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的德育启示(精选12篇)
英语教学的德育启示 篇1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 是民族的希望, 是祖国的未来。蔡元培先生说过:“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 则虽体魄智力发达, 适足助其为恶, 无益也。”所以教育“不可不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坚”。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如何, 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未来社会公民道德素质的高低, 事关中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社会处于转型的大变革中, 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 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淡薄、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及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道德弱化、道德失范在大学生人群中出现。面对这种困境, 德育的改革, 尤其在课堂教学主渠道方面的创新与改进, 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新疆农业大学德育课程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
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学生对德育课程的感受, 课题组成员于2014年5月对新疆农业大学大一年级共五个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透过数据, 可以看到老师在教学中应努力的方向, 同时也暴露出现有教学中的不足。比如, 课堂50分钟, 你有多少时间在听课?52%的学生回答是20~30分钟。你对怎样的课堂提问有兴趣?对于已经有明确答案的问题, 学生是不愿回答的。有33%的学生认为感兴趣的提问是那些能够引起对知识批判性反思的问题。还有25%的学生喜欢有一定难度、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在回答课堂上理想的师生关系时, 有80%的学生赞同老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民主、互动、融洽的关系。在关于课堂讨论的问题中, 有45%的学生认为讨论非常有必要, 但一节课究竟需要多少时间来讨论呢?关于这个问题, 有47%的学生倾向于占课堂教学时间的1/4或1/3。关于多媒体教学, 学生的态度是鲜明的, 78%的人表示非常喜欢, 原因是直观、形象, 生动的画面更加吸引注意力。但也有11%的学生表示担心多媒体教学太花哨, 影响学习。在回答“你认为以下哪种教学方式更有利于你的学习?”20%的学生选择了视频资料分析讨论, 18%的学生选择合作探究, 22%的学生喜欢案例分析。最后, 开放性的问题“你最喜欢的思想政治课堂是什么样的?请描述一下。”归纳学生的答案, 不难看出, 吸引学生的德育课堂应该是理论联系实际, 气氛活跃, 紧密联系社会焦点、热点, 师生之间充分交流, 同学之间互相讨论, 关注生活, 充满热情的。
以上数据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和探索, 究竟怎样安排课堂教学才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呢?学生的回答给了我们启示。我们发现德育课程教师“教”的过程不可能直接改变学生, 这是不现实的。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已有的知识结构, 灵活使用教育资料。如何让学生对学习资料产生兴趣, 进而深入思考和研究, 在产生困惑后寻找答案和正确取向, 这是德育教师引导的主要作用。
二国外德育课程课堂教学模式的经验借鉴
课堂教育一直是中国高校道德“灌输”教育的主渠道。这种简单的说教, 教师在课堂上暂时强制“灌输”的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是不容易在受教育者的行为中得到完全确立和立即落实的。面对班额大、人数多的现有教学条件, 为了切实有效地改善德育教学效果, 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国内外德育课程课堂教学的模式, 取长补短, 更要在条件允许范围内, 有计划地尝试多种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对学生感受及成绩的反馈, 选取合适的课堂教学模式作为参照, 为今后的教学工作积累经验。
1. 英、美国家的德育课堂教学
英、美两国都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英国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 但重视公民教育和绅士品格的培养, 其目标为“培养认同感和有责任心的英国公民”。美国德育教育的核心是“美国精神”, 主要目标是“培养合格的, 对国家尽责任、义务的美国公民”。在德育方式上, 英美两国主要采用课堂教学、道德练习、环境熏陶、社会活动等多元化方式。课堂教学只占到三分之一, 并不是最主要的途径, 但却是关键的环节。在授课形式上, 两国高校德育教育主要采用讲座和讨论的形式。英国的具体做法是引导式教育。英国学校的德育教育过程不太有明显倾向性的说教, 很少提供统一的标准答案, 结合社会实践活动, 指导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思考, 鼓励他们自己去探究和判断什么是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选择, 同时要对社会道德问题有所反映。并且, 在教学资料的选择中, 教师倾向于使用贴近生活的案例, 注重生活化的德育隐性方法。
美国高校往往都设有与道德相关的通识课, 内容涉及宗教、伦理、公民意识等方面。在教育方法上, 美国提供了强大的社会平台, 充分鼓励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针对课堂教学, 重在渗透和潜移默化, 从知识学习的角度, 不刻意追求给学生多少明确、系统的道德知识, 而是注重通过自主学习和多样化的教学指导。教师在课堂上陈述自己的观点只是为了阐述在遇到道德问题时应该做出认真合理的选择, 组织课堂讨论来鼓励学生认识道德问题, 提出有力的证据, 全班进行评估, 经过理性思考之后最终得出结论。此种模式可以归纳为预设问题、教师引导、班级讨论、做出选择、理性思考选择后的结果、最终抉择。此外, 学校特别重视将社会资源引进课堂, 比如请家长谈谈家族美德, 请德高望重的学者谈谈自己的成长史等。学校每个月还会在课程内容上强调一种品格。在俄亥俄州的部分学校, 十一月强调的是“同情”, 十二月强调的是“自控”, 教师寻找学生中的榜样, 在课堂教学中会重点介绍和鼓励学生向其学习。
2. 韩国、日本、新加坡的德育课堂教学
韩国的德育目标可以概括成以下三方面, 即传承传统文化和礼仪, 主要是儒家文化;对韩国国民主体性人格的培养;对现代市场伦理价值观的尊重和认可。韩国的高校德育模式是混合式的, 将课堂教学、校园文化、课外实践、社会活动和社会服务等结合起来。为了增强大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自信心, 对社会的责任意识, 大学专门开设了朝鲜政治、国际政治等课程。具体到课堂上, 教师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在授课方式上花了一番心思。主要采用直接体验法、价值讨论法、换位感受法、文化传递法等。
日本的道德教育与生命教育相结合, 涉及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在教育方式上凸显“一主一辅三结合”:以课堂教学为主, 以学科渗透为辅, 道德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 显性教育与隐性渗透相结合, 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日本高校开设了教养课, 另外还设有“道德时间”作为补充, 解决实际问题。课堂上, 教师多采用专题讲授、案例教学、情境体验等方式。
新加坡的总体德育目标是强调国家利益至上和文化的多元性, 培养有用、忠诚的公民。课堂教育分为德育课堂教育和学科教育, 但以德育课堂为首。德育课堂, 一方面向学生传授具体稳定、实用的道德规则, 另一方面, 通过课堂活动, 即采用讨论、录像、阅读、表演等多种教学形式, 让学生参与其中, 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对中国高校德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想法
基于学生的问卷反馈和国外有益的经验借鉴, 课题组认为高校德育课堂教学要注意以下方面:
1. 融合多学科
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 考虑大学生已具备较好的知识基础和独立的价值取向, 可以在课堂上将德育内容和学生的专业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学习专业的目的, 将来自己可能从事的职业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有怎样的关系。在这个专业中涉及哪些道德问题等。这种结合与设问, 有利于培养学生从专业的角度思考现实问题, 拓宽视野。
2. 内容生活化
在优化教育资源过程中, 着重选择贴近生活实际的材料, 切忌空洞和教条, 德育内容的具体化有利于学生感受和接受, 也有助于他们进行德育的具体实践。只有内容生活化, 才可能让学生想说话、有话说, 从内心接受德育内容。
3. 加强情感教育
教师要抛弃抽象、枯燥的说教, 以情感为突破口, 用身边的事实代替宣传口号, 并用幽默的语言化解课堂的沉闷。事实上, 到了高校之后, 学生有了大量自我支配的时间, 学习、生活、娱乐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部分自制力差的学生容易迷失方向, 迷恋网络和娱乐, 学业荒废。这就需要教师走进学生的生活, 课堂上用情感“润物细无声”, 让学生信任, 了解学生的困惑, 引导学生走出误区, 找到生活方向。此外, 作为辅助, 课堂上教师要使用紧跟时代、贴近年轻人的图片、人物、视频资料等, 充分展示课堂知识的精华,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 教学方式多样化
讨论、主题展示、情景模拟法要灵活贯穿或组合使用。通过努力寻找合适的案例和情景,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交流, 也许这个过程并不意味着能教给学生新的知识, 但可以使他们在不知道如何做的时候, 做出正确的选择。
5. 时间安排合理化
根据调查结果, 教师应将教学重点和难点尽量安排在前30分钟, 学生听课的最佳状态。在此期间,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 将活动安排在后20分钟, 可以将倦怠的学生通过活动拉回到课堂中, 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苏振芳主编.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2]朱小曼主编.情感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英语教学的德育启示 篇2
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一生热爱教育,他先后做官不足十四年,但讲学却达五十年之久,而且始终不倦。到了晚年,“虽疾病支离至诸生问辨,则脱然沉疴之去休;一日不讲学,则惕然以为忧”。实为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罕见,堪称“宋代孔子”。他的《四书集注》成了钦定的教科书和历代科举考试的标准。他的教育思想对宋以后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他关于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法的论述,对今天学校德育是有借鉴的。?
在教育目的方面,他要求学校把德育放在首位。“学校之正、不患法制之不胜,而患理义不足悦其心。”要求学者立大声,做圣贤。他引用荀子的一句话“古之学者,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来策问学生。他认为教育学生自幼必须从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开始,以修养其孝悌忠信之道,然后再教以格物,致知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其主要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明人伦”。?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教育方法中,他用“博学之,审问之、愤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作为为学的次序。并提出“自修身以至处事接物,亦各有其要”;以“言、忠信、行、笃敬”作为修身之要;以“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劝”作为处事之要;以“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已”作为接物之要。可见朱熹所主张的教育目的与教育方法中最重要的就是学校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教学生“明人伦”,使礼义能悦其心。他承袭了孔孟儒家的教育方法,同时综合了宋儒名家主张,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又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对我们现在学校的德育工作确有所借鉴之处。举其要点,约有下列三项:?
一、积极的教导与防治并重
朱熹认为,教导学生该从积极方面去指导、说服,少作处理性的消极工作,学者深明“义理”、“充长善端”而心悦诚服,其效果要比订立规章制度大得多。他又说:“尝谓学校之政,不患法制之不立,而患理义之不足悦其心。夫理义之不足以悦其主,而区区于法制之未以防之,……亦必不胜乎”。(《同安县谕诸职事》)学生的心中有了“理义”才能“立志”,志其心之所向,是为学的目的。目的不定,一切学业都无着力处。同时,他在《董蒙须知》和《训学斋规》中,对于学生在校,如何做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详加标明,关于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清洁,读书写字以及其他杂细事宜,也都有了严格的规定。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依照这些细则而行动,用“规矩”养成“方圆”,以表明深明“理义”。虽然朱熹所主张的“理义”与现在学校德育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他对学生积极教育与防治并重的做法却值得借鉴。当前在大中学生中,不少学生缺乏理想,一切以个人为中心、以西方为榜样、是非标准差。特别令人触目惊心的是潜藏着信仰、信念、信任危机;爱国主义思想淡薄,民族虚无主义情绪滋长“蛇年**”以及**后影响,都在说明这个问题。因此,学校德育最重要的是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应使他们真心爱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党,为崇高的事业而献身。这一代青年从幼儿园开始都唱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歌,小学、中学都进行政治教育,考试成绩都是八九十分。但实际情况怎样样呢?这需要我们深思,需要我们找到进行德育的`有效方法,要研究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各进行哪些德育,怎样进行德育。光是灌输概念、术语不行,要争取制定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规矩和细则,既引导又防治,双管齐下,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循序渐进和积善成德?
朱熹对学生一贯主张教育内容不但要有整体性,而且要有系统性,要循序渐进。他主张学生从八岁起入学,受小学教育,从十五岁起入大学,受“大人之学”的教育。他认为小学是基础,基础不牢固到了大学再填补就比较困难了。所以小学中要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书数之习,并在实际练习中入手,以逐步培养其德性。反其长大,进入大学,然后教以如何去做“致知”“穷理”的工夫,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以止于完善。所以他特别重视小学教育的内容。中国古代教育史研究表明,在朱子以前,小学没有书籍,是朱熹把古代贤人的所谓“嘉言善行”汇集记录起来,编成《小学》,内分二篇,共三百八十五章作为小学必读之书。此外还专为蒙童编写《蒙童须知》,内容切实可行,有助于小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朱熹还主张小学以上所用教材的次序是:“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读了“四书”再读其他经书。儒家学者把“四书”视为学者必读之书,也实始于朱熹。可见他在对学生道理思想教育方面,十分重视贯彻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下而上达的原则。小学与大学的思想道德教育,应是整体的。小学是大学的基础,大学是小学的扩充和深究。虽然程度有深浅,但内容却是一贯的。既是循序渐进,又是连续一贯,这样教育的效果就会显著提高。这些对我们今天学校德育也是有借鉴的。?
