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施(共12篇)
教学设施 篇1
一直以来,学生在课堂中是否获得了具体进步是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但是教师的发展同样是有效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成效之一,因此在提高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学生是否获得进步、教师能否得到成长均应该是共同得到关注的元素。那么如何真正实现课堂有效教学,使学生得到更大发展,使教师得到更进一步的促进呢? 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我在日常教学中就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进行了探索。
一、全面认识“有效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学生在课堂中是否获得了具体进步是断定有效教学的标准,但教师的发展也是教学有效的保证因素之一。有学者认为有效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相互影响、互为作用、共同进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有效教学的双主体,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促进, 教学相长, 这才是有效的教学,才是受广大师生欢迎的教学。
二、有效教学是关注学生发展的教学
有效教学应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的活动、情景能让学生体验到生物与生活同在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各方面、各层次的能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强。
1.有效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引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有效手段。如在讲授遗传规律时,可以利用大文豪萧伯纳的故事帮助有效创设问题情境。上课开始,我们可以给大家讲述这么一个故事:一位演员喜欢上了萧伯纳,信中向他表白说,如果我俩在一起后,我们的儿子一定会拥有你的头脑,我的美貌。故事说到这里,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疑问:“不一定吧,也有可能是萧伯纳的容貌和演员的头脑啊? ”疑问和兴趣就是学习探讨的动力。学生看似“无意”的提问就是教师逐步引导学生进入对遗传规律的学习的契机。最后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其实萧伯纳最后就是借助了刚才同学们的推测委婉地拒绝了那位演员的求婚呢。故事的结局引起了同学们的哄然大笑,但是同学们的笑是一种对知识了然的笑,在问题中反思,在反思中收获,那就是有效教学中同学们得到发展的体现。
2.随机进入教学策略 ,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 。
“随机进入教学策略”是让学生随意通过不同途径 、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 从而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得到认识与理解。如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探究实验中,我发现本来学生应该是按计划观察洋葱外表皮细胞的,但是有部分学生居然好奇地把头发和剪下的指甲放到显微镜上,企图观察到细胞。此时,教师可以抓住时机,引导他们随意进入另一个情境中学习,让学生在“意外”中得到即时性生成,获得新知。因此,我调整了教学顺序,根据学习主题重新创设了新情境,鼓励他们思考:为什么刚才我们在显微镜中能看到洋葱内表皮细胞,但为什么看不到头发的细胞呢? 同学们饶有兴趣地进行了问题探讨。终于,通过同学们的合作交流,他们得到了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结论。相同的知识,却在不同的情景中获得,这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常用策略。
3.创设生活化情境 ,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根据教材内容, 善于创设与社会热点相关联的教学情境能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情境中的问题的能力。又如近段时间本市水厂拟提高市区水价,街上、报纸上、网络上市民们都在议论纷纷。水厂解释道水价上涨的原因主要与污水处理的问题有关。我发现这就是一种与人们日常生活的水资源利用问题息息相关的生活情境,接着我就着手组织学生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模拟水价听证会。同学们在会上分别扮演政府人员、水厂负责人、市民代表等角色,他们通过大量调查,就水价上涨问题陈述自己的观点:如城市污水处理方案,水价上涨原因,目前梧州面临的水资源威胁,等等,在这场与社会问题紧密相关的辩论中,使污水处理原理及珍惜水资源,爱护环境等社会、生物学热点知识得到了落实,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在真实情境中、积极思考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有效教学是教学相长的教学
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倾注满腔热情,努力发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情景、实物,使之与初中生物知识有机结合,力求吸引学生主动地学,高高兴兴地学,与此同时,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如能得到质的飞跃,与学生共同获得发展,教学相长,才是实施有效教学获得的最大效益。
1.有效教学能促进教师完备教育科学知识 。
追求教学的有效,决不能片面地只关注学生发展,只有教师也关注到了自身需要,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有效。教师只有不断积累相关理论知识,提升自身理论水平,在生活中,教材中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教学中不断形成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与学生共同得到发展,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
2.有效教学能提高教师服务意识 。
在课堂中实施有效教学,教师必须具备服务意识,体现在平时尊重学生,了解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师所设计的一切教学活动以学生的成长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学生的知识、技能、思维品质才会在同感和共鸣中得到落实和发展,课堂才会有效、高效。
3.有效教学促使教师不断发现 。
善于发现的教师课堂内容开阔, 丰富的学习资源富含生活化气息,容易引发学生共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真正担当起学习引导者的角色。例如,在上到“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一课时,教师利用我市的特产梧州龟苓膏和豆浆晶的包装袋作为教具容易激发学生兴趣。课堂上学生有的注意到了包装袋上的营养成分, 有的注意到了上面的出厂日期和保质期,有的关注到了上面的生产厂家。有了兴趣,就有了钻研、探索的动力。学生从来自生活中的事物中感受到了“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应该注意什么”等相关生物知识的存在。有效的教学过程能促使学生培养独立钻研、独立学习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分析、内化能力,同时,教师加强了自身对学生的了解、分析能力,对生活资源优化的能力。教学相长,是教与学所能达到的最优效果。
4.有效教学能开拓教师的集体智慧 。
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课堂设计,一个贴近生活的情境设计,一句令学生捧腹大笑而又让他有所得的话语, 更多的来自于我们这个共同提倡、实施有效教学的教师集体。一直备受好评的认识“反射弧”五个基本环节的学生活动,单单利用一个纸团在同学间就能进行的接力传递游戏, 就让学生深入认识了反射弧的组成,认识到反射弧是一个统一整体。游戏简单,但学习效果明显,除去以往老师讲、学生听的旧模式,学生能亲自参与,学习的效率也就自然提高了。为使教学有效,集中教师共同的智慧,激活学生的注意、记忆和思维,便能达到思维活动的最佳状态。有效教学,师生各有所得。有效的生物课堂能激发学生无限的学习动力,转变学习态度,教师也从中促进对个人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教学相长,有效教学促进课堂不断和谐。
在实施有效教学的这段时间,我们有太多感受与思考。虽然还存在不足,但作为教师,我们希望通过努力尽可能促进学生不断进步,我们希望让更多师生共同体验、进步、在共同发展中领略 初中生物 有效教学 的精髓 , 感受有效 教学的真谛———教学相长。
摘要:学生在课堂上是否获得进步、教师能否共同成长是提高教学有效性过程中应该关注的元素。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力求让学生在活动、情景中体验到生物与生活同在的乐趣,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促进,共同体验,才会得到更好的进步与发展。有效教学是教学相长的教学。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教学,教学相长
教学设施 篇2
化学教学策略
一、教学策略概述
“策略”一词源于大规模军事行动的计划和指挥,一直与“方法”“步骤”同义。在教学领域,“策略”主要指教学活动的顺序安排和师生间连续的有实在内容的交流安排。
教学策略(teaching strategy)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提出以来,人们对它的界定既有共性,亦有分歧。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之间在概念上有相近或易混淆之处,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对教学策略特定内涵的深刻理解。
1.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开展之前的准备工作,是对整个教学活动的计划和安排,其表达形式是教学活动方案。而教学策略则要在教学准备阶段进行设计、谋划,形成一定的方案,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组成部分。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各有自身的内涵,在具体内容和环节上有交叉、重叠的部分。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教学策略的制定、选择与运用;教学策略选择与运用时又必须通盘考虑教学的整个设计。2.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
从教学理论到教学实践的转化,是从教学理论到教学模式再到教学策略,再到教学方法,再到教学实践。可见教学策略是对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具体化。教学模式包含着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是能用于构成课程和课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在课堂或其他场合教学的一种计划或范型,具有简约化、概括化、理论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教学模式规定着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属于较高层次。教学策略比教学模式更详细、更具体,受到教学模式的制约。从教学研究的发展来看,先有教学模式研究,然后才有教学策略研究。3.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作用所采取的方式、手段和途径。教学方法是更为详细具体的方式、手段和途径,它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介于教学策略和教学实践之间,教学方法受制于教学策略。教学展开过程采用什么方法,受教学策略支配。教学策略从层次上要高于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策略则包含有监控、反馈内容,在外延上要大于教学方法。
4.教学策略的定义
教学策略(teaching strategy)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教学策略具有综合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等基本特征。
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活动的元认知过程,教学活动的调控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教学策略不同于教学设计,也不同于教学方法,它是教师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整体性把握和推进的措施。教师在教学策略的制定、选择与运用中要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人手和着眼,要兼顾教学日的、任务、内容、学生的状况和现有的教学资源,灵活机动地采取措施,保证教学的有效有序进行。教学策略是一系列有计划的动态过程,具有不同的层次和水平。
教学设施 篇3
一、与班集体建设相融合,变“孤立”为“协作”
