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行为

2024-07-02

历史行为(精选9篇)

历史行为 篇1

审视当前的课堂教学不难发现,我们的历史教学存在着不少贴着课改标签但不反映课改精神的教学行为,我们暂时可以把这样的教学行为称为“假行为”。那么,当前的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着哪些“假行为”?我们又该如何来改变这种情况?下面,笔者就结合一些具体的教学案例作一归纳和分析,希望能引发读者更多的真知灼见!

一、假学生主体

在一次“省特级教师徒弟汇报课”活动中,有位“特高徒”课堂提问的学生重复率非常高,也就是说,他课堂提问叫到的几乎就是那几位学生,有时提一个问题叫一个学生回答,有时是两个学生回答,有时则是三个,但整堂课回答问题的学生没超过五个,回答问题高度集中在三个正确率较高的男生身上。课后,有教师就此问题与他交流,说他叫学生回答问题有“回答霸语权”之嫌。对此,他给出的解释是:要以学生为主体,所以这节课设计了比较多的问题,进行的是“问题教学法”。显然,他弄错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概念。所谓以学生为主体,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作用在于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我们要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能力与素质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思想。具体而言,就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人文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倡“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同时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在教学中加进紧密结合当地自然社会的实践内容。以此观之,该“特高徒”的观点和做法明显是错误的,经常叫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并不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更何况是叫几个人循环回答呢!他只是贴了个“以学生为主体”的标签而已。

放眼转型时期的课堂,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刻意追求“课改”的气氛。教师上公开课时最担心的就是出现“教室静悄悄”的现象,所以多多提问或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刻意营造一种热闹的氛围以体现一种课改的味道。确实,成功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会带来热烈的课堂教学氛围,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有些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味降低问题的难度,在课前规定学生必须大胆发言,这样学生虽然在课堂教学中踊跃发言,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看起来充分体现了主体地位,但事实上,学生成了“会说话的工具”,这样的主体地位只能是虚假的。

二、假问题探究

有教师上《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课,在讲到“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时,布置了一个探究题:“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具有怎样的特点?”布置完题目,教师紧接着说:“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4页,看‘课前提示’,谁来读一下呢?”于是有学生站起来念“课前提示”第二段:“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然后,教师说:“很好,完全正确。接下来,我们来做‘典题训练’……”听课的教师都懵了,这怎么能叫问题探究呢?该教师根本就没有结合探究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没有讲这三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似乎学生只要记住这三个结论就可以了。

新一轮课程改革着重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课堂教学形式的变革,其中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于是,几乎所有课堂上都出现了“探究学习”。可是,究竟什么叫探究学习?探究学习应该如何操作?教师设计这一教学环节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从中学会哪些基本技能?这三个问题是教师在设置“探究学习”环节之前应该重点关注的。显然,该教师只是贴了一个“探究”的标签,而真正进行的还是灌输式的教学。

探究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重要方式,其特点是在教师启发诱导下(教师要设计可探究的主题),学生积极参与,经过探究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加工和再创造,并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问题(有时候还包括提出问题),最后主动发现概念、规律和结论。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它有利于创造精神的培养。在《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分析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内容,然后再得出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让学生真正领会历史学的“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三、假课堂指令

《维护和平的尝试》一课是《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明确规定的“学生课外阅读内容”,一般教师都是不上的。有一次公开课,有位教师选择了这一课来上,激发了听课者极大的好奇心,大家都想看看他会怎么上、会有哪些新意。该教师站上讲台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请同学们用10分钟看书,看看战后人们进行了哪些维护和平的尝试。”学生一看有这么多老师听课,都很认真地看书。可是不到4分钟,教师就说:“好了,现在谁来说说看?”说好10分钟的,结果4分钟不到就叫停了,这是严重的教学不诚信行为,是老教师发出的一个假指令!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教师布置学习任务时说的是“用10分钟看书”,所以,笔者发现有很多学生是慢慢看的,当教师说“好了,现在谁来说说看”的时候,很多学生其实是没有看完内容的。而在这4分钟内,教师一直“钉”在讲台上,既没有下来“巡视”学生的自学情况,也没有在中断学生看书的时候征询学生的意见,而是很“果断”地说“好了”,然后就叫学生站起来讲,结果是叫了三位学生,答案都不能让他满意。

其实,在日常教学中,乱发指令弄得学生无所适从的教学行为并不少见:如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但既不分组,又不指导学生合作讨论,而是比较放任地由着学生自由聊天;又如经常布置学生“课后探讨题”,但事实上并没有任何后续跟进的行为;等等。对于这些失信的课堂指令,大多数教师是不以为然的,觉得并没有什么。在大力推进“诚信社会”建设的今天,诚信作为对公民的一种道德要求,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更应该精心设计问题,准确“发号施令”,须知,你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极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假历史结论

某教师在上《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这一教学内容时,出示了两段文字,一段是文言文:“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另一段是经过翻译的通俗易懂白话文:“上天啊!我要和你相爱,一辈子也不断绝。除非是山没有了山峰,长江、黄河都干枯了,冬天雷声隆隆,夏天下起了大雪,天与地合到一起,我才敢同你断绝!”然后设问:“古文和白话文哪个好?”学生有说古文好的,也有说白话文好的。可是,教师断然地说:“很明显,还是白话文好!”然后开始讲“文学革命”的相关内容。

“古文和白话文哪个好?”听到教师提出这个问题,笔者就一直在咀嚼着,是不是真如该教师说的“还是白话文好”呢?后来翻了一下胡适的《什么是文学》。胡适说:“文学有三个要件:第一要明白清楚,第二要有力能动人,第三要美。”按照这一标准,教师出示的那段白话文是非常明白清楚的,但缺乏修辞和音律的要求,可以说是大白话一段,那就谈不上“有力能动人”,更不用说“美”了!相比之下,“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就相当地撼人心魄了!所以,在回答教师提问时,有相当多的学生说古文好,但教师并没有解释为什么“白话文好”,这样的教学可以说是相当荒谬的。