从目前学校的德育看来,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德育内容衔接不够紧密。德育方法是“关、管、灌”的铁三角。从大学生情况看来,有两方面表现较差:一是缺乏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有的人连最起码的公共道德、卫生常识都没有,志大材疏,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这点应引起注意。据报道有的大学设有七个部门管理学生还没有管理好,这是因为中小学生没有打好底子,到了大学,还是抱着走。二是大学生的处世、办事能力差(不是指关系学那一套)。这与中小学的教育目标有关。中小学不能只重视课堂教学,更不能死记硬背,高分低能、以开学率作为唯一标准,把中小学办成“升学预备班”,以智育代德育。而应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引导学生积小善成大德,积小德成大善。?
三、致知和践行结合?
朱熹自己做学问,就在于“究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所以他教学生,也是从“穷理”与“笃行”入手。“穷理”即穷知事君,事父兄等理,因而他主张的穷理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就书本上来穷理;二是就书本内外一切抽象的事情穷理。但他认为穷理仅仅只是完成了“博学”、“慎思”、“审问”、“明辨”的功夫,知道事物的当然之理,这是不够的。还必须进一步做躬行实践,以完成“笃行”的工夫,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所谓“知而不行,则前所穷之理,无所安顿,徒费讲学之功”。(《白鹿洞书院教条》)因之,他认为“穷理”与“笃行”二者必须相合而不可分离。他说:“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礼义,须反来就自身上推究”,“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然欲行而未明于理,则所践履者,又未知其果何事也。”(《签曹无可书》)所以说:“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朱子语类辑略》)从这些言论中,可知他是非常重视知与行的结合、是有着积极意义的,在今天学校德育中也应有借鉴之处。?
躬行实践,这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中国人以德为首、以才为辅、宁可有德无才,不可有才无德。“无德而有才,愈是大才,愈足以济其轩,”这就是知与行的问题。程灏说:“未读《论语》是这样一个人,既读《论语》又是这样一个人,这个人就算不中用了。”今天我们教书是为了育人,读书是为了做人。现在学校经常把教书和育人说成两码事,经常听到表扬某某老师“既教书又育人”,这种提法是否对中国德育传统的“改革”?教书本来就是为了育人的,把教书和育人分作两件事,我认为那是把“方圆”分布两半了。?
英语教学的德育启示 篇3
关键词:包班教学;班级管理;中美比较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2)12-0017-04
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教育、德育、班级管理都是一种文化存在,形形色色的教育现象折射出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的文化差异。在全面加强学校德育、努力提升和改善学校德育实效性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开展比较研究,借鉴他山之石,为中国德育增添活力。本论文拟结合笔者在美国纽约访学过程中的学校观察,对中美小学德育与班级管理进行初步比较。
一、美国小学的包班教学
美国公立小学比较普遍的教育安排是教师包班上课制:每班设一或两名主任老师(一般为一名),负责本班三十名学生的主干课程。主干课程包括英语、数学、社会学习、科学四个学习领域,音乐、美术、体育、外语则由本校专业老师在专用功能室里进行教学。主任老师在教学中也会组织音乐、美术、体育等活动,但基本上不进行这一方面的专业教导。
主任老师每天的工作是这样的:早上提前半小时到达教室,做好上课之前的准备,给提前到校的学生布置一些活动或者任务;组织全天教学,如果学生要到功能室上课,教师要带学生到功能室,下课后把学生带回本班教室;学生放学回家后,教师要整理教室、备课,为第二天的教学作准备。
二、美国小学德育与班级管理举例
在包办教学的背景下,主任教师如何进行德育和班级管理呢?让我们来看看美国小学二年级老师维持纪律和秩序的例子。
开学第一天上午,我来到教室时,班上的两位主任老师正在指导学生用彩笔制作一个名签。学生们先在聚会区讨论,老师提示学生该如何使用彩笔,叮嘱学生如果彩笔掉到地上要及时捡起来,不然笔会损坏或者会把老师或者同学绊倒(美国小学的纸、笔都是由学校免费提供的公共财物,不是学生从家带来的个人财产)。学生们回到桌前,着手在一张名片大小的纸上设计名签。十分钟后,老师提示学生:如果名签已经完成,请将它放到教室矮桌上的红色篮子中;如果名签没有完成,请将它放到黄色篮子中。老师解释说:“在学习过程中,我们的很多作业都不是一天之内可以完成的。没有完成的作业和已经完成的作业要分开来放,这样就可以给下次使用带来便利。”名签上交完毕,同学们再次来到聚会区。
本次聚会的主题是学习排队。男老师在小白板上贴出了三张人物简笔画,这三幅画依次展示了排队的三个要点:眼睛看前方;两手放松下垂;安静,不发出声音。老师讲解道:“在学校里,我们经常会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比如从现在的教室走到礼堂,这时,我们要考虑应该怎么走。”学生回答说要排队,老师说:“是的,我们需要排队,排队走可以让我们比较快地完成地点的转换,也确保老师能够照顾到每一位同学。接下来我们要学习一下排队的要领。首先,眼睛看着前方,这样能防止你被其他信息所吸引,防止掉队;其二,两手要放松下垂,这意味着手里不能有玩具,不能相互追打;其三,不发出声音,当我们在教学楼里行走的时候,其他教室的同学正在进行着各自的学习,如果我们说话,就会影响到他们,让教学楼显得秩序很糟,而且,说话也会影响走路速度。”详细讲解之后,男老师离开小白板,亲自为学生示范排队时应该怎么走:他两眼看着前面,两只手臂自然下垂,不开口说话,很专注地从教室后面走到教室门口,而后,他转过身来,问同学们是不是明白了要领,并且请一个学生来试走。被点到的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很认真地走了一遍。老师又点了两位同学试走,并对他们表达了欣赏。然后,同学们依次离开聚会区域,在教室后面拿起自己的午餐包(部分同学吃学校提供的午餐,没有午餐包),在教室前排起队来。
排队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而美国小学基本没有全校性的展示、竞赛活动,在楼道里排队走,是向学校全体师生展示本班风貌的主要方式。当然,这种展示不是用喊口号来引人注意,最关键的标准就是安静、整齐、迅速,最好是不要引人注意(即不打扰别人)。两位主任老师共同整队,女老师站在队伍的后面,男老师站在队伍的前面。关于排队行走,两人规定了本班的专用手势:老师单手握拳,做成“树大拇指”的样子,如果大拇指朝上,说明队伍状态很好,可以前进;如果大拇指横过来,说明队伍状态还不够好,需要调整;学生调整好了之后,老师才慢慢地把手腕转动90度,队伍继续前进。教室在三楼,每下一层楼,老师都要停下来检查队伍情况,确定状态不错之后才继续前进。
大家来到食堂。老师安排学生席地而坐,之后告诉同学们二年级的就餐位置,强调二年级有固定的就餐位置,但二年级的三个班不再划分固定位置,在午饭的时候不要拒绝其他班的同学坐在身边,并且要把一起就餐看作社会交往的重要机会。继而,老师强调了其它的要求:一是走路要慢,不要撞到别人,因为大家手里可能有食物和饮料;二是食堂提供几种垃圾桶,分别用于回收各种垃圾,同学们在吃完午饭后要将各种垃圾分类放好;三是就餐结束要清洁自己的位置。
因为是开学第一天,所以,老师将大量的时间用于讲解学校生活中的纪律,每次的讲解都不是一气呵成的,而是不断地请学生提问、发表观点,而后老师再进行讲解。讲解非常细致,老师也很有耐心。那么,一次讲解之后,学生是不是都能在以后的学校生活中照办呢?
事实并非如此。在其后的学校观察中,我们发现,在小学一至三年级,排队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老师们也总是很耐心地花大量时间来整队。下面是三年级的一个例子。
下课时间到了,主任老师史谛夫来到教室接学生。他进教室时,学生们正在音乐老师的指挥下“群魔狂舞”。看到这个场面,史谛夫很高兴,对音乐老师的杰出工作表示赞赏,也对同学们表示欣赏。音乐老师停止演奏,跟同学们说再见。一部分同学开始安静下来,排队,老师很高兴,很大声地表扬:“谢谢你准备好了,杰克,瑞夫……”然后,老师开始倒计时五个数,其他同学也随着这个号令陆续排进队伍里。老师边数数,边拍着一个个学生的头,对其排队情况进行点评:“(凯莉)准备好了,(莲达)准备好了,(杰夫)快好了,(雷克)快好了,(瑞夫)准备好了……”数到“二”之后,老师又重点拍几个学生的头:“(杰夫)还是快好了?(雷克)还是快好了?”这种提示、点评,是老师以柔克刚的一种策略。在老师的提示之下,学生慢慢安静下来。
三、美国小学德育与班级管理的特点分析
综合上面的例子及其他见闻,我认为,美国小学教师开展德育和班级管理的方式具有很多与中国不同的特点。
首先,美国小学老师在维持纪律时主要是讲道理,而不是发脾气。以整队为例,学生从进入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要整队,直到三年级,老师还在整队。老师并没有发脾气,批评学生“我都说了一千遍了,你们还是不听”,而是很温和地提醒学生排队,用即将开始的学习任务来吸引学生排好队。
其二,美国小学老师在维持纪律时多提出“要做什么”的正面要求,而不是发布“不能做什么”的否定性命令。老师会说“现在让我们排好队,每个人和排队伙伴一起站好”,而不是说“排队时间到了,不要玩乐器了,不要看书了,不要……”当有同学的课堂发言被同学嘲笑时,老师会说“我们要表示尊重”,而不是说“不准嘲笑同学”。提出正面要求,可以清楚地提示学生应该做什么,应该具有怎样的肯定性品质,如诚实、友爱、尊重;而否定性命令虽然看起来清楚明白,但学生只知道不应该做什么,但并不知道怎样做才能表现出积极的品质,如“不嘲笑同学”并不等于“尊重同学”,因为如果既不嘲笑也不做其他事,这位同学实际上漠视了同学的发言,并没有体现出应有的尊重。
其三,美国小学老师提出的纪律要求细致入微,没有过高要求。以排队为例,老师不仅提出要求,还进行细致讲解和示范,将排队变成了一个很正规的练习过程。同时,美国老师规定的纪律往往是维持学校生活和课堂秩序的最低标准,比较容易做到。以美国教室规则为例,老师对坐姿、站姿没有规定,在集会区域听讲时,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位置,东倒西歪地坐着,只要不开小差、不影响其他同学就好。
其四,美国小学老师在批评学生时不忘表达欣赏。我目睹几位老师批评不守纪律的学生,她们常用的表达方式是这样的:“某同学现在坐在旁边的椅子上,没有加入我们的聚会,这并不是说他不好。他是个很优秀的人,将来可能会成为伟大的发明家、文学家,不过,他现在没有做好准备,我们需要多给他一些时间来作好准备。”这种细致、耐心的批评方式是美国老师维持纪律时最常用的方式。
其五,美国小学老师重视让学生自己反省。面对不守纪律的学生,老师并不进行过多的批评,也不会罚站、体罚,或者把学生赶出教室。学生在教室里的时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在聚会区域听讲或讨论,另一个部分是在桌前完成各种作业。在聚会区域出现纪律问题,如说话影响教学,老师先是积极提醒“请保持安静”“请尊重同学的发言”,如果不奏效,就会把犯错的学生赶到聚会区域外面的桌前坐下,等他“准备好了”再过来。在完成作业时出现纪律问题,如吵闹、不做作业,老师积极提醒如果不奏效,就会请其到单独的桌前安静反省。如果有时间,老师会与这位同学耐心交流,直到他明白此时的规则为止。
其六,美国小学老师多采用个别教育方式,不会树立身边的榜样。对于学生的良好行为,老师会以个别方式来表示欣赏、感谢;而对于表现不当的学生,老师同样会以个别方式提供帮助、指导,而不是在全班批评教育。美国老师不对学生搞特殊化,不会教导学生“向某某同学学习”。
其七,美国老师不会对班级、小组进行排名,不会利用排名给学生带来压力。美国学校不评选优秀班级,老师也不会评选优秀小组,优秀不优秀,校长和老师只能暗中观察但不能公示。
其八,美国老师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全部是亲力亲为,没有学生干部来分担责任。任用一批能干的班干部,基本上是中国成功老师的普遍秘诀,但美国学校不设学生干部,老师要亲自承担各项学生管理职责。
四、美国小学德育与班级管理对我们的启示
就纪律的实际效果来说,美国小学低年级学生基本上是比较混乱的,老师要不断地进行课堂组织工作。然而,到了四年级,当老师说要集体外出时,全体同学都能很迅速地排起队来,不需要老师带队就可以直奔目的地。这种状况似乎暗示了一个一直困扰中国社会问题的部分答案:中国小学生都是很听话、懂礼貌、遵守纪律并且乐于助人的,可是,为什么孩子越大,纪律状况却越来越坏,到了成年,中国成人社会的公共文明状况都很成问题;美国的小学生似乎不懂规矩,可社会的公共文明状况却普遍很好?
