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围术期护理

2024-05-21

痔疮围术期护理(共11篇)

痔疮围术期护理 篇1

痔是一个常见病、多发病, 男女老少皆可发病, 过去有所谓“十人九痔”之说, 就是指痔的发病率高[1]。痔疮术后切口感染, 创面迁延不愈是术后的主要问题。此外, 切口感染还可导致很多并发症, 如:肛瘘、肛裂、肛管狭窄、肛门失禁、皮垂、出血、尿潴留等, 成为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隐患。解决此问题的关键之一是围术期的护理。2008年11月以来, 我科对痔疮围术期护理进行了改进,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18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 其中混合痔391例, 占总数的75.41%, 外痔90例, 占总数的17.45%, 内痔37例, 占总数的7.14%;年龄27岁~73岁;病程最短10 d, 最长30余年;住院时间9 d~36 d, 平均15 d.

2 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

痔疮是一种常见的疾病, 对患者造成的不适和痛苦难以言表, 加之患者对痔疮的病情及治疗等知识了解甚少, 常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精神紧张、恐惧和焦虑等。医护人员要主动热情地接待来诊患者, 语言应简明, 态度要诚恳。护士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关心体贴患者, 具有高度的同情心, 与患者沟通时保持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一致, 注意自己的仪表、神态和语调, 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并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年龄、性格特点、心理应对机制采取不同的方式减轻患者焦虑或恐惧心理: (1) 向患者说明痔疮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预后; (2) 说明医务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3) 检查治疗过程中, 医务人员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在治疗时, 转移患者的注意力。

2.2 术前准备

2.2.1 饮食护理

严格控制饮食, 向患者讲明控制饮食的意义, 肛管直肠手术后若排便过早, 可增加患者疼痛, 影响愈合。术前3 d主食口服瑞素, 1 000 m L/d, 瑞素为陕西华信医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肠内营养乳剂 (TP) 。辅食为各种清流质、水果蔬菜汁, 液体量不够的可饮水, 停用其他饮食。

2.2.2 肠道准备

术前3 d用抗菌药, 如甲硝唑0.4 g, 庆大霉素8万U, 每日3次。用药期间每晚用番泻叶9 g开水冲泡后饮服, 直至排出大便为清水样, 不含粪渣, 必要时术前晚、术日晨清洁灌肠。并向患者讲明肠道准备的目的是清洁肠道, 减少肠内细菌生长, 防止术后感染发生;同时, 严格清洁肠道也是为了避免术后排便过早, 影响创面愈合。

2.2.3 肛门坐浴

坐浴是直肠肛管疾病手术前后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坐浴是清洁肛门, 改善血液循环, 促进炎症吸收的有效方法, 并有缓解括约肌痉挛、减轻疼痛的作用[2]。每晚及便后, 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坐浴, 整个肛门及会阴部浸泡在热水中15 min~20 min, 如水温下降应补充热水加温, 对直肠肛管有炎症病变者用0.02%高锰酸钾溶液坐浴。

3 术后护理

3.1 饮食护理

术后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 先饮少量白开水, 如无不适, 开始主食服瑞素1 000 m L/d, 连服5 d, 辅食为各种清流质、果菜汁及水, 停用其他饮食。5 d后可进半流质饮食, 同时每晚口服石蜡油30 m L, 对石蜡油口味不能接受者, 可改服香油30 m L, 口服石蜡油的目的是软化大便, 润肠通便, 减轻排便对肛门的刺激。1周左右可进软食, 选择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提高机体抵抗力。

3.2 肛门坐浴

每晚及便后, 用0.02%高锰酸钾坐浴, 整个肛门及会阴部浸泡在热水中, 持续坐浴15 min~20 min, 如水温下降应补充热水加温。

3.3 疼痛护理

对术后疼痛剧烈的患者, 给口服去痛片、盐酸曲马多等, 或肌注强痛定注射液2 m L, 必要时给予度冷丁50 m L肌注。经过医护人员的耐心解释及恰当处理, 患者对术后疼痛均能忍受。

3.4 尿潴留护理

排尿困难是痔疮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通常是由于术后肛门疼痛引起肛门及尿道括约肌痉挛, 加之精神紧张或肛门内填塞过紧等原因引起。此时, 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自主排尿, 并给予腹部按摩, 起床排尿或针刺三阴交、关元、中极等穴, 或利用听流水声以及反射诱导其排尿。可适当应用止痛剂, 但术后尽量避免用吗啡等抑制平滑肌的药物。在排除出血的情况下可用热水袋热敷小腹部, 或用温水冲洗会阴部。术后10 h可取出填塞肛门内的敷料, 减轻张力, 有利于排尿, 但要密切观察肛门创面有无渗血, 防止局部出血。若用上述方法无效, 患者24 h未排尿, 或膀胱胀满形成尿潴留时, 可行无菌导尿。导尿中应严格无菌操作, 1次放尿不超过1 000 m L, 以防发生虚脱和血尿。

3.5 出血的预防和护理

痔疮术后出血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多因手术创面大、内痔结扎不牢脱落, 痔核坏死脱落, 术后饮酒、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剧烈活动, 排便等因素引起。出血以术后数小时及痔核坏死脱落期 (5 d~14 d) 为多见。术后应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手术当日应卧床休息, 次日可下床活动, 但避免剧烈活动, 在痔核坏死脱落期应减少活动, 以免引起大出血。仅创面少量渗血, 可用凡士林纱条填塞压迫。若患者出现肠鸣、肛门坠胀及便意感等出血先兆时, 应嘱其绝对卧床休息, 并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处理, 以防发生出血性休克。

4 健康教育

(1) 养成良好的每日排便习惯, 不要久忍大便,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保持大便通畅, 忌饮酒,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2) 出院时如手术创面尚未完全愈合者, 仍应每日温水坐浴, 保持创面干净, 促使早日愈合; (3) 发现排便困难, 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有肛门狭窄者行肛门扩张术; (4) 避免久坐久立, 经常进行适当的运动和活动, 增强体质, 促进全身气血流畅和增加肠道蠕动。

参考文献

[1]吴阶平, 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1741.

[2]姜寿葆, 李同仁.外科护理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2081.

痔疮围术期护理 篇2

心外科

王丽丽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心脏是如何工作的?

心脏是一个肌肉泵,日夜不停地将含氧多的血液泵入主动脉,再经全身的动脉系统供应全身,满足身体对 营养成分的需求。同时将已经消耗了氧和营养物质的静脉血泵入肺动脉及肺,这些血液在肺部可以获得充 分的氧气。心脏能够维持正常功能有赖于其结构的正常,心脏及大血管的主要结构有右心房、右心室、肺 动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心房与心室之间通过房室瓣相连接,右侧称三尖瓣,左侧称二尖瓣。主 动脉与左心室之间,肺动脉与右室之间的瓣膜分别称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左右心房之间有薄的肌性隔,左右心室之间有厚的肌性隔,分别称房间隔及室间隔。上述结构异常均可以或多或少地影响心脏功能。体循环途径(大循环)

当心室收缩时,含氧和营养物质丰富的鲜红色的动脉血,自左心室流入主动脉,再经各级动脉分支到达全身各部的毛细血管。在此进行组织内物质交换和气体交换后,血液变成含有代谢产物及较多二氧化碳的暗红色的静脉血,再经各级静脉,最后经上、下腔静脉和冠状窦流回右心房,血液沿上述途径的循环称为体循环或大循环。

肺循环途径(小循环)

经体循环返回心的静脉血,从右心房流入右心室。当右心室收缩时,血液从右心室流入肺动脉干,经其各级分支最后至肺泡壁的毛细血管网。血液在此进行气体交换,排出二氧化碳,吸进氧气后,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再经肺静脉返回左心房。血液沿上述途径的循环称为肺循环或小循环。

由于心被中隔分为左、右两半,所以动、静脉血完全分流不相混合。左心房和左心室因含动脉血,称动脉心(左半心);右心房和右心室因含静脉血,称静脉心(右半心)体循环起于左半心止于右半心,而肺循环则起于右半心止于左半心。两循环通过左、右房室口相连续成为完整的血液循环。

先天性心脏病定义

先天性心脏病有什么危害

(一)先天性心脏病定义

出生时就有心脏结构的异常称为先天性心脏病,如左右心房之间隔有缺损称房间隔缺损,左右心室之间 隔有缺损称室间隔缺损。各处瓣膜均可有狭窄或闭锁,如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心室亦可一侧 发育不良或缺如,如左心发育不良、单心室。心脏各腔及动、静脉之间连接亦可以异常,如完全性大动 脉转位,完全性或部分性肺静脉畸形引流。也可能多种畸形同时存在,如法鲁氏四联症等。

(二)先天性心脏病有什么危害

正常情况下,心脏内的血液是沿着一个方向流动的,在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情况下,心脏的结构发生了改变,血流动力学发生了障碍,首先可以出现机体组织器官供血障碍,造成组织缺氧,影响患儿生长发育;其次可造成肺部血流增加,容易反复发生肺部感染;第三血流动力学异常还可加重心脏的负担,发生心力衰竭,诱发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第四心脏结构异常造成的血液湍流可造成局部心内膜结构受损,容易滋生细菌,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此外,先心病除了会造成以上身体方面的损害外,还可给患儿造成心理上的伤害,先天性心脏病会给家庭的幸福生活蒙上阴影,给患儿的心灵造成程度不等的创伤,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严重的可造成人格缺陷。

(三)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

引发先心病的主要原因可分为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即七大高危因素

1、有先天性心脏病家族遗传史

2、孕妇患有糖尿病

3、孕妇在妊娠早期接触致畸药物

4、妊娠早期受到放射性物质

5、病毒感染

6、近亲婚配

7、不良嗜好

(四)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 1.听诊 2.心电图 3.胸部X线 4.超声心动图 5.右心导管检查

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

1、医生的听诊及查体是一步重要的检查,不可忽视。听到心脏杂音是考虑心脏疾病的一个最重要体征,大多因此而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2、心电图是古老而普及的检查手段,但仍必须重视,一些先天性心脏病有其特有的改变,如房间隔缺损,约70%-80%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为左心室肥厚,心内膜垫缺损有右心室扩大伴电轴左偏及I度房室传导阻滞。

3、胸部X线检查发现异常心影及肺血的分布多少,可提示有先天性心脏病,如肺血增多,心影扩大,无青紫,多见于室缺,动脉导管未闭;肺血减少,靴型心,伴青紫,可能有法鲁氏四联症等。

4、前超声心动图及彩色多普勒的应用,使近90%的先天性心脏病可以得到明确诊断,而免于导管及选择性心血管造影的检查。

5、导管及心血管造影检查用于其他诊断手段难以确诊的心脏疾病,或伴严重并发症如重度肺动脉高压等为明确诊断及确定手术适应症,亦是必不可少的检查。

6、核磁共振、三维成像等技术亦是目前发展起来的新的检查手段。核磁共振对主动脉缩窄及大动脉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先天性心脏病分类

