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写作指导

2024-10-01

小学生写作指导(通用12篇)

小学生写作指导 篇1

在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 我发现一些学生怕写作文, 一提笔就犯难。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教学。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让他们积极地发现生活中、学习中的素材, 并使这些素材成为他们写作的神来之物, 使他们的作文最终有血有肉。那么, 如何进行作文教学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作一些介绍。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入门的向导, 激发兴趣是启发思维、激活内因的手段。教师要千方百计地点燃学生心灵的写作兴趣之火。通过创设情境, 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使学生身临其境, 充分利用眼耳鼻舌手全方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力, 才能使学生写出的东西富有真情实感, 内容不空洞。还可以通过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激发学生的兴趣。现在的语文课本都是彩印的, 课文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 图文并茂, 情趣性强, 是学生模仿的对象, 用来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生的年龄小, 阅历浅, 缺少生活和语言积累, 还需要教师借助一些有趣的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写作动机。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要想解决学生写作时无话可说的问题, 就必须引导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与生活中观察积累素材, 在日常的生活中寻找“新异”, 在习以为常的生活中去发现“特别”, 在观察中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判断、选择, 以获取更深刻、更全面、更独到的认识。教材是最利于我们积累写作素材的知识仓库, 有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了“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 这时就需要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 在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 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 让他们尽量做到叙述流畅, 有条理。教师还可以举办各种活动, 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亲身体验参与活动的快乐, 如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读比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积累的积极性, 能使他们的作文素材量增加, 这样的话他们就有了足够的米下炊了, 写出来的文章自然饱满、动人。

三、在作文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作文是学生生活基础之上的想象和创造,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 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 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对于小学生来说, 其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特点, 他们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在写作教学中, 总要教育学生敢想, 并鼓励学生多想, 展开想象的翅膀。如在观察某一事物时, 就可以随意地去想它的过去未来, 或想一些跟它有联系的事物。多让他们写想象作文, 最大地发挥他们自由的天性。例如, 教师可以让学生写《假如我登上了月球》《十年后的我》等文章, 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他们也可以写出自己的理想, 以及自己的思绪, 这样的练笔对于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是很有利的。

四、重视学生的口语训练

对小学生来说, 教师还要重视口头和文字表达的训练。这也是作文训练的重点。要把话说明白, 意思表达清楚, 就要鼓励学生, 话该怎么说就怎么写;要指导学生把话说通, 把意思写清楚。训练的步骤是:先说再写, 写后就读, 边读边改。通过反复训练, 学生定能把话说通, 把意思表达清楚, 把对象写准。所以在表达训练中, 教师要使说写结合, 读改结合, 采用“说、写、读、改”的模式, 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 使学生初步达到“言之有文”。

五、指导学生写作方法

作文指导, 一定要从内容入手, 首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打开思路, 使人人都找到想写、要写的内容。一上来大讲写法或用范文、例文开路, 容易束缚学生。开始宜“放”, 使学生感到想写的内容很多, 教师指导学生从中选择最有趣、有益的、最熟悉的内容来写。在实践中, 教师要让学生的作文“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建立以评改为中心环节的作文教学模式, 学生初写→师生评点习作→互评→自改成互改→誊写→再改……这样把习作前的观察与构思、拟稿与初步的修改完全交给学生, 让学生在独立自主地进行观察、构思、拟稿、自改、互改的过程中, 最大限度地张扬个性, 发挥自己创造性。在这样指导下, 学生的习作, 绝不会千篇一律, 他们的写作都会散发出迷人的个性特点。

六、让真情充实学生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表明小学作文教学应“要求学生说真话, 实话, 心理话, 不说空话, 假话, 套话”, 在内容上、情感上贯穿一个“真”字。因此, 教师要使学生明白:写文章就是用自己的语言文章写自己的思想感情;写自己的见解感受;写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真实看法。教师在教学时, 要多一些开放, 少一些束缚, 让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用我手写我口, 用我手写我心。作文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 鼓励他们说真话, 说心理话。一次考试结束了, 当我把试卷发下去之后, 考高分同学的那种兴奋及考低分同学的那种悲观, 明显地写在学生的脸上, 我适时地抓住这个时机, 要求学生把卷子收起来, 写下此时不掺一点儿虚假的感受。这时, 学生在作文里尽情倾诉着当时内心的喜与悲, 极大限度地发挥着他们的才智。然后, 我为他们提供能够展示他们作文水平的平台, 让他们感受“真实的美”。

总之,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 但只要教师从学生的心里去疏导, 从学生身边的小事去引导, 使学生在写作时有目的的写, 有材料可写, 有感动而写, 那么, 学生将会对作文写作产生极高的兴趣, 从而大大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教师的教学也将变得轻松而愉快。

总之,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 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勇于实践, 最终会找到一条适合自己教学的道路, 把作文教学搞得既有“趣”又有“味”。

小学生写作指导 篇2

一、观察、思维、表达三种潜力结合起来培养

习作首先要有资料,很多习作资料源于生活之中,需要在观察中发现;有了资料,要想写好作文,还要靠精心地安排、组织材料,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哪里要平铺直叙,哪里要画龙点睛,都要想清楚;心里有了“谱”,要想最终写成一篇好作文,还要看语言表达的功夫。因此,平时进行作文教学,观察、思维、表达都不能忽视,三者要结合起来进行训练。正如叶老所说,“在实际生活里,养成精密的观察跟仔细认识的习惯是一种准备功夫。”“养成推理、决定都有条理的习惯,又是一种功夫。”“还有一种功夫是养成正确的语言习惯。”叶老在那里强调,要想写好文章,就要有敏锐的观察力、缜密的思维力和较强的语言表达潜力。

先说培养观察潜力。谁的观察潜力强,谁善于发现,谁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材料。叶老十分强调观察对于写好作文的重要性,他说:“初学者,尤其不能不下苦功的是观察潜力的培养。”一要培养细致观察的潜力。小学生精细观察的潜力不强,要悉心培养。二要培养按必须顺序观察的潜力。三要培养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潜力。四要养成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对身边事物总持续一种新鲜感:别人未看到的自己能看到;别人明白个大概的,自己观察得很仔细;同一个事物,每次观察都有新的发现。写观察日记(可定点观察,可移步观察,可连续观察)是提高观察潜力的好办法。有个小学生,学了课文《小壁虎借尾巴》,就捉了一只壁虎放在密闭的容器里天天观察。过了几天,他发现壁虎在吃自己的尾巴。这个同学根据观察中的发现,写成了观察日记。

再说培养思维潜力。叶老说过:作文无非是想心思。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想出来的。可见构思对于作文的重要性。想心思,想什么?不外乎想为什么写(文章主旨);写哪些,不写哪些(文章资料);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叙述顺序);怎样写(语言和表达方法)。想的过程,就是把思想、语言、写法合在一齐思考的过程,熟称“打腹稿”,想明白了,往往就能一气呵成写下来。训练小学生“想心思”,能够指导他们拟提纲,用提纲帮忙想得更清楚、更全面、更有条理。

最后说培养表达潜力。那里主要指语言的表现力。这要靠两个积累:一个是语言材料的积累,一个是语言范式的积累。必须要多读多背,还要在课内外阅读中给学生“点化”。厚积必能薄发。多读多背多练笔,学生用语言文字表达资料的潜力,必须会越来越强。

二、作文训练从写句子、写话到写片段再到写成篇的作文,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低年级主要练习写句子、写话。包括:用学过的词语写句子;观察简单事物或图画以后写几句话;用句子(也能够配上简单图画)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自己的感受或祝福(如,自制贺卡);能写条据(如,留言条),能写简单的日记。低年级最重要的是“对写话有兴趣”,乐于透过写话,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从什么时候开始让小学生写句子、写话?既要依据教材的编排,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只要学生有这方面的愿望,就要用心引导(有的实验区一年级学生,入学一个多月就开始写话;二年级就坚持写日记)。