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假行为”,笔者尚不能完全列举。列举上述问题,是希望能够引起教师的注意。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也是教师发展学生、成就自我的主舞台、主展台,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都需要教师“精耕细作”“精益求精”,来不得半点敷衍和应付,更不能经常性地“制造假冒伪劣”。对历史教学而言,我们尤其要做到“求是”“求实”“求真”。□◢

历史行为 篇2

“教”学成功,“备”字先行。教学准备是指在教学工作展开之前,教师和学生在生理、心理、物质和精神等方面为教学的顺利进行所提供的条件及其对教学的适合性。这里的适合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这些条件要保证教学行为的成功,二是要保证教学在时间和精力的消耗上经济而合理。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由于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行为是影响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我认为作为教师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

历史新课程标准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历史教师专业活动的核心和准绳,能完成教学目标是判断历史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新课标确定的三维目标,反映国家和社会对教师教学的价值追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他们关注的依然还是“知识与能力”,而对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得不够;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统一体。所以不但不排斥或贬低知识本身,恰恰相反,是为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得更多的知识,锻炼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思考的方法。我们必须认识到,知识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基础,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很重要的。它是学生发展也是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坚强基石。因此,准确全面地理解教学目标的真正含义,是改变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的根本保证。所以说,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从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而不仅仅是重视知识与技能。教学目的的设计应当注意学习行为的主体是学生,要求应具体明确,目标层次要清晰,要有针对性。一个切实可行的有效教学目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要求的行为主体应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其学习要求应当是具体而明确的,层次和梯度是非常清晰的,而且必须是针对学生的实际和便于检测的。只有如此,教学目标对学生所应有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规范作用和促进全面发展的作用等才可能得以发挥。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教材内容更加符合教学实际

目前,我们有新标准及依据新标准编写的多种版本的历史教材,这无疑是向构建新的教材体系和新的教材观迈出可贵的一步。但可以明确地说,有新教材,不等于有新课程,更不等于有新的课堂教学。因此,如何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便成为推进目前课程改革发展的关键一环。况且由许多经验丰富的专家精心编写的教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对教材的处理仍然不可能完全适应接受能力、家庭背景各不相同的班级和学生。在课程标准和教材之间,尚有很多可供拓展的空间。这要求教师从单纯的教材组织者、执行者转变为教材的研究者、开发者,尽情释放智慧,在教材与课程标准之间合理创造,在不违背教材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基本思想、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对某些“原版”适当舍弃,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

3、充分了解学生学情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实际情况是教学的出发点,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己有水平和准备情况,其教学必然是盲目的、有效的。了解学生历史学习的原有准备和实际情况,是指首先要确定学生历史学习的原有基础和历史学习的现实需要,尤其要了解学生的历史学习需要,学习需要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有这种动力,才会有学习的冲动,才会有努力的行动。学习最终是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需要是我们实施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不考虑学生学习需要的备课与教学是盲动的,低效的。只有关注、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备课与教学才可能有针对性,历史教学才可能有实效性,“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历史教师了解初中生的学习需要,可以有多种渠道,如平时观察、作业反馈、访谈交流、调研问卷等。

4、有效培养学生的通史感

屈原行为与思想的历史审视 篇3

关键词:屈原;楚国;爱国;政治

屈原是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也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伟大人物。2009年,中国的端午节被列为“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端午节的由来正与屈原有关,这也说明屈原及其思想也正在被人们所接受,并逐步成为人类文化遺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当时屈原生活的历史时代,秦朝的大一统才是历史的选择与发展趋势,屈原为了一个行将灭亡的楚国投河自尽,是否抱残守缺,他的行为与思想是否值得后人怀念。本为对此做简要探析。

一、从历史的角度看,屈原的政治倾向不会超越历史的局限

周公于周之立国,多所建树,为百世大法,周礼遂为中土建国必参之宝典。至熊绎受成王之封,虽未得分器(周之分器以封同姓者),而必遵其制,不可背。周统治诸侯必遣太史于列国,此所以教之令典者也。[1]周天子以分封和宗法制,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有别进行分封,楚国不同于其他诸侯国,因为楚国国军和周天子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从楚先王熊绎被周天子封为子爵,后僭位为王,虽然楚国恃强称王,但也打着尊王的旗号,其后来得到的霸主地位也要受到周王的认可,虽是形式上的,但却具有合法性。可见楚国是在资格大的周王朝统治区域下,各自割据,并没有脱离周王朝的统治。周王朝虽暗弱,没有能力干涉诸侯国的内政,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屈原正是生活在这样的历史时期,他的思想必定也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影响下形成的。屈原作为楚国的贵族,作为楚国的臣子同样有这种关系,屈原和楚王同姓,所以他对楚王和楚国,不仅有一份大臣对国家的忠诚,也有一份难以割断的血脉亲情。屈原在其著名的诗歌《离骚》中,开篇就骄傲的叙述了自己的身世,表明了他对自己高贵血统的重视。反观当时的秦国,中原普遍认为秦国为“虎狼之国”。《战国策·赵策三》所载鲁仲连说:“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权使其土,虏使其民。”这就基本上反映了中原文化的对秦的排斥的态度。[2]所以,无论秦国的大一统是否符合历史发展趋势,这样的思想一定不能被重视血统的屈原所接受,所以在秦灭六国建成统一的封建国家之后,屈原采取了投河自尽的方式以示自己对楚国的忠国忠君之情。

