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点

2024-06-26

读写结合点(共12篇)

读写结合点 篇1

海德格尔说:“语言就是人的生命活动。”小学生学习语言, 主要是通过对语言的感受和积累, 而不是理性分析。这是由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语文课本中选编的文章, 大都是精选名家的经典之作, 其语言、格式、表达方法等都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典范, 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载体。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中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 如何引导学生成功起步, 为高年级习作奠定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教学实践中, 为了降低难度, 依据中年级学生的学情, 有效利用教材资源, 挖掘教材中的读写结合训练点, 采取读中学写的策略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一、读写结合需过方法关

学习贵在得法。达尔文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阅读中, 读写结合训练需要教师有效指导, 渗透读写方法。

1.仿——让学生乐于习作。朱熹曾说过:“古人作文作诗, 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 盖学文既久, 自然纯熟。”可见仿写对提高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表明:儿童在学习语言和各种技能的最初阶段都是要借助模仿为“阶梯”。尤其是中年级学生, 认知特点经历着由直观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 此时, 学生的“模仿性”也最强。根据儿童这一心理特点, 教学中将典型片段与习作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 有利于降低学生习作的畏难情绪, 保证学生习作兴趣的高涨。在教学中, 我们为学生提供一个拐杖, 为他们搭建一个台阶。依据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 采取仿写的方式, 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习作的技巧, 降低写作难度, 让学生乐于习作。

学生通过仿写句字、片段等训练, 进一步复习和掌握了所学知识, 并把这种写法运用到实践中去, 把知识有效转化为技能, 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基础。

2.改——让习作变得轻松。在阅读教学中, 运用改写的方法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习作能力。在实际操作中, 我们引导学生采用改人称、改体裁, 改文章结构、改文章的表达方式等。如学习《爬山虎的脚》一文后, 引导学生把爬山虎以拟人化的写法进行改写。以“我是可爱的爬山虎”为题介绍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脚、爬山虎是怎样爬的等内容。

古诗语言精练, 意境优美, 教学时, 启发学生展开合理想象, 进行改写。学习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后, 学生懂得了李白对老朋友情深谊厚。启发学生大胆合理想象他们依依惜别的情景。李白和孟浩然在分别时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根据想象, 把古诗内容改写成一篇感人的故事。

运用改写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原有语言材料的基础上, 进行大胆想象, 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表现形式, 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让习作不再成为难事, 变得轻松。

二、读写结合需过积累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习作目标中明确要求, “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学生习作关键在于积累。读写结合训练也需要有丰富的积累作铺垫。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 读写结合训练才能水到渠成。《教育心理学》指出:“在儿童的记忆仓库中, 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 是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 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

在阅读中, 积累并运用语言, 有效降低了读写结合训练的难度。如教学《幸福是什么》一课, 在引导学生对幸福有个深刻理解后, 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谈谈对幸福的理解, 教师又给学生提供一些对幸福理解的相关内容。如:对雷锋来说, 幸福是“走到哪里, 就把好事做到哪里”的快乐;对农民来说, 幸福是“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的收获;对母亲来说, 幸福是“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的期盼。学生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下, 再来描写“幸福是什么”这个话题, 就不再是个难点。

三、读写结合体现层次性

我们面对的学生学习基础不同, 能力不同。我们在教学中就不能采取千人一面的教学方法, 就要根据学生的学情, 采取分层教学。读写结合训练也是这样, 于是, 在读写结合训练时, 依据教材特点, 训练体现梯度和层次性。

如学习《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 引导学生抓住“小钱得救了”他要感谢哪些人?这个问题, 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理解, 他为什么要感谢这些人进行理解体会。学生在理解了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后, 为本课的小练笔做了铺垫。设计这样的不同层次练笔内容:

1.如果有一天, 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 他会对青年说些什么。请联系课文相关内容表达。

2.给李博士写一封感谢信, 注意书信的格式。

这样, 让学生依据自己的能力, 选择自己能够完成的内容进行练笔。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学中, 读写结合训练, 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 掌握了习作的方法, 快乐练笔, 情思飞扬。

读写结合点 篇2

张翼

《钓鱼的启示》是翻译来的文章,翻译之后也没有失去其深刻性、趣味性、启发性,语言上没有隔阂,其突出之点总结如下:

1.思想上深刻。2.对话描写言简意丰。3.环境描写有意境,有意味。4.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5.启示的写法

1.思想上深刻

不欺暗室 许衡不食梨

态度品德的教学往往枯燥,容易让被教育者反感;教育的结果也往往流于形式,不能深入学生的内心转化为行为。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态度品德的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

态度由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行为倾向组成,品德也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种成份组成。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往往只是停留在认知的阶段,顶多带上情感倾向,但不能通过行为转化为行为习惯,就常常只是“会说会评不会做”,例如都知道不插队是一种美好的道德,也会评价插队是不对的,看到别人插队,无论与自己是否相关都知道这种作法是不对的,应该被嘲笑批评,但一旦涉及自身利益的时候,就不但希望自己加个“塞儿”,而且还很可能就没脸没皮地加了个“塞儿”。这就是典型的道德教育失败的地方,没有把价值转化为被教育者的自觉行为。

因为价值观有四种水平:一是接受,如教师向学生宣传爱国精神,学生愿意

听;二是反应,如学生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体现爱国精神的活动;三是评价,如学生在爱国精神的要求活动后获得了精神上的满意感和愉快感;四是组织或者叫习惯化,即通过组织内心活动克服不同价值标准的矛盾和冲突,最后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孔子说“六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最后一种境界,我想做就做了,想做的事都是合乎规矩的事,不合规矩的事我就不想做,于是孔子是圣人,品德标杆后人。

但我们生活在尘世,面对的诱惑多多,面对诱惑时如何写好一个“人”字,并不容易,凡俗鄙陋如我们就不说了,国家级的大专家也往往面对诱惑说不出“不”字,最近的新闻里有: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张昕竹未经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同意,以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的身份受聘于高通公司,收取高额酬劳,为其出具所谓的经济学证据,新华社8月13日在其移动客户端发布评论,谴责“其行恶劣,其德可鄙”。这时候我们再看作者的爸爸那句“道德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声很难”,真的是很难啊!

2.对话描写言简意丰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先看父子俩说的每句的话的提示语,只有父亲最开始的一句话是放在对话前的,后三句都是放在对话后提示说明。只有第一句话说的时候有时间喘气,可以从容地慢慢地说出,也透露的父亲的小心翼翼。后三句话就都没有喘息的时间了,你一句我一句,一句快似一句,所以才会把提示语放在后面。

再看每句话的潜台词,“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因为前面有铺垫,“那是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夜晚”“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开价格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所以这话不突兀。而且这句话里有父子俩的不舍,和父亲经过犹豫后的绝抉,犹豫是为怕孩子受打击,绝抉是想到孩子的一生的品性和修养的重要性。

“爸爸!为什么?”,首先这句“为什么”是“无疑而问”,原因父子俩都清楚,所以这个“为什么”不是询问而是愤怒。这个时候“爸爸”这声呼喊就更有意思了,这是质疑,“这么大的鱼放掉?”;这是对爸爸的提醒,“没有人知道我们几点钓的鱼”;这是对爸爸的批评,“你别那么神经了”;这是对爸爸的拒绝,“我才不会那么傻”„„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爸爸也知道儿子的“为什么”是无疑而问是不需要回答的,所以也不回答“还有两个小时才到捕捞的时间,我们不能违反规定”之类的话,也不是漫天开口不负责任地安慰孩子说“你会钓到更大的鱼”,(而且根据作者自述“我再没有钓到过那样大的鱼”,可以知道这个晚上孩子的确钓到一条很大的鱼)父亲这时只是安慰孩子说,你会钓到别的鱼。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孩子很敏感,看来这真是一条大鱼啊,孩子也是认识到爸爸的那句话只是安慰而已。到现在为止,父子俩的对话,还是就鱼说鱼,但是这里的“鱼”的引申意思也就呼之愈出了。这条大鱼是个诱惑,是面对遵守道德甚至法律与维护自身利益之间的选择。

这是一次思想道德教育课,但这次课堂没有设在课堂,也没有设在饭桌旁,而是一次生活情境的随机讨论,形式上不是说教而是亲历学习。

对话简洁可以想象,父子俩本来还说了很多的话,但这里作者是惜墨如金,不说大道理,不说价值观,也不说事件的重大意义,而一切又在其间,关键就

是作者用了一个具有深意事物——鱼。一切尽在对鱼的态度中。

3.环境描写有意境,有意味

这篇文章的夜色是极美的,我甚至觉得文章的题目不应用那个明白但呆傻的“钓鱼的启示”,或者以之为副标题就可以了,而应用“夜色如水”“月光皎洁”这类烘托气氛的题目。文中提到月色有三处。

第二段,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

第三段,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第八段,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者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

这是一篇一事一议的文章,事件的记录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得鱼放鱼也曲折,但毕竟还只是一篇简单的记叙文,而环境描写使全文沉浸在一片静谧深沉的月色之中,而这一背景的营造就是一个“月色”,通过“月色”这一环境描写,贯穿全篇,有发展,有变化。环境还有推动情节发展的。

这里给我们的启发就是“一景串始终”,这个方法在《珍珠鸟》中有体现,也是让人有印象的;对比而言,《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落花生》就缺少了这样的背景的烘托,特别是《落花生》一文的夜品花生却没有夜色,令人遗憾。

4.这篇文章的整体思路是一事一议,但事情也写得跌宕生恣。开端,鲈鱼捕捞开放日前一晚上,我和父亲放杆钓鱼。发展,我钓上来一条大鲈鱼。

高潮,因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父子产生关于是否放鱼的争执。

结局,我无奈放鱼。

5.启示的写法

钓山钓水钓花鸟,钓江钓海钓情怀。姜太公钓鱼,离水三尺那是一种境界,他钓的是政治理想。柳宗元独钓寒江雪,那是一种情怀,是一种脱俗超尘。张志和斜风细雨不须归,那是一种悠闲。本文的作者钓的是什么呢?