我将美国小学的纪律方式提炼为“基于尊重、理解和等待的纪律”:“尊重”指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具有理性思维能力的人,因而愿意给学生讲道理,把学生当作平等的人来看待;“理解”指理解学生,理解小学生有着丰富的兴趣,不能收放自如地调节自己的言行,理解小学生的规则学习是需要时间的;“等待”指愿意给学生留出成长的时间,实现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上一点一点的进步,逐步成长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公民。
相比之下,中国小学并不愿意等待学生慢慢成长,而是利用小学生可塑性强的特点,在小学入学时提出较为严格、死板的各方面规定:每天要穿校服,在校园行走要讲秩序、懂礼貌,见到老师要举手敬礼,上课时要专心听讲,背坐直,两手平放在桌上或者放到背后……在落实这些要求时,老师常规性地采用班级或者小组评分排名,利用集体荣誉来促使同学们互相监督;任用班干部来监督全班纪律;使用小红花、小红旗等方式来表彰表现良好的学生,树立榜样;对表现不好的学生进行严格批评,指责他“拖了班级的后腿”……
如果说美国式的纪律以尊重和理解为基础的话,那么,在中国式纪律中,我们看到了太多的行为训练。老师利用手中的权力,以奖赏或者惩罚来迫使学生的服从;利用学生强烈的竞争意识、荣誉意识,放任一部分学生为了“班组荣誉”而无情地监督、批评同学。而这些,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是比较容易做到的,所以,小学老师的普遍观点就是低年级的学生是最好管的。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低年级时所进行的各种管理,可能为学生在自我意识觉醒之后的逆反种下了祸根?
在10岁左右,儿童的自我意识迅速觉醒,开始对成人所颁布的各项规矩追问原因或者理由,逐渐意识到有些规矩其实是不恰当的;他们更加重视自己在同辈群体里的地位,更加重视得到同伴的认可而不是得到老师、家长等成人居高临下的信任。于是,他们不愿意做老师手下的乖孩子,不再严格遵守纪律要求,并且对老师的批评、威胁、惩罚或者奖赏不再那么在乎;更不愿意做老师的“耳目”,不愿意在老师面前揭发同学。这也是高年级老师觉得孩子难管的重要原因。
和美国同行相比,中国老师维持纪律的方式有很大差别,然而,中国教育界对于贴小红花、班级评比等习惯做法并没有进行冷静的反思。从小学到大学,老师们都在采用行为主义的方式来训练学生,希望学生遵守各种已经制订好的规则,却不愿意和学生进行平等沟通,对规则的合理性进行细致讲解。原因何在?是不是连老师也很难说明这些规则(如小学所要求的听课坐姿)的合理性,就像有人所说的,老师讲的那些道理“连老师自己也不相信”?
关于学校规章的合理性,杜威曾有过这样的分析。他指出:“学校现时强调的道德习惯,似乎都是特地创作出来的习惯。即使是果断、条理性、勤勉、不打扰别人的工作、忠于所承担的工作,这些学校中特别谆谆教诲的习惯,都是仅仅因为学校制度是现在的样子必须保护它不受触动才需要的习惯。”“从这时儿童发展的立场来判断,这些规章都多少是传统的、专横的。它们是为了现存的学校工作方式可以继续下去而不得不制订出来的规则;这种学校工作方式缺乏内在的必需的东西,这种缺陷自身,从儿童方面,反映出一种感觉,即学校的道德训练是专横的。”进而,杜威强调,学校纪律体系的问题的根本在于学校与社会缺乏联系,学校中的教学安排是机械的、难以调动儿童兴趣的,如果不能将以书本为中心的教学转到关注儿童、重视儿童的活动经验的教学上来,学校纪律体系中的问题无法避免。这一观点,值得我们深思。
朱熹德育思想对中小学德育的启示 篇4
朱熹是我国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自宋以后, 元、明、清的教育无不受朱熹思想的巨大影响。考察朱熹关于德育目的、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发展阶段的论述, 取其新、舍其旧, 对我国中小学德育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朱熹主要道德教育思想
在德育目的上, 朱熹根据其哲学思想以及古传的划分, 把教育阶段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 “小学”和“大学”具有不同的目标定位:“小学”强调“成人”的教育目标, 而大学的教育目标则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得以“成智”[1]。“古之为教者, 有小子之学, 有大人之学.”[2]在朱熹看来, 所谓“成人”, 就是一个人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是一个人摆脱原始性、蒙昧性、野蛮性变得有理性、有教养的过程, 是一个人经过教育并通过“成人礼”的洗礼, 开始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而“成智”的教育主要是“增长见识”, 类似于我们今天所指的“智育”。总之, 朱熹在教育的目的上强调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并且要德育为先, 以德统才。
在德育的内容上, 朱熹的教育思想主要涉及到“理”和“利”的关系问题以及礼仪教育的问题。首先, 在“理”和“利”的关系问题上, 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虽然朱熹的这一主张成为了今天众多批评者的的矢, 但这一提法在当时具有现实针对性。他在《学校贡举私议中》指出:太学“但为声利之场, 而掌其教事者, 不过取其善为科举之文而得隽于场屋者耳”。再让我们联想到:“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这样的话, “存天理、灭人欲”这种以理统欲的主张是针对时弊的。至于“礼仪教育”的问题, 是整个封建社会的道德教育载体, 这在自宋以后的理学教育体系中也不例外。
在德育的方法上, 朱熹强调师者的模范表率作用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的教育作用。为了教育学生, 朱熹不仅严格要求自己, 甚至还特意邀请时贤名流到学校任教, “访求名士, 以为表率”。朱熹还特别重视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的教育作用, 他说:“学校规矩虽不可无, 亦不可专恃, 须多得好朋友在其间表率劝导, 使之有向慕之意, 则教者不劳而学者有益。”[3]同时主张对学生加强伦理教育, 改善教学方法, “无牵于章句, 无滞于旧闻, 要使之知所以正心诚意于饮食起居之间, 而由之以入于圣贤之域, 不但为举子而己”。
在德育发展的阶段理论上, 朱熹主张教育应该有先有后、循序渐进。朱熹认为八到十五岁为小学教育阶段。在这个阶段, 德育的任务是“教事”, 即让儿童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通过具体的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他说:“小学是事, 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 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去做。”[4]他还专为蒙童编写了《蒙童须知》, 从“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文字”和“杂细事宜”五个方面对儿童日常生活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礼仪规矩、行为举止等作了极为详细的规定。十五岁以后是被朱熹称为“大学”教育的阶段。德育在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教理”, 也就是“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小学是事, 如事君、事父兄等事。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 就上面讲究所以事君、事父兄等事是如何”[5]。朱熹还认为, 这两个阶段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二者的区别在于“小学之事, 知之浅而行之小者也;大学之道, 知之深而行之大者也。”二者同时又是紧密联系的, 他说:“学之大小, 固有不同, 然其为道, 则一而已。是以方其幼也, 不习之于小学, 则无以收其放心, 养其德性, 而为大学之基本。及其长也, 不进之于大学, 则无以察其义理, 措之事业而收小学之成功。是则学之大小所以不同, 特以少长所习之异宜, 而有高下、深浅、先后、缓急之殊。”[5]
在教育的管理上, 朱熹主张“德主刑辅”。朱熹认为学校的教学管理不但要有必要的规章制度, 更重要的是要以思想教育为主, 他把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实行, 同德育的教育管理目标结合起来, 他说:“学校之政, 不患法制之不立, 而患义理之不足以悦其心。”[5]要求教人者能“知其心”, 言“中其情”。以德为主, 就要切实提高德育的成效, 而德育的成效则取决于施教者和受教者能否将心知心, 情感交融。
二、朱熹德育思想对中小学德育的启示
1. 做事为主———辅之以理。
朱熹认为“小学”教育阶段是人生的8~15岁, 并为“小学”制定的一个重要教育理念:在儿童“成人”教育的路上, “小学”德育应侧重于“事”, “大学”才侧重于“理”。朱熹反复说:“小学是直理会那事, 大学是穷究那理。”“小学者, 学其事;大学者, 学其小学之事之所以。”“小学是事, 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 定是教他依此规矩做去, 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朱熹的这些主张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心理学规律的。根据布鲁纳的认知生长理论, 儿童的认知生长要经过动作表征、映像表征和符号表征三个阶段。在动作表征阶段, 儿童主要靠动作来认识了解周围的世界;动作表征是认识的基础, 但却使用终生。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也认为:认知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 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 但它造成的后果是不连续的, 故发展有阶段性;发展阶段是按固定顺序出现的, 出现的时间可因个人或社会变化而有所不同, 但发展的先后次序不变。根据以上认识, 我国中小学阶段的德育应该以“做事”为主, 在儿童的生活世界中“从做中学”, 这是符合道德发展基本规律的。但是“做事”和“明理”又不是截然分开的:发展阶段又是以认知方式的差异而不是个体的年龄为根据[6]。儿童在做事的过程中一直试图在明理———做事的过程即是明理的过程, 但是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中小学的德育只能以做事为主、辅之以理。在这个教育过程中, 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特别是教育者一定要为学生树立模范表率的形象, 并通过一些现代道德教育活动, 形成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能力。
2. 德育引领——四个学会。
在朱熹的教育体系中, 德育无疑是教育中的首要任务, “成人”的教育要优先于“成才”的教育。“小学”的主要教育任务是“成人”的教育:通过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 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使儿童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从朱熹的教育主张来看, 隐含着这样的逻辑:学会做事→学会认知→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做事“是朱熹教育主张的起点, 儿童要先掌握正确的做事方法, 然后再明其理。学习做事还有一个重要的教育目的, 那就是要学会如何与别人打交道, 在朱熹看来就是要学会如何与君、亲、师打交道;知道了如何与别人打交道, 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就达到了“乐群”的教育目的。通过学会做事, 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之后, 射御、书数之文的学习才有坚实的道德土壤, 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德才兼备。朱熹这种先学做事、德育引领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现代中小学教育无疑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中小学教育应该德育为先, 为培养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雕琢好中小学生这块“璞玉”;通过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 培养中小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 培养他们正确处理自身与家庭、社会的关系的能力, 以及独立判断、处理生活问题的能力, 逐步养成知荣明耻、尊敬师长、相互尊重、友善宽容等文明行为, 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生存技能。
3. 仪礼载道———重构礼教。
朱熹的道德教育秉承我国古代的教育传统, 可谓是“礼仪载道”, 而我国古代重视“礼教”的传统也为中华民族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誉。然而反思我们当今的学校道德教育, 最缺乏的就是礼仪教育, 尤其缺乏日常生活行为的礼仪教育。因此, 重构礼仪教育, 对中小学生进行现代礼仪教育是一个迫切的课题。
4. 统筹规划———注意衔接。
朱熹关于道德教育的论述体现了一种统筹规划和相互衔接的教育理念:朱熹不仅把学校教育划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教育阶段, 而且为每个阶段的教育设计了具体的目标、内容、方法和策略。这种统筹规划的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学校德育系统分为幼儿、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子系统, 每一子系统又包括若干个子要素。目前我国大、中、小学德育衔接性不强, 甚至有各成体系、断代以及缺位嫌疑[7]。虽然国家在政策上对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工作的规定并没有缺失, 但小学、中学在以智育为核心的导向下德育出现了难以摆脱的困境: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地位被严重边缘化;道德教育本身被严重抽象化, 脱离日常生活基础;德育方法主要靠苍白的“说教”和“灌输”;教育内容重复而陈旧;大、中、小学德育缺乏统一的执行和管理;德育评价方法不科学。造成的结果是:儿童“知”与“行”不能很好统一, 德育课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必修课程但教育效果欠佳。因此, 我们应该把中小学德育放在大、中、小学德育的大系统中去考察, 从德育的目的、内容、方法以及儿童道德发展问题上进行统一规划、整体部署, 并在教育管理上确保这一德育理念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冯达文.简论朱熹之小学教育理念.中国哲学史, 1999 (4) .
[2]朱熹.朱文公文集:卷十五经筵讲义, 四部丛刊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5
[3]朱熹.答郑常卿.朱熹集, 卷62,
[4]朱熹.朱子语类, 卷七.北京:中华书局, 1986.
[5]朱熹.朱文公文集, 卷七十六小学辑说, 四部丛刊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5.
[6]翟慕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浅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2 (4) .
