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儿童形象

2024-11-07

农村儿童形象(精选8篇)

农村儿童形象 篇1

一、创造易于受众接受的儿童形象

1、对儿童形象的认同必须从儿童本位出发

少年儿童面临现实的社会, 他们的性格也日趋复杂善变, 对社会生活也有了参与意识, 儿童的世界不再是自足的囿于自我的小宇宙, 不再是过滤过的净土, 它也会充满矛盾和和无奈。这无疑为儿童电影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为新的儿童形象的创作提供富饶的土壤。

观众在观看他人故事的过程中开始了自己的想象世界, 每个人看到的影片都是他自己的影片。观众的这种欲望上的满足主要是一种视觉上的满足。观众在一种很微妙的心理支配下会对故事中的人物产生移情作用, 不由自主地与故事中的人物同喜同悲。这种心理状态, 西方电影理论家称之为“二次同化”。在麦茨看来, 电影欣赏过程中的一次同化是观众在角色身上发现了自己深藏不露的无意识欲望, 仅仅只是一种角色目光的认同;而只有在“二次认同”中, 观众才真正进入角色中, 与银幕上的人物认同。儿童由于自身的原因和他们尚不成熟的心智, 很容易弄假成真, 他们更容易与银幕上的儿童主人公形象认同, 但是这种认同有一个前提, 即影片塑造的儿童形象必须从儿童本位出发, 符合儿童的观影习惯, 能被广大儿童所接受。

2、儿童形象必须满足特定受众群体的观影期待视野

符合儿童的观影习惯也就是满足这些特定受众群体的观影期待视野。期待视野是由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和社会科学家卡尔曼·海姆首先提出来的, 经姚斯在接受美学中广泛使用。主要指由接受主体或主体间的先在理解形成的, 指向文本及本文创造的预期结构。任何一个读者, 在阅读之前, 就已经处在一个先在理解或先在知识的状态。没有这种先在理解任何阅读都无法进行, 期待视域既是阅读得以可能的基础又是限制。姚斯说:“一部文学作品, 即使它以崭新的面目出现, 也不可能在信息真空中以绝对新的姿态展示自己。但它却可以通过预告、公开或隐蔽的信号、熟悉的特点或隐蔽的暗示, 预先为读者提供一种特殊的接受。它唤醒以往阅读的记忆将读者带入一种特定情感态度中, 随时开始唤起‘中间与终结’的期待, 于是这种期待便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这类本文的流派和风格的特殊规则被整个的保持下去, 或被改变重新定向, 或讽刺性地获得实现”。姚斯认为作品与读者的期待视野相一致, 读者便会以作品缺乏刺激力而感到兴趣索然, 如果作品超出读者的期待视野, 读者便会因出人意料而感到振奋, 但当期待视野对接受的引导趋向于零时, 读者就会对作品感到默然。这一理论显然可以应用于电影艺术。

3、陌生化更易于受众接受新的儿童形象

同时, 期待视野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处在不断重建和改变的过程中, 一部新的本文唤起了读者的期待视野, 也唤起了由先前的本文所形成的准则, 二者在同新本文的交流过程中不断变化、终止、改变及至再生产, 产生出新的期待视野及新的评判标准。从接受主体来看, 也需要改变自己的视野, 并与作品作者的及传统的视野达到某种交融, 才能深入理解作品的内蕴。当欣赏一部影片时, 观众需要借鉴和依赖先前观赏过的文本, 以及作为电影欣赏的前理解和前结构而存在的电影经验和生活经验的总和。通俗地讲, 指一个接受者在欣赏作品的时候, 对该作品定向的、有范围的期待和思维。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术的艺术》一书中强调:“艺术的技巧就是对象陌生化, 使形式变得困难, 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 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 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 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陌生化就是将熟悉的对象变得陌生起来, 使观者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艺术的新颖别致。

显然, 富有陌生化的儿童电影可以更为有力地吸引儿童的审美注意, 激发他们的审美想象, 使他们获得更加隽永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认识。然而, 对于儿童观众而言, 陌生化审美的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此, 更重要的一点是, 陌生化审美不仅能使创作者摆脱旧有的创作模式创作出新的儿童形象, 更能调动儿童的审美期待使儿童更易于接受新的儿童主人公形象。尤其是针对新时期农村题材儿童电影中儿童形象的主体世界不鲜明, 千篇一律, “泛”道德化倾向等存在问题是一次意味深长的探索。

二、新时期农村题材儿童电影塑造的新型儿童形象

纵观新时期农村题材儿童电影的创作, 新型的儿童形象主要集中体现为以下三类, 他们极大地丰富了农村题材儿童片中儿童主人公开掘与发展, 对农村题材儿童电影的发展大有裨益。

1、非传统伦理道德的承继者:有缺陷的儿童

新时期农村题材儿童电影不仅塑造了许多正面的好孩子形象, 同时也塑造了不少有缺点的儿童形象, 这些电影往往表现出对非英雄化的普通少年、有缺点的孩子的关注, 并对现存教育体制下的少年生活、少年心理及少年的心灵世界有深入的刻画。

影片《王首先的夏天》刻画了一个具有朦胧自主意识与参与意识的农村少年。王首先本是一个学习很差的学生, 在城里的摄制组来村庄挑选演员试戏的时候, 他很机灵地将辣椒涂在眼睛上而流下眼泪, 从而被摄制组挑中。但是天性使然, 他对剧本产生疑问, 认为“谁不知道城里好, 星星为什么要回去?!”王首先在全村做了一个以“城里好还是乡下好”的“民意调查”, 结果村民都说城里好, 他以此为凭说服导演改戏。虽然最后导演愤然撤景撤人离开了王首先所在的村庄, 但是王首先的竞争意识、独立意识和参与意识展现了新型农村少年的风貌。影片很好地将少年自我意识建立的主题和人物形象的描写结合在一起, 将一个并不完美的略带缺点的少年形象刻画得出神入化。

2、顽童、女孩形象的呈现

新时期农村题材儿童电影对当下儿童自在生命的描写主要表现在对顽童形象的塑造和当代女孩形象的描绘上。顽童是自在顽皮的生命原生态的表现者, 自在顽皮是儿童原初生命冲动的释放。儿童由于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束缚而处于压抑的地位, 他们更渴望释放自己的天性, 希望看到与他们的内在生命节律相呼应的电影, 会不由自主地将自己或自己的某些经历和梦想投射于影片中的人物和情节。新时期的儿童电影塑造了为数不多的顽童形象, 例如影片《草房子》, 桑桑是个普普通通的孩子, 但同时也是一个个性得到张扬, 天性得到自由发展孩童。他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循规蹈矩的孩子, 不是大人眼中的乖宝宝、好孩子, 但他的顽皮可爱却深入人心。

以往儿童电影中的女孩形象往往是认真听话的乖乖女形象, 她们懂事却墨守成规, 聪明却缺少探索和创造精神, 善良又不免懦弱,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女孩子的精神气质和性格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新时期的儿童电影也努力尝试着展现这些变化。影片《上学路上》的穷孩子王燕凭着自己的聪明和想象力开始了挣钱的艰难旅程, 影片中偷卖鸡蛋、买卖圆珠笔、跳绳、切糖豆儿等细节把孩子身上那种天真、无邪的个性表现的十分到位。最后王燕终于实现了自己梦想, 在开学那天挣够了学杂费, 重返校园。

