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系统

2024-10-02

院前急救系统(通用10篇)

院前急救系统 篇1

一、医疗急救信息化的装备需求

院前抢救的特点是病情急、时间紧、急救条件受限、病情复杂或病种涉及多, 这就要求救护人员急救技能娴熟、掌握全科知识, 能迅速做出正确诊断、缩短患者救治前时延, 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危重情况往往是先“救”后“送”, 各个医院的现实情况常常存在各种局限性, 比如救护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等, 而任何时机延误或措施失当都有可能造成有希望救活的伤患失去生存机会。

完整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系统是提高院前急救救治成功率的保障。美国的“公众法案93-154”关于急诊、急救医疗服务的定义对于理解急诊、急救功能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它确认了急诊医疗服务 (EMS) 的15个要素: (1) 职员; (2) 训练; (3) 通讯; (4) 运输; (5) 设备; (6) 重症护理单元; (7) 公众安全机构; (8) 用户参与; (9) 获取护理; (10) 转诊; (11) 病历记录标准化; (12) 公众信息交流和教育; (13) 独立评估和回顾; (14) 灾难救助; (15) 互救协议。从这些要素中可以看出, 通讯与信息交流是提升急救水平的重要方面。

二、院前急救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与价值

院前急救信息系统是为急救医疗流程中的各种角色服务的, 体现如下:

(一) 伤患

通过缩短院前急救时间以及实现正确的救治指导, 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 具备高水平应急指挥抢救能力, 挽救伤患生命。

(二) 急救科室人员

提前做好接诊准备、制订方案, 同时支持远程救护指导, 包括转运过程中的远程监测与指挥。

(三) 专家

无论在院外或是院内, 无论在医院还是差旅途中, 都可在第一时间借助电脑或手机看到患者情况, 掌握急救整体工作动态, 从而指导远程急救。

(四) 医院

真正建立起院前到院内的急救绿色快速通道, 增加区域半径内的收治患者, 通过急救成功率的提升, 提高医院的临床科研水平以及社会影响力, 最终提高医院的效益。

(五) 医院管理者

完整详实的院前至院内的急救诊疗信息, 可以保障医疗行为记录的真实性、及时性以及数据的可利用性, 特别是有利于医疗举证, 避免医患纠纷。

(六) 年轻医生

提供现场急救过程完整的视音频全系记录, 是珍贵的教学资料, 以加快他们的成长。

(七) 科研人员

提供完整真实的诊疗临床信息, 可辅助科研检索统计与临床决策。

三、院前急救信息系统的功能配置

(一) 系统的完整架构

如图1所示。

各项配置与功能说明:

1. 车载子系统

车载子系统通常为智能终端 (大多采用Android平台或者Android裁减过的系统) , 该终端通过无线技术对车载医疗设备如监护仪中的患者体征、波形数据进行采集并实时传输至急救中心服务网, 同时, 也实现了急救患者的基本信息、初步诊断等信息录入功能, 完成预登记, 并可摄录上传急救车上的图像、视频等影像。这样, 急救车在接到伤患的第一时间可将其生命体征参数通过远程传输到医院。

车载子系统同时也是急救指导专家咨询的工作站, 通过触摸屏操作, 方便快捷地将各项急救流程直观简单地展示, 为急救医生抢救伤患提供及时快捷的指导, 见图2、图3。

2. 接诊专家电脑工作站、手机信息系统

通过接诊工作站甚至手机平台, 医护人员无论是在医院或是在差旅途中, 都可以第一时间看到患者的体征信息, 手机信息系统还提供了可视化通讯功能, 必要时专家可对急救车上的医师进行远程急救指导, 甚至多位专家还可以进行远程会诊。

3. GPS定位系统

无手工干预, 急救车辆会不断上报当前GPS坐标, 在调度中心电子地图上实时显示位置, 调度中心可以整体监控急救车辆, 并根据车辆GPS记录追踪每一辆救护车的位置及行车路线, 结合地图信息优化车辆调度。当急救车在接回患者途中, 中心工作人员可随时了解救护车位置情况, 结合患者情况及时做好接诊准备, 见图4。

(二) 急救工作配置急救信息系统后的流程变化

1. 医院收到出车调度通知, 安排相关医护人员进行出车救助。在“院内远程监控子系统”进行出车登记。

2. 急救车上的医护人员登录“急救车载系统”, 对急救患者进行初步的信息录入采集。

3. 急救车上的“车载设备数据采集系统”可对患者数据进行自动数据采集, 并传送至急救中心的“急救云平台”。

4. 急救中心的指挥人员可通过“院内急救车辆调度子系统”观察全院急救车所在位置和行车位置。

5. 急救中心的监控人员院内急救医护人员, 可通过“院内远程监护子系统”详细了解每辆急救车中患者的被救治情况, 并可进行远程抢救指导等。

6. 院外专家可用移动终端打开“智能移动监护子系统”登录急救平台网络, 以便随时随地进行远程诊断。

四、结束语

装备急救信息系统, 可打通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通路, 从而在第一时间内有效快捷地抢救伤患生命、缓解其症状、稳定其病情, 以便安全转诊。这一理念正逐渐被医学界接受。部分地区的120急救中心已经开始建设或者规划建设急救信息系统。可以冀望, 急救信息系统被广泛装备之后, 将给急救医学带来一次新的飞跃。

参考文献

[1]于京杰, 马锡坤, 杨霜英, 傅洪, 袁明勇, 董唯.论数字化手术室建设[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12 (4)

[2]ThomasWiegand, G.J.S., Senior Member, IEEE, Gisle Bjntegaard, and Ajay Luthra, Senior Member, IEEE, Overview of the H.264/AVC Video Coding Standard.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 2003.13 (7) :17

[3]黄锡璆, 梁铭会, 等.中国医院建设指南[M].北京:研究出版社, 2012

院前急救 篇2

【关键词】院前急救;重要性及原则;工作特点:任务和工作范围;急救流程

【中图分类号】R5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659-02

在院前急救阶段,第一发现/救援者首先应该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使病员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拨打急救中心电话,呼叫救护车并守候在病员身边,等待救护车的到来;救护车到达后,急救医生将会采取许多措施来延缓病员的病情,延长病员的生命,使其在到达医院时具备更好的治疗条件。比如在现场利用便携式心电图机、救护车车载供氧系统、气管插管术等手段实施心肺复苏;对于外伤施行消毒、包扎;利用急救固定器械对可能发生骨折的部位实施临时固定等。尽管院前急救是暂时的、应急的,但对一些危重病人而言,倘若没有在院前急救过程中所争取的分分秒秒和以上这些关键时间,医院内设备再好,医生的医术再高明,也难起死回生

