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net课程

2024-05-15

ASP.net课程(精选12篇)

ASP.net课程 篇1

ASP.NET是Micro Soft推出的新一代Active Server Pages脚本语言。MicroSoft.NET平台组成内容包括:用于创建和操作新一代服务的.NET基础结构和工具;可以启用大量客户机的.NET User Experience;用于建立新一代高度分布式的数以百万计的.NET积木式组件服务;用于启用新一代智能互联网设备的.NET设备软件。.NET的主要编写语言为C#,该语言从其形成的过程来看由C、JAVA及C++语言发展而来,并集成了这3种程序语言的优点,采取使用事件驱动和面向对象的编程模式。

南京工程学院作为一所省属应用型本科学院,着重于培养应用性和实践性复合型人才。其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专业培养学生的目标是使其成为管理和计算机复合型人才。ASP.NET课程是该学院教学体系中的重要课程。但该学院的学生既有来自文科专业的学生,又有来自理科专业的学生;有的学生对理论知识较感兴趣,有的比较喜欢实践。而在ASP.NET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既要求学生会使用C#代码编写程序,又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上机实践能力,这对ASP.NET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 ASP.NET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1.1 学生学习的起点不一

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自不同省份、城市和农村,这就决定了个人对计算机知识了解和掌握程度差别很大。例如,很多农村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没有接触或很少接触计算机,不少学生对计算机的了解也仅限于对计算机少数应用软件的操作知识(如玩游戏、上网、通过QQ聊天等)。学生对ASP.NET课程的专业定位和其对后续的就业有什么帮助理解不足。这样,影响了学生对ASP.NET课程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容易产生放弃学习的想法。

1.2 学习内容过于抽象

ASP.NET课程学习中包含了大量的计算机语言,学生面对的是一大堆规则和语法,感觉内容过于抽象繁杂,学习起来比较枯燥。有少部分学生花了大量时间学习了许多语法知识,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时,仍无从下手。

1.3 知识点的复用不明显

学习计算机程序与孩子咿呀学语是相似的,必须不断重复练习,而现行教材的知识点没有严格先后次序,且知识点不交叉、不复用,这样就造成了学生无法使自己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对于怎样复用知识,无从下手。

1.4 教学模式陈旧

南京工程学院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这样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无法发挥,甚至被压抑,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兴趣。像ASP.NET这样实践性和工具性很强的应用技术课程,学生学习兴趣不大,说明学校现行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产生了不良影响。

1.5 教材选择问题

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是为了将计算机作为工具来使用,因此,要求该专业的学生所要掌握的学习内容必须具备较强的实用性。但目前该专业使用的ASP.NET课程教材主要是针对计算机本科学生,教材中规则和语法内容偏多,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难度都较大,且教材中对于一些实用、具体的操作的讲解过于含糊,学生自学起来困难重重。

1.6 多媒体授课缺陷

现行计算机教学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采用该方式教学信息量大、速度快,学习过程以听讲为主,给学生的印象较浅,容易遗忘,致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生的自主学习、相互学习能力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2 探索教学内容和方法

2.1 预备课程和教学内容设计

(1)掌握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是编写程序的基本要求。高校必须加强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教学。一部分学生计算机的基础薄弱,针对这一情况,在学生学习ASP.NET课程之前,最好先开设“C语言设计”“计算机硬件及系统”等课程,以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认知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理解计算机语言和熟悉硬件方面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针对教学的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ASP.NET课程的学习阶段大致可分为:①C#语言学习阶段;②控件开发学习阶段;③数据库连接学习阶段;④安全及配置程序学习阶段。在学习C#语言阶段,主要以让学生理解面向对象型语言的编程为主,让学生掌握有关该语言的基本运算、表达式等内容。这些知识是整个课程的基础,而基础掌握的好坏,对以后章节的学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加强笔记记录,以提高学生对该语法知识的理解。在学习控件开发阶段,教师要尽量讲授一些短小经典的例子,让学生容易上手且感兴趣,比如简化一些实际案例中的注册页面,母版页中引入导航控件等。在学习数据库连接阶段,由于部分内容实践性比较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案例与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演示对不同数据库的修改,用形象、具体的方式增强学生对数据库各种不同连接的理解。在学习安全及配置程序阶段,则应注重学生模仿能力的提高,让他们大量记录相关资料,以短期内掌握较规范化的学习内容。

2.2 教学过程的设计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计划,在每次课后都留3~5个问题,约定某些学生下一节课进行回答,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教学气氛。还可以引入竞赛的机制,在不影响教学进度的情况下,举办小型比赛。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用算平时分的方式激励学生们积极参与。

(2)重视复讲,注意课前课后的归纳总结。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重点问题的分析要举一反三,在不同时间段复讲,以加深学生对同一类问题的理解,从而使学生面对该类问题时有一条比较清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比如,在讲授该类问题的时候,首先从最简单的标准入手,然后通过对类问题的变形来拓展学生的思路,最后加深学生对构成该问题的条件、写法及作用的理解。

2.3 上机教学

上机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升华,是所学的知识点真正“吸收”和“消化”的过程,也是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加深理解的关键。①紧抓基本概念、基本内容的理解。在学习语言阶段,实验例子要简化,要让学生充分理解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内容,知识点要让学生一个一个地掌握好,切不可求大求全,要让学生在建立“能学会、能学好”信心的基础上逐渐增加知识量和提高学习难度。②同样的知识,不同的学生掌握的速度和方式都不一样,这就需要教师耐心地解答,引导学生自己去查找错误的原因,从而真正掌握知识点而不是简单指正。③在实训课中,既要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也要让他们感受挫败,让学生们真正认识到只要下了工夫就能学会ASP.NET编程。

3 课程教学效果

南京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专业的ASP.NET课程自改变教学方式以来,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在课堂和实验室教学过程中都显很活跃,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高,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也很高。下一步准备将原48学时课程扩充到96学时,使得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后,能够做一些小型动态交互网站,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余金玲.《C~#编程》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J].科技信息, 2009(28).

[2]初晓梅,刘大伟.C~#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 2008(12).

ASP.net课程 篇2

摘 要:随着应用型本科的兴起,高校教育模式改革的需求日益迫切。本文针对“ASP.NET动态网站设计”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CDIO的课程联动教学方式,将“静态网页制作”、“关系数据库技术”和“ASP.NET动态网站设计”三门课程以一个项目案例为主线进行联动学习,真正实现项目为导向的联动教学模式。

关键词:ASP.NET动态网站设计 CDIO

引言

“ASP.NET动态网站设计”课程是一门工程性很强的专业必修课,这门课程要求学生不但拥有静态网页设计技能、掌握数据库开发技术,还要掌握ASP.NET的相关技术,为建立企业级Web应用开发打下坚实基础。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受此启发,本文提出在“静态网页制作”、“关系数据库技术”、“ASP.NET动态网站设计”三门课程授课过程中,引入基于CDIO的动态网站设计课程联动教学模式,对教学案例进行整合,以完成一个企业级项目案例为目标,将项目按照知识内容进行分解,渗入到三门课程对应知识点中,知识点之间的递进平缓连续,真正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ASP.NET动态网站设计课程分析

传统授课过程中,学习“静态网页制作”课程,缺乏综合的、完善的网站设计项目经验。同样,“关系数据库技术”这门课程,学生接触到的仅仅是数据库中的对象,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较少,无法深入理解和应用。

这种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三门课程独立授课,课程内容之间是孤立的,课程设计是无联系的,这就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目标不明确,不能融会贯通,学习能动性不足等问题。基于CDIO的动态网站设计课程联动教学的提出

本文提出的将CDIO教育理念应用于教学中,将这三门课程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静态网页制作”完成网站的静态页面设计,“关系数据库技术”课程完成网站所需数据的保存,“ASP.NET动态网站设计”在前两门课提供的成果的基础上完成数据在网页中的展示和运用。通过三门课程的有机联动,有助于学生掌握网站程序开发的基本流程、开发技巧和编程规范,提高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成为胜任ASP.NET网站程序员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改革的具体实施步骤

在课程联动教学时,项目的选择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又具有可操作性,将三门课程核心知识点有机整合,以企业级项目为架构将所有零散的知识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展现出来。

(1)项目功能概述

首先提出整个项目的需求-构建电子商务网站。功能分为前台和后台两部分:前台包括商品展示和销售、网站会员管理、首页展示和商品推荐等模块;后台包括用户信息管理、商品管理、订单管理、采购与库存管理模块。