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作者的启示有什么呢?

1.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思考他可能遇到什么样的“大鱼”。

2.一个人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读写结合的启示: 1.先事后议,一事一议。2.议论的形象性

附:资料

*.课堂要大写意,就要能删繁就简,腾出时空于核心问题。王老师紧抓“今晚的钓鱼和以前钓鱼有何不同?”这一问题组织课堂,此问题涵盖面广,串起了点,改变了课堂的单一程序,而且容易让学生产生多元解读,张扬了学生个性。

*.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你知我知,就是你我隐私。

*.资料引入“禁渔期”:为了保护某些重要的经济鱼类资源,在鱼类产卵、繁殖和生长发育的特定时期,规定禁止捕捞或限制捕捞活动的时间。

“中国的禁渔期”:5月1日至次年1月31日为青鱼禁渔期,6月20日至8月20日为毛蚶(hān)禁渔期,4月15日至5月31日为淡水湖区与水库禁渔期„„

讨论:禁渔期这么长,这最后短短的两个小时有那么重要吗? 附: 资料

英国:钓鱼者钓到巨鱼放生

http:// 2008年01月20日14:29 金羊网-羊城晚报

英国:钓鱼者钓到巨鱼放生

英国两名钓鱼者在与斗一个多小时后,成功钓得一长的鲟鱼。那条鲟鱼重约226龄估计有100岁。

据英国《每日邮报》

18日报鱼激烈搏条3米多公斤,年道,这两个幸运儿是36岁的英国康沃尔郡人尼克·卡莱亚和苏格兰人乔治·卡斯泰尔斯。他们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弗雷泽河钓鱼时,用大马哈鱼子

做诱饵,捕获了这条巨鱼。

“它先上钩了,然后一阵猛烈挣扎,”卡莱亚回忆道,“于是我们很快启动船,加速跟上它。乔治的身体比较瘦弱,所以我必须抓紧他使他坐定,因为那条巨鱼已经把他拉离了座位。”

两人与这个庞然大物搏斗的时间超过1小时。这期间,由于劳累,两个人轮换控制鱼竿。船上的钓鱼向导自始至终都负责驾船跟踪“猎物”。

大鱼到手后,两人用相机记录下了那珍贵一刻。出于保护研究的目的,向导给鱼装上微型芯片后将之放生。

向导说,那条鱼约有100岁,虽然那条河里有比那更大的鱼,但这是他一年多来看到的最大的鱼。(据新华社专电)

这则小故事给你什么启示呢? 附:资料

人鱼奇缘!英国一男子捕获巨鲤放生14年后再重逢

英国钓鱼爱好者蒂姆·考森(Tim Cosens)近日在肯特郡的坦布里奇韦尔斯一渔场与14年前在同一处相遇过的一条巨型鲤鱼重逢,这条鲤鱼的体重已达到当年的两倍,考森抱着这条鲤鱼用14年前同一个姿势拍了一张纪念照片。考森说,再次见到这条鱼就像遇到了老朋友,估计它已经有20岁。此后他再次把这条巨鲤放生。

1999年考森第一次捕获重26磅的鲤鱼

考森再次捕获这条鲤鱼其重量已达54磅

依托文本,巧抓读写结合点 篇3

关键词:钻研教材;读写结合点;表达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是最好的范文,为读写结合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材料。因而依托教材,巧抓读写结合点可以有效地让学生做到读写结合。及时总结课文中好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训练,既可提高学生对所学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且让学生不会产生写的畏难情绪。

一、抓住省略号进行拓展,读写结合,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在教学诗歌《太阳是大家的》的第二节时就抓住最后的省略号,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最后的省略号表示什么?(太阳还做了许多的好事,没有说完。)她还会做哪些好事?让我们跟随着图片来到大海边、森林里、校园中、草地上……(课件展示:组画)你们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现在,让我们都来当当小诗人,展开想象,仿照这种句式写写:(课件展示:我也来当小诗人)

一天中太阳做了多少好事:

她_____________________,

她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于巧妙地抓住了本课的读写结合点,既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又让学生有了一种成功的喜悦,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

二、抓住课后的“泡泡”问题,启发思考,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后,我紧紧抓住课后设计的“泡泡”问题:“我想对别的国家里的小朋友说几句话……”启迪学生思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表达丰富:“亲爱的各国小朋友,你们好!我们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是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我们应该和睦相处。”“太阳是我们大家的,世界也是我们大家的,让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快乐成长吧!”“亲爱的小朋友,那红红的太阳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我们每天迎着温暖的朝阳上学,踏着日落放学回家,多么快乐和和幸福啊!”……

教材中不乏读写训练点,只要我们挖掘并巧妙地抓住它,平时坚持落实训练,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

三、在阅读教学中,把握写的契机,调动写的情趣

1.抓精彩段落,给学生提供仿写空间

从现今的教学成功案例和教学实践证明,仿写顺乎小学生模仿心理,能把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起来,是小学作文教学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只要引导得法,扬其利,避其弊,仿写就不会束缚学生思维,一些消极作用完全可以避免。引导学生在作文时借鉴名篇的某些情节,学一学名家的语言表达技巧和风格,时间长了,就能在写作时找到自己的感觉,同样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里的仿写不光是内容的仿写,更是表达方法的模仿。

2.抓贴近学生生活的篇章,让学生随心所欲进行片段描写

生活即文章,当一些和学生的生活贴近的文章出现时,很易勾起学生对自身生活片段的回忆,如,学习了《冬阳·童年·骆驼队》,放过牛、羊的学生就会想起自己也曾看到牛、羊吃草的情形;学习了《祖父的园子》就会回忆自己跟随家人在自己园子嬉闹的情景;学习了《童年的发现》,学生也会想起自己的发现……此时学生会情不自禁地在课堂就和同桌说起来,此时不妨让学生动手写上一段,然后在全班展示一番,那是很让学生心动的一刻。

3.对文本欲言又止处进行拓展

影视剧常常会给我们留下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最终会是什么结局,它就不告诉你,其实编导也许无法决定,于是乎给观众留下了更多想象的空间。阅读教学中文本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诸如,《桥》中“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他要喊什么呢?此时学生也想知道,于是放手让学生写的机会又来了。

阅读教学中依托教材、巧抓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了众多写的机会,只是由于我们往往忙于完成我们既定的教学任务,而不敢给学生多的写的时间,一课一得我想应该是我们应大胆追求的。

五年级下册《我想》的教学片段:

师:理想是我们每个人前进的方向,现在你们能告诉大家此时你的理想吗?

生:我想当一名医生。

生:我想当一名警察……

师:由于年少,我们的理想或许每天还都在变化着,更有胜者我们每天愿望都会不一样,眼前你希望什么愿望能实现呢?

生:我想变成一只小鸟,自由飞翔于蓝天。

生:我想成为一朵小花,点缀春天。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读高洪波的《我想》,读完后你是否也想学着作者写两句呢?

生自由朗读,有了前面的教学铺垫,学生自读如此贴近自身思想和生活的内容,仿写两句完全是有兴趣的。

不管诗的质量高低,我们要的更多的是学生习作的兴趣。这篇课文教学下来,学生书也读了,诗也写了;既感受到文中孩子童年生活的快乐,也在习作中回顾了自己的童年的快乐,更体会到了写作的快乐。相信学生,大胆放手,依托教材,巧抓读写结合点总能给我们带来意外的惊喜。

课堂练笔改变了阅读教学“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局面,使阅读教学既重吸收又重表达。语文教学要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整体推进。正如叶圣陶先生说过的那样:“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文本中出现的经典、精彩的语段,教师应引领学生反复“含英咀嚼”,同时也要巧妙地抓住语言学习的“练点”,进行练写,这也是使学生丰富语感,积淀素养的重要途径。读写并重、读写互促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找读写训练点简单,可如何指导才是重点,它对老师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读写结合要找准结合点。美国著名教育家特尔雷提出“为迁移而教”的主张。迁移者,即举一反三,内中不乏创造。找准读写的结合点,在结合点上浓墨重彩做文章,便是“巧”学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刘国正.作文漫谈[J].作文丛刊,1981(02).