我们都知道,要想用优质的教育效果,我们的品德课程必须要实现与儿童生活的对接。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知道,班集体内的生活时间占据了儿童生活的绝大部分,集体生活对儿童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班主任老师也必然会从学生思想、课程学习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班级管理要求,会想方设法的开展班级活动,进行班集体的建设。品德课程作为学生学习生活中,必须要参与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不应该脱离班集体的建设过程。而应该根据每个班级的不同特点,有效地融入到整个班集体的建设过程中,把品德课程中提出的各种德育教育要求衍生到整个班集体的建设中。依托班集体,把原先孤立的课堂教育,拓展为相互关联、互相协作的班级教育活动。
二、布置德育实践作业,变“讲”为“做”
适当的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一天学习的有效手段,以知识学习为主的语文、数学等学科需要布置作业来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同样,我们的品德学科也可以布置一些德育作业,来进一步地巩固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起到拓展教学时空的作用。
在学习了《孝心献老人》之后,正逢重阳节,我就布置了“给自己家中的老人做一张孝心卡,打一个电话,问一声好”的作业。既完成了书本上制作孝心卡的任务,又让学生通过打电话、问好的形式,实践了品德教育的要求。德育实践作业地布置,使品德课由简单“动动嘴皮子”,变为了“不仅课堂上要动嘴说,还要在生活中动手做”。把单纯的课堂活动,拓展到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德育实践作业的实践,既是对课堂的补充,也拓展了品德教育的时空。
三、与学校主题活动相融合,变“小”为“大”
品德作为一门学科,在目前的课程体系中,每周为两个课时,从课时量来说依然处在一个“小学科”的范畴内。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我们要拓展品德教学的时空,我们除了采取在教材基础上,不断的开发、补充课程资源,使课堂教学内容的含量不断增加,使课堂的教学形式更加多样,从课程的角度去拓展我们的教学时空之外,更要探索课程之外,拓展教学时空的方式和方法。和学校教育活动相结合,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前面提到的品德教学与班集体建设相结合其实也是与学校教育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只不过更加侧重的是班级层面。学校内的德育活动除了课程、班级内的活动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学校层面的集体活动。比如少先队日常开展的各类针对学生行为习惯的检查评比,结合如“重阳节”、“母亲节”等节日开展的专项德育活动,还有结合学校文化建设开展的特色活动。但是,不管是学生的检查评比,还是学校内的文化建设,都肯定会涉及到品德教育的内容,是学生道德实践很好的机会。所以,学校在开展这些活动时,我们的课程应该主动和这些活动接轨,或者由我们的课程出发,促进学校特色活动的开展。
与学校的日常教育活动有效的结合,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跳出了教室和时间的约束,拓展了教学时空。而且使我们的“小”课堂,变成了“大”课堂,学生的道德学习有了现实的依据和检验。
四、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变“质数”为“合数”
品德学科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课程的教材设计中,包含社会、历史、地理等多学科的许多内容。所以,品德学科的教学活动除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教育之外,还非常重视利用课程的学习解决学生实际生活问题,培养他们生活能力的作用。
学科的特点,告诉我们,品德学科其实是一门综合性很强,包含很广的学科。在教学上,我们可以用多种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来演绎不同内容的学习过程。
例如在学习《漫画邮政》时,我们可以把品德课堂转变为美术、劳技课堂,由了解邮政知识,拓展到创作邮票作品和书信的投递实践;在学习《神奇的电话》时,我们可以通过电话与课堂外的人进行连线。在外来务工人员多,或留守儿童多的学校,在课堂上让他们和自己的亲人通话。通过课堂模式的转变,把单纯的知识了解、传授性的课堂,演变成亲情教育、感恩教育的舞台。在如学习《网络世界》时,有条件的甚至可以把课堂搬迁到学校的计算机教室,首先在空间上给学生来一个转变。条件不允许的,也完全可以利用教室里的多媒体设备,让学生自行动手,查阅相关的资料。这样的过程,即是学生了解的过程,更是感受信息发展带来便利的过程。
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不是简单的课堂教学形式的一种转变,归根结底是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变化。学科融合的过程,会使我们的品德学习从内涵极少的“质数”变为内涵丰富的“合数”。数学中“合数”的数值愈大,包含的“因数”会越多。其实,我们的课堂学习方式越是多样化,带给学生的情感体验也会越丰富,我们的教学时空也会越广阔。
在实际的品德教学过程中,当然还有很多不同的方式和方法。不过,拓展教学时空的关键点还是在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对课程的理解。教师转变了自己的教学观念,带来的会是一系列的积极影响。观念发生了变化之后,课程实施者必定会采取不同的策略,对课程进行演绎。教学的时空,也会因此而发生不断的演变。
【作者单位:台州市椒江区云键小学灵济校区浙江】
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教学评价 篇4
一、主要教学方法的种类及作用
从古至今, 国际国内很多教育工作者们潜心研究, 大胆实践, 归纳总结出了很多的教育教学方法, 为人才培养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比较常见的教学方法有四段教学法、五段教学法、订正教学法、自学辅导法、启发速进教学法、问题讨论法、问题教学法、设计教学法、连环教学法、昆西教学法、单元教学法与实习教学法等。
四段教学是按照人们所理解知识的心理与规律把教学阶段分为明了、联想、系统与应用这四个阶段, 这种教学方法是20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形式阶段”理论的总结。他认为教学必须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明了 (清楚) 。传授新教材时, 把教材分解为若干部分, 提示给学生, 使学生清楚新教材, 形成新观念。第二阶段———联想 (联合) 。引导学生把前阶段获得的新的观念与原有的观念联系起来, 在新旧观念结合的基础上深入学习新教材。第三阶段———系统。使学生心灵中的所有观念系统化, 形成一定的观念体系, 得出结论、定义和规律。第四阶段———方法 (应用) 。使学生把学到的系统知识运用于实际, 以检查获得知识的正确性和巩固性。后来德国的齐勒尔和赖因把四段教学法扩充为五段教学法, 把教学分为预备、提示、联想、总括与应用五个阶段。这种教学方法主要应用基础教育与大学基础课程 (如高等数学与大学物理等) 的教学中。
问题讨论法也称“课题讨论法”。指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 进行探索或讨论, 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方法。其特点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认知的可能性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培养创造性学习态度, 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美国学者林格伦提出的“讨论法”, 即属“问题讨论法”。他认为, 教师讲课主要是跟学生进行交流, 传统的教学法以讲授为主, 不利于学生智力发展。
问题教学法又称发现法、探索法、研究法与现代启发式等。指教师在学生学习概念与原理时, 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 让学生积极思考, 独立探究, 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 独立实现认识过程, 即在教师的启发下, 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探索科学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步骤, 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 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的内部联系, 从中找出规律, 形成自己的概念。卢梭、第斯多惠、斯宾塞与杜威等学者都提出过这样的观点。
设计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W.H·基尔帕特里克根据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创立的一种教学法。1918年, W.H·基尔帕特里克在《设计法》一书中提出设计教学理论。他主张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 摒弃教科书, 废除班级授课制, 打破学科界限, 让学生在每一单元活动中通过自行设计、自己执行, 学习实际的知识和技能。
启发速进教学法也称为“新教学论”、“启发学”或“暗示法”。代表人物是保加利亚医学博士格奥尔基·洛柴诺夫。所以又称“洛柴诺夫教学法”或“暗示教学法”。暗示教学法是对教学环境进行精心的设计, 用暗示、联想、练习和音乐等各种综合方式建立起无意识的心理倾向, 创造高度的学习动机, 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实习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 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从事一定实际操作的一种教学方法。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有关的实际知识和技能, 巩固已学知识, 培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完成规定工作的能力。它在自然科学的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实习法的特点是:强调实践性、综合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充分重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体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
二、教学手段的分类与作用
教学手段是构成教学系统的重要元素之一。教学手段是为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 教师与学生用来进行教学活动, 作用于教学对象的信息的、精神的、物质的和形态的总和。教学手段是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步在教育领域的体现, 它分为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主要指“黑板+粉笔”的教学手段, 现代教学手段主要包括电化教学 (投影、幻灯、音像、语音室等) 、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 与基于网络的教学 (如课程教学网站、学习港) 等教学手段。教学手段的作用体现在提高教学效率与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一项心理学的测定与估计, 人们通过视觉与声音从外界获取并进入人类大脑的信息量的分布及人们的接收能力是不同的, 其中视觉包含的信息量65%左右, 人脑三天后记忆的牢固度为40%, 听觉包含的信息量小于20%, 人脑三天后记忆的牢固度为15%, 视觉与听觉同时作用人脑三天后记忆的牢固度为75%。因此, 现代教育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又如, 基于网络教学手段有利于学生个别化学习, 有利于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三者之间的交互与协作学习, 学生能跨越时空, 模拟真实情境学习, 可以随时开展学习效果检查, 可以通过网络对课程教师、教材情况与教学情况开展网络评价;网络教学也有利于现代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灵活应用与整合, 有利于学科知识与教材知识的扩充与教材内容深度的扩展。现代教学手段是社会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在教学手段方面的反映。
三、教学评价
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的、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总称。但它不是教师孤立的单一活动方式, 不仅包括教师教学活动方式, 而且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方式, 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统一。评价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应包括四项主要内容。
一是看是不是量体裁衣, 优选活用。大家知道, 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贵在得法。教学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 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 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也就是说,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 灵活运用。
