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分配理论(精选5篇)
新古典分配理论 篇1
收入分配作为经济学一个古老的话题,一直是理论争论的核心和发生重大分歧的领域。纵观近现代经济思想史的发展,人们对收入分配理论的研究大致沿着两种迥异的路径:一是在马克思经济学分析框架内探索;二是循着新古典经济学的思路发展。
一、马克思的分配理论
马克思的分配理论内容十分丰富,既包括对分配理论的一般论述,又包括对资本主义社会分配性质的揭露和对未来社会分配原则的构想。
1. 分配关系的决定因素
生产关系对分配关系具有决定作用,是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核心思想。马克思认为“所谓的分配关系,是同生产过程的历史地规定的特殊社会形式,以及人们在他们的人类生活的再生产过程中相互所处的关系相适应的,并且是由这些形式和关系产生的。这些分配关系的历史性质就是生产关系的历史性质,分配关系不过表现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这就是说分配的性质是由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的,而且也是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并随着经济关系性质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了分配的性质。不过,马克思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并不直接决定分配的具体实现方式即分配方式,分配方式是由资源配置方式决定的。马克思还认为分配首先是生产工具和劳动力的分配即生产要素的分配,这种生产要素资源的配置方式决定了产品分配的结果。
2.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分配理论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既是生产理论,又是有关资本主义的分配理论,即资本家阶级之间如何瓜分剩余价值和工人阶级如何得到劳动力价值的理论。马克思收入分配论的基石是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收入分配是对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进行分配;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因此价值的实体是抽象劳动;只有劳动而且是活劳动才创造价值,机器等物化劳动只转移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而不创造价值。
马克思认为,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的劳动力能够创造出比其本身价值更大的新价值,这个新价值可分解为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劳动力价值取决于再生产这一劳动力所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也就是生产工人必要生活资料所需的劳动,工人得到的劳动力价值表现为工资;剩余价值则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被进一步分解为利润、利息和地租,以利润和地租的形式付予资本和地产的所有者。因此,工资、利润、地租等是收入的表现形式。资本主义的分配就是产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瓜分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3. 利润与工资之间的比例分割问题
工人通过出卖劳动力而实现的收入(工资)用于购买消费资料,资本家由于占有资本而获得的收入(利润)则用来添置新的生产资料。因此,收入转化为利润的比例越大,资本积累的速度就越快,即收入分配的先行决定成为了资本积累率的主要因素,资本积累率就取决于利润与工资之间的分割比例。马克思认为,这种分割比例取决于劳动力的价值,所以工资决定过程的分析就成了马克思研究收入分配问题的出发点。当劳动力商品在市场上成交之后,工人所得的分配收入(工资)从绝对量上就已经确定了,但这个量在收入中的相对份额却还没有确定。这种相对份额的确定取决于生产过程中工人与资本家的对抗。对抗决定着超过生产工人必要生活资料价值所需的劳动量(必要劳动)以上的劳动时间长度(剩余劳动)。剩余劳动量的大小在决定资本家在总产品中获取的分配数量的同时,也决定了工人和资本家在总产品中分配的相对份额。这一理论充分揭示了生产方式对分配方式的决定作用,揭示了在商品交换平等权力背后的商品生产过程中的权力对抗,揭示了问题的实质不在于如何分配,而在于如何生产。因此,在马克思主义中,分配理论与生产理论是统一的。
4. 对未来社会分配原则的构想
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分配的性质及其内容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未来社会分配原则的构想。在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实现“按劳分配”,在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则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马克思认为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未来共产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基础。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消灭了私有制,消灭了剥削的基础,所有社会成员都可平等享用社会的生产条件,劳动者共同占有社会劳动成果,以劳动为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实行按劳分配。
二、新古典的分配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家以资源有效配置为基础,沿袭从生产要素角度研究分配规律的思路,进而发展了生产要素分配理论。
生产要素分配理论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分配方式,要素的所有者根据市场信号提供资源,要素的使用者要向要素的所有者支付费用,其价格由供求双方在市场上决定。
由此可见,新古典收入分配理论研究的是既定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将分配问题完全转化为要素的定价问题。它强调投入与产出、工资与利润的比例。通常,新古典分配理论可概括为微观分配上的边际生产力理论和宏观分配上的柯布—道格拉斯总量生产函数。
1. 微观上的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等生产要素都创造了效用和价值,都是价值的源泉,因此,各种生产要素都应得到他们相应的收入。新古典的边际分配理论源于它的边际生产力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各个生产要素所得的收入量是由它们各自的边际生产力水平决定的,等量的边际资本带来等量的边际资本收益,等量的边际劳动带来等量的边际劳动收益。
根据欧拉定理,如果生产函数Y=f(L,K)为一次齐次函数,则P*Y=P*(鄣L鄣f)*L+P*(鄣K鄣f)*K=P*MPL*L+P*MPK*K(其中,Y为总产出,P为产品价格,L为劳动,K为资本,MPL为劳动的边际产量,MPK为资本的边际产量)。在完全市场竞争条件下,要素收入等于要素价格与要素数量的乘积。由上式可知,P*MPL*L为劳动要素的收入,P*MPK*K为资本要素的收入,P*MPL就是劳动要素的价格,P*MPK为资本要素的价格,劳动和资本分别按照其边际生产力获得了相应的报酬,产品完全被耗尽。边际生产力一方面是对要素贡献度的度量,即增加或减少一单位要素所引起的产量的变化,另一方面它又成为要素定价的基础,即要素价格由其边际生产力来决定。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实质上就是按生产要素价格分配。
2. 总量生产函数中劳动和资本的分配比例
随着工业程度的提高,各行业逐渐由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新古典经济学家开始研究劳动和资本间的替代在宏观上对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以及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他们以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为依据建立了总量生产函数,用来描述生产与分配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对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比较著名的总量生产函数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其基本形式为Y=ALαKβ,其中α为劳动投入的产出弹性,β为资本的产出弹性,即α=Y鄣Y/L鄣L,β=K鄣Y/KL鄣K。从分配角度来看,α、β分别是劳动和资本的收入份额。由此可见,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供给的变化会引起要素成本或价格的变化,这将导致劳动与资本之间出现相互替代,从而改变资本与劳动的比率,进而影响收入分配中各生产要素的所得份额。