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目前尚不完全统一,根据血液分流情况,临床上有无紫绀及紫绀出现的早晚可分为三型:

1、左向右分流型(潜伏青紫型)

2、右向左分流型(青紫型)

3、无分流型(无青紫型)

(1).左向右分流型(潜伏青紫型):此型心脏左右两侧血流循环途径之间有异常的通道。早期由于心脏左半侧体循环的压力大于右半侧肺循环压力,所以平时血流从左向右分流而不出现青紫。当啼哭、屏气或任何病理情况,致使肺动脉或右心室压力增高,并超过左心压力时,则可使血液自右向左分流而出现暂时性青紫。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

(2).右向左分流型(青紫型):此型心脏左右两侧血液循环途径之间有异常通道,使右心压力高于左心压力,使血流从右侧心腔向左分流,大量静脉血注入体循环,故可出现持续性青紫。如法鲁氏四联症、法鲁氏三联症、大血管错位、主动脉干永存等。

(3).无分流型(无青紫型):即心脏左右两侧或动静脉之间无异常通路和分流,不产生紫绀。如右位心、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缩窄、单纯性肺动脉扩张、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的最佳治疗时间 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的最佳治疗时间

两种治疗方法及区别

1、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手术治疗适用范围较广,能根治各种简单、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但有一定的创伤,术后恢复时间相对较长,还会留下手术疤痕影响美观。而介入治疗适用范围较窄,价格较高,但无创伤,术后恢复快,无手术疤痕。与传统的开胸手术相比,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和肺动脉瓣狭窄具有以下优点,对儿童是十分适合的:一.不需要开胸,创伤小,对儿童来说,使胸部不留刀痕而不影响美观;不需要全麻及体外循环,儿童体质不同于成人,避免了因全麻、体外循环带来的风险;术中失血少,不需要输血;并发症少,安全性高。二.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术后也无需服用任何药物。三.治疗效果好。封堵器植入心脏后1个月人体自身的内皮细胞就已覆盖在其表面,3个月后内皮细胞就完全将封堵器包埋,不会发生封堵器脱落。这种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方法经过临床实践,不断改进,现在已基本成熟了。经过数年的随访观察,所有经过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病人完全恢复正常,其生长发育不受影响,并能胜任一切工作、学习和生活。

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的最佳治疗时间

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的手术安全性很高只要选择好手术的时期,手术的远期效果就会很好,患儿术后的成长发育也几乎和正常儿童一样。

2、动脉导管未闭最好在3岁前手术。如果拖到10岁以后再做手术,不仅费用高、风险大,而且手术的远期效果也不理想。治疗导管未闭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开刀,一种是介入治疗。两种治疗效果都很好。

3、房间隔缺损最佳治疗年龄在2~6岁,然而不少病人都是在30岁、40岁甚至50岁时才发现自己患有这种心脏病,因为房间隔缺损的病情发展非常缓慢,容易被病人忽视。50~60岁,甚至年龄更大的病人也可以做手术,但有一定风险,房间隔缺损的治疗包括介入和开刀。

4、室间隔缺损小的、无症状的室间隔缺损最佳年龄为3~5岁;大的室间隔缺损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可以出生2~3个月就进行手术。对于经常发作肺炎的婴幼儿来说,应该在两次肺炎的间期做。有“大室缺”的孩子,如果不尽早手术,到了一定年龄,孩子就会出现严重的肺动脉高压,手术的危险性就会大大增加,远期效果也不好。对于只有2~3毫米的“小室缺”,可以等到5~6岁时再决定是否手术。室间隔缺损的治疗包括介入和开刀。

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的最佳治疗时间

1、法鲁氏四联症是最常见的复杂先心病之一。一般来说,孩子在1~3岁时进行手术最为合适。最好不要超过10岁。若超过15岁,手术的风险就会增加,远期效果也会差一些。法鲁氏四联症只能通过手术矫治,目前尚不能进行介入治疗。

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是指原始心房间隔在发生,吸收和融合时出现异常,左右心房之间仍残留未闭的房间孔。

房缺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心血管畸形合并存在.房缺是最常见的先心病之一,占17.1%.女性多见,女性与男性之比约为1.6:1。房间隔缺损根据胚胎发育可分为继发孔型及原发孔型缺损两大类,通常所称的房缺即指继发孔型房缺。

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

房缺最基本的血液动力学改变是心房水平的左向右分流。分流量视缺损的大小和两房间压力差有所不 同。其病变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介入治疗具体方法

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主要有封堵器堵闭和球囊扩张两项主要技术,对于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天性缺损使用堵闭术,而对于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等疾病则使用球囊扩张术治疗。有各自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不再分类叙述. 首先简单了解一下房间隔缺 损介入治疗的方法:局部麻醉,术中超声波监测。穿刺右股静脉(动脉),放置7F鞘管后,静脉注射肝素6000u,进长指引导丝及右心导管测肺动脉压和右心室压,进行血流动力学评价,行ASD封堵术,建立股静脉,右心房,左心房至肺静脉的通道,在X线透视和超声指导下,将输送鞘通过ASD进入左心房,在左心房内释放前伞,前伞张开后,回撤整个输送系统,使前伞与ASD左房面充分相贴,“腰部”紧卡ASD处,继续回撤输送鞘管,使右心房侧的后伞张开,使之紧贴于房间隔右房面。经超声证实封堵器位置、大小、形态合适、二尖瓣活动、腔静脉、肺静脉回流正常,释放封堵器,撤出所有输送器材,完成封堵.  介入术前护理要点

心理护理: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手术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主动与病人及家属交谈,了解病人的具体要求、心理活动,针对不同的心理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以消除思想顾虑,使病人以最佳心态接受手术治疗。

患者身体方面的准备:做相关检查如凝血系列、输血系列、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做抗菌素皮试和碘过敏试验,备皮,准备双侧腹股沟和会阴部的皮肤,如病情允许,可淋浴,更换干净内衣;成人术前4h禁饮食,小儿术前12h禁饮食;术前1d~2d训练床上大小便,以免术后出现尿潴留及便秘,术前要排空膀胱;术前训练病人强有力的咳嗽,以便术中必要时做咳嗽动作,促使造影剂从血管内排空。

介入术后护理要点:

1、严格卧床并防止感染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抗凝治疗期间的护理

4、术肢护理

5、严格卧床并防止感染: 全麻患儿去枕平卧6h,头偏向一侧,保持下肢伸直并制动24小时,不合作时给予镇静剂,卧床24~48h后可下床活动,局麻患者平卧12h后即可活动,嘱患者多饮水,以利于造影剂排出。术后观察伤口情况,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常规抗感染治疗3~5天,定时测体温,术后72h内体温升高常为手术反应,如体温过高或术后4~6天体温仍升高,应及时报告医生,加强抗感染治疗同时注意病室环境清洁,按时通风换气、紫外线消毒。

6、切观察病情变化:由于术后早期封堵器尚未完全固定,易出现心律失常,所以患儿入病房后,给患儿吸氧至麻醉清醒,氧流量1~2L/min,常规给予心电监护,监测心率、心律、呼吸、血压并听诊心脏有无杂音,密切观察患儿面色等变化,同时警惕溶血反应的出现及封堵器脱落导致的栓塞反应。溶血反应:常见于PDA和VSD术,注意观察患者尿液颜色、面色,有无血红蛋白尿、贫血貌,如尿常规检查结果红细胞阳性,则表明有溶血反应,及时告知医生处理。封堵器脱落:是先心病封堵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常见于ASD封堵术,其次是VSD封堵术,少见于PDA封堵术。常为封堵器选择过小、病变解剖部位特殊、操作不当所致。

7、切观察病情变化:故要严格掌握操作常规,选择适当的封堵器,嘱病人术后不要剧烈运动,防止封堵器脱落,3个月后血管内皮细胞完全覆盖封堵器,这时运动不受限.需注意观察有无栓塞症状如肢体感觉、活动度、皮肤颜色,患者意识、语言,有无胸痛、干咳、咯血等。对血液高凝状态、有栓塞史的患者,术后可用低分子肝素100U/kg腹壁皮下注射,1次/12h;术后24h至3个月口服阿司匹林,并注意观察皮肤粘膜及吐、泻物中有无出血征象,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师进行处理,教育患者避免导致出血的危险因素,如外伤、碰撞、剧烈运动等。

8、疗期间的护理:由于封堵器是网状结构,血小板易在此处凝聚,而发生血栓形成,脱落后可导致脑梗塞或其他脏器栓塞,所以术后须严格的抗凝治疗,可应用肠溶阿司匹林或力抗栓等药物,用药期间注意观察皮肤、穿刺部位有无瘀血及其他出血倾向,注意监测血压、尿色、意识、瞳孔等变化。复查血小板和凝血酶原时间,以防抗凝过度引起出血。必要时可根据血化验检查调整抗凝药物剂量,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9、术肢护理

① 防止穿刺部位出血:伤口局部沙袋压迫6~8h,术肢伸直平卧24h,尽量避免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憋尿等增加腹压动作,如有上述行为须用手按压伤口,从健侧递取便盆,避免术肢弯曲,造成伤口出血。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血、肿胀、触痛,皮肤青紫、瘀斑等,如有异常,及时查明原因并处理。

②.观察术肢血液循环:观察有无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皮肤苍白、冰冷等动脉栓塞征象。长时间卧床易引起腰腿酸痛,嘱患者在保持穿刺侧腿伸直位的基础上,采取平卧与左侧卧位交替,指导家属为其按摩腰背及肢体,以缓解不适。 病理改变

 临床症状、1.紫绀:为本病最突出的症状、2.呼吸困难和乏力、3.蹲踞:是本病的特征性姿势

术前治疗与护理

1、床休息,减少活动,控制液体输入量,出入量呈负平衡,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遵医嘱给予间断或持续的氧气吸人

3、预防和治疗低氧血症

4、积极控制感染

5、加强营养,补充必要的营养成份如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维生素.改善心肌营养,供给心肌能量

6、纠正心力衰竭,改善循环

7、加强呼吸道护理,做好呼吸道准备

8、心理护理

9、术前需测身长、体重,并记录在体温单上,便于准确的计算各种用药量,如麻醉药、镇静剂、抗菌素等

10、术前病人往往有凝血时间延长,需予维生素K1 10mg,每日1次,肌肉注射,连续3日,以增加凝血功能,防止术中和术后出血。

11、准备,体外循环手术须同时预备双侧腹股沟及会阴部的皮肤,备同型血和血浆1600-2000ml,手术前夜根据病情作清洁灌肠,给予适当安眠药,保证充足的睡眠,手术晨按医嘱给术前用药,为病人创造一个平静良好的精神状态。

