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处理教材

2024-06-29

有效处理教材(通用12篇)

有效处理教材 篇1

教材处理是教师备课过程中的一个基础性环节, 是教师把教材内容加工转化成教学实践的一种再创造的活动, 是教师驾驭教材能力的集中表现;合理地处理好教材内容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作为数学教师, 一方面我们要理解教材编排的意图;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结合学生实际去调整、去丰富、去完善教材, 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现实, 更加有意义和富有挑战性.

一、创新教材的呈现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 是传递知识、方法和培养能力的媒介, 是师生教与学的中介, 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材料.然而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本着学生可接受的原则, 教材的编排不可能十分系统完整, 在教材中许多概念的形成, 公式、定理等的发现过程往往没有详细完整给出,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深研教材、精心设计、重新组织教学内容, 让探究进入数学教学活动, 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教给学生发现、创造的方法, 启发引导他们去思考、创造, 让他们在创造中学习, 在发现中获取, 在成功中升华, 克服学生思维的被动性.

例如, 北师大版七年级教材《数学》 (上册) 第208页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是“光明学校七年级、八年级全体学生调查结果 (表) ”;二是“光明学校七年级全体学生调查结果 (统计图) ”;三是两个问题:“每种想法的学生人数占七年级全体学生人数的百分数是多少?标在统计图中.及你能算出每个扇形的圆心角度数吗?”四是一个结论:“在扇形统计图中, 每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应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与360°的比”;五是“做一做” (实际是作光明学校八年级全体学生调查结果统计图) .

很显然, 本节的知识目标是:了解作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及会作扇形统计图.

笔者认为, 在教学中, 如果对教材内容以“问题链”及应用性结论的“数学味”处理, 并作如下创新呈现, 课堂有效性肯定会更高.

(一) 填一填

光明学校七年级全体学生调查结果统计表

(二) 作一作

请根据以上完成的“光明学校七年级全体学生调查结果统计表”作出“光明学校七年级全体学生调查结果扇形统计图”

(三) 想一想

1.作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 (1) 数据收集 (2) 数据统计 (3) 计算所占百分比 (4) 计算对应圆心角 (5) 作出扇形统计图[标注并命名])

2.你能得到哪些应用性结论?

(四) 做一做

请作出“光明学校八年级全体学生调查结果扇形统计图”.

二、弥补教材的遗憾

叶圣陶老先生说:“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 要教得好, 使学生受到实益, 还靠教师的善于运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教材《数学》 (下册) 第109页内容:“学习一元二次方程之后, 我们可以求得AC∶的味道.

在教学中, 如果在学生完成

“做一做”

已知线段AB, 按照如下方法作图:

(1) 经过点B作BD⊥AB, 使;

(2) 连结AD, 在DA上截取DE=DB;

(3) 在AB上截取AC=AE.

后, 再作如下引导:

设BD=DE=x, 根据“做一做”则有AB=2x, 根据勾股定理有,

∴点C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

这样, 当学生认为没有问题的时候, 教师的提问能引发学生对问题深层次的理性思考, 既弥补了教学中的“遗憾”, 又让学生的思维也会得到很好的锻炼, 课堂有效性肯定会更高.

三、逻辑取代操作

数学中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根据正确的思维规律和形式对数学对象的属性进行综合分析、抽象概括、推理论证的能力.数学具有逻辑的严谨性, 呈现在学生面前时, 已略去了其发展的曲折过程, 这给学生数学学习的“再发现”带来了困难.在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中, 教师要延长知识的再生过程, 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 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认识, 获得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

北师大版九年级教材《数学》 (上册) 第23页内容:“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如果其中一边所对的角是直角呢?请证明你的结论.

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这一定理可以简单地用‘斜边、直角边’或‘HL’表示.”

这一内容编排, 一是在一般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之后, 二是紧接“勾股定理”之后, 教材的编排意图应该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从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如果教师能够运用证明一个真命题的步骤从运用“勾股定理”转化为一般三角形全等判定 (SSS、SAS) 来设计教学活动, 课堂有效性肯定会更高.

四、突破难点

任何一堂课, 不可能主次不分, 面面都俱到, 处处都深入, 样样都精彩.课堂教学中既要关注全面, 更要突出重点, 要善于有所为有所不为, 抓住主干举一反三.

北师大版九年级教材《数学》 (上册) 第74页内容:“例2新华商场销售某种冰箱, 每台进货价为2500元.市场调研表明:当销售价为2900元时, 平均每天能售出8台;而当销售价每降低50元时, 平均每天就能多售出4台.商场要想使这种冰箱的销售利润平均每天达到5000元, 每台冰箱的定价应为多少元?”

教学内容的难点是:“而当销售价每降低50元时, 平均每天就能多售出4台.”这句话的理解和数学化.

如果采用以下形式来引导突破难点, 课堂有效性肯定会更高.

“降50元, 多卖4台;即台;

降100元, 多卖8台, 即台;

降150元, 多卖12台, 即台;

降200元, 多卖16台, 即台;

……

降x元, 多卖台” (板书)

总之, 注重教材处理, 不但体现着教师的经验和专业实力, 而且在课堂上还导引着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维发展, 只要我们长期坚持, 不论是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思维发展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都一定会起到良性循环和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效处理教材 篇2

11月 日,本人听取青蓝工程指导老师李均炜的公开课——《3.1科学发展观》。无论是听课的个人感受还是课后的同仁评课,都感觉到均炜师此课的朴实自然、灵活高效。

朴素实在,此时无剑胜有剑

均炜师此刻给人的最直接的感觉是朴实有效。他还是简单的传统教材,没有音乐、没有照片、没有学生的课前准备。这让人感觉好像是很简单,实际上他摒弃了很多形式上的矫揉造作等公开课的通病,把真实的课堂还给学生和老师。所以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就是那朴实的语言、正常的师生互动和学生“有点乏味的”回答。返璞归真,朴素实在,或许这就是在没有比赛、评比的压力下,教师、学生的真实互动,这就是我所追求的“公开课常态化”。

当然,如果只是这样的简单形式,就是一般的甚至是较差的教学。高明之处在于朴素的背后是实实在在的教学。无论是开头的复习导入,之后的时事知识讲解、童年故事分享,以及最后的归纳总结,课堂练习,让人觉得环环相扣,没有浪费和不当的地方。