院前急救的基本原则是先救命、后治病。(1)阻断环境危害:立即使伤员脱离险区,以阻断危险环境对伤员的进一步损害。(2) 先救命后救伤: 先复苏后固定、先止血后包扎、先重后轻、先救后送、先进行生命体征的紧急维护,而后进行不危及生命的伤病处理。(3) 争分夺秒,就地取材 :院前急救常是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进行的。常无齐备的抢救器材、药品和运输工具,因此要机动灵活地在伤员周围寻找替代品,就地取材获得抢救所需的一些物品,否则就会丧失抢救的最佳时期,给伤员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4) 急救与呼救并重。(5)妥善保留标本:离断的肢体或器官,如断肢、断指、牙齿等。(6) 搬运与医护的一致性 :院前急救,尤其是伤员的运输途中,医护和搬运双方应在任务一致、协调步调一致、完成任务指标一致的情况下进行工作,以减少死亡率,实现安全运输。(7)加强途中监护,并详细记录:在转运伤员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持续进行抢救性护理工作,如吸氧,输液、注射药物及其他必要的护理措施。并对生命体征和护理措施作详细记录。

院前急救 - 工作特点

1.突发性:院前急救的对象往往是人们预料之外或始料不及的突发性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中出现的伤员或病人,有时是少数的、有时是成批的,有时是分散的、有时是集中的。病人何时呼救、重大事故或灾害何时发生往往是个未知数。

2.时间紧迫性:闻铃而动,救死扶伤.一有呼救必须立即出动,一到现场立即抢救,抢救后根据病情立即运送或就地监护治疗。

3.流動性大:院前急救系统平时在急救医疗服务区域内活动,求救地点可以散在于所管辖的任何街道、工厂、学校及居民点。当遇有重大突发性灾害事故时,还可能需要跨区去增援。

4.急救环境条件差; 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都必须随叫随到。现场急救的环境大多较差,有时在马路街头,人群拥挤、声音嘈杂、光线暗淡;有时甚至险情未除可能会造成人员再伤亡。运送途中,车辆颠簸、震动和噪音可能给一些必要的医疗护理操作如听诊、测量血压、吸痰、书页注射等带来困难。

5.病种多样且病情复杂:呼救的病人疾病种类涉及临床各科而且是未经各科筛选的急症和危重症。病人可能有明确诊断的,也可能是尚无明确诊断而且病史不详的急症病人。特别是对病史不详,缺乏客观资料的病人,要求救护人员在短时间内作出初步诊断及紧急处理,尤其是对症治疗。

6.体力劳动强度大:随车救护人员到现场前要经过车上颠簸。若急救车无法开进现场就得弃车步行,有时可能需要爬楼梯。到现场时要随身携带急救箱。到现场后必须立即抢救病人。抢救后又要帮助搬运伤病员。运送途中还要密切观察病情。因此,付出的体力劳动强度很大。

院前急救 - 主要任务及工作范围

(一)负责对“呼救”病人的院前急救

一般情况下,呼救救护车的病人可分为三类:

一类是短时间内有生命危险的危重或急救病人。对这类病人必须现场抢救,目的在于挽救病人的生命或维持基础生命。如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呼吸道梗塞、急性中毒、严重创伤、出血等病人,大约占呼救病人的10%~15%,需要就地做心肺复苏抢救的病人低于5%。

一类为病情紧急但短时间内无生命危险的急诊病人。现场急救处理的目的在于稳定病情,减少病人在运送过程中的痛苦和并发症。如骨折、急腹症、高热、哮喘等,大约占60%。

一类是慢性病病人。目的是需要救护车提供转运服务,而不需要现场急救。大约占10%~15%。

(二)灾害时对遇难者的院前急救

灾害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对遇难者的急救除应做到平时急救的要求外,还需要与现场的其它救灾系统如消防、公安、交通等部门密切配合,并注意救护者的自身安全。当有大批伤员时,需加强伤员的分类和现场救护,合理分流和运送。

(三)急救知识的宣传普及教育

急救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教育可提高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成功率。普及公民的急救知识,增强公民的急救意识,增强应急能力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平时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对公民普及急救知识,开展现场救护及复苏知识的教育。

院前急救 - 急救流程

1.现场急救:遵循CAB复苏程序:抢救C(cardiac massage)是扣击胸部和胸外心脏挤压法;抢救A(airway)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要果断采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方法;抢救B(breathing)是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

2.搬运:经过初步现场处理后,必须把伤病人及时转送到合适的医院进行进一步急救处理。在这个转送过程中,搬运做得及时正确不但可减少伤病人的痛苦,还可有利于防止造成新的损伤而招致残疾或死亡。搬运方法有多种,可因地、因时、因人而宜选择合适的,最常用的方法有担架搬运法、徒手搬运法等。对颈、腰椎骨折病人必须三人以上同时搬运,托住头颈、胸腰、臀部脚腿,切忌一人搬腿的双人搬运。

3.监护运送:要把单纯的病人运载工具改造成为抢救危重病人的“流动医院”、“活动急救站”,成为医务人员院前抢救的场所,即“浓缩急诊室”

参考文献:

[1] 扬丽.急救护理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院前急救系统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2009年1月1日0时至2009年07月31日24时止、年龄满15周岁以上的院前急救的患者为对照组,以2010年1月1日0时至2010年07月31日24时止由我院医护人员出诊并能追踪预后的、年龄满15周岁以上的院前急救的患者为研究组,并剔除以下情况之一者:(1)<15岁;(2)依从性差,不配合诊治者;(3)盲流、乞丐等。符合条件的对照组患者共2597例,其中男1498例,女1099例,最小15岁,最大100岁,平均年龄(53.11±19.53)岁。符合条件的研究组患者共2625例,其中男1536例,女1089例,最小15岁,最大99岁,平均年龄(51.85±20.64)岁。两组间患者在人数、性别、年龄等指标间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出诊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分工协作,在对患者应用MEWS系统进行病情评估的同时,及时实施必要的吸氧、对症、输液、维持呼吸道通畅,甚至心肺复苏等急救,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就地抢救后再接回医院进一步治疗处理,根据病情或在门急诊治疗、或收留观察室治疗,或收住专科病房,或收住监护病房后,出诊医护人员再在出诊登记本上逐项将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电话、临床诊断、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现场评分分值、急救人员到达现场至回到医院所耗费的急救时间、患方满意度、抢救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登记存档,并指派专人负责追踪观察患者的预后情况并对上述资料进行归类、统计、分析和总结。