(2)项目案例分解

根据项目需求和功能要求,将整个项目的实现分解到三门课程的教学授课案例中。在讲解案例时,按照情境描述、问题分析、解决方案和知识总结的过程展开,充分体现CDIO所提倡的“构思”、“设计”、“实施”、“运作的工程思想。

静态网站设计课程负责整个项目的静态网页设计部分,分解任务如下:

(一)设计电子商务网站站点(网站相关概念、网页构成元素)

(二)利用DREAMWEAVER CS5创建站点和基本页面(软件的安装、基本工具应用)

(三)首页设计(文本与超链接、图像、多媒体的使用)

(四)会员注册页面、商品添加页面设计(HTML语法、表单)

(五)首页和二级页面排版(DIV+CSS网页布局)

(六)交互式网页、特效(JavaScript的基础知识)

(七)测试并发布电子商务网站(网站的发布、网站维护)

关系数据库系统课程负责后台数据库的设计和应用,分解任务如下:

(一)设计网站ER图并转换关系模式(关系数据模式规范化理论)

(二)SQL Server 2008的安装及工具的使用(软件使用方法)

(三)创建电子商务网站数据库(创建数据库相关知识)

(四)创建网站所需表格(表的相关知识点)

(五)约束的使用(完整性概述)

(六)网站表格添加数据(数据的增删改操作)

(七)对网站所需数据进行查询(简单查询和高级查询)

(八)网站的高级内容(索引、视图、存储过程和触发器)

ASP.NET动态网站设计,在前面静态网站的基础上真正实现网站动态化。分解任务如下:

(一)静态网站转换成动态网站(使用VS2010创建ASP.NET网站)

(二)实现会员登录、注册页面的设计(服务器控件使用方法)

(三)注册页面的验证功能的实现(验证控件的使用)

(四)网站导航技术、母版页、局部更新功能(CSS技术、母版页、AJAX技术)

(五)用户登录、用户注册、商品检索代码(ADO.NET技术访问和使用数据库)

(六)首页商品类别展示、新品展示及二级页面显示(数据库绑定控件)

(七)部署网站服务器并发布网站(网站的部署和发布)

(3)完善项目的实验教学

本文提出的基于CDIO的课程联动授课方式,课堂授课内容实现了电子商务网站前台功能的实现,在实验课程中,学生要完成后台功能的实现。这样既能将每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又能让整个项目更加完善,提高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同时,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组成项目小组,开展自己项目的开发。整个流程按照企业级开发的要求,进行角色分配,每个成员根据自己的角色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分配工作。课程完成后,分组进行项目的展示和评价。这样,既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4)基于CDIO的评价体系

整个授课过程是按照CDIO的“构思”、“设计”、“实施”、“运作”来展开的,同样,学习成果的评价也要多维展开,既要包含基础知识,也要包含设计思想、代码质量和团队运作。考核方面如下:

(一)理论知识的考核。采用题库随机抽题的方式进行在线考试,考察学生对核心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编程能力的考核。通过课后实验和综合项目评价考核学生编程能力、规范程度及调试能力。

(三)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核。根据CDIO的思想,对电子商务网站项目、个人小组项目进行评价,完成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核,包括逻辑设计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合作和竞争意识能力等方面的考核。结束语

将“静态网站设计”、“关系数据库技术”和“ASP.NET动态网站设计”三门课程组合起来联动学习,符合当前应用型本科学院的教改要求,既能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真正实现项目驱动式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项目开发能力,为后续就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胡占军等.基于CDIO 模式的项目教学实施方案U1.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4.[2] 王硕 等.CDIO: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程教育的经典模

ASP.net课程 篇3

一、教学安排及授课方式的改革

多数高职学生反映计算机专业编程方面的课程难度较大,主要因为高职学生学习基础有所欠缺,学习态度存在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如下:第一,建议采用阶段上课方式进行授课,比如共安排108个课时,安排每周18节,总共连排6周,这样能够集中讲授一门课程;第二,教师在第一次课中一定要把本课程的大体框架,学习这门课程以后能够从事的职业以及考核方式告知学生,这样能够让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第三,在第一次课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对学生做一定的心理辅导,激励他们学习好专业课程。

二、课程定位

ASP.NET是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使用ASP.NET的相关技术及编程方法,为Web开发打下坚实基础。本着理论“必需,够用”的原则,注重实践应用开展课程教学。在教学中,项目教学法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习本课程后,为学生继续学习后续深入.net应用开发等专业课以及进行毕业设计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必要的实践技能。

三、课程目标

通过实施项目教学法,使学生在了解软件项目研发流程的基础上,根据实际研发情况选择及运用各种winform控件,提高学生动手编程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编程技巧。通过情境和岗位模拟,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质,为学习后续的asp.net、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等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知识目标为:了解并掌握Asp.net技术开发环境的搭建方法;掌握C#.net语言在网页中的应用;掌握Asp.net中各类服务器控件基础知识及使用方法;掌握母版页技术的应用方法;掌握ADO.NET数据库知识在网页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为:能够根据任务设计选择合适的服务器控件;能够根据项目要求,编写代码实现控件功能;能够结合前导课程知识,设计功能较简单的动态网站;根据所学知识,能够完成简单代码编写,并调试运行成功;能利用ADO.NET知识进行数据的读、写、添、删操作;能够正确发布网站;具备独立开发项目的能力;能够对所编代码进行优化操作;能够在已有知识水平上,进行知识自我拓展;能够对所编代码进行单元测试和整体测试;能够对站点进行安全配置。

素质目标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等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资料查找与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坚韧不拔的性格;培养学生自主、开放的学习能力。

四、课程内容

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规律,分阶段层次展现教学内容。立足于实际能力培养,根据岗位工作任务分析所涵盖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以软件开发为主线,把ASP项目开发的过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课程中的项目设计具有代表性、通用性及可实施性,课程内容涵盖软件产品设计过程的主要知识和技能。把设计项目分成多个单元任务,并对学生完成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全面的技术指导、质量监控、进度把握、项目考核。

五、课程考核

1.合格标准

旷课不超过8节;平时成绩不低于18分;技能考核不低于60分(折算前);期末考试成绩不低于60分(折算前);总分大于或等于60分;没有不诚信行为。

2.成绩构成

课程成绩由“学习态度(10%)+综合素养(10%)+平时作业与口试(10%)+技能考核(30%)+期末考试(40%)”五项组成。

3.考核方案:考核内容、标准与方式

考核内容包括学生学习态度、知识点和专业技能的掌握、综合素质表现(社会能力、方法能力、职业素养)等。为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本课程主要以过程考核为主,课程考核涵盖项目任务全过程。

ASP.net课程 篇4

1.1 课程目标

在现阶段,此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了解B/S系统开发的技术,掌握基于ASP.NET4.0与SQL Server的系统开发。掌握Visual Studio2010中Visual Web Developer的使用,以及学会开发基于SQL Server的Web数据库管理系统。

1.2 不断变化的教学内容

大约从1998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满足于静态网页,开始研究动态网页的设计。他们希望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搬到网站上面去。然而那时并没有什么好的开发环境和数据库操作模型,大多数人都专心研究CGI程序的问题,也就是开发网页与数据库的接口程序。然而对于数据库而言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工作,因为数据库本身有着非常复杂的结构,要用自己的方式解读并操控它非常困难。本人也在2000年左右开始这一方面的探索与学习,但自己能力有限,尝试过一些方法,都不成功,就更不要谈开设相关的教学课程了。

微软的DAO,后来的ADO模型出现了,ASP网页开发技术也出现了。有了ADO后,数据库的访问变得容易了,ASP的程序也易于理解和开发。

ASP的教学应该说比较顺利,因为内容不算复杂,知识结构清晰,开发的思考也基本和原有的结构化编程思路一致,这时期的教材也编得不错,所以无论是开发还是教学都较得心应手。

2004年后,Visual Studio2003开始在中国造成一些影响了,它的功能是如此“豪华”,习惯于一句句写程序的人都为其功能惊叹,因为有了“Visual”———可视化开发环境,设计程序就好象拼积木一样,只是修改一下对象的属性,加几句对象对应事件的程序,就可以开发出功能很不错的系统来。