术后护理

接受术后病人的护理程序、术后的监护及护理、接受术后病人的护理程序

1、病人平稳抬至床上,立即接上呼吸机,用寸带固定气管插管,测量插管距门齿或鼻尖的长度。

2、接心电监护仪,调好心电示波。

3、连接动脉测压管与换能器,监测动脉压。

4、连接血氧饱和度指套。

5、测血压、触摸脉搏、观察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应情况,注意球结膜有无水肿。听诊两肺呼吸音是否对称、清晰、有无罗音。

6、连接中心静脉测压管,测定数据。

7、其它

① 检查心包、纵隔引流管是否通畅,有无漏气,并妥善固定。② 连接并开放导尿管。

③ 若带有起搏器,将起搏器及导线加以固定。④ 用约束带固定肢体。

了解术中术后情况

术后的监护及护理 心功能监测

1、续心电监护,监测心率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患儿心脏术后,入监护室应马上接心电监护仪,严密的观察心律、心率,血氧饱和度,一般根据年龄心率控制在100~140次/分,如有异常,需及时记录,告之值班医生及时处理,由于法四右心室增厚,容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多因血容量或胶体补充不足,心肌损伤或缺氧所致,重点观察有无房室传导阻滞

2、压监测:血压的波动主要受血容量、心脏功能、外围阻力三个因素的调节,因此术后常有心功能不全、心肌缺血、心肌收缩无力和外周阻力的改变,特别是血容量的不足而引起血压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心源性休克,如不及时发现纠正低血压,则会导到病情急骤恶化甚至发生心跳骤停的严重后果。术后以血压监护仪监测病人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每隔15分钟记1次,直到平稳改每30分钟测1次,如发现血压异常,应结合其他临床表现如心率、心律、中心静脉压、尿量、引流量、末稍循环等因素综合分析作出判断及时给以处理。法四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即低心排综合征,出现血压低,心律快,中心静脉压高,尿少等右心衰症状,护士应及时发现,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3、中心静脉压:可反映右房压力、心脏前负荷,提示血容量和静脉张力三方面的状况,是观察血液动力学的重要指标之一,导管尖端应置于上腔静脉入右房处,正确定位,零点位置应在腋中线与第四肋交界处,正常值为6-12cmH2O,临床上常根据中心静脉压的参数来调节输血补液的用量及进度,以维持适当的血容量.每小时测记1次.须保持导管通畅,避免用中心静脉测压导管输血或其他药物如升压药、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滴注。患者若躁动、咳嗽、呕吐、抽搐或用力时,均影响CVP水平,应在病人安静10-15分钟后再行测压。严格注意无菌操作。穿刺部位每天用碘伏消毒,更换敷料1次;每天更换输液器;必须熟悉三通使用方法,确保连接管牢固可靠,防止管道脱开造成出血。生命体征平稳后及早拔除导管以免引起感染。

4、体温的观察:心脏手术的病儿,术后常可出现高热或体温过低的表现而影响心功能,高热可使心率加快,心耗氧量增加,低温可造成微循环灌注不足,故术后必须立即测量病人体温并定时作记录,一般以肛温或体温监护仪连续观察体温的变化,如体温低于35℃要棉被保暖,体温高于38℃ 予以物理或药物降温,可用头部置水袋或冰袋,安乃近肛塞剂或酒精加冰水擦洗四肢关节内面血管丰富处和背部。

5、末稍循环的观察:心血管手术后可因低心排、血容量不足、缺氧、呼吸衰竭等诸原因使机体微循环灌注不足,故必须仔细观察病人的肢体皮肤温度、湿度、颜色,动脉搏动情况以及口唇指甲的毛细血管和静脉床的充盈情况,如发现面色苍白、肢体湿冷、口唇紫绀、毛细血管充盈不足、病人表情淡漠,结合血压下降,中心静脉压下降,心率增快脉细速等,应立即予以纠正,术后须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更衣,注意保暖,定时更换体位,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褥疮的发生。

引流管护理

6、术后常规置心包引流、纵隔胸腔引流排出积液,防止胸腔积液,心包填塞影响心肺功能,通过观察引流量、引流性质、引流速度来判断有无胸腔、心包和纵隔的出血及渗血。术后第1个5小时内每小时引流量不超过100ml。如每小时引流量达100ml以上。并呈进行性增多。经严密观察,应积极采取药物止血,补充血容量等相应措施,如无转机须当机立断作开胸止血。如突然引流量减少,立即检查导管是否通畅,有无脱落滑出。病人如有烦躁不安、血压下降、脉压差窄、中心静脉压高、心排量减低、尿量减少时特别警惕有无心包填塞发生。每15-30分钟挤压引流管,记录引流量、色泽性质及有无血块,并计算累积量,及时地补充血容量,保持出入量平衡,防止血容量不足。

7、发绀型心脏病人,由于侧支循环丰富,出血量较多;肝功能差的病人出血量也较多,应根据引流液的多少补血。应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受压、扭曲或打折,引流管的长度以患者能够翻身及活动为宜。病人清醒后可抬高床头150,循环稳定后应取半卧位,以利呼吸及引流。术后前4小时内应每15-30分钟挤压引流管1次,病情稳定后逐渐减少挤压次数。应用止血药物后要特别注意挤压引流管,以防止凝血块堵塞。挤压时要防止引流液自引流管内逆流入胸腔。引流管经皮肤处理保持无菌,有渗出时要及时更换敷料。

呼吸道的护理

8、小儿心脏术后气道管理是术后护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手术的成败,也影响着术后康复的进程。心脏术后的患儿大多数是带气管插管入监护室的。马上接上呼吸机同时除观察病儿的面色、口唇、四肢末梢的颜色外,还需听诊两肺呼吸音,观察胸部运动,每隔15分钟做血气分析1次,根据血气结果调整呼吸机条件。妥善固定气管插管。应及时测量并准确记录气管插管刻度,并与麻醉医生核对是否一致。气管插管有经鼻插管和经口插管两种形式,由于小儿使用的气管插管大多短浅且不带气囊,因此不管患儿使用何种插管方式,都存在容易脱出的问题(尤其是经口气管插管),由此妥善固定气管插管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与手术室交接班完毕后要及时通知放射科拍X线胸片,以便确定插管的位置(正确插管位置在第2胸椎下第3胸椎上或在隆突以上2cm)和了解肺部情况,在协助放射科医生搬动患儿时,应使患儿安静,避免躁动,头部切勿后仰,以防气管插管脱出或内脱。方法是双手置头颈部和腰臀部,将小儿身体水平上移,最好两人同时进行,同时观察气管插管有无打折扭曲、与呼吸机有无脱开。此时还要观察患儿面色及监护仪情况,如果出现面色发绀、呼吸急促、呼吸机报警、氧饱和度急剧下降等情况应考虑是否发生了气管插管内脱,应及时通知值班医生及麻醉医生准备重新插管。

9、气管内吸痰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最有效的方法,它可以保证呼吸道通畅,减少气道阻力。患儿返回监护室循环稳定后,根据肺部听诊情况应吸痰一次,吸痰前充分体疗,选择粗细合适的吸痰管,调好负压大小,并增加呼吸机氧浓度。吸痰过程中动作轻柔,时间不宜过长(少于10秒),负压不宜过大。清洁口鼻咽腔的分泌物,避免分泌物逆流入肺部引发感染。在带管期间注意呼吸机管道的温度湿度是否适宜,防止痰痂或痰栓形成。呼吸机管道内的冷凝水及时清除,防止逆流入气管引发感染。当发现患儿呛咳或呼吸机气道压力升高时应观察冷凝水是否过多。

10、根据插管的内径选择外径是其1/2的有一定硬度和光滑的吸痰管,在每次吸痰前后纯氧加压辅助呼吸5~10次,每次冲洗用生理盐水0.5~2ml,无菌操作以一次性的无毒聚乙烯薄膜手套为理想。由于小儿的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注意在吸痰操作时的动作轻柔,不然则易导致损伤出血。每一次吸痰的动作控制在5秒之内以防患儿缺氧。定期的胸部物理治疗,有利于气道分泌物的排出。

11、法四术后灌注肺发生率远多于其他先心病,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更应加强呼吸道护理,定时翻身,拍背,吸痰,控制入水量,呼吸机辅助呼吸,加PEEP5~10cmH2O。

尿量的监护

12、尿量的多少对了解心脏术后的病儿心功能和肾功能的情况是十分重要的,因而监护室的护士不仅要详细记录尿色、性质及数量,同时要每隔1小时作一次出入量的统计工作,这样可以随时调整、补充,以保持出入量的平衡,为第二天计算各种液体的入量提供良好的依据。

术后营养的支持

13、术后除合理输血补液外,应尽力鼓励早期进食,给予营养的支持,以提高血浆蛋白、促进机体抗病毒能力、加速创伤修复、减少并发症,术后当病人清醒气管插管拔除后6小时即可饮水,如无不良反应而肠蠕动恢复良好,可逐渐过度到进食流质直至普通饮食。尽量鼓励病人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但根据病情须限制钠盐摄入量,对不能进食如昏迷病人、气管切开病人可考虑鼻饲饮食灌喂高热量要素给予营养支持,必要时给予静脉高营养。

有创压动脉测压管路护理

14、目前临床上大多采用桡动脉、股动脉进行动脉穿刺插管,通过换能器连接血压监护装置,测压前必须正确调试零点,固定导管及三通开关,防止牵拉、脱落,造成血栓或气栓。保持动脉测压管通畅以500ml生理盐水加入20mg的肝素冲洗液定期冲洗,每隔30~60分钟冲洗1次,每次冲入2毫升液体,避免阻塞,以影响压力参数。但也要严格控制肝素冲洗液入量,以免入量过多造成出血.当监测仪上压力曲线异常时,应查找原因,如果为管道内有凝血而发生部分堵塞的情况时,应抽出凝血块加以疏通,千万不可用力推,以免造成血栓栓塞。如果不能疏通,既拔除动脉测压管,必要时重新置管。

15、从测压管抽取血标本时,应先将管道内液体全部抽出后再取血,以避免血液稀释而影响检验结果。对婴幼儿取血时应注意减少失血。在测压、取血标本或调试零点等操作过程中,要严防血管内进气而造成空气栓塞。动脉测压管各连接处一定要衔接紧密,避免脱开后造成出血。同时必须注意稳妥固定,并将一侧换能器(即压力感受器)保持在心房水平,以求准确的数据。对于一些心功能不全的病儿使用升压药时更应注意升压药浓度、点滴速度与血压的关系,在每次更换升压药的注射器时,动作要特别敏捷,往往是小病儿、心功能较差的病儿特别敏感,此时血压的波动大而快。此时更需严密监测,及时记录。测压管需每班校对零点,以保持正确数据的方法,减少误差。