三、两种分配理论体系的比较
由上述对马克思和新古典的分配理论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两种分配理论虽然都论述了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等分配形式,但在研究视角、价值基础、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上是完全不同的。
1. 研究视角不同
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属于社会关系的范畴,偏重于对经济关系本质的把握,着重研究为什么这样分配;而新古典收入分配理论属于一种市场现象,本身没有社会属性,偏重于对经济现象的表层描述和分析,着重研究怎样分配,研究具体的分配方式。马克思关注的是一个经济体系的剥削程度,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劳动隶属于资本导致分配关系被扭曲,因而资本主义制度应当被否定;新古典经济学将收入分配理论转化为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理论,研究居民提供生产要素后所得到收入,其理论核心是研究生产要素的价格如何确定,研究的重点也相应地转向了具体政策。由此可见,马克思分配理论研究的是分配的本质,新古典分配理论研究的是分配的现象,二者的研究视角是完全不同的。
2. 价值理论基础不同
收入分配理论是价值理论的逻辑延伸,一定的收入分配理论都必然伴随着相应的价值理论标准。价值创造虽然不是价值分配的直接依据,但它作为收入分配的前提和基础,制约着收入分配方式和水平。尽管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和新古典收入分配理论都试图以价值源泉为根据,说明价值分配的合理性,但两者的价值理论基础是完全不同的。马克思分配理论的价值基础是劳动价值论,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剩余价值论和按劳分配论,指明了收入的内涵和来源,解决了分配的内核。新古典分配理论的价值基础是效用价值论,认为劳动、资本、土地以及其他的物质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了效用和价值,因此这些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应该得到收入,工人得到工资,资本和土地的所有者得到利润和地租,这一理论在其框架内论证了资本要素参与分配的合理性。两种价值理论最大的分歧体现在对资本索取剩余价值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持有截然相反的观点。
3. 研究方法不同
马克思以再生产理论为基础,运用唯物史观和阶级分析方法,从具体到抽象,即从具体的经济现象出发去探求分配现象背后的“本质关系”,从而把握分配的“内在规律”,再从抽象到具体,即在分配理论一般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生产关系下分配方式的不同表现形式。马克思的这种从现象到本质,以本质说明现象,从而揭示规律的研究方法与新古典完全不同的。新古典的分配理论完全从技术关系出发,注重实证和定量分析,运用数学模型单纯从数量关系、价格关系来解释生产要素的定价,进而解释收入分配问题。
4. 研究目的不同
马克思的分配理论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关注的是一个经济体系的剥削程度,因此其收入分配理论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从根本上是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服务的。新古典收入分配理论以资本主义私有制永恒存在为前提,关注的是生产要素的技术安排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其收入分配理论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释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合理性,从根本上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
5. 研究重点不同
马克思的收入分配体现了人与人的关系,新古典收入分配体现了人与物的关系。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认为生产关系(生产要素的所有制形式)决定了分配的性质,而资源配置方式(生产要素的分配形式)决定了分配的方式。马克思收入分配关注的是前者,新古典收入分配关注的是后者,二者通过资源配置方式联系起来。
四、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尽管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但是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非单一性国情,决定了我国无法实施马克思所设想的绝对的按劳分配。在分配制度上,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初级阶段则表明生产资料并非完全公有,多样化的资源配置方式要求分配方式多样化,即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产品的分配。
如前所述,马克思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了分配的性质。不过马克思还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并不直接决定分配方式,分配方式是由资源配置方式决定的分配,即生产工具和劳动力的配置方式决定了产品分配的结果。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同样可以在马克思的宏大理论体系中找到理论来源———分配方式是由资源配置方式决定的分配,即生产工具和劳动力的配置方式决定了产品分配的结果。因此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对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马克思分配理论的坚持和灵活运用而非背离。
通过对马克思的分配理论和新古典分配理论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马克思的分配理论才是真正的科学的理论,只有坚持用它来指导制定我国的收入分配政策,才能真正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阿塔纳修斯.阿西马科普洛斯.收入分配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2]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99-1000.
[3]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一卷).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4]崔向阳.论分配方式的理论基础—兼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J].当代经济研究,2006,(2).
[5]樊纲.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6.215-216.
[6]胡莹.收入分配的决定机制研究——两种研究思路和比较分析[J].求实,2006,(8).
[7]林红玲.从古典、新古典到马克思:制度安排与收入分配[J].当代经济研究,2001,(3).
[8]裴小革.论收入分配理论的历史演变和劳动价值论的实践价值[J].当代经济科学,2003,(1).
[9]权衡.“收入分配——经济增长”的现代分析:转型期中国经验与理论[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0]张作云,陆燕青.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问题的理论思考[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新古典分配理论 篇2
