实推动乡镇免费开放工作长足发展。一是要加大对免费开放工作的投入。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乡镇文化站的资金投入力度,更好地重显文化站的社会功能,不断地更新各种文化资源,确保乡镇文化建设和宣传教育与时俱进。二是优化队伍结构。从源头出发,优化队伍结构,确保文化站人员应有的编制,确保专职专人专用,杜绝随意占用编制和挪用编制的想象发生,大力引进在文艺方面有特长的人才充实队伍。三是提高人员素质。文化站人员必须自觉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首先要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将最新、最准确的信息融入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其次是要加强自学。通过自学弥补工作中的不足。再是参加各项专业培训,强化自己的专业素质。四是要自觉熟悉资源,开展开展丰富多彩的近民、亲民、贴民的文化服务活动。文化站免费开放工作要始终坚持“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的宗旨,要紧紧利用本地资源,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开展送戏、送电影、送科技、送知识等一系列惠民活动,提高免费开放的利用效果,真正让群众享受文化带给他们的乐趣。五是建立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站的功能作用。首先要完善考核机制,明确乡镇政府和上级文化部门的相关责任,建立年度考核机制。其次要建立激励机制,政府出台奖励政策,奖励那些在文化工作组织、文艺创作、文化产业开发等方面作出贡献的同志,激励他们在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潜心研究,积极为文化站免费开放工作作贡献。三要建立规范的管理机制,确保乡镇文化站每天免费的时间、项目、内容落实到位,切切实实发挥好文化站的职能。

全面实行乡镇文化站免费开放是大力推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的具体体现,是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举措。虽然,在全面实行乡镇文化站免费开放工作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也存在一些不足。但我们坚信:随着乡镇文化站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文化站的免费工作必将朝着更加规范、更加科学、更加贴近群众、更加惠及群众的轨道发展,必将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

摘要:本文分析了乡镇文化站全面实行免费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及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完善的措施对策。

文化工作现状 篇5

—— 廉政文化建设理论研讨

(作者;刘慧文 单位:新疆昌吉州实验小学)

廉政文化建设是以“廉政”为主题开展的一系列文化教育活动,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反腐倡廉起了重要的思想保证作用。廉政文化建设得如何,是体现一所学校是否按照“为民、务实、清廉”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方向,更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

近年来,学校重视廉政文化建设,把廉政文化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新进展。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学校廉政文化建设,与形势发展的需要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要解决学校廉洁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必须警钟长鸣,要不断开拓新思路、创造新载体、建立新机制的对策。使廉政文化建设理论在学校工作中得到贯彻实施,并做一下理论研讨:

一、目前廉洁文化进学校的现状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提出要“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积极推动廉政文化进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和农村。”学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阵地,担负着倡导和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历史责任。因此,学校在新形势下结合实际和现状认真探索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路,积极开展廉洁文化创建活动,努力做好了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要解决学校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必须警钟长鸣,不断开拓新思路、创造新载体、建立新机制。在工作实 践中,我们通过对部分学生、教师、家长进行了有关学校廉洁文化建设的调查访谈,了解到以下情况。

一是学校廉洁文化建设内容比较深奥。通过走访了解不同学校的学生,对学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解程度,有80%的学生谈到学校廉洁文化建设进行过多次宣传,但由于内容比较深奥,对“廉政”这个词似懂非懂。因此,只会背上几首儿歌。有的学生感到内容比较空洞,学校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印象不深,也就是缺少针对性、可操作性,学生难以接受。

部分领导认为学校不是企业,不是制作产品的地方,也没有与经济打交道,不存在腐败滋生的土壤,再者,认为学生知识浅,对廉洁文化建设难以理解,即使说了也接受不了,再说,学校教学忙,没有时间和精力抓好这项工作。其原因是没有意识到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源自于师生的生活,它关系到千家万户,没有看到社会上还存在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弄虚作假、铺张浪费、损人利己等不正之风还严重地影响着少年儿童,这就需要我们大力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是行风的窗口,是党的政策、党的形象的直接体现。由于认识不足,造成对学校廉政文化建设内容照本宣科,没有根据校情,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去挖掘廉政文化资源,去细化廉政文化内容。由于目标过高,学生认为理想与现实反差大,难以置信,致使道德认识与道德判断产生极大的矛盾。

二是学校廉政文化建设方法比较单调。从倾听20位教师的座谈了解到,85%的教师感到学校对廉政文化建设做了许多工作,并能及时进行教育,在师生中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部分教师也认为学校举行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启动仪式后,这方面工作也就强调得少了。再说,活动的方法太单调,不是作报告就是讲规则,活动开展得多,但收效不大。

廉政文化建设随着社会发展而丰富,由于实施者没有从学生全面发展考虑出发,教育观念还比较陈旧,缺乏理论知识指导,没有掌握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识事物的规律,脱离了实际,脱离了学生生活,超越了学生认识水平,造成活动形式呆板,工作方法简单,成了空洞的说教,只注重形式本身,忽 略了情感的升华,注重了立竿见影,忽视了养成教育。教师与学生交流机会少,工作方法创新不够,因此,很难唤起学生内在的共鸣。

三是学校廉政文化建设途径比较狭窄。从学生家长中了解到,学校在各级领导重视下,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开展得还是比较扎实,全面实施了阳光工程,树立起了良好的学校形象,但宣传的渠道比较狭窄。因此,教育的程度不够深,必须拓宽途径,获取更多的教育信息,加强监督与管理,否则,廉政文化建设还是一句空话,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还是不能得到及时解决。结果还是知行脱节。

