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化

2024-10-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化(共12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化 篇1

1992年党的十四大决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做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决定。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竞争的经济, 然而作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除了具有竞争的属性外, 还应具有和谐的属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竞争与和谐的统一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和谐的市场经济。

一、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

1. 市场经济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和谐的社会, 其中经济的和谐是基础。因为, 和谐社会的实质是要处理好社会中的各种关系, 协调好人们的各种利益, 使人们和谐相处, 充分激发社会活力, 实现社会的安定团结。在各种社会关系中, 经济利益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 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只有首先协调好经济利益关系, 满足了物质生活这一最基本的需求, 人民才能更好地追求和享受其他利益。因此, 社会是否和谐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利益关系是否和谐, 只有从经济利益关系出发来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才有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 应该是在市场经济和谐运行的基础上, 构建出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状态。由此可见, 市场经济和谐运行, 是理顺我国现阶段经济利益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2. 市场经济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它除了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外, 还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具有社会主义的特殊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必须以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 既要促进效率的提高, 发展生产力, 又要防止两极分化, 注重社会公平;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竞争的作用要受到社会和谐目标的约束;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效率、竞争都要受到共同富裕目标的协调和相应政策的引导,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效率与公平、竞争与和谐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经济。

3. 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

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 也不是十全十美的, 它在促进经济增长、带来高效率的同时, 其自发性、盲目性的缺陷会损害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 从而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失, 带来经济增长的盲目性、收入分配的悬殊, 乃至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 以及其他不和谐因素。市场经济的缺陷不仅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对立, 而且同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要求相对立。改革开放30年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虽然使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 但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这就为市场经济消极性、缺陷的滋生蔓延提供了更多空隙, 从而产生竞争无序和失范、不讲诚信、假冒伪劣、欺诈活动等不和谐现象, 而这一切都不利于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展, 越迫切需要和谐机制来引导、规范、推进和保障, 以维护市场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良好秩序。

二、发展市场经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市场经济是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发展市场经济。事实上, 市场经济与社会和谐有密切的联系, 发展市场经济, 有利于不断增加和谐因素, 消除不和谐因素,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1. 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相容性

2005年2月, 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这些要求与市场经济的某些属性有着共通的地方, 因而是可以相容的。

首先, 市场经济与民主法治本质上是一致的。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一个要求。发展市场经济能较好地解决民主法治的问题。因为现代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 如果没有完善的法治保障、没有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 市场经济是不能够运行良好的。同时, 完善的法治体系也需要民主作为保障。发展市场经济, 能推动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增强人民的政治参与意识, 促使国家民主法治体系的完善。市场经济越发展越容易促进国家完善民主法治, 这就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必要条件。

其次, 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与和谐社会要求的公平正义具有统一性。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公平竞争的经济, 它要求所有的人都遵循同样的规则。尽管由于每个人的条件不同, 在公平竞争中可能导致结果的不公平, 但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生产者经营者都以平等的身份进入市场竞争, 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 实现优胜劣汰。因此, 发展市场经济, 有利于增强人们的平等意识和公平竞争观念, 从而能较好地解决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问题。

再次, 发展市场经济有利于诚信友爱的建立。市场经济是以信用为基础, 通过契约为纽带来维系的, “诚信为本”是现代市场经济长期生存的法则, 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如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背后调节着商品运动, 一切商品的价值和质量都要通过市场来检验, 这有利于树立人们的质量意识和诚信观念, 为和谐社会的诚信友爱的建立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通过发展市场经济, 还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要求创造必要的条件。因为市场经济本身就是充满活力的经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们为了追求利益, 相互竞争, 不仅使社会充满着活力, 而且也能很好地解决效率问题。同时市场经济不仅能优化资源配置, 还能促使市场规则和法律法规的健全完善, 这就为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创造了条件。另外, 市场经济承认并肯定人的利益, 而对人的利益的承认和肯定, 有利于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有利于人的素质的提高,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 发展市场经济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

社会和谐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增长, 没有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物质财富的增长, 和谐社会将无从谈起。尽管物质财富的增长不会自发地导致社会和谐, 但社会和谐却离不开物质条件。因为和谐与贫穷落后是不相容的, 一个贫穷落后的社会永远不可能达到真正的和谐。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同样, 贫穷也不是和谐的社会主义。因此, 社会和谐的程度最终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并受其制约,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而要发展生产力, 就必须发展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方式, 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方法, 在宏观上, 它能促进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 在微观上它能充分调动企业和劳动者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从而有效地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 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总之, 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是殊途同归的, 是相容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发展市场经济。

三、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机制

和谐机制是指为市场经济和谐发展提供的利益均衡引导手段和控制杠杆。尽管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相容性, 发展市场经济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但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市场经济固有的规律和特征决定了市场经济的和谐是不能自发形成的, 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去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机制。

1. 坚持以人为本是根本出发点

经济运行机制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人类活动与发展的需要, 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因此, 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必须首先从人出发, 尊重人的主体地位, 充分保护和激励人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确保人的权益得以实现。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机制的核心, 它要求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使人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 形成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2.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是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 仅仅依靠法律和制度规范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建立和完善, 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原有的道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 而新的道德规范还没有形成, 因此积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 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要着力培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 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营造扶正去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在人类的道德体系中, 诚信友爱对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最有价值, 要建立企业、个人的信用档案, 完善现代信用体系, 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3. 加强法制建设是保证

加强法制建设, 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维护市场运行的正常秩序, 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 实现公平正义, 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保证。要建立正常的市场进入、市场竞争、市场交易秩序, 规范市场行为, 保证公平交易、平等竞争, 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要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界定各市场主体的产权, 明确各自的活动规范, 使市场活动在法律规则的框架下展开, 引导人们以合理合法的手段追求自己的利益目标, 自觉按照法律的规定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解决所遇到的矛盾;要坚决打击市场不法行为, 真正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运行。

4. 健全收入分配机制是关键

社会公平是衡量和谐社会的重要尺度,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区别和优越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表现。而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则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要促进社会公平, 就必须健全收入分配机制,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构建科学、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要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 在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统筹规划”方法指导下, 充分考虑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 制定社会普遍能够接受的分配政策;要加强收入分配的宏观调节, 并以法律形式来调控收入分配差距。

同时还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推进器,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器。因此, 必须完善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等制度,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对失业者给予资助、对困难群众给予保护, 实现全社会的社会保障, 满足每一个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发展。

总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竞争的经济, 也应该是和谐的经济, 既具有竞争机制, 也应该有和谐机制, 只有把竞争机制与和谐机制有机的统一起来, 才能实现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 奠定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永昌:《坚持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的有机统一》.《北方经贸》, 2005年第10期

[2]顾枉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建设》.《经济纵横》, 2008年第1期

[3]燕传林:《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消费导刊》, 2007.12

[4]陈立林:《走向竞争的和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和谐社会建设》.《湖湘论坛》, 2008年第1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化 篇2

一、市场主体及其地位(P28-29)

1、市场主体是指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存在关系的总和(P29),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①广义:市场主体=企业组织+其它经济组织+居民+政府 ②狭义:所有从事生产经营或服务活动的经济实体

2、市场主体可化分为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主体 ①公有制经济主体:国有经济主任+集体经济主体+混合经济中的公有制经济主体

②非公有制经济主体:个体经济主体+私营经济主体+外资经济主体+混合经济中非公有制经济主体

3、市场主体处于核心地位和关键地位(P29)--市场主体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①市场主体是推动市场经济活动的最基本要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体现在:市场主体是商品生产或服务及其市场供给关系的核心要素;是商品或服务及其市场交换关系的核心要素;是社会财富的核心要素;是市场活动关系不断开放、拓展的核心因素。

②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运行取向的最主要因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关键地位。体现在:市场主体的多元活动是有目的的选择与创新,是有方法的创新与建构,是有动力的建构与发展;市场主体的多元活动及其规模 1

层次、水平、效益,构成市场经济运行取向的最主要因素。

4、经济活动的层面化分

④宇观经济(全球经济)

③宏观经济(国民经济)

②中观经济(部门经济、地区经济)

①微观经济(企业经济)-涉及到市场主体部分

二、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P29--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在国民经济整体实力中的作用决定的:

①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据优势,国有企业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②在国民经济主要领域、重点产业、关键环节,国有经济始终居于主体地位,决定经济社会的走向、趋势。

③在上缴利税、国家财政收入总额中,国有经济占绝大部分,居于重要的主体地位。

④国有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关系国民经济运行的全局和方向,占有根本性的主体地位。

⑤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团的市场主体地位的凸显。

三、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控制力P30

①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的主要领域、行业部门发挥主导作用,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处于决定性的优势主体地位。

②公有制经济在国际税收、财政收入总额中占主要份额,是增强综合国力的主导性因素方面,决定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主要层面,处于关键性的优势主体地位。

③公有制经济在于多种所有,是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作用,影响和制约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整体运行格局、过程、方向。

④公有制经济在国际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占突出地位,其改革的力度、影响的幅度,决定着国际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系统制定与实施。

⑤国有企业产权的多元化,决策自主权的提升,增强了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

四、民营经济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1、民营经济从广义上看相当于非公有制经济:

广义:民营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混合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

狭义:民营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

2、性质和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篇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国资增值与藏富于民

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们思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概念,有什么样的启发?过去半年多来,国际舆论界和国际学术界分别从微观和宏观的理论视角来解释金融危机,但我认为,应该有第三种有关金融危机的理论解释:也就是说,金融危机应该使我们重新在最基本的经济体制意义上,思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