找准读写教学结合点 篇4

一、把握课程标准, 增强读写结合的急迫感

《语文课程标准》之二“阶段目标”对“作文”的要求分别是:“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1———2年级) ;“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语” (3———4年级) ;“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6年级) ;“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 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 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 进行改写” (7———9年级) 。可见, 《语文课程标准》对各阶段作文目标都有“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要求。

从教材编排结构看, 语文新教材每单元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四大板块, 每单元的阅读部分所选课文都有一个共同点 (如话题、情感、写作特点等) , 而写作训练总是围绕本单元的“阅读”共性来安排内容。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为例, 第一单元的5篇课文都是“展示作者或他人成长历程”的文章, 编者为第一单元设计的写作话题是“成长的烦恼”;第二单元的5篇课文都表现了爱国主义主题, 这一单元的写作训练就相应地被确定为“黄河, 母亲河”话题作文;第三单元5篇课文都是以古今中外杰出人物的感人故事为内容的作品, 本单元的作文是“请以你最崇敬的名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第四单元的《社戏》、《安塞腰鼓》、《竹影》、《观舞记》和《口技》都以“艺术”为题材, 写作训练也相应地围绕“某一剧种”、“某一出展开论述;第五、六单元也是类似情况。由此可见, 从教材编排角度看, 编者是把读与写当作一个有机整体来看待的。因此, “读写结合”的教法也是符合新教材编写意图的。

从目前作文教学的现状看, 作文教学不尽人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由于读写脱节, 导致学生作文无话可写、空话连篇甚至怕写作文的现象普遍存在。

叶圣陶说“阅读得法, 写作能力亦随即增长。”宋代朱熹也说在《观书有感》一诗中以“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喻书中内容之所以精湛, 是因为作者有丰富的写作源泉。对于成人来说, 生活和阅读是写作的两大源头, 但对于涉世不深的青少年学生来说, 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精钻细研教材, 找准以读促写的结合点

从《语文课程标准》看, 读与写的结合点应该是两者有内在关联的侧重点。如:小学低年级的读写结合点是:学习字词是阅读的侧重点, 而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词语则是写话的重点;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读与写的结合点是: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以及练习扩写、缩写、续写、改写等。因为上述写作活动的前奏必须是阅读, 否则就无法进行写作 (如:写读书笔记和改扩写练习必须先读后写, 边读边写, 而写常见应用文则离不开阅读过程中对表达方式、文学体裁的研究) 。

从具体教材看, 每单元选文和本单元写作训练的共同侧重点就是本单元读与写的结合点。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为例, 阅读部分和单元作文本单元的读写结合点。

此外, 就每一篇课文而言, 由于各具特色, 每一篇课文又都是读写结合的载体。比如:有的课文条理性强、叙述顺序清晰, 就适合随课进行谋篇布局的训练;有的课文主题鲜明, 就适合进行确定文章中心的训练;有的课文用词准确活泼, 就适合进行遣词造句的训练;有的课文人物塑造典型生动, 适合进行刻画人物形象的训练;而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类课文, 题目中就已经透射出许多信息, 适合进行审题方面的训练。

三、精心设计训练, 抓住读写迁移的突破口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学生能力的发展取决于阅读能力。”所以, “读”的目的应定位在发展能力上, 包括发展学生“写”的能力。写作能力的重点是运用语言的能力, 写作者必须具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语言进行写作, 而语言的内化则需要不断的训练来实现。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富有科学性、趣味性的读写训练, 就是抓住了读写迁移的突破口。

读写迁移的目的是在读懂的基础上运用。所以, 精心设计训练, 让学生读出词法、读出句法、读出语法、读出感情, 就会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设计训练时可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通过训练让学生理解思路, 抓住重点, 整体把握和编写提纲。

(二) 通过训练让学生逐步体会词句的准确用法和在特定环境中的作用。并学会积累、感悟、运用学过的语言材料。

(三) 在训练中, 要逐步让学生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等表达方式;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体会其各自的特征。

(四) 通过训练, 使学生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修辞知识和文学常识, 体会课文的表达效果。

读写结合教案设计 篇5

柳林七小 杜莺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结合有关词语理解句子。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清天安门广场各建筑物所在位置。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读通长句子;结合有关词语理解句子。教学准备: 小黑板、照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吗?谁能说说北京有哪些让你难忘的地方?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出示自己在天安门广场上的相片,引入:今天,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去参观天安门广场。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提自学要求:(1)借助课文注音把课文读正确,尤其是长句子和带生字的句子要反复多读几遍,看清生字字形,读准生字字音。

(2)把生字词画出来多读几遍,尝试理解,不懂的词可做上记号。(3)标出段落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1)认读生字词。

(2)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3、默读课文,想想每一节说了什么意思,指名说 思考哪些段落的意思相近,可以合并成一段 第一段(第1节)交代了天安门广场的位置和特点。第二段(2—3节)介绍了广场上雄伟壮丽的建筑物。第三段(第4节)写了天安门广场特殊的政治地位。第四段(5—6节)着重写了天安门广场上的两大突出景观。

三、指导写字

1、讲解字形。

博:左右结构的字,左边小右边大,右上的部分写得扁一些,下边的“寸”要托住上边的部分。

2、学生描红、仿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六自然段。

2、读懂课文,了解天安门广场建筑物壮观辉煌的景观,知道天安门广场是新中国的象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1、理解广场为什么令人向往。

2、理解“五星红旗和旭日一同升起”这句话的意思。教学准备:牙膏盒、墨水盒、三个小药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精读课文

1、教学第一节

(1)指名读,说说天安门广场的地理位置(2)画出表现广场特点的词:最宽广、最壮观

过渡:作者为了突出天安门广场“最宽广、最壮观”的特点,主要写了天安门广场哪些主要的景物和场景呢?我们接着看课文。

2、教学第二段(2—3节)

(1)天安门广场到底有哪些雄伟的建筑物呢?(A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B介绍毛主席纪念堂C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人民大会堂)学生拿出准备的教具,边读边摆,理清广场上建筑物的方位关系。(2)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她雄伟壮丽?理解:雕梁画栋汉白玉华表蟠龙花纹格外挺拔

(3)指导朗读,用赞美的语气读。

3、教学第四节

(1)指名读,说说为什么说“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2)通过第一句和二三句的因果关系理解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把第一句和第四句联系起来,理解“无比向往”的原因。(4)指导感情朗读

4、教学第四段(5—6节)

(1)指名读5、6自然段,其他同学你认为天安门美在哪?划出有关句子,自己品味一下。交流中引导学生理解“曙光、晨曦、雄姿、旭日”等词语。

(2)指导朗读:看到国旗缓缓升起时,你心理有什么感想?看到天安门广场这么美好的景象,这么热闹的场面,同学们你的心理又感到怎样?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学生练习朗读。(3)练习背诵

三、总结课文

这篇课文从两方面介绍了天安门广场,前半部分讲了广场建筑的雄伟壮丽,后半部分讲了广场地位特殊,意义非凡。

四、布置作业:背诵四、五两节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2、在学习课文中场面描写的基础上,练笔写仪仗对清晨升国旗时的场景。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片段练习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读课文

2、指名背课文四五六三节

二、巩固练习形近字辨析组词

冻()袖()博()谈()栋()油()搏()淡()

三、片段练习

学习第六自然段的写法,写一个欢庆场面

1、讨论第2、3自然段的写法边读书边作记号用∽∽∽∽划出表示事物的词。用---划出表示方位转换的词。

2、小结:这是转换方位的一种,即从一种景物开始逐步承接转换。写一处景物常常运用这种方法。

3、讨论第三自然段的写法。

4、小结:第三小节以广场为中心向四周转换。在描写某处建筑物时运用这种方法条理会更清晰。

现代文阅读教学的读写结合点 篇6

在批阅学生作文时,笔者发现学生普遍存在描写不够细腻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在阅读教学中,以《坐在最后一排》中的心理描写为例,为学生介绍了一些切实、具体、操作性强的描写技巧,以此提高学生的描写能力。

《坐在最后一排》写的是学生在新老师的引导下一步步走出自卑的阴影,变得自信、努力、上进的故事。文中材料贴近学生生活,心理描写十分细腻,是一个极佳的读写结合的范本。

一、通过词语和行为表现心理

“上小学时,我一直是个自卑的女孩,因为丑,因为笨,因为脾气倔强、性格孤僻和同学们合不来,每次调座位,老师都把我安排到最后两排,只因为班上有好学生才有资格坐前排这个不成文的规定。到后来,虽然我个子很矮且是全班视力最差的一个,但我索性赌气似地主动要求老师把我固定到最后一排去。”

在这一语段中,“自卑”一词直接点明“我”的心理状态,而“但我索性赌气似地主动要求老师把我固定到最后一排去”一句则通过人物的行为表现出了“我”自暴自弃的心理。从中可以归纳出表现人物的心理的两种方法:第一,通过词语直接表现;第二,通过行为间接表现。

二、通过呈现心理活动表现心理

“后来,班主任调走了,年轻漂亮的白老师接任。她说她对每个同学的情况都能知道得明明白白。我不屑地瞧着她:她真有那么大神通?她会知道我近视吗?她知道我是赌气坐最后一排吗?她会知道……”

上面语段中除了采用词语直接表明“我”对新来老师的“不屑”,还将“我”当时的所思所想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对人物的心理更加感同身受。从中可以归纳出表现人物心理的第三种方法:将人物的内心活动具体呈现。

三、通过语言描写表现心理

“过了世界上最漫长也是最短暂的几分钟,我畏惧地等待着习惯性的雷霆暴怒,却惊奇地听见她轻柔的笑声:非常好,很有想象力。‘花骨朵们在树枝上聚精会神地倾听春天,多有灵性啊。可为什么不说‘倾听春天脚步呢?”