二、政治上的不得志,导致屈原的人生悲剧

面对楚国实力的衰微,屈原想要拯救楚国,但是他却不被重用,怀才不遇,不能有所作为。屈原政治上的失意体现在两方面,第一,从楚国的政治环境上来看,楚国的用人制度和秦国相比比较封闭。秦国的礼贤下士为秦国实力的强大奠定基础。而楚国正和秦国相反,并没有不拘一格用人才,反而重用近亲。“楚材晋用”就是当时的典型事例,正体现了楚国人才不能在楚国发挥作用。第二,从屈原的自身经历来看,屈原的两次流放也决定他政治上的悲剧。屈原“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所以就“入则与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这就使得“王甚仁之”。由此观之,屈原并非只是由于出身显赫而身居高位的,更是因为见多识广,知识渊博,对内可以管理国事,为楚王分忧解难;对外则可以独当一面,搞好楚国的邦交,使楚国外和内兴。而也是这种高度的敬业精神和殚精竭虑的奉献精神,给其带来了无穷的灾难。[3]楚国从建国到亡国一共有四十一个国君,七百多年的历史,楚国的政权一只掌握在芈、屈、熊几个姓氏得贵族手中,贵族势力根深蒂固,更由于楚怀王、楚襄王的混庸,屈原想要更改法度必定以失败而告终。杜道明在《试论屈原悲剧的必然性》中如是说:“更何况,楚怀王是一个昏庸的君主”,“正当屈原沿着治国平天下的道路勇猛前进时,却遇到了无法逾越的障碍:楚王轻信党人的谗言,改变了对屈原的态度。正言直行的屈原, 当然不可能趋炎附势,随波逐流,于是一次被迫出走,两次被迫放逐,从政治核心中被抛了出来。”所以,面对楚国当时的用人政策,屈原认识到他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复兴楚国的希望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最终变成绝望;经历了两次流放,更深刻的体会到被任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以身殉国的悲剧便不可避免。

我认为屈原投河自尽的行为有其历史必然性,他的思想受到时代局限,又因为政治上的不得志,导致其悲剧的人生。虽为了一个行将灭亡的楚国投河自尽,但也决不是抱残守缺,违背大一统趋势的发展。屈原是否值得怀念,就今天来说,我国构建的是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爱国主义作为核心,如果屈原的爱国精神能促进中国精神的凝聚,那么屈原就值得人们怀念。

参考文献:

[1]姜亮夫.楚辞学论文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51.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历史行为 篇4

一、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无效行为的表现形式

在进行历史教学时, 大多数教师都存在着教学误区, 这些教学误区使得教师的教学效率低下, 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还降低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一) 僵化的教育方式

历史这门学科有着独特的学科特性, 需要学生对较多的教学知识点进行记忆。大多数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 采取的是填充式教育, 要求学生将历史内容反复强化记忆, 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这种僵化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历史时, 只知道死记硬背, 学习起来非常困难。此外, 历史知识复杂冗长, 容易使学生混淆记忆, 或是在很短的时间内遗忘, 从而导致学生的整体历史成绩低下, 逐渐降低了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甚至对学习历史产生厌恶情绪。

(二) 枯燥的教学过程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一些历史教师过于重视对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 却忽略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往往严格按照课程要求进行教学, 将课件内容机械地教给学生, 这时就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整节历史课都是教师在按照课件的计划进行讲授, 学生却在下面按照自己的进度进行学习, 教师完全不能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这种枯燥的教学过程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课堂效率。

(三) 单一的评价方式

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 多数教师根据学生成绩的高低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 与此同时, 教师将学生的成绩高低也作为评价自己教学水平的标准, 这种评价方式并不能将学生的学习效果完全展现出来, 也不能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另外, 这种评价方式使得教师完全按照应试教育的标准进行教学, 只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却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素质。与此同时, 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使得许多学生只注重复习考试知识点, 忽略了对其他知识点的了解, 不能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历史学习架构。

二、减少高中历史教学无效行为的途径

教师应当积极地探索减少教学无效行为的方法, 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 并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一) 科学化、多样化的教育方式

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 应当注意对教育方式的改进, 使教育方式趋于科学化、多样化, 从而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在进行教学时, 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探讨, 实现角色的转换, 将传统的教师主宰性课堂转换成教师主导性课堂, 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历史观点, 并与教师一同探讨, 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能力。另外, 教师还应当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使学生以高效的方法进行学习,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 活跃、充满乐趣的教学过程

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面临着高考压力, 经常进行一遍又一遍地复习, 渐渐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建立活跃的、充满乐趣的教学过程可以改善枯燥乏味的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从而学好历史这门课程。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 不能一味地按照课程大纲进行教学, 要依据自身的知识结构, 发散思维, 通过讲解历史人物事迹、历史故事等方法多方面地扩充学生的历史知识。另外, 教师还可以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讲解, 使学生进行现实与历史的比较, 深刻地记住历史史实, 从而增加学习历史的信心, 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 科学、合理、准确的评价方法

科学、合理、准确的评价方法是解决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无效行为的有效途径。评价可以针对学生和教师分别进行,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 应当牢牢抓住促进学生发展的最终目的, 突破传统评价方式的局限, 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外作业以及学习历史的兴趣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做到全面、合理地评价学生。在教师进行自我评价时, 不应当将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自己的唯一尺度, 而应当结合对教学观念、教育方法、教学责任、专业知识的综合分析, 以及学生对自己的建议, 来对自己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价, 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

减少历史教学的无效行为, 提高教学有效性, 从而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是一个缓慢改善的长期过程。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 应当注意使用科学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在活跃、充满乐趣的教学过程中, 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并利用科学、合理、准确的评价方法对学生和自己进行评价, 通过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努力, 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自己的教学质量, 建立完整、高效的历史教学模式。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的国家基础教育注重的是课堂效率的提高。因此,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减少无效的教学行为, 就成为高中历史教师亟待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希望能对减少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无效行为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历史教学,无效行为,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1]马静波.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时代报告:学术版, 2013 (1)

[2]李育新.高中历史有效性教学浅析[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2013 (7)

[3]吴洪华.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历史课堂无效教学行为研究[J].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历史行为 篇5

关键词:历史;教学;思考

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指在教学中由高中历史教师引导、维持以及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主要表现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如备课、导入课堂教学、选择教学方法、运用教学手段、师生课堂交互行为、教师课堂管理和教学评价等。

那么,在新课程改革中,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哪些变化?