二是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 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 也会令人生厌。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所以评价教师教学既看教师能否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 又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一番功夫, 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 常教常新, 富有艺术性。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将获取的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 真正懂得将本学科的知识与其它相关的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 并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相关的学科中去, 解决相关问题, 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提高学生掌握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是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评价教师教学既要评常规教学, 又要看改革与创新。尤其是评析一些素质好的骨干教师的课, 要看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主体活动的发挥、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以及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
四是看能否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知识空间, 它为各科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好用好知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师教学的工具、学生学习的工具。可以说信息技术是人们用来获取知识、传授知识与运用知识的媒介。
教学就是教师在课堂上遵照教学法则和美学尺度的要求, 灵活运用语言、表情、动作、心理活动、图像组织与调控等手段, 充分发挥教学情感的功能, 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施行的一套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活动。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 要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 (不是简单加法) 与教学手段来达到教学目的, 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 有创造性、新颖性与灵活性, 能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 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使自己具有吸引学生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尹俊华, 庄榕霞, 戴正南.教育技术学导论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8.
[2]彭兵, 朱云东, 王小东.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教程[M].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3.1.
[3]艾明晶, 王丽, 焦福菊.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 2005.2.
[4]王达光.网络环境下高校教学资源库的构建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 2005, (3) :42-43.
教学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篇5
一、使用管理。有计划的做好驾校教学设备的使用、归还、登记、分类。准确无误的工作,做到不丢失,损坏和记录。按资产分类登记(统计),造册建档,建立使用、检查、维修、更新、报废记录,分类分室编号,明确管理责任人。
二、检查管理。每期计划使用前对教学设施、设备进行工况性能检查。及时排除隐患。使之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和使用状态。
三、维修管理。定时保养或定期维修。在完成一期或半年要进行一次设备检查维护或等级维修。设备有维修规定的按规定执行。
四、维修记录。每次检查或维修都应有详细的记录,将设备名称、维修项目、更换的总成件、机件维修后的技术状况及维修费用一并记入设备档案。
五、更新管理。及时了解驾驶设备信息,为驾校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物质保障。失去维修价值或时期报废的设施设备要进行更新处理,按相关规定处置,新增设备应重新建档。
六、负责管理。教学设备管理人员具体负责驾校的教学设备、教学器材的维修、保养等管理工作。
1、实操教练员负责教练车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
2、理论教练员负责实验教学仪器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3、计算机管理人员负责计算机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
教学设施 篇6
【关键词】整合 问题教学法 教学个性 有效教学
2002年10月在广西玉林提出 “采用问题教学法实施新课程”的观点,通过几年的实践、学习、研究、创新最终取得很好的效果。在全市推行这个教学模式中,教师是否该注意把教学个性与教学模式有机地联系起来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同时肯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我们的教师应该走上个性化教学的道路。 为此,我试从“整合问题教学法与教师教学个性”探索新课标下教学的发展。
一、问题教学法和教学个性的含义
教学方法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而问题教学法就是我们玉林教师们上课时所使用的一种教学模式。“新课程问题教学法”的基本教育过程是这样的:指导预习——问题教学——设问练习——简结转新,它的主要特点是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源于教学,基于实践,平实自然,操作简易,可行性强,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强的生命力。“新课程问题教学法”是在一个市辖区范围内数以万计的教师和数十万计的学生满腔热忱的认同、应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生气盎然的教育现象,被教育界誉为“玉林现象”。
教学个性是教师个人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与探索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个人气质、性格、阅历、兴趣、知识结构、教学基本功等在教学活动中的综合反映和表现。教学个性是特殊的教学能力,是在一般教学能力基础上的发展能力,是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和成熟的教学方式、方法、技巧的综合。
二、问题教学法和教学个性的联系
教学方法代表了人们对教学活动科学化的追求,是力图找到教学活动的操作规则;教学个性则是对教学活动中教师主体性的体现,是教师教学个性的充分发挥。二者是一种双向生成、互相依存的关系。一方面,教学方法运用于教学实践,转化为教师的教学个性,体现出教师的人文个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教学个性虽然要求随课堂充分发挥,但不是随意发挥,为充分发挥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效能和作用,教学个性必须规范化,具有稳定性、简约性、健康性。方法离开了个性,就会变得僵硬;个性离开了方法,则流于零乱、随意、低级;方法与个性在教学中少了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创造最佳的教学情境,都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学改革以来,众多教师的个性教学影响着已形成的教学方法。以 “问题教学法”为例,参与实践的许多教师结合各自学校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各自不同的教学个性,不断丰富和完善了教学方法。将问题教学法用于不同的科目,而各科又能充分利用科际资源,将不同学科整合在教学中,构成互动资源网,创造性地整合了艺术学科、信息技术学科资源,不拘一格地展开教学,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开放性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乐园”。但也有些老师,特别是年轻的老师,他们由于经验不足,在参加用“问题教学法”这个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时,只是把教学内容生搬硬套进这个教学方法,只求完成这个教学步骤,就美其名曰利用“问题教学法” 上课了。还有就是有些老师,特别是用多媒体上展示课、比赛课的老师,他们往往把自己的课件搞得五花八门,音乐、动画、视频无所不有,甚至有的老师把课件搞得几乎一节课下来老师不用讲什么话。试想,如果什么都可以用多媒体功代替,那么大学的教育专业就不用培训学生的诸如三笔字、简笔画、表演、歌唱等基本功了。再者,在推行“问题教学法”这个方法中,几乎每一次的展示课、比赛课、研究课都是用多媒体上课,而据了解,很多农村学校甚至是城市学校都只有一个多媒体功能室,而一个学校十几至几十个班级,又怎么能普及得了?离开了多媒体功能室,我们的“问题教学法”这个方法又将如何展示呢?这个时候教师个人气质、性格、阅历、兴趣、知识结构、教学基本功等教学个性是不是显得特别的重要呢?因此,本人觉得,不管你用什么先进的教学辅助工具,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上课,教师的基本功、教师的教学个性魅力都是不能缺少的。
三、问题教学法与教学个性的整合
一位特级教师上完一节精彩的课后,有位青年教师试着问他:“听你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请问你备这堂课用了多长时间?”这位教师回答说:“这节课,我可以说用了一个小时,也可以说准备了一辈子……” 由此,我想到,教师的教学个性是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而形成的教学个性应该是优秀的。那么教师的个性中哪些品质是优秀的呢? 1. 在兴趣方面,教师的优秀个性品质表现为追求新知识,捕捉新信息,善于倾听不同意见,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具有较强的社交活动能力。2.教师在行为动机和行为目标方面的优秀个性品质是热爱教育事业。3.教师在情绪方面豁达、容人、幽默、坦诚、随和、情绪平稳而不易波动。4.在个人意志方面表现为深思、慎独、反省、自律,勇于进行自我批评,敢于承认自己的过失并不屈不挠地寻找达到目标的、新途径,有坚强的意志和坚强的毅力。5.教师在道德方面的优秀个性品质表现为诚实、勤奋、公正、廉洁,坚持原则,追求平等,具有献身精神,在伦理道德上能够辨别善与恶,能够自觉地遵守社会道德规范。6.在个人能力方面,教师的优秀个性品质包括具有良好的认识、思维、实践以及开拓等能力。要具备这些优秀的品质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认真地分析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环境以及学生的思想、情感、能力等各种因素,然后把这些因素与自己的个性品质结合,并进行整合,形成鲜明个性特色的教案设计、教学内容呈现、作业布置以及课后活动的检测,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满激情;要求教师自然而然地接触学生,个性自然流露出来。我们每个教师不可能一一具备上面所有的优秀品质,但是具备这六个方面的某些优秀品质是完全可能的。
语文教师要提高自己素质,科学而快速的方法并不是“全面发展”,而是发展其教学个性,扬长补短,因长施教。这就要求教师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到自己的特长,不断突出、强化进而在实践中扩展创新这一特长,如此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每位教师就其人生阅历、气质禀赋而言,都具有差异性,这正如世上绝无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如有的教师擅长书法,能画出栩栩如生的简笔画;有的口才极佳,绝不亚于激情飞扬的演说家;有的演技不差,能即兴流露出喜怒哀乐等;有的老师擅长歌唱,能把课文中所需的音乐、歌曲唱出来;有的还比较有幽默感能把课堂气氛调节得很好;还有的具有比较强的应变能力,可以很好的掌控课堂上发生的突发事件。所以,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个性化发展上一定要因人而异。譬如音质动听、擅长朗读者,如我在《有朋友的感觉——友谊心灵的需要》综合实践活动时,播放背景视频、音乐,当场讲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听课的全体师生都沉醉在心与心的交流中,仿佛再现伯牙鼓琴、子期知音的情景。如果一个教师能在课堂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个性魅力,那么,学生就能更进一步了解老师,敬佩这个教师,他的课堂教学就将取得更大程度的成功!