以往的“我”是自卑的,觉得自己丑、笨、脾气倔强、性格孤僻,是绝不可能站起来反驳老师的话语的。作者除了用“大胆”一词直接概括出“我”的心理,还用一句语言描写“有时候春天是没有脚步的,是披着绿纱乘着风来的”让我们切实感受到“我”的大胆。从中可以归纳出表现人物心理的第四种方法: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表现出其心理。

四、通过层层递进的词语表现心理

“她没有说话,轻轻拍拍我的头,走上讲台用我的练习本讲起了造句。那半个小时使我第一次感到快乐、幸福、晕眩和陶醉。”

此句中,作者在表现“我”第一次受到白老师关注时的心理,运用了“快乐、幸福、晕眩和陶醉”四个词语,但并不显得重复啰嗦。这四个词语层层递进地传达出我内心的快乐与喜悦。从中可以归纳出表现人物心理的第五种方法:用几个概括性词语层层深入描摹人物的同一种心理。

五、通过神态描写表现心理

“‘这次考试,同学们普遍不错。特别是乔小叶,坐在最后一排,眼睛还近视,可她不怕困难努力进取,终于取得好成绩。我不但要给她应获的获品,还要给她一份特别奖励——坐在第一排中间座位上!希望同学们向乔小叶学习,世界上有最后一排的座位,但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我的热泪汹涌而出。”

此句中对“我”的神态描写“热泪汹涌而出”能表现出“我”当时激动的心理。从中可以归纳出表现人物心理的第六种方法:通过对人物的神态描写表现出其心理。

六、通过不同词语表现复杂心理

“每当她带着清香的气息在我身后停下时,每当她弯下腰接近我低低地说话时,每当她带着微微的笑容慢慢离去时,我都感到从未有过的紧张、激动、惭愧和快乐。”

作者在表现“我”的心理时,用了几个概括性词语,但与方法五。这几个词是不同方面的,表达的也是不同的心理,通过这些词可以表现出我当时心理的复杂。从中我们可以归纳出表现人物心理的第七种方法:用几个概括性词语从不同方面描摹人物的复杂心理。

七、以他者神态动作语言折射心理

在第六点所引用的例句中,作者还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描写出白老师关心“我”的情状。无论是“带着清香的气息在我身后驻足”,还是“弯下腰低低的说话”,都折射出“我”的喜悦与激动之情。其实,这种用法在古诗文中也有体现。例如,《小石潭记》中的“似与游者相乐”,《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山光悦鸟性”,这两句中鱼“乐”、鸟“悦”其实都折射出观察者的情感。既然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可以表现出人物的心理,那通过观察者眼中他人的神态、动作、语言也可以表现出观察者的心理。从中我们可归纳出表现人物心理的第八种方法:通过对他人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折射出人物的心理。

以上八种方法可以归纳为直接表现与间接表现两大类。方法一、三、五、七都直接表现表现人物心理的方法,方法二、四、六、八都是间接表现人物心理的方法。通过《坐在最后一排》这样一篇短文,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出八种将人物描写细腻的方法。通过以上例句,我们也可以看出,八种方法往往不是单独使用的,而是两三种配合使用的,这样能增强表现力,让读者感同身受。

在教师的指引下,经过如上的分析与归纳,引导学生明确这八种心理描摹的方法,然后再让学生将其运用到写作当中去,这样学生就再也不会觉得将人物描写得细腻是一件难事了。运用以上做法,使学生既掌握分析人物心理的方法,也掌握了表现人物心理的方法,真正做到了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大“重头戏”,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二者是一对密不可分的逆过程。然而,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与“写作”结合得并不够密切。其实,教材中的课文或者是经典的阅读材料都可以作为学生写作的范例。教师要从中挖掘有益的材料进行读写结合训练,从而提升训练的效果。读写结合的教学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从阅读中归纳写法,进一步指导写作,给学生以有力的抓手,是以读促写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依托文本, 巧抓读写结合点 篇7

一、抓住省略号进行拓展, 读写结合, 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在教学诗歌《太阳是大家的》的第二节时就抓住最后的省略号,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最后的省略号表示什么? (太阳还做了许多的好事, 没有说完。) 她还会做哪些好事?让我们跟随着图片来到大海边、森林里、校园中、草地上…… (课件展示:组画) 你们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现在, 让我们都来当当小诗人, 展开想象, 仿照这种句式写写: (课件展示:我也来当小诗人)

一天中太阳做了多少好事:

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

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于巧妙地抓住了本课的读写结合点, 既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 又让学生有了一种成功的喜悦, 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

二、抓住课后的“泡泡”问题, 启发思考, 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后, 我紧紧抓住课后设计的“泡泡”问题:“我想对别的国家里的小朋友说几句话……”启迪学生思考, 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表达丰富:“亲爱的各国小朋友, 你们好!我们虽然肤色不同, 语言不同, 但是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 我们应该和睦相处。”“太阳是我们大家的, 世界也是我们大家的, 让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快乐成长吧!”“亲爱的小朋友, 那红红的太阳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我们每天迎着温暖的朝阳上学, 踏着日落放学回家, 多么快乐和和幸福啊!”……

教材中不乏读写训练点, 只要我们挖掘并巧妙地抓住它, 平时坚持落实训练, 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

三、在阅读教学中, 把握写的契机, 调动写的情趣

1.抓精彩段落, 给学生提供仿写空间

从现今的教学成功案例和教学实践证明, 仿写顺乎小学生模仿心理, 能把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起来, 是小学作文教学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只要引导得法, 扬其利, 避其弊, 仿写就不会束缚学生思维, 一些消极作用完全可以避免。引导学生在作文时借鉴名篇的某些情节, 学一学名家的语言表达技巧和风格, 时间长了, 就能在写作时找到自己的感觉, 同样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里的仿写不光是内容的仿写, 更是表达方法的模仿。

2.抓贴近学生生活的篇章, 让学生随心所欲进行片段描写

生活即文章, 当一些和学生的生活贴近的文章出现时, 很易勾起学生对自身生活片段的回忆, 如, 学习了《冬阳·童年·骆驼队》, 放过牛、羊的学生就会想起自己也曾看到牛、羊吃草的情形;学习了《祖父的园子》就会回忆自己跟随家人在自己园子嬉闹的情景;学习了《童年的发现》, 学生也会想起自己的发现……此时学生会情不自禁地在课堂就和同桌说起来, 此时不妨让学生动手写上一段, 然后在全班展示一番, 那是很让学生心动的一刻。

3.对文本欲言又止处进行拓展

影视剧常常会给我们留下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 最终会是什么结局, 它就不告诉你, 其实编导也许无法决定, 于是乎给观众留下了更多想象的空间。阅读教学中文本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诸如, 《桥》中“老汉似乎要喊什么, 猛然间, 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他要喊什么呢?此时学生也想知道, 于是放手让学生写的机会又来了。

阅读教学中依托教材、巧抓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了众多写的机会, 只是由于我们往往忙于完成我们既定的教学任务, 而不敢给学生多的写的时间, 一课一得我想应该是我们应大胆追求的。

五年级下册《我想》的教学片段:

师:理想是我们每个人前进的方向, 现在你们能告诉大家此时你的理想吗?

生:我想当一名医生。

生:我想当一名警察……

师:由于年少, 我们的理想或许每天还都在变化着, 更有胜者我们每天愿望都会不一样, 眼前你希望什么愿望能实现呢?

生:我想变成一只小鸟, 自由飞翔于蓝天。

生:我想成为一朵小花, 点缀春天。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读高洪波的《我想》, 读完后你是否也想学着作者写两句呢?