学校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支热心有力的工作队伍,必须有学校、家庭、社会的周密配合,三方合力形成一个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有机统一。学校廉政文化建设应全员参与,要拓宽途径,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地进行,由于管理者统筹不够周密,学校廉政文化建设只侧重对学生的要求,忽视对教师教育,只局限于校园,忽视与社会课堂交流。因此,学校廉政文化建设途径狭窄,没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方互动的新格局。四是部分教职工思想观念认识较为模糊。廉政文化是近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实践催生的一种新型的文化现象,是反腐倡廉教育面向全社会的一个新要求。对于什么是廉政文化建设,我们广大教职员工缺乏足够的认识。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看不到学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在部分学校行政领导看来廉政文化建设是可有可无的政治任务,是软指标,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部分师生则认为廉政文化教育的对象应该是领导干部,自己无职无权,没有腐败的条件,学不学廉政文化知识、接不接受教育无所谓,因而参与和推动廉政文化建设的热情不高。另一个方面是对廉政文化缺乏科学、准确的界定。学校基层的教职员工习惯将廉政文化定位于一种浓厚的人治色彩的“清官文化”,没有从多方面进行正确的理解、把握廉政文化的深层内涵。有的狭隘地定义,把具备“艺术”形式作为廉政文化的要件,进而追求形式上的华丽;有的则随意扩大廉政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把常规性工作都要套上“廉政文化”的帽子大加炫耀,人为地使学校廉政文化建设主题泛化、滥化。五是学校组织制度不够健全。在构建党风廉政宣教格局中,一些部门由于职责不明、主体脱节,廉政文化建设措施难以落实,出现基层制度建设明显滞后,组织涣散工作无序。虽然学校普遍成立了廉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等机构,但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往往是被动应付,没有上级来督查,就很少主动去抓应当承担的廉政文化建设工作。领导机构等于是个“空架子”、“稻草人”。虽然教师和学生普遍欢迎廉政文化进校园,但是缺乏必要的保障机制,文化建设所需的资金难以保障到位,人力和物力无法合理分配,实施廉政文化建设成了一种期盼和口号。因为缺乏有力的领导体制和有序的工作机制,目前学校的廉政文化建设大多处于“自发”阶段,形成上面强调的多,下面实际行动的少;强调责任的多,有具体实施的少;认为重要的多,长期抓、抓长期的少。学校廉政文化建设一旦陷入“推一下、动一下”的被动局面,就失去了文化建设的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六是学校建设措施有待进一步改进。在工作层面上,学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一是内容上缺乏针对性。学校廉政文化建设应区别于机关、社区、农村、家庭、企业等廉洁文化建设。我们受教和从事建设的主体是教育行政干部、教师队伍和学生,决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套用上级文件、方案的“格式”,对教育这支队伍简单以“廉政”教育之。我们应该通过廉政建设形成“行政从廉”、“教育授廉”、“学生尚廉”的校园文化建设氛围。二是措施落实在形式,并且比较单一,学校廉政文化建设还存在着形式化的状况。有的学校做工作热衷于标新立异、追赶时髦、装璜作秀,在上级组织的征文、竞赛、汇演、创作等活动中“小有名气”,但对本学校的反腐倡廉工作并无多大促进;大多数学校往往是记在纸上、贴在墙上、停留在口头上、落实在会议上,外加标语口号,再就是廉政教育片;平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忽略各种文化教育的渗透性,使廉政教育脱离于思想教育、纪律教育与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之外,使学校廉政文化建设形单影只,既不能深化建设,也不能扩大影响、浓厚氛围,更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目前廉政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廉政文化占领的思想阵地有限。在思想领域,由于受到了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社会上出现了谈腐不惊,见腐不怪,信仰缺失,价值缺位等现象。廉政文化仍然面临着“官本位”和资产阶级腐朽文化等的严峻挑战。近年来,人们对“发展第一位”的认同可谓深入人心,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思想成果之一,但也催生了一些人的“发展唯一论”,并片面的把发展理解为经济发展,偏废了廉政自律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保障。另外,“关系学”、赌博等腐败文化甚至比廉洁文化流行更快更广,如“有权不用,过时作废”,“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等反映腐败文化的顺口溜被人们记得滚瓜烂熟,叫得朗朗上口,而有关廉洁文化的格言、诗词、顺口溜等,人们却记不得多少。

二是廉政文化占领的社会市场不宽。无论是城镇的街道、广场,还是农村的村头、小区等公共场所,最耀眼的是各种商业广告,而廉洁文化广告几乎难觅“芳踪”。书店、图书馆、阅览室、音像制品店是文化氛围最浓的地方,但这些场所属于廉洁文化教育的书籍、报刊、影碟却很少甚至没有。电视是目前传播廉政文化最多、最广,也是对廉政文化宣传贡献最大的媒体之一,就其播放内容和比例而言,播放廉政文化教育的仍然偏少。在农村,科学发展、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等的宣传栏、标语随处可见,但有关廉政文化教育的字眼很少。

三是党员教师自学廉政文化的主动性不高。相当一部分党员教师的案头、书桌没有廉政文化书籍或报刊。不少党员教师认为廉政文化教育的对象应是领导干部,自己无职无权,没有腐败的条件,学不学廉政文化无所谓。有的则把廉政文化作为空洞的说教,不上心、不实用。有的以工作忙为借口,思想上放松、行动上偏废对廉政文化的学习和自律。如果没有纪检监察部门的安排,许多党员教师几乎不会主动去自学廉政文化。

四是廉政文化教育的受众面不广。目前廉政文化教育主要集中在机关、学校,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机关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而社区、农村、企业和大多数家庭仍是空白地带。许多社区居民、农村党员干部及群众、企 业员工、个私企业负责人等平时很少接触过廉洁文化,谈不上接受廉政文化的教育和熏陶,这滞后了学校开展廉政文化教育工作。

三、学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首先,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教育。一是法律法规教育。利用每周理论学习日,组织全体教师特别是广大党员,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及《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各项法律法规。通过法规的学习提高党员干部和广大教师的理论水平。二是荣辱观教育。以强化师生思想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为宗旨,认真组织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和廉政文化建设相关的文献,最终达到提高师生认识,增强加快廉政建设的紧迫感,增强拒腐反腐的能力,从而提高廉政文化的实效。三是警示教育。每月在学校网站和广播上发布国家和各地近年查处的腐败案件,并组织全体教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认真观看、开展讨论,畅谈教育的体会和感受,使大家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第二,要加强廉政文化的制度建设。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约束人。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在惩治腐败和预防腐败中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学校要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在容易滋生腐败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制订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廉政规章制度,严格管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各项工作程序,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推行和实施公开制度,以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要人事任免和资金使用为主要内容,运用不同形式,从决策到执行等各个环节全程实行民主监督。学校要成立廉洁文化建设领导工作小组,紧紧依靠制度深化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学校要建立健全督查考评制度,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使廉政文化建设日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学校要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的提升,教师的评优晋级,学生评优、升学的重要依据。学校要将廉政文化建设列入学校文化建设总体规划,列入党风廉政文化建设责任制考核范围。最终达到在领导中形成“廉洁从政”,在教职工中形成“廉洁从教、公平教育”,在学生中形成“崇廉、敬廉、养廉”,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第三,强化措施,注重实效,增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学校党政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针对学校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教育教学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提高办学质量为宗旨,将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纳入教育教学的年度实施计划之中。要将廉政文化建设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崇尚真善美,憎恨假恶丑,不断养成健康的荣辱情感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协调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勤学、善钻、甘于奉献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要将廉政文化建设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相结合。做到以廉政文化建设促进师德师风和教风学风的根本转变,促进办学质量和社会效益的进一步提升,以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廉政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要将廉政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相结合。做到“四个贯穿”:把廉政文化建设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把校园廉政文化建设贯穿于社会实践活动之中、把校园廉政文化建设贯穿于教师队伍建设之中、把校园廉政文化建设贯穿于校园文化生活之中。

第四,努力创建学校廉政文化建设氛围。一是要利用学校教育的特点,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编写廉政教育校本课程,收集整理一批传统文化中的“廉论”、“廉文”、“廉戏”、“廉画”等;提炼、挖掘民间的有关廉洁自律、克己奉公、勤政务实等优秀廉洁思想;在教育、制度、监督各个环节中增加廉政文化的含量,与学生共同研讨反腐倡廉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接受廉政文化的熏陶。要加强学科渗透,教师要挖掘各学科教育中蕴含的丰富的廉洁、诚信、勤俭等教育资源,以多方面融入廉政教育的内容。二是要对校园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学校要利用报告会、讲座、团队活动、主题班会等形式,通过学校网站、广播、校刊、校报、宣传栏、黑板报、标语等形式将廉政电教片、廉洁文件、廉政法规等进行大力宣传。如在校园显眼处张贴廉政警句、格言,悬挂大幅廉政标语等,积极营造廉洁文化建设的氛围,使廉洁文化深入到每一位师生员工心中。第五,搭建丰富多彩的学校廉政文化建设平台。一是要充分利用传统载体,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把廉政文化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在课堂上进行廉政文化的灌输,廉洁意识的培养。二是以学校领导和教师为突破口,采取有效措施,达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展党员干部廉洁自查自纠活动,教师师德师风承诺签名活动等。三是以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为契机,以“廉洁”为主题,形式多样,主题鲜明。将廉政文化融入学生的德育和素质教育之中,引导学生树立“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意识。如唱廉政歌曲、讲廉政故事、举行廉政主题团队会、以廉政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以廉政为主题的绘画、漫画比赛、办反腐倡廉黑板报、写敬廉崇洁作文、背一组反腐倡廉的格言等,为我们后代打一剂“反腐疫苗”。