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除了一般好处上的写片段的练习以外,素描、童话、书信的习作,应当引起重视。素描是写记实作文的基本功,能够培养观察事物和用语言文字描摹事物的潜力。低中年级学生天真烂漫、富于想象,喜欢读童话,也有编童话、讲童话的兴趣。在培养想象作文潜力方面,低年级能够练习编童话、讲童话,中年级能够进一步练习写童话。在应用文方面,中年级适宜学写书信,并鼓励学生以书信交友,用书信和他人沟通与交流。

高年级要求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常见的应用文。在“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中,还提出了写简单研究报告的要求。

三、确立正确的作文教学理念

1、重视激发习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从低年级写句子、写话开始,就要激发兴趣,使每个学生在练笔时,都有一种欲望,一种冲动,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这样,写话、习作成为一种乐事,而不再是负担。各年段教师,都要重视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并想方设法将习作兴趣长久地持续。这是教师要花心思的经常要做的工作。

2、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课程标准规定,低年级写句子、写话,中高年级习作。作文一点也不神秘,只要会说话,会写字,就能写文章。高玉宝、高尔基等人没上过多少学,却写出了著名的作品,便是证明。“作文就是用笔写话”“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作文是生活的需要,它不是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是生活本身。作文“如同衣食一样,成为生活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它能够使生活更加丰富,更加充实。明确了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就不会要求过高、急于求成,就不会让所有学生的习作向“优秀作文”看齐,揠苗助长。

3、明确求真、立诚是最重要的作文要求。求真,就是习作要“有真意”,说真话,说自己的话,不说假话、空话、成人话;立诚,就是“诚实地说自己的话”,老老实实,实事求是。“诚于中”才能“形于外”。为人真诚,才能说真话,吐真情。这既是作文的问题,又是做人的问题。我们要透过作文教学,既教作文,又教做人,既不断提升学生的作文潜力,又重视正确价值观的引领。对小学生来说,作文要做到求真、立诚,就要有作文资料。作文的源头活水是充实的、鲜活的生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习作不胡编乱造,不搞“五子登科”——动辄就是推车子、抱孩子、领瞎子、捡票子、让位子,就得有生活,投入现实生活,开源活流,就得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不断有所发现——世界上不缺少完美的事物,缺少的是善于发现的眼睛。

4、作文是一种技能,技能的构成靠训练。作文是技能,不是知识,空讲文章作法是无济于事的。必须要勤动笔,少束缚,要放手让学生写,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路写自己想写的资料。要把练笔渗透到阅读教学之中、各科学习之中、日常生活之中,只靠每学期几次习作,是不可能构成很强的作文潜力的。作文还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靠历练。当种.种好的习作习惯一旦养成,必然具有很强的作文潜力。因此,教师要把习惯培养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贯穿于习作教学的全过程。各个年级的教师根据年段要求,注重落实以下习惯的养成:勤于观察体验的习惯,积累生活材料和语言材料的习惯,想清楚再写的习惯,勤于读书、乐于动笔的习惯,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规范、工整书写的习惯。

5、确立“写作基于阅读”的思想。习作潜力的根,是阅读潜力。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一是说,“怎样写”,大多是从阅读中悟到的,凭借课文这一个个例子,能够使学生举一反三,既不断熟练阅读的技巧,又不断习得作文的技巧。就写论写,往往捉襟见肘,以读促写,才能海阔天空。二是说,“厚积才能薄发”。既要加强和改善阅读教学,重视读中悟写,读中学写,体现读写结合;又要加强课外阅读,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提高认识,增加文化和语言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勤于读书,超多阅读,必能促进作文潜力的提高。总之,作文教学要体现快乐作文、放胆作文、生活作文、个性化作文等理念。

四、作文指导从资料入手,作文讲评重在激励

先说作文指导。以往的作文指导,公布作文题目之后,大讲写法,然后让学生扣住题目循法而作,限制过死,束缚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作文指导,如果能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使每个人都有资料可写,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就是很大的成功。至于写法,不宜灌输,在作中指导,比较有效。

在作文指导课上,首先要做的工作是激发兴趣,打开思路。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打开思路的最好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无拘无束地漫谈这次习作都能够写什么,进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个性想写的资料。

谈谈如何指导学生写作 篇3

一、激发写作欲望,提高写作兴趣

(一)了解学生,尊重学生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只有有了写作的欲望,我们才有可能写出好的作品来。通过长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了学生存在的一些良好的现象:有的学生喜欢手工制作,大多数时间这类学生都沉浸在自我的创作中。

做出来的东西像模像样,惹人喜爱,很有创意,表现出异常的兴奋;有的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不论是体育课上,还是课余时间,经常可以看见他们矫健的身躯,敏捷的身手,给人一种积极向上、健康、富有朝气的力量;有的学生比较文静、腼腆,喜欢阅读书籍,像《一千零一夜》《小红帽》《小学生作文》《小学生经典作文》书籍,读到高兴处还会约上几个同学一起欣赏,好不快乐……

面对这样一群富有朝气,招人喜欢的学生,我该如何下手,才能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提高写作的兴趣呢?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告诉学生一些简单的道理:写作就是要把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的事情写出来,它不需要华丽的辞藻,一点也不神秘,一点也不可怕,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改变认识。

(二)善抓机遇,合理引导,培养兴趣

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我制定了新的教学目标。尽量考虑到每位学生,关注学生的写作动向,激发写作的欲望,提高写作的兴趣,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写出好的作品。走进学生,关注学生的动向、情感、爱好,并与学生进行交流,一起分享学生的酸甜苦辣,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样一来,学生就愿意与你交流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个机会,根据学生交流的内容做适当引导,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写作的技巧,要明确告诉学生是好样的,增强自信心。

接下来教师要趁热打铁,再加以引导。“孩子,你的口才没得说,百里挑一,如果你能把刚才我们讨论的话题写下来该多好啊!相信你能行,小红加油!”学生的争胜心比较强,肯定会圆满完成教师交代的任务。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牵一发而动全身”,全班学生的写作热情都会有所提高。当然,不同的学生我们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

二、教给学生一些观察的技巧,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只有亲身接触事物,仔细观察,掌握一定的观察技巧,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材料,写作时才会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才会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学习的有心人。

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学生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只有通过观察,积累了素材,写起东西来才会得心应手。

比如学习描写一种植物时,因为在我们北方,梧桐树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植物。也许因为太熟悉了,很多学生在写作时很吃力,即使学生勉强写出来的文章,也给人一种空洞、华而不实、望而生畏的感觉,根本不能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总感觉有些东西没有写出来。

所以在写作之前,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梧桐树,加深认识。结合有关梧桐树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梧桐树的生长过程和特点有一个详细的了解。

只有明白了梧桐树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长叶,是先开花还是先长叶,花的形状、颜色、味道以及树叶的形状、颜色,梧桐树的主干部分与树冠又是什么样子的等等才算掌握了写作的第一手材料,而这些都需要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才行。然后再根据表达的需要精心策划,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才会使作品有血有肉,有灵魂,别人也才会愿意读。

当然还有描写动物、描写人物、描写风景等,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各自的生活环境,学习情况等各种因素,慢慢渗透,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引导学生写出有个性的作品来。

三、善抓教育契机,多角度、多方位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提倡并鼓励学生写日记

提倡学生写日记,我采取说、读、议的方法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所谓说,就是广开言路,大面积搜集学生心中有趣的难忘的故事说出来,与其他同学形成共识,让学生有意识地写下来,鼓励学生加上大胆想像,并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完善作文内容。内容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听别人说的,还可以是从电视的某个节目中转接下来的,但必须真实有意义。有关道德、礼仪、益智等方面的话题,学生比较感兴趣,非常愿意主动表现。