教学方法代表了人们对教学活动科学化的追求,是力图找到教学活动的操作规则,教学个性则是对教学活动中教师主体性的体现,是教师教学个性的充分发挥,二者相辅相成。而所培养出来的人,不应该是机械的、呆板的,而是高素质的、充满活力的、富有个性的,而语文的教育更是个性的教育。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铸成自己的教学个性,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在众多流派中自成一家,才能达到真正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蔡梓权. 玉林现象. 龙门书局.
教学设施 篇7
一、创设游戏情境,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生物教学中的“游戏”是指在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过程中, 创设一些既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 又具有生活性、趣味性的学生主体活动, 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激起学生学习生物兴趣, 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 采用游戏的学习形式组织学生学习, 可以使学生在自然和谐的环境中学得愉快, 学得扎实, 身心得到协调发展;同时, 寓学于乐, 可以激发学习的内在动机, 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人, 突出其主体地位。例如, 在学习人体的激素与有关的一些疾病时, 教师可让学生轮流扮演医生和病人, 病人描述自己的症状, 医生判断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需要注射或口服何种激素, 然后可以联系激素分泌的器官、激素的作用等等。这样枯燥的书本知识就会变得有趣多了, 学生也更能记住相关的知识。又如, 生男生女的奥秘是一个十分敏感而又重要的生物学问题, 教学中可采用制作卡片随机抽取的游戏活动形式, 既充满乐趣又道出了道理, 比纯理论说教的效果要好得多。再如在讲述膝跳反射时, 如能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下, 会更好地达到用实践来检验理论知识的目的。又如在学习正常足的足弓能缓减运动时身体的震荡的功能时, 可让学生起立, 跳跃两次。一次足尖着地 (足弓起作用, 身体震荡小) , 另一次用足跟着地 (没有应用足弓, 震荡强烈) 。经过此活动后, 学生的亲身体验, 是其他方法难以达到的效果, 学生马上就能明白足弓的结构与其生理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这种形象做法起到了其他方法难以达到的效果。
二、创设直观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讲解生物的形态、结构和一些生理变化的过程, 如果只用干巴巴的语言来描述, 学生难以接受, 即使你讲得再好,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也不会太高。因为学习生物学知识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包括学习内容的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等环节。在这个复杂的认识过程中, 起点是感知学习的内容, 也是了解学习的内容, 并获得与之相关的较丰富的、全面的、正确的感性知识。只有这样, 才能为进一步理解教材奠定基础。所以, 使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 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如用形象、生动、有趣的比喻会给学生创设一个比较直观的情境, 便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可以采用打比方的方法 (车间———叶绿体, 能源———太阳光, 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产品———有机物和氧气) , 贴近学生生活, 使学生容易理解。在日常的生物教学过程中, 恰当地、适时地运用好“双手”这一肢体语言, 可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有效地突破难点。例如在学习关节的结构时, 可用左手握拳表示关节头, 右手迎掌相握表示关节窝, 外罩一塑料袋表示关节囊, 中间充满了的空气表示滑液。又如计算机具有影视动画多种特技手法, 能将生物学中一些比较复杂的结构、关系, 特别是在正常条件下无法见到的生命活动过程, 以彩色的仿真式图像生动地表现出来, 对激发学生的兴趣, 促进难点知识的认知, 大有好处。在学习血液循环时, 笔者用一张反映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光盘辅助教学, 将正常搏动的心脏“打开”, 并显示出心脏四个腔按顺序交替收缩舒张、血液运行、瓣膜开闭的真实情形, 起到了其他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效果。
三、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很强, 他们的思维正处于发展阶段, 对课本内容处于不满足状态。对于生物学学习来说, 富含矛盾的问题情境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问题情境要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 利用学生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实际例子进行设计。例如, 在讲授“根对水分的吸收”时, 先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 在家糖拌西红柿或腌制咸菜等, 给萎蔫的蔬菜洒些水使其恢复原状, 让学生观察一段时间后, 再询问学生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该方面的知识, 无法解释其中的道理, 于是就产生问题情境和解决问题的内在需要。这样, 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主动地获取知识。又如, 在讲“呼吸作用”时, 教师可首先提问:“人为什么需要氧气?”学生只知道人没有氧气就不能活, 可问为什么时却答不出来。学生总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 这正是求知欲、好奇心的流露, 它将推动学生带着疑问不断去思考, 如同萌发了创造性思维, 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一下子被激发起来。
四、创设“美感”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美感情境, 也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 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恰当应用诗词, 激发学生兴趣、启迪思维, 陶冶学生情操。例如, 在讲“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时, 可用“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穿花蛱蝶深深见, 点水蜻蜓款款飞”“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等一些诗句烘托环境保护重要性, 同时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再如, 在讲授“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 首先用多媒体出示一幅老农辛勤劳作图片, 请学生展开联想, 可能想到什么诗词。学生会马上联想到李绅的《悯农》中的“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并及时提问:“老农为什么会顶着烈日锄禾?”学生会积极思考、分析, 这样就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教学内容上来, 畅快自然, 寓教于乐,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又如, 在学习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所有内容后, 让学生辨析“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诗句中诗人是否有失当之处, 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分析生物现象, 从而获得成功的快感和学习的乐趣。 (2) 在生物教学中巧妙地辅以一些与生物知识有关的妙语 (妙语是指成语、谜语、谚语、谐音语、顺口溜以及歇后语等, 这些将某些现象、事实或规律用精练上口的词句加以描述的语言) , 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美的享受中使学生思维得到启迪。如用“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来突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用“满园春色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来引出“植物的向光性”。“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它把生物的捕食形象地表达了出来。还有“飞蛾扑火”——昆虫的趋光性, “叶落归根”——生态系统的物资循环, “望梅止渴”“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草绳”——条件反射, “一山难容二虎”——种内斗争, “大树底下好乘凉”——蒸腾作用, “龙生龙, 凤生凤, 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生物的遗传等等。实践证明, 用这些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描述科学的知识内容, 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知识。
五、创设实验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许多学生正是因为爱实验才爱生物学的。通过实验与观察, 不仅可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引导学生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 以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 通过测量取得数据, 设计表格记录和整理数据的技能, 而且还非常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比如, 在讲到测量胸围差时, 首先叫两位同学上讲台边教他们测量胸围, 然后叫这两位同学演示给全班同学看, 直到学生掌握。最后让他们分组测量, 并设置表格整理数据, 结果大多数男生的胸围差为8厘米左右, 女生的胸围差为6厘米左右。经过总结交流, 使他们知道不同的性别、不同年龄以及是否经常锻炼, 胸围是有区别的。再如讲到肺与外界气体交换, 肺内气压小于外界空气的压力时就吸气, 肺内气压大于外界空气的压力时就呼气, 其中有一个问题是学生比较难解的, 那就是为什么气体量不变、容积大、压力小?但是如果通过做实验学生就会很快弄清楚。于是我就给每一个实验小组发一个针筒, 并将针头拔掉。叫同学们用左手按住针筒前面的出气口, 右手将针筒的内套往后拉, 直到拉不动为止, 这时针筒内的容积最大。接着, 右手又将针筒的内套往前推, 越推越感到吃力。因为里面容积越来越小, 气体总量又没有改变, 所以气体压力就会变大。通过做实验, 不但加深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 还可以经常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 体验生命的真实面目, 领略生命的绚丽多姿, 激发学生的体验情感或学习欲望。如在进行研究性活动中, 组织学生参观植物栽培室, 参观栽培实验基地, 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带领学生参观标本室, 激发学生将对生物学的兴趣转化为一种热爱科学的素质和志向, 从而刺激学生更深入地探求。根据现代生物教学理论提出的两个结合 (课内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 的观点, 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结合实际开展课外科技活动, 有其必要性和重大意义。学校可以开展生物课外小组活动, 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在课外活动小组中, 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阅读材料, 内容可以包括生物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食用菌的栽培等, 用来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 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总之, 教师应结合教学实践, 创设多样化的情境, 寓教于情, 寓教于乐, 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增强教学效果, 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目的。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能让学生对你所教的课程产生兴趣, 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本文从创设游戏情境、创设直观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创设“美感”情境、创设实验情境五个层面, 阐明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做法。
教学设施 篇8
一、课前检测
1. 课前检测题目设计与检测意图分析
题1图1中, 可看成是由一个基本图形通过旋转而构成的是_________.
