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作用

2024-10-24

保险作用(精选12篇)

保险作用 篇1

农业保险属于商业保险中的财产保险, 而农业保险的普及率却大大低于其他类财产保险, 至今为止, 我国都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农业保险机制, 但是农业保险却对我国的农业发展, 社会的稳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 农业保险有利于稳定农民的收入, 提供农民的生活水平

2005年10月, 《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农民生产和生活的问题。农业同时面临着市场和自然双重风险, 再加上生产周期长, 不可预测性大使得农业生产收入极具不稳定性。一旦遭遇自然灾害, 此前的投入大部分都将变为沉没成本, 本来农民的收入就不高, 资金回收周期又长 (最短的蔬菜也要40天左右) , 尽管政府会予以一定的财政支持但农民的生活水平还是会因此发生下滑。如果农民能够参加农业保险, 不仅能提升抗自然风险的能力, 而且能及时得到赔付, 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 若有结余还能及时投入下一周期的生产, 减少损失。而收入的不稳定性又进一步引发了农村医疗、教育、养老等各种社会问题, 影响农民的生活水平。

(二) 农业保险有利于发展第三产业, 完善产业结构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 2010年我国三大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3.9%, 57.6%, 38.5%。由此可以看出, 我国的产业发展是非常不协调的。韩金红 (2012) 曾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三大产业的产出指数发现, 从长期来看, 第一产业的增长对二、三产业的增长是有显著影响的[1]。如果我国持续呈现出二元经济结构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工业和技术落后的传统农业同时并存的经济结构) , 将会制约二、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那么最终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保险能够有效降低农业的风险, 促进农业的发展, 从而完善产业结构, 有助于我国的经济转型。

(三) 农业保险有助于缓和食品安全危机和公众信任危机

在全球民意调查机构盖洛普发布的“2010年全球幸福度调查”数据中, 中国人的幸福度排名在被调查的124个国家中排名第92位88%接收调查的中国人认为自己的生活远离“美满幸福”的标准导致民众幸福指数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食品安全问题[2]。食品安全事故频发表面上是生产者盲目追求利润而产生的不道德行为但究其根本, 与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农业生产中生产者为了降低风险, 保持利润, 加上现行经济体制中存在监管漏洞, 才会选择激素、催化剂等各种化学物品以降低牲畜死亡率缩短种养殖周期。如果我国拥有一套健全的农业保险体制,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产者的生产风险, 使其因自然灾害等造成的损失能够得到及时的补偿, 那么就能减少他们的机会主义, 从而有利于保证食品的安全, 降低公众信任危机。

(四) 农业保险有助于推进城镇化建设

截至2011年, 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1.27%, 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 达到6.9亿人。但随着城镇化的进程推进, 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务工, 接踵而来的就是农民工及其家人所面临的各种社会保障问题。李克强总理提出的最理想的城镇化建设状态是实现产业发展的城镇建设融合, 就需要农业发展来促进三大产业平衡发展, 这样才能使城市与农村实现有机融合, 然而只有保证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稳定, 才能通过农业发展带动城市建设, 最终有效地推进城镇化建设。

(五) 农业保险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减轻政府压力

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 2012年1到11月份, 我国进口大米212.9万吨, 同比增加160多万吨, 增幅超300%。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 国家粮食安全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提高农民种粮经济收益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发达国家粮食生产经验也表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提高农民种粮经济收益, 增强其种粮积极性[3]。农业保险就能有效确保农民种粮的经济收益, 降低投入风险, 从而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也能减少国际在粮食进口方面对我国的诸多限制。

统计数据表明, 2011年, 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 比上年增长21.3%。中央财政支持农业生产支出达5000多亿元。按我国去年粮食总产1.1万亿斤计算, 平均每斤粮食中财政的补贴超过了0.4元。由此可以看出, 农业生产对政府补贴依赖程度高, 受灾政府拨款, 滞销政府收购, 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政府调控, 这样不仅增加了中央的财政负担, 也不能提升农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不利于市场健康发展。只有在政府支持的同时, 更多的依靠农业保险, 双管齐下, 相辅相成, 建立起完善的农业保障体制, 才能促进农业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发展。

综述:农业保险对我国的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 实施起来确有困难。笔者认为, 最好的方式就是由保险公司、投资公司和当地村政共同牵头, 成立生产合作社, 将散户种养殖集结为规模生产、科技化生产, 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便于监督防范不道德行为, 又能及时与市场接轨。

摘要:农业保险具有稳定农民收入, 提供农民的生活水平, 发展第三产业, 完善产业结构, 缓和食品安全危机和公众信任危机, 推进城镇化建设,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减轻政府财政压力等重要作用。

关键词:农业保险,农民收入,第三产业,城镇化

参考文献

[1]韩金红.论后危机时代我国第一产业增长的重要性—基于三次产业互动关系视角[J].世界经济情况, 2012 (1) [1]韩金红.论后危机时代我国第一产业增长的重要性—基于三次产业互动关系视角[J].世界经济情况, 2012 (1)

[2]常东亮.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理性思考[J].中国经济报告2011 (7) [2]常东亮.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理性思考[J].中国经济报告2011 (7)

[3]罗静.提高农民种粮经济收益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0.10 (2) [3]罗静.提高农民种粮经济收益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0.10 (2)

保险作用 篇2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____是指当依照法律规定的解除事项出现时,合同一方当事人或双方当事人都有权或自觉解除合同。A:法定解除 B:约定解除 C:自然终止 D:失效

2、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合同方式,属于合同的__。A.口头形式 B.书面形式 C.其他形式 D.电子形式

3、在保险合同生效后,当保险标的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时,通过保险的赔偿,使被保险人恢复到受灾前的经济原状,但不能因发生保险事故而额外收益,这体现了保险的__。A.保险利益原则 B.损失补偿原则 C.最大诚信原则 D.损失分摊原则

4、保险利益成立须有一定的条件。例如,投保人因偷税漏税行为所取得的利益不能作为其保险利益而投保。说明该投保人所具有的利益表现为____ A:已经确定 B:可以确定 C:不能确定 D:A和B均是

5、下列不属于保险代理分支机构许可证法定注销情形的是__。A.其所属保险专业代理公司许可证被依法注销的 B.被依法责令关闭、吊销营业执照的 C.连续2个月未开展保险代理业务的 D.许可证依法被撤回、撤销或者吊销的 6、2010年1月8日中国国务院原则上同意推出股指期货。2月20日,中金所正式公布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和业务规则,并决定于2月22日正式启动股指期货开户。发达国家养老基金也会投资于期货等衍生工具。在中国,如果养老基金投资于股指期货,其目的是()。

A.在中国,凡是首次进入市场的金融产品,购买者都可以获得很高的溢价收入 B.获得高额投资利润 C.套期保值规避市场风险 D.获得短期差价收益

7、团体定期人寿保险通常保险期间为______的死亡保险。A.一年 B.两年 C.三年 D.十年

8、保险人收到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后,对属于保险责任的,在与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达成有关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额的协议后__内,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义务。A.十日 B.二十日 C.三十日 D.六十日

9、下列不属于忠诚保证保险的保险责任的是__。A.被保险人(雇主)的货币和有价证券损失

B.被保险人有权拥有的财产或对其负责任的财产损失 C.雇主及其代理人和雇员勾结而造成的损失 D.保单指定区域的可移动财产损失

10、雇主责任保险合同的受益人是__。A.与雇员有雇佣关系的雇主 B.与雇主有雇佣关系的雇员 C.与保险人有保险关系的雇主

D.与保险人有保险关系的被保险人

11、在个人健康保险中,投保人在由于未缴纳保险费效力中止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有权向保险人申请恢复保险单效力,这种权利在__中得到体现。A.复效条款 B.宽限期条款 C.等待期条款 D.续保条款

12、__是指投保人与保险人就保险合同的条款达成协议的行为。A.保险合同的生效 B.保险合同的履行 C.保险合同的成立 D.保险合同的有效

13、由于第三人的过错致使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由__承担民事责任。A.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 B.第三人

C.动物饲养人和第三人 D.管理人和第三人 14、1993年,波兰新的养老保险制度正式推行,要求__必须强制参加。A.“老人” B.“中人” C.“新人” D.全体劳动者

15、从国际寿险业资产管理实际情况看,近年来寿险资金不动产投资比例呈__趋势,贷款投资比例呈__趋势。A.上升;上升 B.上升;下降 C.下降;上升 D.下降;下降