处理灵活,用教材胜教教材

武术上形容武艺高强的人,常用的词就是“人剑合一”、“ 无剑胜有剑”,均炜师的课给人的就是这样一种感觉。

此次公开课,均炜师讲解的是《3.1科学发展观》,这课从内容上较为理论化,空洞化,要讲好实在不易,要讲得精彩、有效更难。在教材处理上,他大胆突破教材的原有框架,采用的是倒叙的教法。具体的做法是,先讲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因和做法,通过过渡“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做法”,再来讲解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原因、内涵,最后讲解科学发展道路。这些知识点调整之后给人的感觉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感觉,总体上属于演绎法的处理。这就解决了之前原有教材处理的弊病,理论化、空洞化的概念不再是学生的当路虎,把它放在后面处理,反而是一种理论升华,学生听了也感觉较为合情合理。

这就是“人剑合一”的感觉,感觉就是那么自然,它没有武术套路的那种按部就班的那种笨重的感觉,而是一种“人剑合一” “ 无剑胜有剑”的境界,这种境界的修炼源于他对教材中重难点的把握、归咎于他对教学目标、考纲考点的熟悉以及对学生思维习惯的东西,而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的连夜加工能达到的。这让我想起武术中的扎马步、木人桩等基本功的练习,这也是均炜师这堂公开课给我的较大收获和感触。

自然贴切,适合就是最好

在讲解知识点时,均炜师没有太多的预设,总感觉他很多内容是课堂生成的。授课时他总是很细心领会学生的回答和反应,以学生的反应来作素材选择的依据。讲解中他讲了他小时候在陈埭亲戚家溪边玩耍时,溪水的清澈、干净,让学生感受到之前环境的美好,以及之后工业污染后环境的恶化。他还通过介绍晋江市政府治理阳光广场内沟河的实际投入,来为学生讲解环境恶化后改善环境所花成本的巨大,以此呼吁学生要保护好身边的环境。

均炜师的这堂课,给我的另一个收获是处理“预设与生成”感悟。均炜师的这堂课告诉我,预设是“骨架”,生成是“肉体”,骨架要预先设计好,设计的依据就是课标和考纲,具体点就是重难点的把握。肉体就是素材,讲解知识点的素材。同一个知识点,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生,所用的素材是不一样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依据就是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和学生现有的对知识的瞬间反应,从西方理论上讲,这美其名曰“最近发展区”或说“课堂生成”。只有这样处理,才会感觉肉体和骨架的完美一体,感觉到素材运用的自然贴切。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这是素材运用的最高境界,而这样的前提就是对知识点的准确把握和对素材的正确认识。

有效处理教材 篇3

【关键词】语文教材 语文教学 教学效果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1.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再创造

根据新课标精神,教学始终应贯穿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新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教师能灵活驾驭教材,结合学生实际,重组教学资源,创设更适宜于本地、本校学生的情境,让他们体会到:“处处有语文”,让他们认识到:“语文是有价值的语文。”

2.粤版教材拓宽了灵活处理教材的空间

陈佳民教授介绍,粤版新教材内容上保留了超过50%的传统经典课文,又加入了一部分的新课,新课文的选择上也有新尝试,例如北大学生王海彤的《北大我美丽而羞涩的梦》、朱光潜的《朝着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流行歌曲《弯弯的月亮》等新文章进入语文课本,而在新闻体裁的单元中更加入了杨利伟上太空的事件。新教材里为学生提供这么大量的作品,旨在希望学生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解读,提高学生人文素养,陶冶他们的美好情操,但如果没有讲课者的睿智而动情的“讲析”,人生阅历短浅、基础知识薄弱,尤其是文学底蕴匮乏的学生,很难解读作品,而老师全讲的话,时间又不允许。这就要求教师们能根据实际的需要,灵活处理教材。

新教材的总体安排,是从学情实际出发,编排上采取专题和文体相结合的方法,安排了“认识自我”、“走近自然”、“关注社会”等单元。但活动的开展是需要时间的的,学生不可能有这么多的时间,这同样要求教师要智慧地整合处理教材,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内容落到实处。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因此,无论从实验教材内容的选择、体例的编排、训练的设计等各个方面考虑,我们都应该善于调整教材内容,使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达到等值,使学生易学。

二、具体做法

语文教学不仅要考虑语文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规律;还要灵活地运用教材。教材只是教学活动的依据,只是提供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在某种程度上只是体现编者的意图,这就要求教师树立这样的观念“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地、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具体做法如下:

1.重组教材资源,搭建知识生成的舞台

教师在深入理解教材和对学生的准确的分析下,将教材同化为自己的智慧、智能结构,进而重组教学资源,使重组的课文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我们知道,每一个年轻的生命在与世界相碰撞的过程中都难免会产生这种种的困惑: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是生命成长过程中无法避免的阶梯,我们都得一步步地摸索、探询,……而高中生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正是实施人文性浓厚的语文教育的契机,因此在上”认识自我”这个单元时,笔者将课文顺序重新调整,按照学生的思维规律来安排:发现自我《我很重要》——审视自我:《北大是我美丽而羞涩的梦》——战胜自我:《朝着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规划自我、实现自我《高中三年我的希冀》。通过重组教材,回归生活的本质,引领学生走进永无止境的人生课题,为学生感受发现自我、审视自我、战胜自我、规划自我、实现自我的生命意义搭建舞台,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2.拓宽教材外延,提供文化生成的空间

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语文。从“课程”的学习观来看,语文学习不是封闭的、静态的、单纯追求“结果”的学习,而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以“过程”为取向的学习。新教材就是根据这个理念来编写的。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全面整合语文学习的诸多要素,教材中言语实践不再是局部的、单项的,而是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融为一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这种设计既加强了语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又沟通了语文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使语文学习的空间更为开阔,构成了一个开放性的言语实践场。

基于此,笔者紧紧地把新教材中的特色——重视言语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抓手,设计各种形式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搜集整理信息、口头表达、合作探究以及写作等方面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广阔的知识生成平台。如在教《体验情感》这个单元时,以教材为“支点”,激活学生的记忆,用教材作为“话题”,拓宽教材外延,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搜集自己耳闻目睹过的有关情感(包括亲情、乡情、友情、爱情、爱国情等)的感人事例、名言、名段等,制定评价标准,通过说、唱、演、写等多种多样方式来评价,在评价中不仅关注活动中的学习结果,更关注语文学习过程和方法,从而协助学生在“多向互动”和“动态生成”的教学中生成知识,凸显了用好教材的灵活性,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又如在教《认识自我》这个单元时,在班上举行“我究竟重不重要?”的演讲和《我的自传》的写作,提供一个让大家互相了解、认识自己的平台。而绝大多数学生也在演讲和写作中正确摆正自己的位置,为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打下思想基础。