云南文化产业融资现状浅析 篇6

【关键词】文化产业;融资;云南

文化产业—“21世纪的朝阳产业”,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不争的事实,其带来的诸多经济、文化效益,在此不必赘述。云南省政府较早地提出“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的目标,尽管成效显著,为今后云南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同时,云南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遇到了瓶颈—融资难问题,云南文化产业融资难问题亟待解决,同时云南文化产业融资模式的科学构建也势在必行。

一、云南文化产业融资现状

文化产业的重要性使得其融资支持受到普遍关注,对于经济、文化产业欠发达的云南省来说更是如此,笔者通过对云南省文化产业现有融资模式的深入调查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1.融资体制发生巨大变革

根据以前的计划经济体制,文化产业是一个非营利或微营利产业,文化和公共服务作为一个纯粹的消费独立部门由政府财政全包,从而使得投资渠道过于单一狭窄,只讲投入不讲产出,和投资主体的市场定位完全背离,无法满足投资回报的基本要求。现如今,政府慢慢结束扮演管制者的角色,并逐渐从干预市场发展的角色转变为遵循市场技术、消费者和公民意愿的角色。

2.融资渠道单一,过分依赖政府投入

长期以来,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尽管政府对文化产业出台了一系列的税收、财政政策,但由于金融投资的企业结构和行业结构不平衡,导致了金融支持乏力。另外,文化产业的产业特征和银行的贷款程序存在冲突,也使得文化产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

3.融资主体单一,融资渠道不畅

云南省文化产业目前的投融资结构中,政府仍然是投融资的关键主体,云南省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的僵化导致了:(1)利用外资的水平低:(2)大多数文化生产单位很难适应市场竞争,缺乏活力,经营分散,自我发展能力弱,民间游离资本的进入门槛又普遍较高,社会上的大量闲散资金很难进入文化市场。总之,投融资主体单一,投融资渠道不畅,发展资金短缺,使得许多重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尽快落实,这严重影响了文化产业在云南省的顺利开展。

4.金融投资文化产业的兴趣不高,金融服务相对落后,不能满足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市场行为具有逐利性的金融公司,只会把信贷投向利润丰厚的行业。文化产业由于其不连续的生产以及相关性和同质性,导致了其风险大、评估难度大等特点;其次,文化产业以智力投资为主,拥有版权知识产权等轻质资产,但缺少土地、厂房等能作抵押的固定资产,这与银行的贷款程序存在冲突。文化产业受其自身特性的制约,造成信贷资金不愿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这些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云南省文化产业市场一方面拥有广阔的未来,急需大量资金支持,而另一方面金融业介入的动力不足,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二、针对云南文化产业融资现状的改进措施

改变云南文化产业融资难的现状,必须从各个方面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

1.要将文化体制改革进行到底

政府要完全清楚正确地认清自己的位置和应当发挥的作用,改变以往的陈腐观念,进一步深入改革原有文化单位的企事业性质,实现其市场化,利用市场为其增添新的活力,只有文化体制率先实现真正的革新,才有望从根本上走出融资困境。但是,政府将文化产业推入市场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撒手不管,坐享其成,恰恰相反,政府仍然要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尤其是在如今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政府仍然是推动其发展的中流砥柱,更应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贷款贴息、扶持资金等投入,以加快金融业走进并壮大云南文化产业的步伐。

2.改善行业结构,实现资源整合

目前云南省的文化产业,除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企业外,大多数文化企业都是分散经营,规模小,抵押或质押担保品缺乏、风险较大,导致金融机构不愿向文化产业提供融资支持。因此,有必要打破现有的行业结构,重新整合资源,使各个文化企业之间形成链接,使其相互依赖,共同发展,将融资的主体由单个文化企业转变为整个文化产业链,于此同时,通过政府引导,继而赢得经济实力雄厚的企业或集团支持,形成产业规模,实现规模效益,这样一来,就能降低其风险、展示其收益。经济发展也需要注入新的血液,金融机构为了追求风险最小化、利益最大化,必然会主动涉足文化产业,这样就能吸纳金融业各种逐利资金,打破融资难的困境。此外,由政府引导,定期展开文化企业和金融企业的交流,打通融资渠道,加大银行对文化产业融资的支持力度。

最后,搭建融资平台,实现多渠道、多元化融资方式。云南文化产业的融资主体不应该只是以政府投资为主的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司,还应该尽快搭建融资平台,降低文化企业入驻门槛,鼓励并促进社会资本、合资、外资经济结构的投融资企业进驻云南文化产业,拓宽文化企业的融资渠道,吸引更广泛的社会资金加入文化产业。

三、结束语

当前,云南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的不完善、行业结构的不合理以及融资渠道的匮乏等诸多原因导致了其很难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而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金融的介入与支持,只有结合目前文化产业融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准金融业推进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才能借助金融的强大助推力,促进云南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实现真正的“云南模式”。

参考文献:

[1]耿同劲.文化产业供应链融资研究[A].贵州社会科学,2013.(6):96–101

[2]袁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支持政策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2.(1):6–9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 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

企业体育文化现状调查 篇7

本文的调查目的是:

1.了解企业体育的基本情况。

2.企业人员对体育运动的了解。

3.企业人员对于体育的态度以及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

4.得出结论并且得出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次调查是通过调查发放问卷和回收问卷的形式来调查的。其资料来源于北京某企业的人员。调查目的是了解这些企业人员体育锻炼情况、锻炼目的以及对待体育的态度。本次调查共分为3个部分,1.整理资料,查阅资料。2.发放调查问卷及回收并且整理。3.分析研究,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成文。

以下是我们的调查研究成果:

一、大家对体育的兴趣

大家对体育的态度的百分比:非常喜欢20%比较喜欢34%一般29.5%不喜欢16.5%。

大家的体力情况的百分比:非常好14.5%比较好35%一般42%比较差6.5%非常差2%。

你认为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作用的百分比:很大35.2%一般56.4%没用8.4%。

从以上可以看出,大部分的企业人士都非常喜欢体育锻炼,但是,还有少部分的人不太喜欢体育锻炼。它和人的体力和人们对于体育锻炼的认知要很大关系。因此,我建议,单位能多多组织员工参加体育锻炼,能够多多激发员工对体育的兴趣,从而使员工的体力得到很大的提升,这样的话,这些企业人士喜欢体育运动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二、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