1.2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指标及标准

见表1。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急救人员到达现场至回到医院所耗费的急救时间方面,应用前为(14.8±3.3)min,应用后为(14.6±3.5)min,二者间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满意度方面由应用前的92.3%明显提高至应用后的99.9%;抢救成功率方面,由应用前的86.7%提高至应用后的97.8%,二者间相比较有明显提高。

3 讨论

MEWS评分是近年来国外新兴起的一个以体温、呼吸、脉搏、血压、意识等生命体征为基本评价指标的快速病情评估系统[1]。现有的国内外大量的相关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评估病情所需时间不长,花费不多,能由所有有资质的医护人员熟练掌握,不受仪器、人员、场地限制的特点,且可重复操作性强,能将病情数字化,形象化,在病情评估的即时性、简便性、快捷性、实用性等方面均优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系统,而在病情评估及死亡危险预测的有效性方面,MEWS评分系统与APACHEⅡ系统的作用相似,二者相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4,5,6,7]。国内学者对院内急诊急救患者应用MEWS评分的研究结果亦表明,MEWS评分系统在院内急救患者即时病情评估及死亡危险的预测性方面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和可行性,能减少临床工作中的误诊、误治,避免和减少潜在医疗纠纷的发生[4,6,7]。对于MEWS对院前急救工作的影响,目前国内尚无权威、系统的研究成果及相关的研究报道,也无统一的院前病情评估系统和模式,这种状况既不利于急救学科专业的发展、还直接影响了该专业论文数据的可信度及可比性。为此,我们开展了此项研究工作,其研究结果表明:急救人员到达现场至回到医院所耗费的急救时间方面,应用前为(14.8±3.3)min,应用后为(14.6±3.5)min,二者间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满意度方面由应用前的92.3%明显提高至应用后的99.9%;抢救成功率方面,由应用前的86.7%提高至应用后的97.8%,二者间相比较有明显提高。上述结果表明,院前急救中应用MEWS系统进行病情评估不仅不会额外增加急救的时间,而且能客观、准确的评估病情,为院前、院内急救,会诊、院内转送病人、转院等提供无缝连接,还能提高院前急救的满意度和抢救成功率,值得在院前急救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邓跃林.英国早期预警评分介绍[J].中国医学论坛报,2006,32(1):24.

[2]Kellett J,Deane B.The simple clinical score predicts mortalityfor 30 days after admission to an acute medical unit[J].QJM,2006,99(11):771-81.

[3]周巍,陈尉华,张星宇,等.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9,18(7):747-750.

[4]祝立勇,邓跃林,凌鹏.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评估的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09,29(2):114-116.

[5]Paterson R,MacLeod DC,Thetford D,et a1.Prediction of in-hospitalmortalityand length of stay using an early warning scoring system:clinical audit[J].Clin Med,2006,6(3):281-284.

[6]孟新科,杨径,吴华雄,等.MEWS与APACHEⅡ评分在急诊潜在危重病患者病情评价和预后预测中的对比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5,9(8):1-4.

院前急救的护理体会 篇4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252—02

我院于2007年7月被指定为本区“120”急救中心,成立了以急诊科为中心的急救站,2007年7月—2013年9月,共接诊病人5280例,抢救成功率96.6%。现将院前急救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1 院前急救对护士素质的要求

院前急救要求护士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过硬的技术操作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院前急救患者大多是危重病人,首先如果技术操作不过硬,不熟练,会延误抢救时机,或无法实施急救,再者,护士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意外伤害,交通事故的现场有时是很可怕的,如果护士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那么连自己都被吓坏了的人,何谈救人呢?最后护士要有很好的身体素质,我们出诊就要搬运患者,如果身体条件较差,那搬运病人就成为困难,也会造成治疗不及时的后果。

2 出诊前的准备工作

2.1 出诊前要准确定位患者的地理位置,所患疾病或外伤情况,以便准确、迅速到达现场,又能备齐所需物品,不知道患者情况而盲目出诊,会因为延迟到达而失去抢救时机,或物品准备不全而无法进行抢救。例如:我們知道患者的地理位置而不知患者的病情,我们只带常用抢救药品,到达现场才知道患者是从高空坠落,那么我们如果不备有夹板、颈托等物品,就无法保证将患者安全转运,所以出诊前要尽可能地了解患者的情况。

2.2 要配备必要的通讯设备,以便在途中与患者联系,发现意外情况与医院联系,或者接到比较特殊的病人,通知医院相关科室在病人到达之前做好那些准备工作,以便尽快抢救病人。

2.3 急救仪器及抢救药品的准备,随时保持抢救仪器性能完好,药品齐全并每班交接,用后及时补充,在接到通知后,出诊医护人员立即带上相应的急救物品 。

3 院前急救护理工作要程序化、规范化

到达现场首先了解环境及患者情况,先确定患者最需要什么样的急救措施。再进行有序的急救护理措施。例如:有毒气体中毒者,首先在有良好的自我防护的条件下,迅速将患者转移到无毒气场所;外伤性患者,首先保持呼吸通畅,开放静脉通道,止血、骨折肢体先易后难进行固定;溺水患者首先进行心肺复苏,交通事故中出现意识障碍的患者,立即给予建立静脉通路、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通畅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立即给氧、心电图检查、给予扩冠、镇静、止痛治疗,就地救护,少搬动,待病情稳定后平卧转送;对现场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应立即行心肺复苏术[1]。急诊护士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全面的护理知识,同时娴熟地使用抢救器械和熟练地掌握各急救技术,密切配合医生抢救,总之要针对不同病情进行有序的抢救护理措施,不能盲目行事,以保证急救工作有效。

4 在现场进行必要的处置后,将患者安全转运医院

在转运过程,要观察病人病情变化,随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注意搬运时病人的体位,体位在搬运病人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搬运体位不当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例如,颈椎骨折的患者搬运体位不当会导致意外的发生。

5 心理护理

大多数院前急救病人,病情复杂,症状严重,发展迅速,病人及家属的心态和求医心理复杂多样,最突出和常见的心理反应是焦虑和恐慌,此时病人及家属视医护人员为救星。因此,我们医护人员要有良好的应急能力、敏锐的观察力、既要沉着冷静又要迅速敏捷、忙而不乱。首先稳定病人及家属的情绪,同时快速实施抢救,避免慌乱给病人以不良刺激,对极度恐慌病人可以给予适当安抚及语言安慰,以缓解其紧张。同时要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克服场地、设备以及不利于抢救的困难,使病人尽快安全到达院内实施抢救。

6 保证院前急救的护理文件的质量

院前急救的护理文件是非常重要的文书,我们要本着 对患者负责,对我们自己负责的态度,一定要及时,准确地记录治疗所用的药物,采取的护理措施及详细病情发展过程,不出现遗漏、涂改现象,保证护理文件的书写质量,完整的护理文件记录会给下一步抢救治疗提供一些必要的数据和信息,例如在院前急救中用过的药物,当入院后患者再次使用时会考虑使用的量的问题,护理记录会给医生提供一个参考的数据信息。