生自由朗读, 有了前面的教学铺垫, 学生自读如此贴近自身思想和生活的内容, 仿写两句完全是有兴趣的。

不管诗的质量高低, 我们要的更多的是学生习作的兴趣。这篇课文教学下来, 学生书也读了, 诗也写了;既感受到文中孩子童年生活的快乐, 也在习作中回顾了自己的童年的快乐, 更体会到了写作的快乐。相信学生, 大胆放手, 依托教材, 巧抓读写结合点总能给我们带来意外的惊喜。

课堂练笔改变了阅读教学“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局面, 使阅读教学既重吸收又重表达。语文教学要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整体推进。正如叶圣陶先生说过的那样:“阅读是吸收, 写作是倾吐。阅读和写作, 吸收和表达, 一个是进, 从外到内, 一个是出, 从内到外。”文本中出现的经典、精彩的语段, 教师应引领学生反复“含英咀嚼”, 同时也要巧妙地抓住语言学习的“练点”, 进行练写, 这也是使学生丰富语感, 积淀素养的重要途径。读写并重、读写互促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找读写训练点简单, 可如何指导才是重点, 它对老师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读写结合要找准结合点。美国著名教育家特尔雷提出“为迁移而教”的主张。迁移者, 即举一反三, 内中不乏创造。找准读写的结合点, 在结合点上浓墨重彩做文章, 便是“巧”学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读写结合点 篇8

一、发展故事情节

有些课文在结尾猛然收笔, 言已尽而意无穷。学生读到此处, 往往觉得回味无穷, 心中有言, 不吐不快, 而这正是绝佳的读写结合点。在《徐悲鸿励志学画》一课中, 结尾是那个外国学生给徐悲鸿道歉的情景, 最后他找到徐悲鸿, 鞠了一躬说:“我承认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看来我犯了一个错误, 用中国话来说, 那就是‘有眼不识泰山’。”戛然而止, 意味深长。而徐悲鸿的反应却只字未提, 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于是我激发学生发展一下故事情节:徐悲鸿听了这个曾经羞辱过他而现在又向他道歉的外国学生的话, 会说些什么呢?请写下来。有的学生还在忌恨他前面的傲慢无礼, 写道:“不知是谁说过, 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现在干什么又来道歉呢?”有的学生则大义凛然地写道:“不必了, 中国是弱国, 我们中国人自然会受到你们的轻视, 我能理解。但我要告诉你的是, 中国人决不比任何外国人差!”有的学生则表现出了徐悲鸿的大师风范:“算了算了, 中国也有句俗话:‘知错能改, 善莫大焉’, 过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我只是想让你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学生对徐悲鸿爱国的思想有了更深刻地认识, 徐悲鸿这一人物形象在学生心中也更丰满了。

二、给插图配上文字

课文的插图是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能够形象地帮助学生更生动地理解课文内容, 有些插图也可以成为阅读课上的读写结合点。在《虎门销烟》这一课中, 有一幅林则徐的雕像图, 只见林则徐身着朝服, 头顶官帽, 项挂链珠, 端坐于基座上, 目视远方, 手捻长须, 威武正气。我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插图后, 问道:如果此刻你就站在林则徐爷爷的这尊雕像前, 回想起他虎门销烟的英雄壮举, 你会想些什么, 说些什么呢?有的学生对林则徐表示钦佩:“林则徐爷爷, 再那样一个内忧外患的年代, 你能够顶着国内外的巨大压力, 销毁了两百多万斤鸦片, 长了国人志气, 灭了列强威风, 我真敬佩您!”有的学生联想到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后却被清政府革职发配新疆而感到惋惜与愤恨:“林则徐爷爷, 虎门销烟是您的英雄壮举, 更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值得自豪的事, 但对您这样一位大功臣, 软弱无能的清政府却只知道卖国求荣, 还把您发配到边疆, 我真替您惋惜呀!”有的学生则表达了自己远大的报国理想:“林则徐爷爷, 列强之所以敢于侵略中国, 正因为清政府的闭关锁国、软弱无能, 我们要努力学习, 长大后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 才能永远让祖国立于不败之地!”学生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心溢于言表, 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着自己发自肺腑的铮铮誓言, 此刻, 教师的讲解是多余的, 再精确地中心思想的总结也是苍白而无力的。

三、仿写文中的排比句

写景的课文一般多用排比, 文彩华丽, 气势如虹, 读来琅琅上口, 景物跃然纸上, 美不胜收。比如《九寨沟》这课的第四自然段, 连续使用了四个“也许”句群, 描写了体态粗壮的金丝猴、善于奔跑的羚羊、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行动敏捷的小熊猫, 勾勒出一幅妙趣横生的野生珍稀动物园, 让人产生一种神秘的探险欲。文中对这些珍稀野生动物的描写十分传神, 正好可以让学生模仿学习描写动物。于是, 我引导道:课文中介绍了四种动物, 你猜一猜, 九寨沟的林深叶茂处, 还可能会碰到哪些动物呢?它们又在干什么呢?于是, 学生笔下便诞生了这些可爱的小精灵:“也许, 会有一只美丽善良梅花鹿在不远处草丛里正小心翼翼地向你张望, 等你走过去, 它已不见了踪影。”“也许, 你会发现你身旁的大松树上跳跃着一群活泼机灵的小松鼠, 它们正在开心地做着它们属于它们自己的游戏。”“也许, 你还会发现一只色彩艳丽的鸟儿站在一根细细的树枝上一会儿耐心地梳理着自己的羽毛一会儿唱上一两句, 可是你连它的名字都叫不出来呢!”……学生无穷的想象力让九寨沟这个野生动物园的动物品种极大地丰富了。

四、填充省略的内容

课文中常常会碰到省略号, 其实省略号也是一处读写结合点。省略号在省略课文内容让行文变得简洁的同时也给读者带来了遐想的空间, 而此处也可以进行小练笔。《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的第一自然段, 讲述了一个寒冷而黑暗的无火世界———“没有火烧烤食物, 只好吃生的东西, 没有火来照明, 就只好在那无边的黑暗中, 度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夜晚……”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完这一段后我追问道:省略号在这里是什么意思?那个没有火的年代里, 人们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呢?学生再一次发挥了它们丰富的想象力:“没有火, 人们只好喝冷水, 好多人都因此而得了病。”“没有火, 就没法烧制砖块砌房子, 人们只能生活在又阴有冷的山洞里。”“没有火, 人们只好忍受野兽的欺负, 甚至被野兽当作食物吃掉。”“没有火, 冬天简直无法忍受, 过一个冬天都会冻死很多人。”……这些事例的补充为理解后文普罗米修斯因盗火而遭罪的英雄壮举作了更深入地认识和情感上的铺垫, 从而为更好地理解课文主题打下了伏笔。

读写结合点 篇9

一、从故事的结局入手———有意味地续写

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许多课文结尾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依据原文,进行创造性地续写,对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合理性思维,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安恩和奶牛》的读写训练可以这样环节设计:

发挥想象 续写结尾

小说结尾安恩对自己不卖奶牛作出解释后,集市上的人会有什么不同的反应呢?请用本课学到的刻画人物的方法,展开想象,为小说续写一个结尾。

再如小说《窗》的结尾“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小说至此就戛然而止,此时这位病人怎么想?怎么做?写作训练环节也可以这样设计:

入情入理 放飞想象

“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小说至此就戛然而止,此时这位病人怎么想?怎么做?以后又会怎么样呢?请你发挥想象对结尾进行续写,看谁写得最有深意、最有创意。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想象,不仅是想象力的训练,更是对课文思想主题的进一步深化、净化和升华。

二、从省略处入手———有趣味地补写

如在学习《斜塔上的实验》时,文中写到:“教授们穿着他们的紫色丝绒长袍,整队走到塔前。学生们和镇上的很多人则走在这些人的前面。大家吵吵嚷嚷,兴高采烈,准备看伽利略出洋相,对他的人格宣判死刑”。我顺势让学生想象一下:大家吵吵嚷嚷的内容会是些什么呢?你能否将他们谈话的内容具体再现出来呢?然后请一组同学模拟吵吵嚷嚷的场面。学生在趣味中感受到了当时反科学的习惯势力的强大与可怕,更深刻地感受到伽利略坚持真理的可贵精神。

三、从优美的词、句入手———有诗味地仿写

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我们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大多数是名篇佳作,教师要就选材立意、布局谋篇、语言运用、表达方式等在课内给予点拔,课外阅读中给予引导,鼓励学生进行仿写。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精心品味,这种品味不仅要让学生读通读透,更应指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悟出写法,领会意图,进而学会运用。同时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品词品句,也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词汇。再如在学习朱自清《绿》时,引导学生品味那两句优美的联想: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能明眸善睐了。在品味鉴赏的基础上让学生也进行联想仿写一句。

四、从文章的感情入手——有情味地抒写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说的就是教学要引领学生进入描写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达到亲情、生情的目的。我在《囚绿记》教学中进行了这样一个读写结合设计:

化“我”入文 体验情感

离开北平,作者依然怀念着他的“绿友”,希望有一天能和它重见。但作者惨遭日军杀害,最终无法相见。假如作者在被囚的狱中又怀念起这位“绿友”,他会说些什么呢?

请揣摩作者当时的情感,用作者的口吻以“蓦然,我又想起了你”为开头对这位绿友说一段话。

学生通过之前对文本的品读理解,逐步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此时创设一个特定的情境,引发学生对作者的理解、对常春藤的情感,这不失为一个既能深化文本理解,又能促进写作感悟的绝佳读写结合契机。

五、从文章的体裁入手———有韵味地改写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天性是诗人。”然而,当今的语文教育,一条似乎成文的禁令———“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把许多可能的诗才没商量地给埋没了。学生的诗性慢慢走向衰颓,心灵空间日趋狭小。我们何不让读与写诗意地结合,让他们在诗意的海洋中吟咏性情,在文学的殿堂里徜徉精神,如此既可以检测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准确程度和深度,又强化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可谓一举两得。

如在学习魏巍回忆性散文《我的老师》时,我在教学最后一个环节进行了这样的设计:

师恩难忘 诗意表达

本文的感情波澜不是荡漾在字面上,而是蕴含在平平实实的字里行间,好像一股涓涓细流,绵长深远,每件事无不染上浓重的抒情色彩。

请你拿起手中的笔,用诗的形式改写文章的一小节,充满诗情、诗意地再现这令人难忘的师生情。

学生当堂习作:

(1)假期的盼望/幻成对老师的思念/不经意间/又浮现出老师的脸庞

激荡起一串温暖的回忆/淋湿了孩子的眼眶

(2)默默地注视/化成无声的送别/你是否察觉/一个孩子的不舍

漫长的夏夜/梦中寻你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我也一千次地确信苏霍姆林斯基思想的正确性,为了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让我们大胆探索,默默努力吧!

