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西文化(精选4篇)
水西文化 篇1
水西文化起源并发展于乌江鸭池河水以西, 是述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西在黔西北历史上存在了一千七百四十多年, 水西彝族为黔西北高原的开发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同时创造了灿烂的水西文化, “水西”也演变为一个特定的政治区域名称。水西文化在中国彝族历史文化和中国历史文化中是一个辉煌灿烂的章节, 它覆盖毕节试验区9个县区, 时间跨越史前文明、夜郎文明、古彝文明。水西文化积淀的各种遗存已经成为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 为建设特色鲜明的新毕节提供人文积淀和历史底蕴。
一、毕节试验区水西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分析
(一) 自然景观资源
毕节试验区地处贵州高原屋脊, 是乌江、珠江发源地, 也是典型的岩溶山区。境内岩溶地貌发育典型, 山峦起伏, 河谷深切, 拥有丰富独特的自然景观, 全区共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个, 国家级地质公园1个,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 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 国家级水利风景区3个。毕节是洞的王国, 花的世界, 鸟的乐园, 人间胜地, 山川秀丽, 景色迷人。毕节气候清凉宜人,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在最为炎热的盛夏, 全区平均气温也仅为22℃, 是名副其实的避暑天堂。
“洞天湖地、花海鹤乡”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洞天”主要是指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织金洞和九洞天。织金洞以规模宏大、景观独特、岩溶堆积物类型丰富著称于世, 是高品位喀斯特旱洞的典型代表, 享有中国最美旅游洞穴的美誉;九洞天景区集伏流、洞穴、天桥、天坑、漏斗、峡谷、孤峰及古生物化石等多种典型的喀斯特特征为一体, 被中外岩溶专家誉为“中国岩溶百科全书”, 堪称水洞代表。“湖地”主要是指入选中国十大喀斯特美丽湖泊排名金榜的贵州毕节乌江上游三大连湖 (支嘎阿鲁湖、乌江第一湾、索风湖) 。三大高峡平湖峡谷风光优美、水质清澈、水波澄碧, 形成了如诗如画的“乌江源百里画廊”。“花海”是指国家级森林公园百里杜鹃, 面积130多平方公里, 是目前已知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原始杜鹃花林带, 其规模宏大、五彩缤纷、原始古朴举世罕见, 享有“地球彩带、世界花园”的美誉。“鹤乡”是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海。草海是中国著名的三大高原淡水湖之一, 是中国特有物种黑颈鹤等180余种鸟类的重要越冬地和迁徙中转站, 是世界十大观鸟基地。除上述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外, 毕节境内还有阿西里西大草原、油杉河、马摆大山、冷水河、三丈水等一批原生态的景区和景点。
其中, 许多少数民族都居住在风景区, 每处风景都留下民族文化的烙印。周围是民风古朴的彝寨, 民族文化十分厚重。“洞天湖地、花海鹤乡、避暑天堂”的旅游形象正逐步被中外游客认识和接纳。
(二) 人文景观资源
从蜀汉至清初的一千四百多年间, 毕节属水西, 归彝族世袭统治, 他们创造了灿烂的水西文明。著名的巾帼女杰奢香夫人为了国家统一、民族和睦, 开九驿以通中原, 声震明王朝。龙场九驿、水西十桥是水西文化中关于古交通方面的总概括。如今, 光洁的驿道石仍映着万里西行的艰辛。
毕节拥有大方慕俄格古城、黔西水西古城、金沙古城、织金古城、威宁乌撒古城、赫章夜郎古城等6座史料记载的古城, 九重宫殿作为历史上彝族君长的宫廷建筑, 是彝族古建筑中的代表作。目前, 贵州宣慰府、奢香博物馆、顺德彝族风情街已经连成一片, 其规模和人文内涵在川滇黔桂彝区独树一帜。整理、修缮和开发保护“古城、古镇、古寨、古驿道和古建筑”为核心内容的历史文化发掘行动涉及毕节地区9个县区, 这为开发和传承以奢香夫人为代表的水西文化带来了契机。
(三) 饮食习俗
饮食文化是旅游活动的一个要素, 是旅游体验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甚至是许多旅游者旅游的直接目的。彝族美食养育了一个民族, 陶醉了整个世界。鲜嫩味香的坨坨肉, 甘香浓郁的杆杆酒, 独树一帜、自成风味的圆根酸菜展示了彝族人的生活习俗。彝族人最爱用的调味料有辣椒、木姜子、花椒、盐巴等。彝族菜的特色是鲜、嫩、脆、香, 既有油香味, 又不油嘴, 又不腻心, 味美无穷。极具特色的威宁火腿 (宣威火腿、冕宁火腿) 、腌肉腌鱼、香菇、酸菜、罗汉竹、魔芋豆腐等是少数民族生活的必须食品, 也成为该地区主打的旅游产品。彝族人民凭借彝乡多彩的自然环境、丰厚的自然资源, 用勤劳的智慧, 创造着幸福美好的生活, 传承着独具特色的水西饮食习俗, 书写着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