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们对急救意识的增强,人们对急救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急救中心接诊人员中的医生、护士、司机、担架员均应专业培训上岗,当人们遭受伤害或突发疾病的时候,120急救中心接到电话,医护人员接到呼救命令,应以最短时间到达现场,迅速对病人的病情作出评估,实施紧急救护,挽救病人生命,防止伤势或病情恶化、减轻伤患的痛苦。院前急救的重点在于迅速评估病人的病情,建立静脉通道,保护重要器官,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为进一步的救治赢得宝贵时间,护士敏捷的应急能力和熟练的抢救技术是确保成功的基础 。

参考文献:

院前急救系统 篇5

关键词:网络信息技术,院前医疗急救,调度指挥系统

120是以院前医疗急救为己任的, 对于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120指挥中心是担负着突发病症、事故的处理, 因而其反应速度与正确程度便显得尤为重要, 可以说, 分分秒秒都关系着病人的生死。为了提高院前急救的快速反应能力, 有效地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 提高急救处理率, 实现急救准确化、快速化以及医疗急救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 我们导入使用了一套120调度指挥系统, 它依托了先进的计算机电话集成 (CTI) 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全球卫星定位 (GPS) 、无线通信 (GSM) 技术, 是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于院前急救调度指挥的产物。

1、昆山市120调度指挥系统概况

昆山市急救中心所使用的通信调度指挥系统涉及的技术有计算机技术、数字录音、全球卫星定位 (GPS) 、无线通讯 (GSM) 、局域和广域网络组网、音频视频传输等, 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的技术集成系统。

如图1:该系统的核心部分包括CTI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GPS服务器以及录音录像服务器。各部分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高度统一协调工作。

图2所示, 中心调度室受理120呼救电话后, 调度系统自动产生调度表格, 记录呼救相关信息, 如电话号码、地点、病情, 同时自动生成最小半径有效派车单。待命人员接到通知单, 立即出车。整个过程急救人员皆可通过GPS和无线网络与中心保持沟通联络, 以便快速到达现场, 安全地将病人转运至医院做进一步治疗。此工作流程保证了院前急救过程中调度中心、救护车、接诊医院急诊室三者间信息传输, 真正做到院前、院内无缝隙对接, 使患者能在最短时间得到有效救治。

2、信息化120调度指挥系统的优势和作用

2.1 实现了标准化的急救反应模式

网络信息化的120调度指挥系统, 能够同时完成多个120求救电话的接入工作。求救电话呼入时, 系统自动启动录音, 记录电话号码、受理台号, 当调度员输入相关信息后, 由系统自动生成“最小急救半径、最短急救时间”的派车单。据系统统计数据显示, 调度员已可做到在6秒内接听电话, 询问呼救者情况并在1分钟内完成调派任务, 救护车在收到命令1分钟内出车, 驶向现场。

另外, 对患者的病情、调度、急救过程和时间都将语音和数据形式存入数据库中, 方便查询和回放, 为处理纠纷、加强监管奠定了基础, 为院前急救专业科研提供了一手资料。

正是依托了自动化的信息系统才有了标准化的院前急救模式, 才能高效地完成院前急救任务。

2.2 实现了网络化的调度通讯模式

通讯、运输、技术被称为现代院前急救的三大要素, 通讯是其中重要的最先的一环。集通讯、指挥、控制和信息处理于一体的动态指挥调度系统, 由计算机、有线通讯、无线通讯、电子地图、数字录音、车载信息、自动呼救等技术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使中心调度、救护车、接诊医院三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动态网络, 保持信息快捷、畅通的传递, 确保在全新高效的工作环境下快速准确有效地处理日常的120呼救电话。

2.3 实现了信息化的科学管理模式

计算机辅助系统提供调度辅助决策, 克服了人工调度速度慢、差错多的不足;提供常见急救预案的知识库支持, GPS急救车定位, 中心与分站计算机联网, 三方通话等, 这些功能使得院前急救信息在中心各个部分得到快速传输和广泛共享, 对科学决策、科学急救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缩短了院前急救反应时间。网络化调度系统自动化程度高, 通讯网络良好, 急救信息传输速度快, 达到了国际上普遍规定的受理呼救电话后1min内出车的标准。出车效率大幅度提高, 为危重患者院前急救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

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和保障医疗质量安全, 减少和避免医疗差错产生, 使医疗质量从“终末控制”变为“环节控制”, 提高诊疗水平, 缩短诊疗时间等等[1]。信息化调度系统也同时提高了患者院前诊断和处理的质量。对院前急救任务中记录下的视频音频资料进行分析, 医护人员每月进行研讨会, 对处理过程进行诊断分析, 实现最适当的监护和处理, 最大限度保证安全。

3、120调度指挥系统的思考与发展

为了顺应昆山经济的高速发展, 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120调度指挥信息化也必须与时俱进。个人认为现有系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不断寻求发展与提高:

3.1 规模化发展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和调度数字综合化的推广, 通信调度系统无论接入的信息量、接入的范围、接入的信息种类都比以往大大增加, 这就对系统软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电子病历数据库还是视频音频监控各个子系统功能的扩展增加都必须要求调度指挥系统在“量”上下功夫, 以更宽广的扩展空间来迎接更新、更多的挑战。

3.2 集成化发展

在规模扩大的情况下, 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实时指标等要求并不能降低。调度系统应用需求日益实用化、复杂化, 包括了对数据源头要求的多样化, 数据源种类的多样化、与各系统互连的复杂化。集成化发展也是全市应急保障体系、医疗数字化管理体系全面建立的要求, 也是未来的调度指挥系统对“质”的要求。

3.3 可视化发展

通信调度系统及相关系统 (GPS、DMS、GIS、MIS……) 等信息交互的需求将大大增强, 各个子系统间的信息耦合也越来越紧密, 子系统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日趋频繁。因此, 新一代的通信调度系统必须具备良好的接入能力, 系统间的交互方式日趋网络化, 交互信息日趋标准化, 交互内容日趋可视化[2]。同时, 只有通过可视化发展, 利用可视化实时性、同步性的特点, 才能使专家远程诊疗成为可能, 才能为更好地为院前急救服务全面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才能使院前急救抢救成功率越来越高。

4、结语

“120”指挥调度中心面对的是全地区的医疗急救电话, 可调度的是全地区的急救力量, 是一个责任重大的指挥中心, 是全地区的生命线之一。现代急救工作必然要朝着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为了提高急救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 有效地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 提高急救工作的成功率, 必然要求不断优化120指挥调度系统。逐步完善的120调度指挥信息系统也必将成为卫生事业和社会保障网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王旭东.急诊应实施信息系统建设[J].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 2006, 3 (3) :1252.