16、平安险按其英文原意是单独海损不赔。在实务中,保险人不赔单独海损的情况是指()。

A.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单独海损 B.由于意外事故造成的单独海损

C.由于意外事故发生后自然灾害造成的单独海损 D.由于转运或者装卸造成的单独海损

17、在保险实务中,有两种确定责任保险责任事故有效期间的方法,即两种承保基础,包括______。

A.期内发生式和期内索赔式 B.期内发生式和期外发生式 C.期内发生式和期外索赔式 D.期内索赔式和期外索赔式

18、在经济学中,有效需求的内涵是__。A.消费者未被开发的需求 B.消费者确实需要的需求 C.生产者能够提供的需求

D.消费者具备购买能力的需求

19、当顾客询问某一商品的情况时,售货员拒不回答,这种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__。

A.名誉权 B.了解权 C.申诉权 D.人格权

20、保险营销以作为营销中心。A:保险产品

B: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C:将保险产品转移给消费者 D:保险市场的调研

21、随着资本市场发展和竞争日益激烈,保险市场出现了灵活可变的新型个人养老保险产品,包括__。①分红年金②可变年金③万能型年金④可变万能年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2、根据保险人的委托,向保险人收取手续费,并在保险人授权的范围内代为办理保险业务的单位和个人是____ A:健康保险

B: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C:人寿保险 D:万能保险

23、在下列各类财产损失保险中,__的承保责任与企业财产综合险责任范围基本相同。

A.家庭财产保险 B.运输工具保险 C.货物运输保险 D.安装工程一切险

24、在我国,目前短期健康保险业务的经营主体是__。A.寿险公司 B.产险公司

C.专业健康险公司

D.上述三种保险公司都可以

25、在当人身保险合同因故产生有保险人必须退还保险费或保单现金价值的情况时,有权领取所退还的保险费或保单现金价值的合同主体是()。A.受益人 B.保险经纪人

C.投保人或保单持有人 D.被保险人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在风险管理中,以下方式中属于财务型风险管理技术的是____ A:保障对象是受益人 B:保险费比较低廉 C:保障被保险人本人 D:不存在现金价值

2、我国《保险公司财务制度》规定,保险公司成立后,应将其注册资本的__作为法定保证金。A.5% B.10% C.15% D.20%

3、__是人身保险的特性(健康保险中的医疗费用保险除外)之一,这是由人身保险保险标的价值无法用货币衡量这一特点决定的。A.补偿性 B.还原性 C.给付性 D.替代性

4、下列哪项不属于职业道德实践性的原因? A:职业道德是职业实践活动的产物

B:只有付诸实践,职业道德才能体现其价值和作用 C:所有道德均有实践性特点

D: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道德标准

5、利润损失保险通常只能作为企业财产保险或机器损坏保险的__。A.综合险 B.基本险 C.附加险 D.一切险

6、一般情况下,再保险经纪人的佣金是保险费的__。A.1%~2% B.2.5%~5% C.5%~10% D.10%~15%

7、依法设立的保险代理机构、保险代理分支机构,应当自开业之日起内在中国保监会指定的报纸上予以公告。A:5日 B:10日 C:20日 D:1个月

8、在开展人寿保险业务的初期,投保人可以任意选择被保险人进行投保,但在实务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为了杜绝或减少这类问题,保险业逐步形成了一项必须共同遵循的原则,即()。A.自愿投保原则 B.诚实守信原则 C.保险利益原则 D.近因原则

9、以下哪些是商业人身保险合同当事人决定保险金额所考虑的因素?()a.投保人的需求b.投保人支付保险费的能力c.保险人承保风险的能力d.保险人对于被保险人的风险评估 A.ab B.acd C.abc D.abcd

10、假设有M个独立同质的风险标的,每个风险标的价值为500万元,在一年内发生全损的概率为0.2%,不发生损失的概率为99.8%,则M=100、M=1,000与M=10,000三种情形对应的相对标准差()。A.依次递增 B.依次递减 C.保持不变

D.条件不够,无法确定

11、跟据员工的年龄、工作年限、学历等个人因素来决定薪酬的制度属于__薪酬体系。A.职务 B.职能 C.年资 D.技能

12、在员工福利制度形成的早期阶段,员工最早享受到的福利项目是__。A.带薪休假 B.养老保险

C.劳动保护和技能培训 D.家属的养老和就医

13、季度、月度中期财务会计报告通常仅指__。A.会计报表 B.会计报表附注 C.财务情况说明书 D.资产负债表

14、某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地区的企业当年的工资总额为500 万元,根据相关的税收优惠安排,该公司为员工安排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时,可记入成本的费用额度分别是__ A.20 万元和20 万元 B.15 万元和15 万元 C.10 万元和15 万元 D.10万元和10 万元

15、年金保险按给付额是否变动可划分为和变额年金。A:增额年金 B:减额年金 C:流动年金 D:定额年金

16、关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进行超出其年龄、智力或精神健康状况所能理解程度的民事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进行 B:由其成年亲属代理进行

C:征得其法定代理人同意后进行

D: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从事该项民事活动后,征得其法定代理人的追认

17、保险专业代理机构董事长、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从事经济工作需______年以上。A.1 B.2 C.3 D.5

18、我国企业年金风险管理原则不包括__。A.全面性原则 B.制衡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 可衡量性原则

19、人寿保险中核保要素,保险公司可通过若干渠道获得信息,下列不包括__。A.投保书 B.死亡通知书 C.消费者报告 D.体检报告书

20、是投保人作为保险合同当事人最基本的义务。A:如实告知义务 B:交付保险费义务

C:维护保险标的安全义务 D:保险事故的通知义务

21、__是风险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A.风险识别 B.风险估测 C.风险评价

D.选择风险管理技术

22、某药厂因停电使冷藏库的药品变质,根据企业财产基本险的有关规定,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况是()

A.供电局通知停电,药厂未采取措施

B.药厂职工疏忽造成公共供电系统故障导致停电 C.药厂自有配电间遭雷击着火造成停电

D.汽车撞倒电线杆造成供电线路中断而停电

23、以下关于思想对健康保险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__。①人们的健康哲学和当时的政治环境,会对选择由商业保险公司还是社会保险机构为主来提供健康保险的运作,造成很大的影响,最终严重影响到商业健康保险的地位②如果一个社会强调的是个人责任,比如美国,那么这个国家的商业健康保险就会很强大③如果一个社会强调的是社会责任,比如英国,那么这个国家的商业健康保险就相对弱小④社会保障制度的刚性,使得它的保障力度只能够不断加强,不能够削减,这导致强调社会责任的国家,社会责任越来越大,甚至背离了它最初的设想 A.①②④ B.②③ C.③④

D. ①②③④

24、我国城镇养老保险体系和农村养老保险体系的发展也受制于我国经济结构的制约,有关我国城镇养老保险体系与农村养老保险体系二者的关系,以下论述正确的有()。

A.目前重点是发展城镇养老保险,农村的经济条件决定了农村还不能发展农村养老保险体系

B.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特征,决定我国目前必然还存在着农村与城镇两套养老保险体系

C.目前已经形成城乡统筹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体系

D.农村养老保险观念落后,国家应该把主要精力更多在放在城镇养老保险体系上

25、在人寿保险合同中,是指因为原营销人员离职而需要安排人员跟进服务的保单。

保险作用 篇3

苏宁电器是我国民族企业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壮大的典型代表。以“做百年苏宁”、“永不言败”的决心和精神,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创新思维、超越竞争,凭借准确的经营定位和独具特色的品牌管理,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与信赖,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家电连锁零售企业的领先者。

中国信保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成立6年来,为数千家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提供了信用保险服务,支持企业出口大型成套设备和对外工程承包等经济合作项目达数百个,累计支持货物贸易、对外投资、经济合作和服务贸易超过1000亿美元,通过信用险项下的融资便利,带动60多家银行累计为企业提供保险项下融资2400亿元人民币,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紧张状况,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实力。

为了推动国内市场信用体系建设,2006年,中国信保经国务院批准开办了国内贸易信用险业务。国内贸易信用险的开办,使中国信保成为可为企业提供包括出口环节和国内贸易环节在内的全方位信用管理服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国内贸易险主要能够从以下四个方面为企业提供支持。

促进企业抓住贸易机会,扩大贸易规模借助国内贸易险,广大企业可以采取更加灵活的贸易结算方式,把握贸易机会,提高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不断扩大内贸规模。

为企业提供融资便利,缓解资金瓶颈中屋信保在内贸险领域已经与多家银行开展了合作,国内贸易险项下的融资功能可以为企业获得银行融资提供极大便利。

为企业提供信用管理,减少呆坏账款中国信保可以为企业提供详细的买家信息,提供专业的风险管理咨询,帮助企业健全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减少呆坏账款,保证财务稳健运行。