美国财长鲍尔森2008年10月第一次提出救市方案的时候,投资家索罗斯就发表文章称:只有银行国有化,他才会跟进购买问题银行的股份。格林斯潘则进一步论证:只有暂时施行国有化,才能迅速解决资产重组问题。因为国有化可以使得政府把有毒资产迅速从银行账面上剥离出来,这样做,可以解决有毒资产定价这一最棘手的问题。有毒资产定价很难。因为银行的股东不愿意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出售资产,他们要求按照所谓的“模型的价格”估算资产价格——模型价格远远高于现在的市场价格。如果政府接受这个价格,一定会招致纳税人的不满。这种体制造成的结果就是集体停摆:有毒资产不能迅速剥离,谁都不敢做新的投资;而没有新投资,也就没有新贷款,经济的复苏也就越慢。

与之对比,我们可以看一下重庆市副市长黄奇帆是如何解决重庆的银行坏账问题。2002年,黄奇帆刚到重庆时也面临着国有企业坏账重组的问题。他在重庆创办了渝富公司,渝富公司和重庆工行达成一个协议:一次性返还工行20%的坏账;然后再以渝富公司重组国有企业,重组后实现了国资增值——在国退民进的潮流中,从2002年到2008年,重庆的国有资产增加了4倍,是全国独有一个现象。而黄奇帆之所以能这么做,其根本还是经济体制:我们以前批判国有体制的弊病,说这是“把钱从左口袋放到右口袋”,但恰恰是这一过去所说的“弊病”,解决了当前金融危机下最难以解决的问题。

重庆的经验意义并不限于此。在壮大国有经济的同时,重庆的民营经济也是西部最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重庆至今保留了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中央在2002年西部开发战略中的一个优惠政策就是西部12省市的企业所得税为15%。但西部大部分省市在一两年后都主动放弃了这一政策——少征企业所得税,当地政府的社会职能也就无法很好地完成。而重庆因为国有资产的增值,就可以保留这些优惠政策。这对吸引民营企业,包括外资到重庆投资,都有好处。同时,百姓也可以得到实惠。比如说重庆老百姓买房的契税为1.5%,这是全国最低的。重庆的实践,说明了公有资产和私有资产并不一定总是相互矛盾的概念。

没有公有资产做底,政府就会过多依赖税收和国债,没有国有资产的市场收益,政府就只能靠税收。有了这个以后,政府就多了一个工具。

我们刚刚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候,被很多西方人质疑,认为只有资本主义才有市场经济,我们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假的。当时,我们都不能作出正面的回答。但是我觉得二十多年中国的实践,包括重庆经验,包括浦东的经验,可以给一个正面的回答。我认为改革开放成功的经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就在于国资增值与藏富于民。

杨春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非中性问题

崔之元教授的发言和文章都涉及了上海与重庆的实践经验。崔教授试图解释为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公有制?公有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优势是什么?在他看来,通过国有资产的市场增值,政府会降低对税收和国债的依赖,从而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这有助于我们解释为什么要公有制,也可以解释中国为什么改革开放以来,创造了经济增长奇迹。

现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概括为以多种所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20世纪30年代,哈耶克和兰格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核算问题有过争论。哈耶克曾经断言:社会主义与竞争性市场机制相结合,肯定是一个赝品:要么是资本主义,要么是社会主义,不可能是一种特殊的市场经济制度。而崔教授认为中国经济改革恰恰是在多种所有制基础上实行的经济增长。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说哈耶克这个论述是错的。

但是哈耶克这个论述,仍然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因为在实践当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运行,也确实给我们带来许多困惑。市场经济带有一般性,资源配置效率独立于所有制形式——这是我们通常界定的市场经济的中性含义。但特定的市场经济肯定是非中性的——特定的市场经济,一定要和所有制相结合。在市场经济的“中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非中性”之间,必然是有矛盾的。

我举一个例证说明一下。资本雇佣劳动是经济学里面一个客观性命题,从中性角度来看,我们之所以需要资本雇佣劳动,是因为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这是企业对内部进行有效管理的一个基础。这一微观层面的原因,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均成立。但是,从宏观层面来讲,资本雇佣劳动,它又是非中性的——无外乎就是资本雇佣劳动为谁服务?我们关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一般都是这样表述的:资本主义政府被资本所控制,资本利用政府来谋取利益,资本雇佣劳动为资本家服务。那么,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如何跟资本拉开距离?让人遗憾的是,从现实来观察,政府似乎并没有过多地照顾职工、工人的利益。这是我对崔教授看法的一个质疑。

此外崔教授也提到了在当前金融危机中,西方许多国家对金融机构进行国有化。我个人的看法,它这种国有化,不能等同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美国政府在19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也对美国的银行进行了国有化,但等危机过去以后,这些银行又在私有化了。“国有化”在金融危机中只是一种应急的手段而已。

林炎志

中国经济社会体制中的“三明治结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伟大的创举,伟大的成就,伟大的前程。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有巨大的问题,巨大的矛盾,也隐含着巨大的风险。

我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二元的,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都有各自的主体性,社会主义本身有框架性,市场经济有平台性。市场是配置资源的手段,但不仅仅是配置资源的手段,它绝对有物质的客观性。更进一步讲,这二者还不只是简单的二元关系,我认为还要用矛盾论来分析这一概念。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劳动和资本,公有资本和私有资本,这是我们现有体制的三个层面的矛盾。这三个层面是对应的,也是矛盾的。这样的一个体制,有着它自己的结构。我把这一结构命名为“三明治结构”,这个结构,是我们现有体制最独特的东西。

在这个“三明治结构”中,最上层的就是领导阶层,最底层是劳动者。现在在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中,运转劳动的是资本,也就是金字塔的中间层。这个结构通过资本把劳动组织起来,然后资本和劳动共同组成了市场的运转。上面有上层建筑,有政府、意识形态、文化等等。

上层建筑基本上是站在劳动者立场上,这才叫社会主义。但是现在资本在中间,官员看得见,劳动者在最底层,官员不太容易接触得到。现在的问题就是这个最顶层的,如何保持上层建筑劳动者的本质?如何和底层的人拉近距离?

这个“三明治结构”有着巨大的活力,是我们这些年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所在。这个“三明治结构”如果保持向前的趋势,我以为要有四个条件:第一,工人阶级对资本的接受程度。现在基本还是接受。第二,这个体制本身要有所分化,不能固定化。分化是有积极意义的,分化的竞争性能带来积极地、活泼向上的活力,而一旦固化,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社会地位的优势获利,这会导致社会结构僵化以及社会腐化。 第三,是要构造工人阶级与上层建筑的通道。第四,私营资本对社会主义的接受程度。我们解决好这些问题,这个结构就会有光明的前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就是中国有一个共产党,我们要努力的关键就是让这个党保持不变质。

曹锦清

市场经济会自动造成分化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重要的论述就是: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与社会的性质无关。在此基础上,社会主义具有两个明确的核心概念,一个是公有制,一个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以共同富裕为目标。邓小平对私有制的看法,基本上还是认为这只是对社会主义的补充,用以解决一些就业问题;引进外资,则是要弥补我们当时资本的匮乏,以及输入一些管理经验和技术等。

但是,从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市场经济本身不仅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手段,也是社会分化的发动机,它会自动对社会进行分化。市场经济同时承担对人们复杂的行为动机的简化功能,简化社会关系——把人类复杂的各种动机,简化为一种谋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动机。我在农村搞调查,最近几年发现农村里的婚丧嫁娶,都被货币交换关系替代了。在20年前,你到农村问一个中年农民,这个村里每家情况他都可以讲得很清楚。但现在去问,都不清楚。因为现在每个人和市场的关系,要比农户之间的关系密切得多。货币关系逐步替代了复杂的人情关系。同时,市场经济实际上也承担了新的意识形态重建功能。它无需诉诸官方、知识分子创建一些什么东西,它自己就在创建自己的意识形态。

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是以资本为主导来配置各种资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也是以资本为主导来配置资源的。资本有国营资本、有民营资本、有外资,但资本的属性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在雇佣劳动这一点上,它们之间也没有什么差别。

从经济分配的角度来看,这些年劳动参与分配的比重逐年降低,而非劳动的要素参与分配发展的特别快。显而易见的是权力参与分配——地方政府、各个部门的小集体使用权力,或者是纯粹个人使用权力参与分配。资本参与分配,在经济学看来是天经地义的。管理层参与分配,在经济学看来也是天经地义的。特别要指出的是,现在国有经济部门,不断为自己增加工资;作为技术和知识的掌握者的知识分子,也参与分配——在座诸位这几年也迈入中产阶级了吧?

我最后提出几个问题。第一,社会主义概念现在还保留了什么?有人说是庞大的国有经济,有人说是土地。如果这两块也私有化了,那么社会主义还留下什么?而如果只留下这两块,“社会主义”是否足够呢?

第二,内需不足,提高内需靠什么?我这次去调查陕西一个县,人口约30万,以农业为主,工业不发达。整个县城是一个消费城。2008年这个县的财政总支出共计5.9个亿,基本依赖中央和省级的转移支付。如果继续采用转移支付来引领中西部消费和农村消费,我觉得延续下去会比较困难;而如果在一次分配中加以调节,那又意味着什么?每一种分配背后都有一个庞大的既得利益阶层,而劳动者在这里面比较分散,也比较软弱。

孙立平

警惕权力与资本的畸形结合

我们现在之所以讨论这个问题,不完全是出于学术上的兴趣,实际上是因为一种担忧:担忧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社会公平问题。1997年世界银行发表一个报告,一个结论是按照基尼系数来分析,最近15年来,单就贫富差距拉开的速度而言,在世界各国之中,中国是最快的。这个差距是靠什么东西拉开的?如果完全是市场拉开的,为什么会比市场经济国家拉开的还快?