但VS2003的Web开发调试和运行非常麻烦,对系统的要求也很高,对于2004年的计算机来说,启动、运行调试都需要两分钟左右,当时想在学校实验室那些较低配置的电脑中运行它是不可能的。而且自己摸索学习的过程中,发现VS2003的Web开发有很多的BUG,这些BUG有时甚至让人摸不着头脑,使开发者非常厌烦。这时期的教学仍以ASP为主,.NET技术只是自己在摸索。

到2006年左右,.NET2.0开始在中国造成影响,2007年Visual Studio2005中文版也开始流行起来,2005各方面的功能都较2003改进了很多,运行调试也非常容易。.NET2.0的数据库访问之简易实在让人惊叹,几乎不用写一句程序,一个漂亮的,功能强大的网页查询系统就完成了!觉得不能再传授过时的开发技术了,于是把课程内容由ASP改为ASP.NET。

很快基于.NET3.5的VS2008来了,今天基于.NET4.0的VS2010又来了,内容越来越丰富,功能越来越强大。今天教学用的软件是VS2010,但教学的内容还是以.NET2.0的内容为主,因为很多新的技术自己都还没有掌握。

2 困难和问题

2.1 选好教材不容易

许多自称是ASP.NET 2.0甚至是DOTNET3.5的书,尤其是“教程”类的书,大篇幅讲解的还是旧ASP的内容,如什么“HTML基础知识”、“常用内置对象”之类。这些都是网页开发需要的基础知识,但这些却绝不应是.net Framework2.0或3.5的主要内容。无疑,新版本对旧版本是支持的,但这样的书有没有教人真正玩转ASP.NET呢?显然没有!

还有一些书,介绍的对象是ASP.NET2.0控件和新功能,如网页导航、数据绑定、Ajax……等,但却用大篇幅去讲解其控件的标识、属性、事件之类。有必要记住那么多东西吗?难道今天的开发环境还和“C语言”那样吗?当然不是了,有功能强大的Visual Web Developer,还用得着自己一个个代码敲上去吗?那些代码只要能“看得懂”就可以了,根本没有详细学习和熟透掌握的必要,因为在Visual(可视化)界面瞬间就可以自动生成。难道今天已经有Office2010,还用DOS环境的金山WPS来编辑吗?这样做显然没有突出.NET教学的重点———如何玩转其新控件的功能?有些书则更过分,为了增篇幅,把“设计”视图的图片贴过来,然后又把“源”视图的HTML语法复制过来,如果有需要突显说明的不同的地方也就罢了,而事实上根本没有。

要掌握好新的技术已经很不容易,更何况编好一本详细讲解新技术的书呢?于是一些掌握旧ASP技术的作者,以“不变应万变”,反正那些知识是没错的,也是“基础”知识,就强加到.NET 2.0及.NET3.5的教材中来。结果呢?Dot Net强大的新功能在书中体现出来了吗?完全没有!

一些翻译过来的书,大多数质量也很糟糕,许多译者自己没有完全掌握书中的技术内容,只是按字面意思来翻译,结果很多是词不达意,甚至让人无法理解。

2.2 备好课则更难

要上好课,首先老师自己要掌握好知识,如果老师自己不具备足够的知识,那就完全没有上课的基础。所以对于这些内容不断更新的课程,老师的自我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上述的那本书有着非常好的例程,调试运行也非常顺利,但内容真的很多。很多对象怎样使用自己还得慢慢摸索。很多的程序编写方法与原有的知识不一致,以致思想一时反应不过来。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有点应接不暇的感觉。但觉得就算有的东西自己没完全掌握,也不能因此而放弃教授新的知识。试想想如果今天还在讲ASP,是的,讲的一点都没错,但对学生来说以后有什么用呢?有了新的技术,谁还会用这些旧东西来开发呢?在这不断变化的计算机领域,如果老师只顾自己的知识结构来讲授,那学生学到的都是没有任何实用价值的东西,因为时代变迁得很快。

另外,那书的例程在VS2005中运行良好,但到VS2008中却因很多对象引用的版本不同而出现问题,需要一个个程序改过来。因此在前两年的教学中要花不少时间重新调试所有的程序。而VS2010出现后问题却全都迎刃而解,因为它能自动跟踪版本的问题,自动改正。

2.3 选择合适的演示讲授方式

演示讲授的方式是做好PPT演示还是直接运行程序演示?如果做好PPT来演示,就不用在课堂中调试程序,绝对不会出错,但这样学生看不到程序的真实功能,也不会知道调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尝试过做这些PPT,但最后基本放弃了这一教学方法,继而采用在课堂中直接调试演示。

而这样做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因为那怕程序在备课时多次运行都成功,但换到在教室教学用的机上运行时就不一定成功了,而要在教室里那么多学生看着的情况下研究问题所在,通常是非常心虚的。但这样动态演示非常生动,学生也更容易有直接的感受,教学效果更好。出现问题时,有时在课堂中还不知问题所在,这时只好把问题记下来,下课后研究清楚,下次课再和学生说明原因。其实编写程序不可能不遇到问题的,所以才要不断调试,让学生看到老师也遇到问题,看到老师怎样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也是他们学习的重要部分。当然,另外一个方法是提前到课室的电脑中调试,以确保程序运行顺利。

3 学以致用

编写程序,实现系统功能本来是一件很好玩,很有意义的事情,但今天的社会很奇怪,本人觉得对这些知识技术本身感兴趣的学生越来越少。很多学生对知识技术本身并无兴趣,他们的心思都在考试和拿学分上。他们会认真地准备考试,在考试中也认真地作答,但要他们喜爱编程,花很多时间调试程序,在我接触的学生当中大多都不愿意。

方法看来只有一个,就是拿起考试和学分这个武器,以他们的设计作业或期末设计作为评分的基础。但问题又来了,要一个个试运行他们提交的程序工作量非常大,而且很多程序究竟是不是他们自己做的也不得而知。所以在成绩评价方面还得结合考试的方式,这样力求做到准确客观一些。

4 结语

以上的内容多为本人在十多年的ASP及ASP.NET教学中的心路历程,在这样的教学实践中遇到相当多的问题,也在不断丰富和更新自己的计算机知识,得益非浅。老师良好的讲授演示固然是学生能否学好知识的原因之一,但知识技术本身的吸引力才应为学生学习的根本动力。无论是出书的人还是学习的人,但愿更多的人能踏实地研究知识技术本身,并真实地爱实践和应用这些知识技术,而不是爱一些浮夸的东西。

参考文献

[1]任远鹏,张四洋,张华.基于混合学习教学模式的ASP.NET教学策略.渤海大学,2009,30(3).

[2]奚江华.圣殿祭司的ASP.NET2.0开发详解—使用C#.2版.中国: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ASP NET上机报告 篇5

关键代码

using System;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using System.Linq;using System.Web;using System.Web.UI;using System.Web.UI.WebControls;

namespace WebApplication1.Webs {

public partial class WebForm1 : System.Web.UI.Page

{

protected void Reset_Button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TextBox1.Text = “";

TextBox2.Text = ”“;

}

protected void Submit_Button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Response.Redirect(”Index.aspx?count=“+TextBox1.Text+”&&pwd=“+TextBox2.Text);

}

} } 运行界面如下:

直接点确认结果如下:

输入帐号,不输入密码结果如下:

输入密码不输入帐号,运行结果如下:

实验二

关键代码

<%@ Page Language=”C#“ AutoEventWireup=”true“ CodeFile=”Default.aspx.cs“ Inherits=”anli3_Default“ %>

Menu控件的使用

Jane Shopping

  • 蓝色
  • 紫色
  • 红色
  • 天蓝色
  • 橙色
  • 淡绿色

ASP.net课程 篇6

摘要ASP.NET适合开发大型项目和进行团队开发,而ASP因其容易学习,可作为初学者做小型项目的快速开发。本文主要介绍了ASP与ASP.NET网页制作的特点,以及二者在功能方面的区别。

关键词ASP.NET;ASP;网页制作

中图分类号TP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09)112-0025-01

1ASP与ASP.NET的比较

ASP是微软公司推出的WEB应用程序开发技术,它既不是一种程序语言,也不是一种开发工具,而是一种技术框架,不须使用微软的产品就能编写它的代码,能产生和执行动态、交互式、高效率的站占服务器的应用程序。ASP.NET是基于ASP高于ASP的一种程序,它使用C#或者C++语言来编写,有编程经验就可以学习asp.net,而且你学asp.net的编程工具可以用visual stdio.net,可以VB或者C#,c++等语言来写后台。