发挥保险补偿功能,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信用保险的损失补偿保障机制,可以大大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有效避免企业的破产或经营中断,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总而言之,国内贸易信用险的开办,对推动企业使用商业信用交易、推广商业票据使用、降低贸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营造内贸信用环境,均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为国内家电连锁零售的龙头企业,苏宁电器重视整合资源、共创价值、共同发展,致力于实现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与可持续发展。中国信保认可并支持苏宁电器的企业经营理念,愿意协助苏宁固化供应链条、优化供应链管理,同时,中国信保还将为苏宁电器提供信用风险管理服务,帮助苏宁充分发挥先发优势,主动参与供应商信用管理,提高供应链运转效率,完善供应链管理模式,促进苏宁电器和供应商的共同发展。

此次《合作备忘录》的签署,是我们双方致力于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关系,促进合作共赢的积极成果。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信保在国际业务领域与众多的知名企业都签署了合作协议,而在国内贸易领域,苏宁电器是我们的首家合作伙伴。这既说明了我们对苏宁电器信用等级和管理能力的认可,也体现了苏宁电器对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视和对中国信保的信赖。

保险作用 篇4

一、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与商业健康保险现状

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由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构成,其中社会医疗保险发挥的作用是按不同比例,提供基本医疗费用的报销,商业健康保险则是对社会医疗保险的必要补充,在疾病或意外发生时对参保人员提供援助,是人们在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之外获取医疗保障的有效途径。

自医改以来,我国卫生资源总量持续增加,根据《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报告(2015)》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卫生总费用为40 587.7亿元,卫生总费用占GDP百分比为6%,如果现有的政策环境不变,预计到2020年,我国医疗费用仍会维持12.08%~18.16%的年均增速,明显快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如果这一趋势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未来将给政府财政、国民经济带来沉重负担。从社会保险基金筹集与支出比例来看,在世界经济疲软和我国深化改革的新时期,经济增长的放缓导致职工的工资增长速度放缓,与此同时,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也会相应减少。但是,医疗费用的快速上涨、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等因素,将导致医疗保险基金面临严重的威胁。据统计,2000—2013年,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基金收入年平均增幅为33.2%,而支出年平均增幅为34.39%。以此推测,到2017年,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基金将出现当期收不抵支;到2024年,基金将出现累计结余亏空7 353亿元的赤字。保险基金的收不抵支,成为目前威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可持续的最重要因素。

在此背景下,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014年健康保险赔付在我国卫生事业总费用中的占比仅为1.58%,到2016年上半年,健康险业务赔款和给付515.93亿元,同比增长30.6%;这一数字在美国是37%。上海市医改办副主任许速在参加“精准时代的现代医疗服务高峰论坛暨上海国际医学中心(SIMC)医学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仪式上指出,商业健康保险在我国现代医疗服务业处于待开发状态,空间巨大。因此,就当前情况来看,我国的商业健康保险的业务数量少,类别单一,对居民的覆盖率低,对个人日常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也比较小,没有达到完善社会保障医疗体系的目的。我国政府应积极引导人民对于健康的需求,发挥商业健康保险和社会保险分散医疗保险费用风险的作用,多元化统筹社会资本,更有针对性地完善我国的商业健康保险,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二、商业健康保险对于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充作用分析

(一)商业健康保险的社会效益

一方面,从投保意愿来看,社会医疗保险具有强制性特点,由单位直接从职工工资里扣除五险和一金,直到职工退休年限;商业健康保险则遵循被保险人自身的意愿,可以按照个性化需求自主选择保险的种类、范围、保障程度、保费投入、保障时间等,较社会医疗保险而言更加具有灵活性与自主选择性,更具针对性地为被保险人提供需要的服务。另一方面,就理赔程度来看,由于基本医疗保险受到报销额度的限制,如果超出基本医疗保险或住院保险的报销范围,参保人员则需要自行承担超额的部分医疗费用。该部分医疗费用的支付与报销存在空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希望享受到更加全面、多层次的保障制度,商业健康保险可以通过提供更为多样化和丰富的产品和服务来弥补社会医疗保险费用的不足,与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对接与补充,协调发展,为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提供更广范围的保障。总的来说,商业健康险可以针对社会医疗保险保障范围的不足之处,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保险产品和服务,实现对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的补充。

(二)商业健康保险的经济效益

对于国家而言,商业保险机构对于健康保险的介入有助于分担我国近年来持续增长的医疗卫生费用,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商业保险的作用相当于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稳定器,对于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协调稳定发展有重要作用。首先,商业保险能够筹集社会资本,提供有力的经济保障。商业保险可以通过分散风险和经济补偿,为经济发展和改革创新提供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在运行过程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社会上筹集资本,加强资金管理与运作,保障资金来源,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与支持,当社会生产遭遇灾害事故而发生中断时,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能够及时恢复中断和失衡状态。其次,商业保险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水平受到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商业保险的健康发展又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完善的健康产业可以带动就业和经济的高速增长。商业保险机构将收取的保费积聚成为保险基金,高效利用,有助于促进居民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为经济建设提供融资渠道,优化市场资源配置。

对于企业而言,商业保险机构丰富健康保险产品和服务,为被保险人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保障,同时为企业自身带来利润。商业健康保险作为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充,通过商业保险机构即第三方机构参与管理和运作,有助于提高保险产品和服务的运作效率。国家政策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发展健康保险业务,积极推行健康教育、健康咨询等服务,而且我国目前商业健康保险的赔付支出只占国家医疗卫生费用总支出的1.3%,这一数据在世界平均水平为10%左右;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占全行业保费收入的7%,在商业保险发展较为成熟的其他国家,该比例大约为30%。2014年,美国人均健康险保费为16 800元人民币,而我国则不足120元;2014年,我国商业健康险保费收入为1 587亿元,美国约合4.4万亿元人民币,是中国的近28倍,2016年上半年,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2 743.89亿元,同比增长94.05%;健康险占我国总保费收入不到8%,美国约为40%。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深度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发展,人们健康意识的普遍提高,对医疗保障体系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商业健康保险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另外,据预测,2014—2020年期间,商业健康保险将以超过25%的年均增速发展,到2020年,我国健康保险的保费收入可能达到6 000亿元,赔付支出超过4 000亿元,按照平均16%的增速计算,预期到2020年我国医疗卫生费用支出将为9万亿元,届时,商业健康保险的赔付支出将占其4.5%左右,商业健康保险在国民经济、医疗卫生领域的作用将得到有效发挥。因此,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是未来保险机构新的业务增长点,商业保险机构应该抓住良好的政策环境与发展机遇,挖掘居民的现实需求,开发更多的健康类保险产品,丰富服务模式,发展新兴业态,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

对于个人而言,随着个人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日常生活中的健康保养、体检需求、养生康复等需求也日益增长,防患于未然成为人们保持身体健康的主要方式。在基本医疗保障范围之外,更高层次的保障需求可以通过商业健康保险来满足,投入部分保金购买满足自身需求的健康保险产品,在需要时获取远远高于保金的理赔额,既能保障身体健康,又能报销大部分治疗费用。

三、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趋势

国家政策引领商业健康保险事业的发展方向,201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简称新国十条),该意见指出,“要把商业保险建成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对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的补充作用,发展多样化健康保险服务”等。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市场体系完备、产品形态丰富、经营诚信规范的现代商业健康保险服务业,实现商业健康保险运行机制较为完善、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服务领域更加广泛、投保人数大幅增加,商业健康保险赔付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支出的比重显著提高。”通过扩大商业健康保险的有效供给,推进供给侧改革,大力发展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的商业健康保险,鼓励商业保险机构提高对健康风险的评估水平,提供健康维护与咨询、疾病预防、慢性病治疗与康复等保健服务等。

四、小结

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医疗保健与身体健康更为关注,社会保险中的基本医疗保险无法全面满足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商业健康保险在未来面临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我国商业机构应抓住机遇,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开发新型服务与产品,实现与基本医疗保险对接互补,减轻人们的医疗负担,为国家和政府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有助于促进我国商业健康保险行业的发展,构建更高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提高我国的医疗保障水平。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29号)[Z].2014.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4]50号)[Z].2014.

[3]吕志勇.商业健康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险的协同发展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2013,(6).

[4]刘芳芳.浅析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对社会医疗保险的补充作用[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0,(7).

[5]冯鹏程.发达国家健康险的税优启示与借鉴[N].中国保险报,2014-09-03.

[6]项俊波.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服务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J].保险研究,2014,(12).

[7]付秋实.“个人税优”破冰健康险站在“风口之上”[EB/OL].中国保险网,2015-05-20.