联系我们现在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争论,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人们有两种不同的担心:一种是对权力的担心,一种是对市场的担心。但是我觉得这两种担心可能还不是最要命的东西。如果权力和市场用一种畸形的形式结合到一起,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而我们的某些提法,会不会为这种畸形的结合提供一种意识形态的依据?

如果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结合在一起,形成这么一个循环:用“社会主义”的借口来聚敛财富,然后用市场经济瓜分财富,这是非常糟糕的。这个问题,从历史上看,最早是马克思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争论。马克思主义把社会不公平、不平等归结为私有制,自由主义把这种不公平归结为权力或者再分配。这种争论延续了几百年的时间。用个形象的比喻来说,关键是看哪个是老大,哪个是老二。老大一定是造成不平等的,老二一定是抹平不平等的。老大、老二的方向作用一定是相反的。但是,联系到世界银行报告中我们的贫富差距的迅速扩大,我个人的解释,用走路作比喻就是这老大老二“走顺了”:一般走路腿和胳膊的方向是反着的,一个向前一个必然向后,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胳膊和腿朝着一个方向使劲。

刚才曹教授在发言中说了,市场经济可能会加剧不平等,权力也可能会加剧不平等。原则的社会主义应该是一种公平的、共同富裕的,但是实践和理论有时并不合拍。我们当下可能要面对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是权力与市场的关系,我们老把它当作对立的。实际上对在这30年中获得利益的人们来说,一定不觉得这是矛盾的。市场和权力在某些条件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婚姻关系”,而且还境况颇佳,因此,我们现在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定要非常谨慎。我们特别要防止两种倾向:一、一种为老百姓着想的想法,会不会让老百姓更倒霉?二、我们想抑制社会不公平的这样一种想法,会不会更加加剧社会的不公平?把两个方面中最坏的因素叠加在一起,怎么办?

曹远征

个案为什么不能具有普遍性?

我想对崔之元的文章做点评论。崔文中所提到的事情,我都亲身经历过,也参与过讨论和调查。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时我们提出这个概念的时候,受到德国社会市场理论的影响。德国的市场经济实践当中一个基本理念:即市场经济能产生效率,但是市场经济竞争过度会带来问题,因此对其要有所限制;在制度上要求社会保障要独立于财政。当年国内将这一现象解释为人民资本主义或者是福利主义北欧模式。但是,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在概念上是认为社会和市场不可能是合二为一的;但是可以各自独立于外,互相协调。即市场提供效率,社会保障公平。而我们当年接受这一理念时,则是想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早的思想渊源就是从这里来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化 篇4

一、生成的逻辑起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设定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形式的客体, 也具有其自身的价值。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描绘的社会主义的价值属性或功能就是发展生产力、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社会主义能够成为人类实践的客体, 在于它具有可被人类利用的性质。社会主义的价值设定, 既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初始环节, 也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内控因素。

马克思主义被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以后, 便开启了中国的社会主义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为当代中国追求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文化大革命”我们出现了严重的失误, 其思想认识和理论的根源在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因而,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 我们要首先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 这是因为, 人们对社会主义怎样理解、怎样认识, 即怎样设定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直接影响和指导人们的社会主义实践, 直接影响到制定什么样的社会主义路线、方针、政策、办法。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 集中体现为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和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是一种价值矛盾, 即价值创造和价值需要之间的矛盾, 其中价值创造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 解决这一矛盾要靠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本质论也是一种价值论, 共同富裕是其指明的最终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本质论首先提出“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摆到了首要的地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和社会主义本质论都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首要价值目标设定为发展生产力。这一设定为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在这一价值设定的前提下, 寻找符合中国国情的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效实现形式, 成为社会主义实践的崭新课题。邓小平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 他指出:“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邓小平又创造性地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是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 就可以利用。”可见,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提出搞市场经济的根本出发点。总之, 价值标准高于制度标准, 先有价值取向, 后有相应的制度设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设定,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逻辑前提和生长点。

二、生成的科学依据: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我们的主观选择, 而是在中国经济社会矛盾的推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是我们自觉遵循发展生产力以及适应生产力发展和调整生产关系的规律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 就是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 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要求不断调整生产关系的过程。而生产关系的调整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生提供了现实基础。

列宁指出:“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 哪里就有‘市场’;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发展到什么程度, ‘市场’就发展到什么程度。”列宁的论述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分工、商品生产和市场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而揭示了市场经济产生和发展的现实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曾设想, 未来的社会以生产资料公有为基础, 商品货币关系将消失。因此, 单一公有制是排斥商品生产和交换的, 与市场经济难以结合。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兼容的视角论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生的必然性, 是一种逻辑悖论。我国是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社会化生产程度不高的条件下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的, 而且还一度追求公有制的“一大二公三纯”。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和高级形态的生产关系不相匹配。早在1962年, 邓小平就注意到要改变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和谐的问题。他指出, 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存在为最好, 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 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 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们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达到了理论自觉的高度。1981年6月, 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并不存在一套固定的模式, 我们的任务是要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在每一个阶段上创造出与之相适应和便于继续前进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基于上述认识,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就开始允许个体、私营经济的存在、发展和吸引外资, 个体、私营、外资、港澳台资等各种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改变了单一公有制的所有制结构, 为市场的发育和发挥市场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市场经济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已形成事实上的存在。1992年10月,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从市场经济在我国确立的过程来看, 商品、市场关系源于对原有生产关系的调整, 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的认识源于改革开放的实践。离开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就难以理解我们为什么要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离开了改革开放以来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的现实背景, 就难以理解我们何以可能和怎样建立起市场经济。同样, 离开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 就难以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我国确立的基本经济制度, 也难以理解为什么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三、生成的内在机制: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作为范畴是对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关系的反映。有人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理论上是矛盾的。把两个看似矛盾的东西糅合在一起, 形成一个新范畴, 这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成的内在机制。

悖论 (矛盾) 是理解现实的正常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原本对立的两种内容或两套体系安放在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之中, 这只能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含的内在矛盾中去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地包含着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矛盾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经典社会主义或成熟的社会主义是不可能和市场经济共存于一个同一体中的。邓小平在论及社会主义时有一个基本前提, 即这种社会主义是不成熟、不合格的社会主义, 或者说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应该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置放于邓小平理论的整个体系中, 从邓小平理论的整体规定性来思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站在这样的理论视角来理解,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提到的“社会主义”, 应该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而不是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成熟的社会主义。正因为如此, 我们又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不成熟、不够格的社会主义为前提, 而不是以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经典社会主义为前提。不成熟、不够格的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具有相融性, 可以形成对立统一关系。所以, 邓小平多次强调:“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邓小平的这一论断从根本上解除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根本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矛盾的性质不同, 解决矛盾的方式也不同。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之间矛盾性质的非对抗性, 决定了这一矛盾解决方式的非对抗性。解决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矛盾关系的方式不是矛盾的一方克服一方, 也不是矛盾双方“同归于尽”, 而是通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差别不断缩小最后达到融合而得到解决。马克思曾说:“两个相互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 就是辩证运动的实质。”

辩证法的融合转化, 不是简单的合成, 而是以一方合理的、有生命力的成分和因素为主, 以另一方中合理的、有生命力的成分和因素为辅的重组式的转化, 相互扬弃式的转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新范畴的产生, 是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对立统一矛盾运动的结果, 是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主、以现代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功能优势为辅的重组转化, 是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和现代市场经济的双重扬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生, 深刻地改变了传统社会主义的内涵, 也同样深刻地改变了传统市场经济模式。因此,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新范畴形成的过程是一个辩证生成的过程。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这种辩证生成机制, 是解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谜的一把关键钥匙。

四、生成的本质特征:一种新质的经济形式

目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定位还不甚清晰。主要表现在:一是称谓的杂多性。现有的称谓包括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等;二是概念内涵的模糊性, 典型的有结合说、条件说、混合说。结合说认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有机结合, 这一定义只揭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生的方式、方法, 没有说明产生出来的是一个什么东西。条件说认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 这一定义只是揭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生的条件、环境, 没有说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本质联系。混合说, 是许多西方学者的观点, 他们不知道究竟将中国的经济模式归为哪种类型, 只能冠之为“混合经济” (即不彻底的市场化、国际化模式) 。上述“三说”都只是看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新范畴的外部联系和外部特征, 没有抓住其内部联系和本质特征。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成机制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新的经济范畴和新的经济理论, 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史上继列宁的新经济和毛泽东提出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之后的又一次伟大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立意在超越, 应该从一种新质的经济形式去理解它。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完整的新概念。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是一种既符合现代型经济、社会的基本要求, 又具有社会主义属性的另一种新形态的市场经济形式。作为范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社会主义”几个字不能少。近年来, 我国一些媒体或学术论著, 只提市场经济, 不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强调市场经济多一些, 强调社会主义少一些, 甚至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变成两个毫不相干的东西。对我国建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西方一些学者、政要刻意回避“社会主义”四个字, 实质是否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异于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邓小平非常明确地提出, 我们搞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他说:“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 也结合市场经济, 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江泽民也指出:“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 这并非多余, 并非画蛇添足, 而恰恰相反, 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 就是点明我们的市场经济的性质。”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

党的十七大要求我们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 这是一项艰巨的理论使命。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 是事物内部相对稳定的联系。正确、全面地揭示事物内部的矛盾关系及其规律, 是揭示事物本质的方法。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及其规律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规律, 规定了我们所要建立的市场经济的性质、特征和要求, 也规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发展的方向、原则、途径和方法。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对立统一关系的具体展开或外在特征, 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的统一。