一、由“重教师的教”变为“重学生的学”

传统教学中重视对知识的传授,在教学过程中,把历史教科书视为历史教学的唯一依据,历史教师的主要任务就在于如何把书本知识原原本本地传递给学生,省略了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

新课程改革中,《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最重要的理念就是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所以,教师要树立新的历史教材观,要把“教教科书”变为“用教科书教”,教师的教学重心应由知识传授转向学生的发展,要变“重教师的教”为“重学生的学”。

例如,在教学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古今中外著名的历史人物,如:司马迁、班超、王安石、范仲淹等等,教师不要只是简单地介绍他们的事迹,而要指导学生阅读关于他们的书籍,然后在课堂上或小组中介绍相关历史人物的事迹,谈谈他们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优良品质。这样,学生就会从心灵深处接受他们并且萌发对著名历史人物的崇敬。

二、由“教学型”变为“教科研型”

传统的教师把自己置于课堂教学的中心,是知识的权威者,关注的是“课堂教学的目标”“教了什么”“是如何去教的”“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等问题,忽视了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忽视了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反思与思考。

课程改革后,课堂是师生平等交往的场所,是师生对话交流的平台,历史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展开平等的对话。在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以及对学生的评价都处在不断地变化中,历史教师需结合具体的课堂情境,不断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而且教师要通过对课堂教学的不断反思与研究,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并且将新课程的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成为“教科研型”的教师,成为教学中的“研究者”。

于是,对中学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要求高中历史教师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其次,要求高中历史教师精益求精地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再次,要博闻强记、扩大与专业知识相关的科学知识;最后,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三、由“重结论”向“重过程”转变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中,对高中历史提出了三个维度的目标要求,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强调要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注重学习过程与方法,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强调历史课程的学习不能以掌握历史知识作为唯一的目标,而应当通过感知—分析—概括—综合—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

而且历史学习它是一个认识历史的过程。如果我们只强调“学习的结果”,忽视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兴趣和思维过程,这会落入“应试教育”的窠臼,与我们今天所追求的素质教育格格不入。所以,历史教师必须让学生通过亲身的经历与体验,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参与历史知识的动态生成,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得到了训练,能力得到了提高,不再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机械地学习了。

新课程改革中,充分认识到高中历史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有助于历史教师正确认识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水平,切实转变教学思想,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孙秀兰.浅论新课程中历史教学行为的变化[J].中学教学参考,2009(15).

历史行为 篇6

在我们农村中学的具体教学中往往会发现以下情况:

1.在具体的教学中启发提问时,学生往往要思考很长一段时间,支支吾吾,而又往往停留在肤浅的层面上,难以深入;或照本宣科读一段课文,答非所问,不得要领;或启而不发,出现一潭死水的僵局。究其原因,除了原有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薄弱外,就是缺乏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技能,如同炮没有火药,放出来就是“哑炮”或“空炮”。

2.农村中学在教学中也在不断尝试自主讨论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往往发现部分学生并不能认真对待,或是夸夸其谈,偏离主题,不着边际,讨论不出个所以然;或是不参与讨论,聊聊天,说说笑笑,将讨论课当成放松自己的好时机,究其原因,除了教师的调控尚不能到位外,就是学生的认识水平、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

3.农村中学也同时尝试让学生自主阅读自学课文,由于农村学生受农村教师“灌堂灌”的传统影响,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布置作业学生做,完成任务大功告成,没有形成固定的语系习惯和学习习惯,特别是一些理论性较强、阅读理解难度大、学生一时难以把握的教材,如果没有教师对教材作适当的浅化和教师作学习目标方向性的引领,对部分学生而言等于是放任自流。