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的百分比:强身健体40%减肥健美34%兴趣爱好3%朋友影响20%修身养性3%。

从上可以看出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主要是强身健体和减肥健美,这也是人之常情。我们应该鼓励这种态度,让这种净胜继续发扬光大。

三、人们喜欢参加的体育活动

喜欢的体育活动的百分比:篮球22%足球23%乒乓球32%羽毛球20%跑步2%游泳1%。

从上可以看出,人们大多喜欢打篮球、踢足球、打乒乓球、羽毛球。而很少的人喜欢跑步和游泳。主要的原因是篮球、足球等项目是集体项目,容易激发人们对于运动的兴趣。而对于个人项目的兴趣不大。我们应该几个人同时参加体育运动,这样可以提高大家对体育的兴趣,也能提高人们的运动量。

因此我建议企业能多多建设篮球、乒乓球和羽毛球场地,让员工业余生活期间,多多参加体育锻炼,使得人们的身体更加健康。

四、阻碍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

阻碍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的百分比:身体好,不必参加锻炼2%没兴趣3%不懂锻炼方法3%场地器材受限10%懒惰心理严重25%缺乏时间30%身体不允许3%

从上可以得出人们不爱锻炼的原因主要是有由于人们的懒惰原因和人们由于工作而没时间参加体育锻炼或许因没有足够的场地。

因此,我建议企业能够多多给员工的休息时间和锻炼的场地,让员工多多有机会参加体育锻炼,这样才能让企业能够长久的发展下去。

五、人们每周参加的锻炼次数和锻炼时间

每周体育锻炼的次数百分比:0次4%1~2次30%3~5次56%5次以上10%

你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百分比:我不参加4%不足30分钟30%30~60分钟52%1小时以上14%

从以上得出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势的良好的,由表7和表8可以推断,人们每周锻炼的次数大多数在3次到5次,每次的锻炼时间大约是40分钟左右,这也是符合人之常情的。

在当今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能够达到是个水平已经不错了。但是,还是有少数人不参加或者很少参加体育锻炼,不管是什么原因,不参加体育锻炼是我们的身体不易的。我们应该在工作之余多多参加体育锻炼,让我们的身体健康起来,更好的为国家效力。

六、人们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强度

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强度百分比:非常累5%比较累29%中等40%微汗21%不累5%

从上可以看出人们的运动强度还是很大的,大多数人都是中等偏上的运动量,这种态势是非常好的,值得我们去学习,但是我们也应该根据自己体质、能力、身体和当时的状态来决定自己的运动量,不要逞强,不要盲目听从别人的建议,并且多多了解相关的体育知识,这样才能在减少运动中的伤害,做到科学合理的参加体育锻炼。

七、人们对体育知识的了解

人们对体育知识了解的百分比:非常了解10%比较了解24%一般25%了解一点35%基本不了解14%

根据以上可以得出,人们对于体育知识的了解还是不错的,但是和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相比,还是差一点。可能的原因是:1觉得知道它没有太大必要。2、没时间。3、人们的懒惰心理。

因此,我建议企业应该找时间开几次关于了解体育知识的讲座,让大家都多多少少的了解一些关于体育的一些相关知识。

结论与结语:由以上的数据和分析可以得出我们国家的体育文化总体来说非常好的,人们大部分都积极的参加体育活动。我们应该向这些做的好的企业学习,同时我也希望人们能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体育活动,让人们的体能、素质都提升上来。

但是,还有一些企业的体育文化做的不怎么好。但是,在国家人民的监督下,这些企业会逐渐的把企业文化搞起来。

文化工作现状 篇8

一、文化消费研究的意义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波及我国各个领域, 在应对经济危机带来的困难和挑战时, 文化消费和文化产业成为业界讨论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文化消费“口红效应”频频见诸于报端。在很多专家看来, 文化消费是经济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历史趋势和必然选择。翻看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历程, 其成绩有目共睹, 然而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却始终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根据国际经验, 一定的GDP发展水平, 与一定的恩格尔系数, 以及一定的文化消费支出有相关性。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表示:根据国际算法, 2005年我国人均GDP就已超过了1700美元, 文化消费总量却只有4150亿元左右, 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平均值的差距至少在15000亿元以上。换句话说, 中国居民的文化需求的满足程度仅仅不到1/4。当前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潜力远未得到释放, 文化消费存在海量发展空间, 文化消费将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引擎之一, 加强文化消费研究势在必行。

文化消费是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内容而言, 通常可以把文化消费划分为文化产品消费和文化服务消费两种形式, 包括:教育、文化、娱乐、体育等消费项目。文化消费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居民生活消费的水平, 也反映了社会发展的程度与速度。研究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可以为国家及地方政府文化教育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及区域文化经济制度的有效性等问题提供理论支持。作为一种典型的非物质追求活动, 文化消费的发展受到诸多元素的影响, 同时也要考虑到不同消费者的行为偏好、心理动机、个人收入、地理环境等。文化消费自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在进行研究时需要多学科、全方位着手, 以拓宽研究领域, 深化研究内容。鉴于文化消费研究涉及数据广泛庞大, 为更为细致微观研究, 我们选取典型城市, 以点带面, 深入探讨。作为东部沿海城市, 杭州经济发达, 文化产业发展迅速, 其文化消费发展在东部城市具有代表性, 并对中西部城市具有示范意义, 因此本文重点调研杭州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现状。

二、利用恩格尔系数分析杭州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与文化消费比例

根据杭州市统计信息网提供的数据, 2000年以来, 杭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都有大幅增加, 2007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21689元, 是2000年的2.24倍, 人均消费性支出14895元是2000年1.91倍。下面我们利用恩格尔系数分析杭州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结构, 探讨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现状。通常认为恩格尔系数与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关系如下:恩格尔系数大于60%, 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处于绝对贫困状态;50%到60%之间, 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处于温饱阶段;40%到50%之间, 居民生活消费实现小康水平;在20%到40%之间, 居民生活消费趋向富裕;小于20%, 居民生活消费最富裕。根据杭州市统计信息网提供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2000年以来杭州历年的恩格尔系数以及文化消费所占比例 (见表1) 。

(根据《2008杭州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 (http://www.hzstats.gov.cn/) 。)

综合分析可以看出:第一, 从宏观层面来看, 杭州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变化明显, 虽然用于食品的支出依旧占据消费的第一位, 但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所占比重则日趋增大。从表1可以看出, 教育文化、交通和通信、医疗保健三者的总和逐步接近40%, 居民消费结构正逐步进入较为高级层面。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可以发现, 2000年以来杭州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总体呈下降趋势, 已经基本处于40%之下, 交通和通信的增幅最快, 最高年份 (2006年) 曾达到2000年的4.65倍。文教娱乐支出增幅明显, 呈逐年递增趋势, 2006年达到2010元, 为2000年1.86倍, 其在整个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2000-2004年一直处于食品支出之后, 居第二位, 2005年始让位于交通和通信排第三位。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支出比例逐年下降, 表明耐用产品逐步到位, 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可见一斑。第二, 当前杭州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首先是城镇居民居住支出所占比例持续上升, 居住消费基数日渐增大, 反映出近年来杭州房价涨幅过快, 居民购房压力增大的实际状况。其次, 2005年以来文化消费发展略显缓慢并呈现出下降趋势, 这一点值得我们关注。最后, 2007年城镇居民在食品消费上的支出明显上升, 交通和通信及文教服务支出也有下滑趋势, 这与2007年我国物价飞涨存在很大关系, 据相关报道“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CPI) 同比上涨6.5%, 与8月创出的十年最高点持平”。从这里可以看出居民文化消费的波动受经济变化的影响十分明显。