16、严格保证动脉测压管无菌,所用针头、管道、三通接头均为一次性应用。皮肤穿刺进针处用透明无菌膜覆盖,防止污染,便于观察,有血渍时及时更换。留取血标本、测压及冲洗管道等操作,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动脉测压管长度要适宜,过长可因反复抽血及冲洗,引起血液污染。循环稳定后,应尽早拔除测压管,除去感染途径,且有利于患者活动。严密观察动脉穿刺部位远端皮肤的颜色和温度有无异常。如果疑有动脉血运受到影响时,应立即拔除测压管,并进行处理。

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意义

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使心率增快,心排血量增加,血管内血流增加。由于体位可不断改变,肢体的活动使肌肉收缩与松弛都能促使静脉的回流和淋巴回流,有利于心排血量增加,避免体液在体内积滞和血栓形成,以加强组织器官的供血供氧,改善全身代谢状况。半卧位,坐位早期下床活动使膈肌每下降1cm增加肺容量300ml,使肺膨胀,避免肺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

出院指导

保持情绪稳定,注意休息,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过劳,按医嘱出院后1、3、6月定期来院复查,尤其应复查心脏彩超。坚持按时服药抗凝药如肠溶阿司匹林,用药期间定时监测血小板、肝功能及出凝血时间,指导患者用软毛刷刷牙,观察皮肤粘膜有无瘀斑及出血倾向,发现异常及时来院就诊。对无自理能力的患儿,要向家属讲明按时服药的重要性,使家长协助患儿按时服药,以免发生不应有的并发症。术后6个月内接受牙科和外科手术时,应向医生说明服用何类抗凝药物及已服用的总时间及剂量。生活要有规律 注意饮食卫生 注意适当的活动 出院后用药

术后遵医嘱去医院复查

子宫肌瘤56例围术期护理体会 篇3

【关键词】 子宫肌瘤;围术期;护理体会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常见的良性肿瘤。若肌瘤大于2个半月妊娠子宫大小,或症状明显者,或经药物治疗无效又无须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可行子宫切除术[1]。我院收治子宫肌瘤患者56例,均行腹式子宫切除术。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精心的术后护理,加强围术期护理,保证了手术的顺利实施,促进了患者的康复。现将护理总结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56例子宫肌瘤患者,均行腹式子宫切除术,年龄38~63岁;黏膜下子宫肌瘤10例,浆膜下肌瘤12例,肌壁间肌瘤32例,多发性肌瘤2例。

1.2 治疗及结果 56例患者均为择期手术。腰椎麻醉50例,腰椎硬膜外联合麻醉5例,全身麻醉1例。行腹式子宫切除术后全部痊愈出院,无1例护理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为(1.5±0.3)h,住院时间为(7±3)d。

2 护 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加强护患间的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子宫肌瘤的有关知识,告诉患者子宫肌瘤属良性病变,并非恶性肿瘤的先兆,不必过分担忧。让患者知道子宫切除术后虽然不再出现月经,但一般都会保留卵巢,术后仍可分泌激素,不会改变女性特征和影响性生活。做好术前指导工作,介绍手术的方式和过程、麻醉的方法和选择;介绍主治医师、麻醉师的技术水平,让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决定其治疗和护理方案。

2.1.2 配合术前检查 协助患者做好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化验,心、肺、肝、肾功能及腹部B超检查等。遵医嘱做好药物过敏试验、交叉配型备血等。

2.1.3 术前并发症护理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合并有对贫血、高血压病、糖尿病、上呼吸道感染者配合医师予以纠正,防止麻醉或手术时加重病情或引发严重后果。

2.1.4 手术野皮肤准备 术前1d以顺毛、短刮的方式进行手术野备皮,上至剑突,下达耻骨联合,两侧至腋中线及外阴与大腿内侧上1/3皮肤,并注意脐部的清洁。

2.1.5 阴道准备 术前3d开始用0.02%碘伏溶液行阴道冲洗或坐浴,每天2次。术晨用0.5%碘伏棉球擦洗阴道及穹隆后,并沿宫颈涂1%甲紫作为腹部子宫切除时进入阴道的指示标记。

2.1.6 胃肠道准备 术前1d口服20%甘露醇或番泻叶,使患者排便至少3次以上,术前日晚和术日晨用1%肥皂水各清洁灌肠1次。术前1d晚流食,术前8h禁食,术前4h禁饮,以免术中因恶心、呕吐而发生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同时还可以防止发生术后腹胀。

2.1.7 膀胱准备 患者进入手术室前排空膀胱,留置导尿管并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以避免术中伤及膀胱,术后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

2.2 术后护理

2.2.1 体位护理 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要有专人护理,给予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有呕吐物及时吸出,防止误吸引起窒息,防止舌后坠、坠床等意外发生;清醒后取侧卧位,次日晨可取半卧位。腰椎麻醉的患者则需去枕平卧位6h,防止颅内压降低、血管扩张而产生头痛。

2.2.2 生命体征观察及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及时记录。术后15~30min测量血压、脉搏、呼吸1次,平稳后改为4h1次至稳定清醒;之后改为每天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4次至正常后3d。观察阴道出血和内出血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医师并采取处理措施。

2.2.3 尿量观察及护理 保持留置导尿管通畅,观察尿量及颜色变化,患者每小时尿量50ml以上为正常。24~48h后拔除导尿管并协助患者排尿,观察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留置导尿管期间应擦洗外阴,保持局部清洁,防止发生泌尿系统感染。

2.2.4 引流管观察及护理 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及量,一般24h负压引流液不超过200ml。24h引流量小于10ml且患者体温正常可拔除引流管,注意观察局部伤口处愈合情况。

2.2.5 缓解伤口疼痛 术后24h内伤口处疼痛最为明显,按医嘱可用曲马朵、哌替啶等止痛药物或自控镇痛泵缓解疼痛。使用吗啡类镇痛剂时可引起嗜睡、呼吸抑制、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2],护士要加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此外,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分散注意力等非药物疗法,亦可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2.2.6 伤口观察及护理 术后伤口用敷料加压包扎,24h内观察伤口有无渗液、渗血等。注意敷料是否干燥,有无浸湿、松散、滑脱等情况,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2.2.7 会阴清洁及护理 术后每天用0.5%聚维酮碘溶液擦洗会阴2次或3次,持续1周,防止阴道残端感染。指导患者每次大小便后用消毒液清洁肛周及会阴部。

3 讨 论

腹式子宫全切术具有手术视野充分、难度低、易操作等特点,适用于所有需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3],是基层医院常用的术式之一。加强围术期护理是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如期康复的重要保证。临床护理实践证明,术前正确评估患者的心理,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帮助患者认识手术的必要性及消除顾虑,使患者以轻松的心态接受手术,并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基础。术后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有效缓解伤口疼痛,积极防止阴道残端感染、腹部伤口愈合不良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并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是促进患者如期康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郑修霞,夏海鸥.妇产科护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54.

[2] 孙成茹.术后自控镇痛泵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22):3840.

痔疮围术期护理 篇4

关键词:痔疮,围术期,中西医结合,护理

直肠末端黏膜以及肛管皮肤周围静脉丛一旦发生曲张,则有可能导致痔疮的发生。大多因进食刺激性食物、便秘、久坐以及少食蔬果等原因所致,其发病率占到直肠疾病的80%甚至以上[1]。手术治疗是效果最为确切的治疗手段[2]。鉴于该手术术后对排便功能的影响以及术后疼痛等,会对手术效果造成一定影响,所以加强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3]。本研究主要探讨痔疮围术期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并分析其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痔疮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33例,女7例,年龄30~50岁,平均(42.3±2.1)岁,病程1~10年,平均(3.2±0.4)年;对照组男34例,女6例,年龄30~50岁,平均(42.5±2.0)岁,病程1~10年,平均(3.3±0.5)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及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入院后签署知情同意书,围术期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照组仅实施西医常规护理,如一般护理、入院指导、术后护理常规、药物护理等,比较两组术后3 d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以及术后排便情况。

1.3 护理干预

1.3.1 心理干预

针对患者围术期对手术、麻醉方式的陌生和疑惑,以及对手术有效性、安全性和术后疼痛的焦虑,术前护理上做好积极的解释工作,面对面为患者解答相关问题,进行信息沟通与交流,提高患者战胜疾病信心。针对术后出现紧张焦虑患者,护理上应以热情诚恳之态度,在床旁为患者解心理症结,并针对术后可能并发症,告知注意事项及应对方法。保持患者情绪稳定。中医理论则认为情志不舒,将导致心理消极,而影响治疗效果,故护理上应指导患者注意休养生息、养精蓄锐,保持良好心态,促进术后恢复。

1.3.2 饮食调控及耳穴埋豆处理

饮食护理上主要以中医辩证施膳为基本原则,以清淡饮食为主,注意调节食物中纤维素尤其是新鲜蔬果含量,以利通便,避免排便困难甚至便秘,引起腹压增高而导致伤口不愈。禁食发物,如蘑菇香菇等食用菌类,竹笋南瓜等蔬菜,黄鱼鲳鱼等海鲜,桃子芒果等水果以及公鸡猪头肉等荤食。耳穴埋豆则对于提高患者免疫力,起到一定的镇静安眠效果。护理上建议将患者取仰卧位,取双侧耳穴之神门和直肠下段穴,贴压王不留行籽,通过示指拇指捻压,手法宜先轻后重,持续按压2 min,直至双耳发红有热感,少许酸胀为宜,2次/d,连续治疗3 d。

1.3.3 排便功能干预

痔疮患者绝大多数合并有便秘,而导致胃肠蠕动功能的减退,胃肠道张力下降,最终导致直肠黏膜对其内粪便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加之腹腔及盆底肌肉未能积极的配合,故反复便秘甚至逐渐加重。针对实施手术治疗患者,术前肛门排便训练十分重要,建议入院后立即进行收腹运动以及肛门括约肌收缩锻炼,配合腹部按摩,达到促进胃肠蠕动的目的,每天固定定时排便,无论有无大便,在无大便时仅作排便训练,培养便意,时间最好定于每日晨起或早餐后15 min。1.3.4中药坐浴护理指导术后结合中药坐浴具有活血化淤、清热解毒、消炎镇痛之功效。护理上应告知患者坐浴盆属于私人物品。从预防术后交叉感染以及保证治疗效果角度出发,建议坐浴盆严格做到个人专用,每次使用前均通过1∶1000的84消毒液浸泡消毒,清洗坐浴盆内壁,底部等备用。采用稀释高锰酸钾液500 ml兑温开水1000 ml于浴盆内,坐浴前嘱患者排空大小便,保持药液温度为40℃为宜,坐浴时间控制在每次20 min为佳,进行坐浴后实施换药处理,保持辅料干燥,减少感染几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1、2、3 d疼痛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排便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初次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排便耗时短于对照组,排便诱发出血比例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痔疮主要是因为肛门接近直肠的底部以及肛门周围黏膜的静脉丛出现的血管曲张而导致的一个甚至多个静脉团块出现的慢性肛肠疾病[4]。祖国医学则将痔疮归为湿热而内生下注于魄门,蕴阻肛门而致经络不畅,气血凝滞所致,其手术治疗是西医肛肠外科或者中西医结合肛肠科最为常见的手术[5]。对痔疮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不但要求护理人员具有西医护理知识,而且还需要精通中医护理理论,故需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针对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做好循序渐进的护理措施[6]。并在护理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尤其是针对西医药物治疗,中医穴位治疗,以及饮食、睡眠等的调节上,应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操作为患者提供有价值的护理计划,更能让患者信服。