检测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的了解情况, 难度控制在七年级 (上) 5.2图形的变化的教学要求难度, 只要学生能够结合图形识别即可.通过测量分析学生在课前的知识储备情况.
题2如图2, 将三角尺ABC (其中∠ABC=60°, ∠C=90°) 绕点B按顺时针转动一个角度到A A1BC1的位置, 使得点A, B, C1在同一条直线上, 那么这个角度等于 ()
A.120°B.90°C.60°D.30°
检测意图本题对学生的要求从题1的直观观察判断旋转现象, 上升到量化描述旋转, 即绕哪一个点、按什么方向、转动多大角度进行旋转.通过测量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教学内容之一——旋转角的学前感知情况.
题3平移、轴对称变换分别有哪些性质?
检测意图本题要求学生写出平移和轴对称变换的性质, 考查学生对以上两种图形变换性质的掌握情况, 了解学生本节课学习的前认知状况.
2. 课前检测结果统计 (见表1) 、分析与教学建议
1.题1的检测结果显示:与生活中旋转的风车形象类似的选项 (2) 、 (4) 没有学生漏选.13个学生漏选了选项 (1) 是导致本题不到50%正确率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 学生课前对旋转的认识多是对生活中常见的旋转现象 (如风车) 的感性认识.因此, 我们的教学要从具体的实例出发, 帮助学生实现从“生活中的旋转”到“数学中的旋转”的认识提升.
(检测人数:36)
2.题2的检测结果统计显示有的学生错选, 反映课前学生对旋转角的认识有偏差, 教学中要引起重视, 不能简单一带而过, 要通过举例分析, 帮助学生纠正对旋转角的错误认识.
3. 题3的检测结果显示:
学生对平移、轴对称性质认识全面的学生均不足40%.分别有2名、8名学生对轴对称性质、平移性质已全然不知.由此可见, 本节课有必要在探究旋转性质之前, 先唤醒学生对前两种图形变换性质的认知, 帮助学生理顺图形变换性质的研究思路, 指导学生运用类比的思想方法探究旋转的性质, 协助学生进一步完善图形变换的知识结构.
二、课堂实录
1. 问题情境
T:日常生活中, 经常看到以下情景 (课件显示图3, 图中的叶片都在转动) .
T:同学们, 这样的图形运动你见过吗?
S:见过.
T: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运动?
S:旋转.
评析通过学生熟悉的旋转现象, 让学生初步感受生活中的旋转, 以便自然进入后面对数学中旋转的学习探讨.
2. 建构活动
活动一认识旋转
T:生活中还有与上述情景类似的现象吗?请举例.
S:旋转的摩天轮、钟摆……
T:上述情境中的运动现象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课件显示运动的钟摆, 再数学抽象, 用《几何画板》展示钟摆旋转的过程)
S:都在绕着一个点旋转.
T:以前我们还学过哪些图形运动?你能类比它们的概念, 归纳出旋转的特点吗?
S:平移、轴对称. (思索)
T:前面大家已发现了这种运动都绕着一个点转, 转时有没有方向?
S:有.有的逆时针, 还有的顺时针.
T:平移时要移动一定的距离, 那么旋转呢?
S:转动一定的角度.
T: (结合前面探究分析出的旋转的三个特点, 给出旋转、旋转角的概念, 并板书)
T:如图4, 正方形ABCD中, E是AD上一点, 将△CDE逆时针旋转后得到△CBF, 点D与点B重合.
(1) 画出△CBF.
(2) 旋转中心是哪个点?
S: (操作) , 旋转中心是点C.
T:你能找出旋转角吗?
S1:旋转角是∠ECB.
T:为什么?
S1:因为, (看板书, 复述) 旋转角是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 (对自己答案产生怀疑, 并停下回答, 思考着) ……
S:是∠ECF.因为, 点E与点F是一对对应点, 点C是旋转中心.
T:旋转了多少度?为什么?
S:90°.因为∠DCB也是一个旋转角, 由正方形ABCD可知∠DCB=90°, 所以旋转了90°.
评析本活动中运用了抽象、找共同属性、类比的教学方法.其中, 由实物图片抽象成几何图形, 是研究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的一般方法.寻找共同特征, 抓住要点是概念教学的重要环节, 类比是常用的学习方法.
活动二探索旋转的性质
T:上面旋转中的两个三角形, △CDE与△CBF有何关系?
S:全等.
T:在前面学习的图形变换中也都有这样的现象.但它们都不止这一条性质, 还有哪些性质呢?
S:轴对称中, 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T:很好, 这条性质反映的是对应点与对称轴的关系, 那么学习旋转, 要研究对应点与谁之间的关系呢?
S:旋转中心.
T: (在图4的基础上, 隐去如图5中的虚线部分, 只呈现三角尺中间的小三角形与点C) 观察图中的小三角形, 利用直尺或量角器. (1) 探究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有什么关系; (2) 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有什么关系?并考虑它们与什么有关.
(学生操作、交流、汇报)
(教师结合学生的探讨, 归纳并板书图形旋转的三条性质)
评析本活动中, 首先类比平移、轴对称性质, 明确研究旋转方向, 而后通过问题引导, 组织学生操作、交流、讨论, 实现学生对旋转性质的自主建构.
活动三探索旋转的画图
T:如图6, △M′N′P′是△MNP绕点D顺时针旋转120°后的图形, 图中有哪些线段相等, 哪些角相等?
S:ND=N′D, MD=M′D, PD=P′D, ∠PDP′=∠MDM′=∠NDN′=120°.
T:△M′N′P′是怎样画出的?
(学生思考片刻, 热烈交流讨论)
T:请大家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 谁来说说?
S:连结DN, 用量角器在DN的左侧画∠NDN′, 使∠NDN′=120°, DN′=DN.同样的方法画出点P, M旋转后的对应点P′, M′.连结N′P′, P′M′, M′N′就得到△MNP绕点D顺时针旋转120°后的图形了.
T:表述得非常清楚、简洁.这样的画图关键是什么?