研讨保险行业协会的职能与作用 篇5

在我国2009年新《保险法》里对保险行业协会的描述是这样的:“保险行业协会是保险业的自律性组织,是社会团体法人。”这段文字对保险行业协会的组成做了明确的规定。“保险公司应当加入保险行业协会。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保险公估机构可以加入保险行业协会。”2009年修订通过的《保险法》首次明确了保险行业协会这一行业自律性组织的法律定位,奠定了保险行业协会的制度基础,我们需要充分认识保险行业协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保险市场主体增加,为保险行业协会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保险市场保持了多年的高速增长,目前,保费规模已在世界位列第6位,并在未来一个时期,仍将继续处于这个高速增长阶段。

截至2010年8月底,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共有会员200家,其中保险公司118家,保险资产管理机构9家,保险经纪机构22家,保险公估机构9家,保险代理机构7家,地方保险行业协会35家。

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保险行业协会沟通保险市场主体与保险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的责任更重。

保险行业协会是各保险机构自愿组成的民间社会团体,是一种行业组织。它的工作核心是为会员服务,基本职责包括:组织行业自律、维护会员正当权益、协调会员之间的关系、组织行业内部和外部的交流、开展保险宣传等。可以说,行业协会是行业的协调人、代言人。

为了更好的认识到保险行业的职能和作用,我们从保险业目前存在的几大主要问题着手认真分析方可得出结论。当前保险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行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保险行业快速地发展,机构和人员的迅速膨胀,管理显得比较粗放,总体来看,我国的保险行业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市场规范程度不高,一些保险机构合法合规经营意识谈漠,违法经营和恶性竞争时有发生。

二、是保费规模增长较快,但经营效益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部分地方和部分保险机构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直接影响保险偿付能力,保险行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还不强。

三、是保险服务功能不强,保险覆盖面不宽,保险保障处于比较低的层次,销售误导和理赔难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较好地解决。

四、是产险公司长期存在的非车险业务的费率没有底线,汽车4S店代理新车保险的费用过高且很大部分不开中介发票,银行强行为所贷款的企业代理保险且代理费用过高,营销员佣金缺乏标准再加上公司之间哄抬,从而导致部分保险公司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五、是寿险公司长期存在的业务结构不合理,投资型产品的占比过高,为低收入者开发的消费型保险产品供给严重不足。过分依赖银行代理业务,银保的代理费用居高不下等。

六、是营销员无序流动的现象比较突出,新公司成立时甚至是将原来公司的整个营销团队挖走,导致人员和团队管理混乱,社会形象较差。

七、是个别专业代理机构,不是在保险风险技术服务和拓展保险市场上下工夫,而是通过违法违规地手段争抢保险公司原有的业务,在保险市场上转手倒卖,加剧了个别地方保险市场的混乱。

八、是保险监管体系需要加强和完善,在思想观念、监管机制和现代化监管手段上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城市由于缺乏监管机构的驻点,个别机构和人员认为监管离他们较远而违法经营和恶性竞争,以致个别地方的保险市场还比较混乱。

保险行业有以上8大基本问题急需解决,因此保险行业协会作为沟通保险市场主体与保险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有责任有义务为保险行业的又好又快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笔者认为要解决以上问题保险行业协会可以从做好以下几点开始。

一、加强行业自律性、规范性让保险公司之间互相监督互相督促,改善竞争环境。对违法违规的保险公司施以严格的处罚措施,不单独处罚保险公司,而是要保险公司的高管一并处罚并且对故意违规发展业务的高级管理人员设置黑名单限制他在行业内发展。

二、加强监管保险中介机构中介发票的管理、保险公司财务费用监督管理。从源头上规范和遏制保险保费市场,严厉打击使用高手续费揽业务的行为。为防止保险公司变相提高手续费,要求严格的财务审计制度,搞清楚每一笔财务报销费用的真实性。

三、加强营销员后续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保险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规范营销员管理制度,做好保险营销员后续教育才能从源头杜绝保险的销售误导。提高保险销售一线员工的保险专业知识能够很好的帮助社会对保险市场的信心和认可。也只有保险的承保做好了才能够真正做好保险理赔,减少保险理赔纠纷。改善社会对保险行业的看法。这个工作是一个基础工作,见效比较慢,但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因此营销员后续教育是一个全行业都必须认真对待的工作,因为只有根基好了,行业才能真正健康发展

四、鼓励寿险公司开发廉价的社会需求很大的普通医疗保险,增加对社会底层保险需求的供给,让保险能够正真发挥他的保障作用。鼓励保险公司研发新型保险产品,为新型保险产品制定一个保护期。保险产品是一个产品本身容易被模仿,但是保险公司自身的服务和文化确很难模仿的一种东西。因此要因势利导,让不同类型的保险公司开发出适合自身发展的保险产品。同时在初级阶段必须为保险公司开发的新产品采用专利保护的模式来保护新开发的保险产品。

五、保险行业协会还是保险机构和社会的桥梁。因此保险行业协会不仅仅是简单的维护保险公司的利益,解决保险公司和保险消费者之间的矛盾也是工作重点。对因违规行为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坚决打击。可以尝试建立投诉黑名单制度,对那种真实有效的消费着投诉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布,让全社会一起监督和打击惜赔拖赔保险赔款的行为。保险行业协会应该随着市场的需求应该有更加丰富的内容,笔者通过分析现阶段保险市场的几大主要问题,提出了几个保险行业协会工作的主要的方面。但是保险行业协会在法律上是一个社会团体法人,有很多工作是只能在保险监督管理局授权的情况下面才能够操作。因此保险行业要有好的发展,关键是有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正确领导和保险公司以及保险行业协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做好。

浅议养老保险档案的作用与管理 篇6

1.明确养老保险档案的概念及构成

养老保险档案是养老保险活动中各个历史时期所产生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和资料,主要涵盖文书档案、会计档案、业务档案和网络设备档案等等。这些档案构成了维护广大参保职工根本权益不可替代的重要依据。也成为我们养老保险事业进步和发展的缩影。

2.明确档案在养老保险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依法保障参保职工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是目的,利用档案资源为参保职工提供优质服务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档案工作是将养老保险业务、财务、计算机和党群行政等活动中产生的文件资料,按照一定的管理方法和规则,归集、整理、组织和保管起来,从而,搭建起社保经办机构与参保职工沟通和服务的桥梁,保护参保职工合法权益下受损害。如果忽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缺乏系统的档案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那么,基金安全就不会得到有效保障,给参保职工一个明白账就无从谈起,为广大参保职工提供优质服务就难以实现,养老保险科学发展观就无法贯彻落实。所以,养老保险档案在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基础地位和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3.切实加强档案基础管理

夯实档案在养老保险工作中的基础地位,充分发挥档案的服务作用,应该从强化档案基础管理入手,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科学分类

档案分类不仅是当档文件整理中的一个工作程序,更重要的是在整个归档文件整理工作中具有主导的作用。没有合理的分类,归档文件收集整理工作就无法开展下去。归档文件只有赋予鲜明的特征,才能加以区别和联系,便于保管和利用。所以,确定养老保险档案的分类标准,实现科学分类,是档案归集、整理和保管的基础,同时又指导着其它各项工作的有序展开。

3.2平时归档

平时归档是立卷人员依照档案分类与范围。将已经办理完毕的文件材料,随时归入临时卷夹(卷盒)内,这就是平时归档。平时归档要“随办随归”,不得积累到第二年立卷时再归卷。这样,有利于保持文件材料之间的联系,保证归档文件材料的齐全完整。

3.3有序整理

档案的整理,应按各类档案的归档范围,由各职能部门负责收集整理。归档文件材料的排列,要按照各类文件材料归档的范围、发生时间、重要程序分门别类地收集和整理,依次进行排列。档案在整理后,要去掉金属物,对破损的应按裱糊技术要求进行托裱。

3.4合理编号

整卷装订的案卷其全部卷内文件要编统一的顺序页号。并以“件”为单位在文件材料的首面加盖归档章。

3.5编制目录

归档文件目录包括件号、责任者、文号、题名、日期、所在页号(或件号)、备注等项目。件号即文件材料的排列顺序号。责任者是指制发文件材料的组织或个人。文号即发文的字号。题名即文件材料的标题。日期即文件材料的形成时间。页数即填写一件文件材料的总页数。备注即需要补充和说明的情况,包括密级、缺损、修改、补充、移出、销毁等。

3.6标准化装订

按照国家最新的档案管理办法,文书类档案可以不装订,可按件和保管期限直接装盒。而会计类和养老保险业务类档案必须装订成册。装订材料,必须选用经档案行政部门认可,符合档案保护要求的安全材质。装订档案,一律采用案卷左侧装订,并将左、下侧对齐,采用“三孔一线”的方法装订。