论台湾高校德育的现状及启示 篇5
摘要:中国台湾的德育教育在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体现了台湾各个阶段的政治需要,使得气具有政治化、淡政治化和本土化的特点。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转、社会的进步,台湾高校德育在理念、内容及形式等方面都进行了重大调整,也取得聊较好的效果,这对于同根同源的大陆高校德育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校德育台湾传统文化通识教育
台湾高校德育,是指与智育、体育相对应的广义德育,它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1]自1949年国民党当政后非常重视道德教育,把它作为教育的基础,使之为其政治服务并将其政治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与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发展,台湾高校德育不断改革和完善,在曲折的发转过程中,取得了较为吩咐的实践经验,这对大陆高校德育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台湾高校德育的现状
台湾高校德育在经过大幅度的改革后,可谓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值得肯定的是,在塑造民主理念与培养建设人才方面,台湾德育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台湾高校德育现状呈现出较好局势,这其中有值得大陆学习在存异中扬长避短。
1、以“通识教育”为载体的台湾高校德育
近年来,台湾“教育部”出台了《教育改革行动方案》,之处“辅导各校重视通识教育以落实全人教育理念”,即“在通识课程基础上,加注全人教育的关怀”,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整合知识架构、正确价值观、积极人生态度和健全人格发展的“全人”。
自1994年修订的《“大学法”》颁布,德育课程基本上与通识教育“相融合”。许多高校不再单独开设以政治、道德为核心的课程,而是将所要教导传授的知识与观念化整为零,融合于主体课程之中,在介绍相关主题时,融渗全人化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由显性变为隐形。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普遍体现出一个显著地特点,很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在课程、课堂中的运用,并隐含着价值观引导的教育内涵。
2、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相融合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文化的历史大国,其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价值观世界中得到良好的传承与延续具有重要意义,而台湾高校德育则很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在课堂、课程中得运用,并且隐含着价值观引导的教育内涵。
台湾高校德育将传统文化资源作为资源来开掘,而不是以其为德育的文化基础。这有利于摆脱传统德育的封闭性,也有利于更好地去除糟粕,提高其发挥德育价值后的实际效果。在台湾高校德育中,在讲授传统文化课程时不以德育为直接目的,但无不贯穿德育旨归。将德育贯穿于人文学科中,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生命观的讲授,来间接达到德育的目的,实现了一举两得的成效。不但使其人文学科课程实现了其教学目的,同时也使得德育达到了最优的效果。
总之,台湾高校德育中充分显示出了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在高校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台湾高校德育现状的评价
20世纪90年代,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传入,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的思想也日益多元化。台湾高校顺应时代要求,在道德领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总体上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德育理念具有先进性
台湾高校德育通过“通识教育”打破了“强性”灌输的教育方法,通过一种隐形的方式而实现德育的目的。采取这样的教育方式所取得的效果胜于明确德育课程的效果。“通识教育”
所取得的成就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还有台湾高校德育改革立足于“国际化”的大视野中,把德育的实施完全溶进于国际社会这一领域,全面关注着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从而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的健康成长。
2、德育内容讲究传统性
弘扬以孟子为宗的中华传统文化,维系民族传统文化的理想,发挥固有伦理道德的优点,乃是台湾高校德育改革的重要思路。[2]当前波及世界的中国传统文化热,诸如雨后春笋般的孔子学校以及易经学会、庄子、老子研究翻译活动等等,都是对这一趋势的积极回应。而台湾高校德育也积极参与其中,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大学课堂,不仅是在迎合主流思潮而且也达到了其德育的目的。
3、德育注重实践性
台湾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的日益多样和复杂化,都要求培养当代青年具有顽强的意志和生命力,使“自强、自信、自立”成为多数公民的内在品格。台湾高校注意德育内容融合到学科教育之中,强化道德教育的潜隐性和渗透性。这是这种“自立、自强、自信”的道德教育方式下,台湾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华人实业家、艺术名人等,向世界证明华人有利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华人是征服命运的强者。
三、启示与借鉴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完善过程中,高校的道德教育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并发挥积极的作用,这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纵观台湾高校道德教育的改革,对我们现阶段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是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与借鉴价值。
1、将高校德育渗透于相关学科,打破单一模式
大陆高校的德育课程主要定位在“两课”上,集众多内容于一堂,负多项任务与一门。针对价值观教育、审美观教育等内容专门性课程少,呈现出一种依附于理论教育,实际效果不明显的局势。而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德育模式正式打破了这种格局,对改进大学生价值观而言,具有一定的意义。所以,我国高校德育改革要注意借鉴台湾通识教育,在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合我国高校德育发展的对策。
传统的道德教育法偏重于强迫式、灌输式,不管学生愿不愿意,是否认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而没有在其心中生根,因此一旦遭遇风雨,不免飘摇不定。[3]所以,高校德育改革的任务迫在眉睫,要学习外国先进的德育思想进行改革。我国高校由于经济、文化等原因,使得高校德育工作见效甚小。设立专门课程和配备相应教师的德育课程仅限于理论灌输,这种枯燥的理论灌输很少有人去听。所以,致使德育工作成效小。我国高校开设了许多选修课,可适当的将德育课程融入其中,让每门课都分担一些德育的内容,通过教学活动进行德育教育,这样不仅使课堂内容更丰富而且也达到了德育的目的。每位教师都承担气德育的任务所取得的效果肯定胜于专门课程和专门教师的德育活动。
3、提高传统文化在高校德育中的地位
台湾高校德育不仅重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而且将中国传统文化贯穿于德育教育的始终。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地大蓝却忽视中国传统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意义在当下已被世界认可。尤其,博大精深的中国儒家文化的伦理价值观,对德育教育有着巨大的教育意义。
虽然大陆也奉行以儒家为主体的伦理价值观教育,注重弘扬民族文化,但在高校德育的实践中并没有全面实施。在这方面,相对讲台湾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近几年,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大学课堂,而大陆的高校却做得不是很好。高校也应重视传统文化在德育中的作用,使二者相融合,达到文化与德育共同发展的效果。
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现代道德教育最丰富
最宝贵的资源,我们对文化传统必须批判的继承,批判它们不符合时代潮流的内容,继承其优秀的精华,有效地改变目前道德教育内容单一的状况。
当然,台湾高校的德育也存在不少问题,但以上我认为是值得我们大陆高校学习、借鉴的。通过两岸高校德育的相互交流、合作,让我们共同将高校德育推向美好的明天。参考文献:
[1]林萍.台湾高校道德教育的历史沿革及启示【A】.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8,(12)
[2]刘国磊.两岸高校德育的现状与发展愿景【A】.教育长廊,2009,(2)
英语教学的德育启示 篇6
关键词:日本德育 比较教育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a)-0003-01
中日两国作为一衣带水的近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从未间断。尤其是教育方面,近年来两国大量互派留学生进行交流学习,各学校之间更是互派访问团队,极大地推动着两国教育政策与经验的学习与借鉴。1999年至今,日本文部科学省陆续修订并實施各教育阶段的《学习指导要领》,其中对于学校的德育同样提出了相应的规定与要求。
1 我国高校德育的现状
1995年11月23日,中国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试行《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其中强调“高等学校德育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具有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对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1]。根据《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的相关要求和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德育的特点如下。
1.1 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为中心,具有明确的政治方向
爱国主义是我国高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准确把握当代学生思想、生活、学习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结,是德育工作者的工作重心和首要任务。
高校开展德育的基本就是要教育学生懂得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是整个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爱国主义是对祖国最深厚、最淳朴的感情,它是通过千百年厚重历史的积淀巩固起来的。作为当代大学生,要了解祖国的发展历史,从而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思想信念。我国高校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即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做政治思想合格的大学生,是党和国家对当代大学生的希望,也是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
1.2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特色
我国德育目标的制订具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即马克思主义,德育目标本身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特色。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普通高等学校开设的“两课”,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这里所指出的“两课”是指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主渠道”和“主阵地”的地位和“重要作用”突出地表现在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的德育工作中。
1.3 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核心内容,旨在培养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中明确指出,中国高校的德育目标是培养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1]。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社会经济运行方式和人民的生活方式均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任务和目标。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构成人们最基本、最重要的精神思想世界,三者互相作用,决定着人们的理想信念,指导着人们的行为选择,关系着人们的价值判断。在对大学生三观的培养中,应始终渗透着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培养,高校德育要通过培养学生的三观,使他们懂得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树立共产主义目标和信念的前提下,正确和理性地认识社会、看待社会问题,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为自己树立正确的行动指南。
2 日本德育目标对我国德育的启示
2.1 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作为首要目标,但培养方式应全面有效
我国的德育紧紧围绕着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特色以及国情,通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进而培育一批符合中国社会实际情况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培养途径上,一方面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通过辅导员等专任的德育工作者,借助日常管理,结合党团组织的建设为德育提供有效的平台。日本的德育同样重视学生爱国主义的培养,在通过开设专门的道德教育课,把教育内容编成教材进行授课的同时,将德育渗透进各学科的教育,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培养爱国主义。
2.2 在强调明确指导思想的同时,应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中国高校的德育,旨在让学生培养并加强社会主义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日本学校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尊重每个学生的价值观和意见,重视他们的感受、想法以及对事务的看法”[3]。日本学者认为,为贯彻尊重个性原则,有必要适度地接受、包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如果在学校里强制规定某些特殊行为,就不可能实现尊重个性,并且必须对每个学生在家庭及社区中所养成的行为模式给予尊重。因此,需要尽量从宽广的视野出发来选择判断善恶的标准。这也是如今进行教育改革的靶向所在。[4]可以说,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是日本德育,甚至是整个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主攻方向,同时也为我国德育的实施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经验。
2.3 应在德育过程中树立学生独特的国际社会观念
中国德育本着既反对崇洋媚外,也反对盲目排外的原则,引导学生努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成果,同时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一切文明成果。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懂得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依托着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伟大事业,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既需要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同时也是世界稳步和平发展的重要一环。
对于日本,明治维新使其真正跨入资本主义国家的行列,同时也为日本人国际社会整体化印象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日本的道德教育理论体系中既存在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伦理道德,又存在具有资本主义特点的价值观念,其形成的统一体影响着日本国民的国际社会观念。当代日本学生正通过学校等不同渠道积极走出国门,这必将推动日本国内国际社会整体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Z].1995.
[2]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普通高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Z].1998.
[3](日)早田惠美.社会化による個性化をめざす道徳教育の創造:「自己形成」メディアとしての体験活動を通して[D]. 兵库県:兵庫教育大学学術情報リポジトリ,2002.