3、成人权威的挑战者

童年期是一个有着压抑感和焦虑感的困惑时期, 最让他们感到压抑和焦虑的是他们身处成人主宰的世界, 面对成人世界他们处于弱势, 经常感到无力适从和无能为力。他们的天性经常受到来自成人世界的约束和压迫, 为了释放自己受压抑的情绪和心理, 他们以自身力量和方式进行反抗。儿童除了逃避以外, 往往以“恶作剧”的方式反抗成人权威, 实现他们对成人社会规范的颠覆和破坏, 并在这一过程中体验到本源的生命狂欢。例如影片《王首先的夏天》中王首先不但从感情上抗拒城市漠视并刻意篡改农村现实的做法, 而且还以民意测验的方式付诸行动, 他的求真的执着反衬出成年人的虚伪和冷漠, 他的行为是对成人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秩序的打破和颠覆。影片《草房子》中的陆鹤在本校的汇操比赛时, 故意甩掉帽子, 露出光头从而破坏了汇操表演, 以这种冷静的不和谐表达了校方为了学校荣誉不让其参加比赛的愤怒和抗议。这些影片把以成人为主导的大环境下的儿童心态以及他们决不简单的儿童生命反抗充分而淋漓地展示了出来。

三、总结

从某种意义上讲, 儿童电影能不能开掘出让儿童观众接受和热爱的新的儿童形象关乎儿童电影发展的成败, 只有从儿童本位出发, 满足受众群体的观影期待视野。同时, 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利用好陌生化审美理念, 将熟悉的对象变得陌生起来, 才可以从另外的角度塑造出不同以往的新的儿童形象。

摘要:好的儿童影片塑造的儿童形象必须从儿童本位出发, 满足受众群体的观影期待视野。同时, 期待视野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处在不断重建和改变的过程中。因此, 新型的儿童形象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三类:有缺陷的儿童、顽童和女孩以及挑战者。

关键词:农村儿童形象,观影期待,有缺陷的儿童,顽童,女孩,挑战者

参考文献

[1]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1979.[1]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1979.

[2]张之路.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史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5.[2]张之路.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史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5.

[3]加别克·格罗莫夫.献给儿童的伟大艺术[M].北京,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57.[3]加别克·格罗莫夫.献给儿童的伟大艺术[M].北京,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57.

古诗中的儿童形象 篇2

可爱

唐代诗人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中这样写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全诗仅28个字,却给我们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诗人久居客地,重返家园,故乡的儿童不认识他,就笑着问他是哪里来的客人。这些儿童稚气活泼,彬彬有礼,十分可爱。

好客

唐代的崔道融在《溪居即事》中这样描写:“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这首小诗描绘了春日渔村小溪边的趣事。篱外不知谁家的小船,忘了系缆绳,被悠悠的春风吹进了钓鱼湾。正在水边垂钓的小童误以为有客相访,便放下手中的鱼竿,慌忙跑向家中报信,打开柴门相迎。诗人把小童的一系列动作写入诗中,显得平易自然,却又栩栩如生,形象地描绘出了乡村儿童好客的天性。

勤劳

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田园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中一首这么写道:“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里描写的是夏天农村紧张劳动时的情景。“村庄儿女”是指成年农民,“童孙”是指儿童。农村的儿童虽然还不会耕田织布,但看到大人们白天除草晚上搓麻线,便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起瓜来。

天真

宋代诗人杨万里也是写儿童诗的高手,他在《宿新市徐公店》里有这样的描述:“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人先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春末夏初的画面,接着从画面里跃出一个“急走追黄蝶”的儿童,那黄蝶被追急了,一下子隐没在菜花里。诗到这里就完了,但我们可以想象那飞奔的儿童怎样一下子站住,又在菜花地里东张西望的神态。

农村儿童形象 篇3

当今, 电视仍是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之一, 是信息传播、形象塑造的主要渠道, 自然也就成为企业广告投放的首选平台。电视广告也将给予企业最大幅度的利益回馈。

目前, 中国形成了一个年消费额达5000多亿元的儿童消费市场。精明的广告主把目标指向儿童市场, 实际上是获得了家长、儿童及儿童成为今后的购买者这三个市场。可见, 儿童消费市场蕴含着巨大的商机。

有调查显示, 中国少儿接触广告最重要的媒体是电视。而事实上, 儿童电视广告也就更为广泛地影响着儿童对产品信息的理解, 对品牌形象的认可及最终消费行为的实施。

2 概念解析

2.1 儿童电视广告

儿童电视广告, 是指以电视媒体作为传播平台, 设计、制作、发布儿童使用的产品广告或有儿童参与演示内容的广告。它包含以下几种:一是儿童产品广告, 既可以由儿童演示, 也可以由成人演示, 或两者形象共同出现;二是由儿童作为主角演示非儿童产品, 主要是借用儿童主体形象进行演示。

2.2 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 是指企业或其某个品牌在市场上、在社会公众心中所表现出的个性特征, 它体现公众特别是消费者对品牌的评价与认知。它包括品名、包装和图案广告设计等。形象是品牌的根基所以企业必须十分重视塑造品牌形象。

2.3 认知

认知, 是指态度主体对于态度客体的知识、观念、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起来的具有倾向性的思维方式。例如, 儿童作为消费者, 通过广告了解到某一品牌及其具体产品的特点, 对这些特点赋予了不同的理解与态度, 而这必将制约着儿童对这个品牌的评价与购买行为。

3 儿童对儿童电视广告中品牌形象的认知情况分析

3.1 儿童对儿童电视广告的意图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但认可度趋于一般 (见表1、表2)

从整体而言, 儿童对儿童电视广告的意图有着清晰的认识, 也能清楚地了解广告目的。且随着年龄的增长, 儿童对广告实施所产生的作用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 能从较为理性的“宣传产品买点”“促进推广”视角加以判断与认知。这有利于儿童对品牌形象的认知以至认同, 对品牌所传递的价值、理念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学识的增进产生不同的理解。

当下儿童接触新事物、新信息越来越频繁且多样化, 儿童电视广告已然不是他们获取新信息的唯一途径。随着自身主观认识的不断发展与成熟, 加之对事物的判断也易受家长、朋辈、环境等主、客观影响, 儿童对儿童电视广告的认可度趋于一般性。况且, 儿童观看电视完全不以广告为目的, 儿童电视广告穿插在节目中势必影响他们正常观看的情绪, 如此一来, 选择换台或暂时离开是他们的首选。这些势必会影响品牌形象的正常传播, 使品牌缺少足够的关注度, 从而降低品牌在儿童消费者中的印象, 弱化儿童对品牌的好感度, 也就无法直接促成有效的消费行为, 对企业最终的营销利益产生负面作用。

3.2 儿童最注重品牌功能特点的宣传, 对于广告元素传播中最吸引是的广告代言人 (见表3、表4)