院前急救系统 篇6

上海市急救系统的发展列入了市卫生发展“十一五”规划,急救网络、救护车辆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装备配置连续3年作为市政府实事加以推进,急救系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由于院前医疗急救学科发展起步较晚,院前急救医师的专业使用与培养基础相对薄弱,使院前急救医师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1 现状

1.1 现有院前急救医师人员紧缺

目前,全市急救系统现有从业人员共有1 611人,其中医务人员518人,占全部人员的32.15%。根据《上海市卫生发展“十一五”规划》要求的“到2010年,全市救护车数量达到500辆”的目标,2010年全市急救系统医务人员计划为1 000人。由此可见,目前院前急救医务人员数与2010年目标数相差甚大。

1.2 院前急救医师招聘录用困难

随着急救系统硬件配备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急需招录大量的医务人员充实院前急救医师队伍。然而,由于近年上海市临床类本科毕业生数量较少,急救系统工作性质又特殊,以致急救系统录用上海市应届毕业生十分困难。经统计,全市急救系统2005-2007年录用应届临床毕业生152名,其中本市生源只有12名,仅占7.9%。而外地毕业生因户籍、生活习惯等种种原因,实际录用率低,以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为例,2005-2007年共签约外地应届毕业生101人,实际报到录用72人,实际录用率只有71.3%,此外,录用的社会在职医师多来自上海偏远郊区县的卫生服务中心或企业卫生保健站,专业杂、业务素质偏低。经统计,全市2005-2007年录用的在职医师共78人,本科学历的只有26人,仅占1/3,其它均为大专及以下学历;专业包括临床、中医、中西医结合、麻醉、妇幼保健等。

1.3 院前急救医师队伍不稳定,流失率高

院前急救医务人员流失率、辞职率始终居高不下,导致急救医师队伍不稳定,很难培养出业务技术成熟的院前急救医生。以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为例,2005-2007年录用的外地医科毕业生72人中,已有26人先后办理了辞职手续,占录用总数的36%。

2 原因分析

2.1 行业性质特殊

院前急救虽然是医疗行为,但与院内的医疗工作区别很大。院前急救以维持伤病员基本生命体征、防止再损伤、快速安全转运为主。虽然所需要的医疗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自身的特殊要求,但从根本上讲,不及院内专业的高、精、尖,急救医务人员的专业发展受限,很难有医疗成果的产出。

2.2 急救工作风险大

院前急救病人具有病情危重,病种多,涉及的社会层面广等特点[2],同时,还随着面临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包括酗酒闹事、打架斗殴、车祸、自杀、劫持人质等等。院前急救医师不仅要熟悉临床各科疾病,有更广泛的医疗知识与技能,还要面临比院内更大的执业风险。

2.3 工作环境艰苦

院前急救的工作环境异常艰苦,无论严冬酷暑还是狂风暴雨,接到指令就必须立刻出车。救治的场所除了病人的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室外复杂的环境,如马路、菜场、娱乐场所等等,经常有许多围观群众,不利于急救医师开展正常的检查与治疗;同时急救人员经常受到不了解院前急救情况群众的无端指责与谩骂。因此,急救人员还需具备超常的应变能力与心理承受力[3]。

2.4 严重超负荷工作

由于经济、社会、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上海市院前急救业务量每年递增10%以上,相比急救网络与车辆的大量增加,人员的配置明显滞后,为满足市民以及公共卫生应急的需求,各急救医疗机构都尽最大努力安排值班急救车辆,全市急救人员普遍存在严重的超时工作现象。持续的超负荷工作不仅严重影响急救人员的身心健康、大大降低工作效率,而且为工作安全埋下危险的隐患。

2.5 收入待遇低

目前急救系统待遇水平相对于卫生系统的各类医院较低。低收入、低待遇,与医学临床毕业生的5年苦读、与急救医师的辛劳工作形成鲜明的反差。

2.6 执业医师问题

从事院前急救的医生参加执业医师考试只能报考临床专业,所考内容多为院内临床知识。由于平时工作中没有机会接触院内临床病例,造成院前急救医师知识面以及实践技能与临床类的执业医师考试要求严重脱节,通过执业医师考试的比例非常低。

3 讨论与建议

3.1 将应届医科毕业生的学历资格定位在“临床类大专”水平

院前急救以现场、途中急救与安全转运为主,虽然具有比较特殊的专业要求,但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与院内相比,医疗成分相对较低。根据上海急救系统多年来对中专、大专、本科毕业生的使用情况来看,大专毕业生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已完全适应单纯院前急救的医疗要求[4],同时大专毕业生也基本能安心于急救工作。

积极探索、试行院前急救医务人员准入制度,建立严格的院前急救从业考核制度,通过考核后才能单独从事院前急救医疗工作,并规定执业范围仅为院前医疗急救。

3.2 探索采取“定点招生”、“定向培养”、“定向使用”的急救医师培养使用方式

每年由各急救医疗机构向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培养需求数量,并经审核同意。上海市应届高中毕业生或“三校生”,参加高校统一入学考试后,由定点培养的医药高等院校在一定范围内择优录取,参加定点培养的院前医疗急救医学(专科)的学历教育。培养对象录取后由所在市、区(县)的急救中心与其签订培养协议,毕业后到协议单位工作,可依法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并取得《医师执业证书》。

3.3 建立独立的院前医疗急救医师的职称晋升考评体系

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局限性,使急救医务人员的专业发展上升空间狭小;而行业的特殊性,又使院前医务人员的实际业务技能与院内存在较大差异。在我国现行的临床专业的职称体系内,院前急救医师在专业发展、职称晋升等方面,与院内临床医师相比劣势明显。建立独立的院前医疗急救医师的职称晋升考评体系,有助于调动急救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推进院前急救医学学科建设发展。

3.4 提高院前急救医务人员待遇

提高急救医务人员收入和待遇,给予专门的岗位津贴补助,与其承担的社会职责劳动强度相符合,稳定院前医疗急救医师队伍。

参考文献

[1]陈明玉,刘林成,唐剑星,等.院前急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2.

[2]吕传柱.院前急救在急救医学与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急救学,2002,22(6):370.

[3]黄德铭,施东伟.21世纪医院急诊科进一步发展的思考[J].中国急救医学,2002,22(6):36.