一是公有制为主体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统一。这种统一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成的现实基础, 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统一。这种统一是由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体分配方式;非公有经济的存在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决定了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

三是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统一。私有经济天然具有反国家调控的本性, 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国家在国家调控方面具有滞后性, 甚至会反向调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地包含着政府对经济调控的必然性。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调节的力度、水平和有效性都超于西方。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于或区别于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使微观经济富有活力和效率;又要发挥国家对市场活动的指导和调控的作用, 克服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内生缺陷, 使社会生产各部门、再生产各方面保持协调、平衡。所以江泽民指出:“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 二者是统一的, 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四是效率和公平的统一。效率和公平是人类经济生活的一对深刻矛盾体。资本主义只注重再分配的公平, 不能做到初次分配的公平;只注重游戏规则的公平或程序性公平, 不能做到结果的公平。所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可能达到效率和公平的有机统一。传统西方经济学认为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着替代或取舍关系, 即两者不可能同时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公平的优势与市场机制追求最大效率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 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 既可以保证初次分配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也可以保证再分配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从而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协调和统一。

五是劳动和资本的统一。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但并没改变资本和劳动的对立关系, 资本压迫劳动、奴役劳动是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新型的市场经济形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存在劳动和资本的关系。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解放生产力, 最重要的是解放劳动这个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体现社会主义这一本质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这一原则的确立就是尊重劳动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主人翁地位, 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尊重劳动的“人本经济”, 使劳动和资本取得平等关系, 使劳动与资本从对立走向统一。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对立统一关系, 为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提供了现实可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两类劳资关系, 即公有制企业的劳资关系和私人资产者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公有制企业的劳资关系是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基础上的劳动者分工合作和交换的关系, 是一种本质和谐的劳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具有一般劳资关系的性质, 但也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为私有企业的劳资矛盾是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矛盾, 不是两大阶级的对抗性矛盾, 劳资双方以契约或者合同的方式缔结起互利双赢的关系。对于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不和谐的劳资关系, 政府应发挥宏观指导的作用加以协调。

上述五个方面的统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所在。通过对这五个方面的本质特征分析, 可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过渡时期的经济形式, 或者说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形态, 是主体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方面的具体体现, 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新事物, 是史无前例的, 因此在理论上对其还要做深入的研究和阐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2]邓小平文选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3]列宁全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0.

[4]邓小平文选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篇5

一、市场经济

1.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

2.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3.优点: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4.缺点:

A.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B.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1)自发性:生产假冒伪劣产品(2)盲目性:一哄而上、一哄而下(3)滞后性:事后调节

C.后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5.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来进行资源配置。6.市场规则:

(1)形式: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

(2)市场规则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7.市场交易原则: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 8.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1)为什么 A.必要性:

① 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② 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③ 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对企业生存竞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B.重要性: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2)怎么做: A.国家:

第一,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第二,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第二,尽快完善信用监督制度和失信惩戒制度。第三,加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第四,开放信用服务市场

B.经济活动参与者: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特征

首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其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最后,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国家能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 3.宏观调控

(1)含义:宏观调控,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2)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3)原因:

①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的内在要求。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导致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所以,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不仅要求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而且需要有国家的宏观调控,来克服市场的种种缺陷,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② 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③ 意义:把市场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4)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A.经济手段:

① 含义: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 ② 方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规划、计划 B.法律手段:是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诞生记 篇6

1979成都会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首次提出

1979年2月16日,距离划时代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不到两个月。

在成都市政府的五福村招待所,由四川省计委、省物价委、省社科院联合发起的四川省价值规律理论讨论会拉开了帷幕。为期10天的大讨论中,130多位经济管理者和理论工作者们汇聚一堂。

时任四川财经学院(即现在的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系副系主任的袁文平受小组推举,作大会发言,提出了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结合,成为大会热议的焦点之一。

袁文平回忆说:“我发言六个小时,引起了轰动。” “讲完后就有人起来反对,说是鼓吹资本主义复辟。”

这次会议,后来被史学界称为“成都会议”。

成都会议之后,4月,另一场更大规模的价值规律理论研讨会、闻名全国的“无锡会议”召开,不少经济学家在讨论中采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法。

同年11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编委会副主席吉布尼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林达光等外国客人时指出:“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这一讲话虽然当时并没有公开,但无疑标志着,坚冰已在消融。

搞市场经济是否会产生资本主义?

1979年的新年,对四川人来说,难得的安宁与祥和。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粮食丰收,政治稳定,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初显,许多工人拿到了额外的奖金。

春节前,时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的林凌接到了参加四川省价值规律理论讨论会的会议通知。

1978年,四川省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除了扩大农民的自留地,四川还开放了集市贸易。但问题是:集市贸易,根据供求调节价格,其实就是市场经济,搞市场经济是否会产生资本主义?

在工业方面,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1978年,四川省提出扩大企业自主权,选择重庆钢铁公司、宁江机床厂等六家国营企业进行改革试点。

“这些改革试点,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要求承认企业的商品生产者的地位。这就直接把研究和创新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理论的任务,提到了经济理论界的面前。”袁文平说。

一直从事经济理论研究的袁文平接到通知,参加这次价值规律理论讨论会。四川财经学院院长刘洪康鼓励他大胆发言。 

“就像政治上的民主集中制一样”

2月16日,会议开幕。

会议首先分组讨论。四川省、市、地、州计划和物价等部门、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130多位代表分为四五个小组,每组30人左右。

轮到袁文平发言了。

“我很重视这个会。我想结合自己的调研,把这么多年的思考好好说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开不久,我们的经济到底怎么搞。”袁文平说。

袁文平决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主张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在计划指导下的市场,在市场基础上的计划,“就像政治上的民主集中制一样”。

袁文平代表小组在大会上作发言,题目是《试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同市场经济结合的问题》。他提出:全体劳动者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使生产同需要的直接联系成为可能,这就决定了实行计划经济的必然性;又由于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还存在国家、企业、集体、个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经济利益上的矛盾,要求在交换中采取商品形式,进行等价交换,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必然性。

《四川日报》采用新提法

“会议中间休息时,就有许多人议论纷纷。”

袁文平发言完之后,会场反应异常热烈。他后来从省物价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陈伯纯那里得知,会议内容甚至传到场外,许多人都知道这个会议上出了大胆发言。

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周振华和四川省委党校教授田善耕在发言中也谈到了市场经济这一话题。

周振华从经济基础、范围、性质等方面,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差异后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调节,必须同计划经济结合起来。它是计划经济的必要补充。”

田善耕谈到:“国家不仅通过计划来管理经济,更要用经济政策、经济手段,按经济发展的规律的要求来组织经济活动。”

“当时对我们发言的观点,许多人表示赞成,但也有许多行为谨慎的同志没有公开表态,他们在会后跟我说,很赞成我的观点。”袁文平说。

但还是有人提出了反驳。一部分反对者认为,没必要提及市场经济。他们认为,中国经济发展不快,问题很多,是因为计划本身没有很好地反映客观经济规律,应该对经济体制和计划方法来一个大改革,以便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

还有人担心,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结合,会导致资本主义。

袁文平在讨论中引用了马克思的一句话来反驳这一观点:“实现共产主义必须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就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也就是说,全部陈腐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

1979年3月13日,《四川日报》对成都会议给予了很大篇幅的报道。程珮传回忆:“经过部门同志讨论决定,在《四川日报》上也采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新提法,这在全国的报纸中是开了先河的。”

程珮传亲自写了题为《把计划经济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省价值规律理论讨论会侧记》的报道。

“在承认市场经济的情况下,那些质低价高的产品,自然不受市场欢迎,在竞争中会处于劣势。但……淘汰某些落后产品、落后企业,这正是国民经济兴旺的一种表现。”

 Rachel, you are out of my league.

你跟我不是同一类人。

 The more I worried about it, the more I couldn’t sleep.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 篇7

第一, 这一观念的形成与机械照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有关。今天, 当我们研读马克思恩格斯著作, 要找到他们关于社会主义能够实行市场经济的论述是相当困难的, 甚至是不可能的。反之, 我们却可以非常明确地发现,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未来社会必须实行计划经济。马克思指出:“在一个集体的、以生产资料公有为基础的社会里, 生产者不交换自己的产品;用在产品上的劳动, 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1]恩格斯也指出:“一旦社会占有生产资料, 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1]可见, 马克思恩格斯都认为, 公有制社会的本质就是社会占有生产资料, 实行计划经济。但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未来社会, 是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社会;是“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1];在这里, 劳动者的“劳动力当做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2];联合体将产品作为直接社会产品来生产, “耗费在产品生产上是劳动, 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1]

而今天我们搞的社会主义, 被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它并不等同于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未来社会, “特”就“特”在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用邓小平的话来说就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由于国家的存在, 劳动者联合体不可能是全社会范围的, 因而联合劳动也不具有直接社会性;由于存在着生产资料不同利益集团的公有制和劳动力的二重所有权, 作为经济实体就一定会产生要求独立的内在冲动, 就一定有单位利益之间的冲突;这样, 要想真正作到在全社会范围对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进行统一规划、统一使用, 那是作不到的[3]。如果不能认清这一点, 而一味照搬马克思恩格斯观点, 只能对现实社会主义造成更大的伤害。

第二, 这一观念的形成还与长期以来既成事实, 即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 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市场经济的状况有关。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最突出的特征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率先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 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对于没有任何现成经验可以借鉴的新生社会主义国家来说, 只能从马克思恩格斯那里寻求答案, 这就是:未来社会实行计划经济。苏联建国后实行了计划经济, 由于苏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其经济发展也取得过骄人成就, 因而“社会主义经济就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被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视为典范, 甚至作为判断姓“社”与姓“资”的标准。而现实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是市场经济, 因此, 市场经济就等同于资本主义, 也被人们认为是毋庸置疑的。