上诉现实状况,往往导致教学效率不高,并不能如期完成教学任务。基于上述学生的学习状况,笔者讲讲自己采取相应对策的不成熟看法:即采用切合学生实际认识水平的“列提纲”的方式组织教学,让全体学生投入到自主学习的状态中,整体感知教材,掌握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并不断强化,进而进一步深化教学,有可能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不利现状。具体的做法是:教师在课前就教材内容理出主要知识点、重难点,精心设计好学生自主学习提纲,为学生自主学习指出方向性的思路,从而达到降低学习的难度,提高学习明晰度的目的。下面以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二课“汉唐盛世”中“盛唐气象”这框内容为例,谈自己的初步探索。具体的操作课分为四步进行。第一步:依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文化基础对教材作适当的浅化,以排除学生自学的理解障碍,如教材中“武则天死后,唐朝政局动荡”,唐玄宗通知前期“政治清明”,“任用贤能,励精图治”,晚期“朝政逐渐混乱”。教材中有叙述,但无具体内容,就农村中学生而言,是绝大多数学生不能理解和解决的问题,教师须发挥其主导作用适当地补充说明。再如社会经济繁荣,农业方面的具体表现,教材中只提到生产工具“筒车”与“曲辕犁”的发明,而农业发达则插入了杜甫的《忆昔》诗及思考题,须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对诗的分析理解,对诗文反映出的盛世景象做出结论。通过浅化教材对学生而言起到了搭桥引路的作用,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解除了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第二步,布置学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教材,依据提纲,给课文做一些批注,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把握知识点重难点,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学习技能。具体提纲如下:(1)速读课文,理出“开元盛世”的形成过程。如:贞观之治(唐太宗)———贞观遗风(武则天)———开元盛世(唐玄宗前期)。(2)开元盛世的具体表现: (1) 社会经济繁荣,理出农业、手工业、商业发达的具体表现。思考并批注农业、手工业、商业发达的原因。 (2)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理出唐朝社会生活的特点和具体表现。 (3) 唐朝农业科技方面的两项重要发明及其作用。(3)唐朝衰弱的原因。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教师巡回指导,特殊问题个别指导。共性疑难问题,课堂集体指导。第三步,检查自学成果。具体操作可指名学生小结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解答共性问题,深化课堂教学。第四步,引领知识迁移,学会运用,突破难点。如:(1)生产工具的发明与改进对提高生产力的作用及时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2)武则天为何要自己立一个无字碑?你对武则天如何评价?(3)唐朝中期为什么会出现盛世现象?(要求从国家、社会、交通、统治者的重视人、人民的作用几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以上做法基于以下理由:第一,教学过程是在师生互动双边活动中展开的。在上述自主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依据提纲自学,带着问题看书,并依据教师的要求,完成一定的任务,学生对重难点只是领会得更透彻,掌握得更牢固,符合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思维规律。回答问题时能做到“荷枪实弹”“有的放矢”。第二,自主学习的教学过程中,能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有针对性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把学生推到主体的地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是学生的引领者,困难问题的解疑者。符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理念。第三,自主学习过程,既能培养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既能,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第四,当代社会新生事物不断涌现,知识急剧增加,更新速度加快,人们只能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飞速前进的步伐,学习化社会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人们在新世界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逐步养成自学习惯。一旦习惯成自然,必然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铸就一个良好的根基。

总之,在农村中学历史课的教学中,把依据提纲自学,作为历史课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并对学生的自学行为进行不断优化,坚持不懈就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优化自己的学习行为,提高阅读自学能力。通过在自学的过程中感悟历史的真谛,提高人文素养,从而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参考文献

[1]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二) 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 2002.

[2]历时与社会教科书八年级上[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历史行为 篇7

一、认真学习研究《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准确、透彻地理解和体会其中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和新要求。

每一位历史老师尤其是高三历史老师都要认真研读《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因为它不仅是教学的标尺, 更是高考命题的标尺。在《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前言中明确指出:“进入21世纪, 人类加快了向现代社会迈进的步伐, 科学技术、文化思想日新月异, 国际间的交流不断加强, 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从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 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有赖于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这向一线老师指出了课改的必要性:课改是世界潮流, 是关系国民素质高低、国家强弱的关键。这就要求老师在思想上认真对待新课改的基本精神, 在教学中认真落实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指出:“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 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 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 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首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其次是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是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地发展。总之, 高中历史老师在思想上要有所转变, 跟上时代的步伐, 尤其是面临高考的高三历史教师。

在思想转变的情况下, 《高中课程标准》还要求历史老师在教学方法上有所更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倡导学生主动学习, 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 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强调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综上所述, 我们不难看出为什么要把学习研究课程标准放在抓好高三历史教学的第一位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就像在茫茫大海中航船上的指南针一样, 指引着历史教学, 尤其是高三历史教学, 不使我们偏离方向。

二、认真仔细地研究江苏省高考的《考试说明》, 准确、透彻地把握好高考命题的趋向。

高三历史老师在做好第一条的基础上, 思想要有关键性的转变, 把学习研究《考试说明》放在重中之重。在平时的备课过程当中, 办公桌上必须有《考试说明》, 它给我们明确了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高考命题的基本要求、高考命题的方向和高考命题的范围 (在新的《考试说明》没有下发的情况下先参考上一年的, 因为每年的都大同小异) 。离开了《考试说明》, 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就容易迷失方向、偏离主体, 这样我们就做了无用功, 更可怕的是浪费了学生的精力和宝贵的时间。有了《考试说明》, 我们还要认真地研读, 结合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仔细地理解考点:每一考点包含哪些小的知识点、相关考点之间的联系及考点的难易程度等, 只有这样才能既节省时间又提高学习效率。

三、认真仔细地研究近几年的江苏省高考历史试题及走在新课改前沿省份的高考历史试题。

2010年暑假期, 徐州市对全市的高中教师进行了关于《考试说明》和高考试题的考试, 其主要目的是让所有的高中教师都能认真细致地研究《考试说明》和高考试题, 使老师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好地把握教学方向, 做到既完成素质教育, 又让学生跨进理想的大学校门, 提高教学效率。所以, 高三历史老师在平时的备课和上课过程当中, 认真仔细地研究江苏省和广东省、山东省、浙江省等走在教改前沿等省份的高考试题, 可以说是我们和高考命题人的直接对话, 以及和高考试题的零距离的接触, 了解命题人的思路, 从而做到有针对性、有侧重点, 既节省学生的时间, 又提高学生的成绩。

四、充分利用课堂有限的四十五分钟,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阵地, 尤其是在当前严格规范教学秩序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如何才能做到高效的课堂教学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做起:第一, 要认真细致地研读《考试说明》, 把握好高考的所要考的知识点, 做到有的放矢, 不浪费学生的时间, 不做无用功。第二, 要认真细致地研读课标的解读, 把握好每个知识点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也就是要衡量好知识点的深浅度, 做到难易适中, 不消耗学生的精力。第三, 选择好过关检测试题, 试题的选择最能体现教师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在试题的选择中既要审视试题的难度、方向及所考查的知识点, 又要把握学生的知识水平;既要面向大多数学生, 又要满足部分知识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在选择试题的过程中, 相关的高考试题是我们最好的参考标准。第四,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主体作用, 尤其是要结合教学案的基本要求和学生的落实情况, 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 切记教师的“一言堂”。第五, 认真批阅学生的练习试卷, 细致地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并及时地解决学生所存在的问题。总之, 我们在教学中要认真落实“一三六教学模式”, 合理充分地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