英语教学的德育启示 篇7
众所周知, 美国的学校德育 (即学校公民教育) 是最具代表性的西方现代学校德育形式。在美国学校尽管没有明确提出德育的概念, 但是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却有明显的德育倾向, 无论是在理论中还是在实践中都富有成效, 形成了自己的德育特色。由于美国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等方面与我国存在较大的差异, 我们在借鉴其有益做法时, 必须坚持扬弃的方法, 并且要紧密结合我国的高中学校实际。
1 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美国作为一个联邦国家, 各州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不尽相同, 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了解美国政体, 美国德育界认为这是合格公民的必备起码条件; (2) 培养参与意识, 了解公民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3) 培养学生必备的道德品质。而美国学校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全体公民的美国精神, 致力于把不断涌入的移民“美国化”, 建立一个统一强大的美利坚合众国。美国学校德育的课程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来编排的, 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在小学阶段内容简单, 培养对国家标志物, 如国旗、国歌的认识, 熏陶其爱国主义情感。初中阶段则有了一定深度, 重点放在陈述历史事件、人物方面。高中阶段就较为复杂, 包括美国的政治经济制度、政治过程、国际地位等内容, 带有理论分析的性质, 致力于培养学生具备宪政条件下公民的基本价值、理念和能力。
2 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及理论依据
自由、民主是美国民主政治制度的核心价值。自由主义作为西方国家的主流政治思想, 是西方政治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和统治方略的理论基础。其公民教育也表现出浓厚的自由主义倾向, 充分肯定个人的平等性、自主性, 自由权利的优先权, 承认价值多元。所以, 自由、民主成为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就不足为奇了。
责任成为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伴随着社群主义思潮而逐渐确立起来的。自由、民主和责任的理念共系于美国的宪政制度, 并行不悖。因此, 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属点仍是公民权利本位的, 而责任教育是提升公民行使权利能力的重要手段。
3 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化
德育的实践化是指德育作为一种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教育活动, 不仅仅停留在受教育者的认知领域, 而是道德认知的基础上, 通过一定的道德实践活动, 形成特定的道德品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如果脱离实践, 那么学生的道德需要就会枯竭。提倡德育的实践化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要求: (1) 德育实践化要求德育教给学生的规范必须是与学生的生活相关的, 排斥空洞无用的说教; (2) 德育实践化要求注重德育的功效, 注重外在规则内化为个人思想品德的过程; (3) 鼓励学生大胆地去进行道德实践, 要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有过失和失误, 从而保证学生的品德养成是轻松、愉快、活泼的过程。实践出真知, 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素质不是单靠课堂教学所能形成的, 必须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和切身体验, 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确立信念、锻炼意志、规范行为, 提高道德责任感。只有这样, 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增强实效性。
4 美国学校德育实施的特点
4.1 注重活动式道德教育
活动式道德教育, 即道德教育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使德育贴近学生生活, 贴近实际。教育者在教学中, 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 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 获取道德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20世纪80年代后, 美国学校规定学生必须参加社会活动, 参加多种形式的义务服务, 以取得相应的学分, 方能毕业。美国学生参加社会活动的范围非常广泛, 有募集资金, 竞选宣传, 环境治理, 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慈善工作服务等等。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 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社会的了解, 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教育以及社会生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
4.2 学校德育课程实施的立体化和系统化
美国学校德育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 局限于课本, 而是延伸到课堂以外的校园社会和社区, 让学生在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中通过广泛地参与而受到教育熏陶。其突出的特点是针对局限于学校实施公民教育的弊端, 利用逐渐发展起来的重要教育资源———社区, 将学习内容蕴于学生所生活的社区之中, 直接选取学生生活的社区当中的公共政策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学生间的相互合作、调研、讨论、最终形成报告等一系列训练, 使所有学生都参与到社会的管理中去, 从而发挥社区在公民教育中的作用。
4.3 公民教育教学实施的实践性和批判性
一方面, 公民教育教学实践实施具有实践性特点, 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生动灵活, 教学场所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注重结合事例现场教学。具体方法有: (1) 到法庭旁听法院审判, 并讨论、模拟法庭, 让学生以法官身份下判决。 (2) 自制法规, 让学生根据校园情况写一份学校治安法规, 或对社会问题提出防范措施等。 (3) 诊断法规, 通过分析讨论, 寻找法规漏洞, 增补删除。这些活动不仅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也使学生在其中发展了人际交往能力。另一方面, 公民教育教学实践实施的批判性特点, 体现在公民教育特别重视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向学生传授已有的知识, 其次要使学生在遇到社会政治问题时能够分析、判断并采取符合民主社会价值要求的行动。例如通过运用柯尔伯格的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 选择具有争议或者是两难的社会政治问题, 如职业责任、公共政策、法律案件等问题, 以轻松愉快的形式呈现发生在社会生活中的真实故事, 让学生根据已学到的知识加以分析、判断、解决这样的问题。
5 美国学校德育对我国高中德育的启示
通过对美国学校道德教育途径和方法的研究, 我们可以看到, 美国学校德育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应在坚持中国特色的前提下, 取长补短, 在借鉴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
5.1 把在实践中培养民族精神作为学校德育的核心目标
因为民族精神体现了一个国家民族间最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是国家与公民最根本的结合纽带。因此, 国家需要通过道德教育这一途径来形成和加强这种凝聚力和向心力, 以培养本国的民族精神, 发挥其强大的精神力量。我国的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是以知识和价值观的传授为主, 对学生的实践和参与关注不够。因此, 我国的高中德育必须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参与的意识和能力, 在实践中培养伟大的民族精神。
5.2 重视学生个体发展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不难看出, 美国学校德育整个体系从内容到方法的递进多是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和知识水平相适应的, 并且十分重视德育的整体性与阶段性。在我国的道德教育中还存在着走形式、轻效果, 重“大德” (政治立场、政治方向、世界观等) 、轻“小德” (道德品质、人生修养等) , 重“共性”、轻“个性”的倾向。强调对学生道德认识能力的培养, 忽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 特别是道德实践能力的养成, 忽视道德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影响了道德教育的效果。因此, 我国的学校德育首先要按照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及其发展水平, 由浅入深, 科学地安排德育内容, 要注意个体发展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遵循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 努力做到理想和现实、先进性和广泛性的统一;其次要注重研究不同阶段的道德教育的科学衔接, 使学校道德教育走向科学化、序列化和层次化。
5.3 重视心理指导的德育功能
心理咨询与指导是美国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 寓德育于心理健康教育之中, 是美国学校德育的成功经验之一。美国学校中普遍建立了心理咨询机构, 有固定的编制、行政拨划的经费和正规的工作制度与规划, 咨询人员是受过专门训练的专家, 专门为学生提供咨询, 排忧解难。心理咨询机构除了开展日常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外, 还开展各种形式的团体心理训练活动。一些学校在新生中开展“情感适应”训练, 包括增强责任心, 人际交往的能力培养, 自信心的培养, 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 促进学生与学校融为一体的能力的培养等等。心理健康是学生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的载体, 是学生成长、成人、成才的前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竞争日趋激烈, 使涉世未深的在校学生心理问题尤为突出, 因此, 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学校开展道德教育的有益途径。把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思想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做人、做事统一于学校德育过程中, 以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
5.4 注重运用隐性渗透法, 课堂与实践相结合
隐性教育是课堂内外, 间接的、内隐的, 以特定方式呈现, 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因素。美国学校非常注重发挥隐性课程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作用, 其德育方法具有渗透性、隐蔽性的特点。一方面, 将德育渗透在正规课程之中, 强调知识教育的育人作用;另一方面, 将德育渗透到学生的各类活动和学校管理之中, 使之潜移默化。这种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和管理中的全方位渗透式教育, 极大地提高了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 这套严密而富有感染力的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结合的手段值得我们借鉴, 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要提高我国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仅靠传统的灌输法是不够的, 还必须借鉴其他有效的方法, 包括发挥我们高中政治课堂的德育阵地作用,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唱红歌、看革命影片、诗歌朗诵、看望老红军等, 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和结合。
6 结语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总之, 在我国的德育实践化过程中, 我们应借鉴美国学校德育的经验, 摒弃重形式而轻内容、重结果而轻过程、重阶段性而轻长期性的做法, 特别是对于学生如何积极主动地适应并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所必须具备的思想政治及道德品质要求, 尤其值得我们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于伟, 刘冰.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基本特征[J].外国教育研究, 2003 (9) .
[2]王玄武.比较德育学[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
[3]赵晖.当代世界公民教育的理念思考[J].外国教育研究, 2003 (9) .
[4]冯增俊.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7.
英语教学的德育启示 篇8
关键词:乾,坤,蒙,思想道德教育
《周易》作为一部流传至今的智慧经典, 作为古代中国群经之首, 蕴含着丰富的哲学与教育思想。《周易》的教育思想散见于六十四卦的各个卦象中, 六十四卦虽然均由阴阳爻组成, 但是不同的排列组合却形成了不同甚至相反的卦象, 就像人在不同的时期也要学会排列组合自己的阴阳爻, 随境遇的转换或坚持或改变。而《乾》、《坤》、《蒙》作为《周易》的重要的三卦, 充分彰显了德育的内容和方式。高职学生有着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就业观念实际的优点, 但也存在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有待提高的不足。《周易》的德育思想值得我们借鉴, 以更好地从事高职院校德育工作。
一、《乾》、《坤》卦包含的德育内容
(一) 元、亨、利、贞的美德观
《乾》曰:“元, 亨, 利, 贞。”作为《周易》的首卦, 《乾》卦一开篇就颂赞“天”所体现出来的元始、亨通、和谐有利、贞正坚固这“四德”, 事实上也就为人立下了四条品德标准。《乾·文言》曰:“元者, 善之长也;亨者, 嘉之会也;利者, 义之和也;贞者, 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 嘉会足以合礼, 利物足以和义, 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 固曰:‘元, 亨, 利, 贞。’”“善之长”、“嘉之会”、“义之和”、“事之干”是“‘体仁’‘嘉会’‘利物’‘贞固’等仁心的体现, 是‘长人’‘合礼’‘合义’‘干事’的前提和条件。” (1) 以仁心作为根本, 以美好的礼数施利于他人, 并具备正固的节操, 才能称之为君子。从这个意义上说, 《乾》卦提出了一个道德准则和价值标尺, 并且激励世人效法天道, 将其作为内省自律的衡量标准, 朝着“君子”的目标努力。
这告诉我们, 一个人如何成长, 最根本地取决于其所秉持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原则。因此, 德育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灌输, 而是长久的内在塑造。如何在高职学生心中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准则而使其自己判断是非、对错、善恶、真伪, 这是德育的核心内容。
(二) 自强不息的事业观
《乾·初九》曰:“潜龙勿用。”寓意在时机还未成熟时, 龙应该潜伏在水底, 不要轻举妄动。《乾·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 夕惕若, 厉无咎。”这就是说, 君子整天强健振作, 直到夜间还时时警惕, 即使遇到危险也会逢凶化吉。《乾·象》曰:“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里, 《乾》卦提出了要效法天道, 刚健有力, 运动不息。由此, 《周易》告诫世人, 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展自己的宏图大志, 就应该韬光养晦, 永不停息地奋发图强, 就能避开危险, 克服困难, 到达成功的彼岸。
这点值得作为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借以培养高职学生应对学业、事业的正确态度。因为很多高职学生往往有着远大的理想, 但思想浮躁, 急于求成, 遇顺境而懈怠, 遇逆境则气馁, 无法做到朝乾夕惕, 以坚忍的性格自强奋进以待时机。所以, 运用《乾》卦中韬光养晦、自强不息的事业观来引导其思想就显得十分重要。这就要求在思想教育实践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与自强意识, 使其认识到戒骄戒躁、止于至善的事业观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所在。
(三) 厚德载物的为人观
《坤·象》曰:“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地的品行宽容博大, 君子应该效法坤道, 顺应天地, 以厚重的品德来容载万物。也就是说, 君子为人应宽容、忍让, 不以人有短处而歧视之。这就不会像《坤·上六》“龙战于野, 其血玄黄”所说的那样, 当两个实力相当的竞争对手, 相互激烈地对抗甚至不惜代价, 必然两败俱伤, 双方都付出惨重的代价。《坤·六二》“直方大, 不习无不利。”“直, 即坦诚正直;方, 即端庄大方;大, 即宽宏大度。” (2) 一个人如果具备这样的品质, 即使对知识或工作不熟悉也没有什么太大关系。换句话说, 待人正直宽容相比于知识技术对一个人的成功更为重要。
引申这一思想, 要引导高职学生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创建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学校中不乏竞争, 但如何使这种竞争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因此, 在德育中我们应该充分倡导“厚德载物”的为人观, 鼓励竞争但必须正直、宽容, 防止正常的竞争发展为不择手段的恶性对抗。同时还要将这一思想同“自强不息”的事业观结合起来。《坤·彖》曰:“至哉坤元, 万物资始, 乃顺承天。坤厚载物, 德合无疆。”乾坤、阴阳是相互联系, 辩证统一, 不可分割的。“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合璧便是自我完善与社会进步的统一。” (3) 因此, 应该让学生明白“天行健”与“地势坤”两者缺一不可, 一方面要自强不息以精进技能, 另一方面也要厚德载物以立足人世。
(四) 谨慎谦虚的处世观
《乾·九四》曰:“或曰在渊, 无咎。”龙已经处在深渊之中, 或者一跃而上, 或者静观其变。君子处在关键的时刻, 做决策必须要谨慎, 要能屈能伸, 不能勉强追求。到了九五爻“飞龙在天”的有利时刻就要愈加谨慎, 注意自己的言行, 并体恤周边的人, 避免“亢龙, 有悔”的出现。高处不胜寒, 成就愈大, 愈要谨慎, 因为到达顶点就有可能物极必反, 招来祸害。《坤·六四》:“括囊, 无咎无誉。”意思说如果语言能像扎着的口袋一样严谨, 也许没有好处也必然没有坏处。同样《六四》位于上卦, 暗示我们成就越大, 地位越高的时候, 说话越是要小心谨慎, 因为这时的言行受到格外关注, 任何失语、失态都可能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做事要谨慎, 同样要谦虚。《乾·用九》曰:“见群龙无首, 吉。”群龙聚集在一起, 找不到龙头是好的征兆。暗示一个人才济济的地方, 不能锋芒毕露, 即使才华出众也不能目中无人, 要礼贤下士, 集思广益, 防止“亢龙, 有悔”的出现。《坤·六三》曰:“含章, 可贞。或从王事, 无成有终。”胸怀才华而不外露, 这样的人去给君王做事, 会善始善终, 做的比较圆满。寓意我们一个人不能因为自己有点才能就骄傲自满, 要学会谦虚谨慎, 使自己的才能更好的发挥。《坤·文言》曰:“君子黄中通理, 正位居体, 美在其中, 而畅于四肢, 发于事业:美之至也!”君子的美好品德就像黄色那样中和、端正, 君子将品德藏于心中而流露在行为与事业上, 才是最美的品德。