马克思剩余价值生产及分配理论新探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生产和分配理论,揭示了工人受剥削的秘密.今天,社会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复杂多样的态势,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现阶段,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和经营方式的多样性,剩余价值理论面临新的挑战.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马克思剩余价值生产和分配理论,搞清在剩余价值分配中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体现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效率和再分配的公平,以调动全社会成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作 者:邢方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经济学院,西安,710061刊 名:理论导刊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 GUIDE年,卷(期):2006“”(3)分类号:B023关键词: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生产和分配 有偿占有 无偿占有 剥削
古典工资理论新析 篇3
生存工资论是由18世纪末19世纪初由魁奈·杜阁尔提出, 并由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全面论述的理论。生存工资论认为, 工资水平与人口变化相互影响促成自然工资水平的存在, 劳动力工资水平围绕自然工资上下波动。工资水平超过自然工资, 刺激人口增长, 工资回到自然工资水平。工资水平低于自然工资, 人口减少, 工资回到自然工资水平。
1.亚当·斯密的工资理论
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中, 在“论劳动工资”这一章中讲到“雇主虽常居于有利地位, 但劳动工资有一定的标准, 在相当长的期间内, 即使最低级劳动者的普通工资, 似也不能减到这一定标准之下。”①“在某些情况, 有时也使劳动者立于有利地位, 能够得到大大超过上述工资的工资。很明显, 上述工资是符合一般人道标准的最低工资。”①“什么时候, 要是劳动报酬不够鼓励人口增殖, 劳动者的缺乏不久就会抬高劳动的报酬。什么时候, 要是劳动报酬过分鼓励人口增殖, 劳动者的过多不久就使劳动的报酬减到其应有的程度。在前一场合, 市场上的劳动供给, 如此不足, 在后一场合, 市场上的劳动供给, 又如此过剩, 结果都迫使劳动价格, 不久又回到社会所需要有的适当程度。”①。可以看出, 他要描述的自然工资, 并不符合一般人道标准的最低工资。
同时, 亚当·斯密也指出, “使劳动工资增高的, 不是庞大的现有国民财富, 而是不断增加的国民财富。因此最高的劳动工资不在最富的国家出现, 而却在最繁荣, 即最快变得富裕的国家出现。”①因此, 资本增加的速度决定工资水平的高低。
亚当·斯密的工资理论, 忽视了一个问题。当工资超过自然工资时, 会促使人口增加, 但此时由增加的人口到成为劳动力需要很长的时间, 不会在短时间内对劳动力的供给造成影响。
2.大卫·李嘉图的工资理论
大卫·李嘉图在《经济学及税赋之原理》的工资论中, 认为自然工资受劳动者维持自身及负担家人所需的食品必需品和习惯享乐品决定, 而非货币的多少。他在“工资论”中是这样讲的:“劳动者维持一身维系一家, 以保持族类的力量如何, 非决定于他们在工资名义下获得多少货币, 乃取决于此额货币能够购买多少食品必需品和习惯享乐品。”②他还认为“社会进步, 劳动自然价格, 常有腾贵趋势。支配劳动自然价格的, 是几种主要商品。在这几种商品中, 有一种商品, 有因生产困难加大而腾贵之趋势。但因农业改良或输入食品的新市场发现, 必需品涨价的趋势, 得暂时抵消, 甚至, 使必需品价格跌落。因之, 劳动自然价格, 亦会发生相应的结果。”②据此可以推断, 他认为, 支配自然工资的是几种主要商品, 自然工资的高低跟这几种主要商品的相互价格有关, 并没有认为这几种主要商品的种类和数量是会变化的。
关于资本增加与工资的关系, 他认为, “人口二十五年增加一倍, 一国资本总额, 也许不要二十五年, 就可增加一倍。在这场合, 劳动需要的增加, 较速于劳动供给的增加, 工资常有腾贵的趋势。”②“以文化先进国之技艺知识, 输入新殖民地, 其地资本的增加, 往往会较速于人口的增加。若不能由人口稠密国移入劳动者, 劳动价格将大涨。此后, 人口愈稠密, 劣等土地愈有耕作必要, 资本增加的趋势, 亦愈减退。现人口的欲望满足以后, 社会上究能有若干剩余的生产物, 那须看生产的便利程度如何, 生产上所须雇佣的人数, 究曾减到什么程度。这时, 景况若佳, 生产力或仍可较大于生殖力。但可惜这种情形, 不能长此继续下去。土地量既有限, 质又不等, 把资本逐次加投下去, 生产率亦必递减下去。人口增殖力, 却不易变动。”⑦可以看出, 李嘉图认为:资本的增加对工资的高低有决定性的作用, 若资本增加的速度快于人口增加的速度, 工资将提高;而人口增殖力不变, 资本增速到一定程度后会减慢, 生产力会递减, 所以会出现人口压迫生活资料。对于人口压迫生活资料, 他给出了两条方法, 一为减少人口, 二为加速资本蓄积。
大卫·李嘉图的工资理论, 也忽视了一个问题。支配自然工资的商品种类和数量是会变化的, 也就是人们的必需品和习惯享乐品是会变化的, 特别是资本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较快增速时。
二、工资基金论综述
工资基金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穆勒在其《政治经济学原理》中全面描述了工资基金论。穆勒认为, “工资主要是由对于劳动的需求和供给所决定的, 或者, 正像人们所经常表述的那样, 是由人口与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所决定的。这里所谓的人口, 仅指劳工阶级的人数, 或者更确切地讲, 是指雇佣劳动者的人数;这里所谓的资本, 仅指流动资本, 而且并非指全部流动资本, 而是指直接用于购买劳动的那部分流动资本。”③他还认为, 除非资本本身 (用于支付劳工的各种资金的总量) 相对于愿意接受雇佣的劳工的人数有所增加或者减少, 否则, 没有任何事情能够永久性地改变一般的工资水平。因此, 这与资本增加的速度决定工资水平的高低的含义大同小异。
穆勒还认为, “当已经习惯于改善了的舒适生活的一代人成长起来以后, 新的一代人在生育方面的习惯是在一种较高的最低生活水准上形成的, 同时, 他们生活状况的改善具有了永久性。”③当工资持续较长时期较高时, 劳动者的生活将永久性地习惯于较高的生活水准。他以法国的例子说明了生活水准永久性地提高后并不会带来人口增长, “关于这种情况, 最典型的实例莫过于大革命之后的法国, 顷刻之间, 绝大多数法国人的生活由悲惨的境地上升到了自立并且相对舒适的水平;而其直接的后果是, 尽管处于遭受战争破坏的时期, 但人口仍然实现了空前的高速的增长。部分原因是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使更多的儿童长大成人, 否则, 他们早已夭折;部分原因是由于出生的人数有所增多。然而, 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的生活习惯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 尽管法国当时处于空前繁荣的状态, 但是法国每年的出生人数几乎没有变动, 而且人口的增长也极为缓慢。”③
穆勒的工资理论中, 有两点可以借鉴, 一工资基金相对于劳动者人数的增减决定工资水平的变化;二劳动者生活的必需品和习惯品的种类和数量是会变化的, 并且在永久性地改善后, 难以降低。
三、古典工资理论视角下自然工资新析
从生存工资论和工资基金论可以看出, 资本的增加速度对工资的高低有决定性的作用, 自然工资仍然存在, 自然工资不是符合一般人道标准的最低工资。自然工资由劳动者生活的必需品和习惯品决定, 而必需品和习惯品由经济发展水平和习俗决定, 并且其数量和范围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资本的增长不断变化。自然工资的永久性改善需要很长的时间, 并且永久性地改善后, 难以降低。本文认为, 自然工资水平的演进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人口压迫生活资料, 促使分工和科技的缓慢发展, 资本增加速度小于人口增加速度。人口缓慢增长。自然工资所对应的必需品和习惯品范围较小。
第二阶段, 资本累积到一定程度后, 分工和科技较快发展, 资本增加速度大于人口增加速度, 拉动工资增长, 工资增长促使人口增长。但人口从出生到能够成为劳动力需要较长的时间。这段时间较高的工资就会使劳动者的必需品和习惯品的范围永久性地变大, 变多了的必需品和习惯品就会使自然工资发生变化。等到前期增加的人口加入到劳动力队伍, 又会出现人口压迫生活资料, 这时人们整体上不会放低生活标准, 而会焕发出勤劳和创新精神, 推动新一轮科技的发展和资本的增长, 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会抑制人口增长。这一阶段持续的时间可能会很长, 如果采取控制人口的措施, 经济发展能够更快地过渡到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 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后, 伴随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 会不断改变劳动者的必需品和习惯品的范围和数量, 而且人们能容易地掌控生育。这时科技的发展和资本的增长, 会拉动工资的增长, 但工资的增长不会促使人口的增长。一方面, 人们的必需品和习惯品的范围不断增大, 能够抚养小孩的剩余收入仍然没有大幅增加;另一方面, 越来越多的必需品和习惯品跟时间有关, 抚养小孩的时间成本大幅增加, 抚养小孩能够带来的快乐和享受, 是以失去一些快乐和享受为代价的, 人口增长的速度非常小。
注释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郭大力, 王亚南,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2.