事实上, 市场经济作为人类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一种基本形式和运作方式是历史的必然。封建社会末期, 市场机制就开始出现, 市场经济萌芽。只是到了资本主义社会, 市场经济获得高度发展, 成了社会的主要经济运行形式。

二、社会主义中国能够而且必须实行市场经济

第一, 对前苏联经济体制探索过程中经验教训的总结。十月革命胜利后, 列宁很快把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付诸实践。在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实际上已经取消了商品货币关系, 但这一政策实行不久就遭遇困境。列宁总结其教训后得出:在小农占人口大多数的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中, 要在实践上取消商品货币关系是不能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列宁转而制定了新经济政策, 决定恢复商品交换、商品买卖, 发挥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作用。但由于列宁早逝, 这些有益的探索没能展开。斯大林上台后, 发动“向资本主义全面进攻”, 取消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随之也取消了商品市场, 完全把苏联经济纳上了产品交换和计划经济的轨道, 采取了极为僵硬的产品交换和计划经济体制, 这一体制一直贯穿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初期。当这种僵硬的计划经济模式在其发展潜力丧失殆尽后, 苏联经济就一直处于低迷停滞状态而难于实现转型。虽然战后几十年中苏联及东欧各国屡经修修补补式的改革, 但毫无例外地不是在内部矛盾面前浅尝辄止, 就是在外部干涉之下戛然停步, 一次次错失有利的历史时机, 以至最终归于失败。总结其教训, 可以得出:当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成为经济发展桎梏时, 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 而改革就是要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实行市场经济。

第二, 中国原有经济体制的弊端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建国后, 中国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一体制对于集中有限的财力、人力、物力进行国家重点建设, 奠定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保证人民的基本需要, 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这种体制的固有弊端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生产结构日趋复杂, 经济联系日益频繁而逐渐暴露出来, 突出表现在:一是只片面强调计划的作用, 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 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二是由于作为计划基础的经济统计工作薄弱, 手段落后, 统计数据不够准确, 使得计划缺乏科学性、准确性;三是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 导致企业缺乏应有自主权, 影响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得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活力;四是在计划安排上, 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同时, 对农业、轻工业的发展缺乏足够的重视, 使消费品的生产相对不足等等。对于计划经济体制带来的这些问题, 进行全面的改革已势在必行。

第三,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调节手段。在经济体制改革何去何从的历史关键时刻, 邓小平同志从界定计划与市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出发, 指明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1979年邓小平首次提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 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 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 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4]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 “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的偏见仍然禁锢着许多人的思想。针对这种状况, 1992年, 邓小平在视察南方谈话中更明确地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4]这一精辟论断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视为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既然计划和市场只是人们经济活动的具体方法和手段,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都只是资源配置的方式, 那么社会主义搞市场经济就不会改变社会主义的性质。1992年,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 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市场经济在提供经济高效率的同时, 也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即通常所说的“市场失灵”或“市场缺陷”:市场本身不能保证宏观经济总量平衡;不能有效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有效解决“外部性问题”;不能有效调节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分配差距等。因此, 在发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基础机制作用的同时, 还必须实行必要的国家宏观调控, 以弥补市场缺陷。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 二者是统一的, 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在当今世界, 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是不受政府调控的。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应该而且也更有条件搞好宏观调控。”[5]

第二, 完善市场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其中, 最重要的是法治环境。只有加强法治, 才能真正建立市场经济的规范和秩序。首先, 市场经济的主体资格需要法律确认, 其正当利益需要法律保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交易主体是平等的, 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行为必须要靠法律来规范。其次,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需要法律来维持。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必须是公平、合法的, 否则, 市场机制就可能失灵或扭曲。因此, 用法律手段来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必不可少。再次, 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也离不开法治。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 它不仅要求统一开放的国内市场体系, 还要求市场国际化。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 中国法律尤其是调整市场和涉外贸易方面的法律必须同国际贸易法律、规则和惯例接轨, 按照现代法制的要求, 加入国际经济法律体系。

第三,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社会系统中, 效率与公平缺一不可。社会要正常运行, 就要使二者处于基本的平衡状态。重公平轻效率, 就会导致效率低下, 动力不足, 社会不能正常发展;而重效率轻公平, 又会导致差距太大, 矛盾突出, 社会同样难以正常发展。在改革开放初期, 公平 (确切地说是平均) 有余而效率不足, 但在改革开放的今天, 我们利用市场机制, 拉开了收入差距, 鼓励少数人先富起来, 结果又出现了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态势。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10-323.

[2]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95.

[3]巫继学.社会主义对市场经济的再发现[EB/OL]“.学说连线”http://www.xslx.com.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236-373.

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篇8

1、市场经济的含义:

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 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2、市场和市场经济

(1) 狭义:有形市场, 商品交换的场所 (无形市场) 。

(2) 广义:包括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3、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交换要以人价值量为基础, 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的作用

第一: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第二: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 改善经管理, 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三:促使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4、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1) 平等性;表明交换双方没有社会地位的差别, 身份平等;表明必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任何人都不得利用强制手段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

(2) 竞争性:竞争是商品交换得以进行的前提, 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 市场价格在竞争中形成, 优胜劣汰。

(3) 法制性:健全的法制是维护公平竞争的保证, 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保证.是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反映。

(4) 开放性:是市场经济的内在属性和要求.有利于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经济活动参加者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广泛利用他人和国际的优秀生产和科技成果, 优化配置国内资源, 充分利用国际资源。

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问题是当代世界最为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对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 而且这个实践本身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和贡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那么, 什么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呢?按照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就是整个社会的共产 (共同占有和共同生产) 、整个社会的自由联合劳动、商品生产和竞争的消除、阶级的消灭等等。显然, 这样的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形式是不能结合的。但是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的科学社会主义, 即共产主义而言的。而当代实践中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所说的由发达资本主义脱胎的科学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是两种不同历史形态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正是基于当代实践的社会主义而不是科学社会主义最高形态共产主义。就实践中的社会主义而言, 我们的基本定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我国现阶段社会性质的根本定位。

公有制形式本身不等于社会主义, 较低生产力水平意义上的按劳分配实际上必然导致平均分配。这样来理解社会主义实质上降低了社会主义的标准, 模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所说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当代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是后发展国家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是另一种历史形态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这种基本制度本身就包含着私有制在内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多元的产权关系、包含着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存在的条件。在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下, 多元产权主体的存在提供了市场经济生成与发展的社会环境。

从历史上看, 商品经济的生成确实是同私有制联系在一起的, 但在私有制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商品经济并没有演化为以市场为中心在社会范围的配置资源的市场经济, 这说明市场经济的存在是以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水平为前提的, 而分工越发达, 单个私人资本容纳社会生产力的能力就越有限。社会分工与社会生产力这一矛盾的解决, 一是通过建立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度, 实现生产资料占有、使用的社会化, 二是通过生产要素组织方式的变革实现财产占有与运作的社会化来解决的。从社会制度的角度来看, 我们选择了公有制度而西方国家则是通过选择了股份公司等企业组织形式来解决这一矛盾的。但问题的关键是, 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没有消除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必然性, 资本主义国家也没有因财产一定形式的社会化运作而使其经济体制演变为计划经济体制, 所以, 把市场经济区分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是不科学的。市场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手段, 它直接联系的或调节的对象是生产要素或财产的组织单位——企业, 而不是所有制制度。市场制度所要求的是采取什么样的生产要素或财产组织形式使企业既能适应财产社会化运作的要求, 又能按照市场价格信号组织生产和经营的经济主体。社会主义国家完全可以通过对公有制财产组织方式的创新和所有制社会结构的调整, 为市场经济的运行创造条件。

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篇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经济方面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为: (1) 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上,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其中公有制 (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必须处于主导地位, 其他经济成分: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只能处于对社会主义有益的补充地位。但是无论公有制经济的企业, 还是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的企业, 在进入市场后, 一律遵守公平竞争的原则, 通过平等竞争发挥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 (2) 在收入分配体制上, 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原则。同时, 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通过运用包括市场手段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 既鼓励先进, 促进效率, 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又设法缓解社会分配不公, 防止两极分化,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 在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上, 坚持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4) 在政治保证和社会环境上, 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总之,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

1、现代企业

客观地说中国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业并没有建立起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 具体表现是产权不清晰, 投资主体不明确, 企业盈亏责任无人承担, 部分行业和企业垄断地位没有打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各方面的关系和利益。我们要从明晰投资主体入手, 探索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的具体途径和形式, 实行政府社会职能与管理国有资产职能的分开,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职能与运营职能的分开, 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运营体系;要进行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的战略调整, 特别是要加快民营企业的发展, 对国有企业加快实施破产、兼并、重组的步伐, 以实现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要大力调整企业资产负债结构, 解脱企业历史上形成的不合理债务负担, 在未来的几年内, 要加速国有经济从一般竞争性、赢利性领域中退出, 还企业自由人的地位, 还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

2、政府

政府对经济运行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保障作用, 指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二是参与调节作用, 指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对经济运行进行间接的调节和干预;三是间接的资源配置作用, 指通过规划、政策、总量调控以及适度的直接参与, 来对资源配置产生影响。但所有这些都是通过对市场引导来实施的。政府高于市场, 政府通过对市场的调节而调节经济。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大脑, 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体系实施监督和调控。

3、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

市场经济是一部精良而复杂的机器, 它通过价格和和市场体系对个人和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进行协调。人们经常认为, 没有人为干预的经济其秩序必然是混乱的, 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 在大部分情况下没有干预的经济照样有序进行。市场机制在整个市场经济体系中, 是调节的第一手段, 是调节的基础手段, 是调节的最强有力的手段。