(二)多读课外书,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明确揭示了读书的重要性。“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是说记笔记的重要性。所以我们既要喜欢读书,也要善于记笔记。

所谓记笔记,就是把我们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好词、好句子、好段落、好文章记下来。必要时还要写一写感想。所以我们只有养成勤于积累的好习惯,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写出更高水平的作品来。

(三)互改互评,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具体做法如下:教师浏览学生作文,不对其进行具体评价,而是在课堂上进行审题分析,指出作文中的共同存在的优缺点。然后,学生分组,按照制定的批改标准互改互评。每个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至少可以看到五篇以上的作品,而且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既增长了知识又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维。另一方面,赋予了学生以老师的权利,他们会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大胆探索,大胆实践,对写作的要求会理解得更为深刻,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总之,只要教之得法,能够使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写出好的作品来,你的教学就是成功的。

如何指导小学生写作 篇4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 小学生天真、幼稚、好动、好奇心强, 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幻想, 总喜欢亲自试一试。语文教师应很好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 在作文教学中, 给他们做的时间和空间, 进行正确引导, 让他们亲身体验其中的酸甜苦辣、挫折与失败、喜悦与成功、经验与教训等。这样他们的内心就充满了真情实感, 脑海中就有了写作的丰富的素材, 就可以投入写作了。

实际上, 写作也是一种实践活动, 凡是有成就的作者在谈到写作时, 都强调“做”。清朝唐彪对此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学人只喜多读文章, 不喜多做文章, 不知多读仍藉人之功夫, 多做仍切实求己功夫, 其益相去远也。”在另一段话里又说:“谚云, ‘读十篇不如做一篇’, 盖常做则机关熟, 题虽甚难, 为之亦易;不常做, 则理路生, 题虽甚易, 为之则难。”沈虹野也说过:“文章硬涩由于不熟, 不熟由于不做。”这些话讲得是有道理。

其实, 这个道理很简单,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离不开做:学游泳, 不下水练习, 永远是“旱鸭子”, 临渊羡鱼, 终究得到的是叹息。写作也一样, 只要亲身实践, 并从中认真体会, 写出的文章一定会行云流水, 笔到之处, 文意丰富, 言辞自然, 字里行间充满着真情实感。

教师应为学生的“做”创造条件, 但教师常常在作文课上才布置本次作文的题目, 在此以前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机密”。其次, 这种“保密”做法大可不必。这样做没有给学生们充分“做”的时间去亲身实践, 去搜集素材。因此, 学生们只好为作文而做文, 或临时编造作文;或根据课文“套”;或仿照习作“摹”。这样的作文只是干瘪无味, 没有创新而言, 脱离了学生的实践, 只会使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变成无木之本、无源之水。

我认为,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大可不必那么保密, 应提前两周就将作文的题目告知学生, 以给学生充分“做”的时间。让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里去亲身体验, 启发他们用明亮的双眼去观察, 带着鲜活的思想去实践, 广泛收集素材, 构建文章的框架。实践证明:丰富的生活实践经验不仅会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写作信息, 而且可以引起学生的写作欲望, 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使文章内容充实、表达准确、语言优美。

另外, 教师布置作文题目时, 不要只从应试的角度出发, 更不必拘泥于教科书, 可放眼于广阔的天地间, 结合本地本校的具体情况命题。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写作训练, 更要有较强的实践性, 必须把作文命题与学生能否“做”放在一起综合考虑。例如, 条件好的地区多布置有关参观、调查、游览、制作, 甚至信息等方面的题目;条件差的农村小学, 可依据季节和农时的因素, 多布置一些有关物候、农业劳动、本地人文景观等方面的题目。这样的命题能给小学生实践的机会, 通过观察、发现, 搜集资料, 丰富自己的创作思维天地。

小学生写作指导体会 篇5

小学生写作指导体会

漆莉娜

现在的学生普遍认为写作文难,没什么题材好写的。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这是因为学生缺少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对生活没有用心去观察与体验。小学生作文教学之路是艰难的,我们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认识,从备课入手、指导从点滴抓起、重视作文的评改,多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下面就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的几点体会。

1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丰富知识内涵。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多练是写好作文的“诀窍”。一个人只有大量阅读,知识才能丰富,眼界才会更广。我告诉学生,写作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积累需要大量地阅读与背诵。单靠阅读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大量阅读好的课外书籍或文章不仅能丰富知识,还能陶冶性情。在阅读中我告诉学生不能只是读,还要学会思考,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好的句子抄下来,记在心里让它变为自己的东西,当遇到疑点,也要记下来,与大家一起交流、讨论。这样才会有所长进,写作水平才会提高。

2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

生活中不是没有美,学生写不好作文,问题往往就出在缺少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我告诉学生用心去观察生活,去体验才会有写不尽的好文章。在进行习作指导时,首先我会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例如,在作文课前一天、甚至一周让学生明确习作的要求,放手让其到生活中去搜集信息,精心构思,充分拟稿。这样,学生所写之作当然不是“空话”与“套话”,而是他们眼中的世界与生活。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我校是市重点素质教育示范校,很重视学生的素质培养。每个学期开展的活动很多,有:雏鹰争章活动、中队活动比赛、队员才艺竞赛、广播体操比赛、合唱比赛、篮球比赛、红领巾书市活动……我除了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外,还格外开展了好多符合学生特点的班队特色活动,从而丰富学生们的.生活,让他们有了更多的写作题材。有一次,同学向我汇报,班上杨浩哲同学和他妈妈闹矛盾。我知道后,借此给同学们召开了一堂以“爱父母”为主题的班会课。我先给学生看了一些有关父母对孩子关爱的图片及视频。学生们被感动了,我动情地对他们说:“同学们,父母是生你们养你们的人,他们辛辛苦苦把你们养大,对你们有哺育之恩,你们要怀着感恩的心去回报他们。平时你们给父母倒过茶吗?你们给父母洗过脚吗?”同学们听了感慨万分,是呀,这么平凡的小事,他们好多人却从没做过。这时,热乎乎的泪水,从一个个学生们的眼眶里流出来,那真诚的泪珠,不停地流着。我再次抓住时机教育学生说:“同学们,光哭是没有用的,要懂得感恩父母,好好学习,不辜负父母对你们的期望,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对你的爱。”随后我让同学们把自己对父母的爱写下来。情感被深深激发了,大家都觉得有好多话要倾诉,一个个含着热泪,无比深情的作文本上表达了自己对父母的一片深情与感谢。当学生在一定情境中激活了脑中丰富的、沉睡着的情感细胞时,写作的热情变随即而来了。反省我们的传统习作教学,教师先讲述让习作要求:如何选材、如何开头,又如何结尾,讲得越透彻、越细致,学生受到的束缚越多。指导学生写出一篇篇有真情实感的佳作,我们要努力让学生成为情感的参与者,因为学生内在的词汇没有情感驱动就无法喷涌而出,只有情绪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情感的大海才能掀起壮丽的浪涛。这样情感与语言同构共生的习作也就变得生动而感人了。