在现实的校园与社会中, 高职学生追求个性, 鲁莽自负这一现象时有发生, 这会对其在校园和社会的学习、工作产生不利影响。尤其当他们走上工作岗位, 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时, 谦虚谨慎的处世观就显得更为重要。有鉴于此, 在德育中, 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形成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态度, 使其意识到自己作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言行举止更受关注。因此必须谨言慎行、虚怀若谷, 这样才符合一个大学生应有的身份与形象, 才能有学业、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平稳发展。
二、《蒙》卦包含的教育方式
高职学生有着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兴趣广泛、个性突出的优点, 但同样也存在文化水平偏低、缺乏自信的缺点。正因为高职学生有着区别于普通的本科学生之处。所以对高职学生进行德育就更要注意方式方法。
(一) 教育的重要性
《周易》对教育给予了很大的关注, 而《蒙》卦则是这种重视的具体表现。《蒙》卦向来被认为专门阐述教育思想的卦。从它的排序中可以看出, 蒙卦居于六十四卦中的第四卦。根据《序卦传》的解释, 六十四卦的排列是按照客观规律进行的。世间万物“有天地, 然后万物生焉。”所以前两卦为乾坤卦。万物滋生, 此时遇到很多困难, 倍受屯难, 所以《屯》卦第三。“当万物生成之后, 接着来的是幼稚蒙昧的时期, 教育就成为当务之急” (4) , 继而《蒙》卦衍生。由此凸显出教育, 尤其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思想道德教师的职责正如《蒙·彖》“蒙以养正, 圣功也。”就是培养学生纯正无邪的品质。尽管大学生并非蒙童, 但他们处在一个思想成形道德塑造的关键阶段, 同样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以成长为能够真正担负起责任的栋梁之才。
(二) 《蒙》卦包含的教育方式
《蒙》卦提出了教育的几条重要原则, 例如“时机性原则 (‘亨行时中’) 、志向性原则 (‘匪我求童蒙, 童蒙求我’) 、启发性原则 (‘初筮告, 再三渎, 渎则不告’) 、典型性原则 (‘利用刑人, 以还法也’) 、因材施教原则 (‘击蒙, 不利为寇, 利御寇。’) 等”。 (5) 这些思想符合教育的规律, 有待进一步挖掘, 将其内化为教师本身的教育理念。
1. 启发自主的教育方式
若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多种手段, 充分调动高职学生的积极性。例如, “匪我求童蒙, 童蒙求我”, “不是我求蒙昧的童子 (学习) , (而是) 蒙昧的童子求我 (施教) 。” (6) 只有让学生主动地去探寻自己未知的知识, 主动接受教育, 才能形成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正如孔子所云“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7) 正是这个道理。又如, “初筮告, 再三渎, 渎则不告。利贞”, 如果学生认真请教, 教师须做出圆满回答;如果学生过分依赖教师, 不懂得自己思考, 反复追问同一个问题, 教师不应该纵容学生的懒惰心理。这说明在平日的教育中, 教师要做好一个辅导者, 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应该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 善于提问的自主学习方式。
2. 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
由于学生的年龄层次不同, 认识能力不同, 尤其是高职学生本身人文素养偏低, 并且参差不齐, 所以实施教育要因人而异。
对初受德育者, 采取严格管理方式。《蒙·初六》:“发蒙, 利用刑人, 用说桎梏, 以往, 吝。”在启发蒙昧无知的孩童时, 就像用刑具惩罚犯人一样, 用一些严厉的手段, 对孩童是有利的。这就好像思想道德教师对待刚刚接受德育的学生一样, 必要时要用一些严格的手段, 约束其行为。因为在求学之路上, 一个良好的开端对学生以后的成长非常有利。
对顽固不化者, 采取严厉批评方式。《蒙·六三》:“勿用取女, 见金夫, 不有躬。无攸利。”意思是不能和只爱金钱权势, 没有礼数的女子结婚, 娶这样的女子是不利的。这里用道德败坏的女子比喻顽固不化、不思进取的学生, 对于这样的学生就要严厉的批评教育, 以去除其傲气, 净化其心灵。但“击蒙”不能随意使用, “过犹不及, 过分运用惩罚, 则会适得其反”。 (8) 因为“击蒙。不利为寇, 利御寇。”也就是说只能在学生犯下严重错误后才可用“击蒙”方式, 若无故使用此方式只会招致受教育者的不敬、反感与叛逆。“击蒙”后, 不能置之不理, 听之任之。学生需要批评, 更需要包容与鼓励。随着学生受教育程度的变化, 领悟能力的增强, 应该更多的鼓励学生, 包容学生。
3. 宽厚包容的教育方式
《蒙·九二》提出“包蒙, 吉。纳妇, 吉;子克家。”意思是包容蒙昧之人, 是吉利的。“包”有双层含义:一层意思是包容学生的错误。人无完人, 每个人都有缺点, 都会犯错误, 我们在对其进行严厉的惩罚之后, 不能不管不顾, 此时应该鼓励学生, 容许学生有犯错的时候, 只要能自我反省从而改正即可;另一层含义是要包容所有的学生, 每个人的个性不同, 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有别。在“发蒙”时不仅要赞赏开蒙者, 也要包容蒙昧无知的蒙童和为环境所蒙的“困蒙”者。这就需要教师能有一颗宽容忍耐之心, 允许学生之间存在差异, 允许学生接受能力有先后、理解能力有强弱, 并由此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三、总结
《周易》作为百科全书式的一部经典, 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德育思想与丰富多样的教育方式, 值得高职教师学习和借鉴。但除此之外, 我们更应该深刻地领悟这部经典所散发出来的教育理念。能否将《周易》中的德育思想和方式真正地运用到思想道德教育之中, 最关键的还是取决于我们是否真正将其中的教育理念内化为自身的思维观念和价值取向。在这个意义上说, 作为思想道德教师, 是否领悟了其思想, 接受了其教诲, 并将这种思想由内而外地阐发、传授于学生, 决定了其教育的效果, 也决定了其人生、事业的高度。
参考文献
①邓球柏:《论〈周易〉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载于《武陵学刊》,1998年第5期,第88页。
②徐明祥:《〈易经〉·教育·德育》,载于《山东教育科研》,1994年第5期,第65页。
③杨昌永:《〈周易〉的道德教育思想探微》,载于《周易研究》,1994年第2期,第60页。
④孙振声:《白话易经》,台湾·星光出版社,1984年,第67页。
⑤徐明祥:《〈易经〉·教育·德育》,载于《山东教育科研》,1994年第5期,第65页。
⑥周振甫:《周易译注》,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4年,第25页。
⑦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58年,第73页。
英语教学的德育启示 篇9
现在我国正处于一个改革开放的十字路口, 而我们的学校德育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个该何去何从的问题。我想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我们只有秉持这一种“众采百家之长”的发展精神, 才能推动我国学校德育的发展。约翰·杜威作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实用主义哲学家, 其著名理论的提出, 随时过数十年, 却依旧熠熠生辉。在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中, 其关于教育的理论由于其非常系统, “道德即生长”、“道德即教育”的观点对于我国学校德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道德的三个要素
杜威认为德行不是对某种刻板规则的遵守, 而是“一个人能够通过在人生一切职务中和别人的交往, 使自己充分地、适当地成为他能所形成的人。而使一个人成为他所应形成的人的所有特质, 都是道德的特质。而道德有三个部分, 第一是知识, 第二是情感, 第三是能力。知识, 需要情感加以鼓舞。而知识和情感还必须有实行的能力。
杜威关于道德三要素的阐述也正好突显了我国学校德育的一个短板。虽然我国在不断地实行新课改, 但不可否认, 我国的教育依然是一种注重短期效益的一种功利性的教育。而这种教育的缺点就在于其忽视的德育中情感和能力的培养,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 起不利于个体的全面发展, 而从宏观来说, 其极易引起整个社会的道德危机。
二、教育的道德目的
杜威将教育目的的界定为“养成配做社会的良好分子的公民”, 并且认为, 教育的社会目的就是教育的道德目的, 因为“单讲社会目的, 其意就是要养成一种人品, 能对社会有益, 能做社会有用的一分子, 这个目的自然就是道德的目的了”。
而我国的德育教育目的虽然在口号上表现为如此, 但是实际上似乎却与之背离。大多数教师将教学目的将德育目的取而代之。我们只是不停的灌输政治理论, 并不能使学生真正树立政治的信仰, 反而有可能有副作用。从而不能达到德育与社会相适应的目的。
三、加强德育教育的措施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针对这些问题, 运用杜威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使得我国的学校德育发展呈现出新的态势呢?我想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
1、完善学校德育的内容, 使之有血有肉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 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其中德育是最重要的素质, 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我们想要提高德育的质量可以从杜威关于道德的三个要素入手。
一是知识。杜威将知识限定为社会合作经验中获得的, 与社会性动机有关的所有知识, 其变突出了实践性的知识在我们知识结构当中的重要性。虽然在我们的教育中传输性的知识肯定得占主要的位置, 但是, 其并不否认实践性知识的重要性。
二是情感。有了知识, 还要有情感以鼓舞, 使得其对社会有一种同情和忠心。道德情感是道德需要的表征, 是道德内化的推动力量, 也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间环节;道德情感也可以认为是个体在道德实践过程中由于道德的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如游览革命胜地、瞻仰历史纪念碑、道德行为训练等社会实践活动, 都是德育课的课外实践性教学的重要形式。
三是能力。单有知识、情感还没有用, 必须要有实行的能力, 对于知道了要做和爱做不得不做的是要有能力去对付它。传统的德育思路由于过分拘泥于一些美德的条目, 使得没有看到具体经验情境对于个体的复杂要求。如助人为乐是我们的一直所宣扬的传统美德, 但是当现在我们别人有困难时候, 我们并不能不顾一切地予以帮助, 其帮助的前提就是我们必须得确保我们自己的人身安全。所以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做出的判断就是我们道德能力的一部分, 学校必须重视这一块的教育, 从而保证学生道德实施的安全性。
2、让教育的道德目的统帅我们的教育
要想考察任何有意义的人类行动的根本成分, 首先应从“目的”和“手段”这两个范畴入手。这是马克思·韦伯一句至理名言, 就教育而言, 教育目的是教育实践活动的起点, 指导和支配着整个教育的过程。而杜威则将教育的道德目的看作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成为我们在进行德育改革时必须考虑的根本问题。
要实现教育的道德的目的首先就要突出“人”在教育目的中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这就要求老师和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 要基于道德责任的道德教育设计, 在学校的教学以及管理的各个层面落实教育的道德目的。注重培养年青一代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 使学生学的知识能够对其人生行为有影响, 能够有助于其成为他所能成为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从而推动我国的德育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刘长海.杜威德育思想与中国德育变革[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8.
[2]黄书光.价值观念变迁中的中国德育改革[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8.
[3]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 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146.
[4]杜威.民主主义教育[M].王承绪, 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373.
儒家文化对中学德育的启示 篇10
儒家文化倡导胸怀天下、为国立身, 对加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儒家认为道德修养比学习更为重要, 这对我们中学德育工作来说是有益的启示和鼓励。孔子认为:“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强调道德的社会作用。儒家强调“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 具有一种道德参与和积极入世的精神。《中庸》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从而把个人道德修养提高到决定国家命运的高度加以认识。儒家文化认为, 在国家面临外敌入侵的存亡关头, 人人都应该承担起救国救民的责任, 所谓“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还要求人们把国家的昌盛、民族的富强、百姓的福祉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 高叹“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儒家文化饱含的这种浓郁的爱国情感, 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现今, 文化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实力的重要内容。儒家思想的爱国元素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一致的, 我们要吸收儒家教育思想精华, 推进中学德育工作。
儒家教育思想认为, 教育不应片面地理解为科学技术知识的传递, 还更应强调道德修养和人文关怀。儒家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育民族精神, 净化社会风气, 净化人的心灵, 帮助人们修养身心, 达到一种真善美统一和谐的人格境界。不论现代社会的经济、科学技术如何发达, 也不论我们的物质生活是多么优越, 人性的塑造、心理素质的提高, 这些精神的东西都是不可或缺的, 也是至高无上的。同时, 儒家的教育方式、方法更是以人为本。儒家的这些教育思想, 对我们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来说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继承儒家教育思想的优良传统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 是我们新时期教育工作者的任务。
一、育人并不是仅仅把人培养成为有某种技能的专门人才
教育的目的, 就是使教育的对象学生成为一个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 教育的内容就是让学生知道怎么做一个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
儒家学说不在乎人的一生是在什么样的物质条件中度过的, 也不寄希望于来世, 它关心的是人在现实中如何自行完善, 如何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在现实中如何将自己奉献给社会等问题。儒家认为, 人有没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决定了人的层次。孔子将人分为小人、君子、仁人、圣人四个层次。仁人就是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经过培养就是有仁、义、礼、智, 如不具备上述几点就不能称之为人。现代教育工作者的任务, 就是要使我们的学生“成人”, 教会我们的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人”的标准之一就是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只有学会“做人”, 才能谈“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等。在德育过程中, 我们可以用儒家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培养学生, 培养他们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学生成为“仁、仪、礼、智”的“仁人”, 是我们现代教育的成功。
二、学校德育应该采用儒家教育的主要方法——因材施教
矛盾具有特殊性, 而正是这些特殊的本质把学生区分开来。对于这些特殊性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是正确认识学生的基础, 也是正确处理学生遇到的问题的关键。孔子对自己的学生很了解, 他能够说出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智力水平, 并且针对不同的特点, 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 把学生培养成各种不同的人才。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 各因其材。”这就是“因材施教”一词的来源。随着时代的发展, “因材施教”在内容上、在具体操作实施上都有一定的变化。学校德育的对象是学生, 他们的思想品德具有个性差异性。每个学生的性格、爱好、智力水平等都不相同, 这就决定了学生的思想觉悟高低不同。针对这一点, 我们在德育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不同思想品德, 采用相应的教育方法。教师“因材施教”, 学生也就“因教而学”“择其善而从之, 其不善而改之”。两者结合, 既重视教师的“教”, 又重视学生的“学”, 使之达到和谐统一, 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继承儒家教育的方法——启发式的教育
在我国, 启发式教育源于孔子。孔子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愤”是想明白而未明白的心理状态;“启”是启发, “不启”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 不去启发他。“悱”是想说出来而说不出来的心理状态;“发”是达其辞。看来, 只有当学生对问题心里急于弄清而又无从着手, 嘴里想说而又无从谈起的时候, 教师才能对他进行启发, 解开关键点, 这就是“启发”。毛泽东同志就多次提出“提倡启发式, 废止注入式”, 并在实践中为我们做出了典范。中学生的思想品德还处于发展的阶段, 不成熟, 具有可塑性。“玉不琢, 不成器;人不学, 不知礼”,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与启发。只有教师科学地引导学生开动脑筋, 积极思维, 主动实践, 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 发展智力, 才能最终形成一定的观点和思想品德。
英语教学的德育启示 篇11
关 键 词:日本;价值转向;心灵教育;体验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5)09-0011-04
工业化历程中的日本,在道德教育的地位与价值选择上一度陷入困厄与迷惘,致使20世纪中后期的日本教育被称为“荒废的教育”、造就“荒芜心灵”的教育。随着日本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三次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日本教育逐渐走向健康和谐且充满人性的轨道。德育在这三次教育改革中一直居于核心地位,其价值择取与引领直接关系到教育改革的实际效果。那么,日本在三次基础教育改革中道德教育进行了怎样的价值创建,对中国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又有哪些启迪呢?