院前急救系统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出诊接诊的8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需符合脑卒中的临床症状,且由家属拨打120。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以接受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护理者为路径组,以接受常规院前护理者为对照组。路径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33~61岁,平均(46.16±7.35)岁;以肢体活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者15例,以言语不利为主要临床表现者11例,以意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者14例。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32~62岁,平均(46.26±6.95)岁;以肢体活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者12例,以言语不利为主要临床表现者12例,以意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者为1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院前急救常规护理,即于接到120调度中心通知后上车出发,病情评估、判断及对症护理均于到达现场后实施,并于完成对症护理后转送至医院。而路径组按照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按四步实施:第一步,迅速登车,即在接到出诊信息后1 min内全员上车,驶往现场;第二步,初步病情评估,即通过车载电话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病情及既往病史,初步判断病情,准备必要急救设备,做好急救前准备;第三步,护理初步指导,通过车载电话初步明确患者病情后,指导家属进行清除口腔异物、开通气道、头部降温等护理操作;第四步,现场急救护理及急救转运护理,到达现场后迅速给予患者吸氧并测量患者生命体征,报告医生,同时迅速对患者进行GCS评分,当患者GCS<8分时立即建立静脉通路,并按照医嘱准确操作,转运途中注意保持患者体位,防止误吸,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第五步,患者在转运医院途中,积极与医院急诊室取得联系,将患者病情向急诊医师进行汇报,协助急诊医师准备进一步的救治措施。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患者呼救开始计时,统计所有患者呼救后到达时间及接受治疗时间,对比两组呼救后到达时间及接受治疗时间。同时于患者送至医院后及治疗1个月后由同一接诊医师对患者进行GCS、NIHSS及BI评分。对比两组治疗前后GCS评分、NIHSS评分及BI评分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院前急救时间比较

路径组呼救后到达时间及接受治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院内治疗效果比较

送至医院时两组GCS评分、NIHSS评分及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治疗1个月后GCS、NIHSS及BI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通过总结疾病以往的护理经验并参考临床文章而制定出的规范化护理方案,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目前将已有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应用于院前急救的护理中,显著的提高了院前急救效果,提高了患者救治的临床效率[4]。本研究为将笔者所在医院通过总结脑卒中院前急救护理中临床经验及参考文献报道,总结出脑卒中院前急救的护理路径。本研究所得结果显示:在应用了路径组呼救后到达时间及接受治疗时间分别为(16.27±6.37)min及(30.21±9.16)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3.11±8.21)min及(41.03±11.26)min(P<0.05)。可见在应用了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后,明显缩短了患者接收到救治的时间,使得患者可以在短时间得到有效的治疗。其原因为实行护理路径之后,规范了院前急救人员的出诊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在前往患者患病现场的时间。同时途中通过与患者家属沟通,可初步判断患者病情,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准备急救物品,减少了到达现场后判断病情及准备物品的时间,并可以在途中对患者家属进行初步指导,也提高了救治效率。

同时本研究进一步对患者入院之后接受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虽然两组患者在送至医院时GCS评分、NIHSS评分及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接受了1个月的治疗后,接受院前急救护理路径的路径组,其GCS、NIHSS及BI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在应用了院前急救护理路径之后,可在到达现场之前保证患者建立其有效的气道,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同时在到达现场后可迅速的对患者采取治疗,避免了因再次判断病情等所导致延误治疗。

综上所述,脑卒中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可显著的缩短院前急救时间,并可提高患者院内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荣.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8):41-43.

[2]林建荣,黄汉华,杨春森.急性冠脉综合征院前急救中应用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2):47-48.

[3]彭海菁,郭佳华,钟育红,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2):84-86.

院前急救系统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2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206例脑卒中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103例。其中, 观察组:最大年龄79岁, 最小年龄45岁, 平均年龄 (55.7±14.7) 岁;女31例, 男72例;对照组:最大年龄86岁, 最小年龄43岁, 平均年龄 (57.7±18.6) 岁;女33例, 男70例。所有患者均经MR或CT等影像学检查, 均符合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研究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排除恶性肿瘤、造血异常、贫血、严重肝肾功异常患者及合并帕金森综合征、老年痴呆等其他脑部疾病患者[2]。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严重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脑卒中急救护理措施, 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判断病情, 对病情评估,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建立静脉通路, 对症处理后转运入院。

1.2.2 观察组

病情评估, 急救人员接听急救中心电话后, 尽快到达现场, 途中和患者家属取得联系尽可能多获取与患者病情有关的信息, 例如患者的病史、目前神志状况、发病时间、药物过敏及以往用药情况, 尽快制定救治计划。院前急救护理步骤如下:①保持呼吸道通畅, 用电话嘱咐家属, 切勿搬动患者, 使患者保持静卧、头高位, 清除患者口腔异物[3]。②医护人员到达现场, 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 评估病情:GCS≥8分, 立即转运入院;患者GCS<8分, 即患者陷入昏迷, 立即给予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抢救, 吸痰清除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 尽快建立静脉通路, 用药物降低颅内压, 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 再转送入院。③途中, 防止误吸维持呼吸道通畅, 密切观察各项生命体征变化, 若恶化应及时对症处理[4]。④与收治科室的大夫做好联系, 使其做好入院抢救准备工作。

1.3 观察指标

统计从呼救到入院时间、治疗效果 (即致残率和致死率) 。致死是指因脑卒中患者死亡, 致残是指因脑卒中, 患者失去部分活动能力[5]。

1.4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在SPSS17.0软件上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从呼救到入院的时间 (31.3±10.9) min, 短于对照组的 (43.1±12.6) min;其治疗效果、致残率 (57.28%) 及致死率 (8.74%) , 低于对照组的致残率 (70.87%) 及致死率 (16.51%) , 治疗效果和呼救到入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脑卒中为一种致残和死亡系数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 绝大多数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致残率高达70%~80%, 其具有病情凶险、发病急、进展恶化快的特点, 治疗黄金时间为发病后6 h以内, 越早进行护理干预, 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死率就会越低。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全新的临床医学护理模式, 具有顺序性和时间性, 在患者突发疾病而不能及时送入医院进行专业救治时, 可以根据此临床护理路径为患者提供护理, 避免过于慌乱中遗漏护理项目, 规范了程序, 大幅提高了护理效果。

本研究观察组, 根据病情评估, 采取不同救护措施, 对GCS评分8分以下, 也就是昏迷级患者, 立即根据院前优质护理进行护理抢救, 待生命体征稳定后转运入院。院前优质护理缩短了从呼救到入院时间, 降低了致死率和致残率, 研究结果与谭承雯[6]发表的临床路径在脑卒中院前急救中的应用结果基本相符。

本研究, 主要对比分析了临床护理路径和常规院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观察组:致残率57.28%, 致死率8.74%;对照组:致残率为70.87%, 致死率16.51%。从呼救到入院时间也明显缩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因此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可以比常规护理更能有效挽救患者生命, 提高其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 院前护理路径与常规护理措施相比可以有效加快患者从呼救到入院时间, 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 提高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马骏.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研析.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 5 (5) :106-108.