(四) 民族手工艺品
彝族的手工技艺很发达, 尤其是漆艺文化历史悠久, 大方漆器自古就极负盛名。彝族漆器是在有数千年历史的彝族古餐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间手工艺品, 在保留原始古朴风格的同时, 漆艺工艺上大胆借鉴和采纳了现代科技成果。其产品包括传统的餐具、酒具及新开发的茶具、旅游纪念品、现代室内装饰器具等系列产品。“民族性、手工艺、高品位”是其主要特征。漆器全部采用天然原料制成, 无公害、不污染环境, 符合人们讲究生活品味、追求自然、环保的现代生活理念, 具有审美和实用双重价值。
(五) 民俗活动
水西民间风俗风情、节日活动涵载着十分丰富的彝族传统文化, 另外还有火把节、花坡节、杜鹃花节, 彝族十月年、婚丧习俗等。以彝族阿西里西、撮泰吉、铃铛舞、苗族滚山珠等非物质文化为代表的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令人陶醉。《铃铛舞》, 被戏剧大师曹禺誉为中国戏剧的源头, 荣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彝族古戏《撮泰吉》被中外专家称为“人之初、戏之始、舞之源”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文化与旅游的联姻使其民族传统节日活动的规模影响日益扩大。
(六) 服饰习俗
独特的民族服饰、漂亮稀少的服装配饰成为众多旅游者旅游产品收藏的首选对象, 这些服饰习俗也就成为该地区旅游业不可缺少的旅游资源之一。从外部特征上看, 毕节试验区的水西彝族服饰主要以代表彝语东部方言的乌蒙山型服饰为主, 在威宁自治县有少部分彝语北部方言凉山型的服饰。这些服饰反映出了彝族图腾崇拜的遗迹及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七) 政策优势
毕节地区地处云贵高原乌蒙山系中段, 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此曾留下“乌蒙磅礴走泥丸”的不朽诗句。1988年由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亲自倡导, 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 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对毕节试验区的发展做出重要指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毕节试验区的建设, 为该地区带来了政治优势, 在全省“多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文化强省时代环境下, 激活了毕节试验区各地“文化再发现”之旅。
二、旅游经济发展对水西文化传承的双向影响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首要前提就是要拓展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空间。毕节是少数民族聚居区, 也是山区, 千百年来因袭相传的文化、风情、习俗“养在深闺人未识”, 这种纯天然的文化具有强大的诱惑力, 是人们探幽访古的首选。因此, 继承传统民族文化, 保持其厚重淳朴的秉性, 发展民族文化, 使其富有时代特质, 是推动旅游活动产生的动因, 最终让经济优势或生产力得以显现。
(一) 旅游经济成为水西文化传承的载体
以少数民族共有特点为主线, 借助文化旅游这一载体, 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产品集中宣传与推广, 让游客充分感受水西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游览山水风光, 将其中蕴藏着的少数民族古老传说、漫长的历史、现存的民俗结合起来, 使民族全貌得以生动展现;通过参观少数民族民居与特色建筑, 感受少数民族悠久的传统、多彩的风情、独特的风貌;通过参与礼仪活动、喜庆节日, 分享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情趣与乐观精神;通过拓展少数民族风情游, 促进不同民族人们之间的交往和了解, 更重要的是可以推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 旅游对水西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
1. 主流文化入侵, 使得水西彝族文化逐渐被异化。