4指导学生,学会修改习作。

在班上建立以评改为中心环节的作文教学模式。学生初写→师生评点习作→互评→再改→誊写……这样把习作前的观察与构思、拟稿与初步的修改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在独立自主地进行观察、构思、拟稿、自改、互评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张扬个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5鼓励学生投稿,感受成功的喜悦。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根据这一特点,在作文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为了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班上学生写好的习作被我精心修改后发表在萍师附小班级六(3)班班级主页里,孩子们在互相学习的同时又充分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更大的写作热情。同时我也给他们在相关刊物上投稿。在我的指导下,我班周小静同学的习作《读<文明礼仪伴我行>有感》一文在全国作文大赛中获奖。张舒淇同学的习作《读<皮皮鲁传>有感》在江西省中小学生习作比赛中获得一等奖。蒋泯汝同学的习作《胆小女孩》20在江西省教育杂志《小学生之友》上发表。彭凝溶、谢卓芸、刘一帆、杨浩哲等十几位同学相继在我市的《萍乡赣西都市报》上发表了习作,获得了报社寄来的稿费。班上史煜雯同学仅一人就在报社发表了几十篇习作。今年暑假她参加小记者军事夏令营写了9篇相关的日记,在《赣西都市报》上以她的个人专刊形式发表了。同学们看到自己的习作在网站上可见,报纸上可见,心中的那份成就感是他们今后写好作文最好的动力。

加强指导,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篇6

一、明确各年级作文教学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要明确各年级作文教学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的过程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作文教学应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进行训练。语言的发展和思维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小学生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针对这一规律,我们对各年级的作文教学应有不同的侧重。

1.低年级着重训练连词造句的能力

这一阶段不要求学生写出的句子多么优美,通顺就可以了。具体方法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训练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写完一句话后,自己先读一读,或同学之间互相听,看句子通不通顺,不通顺就及时改正。

2.中年级着重训练连句成段的能力

这是在低年级连词造句训练基础上的发展和提高。刚开始,教师可以针对某一事物提出几个连续的问题,让学生根据每一问题答一句话,连贯成一段话。这样与直接让学生写一段话比较,学生不会觉得太突然。经过这样一个过渡后,学生觉得写一段话不是很难,练起来也顺手多了。如果脱离教师给出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写一段话,可能叙述顺序就不太恰当。但不必惊慌,首先,让学生写完一段话后自己读一读,看句与句之间是否连得起来,对连不起来的,调整其句子顺序,再读,再调整,直到自己认为通顺了为止;亦可同学之间互读互改,通过这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

3.高年级着重训练连段成篇的能力

这是连词成句、连句成段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这一时期要求学生写的作文“有中心”,围绕中心组织的材料有详有略。“有中心”的训练是通过两条途径进行的:第一,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的教学,分析课文作者的立意,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第二,通过讲评学生典型作文,因势利导,这一时期作文“有中心”的要求是初步的,所写文章有个主要意思就行,并不要求“中心明确”或“中心突出”,不然会使学生对作文望而生畏,挫伤他们写作文的积极性。

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是个有机的整体。每一年段的教学都是这个整体的组成部分。作文教学,既要立足本年段,又要心中有全局,这样才能明确目标,年段为全局服务,使学生作文能力扎扎实实地逐步提高。

二、激发和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1.从思想上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

教师要从思想上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扭转学生对作文“是一件非同一般的事情”的认识,让学生明白作文既不是靠堆砌华丽的词藻,也不是搜集或编造重大的或离奇的故事。作文不过是用笔来说话,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用成就动机和趋誉动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尽量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比如:通过习作课上交流评比以及开展优秀作品展等活动,使好的作文或作文有进步的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3.教给学生留心观察

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的,是作文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平时注意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随时把观察到的写下来,加强小练笔,随时交流,互相学习。这样就会增强学生习作的信心,从而养成乐于书面表达的好习惯。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参加学习实践、社会实践创造广阔的天地,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为积累作文材料而进行社会生活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材料,开阔视野,以便有更多的、新鲜的东西去写。同时,告诉学生要抓住重点观察,并且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选材要新颖,给人以新鲜感,不要面面俱到,千篇一律,更不能记流水账。

4.指导学生多看课外书

教师要指导学生形成平时看书的习惯,学习里面的好词佳句以及好的段落,并尝试在习作中运用。久而久之,学生的作文能力就会大有提高。

小学生写作指导 篇7

一、初级阶段:要求做到言之有形

所谓言之有形, 指的是写作的篇章结构、字词句、语法规范, 可算是一篇有形的作文。在这一阶侧, 课标的三级要求是能用短语和句子编写简单的故事, 可见也是充分考虑了学生水平, 因此需要进行以下指导:

1. 规范性要求

万事开头难。一切问题都要在开始的时候立下规矩, 所“不以规矩, 不成方圆”, 而这种规矩不仅是对学生, 也有对老师的要求。对学生: (1) 学生要准备专门的一本作文本, 并且要有一定的厚度, 要好好保管, 最好能保证从初一到初三一直用同一本作文本, 让学生不仅看到自己成长的印迹, 也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2) 限时限地完成作文。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最主要的是在教师进行写作指导后立刻写作文, 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作文的难度, 便于学生增强对写作的自信心。 (3) 要二次写作。每次作文批改完以后, 学生要在批改意见的指导下进行二次写作, 要尽量避免犯同样类型的错误, 同时也为以后复习时可翻看自己的作文做准备。对教师而言, 其规范性要求主要是指对作文的批改, 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批改的心态。教师要怀着保护学生积极性的心态, 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在语气或评语时尽量温和, 以鼓励性为主。 (2) 批改的形式。初级阶段的学生的作文, 要尽量做到面批, 并且做分层要求。 (3) 批改的方式。使用红色表示好词、好句, 蓝色表示语法或拼写错误, 黄色则表示语法拼写正确, 但用在文中多余或不适合。这样, 学生在作文本下发后都会争先恐后地看哪种颜色的笔比较多, 大大鼓励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2. 方法指导

(1) 句型的指导, 保证学生无拼写和语法错误。首先第一步是让学生从造句开始, 打开学生的思维, 慢慢地从字到句的意识。

(2) 篇章结构的指导。如在教PEP八上unit5时, 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 可采用对section B 3a3b两篇范文的比较发现拒绝类邀请信的基本结构为:开头阶段表达感谢, 中间部分陈述原因, 结尾表示友好或表达祝福。

二、中级阶段:要做到言之有物

言之有物, 来自《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 而行有恒。”指的是文章或讲话内容具体而充实, 给人形象、生动的印象。这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指导。

1. 同义词替换

同义词替换, 指的是相同的意思, 学生能用不同的词或句进行表达, 使文章显得更加生动。如文字描述, 分别为:Picture1:yesterday was Judy’s birthday, in the morning, a postman came.He gave her some letters.There was a birthday card in them.She was happy.Picture2:in the after-noon….she was very happy.

Picture 3:in the evening…she was happy.教师让学生对以上作文进行评价, 学生发现三个句子中表达个人心情的句子全部采用“happy”一词, 显得十分单调, 于是教师引导学生说可表示happy一词, 如excited, surprised, pleasant, 如词组have a good time, have fun, enjoy oneself, 再引导学生进行替换, 并在语法上进行指导。

2. 增加修饰词, 做一个细心的观察者

同样是这位A教师, 引导学生改写文字时, 要求细心观看图片2和3, Picture2:in the afternoon, his brothergave her a present.It was a radio.Picture3:in the evening, they ate in a restaurant.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图片2中的present和radio都是怎么样的, 图片3中的饭店又是怎样的, 他们又在吃什么呢, 为何Judy会高兴呢, 然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进行了改写。

3. 化简为复, 将简单句改为复杂句

原稿文章都采用简单句, 如:Picture1:in the morning, a postman came.He gave her some letters.There was a birthday card in them.教师引导学生用一句话将内容讲清楚, 于是有了以下的句子:In the morning, a postman came and gave her a birthday card.In the morning, a postman gave her some letters and there was a birthday card in them.虽然只是简单地加了一个and, 将简单句改为并列句, 但学生如果能长期在这种思维的训练和熏陶下, 慢慢地就会用转折句、定语从句等复杂句。