[2]薛兰芳.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 (33) :62-63.

[3]吴荣.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现代临床护理, 2011, 10 (8) :41-43.

[4]钟娥.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4, 22 (2) :88-89.

[5]赖启姣, 孙玉萍, 刘华萍.脑卒中病人的院前急救与护理配合156例分析.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1, 8 (1) :121-122.

院前急救护理风险管理 篇9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风险;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251-02

院前急救是指对遭受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患者进入医院前的紧急救护,包括患者在伤病现场对医疗救护的呼救、现场救护、途中监护和转运等环节[1]。由于院前急救护理的特殊性,急救工作存在更大的风险,因此加强风险管理,防范和减少护理纠纷,保护护理人员;才能为患者提供快速、有效和安全的救护,更好的完成院前急救任务。

1护理风险发生的原因

1.1 现场救护风险

1.1.1急救药品、物品、器械准备不足

由于现场救护的紧急性和复杂性,救护车上的物品、药品准备有限,或者由于使用后没有及时补充、准备、检查不及时,导致到现场才发现抢救物品没带齐,仪器不能正常使用,直接影响患者的抢救。

1.1.2急救护理技术不熟练

现场急救人手有限、环境复杂、位置不舒适、精神紧张等都可能造成护士不能与医生密切配合进行抢救,如仪器操作不熟练,静脉穿刺数次不成功,延误抢救用药最佳时间,直接影响院前抢救质量[2]。由于现场急救多数在患者家里或路边等公共场所,家属或路人目睹抢救过程,如果急救技术不熟练或不及时,容易引起护患纠纷。

1.1.3 未实行告知、知情同意

在院前急救中,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容易忽略患者和家属的知情同意权,如在使用急救仪器或紧急抢救技术如气管插管、除颤等未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一旦患者抢救不成功,容易引起纠纷。另外,患者拒绝治疗或因病情危重不宜长途转运患者家属强烈要求转运而中途病情加重或死亡的患者也易引起纠纷。

1.2 转运途中风险

在转运前未向患者或家属交代途中可能出现的危险;脊椎外伤患者在搬运或固定时不当,或由于途中颠簸造成继发伤;输液、输氧管道脱落;气管导管脱出;观察病情不到位,未充分评估路况,造成患者输液外渗及输液速度的改变引起患者病情变化。

1.3 暴力伤害风险

院前急救注重的是时间,面对的是危、重、急症患者,但由于路况原因或出车地点比较远,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家属在等车过程中,常常认为救护车出车时间慢,没有尽到责任,尤其在抢救患者无效、死亡时就容易引起家属的不满,甚至暴力伤害,而护理人员是暴力发生最危险的人群。

1.4 职业伤害风险

1.4.1 针刺伤

是医护人员最常见的职业性伤害,多种经血液传播疾病经此途径传播。紧急状态下由于时间紧逼,现场急救由于环境、人力、用物的限制,护士显得更加紧张,在建立静脉通道和各种注射及处理医疗废物时容易被针头、留置针芯刺伤。

1.4.2 传染病感染

院前急救情况紧急,对患者的传染病的不确定性,由于缺乏人手,在现场急救时只能靠自己去完成所有的工作,而护士为了能尽快完成超负荷的工作,常常忽略了安全检查和戴手套程序,或者在操作中手套破损,就容易接触到患者的血液、分泌物,当有伤口的时候就有被感染的潜在危险。在转运过程中,由于救护车空间小,呼吸道传染病容易传染给护士。

1.4.3 身体性伤害

急救护士的工作就是出诊,大多数院前急救时没有担架工,在现场急救时需要把患者移至安全和适合抢救的地方,或者抬上救护车,如果在抬举过程中用力不当,很容易造成护士腰椎损伤或肌肉拉伤。

1.4.4 心理性伤害

急救护士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时间的不可预计性,即便是休息也是在待命状态,一旦遇到突发事件随时必须出发。长期在繁重和紧张的工作中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影响其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

1.5 其他风险

护理记录不准确或不齐全;护士与患者或家属的沟通不良都容易引起纠纷。急救护士在车上的时间长,而急救车车速快等都存在一定的风险。

2风险管理

2.1加强法律知识及安全知识的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随着我国法制法规的健全,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院前急救工作面临许多法律问题,常引发医疗纠纷。加强急诊护士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护士长利用每月一次的护士安全例会组织护士相关法律知识学习,树立法律观念,提高风险意识。在进行高风险护理工作前,及时告知病人及家属其操作的目的、可能发生的问题和注意事项,以取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配合,维护医护人员自身的合法权益[3]。

2.2 保证急救物品的完好与齐全

急救药品、器材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是急救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值班一线、二线护士坚持每天早上检查车上各种物品、药品、仪器性能状态并做好登记,血压计、咽喉镜、吸痰机、除颤机、监护仪等定期充电或更换,以保证诊治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救护车每天进行消毒液搽拭一次,保持车况运行良好。对救护车上的抢救药物和物品做到“四定、三及时”,分管到个人,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用后及时补充,护长随机抽查,分管护士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的大检查,认真、准确登记各种药品及一次性物品的批号及有效期,近效期在6个月内的药品及时给予更换,检查者签名以示负责,确保急救物品完好率达100%。

2.3 加强急救理论及技能训练

科室制定各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大型事故、火灾、车祸、成批中毒病人的抢救与预案,确保护士在抢救过程中,做到忙而不乱,从容应对。科内定期请高年资医生讲课,外派护士参加各种急救护理学习班,每月进行基础操作和急救技能培训和考核一次,特别是急救仪器的使用,并进行分级考核,主管护师考护师;护师考护士的办法,达到彼此起促进的作用。除外我们还进行模拟抢救训练,与医生一起进行配合,如:气管插管术、CPR、除颤等配合训练,使医护配合默契,提高抢救成功率。

2.4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

成立安全质量管理小组,科护士长为组长,带班护士长为护理质量控制组长、院前急救护士为成员的“三级安全管理监控网络”,对院前急救护理安全管理进行监控。主要职责是:制定院前急救预案,培养护士的院前风险意识及抗风险能力,及时收集潜在的护理风险信息分析院前急救护理中的问题,利用每月一次的护士安全例会时间,组织大家把各自在院前遇到的一些风险、教训、经验积极交流,对有益的一些建议或教训,不仅对当事者不予批评,还给予适当奖励,以鼓励大家个个都发言,人人有收益,避免发生重复的差错。