3.7填写卷面

案卷封面项目包括:全宗名称、案卷标题、起始时间、保管期限、件、页数和归档号。案卷封面项目的填写,要求内容完整、概括准确、字迹整洁、一目了然。这里需要明确几个栏次的概念:

(1)全宗号。全宗号栏内按同级档案局给定的全宗号填写,暂未给定的此项可空置,待同级档案馆给定全宗号后再行填写。

(2)年度。年度栏内填写盒内文件的形成年度。填写时要采用公元纪年,以4位阿拉伯小写数字表示,不得简化。

(3)保管期限。保管期限栏一般以汉字全称表示,分为“永久”、“长期”、“短期”。长期为16-50年,短期为15年以下。

(4)机构或问题。机构或问题栏是指按哪种类目进行分类。如果档案按科室分就是“机构”,如“办公室、业务科”;如按照业务类目分就是“问题”,如“基金核定表”、“业务台账”。

3.8档案装盒

不同类别、不同年度、不同保管期限的归档文件材料不能放入同一档案盒。档案盒的厚度与归档文件材料的厚度相适应,避免归档文件材料弯曲受损。

3.9定期移交

按照有关规定,凡在工作中形成的在归档范围内的文件材料,均由相关责任部门进行整理、立卷、装订,并定期移交档案部门归档。各职能部门应在次年初向档案管理部门移交档案,交接双方根据移交目录清点核对,并履行签字手续。应归档的文件材料要齐全完整。

3.10规范排列

案卷移交档案室后,管理档案人员要将一个年度、一个类别的案卷进行系统化的排列,使卷与卷之间保持一定联系,固定顺序。便于查找利用。

为了保证档案的安全完整和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完成上述步骤的同时,社保经办部门还应建立健全各类档案管理制度。如档案销毁制度、档案保管制度、档案借阅制度和考核与奖惩制度等等。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档案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管理,要求档案工作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坚决杜绝档案遗失、毁损、泄密等事件的发生。如果发生上述事件,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情节严重的,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4.养老保险档案工作的发展方向是逐步实现数字化管理

所谓数字档案,就是以计算机、数据库和网络为基础,把纸介文字和数据、图像、声音等档案资源存贮在计算机和光盘中,以计算机和网络等方式为各项工作服务,它具有档案资源共享化、信息传输网络化和服务对象广泛化的数字化的基本特征。相对传统纸介档案以阵地服务为主,通过档案室案卷内各种文本文件来提供服务的手工管理办法,更具有存储量大、检索方便、便于提供利用的特点。实现档案管理数字化,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和提高社保经办机构管理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紧迫任务和发展方向。

保险作用 篇7

存款保险制度,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依照一定的法律、法规建立存款保险机构, 以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金融稳定的一种金融保险制度体系。符合条件的银行等存款金融机构作为参保方按照存一定比例的资费标准向存款保险机构缴纳保费, 建立用于赔偿存款损失的保险基金 (存款保险准备金) 。一旦参保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导致支付困难时, 存款保险机构即运用存款保险基金提供救助, 对存款人进行赔付。

我国长期以来只有“隐性”的存款保险, 并未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近年来, 许多研究者已对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弊端、存款保险制度的发展环境、存款保险制度的思考与设计等热点问题进行了研究阐述, 但对当前我国构建存款保险制度中政府作用的研究仍较少涉及。在当前金融深化改革的趋势下, 在构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过程中, 针对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的金融现状, 明确政府在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管理职责, 探讨政府在金融安全领域的管理职能和作用, 对切实维护金融体制和秩序的稳定、推动我国金融体系稳定健康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

二、存款保险制度构建中政府作用的重要性

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深化改革大格局是, 经济迅速发展, 金融改革步伐加快, 金融市场国际化进程加速, 但也不断面临着通胀压力与国际量化宽松政策的冲击, 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已成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点内容。

应当认识, 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是金融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基于对国外存款保险制度典型管理模式特点的启示和实践经验的合理借鉴, 在我国当前的国情下, 政府存款保险制度对于国家金融政策的实施和政府监管调控作用的充分发挥, 显然是最好的管理模式。

应当在重视强调和充分认识政府在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构建中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 对政府在存款保险制度中的作用客观上存在着参与范围和程度的问题, 通过加强金融法制建设, 进一步明确、细化职能定位。要适应金融格局的变化, 因时因地制宜, 健全相关配套法规, 为存款保险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和运行创造良性的管理环境, 并通过不断发展和完善, 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政府存款保险制度管理模式。

美国政府及其存款保险制度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一系列处置措施的运作, 是应对金融危机中政府作用的成功范例。在我国, 改革开放和金融业发展过程中, 也陆续发生过金融机构的挤兑甚至破产倒闭的事件, 近年又频频发生了温州、鄂尔多斯等地民间借贷案。在应对这些金融风险事件的处置中, 各地政府也都发挥过积极和适度的作用, 规范了金融秩序、保障了金融市场稳定。2001年台州路桥区发生了民间信用社储户挤兑事件, 两天之内的挤兑总额约为人民币7~8亿元。政府立刻从银行同业和财政抽调资金来应对事件并澄清传闻、疏导舆论, 平息了这一风波。2011年温州借贷资金链断裂案, 是民间融资的局部风险和区域风险到达相当严重程度引发金融风险频发的结果。

这些事件的处置, 本质上是“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下的一种运作形式。当更大危机出现时, 由于没有存款保险基金的准备, 单靠隐性的存款保险是远远不够的。从根本上而言, 只有当政府决策实施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 让存款保险转为显性制度时, 存款人的利益、金融市场的稳定才会真正得以维护。事实上, 温州借贷危机已过去两年, 迟来的全国民营银行试点已开始 (温州仅为数两家) , 但温州“金改”成效与民众期望也尚有差距, 说明对金融改革深化过程中, 尚需政府持续发挥作用, 真正推行存款保险制度, 为民间中小金融机构成长提供与国有大银行公平竞争的环境。

三、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构建中政府的作用

(一) 对存款保险制度体系的监管和决策作用

落实金融监管改革措施和稳健标准, 完善监管职能和机制, 界定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置责任应当是当前和今后政府在我国金融发展中的重要目标。限于存款保险机构的职责范围, 整个制度体系需要政府不断提高风险管理的前瞻性、主动性和有效性, 建立起对存款保险制度和整个金融行业的有效监管体系, 制定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审慎监管框架, 严密监测各类风险相互作用、相互传递和相互转移, 有效防止局部风险向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转化, 并不断克服存款保险制度的自身风险, 使存款保险制度的运营进一步巩固。

(二) 对相关部门的调整和协调作用

对于专门设立的存款保险机构来说, 为使存款保险制度有效运行, 在通过对参保银行的监督检查, 及时掌握参保银行日常运营状况, 了解其存在的风险, 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管理对策的过程中, 都需要不断和人民银行、银监会、国家审计、财政部等机构紧密合作、共享信息, 而政府在对相关部门的功能调整和分工协调上可以发挥有效作用。就如美国在金融危机中,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成功运作, 也是与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其他监管部门建立的良好协调与配合机制密不可分的。各个独立的部门之间要想合作无间, 没有政府在其中穿针引线是难以良好地实现的。因此我国政府在明确存款保险机构职能的同时, 更要促进其与人民银行、银监会、国家审计、财政部等机构开展切实有效的合作。

另外, 市场对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盲目性, 政府可以根据相关法规, 通过加強监督管理, 对金融活动起到积极的引导和调节作用, 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与资源效益的共享。

(三) 对存款保险制度实施运行的保障作用

1. 对法律法规建设的保障作用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制定、完善存款保险制度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是保证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有效、顺利运营的重要条件。一切法律法规制度、政策措施和行为指向, 都必须立足于防范和化解风险, 有效识别、计量和控制风险。以下五个方面的的法律和配套法规的完善应该是必不可少的: (1) 对存款保险机构的定性、职能和授权。 (2) 参保方式和参保资格。 (3) 保费缴纳、存款保险基金来源和运用。 (4) 保险限额和保险费率。 (5) 明确对违规机构的处罚权、问题机构的处置权。

2. 对信用评级风险控制机制的保障作用

在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初期阶段, 政府对推动和加强银行等金融机构信用评级的风险控制机制建设至关重要。在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制度的基础上, 政府应当通过改善评级环境、确保评级结果的公信力、规范评级体系程序等多方面, 加强对银行监管当局和银行信用评级的组织体系的管理力度和明确引导, 全面保障对存款保险参保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风险控制机制。

3. 对宣传和舆论的保障作用

存款保险制度的有效运行和公众对该制度的了解程度有密切关系。在制度建立伊始, 公众对该制度的了解有限, 不能很好维护自身的储蓄权利。当小道消息在民间传播时容易造成储户恐慌, 进而引发挤兑潮。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发挥好宣传和教育作用, 向广大社会公众普及和存款保险制度相关的知识信息、管理规范和法律体系, 营造良好的舆论导向, 保证存款保险制度顺利实施。

摘要:从国外存款保险制度运作实践经验和国内金融风险处置的案例来看, 都应充分认识在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构建过程中政府的重要作用。提出应从政府对存款保险制度体系的监管和决策作用、政府对相关部门的调整和协调作用、政府对存款保险制度实施运行的保障作用三个方面发挥政府的组织、监管和调控职能。

关键词:存款保险制度,构建,政府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汉.十年变革铸辉煌――银监会成立十年来监管与服务工作综述[J].中国农村金融, 2013, (11) .