4. 提纲挈领, 保持语言主题和内容一致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 从来不是独立存在的, 词出于句, 句出于语篇, 从思维内容来看, 如果多个句子不是围绕同一个话题, 不管它们的语法多正确, 句子结构多完整, 也不能表达出完整确切的意思。如笔者在观摩我市人教版八上unit6 I a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作文教学时, 教师设置了泡泡兵的情境, 列出了泡泡兵喜欢做的事情, 如enjoy parties, make new friends, 然后让学生归纳泡泡兵的性格, Paopao soldier is…有的学生说是funny, 也有的说是kind, 但实际上根据以上两个特点, 用outgoing更为适合。

三、高级阶段:希望能做到言之有情

我们知道, 中国的外语教学是“语言落后于思维”, 学生有着丰富的内心情感, 苦于语言的匮乏而难以抒怀, 因此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要让学生写出一篇有血有肉有情的文章方是最高境界。

1. 发散思维的培养

如以上浙外派名师A教师在给学生习作任务时就是续写结尾, after dinner, Judy went back home.She opened the door and had a big surprise…look, a____birthday started!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 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续写一个出其不意的结尾。当时有的学生说“there was a thief, he wanted to steel something, when Judy caught her, wow, it was her best friend, and she gave her a surprising gift”, 也有的说she found a box on the table, she opened it, oh, my god, it was her friend, Judy was so surprised!...学生富有创意的想法感染了现场听课的教师, 相信这种发散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

2. 优秀美文的熏陶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 平铺直叙的文章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日夜增长的写作欲望的需求, 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看优秀美文, 如心灵鸡汤、书虫、初中生必背优秀美文等, 甚至可以办一个教室内的小型图书馆, 供学生专门借阅, 如我的一个学生平时比较喜欢看这类书, 且有意识地进行背诵和运用, 如在人教版八上unit4 how do you go to school写有关于如何来学校的作文时, 有位学生讲到自己喜欢走路去, 原因是:when I walk to school, I can smell the grass, listen to the wind singing, breathe the fresh and cool air and dissolve my soul in nature at last.Simple and short enjoyment can bring me great satisfaction.由于学生的作文是当堂完成, 该生如此优美的文字让我颇感意外, 在全班进行表扬后, 让她分享心得, 她说是自己在背诵一篇有关梦想的优秀美文, 然后把其中的句子进行简单的改编, 发现与老师要求的作文和自己的心境都很符合, 就把它用上了。可见美文的熏陶是相当有用的。

谈谈如何指导学生写作 篇8

一、激发写作欲望, 提高写作兴趣

(一) 了解学生, 尊重学生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只有有了写作的欲望, 我们才有可能写出好的作品来。通过长时间的观察, 我发现了学生存在的一些良好的现象:有的学生喜欢手工制作, 大多数时间这类学生都沉浸在自我的创作中。

做出来的东西像模像样, 惹人喜爱, 很有创意, 表现出异常的兴奋;有的学生喜欢体育运动, 不论是体育课上, 还是课余时间, 经常可以看见他们矫健的身躯, 敏捷的身手, 给人一种积极向上、健康、富有朝气的力量;有的学生比较文静、腼腆, 喜欢阅读书籍, 像《一千零一夜》《小红帽》《小学生作文》《小学生经典作文》书籍, 读到高兴处还会约上几个同学一起欣赏, 好不快乐……

面对这样一群富有朝气, 招人喜欢的学生, 我该如何下手, 才能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提高写作的兴趣呢?了解学生, 尊重学生。告诉学生一些简单的道理:写作就是要把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的事情写出来, 它不需要华丽的辞藻, 一点也不神秘, 一点也不可怕, 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 改变认识。

(二) 善抓机遇, 合理引导, 培养兴趣

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 我制定了新的教学目标。尽量考虑到每位学生, 关注学生的写作动向, 激发写作的欲望, 提高写作的兴趣, 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写出好的作品。走进学生, 关注学生的动向、情感、爱好, 并与学生进行交流, 一起分享学生的酸甜苦辣, 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样一来, 学生就愿意与你交流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个机会, 根据学生交流的内容做适当引导,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写作的技巧, 要明确告诉学生是好样的, 增强自信心。

接下来教师要趁热打铁, 再加以引导。“孩子, 你的口才没得说, 百里挑一, 如果你能把刚才我们讨论的话题写下来该多好啊!相信你能行, 小红加油!”学生的争胜心比较强, 肯定会圆满完成教师交代的任务。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牵一发而动全身”, 全班学生的写作热情都会有所提高。当然, 不同的学生我们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因材施教。

二、教给学生一些观察的技巧, 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

俗话说:“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 只有亲身接触事物, 仔细观察, 掌握一定的观察技巧, 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材料, 写作时才会有话可写, 写出的文章才会生动。因此, 作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引导学生做学习的有心人。

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并使学生懂得观察的重要性, 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 学生只有通过观察, 积累了素材, 写起东西来才会得心应手。

比如学习描写一种植物时, 因为在我们北方, 梧桐树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植物。也许因为太熟悉了, 很多学生在写作时很吃力, 即使学生勉强写出来的文章, 也给人一种空洞、华而不实、望而生畏的感觉, 根本不能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 总感觉有些东西没有写出来。

所以在写作之前, 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梧桐树, 加深认识。结合有关梧桐树的资料图片, 使学生对梧桐树的生长过程和特点有一个详细的了解。

只有明白了梧桐树什么时候开花, 什么时候长叶, 是先开花还是先长叶, 花的形状、颜色、味道以及树叶的形状、颜色, 梧桐树的主干部分与树冠又是什么样子的等等才算掌握了写作的第一手材料, 而这些都需要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才行。然后再根据表达的需要精心策划, 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才会使作品有血有肉, 有灵魂, 别人也才会愿意读。

当然还有描写动物、描写人物、描写风景等, 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各自的生活环境, 学习情况等各种因素, 慢慢渗透, 鼓励学生大胆想像, 引导学生写出有个性的作品来。

三、善抓教育契机, 多角度、多方位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 提倡并鼓励学生写日记

提倡学生写日记, 我采取说、读、议的方法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所谓说, 就是广开言路, 大面积搜集学生心中有趣的难忘的故事说出来, 与其他同学形成共识, 让学生有意识地写下来, 鼓励学生加上大胆想像, 并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完善作文内容。内容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 也可以是听别人说的, 还可以是从电视的某个节目中转接下来的, 但必须真实有意义。有关道德、礼仪、益智等方面的话题, 学生比较感兴趣, 非常愿意主动表现。

(二) 多读课外书, 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明确揭示了读书的重要性。“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是说记笔记的重要性。所以我们既要喜欢读书, 也要善于记笔记。

所谓记笔记, 就是把我们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好词、好句子、好段落、好文章记下来。必要时还要写一写感想。所以我们只有养成勤于积累的好习惯, 一步一个脚印, 才能写出更高水平的作品来。

(三) 互改互评,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具体做法如下:教师浏览学生作文, 不对其进行具体评价, 而是在课堂上进行审题分析, 指出作文中的共同存在的优缺点。然后, 学生分组, 按照制定的批改标准互改互评。每个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至少可以看到五篇以上的作品, 而且在交流的过程中, 能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既增长了知识又开阔了视野, 拓展了思维。另一方面, 赋予了学生以老师的权利, 他们会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 大胆探索, 大胆实践, 对写作的要求会理解得更为深刻, 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怎样指导学生英语写作 篇9