儿童对于儿童电视广告中的品牌形象认知多源于对品牌功能特点的认可。儿童是典型的感性消费者, 且以关注产品所附带的直接利益为主, 一旦品牌所含功能、用途、价值迎合儿童所需, 继而会引发儿童极大认可与关注。而鉴于儿童现阶段知识水平及价值判断能力所限, 对于品牌所要传递的文化历史、标识展现、外观形状等理性要素却往往不受儿童过分关注, 或者注意力并非在此。

儿童电视广告元素中最吸引儿童的是广告代言人 (演示者) , 尤其以大人和儿童共同参演的儿童电视广告最受欢迎, 可见, 亲情感依旧是儿童选择品牌形象认同的重要因素。而由儿童单独演示的儿童电视广告也同样受到青睐, 源于同辈间的亲切感与信任感更具有亲和力与说服力。儿童间的相互模仿、相互借鉴就显得尤为突出。利用卡通人物进行代言与表演, 在一定程度上更能获得儿童的喜爱, 童心尽显无遗, 与品牌形象的融合更加自然与贴切。

除了广告代言人外, 故事情节也在品牌形象的宣传中发挥作用。儿童尤其偏爱情感诉求类的故事情节, 由情感传递, 产生情绪共鸣, 增加对品牌的好感度与认可度。对于广告语言的表述, 儿童喜爱诙谐幽默型, 这些语言文字往往更能带给儿童快乐, 在情绪带动中有利于加深品牌印象。

3.3 儿童电视广告品牌形象认知与某些因素之间存在一定关联

为进一步分析儿童对儿童电视广告中品牌形象的认知情况, 以儿童对品牌形象的认知为因变量, 分别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广告接触度的儿童进行卡方检测分析, 分别探讨儿童对电视广告中的品牌形象认知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和不同广告接触度的儿童是否存在相关性。

表5表明, 年龄因素在儿童对儿童电视广告中的品牌形象认知上效应不显著;表6表明, 男、女生在对儿童电视广告中的品牌形象认知上存在显著效应, Sig=0.034, p<0.05, 看儿童电视广告多的儿童, 对品牌形象认知会有一定帮助;表7表明, 不同广告接触度对儿童电视广告中的品牌形象认知存在显著效应, Sig=0.030, p<0.05, 对儿童电视广告信任度高的儿童对品牌形象认知有一定帮助。

4 提升儿童对儿童电视广告中品牌形象认知的建设路径

企业大力推广儿童电视广告既是对儿童即实有限消费力进行的宣传, 更是对未来促使他们成为企业品牌的忠实消费者的引导。企业要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去对待儿童消费者, 去认真负责地实施儿童电视广告, 肩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

第一, 在广告宣传策略与诉求上力求迎合儿童现实的接受能力与价值需求, 针对不同年龄儿童的情感诉求要有所侧重。低龄儿童可玩性、互动性要增强, 如卡通型的广告人物、浅显幽默的广告语言、生动活泼的画面色彩、欢快上口的广告音乐都能有效吸引儿童注意力, 以能逐步增强品牌形象的宣传。面对高龄儿童多以较为理性、客观的诉求方式, 注重可读性, 可观性, 让儿童学会思考、学会判断, 使其有更多的获得感与成就感。文化熏陶、价值渲染也可适度增加, 利于品牌形象丰富与饱满, 迎合儿童的更高需求。

第二, 企业在具体实施儿童电视广告宣传时, 多考虑利于品牌形象宣传的要素:一是多以品牌功能特点作为宣传卖点, 突出产品比较利益, 能更快获得儿童喜爱, 提升口碑;二是不能忽视品牌外观的大力宣传。具体涉及到产品外形的趣味性、包装颜色的吸引性、品牌标志 (logo) 的可识别性;三是适度增加对品牌文化价值、历史传承的宣传与熏陶, 能结合儿童现实的文化知识水平加深互动性与可读性, 在产品体验中获得更高层次享受;四是品牌形象依托广告形象展出, 多选择由儿童与大人共同参与演示, 增加亲切感与信任感;选择同辈与卡通造型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补充;五是现阶段儿童多以情感诉求为主, 以情动人, 并多以日常生活、学习、娱乐场景的融合来带动儿童情绪的共鸣;六是注重广告语言的传播力量, 以幽默可趣的话语增强品牌亲和力, 温馨和缓、热情奔放的风格视不同品牌类型、广告风格进行有益尝试, 丰富广告语言表达。现阶段, 儿童对于语言文字有着强烈的敏感度, 简单易懂、儿童间的话语更能亲近彼此, 加深品牌形象;七是注重伦理道德的传播与熏陶, 加强行业自律, 儿童电视广告刊播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均应遵守真实性与健康性, 都要肩负起呵护与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任。一个有心、有信、有德的企业才能塑造成功的品牌形象。

摘要:企业通过儿童电视广告来塑造品牌形象以最大限度地抢占儿童消费市场。儿童对于品牌形象的认知势必会制约儿童对品牌 (企业) 的评价与购买行为。本课题以612岁的城镇儿童为研究对象分析儿童对品牌形象的认知水平及认知取向, 并以此为依据, 为企业实施儿童电视广告提出有理有效有利的传播建议, 以期使企业的广告更有针对性, 更好地塑造企业品牌形象。

儿童形象公益广告的效果研究 篇4

关键词:公益广告,儿童形象,经济弱势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转型的关键时期, 期间也出现了种种社会问题。值得庆幸的是, 公益广告具有弘扬社会正气的重要功能, 只要方法得当, 公益广告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这些矛盾,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我国公益广告中, 儿童作为主要形象经常出现。以弱势群体类公益广告为例, 我国的弱势群体的构成不仅有儿童, 还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同性恋者、精神病患者等非正规就业者以及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人, 其中以儿童形象为主体的公益广告约占54.3%。[1]考虑到公益广告对儿童形象的过分强调, 一方面可能导致各种捐助资源集中于儿童身上, 忽视其他弱势群体的窘迫现状, 且他们获得帮助的机会也相应减少;另一方面, 可能造成公益广告中儿童形象的滥用, 出现广告主题误读的情况。

为了解儿童形象在公益广告中是否存在同样显著的效果, 儿童形象是否会对人们的公益行为产生影响, 笔者为此展开了调查。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外的研究者们对公益广告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初。1941年, 詹姆斯·杨在美国广告联合会上提出“广告的使命在于促进公众之利益, 作为一种强有力的传播方式, 广告可以帮助重建人们对商业及其赖以生存的经济制度的尊重”[2]这一广告理念, 这也是最早的关于公益广告的理念。日本将公益广告称之为“公共广告”, 根据《电通广告词典》的解释, 公益广告是“企业或团体表示他对社会的功能和责任, 表明自己过问和参与如何解决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 是向消费者阐明这一意图的广告。”[3]

国外公益广告涉及的主题十分广泛, 包括预防艾滋病、号召人们献血、关爱癌症患者、远离毒品、保护环境等等。其中, 儿童形象公益广告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虐待类, 包括身体虐待和心理虐待两种, 以多种广告形式展现儿童受到的伤害, 引发人们的同情心;另一类是保护类, 包括呼吁人们关注受到伤害的儿童, 积极响应保护措施等, 从实际行动上为维护儿童的权益做出努力。目前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 公益广告已拥有相对健全地发展机制, 并且深入人心。