ASP.NET可以使用户轻松进行互联网连接,完成事务。ASP.NET架构通过将多项安全数据流合并到单一的用户界面,用户可以自由访问、自由查看、自由使用他们的数据。SOAP是一种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XML)制定的协议。

ASP需要对所有的要实现的功能通过编写代码来实现,这样的一个应用需要程序员编写大量的代码来实现。ASP .NET对开发人员来说也十分重要,因为它不但会改变开发人员的开发应用程序的方式,而且使得开发人员能创建出全新的各种应用程序。新型开发范例的核心是Web服务这个概念的引入。Web服务是一种通过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OAP),在互联网上展露其功能性的、极为公开的服务。在ASP.NET中,程序员会发现只要预先说明,这样的功能ASP.NET就可以自动实现。所以相对来说,要实现同样的功能,使用ASP.NET比使用ASP的代码量要小得多。

ASP.net是基于通用语言的编译运行的程序,所以它的强大性和适应性,可以使它运行在Web应用软件开发者的几乎全部的平台上(笔者到现在为止只知道它只能用在Windows 2000 Server上)。通用语言的基本库,消息机制,数据接口的处理都能无缝的整合到ASP.net的Web应用中。ASP.net同时也是language-independent语言独立化的,所以,你可以选择一种最适合你的语言来编写你的程序,或者把你的程序用很多种语言来写,现在已经支持的有C#(C++和Java的结合体),VB,Jscript。将来,这样的多种程序语言协同工作的能力保护您现在的基于COM+开发的程序,能够完整的移植向ASP.net。

2ASP和ASP.NET的区别举例

2.1功能方面

ASP.NET环境中的突破性改进在于:

1)使用统一的Internet标准(如XML)将不同的系统对接。

2)这是Internet上首个大规模的高度分布式应用服务架构。

3)使用了一个名为"联盟"的管理程序,这个程序能全面管理平台中运行的服务程序,并且为它们提供强大的安全保护后台。

ASP.NET平台包括如下组件:(1)用户数据访问技术。其中包括一个新的基于XML的、以浏览器为组件的混合信息 架构,叫做"通用画板";(2)基于Windows DNA 2000的构建和开发工具;(3)一系列模块化的服务,其中包括认证、信息传递、存储、搜索和软件送递功能;(4)一系列驱动客户设备的软件。

2.2COOKIE方面

//ASP.NET

Request.Cookies("test").value;

var cookie : HttpCookie = new HttpCookie("test");

cookie .value ="abc";

Response.Cookies.Add(cookie );

//ASP

Request.Cookies("test");

Response.Cookies("test") = "abc";

//若COOKIE为ASP创建,则在.NET中需用下列方法解码,否则会有乱码问题

System.Web.HttpUtility.UrlDecode(c, System.Text.Encoding.Default);

2.3语言执行方面

由于ASP是解释型的语言,执行ASP代码的时候,脚本解释器是按编写的顺序一行一行的来执行的,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不方便实现模块化编程,大家往往还要花些多余的时间来推敲代码放在什么位置。ASP.NET就不同了,由于使用编译型的语言,代码是经过一次性的编译后执行的,同时,结合相关的事件模型(下段介绍),真正实现了面向对象的封装性。即把功能模块封装在一个类中,要使用的时候就调用它。

2.4Web Form控件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Microsoft公司创建了一组服务器控件,它们都用asp:前缀标识。ASP.NET服务器控件通过以下方式来处理上述问题:

提供一致的命名标准。例如,所有文本输入栏都由TextBox控件处理。对于不同的模式(如多行文本、密码等),只需指定相应的特性即可。提供一致的属性。所有的服务器控件使用一组一致的属性,这样更便于记忆。例如,TextBox控件中的Text栏比Value栏更加直观。提供一致的事件模型。传统的ASP页面通常有大量用于处理数据传送的代码,特别是当一个页面提供多行命令时,就更是如此。而利用ASP.NET,我们可以为事件过程封装控件,从而给服务器端代码提供更多的结构。发送纯HTML或者HTML与客户端JavaScript。通过一个小异常(这是故意的),服务器控件在默认状态下会发送HTML 3.2,提供很高的跨浏览器兼容性。对其进行修改,使之在默认状态下指向像IE这样的高级浏览器,这样控件就会发送HTML 4.0和DHTML,提供更丰富的界面。此时用户只能看到HTML内容,而看不到服务器控件。

参考文献

[1]刘瑞新.ASP编程基础及应用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ASP.net课程 篇7

课程定位

行业调研我院从2007级软件专业开始开设了本门课程。当时,只了解企事业用人单位对ASP.NET技术有所需求,按照传统的高职高专相应教材和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不理想,也达不到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学生在校可以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练习,但要完成一个实际应用项目就不知从何入手,知识点比较离散,无所适从。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走访了相关企事业单位,尤其是软件开发公司,了解实际应用项目开发过程的每个环节、流程、团队开发的组织结构、以及ASP.NET技术中重要的常用工具,对象等细节,同时,对多个软件开发公司作了问卷调查,收集课改的第一手资料,并对这些资料信息加以分析、提炼。

课程基本信息根据行业调研反馈信息的研究总结,高职学生知识基础的背景,以及实际在校时间只有两年半(最后一学期为顶岗实习)的特点,首先确定本门课是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开设在第四学期,教学时数72学时,4个学分,其前导课有ASP、C#程序设计以及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课程,这些课程是本门课程的基础。在每届新生入学后的专业介绍会上,我们都要反复强调这些课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以及这些课程的内在关系,让学生对这些课程产生高度重视,本门课程的后续课程主要有软件工程和软件测试等,开设在第五学期,其主要目的是为软件技术专业学生提供更完备的项目开发知识。

课程涉及的岗位群要让学生完成本门课程学习后意识到,当你成为正在使用Web应用系统的企事业单位的岗位软件从业人员时,你能做什么?你能否进行解剖、维护、了解业务生产流程并能进行相应的应用系统二次开发(局部的界面设计、修改、完善及代码编写),能否从事Web应用项目的调试、安装、推广应用和相应技术文档的整理,这些工作都属于软件技术的初级岗位。随着参与项目调试、解剖、维护等工作经验的积累,以及对软件工程相关知识的学习、总结和提炼,几年后,你就可以从事系统项目开发或项目经理的高级岗位工作。

课改依据

以学生为本与本科学生相比,高职学生存在学习基础较差、不太善于逻辑思维、在校学习时间相对较短、缺乏信心、动力不足等弱点。同时,具有善于形象思维、乐于动手等优点。充分了解高职学生的性格和特点,并加以认真分析、利用、引导后,从高职学生的需求角度看问题,设计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应是能抓住学生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从这些角度去设计教学环节。比如,以现实问题引入,提问方式,项目导向等。充分发挥并挖掘学生的潜能,强调动手能力,注重技能训练,理论知识点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原则。

借鉴专家经验以职业教育专家戴士弘教授的教改案例、思路为指导,借鉴高职教育领域成功经验,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对课程进行教学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并落实到自己的课程教学改革中去,努力做到“做中学,学中做”。

借鉴行业模式参照现行的企事业单位软件人员工作模式和流程,完成应用项目的团队分工、合作的组织形式,总结、提炼出适合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并纳入学生的实训操作训练中,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总结教学经验总结以往教学工作的经验教训,避免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避免以教材按部就班的花大量时间、精力灌输式的讲解,避免布置一些没有针对性的类似习题,让学生去验证。而应做到在课堂上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提问、动手操作为主,教师引导、解答为辅,并在课堂上形成良好互动,教学中某些环节,教师可采用直接教学法,对应课程知识点,把在实际应用项目开发中常用的工具、对象、函数等,通过直接操作、演示教给学生,不用系统讲解这些工具、对象、函数是怎么形成的,学生可以“照葫芦画瓢”的方式去使用,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应该用什么工具、对象及函数就可以了,并通过试运行来看产生的效果,这也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学生可采用直接学习法即“照葫芦画瓢”的方式,来操作、调试、解剖、运行这些常用的工具、对象和函数,碰到问题,教师再作解释、答疑,形成良好互动。在本门课程教学中,通过一个真实项目自始至终地贯彻这种教学法,通过这种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包括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三个目标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可以说是三位一体,教师要对这些目标有明确的认识,要做到心中有数。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以目标为导向,引导学生体会到其重要性,尤其是往往被我们忽视的素质目标。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只是在教学计划或课件中提到,但没有付诸实施,实际上素质教育应融入我们教学的每个环节中。