关键词:英语写作,语言技能,综合型教学

本人多年从事初中英语教学, 从中考阅卷及平时教学测验中发现, 目前学生英语作文水平堪忧, 多数作文千篇一律, 只是把简单英语词句罗列, 更谈不上奇思妙文。笔者总结认为, 影响学生英语写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词汇的问题。由于英语词汇的缺乏, 导致学生不能得心应手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出现很多的拼写错误。

(二) 、语法错误。语法规则和句型是英语写作必备的基本要素。在写作时, 由于语法规则掌握不好, 致使语法规则应用不规范, 句型结构混乱。

(三) 、句型单一。我曾对初三某个班的一次英语考试作文作过一项调查, 发现英语作文中, 简单句占97.5%, 并列句占1.4%, 复合句占1.1%。这让我感到学生虽然学了几年英语, 但绝大部分同学只想到用简单句写作。当然简单句本身没什么错, 但当他们在写作时, 缺少一些正确的过渡连接语, 不能适当地把这些句子连接起来, 而对于某些句子来说, 这些过渡连接语是必不可少的。

(四) 、语篇衔接出现问题。无论文章是长还是短, 其语句和语段都必须连贯成一个整体, 才能表达出作者的思想。然而, 很多学生只会机械地堆砌字、词、句, 结果使文章条理不清晰, 逻辑不严谨, 语义不连贯。

(五) 、不少学生错误认为, 写作水平的提高无非是多写多练。但他们却没有用英语写日记、记笔记的好习惯。写作时不会用中文构思, 再译成英文, 写作后自己不注意修改, 也不关心老师的评注, 不能主动反思并调整自己的写作方法。

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开展综合型教学, 全面提高学生英语整体水平。

英语课堂, 要坚持听说读训练和写训练相结合。根据语言习得理论, 学习者在学习时常先通过听和读吸取语言知识, 从而了解别人的思想, 再通过说和写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让别人了解自己。大量的听说训练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因此, 写与听、说、读紧密结合, 进行多元化的能力训练, 才可使学生的各项能力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促进, 从而提高学生英语整体水平。

1、听与写相结合

如果教师将听力理解与写作技能结合起来, 即把写作限制在特定的情景中, 可使写作练习成为综合型的交际性语言练习。听与写相结合的练习形式有:在听的基础上设计听写填空、正误判断并纠错、选择、听后笔述句子、根据所听内容概要写作、模仿写作等。听与写相结合的好处是: (1) 能在听写填空中暴露出学生拼写及语法问题。 (2) 既可培养学生听音会意的能力, 又可培养其谴词造句的能力。 (3) 概要写作和模仿写作不仅能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 检查其对输入信息的理解, 还能检验其能否写出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特定情景和文体要求的短文。

2、说与写相结合

布里顿 (Britton, 1970) 指出:“学生口语句型结构和表达方式往往是他们学习写作的基础。”教师应当在教授写作的同时, 帮助学生提高和丰富其口头表达的技能, 因为口头形式往往包含了大量近似书面语的结构和措辞。说与写相结合的策略具体做法是:

通过师生间的交谈、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确定写作框架, 并丰富写作内容。例如, 教学7A unit 3 make a poster showing your favourite festival。写作前教师可采取以下步骤帮助学生挖掘题材:

a、师生间的交谈

教师可提出诸如which、how、why、等形式的问题, 促使学生思考, 帮助其打开头脑中的材料库。如:

a) 、Which is your favourite festival?

b) 、How do people celebrate the festival?

c) 、Why do you like the festival?

b、小组讨论

学生针对上述问题展开讨论

c、师生间的交谈

各小组口头表述讨论结果。教师以读者的身份同学生交谈, 帮助学生进一步丰富读者需要得到的信息。

d、然后确定写作框架, 学生根据提纲和框架, 进行合乎逻辑的扩展写作。

3、读与写相结合

写的过程实际上是模拟读者阅读的过程;阅读也是模拟写作的行为。由于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很多同学在写作过程中难免会受到母语的影响, 出现一些“Chinglish” (中式英语) , 而且有些东西也把握不准。所以, 老师可以精选各种文体的范文, 让学生们背诵模仿, 并分析他们的篇章布局和谴词造句, 为英语写作树立规范。

二、讲究方法, 加强指导

英语中有句话“Practice makes perfect.” (熟能生巧) , 写作应贯穿在整个英语教学中。牛津英语教材的特点是每个单元都有一节Main Task, 即写作课。要求学生根据本单元话题, 仿照范文写一篇和本单元内容有关的书面表达。因此教师在教授新课时应有目的的让学生积累和本单元话题有关的词汇, 句型, 以备写作之需。教师对学生习作要精心批改, 随时指出错误, 进行语法上指导。

中学生英语写作体裁主要有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和应用文。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掌握写作体裁的特点, 及时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多记一些日常用语、短语、常用连接词, 掌握多种写作表达方式, 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从而克服从母语角度出发来书写英语作文的缺陷。

我们知道:建造大楼少不了土木砖石, 英语写作一样, 少不了单词、词组及固定短语基本素材。有些学生对单词的拼写不重视, 结果写作文时就往往会有一种提笔忘字的感觉。平时在教学中对于一些固定短语和典型句型, 一定要多操练, 特别是一些重要且学生易错的方面。可以通过翻译句子、句子改错等多种形式反复训练。

每次批改学生作文时要详细做好记录, 并对其进行归类, 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 有针对性地及时进行讲评。对个别错误较多的同学, 最好能做到面批。另外, 学生作文的错题库一定要保存好, 过一阶段可以从中抽出一部分, 以短文或单句改错的形式体现出来, 让学生去做做。这样就可以一举两得, 一方面解决了短文改错选题难的问题, 另一方面可使学生加深印象, 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

可以将错误较多的学生作文直接放到实物投影仪上或打印到幻灯片上, 让学生集体批阅, 当场发现并当场解决问题。这既直观有节省时间。另外, 教师平时准备一些书面材料备在电脑中, 同时附上参考答案以及相应的较详细的评分标准, 可以利用课堂时间, 将他们调出并投影到屏幕上, 让学生进行即时作文, 当场做, 当场讲评, 如时间允许也可以进行口头作文。

三、充分运用激励机制, 走出英语写作困境

教师应在平时的英语写作训练中充分运用激励机制, 例如:书法规范及行文漂亮者优;标点符号正确者优;典型句使用恰当者优等。教师要在评价学生的写作过程中, 自始自终坚持表扬激励原则。要善于发现学生字、词、段、文方面的优秀之处, 让学生不断尝试努力的成功, 从惧怕写作到乐于写作, 直到善于写, 进而全面提高自身的英语写作能力。

在新时期信息化的今天, 我们要适应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不仅要加强对学生听、说、读等方面多种技能的强化和训练, 而且要注重学生的英语作文指导, 它对推动初中英语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学生英语素质, 将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吴进美, 《初中英语写作大全》,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版

[2].《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英语教学大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浅析如何指导学生写作 篇10

有道是: “言为心声”。其实,写文章就是人们记叙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感情,发表自己见解的重要交际手段。为了使学生写起文章来文思泉涌,一挥而就,平时就必须自觉地多读书,勤观察。首先,我们要做到: 必须培养学生浓厚的语文兴趣。可是,要求学生产生语文兴趣,一是要给学生讲清道理; 二是要开展各种活动吸引他们,刺激他们的学习欲望。比如,开展读书活动,要求学生除了读新《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外名著及课文相关的作品外,还在各班办小读书馆,形式是每学期开学时,每个学生借给班上一至两本自己家中的名著,在班上选出专入管理借阅,学期结束还给本人, 新学期另换两本再传阅。还开展如每周一次学习讲评读书内容比赛,或朗读朗诵比赛等。