S:关键是画出三个顶点旋转后的对应点.
T:对, 画一个图形旋转后图形的关键是画准该图形关键点 (如三角形顶的点) 旋转后的对应点.
评析本活动中, 用“说画图想法”取代“动手操作”, 可节省学生盲目画图的操作时间, 增加学生思考、交流时间, 在教学上, 通常应思考“走”在操作前.
3. 数学运用 (运用旋转性质画图)
例1如图7, 已知点A和点O, 画出点A绕点O逆时针方向旋转100°后的图形.
例2如图8, 已知线段AB和点O, 画出线段AB绕点O逆时针旋转100°后的图形.
课堂练习:如图9, 已知△ABC和点O, 画出△ABC绕点O逆时针方向旋转100°后对应的三角形.
评析本环节的教学, 运用了从简单到复杂的思路, 注重学生动手操作体验, 符合一般的认知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
4. 问题式小结
T:今天的学习, 你有哪些收获?
S:通过今天的学习, 我们知道什么是旋转、旋转的性质和如何进行旋转的画图……
T:回顾我们探索图形旋转的性质的过程, 你对如何研究图形变换有哪些认识?
S:各种图形运动的性质都研究对应点, 平移研究对应点与平移方向、平移距离之间的关系, 轴对称研究对应点与对称轴的关系, 旋转研究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关系.
5. 思维拓展
将△ABC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80°得到△A′B′C′, 它们的对应点与旋转中心之间有何关系?
评析本节课的“问题式小结”可帮学生回顾学习内容、领悟学习方法、形成整体认知, “思维拓展”可引导学生继续研究, 并为下节课做铺垫.
三、课后检测
1. 课后检测题目设计与检测意图分析
题1 (同课前检测的第2题)
检测意图本题放在课后检测题中, 其意图是考查学生对本节课的重要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旋转中的旋转角概念的认识, 同一题在课前、课后都检测, 便于对两次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测量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学生在图形旋转认识上的变化情况, 分析教学的有效性.
题2“旋转”有哪些基本性质?请写出.
检测意图“探索旋转的基本性质”是本节课的重要过程与方法目标、教学难点, “理解旋转的基本性质”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本题要求学生用文字叙述旋转的性质, 从一定角度可有效检测出学生经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 在教学重要目标、重点、难点上的学习效果.
题3如图10, 画出△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对应三角形.
检测意图90°用三角板、量角器、尺规均可画 (作) 出, 以此在提高操作便捷性的前提下, 可有效检测学生对“按要求画出简单图形旋转后的图形”的掌握情况, 深层次考查学生对“旋转的基本性质”的理解程度.
2. 课后检测结果统计 (见表2) 、分析与教学反思
(检测人数:36)
1.对比后测题1与前测题2的作答情况, 可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能正确认识旋转角的学生数增加了7人, 但仍有7人 (约占19%的学生) 没能正确识别该旋转情境中的旋转角.一方面说明本题的题型选择恰当, 迷惑选项设计合理, 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考查效度, 另一方面也反映让学生认识旋转角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反观前面的教学实录发现:在给出旋转角概念之后, 寻找旋转角的练习仅一个, 虽后面探索旋转性质、旋转画图也涉及旋转角, 但较为一般的旋转角的辨析性练习不足, 导致部分学生对旋转角的概念理解不到位.
2.由后测题2的作答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对应点到旋转中心距离相等”的认识深刻, 对“每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形成的角彼此相等”的掌握情况较好, 这得益于教学中, 这两条性质的得出是在教师引领下, 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的, 且在后面的画图中反复运用到它们.意想不到的是学生对“旋转前、后图形全等”的认识不足、印象不深, 原因出在教学中处理简单, 只有师生结合图2的一问一答, 教师对图形变换性质探究的思路不够深刻到位, 只是片面地强调“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关系”.
改进举措:在原课堂小结后接着追问:平移、轴对称或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之间有何关系?我们研究各种图形变换性质的思路是什么?而后师生共同提炼、归纳.这是一种“先整体, 后局部”的研究思路, 即不论是平移、轴对称或旋转, 变换前后的两个图形整体全等, 因图形是由点构成, 还需研究对应点与相应图形变换要素之间的关系, 平移的要素是平移的方向与距离, 轴对称的要素是对称轴, 旋转的要素是旋转中心与旋转角.这样, 学生对这些性质的认识将会再上一个台阶, 形成一个更为清晰、完整而深刻的认识, 同时还能切实领会数学研究的一些基本套路.
3. 后测题3的正确率达86%, 说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绝大部分学生已掌握简单的旋转画图, 从出错情况看, 多数是因对旋转角认识不到位, 导致画图错误.可见, 认识旋转角的教学确实需要加强.
教学设施 篇9
关键词:教学技能,教学见习,观摩
2011年10月的一天上午, 09级在外实习的一个学生给我打来电话, 告诉我她要代表去实习的学校参加县里的教学课赛。我在她难以抑制的兴奋的话语中, 得到了两点信息, 她之所以在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能在校级、乡级的比赛中胜出, 一是她所去的县正在进行教改, 二是她在校所学到的一些理论和观摩到的一些教师的课正是所去的学校教改的方向。
师范生的学习过程与职业技能学校的学习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目的都是要形成一定的技能。技能是指通过一定的练习获得的能够完成一定任务的动作系统。也就是说, 技能是可以通过反复练习获得的。但在这一过程中, 对于师范生来说, 在技能的获得上, 与技校学生又有一定的不同之处。我们所面对的不是一堆机器零件的认知与组装等等, 不能时时让学生面对一群初中生或小学生, 去直接感受真实的课堂情景。为实现这一目的, 传统的教学要求是:理论学习-见习-试讲-实习。而见习的要求是带学生进入一所中学或小学学校, 进入课堂直接去听教师的课。但自高校招生规模扩大之后, 据了解, 各校每一级、每个专业的学生都在百人以上, 而笔者所在的学校从05级开始, 每一届都是6个班, 最多的时候到了340多人。在这样的见习形式中, 以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 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如果班级学生太多就无法组织去听课, 因为没有一所中小学能同时接纳几百个学生同时进入几个教室听课, 城区的中小学班额数都较大, 教室的空间是有限的;二是如果授课教师没有准备或者我们去的时候任课老师刚好只是进行练习课、复习课等, 我们也不可能让人家改变教学计划来将就, 这样的见习很难收到好的效果。三是这样的见习不能随时进行, 更不能结合理论教学内容来给学生进行实时的指导。既然教学见习是师范生技能形成中的一个必要手段, 传统的见习模式已不能满足现在的教学需求, 那么, 如何建立起新的教学见习就成为在教学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回顾自己多年来在《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上的教学实践, 笔者有了以下的一些感悟与实施。
一、改变教学模式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以某种教学思想、教学理论为依据而建构起来的, 可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借以进行操作的既简约而又完整的模型。它集约地体现了设计、实施、调控、评价教学活动的一整套教学方法论体系, 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得以发生联系和相互转化的媒介、桥梁。课堂教学有其模式, 一门课程的教学也有其模式。《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语文教育专业学生重要的、必修的、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的专业技能课程, 也是专业核心课程, 集中体现师范教育专业个性, 是教师素质培养的显性课程, 它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整合所学专业知识, 形成专业技能和未来语文教师所需要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 完成教师专业化的进程。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从总的方面来说, 是使学生掌握语文教育的基础理论和形成语文教学的基本技能, 为学生的教育实习服务, 为学生毕业后走上教学岗位奠定较为坚实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因此, 在这一门课程模式的设计中, 在理论教学环节上, 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进入课堂, 多媒体教室、微格教室等的使用, 给我们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提供了平台, 将传统的“理论学习-见习-试讲-实习”改为“理论学习-观摩提升-试讲实践-实习”模式。笔者认为, 见习的含义即是一种观摩, 只是我们狭义的理解了这一形式。观摩法是教学中的一种常规方法, 是指组织学生观看利用幻灯、投影、电视录像、教学电影等电教媒体展现与教学有关的内容, 目的都是要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性体验, 从而深入理解教材内容。
二、精选观摩内容, 精心安排观摩时间
任何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必得与其教学目标相适应, 因此必须考虑观摩材料的选择。可以说网络的存在让我们对找到观摩材料提供了便捷, 但每一门课程教学时间都是有限的, 要让学生进一步直观地解读已知的理论, 在这些浩如烟海的材料中做出选择。这就必须考虑:一是与教学进行过程中理论的结合度, 也就是紧扣教学理论, 理论学习与观摩穿插进行;二是适用性, 也就是要让学生感觉到是可以模仿的。