实践证明, 市场机制是迄今人类发现和运用的最有效率的经济运行机制。但另一方面, 市场又不是万能的, 市场有失灵的时候, 也有失灵的地方。市场必然导致经济上的垄断, 不能消除有害的外部性, 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要, 不能保证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 不能自动保持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这些统称为“市场失灵”或“市场缺陷”。政府要做的事是通过采取一些列措施, 对市场体系进行医治和修补, 使之重新恢复生机与活力。但是当市场体系中的一些问题非政府能予医治与修补时怎么办?这就要求市场体系中的社会机制予以帮助。社会机制就是社会组织通过一定的行为, 从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各个方面对经济活动施加影响, 以此促进整个国民经济良性运行。

4、供给与需求

商品经济是供给与需求的统一体, 在货币诞生之后, 供给与需求相对分离, 因而产生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但供给与需求作为矛盾的统一体, 始终存在并贯穿于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之中, 两者既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又相互依赖、相互转化。一段时期, 供给处于支配地位, 对商品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一段时期, 需求处于支配地位, 对商品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因此, 供给与需求的暂时不平衡并不可怕, 它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表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化 篇10

一、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及其主张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在市场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以及如何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等方面, 作出了系统的回答。

首先, 市场是一种手段, 不是资本主义国家固有的, 社会主义国家可以而且应该利用市场。在米勒的“合作制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中, 就提出了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手段, 社会主义需要市场的观点。米勒在《一种社会主义的构想它的动作及其问题》的论文一开始就说道:“苏东欧共产主义制度的瓦解再次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即在发达的社会, 是否存在一种可以接受并得到广泛支持的社会主义形式。极为坦率地讲, 共产主义的经验教训使人想到, 这样一种制度必须依赖市场机制。”[1]从米勒的这段论述可以看出, 他认为市场不过是一种组织经济的手段, 它与社会制度的性质无关, 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依靠市场、市场机制。证券市场社会主义者罗默在《社会主义的未来》一书中宣布:“这本小册子的任务, 是提出和捍卫一种把市场体制的力量和社会主义力量结合起来的新模式。这种模式既要考虑效率又要考虑平等。”[2]从这段话可以看出, 罗默认为市场体制与效率相关, 而社会主义与平等相关。由此可见,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者均认为市场是中性的, 而且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 可以带更多的效率, 社会主义应该实行市场经济。

其次, 在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上,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者认为社会主义应该做到真正的平等和民主。罗默指出:“社会主义的目标最好被考虑成一种平等主义, 而不是被考虑成一种具体的财产关系的实施。换句话说, 我的意思是, 社会主义者评价财产关系必须根据这些财产关系提供平等主义的能力。”[2]他还进一步论述了这种平等。他认为, 社会主义者需要的是在自我实现和福利、政治影响及社会地位三个方面的机会平等。关于平等, 从这些论述可以看出, 市场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上, 是对现存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批判, 提出要实现经济平等、政治平等的价值目标。

再次, 在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上,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普遍主张实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但其实现形式是多样化的。罗默的证券市场社会主义, 设想让每个成年公民从社会领取数量相等的有价证券, 用以购买企业的股票收取股息, 但不得买卖证券, 死后证券回归公共财产。米勒的合作制市场社会主义更强调合作社会内部经济剩余的“公有”, 与此同时, 他还强调劳动者当家做主民主管理企业, 公平分配。施威卡特则强调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和工人的民主管理, 国家的基本财产被视为集体财产, 由利用他们的劳动者来掌握。总之,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均认为劳动者要占有生产资料, 实行公平分配。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及其主要内容

1.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不是区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标志。“计划多一点, 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3]这就从根本上打破思维定式, 突破了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 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的传统观念和思想束缚, 实现了思想解放。

2.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发展生产力。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标准来评判市场经济的优劣与是非, 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谈话多次指明这一中心思想, 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内涵。“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 多年的实践证明, 在某种意义上说, 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就更能解放生产力, 加速经济发展。”[3]

3.市场和计划都是经济手段, 是方法, 具有工具价值, 不是目标价值, 是为目标价值服务的。“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 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 就是社会主义的, 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3]

三、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与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一)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与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联系

1.两者均认为市场是手段和工具, 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20世纪80年代, 英国市场社会主义提出联姻论。联姻论既批判了社会主义思潮由来已久的所谓市场与社会主义颇难相容而不能联姻, 计划与社会主义联姻不可分解的观点, 也批判所谓市场与资本主义之间联姻不可分解的观点。联姻论认为资本主义完全脱离市场是极不可能的, 但市场完全脱离资本主义则是极可能的。美国的经济民主的市场社会主义者施威卡特认为, “把资本主义等同于市场是保守的自由放任主义的辩护者和大多数市场改革的左翼反对者的致命错误”[4]。在施威卡特看来, 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固有的, 社会主义可以而且应该搞市场经济。

同样,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社会主义只能搞计划经济这种传统思维定式进行了突破。1979年11月26日, 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编委副主席吉布尼和加拿大吉尔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林达光等时, 邓小平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 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 这肯定不正确。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 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3]

2.两者对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资源配置中的地位认识趋同。当代市场社会主义者认为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 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主导作用。在市场与社会主义结合上,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者突破早期的兰格模式市场为辅以及后来苏东欧改革中的计划与市场并存的二元制论, 形成了市场机制主导论。其核心思想是:市场机制是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主导机制成资源配置的主要形式。

与之相比, 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过程中, 同样经历“计划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几个阶段。“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 也结合市场经济, 但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5]这是1979年邓小平对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关系的思考。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时, 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3]。关于资源配置上, 要引进市场经济, 实行有计划的市场经济。1992年,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中, 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4]实际上, 这就表明市场经济可以作为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主导机制, 同年, 党的十四大召开时, 就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目标。

(二)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的区别

尽管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存在着许多惊人的相似, 然而, 两者都有本质的不同。从两者的产生的背景、理论主张和实践效果来看, 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

首先, 从理论产生的背景来看,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是西方左翼理论家对苏东剧变的困惑和对现行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的双重反思中建构起来的, 主张通过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 改变或替代资本主义社会, 实现社会平等、公正。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则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曲折后的反思, 同时又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 它是集正反两方面教训, 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主张通过市场经济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提高效率, 促进经济发展, 从而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

其次, 从理论主张来看,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是想通过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改变资本主义现行的经济基础和发展的政治民主平等自由。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已突破了经济障碍, 同时涵盖政治上的真正的民主平等自由。如“合作制市场社会主义”米勒代表作《市场国家和社会: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更多地从非经济视角研究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基本立足点是:社会主义如何发展市场经济来解放发展生产力, 消灭贫穷, 实现共同富裕, 其理论主张是经济方面的, 通过引进市场机制, 发展经济, 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再次, 从实践效果来看,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心脏英、美等国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 探讨如何在资本主义社会当中发展社会主义, 以市场社会主义替代现行资本主义,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描述只能说是一种天才设想, 带有浓厚的乌托邦色彩。从现存资本主义社会通向他们理想的市场社会经济模式的中间道路如何走?依靠什么政治力量来实现变革?当代市场社会主义对此避而不谈。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途中, 提出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案, 有广泛的实践基础, 并且在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中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 取得了丰硕成果。纵观改革开放三十年, 中国的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生产力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参考文献

[1][美]黄安年.争鸣[R].1991年夏季号:406.

[2][美]约翰·罗默.社会主义的未来[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6:6-114.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148-373.

[4][美]伯特尔·奥尔罗.市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学者的争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终产品 篇11

在人们热议供给侧和需求侧关系的今天,大家都承认供给和需求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那么我们针对性地强调某一方面时,就千万不能陷入“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窘境,若要避免这种情况,就必须用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宏观思维折冲樽俎二者的关系。今年年初,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一次讲话中,就对供给侧、需求侧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关系,做了清晰明确的说明,他讲的中心意思就是:从马克思政治经济的角度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就是要使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且不断升级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求,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计划经济的三个法则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当时国内外一些经济专家认为,国家可以有三种法则制定国家的计划经济。

第一个法则是资源法。即从本国资源出发,政府制定国家的经济发展计划。这种计划强调了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有利于外贸的资源出口业务,可以赚取大量外汇,对于像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我国的人均资源并不丰富,即便是年年净出口,年年顺差;赚取了大量外汇,硬通货充满了外汇管理局,我国也是一个重商主义的国家,还必然会坠入一个殖民地经济类型的国家。

我国当然没有这样做,但利用矿产资源,大力发展冶金工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中,我国也确实吃过不少苦头。那时人们认为钢铁工业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强国之纲,抓住此纲,钢铁翻番,其他各行各业都要与钢铁翻番看齐,这就是国民经济的积极平衡,否则就是右倾主义的消极平衡。1957年我国钢产量570万吨,1958年钢产量要翻番到1070万吨,1959年再翻一番要到2040万吨。钢产量上去了,那么煤炭、能源、电力、交通、机械工业和轻工业都必须向钢铁元帅跟进相配,这就是以钢为纲,大跃进的缘由。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只用资源产品的单项指标是无法科学地制定国家的计划经济的。

第二个法则是部门法。即从政府各部门的增产目标出发,计划安排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实际上实行的是这种经济模式。那时工业的各行各业都有权力极大的政府部门掌管,如冶金部、煤炭部、建工部、交通部、铁道部、邮电部、森工部、纺织部、轻工部,单是机械部就分有7个大部,在其上的则有国家计划委员会,其权力更大,可以说是分权半个国务院。