本研究观察组使用的耳穴埋豆治疗,是中医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刺激双侧耳穴,从而对相应部位脏腑起到一定的调节功能[7]。所选之神门穴,刺激后具有明显的镇痛、镇静安神之功效,直肠下段穴被刺激后则对局部之气血运行具有较好的通畅效果,综合使用后具有提高患者痛阈,增强免疫力之功效[8]。术后因创口位于肛门附近,往往导致患者因疼痛和大便污染而不敢排便,甚至有便意亦忍受,而长期的不敢排便或者忍便意,将导致粪便在直肠内的积蓄,在用力排便后极易导致吻合口的破裂而影响手术效果,甚至出现大出血情况危急生命。本研究观察组护理针对患者术后排便方面进行重点指导,发现观察组术后初次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排便耗时短于对照组,排便诱发出血比例小于对照组。对于术后疼痛方面,观察组术后1、2、3 d其疼痛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原因可能是观察组耳穴埋豆处理,通过中医治疗缓解患者疼痛,同时积极配合坐浴,有效减轻了伤口水肿,对于减轻术后疼痛亦有积极意义。通过本组研究我们认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于减轻痔疮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规律排便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重视。

参考文献

[1]黄燕芳,刘雪芳,陈芳.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痔疮术后疼痛及尿潴留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7):115-116.

[2]陈行琼,王金强.76例痔疮患者术后的中西结合临床护理探讨[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4):623-624.

[3]李梅.痔疮术后肛缘水肿的中医治疗及护理观察[J].四川中医,2012,30(7):141-142.

[4]谢荣兰.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痔疮围手术期的影响[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3(2):159-160.

[5]王军梅.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痔疮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8(6):176-178.

[6]贾玉梅,蔡俊花.膝关节镜手术围术期护理[J].全科护理,2009,7(3B):681.

[7]闵达云,李志斌.痔疮患者术后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29(2):87-88.

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篇5

【关键词】 臂丛神经;损伤;围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348-02

臂丛神经损伤是手外科的常见病,致残率高,多发生于青壮年,临床表现为上肢感觉和运动全部或部分障碍。我科自2012年7月——2014年7月,共收治由各种原因所致的臂丛神经损伤36例,在对其实施护理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6例,男28例,女8例,年龄22-58岁,平均36岁。右侧23例,左侧13例。损伤原因:大多数是牵拉伤,也有撞伤、压砸伤等。手术方式:行神经吻合术者6例,神经移植术者8例,神经探查松解术者16例,神经移位术者6例。

2 围术期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缓慢或不明显,造成患者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给患者工作生活带来不便。应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尽可能解决实际困难,耐心解释,使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增强康复的信心,看到希望,主动配合治疗。

2.1.2 肢体的保护 患者患肢感觉、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极易被烫伤、冻伤、碰伤等再损伤。协助经常用温水擦洗患肢,可经常行患肢按摩和未固定关节的被动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关节活动度,同时置肢体于功能位,防止肩关节脱位和畸形的发生。使用吊带悬带患肢,减少碰伤及肢体肿胀[1]。

2.1.3 呼吸道护理 对行膈神经移位的患者术前进行肺功能检查。了解患者是否有吸烟史,劝阻吸烟。评估患者是否发生上感及咽炎,评估肺及膈肌运动功能,必要时行雾化吸入及抗生素治疗。

2. 1. 4 疼痛护理 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大部分伴有烧灼性疼痛,使患者恐惧、焦虑、烦躁不安 ,为此应做好耐心解释工作 ,进行手术及应用止痛药物短暂缓解疼痛;也可培养患者的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

2.1.5 术前准备 协助病人完成各项术前检查,如血尿常规,心、肌电图、肺功能检查等。术前备皮,禁饮食。

2.2 术后护理

2.2.1 基础护理 术毕回病房去枕平卧,暂禁饮食 6小时后方可进食。术后初期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面条、米汤、鱼片粥、鸡蛋汤等;待脾胃调理正常后,可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营养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牛奶等。多食新鲜疏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加强生活护理。定时按摩受压部位,以防形成压疮。严密观察伤口敷料渗血情况,伤口处用砂袋压迫止血。严密观察全身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 2. 2 石膏及外固定支架的护理 ①石膏固定时,为防止石膏变形,术毕可用烤灯烘烤,以加速石膏凝固。②保持有效外固定效果,术后将患肢抬高,置于功能位妥善固定。护理人员要做到勤巡视,勤观察,勤询问。

2.2.3 康复训练 术后患者在医护人员的正确指导下,进行科学的训练。对于神经移植、吻合术后支具固定的患处要保持绝对的制动,避免神经吻合受牵拉。对未固定的关节要进行充分的运动训练,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术后2-4周,指导患者对未固定关节进行伸、屈运动训练。

2.2.4 心理护理 术后患肢不会立即恢复感觉及功能,需护理人员及时进行解释及鼓励,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避免产生消极心态。

2.2.5 药物、肌电刺激的治疗护理 物理治疗加速创口愈合 ,防止感染、肿胀,促进神经再生,应及时进行电刺激等物理治疗 ,并且应定时测试患肢感

觉、活动情况。药物治疗配合理疗肌电刺激[2]。

2.2.6 并发症的护理 一般并发症如伤口感染、颈腋部血管损伤、颈部血肿,对症处理,必要时术后几小时内急诊手术探查止血;颈部淋巴液漏时患者平卧,颈部加压沙袋,经局部压迫1~2周后可愈合;呼吸困难应进行血氧饱和度的监测,严重时可使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辅助呼吸,同时加强腹式呼吸训练,刺激神经恢复,逐渐脱离呼吸机,恢复自主呼吸。

2.2.7 出院指导 对每一位出院患者,都要根据其损伤神经恢复程度的不同,制定洋细的训练计划,最大限度地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指导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态 ,继续进行功能锻炼,如有其他不良反应,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处理。患肢防寒保暖,指导按医嘱长期应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定时复查。

3 小结

在术后康复护理的过程中,我们特别强调深吸气的练习。在护理过程中,我们严格执行术前、术后的各项护理措施,重视并加强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基础护理及康复训练等工作,使本组患者能够积极面对漫长的康复生活,有信心获得最佳康复效果,为循证护理实践工作积累了大量经验。

参考文献

[1] 孙晓春,李文婕,刘伟萍.臂丛神经损伤的护理[J].手外科围手术期护理,2009:18~19.

腮腺肿瘤围术期护理 篇6

1临床资料

34例患者中, 男25例, 女9例, 年龄32~76岁, 平均49岁, 手术中皆进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 以明确手术方法。经病理确诊, 良性肿瘤30例, 其中腮腺混合瘤21例, 腺淋巴瘤8例, 基底细胞腺瘤1例, 皆采用腮腺部分或全叶切除联合面神经解剖术。恶性肿瘤4例, 其中腺样囊性癌3例, 腺癌1例, 牺牲部分面神经3例, 联合颈淋巴清扫术2例。所有患者中, 1例因患者未能配合, 自行拆除包扎绷带出现腮腺涎瘘, 经再次包扎10 d后伤口愈合, 其余患者未出现感染涎瘘角膜炎等并发症。

2护理体会

2.1 口腔护理

腮腺手术患者因加压包扎的需要, 以及部分或全部腺体切除, 腮腺唾液分泌功能降低, 口腔自洁作用差, 易患口腔炎及口腔溃疡等并发症, 甚至口腔内细菌可沿腮腺导管逆行至术后的腮腺导致伤口感染, 引起严重并发症。故恰当的口腔护理十分重要。

2.1.1 口腔清洁

手术前3 d, 给予1%过氧化氢溶液或甲硝唑液漱口, 3次/d, 防止口腔内感染,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如患者口腔卫生差牙石较多时, 应建议给予牙周洁治.手术后给予口腔护理, 3次/d, 也可每天给予2次的口腔冲洗, 选用3%过氧化氢10 ml, 再用生理盐水20 ml, 应及时用负压抽吸冲洗液, 防止患者呛咳, 影响创口愈合。同时观察口腔有无炎症, 溃疡, 糜烂等情况。如有溃疡, 可涂龙胆紫溶液, 口唇干裂时涂少许石蜡油, 特别注意患侧腮腺导管口有无红肿及异常分泌物。

2.1.2 预防感染

因患者手术前后常规使用抗生素, 口腔内唾液分泌因腺体切除可能减少, 机体抵抗力降低等原因, 患者易出现霉菌感染, 表现为口腔内黏膜出现白色斑块状损坏, 可用2%~4%碳酸氢钠溶液擦拭, 3次/d, 直至康复, 因腮腺术后患者常常需用8字包扎, 下颌骨运动受阻, 只能流质饮食, 应给予少量多餐, 餐后应立即用温水含漱, 防止食物残渣沉积。

2.2 心理护理

腮腺肿瘤患者对手术有可能损伤面神经问题往往有很大的思想负担。术后因牺牲面神经或由于软组织水肿压迫面神经出现暂时性面瘫从而加重患者思想负担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 护士应从心身互动的观点全面地认识患者, 因人而异的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首先, 应帮助患者认识腮腺疾病的一般知识, 治疗原理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引导患者尽量适应角色的转变, 向患者家属解释手术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告诉患者心理因素对疾病痊愈的影响, 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消除恐惧心理,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恶性肿瘤患者会有恐惧悲观情绪, 甚至会出现轻生念头, 应表示同情体贴, 鼓励患者用积极乐观的态度树立战胜癌症的信心和勇气。

2.3 并发症护理

2.3.1 眼部护理

面神经确实不能保留或软组织肿胀引起眼睑闭合不全, 应注意眼的防护, 给予戴眼罩, 金霉素眼膏涂敷, 以防暴露性角膜炎或结膜炎。

2.3.2 涎瘘护理

涎瘘是腮腺区手术的一个主要并发症, 预防涎瘘的发生不仅是临床医生所面临的问题, 也是护理工作所面临的主要困难。首先, 应重视包扎的作用, 腮腺区8字型加压包扎是腮腺手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扎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腮腺手术治疗效果, 有时由于加压不当, 敷料松动脱落, 手术区可出现积液, 或发生涎瘘及感染, 同时包扎过紧也可出现呼吸困难, 正确的包扎方法是以耳垂为中心, 頦部顶部枕部为支点的加压包扎, 松紧适宜, 不能压迫气管, 同时应注意耳廓的保护, 不能压迫耳廓以导致组织缺血坏死[1]。其次, 术后创口置引流条或负压吸引, 术后24~48 h 抽去引流条或负压引流。应密切注意观察局部是否出现血肿、水肿, 如发现积液, 及时通知医生, 可穿刺吸出积液, 继续加压包扎, 直至痊愈, 另外术后应禁食刺激性, 特别是酸性食物, 以防唾液分泌过多造成涎液潴留, 影响创口愈合, 同时应用抑制涎腺分泌的药物, 如阿托品0. 3 mg, 饭前30 min 口服[2], 减少进食时唾液分泌, 利于伤口愈合, 减少涎瘘的发生。