一、迷惘与困境:20世纪中后期日本中小学德育遭遇的价值挑战
受工业化与经济腾飞核心价值导向的影响,日本战后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小学教育出现了本体性的价值危机。道德教育的价值择取随之异化:道德教育不再观照人的心灵,而是隐没人的个性,缺失了对生命意识和生存能力的关注与引导。
1.背离心灵的道德教育陷入难以遏制的“教育荒废”
战后日本工业高速发展、经济突飞猛进,在给社会带来庞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导致了日本人心灵的无序、精神的贫瘠、信仰的空洞以及敬畏心、感恩心、同情心与宗教心的严重颓废与沦丧。这些社会上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深刻地影响到日本的中小学教育。日本中小学教育在经济偏执、学历偏执、工具理性偏执、功利主义偏执的长期浸淫下,道德教育处于边缘化地位。道德教育的持续乏力与滞后,酿成了不少问题,有些已经成为顽疾,集中表现在:第一,校内暴力增加。例如,1998年日本公立中小学校内暴力事件共发生29,685起,比1997年上升26%,其中初中生占77.5%[1];第二,犯罪率提高。日本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据相关部门统计,青少年刑事犯罪,尤其是以杀人抢劫为代表的恶性刑事犯罪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第三,自杀率居高不下。据官方统计,日本1998年公立中小学中自杀身亡的学生达到198人。第四,退学现象严重[2]。为扭转基础教育颓势而成立的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在《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二次咨询报告》中指出,“‘教育荒废’表现为阴险的欺侮、儿童自杀、拒绝上学、青少年行为不良,校内暴力、家庭内暴力、偏重偏差值的激烈考试竞争、偏重学历、所谓的教师问题、体罚等”[3]。
不难看出,所谓的“教育荒废”,其实质在于“心灵的荒废”。彼时的日本教育主要为工业化服务、为经济腾飞服务,而在人的灵魂塑造、人的精神世界丰富上缺乏必要的观照。道德教育在功利主义浪潮中被边缘化,甚至道德教育本身也陷入功利主义的泥淖而难以自拔。忽视了道德教育力量与价值的教育必然会走向与人性相悖的歧路,也必然会导致教育缺失对儿童心灵的关切和对人性的引领。
2.隐没个性的道德教育远离了其价值本真
上个世纪中后期的日本德育不仅存在本体性危机,还存在隐没个性的教育价值误导。主要表现为对人的漠视、对人的完满个性的漠视。道德教育的尴尬地位以及价值异化,导致儿童的个性被整齐划一的教育方式一天天剥离与剪除。正如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的报告所指出的,“问题的本质是儿童在现在的家庭、学校、社会中,感到作为人的尊严、价值、个性和自主性没有受到尊重,感到被置于了种种心理的重压之下”[4]。由于儿童个性与尊严未得到应有的礼遇和尊重,不能在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中获得应有的观照和提领,导致儿童心理上的压抑、恐惧乃至抵触和不满与日俱增。
教育的价值本真、道德教育的价值本真必然是对人的生命的高度负责与引领、对人的完满个性的高度负责与眷顾。当道德教育被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当道德教育远离人性关怀的时候,儿童的完满个性就必然受到戕害。这样的教育不仅严重抑制了儿童生命的健康、个性的丰富成长,还必然会对社会的和谐发展造成釜底抽薪式的危害。
3.生命意识和生存能力缺场的道德教育造成不会关心和尊重他人的儿童
在长期主体性缺失的教育范式下,道德教育对儿童生存能力的观照十分欠缺。首先,道德教育缺乏对儿童进行关心他者、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人类的教育引导和道德实践能力养成。日本战后一直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儿童的心灵孤独、性格偏执、人际冷漠、人文稀缺等与此缺失不无关系。其次,道德教育缺乏对儿童敬畏生命、热爱自然、礼遇他者、包容多元的教育,造成他们的尊重意识极其淡漠,不仅伤害其他生命个体、暴力侵害同族同类,也伤害着自己的身体甚至终结自己的生命。他们不仅厌恶自然、掠夺自然,而且恐惧自然、远离自然。
道德教育既要关注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完整与敞亮,也要关注人的道德意志的培育和道德实践能力的造就。道德教育一旦缺乏了对儿童的生命意识教育和生存能力教育,就极易导致儿童对生命缺乏理解、对生存缺乏理性、对自然缺乏体验。
二、坚定而执着的抉择:20世纪末以来日本中小学德育的价值择取
面对日益严重的教育价值观迷惘与困顿,尤其是道德教育的价值偏离,日本政府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展开了系列施救措施和积极应对策略。
1.心灵的教育——直抵儿童的内心世界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政府进行的三次基础教育改革中,道德教育始终是其核心主题。为了重塑日本儿童的心灵世界,构建具有新时代适应性与超越性的道德意识,日本文部省明确提出对儿童进行心灵教育的主张。在德育目标上,注重儿童对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心,对生命的敬畏心,强调对儿童丰富内心世界的关注和坚忍不拔精神的培育,突出儿童的主体性和独特性,为此,“文部省斥资7亿日元编制《心灵教育指导》等辅导材料,在小学的‘道德’课、初中的‘人性’课、高中的‘人生’课中,灵活运用各种社会体验活动,推动和促进道德教育的全面展开”[5]。日本政府和文部省多次下发敕令,要求各地方教育委员会认真贯彻道德教育首位的精神,坚决履行道德教育对儿童心灵教育的具体要求,扎扎实实推进道德教育范畴下的心灵教育。
这种以救赎儿童心灵、丰富儿童内心世界、完善儿童性格为价值旨归的道德教育的持续展开,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儿童完整人格的健康养成和道德情感的有效培育。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日本基础教育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改观,青少年儿童的精神面貌都有了明显且良性的变化。
2.个性与人性的教育——造就儿童完满的个性品质
针对长期漠视儿童个性教育的积弊,日本政府提出了丰富儿童个性与培养儿童人性的道德教育主张,并在落实上下足了功夫。首先,日本教育改革行政部门对个性和人性进行了解读。在个性解读上,认为个性的内涵是每个人不可代替的基本素质,每个人的素质关系到其生存能力和其在家庭、学校、社区中的位置。同时,个性还要走出狭隘自我,时刻关注到他人的个性,学会与他人共生共在,关注到以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国家等为代表的社群意义上的个性。关于人性内涵,认为完满丰富且具有日本人特性的人性内涵应该是具有高度的自律性、同情心、敬畏之念,有对传统文化与社会规范的高度自觉,有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也要有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教养。
为此,日本基础教育掀起了培养个性与人性丰富的日本人运动,这完成了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基本价值转向。日本政府明确要求各都道府县必须认真领会中央教育审议会的教育指导,认真落实贯彻到日常教育之中。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专门负责相关教育改革的设计、调研分析、督促实施,其通过咨询报告、行政敕令等方式,多次明确而坚定地强调,在基础教育中对儿童进行“培养个性与人性丰富的日本人”的道德教育,有力保障了相关教育价值的实现。
3.体验教育——培育儿童的生命意识和生存能力
上世纪末,日本政府专门研讨了在中小学开展以体验方式为途径和载体的德育方式。1997年,日本文部省实施了“青少年野外教育推进事业”[6],1999年,日本终身学习审议会在发表咨询报告时,特别强调在“生活体验、自然体验”之中培养儿童。自此,体验式德育便在日本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并得到实实在在的贯彻落实。
体验教育不仅意在塑造儿童的生存能力,还注重培育他们的生命意识和生命伦理。在生存能力塑造方面,要求通过自然体验、生产劳动体验、磨难体验、志愿者活动体验、传统体育与艺术活动体验等,历练儿童道德意志、坚毅品质,增强其对自然的理解与探险兴趣和本领,拓展其宽广和复杂的社会适应性。正如有论者指出的,“日本中小学特别重视德育的体验教育,强调通过实践体验活动培养锻炼学生,让学生认识自然,体验社会生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7]。在生命意识的培育方面,体验教育特别强调儿童在社会生活中体验,学会尊重人、敬畏生命、理解生命的价值、学会节制和克制、学会善待和保护生命。
2008年,日本文部省更是在总结以往德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道德教育的一般方针——“道德教育,应该以教育基本法以及学校教育法中规定的教育的根本精神为基础,把对人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充分体现出来。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尊重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和故乡,致力于创造有丰富个性文化的同时,遵守公共精神,为了构建民主的社会和国家不断努力。与此同时,要尊重别国,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爱护环境、开拓进取,为了培养有这些精神的日本人,首先就要把培养他的道德性作为最基础的目标”[8]。
三、“他者镜像”:日本中小学德育对我国德育价值的启示
我们有必要对日本面对教育危机所作的努力进行梳理,并以之为鉴镜,审视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的德育及其价值择取,以期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道德教育的价值遴选有所启迪。
1.道德教育价值不能陷入“唯经济化”陷阱
无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依然是我国当前社会的重心。但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不能成为经济建设的纯粹附庸。教育决策者和全体教育工作者要以战略的眼光、发展的思维、站在当下指向未来的精神气魄,厘定道德教育的价值择取。道德教育可以为经济建设塑造一批批具有优良品德的公民,可以促进人的内在心理秩序建构,可以为社会提供最原初的精神动力,可以为社会文明赋予人性高尚的内在素养支撑。所以,道德教育的价值应当得到全方位的立体性解读,应当获得彻底的理解和尊重,道德教育本身也应当坚持自己的价值守望,尽力规避功利主义的浸淫而迷失方向。
2.中小学德育最根本的价值在于“立人”
从日本教育改革的设计、实施、效果来看,中小学德育的价值必须在儿童人格完满养成上得到切实体现,德育有责任和使命关注儿童的心灵和谐、个性丰满、生命意识康健、生存能力完备。道德教育最本质的特征是人文性,只有切实从人的完整性出发并将人的完整性发展视为己任,才能匡正并守望自身的价值本真。中小学道德教育的价值实现需要有一个当下性与未来性规划,也就是说,既它要有工具性价值,也要有终极性价值;既赋予儿童正确的道德价值判断、选择与行为,也赋予儿童内在的道德坚守、道德信仰、价值理想和精神气质。总之,将儿童完满人格养成作为本体使命、坚持树德立人才是中小学德育最核心的价值诉求和导向。
有必要指出的是,关注儿童人格健康养成过程中,道德教育不仅要在儿童生活世界中获取教育资源,还要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日本的教育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对传统文化的开掘与传承,正如英国著名教育家汤因比博士指出的:“日本民族虽然完全掌握并可以任意使用欧洲的现代技术,但是并没有丧失自己固有的传统,这种传统正是适合于治疗污染自然,使人的精神丧失人情味的现代技术的精神解毒剂。”[9]所以,为了儿童完满人格的养成,中小学德育可以开发多种资源,凝聚多种智慧,以实现其“立人”的基本教育价值。
3.设计多元的德育途径,实现德育“立人”的价值
要实现中小学德育“立人”的本真价值,学校的德育就有必要不断反思并修正德育实施过程、方法、途径、形式。首先,要注重德育的多学科渗透,不仅道德课要进行德育,各学科及课外活动都必须按照各自的特点进行恰当的指导;其次,要重视道德实践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日本中小学德育就十分重视“德育说教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即注重道德实践,增加学生社会实践,增加学生道德体验,提高学生道德判断能力”[10]。日本的体验教育,就是偏重于多渠道道德实践的德育模式;再次,要分阶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比如,日本规定每年7月为全国“防止不良行为加强月”,11月为“健康培养加强月”,各都道府县设立了“道德教育振兴会议”“夜间电话教育咨询研究推进会议”“欺侮弱小同学问题的对策本部”“儿童健全育成综合中心”等,以推进与振兴学校道德教育事业[11]。这对我国中小学德育改革与重建,都是很有价值的教育启示。
参考文献
[1][2]朱炜.经济大国的教育阴影——当今日本教育问题透视[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2(6).