2大卫.李嘉图.经济学及税赋之原理[M].郭大力, 王亚南, 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8.
新古典分配理论 篇4
1 科学研究纲领与经济学方法论
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备受现代经济学家的青睐。科学研究纲领“是一个接一个的理论系列, 而不是一个给定的理论”[1], 它具有精致的结构, 分为硬核、反面启发法、正面启发法。那么科学研究纲领之于经济学方法论有何意义呢?鉴于硬核是构成各种科学研究纲领之间区别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主要考察经济学研究纲领的硬核, 在做具体分析之前, 有必要先对研究纲领的硬核作一说明。
本文认为, 这里的基本假说可以理解为理论预设, 即理论的前提, 并非具体的理论本身。如果具体的经济学理论本身出现问题, 那么, 借助正面启发法构造的保护带即可消解。但是, 如果是理论的前提, 或者说基本假说出现问题, 就是理论硬核出现了问题, 此时研究纲领面临着重新的评价与定位。本文试图在分析经济学硬核的基础上, 反思硬核出现问题的原因, 也即对理论的前提做一反思, 通过这种对“前理论”的探析揭示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纲领的症结。
2 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纲领的“硬核”
对经济学方法论研究纲领的历史性考察表明, 要想概括出主流经济学的“硬核”并不容易。这是因为古典与新古典的继承与衔接表现出来的某种共同之处模糊而含蕴, 从而导致难以把握硬核;而且, 新古典经济学以一种综合的、折衷的强大使命感自居, 使得它不断发展着的保护带保护了或是掩饰了硬核。罗伊·温特劳布 (E·Roy Weintraub, 1985) 曾根据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给出了比较成熟且广为讨论的主流经济学硬核。温特劳布的观点是基于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提出的, 它集中于存在、均衡, 指出了一般均衡理论的核心实质。但它并没有就经济当事人的特点和环境的特点给予说明。思拉恩·埃格特森 (Thrainn Eggertsson, 1990) 给出了另外的分析, 他指出新古典经济学不变的硬核是“稳定性偏好、理性选择和相互作用的均衡结构”。这一观点增加了理性选择硬核, 因为埃格特森是站在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传统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特征的, 他看到了市场的“非效率”、现实与理想标准的“不完美”, 而这些巨大的反差源于理性选择模型的不成立。此观点较为简洁, 且直接说明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硬核, 但未能在分析中指出其症结, 仅从产权与制度层面给予了阐释。大卫·柯兰德 (David C.Colander, 2000) 还给出了新古典的六大核心特征, 他以更为全面的视角揭示了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纲领的几大显著弊病, 但不是就理论本身的构建而言, 而是从整个经济思想史的角度进行的分析。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 这三种观点虽然表述不同, 但集中讨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经济当事人、理性选择、个体主义可以归纳为理性人假设;在约束条件下、既定时间下、相互关联的市场、重复的知识可以归纳为完全信息假设;一致、稳定、边际可以解释为线性因果假设;而且三者都提到了“均衡”。结合主流经济学教科书给出的理论前提, 笔者认为, 理性人假设、完全信息假设、线性因果假设、静态均衡假设是新古典经济学最具代表性、最核心的“前理论”假设, 这也就构成了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纲领的“硬核”。
3 对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纲领“硬核”的讨论
国内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著作历历可数, 而综观国内对于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 特别是对于新古典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形式化、数学化、先验论、事实与价值的二分等方面, 可是, 这些都是一门学科发展不可缺少的方法论。从历时性角度以历史的眼光来把握研究对象的核心, 将有助于揭示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纲领的症结。下面, 本文将分别评述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纲领的理论硬核:理性人假设、完全信息假设、线性因果假设、静态均衡假设。
3.1 理性人假设
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极力追求“唯科学主义”的方法论, 他们从“理性人” (rational man) 的基本假设出发, 试图建立公理化的演绎逻辑体系。为了分析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 古典经济学借鉴了物理学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隔离法, 即通过一系列的假定, 排除一切干扰因素, 把个人从社会中抽象出来, 得到了一个“理想类型” (ideal type) ——“理性人”。这是典型的个体主义分析方法, 即将社会分解为个体, 认为个体的线性叠加就是整体的性质。
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对个体现象或过程的研究”, 其方法论是个体主义方法论。其理论中的“个体”就是“理性人”, 它不仅构成了整个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核心, 也为新古典宏观大厦提供了基石。无论艾伦—希克斯、萨缪尔森的消费者行为理论, 马歇尔、拉特斯的厂商理论, 瓦尔拉斯、阿罗—德布鲁的一般均衡理论, 还是希克斯的边际生产力理论, 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在形式上是多么的不同, 他们的认识论基础是相同的:一切经济现象都可以被视为在交换过程中彼此会发生冲突的无数个人欲望及其满足的结果。于是, 从认识论中引申出来的方法论原则就是:从个人的经济行为出发来理解整体的市场行为。
3.2 完全信息假设
经济学中的完全信息假设是指市场参与者拥有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 完全信息假设意味着经济环境中的信息成本如果不为零的话, 至少也是微弱到可以忽略。在某种意义上, 完全信息假设也是经济理论中“理性人假设”所必需的条件, 只有做出这样的假设, 才能按最大化原理做出理性选择, 消除不确定性, 将分散的选择结合成一个集体性决策。同样, 正是基于完全信息的假设完全市场才得以建立。完全市场是指市场参加者对于环境 (产品价格和质量) 具有完全信息, 市场参加者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能拥有任何希望获得的信息。显然, 在完全市场中, 信息就像空气一样, 是不需要支付任何成本就能免费获得的自由财货。从认识论中引申出来的方法论原则就是:理性人可以无条件且充分地在一个完全市场上使用信息。因此, 完全市场的信息没有可能成为商品, 也没有市场价格。同时, 信息在市场参加者之中不受任何形式阻滞而广泛及时地传播, 使每个市场参加者都能同时接受到同样的信息。