以教学“教学过程”这一内容为例。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 是达到教学目标的途径, 要求教学目标应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新课程改革之后提倡的常规教学过程是“引导-研读-运用”。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是这样操作的:我们精选“语文报杯”教学大赛中的精品课程进行观摩。因为, “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 是全国中学语文界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实力最强、影响最广的赛事, “弘扬课改精神, 倡导新型理念, 奖掖优秀教师, 推广成功经验”是其宗旨, 其所做的一些探索往往对后来的课堂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引导-研读-运用”这一模式的运用, 就让学生认真观摩第一届大赛初中组金奖获得者李卫东老师执教的《听潮》, 并指导学生一一对应归纳出引导过程的四项内容:预习、解题、介绍有关资料、课前谈话;研读过程的两个阶段:感知阶段 (初读) 、分析阶段 (精读) ;运用阶段 (复读) :知识转化为能力。明确了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应有的教学任务和方法。又为了凸现当代教学理念中“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问题, 观摩了深圳育才中学夏志明老师执教《陈太丘与友期》的教学片断, 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研读过程中的“初读感知-深入分析”中“质疑-理解”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三、做好观摩中的指导
观摩不是欣赏,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 外行看热闹。师范生在理论上有了一定的认知, 但如果说在观摩中没有一定的指导, 观摩的效果就会有偏差。比如说, 在观看一节课后, 问他们:这节课你如何评价?学生经常回答:很好。再问:好在哪?答:我一听就懂了。“听懂了”, 这只能是就所观摩的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而言的, 这显然不是我们的教学中所要求的, 所以, 让学生跳出原有的认知, 教会学生“看课”是观摩中应有的内容。通过指导让学生对所观摩的课有更多理性的评判, 如一节课中课堂上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安排是否得到保证, 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 怎样衔接过渡, 怎样安排详略, 怎样安排讲练, 教师的课堂语言是否准确清楚、生动形象有启发性, 语调是否做到了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等等。
总之, 在《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门课程的教学中, 第一学期教学中所涉及的一切教学技能理论都及时进行教学观摩, 第二学期的教学技能训练学生都能很好地模拟, 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有方向, 更有乐趣, 也促进了教学技能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王文彦, 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徐林祥, 张中原.语文教学技能全扣训练新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9.
教学设施 篇10
一、善于巧妙构思, 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紧扣一定教学目标而展开知识输出、知识加工、知识获取的动态过程。教学目标的制定是保证这一过程有效、有序进行的基础, 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其中, 教学目标让每课具有明确、科学的指向性, 可以反映出教学的本质内容。而巧妙构思则是目标优化的前提, 有利于学生跟上教师教学步伐, 保证学习过程的可控性, 促进目标优化。
1.注重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
历史教学目标的制定是根据课程标准要求而完成的。首先, 根据课标要求、学生自身特点来把握学期总目标, 然后把总目标与各单元目标相对应, 进而制定出具体、实际的教学目标, 并保证教学与目标的统一。例如:教学《中华文明的起源》, 教师可仔细分析教材, 基于课程标准来制定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①了解:中华农业起源概况;神话传说及重要考古发现。掌握:农业对人类文明所产生的影响;神话传说、考古发掘与早期历史之间的关系。②通过研读与神话传说和考古发掘相关的资料, 初步懂得由传说与考古来获得古代文明信息。
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收集有关资料, 组织学生讨论, 讲体会;将神话故事与考古材料进行分析与对比,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理解在农耕文明中地理环境的影响作用;认识原始农耕对中华文明的影响。②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认同感。
2.注重小目标与大目标的有机统一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 教师应注重小目标与大目标的有机统一。小目标是实现大目标的前提, 而小目标需要大目标来统一, 两者为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因此, 在制定大目标之后, 应注意, 小目标是服务于大目标的, 不但应具有针对性, 还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有一定的坡度, 让学生不是轻而易举解决, 而是经过思维 “爬坡”过程。同时, 教师不但要使整个课堂教学目标清晰、明确, 而且每一环节中的各个小目标也是如此。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都应明白“为何如此做”、“如何才能实现预期目标”, 即在学生原有认知与未知间进行设阶架桥, 从而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及学习热情, 开发其“最近发展区”。
3.注意教学目标安排的科学性
教学目标的安排是否科学、合理, 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效果。笔者以所教的不同班级展开实验, 一班按序进行, 完成第一目标后紧接其他目标。而另一班则以分、拆法, 在第一个目标完成之后,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自主独立地思考、解决, 而后老师及时反馈检查, 并进到第二目标的学习。实践表明, 第二种方法更有成效。因此, 教学目标的安排是否科学、合理, 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增强目标意识, 合理开展与评价教学目标
1.增强目标意识, 科学实施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前提, 教师增强目标意识, 将其渗透至教学中。而实施目标又是目标优化的有效途径与必要手段。
第一, 将目标信息渗透到教学各环节中, 做到似断而实连。
例如:教学《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因学生对当时环境下人们的生活了解不够, 因而先出示《英国殖民者处死印度人》的图画, 让学生结合图画来谈谈自己的感想。这看似岔开了学生思维流向, 实则引导学生在图片观察中了解当时殖民地人们的苦难生活, 悲凉处境, 使学生将画面与自己的情感相联系, 形成共鸣, 使信息交流似断实连。
第二, 在“看”、“听”、“想”等各方面加强目标信息。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 紧扣教学目标, 通过多种方式来表现教学内容、历史知识, 如借助声音、图片、幻灯等, 抑或利用竞赛、游戏等趣味性方法来渗透历史知识。这样, 通过目标信息的不断训练, 对学生大脑进行刺激, 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
第三, 解决好目标与非目标信息的关系。
在进行信息交流时, 学生有时会提出某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并引起新的信息交流, 尽管有些没有明确指向性, 还是有一定的训练价值;有些和目标的实施有着一定的联系, 教师可将其融入传递反馈系统, 以让教学展现出丰富性与单纯性结合的生动情境, 促进教学目标的优化。在开展教学目标时, 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 不断反馈, 则形成良好的循环系统,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重视教学反馈, 把握评价目标
通过教学反馈, 教师可以及时掌握教学效果, 及时调整与完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 反馈途径有两种:第一, 从学生的学习效应中体现出来, 直接向老师反馈信息, 以改善教法, 称为学对教的反馈;第二, 教师按照学生所输出的信息来进行评价, 而向学生提供反馈信息, 以改进学法, 称作教对学的反馈。
首先, 教学反馈应于目标制定时事先安排妥当, 有目的、有计划地检验。如每课结束时, 可安排简单反馈环节, 以掌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把握情况。
其次, 及时反馈可针对问题教学, 收效大。在平常的教学中, 教师应善于用心来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 以获取反馈, 及时解决问题, 保证教学各环节的顺利开展。
快乐教学,教学愉快 篇11
【关键词】快乐教学;师生关系;学习氛围;享受语文
而今,我们有现代教育理论为依据,有现代的教育手段作基础,有现代文明素养的教师作栋梁,更应让学生能在清新的环境中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那么该如何进行快乐教学,从而达到教学愉快的目的与效果呢?我是从以下几个方入手的。
一、扮靓语文快乐教学的“显性”设备
1.积极举办语文类“学习与娱乐、怡情”相结合的文学文化性趣味活动
语文学习离不开活动,基于学生的心理特征,生动活泼的趣味性活动对学生有无法抗拒的吸引力。在活动里学语文,感受语文学科的语言、文化、文学的美好,这亦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源动力。诸如“猜字谜、成语接龙、背诵诗文、情境表演等,又如举办各类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给学生一个趣味的展示台,让学生在感受自我在语文学科里的价值的同时,领悟学习语文所带来的快乐。
2.与时俱进,运用恰当的电子教学手段