当时,计划经济形而上学的思维是:只要有党的领导,再加上万能政府的运作,计划经济就可以满足人民衣食住行用的各种需要。这种思维发展的顶峰,就是1968年8月河南省遂平县成立的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在讨论公社内部职能部门时,主流的意见就是国务院有什么部门,公社内部也应有什么部门,经过激烈的争论后,最后设立了8个部门:财经部、内政部、文教卫生部、工业交通部、林木部、农业部、商业粮食供销部、武装保卫部,同时设立计划委员会、公社办公室。当然设立公社外交部、国防部的意见未被采纳。我国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成立于1958年,撤消于1983年。

计划经济无法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需求,一方面是人民需要的生活品奇缺,另一方面是国家仓库里却大量积压着产销不对路的机床、设备,这些库存只有产值的统计价值,少有现实的使用价值。万能政府对此也一筹莫展。所以用这种方法制定计划经济,最后也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

第三个法则是最终产品法。计划经济对此也稍有注意过,理想的国家计划经济曾有一种许诺,即计划生产多少粮食、肉类、布匹等少量生活必需品,则按比例发行多少货币。据经验之谈,发行1元人民币,则必须保证有8元的产品放在商店里,但其货币与商品1∶8元的目标一直没有兑现过。不但未兑现过,反而要用钱加票证购买生活物品。

在计划经济体制中人们能够消费的生活资料是最终产品,那么生产资料的产品是否也可以消费呢?生产资料的产品同样可以消费,但不是人们直接消费的最终产品,而是中间产品,如第一部类部门生产制成的机械设备,如生产的工业原材料,如在生产过程中的在制品,我国计划兴建的、跨年度的大型工程,大型工矿企业也是中间产品。第一部类的生产对我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它不能孤立地自我发展、自我服务,它必须要为农业、手工业的机械化服务,为轻纺工业服务。只有生产资料的中间品物化、摊销到生活资料中去,成为最终产品的一部分,整个社会生产才算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强调最终产品重大意义的最有力者是于光远同志。他在1979年关于生产目的的大讨论中反复强调了这一重要观点。他认为“如果要用一个综合的指标来表示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话,最终产品的增产是最合适的。”同时,他认为:“中间产品的生产能力形成之后,(就)可以更快地实现最终产品的迅速增长。”

最终产品既包括最重要的消费品,又包括科教文卫,社会管理和国防建设所需物品,还有出口产品。也就是说,我国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生产的产品都被消费,产品的使用价值都得到体现,这样的产品才算最终产品,而社会现阶段的生产才算完成它的生产目的。

但计划经济体制无能力容纳最终产品消费的经济运行,如果考虑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可以容纳的最终产品消费的经济体制,只能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

需求总量是指什么?

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把制定的计划经济的三种方式,完全被市场经济体制改观了。以前根据的资源法,我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又一次肯定了市场的作用,说市场要在资源配置上起决定性的作用。问题是哪种企业有权利享有资源,考核标准是什么?我认为在考核企业占用资源、利用资源,在保护环境生态资源上,谁的生产率最高,谁的投入产出比对自然环境来说不是负数,最优者就应先得。别的不说,就说最优者的功效,就是对社会主义事业和命运的最好贡献。如果说有些国有企业没有这种竞争力,也可以说明,这些企业不是没有优势,不是没有能人,而是位置可能没有摆对,它们可能在竞争领域之外的自然垄断、国家重点安全领域中发挥的作用会更好些。当然,民企占有宝贵的资源,还应有若干法规、政策与之配套,贫富差距不能形成巨大差别。

以前根据的政府部门法,现在也有了重大改变。原先政府各部门下达的指令性指标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废止,过去每年召集的计划工作定各项工业指标的会议已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代替,会议只对来年的经济发展做宏观性指导,具体体现在GDP的增长上。今年的GDP也采取了6.5%-7%的区间上浮动,以后又对过剩的几大行业做出了限产、压产的指令。市场经济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那么政府呢?政府则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怎样才算更好发挥作用呢?我认为主要不是在资源配置上,而是在新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要主导全民的公共品、公益品和福利保障制度的建设,让人们分享改革的成果,放心消费,积极投入改革事业而无后顾之忧。政府如果这样大刀阔斧地去做,何愁群众不拥护政府,何愁社会不安定祥和。

以前依据的最终产品法则,今天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我们说的需求总量是什么呢?根据国民经济的统计方法,GDP应该等于总供给,同时也应等于总需求,但合理的总供给应是有效供给,总需求也应是有效需求。但我国的GDP统计中,往往把许多无效供给也进行了统计,如许多形象工程,政府的重复建设项目,其中就包括大量的过剩性生产。这种统计有它的历史必然性,但于光远同志过去提的按照最终产品法,规划我国经济发展的建议就有了重新考虑的必要了。因为这种方法既体现了最终的有效消费,又避免了大量无效生产的浪费、过剩,合乎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我认为社会的需求总量,也可看做是社会生产的最终产品的总量,于光远同志认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这么做,很难很难,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则没有理由不这样做。这次我国的产能严重过剩就提示了这样做的必要性。而生活资料的最终产品现在普遍使用了条形码的标识,又出现了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新技术、新产品,也给这样做的可能性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国策之后,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经济情况,就是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迅速成长,其在GDP、劳动就业、税收等方面或占半壁江山或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比例。在计划经济体制、全民公有制的国家里,它生产的最终产品,只能是生活资料的最终产品,但非公经济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单一生活资料的局面,非公经济不但生产生活资料的最终产品,也生产生产资料的中间产品。由于非公经济生产的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有利于人们的物质消费,这就是它飞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满足人民需求的生产活力,无论如何是无法再退回去的。为此,我国建立起来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就是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改革举措了。

如何认识今后国民经济的最终产品

我国在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之时,人们要求温饱,在日用品中大量最终产品的需求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本世纪初是住宅、汽车,同时一直潜伏在广大居民生活中,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汹涌喷发了,这就是对教育、医疗、养老、文化最终产品的需求。这是我国需求侧一个薄弱层面,也是要说的供给侧应注意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认识最终产品的使用价值?古典经济学派和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都讲商品的使用价值,现代经济学派则回避这一问题,讲边际效用,有其道理。但我国则应讲最终产品的使用价值,和西方发达国家混同未必有好处。如中药和西药,同样能治某种疾病,一盒西药100,中药一盒是1块钱。医保中到底偏重于报销何种药呢?根据使用价值的原则,就应偏重报中药,中药如果价格太低,可以适当提价,而绝不能让这种有使用价值的中药无利可图而衰亡。又如,国家机关用车,在使用价值相若的情况下就应用国产车。国防费用应摊销在我国的税收上,要使武器装备的使用价值更优良,如果要生产世界一流装备,那就要走我国动车机车的发展道路,既学习国外技术,又要自力更生。重视使用价值,就是重视最终产品的生产。

第三个问题,重视使用价值的生产,就是重视商品的生产,就是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但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金融的支持。我国现在金融市场如何呢?我认为若干经济杠杆撬动的天量货币很多都流向股市、楼市、汇市、债市等金融市场。资金在金融市场中循环,在空转中就能以钱生钱,无需注入实业,不生产有使用价值的商品就能赚钱,谁还关心最终产品的生产。比如,高于银行基准利率4倍、倍的高利贷,不就是这么赚钱吗?实体经济不是打工皇帝,而是长工,是雇佣工人,银行可以躺着赚钱,实体企业在高利贷盘剥下,关门倒闭者已不知凡几。问题完全不出在商业银行身上,而是出在金融顶层设计的制度上。

第四个问题,说了那么多最终产品,那么又把我国的重工业,第一部类的生产置于何地呢?关于这一问题,耀邦同志也有所回答。1982年他在一次座谈会上说到苏联、东欧一些实行计划经济政策的国家,其建设道路并不可取;另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追逐高额利润、过度竞争的发展道路,我国也不能学。我国的发展道路应是:“既中国的、社会主义的模式。可否这样说,不是先有第一部类的发展,而是第二部类的发展促进第一部类的发展,因为人民的需要和消费总是走在前头……现在消费品的生产搞起来以后,实际上它也正在促进第一部类的发展……你只有把需求搞清楚,你才能考虑安排发展些什么?发展多少?”耀邦同志“中国的、社会主义的模式”,我认为不仅有其经济内容,也应有其政治内容。

第一部类是指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第二部类是指生产生活资料的部类。他说的意思是说生产资料的生产不是不要发展,而是生产资料的发展要促进生活资料的发展,而不是生产资料的孤立发展,也就是说重工业要服务于轻工业,服务于农业。社会主义资本的原始积累,不是利用“剪刀差”剥削轻工业和农业,而是利用其他产业的利润和原材料为重工业打开积累和市场之门。耀邦同志解放初,曾在西南行政区工作过两年半。我国第一条自建的成渝铁路,就是用该区的农业税和轻工业利润修建起来的。

第五个问题,1979年10月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大讨论,不是孤立进行的。在前两个月,中国科学院侯学煜教授就提出了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四化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这也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讨论应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后中央“五个一号文件”、“中央书记处对北京市全面规划和建设的意见”以及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都反映了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一根本思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化 篇12

一、诚信原则的内涵

诚和信, 是中国伦理思想史的重要范畴。诚, 是先秦儒家提出的一个重要的伦理学和哲学概念, 孟子认为, “诚”, 不仅是天道本体的最高规范, 也是做人的规律和诀窍。信, 含义与“诚”、“实”相近, 汉董仲舒将“信”与“仁、义、礼、智”并列为“五常”, 视为最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诚信, 首先是一个道德范畴, 《说文解字》将其解释为:“诚, 信也”, “信, 诚也”。诚信的本义就是要诚实、诚恳、守信、有信, 反对隐瞒欺诈, 反对伪劣假冒, 反对弄虚作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素来有诚信的美德, 传统伦理中, 作为人的一种基本品质, 诚信乃为人之本;对于社会单位而言, 诚信乃立业之基;对于国家而言, 诚信则更是立国之本。这样的教诲几乎贯穿于中国人的一生。