完全信息假设是理论建立的理想条件或称边界条件, 现实的经济总是处于完全的知识和信息与完全没有知识和信息这个范围内的某一点或区域, 现实的经济条件可以量化为理想条件的系数, 在将理想模型用于现实经济时, 往往只需对理想条件作局部修正或补充, 从而使单纯的用数学语言表达的精确的经济分析能适应复杂的现实经济。
3.3 线性因果假设
线性因果观念来源于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主要涉及拉普拉斯决定论和牛顿经典力学。受这种自然观的影响, 新古典经济学把经济世界视为机械的因果系统。丁伯根 (1991) 曾指出:“对于科学研究起决定作用的是因果概念。如果P的存在或变化总是发生在P1的存在或变化之后的话, 那么现象P1是现象P的一个原因。一门科学是某些现象中因果关系的集合。”这也就构成了经济学古典的或机械的因果关系原则:每当我们知道初始条件时, 我们就可以应用一个定律, 使我们能决定论地预测一条轨迹的路径和终极状态。原因可能是定性的 (不仅是定量的) , 而且在特定轨迹的决定中可能不止一个原因。但在不考虑具体特征的条件下, 人们总是以决定论的措辞来考察经济结果。线性因果假设可以通过忽略时空维度达成统一, 也就是说在这一假设下, 过程是自我重复的——过去与未来没有差异。将现实置入符合时间与空间对称的假设之中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是关系的线性化。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建模过程中, 线性化分析和近似方法成为了两个重要工具, 正如丁伯根 (1991) 所说:“对于许多问题的解……线性化构成了一个有效的工具:它在不过多损失精确性的前提下简化了工作量。”
许多经济学实证研究的目的就是测定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向和具体形式, 从而验证经济理论和进行结构分析, 而线性因果假设可以从“重要变量”的选择上可推断出它隐含着一个现象的整体的概念。
3.4 静态均衡假设
静态分析 (static analysis) 就是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以及有关的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所需要具备的条件。新古典经济学在考察市场时, 假定供求可以实现均衡, 并且从非均衡到均衡的时间调整过程可以瞬间完成, 市场上不存在非均衡价格上的交换。均衡可以分为局部均衡 (由马歇尔提出) 和一般均衡 (由瓦尔拉斯提出) 。所谓局部均衡指的是某一特定市场的供求均衡, 一般均衡则是所有市场在相互作用后都同时实现均衡的状态。在一般均衡状态下, 消费者实现了效用最大化, 生产者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整个社会实现帕累托最优, 即达到了一种最好的状态。
理性人假设、完全信息假设和线性因果假设都是为静态均衡假设做铺垫的假设, 是静态均衡的前提假设。因为, 整个社会中的所有人只有在“理性”这个“万有引力”的作用下, 在排除信息不完全干扰的情况下, 在线性因果的逻辑关系指引下, 才能达到类似经典力学所谓的整个社会的“均衡”状态。正如斯密所言:“……他只是盘算着他自己的安全由于他管理产业的方式目的在于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能达到最大程度, 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这场合, 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 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 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他追求自己的利益, 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而这就是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理论, 在自由市场经济下, 每个人追求自身利益的结果却是整个社会的各得其所、均衡进步。
4 结语
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纲领从其产生就给自己定下了“自然不能飞跃”的世界观, 虽然本文不主张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同构性, 但是事实上新古典经济学从这一世界观衍生出来的诸多方法论已经受到了它的牵绊。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纲领所彰显出来的理性主义与个体主义、稳定性与均衡性、完满性与和谐性从不同侧面迎合它的世界观, 并共同形成了整个经济学研究纲领的硬核, 即理性人假设、完全信息假设、线性因果假设和静态均衡假设。理性人假设确保了个人选择的自由与最优, 完全信息假设给予了理性人最确定、最安全、最完备的市场条件, 线性因果假设实现了经济学数理逻辑上、形式规则上的合理性与自洽性、保真性与等当性, 静态均衡假设给出了一种相互作用方式, 呈现了一幅封闭的、自为的、静态的经济图景, 以一种结果的完满诠释了过程的激荡。
摘要: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为经济学方法论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 其中理论硬核构成了经济学方法论研究的关键因素。因此, 从纵向的角度考察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纲领的理论硬核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这种对“前理论”的历史性探析可以揭示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纲领的症结。
关键词: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纲领,理论硬核
参考文献
[1]杨建飞.科学哲学对西方经济学思想演化发展的影响[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新古典分配理论 篇5
一、几种常见的新古典工资决定理论
(一)边际生产力工资决定理论
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是新古典工资理论的基础。新古典经济学把企业假定为一个投入产出函数,给定一个投入,就有与之对应的产出。生产过程是不需要被考虑的,生产过程可以被假定在一瞬间完成。投入产出系数决定了各种要素的生产力。由于投入与产出一一对应,各种生产要素的报酬就被认为与其边际生产力相等。相应的,工人的工资就等于其边际生产力。从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可以推导出工资一价定律。该定律表明,同质的劳动力具有同样的生产力,进而得到相同的工资。劳动力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工资的高低。按此逻辑,若观察到工人获得了不同的工资,我们就可以断言他们的劳动力质量有差异。