高三历史教学虽然是选修内容, 但也事关学生的升学, 所以广大历史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合理科学地利用时间, 努力达到与语文数学英语的有效匹配。

摘要:在规范办学的要求下, 只有认真研究课标, 准确理解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和新要求, 认真解读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 把握好命题的基本方向, 充分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规范办学行为,高三历史教学,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历史行为 篇8

《历史与社会》学困生非正常行为是指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比其他学生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才能掌握知识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学习《历史与社会》过程中, 缺少刻苦学习的动力, 缺乏自信心, 缺乏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和学习毅力, 学习无兴趣, 情绪沮丧、自卑、郁抑, 从而逐渐与教师和家长疏远。具体地说, 在《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学习中有一些特殊的缺陷, 而这种特殊能力的或技能上的缺陷并不是由于生理或身体上的原发性缺陷 (如盲、聋、哑、身体残疾或视力问题等) 所造成的。这些学生要达到一般学习水平或达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水平, 需要额外的督促与辅导, 有的甚至需要特殊的教育与帮助。

二、《历史与社会》学困生非正常行为的成因

调查结果显示, 导致学困生学习困难、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自身努力不够, 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缺乏主动性等。具体分析如下:

1. 自身努力不够是导致学困生学习成绩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了解到, 学困生在学习上大都不够努力, 他们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 缺乏学习动力, 觉得学习太枯燥, 往往把学习当成一种沉重的负担。如在回答自己《历史与社会》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时, 有76.7%的学生认为是“自身努力不够, 学习不刻苦, 学习态度不认真”。座谈中一些学生也谈到, 自己《历史与社会》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对学习《历史与社会》没兴趣, 一上《历史与社会》课就犯困, 见到《历史与社会》作业就头疼”等。

2. 学困生多数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调查结果表明, 76.7%的学困生没有养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上《历史与社会》课时能做到认真听讲的学生仅占33.3%, 而66.7%的学生在教师讲课时精力不够集中。另外, 能坚持每天拿出一定的业余时间学习的仅占23.3%, 能坚持独立完成作业的仅占26.7%, 另有30%的学生基本上不做或很少完成作业。而相关的另一项调查则表明, 《历史与社会》成绩优异的学生大都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说明学生的学习习惯对成绩有着较大的影响,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证。

3. 学习主动性的缺乏, 影响和制约了学困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从调查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相当一部分学困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他们在学习上没有目标, 消极被动, 甚至常常感到无所适从。多数学困生在学习上不能主动与教师配合, 而这部分学生又往往容易被教师所忽视。这种被动的学习状况, 影响和制约学困生学习能力及成绩的提高, 势必造成他们在学习上的问题会越积越多, 困难会越来越大, 以致形成积重难返的恶性后果。此外,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了解到, 《历史与社会》学困生的学习方法、心理健康状况等因素也是影响其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

三、提高《历史与社会》学困生学习成绩及矫治非正常行为的策略

1. 良好的学习愿望为学困生走出“困境”提供了可能。

初中《历史与社会》学困生尽管因种种原因在学习上暂时处于落后, 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完全丧失信心, 他们中的大多数希望提高学习成绩, 摆脱学习落后的状况。如83.3%的学生能够认识到现在学习好坏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影响很大, 而且所有参与调查的学生均认为《历史与社会》非常有用。93.3%的学生希望老师平时对自己严格要求。在问到“要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就要肯于吃苦, 你认为这样做值得么?”的问题时, 90%的学生回答“值得”。座谈中一些学生也谈道:“对那些学习好的同学非常羡慕, 自己也想取得好成绩, 可就是不知如何去做。”说明多数学困生仍然抱有良好的学习愿望, 这就为提高《历史与社会》学习成绩, 改变其学习落后的状况提供了可能。

2. 帮助学困生矫治非正常行为的对策。

(1) 增强转轨意识, 热情对待《历史与社会》学困生。

对学困生多一点关爱, 多一点温暖、多一点微笑、多一点鼓励, 使他们感到老师没有放弃他们, 要以教师的信任换取学困生的自信。

学生赵某在课堂上有将近1/4的时间在睡觉, 以前的教师不叫他回答问题, 怕他回答不上影响教学进度, 无形中他成了被遗忘的学生。我想每一位学生在心里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 赵某也不会例外。于是我找他谈了很多次, 首先让他明白, 测验考试成绩不好没关系, 重要的是平时的学习态度。老师会根据每一位同学的上课参与情况、作业不抄袭及时订正情况、向老师提问的次数等来评定态度分, 作为平时成绩。在备课本的班级座位表上, 我特意在赵某的名字旁做了记号, 时时提醒自己赵某是受导对象, 在每一堂《历史与社会》课上, 我会尽量让赵某回答一个容易的问题。我对他的作业批改尤其详尽, 适时地批上“认真”, 同时要求他重视订正并给予检查。每过一个星期, 我会告诉他一周以来得到的态度分, 如果分数高, 鼓励他下周争取超越;如果扣了分, 我帮他一起反思, 下次克服。经过3周的努力, 赵某的学习态度有相当大的改观, 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

(2) 实施分层教学, 关注学困生。

教师上课提问时, 不要为了节省时间, 只提问一些成绩好的学生而忽视学困生。这样做, 一方面反馈的情况不真实, 影响教学的针对性, 进而影响教学质量, 另一方面会加重学困生的自卑心理。所以在上课之前, 我总是备好教案, 将课文的每个知识点都搞通搞透, 尽量设置各层次的问题, 使每个学生都有问题可答, 特别是专门设计一定量的问题给学困生。当他们回答完之后及时表扬、鼓励, 使他们能经常得到成功的体验,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对于书本上的练习题和教学辅导材料上的同步训练题, 我根据课程标准和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 制定A、B、C三类分层练习题, A类是必做题, 题目与教材中的示例接近, 着重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 满足学生最基本的要求;B类是简单的综合题, 题目条件稍复杂, 既有保证学生掌握“双基”和稍高要求的习题, 也有部分综合性强或含有一定解题技巧、探求最佳解法的练习, 适合中等以上水平的学生做, 其余学生选做;C类是以灵活运用为主的综合题, 涉及知识面较宽, 解题的方法具有一定技巧, 着重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适合中等以上水平的学生选作。比如在教完《秦朝一统》后, 我设计了以下三个题目:

A类:出示秦始皇像, 问:“此人是谁?”请列举他的一些事迹。

B类: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巩固中央集权国家的措施?