[2]周萃.进一步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银行监管框架[N].金融时报, 2003-4-26.

[3]蔡辉明, 黄毅, 张晓华.随机性金融挤兑的合约分析-泰隆城市信用社的案例[J].浙江社会科学, 2005, (6) .

保险作用 篇8

6月底7月初, 重庆市潼南县、大足区等9区县遭遇特大暴雨袭击, 受暴雨洪灾影响, 部分地区牲畜被水冲走, 水稻、玉米等作物受损严重。灾害发生后, 重庆市农业保险承保机构迅速启动重大灾害应急预案, 快速展开救灾、查勘、理赔工作, 受理报损案件金额超过1000万元, 已赔付金额超过100万元, 其余正在核实、理赔过程中, 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将保险赔款支付到受灾农户账上。

截止到7月9日, 重庆市农业保险承保机构今年因种植、养殖业受冻灾、疫病等共支付直接赔款6617万元, 惠及16万农户, 对帮助重庆市农户、受灾企业重建家园、恢复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

(来源:重庆市政府网)

保险作用 篇9

温州“金改”主要工作目标是:一是出台全国首部民间融资地方性金融法规;二是完善反映民间融资利率的温州指数;三是首次试点小额贷款公司定向债、地级市保障房定向债;四是民间借贷管理中心发挥积极作用;五是服务实体经济的地方金融组织得到较好发展。六是“民营银行”力争第一批试点;七是推进个人境外投资;八是争取市政债试点;九是进一步发展地方资本市场;十是发挥保险保障作用。站在保险业发展角度看,“金改”将为保险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机遇。

首先,从温州经济发展的视角看,保险业拥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2011年,温州市生产总值3350.87亿元,比上年增长9.5%。GDP值为3337.14亿元,位居2011年全国各市GDP排行榜第36位。而2011年温州保费收入110.9亿元,保险深度仅3.3%,保险密度仅1212.9元,年底保险业资产只占金融资产2.6%。而当地的规模保费仅是银行利润的一半。另据了解,温州在售保险产品中,20%左右为无保费收入的闲置险种,能够形成规模销售能力的仅为10%左右。以上数据表明,在人均GDP领先全国的温州,保险业有着广阔的发展潜力。

其次,从贯彻各项相关政策的视角看,温州“金改”将进一步增加保险的深度和密度。国务院确定的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十二项主要任务中明确提出:拓宽保险服务领域,创新发展服务于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的保险产品,鼓励和支持商业保险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保险业是现代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温州金融综合改革、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的内在要求。温州“金改”对温州保险业来说是重大的发展契机。温州保险业只要紧贴温州当前实体经济发展的实际,实现政保合作,拓宽保险的服务领域,就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再次,从保险服务与创新功能看,温州“金改”为保险业搭建了提升平台。温州“金改”建设要求扩宽保险服务领域。多年来,保险服务领域多局限于第二产业经济领域,以工程险、财产险、船舶险等为主要服务险种,“金改”中涉及的温州投融资风险担保、贷款保证保险保障基本处于停滞发展状态。在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等过程中,保险业需要进一步扩大保险覆盖面,提供配套的保险保障,化解经营风险。

二、在“金改”建设中,温州保险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温州市保险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1年,全市保费收入110.8784亿元,比上年增长20.1%,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虽然如此,与上海、深圳、宁波等发达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1.社会保险意识不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温州,保险也慢慢渗透到各行各业,被人们接受和了解。但对于保险的认知和保险意识却还很薄弱,往往在事故和灾难发生后才发现自己完全陷于无助之中。以温州中小企业利用出口信用保险的现状为例。在中小型企业遍地开花的温州,许多企业已经尝到了出口信用保险带来的甜头,既化解了收汇风险,又提高了企业的资金周转效率。然而,在温州的众多出口企业中,能够重视风险控制、有信用保险意识的企业却不多,大部分企业,对如何控制信用风险,如何保障收汇安全还知之甚少,投保出口信用险的意识还很淡漠,出口信用保险的渗透率还很低,与温州这样的发达城市的身份不相称。

2.温州保险业为地方服务的能力逐步下降。近十多年来,保险公司把管理权逐渐集中到总部,许多地方的保险企业分支机构几乎变成了职能单一的销售机构,他们只能围着总部设定的指标体系转,很难从本地区风险保障的实际需要来考虑问题,这也导致了保险业为地方服务的能力逐步下降。温州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具有鲜明的特点,台风灾害多,民营经济比重大,老百姓手中资金多,人口特征和疾病谱与其他地区也不同,但多数保险公司只能按照各自总部的要求,销售统一的商品、使用基本统一的费率、采用统一的核保政策、适用统一的赔付标准。于是,许多保险产品在温州滞销,而温州所需要的保险产品常常无法提供。据了解,温州在售保险产品中,20%左右为无保费收入的闲置险种,能够形成规模销售能力的仅为10%左右。

三、温州保险业服务温州“金改”的工作重点

温州“金改”建设对于保险业来说是一个发展机遇,也是一个优化体系和结构,提高服务水平,拓宽服务领域,实现自身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按照《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中第九项“拓宽保险服务领域,创新发展服务于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的保险产品,鼓励和支持商业保险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要求。在温州“金改”工作中,温州保险业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提高分支机构建设水平,大力培育保险市场

温州的保险分支机构是保险业参与温州试验区工作、深化改革创新的载体和依托。只有提高分支机构建设水平,才能更好地发挥保险功能作用,参与地方金融改革发展。

1. 大力支持现有保险机构加快发展。

截至目前,温州共有43家保险机构,其中财产保险公司22家,人寿保险公司21家。在“多元化金融保险服务体系建设”中,如何赶上时代的脚步,给保险人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43家保险机构应借试验区建设带来的东风,积极争取上级公司的政策扶持,加快产品创新,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2. 积极培育各类保险新组织。

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到温调研金融工作,携一揽子政策来温助力“金改”,其中的一项就包括大力培育保险市场。2011年,温州保险深度仅3.3%,保险密度仅1212.9元,年底保险业资产只占金融资产2.6%,规模保费也仅是银行利润的一半,保险业有着广阔的发展潜力。因此,要鼓励和支持有实力、有投资意向的温州民营资本发起设立区域性、专业性保险公司,尤其是符合温州当地经济社会特色的专业性保险公司,参与温州多元化金融保险服务体系建设。

(二)拓展保险资金投资领域,支持保险资金参与温州经济建设

温州城市建设滞后、基础设施差,实体经济发展中,许多领域和项目都缺乏资金。对于规模大、周期长、来源稳定的保险资金,温州有着迫切的需求。另一方面,全国的保险资金却因受制于投资渠道狭窄、资本市场不景气而受益率持续下滑。2011年全国保险公司总资产达到5.9万亿元,保险投资年化收益率从2007年的12.17%下滑至2011年的3.6%,仅比银行一年定期存款利息高出0.1个百分点。

温州设立“金改”试验区无疑为双方搭建了一个对接桥梁。“支持保险资金参与投资温州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无疑给双方带来了利好消息。近期,温州市委、市政府将就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保险总公司进行对接,向保险资金伸出了橄榄枝。因此,作为当地保险机构负责人,也有责任和义务对保险资金“引水入温”。

(三)加大保险产品创新力度,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温州保险业要紧密对接温州小微企业、专业市场、产业集群和“三农”保险需求,加强保险产品创新,不断扩大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一是创新发展出口信用保险和国内贸易信用保险,减少企业贸易往来中的风险,帮助企业建设风险防范机制。支持温州企业扩大出口和开拓国内外市场,促进内外贸易和投资。二是大力开展企业财产保险、建筑工程保险等业务,为中小企业提供风险保障。三是积极推进科技保险发展。通过开展科技保险,为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提供保险保障,有助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发展。四是探索发展服务温州投融资风险担保的保险产品、贷款保证保险产品。通过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拓展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五是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三农”保险业务,为应对巨大自然灾害保险提供保障。