目前, 大部分的文化旅游开发都只注重当前, 而不考虑长远, 都是以脱贫为目的, 开发时偏向经济利益, 为了迎合城市人的口味而忽视了乡土文化, 城市化倾向严重, 忽视乡村特色。如今, 毕节大部分经营水西文化旅游的地方为了迎合游客的需求, 将原本花草丛生的院子改为停车场, 将原本极具风味的老式家具撤换成为舒适的沙发、软凳, 将古朴的木质房屋贴上了瓷砖, 弄得不伦不类, 硬生生地变成了“四不像”。如果民族文化更多地被现代文明代替, 民族风格更多地被时代潮流掩盖, 这样的民族文化旅游也就失去了原有的真实性与吸引力。
2. 对水西文化资源缺乏保护意识。
随着城镇化和城市建设进程加快, 旅游开发迅速升温。一些地方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淡薄, 缺乏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重开发轻保护, 只开发不保护, 导致商业化、城市化和私有化侵蚀自然和文化生态资源的现象愈演愈烈。在旅游开发的名义下, 毕节自然景区正承受着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环境压力, 一些历史文化名胜古迹成为牺牲品, 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遭到商业化侵袭, 一些核心景区外的古建筑遭到强拆, 整体风貌遭到破坏。少数民族文化的日渐消逝不仅使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失去了基本的前提, 最终将影响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因此, 要以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作为发展水西民族文化旅游的前提。
三、建议
要开发一个理想的民俗文化旅游胜地, 应做到文化、乡情、景观三者的和谐统一, 这样才能使游客从景和物中真正了解民族文化, 使旅游活动更丰富、更真实、更有意义。要挖掘整理各类历史文化资源, 让旅游者从不同的角度感受水西文化的历史传承。全面建立人文历史保护制度, 实现人文生态的可持续性, 从而树立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将散落在毕节民间的民歌、小调、说唱、传说、舞蹈等民间艺术奇葩搜集整理, 感受民族精神的真谛, 挖掘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寻找以本土文化资源为代表的文化核心价值, 实现从本土走向世界, 由边缘走向中央的传播、传扬。在多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和贵州文化强省的时代背景下, 毕节试验区对以“水西文化”为核心价值的现代本土文化等多样文化的价值发现来建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以文化产业园区为载体集中打造磅礴乌蒙文化集群品牌系列之一的“水西文化”地域品牌, 必将带动毕业试验区走向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胜景。
参考文献
[1]郭宸利.近年来水西文化研究述评[J].毕节学院学报, 2012 (07) .
[2]王明贵.贵州彝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及其开发构想[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 (03) .
[3]陈世鹏.彝族文化在黔西北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地位[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01) .
[4]陈世军.奢香夫人的和谐思想与水西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浅议[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2009 (05) .
[5]李经伟.传承与发扬贵州大方漆艺浅谈[J].毕节学院学报, 2010 (06) .
[6]庄志民.旅游经济文化研究[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5.
[7]臧卫军.浅谈民族艺术开发对促进民俗旅游的意义[J].旅游经济, 2012 (04) .
[8]夏学禹.论中国农耕文化的价值及传承途径[J].古今农业, 2010 (03) .
[9]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 桂林旅游科学院, 等.旅游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率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4.