[3][4]临时教育审议会.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二次咨询报告[R].1986-06-23.[日].文部时报,1987,(8)临时增刊号.
[5]易红郡.日本中小学德育:问题、对策及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3(2).
[6]吴忠魁.日本文化立国战略与基础教育改革的新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1(4).
[7]付兵儿.日本中小学德育的体验教育及其启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4(6).
[8][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初等中等教育局.道徳教育について(R),2008(3):2.
[9]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299.
[10]孙入学.战后日本德育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9(4).
[11]梁忠义.战后日本教育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432-433.
英语教学的德育启示 篇12
1 德育生活化模式概述
1.1 生活与德育的关系
生活与道德本是一体, 生活是道德的源泉, 是道德得以生长的土壤。反思我国学校德育之艰难、实效性低的原因, 尽管是多方面的, 但其根源是德育与生活相脱节, 只是形式简单的说教。没有生活的德育是无生命力的教育, 德育的真实基础应根植于现实生活的沃土, 这是因为生活能最贴切、最生动和最真实地表达德育的本性和特征。德育只有在生活中且通过生活才能履行自己的使命, 对这一基础的偏离是对德育之根本特性的误读并将给德育带来严重后果。道德的知识原本就不是靠推理获得, 而是靠人们对道德生活的体验和体认, 也就是通过亲切的情感和心灵感应来传递和生成[1]。
杜威指出:教育即是生活, 离开社会生活, 学校就既没有道德的目标, 也没有什么目的[2]。也就是说, 如果离开实际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来谈教育的目的, 那就是空洞的说教, 依此而行的教育也就没有实际意义。陶行知曾说:“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 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当代德育只有从纯粹的理性世界中走出来, 回归生活世界, 才能重现其生命的活力。生活是教育的起点, 也是教育的归宿。采用传统的德育模式之所以收效甚微, 根源在于其严重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 背离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作为具有独立意义的个体, 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依存于纷繁复杂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道德涉及人的全部生活, 因此德育应回归生活。
1.2 德育生活化模式的内涵
德育生活化模式主要指德育要以生活为载体, 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 关注其现实生活需要, 以自我教育为出发点, 让学生在生活中理解社会的道德要求本质是“做人”。在方法上要以生活教育为主, 充分发挥德育生活潜移默化的作用。德育生活化的宗旨为:在大学生活过程中引导学生自我感知、体验、认知和思考, 使其潜移默化地受到启迪和教育。德育生活化模式的立足点是教育与环境的和谐统一[3]。
德育生活化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以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为德育的核心追求;强调以生活和环境为中心, 学生自主构建和自我管理;鼓励体验性学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德育生活化模式要求在德育思想、德育内容、德育手段与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
2 德育生活化模式在高校德育中的运用
“学校无小节, 处处皆教育”, 德育渗透于学生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在确定大思路的基础上, 从小处着手, 因势利导, 发挥德育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2.1 营造良好的校园道德环境
学校环境是学生确立高尚的道德信念和培养良好的道德意志, 以促进其由“知”到“行”的转变以及实现“知”与“行”统一的重要因素, 是良好品德形成的主要外部条件。高校德育环境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对学生的情感具有感染作用, 对其行为具有约束、规范作用。重视和加强高校德育环境建设, 首先要全面规划、精心设计, 创建品位高雅的校园环境, 为陶冶学生情操创造物质条件[4]。其次, 应明确办学指导思想, 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不断提高文化精神环境水准。校园环境直接影响校风、学风, 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
2.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突出情感体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 是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 要创设一种情感与认知相互促进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获取知识并获得情感体验, 实现道德内化。具体方法主要包括情境互动、问题探究、讨论等。如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时, 可以提出相关问题, 让学生列举并思考现实生活中反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案例, 让他们讨论在具体的情境中应如何明辨是非, 实现真、善、美的统一。目前, 德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知荣辱、明是非、辨善恶的道德判断力, 珍惜荣誉、痛恶耻辱的高尚情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 注重情感投入, 有利于学生在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情境中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 增强对理论真理性和价值性的认同感;并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按“知、情、信、意、行”的变化规律,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道德观。
2.3 积极开展德育活动, 各部门齐抓共管
亚里士多德曾说:“德性不是有了才做, 而是经常做才有。”也就是说, 德育应该扎根于现实生活, 并将现代教育理念融入其中, 通过体验来实现认识的达成、行为的养成、品德的形成。学校要创造性地开展丰富、新颖的德育活动, 让学生高尚的品德在活动的参与中、在实践的体验中、在自然的氛围中逐步形成。这些活动体现了时代精神, 也走进了学生生活, 真正实现了体验育人、生活育人的活动理念。
高校党委对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宏观规划并指导检查。团委、学生会要经常组织开展各类积极健康的集体活动, 鼓励学生创立社团组织, 充实学生业余生活,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体验, 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培养和锻炼人际交往能力, 同时, 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同学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使其逐渐克服不良习气。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心理咨询室人员做好心理咨询工作, 特别是针对学生存在的交往困惑或心理障碍问题, 心理咨询室人员应进行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和小组辅导或个体咨询。将心理咨询与德育工作相结合, 可从深层次上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 增强高校德育的预见性和针对性, 引导学生正确认知, 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和行为选择能力。
2.4 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大学德育的生活化必须充分发挥师德示范作用。孔子曰:“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孔子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不仅重视“言教”更重视“身教”, 要求学生做到的道德规范, 教师首先要以身垂范, 给学生作出榜样。学生的品质是在教师的表率作用和良好人格力量感染下而形成的。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 学生从教师对自己的尊重中学会了尊重别人, 从教师对自己的关心中学会了关心别人, 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因此, 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 以高度负责的态度, 言传身教, 才能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3 德育生活化模式对提高我院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启示
我院新校区地处远郊, 依山傍岭, 环境幽静, 可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 但学生在生活上也有诸多不便。教师只有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衣食住行, 将学生的生活作为德育工作的载体, 使德育目标、内容贯穿于学生生活的全过程, 将德育要求内化为学生的素质, 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德育生活化要以学生生活为载体, 让学生通过生活体验来理解社会的道德要求。
3.1 立足我院实际, 优化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是一部立体的教科书, 更是一种内在的文化, 具有隐性的育人功能。校园里一草一木所营造的文化氛围, 不仅能让学生感到安全舒适, 而且能够陶冶学生情操。我院新校区正在建设之中, 可以让学生参与校园环境的创建, 如向学生征集校训, 建筑物、道路的名称, 雕塑设计, 绿化景观设计, 楼道宣传画、宣传标语等, 让学生用自己的智慧与双手共同建设美好校园, 让校园的每一处都寓意深刻、给人以启迪, 反映学生的精神风貌及价值追求。
3.2 发挥图书馆的德育功能
图书馆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 同时也是进行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首先图书馆要购买丰富的、高质量的图书资料, 这是德育工作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其次图书馆要创设一个宁静整洁、清新舒适的环境, 如摆放鲜花, 张贴名人字画、山水风景画, 都能陶冶情操, 使人精神焕发。同时, 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养成轻声慢步、礼貌用语的习惯, 并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读者, 使图书馆成为文明场所;还必须加强业务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 规范服务行为, 做到耐心周到、平等待人、熟悉业务、忠于职守, 通过优质的服务达到育人的目的。另外, 我院新图书馆即将竣工, 现在必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以切实保证新馆投入使用后给学生创设最佳的学习环境, 充分发挥德育的隐性功能。
3.3 关注学生的“民生”问题, 发挥学院后勤保障作用
(1) 提高食堂服务质量。后勤管理部门作为高校的一部分, 肩负着为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提供后勤保障和服务育人的任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受到校园环境的影响。食堂是学生最集中的场所之一, 因此, 食堂服务育人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现在高校后勤不断进行社会化改革, 学生食堂也由专人承包, 学校总务处必须加大监管力度, 制订高校食堂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对食品原料采购、加工、销售全过程进行监控。采购的原材料必须物美价廉, 尽量减少市场中间环节, 以降低成本;招聘的师傅必须经过烹调技术专业学习, 以保证学生饮食的质量;要开设不同风格、不同口味、不同档次的窗口, 以满足不同学生需求;碗筷严格消毒, 让学生吃得饱、吃得好、吃得放心, 使学生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学习中。学校食堂不能只追求经济利益, 更要注重社会效益, 应注意倾听学生对食堂提出的意见和要求并及时作出反馈, 以改善餐饮服务质量。食堂服务人员与学生接触最直接, 他们是服务者, 同时也是育人工作的实施者, 其行为将直接影响育人效果, 他们的言谈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食堂服务人员精湛的业务技能, 以及热情、细致、周到的服务时时感染着学生。在学生食堂也可以直接开展德育工作, 如引导学生排队买饭、文明就餐、爱护餐具、用餐后自觉把碗筷送到洗碗处, 还可张贴一些珍惜粮食、尊重劳动的宣传画。在食堂环境布局上, 要追求与校园文化的和谐统一, 体现校园浓郁的文化氛围。学生在干净优雅的环境中就餐、休息, 不仅能愉悦身心, 更能陶冶情操。
(2) 加强新校区校医院建设, 解决“病有所医”。由于新校区地处郊区, 学生看病有很多不便, 而现有的校医室在人力、物力等方面都存在不足。为解决学生“病有所医”的问题, 学校必须增加医务人员的数量, 扩大校医院规模, 建立值班制度, 医务人员实行弹性轮班。避免出现学生上课, 医生上班;学生下课, 医生下班的情况, 以确保患病学生能得到及时治疗。要关注学生生命状态, 帮助他们感受到生命的真实性, 进而增强他们的生命活力, 使学生体验到学校的人文关怀。
(3) 健全生活服务机构。为了使学生生活方便, 在新校区必须逐步健全服务设施, 如建立日常用品、文化用品、食品等一应俱全的超市;建立打印部、理发室、书店等。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勤工俭学承担这些服务机构的部分工作, 为他们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
关注学生的生存问题和身心健康, 从满足、尊重和发展人的基本需要开始, 这是德育生活化的一个社会心理学基础, 也是人类发展的教育学前提, 做好这些将使德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 开展学生就业、创业教育
高校应以学生为主体, 把学生就业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 大力实施就业服务工程, 重视对学生在大学阶段进行长期性的就业教育, 在培养学生就业意识、就业能力的同时, 还要特别注重敬业精神、责任感、讲诚信等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就业和今后事业的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 “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 加强就业观念教育, 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目前, 高校普遍缺失创业教育, 学生缺乏创业意识。作为师范院校可以利用校内资源组织学生进行创业体验, 可以成立让学生自主管理、自主经营的科技服务公司, 建立学生超市、书亭、家教中心等实体, 在教师的指导下,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创业过程, 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因此, 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使其成为具有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的开创性人才。这既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符合学生自我成才的强烈愿望。
3.5 充分发挥辅导员德育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主要职责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对其进行日常管理, 做好思想育人工作。作为辅导员应该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且性格开朗、活泼大方, 风趣健谈, 多才多艺, 对学生工作有热情, 能够积极策划并乐意参与本系学生的各种活动, 愿意和学生交流, 为他们排忧解难;要主动走进班级、走进寝室、走进学生中间, 直接参与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要改变传统教育管理理念, 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和责任心倾注到学生身上, 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让他们感到温暖和关爱, 使学生内心产生一种无形的情感力量, 进而升华为他们积极进取的驱动力;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掌握现代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以便能切实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 德育生活化模式的应用需要树立全方位德育理念, 营造良好的校园道德环境是德育实施的基础, 学校集体生活和课堂教学 (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专业课教学) 是德育实施的重要途径。同时高校党委、团委、学生会思想工作、管理工作、辅助性服务工作等也是高校德育不可忽视的渠道。必须把各方面有机结合起来, 做到环境育人、活动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
参考文献
[1]万俊人.重叙美德的故事[J].读书, 2001, (3) :6.
[2]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论[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 2005.
[3]文艺文.论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J].道德与文明, 2006, (1) :43~48.
【英语教学的德育启示】推荐阅读:
建构主义理论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启示10-04
输出假设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06-16
关联理论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及其运用07-28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06-20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12-05
大学生英语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对教学的启示12-02
语篇型语法填空题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启示09-09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09-24
德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10-24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继续教育)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