3.拓深教材内涵,促进文化积淀的深度

教材中的一个词、一句话、一幅图、一个故事、一篇文章,……如果能用心地挖掘,都可以让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显现出来,促进学生积淀文化的深度。笔者在讲苏轼的《后赤壁赋》时,就把它跟《前赤壁赋》进行比较,又将《定风波》、余秋雨的《东坡突围》引入,还给学生展示近年以苏轼为写作对象的高考优秀作文,引导学生进行了一次“走近苏轼”的综合实践性活动,深入地了解苏轼,要求学生选取一个角度向同学汇报。学生选取的角度各种各样,有的探究苏轼成功的原因,有的分析苏轼仕途坎坷的缘由,有的谈传统文化中儒道佛思想对苏轼的影响,甚至还有的学生从苏轼的悼亡诗《江城子》入手,谈及苏轼身边的三个女人及有关的诗歌,得出苏轼虽遭受那么多不幸,但却是一个有情之人,有情之人才能写出动情之诗的结论……。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大量阅读有关的书籍,还在教师的有意引导下,将教材的内涵拓深,对问题的思考深度也推进了一步。

又如笔者在教《抱任安书》时,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司马迁的人生观,由于学生距离那个时代比较遥远,文化底蕴又不够,笔者对教材作了学习资源的开发,寻求教科书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我们把视角定位在研讨生死观上。首先在研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拓展,简介了勾践、文天祥、项羽以及杜牧和王安石评价项羽的诗;并介绍当时个别大学生自杀的新闻,然后将学生分成两派,探究人生在世,面对生与死的抉择,该忍辱负重地活还是该轰轰烈烈地死这个问题。由于注意灵活处理教材,使课堂教学更贴近每个学生的生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绪飞扬、兴趣盎然,师生积极互动,形成了多元化的价值趋向。在激烈的辩论中学生不仅对司马迁的人生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且对生与死的看法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整个教学过程呈现出精彩纷呈的动态变化,学生成了学习的真正的主人,切实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正确把握教材主旨,灵活处理教材,对教材有机、有效的整合,是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让语文教学从生活走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浅谈有效处理高中历史教材之方略 篇4

一、把握重点。明确本次教学的重点下面是笔者在听课时的一个教材处理片段:

某师将必修I第一单元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王扫六合的原因作为一个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其实, 该课的课标是这样表述的: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 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根据该课的课标, 本课的重点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是怎样建立的及其产生的历史影响。秦灭六国的原因, 不应作为重点来讲述。

二、破解难点。

难点多因知识的抽象性或综合性较强, 学生学习时易产生障碍或因学生的认知心理、生活阅历和知识累积等方面的问题而产生的。是否破解难点是教师处理教材是否有效的标尺之一。我在上必修I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时, C0901某生反映对“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 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这个结论无法理解 (人教版对此一笔带过) , 为了破解这个难点, 我在第二天上课时, 增加了如下材料:

“在治理国家方面, 女人也能干, 但在干一切事物时女人总比男人低下”。

“假若没有充足的粮食存结起来, 那么, 你就不要参加公民大会, 听取法庭诉讼”。“但最重要的掌握实权的将军仍是无薪报酬的, 于是一般公民对此极难企及, 经常能出席公民大会的人数只占公民总数的1/5左右”。

苏格拉底就曾指出:“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 没有人愿意因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吹笛子的人”。

雅典的民主政治实质上仍然是奴隶主专政的一种形式, 作为民主权利基石的公民权有着明显的狭隘性, “公民权”受到限制 (性别、财力的限制等) ;选举的不科学性 (表决方式的随意性与幸运性等) 等。这样, 学生对“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 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这个结论就会有一个比较深刻、全面的认识了。

三、巧用疑点。

教师要善于质疑, 挖掘教材中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因素。新课程强调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因此教师要善于质疑, 充分挖掘教材中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因素。如学习选修I《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时, 我设置这样一个问题:北魏皇帝的谥号多用“孝”, 它体现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什么特点?这个问题书上没有现存答案, 这样的设问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的兴奋点,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有利于建立高效课堂 (附答案提示:儒家思想强调孝道, 百善孝不先, 这体现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全面汉化的特点)

四、化繁为简。

把繁复的内容变得简明扼要, 眉目清晰, 做到:理头绪、抓主线、提要点。如必修I第六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内容繁杂, 教师如果顺着[起源 (习惯法———成文法) ———发展 (公民法———万民法) ———完成 (民法大全) ]的线索来授课, 学生就很容易掌握该课的主干知识了, 否则越听越糊涂。再譬如必修I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内容繁杂, 教师如果采用图示法, 学生对“美国1787年宪法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这一知识点就能轻松掌握。

五、化抽 (象) 为直 (观) 。

高中历史教材中的有些概念、结论多是知识的抽象概括, 教师处理教材要善于将抽象的知识以比较直观的方式解读出来, 让学生借助一定的直观感受达到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目的。笔者在讲授必修I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时, 为了让学生通过一定的直观感受理解英国责任制内阁, 将如下图片展现在学生面前, 从而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自然教材的优化处理 篇5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往往就题讲题,就事论事,分不清轻重缓急,平均使用力量,照本宣科。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没有把握住教材。把握教材首先要从全局着眼,从整体上去认识教材。通过反复阅读教材,查阅有关教学参考资料,明确各部分教学内容在全套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目的要求,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全册教材的所有知识点在各单元的分布情况;还要研究每一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其次,要熟练地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确定出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难点和重点,并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第三,把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为教师教学的认知结构,到了这一步才算把握住了教材,教学中才能驾轻就熟,寓繁于简。

例如,研究四季是怎么形成的,关键是掌握地球的公转。因此,首先应该指导学生认识地球的公转,而学生对于地球公转的认识,是在四季星象不同的现象启发下逐步形成的。所以,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实验能力。教学目的则是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球的运动除了自转外还有公转,四季变化是地球公转过程中发生的。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四季形成教学,就会得心应手。