(四)拓宽保险服务领域,促进温州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通过市场运作、政策引导、政府推动的方式,加快发展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产品质量责任、环境污染责任、公众安全责任、安全生产责任等责任保险,辅助政府创新公共服务方式。

推进商业车险费率改革,促进平安交通建设,创新发展社会治安保险,参与构建社会联防体系,促进平安温州建设。

积极发展商业养老健康保险。以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保险保障需求为目标,积极参与温州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如,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业务,拓宽商业养老保险服务领域;积极参与地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开发各种补充医疗、疾病保险等产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样的健康保障服务;积极稳妥参与基本医疗保障经办管理服务,协助经办管理基本医疗保险。

(五)加强和完善保险服务,提高保险服务质量

提高风险评估和防灾防损能力。保险公司要利用风险管理知识面广、经验丰富的特长,积极配合保险企业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制定防灾防损措施,确保生产安全或者降低灾害损失。

提高保险服务效能。建立专业化保险服务团队,提高服务技能和服务水平,在承保、理赔等服务环节,开通绿色服务通道,满足保险服务需求,展示行业良好服务形象。

加快经济补偿速度。灾情发生后,从立案、查勘到定损核损、理算核赔,优化工作流程,提高结案速度,补偿被保险人因灾保险损失,帮助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

(六)加强保险队伍建设,强化保险队伍素质

积极开展业务知识培训,建立健全员工教育培训体系,围绕温州“金改”建设,更新员工知识储备,强化队伍素质,适应业务发展需要。积极引进专业人才,打造专业化、知识化、技能化服务团队。

保险作用 篇10

1 企业年金制度的定义

所谓企业年金, 又称为“职业养老金”或“企业退休金”是指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 除缴纳我国政府要求的缴纳的养老金 (公共养老金、国家养老金) 以外, 为了保障并补充本单位的职工退休后收入, 根据企业的财政状况及收入, 本着自愿的原则, 另行缴纳部门养老保险金。企业年金作为一种补充性质的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手段, 也是企业薪酬、福利的重要部分。

2 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现状

目前,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虽然人民生活水平和我国的经济实力有了很大提高, 但是仅仅依靠我国现行的以个人储蓄和社会养老保险为主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来保障企业员工退休之后生活质量不下降还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更好的缓解养老压力, 完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我国早已经开始进行企业年金制度的探索。我国在1991年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把补充养老和个人储蓄型养老、社会养老相结合, 形成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2003年12月30日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7次部务会议通过《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并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它与2004年2月出台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 加上2005年出台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暂行办法》及三个配套文件共同构建了我国的企业年金制度的法律及监管体系, 是年金制度规范化的重要标志, 为我国全面推行企业年金制度, 补充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3 实行企业年金制度的重要意义

3.1 实行企业年金制度有利于合理节税

我国出台的针对企业年金征税的政策, 为个人、企业的合理节税提供了法律依据。对个人来说, 其个人缴费部分不得在个人当月工资、薪金计算个人所得税时扣除;对企业来说, 企业缴费计入个人账户的部分 (以下简称企业缴费) 与个人当月的工资、薪金分开, 单独视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 不扣除任何费用计算应缴税款。合理的节税, 不仅能够提高企业员工退休金金额, 增加员工福利, 是其利益得到最大化的补偿, 而且能够给企业节省成本, 用最低的税费为企业职工提供养老保障, 缴纳年金。

3.2 实行企业年金制度有利于实现“双赢”

企业年金不同于一般的企业福利, 它的多少与企业经营状况、利润等息息相关, 也与企业员工的个人贡献有很大联系。对于企业来说, 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能够更好的吸纳人才, 留住人才。在当今社会, 人才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内容之一。同时, 经济社会迅速发展, 也为人才流动提供了更多机会, 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 必须要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人事保障机制, 以避免人才流失。通过年金制度, 能够更好的解决好员工的养老、医疗等后顾之忧, 有利于企业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 保障员工的切身利益, 更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吸纳人才, 稳定人心, 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热情, 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获取更多利益。对于个人来说, 合理的年金缴纳制度和分配制度, 有利于激发员工的热情。通过高效率、高质量、高数量的工作, 不仅能够获得职业上的发展, 也能够获得更多的保障金, 保障和提高退休生活质量, 为自己也为企业获得更大的利益。总之, 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能够使企业和个人更好的达到“双赢”的目的。

3.3 实现企业年金制度有利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

企业建立合理的年金制度, 对于企业自身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人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根据员工的工作贡献、能力来制定合理的缴纳制度, 不仅能够保障员工的需求, 还能够降低企业成本, 更好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 单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已经不能更好的适应我国的国情。通过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能够更好的保障退休人员的生活品质, 有效的缓解目前我国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 缓解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巨大压力, 使养老保险体系更加灵活。实行企业年金制度, 有利于我国制定和调整养老保险政策和制度, 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

4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前景展望

就目前而言, 我国的目标是“三支柱”养老体系比率约为:社会基本养老金占80%、补充养老保险占20%, 个人储蓄养老金按自愿原则缴纳。但是从长远来看, 更合理的比例是社会基本养老金占30%、补充养老保险占50%, 个人储蓄养老金占10%。从政府来讲,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养老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 我国应该出台更多更合理有效的指导政策和法律法规, 规范养老保障金和企业年金的缴纳。同时, 加大政府税收政策的支持力度, 为企业年金制度发展提供动力和空间;从企业来讲, 应该更加清醒的认识到, 缴纳年金的好处, 更好的优化自身的人力资源机制, 制定合理的年金缴纳制度, 提高企业竞争力;从个人来说, 应该树立良好的价值观, 为企业发展做更多的努力, 同时也应该学会维护好自己的合法利益, 与国家、企业一同做好监督。

我国的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 是一项循序渐进的, 长远的过程, 需要国家、社会、企业、个人共同努力。通过不断完善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使企业和个人获得更多的利益和保障, 从而更好的维护好社会和谐、国家安定。

参考文献

[1]武晓华.浅谈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建立的思路与对策[J].甘肃科技, 2011, 27 (3) :521.

保险在巨灾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篇11

【关键词】保险;巨灾风险管理;保险产品

中图分类号:F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7-0097-01

保险在风险管理中的传统优势和风险管理技术发展给保险带来的新的活力。运用风险管理技术,以保险产品为手段,实现保险的损失补偿功能,以及在实务中积累的大量实践经验,保险在巨灾风险管理中有着其他风险管理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1 风险管理是关键

初始保险形态的风险管理技术粗糙且不精确的,管理风险的种类也十分有限的,对保险标的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可保风险的条件也比较苛刻。科学技术的发展,风险管理技术的提高,保险机制所管理的风险的种类和范围也在逐渐的扩大,原来保险所要求的可保风险的限制条件也在逐渐的放宽,风险管理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使人们在小概率大损失面前不再无能为力,特别是巨灾风险测算模型的开发与应用部分弥补了巨灾风险数据缺乏的缺陷,如Applied Insurance Research、Equicat、以及Risk Management Solutions等公司基于统计数据和自然科学知识开发的自然灾害损失估算模型,给保险公司承保巨灾风险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工具。

风险管理是保险机制的核心,同样也是巨灾风险管理的核心。保险是伴随着风险管理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保险自产生以来,至今仍在管理风险、实现经济的损失补偿等方面仍保持者独特的优势与生命力。风险是保险产生的自然基础,保险的核心始终是管理风险和分散风险。无论现代保险的功能多么繁复多样,风险始终是保险赖以存在的基础。虽然管理风险的技术要求高、风险单位巨大、风险种类复杂等是巨灾风险的基本特点,但巨灾风险管理依然是以管理风险为根本。保险以管理风险为基础,在巨灾风险管理中有着其他机制无法超越的优势。

2 补偿给付是目标

保险的基本功能是补偿与给付,在巨灾风险管理中仍然发挥作用。利用保险承保潜在受灾对象,通过横向和纵向的风险分散,空间和时间上风险管理,能夠在巨灾发生后及时对受灾(承保)对象进行事后赔偿与给付,对于灾后重建以及稳定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保险的资金融通功能能够使巨灾风险管理机制更加灵活。尽管巨灾和巨灾风险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定义,但损失巨大,对保险人的偿付能力有很大的要求。保险机制所派生的资金融通功能可以增强保险基金的偿付能力。非传统风险转移方式(ART)产生与发展以及新型保险产品的开发与应用使保险的资金融通功能得以增强。保险证券化或风险证券化使得巨灾风险在资本市场得以横向分散。巨灾风险管理也更具操作性。保险机制的核心所派生出来的防灾减灾功能同样在巨灾风向管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商业保险公司本着最大化利润的原则对其被保险人或保险标的进行防灾减灾宣传和预防,此行为存在着正的外部性,既能减少保险人的赔付增加利润,又能减少被保险人的损失。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在在巨灾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是基于巨灾风险的公共物品属性,保险在灾后重建稳定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 保险产品是工具