能力目标能够解剖企事业单位现有B/S模式应用系统软件,了解企事业单位通过信息技术管理、生产、运作的完整工作过程。能够运用.NET技术平台提供的环境和各种工具(控件)进行应用系统的二次开发、修改及完善。能够参与企事业单位基于B/S模式应用系统的开发和软件代码的编制与测试,熟练判断常见的软件故障并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能够按照规范对应用系统软件进行管理,如对软件自身安全、使用权限、维护权限以及技术文档等安全、规范的管理。

知识目标熟练掌握ASP.NET运行环境,正确安装Visual Studio 2005软件,充分理解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熟练使用.NET技术提供的常用控件。熟练掌握ADO.NET应用技术,实现应用程序对数据库的操作访问。熟练掌握常用的ASP.NET内部对象,以较好地实现网页之间数据的传递、储存和统计。熟练掌握数据绑定控件,以实现Web窗体页和数据源的无缝连接。熟练掌握ASP.NET应用程序配置,清楚了解应用程序组织结构,做到对应用程序各类文件进行分类管理并配置各种功能。

素质目标强调从事软件设计、编程、开发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需要静得下、坐得住、吃得了苦的性格与素质,要训练良好的耐心、责任心及自信心。当今多数应用系统的开发,都是按模块化设计的,项目开发是由团队完成的,团队需要分工、合作,模块和模块之间需要有接口,你的模块输出会是他人模块的输入。一方面,你的设计思路、接口参数要能在系统研讨过程中精准地表达,另一方面,应用程序的推广应用和文档整理,也需要抓住重点和关键环节予以表达,因此,要训练良好的表达沟通能力。另外,要训练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培养兴趣、增强信心。

课程总体设计

课程内容设计本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引入了两个应用系统:一是用于教学演示、操作、讲解的《企业网站》系统。该系统在授课前已由教师运行调试通过,并向学生提供全套界面设计文件、代码文件及数据,学生在教师演示、操作、讲解相应模块功能后,可以对系统功能进行解剖,对其中的控件、对象可先模拟使用,对产生的结果再做解析,运用这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完成“做中学,学中做”,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解决不了的问题或疑问,再由教师作解答。这也充分体现了课堂上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授课形式,这种形式也符合学生毕业后作为新员工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工作的一般模式。教学过程中的另一个项目是《学生基本信息管理》系统。由教师给出项目需求和计划任务书,学生课堂上或课后参照《企业网站》系统同步完成相应的功能模块设计(包括界面设计、编码、数据库设计、电子文档整理等),同步完成单元测试,期末完成总体测试并提交完整的电子文档。至此,完成本门课程的学习。本门课程知识模块与项目的关系框架图如图1所示。

课程进度安排合理安排课程进度是有效完成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中的7个知识模块,结合《企业网站》系统的相应功能,把本门课程划分为相对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的12个教学单元,分属于7个知识模块中,并按框架图中知识模块从上往下的顺序,进行教学,计划每周4课时,共72学时,在18周内完成全部课程教学,每个单元实际上给出了一个需要完成的功能子项目,并指定了需达到的能力、知识目标,同时,也列出了师生互动情境,以及单元达标测试。

考核方式考核内容由平时成绩、单元课程考核、期末考试组成,比例如下:(1)平时成绩30%:包括考勤(占5%)、提问(占10%)、作业(含电子文档作业)(占15%)。(2)单元课程考核30%:包括截图、源代码提交的数量与质量,最后一单元(提交完整的学生管理系统)占本部分分值的50%。(3)期末考试40%:开卷考试(含笔试与机试),考试时间120分钟。

以实际项目作为依托,运用直接教学法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教学中加入一些项目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参与到项目的设计(先单元设计,后总体设计)中来,学生能获得成就感,提升自信心。本门课程在以往教学中,没有自始至终依托完整的实际项目,只是局部地、分散地引入项目教学,教学方法、手段也过于简单,教学效果不理想,这次教学改革实践,我院2009级软件技术专业学生参与改革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改革方案是有效的,对其他课程有一定的指导与参考价值。

摘要:总结ASP.NET课程授课情况和效果,分析学生学习实践状况,提出了学生应怎样对本门课程有明确的定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如何采取更为实际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何精选教学内容,以促进学生对ASP.NET课程知识点的掌握,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而推动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高职,ASP.NET,课程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刘明彦,王超.ASP.NET2.0实用案例教程[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戴士弘,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龙马工作室.新编ASP.NET2.0网站开发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ASP.net课程 篇8

现今的社会是一个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高发展的信息时代, 资源共享已成为网络的宠儿, 而动态网站就是资源生活的温室、载体、平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广泛普及, 信息的传播频率与内容大大加强。而信息传播的载体离不开网站网页, 自然也就造就了动态网站建设人才的匮乏, 各高校纷纷对计算机相关专业开设了动态网站建设课程, 该课程的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动态网站的设计与开发技术是多种多样的, 本文主要是讲授ASP.NET技术为主的动态网站建设课程的教学研究。网站建设从无到有, 经历了静态网站到动态网站的建设、ASP动态网站到ASP.NET动态网站建设、单层模型到多层架构 (多数是三层架构) 建设的过程。ASP.NET动态网站建设本身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 因而在讲授动态网页制作的同时, 更要注重动态网站建设实验教学的作用, 而各高校由于师资、试验设备资金投入少等原因, 讲授的方式还是以理论为主辅以少量的上机实验, 从而造成了学生动手能力差, 当真正遇上开发上的问题时, 没能有效的进行解决。实际上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 可以以一个实例 (如在线考试系统) 贯穿整个过程, 其中涉及到的重要知识, 可以重点讲述, 并将学生分组, 充分利用学校的有限资源, 进行该知识点的实践操作。

一、教学内容的安排

ASP.NET动态网站建设不仅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 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实际动手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前期知识的积累尤为重要。

1. 前期知识的学习

1) 网页制作技术

通过学习, 学生能掌握HTML脚本语言, 并通过有关标签来进行静态页面的页面布局与设计;能够熟练使用DIV+CSS样式、JavaScript语言, Jquery的运用;掌握制作静态网页的软件, 如Dreamweaver。

2) 数据库技术

通过学习, 学生能掌握SQL Server数据库的常用管理和设计实现, 掌握T-SQL的书写和使用, 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 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社会能力。

3)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通过对C#的学习, 学生能够掌握C#语言基础、程序控制语句、类和类成员的设计、继承与多态、异常处理、字符串、数组与集合、泛型、委托与事件、文件和流等知识, 目的是培养学生C#语言编程的基本能力。

2. 理论教学内容的安排

有了前期知识作为基础, 在学习ASP.NET动态网站建设的时候, 该课程的课堂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学习单元来进行讲授。具体如下:

第一个学习单元, 主要包括网站建设的一些基本概述、网站建设的流程、网站的总体设计以及IIS的配置等等。

第二个学习单元, 主要包括ASP.NET概述及运行环境的构建、三层架构的组成及其在Microsoft Visual Studio开发平台中如何搭建等等。

第三个学习单元, 主要包括ASP.NET的有关技术, 如Request、Response、Server、Application、Session等内置对象的掌握;了解ASP.NET的有关类库;能够使用ADO.NET访问数据库等等。

3. 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

在实践教学中, 我们主要把试验教学分成基本内容 (模块化) 和高级内容 (综合化) 。基本内容一般包括用户的登录注册、验证码的使用、第三方控件的使用、ASP.NET常用数据控件的使用以及页面美化 (DIV+CSS) 等内容。

高级内容主要包括“讲学做”, 就是教师以一个简单的实例 (如新闻发布系统) 进行讲授, 即为“讲”;学生边听老师讲授边跟着操作来学习建设简单的动态网站, 这就是“学”;而“做”就是教师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 (3-5人) , 在原来实例的基础上, 提出多种修改意见及建议, 要求各小组能自行修改, 充分发挥本组的团体合作、创新能力, 不断完善实例。

二、教学方法的采用

我们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能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逐步转变成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 在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的同时,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为学生积极参与创造条件, 引导学生去积极探索, 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 积极发挥自身的创新思想, 勇于不断尝试新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结合课堂内外以及当今流行的有关知识进行讲授。具体方法如下:

1. 实例为主, 理论为辅。

以一个实例为主线, 贯穿该门课程的讲授。在讲授的过程中, 将该实例细分为各模块, 先对这些模块进行讲解, 最终把各模块关联起来, 整合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动态网站。在讲解个模块的过程中, 针对新的知识点进行理论学习, 同时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百度查找、学习有关理论知识, 增强学生自身的自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项目导向, 任务驱动。

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 始终要坚持以实例为导向, 以深入浅出的方式, 结合当前红火的网站建设技术进行讲解, 剖析优秀网站的优点,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 并要求学生付诸实现, 拿出自己的修改意见及修改方法。即吸收了别人的优点, 又增添了自己的创新, 使得学生更有成就感, 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组建小组, 分工合作。

现在都讲究团队合作, 而动态网站开发设计中, 团队的作用尤为重要。一是动态网站建设涉及面广;二是计算机技术发展更新过快, 一个人不可能面面俱到。根据各班的具体人数 (3-5人为一个小组) 以及学生个人的综合实力, 点名几个学生为组长, 各自“招兵买马”, 成立自己的个人兴趣小组, 进行分工合作。即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又能充分发挥团体 (小组间) 的合作能力。

4.“教学工厂”的培养模式

依托IT产品服务中心,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引进企业真实项目案例、实施项目课程。在引入工业生产实际案例、采用项目导入模式的同时, 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配套情境教学, 采用多媒体、仿真等教学手段, 加强校企多方位合作, 建设校内教学工厂和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利用“教学工厂”的环境, 实现了理论教学、实训操作和生产运用的有机结合, 使学生今日所学即明日所用, 实现学校和企业的零距离接轨。

5. 组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

制定有关规章制度, 从新生做起, 灌输大赛意识。通过专业技能大赛, 一方面, 促使教学与职业资格 (证书) 能力要求有效衔接, 使教学更贴近企业需求, 贴紧职业岗位要求, 并促使学生形成团队合作、勤于钻研、开拓创新的优秀品质,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 通过技能竞赛, 检验教学成果, 发现教学中存在问题, 并及时改进;同时, 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 对表现突出的学生, 安排他们参加省市级和国家级的职业技能大赛, 从而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选才”目的。

三、实践实训的开展

检验ASP.NET动态网站建设课程的成效, 最好的方法就是看学生的项目作品, 项目的好坏决定于学生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如何能够有效的开展实践实训, 具体如下:

1) 合理充分利用本课程的试验时间, 教师现场指导。

2) 充分利用小组的优势 (大多小组组队的时候都是优先考虑室友, 而且现在学生基本人人有一台电脑) , 利用QQ群进行协调分工合作, 同时邀请专业教师参与该小组的实践实训指导。

3) 成立工作室 (针对没有电脑或者比较热衷于该工作室的学生) , 学校调配部分实验设备, 专业教师挂职指导。

4) 与企业合作, 由专业教师引进企业真实项目案例, 组织学生参与。

四、期终考核方式

在高校, 动态网站建设这门课程的考试方式一般是考查科目, 考核的成绩是三七开, 即平时成绩占30%, 期终考试占70%。为了加强学生自学、创新和动手能力, 我们也相应对考试方式进行了改革。其中, 平时成绩占30%, 学生上机操作成绩占30%,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交的作品成绩占40%。在上交的作品成绩当中, 要注明组员的分工合作情况, 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个成员评分, 正常情况下, 组长的成绩略高于其它组员成绩。这样的考核方式既肯定了学生的平常表现, 也突出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还能防止学生的作品请人代做、互相抄袭,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也为优秀的学生提供了实施创新能力的机会。

五、结束语

参照ASP.NET动态网站建设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了本门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 采用多种的教学方法,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实训, 并采用灵活多变的考核方式,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实践能力, 在实际开发环境中,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要:主要从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采用、实践实训的开展以及课程的期终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更有效的开展ASP.NET动态网站建设课程的教学。

关键词:ASP.NET动态网站建设,教学,实践实训

参考文献

ASP.net课程 篇9

1 基于ASP.NET的网络课程的实现

结合网络课程的应用, 采用ASP.NET技术, 对本网络课程上开发一个自主学习、自我测试、自我评分的一个功能基本完善的对网络课程学习成果进行自我检验的一个测试体系。

采用ASP.N ET技术的测试体系需要在Inter net/Intranet环境下使用, 因此需要考虑这一测试体系的通讯开销, 应尽可能地削减客户端的通讯开销。这一测试体系建立在Web的B/S基础上, 有效降低了客户端的通讯开销, 因为测试体系的开销只存在于服务器端。本测试体系除了开销低以外, 还具备较强的可拓展性, 因为测试系统采用的是模块化的规划方式, 每一个功用模块都是相互独立的一个体系, 每个部分的模块都可以进行功用拓展, 整个测试系统更具可变性和创造性。本测试系统除了具有较强的可拓展性以外, 还具有安全可靠的特性。本测试系统所采用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 NT Server, 数据库的服务器选用的是SQL Server服务器, Web服务器选用的是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操作系统、数据库以及Web服务器的选择使该测试系统的安全性能得以加强。ASP.NET技术的安全措施也为该测试系统的安全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ASP.NET技术的安全措施可以从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本身的安全特性以及ASP.NET编程2个方面得以实现。

1.1 测试系统结构介绍

1.1.1 测试系统结构

测试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测试系统在Internet/Intranet环境下使用, 该测试系统是一种自我测试系统, 该系统具有2个基本模块的功用:一个是一般用户功用, 另一个是教师功用。一般用户功用主要是用来自我测试, 客户一般通过TCP/IP协议与本体系进行连接, 连接以后用户可以自行注册账户, 注册账户以后自主学习、自我测试、自我评分等。

一般用户可以根据自身学习的需要从需要学习的章节或者相应难度的问题中选择随机抽取试题的方式进行自我测试, 测试以后自行查看测试成绩, 对章节的学习情况进行判断, 决定是进行下一个章节的学习还是对于未能掌握知识点的章节进行及时温故。

1.1.2 数据库访问流程介绍

整个数据库的访问流程结构如图2所示:客户通过浏览器向Web服务器发出业务处理请求, Web服务器再向数据库发出数据存储请求, 数据库接收数据以后将数据存储结果再返回到Web服务器上, Web服务器最终将业务处理结果传向客户端, 展示给客户。

1.1.3 系统实现

系统页面间的链接关系为: (1) 用户登录身份验证。 (2) 试题组卷, 自我测试组卷页面。 (3) 评阅试卷。

1.2 系统的实现

1.2.1 用户管理模块介绍

为了对使用网上答疑系统的用户进行管理, 用户管理模块实现了用户注册、口令修改和用户注销等几项功能, 这些功能实质上是对用户表的增加、修改和删除。

1.2.2 学生登录模块介绍

学生登录模块主要为学生登录测试系统所设计, 学生登录学生模块以后可以看到一个挑选教师页面和一个挑选课程的页面。当学生选好任课教师和相对应科目以后, 系统中会出现关于这位教师可以回答你的问题的相关标题, 如果学生对于某一个标题上的问题有疑问则可点击进入该问题页面查看该问题的全部内容介绍以及相应的解决方式。

1.2.3 教师答疑板模块介绍

教师答疑模块主要是针对网络教育教师登录所用, 教师登录相应页面以后会看到页面上展示出来的一系列问题, 如果教师对于某一个问题掌握得很充分, 教师就可以对该问题进行回答。同时, 教师答疑模块还增加了添加和删除模块。如果教师对哪些问题掌握得特别好, 可以直接将该问题添加到页面上, 如果页面上展示的是一些毫无意义或者失去时效性的问题, 教师可予以删除。

2 网络课程实现过程中所采用的ASP.NET技术

ASP.NET技术与传统的ASP技术相比较, 具有更多的特性。ASP.NET技术下, 用户可以使用任何一种功用的编程语言。与ASP.NET的前身ASP的执行进程相比较, ASP.NET的执行进程增加了一次编译进程。这一编译进程导致了ASP.NET页面在第一次被打开的时候会比较缓慢, 但是相同的页面以后再被打开的时候, 速度会明显快很多。在第一次被打开之后, 相关的信息会被记录下来, 所以, 以后再打开相同页面时, 会大大提高运行速度。