语文教材处理技巧举隅 篇6

处理教材一定要坚持忠实于作者的意图、坚持联系学生实际、坚持服务于教学目的基本原则。

处理教材必须对语文教材的基本特点有一个宏观的认识。课文作为中学语文教材的主体,其结构上一般具有条状或块状的特点:所谓条状结构,指的是文章纵向脉络明显,前后内容联系紧密,行文上表现为过程性发展或逻辑性递进,内容上延伸式递进;所谓纵向结构,指的是内容表达为块状联结,每一块都围绕着一个中心横向展开,块与块之间联结薄弱,行文上表现为空间转换或逻辑上并列或包容关系,内容上跳跃式推进。需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课文结构的条状或块状,只是相对而言,是为了更好地突出文章某方面或某部分的特点,并不是说,某篇文章的结构是条状就不具备块状特点,反之亦然。如《范进中举》和《孔乙己》相比,前者条状结构明显,后者块状结构明显。

在熟练掌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及确定教学目标之后,对文章的结构模式进行转换,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模式之间的转换,事实上就是把作者的写作思路变为师生的学习思路,模式的变换主要有以下四种,试举例说明:

一、条状结构转换为块状结构

以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为例:原文的行文顺序是“祥林嫂死去——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家——祥林嫂被婆家抢回——祥林嫂再嫁——祥林嫂夫亡子死——祥林嫂第二次到鲁家”,这是较为明显的条状结构;我们抓住祥林嫂在鲁家这一主要活动场所,把它结构转换为 “祥林嫂死去——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家——祥林嫂第二次到鲁家”,调整一下时序,结果为“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家——祥林嫂第二次到鲁家——祥林嫂死去”(这与学生已学过的小说《孔乙己》“第一次见到孔乙己——第二次见到孔乙己——孔乙己死去”极为相似,学生颇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学习起来会觉得比较轻松)。这种转换,突出了祥林嫂在鲁家生活的两个阶段,抓住了文章的主体部分,着重体现了“我”眼中的祥林嫂两次变化,启迪人们探寻祥林嫂变化的原因,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社会中祥林嫂式的人物的必然结局——被摧残致死,也表现了作者深沉的思考。

二、块状结构转换为条状结构

以鲁迅先生的杂文《拿来主义》为例:原文的行文顺序是“闭关主义不好——送去主义不好——送来主义不好——拿来主义好”,这是较为明显的块状结构;抓住作者的态度,把它转换成为:

“闭关主义不好”/“送去主义不好”/“送来主义不好”——“拿来主义好”,则容易发现文章采用了破立结合方法,也便于表现作者所提倡的对待外国文化要实行拿来主义的态度是从历史教训中得出的。

三、条状结构相互转换

以孙犁先生的小说《荷花淀》为例:小说的行文顺序为“等夫——送夫——寻夫——遇险——学夫”,文章结构呈现出明显的条状结构;改变这一顺序,转换为“遇险——(等夫——送夫——寻夫)——学夫”,这仍然呈现出了明显的条状结构,但它于原文相比较,至少有几个好处:把一群手无寸铁的妇女与全副武装的日本鬼子不期而遇的惊险场面展现在读者面前,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人为妇女的遭遇捏了一把汗,而且学习妇女最终学夫抗敌的保家卫国的精神也是文章学习的目的之一;当然,该文也可以作如此转换:“(等夫——送夫——寻夫)——(遇险——学夫)”,这就把这群以水生嫂为代表的白洋淀的妇女们的活动分为两个板块,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块状结构,这既让学生容易理解一群弱女子为了保卫自己的美好家园和宁静生活而最终拿起了武器,又让学生可以了解以孙犁为代表的白洋淀派的艺术风格——清新自然。

四、块状结构相互转换

以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为例;原文的行文顺序为“回忆背影——奔丧回家——父亲送行——看见背影——不见背影——再现背影”,文章主要描写了几次不同情形的“背影”,符合块状结构特点;我们按写作内容的相关性,把它结构转换为“(回忆背影——看见背影——不见背影——再现背影)——(奔丧回家——父亲送行)”,这种转换,便于发现“背影” 是散文着重描写的对象,是父子之间真挚情感的媒介与见证,其它部分则是散文简要表现的内容,起着渲染气氛、交代事由的作用。

以上诸种转换,主要是视教学的需要而进行,并非为了转换而转换;不管是一种结构转换为另一种结构还是某种结构之间的转换,都是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服务于教学这一中心。

教材处理一般遵循以下流程:首先是破碎阶段:即在整体感知、熟悉课文之后,打碎课文的表达并进行归类,分清哪些表达是基本表达部分——即表明作者的意图,哪些是深化表达部分——即强化效果的技巧文字。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对父亲挚爱儿子的载体——背影的描写部分即是基本表达,对家庭变故的描写——渲染气氛的部分则是深化表达。其次是还原阶段:即还原成本来面目,把作者笔下的写作原形还原成以事物原形,以显现作者的意图和写作特点。如《同志的信任》,文章按照“鲁迅先生收信——看信——藏信——转信”的顺序叙述,其间插入了方志敏同志写信时的情景,把它还原成事物的原形,则是“方志敏同志写信——鲁迅先生收信——鲁迅先生看信——鲁迅先生藏信——鲁迅先生转信”,比较二者,很容易发现作者采用了倒叙的叙述顺序,强烈地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并把鲁迅先生收信时的严肃神情与方志敏同志苦寻转信人的情景相映照,突出鲁迅先生确实值得信任。第三是类化阶段:即对具体的课文进行抽象,寻找课文的类型特征,形成类模式,以探寻规律性的东西,其过程是“例子——抽象——规律”。如学习了《白杨礼赞》、《井冈翠竹》和《爱莲说》之后,我们对其进行抽象,发现他们都是先对具体事物进行详细描写,表达一定的情感,然后把对具体事物的情感移植于与事物具有某种关联的某些人的身上,以表现作者的写作目的。这就寻求到了象征写法的特点,即托义于物。最后是延伸(实践)阶段:运用类模式进行新的情景下的实践(阅读、作文等方面),也就是实现知识应用、培养能力的学习目的。

有效处理教材 篇7

优秀的初中语文教师往往善于结合初中现代文的文体特点、具体的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实际以及教师的自身知识结构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整合, 进行实践教学, 从而达到现代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及高效性。