三、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 (ELES) 模型分析杭州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倾向

在研究消费结构的计量经济学模型中,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实用效果一直备受好评。经济学家Luch提出的基本公式为:

式中:Y为收入;bi*为边际消费倾向, 而且bi*≤1, 为边际储蓄倾向;Xi为第i种商品的实际需求量;PiXi为第i种商品的消费支出, PiXi0为第i种商品的基本消费支出。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分析消费倾向具有明显优势:它可以直接运用截面资料进行参数估计, 无须任何有关价格 (水平) 的信息, 还可以用来进行边际消费倾向分析、需求收入弹性分析、基本需求分析。

根据表1数据, 并由 (1) 设:

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 根据ELES模型以人均可支配收入为自变量, 分别以人均消费性支出、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居住、杂项商品和服务为因变量, 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各指标的t统计值、相关系数R、模型判断系数R2见表2。

分析表2数据可以看出, 2000年以来, 杭州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635, 即杭州城镇居民新增收入中有63.5%用于消费支出, 消费需求旺盛, 对拉动内需, 促进经济稳步发展作用巨大。从数据上看, 交通和通信边际消费倾向为0.209, 说明汽车消费、手机消费、网络消费发达;食品边际消费倾向依旧占据第二位, 衣着和居住边际消费倾向分别为0.076和0.074, 占据第三位和第四位。反观教育文化娱乐服务边际消费倾向仅为0.061, 居于第五位, 这与其在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差距较大。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 虽然杭州城镇居民文教娱乐消费基数较大, 在居民家庭消费支出中所占比例较高, 但教育文化娱乐服务边际消费倾向十分低, 且有递减趋势, 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分析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

(根据《2008杭州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 (http://www.hzstats.gov.cn/) 。)

从上述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来看, 2000年以来, 在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深入的背景下, 杭州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理念正在逐步发生转变, 生存性消费资料比例不断下降, 享受性和发展性消费资料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杭州城镇居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根据“低层次消费结构是以追求生存资料为主, 主要包括简朴型消费结构和温饱I、II型消费结构。中层次结构是以追求发展资料为主, 主要包括温饱III型和小康型消费结构。高层次消费结构是以追求享受资料消费为主, 主要包括比较富裕型和以后的富裕型消费结构”这个标准, 杭州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正处于从小康型消费结构向比较富裕型、现代型消费结构迈进的时期。在这一过程中, 文化消费虽然有较大幅度发展, 但教育文化娱乐服务边际消费倾向不足这一问题十分明显, 尤其值得业界关注, 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汉辞:我国居民文化需求满足程度不到1/4[EB/OL].http://news.china.com/zh_cn/domestic/945/20070228/13958516.html.

[2]陈芳、周英峰、郭奔胜:2007:物价持续上扬的背后[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1/15/content_7081096.htm.

[3]广州市居民消费结构分析[EB/OL].www.njcdtjx.com/upload/month_0707/gd7k_2.doc.

高校学术文化现状的研究 篇9

随着高校学术文化重要性的日渐凸显, 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制定相关的政策、实行相关的措施来促进高校学术文化的形成。但是, 我国高校的校园学术文化建设明显滞后,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高校学术与政治的问题。由于受传统因素的影响和现行大学制度的束缚, 在高校中学术文化与政治文化的冲突日益激烈, 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侵犯时有发生, 学术管理的行政化趋势明显。在权势和学术观点发生冲突时, 有些学者会按照权利的要求来修改学术观点, 而有的学者会迫于权势的压力而为他们所谓的观点维护和支持。

第二, 高校学术的价值取向问题。高校的主流价值观应该是追求真理, 崇尚科学, 而受市场经济和西方价值观的影响, 功利主义的价值观也出现在高校校园。一些学者仅仅把做科研当做是一种职业的选择, 或者是提高社会地位和知名度, 还有的学者把做项目, 争课题作为学术研究的目的, 不求质量而一味的求数量, 影响了学术研究的专业化和科学性。正是由于没有强有力的学术精神的指引, 才造成价值取向的部分扭曲。

第三, 高校学术道德问题。高校的学术道德包括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 也包括学者的科研道德。然而, 一些学者为了追名逐利, 大搞学术腐败和不正之风。还有的学者学术态度不端正, 学术研究不踏实, 论文东拼西凑, 故意抄袭这些都造成学术的社会信用降低, 造成社会的不良反应。

第四, 高校学术环境资源不足。在国内极大部分高校中, 学术和科研活动都是由教师和研究生完成, 本科生很少涉及和参与。同时高校缺乏激励从事学术科研活动和培养相关能力的机制和管理机构, 使学术文化的形成缺乏制度保障和组织支持, 使高校的学术文化层次不高、氛围不浓同时物质资源也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因素, 在物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 会使现有许多高校的学术活动浮于表面, 很难深入的研究下去, 也很难出科研成果。

通过对高校学术文化现状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当前高校学术文化所存在的问题。因此, 对高校学术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学术文化的重要性

( 一) 高校学术文化可以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

高校学术文化是高校在探索知识, 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氛围, 对搞笑的发展和人才的成长有重要的作用, 是高校文化的核心内容。只有培养良好的高校学术文化, 才可以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念, 创造积极的学术精神, 树立合法的学术道德, 营造优质的校园环境。这些都是促进高校发展的必然条件, 无疑对高校文化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 二) 高校学术文化可以培养优秀的师资力量

优秀的师资力量是促进高校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留住高素质的优秀教师是任何一所高校持续发展的关键。当然, 这是跟高校的学术文化分不开的。良好的高校学术文化, 可以给教师营造一种和谐的工作氛围, 在精神、物质、环境等等各个方面来留住优秀的人才, 使他们把学校当成另外一个家, 更好的创造优质的学术成果, 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因此, 学术文化的好坏, 直接影响着师资的素质高低。可见培养良好的学术文化是事关重要的。

( 三) 高校学术文化可以推动校园学风建设

学术活动与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是密不可分的, 无论是哪个领域的科学研究都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作铺垫。当然, 这些领域的科学研究并不是孤立的, 它往往需要其他众多的领域的知识支持, 因此, 学术研究的每一个环节都推动学术领域的更深方面的探索, 从而促进了良好的学风的形成。

( 四) 高校学术文化可以提升高校的竞争能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精终于学科和人才间的竞争, 我们衡量高校的办学水平关键还是看其学科发展的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而学科和人才的发展主要是看其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也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具体表现。然而高校创新能力的培育, 需要的是良好的学术文化, 只有具有良好的学术文化, 才能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创新能力才能不断得到提高。因此, 高校学术文化是提高高校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沈曦.大学学术文化的构成要素[J].当代教育论坛, 2003 (11) :82-83.

[2]关永红.学术文化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5 (6) :94-97.