与国外公益广告相比, 我国的公益广告事业起步较晚。1986年, 贵阳电视台摄制的《节约用水》被认为是我国最早制作的公益广告, 1987年, 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广而告之》栏目, 是我国第一个电视公益广告节目。自《广而告之》开播后, 公益广告不断在广播、报刊等媒体上出现, 户外媒体也成为公益广告的平台。虽然国内学者对公益广告的定义角度和侧重点各不相同, 但在“不以营利为目的”、“面向社会公众传播”、“为公众利益服务”等方面却达成了共识。根据《实用广告辞典》的解释, 公益广告是指“按广告性质划分的广告类别之一, 指不以营利为目的, 而为公众切身利益和社会风尚服务的广告, 这类广告通常是针对某类社会现象宣传一种想法或意见。”[4]

根据广告题材, 我国公益广告包括政治政策类、节事活动类、社会文明类、健康生活类、社会焦点类等。其中, 以儿童形象为主体的公益广告按照诉求对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儿童为直接诉求对象。例如, 北京捷先广告公司的“将爱心传递下去”系列广告《洗脚篇》, 广告中儿童看到妈妈为奶奶洗脚, 就模仿妈妈的行动, 打了一盆水为妈妈洗脚。第二类是把儿童作为广告创意出发点, 以成人为诉求对象。例如,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的《免费午餐公益广告》, 儿童纯真的笑脸和简陋的用餐环境形成对比, 以现实直击人心。

根据以上儿童形象公益广告相关研究, 笔者为探究儿童形象对公益广告效果的影响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一:在同类公益广告中, 以儿童为主要形象的公益广告比以成年人为主要形象的公益广告效果更好。假设二:在同类儿童公益广告中, 经济弱势明显的公益广告比经济弱势不明显的公益广告效果更好。

三、研究方法

(一) 测试广告的选择

首先, 为确保测试广告的公信力, 所有的测试广告均来源于中国公益广告网。该网站是国内首个以公益广告为主体, 融合影视、广播、平面、户外立体、动画漫画等多元广告形态的专业性公益门户网站, 是国内公益广告存储量最大的网站。其次, 由于儿童形象本身就存在着生理弱势, 与成年人相比更容易引发同情心, 为确保测试广告的公平性, 笔者自双方都存在生理弱势的“扶弱救残”类影视广告中选取测试广告。再次, 为确保测试广告的科学性, 笔者在564条公益广告中, 选取广告主体明确、时长相近、评分相似的4个广告作为测试广告, 并在专业问卷调查网站上发布问卷。 (广告A:扶弱救残类, 成年人为主体、无配音;广告B:扶弱救残类, 儿童为主体、无配音;广告C:普通家庭留守儿童、儿童配音;广告D:贫困家庭留守儿童、儿童配音)

(二) 研究方法

本文以黄合水的特征评价法为基础, 对4个影视类公益广告进行问卷的制作、编码和统计。黄合水认为, 影视类广告效果可以通过以下六方面内容进行评价, 分别是:广告语言由模特儿表达 (X1) 、产品名称读音响亮 (X2) 、画面与产品联系紧密 (X3) 、解说词的播读速度适当 (X4) 、广告新颖独特 (X5) 、广告具有人情味 (X6) 。以上广告特征与观众对该广告印象评价的关系函数式如下:

考虑到前两个测试广告并无配音, 笔者为保证广告效果评分为正, 没有减去最后的3.10分, 其余特征皆以1~5分为评分范围, 将全部被试对每一广告每一特征的评分平均值代入函数式计算, 得出被试对该广告的评价, 分值高为优, 分值低为劣。

(三) 问卷发放与收集

本文采用的是网上发放问卷的方法, 总共发放问卷90份, 回收问卷90份。考虑到四个测试广告播放时间有260秒, 和在线调查一定要将研究限制在15分钟内的原则, 笔者去掉了回答问卷所用时间低于300秒, 高于900秒的问卷, 最后剩下81份有效问卷, 所以有效回收率为90%。为了减少影响, 提高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笔者发放问卷的对象集中于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 发放地点在交大的图书馆, 尽可能地减小被试之间的差异度, 为了让被试能够有耐心做完整份试卷, 有偿发放问卷。

四、数据分析

(一) 广告 A 和广告 B 特征评价

由于广告A和广告B都没有配音, 所以“广告语言由模特儿表达”、“主题名称读音响亮”、“解说词的播读速度适当”三项特征无法计入得分。为了使得分为正, 两个广告都不减去3.10分, 将广告A和广告B的各项特征得分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得到以下结果。

广告A:Ya=3.84*0.3+2.80*0.23+3.75*0.28=2.846

广告B:Yb=4.21*0.3+3.23*0.23+4.03*0.28=3.1343

由此可得Yb>Ya, 即广告B特征评分更高。但是如果把各特征平均得分四舍五入后再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二者最终得分是一样的。所以, 在同类公益广告中, 虽然以儿童为主体的公益广告比以成年人为主体的公益广告效果要好, 但是优势并不明显。或者可以认为儿童效应在公益广告中并不突出, 与儿童形象相比, 广告的制作和文案更加重要。

(二) 广告 C 和广告 D 的特征评价

广告C与广告D的广告语言都是由模特表达, 但是都没有明确说出广告的主题, 所以“主题名称读音响亮”这一项特征无法计入得分, 为了方便四个广告得分的对比, 广告C和广告D同样不减去3.10分, 把广告C和广告D的各项特征平均得分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得到以下结果:

广告C:Yc=1*0.56+3.69*0.3+3.53*0.57+2.74*0.23+3.28*0.28=5.2177

广告D:Yd=1*0.56+4.31*0.3+4.14*0.57+3.79*0.23+4.31*0.28=6.2913

由此可得Yc>Yd, 广告D效果更好, 即在同类儿童公益广告中, 经济弱势明显的公益广告比经济弱势不明显的公益广告效果更好。心理学动态, 1997 (04) :32-35.[2] 李海容 . 公益广告与社会营销——美国公益广告特点、管理、运作及理论基础[J]. 现代广告, 1997 (3) .

(三) 被试愿意为公益广告付出的程度

由表3可知, 大多数被试观看广告A后选择只是看一看, 只有15% 的人会付出实际行动 (参加相关公益活动或者捐款) 来支持该公益广告;被试观看广告B后, 大部分人会选择点“赞”或转载该广告, 仅有21% 的人会付出实际行动来支持该公益广告, 但没有人会捐款;被试观看广告C后, 大多被试选择只是看一看, 只有约14% 的人会付出实际行动来支持该公益广告, 各项百分比皆与广告A相似;被试观看广告D后, 约有45% 的人表示会付出实际行动来支持该公益广告, 是所有测试广告中人数最多的。

由此可知, 与观看成年人为主体的公益广告相比, 被试在观看以儿童为主体的公益广告后, 愿意付出实际行动来支持该广告的人数小幅上升, 但是二者的号召力都比较一般, 以实际行动来支持公益广告的人数未超过四分之一。与观看普通儿童公益广告相比, 被试观看贫困儿童公益广告后, 大多数人更倾向于付出实际行动来支持该广告, 且人数是普通留守儿童广告的近3倍, 表明经济弱势明显的儿童形象比经济弱势不明显的儿童形象更能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和同情心, 号召力也更强。

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 观看以成年人为主体的公益广告和以普通儿童形象为主体的公益广告后, 人们愿意付出的程度各项百分比基本相似, 这说明了儿童形象并不是影响人们对该广告进行评价的唯一影响因素, 单靠儿童形象是不能打动广告受众的。

(四) 被试捐款

由表4可知, 在四个测试广告中, 以贫困儿童形象为主体的公益广告得到的捐款最多, 其次是扶弱救残类的儿童公益广告和成年人公益广告, 以普通儿童为主体的公益广告获得的捐款最少。由此可以认为, 以经济弱势明显的儿童形象公益广告是最能打动人的公益广告, 同时也是最能调动人们情绪, 引发同情心的公益广告。[3] 汤劲 . 现代公益广告解析[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4] 陈先枢 . 实用广告辞典[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5] 王亚楠 . 改革开放30年广播电视公益广告主题研究[D].厦门大学, 2009.