那么要怎样才能做到灵活处理教材, 优化课堂教学呢?我认为, 教师必须通览教材, 疏通教材, 清除障碍, 熟悉教材。对于教材内容大到篇章结构、中心思想, 小到标点符号、读音书写, 都要熟悉, 并有重点地记忆在心里, 避免出现说一句看一下课文或教案, 中断学生的思路, 给课堂带来不协调的气氛。只有挖掘教材“深”, 教学方法才会“活”, 讲课才会“精”, 教学效果才能“高”, 在授课过程中才能驾驭自如, 优化课堂教学。其中熟悉初中现代文各种文体的特点, 根据文体特点对教材进行有效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根据文体特点有效地处理教材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现代文, 可分为一般的记叙文、散文、小说、新闻、戏剧等。而这些不同的文体在讲读教学中对学生的认知要求不一样, 编者的意图也不一样。所以, 语文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文体有效地处理教材, 以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对于一般的记叙文, 讲读教学时一定要明事件, 清要素 (记叙文的六要素:事情的起因、开端、经过、发展、高潮、结局)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抓住教学的重点目标进行教学。如对于漪老师的《往事依依》的教学就如此。首先让学生明白这是一篇一般的记叙文, 其次跟学生讲清楚一般记叙文的学习要求, 即明事件, 清要素。接着教师就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 整合, 选定教学内容, 达到教学目标。在明事件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整体认知文本, 然后概括主要事件。完成这一教学目标之后, 就围绕“清要素”这一目标对教材进行处理:选择1~7自然段弄清记叙的要素, 即第一段引出对几件往事的回忆, 第二段是回忆之一, 第三、四段是回忆之二, 第五段是回忆之三, 第六段是回忆之四。这样对教材进行处理, 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当然, 在根据文体特点处理教材时, 也可以延伸到课外的知识进行整合,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从而达到有效进行课堂教学的目的。如在《往事依依》中提到回忆之二学生时代读《千家诗》时,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朗读几首《千家诗》, 以便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散文这种文体和一般的记叙文又有所区别, 它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根据这一特点, 在进行散文教学时也要有效地对教材进行处理。如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时, 就要抓住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整合处理教材。文章所写的内容有盼春、绘春、颂春, 其中绘春中又写了春草, 春花, 春风, 春雨, 看起来有很多材料, 这就是所谓的“形散”。而所有这些都围绕“春”来写, 即“神”不散。在处理教材备课时教师一定要注意这一特点。在讲读文本时, 选取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让学生弄明白《春》这篇散文的“神”是一卷春的画图, 一曲春的赞歌。那么在理解散文的“形散”时, 我们可以设置“文章如何进行写景的组织与安排?”这一问题, 并选取2~7段的内容, 整合学生生活实际“我眼中的春天”进行教学。通过这样有效地对教材进行处理, 整合, 会提高现代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对于小说这种文体, 就要根据小说的三要素 (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形象) 来有效地处理教材, 以便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对于一般的说明文, 则根据说明文的文体特征: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来取舍整合教材。

而新闻, 戏剧也有它自身的特点, 我们在处理整合教材时一定要考虑它自身的特点。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有效地处理教材, 提高现代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根据教学目标有效地处理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 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 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放、选择的空间, 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 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据此, 我校诸位教师在执教新教材时都注重开发学习资源, 拓宽教材内容, 从内容出发在不同学习阶段引入相关的学习资源。但是, 应注意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灵活地处理教材。

事实证明, 同一篇课文可以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有效地处理教材。

教学目标又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认知领域的目标通常分为五个层级:认知、理解、分析综合、运用、欣赏评价。教学中情感领域的目标设计比较抽象, 往往都是“培养……感情”之类, 教学实践中很难操作。但具体可以表达为接受、反应、价值倾向、品格形成。技能领域的目标主要包括如下的内容:查字典、书写、朗读、默读、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的设置存在多样性与层次性, 所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对教材进行处理时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地整合教材, 取舍教材, 以便实现最有效的教学。

例如我们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可以设置如下教学目标:

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

理解课文中运用对比突出中心的写法;

学习抓住特点、具体而有序地描写景物的写法。

根据上述教学目标我们可以有效地处理教材。根据目标①可以让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 选取描写“百草园”及“三味书屋”的生活片段进行讲读, 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根据目标②同样可以对教材进行有效地处理, 叫学生分别概述文中两种不同的生活环境, 一是“乐园”, 一是“最严厉的私塾”, 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对比”在文中的运用。根据目标③教师可以选取第二自然段进行重点精读来达到教学目标。

由此可见, 在进行初中现代文课堂教学时, 根据教学目标有效地处理教材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根据学生的认知实际和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有效性地处理教材

我们在进行初中现代文课堂教学时, 除了根据文本特点、教学目标有效地处理教材外, 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及教师的知识结构有效地处理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方面, 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心, 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学习一篇文章时, 许多教师常说:“喜欢哪节就学哪节。”这种说法之所以得到认同, 是因为它赋予了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 尊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无疑是教师用好教材的一种策略, 但是值得思考的是:由于学生的兴趣不同, 经历不同, 故有些教材内容虽然优美, 但学生不一定喜欢, 在实际操作中那些学生不喜欢的内容该怎么办?能不能忽视?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学生, 学生存在个别差异, 特别是城市与农村、优生与学困生。这些因素是现实中存在的。而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也存在差异, 如有些教师跨学科的知识比较丰富, 上至天文, 下至地理, 无所不知。不一定说精通, 但也可以说知道。反之一些教师知识结构单一, 除了语文常用的知识外, 其他的知识就很匮乏。

基于上述原因, 我们在进行初中现代文课堂教学时, 为了取得高效的课堂效果, 首先, 我们在处理教材时, 要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识规律出发, 巧妙地设置一些问题, 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效果。要达到这种要求, 我们必须寻找巧妙的切入口, 一线串珠, 点面结合, 我想这种方法特别适合篇幅很长的文章或者小说的教学。如契柯夫的《变色龙》, 教材很长, 文章主题较深, 学生们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 所以我设计了一连串的问题, 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变色龙是谁?它是怎么变色的?它因什么原因不断改变?一系列的问题, 把长文变短, 让复杂的内容逐渐变得简单明了。同学们带着问题边读边讨论, 最终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全文贯穿了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的案件中围绕“狗的主人是谁”的五次态度“变化”, 由现象揭露本质, 由个别到一般, 由人物的善变性格联想到了沙皇的黑暗统治造就了这类专制统治的机器。这样, 以奥楚蔑洛夫为代表的沙皇走狗欺下媚上、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狡猾善变的丑恶嘴脸就变得清晰可见, 一目了然了。

其次, 我们在处理教材时, 还要根据教师本身的知识结构进行合理取舍, 整合教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有效地处理教材, 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只要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能做到扬自己之“长”, 避自己之“短”, 就一定会取得极佳的效果。

综上所述, 提高初中现代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就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根据现代文的文体特点、不同的教学目标 (即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 、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等, 灵活有效地对教材进行整合处理, 以便提高课堂效率。这也是提高初中现代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途径之一。