C类:有人说秦始皇是一个明君, 有人说秦始皇是一个暴君。请你判断一下他们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我尽量设置各层次的练习, 使每个学生都有练习可答, 特别是专门设计一定量的练习给学困生, 如A类练习。当他们做正确之后我还运用不同的印章, 评价不同练习的整体效果:作业全部正确而且书写端正整齐清洁的, 盖个“优”图章;字体端正、整齐清洁, 答案正确率在95%之内或作业有进步的, 则盖个“良”图章, 使他们能经常得到成功的体验,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3) 纠正学困生的非正常行为偏差, 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困生大多数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他们不知道该如何预习, 如何听讲, 如何复习, 怎样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对教师布置的作业不能按时独立完成。对于学困生表现出来的行为偏差, 教师要查明“病因”, 找出“症结”, 有针对性地加以纠正。同时要明确要求, 加强引导、强化训练。要指导和训练学生如何预习、如何听课、如何质疑、如何做作业、如何复习等, 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 优化学困生非正常行为的心理环境, 帮助其找回学习成功的自信心。

学困生在学习上大多数遭受过不同程度的心理挫折, 他们往往经历过多次考试“失败”的痛苦体验, 沉重的心理压力使他们逐渐失去了学习的信心, 有的甚至发展成严重的心理障碍, 一见到书就头疼, 一遇到考试就十分紧张。他们在学习上大多数存在着恐惧、自卑、应付、厌学等不良心理。对此, 教师要针对学困生的心理和思想特点, 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 遵循心理转化的规律, 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如:我班一女生小陈上课容易走神, 经常处于精神恍惚状态。我发现她的一次作业做得不错, 就把她叫到身边表扬了她, 她很高兴。当她听课进入状态时, 眼睛睁得大大地看着老师, 我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她听讲专注。她得到了肯定, 听讲专注的时间越来越长, 并频频举手, 殷切盼望老师能点她发言。我有意点她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做作业时也表扬她速度快, 结果她的劲头更足了。一个学期下来, 在期末考试中, 她的成绩跃升了十几名。

古人云:“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学习也是一样的, 学困生之所以学习不好就是没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学。只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认真、细心地引导培养, 学困生就必将会走出困境, 非正常行为得到矫治。

参考文献

[1]岑国桢, 李正云.学校心理干预的技术与应用[M].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9.

[2]阴国恩, 李洪玉.非智力因素及其培养[M].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历史行为 篇9

试验装置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冷却部分和凝固部分。根据定向凝固的有关原理,作为铸型的石英管插入耐火保温材料中,将耐火保温材料连同石英管和盛放于坩埚内的合金一起放在加热炉中加热到指定温度并保温,然后将耐火保温材料连同石英管取出平整地放在下方通有冷却水的铜板上,然后向石英管内浇入合金液,由于耐火保温材料能防止热量向四周发散,保证了热量只能在垂直方向上向下传递,从而在垂直方向上形成一个温度由下向上逐步升高的温度场。建立如此的温度场保证石英管内的合金熔体实现由下向上的定向凝固。

2 试验步骤

1)配样:首先用电子分析天平按比例称取金属Sn和金属Sb共40g用于配制的Sn-10%Sb合金材料,然后放入事先已经用酒精清洗过的小坩埚中。

2)熔炼(保温):先将已经加热熔融的B2O3覆盖剂覆盖在合金上,然后把整个坩埚及凝固试验用的铸型(耐火保温材料和石英管)放入加热炉中,当温度升到指定的温度时,保温一定的时间。待到保温结束,将耐火砖和试样取出进行浇注。

3)浇注:将铸型从加热炉内取出放在铜板上,然后快速地将熔化的合金熔体浇注到石英管中,并不断地向铜板表面冲水,使其在石英管中进行凝固。等凝固结束并冷却下来后,将石英管从铸型中取出,最后再将凝固后的试样从石英管中取出。

4)制样:取出的试样后,一般将试样锯为三段,即上段、中段、下段,并除去表面粗糙部分。

5)磨样、抛光及腐蚀:将三段试样选择性的用砂纸磨制,按照要求磨出纵端面或横断面,直至磨到试样表面无划痕为止。然后将试样放在抛光机上进行抛光。在抛光的过程中,要不时的浇入抛光液和水,直到表面光亮为止。

6)观察金相组织并拍照:将抛光好的试样放在显微镜上,调整好试样位置和显微镜倍数后仔细观察,必要时显微镜配备的数码照相机拍摄金相照片。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在试验过程中,我们将配制的Sn-Sb10合金分别加热到760℃、850℃保温,然后进行定向凝固试验,待试样完全凝固后从石英管取出,按前述方法制备金相试样、观察相应的组织,并对组织进行分析。试验研究的分析及结果分述如下:

3.1 850℃/30min Sn-10%Sb合金熔体缓冷后的组织

为了分析Sn-10%Sb合金定向凝固行为,首先对Sn-10%Sb合金熔体在坩埚内空冷后的凝固组织进行分析,图1即为Sn-10%Sb合金加热到850℃保温30分钟后在坩埚内凝固的金相组织。由图1可以清楚的看到,坩埚内凝固后的金相组织由粗大Sn的等轴晶和六面体的Sn Sb化合物组成。该组织的形成原因可以结合如图2所示的Sn-Sb合金相图进行分析。

由于处于坩埚内凝固的合金熔体热量不仅仅从顶端向空气中散失,而且还通过坩埚壁向四周散失,这样就不会形成某个方向上稳定的温度梯度,从而形成无明显方向生长的等轴晶。按照包晶反应的原理,从Sn-Sb合金相图中可以看到,由于Sn-Sb二元合金是低熔点合金,结晶温度的范围比较窄,在平衡条件下,固液相线温度大概为270℃,当冷却温度到此温度的时候,首先从液相L析出高熔点的Sn Sb化合物b相,当温度继续下降,在包晶反应温度235℃之前,随着Sn Sb化合物的不断析出,液相中的Sb含量在不断减少,当包晶反应开始的时候,液相L′和Sn Sb化合物b相反应生成a相Sn,原先析出的Sn Sb化合物b相,其密度比a相小,因此在结晶过程中Sn Sb化合物上浮至试样顶部。(合金中a固熔体具有良好的塑性,是合金的软基体,而b相是硬脆的方形晶体,是合金的硬质点)此时,液相中的Sb含量在持续减少,直至液相中的Sb全部反应完,因此最终形成了由粗大的Sn的等轴晶和六面体Sn Sb化合物组成结晶组织。

3.2 760℃/30min Sn-10%Sb合金熔体定向凝固组织

在浇注温度为760℃,即过热度较小时,通过选取合金试样下部纵端面底段、过渡区、稳定区的金相图,如图3所示,我们经过仔细的观察,可以清楚的看到由下自上分别出现了晶粒很细小、定向生长趋势不是很明显的柱状晶,小范围的等轴晶以及晶粒定向生长趋势比较明显的柱状晶,还有局部区域出现的晶界偏析。以下是对出现这些晶粒形态大小变化的分析:



由于底部的冷却速度相当的大,产生的激冷作用很强,导致这个部分的晶粒细化明显。但定向生长有些紊乱,原因是在铜板表面上生成的晶粒与相邻的晶粒在熔液中互相竞争生长。这时,因为晶粒的生长速度有异向性,有最大生长速度与热流方向平行的晶粒阻碍相邻晶粒的生长而优先长大。在晶粒生长过程中,优先生长方位靠近热流的晶粒被保留下来,其他的晶粒被淘汰,致使越往合金组织内部深入,晶粒数量越少,也就形成柱状晶带。至于中间部分形成的小范围等轴晶,主要是因为溶质周围的偏析带抑止了晶粒形成稳定的凝固壳,晶粒脱离铜板表面产生游离而成。接着再往上部由于激冷作用的减弱,热量温度的不断降低,纵向上建立起来的温度梯度使得柱状晶的定向生长趋势很明显,直至到试样的中段部分,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定向凝固组织带。同时上部由于冷却速率的下降,较高温度也为晶粒的长大提供了足够的能量,因此晶粒也是越往上来越粗大。而没有了温度梯度保证,在成分过冷的作用下定向凝固的趋势也变得不大清晰了。

再到试样的中部,如图4所示。和图3的比较我们可以观察到尽管组织定向生长的趋势仍然明显,但是晶粒却变得粗大,这是因为中部受到水冷的作用减弱,熔体凝固时散发出来的热量为晶粒的生长提供了足够大的能量。最后到了试样的上部,如图5所示,由于凝固时熔体顶部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使得试样上段的组织受到空冷的作用更大些,预期在纵向上建立的温度梯度几乎无法形成,这样不但导致组织的晶粒度变得非常大,而且晶粒定向生长的趋势也几乎看不见了。

4 结论

通过对Sn-10%Sb合金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凝固组织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Sn-10%Sb合金熔体在坩埚中凝固时,组织呈等轴状生长,形成的组织由粗大Sn的等轴晶和粗大的、六面体形的Sn Sb化合物组成;

(2)本文设计的凝固装置能够制备定向组织十分显著的Sn-Sb合金;

(3)底部强制冷却时,Sn-10%Sb合金过热度大,冷却速度加快,造成合金熔体过冷度加大,定向凝固组织细化;

(4)在本文试验条件下,随着试样部位的升高,冷却作用减弱,温度梯度降低,定向凝固组织粗化后逐渐消失;

(5)过热度增大,温度梯度也变大,组织的定向凝固趋势就更明显。

摘要:该文以Sn-10%Sb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浇注温度的控制,观察比较不同过热度下试样的金相组织,总结出不同热历史不同温度梯度对Sn-Sb合金定向凝固行为影响的一般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凝固装置是能够制备出定向组织十分显著的Sn-Sb合金。温度梯度是定向凝固的保证,Sn-10%Sb合金熔体在坩埚中凝固时,组织由等轴晶的Sn和块状Sn Sb化合物组成;同一种成分的Sn-Sb合金过热度增大,合金熔体结晶时过冷度就增大,凝固组织晶粒度变小;而当温度梯度变大时,合金定向凝固组织就更加明显。

关键词:定向凝固,热历史,Sn-Sb合金,温度梯度

参考文献

[1]高技术新材料要览编辑委员会.高技术新材料要览[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90).

[2]胡汉起.金属凝固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74).

[3]常国威,王建中.金属凝固过程中的晶体生长与控制[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2(148).

[4]刘忠元,李建国,傅恒志等.两种定向凝固方法DZ22合金的力学性能和组织[J].材料研究学报,1996,10(1):13.

上一篇:单相光伏发电并网下一篇:新形势下大学生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