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把工资差异完全归结为劳动力质量的差异,只能解释劳动力质量不同造成的工资差异,不能解释同质劳动力之间的工资差异。事实上,后一种工资差异才是工资差异研究的重点。后一种工资差异也被称为工资多重均衡。劳动经济学常用受过相同教育或具有大致相同的劳动能力来定义同质劳动力。经济学家们屡屡观察到,大致相同的劳动力会从市场取得差异非常大的工资报酬,而且这些差异在长期内保持稳定。Slichter(1950)研究发现,不同行业中的同类工作之间存在工资差异,而且这些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持了相当的稳定性。Dunlop(1957)研究发现,波士顿地区杂志业的司机与废旧金属业的司机工资相差几乎达到100%,尽管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事实上几乎完全相同,而且也隶属于同一工会(格哈特,2005)。Krueger等人(1998)的研究也同样证实,即便工人具有同等的技能,如果所在产业不同,或是所在公司规模大小不同,工资差异也随即产生,企业是否工会化并不改变这一结论。
为了对现实中存在的工资多重均衡现象做出更好的解释,新古典经济学家不得不对原有的理论放宽假定,加以改进。这些改进的理论中,只有补偿工资理论是专门针对同质劳动力工资差异进行解释的理论,而效率工资、竞赛工资、资历工资等理论并没有明确区分两种不同类型的工资差异。这些理论深受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的影响,假设每个工人的产出贡献和工资率间存在稳定的函数关系。
(二)补偿工资理论
补偿工资理论对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的改进在于它深入生产过程考察工作条件差异对工资差异的影响。早在1776年,亚当·斯密就注意到工作条件中存在的某些非货币化特征具有令人生厌或增加声望的性质。在《国富论》中,斯密写到:“对于一切尊贵的职业,荣誉可以说是报酬的大部分。在卑微的职业上,情况正好相反。屠户的职业既野蛮又讨厌,但在许多地方,他们的得利比大部分其他普通职业多。刽子手的职业,是最可嫌恶的职业,可是,与其工作量相比,他的报酬比任何普通职业都多。”斯密对工资差异的这一解释被称为补偿性工资理论。补偿性工资会造成工资的多重均衡。造成工资多重均衡的不同工种的非工资特征有:工伤和死亡的危险;附加福利;工作的社会声望,工作地点的远近;收入的规律性;增加工作的前景等。
当代一些劳动经济学家对补偿工资理论是否成立进行了实证研究。Smith(1979)的模型说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工作舒适,工资相对就低;工作越不舒适,工资就越高。工作舒适程度和工资具有替代关系,从而验证了斯密所提出的补偿工资说。斯密又对工作危险程度和工资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工作越危险,工资越高。厂商增加安全保护投资后,工资相应会降低。由于工人有不同的风险偏好程度,厂商提供不同安全程度的工作,因而出现了工资的多重均衡。
补偿工资理论只是对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做了小幅的修正。如果把工作中的非货币化特征转化为货币收益,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依然适用。也正因为如此,补偿工资理论对现实中工资差异的解释是不完全的。Smith的研究也证明,现实中工资并没有完全补偿工人所遭遇的社会歧视、危险或辛苦因素。如果工人对所从事工作的危险状况不知情,企业主就有可能利用信息不对称,把工作场所中本应该由雇主负担的危险防护成本转嫁给工人。他在研究中也承认,经验研究表明,很多工资并没有包含除死亡意外的补偿。这说明用补偿这一因素仍然难以解释工资的多重均衡。
(三)效率工资
进一步深入考察生产过程,经济学家们发现,具有相同劳动技能的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实际付出的努力程度是不同的。为了使工人能付出更高的努力水平,雇主会支付工人更高的工资水平。效率工资更着眼于从工资政策的后果着眼来考虑问题。效率工资的核心内容是工资和生产率直接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索洛在1979年的一篇论文中指出,企业制定的最佳工资水平必须使工资和工人的努力弹性等于1。索洛并没有解释为什么劳动生产率应该由工资水平决定,此后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多种理论解释工资水平和生产力的相关性。这些理论大致分为四种:由Shapiro和Stiglitz 1984年提出的偷懒模型认为,企业支付高于市场出清水平的工资加重了工人偷懒被开除所遭受的损失,因而工人有动力提高工作努力程度;周转模型认为高工资能降低工人的工作转换,进而提高企业的生产力;逆向选择模型认为高工资能吸引高质量的劳动力,进而有利于生产力提高;Akelof 1982年提出的互惠模型则认为工资越高,工人在互惠心理的作用下付出的努力程度越高。互惠模型也称为礼物交换模型,后文将单独阐述。
以上几种解释都主张企业应该用高于市场出清水平的工资来提高效率。正因为如此,效率工资理论在实践中也被通俗地称为高工资理论。效率工资理论认为工资的多重均衡是由企业间生产率的差异造成的,这其实也就是承认,具有相同劳动技能的工人,只能说具有相同的潜在生产率,而不是实际生产率。决定工资率的是工人的实际生产率而不是潜在生产率。这样,效率工资理论就避免了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中对潜在生产率和实际生产率不做区分,从而不能解释为什么大致相同的劳动力会获得非常不同的工资的缺憾。但是,效率工资理论并没有否认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因为它承认劳动力市场存在一个出清水平的工资。也正因为如此,效率工资在实践中面临很多难题。在微观层面,效率工资对企业有利。但在宏观层面,效率工资意味着非自愿失业不可避免,因而企业实行效率工资会造成有害的后果。显然,这是个非常荒谬的结论。产生这一结论的根源是它仍然局限在新古典工资理论的框架范围内进行分析。只有从根本上放弃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放弃市场出清假说,才能真正解释工资多重均衡。
(四)竞赛工资
一旦走入企业这一“黑箱”,经济学家们就会发现职位高低差异在工资差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雇员从较低职位被层层提拔到较高职位,工资会比职位提升以更快的速度增长。晋升在雇员工资的增长中扮演着比其生产率增长更重要的作用。一项研究表明,职位晋升可以解释雇员一生工资增长的70%。
一种很自然的解释,是把职位高低引起的工资差异归因于能力的差异。贝克尔(1994)的研究发现,得到晋升的人,在晋升前就比其他人表现更优秀。晋升是个筛选机制,那些能晋升到高级职位的人,在这之前就经历了高于其同辈的工资增长。这说明存在某种未被观测到的变量导致了雇员在晋升、加薪方面的差距,这些差距的累积效应就是雇员一生与他人的工资差距,这种未被观测到的变量就是能力差异。能力和人力资本的差异在于,能力是先天的,而人力资本是后天积累的。这种解释暗含的前提是:每个人的天赋能力都是客观不变且可以被准确衡量的,企业的评价体系能一致地反映客观存在的能力差异,得到晋升的人都是最优秀的。这一解释的最大问题在于,它从后天成功证明先天能力,而先天能力又不可定义,且存在强烈的宿命论倾向,因而很难让人信服。
对职位工资差别的另一种解释是拉齐尔提出的竞赛工资理论。拉齐尔用体育比赛中的奖金分布来解释企业的工资分布。他认为,在体育比赛中,让优胜者获取比其他人高得多的奖金,能给参加竞赛的人提供最大的激励。工资分布应该比职位等级更陡峭才能实现竞争带给企业的好处。竞赛工资理论暗含着如下假定:提高工资差距会增加企业效率。按此逻辑,企业为了获得更多一点效率提升,应该给予处于高级职位的雇员更多的报酬,拉大其和普通工人的工资差距。这其实和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效率工资理论并没有本质区别。