Louis Eeckhoudt & Christian Gollier(1999)论证了如果一个投保人是厌恶风险的,那么,面对两个具有相同期望损失的事件,为其中的大概率事件投保而不为小概率事件投保是不明智的,相对而言,此时小概率事件就是巨灾,他们说明了保险是处理巨灾风险最适当的风险管理工具。

一如保险是风险管理的一种主要方式,巨灾保险也是巨灾风险管理的主体。巨灾风险管理主要为损失预防和损失控制以及灾后融资等。巨灾保险在损失预防阶段有着积极地作用,但是由于巨灾风险有别于一般风险的特点,政府在风险损失预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前文提到的立法规定建筑防震等级和修建大型水利设施等。损失控制环节巨灾保险也有着积极地作用,如参与灾后救助等,政府在巨灾发生后的损失控制方面因其自身的优势有着巨灾保险无法替代的作用。巨灾保险在灾后融资环节有着其他风险管理和主体无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它可以利用自身的资金优势、风险转移分散手段和资本市场巨大的能力进行灾后补偿给付实现灾后融资,不仅体现效率还体现了公平。当然政府的救助机制和动员社会力量也是灾后融资的一部分。

巨灾保险产品是保险机制的实现形式,体现了其在巨灾风险管理中核心作用。巨灾保险是巨灾风险管理的基本工具,但由于巨灾风险的特点,仍然需要市场之外的补充手段。

4 保险在巨灾风险管理中的实践

保险机制在巨灾风险管理中的实践,主要的实现方式是利用巨灾保险和巨灾保险制度。美国是保险最发达的国家,巨灾保险在美国的巨灾风险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联邦洪水保险计划为居民家庭的财产和与居民家庭基本生活需求密切相关的小型企业的财产提供洪水保险。加州地震保险局是一个非政府的机构,并获授权向居民提供地震保险。佛罗里达州居民财产保险公司由原来的FRPCJUA和FWUA组成,为居民提供飓风和风暴保险,同时还建立了佛罗里达州飓风灾害基金为保险公司提供再保险。西班牙政府建立了的Consorcio de Compensacion de Seguros(CCS)提供巨灾保险和恐怖保险,巨灾保险是捆绑在私人保险公司出售的财产保险单上。法国要求所有的非寿险保单必须有巨灾保险,保险人可以向政府财政支持的Caisse Centrale de Reassurance (CCS)购买再保险。在日本地震保险全部是由私人保险公司承保的,私人保险公司向日本地震再保险公司购买再保险。

通过强制或者自愿的方式大范围多途径的推广巨灾保险产品,扩大巨灾保险的承包范围,在更大的范围内分摊巨灾风险损失,将有利于巨灾风险的管理,有利于巨灾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发挥保险的赔偿给付功能。作为巨灾风险管理的手段,保险产品较其他方式能更有效的发挥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单位面积生聚集的社会越来越多,巨灾带来的损失也越来越大,这就急切的需要切实可行有效地巨灾风险管理机制来应对风险。保险在风险管理中的传统优势和风险管理技术发展给保险带来的新的活力,以及在实务中积累的大量实践经验,在巨灾风险管理中有着其他风险管理方式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

げ慰嘉南:

[1]Louis Eeckhoudt, Christian Gollier, The Insurance of Lower Probability Events[J], 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 1999, Vol. 66, No.1

[2]栾存存,巨灾风险的保险研究与应对策略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4 (2)2

保险作用 篇12

一、内部审计对于保险机构监督的重要性

内部审计之父索耶认为内部审计是对组织中的各项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的评价, 来进一步确定是否能经济有效的使用资源来达到组织的目标。良好的内部审计对于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 内控机制也是企业健康发展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部审计可以帮助提高保险公司的运作效率, 减少错误和舞弊的发生, 对公司内部的经济活动进行很好的内审监督, 可以极大的提高公司内部的风险防范能力和经营管理质量。

二、当前我国保险机构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部分保险公司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不到位

当前部分保险公司对于内部审计的认知还停留在监督和评价上, 认为内部审计的作用也就是防范差错和舞弊。但实际上内部审计也是以服务为主的经济控制体制, 当保险公司面临管理风险的时候, 内部审计往往没有足够的重视这个问题。此外, 领导者对于内部审计的态度也会对内部审计能否在公司中发挥重要作用起到很大的影响。当前许多公司领导人对内部审计并不是那么的重视, 使得内部审计制度未能完全得以贯彻落实。

2.保险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不够完善

由于公司的领导者对于内部审计的不重视, 内部审计制度流于形式, 许多公司并未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 而是将内部审计归于财务管理等其他部门之下, 这就使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 也未建立系统化的标准流程。与此同时, 因为没有单独的内部审计部门, 在部分有心人的过分干预下, 内部审计的公正性就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3.保险公司内部审计人员选拔标准过低, 考核机制不健全

内部审计是保险公司内控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部审计是对从业人员有很高要求的一项工作, 而当前我国部分保险公司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要求不高, 内部审计的从业人员专业技能不够, 职业素养不高, 缺乏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充分了解, 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就容易出现审计风险。而保险公司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考核制度也不够完善, 首先表现在职责上, 部分公司内部审计人员存在职责不清的现象, 有些员工是属于行政部门, 有些属于财务部门;其次, 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激励内审员工的考核指标, 进而影响审计的工作质量。

4.内部审计方式单一落后, 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在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 传统的内部审计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当前保险公司采用的审计方式大多以账目审计为主, 普遍采用抽样审计和普查两种方法, 而这类检查方法存在主观性强, 随机性大, 科学性低的问题。由于缺乏与时俱进的科学的内审方法, 内审工作已不能够完全满足公司飞速的发展的需要。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审计手段远远跟不上国际水平, 内审的手段和技术的停滞不前严重的影响了内审功能的充分发挥。

三、如何改进保险机构的内部审计制度

1.培养先进的内部审计观念, 加强内部审计的意识培养

目前, 一些西方的国家已经建立起了一套先进的内审理念, 我国的保险公司要学会吸取西方文化的长处, 摒弃缺点, 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的根本原则, 制定出一套符合本公司实际的内审制度。要更正企业领导认为内部审计不重要的观念, 使其认识到内部审计对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提升内部审计在公司内部控制中的地位。要加强员工的内审意识培养, 正确认识到内部审计的意义, 提高对内部审计相关法律法规的运用水平, 加强内审的文化建设。

2.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内部审计是公司实施良好内控的重要前提。内部审计应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 为了能够达到这一目标, 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显得十分重要。为此, 解决当前保险公司存在的内部审计人员职能不清的问题, 深化改革内审体系十分重要。为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应当成立一个独立的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 而审计的模式为“垂直领导, 集中管理, 分层实施”。例如:建立内审中心, 并注册为子公司, 子公司的主要任务为监控总集团的审计工作和管理。依据总公司架构来建构子公司的组织结构, 配以完善、科学可行的内部审计体制, 形成集团化的大审计工作新格局, 不断地提高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为公司更好的发展提供保障。

3.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素质, 完善内部审计考核机制

内审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能对内部审计工作开展、创新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只有专业技术过硬, 职业素养良好, 具有创新性、有一定工作经历的人才能真正的对内部审计工作有所贡献。公司在选聘内部审计人员的时候要注意甄别筛选。在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审计人员选聘机制的同时, 也要注意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再培养, 对一些原来就处于内部审计岗位上的员工, 在成立了内部审计部门之后, 除了职能上划清的同时, 也要加强他们对新型内部审计策略、知识等的学习。要给员工提供机会, 让他们能够不断地提高对保险业务、投资、操作风险等方面的认知。另一方面要完善内部审计人员的考核激励机制, 良好的激励可以使员工更加卖力、专心的工作, 要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规范化为目标, 细化考核指标, 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在形成考核成绩与工资薪酬有关的激励机制的同时, 其中的惩罚条例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部分存有不良企图的人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通过对人才的培养和对考核激励机制的完善, 逐步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保证公司内审工作的整体质量, 进而为公司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张平平.内部审计对保险机构的监督作用分析[J].保险研究, 2014, (D12) :34-37.

[2]梁振升.内部审计对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的监督与评价[J].中国会议, 2007, (12) :10-14.

上一篇:判断标准下一篇: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