水西文化 篇2
1 概况
水西乌鸡主要产区海拔970 ~ 1 215 m ( 平均海拔1 050 m) , 属于典型亚热带季风山地湿润气候, 年平均气温18 ℃, 无霜期220 天, 相对湿度78% , 年降雨量1 100 mm左右, 年平均日照1 150 小时, 常年气候宜人, 雨量充沛,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水西乌鸡为地方品种, 常年散放, 鸡觅食范围较广, 山坡嫩草、草籽、昆虫都是丰富的饲料来源, 喂养乌鸡的饲料主要是玉米、稻谷、统糠、青菜叶等青粗饲料, 因此形成了其耐粗饲、觅食力强、体格紧凑健壮、抗病力强、肉质美味可口等优良特性。
2 体型外貌与生产性能
2.1体型外貌水西乌鸡体型中等偏大, 胸深背宽, 腿高胫粗, 肌肉丰满, 毛色鲜艳, 具有肉蛋兼用。
2.1.1公鸡:单片直立冠, 冠齿6~8个, 冠、髯、耳叶均呈乌黑色, 肉髯下垂较大, 喙短而稍弯, 为黑色, 颈羽、背羽、鞍羽为金红、金黄色并有黑斑点。主翼羽、副主翼羽为黑色, 尾羽为墨绿色, 胫、趾粗壮为黑色。
2.1.2母鸡:单片直立冠, 冠齿6~8个, 髯薄小而呈黑色, 喙短而稍弯, 为黑色。全身以黑色羽毛为主, 颈羽、背羽、腹羽为金黄色或浅麻黄色并带有黑斑点或条纹呈少量分布, 主翼羽、副主翼羽为黑色。胫、趾为黑色, 体型呈元宝形, 羽毛紧实, 腹大松软。
2. 2 生产性能
2. 2. 1 体尺体重: 水西乌鸡因饲养管理饲料条件的不同, 个体体尺体重有一定的差异。一般成年公鸡:体斜长 ( 24. 82 ± 2. 0) cm; 胸宽 ( 8. 22 ± 0. 75) cm;胸深 ( 10. 82 ± 1. 35) cm; 龙骨长 ( 13. 56 ± 1. 5) cm;径长 ( 11. 31 ± 0. 8) cm; 径围 ( 5. 51 ± 0. 5) cm; 活体重 ( 2. 33 ± 0. 37) kg。成年母鸡: 体斜长 ( 22. 04 ±2. 0) cm; 胸宽 ( 7. 41 ± 0. 85) cm; 胸深 ( 9. 69 ± 0. 8) cm;龙骨长 ( 12. 04 ±1. 5) cm; 径长 ( 9. 03 ± 0. 95) cm; 径围 ( 4. 67 ±0. 5) cm; 活体重 ( 1. 84 ±0. 34) kg。
2. 2. 2 繁殖性能: 公鸡开啼一般在60 ~ 80 天, 母鸡开产日龄平均在180 天。母鸡就巢性较强, 每年就巢3 ~ 4 次, 每次就巢30 ~ 40 天。年产蛋80 ~ 100枚, 蛋平均重45 ~ 50 g, 蛋壳呈粉白色, 孵化期21天。公母比例为1∶ 12 ~ 1∶ 15, 种蛋受精率95% , 受精蛋孵化率92% , 育雏期存活率90% , 育成期存活率95% 。
3 市场前景与开发价值
3. 1 水西乌鸡具有肉质鲜美可口、绿色无公害的优点, 有较好的滋补、药用等功效。据《大定府志》、《黔西州志》记载, 被历代医家视为补虑劳之圣药。水西乌鸡还有抗衰老, 延年益寿, 乌黑毛发, 润肤美容之功放。
3. 2 水西乌鸡适合于林下散养放牧, 林下种草养鸡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风险低的生态养鸡模式。种草可以涵养水源, 减少水土流失, 鸡产生的粪便是天然的有机肥, 排放林地肥林肥草。粪便还可堆积发酵生蛆供鸡食用。鸡还能吃掉林地里大量害虫, 提高经果产量、质量, 节约饲料、肥料, 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生态饲养模式, 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产效益。
4 保种与开发
4. 1 政府和相关业务部门要提高对水西乌鸡品种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的认识, 增强保种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把资源保护纳入经济发展规则中, 加强组织领导, 做好统筹安排, 突出重点, 分级负责, 宏观调控等工作。
4. 2 掌握分布情况, 划定保种区域, 以中心主产区乡 ( 镇) 建立保种区和保种群。选择有一定基础设施、经济基础好、放养条件具备的鸡场建立水西乌鸡核心群。