2.3.3 面神经麻痹或面神经瘫痪的护理

由于腮腺与面神经在解剖上密切相连, 因此, 术后可能发生暂时性或永久性面神经功能障碍及其他并发症, 术后密切观察,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甚为重要。术后应注意术区是否肿胀, 患者口角是否偏斜, 患侧眼脸能否闭合完全, 如出现相应情况, 可给予类固醇激素治疗, 降低局部组织毛细血管通透性, 减轻组织浸润和水肿[3]。拆线后, 教会患者如何进行表情肌锻炼, 利用生物反馈原理的表情肌锻炼, 可促进面部运动的恢复, 其动态变化可增强患者对康复的信心。

2.4 出院指导

患者一般拆线后即出院, 嘱其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勿污染, 继续加压包扎一周。注意少食刺激性强的食物, 特别是酸性食物。向患者说明继续面部肌群锻炼的重要性, 如有面瘫可局部理疗以及针灸等。保持口腔清洁。注意保暖, 避免受凉。定期门诊复查。

3结论

腮腺肿瘤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多发病, 临床以手术治疗为主。由于肿瘤部位解剖结构复杂, 术后可发生感染、涎瘘、暂时性或永久性面神经功能障碍及其他并发症。通过了解腮腺解剖手术特点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针对性护理, 能有效减少出现并发症的机率或降低并发症对患者功能和心理影响。

参考文献

[1]吴春树, 余蓉, 倪娜.保留面神经腮腺肿瘤切除术19例的护理.四川医学, 2003, 24 (12) :1317.

[2]李杰, 张素仙, 周旖.89例腮腺肿瘤切除术的护理.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4, 21 (2) :34.

脑膜瘤围术期护理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脑膜瘤患者31例, 男11例, 女20例, 年龄26岁~72岁, 平均年龄58.5岁。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确诊, 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

1.2 手术方法

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控制呼吸, 使动脉Pa CO2控制在3.33~4 k Pa以下, 手术体位根据肿瘤部位选用侧卧位、仰卧位、俯卧位。各体位头部应略抬高, 依据CT及MRI确定幕上、幕下区域。幕上手术均取马蹄瓣, 切开皮肤至颅骨, 并铣下骨窗行脑膜瘤分块、全切除术, 并对近窦之部分不能全切的患者行电灼。彻底切除肿瘤并行硬脑膜修补, 未侵入骨的骨瓣常规放回。幕下手术取直切口, 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并用血管钳钳夹及电凝止血, 切开中线项韧带向两侧用骨膜剥离附着于枕骨的颈肌及肌腱充分暴露枕骨鳞部、寰椎后弓及枢椎棘突, 钻孔, 扩大骨窗将肿瘤分块切除, 同时注意窦及后组颅神经的保护。缝合硬脑膜, 逐层严密缝合各层, 确保无脑脊液漏。

1.3 结果

31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和消失, 平均住院天数15.8 d, 未出现护理并发症, 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由于肿瘤长期压迫神经所致头痛, 使患者内心十分痛苦,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心理, 对于手术成功的期望很高, 同时对预后非常担心[2]。所以, 我们要主动与患者交谈, 耐心解释每项护理治疗的目的, 关心他们的生活需要, 说明手术治疗的重要性, 并介绍一些手术成功病例,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积极配合手术。

2.1.2 饮食护理

为了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需加强饮食管理, 保证营养物质的摄入,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富含纤维的食品, 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

2.1.3 术前常规准备

常规手术区域备皮, 做好药物过敏试验、配血, 术前8 h禁食, 4 h禁水。指导练习深呼吸、咳嗽、咳痰, 利于术后痰液咳出。练习床上排大、小便, 吸烟者术前1周戒烟, 女患者询问月经史, 避免月经期手术。术前15 d停服阿司匹林等药物, 防止术中出血增多, 对术前有癫痫发作的患者应及时给予抗癫痫药。

2.2 术后护理

2.2.1 严密观察病情

警惕脑血肿或脑水肿的发生。值班护士详细了解术中出血情况, 做到心中有数, 每15 min~30 min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1次, 注意其动态变化并做好详细记录, 术后48 h内观察有无恶心、呕吐, 一旦发现患者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 一侧瞳孔散大及对侧肢体偏瘫, 警惕术区血肿的发生, 应立即配合医师行头颅CT检查, 确诊为血肿者, 做好再次手术的准备。本组1例患者术后12 h发生再出血, 患者表现为烦躁不安, 主诉头痛、呕吐、血压升高等临床表现, 经CT确诊为术野血肿形成, 急诊行血肿清除后好转。注意观察视力、视野变化, 对术前有明显视力障碍的患者术后立即了解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 密切观察病情并询问患者的感受, 重视患者的主诉。一旦有突发视力下降, 应警惕颅内病理改变, 立即汇报医师给予处理。

2.2.2 体位护理

在麻醉未醒时, 去枕平卧, 头偏向健侧, 保持呼吸道通畅, 避免患者患侧卧位。翻身时轴位翻身, 病情稳定后抬高床头15°~30°, 减少颅内静脉回流, 减轻脑水肿。

2.2.3 伤口引流管护理

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 保持伤口敷料干燥。挤捏引流管4~6次/d, 保持通畅, 防止受压、扭曲、脱落, 准确记录引流量及颜色。如果引流液量突然增加, 颜色为鲜红色时及时通知医生。

2.2.4 癫痫护理

对术前有癫痫发作的患者, 术后应保持血中抗癫痫药的有效浓度并维持6 h~12 h, 通常给予苯巴比妥钠0.1 g, 3次/d肌注, 直至患者清醒后改为口服抗癫痫[1]601-602。严密观察有无癫痫发作, 如突然意识障碍, 口吐白沫, 牙关紧闭, 四肢抽动, 应保持呼吸道通畅, 持续低流量吸氧, 一旦发生立即解开衣领, 将毛巾垫入上下牙齿之间, 防止舌咬伤, 待病情稳定后口服苯妥英钠0.1 g, 3次/d, 发作后保证休息, 避免单独外出。

2.2.5 肢体运动障碍的护理

术后应早期被动活动肢体, 防止关节废用性僵直和深部静脉血栓的形成, 为防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也可给患者穿弹力袜, 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2.3 出院指导

保持心情愉快, 加强营养, 增加机体抵抗力, 防止感冒, 有癫痫发作患者按时口服抗癫痫药, 术后3个月复查。

综上所述, 脑膜瘤手术切除效果好, 手术目标是完全切除肿瘤, 而精心细致的护理工作是保证患者顺利度过围术期, 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摘要:目的 探讨脑膜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对31例脑膜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 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常规术前准备、术前用药指导, 术后严密观察病情, 警惕脑血肿或脑水肿的发生, 做好症状护理, 防治各种并发症, 提高护理质量。结果 31例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 科学的围术期护理是提高脑膜瘤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脑膜瘤,术前,术后,护理

参考文献

[1]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舌癌患者1例围术期护理 篇8

1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49岁, 因“发现舌部溃烂疼痛不适半年”于2011年4月17日入院。患者于半年前左侧舌缘不明原因溃烂, 质硬, 直径约0.6 cm, 疼痛不适, 不影响呼吸吞咽, 无面部及舌体麻木感, 在当地医院就诊, 诊断为“溃疡”。予口服消炎药及局部用药 (具体诊疗不详) , 溃烂进行性加剧, 疼痛剧烈, 波及左侧口底, 舌体运动困难, 自觉舌尖麻木, 为求根治遂来我院。专科检查:张口无受限, 张口时口型无偏斜, 睁闭目正常, 无斜视复视, 左侧舌缘中1/3溃烂, 波及左侧口底及牙龈缘, 直径约4 cm, 表面灰白色假膜积附, 触之疼痛, 扪之基底部质硬, 伸舌体略偏左侧, 无抬举困难。左侧颏孔区痛温触觉正常, 左侧下颌下可扪及肿大淋巴结2个, 直径分别为1 cm, 2.8 cm, 扪之质中, 无压痛, 颏下及颈部未扪及明显肿大的淋巴结。入院诊断:左舌癌 (T3N1M0) 。积极完善术前检查后无手术禁忌于4月20日在全麻下行舌颌颈联合根治术+左胸大肌皮瓣修复术+气管切开术。术中冰冻提示:鳞状上皮癌。术中见左舌左侧舌缘中1/3溃烂, 波及左侧口底及牙龈缘, 直径约4 cm, 基底部波及下颌舌骨肌及颏舌骨肌。行左侧改良根治性廓清, 予肿瘤边缘1.5 cm切除病灶, 拔除左下颌后牙, 箱状切骨, 转左胸大肌皮瓣修复缺损面。术中失血约80 m L, 手术完毕于4月21日00:56返回病房, 意识清楚, 呼吸平稳, 术区负压引流管分别为:口底、左颈部、左胸部, 引流出淡红色血性分泌物, 于术后第6天拔除。气导管为一次性塑料导管, 气管切开处无渗血及皮下气肿, 于术后第9天拔除。术区肿胀不明显, 术区伤口对位良好, 无口角偏斜, 口内皮瓣皮温色泽正常。保留胃管固定在位且通畅, 于5月6日病情好转带管出院。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1) 心理护理:

热情接待患者, 介绍病区环境、住院规则、主管医生及护士,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手术的重要性。介绍术前、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 让患者了解手术过程, 解答患者的疑问及顾虑, 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和对医务人员的信赖,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语言障碍:术后患者可因舌体切除及气管切开而导致语言沟通障碍, 教会患者一些简单的手势以利术后表达自己的需要, 或利用写字板便于术后渡过语言沟通难关。锻炼床上大小便及有效的咳嗽。 (3) 皮肤准备:术前1 d剃光头及胡须, 剃光腋毛, 搞好个人卫生。术前禁饮禁食8 h。 (4) 勤漱口, 保持口腔清洁, 术晨给予监测生命体征及口周口内清洁, 置胃管, 更换干净病员服, 护送患者入手术室。

2.2 术后护理 (1) 体位护理:

去枕平卧位, 头右侧15°偏斜, 颈部制动, 6 h后头下垫一毛巾, 平卧7 d。每2 h给予按摩皮肤受压处, 如骶尾部、枕部、肩部、足跟等, 早晚清洁皮肤, 温水擦浴, 保持皮肤清洁, 按摩小腿并间断抬高, 防止深静脉血栓发生。 (2) 病情观察:遵医嘱予心电监护生命体征, 最初2 h内每30 min 1次, 以后每小时测量1次, 直至生命体征平稳。鼻导管吸氧2~3 L/min, 并保持通畅有效。观察患者的意识、体温、伤口渗血、渗液及引流液的情况。 (3) 气道护理:做好气管切开的护理, 予卡弗放气每4 h 1次, 每次5 min。术后第2天开始雾化, 每天3次, 定时雾化吸入及套管内滴湿化液, 进行气道湿化, 每天注入总量不应少于200 m L, 使痰液一直处于稀化状态, 能自行轻易咳出。配制气道湿化液 (20 m L氯化钠注射液+糜蛋白酶4 000 U+庆大霉素8万U) , 定时向气导管里滴入, 一般1次/h, 1次滴入3~5滴。导管口予双层纱布覆盖, 并随时滴注生理盐水保持纱布湿润。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 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 且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 s, 2次吸痰时间间隔3 min以上。教会患者有效咳嗽, 防治肺部并发症。 (4) 引流管护理:妥善固定并保持引流通畅, 分别记录每根引流管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质, 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5) 移植皮瓣的观察:皮瓣移植的主要并发症有感染、皮瓣坏死、瘘管形成、伤口裂开。术后密切观察皮瓣的存活情况, 早期发现血管危象及时处理。血管危象最易发生在术后72 h内, 可以通过移植皮瓣颜色、皮温、肿胀程度、毛细血管反应等方面进行全面观察。护士首先应掌握正常皮瓣颜色微红、温度接近体温、质地软、有弹性, 术后72 h内轻度肿胀, 以后逐渐减轻。轻拭皮瓣边缘可见红色点状出血, 系血运良好, 如出血缓慢、色紫或轻压瓣体才有出血, 可能有静脉回流受阻, 血流淤滞;皮瓣毛细血管充盈反应:可用棉签轻压皮瓣, 使其苍白后迅速移开, 若皮瓣在5 s内颜色恢复正常者为血运良好。皮瓣颜色:一般术后1 d~2 d内皮瓣颜色较苍白, 以后逐渐恢复正常, 如皮瓣颜色异常, 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皮瓣温度:一般皮瓣温度与正常侧皮肤或黏膜温度相差约1℃左右, 若低于2~3℃表示有血液循环障碍, 若皮瓣温度增高超过正常范围, 且局部有刺痛或疼痛持续加剧, 则提示有感染可能。皮纹与皮瓣肿胀监测:正常情况下, 皮瓣表面应有正常的皮温皱褶, 皮瓣柔软或稍有水肿, 3 d~4 d后吻合静脉逐渐畅通, 肿胀程度即可改善。术后1 d~2 d每1 h观察皮瓣1次, 术后第3天每2 h观察皮瓣1次, 术后第5 d每3 h观察皮瓣1次, 在充足照明下患者张口观察皮瓣的颜色, 是否有弹性和肿胀;如果皮瓣颜色发紫, 皮瓣硬度下降、质地变硬、肿胀明显, 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6) 口腔护理:术后每日2次以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擦洗, 动作应轻柔。观察假膜的生长情况, 切勿剥脱假膜。 (7) 饮食护理:术后第1天开始鼻饲流质饮食, 饮食宜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 采用灌注器推注间歇鼻饲方法, 每次不多于200 m L, 间隔时间不少于2 h, 温度38~40℃或根据患者习惯采用手试或唇试, 6~8次/d, 做好鼻饲管护理。因患者带管出院, 应教会家属鼻饲的方法及鼻饲管的护理。 (8) 切口护理:保持术区的清洁, 给予过氧化氢清洗创面, 并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 (9) 心理护理:鼓励患者倾诉自己的感受;关心同情患者, 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鼓励亲人陪伴。 (10) 出院指导:指导患者练习经口进食, 并注意口腔卫生;指导患者进行舌体运动锻炼, 恢复语言功能, 逐步过渡到正常的发音和吞咽, 融入正常的生活中。遵医嘱来院随访及拔除胃管。

3 小结

目前, 手术治疗仍然是舌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根治性手术在一定程度上为肿瘤的彻底性切除提供了保证, 但却造成患者颌面部组织缺损、继发畸形和功能丧失。因此, 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的功能性重建不仅是从生理结构上恢复缺损区域的解剖形态, 而且改善、恢复口腔颌面部的生理功能, 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案例中, 护理重点在于对移植皮瓣的观察和护理, 皮瓣的存活与否, 直接影响到该手术缺损区修复的成功与否, 更直接关系到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一旦出现血管危象, 尽早行手术探查是挽救移植皮瓣的惟一有效方法。因此, 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观察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席淑新.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303.

[2]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226-227.

食管癌围术期护理 篇9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73例,其中,男性110例,女性63例,年龄50~84岁,平均年龄67岁。其中,23例手术后合并肺部感染,16例合并呼吸功能衰竭,70例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48例合并糖尿病,8例合并吻合口瘘,2例合并急性肺栓塞死亡。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多数患者入院后有紧张、恐惧、焦虑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患者,表情自然而亲切,称谓要文明礼貌,耐心倾听患者主诉,等其说完再继续提问。同时,做好入院时的环境介绍,介绍主管医生、护士及病房的床位、床头灯的使用、贵重物品的保管等,以消除其陌生感。患者有多种原因对疾病认识不足,出现心情烦躁或担心无人照顾等。因此,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努力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关心安慰患者,尊重并体谅患者,使患者能感到安全感、舒适感。护理人员主动以“亲人角色”理解他们,抓住他们的心理特点,在可能的情况下介绍我院多例食管癌开胸手术成功的经验,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1.2减少感染因素方面的护理患者入院后即常规给以抗生素,以减轻肿瘤周围组织的水肿,对食管狭窄严重者,术前禁食1~2日,并进行食管冲洗,避免食物残渣遗留在食管,影响吻合口愈合。

2.1.3做好口腔护理手术前指导患者餐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手术前积极治疗口腔感染性疾患,术后进行口腔护理,观察口腔黏膜变化,根据口腔内感染情况,选用合适的漱口液漱口,3~4次/日,指导患者每次咳痰后漱口,不宜将口水下咽,因为食管癌术后口腔与食管吻合口距离缩短,通过吞咽可将口腔内细菌带到吻合口,易于引起吻合口感染。

2.1.4全面提高患者的全身营养状况手术前要全面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了解患者的进食情况。对可以进食的患者鼓励其尽量多进食一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加强营养。对进食困难者了解有无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及有无低蛋白血症等,必要时给与深静脉穿刺静脉输注高营养液体及输血给以纠正。

2.2术后护理

2.2.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食管癌切除术的手术范围较大, 手术时间较长,术后常有不同程度发热,故应观察体温,一般术后发热多为3~5天,随即体温逐渐下降,如果体温持续升高在38℃~39℃以上,呈弛张热型,伴有发冷多汗、神情倦怠等,如果怀疑可能发生吻合口者,应按医嘱及早禁食、 禁水,避免消化道内容物继续滴入胸腔。

2.2.2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胸腔闭式引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应距胸部水平60~100cm,任何情况下均不能高于胸腔[1]。保持引流通畅、定时挤压胸管,其方法由上而下两手交替进行,避免扭曲、阻塞、滑脱、受压。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最简单的方法是观察是否继续排出气液和玻璃管的水柱波动,正常的水柱上下波动约4~6cm。

2.2.3胃肠减压护理胃管主要引流胃液,它直接关系到吻合口的愈合,能减轻吻合口的张力,改善吻合口的血液供应,预防吻合口漏的发生[2]。当胃管无液体吸出时,应考虑胃管是否通畅,放置深度是否合适,并旋转挤压胃管或用无菌生理盐水缓慢冲洗胃管,检查固定情况,做好引流量、颜色、性质的记录。

2.2.4呼吸道护理患者术后24小时易出现呼吸浅促,咳嗽无力排痰不畅,于麻醉清醒后开始督促患者深呼吸[3]。术后第一天可给于生理盐水20ml+沐舒坦15mg超声雾化吸入,3次/日,起到稀释痰液,预防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作用,并协助排痰。

2.2.5饮食指导术后48~72小时内禁食,第3~4天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先进少量水,拔除胃管后进清淡饮食,5~6天进少量流食,7~9天可进半流食。饮食中少食产气和难以消化的硬果类食物,进食量应由少到多,由稀到稠,逐渐适应。进食时要细嚼慢咽,少食多餐,每天进食5~6次。患者可根据平时的喜好按医嘱选择合适的饮食。术后鼻饲流质或经口进食者,管饲或进食后2小时内不可平卧,避免食物反流引起患者不适和影响吻合口愈合[4]。食管癌患者因术前长期进食困难,术后又进食时间长,对食物的渴望很大,加上患者年龄大,对吻合口瘘的危险缺乏了解,因此,加强对患者的饮食宣教,密切观察,督促患者的进食情况,是护理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3讨论

加强围术期监护,防止术后并发症是食管癌手术成功的关键。在实施护理过程中,始终把握细致观察、准确判断、及时处理的护理特点,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对防止术后并发症至关重要。

关键词:食管癌,围术期,护理

参考文献

[1] 李军.食管、贲门癌病人围手术期血气监测的意义及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3) :25~262

[2] 方兰花,蒋小英.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预防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5) 30~31

[3] 温凤琴,杨学慧.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护理[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6;28(2) :93

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的护理 篇10

【关键词】妇科;腹腔镜;围术期护理

现代外科手术除了对技术严格要求外,还要讲究微创,将患者身心之痛若降至最低,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腹腔粘连少?无碍美观等优点,目前已广泛用于临床各科,已成为许多妇女首选的手术方式[1]?许多妇科良性疾病如良性肿瘤?异位妊娠等腹腔镜技术已逐渐成熟,在恶性肿瘤方面腹腔镜手术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宽,如早期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卵巢癌中的应用亦逐渐开展?为加强术前?术后的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尽量舒适安全地度过围手术期,现将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围术期护理综述如下:

1 术前护理

1.1 心理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的需求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已日益得到重视[2]?无论何种手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如紧张?焦虑,对手术的治疗效果持怀疑态度?因此,术前应该配合医生把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的不同之处?手术的方法和优缺点告知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在电视直视下进行,局部可以放大,手术视野清晰,术中采用电凝止血,具有充分的安全保证,使患者放心地接受手术?

1.2 完善术前检查

充分的术前准备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术前详细了解病史,完善各项检查,如胸片,心电图,宫颈刮片,腹部B超,肝?胆?胰?脾?肾B超,血常规,凝血4项,血型,输血前4项,肝功,生化,尿及大便常规等?通过全身检查排除生殖道?呼吸道急性感染等手术禁忌?