一般而言, 诚信是一种以信任、承诺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关系现象, 是观念、行为和制度的集合体。在西方, 诚信观念发端于古希腊, 诚信原则作为法律原则起源于罗马法 (Roman Law) 。在该法中, 诚信原则被称为“善意”原则, 规定在商法中, 从此诚信这一伦理道德规范被提升为法律规范。恩格斯曾经指出:“罗马法是简单商品生产即资本主义前的商品生产的完善的法”, 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①此后, 1840年法国民法典、1900年德国民法典、1907年瑞士民法典等相继将诚实守信原则置于其中, 从而使诚信原则适用范围扩大至整个民法领域。从法律演化的角度看, 诚信原则在法律中得以吸收并逐步得到普遍运用, 正是法律不断发展并得以完善的重要标志。②古今中外, 明哲圣贤、治国之君和普通民众之所以如此重视诚信原则, 之所以将其纳为道德、法律的重要内容, 原因在于人们都深切认识到, 诚实和信用都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经济社会关系所要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没有诚信, 不可能有道德;没有道德, 整个国家、社会就要陷入混乱失序, 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人类延续和发展所不可或缺的活动就无法有效进行, 整个经济基础就要断裂, 上层建筑就要坍塌。从一定意义上说, 诚信是社会生存和延续的生命线。因此, 诚信原则和精神是任何时候、维系任何一个社会正常运转和向前推进的基本准则。

二、网络经济对诚实守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世纪70年代银行电子结算业务全球化为网络经济的发端, 1992年美国克林顿政府倡导建设国家信息高速公路, 此后德国、日本等国相继在国内发起大规模信息化运动, 发展中国家也纷纷“触网”, 希望能追赶发达国家的步伐, 网络经济由此逐步成型。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成、尚未完善之际, 又迎来了网络经济的大潮。网络经济, 或称信息经济, 数字经济, 其实质是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一体化配置, 现代电子通信技术只是其介质和平台。在带来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促进传统生产关系改变, 以及人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更的同时, 网络经济对经济伦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求置身于其中的经济行为主体确立起新的、更适应新兴经济形式和生产方式特点的经济伦理规范。

世界上没有不付出代价、不承担风险就能享受的收益, 如何在承担网络经济风险的同时, 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收益, 是摆在每个业内人士和理论研究人员面前的重大课题。网络经济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方式, 它将市场的范围推向极至, 对于人们生产和贸易行为中的诚信理念和原则,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经济中, 人们基于亲缘、地缘等关系, 相互之间的诚信很容易建立和保持。而在网络经济时代, 由于人们现在是与无法见面的交易对象进行贸易活动, 经济活动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 因此更需要以诚实守信为经营基本原则和理念, 才能使交易得以完成, 使网络经济在良性的轨道上运行, 企业和个人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建立起良好的运营网络, 从而实现更加丰厚的利润。

长远来看, 诚实守信是成本最小的经营原则, 是企业最经济最稳健的经营之道。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批判地继承了“诚”这个范畴, 肯定诚实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规范。从最深层次的根源来说, 诚实守信同样来源于人们社会经济生活的实践, 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的决定和制约。综观世界经济发展史, 市场经济越发展, 其早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常采用的小小的欺瞒和哄骗手段能够得以实施的机会和空间就越少。因为随着生产力的加速发展, 每一个商品生产者和市场交易者都深刻认识到, 时间就是金钱, 是最可宝贵的财富。作为每一个商品生产者, 作为每一笔市场交易的双方, 与其煞费苦心地将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侵占和欺诈上, 不如将其用于改进技术, 改善经营管理, 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升交易效率。由于诚实守信能使人们节省交易时间、交易费用和辛劳, 因此从长远着眼, 诚实守信是成本最小的经营原则, 是企业最经济最稳健的经营之道。一旦树立起诚信品牌的企业和个人, 既能够在日常生产经营中更便利、更快捷地获得资金, 并建立起稳固高效的营销渠道, 又能在危机来临时以更小的成本规避更大的风险。基于此, 在实行了几百年市场经济的当今西方发达国家, “诚信是最好的竞争手段”等理念已经成为普遍的信条和维持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经济伦理规范和经济法律的基本规则。维护诚信和可以预期的交易远景, 是网络经济中交易得以实现的至关重要的前提和保障。网络经济时代, 要想跻身于成功者之列, 经济行为主体很大程度上要靠信誉来维持生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诚实守信就是网络经济的关键词, 是网络经济的灵魂和命脉。

三、更高的诚信度能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1.诚实守信意识的提高是网络经济条件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心理基准

作为单个人, 诚实守信是一种高贵的品格;作为一个社会, 重承诺、守信用是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要素和需求。一个以诚实守信为荣, 以背信弃义为耻的社会, 必然经济发展顺畅, 政治廉洁高效, 社会文明进步, 人民心情舒畅, 生活愉快, 这些都必将从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有力地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恩格斯指出, 诚实守信, 首先是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规律而存在和延续。据有关资料统计, 最近几年, 全球互联网将达到10亿人。③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借助于现代电子通信技术这个介质使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突破了一国的范围, 网络经济在全球范围内日趋扩展, 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以光速在全球每个角落流动, 资源配置效率极大提升。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从信息流动到管理决策, 从物流到资金流, 以及商业模式的改变, 我国也日益深刻体会到数字化网络技术对于我们的深远影响。现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面对的是一个范围更大、领域更广的市场环境, 经济行为主体面对的是一个日趋透明的市场环境, 信息日趋完全, 任何失信行为都会被广而告之, 最终导致市场主体商业机会的丧失。从一定意义上, 实施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的企业将受到“惩罚”是可信的。也就是说, 网络, 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 还提供了一个完备的舆论监督的渠道。丧失了商业机会的市场主体, 就等于断送了在市场上赚取利润的前程。因此, 为了能在市场中更长久地存活, 实现更丰厚的利润, 企业和个人必然会选择提高诚信意识、采用诚信手段进行竞争的理性行为。与之相应的社会征信体系的建设, 又能强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使之在一个健康的社会心理、合理合法的经济行为基础上稳定高效持续地运行。企业和个人虽然是为了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坚持诚实守信原则, 但这种自组织的诚信的涓涓细流汇集在一起, 就构成了全中国奔腾不息的诚信大潮, 必能给国民经济增长、国际竞争力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奠定坚实的伦理道德规范和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保障。

2.社会征信体系的建立是网络经济条件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体制保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要使价格机制这一指挥棒下的经济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使竞争机制、供求机制、风险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等经济杠杆充分发挥其作用, 就必须加强信用建设。有人说, 现在中国不缺人, 不缺资金, 缺的是诚信, 诚信是中国最缺失的资源。说法虽有失偏颇, 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目前诚信缺失所及程度。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确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 据测算, 每年因生产和销售伪劣商品、拖债毁债等商业性失信行为, 我国的经济损失高达5000亿元。④减少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 在市场机制的完善中加强信用建设。同时, 在全社会树立起诚信意识, 建立起全社会的征信体系,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以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诚信意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基石, 征信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体制保障。

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来临, 由于经济主体对交易对象是否诚信、是否遵守基本的经济伦理规范, 在查询其信用记录之前, 并没有确切的答案, 于是庞大、全国一体化、性能非常可靠的社会征信体系的建设就成为一个关乎经济主体切身利益的问题。征信体系的建设, 能够对交易对象的信用度进行考察和披露, 既是为了证明经济主体的诚信, 更是为了在建设的过程中, 帮助经济主体建立诚信。两者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若关系处理得当, 使之达到一定均衡, 必将使企业和个人积累起相当高质量的信誉财富。阿里巴巴作为全球最大的B2B电子商务平台, 较早地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其推出的“诚信通”是他们为从事商业活动的机构或个人提供的一种全方位网上贸易服务, 并对享受该服务的对象进行第三方认证机构核准认证身份。同程网则以诚信录档案和相互评价为核心, 建立起我国最大的旅游信息平台和最大的旅游交易平台, 同时还是我国最大的旅游支付平台。无论是阿里巴巴的诚信通, 还是同程的诚信录, 都记载着被赋予了全新时代内涵的诚实守信这个为人之本、立业之基的古老伦理规范在现代社会生产经营活动中和人们心目中不可取代的地位, 也必将打造一个网络经济的诚信时代。

总之, 网络经济在全球的兴起和发展, 对诚实信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而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上, 诚信度的提高是其重要前提和保障。要使诚实信用原则在我国得到真正巩固, 全社会的诚信度得到切实提高, 除了充分发挥道德教育的功能, 建立起全社会的征信体系以外, 还需要加强法治建设, 建立起信用法律体系, 以法制的力量纠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种偏差。此外, 加速政府职能的转变, 建设法制政府、廉洁政府、信用政府, 也是在诚实信用原则保障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由之路。建设一个诚信的社会, 需要各方面持续加强努力, 使之形成大于个体之和的合力。随着我国全面加入WTO, 诚实信用原则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国际经济对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注释

1 理查德·T·德·乔治著, 李布译.经济伦理学 (第五版)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2陈平.诚实信用原则与市场经济规范[J].学术探索, 2006, (5) :138.

3牛飞亮.网络经济与企业数字化改造战略[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6.

上一篇:检测原因下一篇:程序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