2.5 提高自身素质,建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生命高于一切的信念,保证在接警后白天3 min内出车;夜间5 min内出车。在抢救时做到沉稳、熟练。在进行一些急救措施如:气管插管、除颤等仍然需简明扼要的对家属解释,做到边抢救边沟通,及时履行告知义务;建立一个特殊事件登记本放在出诊箱内,对于需要到医院治疗而不愿到意愿者向患者或家属交代注意事项后果,让病人或家属签字;或者确实因为病情严重不宜长途转运的病人,家属强烈要求转院的要详细向家属交代途中可能出现的意外,让家属签字,以防病情发生变化而把责任推诿到医护人员身上。护理人员从平时做起,不断的学习、提高与医生、患者、家属的沟通能力。

2.6 制定转运风险预案,重视患者病情观察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转运中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病情变化和家属的心理需求,及時解决存在的和潜在的护理问题。我科要求医护人员不管病人病情轻重都必须坐在患者身边,不能坐副驾驶座,要求每一位护士在患者转运过程中仔细把握好每一个环节,妥善固定各种管道。避免扭曲、挤压、脱落、堵塞等;始终守护在患者身旁,密切观察病情,发生变化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保证患者得到不间断的治疗和护理。

2.7 加强职业防护教育

定期进行职业防护讲座和职业暴露防护培训,每个进入院前急救队的护士在岗前培训时均要接受基本的职业安全防护技能训练。在搬运患者时正确运用人体力学原理及技巧,保持身体的正常平衡,尽可能用最大的肌肉及杠杆作用去完成工作,避免肌肉和韧带的损伤。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处理程序,避免被针头等利器刺伤。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时戴手套预防感染。

我科通过院前急救护理风险管理半年多来,全体护理人员树立了风险意识,提高了自觉学习业务的能力,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缺陷、缺点不回避,不隐瞒,积极交流,主动想办法解决工作中易出现、常出现的问题,对有风险的事件做到“先知道、先告知、先预防”,科室制定相应的措施,真正达到防范于未然,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明显上升,而投诉,纠纷发生率明显下降。同时也看到了院前急救护理安全管理上的缺陷。人人参与管理,人人接受管理,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及科室主人翁意识,减少了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和发生。

参考文献

[1]吴有平.120急救中心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工作百科全书[M].长春:吉林科技出版社,2003:103,109.

[2]李明凤.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7):187.

院前急救系统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内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院前急救患者500例, 其中男312例, 女188例, 年龄4~81 (平均52.3) 岁。年龄分布:≤20岁者24例, 占4.8%;21~45岁者135例, 占27.0%, 46~65岁者190例, 占38.0%;≥66岁者151例, 占30.2%。疾病类型: (1) 脑血管疾病235例, 占47.0%, 包括脑出血71例, 脑梗死62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58例, 短暂性脑缺血44例; (2) 心血管疾病患者188例, 占37.6%, 包括高血压56例, 冠心病49例, 心脏病43例, 心律失常27例, 肺心病13例; (3) 呼吸系统疾病36例, 占7.2%, 包括慢性支气管炎14例, 支气管哮喘21例; (4) 消化系统疾病24例, 占4.8%, 上消化道出血19例, 下消化道出血5例; (5) 泌尿系统疾病7例, 占1.4%, 所有患者均为结石; (6) 其它10例, 占2.0%。

1.2 急救措施

对于内科急救的患者应遵循维持生命体征为先的原则, 具体方法: (1) 快速到达现场后, 进行病史的采集, 快速了解患者的发病原因, 并在给患者进行快速的体检后迅速作出初步的诊断, 为实施有效抢救奠定基础; (2) 心电监测患者的呼吸、心跳、脉搏以及血压等情况, 采取吸氧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 必要时可利用便携式起搏器、气管切开术等手段实施心肺复苏; (3) 若患者的口腔或鼻腔内存在分泌物应及时给予清除, 以免阻塞气道, 必要时可留置胃管; (4) 与此同时, 其他的抢救人员应及时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 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对症治疗, 如对脑疝患者快速静脉滴注甘露醇;颅内高压患者给予脱水降颅压;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阿片类中毒患者给予纳洛酮;低血糖昏迷患者给予高渗葡萄糖静脉注入[1]; (5) 对心脏骤停的患者给予肾上腺素的同时, 给予人工呼吸、气管插管后行胸外心脏按压等处理; (6) 在对患者转运期间应密切观察各种通道的通畅性, 同时严防管道脱落。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心电监测各项指数恢复正常 (即心率维持在60~100次/min;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体温36.5~37.2℃) , 呼吸困难的症状明显改善 (呼吸频率保持在16~20次/min) 有效:心电监测的各项指数明显升高或接近正常, 呼吸困难的症状有所改善;无效 (死亡) :患者的心率、呼吸、脉搏以及血压情况均消失, 心电图提示死亡。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5.0软件统计分析, 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 应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急救效果

本组500例患者经过积极的院前急救, 显效181例 (36.2%) , 有效308例 (61.6%) , 无效 (死亡) 11例 (1.2%) , 总有效例为97.8%。

2.2 急救前后生命体征观察

500例患者在院前急救后的心率、呼吸、收缩压、舒张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的情况均明显优于急救前,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附表。

3 讨论

院前急救作为患者从现场到医院之间的就地抢救、运送以及到医院的过程, 是急救组成的重要部分。院前急救的意义在于使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使患者生命得到维护, 且院前急救的“早”与“晚”以及急救处理是否妥善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所以应尽早对患者实施院前抢救, 挽救患者的生命[2]。

对于内科急救患者来讲, 院前急救的内容包括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准确的判定、保持呼吸道的顺畅、建立静脉通道以及必要时可实施心肺复苏等内容, 同时注意在对患者进行急救的过程中还应对加强相应的心理疏导, 稳定患者的情绪, 协助患者渡过精神上的难关, 并且在急救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动作要轻柔、避免剧烈颠簸[3]。在本组的资料中, 对500例内科疾病患者实施院前急救的总有效率为97.8%, 且对患者在急救前后生命体征的观察, 急救后的生命体征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急救前, 且P<0.05。

总之, 对内科急救患者实施有效的院前急救意义重大, 对挽救患者的生命、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田育红, 李奇林, 黄力.7387例院前急救病例特点的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2009, 2 (14) :21-22.

[2]洪瑞, 杨彬, 李锐凯.内科急救患者的院前诊断和治疗[J].安徽医药, 2010, 14 (8) :935-936.

上一篇:《农民画》教学思考下一篇:金融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