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多方创造条件,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接触自然。教师要指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并将看到的、听到的或阅读得到的,连同自己的生活、学习、感受有选择地写成日记或随笔,可长可短,字数不限,但必须说真话、诉真情。这样长此以往,就会达到练笔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坚持课外练习写作

课外练习是一个很重要的积淀。有道是: “功夫在课外。”其实,作文如果总是拘泥于什么方式、形式,往往写不出鲜活的好文章,因为作文来源于生活,学生的写作就要与真实生活接轨,只有情动于中,才能言发于外,在学生自身体验中自然表露出来。为此,每个学期我们都要鼓励学生写大量的课外练笔,有周记、读后感、短评、景物人物描写等,尊重学生自主选择, 让学生在认识生活、积累素材、开掘思想感情源泉的基础上自拟题目、自选形式、自定主题,这样就为他们创设了宽松的写作环境和愉悦的心境,让他们免受清规戒律的约束,从而写出自己的富有个性的文章。因此,我们做教师的,一定要培养学生坚持课外练习写作的好习惯,也一定会收到可喜的教育教学效果的。

学生的课外练笔,的确是一个很好的作文训练方式,它以生动活泼、灵活轻松的方式出现,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愿望,给学生们心理松了绑,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俗话说得好: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只有通过各种灵活的方式多多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写作的技能,达到作文训练的目的。

当然,我们教师的指导也是必要的,不能一提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就否定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可是,要是你讲得太多,面面俱到,会妨碍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 要是你讲得太少,蜻蜓点水,又起不到点拨的作用。“说”“用”结合是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法,这里的“说”,我以为它是指在作文指导时,变教师讲为学生讨论,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让学生围绕审题、立意、选材等各抒己见,使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 在充满活力、充满生气的讨论中进发出智慧和灵感的火花。以上所谓的 “说”是指导的形式,而“用”则是指导的内容。我以为,它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作文时应需写作,在实际写作时要考虑好此文写给谁看,文章怎样才能在他们身上发挥作用,这就是所谓的“读者意识”。这种实用写作能力的训练,能为学生适应未来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提高认识和表达上的方便,也恰当好处地在某种程度上,实现校园与社会的接轨。

三、让学生立足于真实的生活进行写作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活水,是文章写作的源泉,这个比喻很实在。一旦离开了生活,特别是学生熟悉的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作文训练就成立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实,学生的写作本身就是一种生活再现的过程,写作中必须负载真实的信息,必须有真实的信息输出,如果脱离了学生生活的真实体验,就难以再现生活,写作就成了“编圆”的场所。因此,我们要让学生走向社会,深入生活,获得第一手资料,是很有必要的,应保证学生真实的体验。我们现在的很多课堂作文训练主要针对的是形式,而不是真实; 是教条,而不是可感的内容。即形式训练和真实写作的取舍问题。 为此,对学生的写作教学,要强调注重学生的真实感受,真实生活,尽量不要让学生“编圆”,尽量减少课堂教学的形式的训练,减轻学生一听到作文课就烦的心理压力,这样有利于给学生写作松绑,还作文教学的本源。

我们还要做到: “让学生自己发现写作的话题。”也就是通过设立话题库和写作笔记的方法,丰富学生的观察和感悟。学生在话题库和写作笔记本所载内容的基础上自己选题,整理加工成文,教师只是一个学生写作过程的引导者,一个充分调动学生写作兴趣的鼓励者。由此可见,学生的积累不仅仅是材料的积累,更是感受的积累。

运用“点拨法”指导学生写作 篇11

【关键词】作文教学 点拨法 教学效果

为贯彻启发式的教育原则,笔者在上作文指导课和讲评课时,常采用“点拨法”,使学生活跃了思维,开拓了思路,在写作时不仅做到了切合话题、有的放矢,还能做到内容充实、材料新鲜。依照话题,笔者主要从拟题、写题记、扩展思路等方面来点拨学生。先结合话题来谈谈作文的指导。

话题一: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树的方向决定于风向,

水的开关取决于龙头。

那么,人呢?

请以“方向” 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这则话题笔者侧重于拟题的角度来指导。

一、要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拟题的技巧,然后再根据话题来拟题。拟题时切忌简单了事,用话题作为标题是无法展示你的写作才华的。有人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如何让读者透过这扇窗户去感受你的心灵呢?如何迅速吸引读者的眼球呢?有的人写作时信马由缰,完篇后再随便用个词做文题,有的由于时间仓促,成了“无题”,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试想想, 一个天姿丽色的美人,如果失去了那双明眸善睐,是否会让人无比遗憾呢?如果把词采华丽、内蕴丰富的文章比做美人,那么缺失了标题的文章就成了无法弥补的残疾人了。因此,我们不仅要为我们的文章拟个标题,还要似个恰到好处的题目。“方向”这个话题我们既可以谈人的发展问题,也可以谈影响人的成才因素问题,还可以谈目标选择等,甚至可以引导学生探讨人的生存目的、人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思考有关人生、事业、情感等各个层面的问题。笔者通过引导,为学生提供了以下一些参考题目:《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没有航向的人生之舟》、《歧路之旅》、《天堂地狱》、《天堂往左,地狱往右》、《我不是一艘迷航》、《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我的启明星》、《对人生方向的思考》、《也说人生方向》、《目标——正前方》等十几个标题。

又如话题“留下阳光”,笔者为他们提供了以下参考题目:《阳光总在风雨后》、《奋斗阳光成功》、《阳光女(男)孩访谈录》、《2008我们相约清华北大》、《灰色少年的阳光之旅》、《走出那片阴暗的天空》。

又如有一篇以“等待”为话题的作文,笔者提供了以下标题让学生思考:《回来吧,游子》、《爸爸我想对您说》、《我心依旧》、《花开花又落》、《把握人生的机遇》等。

其实中学生具有很好的模仿能力,只要他们具备还有一定的鉴赏能力,是可以仿出很多佳题的。比如依照《都是月亮惹的祸》,可以拟出《都是天使惹的祸》、《都是虚荣惹的祸》、《都是粗心惹的祸》、《都是爱情惹的祸》、《都网络惹的祸》等;仿照《怎一个愁字了得》,可以拟出《怎一个情字了得》、《怎一个钱字了得》、《怎一个权字了得》、《怎一个罚字了得》。这就是第一种拟题法——依照法。有一位老师还创造了一种“衍生法”,不管遇上了什么话题,都用《沿着一条小路的思考》,思考的内容就是话题本身,这真是旱涝保收、永不离题的绝妙方法,对于头脑不是很灵活的人来说,这招可是最有效的方法。还有人总结了其他技巧,如选择歌词、诗句、名言、流行口语等拟题,巧用修辞拟题,直用材料观点拟题,借用公式法拟题等,在考场实战时同学们都不妨一试。

二、点拨时要拓展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话题二:

北极考察队队长贝德要求每个队员坚持记日记,日记以描写阳光下的景物为主。后因日期延误,考察队无法及时返回,他们将在黑暗寒冷的极夜中停留很长一段时间。黑暗、孤寂压得他们要发疯了。这时,贝德请大家依次朗读日记。一个个阳光下的故事使人们仿佛看到了闪着银光的雪原、成群的企鹅、笨拙的北极熊……就这样,漫长的黑夜终于过去了,人们迎来了久违的阳光。

其实,只要心中能留下阳光的指纹,周围纵使是无边的黑暗与寒冷,你的世界也是明媚而温暖的。

读了上面的材料,请以“留下阳光”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对于这则材料的点拨,笔者从以下两个角度来操作:

一是从词语角度扩展,抓住关键词语来思辨。本次话题的主要信息是“阳光”,从正面的角度还可以想到“顺境”、“乐观”、“幸福”、“颓废”、“消沉”、“堕落”、“灰心”、“绝望”、“放弃”、“沉沦”等一系列词语。为什么要留下阳光呢?因为阳光是人生活的信念和希望。它不仅指光照万物的物质实体,还包括养护生命的精神内涵。可见本次写作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树立健康乐观的人生观念,积极面对生活中的风霜雨雪,形成健康的人格。学生写作时,可以结合人生历程,写出自己丰富多彩的奋斗经过,体验生涯中遭遇的酸甜苦辣等等。

除此之外,还可以对学生加强写题记的训练。如本次话题可以提炼以下题记:

(1)没有永远的成功者,也没有永远的失败者。

(2)一千次的失败怕什么,我还要迎接第一千零一次挑战。

(3)乌云遮不住太阳。

(4)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5)夕阳西下,明天还会东升。

话题三:

在人生道路上,我们不断地付出等待:等待集合、等待排除、等待通知、等待早请示晚汇报、等待废话连篇的报告会的结束、等待典礼开始、等待误点的航班……“等待”是贼,窃走人们的光阴。如果能用电脑统计每人一生中浪费于等待的长长短短的时数之总和,必定大吃一惊,人命半条啊。然而不得不等待,中国谚语说“欲速则不达”,法国谚语云“须懂得等待”,我故乡的老乡们讲“性急吃不得热粥”。等待中有欢乐,有焦虑,有“无可奈何”与“迫不及待”,其中包含人间百味。

请以“等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我是这样点拨的:同学们也许知道荆轲刺秦的故事,他动身赴秦之前,原想等待一位得力助手一同前往,后来燕太子嫌他迟迟不动身,指责了他几句,于是,他不管条件是否成熟,带上银样镴枪头秦武阳仓促上路,演出了一曲易水悲歌。同学们知道他为什么会失败吗?然后再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得出生活中等待的哲学意义。笔者用以下句子来点拨:

“等待是一种哲学,是机敏的人的待机而动而不是鲁莽之人的任性和冲动。”

“等待是智者的运筹帷幄,而不是懦夫的瞻前顾后。”

“等待是相机而动见机行事,而不是坐失良机。”

“等待是冷静沉着,韬光养晦。”

又从以下角度启发学生思考:

一个疾病缠身的人,他和亲人们最良好的等待是什么?(健康)

一个饱受战争之苦的国家的人民,他们等待和呼唤的是什么?(结束战争,拥抱和平)

一个感情破裂的家庭,他们的儿女等待和渴望的是什么?(破镜重圆,重归于好)

面对走向歧途的心灵,你想等待的是什么?面对着沦丧的传统美德,你等待什么?面对着即将到来的高考,你等待什么呢?

小学生游记写作指导略谈 篇12

一、脉络清晰——抓住游览的顺序

写作时,要在认真观察和记忆游览的景物的基础上,按照见到景物的次序,来写所看到的景物。这样才能做到条理清楚、自然、明白,不至于杂乱。如开学初,我们组织学生到德化唐寨山森林公园游览,我们的秋游线路就是学校一城区一森林公园门口一音乐广场一人工湖一游乐园一佳美亭一百果园一回校。那么我们在指导学生写游记的时候按游览的顺序进行叙述,就显得脉络清晰、有条不紊。在指导学生观察景物时,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就是定点观察。如站在公园某一角,对公园进行由远及近的观察。又如我们登上塔顶,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对塔下景物进行观察。比如我们带领学生登上高高的佳美亭,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由远及近观察法,把观察到的详细记录下来。有的学生写道:我登上高高的佳美亭,极目远眺:整个城关的景色尽收眼底,笔直的街道像一条带子,街道上的车和人,像一只只小小的甲虫在缓缓移动。街道两旁一排排整齐的高楼大厦,像一只只火柴盒在整齐地排列着。近处,是密密麻麻的丛林,在秋风中,变换着多彩的颜色,有红的、有绿的、有淡紫的……煞是好看。二就是移动观察,又叫移步换位法。就是随着脚步的移动变换位置,一处一处地进行观察。如我们进了森林公园的大门,就来到了宽敞无比的音乐广场,音乐广场的左边是美轮美奂的音乐喷泉,音乐喷泉的旁边是一个小小的湖,湖水像翡翠一样碧绿。从音乐广场拾阶而上,大约50多米,就来到了人工湖。这就是移步换景。

二、详略得当——抓住游览的重点

一次参观游览活动,看到的景物很多,我们不能记“流水账”。要把看到的景物中印象较深的写下来,其余的可以写得简略些。我们要一边参观游览,一边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仔细观察。比方说,我们要写以游览看到的景物为主的记叙文,写作的重点就是把看到的景物重点写下来。对于我们看到的特别好的景物,我们要进行具体的描写,突出重点。对于重点的景物,要注意详细描写出它们的位置、大小、动态、静态、颜色等。如我们写“菊花”,颜色就有“红的如枫叶、白的如冰霜、黄的如麦穗”等,菊花的形状就有像“小姑娘的卷发,毛茸茸的小鸡,绣球”等。比如我们组织的秋游森林公园活动,就有很多的景点可以描写,有森林公园的气势磅礴的大门,有开阔耳坦的广场,有如梦如幻的音乐喷泉,有水平如镜清澈见底的人工湖,有恐怖阴森的鬼屋,如“一览众山小”的佳美亭,有瓜果飘香的百果园,小学生在写的时候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教师就要指导学生有重点翅叙述,把自己喜欢的、最拿手描写的景物,选择两三处进行描写,美余的景点就可以概括地写,或者是轻轻的几笔给带过。如有的同学他对音乐喷泉很感兴趣,在文章中重点写了森林公园的音乐喷泉:喷泉伴随着音乐在灯光的照射下,变得五光十色,瑰丽无比,一柱柱水柱变成了淡粉的,淡青的,浅绿的……各种颜色交相辉映,变化万千,让人深深地陶醉在美妙之中……森林公园的音乐喷泉真是太美了!我喜欢音乐喷泉!而对于其他的景物,他则轻轻带过,简略描述。这样的文章,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突出重点,清楚明白,这样才能写出游览的意义,才有教育意义。

三、有血有肉——情、理、景相结合

我们在写游记时,应把开头和结尾写得简略些。开头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和人物,如《游森林公园》的开头“我的故乡德化瓷都,有一处风景名胜,那就是人人向往的唐寨山森林公园”。结尾应用议论或抒情的方式写下自己的感受,如《游森林公园》的结尾写道“‘哈哈……’我们在欢笑声中结束了这次愉快的秋游。森林公园各处景点的美是无穷的,无怪乎世界各地前去游览的人络绎不绝”。这样,写的文章有头有尾,读起来给人一个完整的印象。我们要把感情融化于景物中,写出真意。写作时,我们要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如在写“人工湖”这一景点时,有的学生写道:人工湖畔的每一种雕刻、每一幅图案,无不凝聚着劳动者的心血和智慧,对此,我深深感到佩服、肃然起敬。还有,我们在写景的同时,或探索人生真谛,或谈论思想问题,治学精神,使读者在领略自然风景的同时,受到启迪和教育,如有的学生在写“佳美亭”这一景点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经过艰难的跋涉,经历过艰难险阻,我们终于登上了唐寨山的最高峰,我们终于看到了常人难以看到的景色,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啊!不付出努力,不洒下汗水,怎能看到美丽的风景?人生也是一样,没有付出,哪里的收获呢?一篇游记,通常情况下,开头和结尾写得概括、简要,中间部分写得详细,重点记叙两三个景点,其余的则简简单单地几笔带过。而且在写的过程中,注意情、景、理结合,这样的文章才条理清楚,有血有肉。

上一篇:民族文化保护下一篇:幼儿园活动游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