五、研究结论[6] 韩纪扬 . 海外儿童权益公益广告评析——纪念国际儿童节

根据以上四点数据分析, 可得知以下结论:60周年[J]. 中国广告, 2009 (06) :46-60.

由于4个测试广告都是以特征评价法进行评价的, 将它们的得分进行比较, 可以得到Yd>Yc>Yb>Ya, 即经济弱势明显的儿童公益广告传播效果最好, 其次是经济弱势不明显的儿童公益广告, 接着是以儿童为主要形象的公益广告和以成年人为主要形象的公益广告。[7] 孔婧 . 中国公益广告中弱势群体的形象建构[J]. 东南传播, 2012 (11) :65-67.[8] 张傲 . 公益广告研究综述[J]. 新闻世界, 2013 (06) :214-215.

结论一:在同类公益广告中, 以儿童为主体的公益广告比以成年人为主体的公益广告虽然相差不多, 但还是前者略胜一筹, 假设一成立。结论二:在同类儿童公益广告中, 经济弱势明显的儿童形象比经济弱势不明显的儿童形象广告效果更好, 且愿意付出实际行动来帮助经济弱势明显的儿童形象公益广告的人数是最多的, 假设二成立。

六、结语

中国广播电视公益广告事业自1986年发展至今, 已走过29年, 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是同商业广告的发展比起来, 我国的公益广告事业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尽管我国还没有建立良好、稳定的公益广告运行机制, 缺少专业的公益行业管理机构和常态的公益广告播放平台, 但是笔者始终深信公益广告的意义和价值总有一天会被人们所重视, 儿童形象也许就是打开此路的一块敲门砖。

参考文献

[1]王文忠, 徐金灿.西方关于儿童与广告关系的研究[J].心理学动态, 1997 (04) :32-35.

[2]李海容.公益广告与社会营销——美国公益广告特点、管理、运作及理论基础[J].现代广告, 1997 (3) .

[3]汤劲.现代公益广告解析[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4]陈先枢.实用广告辞典[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5]王亚楠.改革开放30年广播电视公益广告主题研究[D].厦门大学, 2009.

[6]韩纪扬.海外儿童权益公益广告评析——纪念国际儿童节60周年[J].中国广告, 2009 (06) :46-60.

[7]孔婧.中国公益广告中弱势群体的形象建构[J].东南传播, 2012 (11) :65-67.

浅论北村笔下的“儿童形象” 篇5

一、北村笔下另类的“儿童形象”

1、沉默、失语的“儿童形象”

北村笔下很多主人翁都是非常喜欢孩子, 但是却不敢或者不想要孩子, 这些“儿童”他们无法出世, 就算出世了也会变成哑巴, 失掉话语权。北村的爱情小说《鸟》中张敏与康生结婚后生活拮据, 张敏一直想要却不敢要小孩, “因为我们养不起, 但我很想要孩子。有一回我看见同事的小孩活蹦乱跳地在那里叫‘阿姨’, 我连眼泪都要掉下来了。”康生却不以为然, 恰巧在这个时刻, 康生捡回来一个被丢弃的三岁孩童。这个三岁小女孩是一个哑巴, 处于失语状态, 小女孩无法与康生做任何感情交流。但是康生对她的爱是无私的, 给小女孩的洗澡水的温度要用温度计去测量, 能花费巨资一个月的生活费去给小女孩买玩具, 连康生把小女孩领回家逗她开心、逗她玩。“那一段日子, 康生实在爱那个孩子, 他每天不用上班的, 天天在家里陪她玩, 和她一起做游戏。但那女孩并没有太大的反应, 康生就给她讲故事。那孩子静悄悄的, 都是康生一个人的声音。”

《消失的人类》孔丘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 生意做得顺风顺水, 他非常喜欢小孩, 可以和小孩一起说上很多话, 但是他至到他死的那一天也没留下子嗣, 因为他却坚持不要小孩。“他说他有一种病, 不能要孩子, 这种病治不好, 要得孩子也没用, 等他哪一天这病断了根, 他要生很多很多的小孩, 满地爬。”

2、残忍、丑陋的“儿童形象”

《马卓的爱情》一个倾国倾城的少女玛卓与刘仁结婚后生下一个孩子取名为皮皮, 皮皮时不时的会表现出惊世骇俗的语言或者行为, 震撼人心。皮皮6岁的时候, 只有母亲在身边陪伴, 父亲刘仁在日本赚钱养家, 皮皮会表现出很诡异的一面, 皮皮认为只有动画片里面的人才是真的, 别的都是假的。“我问:皮皮, 那你母亲是真的还是假的?假的。皮皮不假思索地回答。”

皮皮本应该是一个天真浪漫的孩童, 却拥有异常的血腥、残忍而冷静, 他用手术刀杀死了邻居家的一只猫, 并且用刀将他肢解了, 把草地弄得鲜血淋漓。晚上皮皮就绊倒了, 流了很多血。皮皮看到血, 并没有表现出害怕、恐惧, 而是安静地去看一个实验, 把自己置身于旁观者的地位, 读者不禁心里微微颤抖。

3、受苦受难的“儿童形象”

《心中不悦》中黄连的儿子依第还在读小学, 可是童年的苦难才刚开始, 他幼年丧母, 父亲在家无法给儿子一份暖暖的亲情。父亲由于死了老婆, 工作被人排挤, 最后彻底下岗。脾气也日益渐长, 最后只有拿儿子撒气。他打了儿子, 在儿子脸上留下了“五指山”, 依弟上学被人嘲笑, 倍感委屈却没有人可以倾诉。

《周渝的火车》中的周渔和陈清有一个小孩名字叫穗子, 陈清触电死亡, 穗子顿时永远失去了父爱, 她爱自己的父亲, 也厌烦母亲周围的追求者, 当出租司机中山的到来, 穗子很受伤。她皱着眉头, 质问过周渔, “你就那么想结婚吗”, 穗子害怕会再失去母亲的疼爱, 顿时陷入莫名的孤独中。