[3]张意忠.学术文化:内涵、功能与建构[J].辽宁大学学报, 2008 (8) 20-23.

[4]姚裕萍.高校优秀教师文化的培育与创新[J].高等农业教育, 2008 (11) :29-32.

[5]王冀生.现代大学文化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132.

乡村文化景观及其现状研究 篇10

乡村作为人类聚居地的一种最基础形态, 人类在这里进行各种生产生活活动, 从而适应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可是近一个世纪以来,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迅猛发展, 城市地区传统的文化以及风景遭到重创, 这导致乡村的地域文化景观受到同样的损害。如何保持国家原有景观的优越性和完整性, 如何探索农村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 这是每个学者都需要关注的。而我国作为农业大国, 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性研究任重而道远。

2 浅谈乡村文化景观

2.1 乡村文化景观的定义

乡村文化景观是乡村土地表面文化现象的综合体, 不仅反映了一个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 同时也记录了乡村人类活动的历史, 体现了特定乡村地域独特的精神文化[1]。在漫长的农耕年代, 生产力、社会文化环境、自然地理条件、灾难等是驱动形成地域性乡村文化景观及变化的主要因素[2]。

2.2 乡村文化景观的特点

乡村文化景观的特征主要包括地域性、历史性与文化性、物质依附性和复合性。其中, 体现了乡村文化景观三维空间形态特点的有地域性、历史性与文化性、物质依附性, 在时间轴线上的变化轨迹则由它的复合型全然体现。

2.2.1 地域性

乡村文化景观以当地地域景观环境为载体, 保留了大量物质形态景观与非物质形态景观。其中, 物质形态景观包括建筑、聚落等, 非物质形态景观包括当地的风俗、传统等。例如, 江南水乡从明清时代一步步发展到今日, 临水而居、依水成街, 形成了整体的人文和景观格局, 体现了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式的闲暇惬意的生活氛围[3]。而皖南古村落则有另一番风情, 主要体现在“以村落选址、徽派建筑”等为内容的环境氛围内, 其简而淡的特殊建筑风格, 恰好体现了明清时期徽州乡村文化景观那厚重深沉的文化底蕴和内涵[4]。

2.2.2 历史性与文化性

文化景观是一个阶段的历史与文化的见证者。在乡村文化景观中, 村民大都继承了祖先的生活习惯、环境、信仰、风俗等, 累积下来丰厚而悠长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这也是文化发展积淀下来的丰硕成果。

例如, 陆林 (2004) 研究徽州古村落景观特征后提到, 它的景观特征是禅宗观念、文化氛围以及园林情调的景观体现, 徽州古村落的形成是自然与环境相适应和社会与文化相互影响的结果[5]。

2.2.3 物质依附性

我国的农民自古以来就生活在一种较低的物质水平中, 他们的思想与行为大多围绕着如何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进行。因此, 乡村文化景观的诞生和发展与物质生产紧密相关, 如梯田、麦田等。

2.2.4 复合性

一定区域的文化景观特征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原有居民长期活动而形成的现象特征, 都往往因为新的经济因素或者其他外来文化的介入而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 可以用一幅复合的画面来看待一个区域的文化景观, 这是一种连续层次组成的, 由新特征叠加在先前每代残留特征之上的画面。

2.3 乡村文化景观的演变

2.3.1 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的破碎化与孤岛现象

作为农村文化景观和人文生态系统完整性的体现, 传统乡村的地域包括文化景观的完整和连续性。然而现代化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乡村地域文化景观呈现高度破碎的状况。

王云才 (2006) 指出, 类似沪宁杭地区, 因为城市化的发展, 城市景观有了巨大的进步, 从而传统乡村地方文化景观也发生了巨变。农业开发区、工业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等开发区的形成, 以及高速交通网络的联通, 改变了当地的地域环境, 从而使得江南水乡原有的文化景观扩大形成沪宁杭地区景观体系的微缩盆景和园林景观[3]。

地区环境景观发生变化的同时, 传统乡村文化景观内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产生了不同景观交替出现的景观分割格局[3]。如现代城市景观、古村镇景观、现代新兴产业景观。这样的分割格局直接导致了区域景观丧失连续性和整体性, 形成孤立景观, 进而加速了地方景观的变化和消逝。

2.3.2 边缘化趋势与景观废弃

远离城市和现代交通的边缘化地区 (marginal area) 由于经济联系、地缘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田低产、通达性差, 因此乡村人口大批量外迁, 导致农田最终荒废, 房屋闲置, 最终产生乡村废弃景观。25年来, Isabelle Poudevigne (1997) 针对法国诺曼底地区的研究指出, 农业生产会使部分土地的利用强度不断升高, 反之, 另一部分土地被迫废弃。由此, 土地的景观结构与功能都产生了相应的变化, 从而加速了地方性文化景观的消亡[6]。

2.3.3 城市化发展导致景观结构演变

日益加快的城市化发展导致地域文化及景观整体格局的变迁, 由此, 传统乡村地域土地利用属性被迅速改变。特别是在靠近城市的地区, 由于城市化的发展, 城市人口的增长, 导致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工业化。这将深刻影响到乡村景观环境及土地的利用和结构[7]。

2.3.4 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景观冲击

随着城市生活的日益繁重, 人们更向往风景优雅, 景观独特的乡村文化景观。但是在带来大量游客的同时, 迅速发展的旅游业也导致了景观变化的不规范性。

旅游业发展带来了不和谐的景观风貌:一是设计较差的旅游设施和当地建筑风格及自然环境不协调, 二是建筑外观使用了不协调的建筑材料, 三是不恰当的总图规划与景观设计, 四是大而丑陋的广告标示, 五是架空的电话电缆线等[8]。

旅游业的发展随之带动了乡村文化景观的城市化。王云才 (2007) 以江南水乡为例, 原本该属于古镇的青石板路, 沿街小店寥寥, 现已因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当地人们生活的需求变为了现代城市商业街的模式, 原本沉于寂静的古镇被迫承受喧嚣与嘈杂。这种趋于恶势的城市化使古镇文化景观不得不面对十足的冲击与挑战[9]。

3 国内外现状及研究

3.1 国内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世界正逐步收敛。每当我们观测我国的每个区域时, 不论是小城镇, 还是大都市, 在都市的建设中都在不断地旧貌换新颜, 呈现出一片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然而, 在某些区域里, 不管你身在何处, 似曾相识都会有感而生。原本独特的文化特色的地区正在逐渐消失, 都遵循相同的模式。正如浙江大学教授河清而言:“我一直认为, 今天的中国建筑, 艺术, 甚至政治经济问题, 归根到底是文化问题, 一种对自己文化价值先验否定而导致的文化自卑症, 对于一个民族, 这是最致命的心理癌症[10]。”怎样防止乡村文化与景观在整体建设过程中走城市建设的旧步伐, 需要当代的设计师正确认识乡土文化的重要性, 树立正确的乡村文化景观价值观。

近年来, 我国在农村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成就, 但农村文化景观的研究较少。2001年我国相关部门对于部分村镇建设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研究数字显示, 截止到该年年底, 全国大约将近63.5%的乡村制定了建设规划方案, 然而通过一系列调查发现, 规划的整体水平相对较低、盲目追随心态较严重。