摘要:阅读和写作紧密相联,要将二者有机结合,应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蕴含丰富的情感因素、独特的写作技法、优美的语言文字等宝贵资源,指导学生有情有味地进行读写训练,让学生在充满意味、趣味、情味、诗味、韵味的读写训练中,真正提升读写能力,具备较高的语文综合素养。

读写结合点 篇10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主渠道, “创建高效课堂”是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系统地研究教学的高效性理论, 努力形成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体系, 用以指导学生进行高效学习, 最终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建构主义的提出者、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儿童在与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 从而使自身内部世界的知识得到发展, 这涉及两个基本过程: 同化和顺应。在皮亚杰研究的基础上, 斯滕伯格和卡茨等人则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知识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 一) “高效课堂”属于“有效课堂”

依据皮亚杰理论, “有效课堂”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第一境界, “高效课堂”更符合时代和个体的价值取向, 其显性标志是: 课堂教学既有课程内容选择上的广度和深度, 又有课程实施安排之上的密度和适度, 还有课程组织落实上的力度和效度。也就是说, “高效课堂”要做到信息量大, 思维含量高, 情感培育要真正触及人格和灵魂。

建构主义认为, 教学理论更关注学习者如何建立有利于学习者主动探索知识生成和发展的情景。教学过程被看作是“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 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建构理论还提出, 有效教学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引导学习者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保持有效互动, 并为学生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保障, 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的真正了解。建构主义理论的深入发展揭示了学习的规律, 成为探索课堂模式的依据。

( 二) 高效课堂要重视模式探究

依据建构主义的理论, 构建高效课堂, 教师必须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的工作重心由自我的认同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因此, 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必须实践新思路、新手段, 意即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初读———品读———练写”的模式探究。以语言文字训练为抓手,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学习的能力; 读写结合, 全面提高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时效, 构建和谐、发展的高效课堂。

“初读———品读———练写”的模式, 探讨了三步教学: 首先, 从语言文字入手, 把握文本内容, 有效引导学生通过文本的语言形式了解文本的认知点;其次, 抓牢语言文字的品读体验, 培养发展学生的品词析句, 感悟理解等阅读能力;再次, 巧妙寻找读写结合点, 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实践, 提高习作能力。具体到实践, 就是关注文本的内容、语言形式、表达方法, 增强、丰富语言文字运用的意识。如低年级运用词语说话、写话, 抓住常用句式、有特点的句式进行迁移运用。中高年级结合文本的内容、语言、段式、文章的写法, 设计灵活多样的小练笔。一句话, 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学习语言, 在文字运用中学习文字。

二、依托文本, 实践读写训练

随文练笔, 是2011版课标学习后很多老师的共识。这样做, 聚焦的是语言文字的运用。但是, 受学生现有经验及学生原有积累的影响,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参差不齐。因此, 教师必须大力改进字词教学、加强文本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激活学生自主表达的欲望,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解决生活所需的实用的表达能力, 构建高效课堂。

( 一) 品词析句, 领悟文本奥妙

如《桥》一课, 作者应用了大量的短语, 渲染情境的紧张气氛。可以让学生反复诵读, “像泼, 像倒。”大致理解雨大。接着, 教师创设多种情境, “乌云满天, 紧接着, 雨”生接读“像泼, 像倒! ”; “雷声阵阵, 紧接着”生接读“像泼, 像倒!”“雨点儿敲击着地面, 紧接着”生接读“像泼, 像倒!”在不同的情境中理解雨大, 情况紧急, 充分领会在这样紧张的气氛中, 这样的生死关头, 老支书的镇静, 舍己为人是多么的可贵, 领悟语言表达的魅力。最后, 创设自己考试前, 或比赛前的紧张的情境, 引导学生适当应用短语, 写出自己的紧张, 领会语言表达的魅力。再如《临死前的严监生》, 先让学生充分领会课文中守财奴的动作、神态的特点, 而后深入领会作者为什么吝于严监生的语言描写, 理解依据文本的情境选择适当的方法。让学生试着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的特点, 迁移写老师的眼睛, 妈妈的手、奶奶的嘴的片段, 了解细节描写的奥秘。体现了教师在课程实施安排之上的密度和适度。

( 二) 延续文本, 尝试语境补白

对故事进行续写, 或对人物进行评价, 或对欲说还休的补白, 或设身处地地以文中人物语气进行写作, 不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如《金色的鱼钩》教学后, 让学生写“如果你是博物馆的解说员, 对来参观的少先队员, 你会说些什么?”如教学《杨氏之子》后, 写一写杨氏父亲回家后, 杨氏之子如何介绍自己与孔君平的对话, 更加深刻地体现杨氏之子的智慧。但是, 续写、改写、换写必须与文本的表达风格相吻合, 才能让阅读教学做到高效, 读与写相辅相成。体现了课程组织落实上的力度和效度。

( 三) 模仿样式, 尝试参照习作

好的文本都是好的参照物, 都具有典型性和多向性。教师应该导在适合时、合适处, 才能方法在课堂, 功夫在课外。如一老师在教学《牧场之国》后引导模仿写“_______这就是真正的校园。”学生从朗朗的书声是真正的校园, 静谧是真正的校园, 环境整洁是真正的校园, 花草繁茂是真正的校园等去想象。学习课文的比喻、拟人、排比的写作方法, 实践言语表达的益处。

( 四) 拓展想象, 增强读写趣味

如想象孔君平与杨氏子见面的情境, 双方如何对话, 对话时的动作怎样, 神情怎样, 对话时双方的心理如何都可以写一写。还可以想象对话后第二次见面的情境, 双方见面时动作如何, 又进行了怎样精彩的对话。在练写中理解课文, 在练写中习得围绕人物特点, 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如教学《触摸春天》, 可以抓住安静“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 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想象安静到了哪些地方呢? 她来到了翠绿的山林, 看到_______; 她来到碧绿的草地, 看到_______; 她来到百花争艳的公园, 看到。从而理解安静对于春天, 对于生活, 对于生命的热爱。

三、增强信心, 把“准”读写点

( 一) 句中学, 模仿写作方法

如《穷人》一课, 作者应用了大量的省略号进行心理活动描写, 写出桑娜心情的忐忑不安。可以让学生模仿写法, 适当应用省略号, 写自己考试前后, 或比赛前后的紧张、矛盾的心里。充分领悟语言表达的魅力。再如, 《老人与海鸥》, 先让学生充分领会课文表达的海鸥对老人的深厚情谊是应用了动作、叫声、神态描写增强文字的表达效果;而后深入领会作者为什么对海鸥的语言进行描写? 这是依据文本的情境而应用的方法。让学生模仿写法, 迁移写自己喜爱的动物的眼睛, 动物的神态、动物的叫声的片段, 了解细节描写的奥秘。学生在读写中揣摩到了方法, 有了习作的热情。

( 二) 做中学, 尝试延续语境写作

如《鱼游到了纸上》一课, 作者抓住青年的动作、神态, 渲染青年对金鱼的喜爱和对画画的一丝不苟。我先出示“姑娘绣花”画面, 理解“细致”; 接着引导学生“工笔细描”一条金鱼:鱼眼睛怎么画? 鱼鳍怎么画? 鱼尾巴怎么画? 鱼鳞怎么画? 慢慢地画, 细细地品, 理解了“工笔细描”。最后, 出示练笔, 让学生用文字描写自己如何画金鱼的。因为有了工笔细描的过程, 学生对画面有了清晰的印象, 写起来就得心应手。读与写相辅相成, 课堂朴实高效。

( 三) 悟中学, 尝试参照表达

好的文本都是好的参照物, 都具有典型性和多向性。教师应该导在适合时, 合适处, 才能方法在课堂, 功夫在课外。如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可以初读理解, 课文讲的是雷利对和平的渴望, 对父亲的思念, 对战争的痛恨。接着, 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写一写: 春天的周末, 父亲怎么带你和妈妈去踏青? 家长会后, 父亲怎么教育你? 除夕夜晚, 父亲与全家共庆佳节, 会说些什么……领悟和平带来的快乐; 或引导学生想象: 父亲在维和部队怎样工作, 敌人的子弹射中父亲是怎样的情景……领悟战争带来的伤痛。应用文本, 尝试表达, 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欲望强烈, 运用语言文字实践的热情高涨。再如, 教学《我多想去看看》后引导学生模仿写北京城里“____________非常壮观。”学生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壮观, 鸟巢壮观, 天安门城楼壮观, 长城壮观等去想象。真正实践言语表达的益处, 体现课堂教学课程内容选择上的广度和深度,

俗话说, “三天不练口生, 三天不练手生, ”“滴水能把石穿透, 万事功到自然成。”有位作家说“反复操练是非常必要的, 你越多地将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他们就变得越自然。”这些名言警句都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真理:要全面提高表达能力, 必须多练;阅读课堂要“低耗高效、讲究策略”, 应该实践读写结合。

摘要:纵观目前的教学, 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教得辛苦, 学生学得也辛苦。理想的课堂应该是学生主动、积极、有创造性地表达的课堂, 是教师教得快乐、学生学得开心的“低耗高效、讲究策略”的课堂。因此, 为了向40分钟的课堂要效益,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必须优化教学模式, 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读写结合,高效课堂,探究,实践

参考文献

[1]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革命.