二、“儿童形象”塑造的探因

1、童年印记与阅读经验

其实我们可以发现, 北村小说中大量都在写知识分子失去信仰以后的精神焦虑和生命困境, 但是很难发现在他的小说中有他独特的儿童经历作素材内容, 也就是说北村的童年印记没有在小说“内容”上有所反应, 但是并不是没有影响, 相反童年的自然环境在精神层面上的深刻影响着北村。《艺术生活》中提到, “有一种精神的气候, 就是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 和自然界的气候起着同样的作用。”北村出生在1965年出生在福建闽西山区一个偏僻边远县城, 这个小地方叫长汀县, 这里古朴的民风、秀丽的自然风景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一个人的气质和精神风貌, 以至北村在《我有一个梦想》中直抒胸臆地指出“人首先是精神的, 才是物质的。”

北村笔下的儿童形象之所以能描写出沉默、失语的状态, 和北村从小的精神追求密不可分, 正如北村在《鸟》中写到小女孩虽然是残缺的哑巴, 也不是康生自己的小孩, 但是康生依然爱小女孩, 对这个可怜的哑巴小孩的爱是不计得失的, 无私高尚的。北村曾写道, “我希望不少孤儿被这个村庄的人领养, 然后谁也看不出他们并不是亲生父母。”

从小就颇有文学天赋的北村进入大学后, 完全沉浸文学的滋养中。北村受到俄罗斯文学的影响很深, 特别是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塑造出很多经典的“苦难”儿童形象, 比如《穷人》中高尔什科夫家大儿子夭折, 小女儿“闷闷不乐”, 《白痴》中伊万·福米奇·苏里科夫的一个孩子被活活地冻死。北村笔下同样有相似的苦难儿童, 充满了儿童生存的同情、怜悯之感。

2、生命体验与信仰追求

在文学的“假死”与“复活”中, 北村说, “我的小说写作从来没有离开过我的个人体验, 所以, 我从来不曾因失语而结束我的创作……因为我从来不靠才华写作, 我的写作皆来自启示和试炼, 它与我个人寻找终极价值的道路紧密相随, 以至于它成了我的个人史。”

正如北村自己所言, 他的小说不会离开他自己的生活体验, 他在追求信仰的路上, 基督教义对北村的影响是刻骨铭心的。儿童形象之所以“残忍”, 因为人生来就有罪, 这种罪是先天的原罪, “儿童”也无法逃离这样的宿命。北村在《我与文学的冲突》中这样说道:“这是一种危险的试探——来自深渊的力量是黑暗的, 我好像第一次发现小说还可以这么写, 同时也发现了人居然有这么坏, 更致命的是我还接受了这样一个教训因为人类无法改变现状, 所以这种绝望是可以接受的。”北村对此岸世界的一切追求都是绝望的书写, 他有意把人性中的“恶”放置到显微镜下面扩大, 笔下的儿童变成残忍甚至冷血的动物, 小说主人翁不要孩子, 是为了不想把人的罪“恶”继续延续下去。

三、总结

北村文字寥寥, 却把笔下的儿童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这些儿童形象有的残忍、冷血, 有的受尽磨难, 有的失语沉默, 探究这些形象塑造背后的诸多原因, 离不开与作者个人气质, 精神追求、阅读体验, 也和作者的信仰追求息息相关。北村不仅给这些“另类儿童”指出“病因”, 而且还开出了“信仰”的药方。对于北村孜孜不倦地在“信仰之路”, 福音书般的书写, 文学界投来的目光不尽相同, 莫衷一是, 有的人感叹佩服, 有的人嗤之以鼻, 不管这样的“呐喊”成果如何, 但是他敢为人先的精神值得肯定。

参考文献

[1]北村.鸟[M].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3.[1]北村.鸟[M].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3.

[2]北村.消失的人类[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6.[2]北村.消失的人类[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6.

[3]北村.玛卓的爱情[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4.[3]北村.玛卓的爱情[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4.

[4][法]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 译.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2.[4][法]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 译.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2.

[5]北村.周瑜的火车·文集的序言[M].上海:三联书店, 2010.[5]北村.周瑜的火车·文集的序言[M].上海:三联书店, 2010.

农村儿童形象 篇6

传递着童真、童趣

儿童形象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孩子天真、淳朴传递出童真、童趣。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他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又如: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里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扫开一块地,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的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百草园里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儿童双眸中一切都新奇无比,因此就有了十足充盈的自信心与相对自足的欢乐,儿童在非常简单的事情中也能得到愉悦。鲁迅作品中能反映童真、童趣的事情非常多,如童年时和阿发他们去掘蚯蚓、钓虾、放牛、看社戏等。童真、童趣是“真我”的表现,因为“真我”,所以得到放松,因为有“真我”,所以才企盼人生如童真般的温馨可爱。鲁迅作品中有关童真童趣的描写,那些属于孩子时代的行为,是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新知识,天真的见证。

●体现儿童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作品《故乡》里,“我”回到故乡时,由于母亲提到了闰土,“我”回忆了20多年前的故乡及闰土,文中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意境特别优美的画面:

“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多美的画面啊!孩提时代的“我”素不知道天下有着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闰土带给“我”众多美好、新鲜的事物。这对“我”的诱惑力是巨大的。“我”回忆中的故乡是一个带着神异色彩的美的故乡。是少年“我”美好心灵的反映,是少年“我”与闰土和谐心灵关系的产物。《故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少年儿童对那些美好事物的追求。

●蕴涵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鲁迅的作品带着作者故乡的味道,绍兴地区浓郁的乡土气味,风俗、习惯、文化全都展现在读者面前。社戏又叫春赛,即春天举行的赛会,旧时民俗,在节日或者神的生日,准备仪仗、锣鼓、杂戏等迎神像出庙,周游街巷或村庄,叫做“赛会”。《社戏》中对这种戏也有具体的描写。《社戏》以江南农村为背景,展现了一幅记忆中理想的农村画卷。作者笔下外祖母家的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小村庄。这个偏远的海边小村,更多地保留了自然的淳朴气息,是“我”的一方“净土”,又是一方“乐土”。作者把众多的儿童形象如“我”“阿发”“双喜”等置身于充满泥土芬芳的江南水乡中,是别有用意的。再如《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景色描写,无不折射出故乡的特点。《阿长与<山海经>》中写到:

“‘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这是江浙地区特有的风俗习惯。鲁迅是浙江绍兴人,鲁迅在许多作品中把绍兴浓郁的乡土气味与儿童形象叠加在一起,更加可以看出鲁迅有一种思乡情结和对儿童时代的向往,两者出现在作品中,是鲁迅理想中完美事物的结合。读鲁迅的这些作品犹如欣赏一幅江南水乡的牧童吹笛图,给人悠扬的回味。

农村儿童形象 篇7

儿童文学中的母亲形象粗略可分为善良型、邪恶型和亦好亦恶型三类,而从时间推移角度探讨母亲形象之变化的研究,除便于发现社会变迁与人物形象塑造之间的关联外,更有利于印证母亲形象中亘古不变的核心要素——母爱。

在日本,“童话”一词最早见于江户时代,当时把民间传说中的适合儿童阅读的读物称之为“童话”,并不等同于现代意义的“童话”。使“童话”真正成为一种文学形式,并赋予其当之无愧的内涵的,是严谷小波、小川未明、铃木三重吉等1近代儿童文学家的功劳。他们从明治末期至大正时代的创作活动被视为近代日本儿童文学的发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童话”几乎就是“儿童文学”的代名词。另一方面,二战后的儿童文学对传统“童话”进行了批判性的继承,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大大地超越了传统模式,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儿童文学应运而生。从这个意义上说,二战对日本儿童文学来说具有特殊意义,它是传统向现代的一个转折点,作为儿童文学中不可或缺的母亲的文学形象也以此为界发生了质的变化。本文以二战为分界,试论证战前与战后日本儿童文学中的母亲形象的变迁。