但也有一些传统文化保留较为成功的区域。如常熟市和甸村在进行乡村文化与景观规划设计时, 本着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坚持新农村建设政策, 传承地域文化等特色。如今的和甸村白墙黑瓦错落有致地布满大街小巷, 体现出别样的乡土气息与氛围, 与城市现代化的景观建筑和生活氛围有着强烈的对比, 使得生活在和甸村的居民们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乡村现代化[10]。在建设江南乡村文化景观的同时, 一些位于城市近郊的乡村还开始组建了“农家乐”的特色旅游项目, 即使没有独特的历史文化, 但是这种特色的形式同样可以传达对乡村文化的表述。

3.2 国外现状

3.2.1 德国乡村文化景观发展

德国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 比如城乡差距导致人员外流。1961年, 德国以交流、建设乡村景观为目的进行了一场“我的农村会更美”设计大赛。之后这项活动每年举行一次, 至今已经50多年了。这项比赛不仅让村民们自己动手建设自己的家乡, 增强了他们对于乡村文化的意识, 还为德国未来的农村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2.2 英国乡村文化景观发展

在英国, 乡村景观是一个历史悠久、各级政府部门都特别关注的景观建设项目。乡村文化景观建设已经是英国文化和历史的一部分, 强化了居民对家的向心力和地域归属感。

4 探讨与思考

4.1 当代乡村文化景观面临的挑战

尽管我国的农耕技术在社会文明的发展史上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推动了社会进步。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 乡村文化景观的城市化也在不断加剧。其他乡村景观要素也在对其进行不断干扰, 乡村景观文化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先, 乡村文化景观正面临着来自外部压力的最大挑战———城市化浪潮。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城乡二元结构体系之中, 乡村发展相对滞后。为了顺应发展要求, 农村开始效仿城市里的高建设水准及高标准的生活方式。随着这股城市化浪潮的席卷而至, 原本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景观已变得面目全非。加之文化产业化导致经济竞争加剧, 我国与周边国家对稀缺文化资源的抢夺和占领也愈演愈烈。如韩国“江陵端午祭”的申遗成功, 将本该属于我国的传统乡村文化景观被占为己有。这对我国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景观无疑是一个严重的侵权。

其次, 就内部挑战而言, 现代乡村人口的大量流失、对自身传统乡村文化景观意识的淡漠无疑成了影响乡村文化景观继续延伸的最大阻碍。我国绝大多数的农业人口急切地渴望转换身份, 大批农业劳动力涌进城市。他们不再眷恋养育着自己的土地, 放弃了原本的农村生活。也正因为如此, 留守儿童、留守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在一部分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 原本极富传统意义的乡村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正在逐渐被人们所淡忘, 人们对自身文化交流的缺乏使得独特的乡村文化景观无法继续传承下去。

4.2 对策与建议

4.2.1 用正确的方式保留及传承

乡村文化景观应保留其原始的基本形态、保护于原地。对于那些已经濒临灭绝的, 应采取相应的恢复措施, 应不惜一切代价地保留和延续传统乡村文化景观。

4.2.2 提高村民的保护观念和意识

村民是乡村文化景观的辛勤创造者、最初享受者和忠实守护者。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留守乡村的村民越来越少, 乡村文化景观也在逐渐流失。只有在营造良好乡村环境的同时, 提高村民对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意识以及他们自身的文化素养, 才可以更有效地维护独特的乡村文化景观。

5 结语

经过几千年的农耕活动, 人与自然共存下的不断改造, 才构成了今日多样性的乡村文化景观。然而大面积的农村人口转向城市, 留守村民对本地乡村文化景观保护意识的淡漠, 都严重影响了原本独特的乡村文化景观的妥善保留和传承。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来自城市的新元素不断地被注入到乡村文化景观里, 如何有效地融合原始乡村文化景观和现代社会景观, 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 只有做到“保留”与“改革”同在, 才可以更好的传承属于我国自己的乡村文化景观, 才能在未来不断的延续中, 发挥出乡村文化景观的真正魅力。

参考文献

[1]孙艺惠, 陈田, 王云才.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 2008 (6) :90~96.

[2]刘之浩, 金其铭.试论乡村文化景观的类型及其演化[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4) :120~123.

[3]王云才.江南水乡区域景观体系特征与整体保护机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15 (6) :708~712.

[4]吴晓勤, 陈安生, 万国庆.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特色探讨[J].建筑学报, 2001 (8) :59~61.

[5]陆林, 凌善金, 焦华富, 等.徽州古村落的景观特征及机理研究[J].地理科学, 2004, 24 (6) :660~665.

[6]Isabelle Poudevigne, Sabine van Rooij, Pierre Morin, Didier Alard.Dynamics of rural landscapes and their main driving factors:A case study in the SeineValley, Normandy, France[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7 (38) :93~103.

[7]Sylvain Paquette, Gerald Domon.Trends in rural landscape development and socio-demographic recomposition in southern Quebec (Canada) [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1 (55) :215~238.

[8]Inskeep E.Tourism Planning an Integrated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pproach[J].VanNostrand Reinhold.1991 (16) :342~345.

[9]王云才.江南水乡古镇城市化倾向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16 (6) :700~703.

体育文化的来源与现状分析 篇11

关键词:文化传播;体育文化

中图分类号:G812-F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5-081-01

通过问卷直观的反映出当前河南省普通高校有关体育场地、器材的情况、教学内容的教授、教学时数的安排、教师的师资结构、课外活动的开展情况,结合查阅的文献资料,对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为主、客观两类,客观方面包括场地器材、教学内容、教师及学生自身等客观因素;主观方面包括教师的自身水平、学生兴趣、有关领导认识上的问题等,并对每类问题展开讨论,为综合评价体育教学寻找对策。 们对它的理解得到深化。一般来讲使用民族文化、体育文化、城市文化等词汇,与使用汽车文化、饮食文化等一样,还是容易理解的。但是严谨的概念是学术研究的基础。

威廉斯(Raymood Williams)(1981)曾说过,“文化”是最难定义的几个概念之一。在首批对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性评论书籍之一中引用了 164 种不同的定义。而汤普森(Thompson),伊利斯(Elis)和维得斯加(Wildavsky)(1990)认为,有两类定义稍占上风:一方认为,文化是由价值、信仰、标难、规则、符号、意识形态等多种元素构成的,是一种精神产物;另一方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整体生活方式、他们的人际关系以及个人态度的体现。 从词源学的角度考察,“文化”这个词,在德文为 Culture,英文和法文均为Culture,原从拉丁文 Cultural 而来,是动词 Colure 的派生词。它有好几种含义:第一,含有耕种的意义;第二,含有居住的意义;第三,含有練习的意义;第四,含有留心和注意的意义;第五,含有敬神的意义。 多数学者都把文化看做是人类的精神活动的产物。持这种看法的人,都倾向于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的定义。

自泰勒以后,文化理论研究成为时代的聚焦点,文化的研究足部深入和拓展开来。不同的学者对文化从各个方面都提出了见仁见智的见解,丰富了人们对文化的理解。 文化往往具体表现于不同的文化群体之中,在一个大的文化群体中,又会因各种社会和自然因素形成各地区和不同小群体文化的某些特殊性。即在统一的大文化之下,还会形成具有自身特征的群体文化或地区文化,即亚文化。亚文化既具有大群体的整体文化的基本特征,又具有自己的独特性,是总体文化的次同文化。总体而言,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外学者提出了难以计数的既富有个性色彩又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定义,为我们解读文化的深邃内涵提供了帮助。