摘要:提高初中现代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就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根据现代文的文体特点、教学目标、学生实际、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等, 灵活有效地对教材进行整合处理。

教材处理三境界 篇8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此教材处理第一境界。

教材处理首要的是从研读教材入手,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带着目标, 希望能寻找一个切入点, 找一个抓手, 尽可能“实”地运用教材来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

把教材读“厚”其实是一个悠长而又寂寥的过程, 独自钻研、潜心研究、扩读资料, 为自己的一个厚积薄发储备能量。如学习《藤野先生》之前, 势必要把《藤野先生》这篇课文多读几遍, 反复阅读, 多种方法阅读, 十遍应该是一个基础数。鲁迅先生的其他散文、其他小说或杂文, 也一定要心中有数, 还有查阅专家们对鲁迅作品的一些研究、评论性文字, 尤其是对藤野先生的评论性文字。之后把自己研究的资料积累下来, 自然就会灵感闪现, 有一种最恰当的处理方式跳到你的面前。

当然, 教材处理的第一境界也要从“大处着手”。教师在教学一篇具体的文章时, 对教材处理往往不应孤立的只关注一篇课文。由于新课程标准对教材编写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设计, 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因此, 教师处理教材时就不仅仅着眼在一篇课文, 而是一个单元, 或者是从更高层次上来考虑, 比如一学期、一学年, 以至从整个初中阶段的教学上来处理。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此教材处理第二境界。

教材读过多遍, 对文本有了整体的把握后, 便迎来了教材处理的第二境界。迅速而适当地寻找角度, 确定对教材的处理。如在教学《端午的鸭蛋》时, 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特色, 确定对教材的处理。这篇课文传统文化意味浓重, 我们以这一特色为突破口了解传统民俗, 大处着眼;聚焦对鸭蛋的描写, 小处着手, 进行选点突破。简言之, 这一阶段的教材处理就是“教什么”“选什么教”“教什么最好”, 就是科学的、动态的、机智的组织教学内容的艺术, 就是提炼—组合的教学艺术。

教材处理的角度从整体看有:平实性处理与艺术性处理;单篇教学与多篇教学的处理;教读课文与自读课文的处理;不同文体教材的处理;长文与短文、难文与易文的处理等。从单篇上看有:全篇课文的整体式处理;知识内容的线条式处理;精品之处的板块式处理;突现目标的要点式处理等。

教材处理的第二境界就是我们运用以上这些方法处理教材的过程。我们要根据教材的篇章特色、文体特色、内容特色、教材在全册或单元中的“地位”, 确定对教材的处理。在这一过程中, 我们要注意教材处理的基本原则, 就是要“简化教学头绪, 优化教学内容”。

我们还可以运用几种艺术的方法来处理教材, 如点面结合的处理艺术, 即“整体把握”与“重点理解”于一体;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处理艺术, 即精选一个或几个关键教学问题来处理;读、创、评一条龙的处理艺术, 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长文短教、难文浅教的处理艺术, 即抓住两点来处理:一是提炼课文的精髓, 大胆取舍, 设计出能统领全文的核心问题或教学思路来, 并以此展开教学;二是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此教材处理的第三境界。

在经历过前两个境界的打磨和探究后, 我们迎来了对教材处理的春天。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 可以起一个优美的名字“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并为这课设计充分的活动, 锻炼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文意概括能力、精段品读能力、课堂笔记能力。我们要尽可能“活”地运用教材, 把教材教“薄”, 简单而清晰地设计课堂流程, 注重学生的活动和课堂的积累。我们必须以读为基础、思为核心, 注重语感培养、注重思路梳理、注重情感激发, 要充分创造条件, 让学生进入一种积极主动而又生动活泼的思考探究状态。多议多辩、多读多诵, 营造一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感染、相互启发, 有滋味、有新意、有个性的生动氛围。

教材处理的方式方法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所要达到的目标而异。三种境界层层递进, 是教材处理的必经途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教学无论形式如何变化、教材如何处理, 归根结底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摘要:对教材处理的探索是语文教学的必经之路, 国内外许多专家对此都有独到的见解。笔者通过对语文教材的深入理解和探索, 在教材处理方面有了三种境界的思考。

灵活处理《品德与社会》教材 篇9

《品德与社会》教材是编者依据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内容, 来设置教学主题、选取教学素材、设计教学活动的。由于教材的使用范围大, 教学素材的选取和教学活动的设计要考虑到教材的普适性, 因此也就不可能具有特定区域的针对性。为了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必须学会灵活运用和处理教材。教师在教材处理及教学活动中, 不必“唯教材是上”, 更不要“死教教材”, 而要根据教学主题和内容, 结合本地、本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第一, 变序处理。也就是说教学顺序不一定必须按教材的编排顺序来执行, 可以结合传统节日、主题日、纪念日、社区公益活动、学校倡议活动、班队会以及偶发性事件, 将教材中的相关教学主题提前或延后, 进行与之相对应的配合性教学。这样的变序教学, 更具现实意义, 有助于学生的参与性学习, 有助于提高教学实效。第二, 转换处理。也就是说把教材中所选取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以及所涉及的人和事, 转换为学生周围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以及学生身边的人和事, 从而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 让学生感到这些教学内容不仅熟悉、亲切, 而且与自己的生活和成长密切相关。如此处理教材与教学, 学生自然会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并通过他们自己的观察、体验、探究和感悟, 来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与社会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从而达到思想和心灵上的触动和内化。

潜心研读文本 灵活处理教材 篇10

一、细分每课知识, 有效地进行分割与整合

如果把一节数学课比作一道盛宴, 那么这节课的知识点就犹如食材。在研读文本时, 我们要清楚这节课有多少食材, 这些食材要怎么组织搭配才能既具营养又易吸收, 还要考虑到在这节课内能吸收多少营养, 避免时间与精力上的资源浪费。

例如,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的《比例尺》第一课, 教科书呈现的是笑笑家的平面图, 并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问题略) 。

面对这个教学素材, 有的教师备课时一脸茫然, 不知从何入手, 也不知该在一节课中教什么, 怎样教。此时, 我们不妨将本节课的知识细分一下:从概念来看, 有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等概念;从比例尺的形式看, 有线段比例尺与数值比例尺;从比例尺的作用来看, 有放大比例尺与缩小比例尺;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 有求比例尺的, 有求图上距离的, 也有求实际距离的;从探究角度看, 既要让学生感受比例尺的存在价值, 也要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实际意义;从操作的角度看, 学生既要会测量, 还要会画简单的缩放图。