一、二战前的母亲形象

明治24(1891)年,严谷小波发表了被称为日本近代儿童文学鼻祖的《黄金丸》,小说以它幽默的笔触及其将现代情调和江户戏剧文学的传统恰到好处融为一体的风格,赢得了极高的赞誉和广大的读者。《黄金丸》讲述的是,善良的母犬“花濑”为了保住腹中的幼犬,眼看着公犬“月丸”被恶虎吞食,却无能为力。她按捺住对“月丸”的惭愧之情,苟且生存下来,并平安产下幼崽“黄金丸”。“花濑”将“黄金丸”养育成一只体格彪悍的公犬,“你已经长大了,可以和恶虎一争高低了,你要为你父亲报仇啊!”她留下这句话,便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为了给死去的丈夫报仇雪恨而延缓自己的生命,一旦把幼崽养大,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便刻不容缓地去追随逝去的配偶,“花濑”的形象正是明治时代家长制度下的日本母亲的典型代表。

而坪田让治2的《母亲》则是以自己的母亲为原型的纪实性儿童文学作品。让治的妈妈37岁时守寡,她剪去长发,以表明自己一定要把孩子们拉扯大的决心。为了摆脱牙痛的困扰,她一次竟拔去20颗牙。她就是这样带着几近疯狂的忘我和刚毅,一门心思全部扑在养育子女上,一生虽含辛茹苦,但却与灾病无缘。

另一部感人之作是はらみちを3的《我的妈妈》,母亲对子女的拳拳之心是作品的最大看点。“我”上小学1年级的时候,父亲去世了,“妈妈号哭了三天三夜后,便开始为养家糊口而操劳”。她种水稻、养蚕,除了繁重的农活外,每天还要接送患有小儿麻痹症的“我”上下学,妈妈的辛劳超乎常人的想象。不仅如此,妈妈从不因“我”是个残疾儿而自卑,每日大大方方地背着“我”在人前来来往往,“我”能够正视不幸命运的勇气就是从妈妈身上获得的。她虽不懂太多的道理,但却称得上是最优秀的残疾儿教育家,她的伟大见诸于母亲的本能。

以上列举的是二战前儿童文学中所描绘的母亲,她们在封建思想道德观念的束缚下,无怨无悔地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儿女,那种忘我的献身精神感人至深。这也是为什么文学家、诗人总是把最高的赞誉留给母亲的原因。

只有一个妈妈,

世上只有一个妈妈……

世上只有妈妈好,

永远只有妈妈好。

——北原白秋《母亲大人》

我的妈妈,

是语言所无法描述的,

是我一生一世都形容不出的。

——はらみちを《在妈妈的背上》

二、二战后的母亲形象

二战后,尤其是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期后,伴随着整个社会的巨变,日本儿童文学中的重要角色——母亲形象也渐渐地起了变化。这种变化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归纳。

(一)从“専業主婦”到“兼業主婦”

虽然“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分工天经地义地一直沿袭至现代,但当社会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作为劳动力的补充,妇女必然要走出家门,和男人一样投身社会。日本亦不例外,伴随着经济腾飞,职业妇女的比例大大增加,身受家庭和工作双重压力的母亲们也颇为不易,但成为母亲走出家门的牺牲品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些年幼的孩子们。

我不要玩具也不要蛋糕,

我只要妈妈在家陪我。

晚上上床时

妈妈总不在家,

总是我一个人睡觉

稚嫩的诗句承载着孩子们的孤独,那些渴望母亲陪伴的哀求令人动容。

(二)从“慈母”到“厳母”

现代儿童文学中的妈妈已不再是一成不变的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了,母亲形象开始向个性化,多样化发展,那些描绘缺少爱心、刁蛮刻薄的妈妈的作品成为其主要类型。这一方面可以理解为是从封建礼教束缚下解放出来的女性的个性暴露,又可看作是对生活重压的发泄。但无论怎样,妈妈脾气变坏的直接受害者还是那些可怜的孩子们。

有儿童诗为证 :

我把地扫好,

妈妈却说 :“瞧你扫得不干不净的”。

我收拾东西,

妈妈挑刺道 :“不是告诉你不能放这吗?

别把什么东西都摆在上面,

你怎么就不听呢?”

……

只要我和弟弟打架,

妈妈就会不分青红皂白地骂我 :

“你是姐姐,就不能让着弟弟点吗?”

我从来就没做对过。

妇女步出家门应该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但不可否认的是也带来了许多副作用。比起被妈妈抛弃的孩子来,有个吹毛求疵的妈妈还算幸运。那些由于母亲出走或父母离异而解体的家庭已成了新的社会问题。失去妈妈的孩子用诗吟道 :

放学回家一看,

妈妈的衣服啦,

家里的东西啦,全都不见了。

妈妈扔下我一个人搬走了,

妈妈不要我啦。

离异后的母亲即使再婚似乎也不能弥合孩子的心理创伤,且看受到继父歧视的孩子的痛苦心声 :

新爸爸,我讨厌他。他一点都不喜欢我,他只带哥哥去肯德基,给哥哥买炸鸡吃,却从不带我去。

(三)妈妈不再为“家事”操劳

1. 做饭

古训云 :“君子远庖厨”,战前的儿童文学作品中,多描绘在灶间忙碌的妈妈,而爸爸则总是在读报。

妈妈单手敲开鸡蛋,在平底锅上麻利地煎着。……孩子用羹匙挖起一块蛋黄尝了尝说 :“鸡蛋里都是什么呀?是蛋黄和蛋青吧?”“没错。”正在看报纸的爸爸应道。

——神泽利子《熊的孩子维夫》

但二战后,在小学的家政课上,男孩和女孩共同学习简单的针线活及烧菜做饭,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儿童文学中描绘男性做家务的明显增多。

田鼠兄弟提着大篮子向森林深处走去。他们嘴里念着 :我们是田鼠兄弟,在这个世上,我们最喜欢的是做饭和吃饭。

——中川李枝子《古力和古来》

2. 缝纫

明治时代的儿童文学中有用“しごと(仕事)”为“裁縫”这个汉字词注音的例子,这里反映出的是当时的社会观念——针线活是女人分内的工作。二战前,即使是在雇得起用人的富裕人家,缝制衣物被褥和上灶掌勺一样,都属于女主人责无旁贷的工作。而且,万一丈夫撇下一家老小离开人世,针线活还可以成为女人最现成的谋生手段。

我就剩下你一个了,你可一定要结结实实地呀,千万不能有什么闪失呀”妈妈这么唠叨着,把静雄紧紧地搂在了怀里。夜里醒来,每每看见妈妈坐在静雄的枕边,就着昏暗的油灯一针一线地做着活计。