3 ASP.NET的安全性及ASP.NET的实现基础

在网络课程开发技术的应用中, 涉及多个方面的问题, 但是在众多的问题当中, 安全问题是最为关键的。在ASP.NET中通常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安全问题, 对进入者进行身份验证, 根据不同进入者的需求进行资源配置。在ASP.NET中通常采用的方法包括:身份检验、窗体检验、用户证书检验和Window检验。其中, 比较常用的方法是窗体检验, 究其原因, 是窗体检验解决安全问题的可靠性比较高, 而且用户体验适用性好, 所以窗体检验的使用范围比较广。

3.1 身份验证

身份验证现在被越来越多地使用, 身份验证简单地说就是用户根据设定的用户名结合密码进行访问, 不同的用户名代表不同的用户, 而不同的用户可通过设定分配不同的资源。

3.2 模拟

不同于身份验证采用用户名验证用户的方式, 当采用模拟方式时, 是通过IIS的方式来验证用户的, 用户采用IIS方式进行验证时, ASP.NET接收已经验证的符号。采用模拟方式时, 用户发出的任何一种符号, ASP.NET应用程序都将进行模仿。如果是采用NTFS相关的文件允许用户访问或者拒绝用户访问, 则需要将ASP.NET应用程序中的文件格式全部转化为NTFS格式, 才能实现相关操作。

4 ASP.NET技术的网络课程的实现

4.1 模块的设计

网络课程实际上主要是由2个部分构成的, 分别是所要传授的教育内容和网络平台。网络课程提供了一个教师与学生之间远程学习的环境。网络远程教育是比较灵活和独立的, 比较考验一个学生的自主性。网络远程教育需要通过完善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热爱学习, 积极地探讨与思考。网络远程教学通常包括资源库呈现模块、互动学习模块、考核模块和维护模块。

4.2 资源库呈现模块

学习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 所以网络课程中的资源库需要包括文字、图画、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呈现模块。为了实现在网络上进行共享和传输的目的, 各个资源库呈现模块需要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描绘界说。资源库呈现模块为了简化用户的工作量, 还需要具备检索功能, 方便用户快捷地找到需要的学习内容, 节省不必要的网络学习时间。

4.3 互动学习模块

网络教育强调互动学习, 通过实时或者非实时的互动学习强化网络教育的优势。互动学习模块能够实现同学与同学、老师与老师、同学与老师的互动, 进而实现沟通, 答疑解惑。互动学习模块实现的沟通与交流可以是在线的, 也可以是不在线的, 在线的情况下, 教师可以第一时间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不在线的情况下, 学生可以进行离线留言, 系统将问题转发给教师, 当其上线以后进行解答。

4.4 考核模块

与线下的学习一样, 用户在使用网络学习时, 对成绩进行考核是必不可少的, 此时, 就需要引入考核模块。考核模块通过新式的考核评估机制对用户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考核模块最基本的是试卷的生成功能, 有的考核模块还包括测试结构剖析功能。

4.5 维护模块

维护模块是保证网络学习环境稳定、可靠运行的重要模块。可以通过维护模块进行资源的分配和消息通知等。通过维护模块识别用户的身份, 防止非授权人员的访问, 方便进行用户管理。

5 结语

网络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方法作为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种弥补和延伸, 在信息社会的时代背景、教学事业跨越式展开的职业背景和IT技能飞速展开的技能背景下, 迅速兴起, 蓬勃展开。网络教学的展开凸显了网络教学资本的缺乏, 可以说, 教学资本尤其是优异教学资本的匮乏是现在制约网络教学展开的主要矛盾, 迫切需要加强教学资本建造, 加速教学资本建造是展开网络教学的要害和中心使命, 而网络课程和资料类教学资本建造是基础。

参考文献

[1]潘淡.论智能化网络课程的建设[J].开放教育研究, 2013 (6) :41-43.

[2]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和优质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大学教学, 2004 (6) :5-11.

ASP.net课程 篇10

ASP.NET是当今主流动态Web开发技术之一, 广泛地应用于当今的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远程教育等Web应用开发领域, 在技术应用市场占有较大市场份额, 掌握和精通该技术的程序员具有广阔的就业空间。目前, 国内许多高职院校都把ASP.NET课程作为相应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或核心课程, 但采用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法。传统教学法主要指教师在授课时主, 循序渐进地讲授一门课程的知识点, 学生按部就班地学习知识点, 而且传统教学法过于强调语法, 学生往往在学了一堆语法知识后对如何开发实际项目还是很茫然。这样就会导致这方面的毕业生个人技能与社会企业需求脱节, 本文探讨了将项目式教学引入ASP.NET课程中,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缩短与企业之间的差距, 提高就业率。

2. 课程设计思路

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 转变为以项目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 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 提高职业能力。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一种生动、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它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概念, 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探索。其基本思路是以一个完整的软件开发项目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以项目的构建过程为线索安排教学步骤;教学过程由项目的任务驱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一个完整项目的分析、设计、实现的全过程, 这样就在课堂教学中将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就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而是积极的参与者。

我院本课程以学生熟悉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为载体,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 以“做中学”为实现途径, 以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开发流程中每个工作任务要使用的技术为依据, 以工作过程的循序渐进原则设置, 将课程内容序化为6个学习场景、13个小项目, 每个学习场景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6个学习场景共同构成了对课程目标和内容表述。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 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项目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

3. 教学组织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中, 课程组认真研究并邀请合作企业共同制定专业培养方案, 明确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紧紧围绕着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线, 在认真分析和研究基础上设计教改方案。教学内容的改革本着教学内容突出基础理论知识应用和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 以实践应用为目的, 理论以“必需, 够用”为度, 加强针对性和适用性。

在教学设计方面, 以“以岗位角色立任务, 以任务构知识”的设计思路, 重视技能培养,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一层次:“跟练”模块

以“学生成绩管理软件”这样一个来自于实践的项目, 按工作过程顺序, 分为了6个学习场景, 由老师讲解, 学生跟练。所有操作全部进行屏幕录像, 保证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选择学习。

第二层次:“模仿拓展”模块

“模仿拓展”模块, 是指在具体的学习场景中, 针对较为重要的知识点, 设计相对比较完整的小型工作任务、要求学生下课完成。在具体设计时, 要求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 大量查询网上资源, 模仿设计。

第三层次“综合应用”模块

在学期进行到大约三分之一时, 由学生自由组合成工作小组, 工作小组一般由三到五人组成, 每组自定一个题目, 教师审定通过后, 小组开始工作, 相互合作, 共同完成一个具有一定功能的小型网站, 该网站最终作为期末考核评价的一部分。

4. 考核评价

本课程考核方式以编程应用能力为中心, 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课程考核围绕以能力为中心。在理论及综合项目实训部分, 采用复合式考核方式, 即通过课堂教学过程考核、实训项目考核、单元测试考核、期末理论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其中课堂教学过程考核强调平时的出勤、课堂纪律、课堂表现和作业;实训项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单元测试考查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期末的理论考核采用闭卷方式, 考查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其考核评分标准如表1。

5. 结束语

ASP.NET是一门应用实践课程, 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技术, 还要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以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在课堂和课后完成相应的项目, 学生的项目开发实践能力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 增强了就业技能优势, 为日后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由于处于改革初期, 课程的教材及教学资源并没有完全建好,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 要依托本专业课程体系, 不断深化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进一步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廖世蓉, 王杨才, 雍涛.高职软件专业模块化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实践[J].职业技术育, 2008 (11) :30-31.

[2]朱小英.以项目方式驱动Java实验课程教学的创新[J].成都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8, 22 (8) :93-95.