在本节课教学时, 是否将内容分割成两课时, 逐个击破?如果这样, 知识点如何分割?如果要在一节课内掌握所有内容, 又要如何进行知识有机整合, 提高探究实效?如果教师对这节课的知识了然于胸, 就不难作出选择并设计出相应的教学。

二、合理定位教材, 设计建构方法

多年的数学学习, 或许我们已经淡忘了某些数学知识, 也淡忘了具体的探究过程。但是数学的探究能力、数学的思维习惯等却成为一种素养, 永远地伴随我们。因此, 在研读文本时, 我们不仅要发现数学知识, 更要思考用什么方法引导学生建构认知, 形成技能。

例如, 在教学人教版二上《认识时间》一课时, 如果采用观察、操作的方法, 就有如下教学片段的设计:

1.观察钟面。发现时针、分针、12 个数字、12 大格, 每大格含有5 小格、一圈有 60 小格。

2.课件演示。通过演示与交流, 知道如何借助格、数知道经过的时间是多少时或是多少分。

3.动手实践。通过拨钟发现分针走一圈的同时, 时针走一大格, 即 1 时=60 分。

如果采用设计、创作的方法, 就有如下教学片段的设计:

1.请大家看个时间, 是什么时刻?你怎么知道的?通过交流在钟面上补充12个数字。

2.再看个时间, 现在呢?为什么不是8时1分?通过交流, 将每个大格分成5个小格

3. 这些大格和小格对我们认识时间有什么作用?通过交流与操作验证知道, 这些格与数可以用来读时刻, 发现1时=60分的关系。

俗话说, 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教学方法的确定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处理。同一教材, 不同的认识, 就能产生不同的建构认知的方法。

三、梳理教材的前后联系, 做到“学要到位, 教不越位”

新课程实施以来, 我们使用的教科书均采用螺旋式上升的编排方式。在研读文本时, 就要注意把握同一知识模块在每个阶段之间, 甚至每个课时之间的度, 做到“学要到位, 教不越位”。

例如,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是《百分数的认识》, 教科书提供了两个具体的探究实例。一个实例是:在一场足球队比赛中, 猛虎队获得了一次罚点球队的机会, 他们准备派下列三名队员中的一名去罚点球。你认为应该选派哪名队员?

甲队员曾经罚点球20次, 罚中18次;

乙队员曾经罚点球10次, 罚中7次;

丙队员曾经罚点球25次, 罚中21次;

另一个实例是:科技小组做黄豆种子的发芽实验, 3天后种子的发芽情况如下表。你认为哪个品种的发芽情况最好?

本单元的第二课是《合格率》, 教科书呈现的是, 通过两种品牌的奶粉抽查情况比较:哪种品牌罐头的合格率高?

甲牌:抽查50箱, 43箱合格。

乙牌:抽查60箱, 50箱合格。

通过例题的探究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和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

两节课的素材有重复部分, 如第一课的两个实例就已经触及到“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不仅如此, 在第一节课时, 教科书已出现了出勤率、城市绿化覆盖率、投篮命中率等信息。教师会思考:如果在第一节课中, 学生已经通过探究, 掌握了命中率、发芽率的意义及求法, 通过交流理解了出勤率、城市绿化覆盖率、投篮命中率的意义, 还有必要用第二节课来探究合格率吗?如果第二节舍弃各种百分率的意义与求法, 只进行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是否又觉得这节课很单薄, 第一课时负载超重?如何使用好教学素材, 把握这两节课教学的度?教师把这些问题思考清楚了, 教学思路也就清晰了, 教学侧重也就明确了。

高中选修教材内容的处理 篇11

关键词:高中选修;教材内容;处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121-01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人教版选修教材,是非常精心的,结合经典与时文,是对必修教材的延伸和拓展,更多的是来开阔学生视野。如果细细处理,时间绝对不够;如果不处理,又浪费了资源。

一、粗细结合

传统的“双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更多的是通过必修课本来落实的,相对而言,课文更经典,知识更典型,更有利于语文基本功的落实。但是仅仅靠必修课本很显然略显不足,因为传统的经典文章没有被“一网打尽”,毕竟必修课本的容量有限,也有一些文章虽然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上不够典型,但是在某方面确有值得研究探讨的文学或者思想点,所以就把它们放在选修课本里。

常规处理方式是把选修的一部分内容拿来精讲,另外一部分置之不理,比如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处理,有的学校是诗歌部分全精讲,而文言文是不处理的;有的是只讲文言文部分,对诗歌是不闻不问的。个人认为这种处理方式不好。粗细结合,应该是比较适宜的方式。

1、合理分配时间。把必修充分探究之后剩余的时间合理分配,在处理选修部分时,各部分整体上在时间上大致均匀分配,比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有六个单元,可均匀分配,也可以一、二、三诗歌单元合起来占必修三后剩下时间的40%,四、五、六文言文单元合起来占必修三后剩下时间的60%。

2、粗细得当。《中国古典诗歌散文欣赏》的诗歌部分,把“赏析示例”拿来欣赏,让学生以自学为主,大致疏通文意,少数不懂,教师适当点拨;然后让学生仔细度、讨论课后的赏析的文字,最多耗时一节课。“自主赏析”可以挑选一篇来精讲,其它的课文给学生提一些问题,然学生探讨后再提问,该部分可以二课时解决全部的自主赏析;“推荐作品”,可以给学生一些提示,让学生自选一篇欣赏,然后根据学生的选择来分组,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讨答案——形成答案——全班交流”的程序来解决,既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可以在提问、探讨中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表达水平,时间最多一节课。

散文部分,则不宜在疏通文字上花太大功夫,毕竟文字疏通,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要实词、重要虚词的内容应当落实在必修的课文里面;选修的散文应当以欣赏为主,每个单元围绕“创造形象,试问有别”“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文物定格,贵在鲜活”三个单元目标,以欣赏散文形象、把握散文文气、见识文章形式来区别处理这些古典散文,无须面面俱到。处理方式和诗歌部分一样,“赏析示例”以自学为主,学习课文后的赏析,一节课;“自主赏析”一篇精讲,其他合作探究,两节课;“推荐作品”学生自选探究,代表发言,一节课。

3、围绕目标。选修的编排体例,是把一个专题按照一定的方式分成若干部分来专门探讨的,如果结合一定的课文来探讨一个主题,不枝不蔓比较好,既省事又省事,无须拓展太多。比如《外国小说欣赏》就把小说分成“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八个角度来探讨。欣赏课文的时候,就结合这些这些角度来落实,绝对不需要面面俱到。