1.3 皮肤准备

按腹部手术范围做好皮肤准备,手术通常在脐区及下腹部两侧做切口插入腹腔镜?所以,尤应注意脐孔的清洁[3]?方法是:先用松节油使脐孔内污垢软化,再用棉签将污垢清除洗净脐孔,后用5%碘伏液消毒?清洁消毒脐部时动作要轻柔,保证脐孔无损伤,以免引起感染,备皮后请患者沐浴?

1.4 阴道准备

除异位妊娠手术外,术前3天开始进行阴道冲洗准备,根据白带常规检查结果选择阴道用药,术前一天用双氧水纱布填塞阴道消毒,术晨再用络和碘行阴道冲洗1次?

1.5 肠道准备

胀气的肠曲可防碍镜下操作的视野,限制了手术器械在盆腔内的操作,同时有污染腹腔的危险,因此妇科腹腔镜手术前肠道准备是为了刺激肠蠕动,软化和清除粪便,排除肠内积气,便于手术野的充分暴露,保障手术顺利的进行,减轻术后腹胀不适?目前多采用术前一天中午饭后1h口服20%甘露醇250ml或磷酸钠盐口服液100ml导泻,术晨给予生理盐水灌肠,术前晚进食清淡易消化半流质饮食,术前禁食12h,禁水6h?

2 术后护理

2.1 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腹腔镜手术虽然损伤小 但手术在二氧化碳气腹下完成,术中大量吸收二氧化碳易出现高碳酸血症,因此,术后应注意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尤其注意监测呼吸频率和深度及血氧饱和度,鼓励深呼吸和有效咳嗽,促进肺顺应性恢复?术后常规给予低流量吸氧2L/min吸入6 h,可显著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又可加快人工气腹后残留的CO2排出,纠正高碳酸血症?

2.2 腹部切口的护理

术后患者回病房时,护士应立即检查手术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不能因为没有腹壁大切口而忽略对腹部小切口的观察?急诊手术患者因术前准备时间仓促,术后出现呕吐频繁?咳嗽剧烈?提前有排便感的情况多于非急诊手术患者?当出现呕吐?咳嗽时可对症处理,并用双手压住腹部或用腹带减少腹压,减少切口张力,必要时局部用沙袋压迫止血或缝合止血处理?

2.3 体位护理

麻醉未清醒时去枕平卧6h,清醒后,嘱患者多活动四肢,以避免静脉血栓形成,特别是切除子宫的手术,术中患者需膀胱截石位,术后更要加强双下肢的护理?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3 并发症的护理

3.1 与气腹有关的并发症

①肩背酸痛或不适:多因CO2未完全排尽刺激膈肌所致,术后可能出现腹胀?肩背酸痛等不适,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护理要点是术后对腹壁轻轻加压,将气体排出,如肩痛明显时,让患者取膝胸卧位,使气体上升向盆腔聚集,以减少对膈肌的刺激?②皮下气肿:皮下气肿为气腹针穿刺时气体逸入皮下引起,压之有捻发音,无需特殊处理,3~5d可自行消失?皮下气肿明显者可增加吸氧时间,局部使用理疗,加速气体代谢,一般术后第1天,此症状明显消退?③皮下血肿:皮下血肿发生在术后2h,穿刺口有红色液体渗出,局部皮肤膨隆,经挤捏后局部渗血增多?早期采取冷敷,同时加用止血药及抗生素,后期给予理疗,促进血肿吸收?

3.2 与手术相关并发症

①管腔损伤:手术过程中电凝?切割?牵拉等可导致管腔的损伤,如术后出现持续加剧的腹痛,伴有恶心?呕吐?发热?心跳加快?血压下降等症状,腹部检查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体征,应警惕肠管损伤;据文献报道,膀胱和输尿管损伤是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主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17%~2.70%,附件手术发生率相对较低?术后如有漏尿?腹痛?发热等症状,应进一步检查泌尿系统有无损伤?②腹腔内出血:大多因血管结扎脱落?血栓脱落?热损伤而发生延迟性出血?故术后护士要严密注意腹部体征?腹围的大小?切口渗血及阴道出血情况,尤其是注意腹腔引流的量?颜色,若引流液呈鲜红色或短期内引流量较大?患者血压下降?心率加速?脸色苍白?出冷汗?腹部膨胀?肠鸣音消失?肛门坠胀感等症状应警惕内出血发生?

4 康复护理及出院指导

手术2周后可淋浴,然后逐渐恢复正常活动?异位妊娠者出院后定期复查血HCG下降情况至正常?腹腔镜手术多采用电凝或电切的方法, 可造成热损伤, 如输尿管缺血性坏死, 症状常于术后1 ~2 周出现, 而此时患者已经出院, 若患者对相关的知识缺乏, 可能延误就诊?因此患者在出院前除常规宣教, 还应给予个体化的指导特别是盆腹腔粘连严重或手术有难度的患者作为重点?告知患者出现以下症状及时就医, 如不明原因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尿量减少或尿色改变以及发热等?

参考文献

[1] 张丽英. 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的护理进展[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32(3):38?

[2] 蔡伟萍,黄叶莉.妇科腹腔镜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4,7:1143.

肛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篇11

1 临床资料

本组184例患者, 男156例, 女28例, 年龄最小16岁, 最大72岁, 平均39.41岁。其中低位瘘167例, 高位瘘17例, 全部行手术治疗。除复发3例外, 全部治愈。平均住院时间14~35 d, 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2 围术期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肛瘘患者由于反复发作, 有发热、疼痛、流脓影响工作和学习, 生活质量低。而且对术后并发症有疑虑或者紧张, 护士应详细介绍肛瘘有关知识和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使患者从心理上对手术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 从而清除焦虑心理。

2.1.2 术前准备

手术除按肛肠外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外, 护士作好各术前准备, 术晨进食半流质饮食, 术晨排便后给予清洁灌肠, 清洁灌肠时护士应向患者解释清楚, 要求患者如何配合。

2.2 术中护理

患者入手术室后, 协助患者摆好手术体位, 一般取截石位, 告知患者, 术中保持正确体位的重要性, 以保证充分暴露术野, 便于医生操作。手术中, 护士要随时帮助患者保持正确的手术体位, 嘱患者不得翘臀、抬腿和移动身体。当患者诉局部有痛觉时要告诉患者属于正常现象。当患者主诉肛门部有坠胀感时应及时解释是术时牵拉反应所致, 尤其是挂线时, 肛门坠胀感明显, 此时要鼓励患者说出不适并做深呼吸, 以减轻不适, 更好地配合手术操作。

2.3 术后护理

2.3.1 做好心理护理

告诉患者手术成功, 使患者心情愉快, 指导患者术后卧床休息, 适当的活动, 耐心解释消除患者心理负担, 使之感到舒适。增强生活质量, 使患者对病情治疗充满信心。

2.3.2 病情观察

体温, 脉搏, 呼吸、血压变化, 创面有无出血、渗血、疼痛及排尿情况, 要注意局部清洁, 术后每日坐浴, 每日更换敷料, 检查伤口引流情况。

2.3.3 做好疼痛护理, 促进患者舒适

由于手术创面过大, 肛门周围神经丰富, 疼痛敏感, 患者感到焦虑、恐惧, 护士多和患者交谈, 鼓励患者提出问题, 有针对性进行解释和积极疏导, 从而消除患者的顾虑, 使病情安定。告知患者术后尽量减少止痛剂应用, 过多应用止痛药, 可能抑制排尿反射, 引起尿潴留并影响切口愈合。对疼痛剧烈者可给予强痛定100 mg或杜冷丁50 mg。

2.3.4 预防便秘, 防止创面出血

由于患者担心术后排便时伤口疼痛, 常常采取少进食的办法来减少大便, 或主观上克制便意, 致使术后便秘, 此时须遵守医嘱给予清洁灌肠或给予番泻叶缓泻剂, 以免大便干结, 用力大便时引起的切口疼痛和创面出血, 便后时清洗伤口, 用1 ∶ 2000 ml高锰酸钾溶液坐浴, 也可用中医治疗:黄柏15 g, 苍术10 g, 大黄10 g, 蒲公英30 g, 丹皮15 g等中草药清利湿热, 通便消肿。然后更换敷料, 并嘱患者在饮食中增加蔬菜、水果, 多食芝麻、核桃之类的果品。

2.3.5 正确处理排尿困难, 排除尿潴留

肛瘘术后常并发排尿困难, 主要是麻醉术后及肛门疼痛引起膀胱括约肌痉挛等因素的影响。因此, 首先要告知患者术后要先解小便再喝水, 当患者有排尿困难时, 可采取下列措施:①先给予膀胱区热敷、按摩;②听流水声以诱导排尿;③在上述处理无效的情况下, 可遵医嘱肌注新斯的明0.5~1.0 mg。

2.3.6 预防伤口感染, 促进创面愈合

由于肛瘘术后局部解剖位置的特殊性, 创面易受大便污染及炎症感染, 因此术后要注意伤口感染的防治, 规范地进行便后坐浴及清洁创面换药的护理。嘱患者自行按时排便后, 采用1 ∶ 2000 ml高锰酸钾溶液5000 ml坐浴液充分溶化后先熏后洗, 以清洁创面、消肿止痛。局部换药每天1次, 换药时要注意观察局部创面的颜色、创面是否清洁及肉芽生长情况, 如肉芽高出创面阻止上皮生长, 要及时剪去。用0.25%的络合碘棉球消毒创面及创面周围后, 将九华膏纱条嵌入创面其底部, 防止假性愈合, 同时换药动作要轻柔, 切忌粗暴以减轻疼痛。

2.3.7 饮食指导, 增加患者营养

术后应给予合理安排膳食, 并督促患者按照规定膳食进食, 如术日、术后第1天进食稀饭、面条等半流质饮;术后第2天进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如香蕉、苹果、芹菜、菠菜等;术后第3天给予普通饮食, 但要保证食物既富有营养又含有一定量的粗纤维。忌食辛辣食物。如辣椒、白酒、葱、蒜等食物。因为这些饮食可刺激直肠肛门的粘膜皮肤, 使之充血明显, 加重病情。

2.3.8 肛门功能锻炼,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①肛门运动锻炼:患者自行收缩肛门5 s, 如此持续进行5 min, 每日进行3~5次, 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减轻术后肛门局部疼痛, 使其排便通畅;②提肛运动:是指用意念有意思的向上收提肛肌, 每日1~2次, 每次30 s, 有运化淤血, 锻炼肛门括约肌和升提中气作用;③肛门收缩运动:在排便前排便中和排便后这段时间里, 用约5 min的时间主动收缩和舒张肛门括约肌, 可引起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增强肛门括约肌能力。

3 出院指导

上一篇:USB局域网接入技术管理下一篇:政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