——山田花袋《小小鸽子》

但,随着制衣业的发展,缝纫在主妇生活中所占比重呈递减趋势。现代人会钉个扣子、缝合个开线便足以应付生活,针线活已不再是妇女必须承担的劳动了。因此,二战前儿童文学中常见的做针线活的母亲形象在现代作品中已很难找到。同样,母亲洗衣、打扫卫生等场面也不再被儿童文学家们所津津乐道了。

3. 育儿

如上,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大减轻了妈妈们的家务负担,但“育儿”却一如既往是妇女的天职。虽然如此,母亲们的育儿观念的转变还是不容忽视的。

弟弟不再哭了,但他的脸色很难看,愤愤地回头瞪着我。妈妈把弟弟安顿到床上躺下,便来找我算账 :“文一,你怎么能胡来呢。真弄成个残废什么的可怎么办呐。你爸又不在家,弟弟伤成这样,我可跟你爸怎么交代呀。”

——市川铁太郎《兄弟打架》

可见,在旧时,虽然是母亲在拉扯孩子,但说到底她们只是在按一家之主——丈夫的旨意行事,有关孩子问题的最终决定权并不在母亲手里。但是,二战以后,家长制土崩瓦解,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在育儿问题上她们有着与丈夫同等的权利,或已成为超越丈夫的主要责任者。

三、结束语

如上,本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日本儿童文学中母亲形象的变化做了一个粗略的考察。归根到底,这种变化只是社会变革的一个侧面。但,即使是在“後継ぎを育てる”(养儿继承家业)、“老後を養ってもらう”(养儿防老)等观念日趋淡漠,女性自强自立的现代,唯有一点是恒古不变的,那就是母亲对子女无私、仁慈的爱。它是一种超越时代的永恒,母亲的伟大也正表现于此。

摘要:对日本儿童文学而言,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传统“童话”转向现代“儿童文学”的契机,作为儿童文学中不可或缺的母亲的文学形象也以此为界发生了质的变化,本文以二战为界,论证战前与战后日本儿童文学中的母亲形象的变迁。

农村儿童形象 篇8

1 形象思维对儿童启蒙教育的作用

形象思维也被称作具象思维, 是对形象信息传递的客观形象体系进行感受、储存的基础上, 结合主观的认识和情感进行识别 (包括审美判断和科学判断等) , 并用一定的形式、手段和工具 (包括文学语言、绘画线条色彩、音响节奏旋律及操作工具等) 创造和描述形象 (包括艺术形象和科学形象) 的一种基本的思维形式。章志光先生在其主编的《心理学》中解释说“这种思维主要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的联想来进行”。

艺术形象思维是艺术家从生活中吸取创作材料, 到塑造出艺术形象这整个创作过程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和思维方式。它的特点是从客观形象出发, 对客观形象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的思维过程。, 其实说到底, 形象思维, 就是运用形象进行的思维。

形象思维不只是指艺术创作中的思维, 而且还包括许多其他内容的思维。正因为它是运用形象进行思维, 从思维的层次看, 是初级的, 容易的, 人类思维的发展是从动作思维进入形象思维才向高级阶段发展的, 所以儿童们的思维大都是形象思维, 或者是动作形象思维, 或者是直观形象思维。可以说, 形象思维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基础。

2 如何培养孩子的艺术形象思维能力

一般儿童的思维特点是:从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是, 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 仍旧是直接与经验相联系的, 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直观、形象性。具体如何培养孩子的艺术形象思维能力呢?办法有如下几点:掌握钢琴音乐语言的表现手法, 这是引起联想和想象的必要条件。钢琴音乐语言和其它音乐作品语言一样, 是由旋律、节奏、和声等各种音乐的要素组成的。各种部件的变化运用在不同音乐作品中, 它的音乐形象也有所不同。音乐的旋律线的高低通常也能给人带来不同的感觉和联想。旋律舒展、起伏不太大的水平线能使人产生一种开阔感、宁静感, 旋律波动所形成的曲线能使人产生一种动感和旋转感等。积累民间故事、成俗的曲调和经典名曲, 它可以使人产生对某一特定地区风土人情或特定历史背景的联想。

同时, 还要培养孩子懂得留心身边的事物, 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多想多问。只有深入生活才提高形象的感受、储存、识别能力。有了最基本的储存, 才能在理解作品处理作品风格时游刃有余!

3 通过直观教学增强孩子对形象思维的感知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习钢琴的基础阶段十分重要, 现在所学的基础就是巧妇手中的“米”。卓越的钢琴家约瑟夫.霍夫曼 (Josef Hofmann, 1876—1957, 波兰裔美国钢琴家) 的一段话, 讲得深刻、透彻而现实:“缺乏良好的基础对才能的发展极其危险, 许多人毕生致力于改正他们在初级阶段中从无知的教师那里学到的坏习惯, 结果却失败了。”所以说, 钢琴的技术是基础, 没有技术, 什么都是空谈。那对于刚开始学习钢琴的孩子来说, 什么才是他们应该掌握的“技术”呢?

在学习钢琴的开始, 我们往往接触的是音和弹奏手型的问题。在教学中, 这两点还是比较直观的, 没有太多可以琢磨的东西, 但是对于刚刚开始学琴的孩子来说, 单纯的理论教学和示范根本不能调动起孩子的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我们可以尝试把这些高低不平的音变成一个个可以移动的小精灵, 把手型及弹奏形容成站立跟走路去教授给孩子, 相信效果一定会更好!

3.1钢琴音区的辨别及音符在钢琴上具体对应位置的辨认

3.1.1高音区和低音区的辨别

钢琴入门的第一节课, 我们都会教授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 让学生区分高音区和低音区。有不少学生以音量的大小来判定音的高低, 认为声音大的就是低音, 声音小的就是高音。这样理解不为错, 却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解决这一问题, 我一般会用小鸟在天上唱歌, 大象在地上行走所发出的声音来举例:“小鸟在天上兴奋地唱歌, 唱的声音又细又亮, 我们就把它发出来的声音称为高音;大象在地上行走时发出的声音又大又低沉, 我们就称之为低音。”然后我接着问学生, 你能在钢琴上分辨出哪些是小鸟的声音, 哪些是大象的声音吗?学生用他那两只小手在琴键上叮叮咚咚的敲打着, 过了一会儿答道:“老师, 我右手边琴键发出的像是小鸟的声音, 很脆, 很亮;左手边琴键发出像是大象走路的声音, 很低沉。”他故意把低音的部分弹得很响, 边弹边说:“大象在走路, 应该是慢的, 咚咚咚!”孩子一脸兴奋的看着我, 于是我称赞他说:“完全正确!我们右手边琴键发出的声音是小鸟唱歌的声音, 就是高音;左手边琴键发出的声音是大象走路的声音, 也就是低音, 记住了吗?”学生点了点头, 明白了。

3.1.2五线谱、音符的辨认

音的辨认就是对五线谱所标记音的音名, 唱名, 音高及其在钢琴键盘上位置的确认。首先画五条平行的直线。记得有人曾写过童年的一段对话:父亲问我, 电线上停满的麻雀, 那像什么?我记得当时的回答是, 大自然的五线谱!是的!那电线分明就是大自然的五条线, 而鸟儿就是谱写大自然优美乐章的音符。多么美的图画!

参考文献

【1】但昭义.少儿钢琴教学与辅导【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4.

【2】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0.

上一篇:高校舞蹈机器人下一篇: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