[2]高觉敷.西方心理学的新发展[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7, (103) .

[3]钟启泉.知识建构与教学创新——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及其启示.全球教育展望, 2006, (8) .

读写结合 绽放“色彩” 篇11

一、“读”文本,巧拟题,凸显色彩

“题好一半文。”文本中的题目是经过作者三番五次琢磨、推敲而拟定的。有的文本中的题目往往用描摹色彩的文字来突出文章的主题。例如:描写植物颜色变化的《金色的草地》,描写人物,借物喻人的《金色的鱼钩》、《绿色的办公室》、《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突出景物美的《西湖的“绿”》、《火烧云》、《五彩池》、《迎接绿色》,描写动物与人深厚的感情的《金色的脚印》……这些带有色彩文字的题目都是围绕文章的中心拟定的。比如,《金色的草地》叙述了“我”发现“草地颜色变化的秘密”:“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通过仔细观察,“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我”通过仔细观察,就解开了草地“颜色变化”的规律之谜。当学生通过学习,理解了文本内容,既懂得了作者拟题所用的“金色”的色彩词含义深刻,突出草地颜色变化,也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探寻大自然秘密的兴趣。

二、“学”文本,绘色彩,独具匠心

当题目巧用了色彩词,文章的内容也就用色彩来与题目遥相呼应,或突出景物美,或借物喻人,赞美人物的高尚品质。例如,《火烧云》一文的题目在描绘火烧云的颜色变化时,用了一个“烧”字,而文本就极其形象地描写了火烧云的特点:“红彤彤的,好像天空着了火”,以“着火”“火红”颜色作喻,语言鲜艳无比、光亮耀眼;接着再用四个“一会儿……”的排比句描写了火烧云的颜色变化极多,有红彤彤的、金灿灿的、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是天空中都有的颜色,文章中文题对应,不但描写了火烧云的颜色变化,也渲染了红霞飞舞、瞬息万变、目不暇接的“火烧云”奇妙景观。

三、“悟”文本,观美景,含蓄深刻

文本中有许多内容是描绘景物和描绘色彩的,而文章是通过对景物和色彩的描写来赞美人物的高尚品质。例如,《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是借写“绿绿的爬山虎”来赞美叶圣陶先生关心一位15岁的初中生肖复兴的高尚品质的。课文从叶圣陶先生亲自帮“我”认真批改作文,写评语,并约“我”来家里作客,与“我”谈心,对“我”寄予很大的期望来赞美叶圣陶先生的高尚品质。因为是在叶老先生家“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亲切地接见“我”,用了“大作家”接见“小男孩”,有着鲜明的对比,所以拟题为《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含蓄深刻,借景抒情,赞美叶老先生关心、爱护少年的可贵品质。又如,《绿色的办公室》一文,描写的是远处一片茂密的树林和近处一片碧绿的草地中有一个简陋的草棚。绿色的草棚呈“人”字形,草棚入口处直立的树杈上支着一根横木,吊着一口黑铁水壶,列宁坐在一根粗树桩上写文章。列宁就是在这样简陋的“绿色的办公室”里写出了“伟大的著作”。文章在“绿”色的映衬下,巧用鲜明的对比,赞美了列宁在艰苦的条件里,为革命作出的重大贡献。由此可见,文本的题目与内容用颜色的词语是要环环紧扣,相互融合,才能起到突出文本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

四、“细”观察,摹色彩,栩栩如生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需要细心观察,更需要理性思考,从而获取鲜活而丰富的写作素材。”由此可见,观察是写好习作的第一步。只有下马观花,才能写出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习作。例如《乡下人家》一文,作者通过仔细观察,生动地描绘出一幅田园风光。屋檐碧绿的藤蔓:“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这里巧用“青的、红的”来写瓜的颜色美,还用“青的、红的”瓜来“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用这些“青、红、绿绿、碧绿”的颜色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真可谓是色彩协调美如画啊!通过阅读,学生就能认识到只有仔细观察,才能描摹出生活的色彩美。当学生去春游,参观农村、田野、房前屋后的美丽风光时,就可以写出《绿油油的田野》、《绿色的大棚蔬菜》、《碧绿藤蔓的农家乐》等一篇篇生动、感人的习作。如一个学生在《五彩缤纷的农家乐》的习作中是这样描述的:“你瞧,‘春景农家乐的门口,这里春暖花开,百花齐放,花朵有火红的,有粉红的,有紫色的,有金黄的……五彩缤纷,美不胜收。燕子穿梭似的飞舞,画眉鸟在枝头上‘叽里呱啦地尽情歌唱,花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无数的蜜蜂‘嗡嗡嗡地飞到花丛中采集花蜜,它们好像在农家乐中召开春天的盛会呢!”这样的描述既把五彩缤纷的农家乐写得栩栩如生,楚楚动人,又表达了自己对农家乐的喜爱赞美之情。

五、“摹”色彩,重方法,楚楚动人

描摹色彩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在描述时要重点抓住花草树木的颜色、形状、香味等特点来写,才能写得生动、具体。

1.渲染颜色,突出重点。在描写花草树木,各种水果的颜色时,要细致地观察,抓住观察对象的突出部分重点描摹。例如,“你瞧,那一棵棵柿树的叶子,有的红似火,有的黄如金,而有的却依然绿绿的。”“秋菊的颜色有金黄的、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这两句话分别抓住柿树和秋菊的重点来写柿树的叶子和秋菊的多种颜色。

2.描写香味,突出味道。“香味”是指闻到的花草树木的香味、气味,品尝到的水果的“香、甜、酸”的滋味,尝到的食品、蔬菜的“酸、甜、苦、辣”的味道。例如“未成熟的橘子酸酸的,成熟的橘子有甜的,有甜里带酸的”写了未成熟和成熟的橘子的味道;又如“葡萄有酸的,有甜的,有酸里带甜的”写了葡萄的三种味道。

3.有序描写,条理清楚。(1)按照时间顺序。可分早晨、中午、晚上;或者按早晨、太阳刚刚出来、太阳已升到半空中、快到晌午……的时间顺序写。例如,《金色的草地》一文,草地颜色的变化是按照“早—中—晚”的时间,描写草地颜色由“绿色—金色—绿色”变化的过程。(2)按照先后顺序。一般按照“首先—接着—然后—紧接着—最后”的顺序写。如一位同学以到仙楼山的秋游活动来写《快乐的秋游》的习作,就是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写的:“首先来到方志敏广场”、“接着观看红十军纪念碑”、“然后沿着台阶游仙楼山”、“紧接着来到人民英雄纪念碑”、“最后开展有趣的活动”。这样写秋游活动的过程,做到了条理清楚,层次分明。(3)按照方位顺序。一般写春游、秋游活动,在描述名胜古迹、庙宇、房屋等可以按照“左、右、前、后”,或者“上、中、下”,或者“前面、中间、后面”的方位顺序写。例如,一位同学写《秋游五险庙》一文,按照“前面是一块大空坪”、“中间是一座五险庙大殿”、“大殿后面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的方位顺序来写,让读者清楚明白,一目了然。

4.巧用修辞,生动形象。要把景物描写得生动、形象,就要采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1)巧用比喻。例如,一位学生在描写春雨时用了这样的比喻:“忽然,春雨淅淅沥沥,如缕如丝飘落大地;雨珠儿连成一个大珠帘,如烟如云地笼罩了一切;雨滴儿像颗颗珍珠,一把把洒在河面上,平静的水面泛起粼粼的涟漪……”这里巧用“如缕如丝”来比喻春雨;用“如烟如云”来比喻雨珠;用“像颗颗珍珠”来比喻雨滴,是多么生动、形象啊!(2)巧用排比。例如,《美丽的江滨公园》一文中,“春暖花开的江滨公园,百花争艳,万紫千红,有的红似火,有的粉如霞,有的黄如金,有的白如雪……五颜六色,美不胜收”。这里巧用排比把春天百花盛开的颜色写得活灵活现。(3)巧用拟人。例如,《春雨》一文中,“春雨飘在桃花上,聚集着,滚动着,花瓣上出现了千万颗闪烁着光彩的珍珠,桃花张开了笑脸,粉红粉红的”。这里巧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把桃花盛开的动态美跃然纸上,美不胜收。