目前学术界提出广义的文化概念。文化交互发生于一定和空间与时间,时间和空间是它特有的两个基本属性。当今社会不但存在着文化的冲突与对抗,也有着文化的融合和发展。文化的历史性与人类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使人类社会在文化方面彼此交往、传而能通,并最终实现多元文化共同发展。

一、传播的概念

“传播”的英文拼写为 communication,根据不完全统计,学界目前对“传播”的定义达 130 种之多。著名学者 G.格伯纳认为传播是“通过讯息进行的互动。”另一个较为代表人物 C.霍夫兰认为:“传播是某个人传递刺激以影响另一个人行为的过程。”而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传播定义为:“人们通过普通符号系统交换彼此的意图。肖焕禹教授认为“在现实中,沟通是传播的目的,应该通过关注自己的传播行为,关注传播过程中的各种相关变量来达到沟通的效果”。

本文在借鉴的基础上,认为传播表现为为通过信息的流动,与他人建立起共同的一种认识。传播是人类的一种极复杂的行为,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同时不同国家与民族由于历史文化的差异,对于功能的理解与界定,也是不同的,这也就使这一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但是,只要我们能够进行全面的思考,一些规律的东西总会把握到的。在这里,思维方式的意义也许比定义本身更为重要。

二、文化传播的概念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文化传播是文化在群体之间散布的过程。”“文化传播是一种文化特质或一个文化综合体从一群人传到另外一群人的过程”。真正揭开传播主义理论序幕的人是德国的人文地理学家拉采尔。关于前者,E·托尔星认为人类的说话只不过是“一种工具”;关于后者,W·斯蒂芬森认为,无论是传播的理论或实践,都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能够给人带来快乐的、与“游戏”相当的功能。毫无疑问,这两种功能都是客观存在的,都有其互相不能替代的重要性,但不应抑此扬彼。不过这些总的来讲显得太笼统。特别是在进行了理论的抽象后,忽视了对象的层次意义。

三、体育文化

英语教师文化意识现状调查 篇12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和课程改革步伐的推进,文化教学的必要性已日益突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以下简称《课标》)提出了五项课程目标,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此次将文化意识列为五项教学目标之一显示了英语学习过程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Alan Cunningsworth(2002)曾经说过,教材中的内容所表现的任何主题都会传递一系列本身所蕴含的社会文化价值,这也就是所谓的教材隐性大纲(hidden curriculum),它显著或隐含地传达了一系列的文化价值观和态度,从而广泛影响着学习者对英语世界的观念和看法。事实上,正是由于很多教材内容的编排并未做到客观、真实,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习者正确文化价值观念的形成。那么作为教材文化的传播者,英语教师对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到底了解多少,又是如何看待文化教学的,这些问题自然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

二、研究概况

许多外语工作者对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研究,研究的焦点大多集中在文化导入,对语言文化教学的宏观剖析以及高中生文化意识调查和培养等方面(胡浩文,2010;单华芳,2010),涉及教师文化意识的实证研究却很少。本次调查旨在研究高中英语教师对教材中文化价值观的认识程度、教学态度,并探寻改进中学英语文化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问卷设计

Popenoe(1993)认为大部分的价值观都与人们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紧密相连。朱志勇(1998)也指出反映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社会角色的呈现程度。社会角色可分别从性别、年龄、种族、肤色和家庭背景等方面表现出来(Moran,2004)。本文拟从社会角色中的性别、种族和年龄三个方面入手,在参考Iris Hong Xu(2004)博士论文有关教材文化评估问卷设计的基础上,调查教师对2003年课改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英语教材中社会角色呈现的了解程度和态度。问卷共包含9个问题,前六个问题围绕性别因素展开,就教材中不同性别人物出现比例、职业类型、成就、人物描写用词准确性等方面提问。第七个问题围绕种族,针对来自于不同国籍有名人物的成就展开,最后两个问题是针对年龄因素,即有关教材中青少年和老年人物行为积极性方面的问题。

(二)问卷调查

为提高问卷质量,我除做了小范围前测外,还用SPSS统计工具对问卷做了可靠性分析(Reliability Analysis)。结果显示每个问题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均介于0.6—0.7之间,说明问卷的每一个项目在可靠性方面均是有效的。借助于广州市每年一次的由全市各类中学教师代表参与的教学研讨会,我发出80份问卷,收回60份,53份有效,其中包括14名男教师和39名女教师,教龄从8到33年不等。

三、结果与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基本超过半数以上的老师对所有陈述问题均表示赞同(第四项有关性别名词的使用除外),特别是对第5项和第6项有关不同性别人物特征描写客观性方面,高达64%和77%的老师表示赞同,这些数据说明老师们基本对课改后教材在社会角色呈现状况持肯定态度,有一定程度的认识。

具体来说,一半以上的老师赞同问卷第1到6项(第四项除外)所提有关性别因素的五个问题,比例分别为51%、55%、55%、64%和77%。也就是说,他们基本认同课改后教材中男性和女性人物出现比例接近;男性和女性职业类型相对多样并都得一定的成就;对男性和女性的描写相对客观。在种族因素方面(第七项问题),有将近50%的老师认为来自于五个不同英语国家的人物都有取得一定的社会成就。最后两个涉及年龄因素的问题,超过50%的老师基本赞同老人和儿童在教材中表现得都很活跃。

总体而言,半数以上的调查对象对课改后教材在社会角色呈现还是持肯定态度的,即认为教材基本呈现了一个客观和真实的人物世界,这也与我之前用语料库研究工具对课改后人教社英语教材所做调查结果基本吻合。但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有过半的老师对教材内容表示赞同,但仍有近30%甚至更多的老师对问卷提出的问题未表明态度,选择了“不一定”。如38%的老师不太确定教材是否正确使用了性别名词。此外,调查对象对问卷补充问题“您是如何看待文化教学的?”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很多老师的文化意识仍然淡薄。大部分老师指出学校虽然倡导素质教育,但仍以应试教育为主。文化不是课程的重点,加上教学任务繁重,并没有太多关注文化教学,从而导致缺乏文化意识。

四、教学启示

虽然半数以上的调查对象对教材中社会角色的呈现基本持肯定态度,但有为数不少的教师对调查问题并不是很清楚,甚至毫无意识,这说明中学英语教师自身文化意识仍很欠缺,培养学生形成公正客观的文化价值观也就无从谈起,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他们的文化素养已成当务之急。因此,学校要改变传统意识,真正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为教师提供更多国内外文化知识培养和交流的机会。教师也要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摒弃只重视传授语言知识的观念,把文化知识融入教学中,逐渐培养学生客观公正的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Cunningsworth,A.Choosing Your Coursebook[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2]Xu,I.H.Investigating criteria for assessing ESL textbooks[D].University of Alberta,2004.

[3]胡浩文.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科技信息,2010,(9).

上一篇:社区法律援助下一篇:微博新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