ASP.net课程 篇11

关键词:ASP.NET;siteMapProvider:自定义站点导航:ProviderModel

1前言

OA(Office,utomation)系统是广大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过程必然要经过的里程碑。在ASP.NET 2.0中有三个高度封装的导航控件:SiteMapPath,Menu、TreeView,其中Menu和TreeView可以绑定到一个XML文件或者站点地图(SiteeMapDataSouroe)的数据源上实现导航。然而可以发现,这样的数据绑定实现的导航是静态的,为实现动态的功能菜单导航系统,就需要在OA系统中为每一个不同的角色绑定一个XML功能权限的导航文件,而且每次对其功能权限的管理都必须对XML文件进行读写,十分不灵活。

2自定义站点导航地图

2.1 ASP NET 2.0 ProviderModel

在ASP.NET 2.0中。大量地采用了Provider Model(图一),所谓Provider Model就是在服务和数据源之间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使用户可以使用多种数据源,并且可以动态地在各个数据源之间切换的一种模式。

Provider Model极大地增加了程序的灵活性以及可扩展性。使用户定制自己的站点导航地图成为可能。图二显示了站点导航的Provider Model。

在ASP.NET中,命名空间System,Configuration,Provider中有一个名为ProvideBase的类,它是所有ProviderS的父类;其美于导航系统的子类SiteMapProvider是所有siteMap-Providers的父类。在ASP,NET中唯一发行的站点导航默认SiteMapProvider是XmlSiteMap—Provider,它能从站点地图文件(即后缀名为sitemap的xml文件)产生站点导航树。XmL—SiteMapProvider继承于StaticSiteMapProvider类,StatieSiteMapProvider类实现了SiteMap-Provider类的部分方法,所以当用户自定义站点提供程序时,一般选择从Static-SiteMapProvider类派生。

2.2基于Provider模式实现站点提供SqISiteMapProvide

下面我们就可以根据以上的原理完成SqlSiteMapProvider类。它是基于访问数据库的站点导航提供程序,即站点导航的信息可以存储在数据库中。如SQL Sever2000,一旦导航信息发生变化,只要通过SQL语句对数据库中表进行编辑,十分方便灵活。由于SqlSiteMapProvider继承于StaticSiteMapProvider类,它至少实现以下三个方法:

(1)lnitialize()方法,该方法在调用基类的InitiaJize()方法后执行自己的一些初始化信息,如初始化连接字符串,设置默认的Provider等。

(2)BuildSiteMap()方法,该方法是整个SqlSlteMapProvide类的核心,它主要负责从数据库中读取站点导航信息,并且在内存中构建站点地图。在该方法中,主要是建立数据库连接,读取节点信息并且创建SiteMapNode节点。

(3)GetRootNodeCore():返回目前由当前提供程序管理的所有节点的根节点。

3结束语

ASP.net课程 篇12

Asp.net程序设计课程是高职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的核心课。该课程对于构建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学生编程和开发思维、铸就学生职业能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很多高职院校对asp.net程序设计课程进行了项目制的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深入研究与实践,以更好的指导asp.net程序设计课程的项目制教学改革,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2 Asp.net程序设计课程项目制教学改革的现状与不足(The status and shortcomings of asp.net program design course project-based teaching reform)

目前,项目教学在各个专业的课程中都有较成熟的应用,对asp.net课程的项目改革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就asp.net程序设计课程本身而言,项目教学研究也很多。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任亮[1]等人提出基于“项目载体,任务驱动、教学做结合”的思路,研究了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分别采用任务导向、证书抵学分、分组教学、工学结合等教学方法进行了教学;课程采用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结合的方式。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莫洪武[2]将真实项目引入教学,为学生创设职业情境。临沂师范学院康梅娟,郭状先[3]等人研究了案例教学在asp.net课程项目教学改革中的应用。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陈巧莉[4]等人将CDIO理念融入到ASP.NET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化项目开发和实践之中。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陶玲妹[5]等人基于工作过程对asp.net课程项目进行了设计。以上都是asp.net课程对项目教学改革的典型研究。

纵观Asp.net程序设计课程项目制教学改革,有些研究成果是值得借鉴的。比如:项目的选择方面,加大校企合作力度,采用真实工作项目,为学生提供仿真或完全真实工作情境;项目教学内容的安排方面,可以采用以项目为载体,案例教学,任务驱动,做到教学做结合的方式;项目的组织方面,可以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了解项目开发流程;项目的考核方面,采用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考评方式。

但是研究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比如:教学中强调项目教学,突出应用,却往往忽视了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的构建,这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利的;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往往以任务为单元统一教学进程,而高职学生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完成任务的时间差距大,难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项目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但是如何在课程学习中切实提高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值得思考;职业性是项目教学的重要特点,课程中应突出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双提升。

3 Asp.net程序设计课程项目制教学改革创新研究(The innovative research of asp.net program design course project-based teaching reform )

笔者所带领的团队在现有成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对课程的项目教学改革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创新性研究。

3.1 项目教学设计方面,以项目为中心,相关专业课程协同教学

由于asp.net课程综合性强,包含有静态网页设计与制作、c#程序设计、数据库设计与应用、ado.net、javascrip程序设计等课程,为了帮助学生梳理专业各个课程之间的关系,化繁为简,采用课程之间以项目为中心协同教学的模式。将项目的功能分解,涉及相关课程的知识模块,比如数据库的,与相关课程的教师沟通,协同asp.net课程的项目教学。从而让学生更快明确专业课程体系,掌握项目开发综合知识和技能,理解专业与职业如何对接,帮助其实现课程学习到对应工作岗位的过渡。

3.2 项目教学内容突出项目的整体功能性,并呈现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课程依照项目开发过程展开,并按照知识点来序化和组织,将项目开发过程和理论知识体系相互补充相互融合,而不仅仅突出项目教学。本课程以一个项目为中心,将项目分为10个学习情境,分别对应到课程章节知识点中。整个课程只有一个项目文件,项目中没有用到,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以测试文件的形式进行碎片式拓展实践,知识点中不能体现的项目开发流程或规范或框架依照项目开发要求讲演。从而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不仅能够完全掌握项目组织和开发过程,而且能够理解知识点的应用,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3.3 项目教学模式方面,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加大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环节

翻转课堂[6],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本课程引入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模式和翻转课程模式相互结合,为学生课外学习配备了视频、电子教辅、PPT、习题、章节自查表、网络资源推荐等等,引导学生加大课外学习时间,而课堂更多的是解答项目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训练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此一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浓度,提升了教学效率,同时也促进了课程资源的建设和有效利用,对信息化平台建设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3.4 项目教学组织方面,项目贯穿,承上启下

本课程以一个项目贯穿全部教学,每次课都是该项目分解而来的工作任务,并且每次课都以学生的典型作品为素材展开教学与讨论,具有代表性和亲和力,学生更容易接受,从而减少每次课之间的断层,整个课程完成,即基本完成一个项目。

3.5 项目教学方法方面,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取简易可行、具有代表性、能保证多数人完成的项目,根据学生的学情对学生提出不同的预期学习目标,然后采用分层备课、分层讲课、分层指导、分层训练、分层考核的方式,保证课程整体教学目标和学生差异性之间的平衡,让各学习层次的学生在项目制教学中各有所得。这样既遵循了教学的规律和原则,又能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从而让学生个性能力得到张扬,让优秀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发挥,也让较低层次学生潜在能力得以舒展。

3.6 项目教学策略方面,帮助学生学会使用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很多学生把专业学习中的困难归因于能力不足,其实不然,真正的原因在于他们根本就没有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知道怎么高效学习。学习策略[7]是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标志, 是决定学习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因素。本课程中教会学生一些学习策略,注重引导学生在项目开发和课程学习中科学制定学习计划,有效管理时间,探索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强调在课程学习中的方法和思维能力的训练,而弱化记忆代码,帮助学生走出“背代码、记代码”的误区。通过训练学生不断实践各种学习策略,逐步将其内化成自己的学习能力,并在新的情境中加以灵活应用。同时通过阶段性的提问和测验、成果展示,让学生感觉到策略的效力,增强学生的成功感,从而促进学生使用学习策略,并感到使用学习策略,学习就会有所收获,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3.7 项目教学目标性方面,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

职业素养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是从业者按职业岗位内在规范和要求养成的作风和行为习惯。本课程把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作为课程的重要目标。在项目教学中,始终基于工作过程给学生营造开发优质软件产品的理念,教学实施过程中潜移默化,培养学生代码规范性和编码习惯,专注、用心、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职业规划和创新意识,以及职场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表现力。

4 取得的成效(Achievement)

通过对asp.net程序设计课程的项目制教学改革和创新研究,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与往届学生同期相比,有较大改观,具体表现如下。

(1)学生对专业课程体系的理解较清晰,对专业知识的综合理解较快,对工作的概念初步形成,有一定的职业意识和素养。

(2)学习策略的探索深入人心,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有较大进步。

(3)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自主学习和思考的学生群有增加趋势。

(4)学生在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我展示等各项综合能力方面有较大进步。

5 结论(Conclusion)

上一篇:国际贸易发展战略下一篇:井采油工艺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