六、“选”词语,描色彩,绽放光彩

恰当的词汇可以把景物、花草树木、动物等色彩描摹得形象、逼真,因此,要让学生习作写得生动、形象,选择正确的词语遣词造句非常重要。

1.用好色彩词语。如描写春天:春风满面、春暖花开、万紫千红、桃红柳绿。描写颜色:绿油油、金灿灿、金黄色、红艳艳、红彤彤、黄澄澄、粉红色等。

2.用好重叠词。“重叠词”有“ABB”式,有“ABAB”式,有“AABB”式……如,“ABB”式:红艳艳、金灿灿、灰蒙蒙、绿茵茵、绿莹莹、绿油油等;“ABAB”式:碧绿碧绿、金黄金黄、火红火红等。“AABB”式:红红火火、绿绿莹莹、清清楚楚等。

3.注意时令与花的种类。在描写景物和花草树木时,要注意时令与季节,知道什么季节开什么花,什么季节结什么果;什么树开什么花,有的树开一种颜色的花,有的树开几种颜色的花,这样写出的习作才会真实、生动。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平时注意观察,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上网查找资料,充实到习作中,这样,学生就会胸有成竹,在描写植物、动物的颜色时,做到准确无误,生动、逼真。

教师通过研究文本,正确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感悟内容,读写结合,掌握习作方法,用好优美的色彩词汇,就能让习作绽放“色彩”,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读写结合收获快乐 篇12

笔者认为, 要克服这种现象, 教师应改变教法, 把阅读教学过程设计为帮助学生进行读写“迁移”的过程, 巧妙地把“读”的内容包裹在“写”的形式中, 以读训练写, 即“化读为写, 以读促写”。具体实施可从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一.精心提炼课文中的作文训练因素, 为帮助学生“迁移”做好准备

备讲一篇课文, 不仅要以教学目标为准绳, 还要从作文辅导角度考虑, 精心选择课文中的作文训练因素, 有效运用。

1、确定指导点。确定指导点的要求是“实用”。既符合大纲要求, 又切合学生实际写作水平;有很强的针对性, 能针对学生写作中常出现的毛病对症下药。可以从两方面着手:首先要牢牢抓住讲读课文中的训练重点不放。讲读课文是培养阅读能力、促进写作能力发展的重要工具, 它在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更具有典范性, 它的训练重点, 就是本课作文指导意义的体现, 所以不能让它溜掉。其次是对非重点也不应忽略。它虽然在本单元作文训练上没有典型意义, 但对以后写作有用, 或者对常见的毛病有改正意义。确定指导点不要贪多, 务必追求少而精。

2、斟酌教法。确定指导点后教师要对其细细咀嚼, 联系课文理解透彻, 做到要给学生“一杯水”, 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然后再联系学生实际写作能力, 考虑采用什么方式方法, 让学生充分理解、接受。在这个思考过程中, 可以采取“虚设”的方法, 在头脑中和学生问答、讨论, 从而理顺指导步骤, 争取在讲课中做到有条不紊、一气呵成, 让学生学有所获。

有学者对通过阅读文本材料进行说明文的写作教学和单纯进行说明文写作教学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单纯的写作教学既不能提高写作能力, 也不能提高阅读能力, 而通过阅读教学则对两者都大有裨益。《向沙漠进军》, 它的训练重点之一就是“中心句的运用”。“运用中心句”这种形式对写作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都有很多的好处, 可以使文章层次分明, 条理清晰, 切合学生实际, 易懂易写。而且学生平时作文就常有东一句西一句, 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的毛病, 所以可把“掌握中心句和支撑句的写法”作为本课作文训练的指导点。备课时就先要对中心句的各方面特点理解透彻, 然后设计指导步骤: (1) 利用课文有关内容分析清楚中心句和支撑句的特点。 (2) 教师归纳总结, 并提出两种结构模式:中心句———解释、阐述———举例说明;举例———分析例子———结论 (中心句) 。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模仿写作掌握中心句的用法。 (3) 考虑布置片段练习, 加深印象, 掌握技巧。

二.创设情境, 运用“模拟写作”法教学

这一步是帮助“迁移”的具体实施过程。读写结合, 采取边读边写、学用结合的做法, 通过模仿而实现写作知识的最直接的迁移, 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大的提高, 从而提高写作的兴趣, 激发写作的动机, 调动写作的积极性, 消除害怕的心理障碍。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运用“模拟”的手段积极创设情境, 用“写”的形式讲授“读”的内容, 把学生引入“写”的思维领域, 让学生始终处于“如何写”的情境中, 有意识地去思考类似的写作方法。

1、语言模拟。为了达到作文指导的目的, 教师的语言也要从“写”的角度设计, 克服呆板的、千篇一律的讲解灌输式语句, 不要处处提到这篇文章有什么特点, 有什么写法, 以免学生总是以为在读, 在学别人的作品。转变角度, 换个说法, 以灵活的、形象的、富有启发性的语句, 激起情感体验, 调动思考积极性。最好能够多用问句, 激活思维。

2、课堂教学过程模拟。教师要在保证完成阅读任务的前提下, 改变原来那种完全从分析课文写得如何精彩的角度进行的教学过程, 从“写”着眼, 按照写作一篇文章的构思过程, 把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为师生和文章作者共同写一篇或一类文章的过程, 以“写”的形式讲授“读”的内容, 用“读”训练“写”。

3、加强思维诱导。按照精心设计好的教学思路, 运用模拟的富有启发性的语言, 采用提问———思考的方法, 有意识有步骤地启发、诱导, 让学生去思考, 解决问题, 掌握规律, 并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有时也可采取书面练习形式, 如“词语的选择”, 则可让学生先动笔选择, 然后再比较分析。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破万卷”, 是说书读得要多, 书读得多, 知识才厚实, 才能博古通今, 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 才“如有神”助。因此, 仅仅靠读课本里的文章是不够的, 还应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如初中生必读的名著之一《骆驼祥子》中描写“在烈日和暴雨下”的那段文字, 主要特点是运用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性格。教师指导阅读时可将“如何把自然环境写具体”作为指导点。以一、二段为依托, 按照描写一段景的构思过程, 采取教师提问, 学生思考的方法, 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完成一次写景片断练习。精心设计的诱导过程是: (1) 讲解: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完成一篇写景文, 题目是“夏”。无论何时何地, 景都有一个总特点。提问:夏天的天气特点是什么?用一个词语概括。 (炎热) (2) 你可以用些什么词语来形容“炎热”呢? (下了火、憋闷、热得发了狂等) (3) 讲解:前面两个问题就总体写出了夏天的天气特点, 但不够具体, 还应从多方面渲染炎热。怎样渲染呢?用侧面描写的方法。也就是用植物、动物、静物在炎热天气下的各种表现、感受来突出。 (4) 提问:应该选择哪些植物呢? (柳树) ;动物呢? (狗、骡马) ;静物呢? (路) ;人呢? (拉车人) 。 (5) 提问:它们在夏天天气热时都有什么表现呢? (狗吐舌头, 骡马张鼻孔、路干巴巴、人们喝茶、不停扇扇子) (6) 在写各种事物的表现时, 可采用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等) (7) 总结写法:写自然环境, 可采取总分结构。先总写特点, 用生动形象的词语描绘, 然后从多方面烘托渲染。分写过程, 先确定此环境下有哪些突出事物, 再确定这些事物的不同表现, 最后生动描写出来。通过以“写”的形式安排的指导, 再设计练习, 学生就掌握了写法。

三.适当布置对口练习, 巩固写作技巧, 完成“迁移”

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写作方法还只是一种“虚”的东西, 必须要经过写作实践才能转化为能力。所以, 在经过前面的两个步骤后, 教师还要趁热打铁, 精心布置练习, 巩固已学到的带规律性的写作方法。可以采取片段练习的形式, 它能完成某一方面的任务, 为单元作文夯实基础, 直接服务于单元作文。练习既可以利用课后作业中的小片段练习, 还可根据指导点自行确定训练方向、题材。自行设计时要注意四点:一是有针对性, 必须对口, 跟指导点一致, 有具体要求, 让学生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二是贴近生活, 有利于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充分发挥能力。三是要有阶段性、整体性。阶段性就是要体现出循序渐进, 螺旋式上升的规律。整体性就是教师在大纲精神指导下, 把握总目标及各年级、各册、各单元的作文教学目标, 使每次小作文都围绕总目标进行, 以便突出每次作文的重点。四是片段训练必须及时, 不能滞后。以《中国石拱桥》为例, 它是初中语文第三册的第一篇说明文。训练重点是“抓住事物的特征, 用准确语言表达出来”。所以课后练习六就要求写一段话“把你在生活中喜欢的桥的特征写出来”。这个练习就应认真对待。学生要由一直写记叙文过渡到写说明文, 难度很大, 所以布置一次“以不同的表达方式写一种事物”的练习。心理学家盖兹说:“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 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能力。”让学生放手写, 并给予成功激励, 能够拓宽获取成功体验的途径。

无论是阅读向写作迁移还是写作向阅读迁移都涉及到两者共同的基础认知过程。只有通过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的并肩发展, 读写互动, 才能扩充脑海中的“认知材料”库:在写作时, 有据可依, 有例可举;在阅读时, 有章法可寻, 能够了解作者的意图。这样才能使二者互相促进, 相互提高。

上一篇:单纯性肺结核下一篇:大型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