4 . 3扩大水西乌鸡种群, 建立良种繁育基地, 以基地为中心选择体型外貌特征符合品种要求, 生产性能突出的优秀个体组成保种核心群, 通过选种选配, 提纯复壮, 定向培育, 保持水西乌骨鸡原始的特征。
没在水西诗歌 篇3
故乡,您是云贵高原的花冠
前亲乌江源百里画廊
后依百里杜鹃森林花园
您的碧波和花海
在乌蒙大地画了一个圈
故乡,您是乌江源
甘甜的乳汁
哺育水西上千年
丁宝祯 ,李世杰和奢香
是您浓郁的奶水滋养
故乡,您是天然的花园
数不尽的笑脸
屹立世界之颠
您的神奇和美貌
是乌蒙的自豪,神州的.骄傲
故乡,您是精神的脊梁
支嘎啊噜湖
水西之明珠
赐予了彝家人无尽的力量
更是水西儿女世代相传的宝藏
故乡,您是生命的源点
北媲周口店
沙井观音洞,沉淀悠久的文化
万载的足迹
藏在您怀里,故乡
您是中国古人类发祥地之一
水西文化 篇4
吉新煤矿位于准噶尔凹陷南缘乌鲁木齐山前凹陷之泉子街凹陷, 石场沟向斜北翼。出露地层主要有中生界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三工河组和第四系冲洪积物。含煤地层为八道湾组, 构造线呈北西—南东向展布, 大部分地层呈单斜构造产出, 个别地段略有弯曲, 形成宽缓的小背斜。该组地层属滨湖-泥炭沼泽相沉积, 是井田主要的含煤岩系。其中含可采煤层6层。
2 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2.1 含水层
井田内含水层主要有第四系上全新统冲洪积沟谷潜水含水层、下侏罗统三工河组含水岩组、下侏罗统八道湾组煤系弱含水层、烧变岩透水含水层。其中矿井直接充水水源是下侏罗统八道湾组煤系弱含水层。
侏罗统含水岩组的含水性在横向、纵向上都有明显变化, 在横向上的变化受贯穿矿区内的石场沟影响, 近石场沟处钻孔因沟谷中地表水及第四系河水补给, 又靠近构造—火烧区富水带, 井田内所有抽水孔相比较, 钻孔涌水量最大, 单位涌水量为0.14~0.37 L/s·m, 渗透系数K为0.59 m/d;远离石场沟地表水及第四系河水, 又远离构造—火烧区富水带, 缺乏补给源, 因而单孔涌水量极小, 单位涌水量仅为2.49~3.16×10-4 L/s·m, 渗透系数为0.28×10-3 m/d可见其变化之大。
2.2 井田充水因素分析
煤矿井下主要是顶板进水, 其次是煤层中渗水, 说明基岩裂隙水为矿床充水的重要因素之一。煤系弱含水层主要以静储量为主。除上述两种矿床充水的重要因素之外, 火烧层中孔隙潜水和老窑积水的亦有可能对矿床充水。
2.3 充水通道
(1) 采动裂隙:采动裂隙带包括顶板的导水裂隙带和底板的导水破坏带, 由于煤层顶板裂隙带和底板破坏带是随着煤层的开采逐步发展和扩张的, 具有大面积发育的特点, 因此将成为矿井涌水的主要充水通道。
(2) 断层:根据资料, 其中DF10、DF18断层, 为压性逆断层, 局部发育的裂隙为泥质物质充填, 主要表现为对煤层的切割、错动, 根据区外钻孔对DF10、DF18断层含水带抽水试验, 单位涌水量0.016~0.031 L/s·m可知含水层组富水性弱。DF43断层位于Ⅲ号构造-火烧区富水带, 根据吉新煤矿工作面探放水施工成果阶段分析, 布设的钻孔虽然未能探出此断层含水性, 但根据目前钻孔出水、岩性及气体情况可初步分析DF43断层为压扭性逆断层, 断层面被泥质填充, 孔隙裂隙很小, 断层面密合, 断层外带裂隙多为闭合型, 故充水性和导水性的可能性不大, 此断层水对工作面的水患威胁极小。
(3) 火烧岩:侏罗系火烧岩孔隙裂隙十分发育, 具备良好的储水空间和地下水径流的顺畅通道, 加之出露地表, 火烧岩的下界面低于当地侵蚀基准面, 极易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 易形成天然储水仓。火烧区底界低于河床10 m, 地表水的渗漏对矿区含水层侧向补给。
3 矿井涌水量
矿井涌水量在今后的开采中, 随着下侏罗统八道湾组煤系弱含水层静储量的疏放, 不会呈增大的趋势。根据以往的涌水量资料, 矿井最大涌水量164.38 m3/h、矿井的正常涌水量105.88 m3/h。观测结果显示矿井涌水量从2011年2月~2011年9月有增大趋势, 经分析认为是煤层回采后, 采空区塌陷, 导通第四系含水层, 第四系含水层水量随季节变化较为明显, 含水层水经采动破坏带或老空区进入井下。
4 开采受水害的影响程度
4.1 A7、A6煤层顶板含水层水