对竞赛工资理论最猛烈地批评来自权力等级工资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中的权力等级是企业实施权力控制的一种手段。最高管理层通过权力等级,可以有效实现对企业的控制,让核心雇员忠于自己的最好办法就是在收入分配方面让他们依附于权力关系。在权力等级中,越靠近上层,越靠近管理层,就越能对分配政策产生影响。英国劳动经济学家伍顿曾经说,“英国工薪结构只有一个固定不变的特征,发号施令的人可以期望而且通常获得的收入高于那些听命于人的人”(摩尔根,1984)。这种激进主义经济学解释固然有很大缺陷——它假定晋升和个人的生产率无关,管理工作纯粹是一种非生产性分利活动——但这一理论至少说明,职位工资差异并不总是反映工人潜在的工作能力差异。
(五)资历工资理论
在企业的工资实践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安排:工人的工资会随着资历的增长而增长。企业为什么会实行资历工资呢?一种可能的情况是资历的增长同时也就意味着经验的增长和工人产出率的增长。如果这样的话,资历工资只不过是边际生产力工资。但经验研究发现,在很多行业中资历对工人产出率增长没有关系。例如,Spitz(1991)对超市零售员的定量研究表明,她们的生产率(销售量)增长远远低于她们工资的增长。这一情况说明工资率和边际生产力并没有关系。但另一些经济学家却坚持认为,资历工资安排使年轻工人的工资率低于其边际生产力,年长工人的工资率高于其边际生产力,总的工资支付并没有改变。工人之所以接受这样的安排,是因为这种向上倾斜的个人工资曲线能满足工人工资不断增长的心理要求。尽管这不过是一种幻觉,但它却能给刚进入企业的工人提供坚持下来的激励。如果资历工资确实是牺牲青年工人的工资率,只有当经济中全部企业都实行资历工资时这一制度才能维持——正如日本的年功序列制能被普遍接受那样。如果大多数企业的年轻工人都可以得到市场工资率,而个别企业企图压低年轻工人工资,那么这些收入受损的年轻人必然会向其他企业流动,导致资历工资难以实行。
新古典经济学对资历工资的上述解释存在以下问题:既然资历工资没有否定边际生产力工资,总的工资支付依然不变,一部分工人工资的提高必然要牺牲其他工人的利益。很显然,这只不过是穆勒等人工资基金理论的现代版本。工资基金理论早就被证明是错误的,工资总额并不是一个固定的量,工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劳资双方的谈判力量决定的。但资历工资至少有一点值得肯定:资历工资表明工资政策是一种人为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是基于工资政策对工人生产激励的后果而做出的。如果抛弃“资历工资导致年轻工人工资率低于边际生产力,年长工人工资高于边际生产力”的新古典教条,我们仍需承认,资历工资是一种有益的制度安排。从劳动力生产费用角度来看,年轻工人不需要承担抚养家庭的责任,其劳动力成本低;而年龄大的工人则需要承担抚养家庭、住房还贷等责任,劳动力成本高。如果听任雇主雇佣年轻、相对廉价的工人代替年老、相对昂贵的工人,会有悖于社会利益。只有借助于法律、道德等制度力量才能校正雇主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矛盾。这是资历工资形成的制度原因。
(六)礼物交换工资理论
前文我们已经讲过,具有同样劳动技能的工人之所以会得到不同的工资,是因为他们的潜在劳动技能转化为现实生产率的差异不同,这种现实生产率的差异又源于雇主管理理念和劳资关系状况的差异。雇佣关系实践表明,和谐融洽的劳资关系有利于企业生产力的提高,其背后的经济动因是工人与雇主之间存在着互惠动机,这种互惠动机也被称为礼物交换动机。
实验经济学研究发现,礼物交换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Fehr、Kirchsteiger、Riedl(1993,1998)的实验对此作了很好的说明。该实验中被试者被随机分配为雇主和雇员。雇主可以给雇员提供的工资水平为20~120单位,雇员可提供的努力水平从0.1~1,相应的努力成本为20~38单位。实验第一阶段由雇主选择工资水平,雇员只能接受或拒绝;第二阶段雇员选择努力水平。按照理性经济人假设,雇员选择努力水平在后,努力水平与其工资没有关系,因此雇员的最优选择应该是最低努力水平0.1,付出的努力成本实现了最小化为20。预见到这一点,雇主会选择最低的工资水平20。事实上,实验结果表明,雇主和雇员所选择的工资水平和努力水平都高于理论预期。Fehr、Gachter&Kirchsteiger(1997)设计的另一个实验进一步说明,如果交易中只有一方有机会给予对方礼物,和双方都有机会给予对方礼物相比,后一种情况中的互惠动机更强,而且会强化合同的自我执行,并因此提高效率。该实验不但证明接受礼物的人会对给予礼物的人慷慨回报,还证明人们在受到不公平对待时会进行报复。Akerlo(1982)用礼物交换来解释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那些持续支付高于市场通行工资水平的产业往往是一级就业市场,而那些只支付市场出清水平工资的产业往往是二级就业市场。工资溢价是雇主给予工人的礼物,作为回报,更高的生产率是工人给予雇主的礼物。
礼物交换理论的上述实验表明,由于雇主和雇员之间的信任程度和互惠关系不同,对具有相同劳动技能的工人而言,工资会形成多种均衡。礼物交换模型已经表明,工资水平是制度安排的结果,这一制度是基于生产率提高这一最终结果而在工人和雇主之间自发形成的。但礼物交换理论并没有彻底否认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因为该理论承认工人个体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率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后文将对此进行集中分析。
二、新古典工资理论解释工资差异时所做的非现实假设
(一)缺陷一:个体产出贡献可以绝对划分
如前所述,新古典工资理论的基础是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这一理论假设工人个体产出贡献可以明确划分,工人的边际生产力——即工人个体的生产率——决定工人的工资。虽然这一理论历经修改,把具有相同的劳动技能的工人潜在的生产率和其实际的生产率区别了开来,但这些理论依然坚持认为工人个体的生产率和工资率之间存在一一对映的正相关关系。工人个体的产出贡献真的可以明确划分吗?恐怕就连坚持新古典理论的经济学家也难做出肯定的回答。拉齐尔在其人事经济学理论中不得不承认,产出贡献的划分只有相对意义,而不是绝对的。
在某些似乎可以绝对划分产出贡献的地方,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种划分只是相对的。例如,在实行计件工资的行业中,工人的产出数量可以准确计量,但这并不等于他对企业产出的绝对贡献,因为我们尚没有考虑到那些办公室工作人员的产出贡献。企业生产是协作生产,劳动投入是整体投入,明确地区分每个人的贡献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只要报酬支付能起到最大的激励作用就行。