二、合作分工

选修教材,有一部分内容是新加入的内容,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来处理很显然,费事很多,效果不一定很好,所以,发扬集体力量,合作处理,应该效果相对较好。

1、教师间合作。《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相对较熟悉,因为对于老教师而言,教学过的内容较多,还好处理。而《外国小说欣赏》除了《墙上的斑点》以前入选过课本,其余课文都没有入选过课本,甚至没有见过,讲就更不用说。为了减少教师的工作负担,合作分工,比较合适。我们的处理方案是:八个单元,教师合作分工,正好我们有八名语文教师,每人负责一个单元,整理和每个单元处理小说的角度相关的知识,并且找到相关的高考题,让学生见识,然后讲解、讨论结合相关角度来进行。每个教师还要对单元两篇课文进行分析、处理,制定教案、课件,然后供其他教师选择,在两篇课文中间选一篇赏析、讲解,另外一篇则让学生自主赏析,以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赏析——问题可以是学生在预习后提出,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然后进行探讨、交流。落实完相关知识后,做一定的练习来熟悉小说的“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最后做完整的高考小说类的现代文的练习题,来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

2、学生间合作。对于要求学生自主赏析的文章,学生要合作分工。第一步,提出问题,当然问题可以是学生自己提出,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第二步,分析问题,问题设计是出于什么考点的考虑,回答的方法是什么,然后结合课文进行分析,找出可能回答问题的文段;第三步,初步拟定答案,根据考点及相关的方法,根据文段,根据以前阅读文章的经验,来拟定答案;第四步,学生讨论,相互借鉴,疑问讨论,最后制定比较合适的答案;第五步,交流成果,学生把自己的答案在班级交流,然后互相评判,等待教师评判。

3、师生间合作。在提出问题阶段,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由学生讨论来增减问题、细化问题;最后答案在班级交流后由教师指导、评判,根据学生的答案,教师进行分析,指出其优点和合理的地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做好衔接

选修和必修不是完全割裂的,有很多地方有内在的联系,如果做好有效的衔接,会有比较好的收获。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分诗歌、散文两部分。诗歌部分,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事”,其中有屈原的《湘夫人》,可以结合必修二的《离骚》来回忆屈原的相关内容,可以串讲楚辞的相关内容,这样就减轻了选修的难度,做到前后串连。选修第一单元的“推荐作品”中也有陶渊明的《杂诗十二首》也可以结合必修二的《归园田居》来讲。

选修第二单元的主题“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也可以充分回忆必修二的《采薇》、《离骚》、《归园田居》的意象和诗歌内容情感的关系来讲解、探讨诗歌主题,让学生重温从意象入手,来理解诗歌主题的方法。

选修第三单元的主题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将进酒》《虞美人》的情感是很丰富的,变换较大,这样的诗歌在必修二里面有《短歌行》也是情感大开大阖的,内容虽不同但情感变化起伏大致一样,同样可以串连起来。

散文部分,第四单元的主题是 “创造形象,诗文有别”,侧重人物形象、自然景物、建筑等形象,在必修一中有《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中讲过人物形象,可以从中回忆起分析人物的方法;在必修二里有《赤壁赋》讲到了月、水的意象,可以总结分析总结自然景物的方法。将这些方法运用到选修第四单元的课文学习、探究中来。

能力立意的教材处理策略 篇12

第一, 依据课程标准, 正确定位教学目标。无论是什么版本的教材, 教师首先都要深刻理解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内容与要求, 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 这是教师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以“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这一课为例, 其课程标准就是“讲述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 说出《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 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因此根据课程标准, 确定本课的主要线索就是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学习目标是了解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了解《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内容和作用以及南北战争对美国的影响。情感目标是通过比较林肯在不同时期对待奴隶制的不同态度, 引导学生知道任何一场战争都是复杂的, 随着环境和地位的变化, 看待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应随之变化, 处理事情要慎重, 要维护集体或国家利益。学会正确评价林肯, 了解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而献身的人不会被历史、被人民遗忘!通过北方胜利的历史事实告诉学生落后的制度必将被推翻, 民主和和平是不可抗拒的潮流。通过总结南北战争对美国的影响让学生明白国家统一是民族强大的前提。本课的重点是林肯的活动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内容和作用。难点是林肯对奴隶制态度变化的原因及南北战争对美国的影响。

第二, 丰富历史情节, 增强学习动机。关于林肯总统的人格魅力在北师大版教材P79小字和引言中有所体现, 但还是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因此选择一些关于林肯总统的小故事, 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问题“为什么这样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当选为总统直接导致美国内战的爆发呢”把人物直接放在矛盾中, 进一步激起学生探究战争爆发原因的欲望。

第三, 充分利用小字和“每课一得”等栏目内容,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些内容在教材中虽然不要求学生掌握, 但文字生动、富有情趣, 对能力较强的同学而言, 此内容能帮助其加深理解正文、拓宽阅读和思考空间、扩大知识面。对于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可以接着上面的内容, 设计问题:“你能说说林肯生活的历史背景吗?”关于国内背景, 学生通过“美国领土扩张形势图”完全可以掌握美国的扩张进程。北师大版教材用详尽的篇幅、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 可充分利用课文, 放手让学生自己结合书后的“每课一得”阅读。

第四, 丰富典型事件的史料, 拓展思维空间, 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 培养学生全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战争的过程, 教材没有叙述,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补充《内战中南北双方力量对比表》, 分析战争初期北方失利的原因, 引导学生了解林肯对奴隶制的态度是战争失利的原因之一。林肯对奴隶制的态度在不同的时期是有变化的, 在这一点上书本的编写显得比较单薄, 为此需要补充相关的史料, 如美国共和党纲领 (节录) (1860年5月16日) 和林肯《给霍勒斯·格里利的信》。通过两段史料比较林肯态度的变化, 然后结合P79小字叙述的南方敢发动叛乱的原因, 探讨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首要任务。

第五, “神入”历史, 锻炼学生总结概括、准确表达历史的能力。《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内容和作用是本课的重点之一, 虽然书上以两部文件的内容为材料, 包括对其作用的定论性叙述, 但如何让学生准确理解呢?在这里设计了一个小活动:假如你是林肯, 你怎样表述《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内容?如果你是一名忠于联邦政府的美国公民或是一个黑人奴隶, 面对这两部文件你有何想法?通过这个活动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 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对这两部文件内容和作用的理解和记忆。

上一篇:传播学批判研究下一篇:会计核算基本工作