A7、A6煤层导水裂隙带均穿不透上部八道湾组煤系以上相对隔水层 (G3) , 只有导水裂隙带范围内的裂隙含水层组对煤层开采产生一定的影响, 建议在工作面回采前, 做好探放水工作, 尤其针对物探圈定的含富水异常区查清其导、含水性, 是可以确保安全生产的。
4.2 老空水
吉新煤矿有老窑6个, 主要分布在石场沟附近, 一般开采水平标高1000 m以上的A6煤层, 其它煤层均没有开采, 2002年以前区内小煤窑均已封闭。井田中部3个小采空形成的积水区域几乎连为一体, 向深部逐渐分解为范围较小的积水区。该积水区域主要是浅部 (150 m以浅, 950 m准平面以上) 可能有矿井水患危险, 特别是1000 m准水平范围内6煤层附近。向深部富水性逐渐减弱, 突水危险不大。且采空区范围和开采深度需要进一步调查验证, 建议在开采过程中, 提前做好老空水的探放工作, 制定一定的安全措施, 以免威胁矿井安全。
5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根据2009年12月1日起施行的《煤矿防治水规定》, 从以下六个方面确定吉新煤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1) 矿井直接充水水源是下侏罗统八道湾组煤系弱含水层: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主要是下侏罗统八道湾河组煤系弱含水层以静储量为主, 富水性弱、补给条件差, 单位涌水量q≤0.1 L/s·m。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第一类分类依据, 井田内主采煤层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为简单型。 (2) 存在少量老空积水, 位置、范围、积水量清楚: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第二类分类依据, 井田及周边老空水分布状况属中等。 (3) 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05.88m3/h, 最大涌水量164.38 m3/h, 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第三类分类依据, 属于中等类型。 (4) 矿井生产过程中, 偶有突水事故。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第四类分类依据, 井田突水量属简单型。 (5) 矿井开采过程中, 受八道湾河组煤系弱含水层、第四系潜水含水层、三工河组含水层、烧变岩含水层等水害影响程度简单, 采掘工程不受水害影响。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第五类分类依据, 吉新煤矿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属中等型。 (6) 本井田防治水工作需要在原有防治水模式的基础上, 重点是对上部采空区的范围及积水情况进行地面物探及钻探控制, 防治水工作简单或易于进行, 属简单型。
综上所述, 本井田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除矿井及周边老空水分布状况、矿井涌水量、及突水情况定为中等外, 其他划分依据均为简单, 综合分析矿井周边生产矿井总体涌水量微弱, 且与本矿交界处都留有足够的保护煤柱, 不存在水害威胁。井田范围内, 浅部+1000 m以上存在老空区, 地面物探已查明各空区范围及积水情况, 合理留设足够的保护煤柱分隔, 老空水对本矿井不构成威胁。因此, 划定本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型。
参考文献
【水西文化】推荐阅读:
题水西周三十三壁,题水西周三十三壁陈与义,题水西周三十三壁的意思,题水西07-06
水西大酒店开业方案05-13
水西小学课题研究方案11-24
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07-15
秦文化、楚文化和汉文化07-12
文化消费文化产业10-22
企业文化≠老板文化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