在企业的薪酬支付中,工资总额和利润总额的比例,以及工资总额在工人之间的分配,完全是制度安排的结果。工人整体和雇主谈判力量的对比决定了工资总额和利润总额的比例,而工资总额在工人中的分配,也只不过是结果导向考虑的激励制度安排。虽然工资总额及其分配都要受到企业生产率的制约,但这并不表明生产率和工资总额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工人的个别产出贡献不能绝对划分,只能相对划分。如果能对工人的产出贡献进行排序,使工人的工资率排序和工人的相对产出率排序一一对应,是否能够说明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仍然是正确的?本文认为,即使雇主能够对工人的相对产出贡献进行排序,并使这一排序和工资率排序一一对应,仍然不能说明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是正确的。在物质生产部门,产出的相对排序可以做到客观、准确。但在当代经济中,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工人越来越少,大量工人都是通过服务劳动间接作用于产出,产出贡献排序就很难做到客观、准确。这些工人的产出贡献排序,往往反映着管理层的评价标准和激励要求。评价标准变了,评价排序也就会跟着发生变动。同样的工人,提供的同样的服务劳动,在不同雇主的评价排序下,会得到不同的评价结果,他所能得到的工资率也随之不同。因而,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想要准确划分工人的产出率,并使产出率和工资率一一对应的假设根本不具有现实性。
(二)缺陷二:市场出清假设
新古典工资理论假设劳动力市场价格富有弹性,工资能够随着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而上下波动,从而实现市场出清。工资富有弹性是劳动力市场出清、工资一价定律成立的前提。但事实上,在劳动力市场,工资是缺乏弹性的。劳动力市场往往是靠数量调节而不是价格调节以适应劳动力供求的变化。正如索罗(1979)所观察到得那样,相对于产量变化,工资保持稳定,在萧条时期,企业没有动力降低工人的工资。
由于新古代工资理论假设工资能够自由浮动实现市场出清,这一错误的理论前提导致它得出的很多结论与事实不符。首先,就工资差别是否具有长期稳定性而言,新古代工资理论否认工资差别具有长期稳定性,因为新古典工资理论假设具有相同劳动技能的工人能够获得大致相等的工资,一价定律会使工资收敛于某一均衡点,但事实证明工资差别是长期存在且稳定的。其次,就工资差别是否意味着劳动力市场不能充分就业而言,新古典工资理论坚持认为,工资差别使得一部分工人的工资水平高于市场出清水平,必然会导致另一部分工人非自愿失业。这一结论其实又重复了穆勒工资基金理论的错误。事实上,工资总额在一国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可以在一个很大的区间波动,并没有一个绝对稳定的工资总额。例如,美国战后工资总额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就经历了一个很大的波动(见图示)。
数据来源:Campbell R Mc Connell,Stanley L.Brue,David A.Macpherson,“Contemporary Labor Economics”,ninth Edition,McGraw-Hill,2010。
如果本着科学的研究精神,一旦科学假说的结论得不到验证,研究者就应该修改模型的假设前提,修正模型,以便使研究结论和“实然”世界更好地吻合。但新古典理论断然拒绝放弃其错误的假设前提。相比之下,集体谈判理论和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就摆脱了个体产出贡献可以绝对划分和市场出清这两个不现实的假设,从而成为新古典工资理论的有力替代理论。
三、对新古典工资决定及工资差异的替代性理论解释
(一)集体谈判工资决定理论及其对工资差异的解释
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最有力的替代理论就是集体谈判工资理论。美国一对知名的父子经济学家分别是这两个理论的主要创立者:父亲约翰·贝茨·克拉克是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的创立者,其子约翰·莫里斯·克拉克则是集体谈判工资理论的创立者之一。此外,英国的庇古和莫里斯·多布(Muarice Dobb)等经济学家也是集体谈判工资理论的重要创立者。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集体谈判工资理论成为制度主义经济学家对抗边际工资理论的主要理论武器。
集体谈判理论认为,工资水平的高低是劳资双方集体谈判的结果。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工人和雇主的谈判能力不同,导致具有相同劳动技能的工人能得到的工资率有显著的差别。但工人和雇主的工资谈判区域并不是漫无边际,而是在一个有上下界限的区域内进行的。庇古是第一个提出了劳资谈判区间模型的经济学家。劳资谈判的上下界限受企业所处的行业竞争状况、企业生产率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并不存在一个固定的区域。
在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中,具有相同劳动技能的工人会得到大致相同的工资,意味着劳资谈判区间收缩为一点,谈判区间的上限和下限合二为一,劳资双方都是市场通行工资的被动接受者,工资差异是不存在的,多重均衡是不可能的。但是,从集体谈判理论来看,劳资谈判区间从来不会收缩为一点,只要不同企业间劳资双方谈判力量存在差别,工资的多重均衡就必然存在。有鉴于此,20世纪70年代以来,很多新古典阵营内的经济学家都不得不承认劳资谈判区间和工资多重均衡的存在性。Ress(1999)认为,劳动力市场留下了一个“不确定区域”,在该区域“谈判和任意性起作用”。Solow(1990)也认为,“劳动力市场配置有多重均衡…就业量和工资率有一系列组合,即使就业量唯一,工资率也会有各种水平”。
集体谈判工资理论强调劳资力量对比决定工资率,这就等于承认工资率并不是和工资的产出贡献一一对应的。但集体谈判理论没有对源于劳动力质量的工资差异和同质劳动力工资差异做出区分,这一局限只有在马克思的工资理论中才被克服。
(二)马克思的工资决定理论及其对工资差异的解释
西方劳动经济学家把集体谈判工资理论追溯到了庇古那里。其实,马克思早在1865年撰写的“工资、价格与利润”一文中,就已经明确指出了工资波动的上下界限。他说,“我们虽能确定工资的最低限度,我们却不能够确定工资的最高限度。我们只能说,如果工作日的界限是一定的,利润的最高限度就是与生理上所容许的工资的最低限度相适应;如果工资是一定的,利润的最高限度就与工人体力所能容许的工作日的延长程度相适应。所以利润的最高限度受生理上所能容许的工资的最低限度和生理上所能容许的工作日的最高限度的限制。”
马克思不但明确说明了工资波动的上下界限,还明确阐述了工资如何在此区域内被决定。西方制度主义经济学者用劳资双方谈判力量的变化来解释工资差异固然有很多优点,但问题是在每一个劳资力量对比的均衡点,工资又是怎样被决定的呢?工资在劳资谈判不同均衡点的变动难道仅仅反映了谈判力量的变化吗?这一问题就像马克思曾经诘难供求决定商品价值所提出的问题那样:“供给和需求只调节着市场价格一时的变动……但绝不能说明这个价值本身”。同样,劳资谈判也无法说明劳动力价值本身。
马克思认为,劳动力价值“除了维持自己生活所必需的一定量生活资料以外,还需要有一定量的生活资料来养活子女…此外,还需要花费一定数量的价值,使工人能够发展自己的劳动力和获得一定的技能……由此可见,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要生活资料价值来决定的。”
【新古典分配理论】推荐阅读:
古典管理理论10-14
2古典精神分析理论11-17
分配理论09-27
马克思分配理论10-07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08-16
分配制度新变化10-28
多功能新古典家具设计10-06
新招聘教师分配实施办法07-22
古典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及其主要内容10-23
新分配大学生述职报告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