电子教学手段亦叫做多媒体教学,传统教学的不足之处恰好是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所在。文化教育学家普朗格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日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而语文学科的最高纬度便是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和价值体验,进而获得生命体验。于是语文课采用多媒体教学能较好地唤醒学生对学习创造的乐趣,它能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使学生的兴趣大增,从而实施快乐教学。
二、最大力度发挥语文快乐教学的“内功”
1.做一个浪漫的、爱阅读的、具备语文精神气的语文教师
彰显快乐教学的“内功”,教师必先具有内功。若教师无足够的内功,又何来给学生输送“内力”。鲁迅先生曾说: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语文老师的知识管道中没有分满的“语文的水”,精神体内没有充盈的“语文的血”,他的思想和语言就不免干涸,并迟早要陷入人生困境。所以,只有语文教师自己具备“语文修养”和“语文营养”,先让自己从语文教学中快乐起来,才能让学生感悟到语文教学所带来的无穷快乐。
2.积极探索语文教学模式和教学节奏,设置扣人心弦、循序渐进的教学秩序
在教学模式上,好的教学模式是快乐教学艺术美的一个重要因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带领学生从文本的地表到地壳,从地壳到地幔,从地幔到地核,搅动思情,甚至是引发潜在意识的浆流奔涌,让学生从文本的“感觉层→生活层→情绪层→精神层”,走言语、情感、精神共同交织的探寻之路,我们就会发现:在这条充满情感张力与发现魔力的教学模式之路上,我们正打开心扉,带领学生与文本进行一次深入对话,最终敞亮了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获得精神的愉悦与满足。
三、师生全方面互动,创建语文快乐教学的和谐氛围
1.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到教与学的和谐,创设愉悦的课堂气氛
有了感情倾向,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并乐于请教,愉快教学才能顺利进行。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人生的三大乐事之一,并且非常注意以乐教吸引学生的乐学:“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均是对孔子愉快教学思想的深入发展,尤其是作为世界第一部教育学著作的《学记》,更深刻,更具体的揭示了愉快教学思想:“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其中的“和”,就是指师生关系融洽,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处理得当,教师善于引导而不是牵着鼻子走;“易”是指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教师严格要求而不施加压力,学生就不会视学习为畏途;“思”指学习中的思维活动,教师只开个端倪而不和盘托出,让学生独立思考,这才算善于诱导,达到启发式教学的要求。同时,语文的三纬目标中的最深目标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更需要做到师生间心灵上的和谐,从而擦出教与学中的快乐火花来。
2.积极研究学情,促成师生的内外和谐
首先,好的课堂气氛应该与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教学内容的情感基调相一致、相协调。教师微笑进课堂,教师饱含激情语言和对语文教学课堂的热爱,教师对学生的表扬、激励、肯定、鼓动等,都会使学生形成愉悦的心理定势,从而产生一上语文课便进入欢乐和愉快的心情,对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很有好处。其次,教师要积极研究学情,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若语文备课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抓住学生的生活实际,则会使语文课堂失去师生的内在和谐,不能促成愉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学心理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学设施 篇12
所谓“背景教学”, 就是要注重文章相关背景的介绍。鲁迅作品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 他是第一个告别传统文化的现代文人, 对传统文化思想进行了整体反思。鲁迅在传统文化的广阔背景之上, 表现了社会的变迁、人物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 揭示传统文化下人物、社会、历史变化的必然。鲁迅的许多作品, 表现了他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这是鲁迅先生一贯精神的表露。因此, 没有人文背景的文章, 在鲁迅的作品里几乎是没有的。鲁迅的许多作品集中反映了1911年辛亥革命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深广的社会现实。选取题材, 多采自病态社会不幸的人们中, 集中表现了农民和知识分子的困惑及命运, 例如, 阿Q的愚昧、闰土的麻木、杨二嫂的尖酸、祥林嫂的悲惨、孔乙己的迂腐……作者对小说主人公的态度, 多是“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 而鲁迅小说所写的那个“病态社会”于今天已是历史了, 因此, 背景介绍尤为必要, 可以降低学生对鲁迅作品理解的难度。我以为, 教学时先介绍写作背景, 在指导学生学习鲁迅作品时, 往往是不可缺少的, 有助于学生对作品内涵的理解。问题是介绍到什么程度和怎样介绍。理想的做法有: (1) 紧紧围绕课文内容, 收集相关的背景资料, 整理后有条理的讲解清楚。 (2) 以知识短文或补充资料的形式, 有意识地安排几个鲁迅专题介绍, 这样教师便于把握介绍的要求和详略, 学生手头也有可供参阅的系统资料, 这对教与学都有很大的好处。背景的介绍要力求简明, 以能帮助学生阅读理解鲁迅作品为原则, 起到提示作用。
所谓“多元教学”, 就是激活激新学生的思维。课文的解读, 旨在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情感力、独特的想象力和深刻的见解力, 唤起和启发学生阅读的创造性, 因此, 我们对鲁迅作品的讲解, 要避免陈旧、狭窄, 力求“有趣”、“有味”“有度”, 并启发引导学生积极阐述自己的见解, 大可不必停留在同一尺度、同一角度、同一层面, 引导学生多元解读, 立足于现实的土壤, 以自己的眼光去鉴别, 以自己的头脑去思考, 以自己的经验去审视, 以自己的价值去判断, 以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在这种开放、活跃的状态下, 学生很容易发现问题, 大胆地提出问题。此时, 教师的作用是在于把鲁迅作品与现实问题的思考进行“链接”。例如《故乡》的末尾写道:“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学生对这一具有哲理性的语句往往不容易理解, 教学中可以抓住“路”和“希望”的关系让学生思考:“这里所说的路, 指的是地上的路吗?它实际上比喻的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比喻人生之路, 社会之路。”教师再进一步问:“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说明了什么?”通过思考领悟到:“希望是需要人们的奋斗才得以实现。”一般情况下, 我们的教学可以在此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但教师可以结合当今现状进行引导:“其实地上本就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就没了路──尤其没有自己的路。”“其实地上本就没有路, 只要你敢于走, 也便成了路。”当我把这些问题抛给学生以后, 无疑会打破他们的定式思维, 创设新的思维平台, 再与原文主题一对比, 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鲁迅作品的认识, 而且获得了新的人生启迪。教师要关注和研究学生的实际水平, 从他们的现实生活、性格特点、思维习惯、兴趣爱好出发。我们教师很容易受教参的驱使, 因循教材和教参, 对学生作出整齐划一的指导, 这在客观上显然忽视了阅读主体的个体差异, 把学生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导向僵化套话与人云亦云的模式和误区。这种教学过程不仅缺乏学生个体感悟的参与, 遏制了学生的思维创新, 而且其结论也极大地降低了鲁迅作品深刻的思想内蕴, 学生必然感到难学。在教学中, 我们不要急于把自己的理解塞给学生, 而应当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发现新角度, 从不同的侧面提出不同的见解。把握住学生思考的方向, 激活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创设学习氛围, 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人生体验。
总之, 对于鲁迅作品的教学, 教师既要让学生领会鲁迅经典作品的精要所在, 解读作品思想的深刻性、文学的表现性, 品味其丰富深沉的意蕴, 又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现状, 要让学生切实走进鲁迅, 与鲁迅零距离接触, 缩短时代的差距;既要让学生触摸到鲁迅的时代脉搏, 又要让学生触摸到当代的时代脉搏, 充分体会鲁迅的人文精神、战斗精神、爱国精神, 懂得学习价值。
摘要:鲁迅的文学作品是文学中的精品, 既有思想深度, 又有欣赏价值, 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的学子, 作品中体现出鲁迅的人文精神、战斗精神、爱国精神极具学习价值, 但是目前中学生却对鲁迅及其作品有一种深深的隔阂, 甚至是排斥。我以为, 是教学方法有问题, 并非因为他们产生不了共鸣。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方法上多摸索, 改变“枯燥、难理解”的现状, 跳出传统的教学模式, 适应现代学生的特点。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我有意识地运用“求同性和求异性”教学设计, 力求达到有趣有度、又不失作品精髓,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九年级上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
[2]关于鲁迅止庵.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 1997
【教学设施】推荐阅读:
教学设备设施06-07
公共设施设计教学方法08-11
小学教学设施管理制度07-26
教学基础设施建设规划09-23
海南州中小学教学设施设备管理办法10-08
给水设施07-15
水电设施07-16
道路设施07-16
多层设施07-20
设施优化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